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p燕子 发表于 2021-10-28 19:35:30

本帖最后由 xyp燕子 于 2021-10-30 21:12 编辑

第十九周

脉解篇第四十九

static/image/hrline/1.gif


查字正音:

脽shuí:臀部。
㿗tuí:㿗同颓。
瘖yīn: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喑”的省略,表示哑然失声。瘖,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36999481.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36586541.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36407565.png(疒,疾病)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36889754.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36458652.png(音,即“喑”的省略,哑然失声),表示病因性失语。造字本义:名词,一种让人失声作哑的疾病。
抄写与翻译:
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所谓疆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所谓入中为瘖者,阳盛已衰,故为瘖也。内夺而厥,则为瘖俳,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
【译文】
太阳经有所谓的腰臀肿胀疼痛病,是因为正月属于太阳,而月建在寅,所以说正月太阳寅。正月阳气生发在上,但此时阴寒之气尚盛,阳气还不能按照自己应有的位次而逐渐旺盛,所以发生了腰臀肿胀疼痛。有病阳气偏虚而为跛足的,是因为正月阳气使冰冻消散,地气随之而出。所谓的偏虚,是因为冬寒之气使体内阳气颇感不足,所以阳气偏虚一侧,发生跛足。所谓头项强硬牵引及背之病,是因为阳气骤然上升,互相争扰,所以强硬牵引向上。所谓的耳鸣,是因为阳气使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向上而活跃,人体阳气也是如此,阳气盛于上,所以发生了耳鸣。所谓阳气亢盛则发生癫狂之病,是因为阳气集中于上部,阴气滞留在下部,下虚而上实,所以发生癫狂之病。所谓气逆上浮而耳聋,是因比肾为阳气亢盛于上所致。所谓阳气入内而音哑不能言语,是因为阳气由盛转衰,故致音哑不能言。色欲过度,精气内耗而厥逆,就会发生不能说话,四肢瘫痪的瘖痱病,这是肾虚,少阴经气不能布散而导致厥逆。

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戌也,戌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所谓不可反侧者,阴得 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所谓其则跃者,九 月万物尽衰,草木毕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
【译文】
少阳经所谓的心胁疼痛,是因为少阳旺于九月,月建在戍,少阳之脉散络心包,故为心之表,九月阳气将尽,而阴气始盛,所以心胁疼痛。所谓的不可反侧, 是因为此时阴气渐盛,万物开始收藏,万物收藏则静而不动,少阳经气应之,所以不能转侧。所谓的甚则跃,是因九月万物都衰退,草木凋零,人身之阳气也由表入里,阴气盛而阳气趋于下部活动.所以容易跌倒。


阳明所谓洒洒振塞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译文】
阳明经有所谓的恶寒战栗,是因为阳明旺于五月而月建在午,五月是阳气极盛而阴气始生,阳气旺盛并有阴气相加,所以恶寒战栗。所谓的胫肿而股不收,是因为五月阳盛极而阴始生,五月阳气由盛转衰,初生的阴气上升,与阳气相争,使阳明经气不和,所以小腿肿而大腿弛缓无力。所谓的气逆喘息而为水肿,是因为阴气自下而又上升,阴气上则水邪也随之上行,停聚在脏腑之间,所以形成水肿。所谓的胸痛少气是因为水气停聚在脏腑之间,水属阴气,阴气在内,所以发生胸痛呼吸气短。所谓的病甚则厥逆,厌恶见人与火光,听到木击音就惊惕不安是因为阳气与阴气相搏,水火不相协调,所以惊惕不安。所谓的欲独闭户牖而处,是因为阴阳之气相搏靠近,结果阳气衰而阴气盛,阴主静,所以喜欢关闭门窗而独居。所谓的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是因为阴阳二气反复交争,向外并于阳经,使阳气盛,致使病人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所谓的客孙脉则头痛鼻轨腹肿,是因为阳明经的邪气上逆,邪气上入于本经的细小络脉及太阴之脉,则头痛鼻塞,腹部肿胀。


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一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
【译文】
太阴经脉有所谓病腹胀的,是因为太阴为阴中至阴,应于十一月,月建在子,此时阴气最盛,万物皆闭藏于中,人气亦然,阴邪循经入腹,所以发生腹肿的症状。所谓上走于心而为嗳气的,是因为阴盛邪,阴邪循脾经上走于阳明胃经,足阳明之正上通于心,心主嗳气,所以说上走于心就会发生嗳气。所谓食入则呕吐的,是因为脾病,食物不能运化,胃中盛满而上溢,所以发生呕吐的症状。所谓得到大便和失气就觉得爽快而病减的,是因为十二月阴气盛极而下衰的,阳气初生,人体也是一样,腹中阴邪得以下行,所以腹胀嗳气的病人得到大便或失气后,就觉得爽快,就象病减轻了似的。


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所谓呕咳上气喘者,有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所谓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目盲盲无所见者,万物阴阳不定未有主也。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阴阳内夺,故目盲盲无气见也。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公,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所谓面黑如地色者,秋气内夺,故变于色也。所谓咳则有血者,阳脉伤也,阳气未盛于上而脉满,满则咳,故血见于鼻也。【译文】少阴有所谓腰痛的,是因为足少有病应在十月,月建在申,十月阴气初生,万物肃杀,阳气被抑制,腰为肾之府,故出现腰痛的症状。所谓呕吐、咳嗽、上气喘息的,是因为阴气盛于下,阳气浮越于上而无所依附,少阴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故出现呕吐、咳嗽、上气喘息的症状。所谓身体衰弱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眼花缭乱视物不清的,是因为七月秋气始至,微霜始降,阴阳交替尚无定局,万物因受肃杀志气而衰退,人体阴阳之气衰夺,故不能久立,久坐乍起则两目视物不清。所谓少气善怒的,是因为秋天阳气下降,失去调其作用少阳经阳气不得外出,阳气郁滞在内,肝气郁结不得疏泄,不能约束其所管,故容易发怒,怒则其逆而厥,叫做“煎厥”。所谓恐惧不安好象被人捉捕一样,是因为秋天阴气始生,万物尚未尽衰,人体应之,阴气少,阳气入,阴阳交争,循经入肾,故恐惧如人将捕之。所谓厌恶食物气味的,是因为肾火不足,不能温养化源,致使胃气虚弱,消化功能已失故不欲进食而厌恶食物的气味。所谓面色发黑如地色的,是因为秋天肃杀之气耗散内脏精华,精气内夺而肾虚,故面色发黑。所谓咳嗽则出血的,是上焦阳脉损伤,阳气未盛于上,血液充斥于脉管,上部脉满则肺气不利,故咳嗽,络脉伤则血见于鼻。
厥阴所谓蘈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㿗疝少腹 肿也。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俯而不仰也。所谓㿗癃疝肤胀者,曰阴亦盛 而脉胀不通,故曰㿗癃疝也。所谓甚则嗌乾热中者,阴阳相薄而热,故嗌乾也。【译文】厥阴经脉为病有所谓蘈疝,及妇女少腹肿的,是因为厥阴应于三月,月建在辰,三月阳气方长,阴气尚存,阴邪积聚于中,循厥阴肝经发病,故发生阴囊肿大疼痛及妇女少腹肿的症状。所谓腰脊痛不能俯仰的,是因为三月阳气振发,万物荣华繁茂,然尚有余寒,人体应之,故出现腰脊疼痛而不能俯仰的症状。所谓有蘈癃疝、肤皮肿胀的,也是因为阴邪旺盛,以致厥有病脉胀闭不通,故发生前阴肿痛、小便不利以及肤胀等病。所谓病甚则咽干热中的,是因为三月阴阳相争而阳气胜,阳胜产生内热,热邪循厥阴肝经上逆入喉,故出现咽喉干燥的症状。

心得体会:四时阴阳的变化与六经病变得关系。通过季节变化自己的情绪的变化的回想,原来是阴阳变化的原因。自己要觉察,做一些心理调整,阴阳平衡很重要。



刺要论篇 第五十

static/image/hrline/1.gif

查字正音:
壅yōng: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堵塞。壅,甲金篆字形暂缺,隶书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300871117.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300653100.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300910691.png(雍,堵塞)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300880860.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300905485.png(土),表示用泥土堵塞。推测造字本义:动词,用土堵塞、堆填。

抄写与翻译: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
【译文】
黄帝问:希望听听针刺的要领。

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译文】
岐伯回答说:疾病有在表在里,刺法有浅刺深刺,各应到达一定的部位,而不能违背这一准则。刺得太深,就会损伤内脏;刺得太浅,反而会使在表的气血壅滞,壅滞则病邪乘机深入。因此,针刺深浅不适合,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危害,扰乱五脏功能,继而发生大病。所以说:疾病有在好卖腠理的,有在皮肤的,有在肌肉的,有在脉的,有在筋的,有在骨的,有在髓的。

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泝泝然寒栗。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   酸。体解   然不去矣。
【译文】
因此,刺毫毛腠理,不要伤及皮肤,皮肤受伤,就会向内影响肺脏功能,肺伤道秋天,易患温疟病,发生恶寒战栗。刺皮肤,不要伤及肌肉,肌肉受伤,就会向内影响脾脏功能,脾伤在每一季节的最后十八天中,会腹胀烦满,不思饮食。刺肌肉,不要伤及血脉,血脉受伤,就会向内影响心脏功能,心伤到夏天,易患心痛。刺血脉,不要伤及筋脉,筋脉受伤,就会像内影响肝脏功能,肝伤到春天,易患热性病,发生筋脉弛缓。刺筋,不要伤及骨,骨受伤,就会向内影响肾脏功能,肾伤到冬天,易患肿胀、腰痛。刺骨,不要伤髓,髓伤则消减,就会导致身体枯瘦 ,足胫发酸,身体懈怠,无力举动。

心得体会:针刺的深浅处理不当对五脏产生的影响。







xyp燕子 发表于 2021-11-5 20:49:03

本帖最后由 xyp燕子 于 2021-11-6 20:15 编辑

第二十周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查字正音:
筋:筋,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1928550826.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1928991843.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1928684537.png(竹,竹子)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1928257290.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1928384218.png(肋,支撑性骨架),表示竹肋,比喻支撑竹子的青皮层。造字本义:名词,附在竹黄上、使竹身直立而富于弹力的青皮层。

抄写与翻译: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
岐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
帝曰: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
岐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此之谓反也。
黄帝说:希望听听针刺深浅的分别。【译文】
黄帝说:希望听听针刺浅深的不同要求。
岐伯回答说:刺骨,不要损伤筋;刺筋,不要损伤肌肉;刺肌肉,不要损伤脉;刺脉,不要损伤皮肤;刺皮肤,不要损伤肌肉;刺肌肉,不要损伤筋;刺筋,不要损伤骨。
黄帝说:我不懂其中的道理,希望能听听解释。
岐伯说:所谓刺骨不要伤筋,是说要刺至骨的,不可在仅刺到筋而未达骨的深度时,就停针拔出;刺筋不要伤肌肉,是说要刺至筋的,不可仅刺到肌肉而未达筋的深度时,就停针拔出;刺肌肉不要伤脉,是说要刺至肌肉深部的,不可仅刺到脉而未达肌肉深部时,就停针拔出;刺脉不要伤皮肤,是说要刺至脉的,不可在仅刺到皮肤而未达到脉的深度时,就停针拔出。所谓针刺皮肤不要伤肌肉,是说病在皮肤之中,针就此至皮肤,不要刺伤肌肉;刺肌肉不要伤筋,是说针只能刺至肌肉,太过就会伤筋;刺筋不要伤骨,是说针只能刺至筋,太过就会伤骨。这些是说若针刺深浅不当,造成的反常情况。

心得体会:针刺深浅的具体方法,针刺深度地太过于不及都会造成人体的伤害。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查字正音:
鬲lì:“鬲”是“䰛”的本字。鬲,甲骨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033369405.png是象形字,字形像三足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033165966.png的盛器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033108971.png。有的甲骨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033911035.png简化字形。金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033303098.png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033317224.png误将金文字形上部表示盛器的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033220757.png分离成“一”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033249668.png和“口”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033761078.png,将金文字形下部表示三足的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033161843.png写成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033664617.png。造字本义:名词,金属或陶制的、类似鼎状的古代炊具,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圆口,三足,三足倒椎形而中空。
咎jiù:“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383237.png”是“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783009.png”的本字;而“咎”是“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783009.png”的异体字。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383237.png,甲骨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160960.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571109.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550694.png(倒写的“止”,践踏泄愤)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107461.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166551.png(人,过失者),表示践踏过失者以泄愤。有的甲骨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946551.png加“口”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465373.png(说话)写成“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783009.png”,强调“批评、斥责”的含义。金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566677.png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458604.png写成双“止”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143130.png,强调“贬低、毁谤”的含义。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598298.png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49869328.png”。造字本义:动词,责备过失,追究罪过。

抄写与翻译: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
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
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瘖。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 ,为肿、鼠仆。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缺盆中,內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鱼腹,內陷,为肿。
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刺膝髌,出液,为跛。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刺阴股下三寸你,内陷,令人遗溺。
刺掖下胁间,内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刺腨肠,内陷,为肿。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溺,为盲。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译文】
黄帝问:希望听听人体禁刺的部位有多少?

岐伯说:内脏的要害之处,不能不详细审查。肝气生发于左,肺气宿降于右。心脏调节在表的阳气,肾脏管理在里的阴气。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赖以传输,胃主受纳,饮食水谷汇聚于此。鬲肓的上面,有维持生命活动的心肺两脏。第七椎旁的里面有心包经。上述部位都应该禁刺,遵循这个刺禁,就有利于治疗,违背了,则会造成祸害。

刺中心脏,大约一日即死,其变动为噫。刺中部肝脏,大约五日即死,其变动为多言多语。刺中部肾脏,六日即死,其变动为喷嚏。刺中部肺,刺中肺脏,大约三日即死,其变动为咳嗽。刺中脾脏,大约十日即死,其变态为频频吞咽。误刺中胆,大约一日半即死,其变动为呕吐。

针刺足背,误伤了大脉,若出血不止,就会死亡。针刺面部,误伤了溜脉,会有两目失明的不幸。针刺头部,误伤了脑户穴,若刺至脑髓,就会立即死亡。针刺舌下的廉泉穴,中经脉太深,若出血不止,可使喉哑失音。误刺足下布散的络脉,淤血內留而不出,可致局部肿胀。针刺委中穴太深,误伤了大经脉,可令人跌仆,面色苍白。针刺气街穴,误伤经脉,若淤血留着不去,就会肿胀,牵扯鼠蹊作痛。针刺脊椎间隙,误伤了脊髓,会背曲不伸。针刺乳中穴,伤及乳房,可使乳房肿胀,内部腐烂溃脓。针刺缺盆中央太深,会使肺气外泄,可令人喘咳气逆,针刺手鱼际穴太深,可使局部发生肿胀。

不要针刺大醉的人,否则会使气血逆乱。不要针刺大怒的人,会使人气逆。不要针刺过度疲劳的人,不要针刺刚刚吃饱的人,不要针刺过分饥饿的人,不要针刺极度口渴的人,不要针刺正受到极大惊吓的人。

刺大腿内侧,误伤了大脉,若出血不止,便会死亡。刺上关穴太深,误伤经脉,可使耳內化脓或耳聋。刺膝髌部,误伤以致流出液体,会使人发生跛足。刺手太阴经脉,误伤出血过多,则立即死亡。刺足少阴经脉,误伤出血,可使肾气更虚,以致舌体失养,语言困难。

针刺胸膺部太深,伤及肺脏,会致气喘上逆,仰面呼吸。针刺肘弯处太深,气结聚于局部而不行,以致手臂不能屈伸。针刺大腿内侧下三寸处太深,使人遗尿。

针刺掖下胁肋间太深,使人咳嗽。针刺小腹,误伤膀胱,使小便溺出流入腹腔,以致少腹胀满。针刺小腿肚太深,会使局部肿胀。针刺眼眶而深陷骨间,伤及脉络,就会流泪不止,甚至失明。针刺关节,如液体外流,则关节不能屈伸。

心得体会:脏腑要害部位需要禁刺,刺错了,会产生各种后果。同时情绪不稳,影响气血的醉酒、过饱、过饥、过渴都是针刺的禁忌之点。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查字正音:
开针空: 出针后部按闭针孔。

抄写与翻译: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
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凡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帝曰:如何而反?
岐伯曰:气盛身寒,此谓反也;气虚身热,此为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入少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者,水浆不入。
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译文】
黄帝说:希望听听有关虚实的要领。
岐伯回答说:气充实的,形体充实,气虚的形体虚。这是正常现象,与此相反的,就是病态。纳谷多的气盛,纳谷少的气虚,这是正常现场,与此相反的,病态。脉象博大有力的,是血液充盛,脉象薄小而细弱的是血液不足。这是正常现象,与此相反的就是病态。
黄帝问:什么是反常呢?
岐伯说:气盛身体却寒凉,这就是反;气虚身体燥热,这就是反;谷入多而气少,这就是反;谷入少而气多,者也是反;脉盛血少,这就是反;脉少血多,这就是反。
气盛身寒,是感受了寒冷。气虚身热,是受了暑气之伤。谷入得多而起气少,是失血或湿邪聚集下部。谷入少而气多,邪气再胃与肺部。脉小血多,是饮酒过度而中焦有热,脉大血少,是风邪侵入脉中,而且汤水不入。
实证,是由于邪气侵入。虚症,是正气外泄。实证,多为热象,虚则,多为寒象。治疗实证,出针后左手不要按闭针孔,使邪气外出,虚者,出针后左手随即闭合针孔,是正气不外泄。

心得体会:气实形实,气虚形虚。谷盛气盛,谷虚气虚。脉实血实,脉虚血虚。

针解篇第五十四

查字正音:跗fū:脚背。

抄写与翻译: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
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生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补泄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泄也。
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针下寒,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所谓跗之者,举膝分易见也。巨虚者,蹻足䯒独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
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应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人心意应八风,人气应天,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人肝目应之九。

【译文】
黄帝说:希望听到关于九针的解释和对虚实的不同治疗方法。

岐伯说:针治虚证要用补法,是指针下出现热感,正气实才有热感。针刺实证要用泻法,是指针下出现凉感,邪气虚才有凉感。“菀陈则除之“是指放出恶血。”邪胜则虚之“,是指出针以后,不要按闭针孔而应使邪气外泄。所谓”徐而疾则实“,就是说慢慢地出针,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这样正气就不致外泄;所谓”疾而徐则虚“,就是所说的虚实,是指气至时凉感和热感的多少而言。如果晾干或热感似有似无,那么疾病的虚实就难以断定了。审察疾病的先后,是要认识疾病的标与本。掌握疾病的虚实,医工应该恪守针法,不发生错误。假如似得似失无定,那就是背离了治疗法则。九针能够巧妙地解决疾病的虚实,因为九针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病证。掌握补泄的时机,是指用针应该与气的开阖相配合。所谓”九针之名,各不同形“,是指根据九针的不同行制就能够完全发挥或补或泻的作用。

所谓“刺实须其虚“,是说留针以待阴气大来,针下有凉的感觉,然后去针;”刺虚须其实“,是说应该待阳气大来,针下有热的感觉,然后去针。所谓”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是说不要轻率地改变手法。所谓”深浅在志“,是要求搞清楚疾病的或内或外。所谓”近远如一“,是说不论病变深浅,候气之法是相同的。所谓”如临深渊“,是说不能懈怠大意。所谓”手如握虎“,是说行针需要坚定有力。所谓”神无营于众物“,是说应平心静气地观察病人,不左右张望。所谓”义无邪下“,是说一定要使针保持端正直下。所谓”必正其神“,是说需要注视病人的眼睛,来控制其精神活动,使经气容易运行。
所谓的三里穴在膝下外侧三寸处,所谓的“跗之“是说重按三里穴则足跗上动脉停止跳动,所以说”举膝分易见“。上巨虚穴,当举足取之,在胫骨外侧独自下陷处。下巨虚穴,则在陷中的下部。

黄帝说:我听说九针,在上与天地四时阴阳相应,希望听听其中的道理,使其能流传后世,作为治病的准则。

岐伯说:天地之至数,一至九的配属是,一配天、二配地、三配人、四配时、五配音、六配律、七配星、八配风、九配野,人的形体的各部分与这些是相对应的,而针各有与其相适应的疾病,所以有九针之名。具体地说来,人的皮肤与天相应,如同覆盖万物的天;人的肌肉与地相应,如同敦厚的地;人的血脉与人相应,如同覆盖万物的天;人的肌肉与地相应,如同敦厚的地;人的血脉与人相应,其盛衰如同人的壮老;人的筋与时相应,其在各部分不同的功用如同四时气候各异;人的声音与自然界的五音相应合,如同五音清浊各异;人的充满阴阳之气的脏腑与六律相应,如同六律各有调节的情况;人的牙齿面目与星相应,其排列如天上的星辰一样;人的呼吸之气与风相应,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往复流动;人的九窍、三百六十五络与野相应,像九野分布大地一样。所以第一种针法刺皮,第二种针法刺肌肉,第三种针法刺脉,第四种针法刺筋,第五种针法刺骨,第六种针法疏通九窍,以应三百六十五节之气。这就是说九针各有他的独特的功能。人的心意,像八风一样变化无常;人的正气,像天一样运行不息;人的发齿耳目,像五音六律一样有条不紊;人的血气阴阳经脉,如同生化万物的大地;人的肝气通目,与九之数相应。

心得体会:针刺的补泻的手法。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满而泄之者。以及九针的选用等具体问题。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查字正音:迫脏:邪气深入,逼迫五脏。皮者道也:皮肤是针刺必经的道路。

抄写与翻译: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针之,刺至骨,病已,止。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
【译文】
精通针术的医家在未诊脉之前,首先听取病人的自诉。病头部,且头痛剧烈,可以给他用针治疗,刺至骨,病愈停针。针刺不要损伤骨肉与皮肤,皮肤为针刺出入必经之路,更要注意勿使受损。

阳刺,入一傍四处,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脏,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
【译文】
阳刺法是正中刺一针,周围刺四针,以治疗寒热病。如病邪深入转聚内脏,应刺五脏的募穴,邪气近逼五脏,应刺背部的五脏俞穴,邪气逼脏所以针刺背俞,是因为背俞是脏气聚会的地方。待腹中寒热退去,就应停针。针刺的要领,是出针时稍微出一点血。

治痈肿者刺痈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
【译文】
治疗痈肿,应刺痈肿的部位,并根据其大小,决定针刺的深浅。刺大的痈肿,宜多出血,小的痈肿,要深刺,一定要端直进针,以达到病所为止。

病在少腹有积,刺皮骨 tu 以下,至少腹而止;刺侠脊两傍四椎间,刺两髂髎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
【译文】
病在少腹有积聚,针刺腹部皮肉丰厚以下的部位,直到少腹为止;再针夹脊第四椎间两旁的穴位和髂骨间的穴位,针刺穴位要多,到少腹部都有热感,病就痊愈了。

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
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
【译文】
病在筋,筋脉拘挛、关节疼痛,不能行走,病名为筋痹。应针刺在患病的筋上,针从分肉间刺入,注意不能刺中骨。待有病的筋脉出现热感,病已痊愈,可以停针,
病在肌肤,周身肌肤疼痛,病名为肌痹,这是被寒湿之邪所伤。应针刺大小肌肉会合之处,多下针而且深刺,以有热感为度;不要伤及筋骨,若损伤了筋骨,就会引起痈肿这类的病变。待各分肉都出现热感,说明病已痊愈,可以停针。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
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至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已止。
【译文】
病在骨,骨重肢体不能抬举,骨髓深处酸痛,感到有寒气,病名为骨痹。治疗时应深刺,以不伤血脉肌肉为度,针刺的道路在大小分肉之间,待骨部有热感,病已痊愈,可以停针。
病在手足三阳经脉,或寒或热,同时各分肉之间也有或寒或热的感觉,这叫狂病。用针刺泻除脉中的邪气,观察各处分肉,若全部出现热感,病已痊愈,可以停针。有一种病,初起每年发作一次;不及时治疗,则每月发作一次,仍不治疗,则每月发作三、四次,这叫癫病。应针刺各大小分肉以及各部经脉,如不发冷的,用针刺调治,病愈停针。

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
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
【译文】
因风患病,出现或寒或热,热则汗出,一日发作数次,首先针刺各分肉腠理及络脉;若仍然汗出且或寒或热,可以三天针刺一次,治疗一百天,就能痊愈。
病因大风侵袭,出现骨节沉重,胡须眉毛脱落,病名为大风。应针刺肌肉,使之出汗,连续治疗一百天,再针刺骨髓,仍使之出汗,也一百天,总计二百天,直到胡须眉毛重新生长,才停针。
心得体会:针刺的节度,手法。





xyp燕子 发表于 2021-11-12 19:00:13

本帖最后由 xyp燕子 于 2021-11-13 21:16 编辑

第二十一周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查字正音:

蜚fēi: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好的。蜚,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2845102301.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2845298242.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2845881141.png(非,不好)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2846474867.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2846232060.png(蟲,大量飞虫),表示不好的虫。篆文异体字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2846813241.png将三虫字形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2846232060.png简化为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2846177357.png。造字本义:名词,一种有害的飞虫。
枢shū: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周围有护墙保护的聚居地。樞,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1525165848.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1525520912.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1525112051.png(木,门轴)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1525164486.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1525228656.png(區,比喻确保门轴运转的凹槽),表示门轴之槽。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建筑中扣住木板门轴两端的臼槽。
廪lǐn:造字本义:名词,盖在偏远山间、临时存放农具和谷物的简陋茅屋。

抄写与翻译:
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其道。
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译文】
黄帝问:我听说皮肤上有十二经脉分属的部位,经络有纵横,筋脉有结有络,骨骼有长短大小轻重。其所发生的疾病各有不同,区别在各部分,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的状态,病从开始到结束,都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想要知道皮肤的分部,要以经络循行为依据,各经都是如此。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
【译文】
阳明经的阳络,名叫害蜚,手足阳明经都是一样。观察其所属皮肤中有浮络的,皆是阳明经的络脉。其颜色,多见青色为痛,多见黑色味痹症,黄赤色为热症,白色为寒症,五色都见,则寒热错杂之症。络脉邪盛则內传于经脉。络脉主阳,阴脉主阴。

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內,诸经皆然。
【译文】
少阳经的阳络,名叫枢持,手足少阳经都是一样。观察其所属皮肤中有浮络的,皆是少阳经的络脉。络脉邪盛则內传于经脉。所以在阳者主内,邪气在经脉阴者出而渗于内脏,络脉主阳,阴脉主阴。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译文】
太阳经的阳络,名叫“关枢”,手足太阳经都是一样。观察其所属皮部中的浮络,都是太阳经的络脉、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本经。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
【译文】
少阴经的阴络,名叫“枢儒”,手足少阴经都是一样。观察其所属皮部中的浮络,都是少阴经的络脉。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本经。邪气传入经脉,是从属阳的络脉传到经脉的,然后从属阴的经脉出而向内传入骨。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译文】
厥阴经的阴络,名叫“害肩”,手足厥阴经都是一样。观察其所属皮部中的浮络,都是厥阴经的络脉。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本经。

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译文】
太阴经的阴络,名叫“关蛰”,手足太阴经都是一样。观察其所属皮部中的浮络,都属于太阴经的络脉。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本经。大凡十二经的络脉在皮肤上的分部部位,就是十二皮部。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䐃破,毛直而败。
【译文】
所以百病开始生,病一定先于皮毛。邪气进入则腠理会打开,打开则进入留在络脉上,滞留在哪里而不去,传入于经脉,滞留而不去,传入与脏腑,则储存在肠胃中。邪气从皮毛开始,毫毛竖起,腠理打开;其进入到络脉,则络脉会盛满,色泽改变;其进入经脉,则感到虚弱气下陷。其滞留在筋骨之间,寒多则导致筋挛骨痛;热多则筋脉松弛骨软无力,肌肉消瘦败坏,毛发枯瘁脱落。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帝曰:善!
【译文】
黄帝问:夫子所说的十二皮部,他们生病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岐伯说:皮肤是十二经脉分属的部位。邪气侵犯皮肤,则腠理开;打开后,邪气则进入络脉,络脉的邪气充满,则传入经脉;经脉邪气盛满,则内传滞留在脏腑。所以皮肤上有十二经脉分属的部位,不治疗邪气会沿经络内传脏腑,以致发生大病。
黄帝说:讲得好!

心得体会:这个病邪先皮毛后进入络脉、经脉,在看中医的时候有体会。会听到关于自己的身体,中医会给出这样的解释。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查字正音:
淖nào:卓,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罩”的省略,表示覆盖、扣住。淖,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526171256.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526210695.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2/20/20200220011527404902.gif(水,泥)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526189995.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526463635.png(卓,即“罩”的省略,罩住),表示身体为泥所罩。造字本义:名词,使人陷落其中难以逃脱的泥沼。
抄写与翻译: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译文】
黄帝问说:络脉显现于外,它的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五种,这是生命道理呢?

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译文】
岐伯说:经脉有恒常的颜色,而络脉没有常色,容易变化。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译文】
黄帝说:经脉的常色是怎么样的?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译文】
岐伯说:心为赤,肺为白,肝为青,脾为黄,肾为黑,都是相应其经脉的颜色对应。

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
【译文】
黄帝问:络脉的阴阳,也和其经脉的颜色相应吗?

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
帝曰:善。
【译文】
岐伯说: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变化无常,随着四时转移而变化。寒多,则气血运行凝涩迟滞;气血运行凝涩迟滞,则多见青黑之色,热多,则气血运行滑利急速;则多见黄赤之色。这些都是正常的色泽变化,称为无病。如果五色会全部显现,是寒热错杂之症。
黄帝说:讲得好!

心得体会:经脉与五脏相连通,其色泽与五脏主色相应。




xyp燕子 发表于 2021-11-19 10:18:08

本帖最后由 xyp燕子 于 2021-11-19 17:12 编辑

第二十二周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查字正音:
匮:“匱”是“櫃”的本字。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有价值。匱,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37273418.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37322816.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37778925.png(匚,没盖的盒子)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37386108.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37551424.png(貴,有价值的),表示收藏贵重物品的匣子。造字本义:名词,收藏贵重物品的匣子。
数:數,金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147908.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574220.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237156.png(双手,表示体罚)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216523.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476550.png(人,代表受罚者)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216523.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477391.png(目,代表脸)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216523.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325264.png(言,表示责骂),表示列举孩子的错误,并加以体罚、教训。诅楚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857170.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574220.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134017.png(双手,体罚)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216523.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165690.png(人,代表受罚者)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216523.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119131.png(今,即“吟”和“念”的本字,念念有词)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216523.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369706.png(女,妇人)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216523.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318124.png(攴,持械打击),表示对犯有过错的妇女念念有词地责骂,进行体罚。在男权占优势的社会,妇女是常常受罚的弱势群体。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352537.png误将诅楚文的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382830.png写成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043414907.png。造字本义:动词,列举过错,并加以惩罚
抄写与翻译: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其溢意尽言其处。
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以明,耳以聪矣。
岐伯曰:此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也。
帝曰:余非圣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译文】
黄帝问:我听说人有气穴三百六十五个,与一年日数相应,不知道其具体所在,想详细的听听。
岐伯稽首再拜说:这是非常深奥的问题了!如果不是圣帝,谁能深究这些道理!因而请让我详尽的说说。
黄帝也拜,然后说:夫子为我开道,虽然眼睛没有达到哪里,耳朵并没有听到具体的内容,但是目明耳聪。
岐伯说:这是圣人容易听懂,就像良马容易御使。
黄帝说:我并非易语的圣人。世人常言,真数能开启人的意识。尽我所问此真数,主要是为了启发发蒙昧,解除解惑,还谈不上更深刻的道理。然后我愿意听闻夫子的尽可能详尽详细解说气穴的部位,使我了解他道理。请让我收藏在金匮之中,不敢轻易拿出妄传他人。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背胸邪系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译文】
岐伯再拜起身说,臣愿意详谈。背与心相互牵引疼痛,所治疗取天突和十椎以及上纪。上纪就是胃脘;下纪就是关元。背与胸经脉斜系着阴阳左右,如果是这样的病,就会前后疼痛涩滞,而不能呼吸,不能平卧,气在上部,气短促,或一侧偏痛,脉满起,起斜脉出于尻部,连络胸胁,散布于心而贯穿膈,上肩与天突相会;又向下斜行到肩,交会于背部十椎之下的原因。

脏俞,五十穴;腑俞,七十二穴;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吕两傍各五,凡十穴;大椎上两傍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两髀厌分中,二穴;犊鼻,二穴;耳中多所闻,二穴;眉本,二穴;完骨,二穴;项中央,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巨虚上下廉,四穴;曲牙,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解,二穴;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瘖门,一穴;齐,一穴;胸俞,十二穴;背俞,二穴;膺俞,十二穴;分肉;二穴;踝上横,二穴;阴阳乔,四穴;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
【译文】
脏俞,有五十个穴位;腑俞,有七十二穴位;热俞,有五十九穴位;水俞,五十七穴位;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位;脊椎两侧各有五脏俞五穴,左右共有十穴;大椎上两侧各有大抒穴一个,共二穴;瞳子髎、浮白二穴,左右共四穴;两边环跳穴,二穴位;犊鼻,二穴位;听宫二穴位;攒竹,二穴位;完骨,二穴位;项中央风府,一穴位;枕骨,二穴位;上关,二穴位;大迎,二穴位;下关,二穴位;天柱,二穴位;巨虚上下廉,四穴位;曲牙(颊车),二穴位;天突,一穴位;天府,二穴位;天牖,二穴位;扶突,二穴位;天窗,二穴位;肩解(肩井),二穴位;关元,一穴位;委阳,二穴位;肩贞,二穴位;瘖门(哑门),一穴位;齐(神阙),一穴位;胸俞,十二穴位;背俞,二穴位;膺俞,十二穴位;分肉(阳辅)二穴位;踝上横(解溪),二穴位;阴阳乔(照海、申脉),四穴位;治水之俞在诸经分肉之间;治热之俞在经气聚会之处;治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位;大禁之穴五里,禁二十五刺,位置在天府下五寸处。以上三百六十五穴位,就是针刺时所选取的穴位。


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谿谷,亦有所应乎?
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著,外为发热,內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
【译文】
黄帝说:我已经知道气穴的部位,就是行针的处所,还想了解孙络、谿谷也各有相应吗?
岐伯说:孙络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也与一岁相应。孙络可以疏散邪气,通畅营卫。如果邪气侵入人体,造成营卫稽留,卫气外散,营血內溢,使卫气耗竭而营血淤留,则在外发热,在内少气。应迅速用针刺泄去邪气,不要耽误,以通达营卫,只要见到有营血稽留,就应施针刺泻,不必问其是否为穴会所在。

帝曰:善!愿闻谿谷之会也。
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脉,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䐃,留于节凑,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內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谿谷也。谿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
【译文】
黄帝说:讲得很对!希望听听谿谷的会合。
岐伯说:肌肉的大会合处是谷,肌肉的小会合处是谿。分肉之间,谿谷会合之处,可以通告营卫,聚会宗气。如果邪气盛溢而正气壅塞,脉络发热而肌肉腐败,营卫运行不畅,必将形成痈脓,在内消烁骨髓,在外破溃䐃肉,如果邪留关节,必将使筋骨败坏。如果寒邪蓄积留滞,营卫不能循行其所,使筋脉肌肉卷缩,肋肘不能伸展,在内发为骨痹,,在外表现为麻木不仁,这是正气不足,大寒留滞于谿谷所致。谿谷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也与一岁相应。如果从小痹之证发展传变,邪气随络脉往来不定,微针可以达到,方法与刺孙络之法相同。


帝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乃藏之金兰之室,暑曰《气穴所在》。
岐伯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內解泻于中者十脉。
【译文】
黄帝于是避开左右,起身再拜说,今日承蒙夫子你启发,消除了我的蒙昧疑惑,我将把这些理论藏在金匮之中,不轻易拿出来。于是储藏在金兰之室,署名《气穴所在》。
岐伯说:孙络之脉从经脉别出,其血盛而应当用泻法的,亦从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脉,进而传注到十二络脉,而不限于十四络脉的范围,若要从内驱散病邪,可取五脏的经脉泻之。

心得体会:人体三百六十五个气穴的名称和分布,感觉穴位好多。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查字正音:
鼽qiú:“擤”是“鼽”的异体字。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伸手抓。鼽,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142287928.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142870447.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142845039.png(鼻,呼吸器官)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142402996.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142775820.png(九,伸手抓),表示捏鼻子清除鼻涕。造字本义:动词,擤鼻,手捏鼻子清除鼻涕。
膺yīng: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應”的省略,表示合拍、回应。膺,金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4529872479.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4529311201.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4529736814.png(雁,即“應”的省略)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4529396605.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4529921089.png(月,即“肉”的变形,借代身体),表示身体中容易感应的部位,即心胸。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4529928599.png将金文字形中的“雁”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4529736814.png写成https://www.vividict.com/Upload/2021/1/11/20210111075217243904.gif。造字本义:名词,胸腔心室,容易感应情绪起伏的部位。
髃yú:中医指肩的前部。


抄写与翻译:
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两眉头各一,入发至顶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项中大筋两傍各一,风府两傍各一,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委中以下,至足小指傍,各六俞。
【译文】
足太阳经脉之气通达的有七十八个腧穴;:两眉头陷中各一穴,自眉头上行入发至前顶穴,其中有神庭、上星、囟会三穴,共长三寸半,前顶居中央一行,两旁各分两行,共五行,中行与外行相距三寸,浮于头部的脉气,运行在头皮间的共五行,每行五穴,五五二十五穴,在颈项筋两旁各有一穴,两侧风府穴旁边各有一穴,从大椎循脊柱下行至尾骶,有二十一节,其中的十五个椎间,左右各有一穴,五脏的腧穴左右各有五个,六腑的腧穴左右各有六个,从委中穴以下到足小趾旁,左右各有六个腧穴。

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两角上各二,直目上发际内各五,耳前角上各一,耳前角下各一,锐发下各一,客主人各一,耳后陷中各一,髀枢中傍各一,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俞。
【译文】
足少阳经脉之气通达的有六十二个腧穴:两头角上各有二穴;从眼睛直上发际内,左右各有五穴;耳前角上左右各有一穴;耳前角下左右各有一穴;鬓发下左右各有一穴;客主人穴左右各有一穴;耳后陷中各有一穴;下关穴左右各一穴;耳下牙车之后左右各有一穴;缺盆穴左右各一;腋下三寸,从胁下至胠,八肋之间,各有一穴;髀枢中左右各有一穴;从膝下到足小趾侧的次趾,左右足各有六个腧穴。

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额颅发际傍各三,面鼽骨空各一,大迎之骨空各一,人迎各一,缺盆外骨空各一,膺中骨间各一,侠鸠尾之外,当乳下三寸,侠胃脘各五,侠脐广三寸各三,下脐二寸侠之各三,气街动脉各一,伏菟上各一,三里以下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
【译文】
足阳明经脉之气通达的有六十余个腧穴;额颅发际旁左右各三个穴;颧骨骨空中左右各有一穴;缺盆外骨空陷中左右各有一穴;胸膺部每肋间左右各有一穴;夹鸠尾穴之外;夹脐,下二寸,左右各有三穴;气街穴在脉动处左右各一穴;左右伏菟穴上各有一穴;左右足三里以下到足中趾,各有八个腧穴,分布于一定的孔穴之中。

手太阳脉气所发者三十六穴:目内眦各一,目外各一,鼽骨下各一,耳郭上各一,耳中各一,巨骨穴各一,曲掖上骨穴各一,柱骨上陷者各一,上天窗四寸各一,肩解各一,肩解下三寸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
【译文】
手太阳经脉之气通达的有三十六个腧穴:目内眦左右各有一穴,目外眦左右各有一穴,颧骨下左右各有一穴,耳廓上左右各有一穴,耳中左右各有一穴,巨骨穴左右各一,曲腋上左右各有一穴,柱骨穴的上陷中左右各有一穴,天窗穴上四寸处,左右各有一穴,肩解部左右各有一穴,肩解下三寸处左右各有一穴,肘部以下到手小指端,左右手各有六个腧穴。

手阳明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项上各二,大迎骨空各一,柱骨之会各一,髃骨之会各一,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
【译文】
手阳明经脉之气通达的有二十二个腧穴:鼻孔外侧及项部左右各有二穴;大迎穴在下颌骨空中左右各一;项肩相会之处,左右各有一穴;肩臂相会之处,左右各有一穴;肘部以下到手大指侧的次指间,左右手各有六个腧穴。

手少阳脉气所发者三十二穴:鼽骨下各一,眉后各一,角上各一,下完骨后各一,项中足太阳之前各一,侠扶突各一,肩贞各一,肩贞下三寸分间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
【译文】
手少阳经脉之气通达的有三十二个腧穴;鼽骨之下左右各一穴,眉后左右各有一穴,头角上左右各有一穴,耳后完骨下左右各有一穴,项中足太阳经之前左右各有一穴,夹扶突左右各有一穴,肩贞穴左右各有一穴,肩贞穴下三寸,其间左右各有一穴,肘部以下到手小指侧的次指端,左右各有六个腧穴。

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发际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
【译文】
督脉之气通达的有二十八个腧穴:项部中央有二穴,前发际向后,中行有八穴,面部中央有三穴,大椎以下到尻尾及尻尾两旁有十五穴。从大椎到尾骶共二十一节,这是计算脊椎骨的方法。

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余穴:喉中央二,膺中骨陷中各一,鸠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横骨六寸半一,腹脉法也。下阴别一,目下各一,下唇一,龂交一。
【译文】
任脉之气通达的有二十八个腧穴:喉中央有二穴,胸膺骨陷中每陷各有一穴,鸠尾下三寸处是上脘穴,上脘穴至脐中央相距五寸,脐中央至横骨毛际相距六寸半,每寸各有一穴,共十四穴,这是腹部取穴的方法。下部前后二阴之间有一穴,两目下各有一穴,下唇下有一穴,龈交穴一个。

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侠鸠尾外各半寸至脐寸一,侠脐下傍各五分至横骨寸一,腹脉法也。
【译文】
冲脉之气通达的有二十二个腧穴:夹鸠尾两旁各横开半寸,向下到脐有六穴,每穴相距一寸,夹脐两旁各横开五分,向下到横骨有五穴,每穴相距一寸,这是腹部经脉取穴的方法。

足少阴舌下,厥阴毛中急脉各一,手少阴各一,阴阳(足乔)各一。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译文】
足少阴经脉之气通达于舌以下的有二穴,厥阴经脉在毛际中左右各有一急脉穴,手少阴经脉左右各有一阴郄穴,阴(足乔)、阳(足乔)脉各一穴。手足鱼际皆为经脉之气通达的部位。以上共计三百六十五穴。

心得体会:叙述了手足三阳经脉、督脉、任脉、冲脉等经脉之气通达之处的腧穴数目及分布概论。




xyp燕子 发表于 2021-11-26 21:16:54

本帖最后由 xyp燕子 于 2021-11-27 11:12 编辑

第二十三周
骨空论篇第六十
查字正音:腘guó:膝部的后面。腿弯曲时腘部形成一个窝,叫腘窝。
楗jiàn:1.插门的木棍子。 2.堵塞河堤决口所用的竹木土石等材料。

抄写和翻译:
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
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大风汗出,灸譩譆,譩譆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譩譆,譩譆应手。
【译文】
黄帝问:我听说风邪是诸多疾病的始因,怎么用针法来治疗?
岐伯回答说:风邪从外侵入,使人寒战,出汗,头痛,身体沉重,恶寒,治疗取风府穴,以调和其阴阳。正气不足用补法,邪气有余用泻法。
如果大风之邪侵入颈项而致疼痛,刺风府穴,风府穴在椎骨第一节的上面。大风之邪而致汗出,灸譩譆穴,刺风府穴,风府穴在椎骨第一节的上面。大风之邪而致汗出,灸譩譆穴,譩譆穴在背部第六椎下两旁聚集各三寸之处,用手按压,使病人感觉疼痛而呼出“譩譆”之声,譩譆穴就在指下痛处。

从风憎风,刺眉头。失枕,在肩上横骨间。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
䏚miao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譩譆。
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
鼠瘘,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译文】
迎风怕风的,刺眉头攒竹穴。失枕的,取肩上横骨之间穴位治疗。臂痛如折的,使病人曲臂,取两肘尖相合在一起的姿势,然后在肩胛骨上端引一直线,正当脊部中央的部位,给以灸治。
以络季胁,牵引到少腹痛胀的,刺譩譆穴。
腰痛而不能转侧动摇,痛引筋脉挛急,下连睾丸,刺八髎穴与疼痛处,八髎穴在腰尻骨间孔隙中。
瘰疠寒热往来,刺寒府穴,寒府在膝上外侧骨与骨之间的孔穴中,凡取膝上外侧的孔穴,使患者弯腰,成敬拜的体位;取足心涌泉穴时,使患者成跪的姿势。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译文】
任脉经发源于中极穴的下面,而上行经过毛际到腹部,再上行通过关元穴到咽喉,又上行至颐,循行于面部而进入两目中。冲脉经发源于气街穴,与足少阴经相并,夹脐左右上行,到胸中而散。任脉经的病变,在男子是腹内结为七疝,在女子时带下和积聚之病。冲脉经的病变,是气逆上冲,腹中拘急疼痛。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內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內,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
【译文】
督脉的病变,可见脊柱强硬反折。督脉起于小腹之下的横骨中央。女子入内系于廷孔,廷孔就是尿道的外端。其络脉循着阴户会合于会阴部,在分绕于肛门的后面,再分别行绕臀部,到足少阴经与太阳经中的络脉会合。与足少阴经相合上行经骨內后面,贯穿脊柱 ,连属于肾脏,与足少阳经共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部,左右交会于巅顶,向上入内联络于脑,从脑还出,分别左右,循肩部内侧,夹脊抵达腰中,入内循膂,络于肾。其在男子,则循阴茎,下至会阴,与女子相同。其从小腹直上,穿过脐中央,向上贯穿心脏,进入喉中,上行到颐病环绕口唇,上行系于两目中央之下。督脉的病变,证见气从小腹上冲心而痛,大小便不通,成为冲疝;其在女子则为不孕,或小便不利、痔疾、遗尿、咽喉干燥等症。督脉生病治疗督脉,轻者取治横骨上的曲骨穴,重者则曲治在脐下的阴交穴。

其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其病上冲候者治其渐,渐者,上侠颐也。
【译文】
病人气逆喘鸣有声的,治疗取其喉部中央的天突穴,此穴在两缺盆的中间。病人气逆上冲咽喉的,治疗取其大迎穴,大迎穴在面部两旁夹颐之处。

蹇,膝伸不屈,治其楗。坐其膝痛,治其机。立而骨解,治其骸关。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內。连若折,治阳明中俞髎,若别,治巨阳少阴荥。淫络胫痠,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维,在外踝上五寸。
【译文】
跛足,膝关节能伸不能屈,治疗取股部的经穴。坐下而膝痛的,治疗取其环跳穴。站立而骨散如解的,治疗取膝关节处的经穴。膝痛,牵引拇指的,治疗取其委中穴。坐着膝盖痛,就像物体隐藏其中,治疗取承扶穴。膝痛不能屈伸,治疗取背部的经穴。连接者胫骨就像要折断一样,治疗取阳明经中的俞髎三里穴,或者别取太阳经和少阴经的荥穴。膝胫部酸痛无力,不能久立,治取少阳经的别络光明穴,穴在外踝上五寸。

辅骨上,横骨下为楗,侠髋为机,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骸侠为辅,辅上为腘,腘上为关,头横骨为枕。
【译文】
辅骨之上,横骨之下叫“楗”;侠髋骨两侧环跳穴处叫“机”;膝部的关节叫“骸关”;夹膝两旁的搞骨叫“连骸”;连骸下面叫“辅骨”;辅骨上面的膝弯叫“腘”;腘上面就是“骸关”;头后项部的横骨叫“枕骨”。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五穴。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一在龂基下,一在项后中复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丰富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数髓空在面侠鼻,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两髆骨空,在髆中之阳,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量骨空之间;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骨空在辅骨之上端,股际骨空在毛中动脉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空。
【译文】
治水之腧穴有五十七个;尻骨上有五行,每行各五穴;伏菟上方有两行,每行个五穴;足内踝上各一行,每行各六穴。髓空在脑后分为三处,都在颅骨边际锐骨的下面,一在龈基的下面,一在项后正中的复骨下面,一在脊骨上孔的风府穴上面;脊骨下孔在尻骨下面,还有几个髓孔在面部侠鼻两旁,有的骨孔在口唇下方与两肩相平的部位;两肩髆骨中的外侧,臂骨的骨孔在臂骨的外侧,距离手腕四寸两骨的空隙之间;股骨上面的骨孔在股骨外侧,膝上四寸处; 骨的骨孔在辅骨的上端,股际的骨孔在阴毛中的动脉下面;尻骨的骨孔在髀骨之后,距离四寸处。扁骨有渗灌的纹理聚合,没有直通骨髓的孔穴,骨髓有血脉渗灌的纹理,没有骨孔。


灸寒热指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灸之。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凡当灸二十九处。伤食灸之,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其俞而药之。
【译文】
灸寒热证的方法是,先灸项后的大椎穴,根据病人年龄决定艾灸的壮数,其次灸尾骶骨的尾间穴,也是以年龄决定艾灸的壮数。观察背部有四陷的地方用灸法,上举手臂在肩上有凹陷的地方即肩髎穴用灸法,两侧的季胁之间的京门穴用灸法,足外踝上正取绝骨穴处用灸法,足下趾与次趾之间的侠谿穴用灸法,腨下凹陷处的承山穴用灸法,外踝后方的昆仑穴用灸法,缺盆骨上方按之坚硬如筋处用灸法,胸膺中陷骨间的天突穴用灸法,手腕部的横骨之下的大陵穴用灸法,脐下三寸的关元穴用灸法,阴毛边缘动脉处的气冲穴用灸法,膝下三寸的两筋间的三里穴用灸法,足阳明经所行足跗上动脉的冲阳穴用灸法,头顶上的百会穴也可用灸法。犬咬伤的地方先灸三壮,再按治犬伤病法灸治。以上灸治寒热证的部位共二十九处。因伤食而用灸法,病仍不愈的,必须仔细观察其经脉移行到络脉的地方,多刺其腧穴,同时再用药物调治。

心得体会:风邪所致各证的针炙与所取的穴位。风府是比较熟悉的穴位。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查字正音:
荥yíng:,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熒”的省略,表示点点星星的微光。滎,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2/20/20200220115753797003.gif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217331746.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2/20/20200220115759206017.gif(水,水色)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217661468.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2/20/20200220115806814041.gif(,即“熒”的省略,点点星星的微光),表示依稀可见水的微光,意即看不到完整的水面。造字本义:名词,湿地依稀可见的零星小水洼。
髃yú:中医指肩的前部。

抄写和翻译:
黄帝文月: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
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着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译文】
黄帝问道:少阴为什么主肾?肾又为什么主水?
岐伯回答说:肾属于至阴之脏,至阴属水,所以肾是主水的脏器。肺属于太阴。肾脉属于少阴,是旺于冬令的经脉。所以水之根本在肾,水之标末在肺,肺肾两脏都能积聚水液而为病。黄帝又问道:肾为什么能积聚水液而生病?岐伯说:肾是胃的关门,关门不通畅,水液就要停相聚而生病了。其水液在人体上下泛溢于皮肤,所以形成浮肿。浮肿的成因,就是水液积聚而生的病。黄帝又问道:各种水病都是由于肾而生成的吗?岐伯说:肾脏在下属阴。凡是由下而上蒸腾的地方都属于肾,因气化而生成的水液,所以叫做“至阴”。呈勇力而劳动(或房劳)太过,则汗出于肾;出汗时遇到风邪,风邪从开泄之腠理侵入,汗孔骤闭,汗出不尽,向内不能入于脏腑,向外也不得排泄于皮肤,于是逗留在玄府之中,皮肤之内,最后形成浮肿病。此病之本在于肾,病名叫“风水”。所谓玄府,就是汗孔。

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译文】
黄帝问:肾为什么能积聚水液而生病呢?
岐伯说:肾是胃的关门,关门不通物,水液就要聚集而生病了。水液上下泛滥于皮肤,所以形成浮肿。浮肿是水液积聚而生的病。

帝曰:诸水皆生于肾乎?
岐伯曰:肾者牝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译文】
黄帝问:各种水病都是由肾而生成的吗?
岐伯说:肾属阴脏,水气由下而向上蔓延的属于肾病而生成的水液,所以叫至阴。自逞勇力而劳动或房事太过,则汗出于肾,出汗时又遇到风邪,风邪从开张之腠理侵入,向内不能进入脏腑,向外也不能从皮肤泄越,于是滞留在玄府之中,窜行皮肤之内,传变成为浮肿病。此病之本在于肾,病名叫风水。所谓玄府,就是汗孔。

帝曰:水俞五十七处者,是何主也?岐伯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 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凡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译文】黄帝问:治疗水病的腧穴有五十七个,它们属哪脏所主?岐伯说:肾腧五十七个穴位,是阴气积聚之处,也是水液从此出入之处。尻骨之上有五行,每行五个穴位,这些是肾的腧穴。所以水病表现在下部则为浮肿、腹部胀大,表现在上部则为呼吸急促、不能平卧,这是肾标本同病。所以肺病表现为呼吸急促,肾病表现为水肿瘤,病还表现为气逆、不得平卧,肺病与肾病的表现虽不相同,但二者之间相互输应,相互影响。这是因为水气停留于两脏的缘故。伏兔上方各有两行,每行五个穴位,这里是肾气循行的重要道路。肾和肝、脾三条阴经所交结的地方在小腿上。足内踝上方各有一行,每行六个穴位,这是肾的经脉下行于脚的部分,名叫太冲。以上共五十七个穴位,都隐藏在人体下部或较深部的络脉之中,也是水液容易停聚的地方。
帝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译文】黄帝问:春天针刺,取络脉分肉之间,为什么呢?岐伯说:春天木气开始当令,肝气开始发生,肝气性质急躁,其变动像风一样迅疾,但是肝的经脉往往藏于淀粉 部,而春天风邪之气尚不太剧烈,不能深入经脉,所以只要浅刺络脉分肉之间就行了。
帝曰:夏取盛经分腠,何也?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所谓盛经者,阳脉也。【译文】黄帝问:夏天针刺,取盛经分腠之间,为什么呢?岐伯说:夏天火气开始当令,心气开始壮大,如果脉形瘦小而搏动气势较弱,是阳气流溢体表,热邪熏蒸分肉腠理,向内影响到经脉,所以针刺应当取盛经分腠。针刺只透过皮肤而病就退去。因为邪气居于浅表部位的缘故。所谓盛经,是指充盛、充足的阳脉。
黄帝:秋取经、俞,何也?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译文】黄帝问:秋天 要取经穴和输穴,是什么道理?岐伯说:秋天金气开始当令,肺气开始收敛肃杀,金气渐旺逐步胜过火气,阳气处于合闭过程中,阴气刚胜过阳气,湿邪侵犯人体,阴气未至太盛,不能助湿邪深入,所以取阴经的“输穴”以泻阴湿之邪,取阳经的“合穴”以泻阳热之邪。由于阳气开始衰退而阴气未至太盛,所以不取“经穴”而取“合穴”。
帝曰:冬取井荥,何也?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故曰:冬取井荥,春不鼽衄。“此之谓也。【译文】黄帝问:冬天 要取”井穴“和荥穴”,是什么道理?岐伯说:冬天水气开始当令,肾气开始闭藏,阳气已经衰少,阴气更加坚盛,太阳之气伏沉于下,阳脉消退,所以取阳经的“井穴”以降其阴逆之气,取阴经的“荣穴”以充实阳气。所以说:冬取井荥,春不鼽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余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其意。岐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皆热之左右也。【译文】黄帝问:夫子说过治疗热病有五十九个腧穴,我已明大概,但还不清楚这些腧穴的部位,希望听听它们的部位和治疗作用。岐伯说:头上有五行,每行五个穴位,能发越诸阳经上逆的热邪。大杼、膺俞、缺盆、背俞这余个穴位,可以泻除胸中的热邪。气街、三里、上巨虚和下巨虚这余个穴位,可以泻除胃中的热邪。云门、肩髃、委中、髓空这八个空位,可以泻除五脏的热邪。共五十九个穴位,都在热邪所在部位的附近。
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译文】黄帝问:人伤于寒邪反而会变为热病,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寒气盛极,就会郁而发热。
心得体会:风水病的原因、症状及其病理变化;针刺的深浅必须结合四时的道理。

xyp燕子 发表于 2021-12-3 10:37:21

本帖最后由 xyp燕子 于 2021-12-3 21:32 编辑

第24周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查字正音:淅 xī: 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分开、分解。淅,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431818140.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431855460.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431198911.png(水,清水)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431544514.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431339125.png(析,分开,分解),表示用水分解。造字本义:动词,用水淘洗。隶化后楷书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431725506.png将篆文字形中的“水”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431198911.png写成“三点水”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431871962.png,将篆文字形中的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431339125.png写成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20431177749.png。

抄写与翻译: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
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译文】
黄帝问:我听刺法上说,病属有余就要泻法,不足就要补法,什么是有余,什么是不足?岐伯说:有余有五种,不足也有五种,帝你想问什么?
帝曰:想都听听。
岐伯说:神、气、血、形、志五者有余有不足。凡是此十种,其气不一样,变化无穷。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为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译文】
黄帝问: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能够发生各种疾病,而各种疾病发生,各有虚实的不同。现在夫子说有余的是五,不足的也有五,是怎么发生的呢?
岐伯说:都从五脏而生。人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根据这样生成形。志意相通,内部连着骨髓,而成为身体中的形状成为五脏。五脏的道,都是从经络隧道而出,内部血气行走。血气不和,则百病因气变化而生。所以诊断,要守住经隧情况。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并未,五脏安定,邪克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帝曰:刺激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译文】
黄帝问:神有余和不足的情况如何?
岐伯说:神有余则会笑不止,不足则悲忧。血气没有与病邪混杂,五脏则会安定,病邪滞留在身体表面,只是肌肤毫毛恶寒,没有进入经络,这叫神有微邪。
黄帝说:补和泻怎么做呢?
岐伯说:神有余,则泻其小络的血,出血不要推针深入,不要刺到大的经脉,神气乃平缓。神不足,就要看其虚的经络,推按而达到,针刺通利经气,不要出血,不要泻气,以畅通其经络,神气乃能平缓。
黄帝说:针刺应该怎么样?
岐伯说:按摩病处,不要停,针刺时不向深推针,只是引导转移病人之气,使之充足,神气就能恢复。

帝曰:善。气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不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故将深之。适入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泻腠理,真气乃想得。
【译文】
黄帝曰:很好。气有余不足怎么做?
岐伯说:气有余就喘咳,上逆,气不足就呼吸不利、气短。气血没有一起生病,五脏安定,病在皮肤,叫肺气微虚。
黄帝曰:补泄该如何?
岐伯说:气有余就泄经隧,但不要伤了经脉,不能出血,不能泄气。如气不足的,就要补经隧,不能出气。
黄帝又问:针刺微病时应怎么做?
岐伯说:按摩不要停,出针的时候让病人看到,说准备深刺。适当的刺入必须浅刺在表皮,精气自然灌注于内,邪气变得散乱,没有地方停歇,从腠理泻出,真气自然就能恢复正常。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外溢,则络有留血。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
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译文】
黄帝曰:很好。血有余不足怎么做?
岐伯说:血有余就容易发怒,血不足就容易恐惧。邪气未与气血混杂,五脏安定,只是孙络邪盛外溢,络内就会有淤血现象。
黄帝曰:补泄该如何?
岐伯说:血有余就泄它的盛经,刺之出血;血不足,补益虚弱的经脉,把针扎在经脉上。留针时间要长而观察,若脉洪大,就要快速拔针,不要出血。
黄帝又问:针刺的方法怎么样?
岐伯说:看准那有留血的络脉,针刺出血,不要让血回流入经脉,而引起其他疾病。

心得体会: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日常做做经络保健是比较好的事情。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查字正音:

缪móu: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古代族长在头上插饰羽毛。繆,诅楚文字形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156902229.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156541303.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156359444.png(糸,绸)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156103581.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156281643.png(翏,族长在头上插饰羽毛),表示在头部系绸。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156958890.png承续诅楚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丝绸缠绕头部或用围巾缠绕颈脖。
痏yòu: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手抓。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1490262.png,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1125201.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1177728.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1556023.png(疒,疾病)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1161684.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1460113.png(又,手抓),表示手顫、难以抓持的疾病。篆文异体字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1741345.png加“肉”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1387036.png,将“又”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1460113.png写成“有”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1441265.png。造字本义:动词,因为低血糖或其他病因,手顫难以抓持。

抄写与翻译: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
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有缪刺法,但不知道它的意义,什么叫缪刺?
岐伯回答说:邪气侵入人体,必须首先侵入皮毛,滞留不去,就进入孙脉,再滞留不去,就进入络脉,还是滞留不去,就进入经脉,向内牵连五脏,流散到肠胃,这时阴阳表里都受到邪气侵袭,五脏受伤。这是邪气从皮毛而侵入,最终影响到五脏的次序,这样,就要治疗经脉了。现在邪气从皮毛侵入,进入孙脉,滞留不去,内外闭塞不通,邪气不能进入经脉,只流溢到大络之中,从而形成一些异常的疾病。邪气侵入大络后,从左边流窜到右边,从右边流窜到左边,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与经脉相关联,流散到四肢。邪气流窜无一定之处,也不能进入经脉腧穴,这时候就应采取缪剌法。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译文】
黄帝说:希望听听缪刺法为什么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呢!它和巨刺法怎么区别?
岐伯说:邪气侵入经脉,左边经气较盛则右边经脉先病,右边经气较盛则左边经脉先病,也有左右转移变易的,左边疼痛未止,而右边经脉已开始有病,像这样,就必须用巨刺法,一定要刺中其经脉,因为它不是络脉的病变。所以络病的病痛部位与经脉所在部位不同,因此称为缪刺。

帝曰:愿闻缪刺奈何?取之何如?
岐伯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取五日,已。
【译文】
黄帝说:希望听听怎样缪刺?怎样取穴?
岐伯说:邪气侵入足少阴经的络脉,使人突然心痛,腹胀大,胸胁部胀满,但并无积聚,针刺小指然谷穴出些血,大约过一顿饭的工夫,病情就可缓解。若尚未好,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新近发生的病,针刺五天就可痊愈。

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小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数日已。
【译文】
邪气侵入手少阳经的络脉,使人咽喉疼痛痹塞,舌卷,口干,心中烦闷,手臂外侧疼痛,举手不能至头,针刺无名指指甲上方,距离指甲如韭菜叶宽的关冲穴,各刺一针,壮年人马上就见缓解,老年人待一会儿也会好。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这是新近发生的病,几天就可痊愈。

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
【译文】
邪气侵袭足厥阴经的络脉,使人突然发生疝气,剧烈疼痛,针刺足大趾爪甲上与皮肉交接处的大敦穴,各刺一针,男子立刻缓解,女子待一会儿也会好。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译文】
邪气侵袭足太阳经的络脉,使人头项肩部疼痛,针刺足小趾爪甲上与皮肉交接处的至阴穴,各刺一针,立刻就缓解。若不缓解,再刺外踝下的金门穴三针。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大约一顿饭的工夫也就好了。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胠,胸中热,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译文】
邪气侵袭手阳明经的络脉,使人胸中气满,喘息而胁肋撑胀,胸中发热,针刺手大指侧的次指指甲上方,距离指甲如韭菜叶宽的商阳穴,各刺一针。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大约一顿饭的工夫病就好了。

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
【译文】
邪气侵入手厥阴经的络脉,使人臂掌之间疼痛,不能弯曲,针刺手腕后方。先用手指按压,找到痛处,再用针刺。根据月亮的圆缺确定针刺的次数,月亮初生,初一刺一针,初二刺二针,以后逐日加一针,直到十五日加到十五针,十六日又减为十四针,以后逐日减一针。

邪气客于足阳骄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顷而已。
【译文】
邪气侵入足部的阳骄脉,使人眼晴疼痛,从内眦开始,针刺外踝下面约半寸处的申脉穴,各刺二针。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大约需一般人步行十里路的工夫就可以好了。

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见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善悲惊不乐,刺如右方。
【译文】
人由于堕坠跌伤,淤血停留体内,使人腹部胀满,大小便不通,要先服通便导痰的药物。这种病上面伤了厥阴的经脉,下面伤了少阴经的络脉。针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的血脉,刺出其血,再刺足背上的动脉。若病不缓解,再刺足大趾三毛处的大敦穴各一针,出血后立即就会缓解。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如有悲伤或惊忍不乐的,刺法同上。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左刺右,右刺左。
【译文】
邪气侵入手阳明经的络脉,使人耳聋,有时听不到声音,针刺手大指侧的次指指甲上方,距离指甲如韭叶宽的商阳穴各一针,立刻就可听到声音。若不见效,再刺中指爪甲上与皮肉交接处的中冲穴,马上就可听到声音。如果是完全听不到声音的,就不可针刺了。耳中鸣响,若有风声,也可以用上述方法针刺。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

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痏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复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渐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渐少之。
【译文】
凡是痹证疼痛往来,无固定地方的,就随疼痛所在而刺其分肉之间,根据月亮盈亏变化确定针刺的次数。用针刺治疗要随着人体在月周期中气血的盛衰情况来确定用针的次数,如果用针次数超过其相应的日教,会损耗人的正气;如果达不到相应的日数,邪气又不能泻除。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病愈停针,若还没有痊愈,按上述方法再刺。月亮新生的初一刺一针,初二刺两针,逐日加多;十五日加至十五针,十六日又减至十四针,逐日减少。

邪客于足阳明之络,令人鼽衄、上齿寒,刺中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左刺右,右刺左。
【译文】
邪气侵入足阳明经的络脉,使人鼻寒,衄血,上齿寒冷,针刺足中趾侧的次趾爪甲上方与皮肉交接处的厉兑穴,各刺一针。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温衣饮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
【译文】
邪气侵入足太阴经的络脉,使人腰痛牵连少腹,牵引至胁下,不能挺胸呼吸,针刺腰瓢骨节和夹眷肌肉之上方的腰俞穴。根据月亮圆缺确定用针的次数,出针后马上就好了。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
【译文】
邪气侵入足太阳经的络脉,使人背部拘急,牵引胁肋部疼痛,针刺应从项部开始沿着脊骨两旁向下按压,如果按压较重即应手而痛的,就在痛处周围针刺三针,病立刻就好。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死生为数,立已。
【译文】
邪气侵入足少阳经的络脉,使人环跳部疼痛,大腿不能举动,用毫针刺环跳穴,有案的可长时间留针。根据月浇盈亏确定针刺的次数,很快就好。

治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
【译文】
治疗各经疾病可用针刺,如果经脉所过之处没有病变,就用缪刺法。耳聋针刺手阳明经的商阳穴;如果不好,再刺其经脉走向耳前的听宫穴。蛀牙病刺手阳明经的商阳穴;如果不好,再刺其走入齿中的经络,很快就见效。

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止;视其病,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间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去之,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译文】
邪气侵入到五脏之间,其病变为经脉牵引作痛,时痛时止;根据病情,在手足爪甲上缪刺;发现有血液郁滞的络脉,刺出其血。隔日刺一次,一次不见好,连刺五次就可好了。阳明经脉有病气交叉感传而牵引上齿,出现唇齿寒冷疼痛,可诊视其手背上经脉有淤血的地方针刺出血,再在足阳明中趾爪甲上刺一针,在手大指侧的次指爪甲上的商阳穴各刺一针,很快就好了。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后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后刺手少阴锐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立已;不已,剃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译文】
邪气侵入到手少阴、手太阴、足少阴、足太阴和足阳明的络脉,这五经的络脉都聚会于耳中,并上绕左耳上面的额角,如果邪气侵袭而致此五络的真气全部衰竭,就会使全身经脉都振动,而形体没有知觉,像死尸一样,有人把它叫做尸厥。这时应当针刺其足大趾内侧爪甲上距离爪甲有韭叶宽的隐白穴;然后再刺足心的涌泉穴;再刺足中趾爪甲上的厉兑穴,各刺一针;然后再刺手大指内侧距离爪甲有韭叶宽的少商穴;再刺手少阴经在掌后锐骨端的神门穴,各刺一针,当立刻清醒。如仍不好,就用竹管吹病人两耳之中,就立刻会好;如果不好,把病人左边头角上的头发剃下来,取一方寸左右,烧制为末,用美酒一杯冲服,不能自己饮服的,就把药酒灌下去,很快就可恢复过来。

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
【译文】
大凡刺治的方法;先诊视所病的经脉。切按推寻,详审虚实而调治。如果经络不调,先采用经刺的方法;如果有疼痛而经脉没有病变,再采用缪刺的方法,要看其皮部是否有淤血的络脉,若有应全部把淤血刺出。这就是缪刺的方法。

心得体会: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具体讲了各络脉受邪后的症状,以及针刺的取穴部位、针刺的方法。


xyp燕子 发表于 2021-12-10 11:40:56

本帖最后由 xyp燕子 于 2021-12-10 21:11 编辑

第二十五周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查字正音:
痹bì:籀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17944815.png误将金文的独体字结构拆写成上下结构,并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大”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17955421.png写成“丌”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17445014.png。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17527569.png将籀文字形上部表示包囊的“囟”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17753775.png(“西”的变形)写成“由”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17279740.png,至此甲骨文字形中的“矢”形、囊形尽失。当“畁”的本义消失后,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18744516.png再加“疒”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18698478.png(疾病)另造“痹”代替,字形中的“畀”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18182763.png是“畁”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17527569.png的误写。造字本义:形容词,身体或局部器官因神经受伤、被抑制而麻木无觉。
轸zhěn: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珍”的省略,表示爱惜。軫,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9652807.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9347994.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9496151.png(車)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9934114.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9397846.png(轸,即“珍”,爱惜),表示爱惜车。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9630558.png将金文字形中的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9496151.png简写成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9761448.png,将金文字形中的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9397846.png写成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49530128.png。造字本义:名词,车辆后部保护车箱的防撞横杠。

抄写和翻译:
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疝风;涩则病少腹积气。
【译文】
厥阴之气有余,可以发生阴痹;不足,则发生热痹;气血过于滑利则患狐风疝;气血运行涩滞则形成少腹中有积气。

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涩则病积溲血。
【译文】
少阴之气有余,可以发生皮痹和隐疹;不足,则发生肺痹;气血过于滑利则患肺风疝,涩滞则病积聚和尿血。

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涩则病积,心腹时满。
【译文】
太阴之气有余,可以发生皮痹和寒中;不足,则发生脾痹;气血过于滑利则患脾风疝,涩滞则病积聚和心腹胀满。

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涩则病积,时善惊。
【译文】
阳明之气有余,可以发生脉痹;不足,则发生心痹;气血过于滑利则患心风疝,涩滞则病积聚,不时惊恐。

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涩则病积,善时巅疾。
【译文】
太阳之气有余,可以发生骨痹;不足,则发生肾痹;气血过于滑利则患肾风疝,经常发生巅顶部疾病。

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
【译文】
少阳之气有余,可以发生筋痹和胁肋满闷;不足,则发生肝痹;气血过于滑利则患肝风疝,涩滞则病积聚,有时发生筋脉拘急和眼目疼痛等。

是故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
帝曰:余愿闻其故。
岐伯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著骨髓,通于五脏。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起不生。
所以春天,人的气血在经脉;夏天,人的气血在孙络;长夏,人的气血在肌肉;秋天,人的气血在皮肤;冬天,人的气血在骨髓中。
【译文】
黄帝说:我希望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春季,天之阳气开始萌动,地之阴气开始发泄,冬天的冰冻开始消释,水道通行,所以人的气血在经脉里。夏天,经脉中气血充满而流溢到孙络,孙络接受了气血,皮肤也充实了。长夏季,经脉和络脉都旺盛,能充分地灌溉到肌肉中。秋季,天气开始收敛,腠理闭塞,皮肤也收缩紧密起来。冬天收藏,气血储藏在骨髓,与通达五脏。所以邪气总是随着四时气血的变化而侵入人体,至于邪气的变化,没难以预测了,但必须顺应四时经气的变化,而驱除邪气。驱除了邪气,气血就不会逆乱了。

帝曰:逆四时而生乱气,奈何?
岐伯曰:春刺络脉,血气外溢,令人少气;春刺肌肉,血气环逆,令人上气;春刺筋骨,血气内著,令人腹胀。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㑊;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络脉,气不外行,令人卧、不欲动;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栗。冬刺经脉,血气皆脱,令人目不明;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动词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盛,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
帝曰:善!
【译文】
黄帝问:针刺违背了四时而致气血逆乱,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春天刺络脉,会使血气向外散溢,使人少气无力;春天刺肌肉,会使血气循环逆乱,使人上气咳喘;春天刺筋骨,会使血气留着在内,使人腹胀。夏天刺经脉,会使血气衰竭,使人疲倦懈惰;夏天刺肌肉,会使血气却弱于内,使人易于恐惧;夏天刺筋骨,会使血气上逆,使人容易愤怒、秋天刺经脉,会使气血上逆,让人容易忘记,秋天刺络脉,使气不能外行,使人嗜卧,不愿意动;秋天刺筋骨,使血气在内部耗散,使人寒战。冬天刺经脉,会使血气虚脱,让人眼睛不能看;冬天刺络脉,会使血气外泄而成大痹;冬天刺肌肉,会使阳气竭绝于,使人易于忘事。以上这些四时的刺法,如悖逆四时变化都能致病,所以不能不顺应四时变化而施刺,否则就会产生逆乱之气,在体内蔓延而生病。所以针刺不懂四时经气的盛衰和疾病之所以产生的道理,不顺应四时而违背四时变化,致使正气乱于内,邪气便与精气搏结为病。一定要仔细审查九候的脉象,使正气不逆乱,邪气也不会与精气相搏结了。
黄帝说:讲得好!

刺五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伤人五脏,必死。其动则依其脏之所变,候知其死也。
【译文】
针刺五脏,误中心脏,一天就会死亡,其变动为嗳气;误中肝脏,五天就会死亡,其变动为多语;误中肺脏,三日内会死,其变动为咳嗽;误中肾脏六天就会死亡,其变动为喷嚏和呵欠;误中脾脏十天就会死亡,其变动为吞咽。刺伤了人的五脏,必致死亡,其变动的征象则随所上之脏而有不同变化,可以据此来测知死亡的日期。

心得体会: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盛,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针刺与四时的关系,不依四时会有好多的坏的结果。现在,不敢随便找人针刺了。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查字正音:
痠suān: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酸”的省略,表示因醋的刺激牙根麻痹发软。痠,楷书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07756711.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07597505.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07463181.png(疒,疾病)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07217873.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11107651143.png(夋,“酸”),比喻因健康不佳而身体酸软。造字本义:形容词,筋骨似痛非痛,身体麻胀疲软,难以支撑。

抄写与翻译:
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
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译文】
黄帝问道:病有标病与本病,刺法有逆治从治,是怎么回事?
岐伯问说:大凡针刺的原则,必定要先辨别疾病的阴阳属性,把病情的前期和后期联系起来研究,然后确定是用逆治还是从治,治标还是治本。所以说:有的病在标而治标,有的病在本而治本,有的病在本而治其标,有的病在标而要治其本。所以治病有取标而好的,有取本而得的,有逆者取而得的,有从着取而得的。所以知道逆从的规则,就可以这样治疗不用问了,知道标与本,就能用万次万次都能对;不知道标本,就叫妄行了。

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人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
【译文】
阴与阳,逆与从,标与本,皆为道,由小到大,说一就知道百病的害处;由少到多,由浅到博,可以做到言一就知道百了。以浅就知道深了,看近就知道远的,说到标与本,容易理解,但是做到真正的标本明晰很难。

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至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译文】
背逆病情而治为逆,顺者病情而治为从。先生病而后发生逆乱的要治其根本的病,先逆乱而后生病的也治其本病,先病而后生寒的治其本病,先热而后生病的治其本病,先热而后感觉中部胸腹胀满的治其标病,先病而后才泄的治其本病,先泄才生病的治其本病。必须先把泄泻调好,才可以治疗其他病症。先病而后胸腹胀满的治其标,先满而后感觉烦心的治其本病。人有外来邪气,也有自己的真气。大小便不利的治其标,大小便利的治其本。病发作而表现为有余的,用本而标之,就是先治其本,在治其标。发病做显不足的,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在治其本。谨慎的观察病情的轻重,根据具体病情而进行治疗,标本一起治疗,病重的根据情况看单独治标还是治本。先使大小便不利然后才生病的治他本。

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译文】
疾病的传变规律,心病,心先痛,一日后传入肺而咳嗽,三日传入肝而胁肋胀痛;五日后传入脾大便闭塞不通,身体疼痛成长,三日再不好,就要死亡。冬天死于半夜,夏天死于中午。

肺病,喘咳,三日而胁支满痛;一日身重体痛,五日而胀,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译文】
肺病先见咳喘,三日不好传入肝,则胁肋胀满疼痛;再一日后身体沉重而疼痛,五日病邪传入胃而腹胀,十日不好,就要死。冬天死于日落,夏天死于日出。

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痠,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译文】
肝病先见头目眩晕,胁肋胀满,三日后身体感觉沉重痛,五日病传入胃胀满,再三日腰脊少腹疼痛,膝胫痠软,在过三天不好,就会死。冬天死于日落,夏天死于吃早饭的时候。

脾病,身痛体重,一日而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痠,三日背月吕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译文】
脾病先见身体沉重疼痛,一日后传入胃而胀满,二日后传入肾而少腹部腰脊痛,膝胫痠软,再过三天传入背脊筋骨间疼痛,小便闭塞,十日不好,死。冬天死于申时之后,夏天死于寅时之后。

肾病,少腹腰脊痛,䯒痠,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两胁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译文】
肾病先见少腹部腰脊痛,膝胫痠软,三天传入背脊筋骨间疼痛,小便闭塞,再三日后传入胃而胀满,再三日不好传入肝,则胁肋胀满疼痛,再三日不好,死。冬天死于天亮,夏天死于黄昏。

胃病,胀满,五日少腹腰脊痛,䯒痠,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闭;五日身体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昳。
【译文】
胃病先见腹部胀满,五日后见少腹部腰脊痛,膝胫痠软,再三天传入背脊筋骨间疼痛,小便闭塞,再五日身体沉重,再六日不好,死。冬天死于夜半后,夏天死于午后。

膀胱病,小便闭,五日少腹胀,腰脊痛, 痠;一日腹胀,一日身体痛;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译文】
膀胱病先见小便闭塞,五日后少腹胀满,腰脊痛,膝胫痠软,再一日后传入胃而胀满,再一日身体痛,再二日不好,死。冬天死于半夜后,夏天死于下午。

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间一脏止,及至三四脏者,乃可刺也。
【译文】
各种疾病按照次序相传,像上面所说的这些,都有一定的死期,不可以用针刺治疗;如果是间脏相传或间三脏,四脏,还是可以用针刺治之。

心得体会:治疗的原则是先治本后治标,甚至治本无须治标,而标病自除。但在标病危急的特殊情况下则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xyp燕子 发表于 2021-12-17 10:42:46

本帖最后由 xyp燕子 于 2021-12-18 22:28 编辑

第二十六课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查字正音:
摠zǒng:揔”是“摠”的异体字;“惣”是“揔”的异体字。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總”的省略,表示全部的、整体的。摠,甲金篆隶字形暂缺,楷书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1/12/7/20211207040911345349.gif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4330736047.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1/12/7/20211207040918677225.gif(手,抓持、操持)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4330455641.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1/12/7/20211207040927598220.gif(悤,即“總”的省略,全部的、整体的),表示抓住整体。推测造字本义:动词,总揽,一把抓。
曜yào:“耀”和“曜”是“燿”的异体字。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躍”的省略,表示鸟雀迅疾拍翅跳动。燿,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4953390436.gif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15231123095.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4711270570.gif(火,焰苗)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15231243858.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5030837112.gif(翟,即“躍”,鸟雀拍翅跳动),比喻大火的光焰在风中跳跃起伏,有如鸟儿拍翅跳跃。隶书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5422454616.gif将篆文字形中的“翟”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5030837112.gif写成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5523754705.gif。隶书异体字“曜”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5927689112.gif用“日”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5718262898.gif(阳光)代替“火”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5610507475.gif(火焰),表示阳光闪烁跃动。造字本义:动词,阳光闪烁跃动着照亮物体,令视觉印象格外深刻。

抄写与翻译: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
鬼臾区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
【译文】
黄帝问道:天有五行,统帅五方,产生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变化。人有五脏,化生五气,产生喜怒思忧恐。《六节脏象论》说道:五运之气相承袭,都有其固定的顺序,到岁终的那一天是一个周期,然后开始新的循环。这些道理我都已经知道,想听听这个与三阴三阳之症候是如何相合的?
鬼臾区恭敬地行了两次礼回答说:你问得很明确啊!五运阴阳是天地自然的根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是千变万化的起源,是生死的根本,是神明产生的地方,怎能不通晓他!所以万物的生称之为化,万物生长到极端称为变,阴阳的变化不可测度称之为神,神被作用在各方称之为圣。神明变化的作用,在天就是玄奥,在人为道,在地为生化。化生出万物五味,道生出人智,玄生出神明。神明变化,在天为风,在地就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就为土,在天为燥,在地就为金,在天为寒,在地就为水。所以在天为无形的五气,在地为有形的五行,形气相互交感而化生出万物。然而,天地是万物上下范围;左右为阴阳升降的道路,水火是阴阳的表现,秋春是生长收成的终结与开始。气有多有少,形有盛有衰,上下相互招呼相感,而损益的状态就能彰显了。

帝曰:愿闻五运之主时也何如?
鬼臾区曰:五气运行,各终期日,非独主时也。
帝曰:请问其所谓也。
鬼臾区曰: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摠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臣斯十世,此之谓也。
【译文】
黄帝曰:我想听听五运主四时的情况如何?
鬼臾区说:五气运行,每气各尽一年的三百六十五日,并不是仅仅主四时的。
黄帝又问:请问这是什么样?
鬼臾区说:臣查考了《太始天元册》里面曰:广阔无垠的天空无边无际,是化生万物的基础,万物从这里开始,五运终而复始在天中运行,敷布真灵之气,总起统摄着作为万物生长之根本的坤元。九星悬挂辉耀,七曜星环绕旋转,天产生了阴阳变化,地产生了刚柔分别。昼夜的阴阳有了固定的位置规律,四时寒暑更替有常,这样生化不息,万物自然就繁荣昌盛了。我家已经十世相传,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道理。

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
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知迎知随,气可与期。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三合为治。
【译文】
黄帝说:说得好。什么叫做气有多少?形有盛衰?
鬼臾区说:阴气与阳气,各有多少不同,所以称为三阴三阳。形有盛衰,是说五行主治岁运,各有其太过与不及。如果开始太过,接下来的一运就是不及,开始不及,下一运就是太过。明白了有余不足的道理,也就可以推到运气的循环往复。凡中运与司天之气相符的脚天符,若即是天符又为岁直的就是“三合”,就算是“治”了。

帝曰:上下相召,奈何?
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译文】
黄帝问:上下相互感招,是怎么做的?
鬼臾区说: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天的阴阳变化而来,三阴三阳与之相应。木火土金火水,是地的阴阳,生长化收藏与之相应。天是阳生阴长,地是阳杀阴藏的。天有阴阳,地也有阴阳。所以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要知道天地的阴阳。与天的六气相应的五运是运动不止的,所以五年而忘右迁一步;与地气相应,是静止守位的,所以经过六年才循环一周。天地动静相应,上下相合,阴阳交错,运气的变化就产生了。

帝曰:上下周纪,其有数乎?
鬼臾区曰:天以六未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七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译文】
黄帝问:天地上下往复周旋,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呢?
鬼臾区说:天以六气为节,地以五行为制。六气司天,需要六年才能循环一周;五运制地,需要五年才能循环一周。因为君火主宰神明,只有相火主运。五与六相合,计三十年中共有七百二十个节气,称为一纪,经过一千四百四十个节气,计六十年就称为甲子一周。这样不及与太过,都可以显现出来了。

帝曰:夫子之言,上终天气,下毕地纪,可谓悉矣。余愿闻而藏之,上以 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之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
鬼臾区曰: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谨奉天道,请言真要。
【译文】
黄帝说:夫子所讲的,上说完了天气,下说完了地理,可以说是极其详细了。想把这些听到的道理牢记在心里,上以治理民众,下以治疗身体,使百姓明白这个道理,上下相和相亲,使恩德泽及广大民众,使子孙后代无忧无虑,把它传到千秋万代,永无终止,能不能让我听听呢?
鬼臾区说:五运六气相合的规律,迫近深细以为妙,它的到来可以察见,他的过去可以追寻。敬重这种规律的人,就能保持健康,忽视了它,就会身受灾害,甚至死亡,违逆了五运六气的规律,任由私心而妄为,必然会有祸殃,所以必须要谨 地适应五运六气的自然之道。请让我年来讲讲他的真理要道吧。

帝曰: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是则至数极,而道不惑,所谓明矣。愿夫子推而次之,令有条理,简而不匮,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纲纪。至数之要,愿尽闻之。
鬼臾区曰:昭乎哉问!明乎哉道!如鼓之应桴,响之应声也。臣闻之,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译文】
黄帝说:善于谈论事物起源的人,必然也能够知道它的结果。善于谈论近处事物的人,必定也知道推及远处的事理。只有这样,对五运六气的道理才不会感到困惑,对其具体方术才能深刻地把握,这就是所谓的彻底明了的境界。希望夫子推论排比,使之有条理,简单而无遗漏,长久流传而不会断绝,容易掌握运用而不易忘记,称为医道的纲领。五运六气的至理要道,希望全都听听。
鬼臾区说:问得真高明啊!五运六气的道理真是明明白白啊!好像鼓槌敲在鼓上一样,又好像回声对声音的回应。我听说,甲年和己年由土运统领;乙年和庚年,由金运统领;丙年和辛年,由水运统领;丁年和壬年,有木运统领;戊年和癸年,由火运统领。

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
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已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人;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论!请著之玉版,藏之金匮,暑曰《天元纪》。
【译文】
黄帝说:五运与三阴三阳是怎样配合的?
鬼臾区说:子年午年都是少阴司天;丑年未年都是太阴司天;寅年中年都是少阴司天;卯年酉年都是阳明司天;辰年戌年都是太阳司天;已年亥年都是厥阴司天。年支阴阳的次序以子年为始,亥年为终,所以少阴为首,厥阴为终。厥阴以风气为主;少阴以热气为主;太阴以湿气为主;少阳以相火为主;阳明以燥气为主;太阳以寒气为主。因为风热湿火燥寒是三阴三阳的本气,它是天元一气化之六,所以称为六元。
黄帝又说:道理真是光明伟大啊!论述得真是明明白白啊!请让我把它刻在玉版上,保存在金匮里,署名叫《天元纪》。

心得体会: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

五运行的论篇第六十七
查字正音:
黅jīn:黄色。
遘gòu:冓,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構”的省略,表示建筑木件繁复的交叉、连接。遘,金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52418295.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52757229.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52450489.png(辵,行进)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52555356.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52457864.png(冓,即“構”,繁复的交叉、连接),比喻两队人马繁复地交汇。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3/20200103105852268012.png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两队人马相遇,难分彼此地交接在一起。
曜yào:“耀”和“曜”是“燿”的异体字。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躍”的省略,表示鸟雀迅疾拍翅跳动。燿,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4953390436.gif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15231123095.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4711270570.gif(火,焰苗)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1/1/20200101015231243858.png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5030837112.gif(翟,即“躍”,鸟雀拍翅跳动),比喻大火的光焰在风中跳跃起伏,有如鸟儿拍翅跳跃。隶书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5422454616.gif将篆文字形中的“翟”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5030837112.gif写成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5523754705.gif。隶书异体字“曜”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5927689112.gif用“日”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5718262898.gif(阳光)代替“火”http://www.vividict.com/Upload/2020/4/28/20200428085610507475.gif(火焰),表示阳光闪烁跃动。造字本义:动词,阳光闪烁跃动着照亮物体,令视觉印象格外深刻。
抄写与翻译: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余因论之。
鬼臾区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已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

【译文】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黄帝坐在明堂里,开始校正天文,观看八方地理,研究五行运气的阴阳变化,请岐伯来,向他问道:经纶中说天地的动静,是以神明为纲纪。阴阳的升降,可以由天气的寒暑,彰显它的的兆端。我听说夫子讲过五运的规律,先生所讲的仅仅是五运主岁,应以甲为首,我与鬼臾区曾经讨论这个问题。
鬼臾区认为:土运统领甲已,金运统领乙庚,水运统领丙辛,木运统领丁壬,火运统领戊癸。子年午年都是少阴司天;丑年未年都是太阴司天;寅年中年都是少阴司天;卯年酉年都是阳明司天;辰年戌年都是太阳司天;已年亥年都是厥阴司天。
岐伯说:这是明显的道理,因为五运六气是天地的阴阳。大凡能够查数的是人身中的阴阳,他与天地阴阳相合,是可以用类推的方法求得的。阴阳,可以由十推演到百,由千推演到万的。但是天地的阴阳,不能用数来类推,而应该用观察自然之象的方法来推求。

帝曰:愿闻其所始也。
岐伯曰: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译文】
黄帝说:想听听它是怎么开始的。
岐伯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曾阅览《太始天元册》看到其中写道:古人观测天象时,看见天空当中有赤色的气,横亘在牛女二宿与西北方戊为之间;黄色的气横亘在心、尾二宿与东南方己位之间;青色的气横亘在危、室二宿与柳、鬼二宿之间;白色的气横亘在亢、氐二宿与昴、毕二宿之间;黑色的气横亘在张、翼二宿与娄、胃二宿之间。所谓戊位、己位,分别是奎、壁二宿而角、轸二宿的所在,奎、壁是在立春到立夏的节气之间,所以称为地户;角、轸是在立秋到立冬的节气之间,所以称为天门。时令的开始,也就是退岁气候时令的方法产生根据的第一步,是自然规律所产生的,不可不通晓。

帝曰:善。《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
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阴阳之所在也。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见天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天阴;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为,言其见也。
【译文】
黄帝说:对。《天元纪大论》中说过,天地是万物的上下;左右是阴阳运行的道路。我还不明白它的意义。
岐伯说:所谓上下,是指该年的司天在泉位置上的阴阳。所谓左右,是指司天的左右,凡是司天的位置见到厥阴时,左面的是少阴,右面是太阳;见到少阴时,左面是太阴,右面是厥阴;见到太阴是,左面是少阳、右面是少阴;见到少阳时,左面是阳明,右面是太阴;见到阳明时,左面是太阳,右面是少阳;见到太阳时,左面是厥阴,右面是阳明。这里所说的左右是指面向北方时所见的位置。

帝曰:何谓下?
岐伯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译文】
黄帝问:什么是下?
岐伯说:厥阴司天,则少阳在下,在泉之左是阳明,右是太阴;少阴司天,则阳明在下,左边是太阳,右边是少阳;太阴司天,则太阳在下,左边在厥阴,右边在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边少阴,右边太阳;阳明司天,则少阴在下,左边是太阴,右边是厥阴。这里所说的面向南方确定阴阳的位置,是阴阳在在泉位置上的不同显现。上下相互交合,寒暑相互加临,其气相生的就是和平,相克的就会使人生病。

帝曰:气相得而病者,何也?
岐伯曰:以下临上,不当位也。
【译文】
黄帝问:有气相生而使人生病,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以下位加临上位,虽似相得,但位置不当,也属于克贼之类。

帝曰:动静何如?
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
帝曰:余闻鬼臾区曰:应地者静。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谓也,愿闻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天地动静,五行迁复,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译文】
黄帝问:司天在泉运转的动静怎样?
岐伯说:在上的司天向右行,在下的在泉向左行,左右旋转一周为一年,才回归到原来的位置。
黄帝说:我听到鬼臾区说,应地之气多静而不动。现在夫子却说在下面的在泉地气向左行,不知是怎样一回事,希望挺硬怎样会动的?
岐伯说:天地的运动和静止,五行的变换反复,鬼臾区虽然上察天运之候,但还没全部了解。大凡天地的变化作用,在天显出星象,在地生成有形万物,七曜星循行在宇宙太空,五行之气附着在大地。所以大地是盛载由五行之气生成有形万物;宇宙,布列日月五星这应天的精气。地上的有形之物与天上的无形精气之间,好像根本与枝叶一样,抬起头来观看天象,虽然远也是可以了解的。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
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
帝曰:冯乎?
岐伯曰:大气举之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
【译文】
黄帝问:大地是不是在宇宙的最下面?
岐伯说:大地位于人的下面,在宇宙之中。
黄帝说:他依凭什么东西呢?
岐伯说:大气托举着它,燥气使他干燥,暑气使他蒸发,风气使他运动,湿气使他润泽,寒气使他坚实,火气使他温暖。所以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位于中间,火气游行于左右上下。一年之中,寒暑往来,六气进入地面,地面受其影响而生化万物。所以燥气太过地面就干燥,暑气太过地面就发热,风气太过地面上万物皆动,湿气太过地面就会湿润,寒气太过地面就会冻裂,火气太过地面就会坚实周密了。

帝曰:天地之气,何以候之?
岐伯曰: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此之谓也。
【译文】
黄帝问:司天在泉之气,怎么用脉诊诊察呢?
岐伯说:天气与地气胜复的变化,用脉诊是诊察不到的。《脉法》上说:天地的变化,是不能在脉搏上诊察到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帝曰:间气何如?
岐伯曰:随气所在,期于左右、
帝曰:期之奈何?
岐伯曰: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不当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反者死,阴阳交者死。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
【译文】
黄帝问:左右间气怎样在脉象上诊察?
岐伯说:根据间气的位置,可以诊察左右手的脉象。
黄帝问:怎么诊察呢?
岐伯说:脉与气相顺应的为和平,脉与其相违逆的就会生病,见于其他部位的会生病,左右相反的会生病,见到相克之脉的病就危险,尺寸俱反的就会死亡,阴阳交错而见的也会死亡。首先要确定该年的司天,在泉,从而知道他的左右间气,然后可以推测或死或生,或逆或顺。

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
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脏为肝。其性为暄,其德为和 ,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译文】
黄帝问:天之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在人体怎样与之配合,对于万物,怎么化生。
岐伯说:东方生风,风气能使木气生长,木气能产生酸味,酸味能滋养肝脏,肝血能养筋,肝与筋膜和调,则木气充旺能使心气旺盛。六气的变化,在天为玄冥之象,在人为适应变化之道,就能产生智慧,天的玄冥之象能够产生神明,使天地万物运动不息,从而化生五行六气。天的神明,在天是风,在地是木,在人体是筋,在物体生化是柔软,在内脏是肝。他的性质是温暖的,他的德行是平和的,他的作用是运动的,他的颜色是青苍,他的变化是荣美,他在动物上是有毛的兽类,他在作用上是疏散,他的时令是宣发布散阳和之气,它的变动是摧折,他的灾害是陨落,他的五味是酸味,他在情志是发怒。忿怒会损伤干仗,悲哀能抑制忿怒;风气能损害肝,燥气能克制风气;酸味太过会伤害筋,辛味能克制酸味。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气为息,在脏为心。其性为暑,其德为显,其用为躁,其色为赤,其化为茂,其虫羽,其政为明,其令郁蒸,其变炎烁,其眚燔焫,其味为苦,其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译文】
南方生热,热气生火,火能生苦味,苦味能滋养心脏,心能生血脉,心血和调则滋养脾气。所以天的神明,在天是热,在地是火,在人体是血脉,在气化为使万物生长,在内脏是心。他的性质是炎热,他的德性是显露光华,他的作用是躁急,他的颜色是红赤,他的变化是万物茂盛,在动物是有羽毛的禽类,他的作用上是日照光明,他的时令是地气上蒸,他的变动是使万物焦烁枯槁,他的灾害是焚焫,它在五味为苦味,在情志为喜乐。喜乐过度会损害心,恐惧能克制喜乐;过热也会损害气,寒气能克制热气;苦味太过能损害心气,咸味能克制苦味。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脏为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其色为黄,其化为盈,其虫倮,其政为谧,其令云雨,其变动注,其眚淫溃,其味为甘,其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脾,酸胜甘。
【译文】
中央生湿,湿气能使土气生长,土气能滋生甘味,甘味能滋养脾脏,脾能滋养肌肉,脾与肉盛则土气充盈,使肺气旺盛。所以天的神明,在天是湿,在地是土,在人体是肌肉,在气化能使形体充实,在内脏是脾。它的性质是安静而包容,它的德性是潮湿润泽,它的功用是化生万物,它的颜色为黄,它的变化是使形体充盛丰满,在动物是无毛羽的裸体动物,它的作用是使天气平静,地气上升,它的时令是云雨及时布行,它的变动是骤雨暴注或淫雨连绵,它的灾变是大水泛滥,在五味为甘甜,在情志为忧思;忧思过度会伤脾,忿怒能克制忧思;湿气会伤害肌肉,风气能克制湿气;甘味过度会伤害脾,酸味能克制甘味。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气为成,在脏为肺。其性为凉,其德为清,其用为固,其色为白,其化为飲,其虫介,其政为劲,其令雾露,其变肃杀,其眚苍落,其味为辛,其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译文】
西方生燥,燥气能使金气生长,金气能产生辛味,辛味能滋养肺脏,肺能滋养皮毛,肺与皮毛充旺则金盛而使肾气旺盛。所以天的神明,在天是燥,在地为金,在人体是皮毛,在气化能使万物成就,在内脏是肺。它的性质是清凉,它的德性是清静,它的功用是固卫,它的颜色为白,它的变化为收敛,在动物为甲壳类动物,它的作用是坚劲有力,它的时令是雾露下降,它的变动是使万物生机收杀,它的灾变是枝叶枯萎洞谢,在五味为辛味的物质,在情志为忧愁。忧愁过度会伤害肺,喜乐能克制忧愁;热气过度会伤害皮毛,寒气能克制热气;辛味过度能伤害皮毛,苦味能克制辛味。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气为坚,在脏为肾。其性为凛,其德为寒,其用为藏,其色为黑,其化为肃,其虫麟,其政为静,其令霰雪,其变凝冽,其眚冰雹,其味为咸,其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译文】
北方生寒,寒气能使水气生长,水气能生咸味,咸味能滋养肾脏,肾精能滋生骨髓,肾精骨糖充盈水盛而使肝脏充实。所以天的神明,在天是寒,在地是水,在人体是骨,在气化是使物体坚固,在内脏是肾。它的性质是凛例,它的德性是寒凉,它的作用是贮藏,它的颜色为果色,它的变化是使万物肃静,在动物为有鳞片的动物,它的作用是静止,它的时令是寒冷冰雪,它的变动是冰冻凛例,它的灾变是冰雹霜雪非时而下,在五味为咸味,在情志为恐惧。恐惧过度会伤害肾,思虑能克制恐惧;寒气过度会伤害血脉,燥气能克制寒气;咸味能伤害血脉,甘味能克制咸味。


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译文】
五方之气,交替主时,各有先期而至的气候,若与时令相反就是邪气,与时令相合就是四时正气。

帝曰:病生之变,何如?
岐伯曰: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
帝曰:主岁何如?
岐伯日: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
帝日:善。
【译文】
黄帝问:产生的病变怎样?
岐伯说:气与时令相合的虽病亦轻,不相合的其病必重。
黄帝问:五气主岁怎样?
岐伯说:气太过,一方面能克制自己所克的气,另一方面也能欺侮克制自己的气;如气不及,一方面克制自己的气乘机欺侮,另一方面本来受自己克制的气,也轻视自己而来侵犯。凡是欺侮人的而自己也会受到邪气侵犯,是因为它无所忌惮而招致的。
黄帝说:讲得好。
   
心得体会:佩服古人观天之道的能力。五运六气的变化对人体和对万物生化的影响。





xyp燕子 发表于 2021-12-24 21:51:23

本帖最后由 xyp燕子 于 2021-12-25 22:08 编辑

第二十七周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查字正音:天之道:天体运行变化的道理。
天枢:天地之交的交点。

抄写:见后面。(传上去怎么都显示不清楚)
翻译:
黄帝问道:哎呀!真是太深远了!天道运行的规律,就像仰望浮云,又像俯视深渊。视深渊还可以测量,而迎浮云却不能知道它的极点。夫子您常说要谨慎奉行天道,我听了以后,记在心里。但又有疑问,不知其所以然。希望您详细地讲一讲,使它永不泯灭,长久流传而不断绝。天道运行的规律,可以讲给我听吗?岐伯恭敬地行了两次礼回答说:你问得很高明啊!天道运行的规律就是自然的变化所显示出来的时序和盛衰。黄帝主:希望听听天道六六之节和时序盛衰的变化是怎样的?岐伯说:上下六步有一定的位置,左右升降有一定的次序。所以少阳的右面,由阳明掌管;阳明的右面,由太阳掌管;太阳的右面,由厥阴掌管;厥阴的右面,由少阴掌管;少阴的右面,由太阴掌管;太阴的右面,由少阳掌管。这是六气之标,是面向南方而确定的位置。所以说:根据天气变化的一定次序,时令有盛衰的不同,在日中之时,观看日光移影所确定的位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少阳的上面由火气掌管,它的中气是厥阴;阳明的上面由燥气掌管,它的中气是太阴;太阳的上面由寒气掌管,它的中气是少阴;厥阴的上面由风气掌管,它的中气是少阳;少阴的上面由热气掌管,它的中气是太阳;太阴的上面由湿气掌管,它的中气是阳明。以上所说的“上面”是三阴三阳的本气,本气的下面是中见之气,中气的下面是六气的标。因为六气的本标不同,所以它反映的现象也不是一致的。黄帝问:六气有按时而至的,有时至而气不至的,有先时而至的,这是什么道理?岐伯说:按时而至的是和平之气;时至而气不至的是气之不及;时未至而气先至的是气之有余。黄帝问:时至而气不至的,时未至而气先至的,情况怎样呢?岐伯说:时与气相应而来的则顺,否则为逆,逆则产生异常变化,异常变化能导致疾病。黄帝说:讲得好。请谈谈相应的情况。岐伯说:万物与生长变化是相适应的,大气与脉象变化是相适应的。黄帝问:对。希望听听关于六气主时的位置是怎样的?岐伯说:春分节之后是少阴君火的位置;君火之右,后退一步,是少阳相火主治的位置;再退一步,是太阴土气主治的位置;再退一步,是阳明金气主治的位置中;再退一眇,太阳水气主治的位置;再退一步,是厥阴木气主治的位置;再退一步,是少阴君火主治的位置。相火主治之位的下面,有水气承袭制约;水气主治之位的下面,有土气承袭制约;土气主治之位的下面,有风气承袭制约;风气主治之位的下面,有金气承袭制约;金气主治之位的下面,有火气承袭制约;君火主治之位的下面,有阴精承袭制约。黄帝又问:这是为什么?岐伯说:六气亢盛就会产生损害作用,所以要有承袭之气来制约它,有制约然后才能生化。如果亢盛无制,就会使生化之机败坏紊乱,产生病变。黄帝问:自然界的盛衰怎样?岐伯说:不当其位的是邪气,恰当其位的是正常之气。邪气致病,病重多变化,正气致病,病多轻微。黄帝问:什么叫当位?岐伯说:例如木运遇卯年,火运遇午年,土运遇辰、戌、丑、未年,金运遇酉年,水运遇子年,这就称为“岁会”,也属于“平气”。黄帝问:不当其位的怎样?岐伯说:那就不是岁会。黄帝问:土运主岁,司天是太阴;火运主岁,司天是少阳或少阴;金运主岁,司天是阳明;木运主岁,司天是厥阴;水运主岁,司天是太阳,这些是怎么分的?岐伯说:这是司天与五运相会,所以《天元册》里称为“天符”。黄帝问:既是天符又是岁会的怎样呢?岐伯说:这叫太一天符的会合。黄帝问:它们之间有什么贵贱的分别吗?岐伯说:天符好像执法,岁会好像行令,太一天符好像贵人。黄帝问:邪气侵入而发病,三者有何区别?岐伯说:中执法之邪,发病急而比较危险;中行令之邪,病势缓慢而病程较长;中贵人之邪,则发病急剧而很快会死亡。黄帝问:六气的位置相互转移是怎样的?岐伯说:君居臣位是顺的,臣居君位是逆的。逆则发病急,危害大;顺则发病慢,危害小。所谓六气位置移易,是指君火与相火说的。
黄帝问说:很对。希望听听六气的步位是什么?岐伯说:所谓一步,就是六十日有零,所以二十四步之后,其奇零之数积满一百刻,就成为一日。黄帝问:六气与五行相应的变化怎样?岐伯说:因主时之六气的每一气位有始有终,每一气又有初气和中气的分别,又有天气和地气的分别,所以推求也就不一样了。黄帝问:怎样推求呢?岐伯说:天气以甲为开始,地气以子为开始,子与甲相互组合,称为岁立。谨慎地候察四时的变化,就可以推求六气始终早晚的时刻了。黄帝说:希望听听每年六气始终的早晚怎样?岐伯说:问得高明啊!甲子的年份,初气开始于水下一刻,终止于八十七刻半;第二气开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止于七十五刻;第三气开始于七十六刻,终止于六十二刻半;第四气开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止于五十刻;第五气开始于五十一刻,终止于三十七刻半;第六气开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止于二十五刻。这就是六气第一周的始终的刻分数。乙丑的年份,第一气开始于二十六刻,终止于十二刻半;第二气开始于十二刻六分,终止于水下百刻;第三气开始于一刻,终止于八十七刻半;第四气开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止于七十五刻;第五气开始于七十六刻,终止于六十二刻半;第六气开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止于五十刻。这是六气第二周的始终的刻分数。丙寅的年份,第一气开始于五十一刻,终止于三十七刻半;第二气开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止于二十五刻;第三气开始于二十六刻,终止于十二刻半;第四气开始于十二刻六分,终止于水下百刻;第五气开始于一刻,终止于八十七刻半;第六气开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止于七十五刻。这是六气第三周的始终的刻分数。丁卯的年份,初气开始于七十六刻,终止于六十二刻半;第二气开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止于五十刻;第三气开始于五十一刻,终止于三十七刻半;第四气开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止于二十五刻;第五气开始于二十六刻,终止于十二刻半;第六气开始于十二刻六分,终止于水下百刻。这是六气第四周的始终的刻分数。两次是戊辰年的初气,重新从水下一刻开始。总是循上述次序,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黄帝问道:希望听一听六气终始变化的情况是怎样的?岐伯说:问得真详细啊!太阳循行第一周,六气开始于一刻;太阳循行第二周,六气开始于二十六刻;太阳循行第三周,六气开始于五十一刻;太阳循行第四周,六气开始于七十六刻;太阳循行第五周,六气又从一刻开始,这是六气四周的循环,叫做一纪。所以寅年、午年、戌年,六气始终的时刻相同;卯年、未年、亥年,六气始终的时刻相同;辰年、申年、子年,六气始终的时刻相同;巳年、酉年、丑年,六气始终的时刻相同。总之,六气是循环不已,终而复始的。黄帝说:我希望听您讲一讲六气的作用。岐伯说:说到天,当推求于六气,说到地,当推求于主时之六位,说到人体,当推求于天地气交之中。黄帝问:什么叫做气交?岐伯说: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气交之处,就是人类生活的地方。所以说:天枢的上面,是属于天气所主;天枢的下面,是属于地气所主;而气交的部分,人气随之而来,万物也由之化生。说的就是这个事。黄帝又问:什么叫做初气、中气呢?岐伯说:初气三十度有零,中气也是这样。黄帝又问:初气、中气,是什么?岐伯说:这是用来分别天气与地气的根据。黄帝说:我希望听个究竟。岐伯说:初就是地气、中就是天气。黄帝问:气的升降是怎样的?岐伯说:地气上升,天气下降,这是天地之气的相互作用。黄帝又问:希望听听它的作用如何?岐伯说:升后而降,这是天的作用;降后又升,这是地的作用。天气下降,气就下流于大地;地气上升,气就蒸腾于天空。所以上下交相呼应,升降互为因果,变化就发生了。黄帝说:讲得好!寒与湿相遇,燥与热相守,风与火相当,这些道理可以说说吗?岐伯说:六气有胜有复,胜复的变化中,有根本与生化,有原因与变异,一旦有了变异,就会招致邪气滞留。
黄帝问:什么是邪呢?岐伯说:万物的生长都由于化,万物的终结都由于弯。变与化相争是成长与毁败的根源。所以气有往有复,作用有慢有快,从往复快慢里,就会出现化与变的过程,这就是风气的由来。黄帝问:慢快往复是风气产生的原因,由化至变的过程,是随着盛衰的变化而进行的。但是无论成败,其潜伏的因素都是从变化中来,这是为什么?岐伯说:成败因素相互蕴伏是由于六气的运动,运动不止,就会发生变化。黄帝问:变化有停止的时候吗?岐伯说:没有生,没有化,就是停止的时候。黄帝问:有不生不化的时候吗?岐伯说:凡动物类的呼吸停止,那么其生命也就会立即消灭;凡植物类的阴阳升降停止,那么则其活力也就立即萎颓。因此说没有出入,就不可能由生而长、而壮、而老、而死亡;没有升降,也就不能由生而长、而开花、而结实、而收藏。所以升降出入之气,凡是有形之物都具有。因此事物的形器,是气机生化的场所。如果形器瓦解分散,生化也就息灭了。因此任何具有形体的东西,没有不出不入、不升不降的,其间仅仅有生化的大小和时间早晚的分别而已。任何事物都存在升降出入,重要的是要保持正常,如果失常,就有灾害。所以说:除非是无形体的东西,才能免于灾患。黄帝说:讲得好。那么有没有不生不化的人呢?岐伯说:问得真详细啊!能与自然规律相融合,而同其变化的,只有真人。黄帝说:说得好。
心得体会:想到中医思维的系统观。天体的变化有盛衰,气候变化有太过于不及,天地间万物,人体与他们都息息相关。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查字正音:清厥:四肢厥冷。
中清:中气虚寒。
苍早:草木凋谢得早。
物荣而下:植物虽长势繁荣,但是低垂向下。

抄写与翻译:
黄帝问曰:五运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愿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闻乎?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是明道也。此上帝所贵,先师传之,臣虽不敏,往闻其旨。
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
岐伯曰:请遂言之也。《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
帝曰:何谓也?
岐伯曰: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译文】
黄帝问:五运交替,与在天之六气相应,阴阳往来,寒暑变化相随,真气与邪气斗争,内外分离,六经的血气波动不安,五脏之气相互倾轧而转移,出现了太过或不及,一气独胜或二气相并,我希望知道它起始的原理和使人发病的一般常规,可否让我听听呢?岐伯稽首拜了两拜说:问得很高明啊!这是应该明白的道理。这是上古帝王所珍贵的,也是前代医师传授下来的,我虽然不聪敏,但过去曾听老师讲过它的道理。
黄帝说:我听说遇到适当的人而不教,就会使学术失传,称为失道;传授给不适当的人,是轻视随便泄漏宝贵的大道学术。我虽然德行不高,不足以接受宝贵的大道,但是我为百姓因疾病而天亡,而不得终其天年而悲伤。希望夫子为了保全百姓的健康和学术的永远留传,传给我大道,我来主管其事,一定按规矩来做,怎么样?
岐伯说:让我详细地讲给你听吧。《上经》中说:研究医道的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他的学说才能保持长久。就是这个道理。
黄帝问:这是什么意思?
岐伯说:这里的根本是为了推求天、地、人三气的位置啊。求天位的,是天文;求地位的,是地理。通晓人气变化的,是人事。因而太过的气先天时而至;不及的气后天时而至。所以说,天地运动的变化有常有变,而人体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帝曰:五运之化,太过何如?
岐伯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化气不政,生气独治,云物飞动,草木不宁,甚而摇落,反胁痛而吐甚。冲阳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
【译文】
黄帝问:五运的气化,太过的情况怎样?
岐伯说:岁木之运太过,则风气流行,脾土会受到侵害。人们多患泄泻,饮食减少,肢体沉重,烦闷抑郁,肠中鸣响,肚腹胀涝,由于木气太过,在天上的木星显得光明。木气过于亢虚,甚至会突然发怒,头昏眼花,及头部病证。这是土气无权,不能行其政令,木气独胜的现象,使天上云物飞跑,地上的草木动摇不定,甚至枝叶坠落,病人会胁部疼痛,呕吐不止。若冲阳脉绝,是不治的死证。在天上相应的金星分外光明,这显示木胜则金气制之。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上应荧惑星。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肤痛,而为浸淫。收气不行,长气独明,雨冰霜寒。上应辰星。上临少阴少阳,火燔焫,冰泉涸,物焦槁。病反谵妄狂越,咳喘息鸣,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渊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星。
【译文】
岁火之运太过,则暑热流行,肺金受到伤害。人们多悲疟疾,呼吸少气,咳嗽气喘,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水泻如注,咽喉干燥,耳聋,胸中热、肩背热。在天上应火星显得格外光明。火热之气过于亢盛,在人体会有胸中疼痛,胁下胀满,胁痛,胸背肩聊间部疼痛,两臂内侧疼痛,身热肤痛、而发生浸淫疮。这是金气不行,火气独旺的现象,火气过旺,出现雨冰霜寒。在天上的水星格外光明。如果遇到少阴或少阳司天的年份,火热之气更加亢盛,有如火烧火烤,以致水源干涸,植物焦枯。人们发病,多见谵语妄动,发狂越常,咳嗽气喘,呼吸有声,火气甚于下部,则血从二便下泻不止。若太渊脉绝,是不治的死证。在天上相应的火星格外光明,这是火盛的标志。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上应镇星。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支不举。变生得位,脏气伏,化气独治之,泉涌河衍,涸泽生鱼,风雨大至,土崩溃,鳞见于陆。病腹满溏泄肠鸣,反下甚。而太谿绝者,死不治。上应岁星。
【译文】
岁土之运太过,则雨湿之气流行,肾水受到伤害。人们多病腹痛,四肢厥冷,情绪忧郁,身体沉重而烦闷。在天上相应的土星格外光明。重的见肌肉枯萎,两足痿弱不能行动,抽掣率痛,脚跟痛,水饮之邪积于体内而院腹胀满,饮食减少,四肢无力,不能举动。若遇土旺之时,水气无权行令,土气独旺,则湿令大行,因此泉水喷涌,河水高张,本来干涸的池沼也会滋生鱼类了,若木气来复,风雨暴至,使堤岸崩溃,河水泛滥,陆地可出现鱼类。人们就会病肚腹胀满,大便溏泄,肠鸣,泄泻不止。若太谿脉绝,是不治的死证。水气受伤,木气来复,在天上应木星格外光明。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上应太白星。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腨筋足皆病。上应荧惑星。收气峻,生气下,草木敛,苍干凋陨。病反暴痛,胠胁不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太冲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
【译文】
岁金之运太过,则燥气流行,肝木受到伤害。人们多病两胁下及少腹疼痛,目赤而痛,眼角溃烂,两耳听不到声音。燥金之气过于亢盛,就会身体沉重烦闷,胸部疼痛牵引背部,两胁胀满,而痛连少腹。在天上相应的金星格外光明。重的则发生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肩背疼痛,尻、阴、股、膝、牌、腨、新、足等处疼痛的病症。在天上相应的火星格外光明。金气突然亢盛,木气被克,草木呈现收敛之象,枝叶干枯凋落。疾病多见胁肋急剧疼痛,胠胁痛不能转身,咳嗽气逆,甚至吐血衄血。太冲脉绝,是不治的死证。在天上相应的金星格外光明。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上应辰星。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上临太阳,则雨冰雪,霜不时降,湿气变物。病反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渴而妄冒。神门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辰星。
【译文】
岁水之运太过,则寒气流行,心火受到伤害。人们多患发热,心悸,烦躁,四肢逆冷,全身发冷,谵语妄动,心痛。寒气先天时早至,在天上相应的水星格外光明。水邪过度亢盛则有腹水,足胫浮肿,气喘咳嗽,眠中汗出,怕风。水气盛,则大雨下降,尘雾迷蒙不清,在天上相应的土星格外光明。如遇太阳寒水司天,则冰雹雪霜不时下降,湿气大盛,物变其形。人们多患腹胀肠鸣,溏泄,食不化,渴而眩晕。如神门脉绝,是不治的死证。在天上相应的火星失明而水星光亮。

帝曰:善。其不及如何?
岐伯日:悉乎哉间也!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则刚木降著,柔萎苍干。上应太白星。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其谷苍。上临阳明,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复则炎暑流火,凝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体再生,华实齐化。病寒热疮務廓胗痈痤。上应荧惑、太白,其谷白坚。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土受邪,赤气垢化,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其谷不成,咳而航。上应荧惑、大白星。
【译文】
黄帝说:很好。五运不及怎样?
岐伯说:问得真详细啊!岁木之运不及,燥气就会旺盛流行,生气不能及时而来,草木不能当时生荣。肃杀之气亢盛,使刚硬的树木受刑而碎裂如劈,柔嫩的核叶就会萎弱干枯。在天上相应的金星显得光明。
人们多患中气虚寒,胠胁疼痛,少腹痛,腹中鸣响,大便溏泄。在气候方面,冷雨不时下降,在天上相应的金星光明,五谷中青色的谷物不能成熟。如遇阳明司天,金气抑木,木气不能行其政令,失去应有的生气,草木在夏秋再度繁荣,生化之气就显得峻急,因为燥土二气俱盛,在天上相应金、土二星光明,所以草木开花结实的过程非常急促,很早就调谢。木气受克制,其子气火气来复,就会炎热如火,湿润的变为干燥,柔嫩脆弱的变为干枯焦槁,枝叶从根都重新生长,而致开花结实并见。在人体则热气郁于皮毛,多病寒热、疮疡、疿疹、痈痤。在天上相应金、火二星光明,在五谷则外强中干,秀而不实。白霜提前下降,肃杀之气流行,寒雨非时,损害万物,味甘色黄之物多为虫蛀。在人则脾土受邪,火气后起,心气亢盛较晚,火气克金,金气破和制。谷物不能成熟,疾病多是咳嗽鼻流清涕。在天上相应金星与火星光明。

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瘖,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应荧惑,辰星,其谷丹。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病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星,玄谷不成。
【译文】
岁火运之不及,寒气就旺盛流行,夏天生长之气不能行其政令,万物就会由茂盛走向零落。阴寒凝滞之气过盛,则阳气不能生化,万物的荣美就受到摧折,在天上相应水星光明。人们多病,胸中疼痛,胁部胀满,两胁疼痛,胸膺部、背部、肩胛之间及两臂内侧疼痛,抑郁眩晕,视物不清,心痛,突然失音,胸腹肿大,胁下与腰背相互牵引疼痛,重的则屈不能伸,髋骨与大腿之间不能活动自如。在天上相应的火星失明、水星光明,赤色的谷类不能成熟。火被水抑,其子气土气来复,于是土湿之气,上蒸为云,大雨将至,水气受到抑制,病见大便溏泄,腹中胀满,饮食不下,腹中寒冷鸣响,大便泄泻如注,腹中疼痛,突然拘挛、萎缩麻木、两足不能支撑身体。在天上相应的土星光明、水星失明,黑色谷物不能成熟。

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上应岁星。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润酸,善怒。藏气举事,蛰虫早附,咸病寒中,上应岁星,镇星,其谷黅。复则收政严峻,名木苍凋,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黅谷乃减,民食少失味。苍谷乃损。上应太白,岁星。上临厥阴,流水不冰,蛰虫来见,藏气不用,白乃不复,上应岁星,民乃康。
【译文】
岁土之运不及,风气因而大规模流行,土气失去生化能力,风气旺盛,则草木茂盛禁荣。但因过分飘扬,虽外秀而不能结实,在天上相声的木星光明。百姓的疾病多见泄泻,霍乱,身休沉重,腹中疼痛,筋骨动摇,肌肉跳动酸疼,易怒。寒水的藏气失制而旺盛,虫类提早伏能在主中,在人都病寒泄中满,在天上相应木星光明、土星失色,黄色谷类不能成熟。土受木克,其子气金气来复,秩收之气当令,呈现严肃峻烈之气,大树也枝叶凋谢,人体则胸胁突然疼痛,连及少腹,长出气。凡味甘色黄的五谷被虫蛀食,邪气客于脾土,黄色谷物减产,百姓食物减少,饮食失养。金气胜木,所以青色谷物受到损害,在天上相应的金星光亮、土星失明。如遇厥阴司天相火在泉,则流水不能结冰,本已冬眠的虫类,重新出现,寒水之气不能主事,金气也不能复盛,在天上相应木星光明,人们也就健康了。

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气乃用,长气专胜,庶物以茂,燥烁以行。上应荧惑星。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收气乃后,上应太白星,其谷坚芒①。复则寒雨暴至,乃零冰雹霜雪杀物,阴厥且格,阳反上行,头脑户痛,延及囟顶发热。上应辰星,丹谷不成。民病口疮,甚则心痛。
【译文】
岁金之运不及,火气就会流行,木气得行政令,生长之气专胜,万物因而茂盛,气候干燥炎热。在天上相应的火星光明。人们多患肩背闷重,鼻流清涕,喷嚏,大便下血,泄泻如注。秋收之气后于天时而至,在天上相应的金星失明、火星光明,白色的谷类不能及时成熟。金气被抑制,其子气水气来复,寒雨突然降下,以致降落冰雹霜雪,杀伐万物,人体阴寒之气厥道而格拒,阳气反而上行,后头部疼,连及头顶,发热。在天上相应水星光明、火星失明,红色谷物不能成熟。人们多病口中生疮,甚至心痛。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数至。上应镇星。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腰股痛发,腘腨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脚下痛,甚则跗肿。藏气不政,肾气不衡,上应辰星,其谷和。上临太阴,则大寒数举,蛰虫早藏,地积坚冰,阳光不治。民病寒疾于下,甚则腹满浮肿,上应镇星,其主黅谷。复则大风暴发,草偃木零,生长不鲜。面色时变,筋骨并辟,肉睏瘛,目视,物疏 ,肌肉胗发,气并鬲中,痛于心腹。黄气乃损,其谷不登,上应岁星。
【译文】
岁水之运不及,湿气大规模流行,水不制火,火气反行其令,暑雨多降。在天上相应的土星光明。人们多患腹部胀满,身体困重,大便溏泄,阴性疮疡脓水稀薄,腰股疼痛,下肢关节活动不利,烦闷抑郁,两脚痿弱厥冷,脚底疼痛,甚至足背浮肿。这是由于冬藏之气不能行其政令,肾气不平衡,在天上相应的土星光明,水星失明,黑黍不能成熟。如遇太阴司天,寒水在泉,则大寒之气时时侵袭,虫类很早就伏藏冬眠,地上结成厚冰,阳气伏藏,不能发挥温暖作用。人们多患下半身的寒性病,甚至腹满浮肿,在天上相应的土星光明、火星失明,谷类黄色之稻成熟。水气被抑制,其子气木气来复,因而大风暴发,草类偃伏,树木洞零,生长之气不能发挥作用。人的面色时时改变,筋骨拘急疼痛,肌肉跳动抽掣,两眼昏花,视物不清,物体看上去像裂开的样子,肌肉发出风疹,若邪气侵入胸膈之中,则心腹疼痛。这是木气太过,土气受伤,黄色的谷类没有收获,在天上相应的木星光明,土星失明。

帝曰:善。愿闻其时也。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木不及,春有鸣条律畅之化,则秋有雾露清凉之政;春有惨凄残贼之胜,则夏有炎暑燔烁之复。其眚东,其脏肝,其病内舍胠胁,外在关节。
【译文】
黄帝说:很对。希望听听五气与四时相应的关系。
岐伯说:问得真详细啊!木运不及的,如果春天有和风使草木萌芽抽条的正常时令,那秋天也就有雾露润泽而凉爽的正常气候;如果春天反见寒冷惨凄霜冻残贼的秋天气候,那夏天就有炎热燔烧的气候。它的灾害发生在东方,在人体应在肝脏,其发病部位内在胠胁部,外在关节。

火不及,夏有炳明光显之化,则冬有严肃霜寒之政;夏有惨凄凝冽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其眚南,其脏心,其病内舍膺胁,外在经络。
【译文】
火运不及的,如果夏天有显明的正常气候,那冬天也就有严肃霜寒的正常时令;如果夏天反见萧条惨凄寒冷的冬天气候,那就时常会有尘埃昏蒙和倾盆大雨的情况。它的灾害发生在南方,在人体应在心脏,其发病部位内在胸胁部,外在经络。

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拆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腾之变,则秋有肃杀霖霪之复。其眚四维,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支。
【译文】
土运不及的,如果辰、戌、丑、未月有尘土飘扬云雾润泽的正常时令,那春天就有风和鸟鸣,草木萌芽的正常气候;如果辰、戌、丑、未月有狂风拔倒树木的变化,那秋天也就有久雨不止的肃杀气象。它的灾害发生在四隅,在人体应在脾脏,其发病部位内在心腹,外在肌肉四肢。

金不及,夏有光显郁蒸之令,则冬有严凝整肃之应;夏有炎烁幡燎之变,则秋有冰雹霜雪之复。其告西,其脏肺,其病内舍腐胁肩背,外在皮毛。
【译文】
金运不及的,如果夏天有显明湿气郁蒸的正常时今,那冬天也就有冰冻寒冷的正常气候;如果夏天出现有如烈火烧灼的炎热气候,那秋天就会有冰雹霜雪的反应。它的灾害发生在西方,在人体应在肺脏,其发病部位内在胸胁肩背,外在皮毛。

水不及,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则不时有和风生发之应;四维发埃昏骤注之变,则不时有飘荡振拉之复。其告北,其脏肾,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谿谷踹膝。
【译文】
水运不及的,辰、戌、丑、未月有湿润埃云的正常气候,则时常有和风生发的正常反应;如果辰、戌、丑、未月出现尘埃迷暗,狂风暴雨的变化,则时时会有暴风骤起、吹断树木的反应。它的灾害发生在北方,在人体应在肾脏,其发病部位内在腰脊骨髓,外在谿谷踹膝。

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故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此之谓也。
【译文】
五运之气的作用,好比权衡之器,太过的加以抑制,不及的加以辅助,正常的气化则和平地反应,反常的气化则必使其复原,这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道理,是四时气候应有的规律。如果失去了这些规律,天地之气就闭塞不通了。所以说:天地的动静,受自然内在规律的控制;阴阳往来的变化,从四时寒暑来显示出征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帝曰:夫子之言五气之变,四时之应,可谓悉矣。夫气之动乱,触遇而作,发无常会,卒然灾合,何以期之?
岐伯曰:夫气之动变,固不常在,而德化政令灾变,不同其候也。
【译文】
黄帝说:夫子所讲的五气变化与四时气候的相应,可以说很详尽了。既然气的动乱是互相遇合而发生的,发作又没有一定规律,突然相遇而发生灾害,怎样预知呢?
岐伯说:五气的变动,固然没有一定常规,然而它们的德、化、政、令和灾变,都是各不相同的。

帝曰:何谓也?
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
【译文】
黄帝问: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东方生风,风能使木气旺盛。木的特性是敷布和气,它的生化是滋生繁荣万物,它的职权是舒展阳气,宣通筋络,它的表现是风,它的异常变化是狂风怒号,它的灾害是摧残散落。

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德彰显,其化蕃茂,其政明曜,其令热,其变销烁,其灾燔焫。
【译文】
南方生热,热能使火气旺盛。火的特性是光明显著,它的生化作用是使万物繁荣茂盛,它的职权是明亮光耀,它的表现是热,它的异常变化是销烁煎熬,它的灾害作用是焚烧。

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其政安静,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
【译文】
中央生湿,湿能使土气旺盛。土的特性是湿热滋润,它的生化作用是使万物充实丰满,它的职权是使万物安静,它的表现是湿,它的异常变化是暴雨骤降,它的灾害是久雨不止,土溃泥烂。

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令燥,其变肃杀,其灾苍陨。
【译文】
西方生燥,燥能使金气旺盛。金的特性是清洁,它的生化是使万物紧缩收敛,它的职权是使万物锐急,它的表现是干燥,它的异常变化是肃杀,它的灾害是青干凋落。

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凄沧,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其变溧冽,其灾冰雪霜雹。是以察其动也,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变有灾,而物由之,而人应之也。
【译文】
北方生寒,寒能使水气旺盛。水的特性是寒冷,它的生化是使万物清静而安谧,它的职权是使万物凝固严整,它的表现是寒冷,它的异常变化是严寒冰冻,它的灾害是冰雹霜雪。所以观察它的运动,有特性、生化、权力、表现、变异、灾害,而万物与之相随,人也与之相应。

帝曰:夫子之言岁候,其不及太过而上应五星。今夫德化政令,灾眚变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动,其亦为之变乎。
岐伯曰: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故曰:应常不应卒?。此之谓也。
帝曰:其应奈何?
岐伯曰:各从其气化也。
【译文】
黄帝问:夫子讲过五运的不及太过,与天上的五星相应。现在五运的德、化、政、今、灾害、变异,并不是按常规发生,而是突然的变化,五运是否也随之变动呢?
岐伯说:五星是随天道的运动而运动的,所以它不会妄动,不存在不应的问题。突然而来的变动,是气候相交合所发生的偶然变化,与天道运行无关,所以五星不受影响。因此说:五星应常规,不应突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黄帝问:五星与天运正常相应的规律怎样呢?
岐伯说:各从其天运之气而变化。

帝曰:其行之徐疾,逆顺何如?
岐伯曰: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谓省下;以道而去,去而速来,曲而过之,是谓省遗过也;久留而环,或离或附,是谓议灾与其德也。应近则小,应远则大。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发也;小常之一,其化减;小常之二,是谓临视,省下之过与其德也。德者福之,过者伐之。是以象之见也,高而远则小,下而近则大。故大则喜怒迩,小则祸福远。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故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肖者瞿瞿,莫知其妙,闵闵之当,孰者为良?妄行无征,示畏侯王。
【译文】
黄帝问:五星运行的缓慢迅速、逆行顺行,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五星在它的轨道上运行,如久延而不进,或逆行留守,而光芒变小,这叫“省下”,好像察看所属分野的情况;若在其轨道上去而速回,或迂回而行的,称为“省遗过”,好像察看所属分野中的情况是否有遗漏和过错;若久延不进而回环旋转,似去似来的,称为“议灾”或“议德”,好像建议在其所属的分野中降灾和降福。气候的变化近则小,变化远则大。光芒大于正常一倍的,气化亢盛;大二倍的,灾害即发。小于正常一倍的,气化衰减,小二倍的,称为“临视”,省察在下之过与德。有德的降福,有过的降灾。所以五星之象的显现,高而远的就小,低而近的就大。大则喜怒灾变的感应近,小则祸福降临的日期远。岁运太过的,主运之星就向北越出常道;运气相和,则五星各运行在正常的轨道上。所以岁运太过,被制之星就暗淡而兼见母星的颜色;岁运不及,那运星就兼见所不胜的颜色。顺从天地的人,看见了天道的微妙变化,而不知其理,心里非常忧惧,道理深远而适宜,但谁能明白它的好处呢?那些无知之人,妄行猜测,毫无征验,徒然用来恐吓侯王。

帝曰:其灾应,何如?
岐伯曰:亦各从其化也。故时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顺,留守有多少,形见有善恶,宿属有胜负,征应有吉凶矣。
帝曰:其善恶,何谓也?
岐伯曰: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
必谨察之。
帝曰:六者高下,异乎?
岐伯曰:象见高下,其应一也,故人亦应之。
【译文】
黄帝问:五星在灾害方面的应验,情况怎样?
岐伯说:也是各从岁运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岁时的更至有盛衰,运星的侵犯有逆顺,留守日期有长短,五星所见的形象有好坏,星宿所属有胜负,征验所应就有吉有凶了。
黄帝问:星象的好坏怎样?
岐伯说:五星的形象有喜、怒、忧、丧、泽、燥的不同。这是星象变化所常见的,必须小心观察。
黄帝问:星象的喜、怒、忧、丧、泽、燥六种现象,与五星的高低有无关系?
岐伯说:五星的形象虽有高下的不同,但其应验是一致的,所以人体也与之相应。

帝曰:善。其德化政令之动静损益,皆何如?
岐伯曰:夫德化政令灾变,不能相加也?。胜复盛衰,不能相多也。往来小大,不能相过也。用之升降,不能相无也。各从其动而复之耳。
【译文】
黄帝说:讲得对。它们的德、化、政、令的动静损益,都是怎样的?
岐伯说:德、化、政、令与灾变都有一定规律,不能彼此相加。胜盛则复盛,胜衰则复衰,不能随意增多。胜复往来的日数,多少相同,不能随便超越。五行阴阳的升降只有互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不会在没有对方的情况下单独存在。这些都是从运动中所产生而往复循环的。

帝曰:其病生,何如?
岐伯曰;德化者,气之祥;政令者,气之章;变易者,复之纪;灾眚者,伤之始。气相胜者,和;不相胜者,病;重感于邪,则甚也。
【译文】
黄帝问:它们对疾病发生有什么影响?
岐伯说:德、化是五气正常的吉祥往兆;政、今是五气的职权和表现形式;变易是产生胜气与复气的纲纪;灾祸是万物损伤的开始。大凡人气与岁气相应的,就和平无病;不相应的,就会生病;重复感受邪气病就严重了。

帝日:善。所谓精光之论,大圣之业,宣明大道,通于无穷,究于无极也。余闻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欤?
乃择良兆而藏之灵室,每旦读之,命曰《气交变》。非斋戒不敢发,慎传也。
【译文】
黄帝说:讲得好。这些都是所谓的精深高明的理论,圣人的伟大事业,阐扬医学的大道理,达到了无穷无尽的境界。我听说:善于谈论天道的,必定能应验于人身;善于谈论古代的,必定能验证于现在;善于谈论气化的,必定能通晓万物;善于谈论感应的,就会与天地造化相统一;善于谈论化与变的,就会通达自然界变化莫测的道理。除非夫子,还有谁能够说清楚这些精深的道理呢?
于是选了一个好日子,把它藏在灵兰书室里,每天早晨取出来诵读,命名为《气交变》。不进行斋戒,就不敢随便打开,非常慎重地传于后世。

心得体会:五运六气的太过不及,与自然界万物的灾害和人体发病的关系。太过和不及,我想到 “中庸之道“,平衡,适中在中国文化里面非常重要的道。

xyp燕子 发表于 2021-12-24 22:46:21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抄写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燕子的《素问》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