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22|回复: 15

小迪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2 08: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父母教职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2 09: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4-12-22 09:49 编辑

第1~3课 概括性把握


第一,总体上你认为,家庭教化也就是加家教,应该怎么开展,可能会有效?
我认为从孩子的问题入手,才可能顺藤摸瓜,意识到德缺而有不德之德,积家长自己的德,德足志坚,家庭教化才能走上正轨,否则都是在焦虑中打滑,虽然输出很多,很努力,但家魂病顽固不化。

第二,你认为,目前世上的家庭教化,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困难是什么?
以创伤为神,以情绪为物,坚拒社会没有许防,也因为如此,家长特别容易被潮流吸引。

第三,你认为,我们作父母培训,应该给学员传递些什么?
个人精神上,从我做起,也就是积德;集体组织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教化对象)服务,虚心平意以待倾损,用自己。


你对这两个月行课的各种观察
个人:教化主体的主体感没有生发出来,以创伤为主体来上课,于是学习与积德成了两回事,学习动力也不足。
班级:同学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在这个团体里的教化主体与教化对象也是模糊的,作为教化主体没有主体感而志弱,作为教化对象不明确而坚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2 10: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4-12-22 11:22 编辑

第四课 教化的操作目标(2)精神的结构性健康

我的准备

一、对上节课的复习
1、从对健康的认识,而能进入对健康的根本末的体会:构成健康的基本要素及其来源是健康的根;确立健康的基本成份及其运行方式与进程,是健康的本;健康输出与自然及其环境相适应的功能是健康的末。
2、对于建设者来说,操作是本,根末是建设行为的支持性资源:对于健康的建设者来说,健康的末是最终的目的;健康的本是建设行为的操作目标;健康的根,是建设行为设计和修正的依据。
3、由此就能设计出一些提问:健康是什么?健康的根本末是什么?对于建设者来说,应该关注什么?

二、同学分享:
1、展示怎么寻求人的精神的自然结构
2、用反馈的方式,以促使同学体会寻找精神自然结构的进程

三、本节课内容:
自然结构的自然健康可能是个什么样子:人的精神的自然第一要素便是,人立天地间。这可以产生出很多健康标准:功能上,健康是通神接物;进程上,健康是听天命服地理;结构上,健康是天设地造。
志思神心德;道德仁义礼;位明德赏问;天地人(玄思维)......都是结构自然的结构描述架构。
对特定指标系统内的指标,做出保障系统输出有效(与环境和谐)、内部安宁(内部和谐)的限制性规定,便得到精神结构的自然健康标准了。比如
志(灵龟)思(螣蛇)神(伏熊)心(鸷鸟)德(猛兽);
道(正)德(人)仁(恕)义(遵)礼(安);
位(虚平以待)明(辐辏并进)德(勿坚而拒)赏(信赏正刑)问(荧惑不在);
天(授时)地(有财)人(出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5 15: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课

【老师的做法】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主体和对象是一对,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把主体和对象当成一对。
研究了主体和对象后,总体印象是什么?没有一个旁观的,让主体客体活起来。
第三个要素:目标。主体和客体凑到一块,要搞个啥。
做好了还要继续做,守着他,记录他不断地输出健康的行为。这是自然健康。
客观健康、主观健康、自然健康放在一起,让大家对健康有几条标准?健康本身是活的,自己要去-自然,守位,不能乱做。
在这里要多花心思确认什么叫自然健康?我们要成为孩子,体会孩子的现状,干出健康。
为什么要说结构?是今天晚上的话题。活物是个啥,是有结构的,就不可能谈功能,谈未来。
各以根本末出发进行建设。以自然建设的建设者,要重视本。
从结构上,把自然健康落到实处。
二、同学分享:切实体会自然
三、讲课
在结构上讲健康。结构是规定本的。结构性的健康,你长成这样了就健康了。一看就是对的。
没有标准。放到自然之下才能知道。
人所看到的最大的自然,就是天地人。
始终不能停,没有下班的时候,运行一个自然,不能生产一个自然。一定要在现场,就意味着可能会变化,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描述,提取结构要素。挑选的要素要讲究,描述上也要自然。
架构体系:鬼谷子、素书、符言、天地人
四、课后练习:说说人的精神健康的结构建设,在家庭教化中的意义是什么?主要是自然性。

【我的不同】
1、对自然健康的体会不多,在听到同学的分享后,对自然健康的体会更深。因为体会不深,对健康的结构就没有那么重视,上课前更多的是因为老师说重要才重要,对自然健康深入体会后,就切实感受结构的重要性:健康是有结构的,认识清楚自然健康的结构,才能把健康落到实处。
2、在转录同学的分享时,琢磨老师的话,感受到老师对健康结构的把握很清晰,至少很清晰地展示出“位明德赏问”和“天地人”这两个结构。而在我听同学分享时,没有体会到这一层,也就是并没有真正重视本。
3、理解到:健康是活的,提取活物的结构要素,更要自然,不然提取不出来。而对多次接触到的框架体系都当成了死物在掌握,即不自然,也就掌握得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20: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课 教化的操作目标(3)健康的本质——自然

【我的准备】

一、对上节课的复习
1、人的精神健康的结构建设的内容?
2、人的精神健康的结构建设在家庭教化中的意义是什么?

二、同学分享:
什么是健康什么是不病,自然的内容是怎么界定的

三、本节课内容:
1、自然的内容
人的精神的自然第一要素便是,人立天地间。这可以产生出很多健康标准:功能上,健康是通神接物;进程上,健康是听天命服地理;结构上,健康是天设地造。
2、界定好了自然的内容会给临床思维和操作,带来什么作用?
是非更明确
因为知道哪里不自然,所以就能自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6: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课评课

【老师的做法】
一、复习
提问:
1、到现在为止,关于教化的目标想说什么?(是一个素朴的追求)
浮现出来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健康
我们对健康的基本把握是什么?自然。
怎么理解自然?健康的本质是自然。
用一句话概括:加深对人的认识。
2、关于健康的结构性,为什么要研究健康的结构,这个大家怎么想?为什么要重视健康的结构?
重视建设的人就重视结构,结构是本。活的结构。
对于建设者,本是交出去的作品。
把构造性(要素)和联系性(要素之间的联系)搞清楚了,才搞得清楚结构。不确定的话,就转移到孩子精神结构上没有保障的风险结构上去了。
二、同学分享:以身入局
三、讲课
什么是自然?
以身入局,生存姿态
自然是人自己的选择一个位置,自居之位。
自然一定健康,健康不一定自然
自然结构:人生在天地之间,把自己放在天地之间
健康:保持内部和谐和输出有力
训练方法:把自己放在天地之间;在天地之间把自己的位置搞准确,事实上的位置,能在哪里;恢复自己的健康状态;我是谁的,我来干什么的

【我的不同】
对自然的理解不到位,没有以身入局,还在不病的思维里。通过练习后,对自然的体会更多了,才知道如何引向实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0 17: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课 教化的操作目标(4)人的自然的运行——肉

【我的准备】

一、对上节课的复习
1、训练之后有什么感受?
2、什么是自然?

二、同学分享:
对肉的体会,怎么运行的

三、本节课内容:
人怎么做到自然?
1、自然不是信,人的身心之内,除了信便是自然。
2、天下自己的样子,能有一个如实的副本,运行在人心之中,这便是自然——人心的自然。
3、人心的自然“如”自然本身
以自然规律的输出要求治理人的外部行为,使人的身体和行为获得庄敬之严。
内肉(仁)外礼,内威外严,自然之人得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9 21: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课评课:

【老师的做法】
一、复习
教化的主体客体,健康是一个标准,健康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我们作为父母,这个观点会动摇我们实际上的教化立场,不是我(他)说怎么样就怎么样。任性是应该往后退的。作为客体,下意识行为和态度非常可恶,非常逆天。
主体客体双方共同向健康奔走,主体和客体就是平等的。
强调本体的健康,主体客体本身是健康。养孩子要让他本体健康,不是有健康的条件、有健康的可能就行。重视本,强调教化行为真实发生,必须亲自去做,肉一肉。
健康的结构就是健康的本身。自己的样子,自然。
什么是自然?自己的样子,就是要用,意味着直面惨淡的人生,意味着不生气,不以自己为中心,继续干。
健康的本质就是自然。
用主体、客体和健康标准三个指标
二、同学分享
展现了自然的样子:有位有行
三、本节课内容
主体、客体合在一起要养出一个自然人。主体自然,客体自然。
主体、客体、自然健康这个目标,三个要素进行描述当下急需解决的课题
主体和客体是立体的、全息的、有层次的,健康是自然的。
怎么样理解肉?皮肉、表里。肉是人的本心。
如,像,外面真实跟躯体内部反应是一一对应的。这里就有了一颗自然的心。人的自然反应里没有信。有信就不自然。
生命的本质是气,志思神心德全是气的功能。自然就是志思神心德。气在肉里头,说肉的时候就有气了,就有志思神心德。
扔信里边的言,不言而信就肉了。
“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成了天之后,就不言而信,成了神之后就不怒而威。不言而信,信的是外部客观事实,接物;不怒而威,威从神那里来,通神。内威外严。
肉是自然的本。

【我的不同】
上课前觉得没法讲清楚肉是什么,备课时找不到下手的地方。听完课再加上练习,才意识到对肉的体会并不深入,而且是断断续续,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肉起来的,所以也无法讲清楚肉是什么。
老师在课堂上说来说去都是通神接物,也就是干事,但是不通过肉这样讲的话,就会觉得轻飘飘的,无实感,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实也就是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7 13: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课 第一单元总结——教化四阶段(性正志德)

【我的准备】

一、对第一单元的复习
教化的主体、客体
目标:健康标准、结构性健康、自然的本质、健康的运行

二、同学分享: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

三、本节课内容:
关于教化的总体体定义
什么是养?什么是性正志德?
养的核心意思在于提供和寻找食物,食物是养的直接工具。(我们开课以来的内容,是对养的本的具体描述。)
性的核心意思在于,一颗人的心,能生正欲的能力。
正的核心意思是,人心所具有的自我革命,自我保持“其性”的能力。这是志的基础。
志的核心意思是,性的阶段性固定运行,正的表达型态。是人心之正的功能超越性表达。
德的核心意思是,心直接从“道”所得。直心通道无旁,志心也直。因为直心在出与入两个方向的正确性,德也就是保持输入和输出的能力。德是志的实现形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09: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课评课

【老师的做法】
一、复习
1、用这个单元所体会到的掌握到的架构去描述当务之急,调查大家对这个任务清楚否,看到了大家完成任务的困难。
为什么没有完全确定这个当务之急?就是没有进入角色
当务之急应该是这个没上位
主体:直接教化者、非直接教化者、被教化者本人。有时候直接教化者会因为非直接教化者的存在而做不了教化的事,需要在自己的肉里协调。
主体、客体、目标(标准)都是为了到现场。
这样可以概括这个单元:养,一系列的复杂体会和具体行为
2、大家对这样总结有什么感觉
我知道我在干啥了。把意识这个功课补上了,就得了神助。
教,主要的是来孝的,不是打人。
为什么一上位就说苦呢?有情绪有阴气,无阳气
3、阴气阳气是什么?志思神心德,最核心的是离神太远,没精神
二、同学分享
有没有上位,有神才能上位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
教:心里有神,必然是孝的,没神就要打回来
养:养神,养神的窝。提供食物,保障供给
三、讲课
1、怎么描述当务之急:
主体:直接、间接、被教化者
客体:行为——心理活动——心的结构——德
目标:健康,是结构健康,还是功能健康
2、性正志德
性:性能启动欲,欲不是嗜欲(情绪),性是神的功能。0-6养人性,性是生正欲的能力。
正:自己管得住自己,不走邪路没有邪思,有战斗力,有胜利的能力。7-12岁
志:持续在一个焦点上,守着目标,表现出持之以恒。13-18岁
德:成人不能干私活,为天地不断输出,直接做事就是养德。18岁后
养德之后与正在养德的共同对象是什么?通过做事装神。
志就应该常,志控制心力,志的目标是神,本身就是神,正,也是神,性也是神,养的神,教化:装神弄(正)鬼
四、课后练习:说说什么是养?什么是性正志德?
养,是总结
性正志德,让大家感受到所存在的实感,捍卫自己神、立志、不断地为世界作贡献、德越积越多

【我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忘记了我们的练习,到老师说到大家在练习中的问题时,才意识到练习与课程的关联性,然后才慢慢意识到解决练习中的问题就是在复习第一单元,也就说,在学习主体客体与目标时,只是头脑里学习了,没有行心,而学与习脱节,所以复习时,也只是在头脑层面进行复习,即人的整个状态都是没有上位,无神,而出现这个巨大的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5-5-25 23:24 , Processed in 1.088103 second(s), 15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