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 发表于 2018-3-13 16:47:44

第十一章以无为用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本章主要讲天道集虚,圣王用道,贵于用无。老子通过车子、陶器、房子,来阐述“有”和“无”的关系: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几样东西是有形的,也就是“有”,而体现它们自身的价值的却是无形的空间,也就是“无”。形象的三个例子蕴藏的深刻思想:天道贵无,圣王用道,在于用道之无统御万物之有。 第十二章去彼存此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本章主要讲如何去人之道,存天之道。眼睛可以看到缤纷的色彩,耳朵可以听到美妙的声乐,嘴巴可以品尝可口的食物,美色、美乐、美食都是大部分人一生所追求的东西,但是过于沉湎于这些东西,容易使人失去操守。圣人只求三餐温饱,不追逐声色犬马的外在诱惑。所以我们应该抛去外物的引诱来确保纯朴的生活。

林溪 发表于 2018-3-18 14:46:59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以物立己,以物为身。而物之得失不可把握,故此,患得患失。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得之以为得,失之以为失,故荣辱若惊。如果我不以人道之有积为身,人与天和而为一,同于虚无,则我何身之有呢。无人道之身,既无可得可失,我又有什么好患得患失的呢?贵以身为天下,才能爱以天下,与天下浑然一身,只有这样,才可以把天下托给他。本章讲了宠辱若惊,无身,则不患得患失。就是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回归自然,抛弃功名、利禄,欲望,宠辱不惊。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混沌一体,无形无状,虚空缥缈,却又是真实存在的,它支配着万物运转。根据早已存在的道的运行规律,来考察现在的具体事物,我们就能了解宇宙的原始,这叫就道的规律。

林溪 发表于 2018-3-24 22:16:01

月总结 天长地久。老子本章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自己和利他是统一的。提出“无私长存”、“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一章老子以天人合一的境界,把宇宙、人生和社会看成一个统一体,要求人写人之间爱而忘私。这让我想起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信条,他的无私奉献的境界,几千年来成就了他的为国为民的美名。 上善若水。老子用水来喻道,水性善柔,善利万利而不争,大道化育一切而不言功。圣人的品格就像水那样,泽被万物而不居功自傲。 功成事遂。做事情要适可而止,功成名就之后就要急流勇退,这才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就象我们平时所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度,过犹不及。事物的发展都是向着其自身的反面在一定条件下不断转化的,否极泰来,福祸相依都是这个道理,所以功成身退,见好就收。 抱一无离。本章老子提出在修身、养性、治国、为学等方面的思考,最后达到玄德的最高境界。 以无为用。无和有的辩证关系。有和无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有无相生相成,人利用有的那部分,却不知道这功用正是无造成的。 去彼存此。老子提倡“为腹不为目”的生活态度,警醒我们追求享受要适可而止,不可无限制地满足自己的贪欲。 宠辱若惊。本章老子提倡把自身融于天下之中,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天下的利益,宠辱不惊。 第九章至第十三章讲的都是修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讲求“无之以为用”及“爱以身为天下” 执古之道。本章讲道的规律。前面老子分别以具体的形象:山谷和水,来比喻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则抽象的描述了道的性质: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无形无状,超越任何事物。认识和理解道的规律和纲纪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顺道而行,就能事事顺心,相反,逆道而行,我们的行为就会处处受阻,甚至遭遇祸患。

林溪 发表于 2018-3-27 10:19:18

   老子《道德经》第15章分享

       原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敦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本章主要讲,为道之人,是怎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特征,以及他是如何行事的,笃守大道的。正象道渊兮、湛兮一样,得道之人也“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懂得如何顺道来修身、处事,故而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道”本身的特征仍为相似。他们谨慎又旷达,严肃又洒脱,警惕又浑厚、纯朴又融和。他们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不自满,故能去旧更新,不断进步。
         老子《道德经》第16章分享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本章讲了道的本质。老子认为,道的本质和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虚”的极致和虔诚地守住一个“静”字,因此它提出了“虚极”“静笃”“静”“常”“明”“容”等概念。宇宙万物都是由动到静,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循环往复的。然而只有致虚守静达到极点的圣明得道之人才能看到这种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老子希望人们从虚极、静笃中去观看世界万物,如此才能得到“道”的真谛。

林溪 发表于 2018-3-31 11:34:28

      《道德经》第17、18分享
      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其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本章老子讲了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问题,他主张无为而治,大道无言,大道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将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他们分别是:太上,最好的圣人治国,人民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其次,人民亲近他;其次,人民畏惧他;其次,人民轻蔑他。统者者的威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悠闲自在,很少发号施令,人民甚至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会认为:我们本来就这样。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本章老子讲述了在仁义道德领域的辩证法思想:大道被抛弃了,才彰显出仁义。智巧出现了,才会产生虚伪。父亲,兄弟、夫妻不和的时候,才会显出孝慈;国家昏乱的时候,才会出现忠臣。

admin 发表于 2018-4-8 03:06:36

要注意保持节奏,莫集中完成

林溪 发表于 2018-4-8 17:11:53

       第十九章见素抱朴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本章老子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治世思想。认为“仁义、圣智”等不足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要让人民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质朴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就没有忧患了。
         第二十章    而贵食母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有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在老子看来,贵与贱、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之间的种种差别是人们按照世俗的眼光来制定的,其实并不符合大道。而人们以自己的主观态度为标准来看待世间的万物,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价值的混乱。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快乐寄托于外在事物,获取一定权利,占有一定的财富,享有一定的社会声誉,才会知足,当失去权利、地位,财富,往往会痛不欲生。而老子教我们追求“沌沌”、“昏昏“闷闷”的思想境界,处于大道之中,无言无为,无欲无求,自然也就无忧无虑,达到至乐的境界。但是试问人世间能有几人能做到!?

张文玲 发表于 2018-4-14 06:04:46

怎么听着有愤怒夹杂着无奈?做到哪里算哪里,当然这是有觉知的自己努力了的尽力就好。

sxwxzho 发表于 2018-4-15 18:23:04

林溪 发表于 2018-4-8 17:11
第十九章见素抱朴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看到了难做,但至少我们已经动身,向着目标出发了,并且并肩同行

林溪 发表于 2018-4-18 16:11:16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本章老子讲了道与德的关系。德是博大和包容的也是由道衍生而成的,受道的支配,即惟道是从。老子在本章里,再次对大道作了形容:它是恍恍惚惚、似有若无的。但却有实物,却有精质,其中有信验可凭。虽然我们还不能真正的认识大道,但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大德与大道是相通相融的,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彰显。德对于人来说,就是品格,德行,人合于道才能有德。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本章老子主要讲了不争的观点,在老子看来道若水,处众人之所恶,不亲近谁,不疏远谁,不争是道的本质。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六个短语代表了6种不同的事物,却反映了一个道理要“委屈求全”,就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样反映了事物的两面。圣人坚守道,能委屈求全,不争不抢,而且没有分别心,对待所有事物是一样的,顺其自然,淡然而宁静。始终和大道一体,没有得失,拥有了真正的大德,天下反而没有谁与之争高低,他的人生便释放出更大的光华。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林溪的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