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7-25 23:15:11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18-7-27 22:04 编辑

不言之教

      7天跺脚,看到自己之前那颗过度执取之心,遇事一定要有个结果,一定要解决之心。习性中,所谓贪嗔痴,遇欢喜就紧抓不放贪心生,遇不喜就推之避之嗔心生,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当下直接知道,无论和感受不迎之,不拒之,知道就好。不物于物,观物而不滞,不滞不染。方可无常心。
      想到孩子教育,总是功利心起,孩子合意则赞叹宠溺不已,孩子不合意则吼之骂之推之。吼之骂之不过是家长的无力,懒惰。
      不言之教,7天的止语倒是看到了非语言的力量。无为之教,教育,不是视而不见放任自流,也不是粗暴了事。不言之教,看到不足,引之导之,家道在哪里,家长亲自去行之,孩子将自然随之,成就传承家道。而往往引起家长愤怒的,不过是孩子从家长那里的习得,看到不好,想立马纠正之,推之避之,和我们对待自己的习性一模一样。躁则失君,轻则失根,不知常,妄作凶。当我带着这样的平常心处之,不需要说什么,也不需要刻意说要怎么神入孩子,只需要把心守住,孩子需要当下就直接知道,第一次发现原来就是这样就知道。过去总说自己心关着,自己没法知道孩子内心,无法神入孩子等等,那不过是这颗心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执取太紧。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8-1 21:18:07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8-1 21:31:51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18-8-2 22:27 编辑

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道生万物,万物皆出于道,德塑造万物,德惟道是从,万物为德是从。道不载,德不府,则物无以生,无以成。天地相合,阴阳想退,物不得不成形。道生,德蓄,天下万物方成。无循天运而化,应时节而变异,故成天下之势。所以,万物莫不都是尊道而贵德的,不尊道贵德无以生,生出来,也无法成形成势,也会被天运所弃,生命无法获得继承。生命之种将抛洒无垠虚空,不会在被生出来。尊道,根扎德生,贵德,本固得牢,则,形端得正,势成得久,率天之命而成人,常自然。所以道生万物,万物生根发芽,德蓄养万物,万物欣欣向荣。以道为根,以德为本,那么万物自然被道德养育,成形成势,恩泽和覆被。道德生养万物,却不会占有他们,恩泽和覆被万物,却不会依赖他们,万物成形成势,却不会宰制他们,而是让他们在热热生息繁衍,这就是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译文:
兑:<形>会意从人,从囗,八象气之舒散,兄者与祝同意。从八,与曾同意,今字作悦。本义:喜悦。同本义。兑说也。――《说文》
遗:形声。字从辵(chuò),从贵,贵亦声。“贵”意为“中坚部分”、“支撑点”,引申为“精华”。“辵”与“贵”联合起来表示“精华移走”。本义:精华移走。
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有开始,道生无,无生有,有生天地,天地生万物。无穷尽,因为天下万物有一个不停生育万物的母亲。知道,知万物之所以然,可知天下之然。复归道本,复归天下万物之母,账务万物演化之规律,终生不会为万物的演化所害。逆万物之势而得害,顺万物之势儿的利,则大业成功。废人道之教化,闭人以全天,抱神以静,收回向外追逐物的精气神,关闭精神出入的大门,眼耳口,精神内守,神不外驰,不去追逐天下,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有天下取天下,终身不勤。开人之天,立人道之教化,以人道为事,把精神疏散出去,追逐万物,不停从一个事物迁徙到另一个事物,就没有穷尽的时候,精气神就会枯竭,则导致终身不救,身败事亡功不成。见未有,见毫末,就能明晰洞察万物之纷纭变幻。专气致柔,守柔,精神内守,真正的强。光德之普照,造化万物之推动力,精神内守,站在未有之处,见万物之萌,简便化之未兆,对天地万物洞若观火,理解万物之势。不会失道而招致灾殃祸患,只就是因袭常道。

两章概括:
道生德蓄,则物形势成,万物尊道贵德,则成形成势。常自然。守母知子,塞兑闭门,终身不勤,见小守柔,复归其明,无遗身殃,因袭常道。

分享:
尊道贵德:总感觉人啊,好像真是没事找事,能把根扎实了,本固牢了,一切自然成形成势,受道德的养育,恩泽和覆被。但是人总是不知自己的根,固守不住根本,则失道失德,如无根浮萍,做世风的俘虏,常不自然,常病常不正。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对东西方思维在这里得到一个很突出的对比,知其母,自然知其子,并且要复守其母,则可没身不殆。我们往往只看子,紧抓子不放,本末倒置,而应复守其母,求食于母。
塞其兑,闭其门:精神内守,将向外追逐外物之精气神,八气舒散之口塞住,把眼耳鼻舌身意之门闭住,精神不外驰,这个是对精神内守,不追逐外物很有操作性,不追逐,守住,天下自取,而且告诉你,这样就不会一天忙茫盲。
不勤:这一章,和同学讨论,对不勤有了较清晰的理解,勤苦,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好品质,反而越是勤苦,越是离道甚远。不勤,不乱忙,不瞎忙,不乱作为,守住道,勤,不过也许是逃避道的借口。

张文玲 发表于 2018-8-4 23:15:43

在道上,贵德,顺势,所谓的成功是不需要努力的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8-11 09:53:05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8-11 13:54:33

第五十三章大道甚夷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译文:
使我为道与万物的中介者,即知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行于大道,唯害怕以物裂道(施:方、人、也。向着一方一隅之物,为物而裂道。)大道未被割裂过的永恒之物,而人好将道割裂为碎片,只知子不知母。只知其子,不知其母,其子弥出,人构建出的系统,越来越复杂,导向无穷复杂,离道越来越远,为了不道之径,人役累于物,并越陷越深。王朝周期的更始不断演化复杂至灭除,从事生产的人越来越少,田地荒芜无人种,仓库无收越来越虚废。为了维护这套不道之径,人构建起来的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维护他就需要更多的语言文字来编织理论大厦,用利剑来维护系统的合法性,在这伪巧社会中,人忙于算计和斗争,心实腹虚,人对贪厌饮食仍不满足,对财货物欲穷奢极欲。这就是穷奢极欲。在道的反面了。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
善立法者不会使万物从道中拔出,善抱道者不会从道中脱离,子孙以祭祀不辍,而不失其母,不失其宗,万世传承。一个人修身合道,可去伪存真,返璞归真,其德可至真人。修家合道,其德可使家有余庆。修乡合道,其德可使乡长久兴旺。修邦合道,其德可使国家昌盛。修天下合道,以道正天下,其德可使天下之人倒在道的光辉中,所有的人们都受到天下之母的泽被和生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同一个道,整个天下万物,在各层级上,都是同构的。人身即天下,天下即人身。我怎么对整个天下了如指掌呢?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会发现,他们都是同一件事。天下只有一件事,没有更多的事,明白这个道理,就会洞悉天下万物。

两章概括:
大道甚夷,使我介然有知,而偏偏好施,好径,盗夸而反道而行。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不离大道,方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道一件事,而知天下万物。

两章分享:
      使我介然有知,人为四大之一,使人能在道与万物之间,即知其母,以知其子并能复归其母,而人偏偏盗夸,走向自我毁灭之路。天下只有一件事,明道,抱道不离,人身即天下,天下即人身,多么简单,多么振奋。可是,人却偏偏好径盗夸,反道而行,简单的事复杂化,把一切都毁了。你看小半辈子走过来,简单的事,大道至简,却被我们走得如此难。忘,心之亡也,物我两忘,人的精神既不耽与外物,也不会耽于自身。好一个心之亡。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8-11 14:32:06

本月小结:
    匆匆而过,四周又过去。这四周因为放假,个人事务奔波较多,背诵不扎实。
   八章内容让我看到共同主旨,道不行而知,圣人皆孩之,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而知天下然。就这么简单。怎么做: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其无死地,尊道贵德,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塞其兑,闭其门见小守柔,唯施是畏,勿盗夸。说的如此清楚、明晰,简单易操作。
    但是,却这么难啊,折腾板命,怕呀,怕呀,找不到母亲,看着孩子,不抓着什么,怕呀。脑袋里装的东西太多了。天下之母,生出万物,就已经给天下万物安装了一套原装的操作系统。这套系统,就叫自然,生来什么样,就按照什么样的天性而生存。万物依循这套系统来生息繁衍,所表现出来的样子,就是自然而然。但是好像对自然总会有点无明,怎么按照系统自然来,不为。但是总觉得痒得很,想为,这脑袋里的一个病毒系统,就是不为不勤则不对,不踏实,心慌慌的。这两天发烧,医生说身体太不好了。知道自己从学习以来就在自我拉锯、折磨、较劲,脑袋里各种乱七八糟的,盗夸的东西喂养了这么多年,身体结构都离道甚远了吧,坚固的长在那里,只能磨掉,还不能太猛。你看刚说自然,这个动作就不自然了,习惯成自然而非道自然。
   老子说了这么多,安全,安全,天下之母,安全,没什么要求,返璞归真,丢掉那些曾经蒙蔽你的信念,找回妈妈吧,回到妈妈的怀抱,就这么简单,呵呵,我们却不认识妈妈,找不到妈妈了,也不敢认妈妈。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8-11 23:12:28

对背诵与不背诵的一点体会
    这一个月的背诵有所懈怠,这样的懈怠也体会到背诵与不背诵的区别。当把道德经不断的背诵熟记的时候,道德经的文字在脑袋里刻下比较深刻的印记,这时候在生活中,很多时候的思考,道德经的内容就会浮现出来,或突然理解到什么,或在原有理解的基础上,有了更多更深刻一点的体会,慢慢的用道德经指导生活,在道上行就会变得越发稳固。但是,没有深刻的背诵,当周的翻译和体会依然是有的,生活中也会有刺激和应用,但是慢慢地,当时间慢慢的后移,你要再体会这些语句的可能性一定会小于背熟的经文,另一方面,当某一灵感显现,你会知道这是道德经里已经给到的启示,却会发现不知道是那一句,再去翻书查找,往往会错过一些更深刻的,更加稳固的机会,而在应用中,也会显得不那么坚定。
    经典的学习和背诵,就好比过去我们装了很多信念,这只是一种正确的,更高的信念,当这样的信念越积越多的时候,原有的一些错误信念就会慢慢自动被取代,而我们的思维习惯,思维层次和高度也就慢慢会改变,会发现我们离道越来越近了。所以,现在要做的不是执着于甩掉了什么,而应该是精进的积累什么,积累着积累着,不断的精进的积累,实践道,自然而然的在返于大道的路上,做到不行而知,为道日损。因为毕竟脑袋里已经装满了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习性太深,不通过深刻的积累,将经文牢固的刻上去,很难去挖掉那些如石头般坚硬的固着把。
    这也许说明了小孩早期背诵经典的重要性,在哪还算简单清明的内心里提前刻上经典,以打好防御体系。先知母,再知子,也许这才是真正该给孩子打下的基础。

小迪 发表于 2018-8-12 00:01:14

想到了你提到的“以”是脐带相连

andylichan 发表于 2018-8-15 20:43:38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苗苗的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