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8-15 23:06:55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德全之人,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赤子与天不相异,视万物与自己为一,毒虫、猛兽、攫鸟也不认为自己相异于天,故能和赤子两不相伤。婴儿肾精和肝气至足至全,骨弱筋柔而握固。不知道阴阳之和而能阳具勃起,精气至足。婴儿全天啼哭,而不是哭到嘶哑,不会哭坏身体,不相异于万物,和之至。与万物通于一德则为常德,知常德则能通透澄澈了然于胸,通达明澈于大道。以人助天,自以为是自我增益(益生)为灾异之兆,心使气以行强梁之事。物壮则老,不合天道,不合道应早点停止。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译文:
天赋至真之德,不可言,一旦言,做了对世界的描述和判断,心里有了物象是非,那么就与天割裂。有言,人与天已一分为二,离天离道所言说的,非至道至德了。复天之道,则要去物象之形(挫其锐),去万物的普遍差异、联系和变化(解其纷),通彻并交融于大道创生之明(和其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同其尘),人与天和,与道为一。而道纯德厚者,不是“是”,也不是“非”,不可知,不可执,不可用的大象之象,无亲疏之辨,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大道为一,独不见异,无亲疏好恶,没有言说,没有描述,没有是非,于是无利害,天下不可得而利之,也不可得而害之。无是非,无利害,也无贵贱,故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所以一个人道纯德真,以德为贵,天下都会自动归附尊崇,为天下真正的至尊至贵。

两章概括:
德全之人,如初生婴儿般,与天下万物无异,与道为一,人与天和,精气至足。道纯德真,无好恶,无言说,无是非,不可得而亲、疏,不可得而利、害,不可得而贵、贱,不益生,不心使气,合于天道,而成天下至尊至贵。

两章分享:
用婴儿未知牝牡之合而朘,终日好不嘎的表现,生动的描述了精气至足的状态。不相异于物,这样的境界,抱道不离,精神内守。不相异与物,通达明澈于大道。如何做到不相异与物,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不相异,与天和,与道为一。摧毁所有的价值观,不是是,不是非,不可知,不可执,不可用,好恶、亲疏、利害、贵贱均无。好自然的感觉,感觉自己如赤子般,纯净通达,一切事物来去,来了去了,是这样 ,是那样,就那样,自然而然。这时感觉,所有一切真的如道之所出,与我无异,皆属于本然,与我无害无利,不用迎之,也不用避之,来了就来了,去了就去了。益生,心使气,强梁者,不过是不在道中,与万物相异,由言生物像,而生是非,生出执取之心,是非之心,好恶之心,则生亲疏利害贵贱,物壮则老,当有此心,万物在心里便不在无异,映射心中便生差异,内心再不可能如赤子纯净通达。原来,一切本无异,然执物生之。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8-24 20:35:11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8-24 22:10:23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18-8-25 12:10 编辑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
以道(合于天伦,天道为正)治国,以(不合天伦,人道为奇)奇用兵,用人智之至奇至险,以奇治奇,克奇复正,不与民争利,天德常足,百姓以天伦自化,则天下常安。我是怎么知道这个至道之理呢?依据下面这些道理。天下出现太多的憎恶和避讳之认为之智慧,不循道之自然,民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会越来越贫困,贫于德,也贫于养;人人都生出治国之道,出离大道,大伪频出,国家则滋昏混乱;百姓机心四起,人失自然,追求人之工巧,奇物滋起,奇物滋起,人就开始贵难得之货,人争相争夺,法令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盗贼越来越多,使民为盗。所以圣人说,我不为人道,百姓秉天道自化,我虚静守道,百姓自然正道,我不勤于人事天下,百姓奉天养而自富,我去人欲,使民心不乱,则百信自然德全自朴。
忌: <动>(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忌,憎恶也。――《说文》
讳:形声。从言(讲,说,说的话。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韦(形声。从舛舛像两脚相对形。意为违背。声:韦是违的初字。本义:违背。《说文》曰:“韦,相背也。……经传多以违为之。”《汉书·礼乐志》曰“五音六律,依韦响昭”)声。本义:违言,不说,避忌。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

第五十七章 其政闷闷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圣人以道治天下,心在玄牝这门内,则民自化,自然淳朴;圣人以智治天下,所以一切都精明苛察,就会用繁复无穷的法度规则,百姓则会缺天真之德,失道缺德。祸福相依相伏,无尽交替。谁知道其极致呢?这是不在正道上,人脱于天无正,不足以致福于天下。以天道为正而复返人道,以人裂天为奇,用道为善而反其道之善,则为妖(天反其时为灾,地反其时为妖)。人迷失于道,这样的日子已经很久很久了。所以圣人行道不割裂于道,以天为正,而不伤天道,直行于道而不肆人以枉道曲道,以道之明普天下而不示人以自彰。
复:根据给定字形解释。会意。字从,从日,从夊。“”意为“朝一个方向延展”。“日”指太阳。“夊”读为“止”或“终”。“”、“日”和“夊”联合起来表示“太阳回到东方起终点上,准备再度出发”。本义:太阳重生。引申义:1.还原。使如前。2.重新。再度。)同本义 复,往来也。从彳,复声。——《说文》案:《说文》无“复”字。
察:形声。从宀( 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察,复审也。——《说文》,<形>明显;精明 。
直:〈形〉(1) (会意。小篆字形,从L( yǐn),从十,从目。 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2) 同本义 直,正见也。——《说文》,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左传·襄公七年》
燿 yào〈动〉(1) (形声。从光,翟( dí)声。本义:照耀)(2) 同本义 耀,照也。——《说文》
光 guāng〈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2) 同本义 光,明也。——《说文》


两章概括:
   以正治国,其政闷闷,守静无为无事无欲,则民淳淳,自正、自化、自富、自朴,天下得致福。不然当不能做到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则天下多忌讳,人多利器,人多伎巧,法令滋昏,其政察察,而不能应不穷,其民缺缺,国家滋昏,奇物滋起,盗贼多有,一切皆因不以道为正。奇只能用在以奇治奇,用奇兵复正。


两章分享: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奇治奇,克奇复正。这里把之前一直比较偏颇片面的地方扩开了,行天道,合乎天伦之正。但是对于不正的,奇的,妖的,当用兵要用兵。保护孩子的天真,给孩子一个自然有道的成长环境,但是不代表父母就把孩子放任不管,而是要用奇治乱的。无为非懒政,蠢政,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过去一直觉得祸福相依为必然,原来这是无正不道之必然,不按照伦常自然而来,非要以常应自己之意。天有其道,物有其理,事有其机,人有其伦。天象无穷,其应亦无穷,处之泰然,应之有道。正之方可得天下永久致福。


黑雪无痕 发表于 2018-8-25 23:05:26

”过去一直觉得祸福相依为必然,原来这是无正不道之必然“,有道理,同感。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8-31 20:29:34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18-9-1 09:22 编辑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8-31 20:42:56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18-9-1 15:31 编辑

第五十九章深根固柢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为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治理天下百姓事道行道,莫过收谷入仓,顺应天道,护其本源,不妄施妄为;人不妄施妄为,犹兮豫兮,就是尽早的归服于大道;归服于大道就是重新积天德,重新积德,德厚则可以以正克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克奇复正,则无不克。无不克而全天之德,积天德之无极,而莫知其极;能莫知其极,则可以统治天下;治理国家后能不离道,复守其母,则可以长久;这就是道为根,德为本,根深须臾不离大道,德本稳固,天下长生,常德昌明之道。
啬:(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粮食收入谷仓形。小篆从来回,“来”是小麦,“回”(lǐng)是仓库。本义:收获谷物)

第六十章德交归焉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
治天下,就像烹小鲜一样,不可有奇欲,不可妄施妄为(烹海鲜,一是不可火太大会糊,二是不可经常翻炒)。以道莅天下,鬼邪不会压正,其奇不出。不只是其奇不出,天下正而不奇,百姓也在道德中合于天伦而自然,得天地造化之良能而生不杀,不只是天地造化之,神不伤人,圣人也尊天道而行不伤人。天人两不相伤,不以天害命,不以人灭天,谨守勿失反其真,归真而至德,天人以德相交而合为一。
莅:形声。从艸,位声。从立,隶声。本义:走到近处察看。



两章概括:
治人事天,不乱施乱为,若烹小鲜,早点归道,重新积德,德厚则无不克,莫知其极,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根深固柢,而可长生久视。以道莅天,两不相伤,则天人以德相交而合一。

分享:
深根固柢:善抱者不脱,善建者不拔,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深扎道根,则德本坚固。
天人合一:一直说天人合一,怎么算天人合一,这里面真正的解释了,守道不离,谨慎勿失,反其真,天人两不相伤,则可天人合一。人的确大,人伤天必伤己。这里明白了,圣人为何要犹兮、豫兮、俨兮。了解了华夏根源,对不以人自大,复道,合于天越来越服了。早服重积德。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9-7 23:03:46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9-8 00:26:59

第六十一章    以静为下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
大国者如下流的江河,百川汇入江海,天下的生育中心,是天下之母,天下交汇之处。雌常以静胜雄,以静为下,需而应之,后而先之,下而上之,蓄而王之。所以大国像下流的江海,以德蓄之,则小国自然归附过来;如果小国为下流,以德蓄之,则小国能取大国而成。所以以静为下,让别人主动伸耳朵过来让你割,以静为下而可以割别人耳朵。大国不过是想兼蓄其他各国,以德蓄天下,小国不过是想从大国处得点好处实惠。大国和小国各得所欲。大者宜以静取下。

第六十二章坐进此道
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其罪可免邪?
故为天下贵。

译文:
天地万物,一切奥秘在道中。得道之人获得天下至宝,不道之人竭尽全力保天下所得。立人道之教化之言可以自尊自贵,人之礼教之行为加伪巧于人。不在道之人,有什么可弃呢?所以帝王将相,虽然享有尊贵的仪仗,不如尊道贵德,入道不离。上古之人所以以道为贵是为什么呢?道是不可求而得之,如果求而可得,罪莫大于不知足,此欲求道之最大的欲得之罪是不是可以免了呢?所以以天道为贵。

两章概括:
大国以下蓄之,为天下之母,以恬静为下,让小国自然归附之。道蕴藏万物奥妙,一切美言,美行,尊贵的仪仗不过人之所保,都不如抱道不离以道为贵得天下至宝。

分享:
      两章让我想起女人,作为一家之道长,处下让全家汇流之,以德蓄全家,孕育德者,家庭秩序维持主导者。整章让我更加明白家道中,女人当如何做道长,兼蓄人,用德蓄养孩子,用静让丈夫归之。有时候感觉好像女人付出,忍让,其实女人为家之母,托满家之大国,以德蓄之,全家归之,以此则得家道之至宝,非各种所谓御夫御孩之术,拼命盯着孩子,丈夫,深恐丈夫离家出轨,不善人之保自己家中之地位,河东狮吼般。不如抱道不离,守道之根本,以静为下,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教,而全家归之。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9-8 00:58:22

本月小结:
   上月的八章,让我感到大胆复道找妈妈,回到母亲的怀抱。本月八章下来,一直告诉你在道中,复道抱道不离,如赤子般,自然而然,可得天成。否则不合天道之正,守不住根,物不断生变,则无法应之无穷,物壮则老。本月八章下来,越来越服,复道之恐惧渐少。
    不知不觉中,总体感觉自己变得静了,遇事不在那么焦虑,能够相信那种自然而然,有种觉得事情必有其自然发展,无需执着,而我只需随之到那时该做什么做什么的安心。只是先生说脾气越发见长,仔细体会,似某种刚长出来自我,又要让他心甘情愿的下去,还没适应过来。本周两章,以静为下,坐进此道却让我服了道长之下位。现在的下与过去的下多了一点明,少了一点怕。接下来,应可以践行道长之下了。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9-15 14:20:03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苗苗的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