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
【老师的做法】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主体和对象是一对,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把主体和对象当成一对。 研究了主体和对象后,总体印象是什么?没有一个旁观的,让主体客体活起来。 第三个要素:目标。主体和客体凑到一块,要搞个啥。 做好了还要继续做,守着他,记录他不断地输出健康的行为。这是自然健康。 客观健康、主观健康、自然健康放在一起,让大家对健康有几条标准?健康本身是活的,自己要去-自然,守位,不能乱做。 在这里要多花心思确认什么叫自然健康?我们要成为孩子,体会孩子的现状,干出健康。 为什么要说结构?是今天晚上的话题。活物是个啥,是有结构的,就不可能谈功能,谈未来。 各以根本末出发进行建设。以自然建设的建设者,要重视本。 从结构上,把自然健康落到实处。 二、同学分享:切实体会自然 三、讲课 在结构上讲健康。结构是规定本的。结构性的健康,你长成这样了就健康了。一看就是对的。 没有标准。放到自然之下才能知道。 人所看到的最大的自然,就是天地人。 始终不能停,没有下班的时候,运行一个自然,不能生产一个自然。一定要在现场,就意味着可能会变化,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描述,提取结构要素。挑选的要素要讲究,描述上也要自然。 架构体系:鬼谷子、素书、符言、天地人 四、课后练习:说说人的精神健康的结构建设,在家庭教化中的意义是什么?主要是自然性。
【我的不同】 1、对自然健康的体会不多,在听到同学的分享后,对自然健康的体会更深。因为体会不深,对健康的结构就没有那么重视,上课前更多的是因为老师说重要才重要,对自然健康深入体会后,就切实感受结构的重要性:健康是有结构的,认识清楚自然健康的结构,才能把健康落到实处。 2、在转录同学的分享时,琢磨老师的话,感受到老师对健康结构的把握很清晰,至少很清晰地展示出“位明德赏问”和“天地人”这两个结构。而在我听同学分享时,没有体会到这一层,也就是并没有真正重视本。 3、理解到:健康是活的,提取活物的结构要素,更要自然,不然提取不出来。而对多次接触到的框架体系都当成了死物在掌握,即不自然,也就掌握得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