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5|回复: 45

子君的《乐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0 13: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乐记是情绪心理学?
看看乐记开篇的几句话: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这段话分几层意思:
1、心动:生音,音是心声,也就是言的心理内容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在什么时候动心呢?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
音进一步发展,表现为声。
这是一个声音的形成和输出过程
音为心声
心声进一步输出,以声的形态成为别人耳朵中的刺激
这是一个情或者情绪过程
西方心理学的微表情资料表明,人的所有表情行为都可以伪装,唯有声音难以伪装、
也就是人的情绪(心动,心的动态)难以伪装
而,人心为什么要动?
感于物
感是人的一个基础机能
就是能接受内部和外部的刺激的机体功能
天生的
如此这段话,便是在描述一个人的声音输出过程的本质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心感物——心动——生心声——音(言)——声(被他人听见,当然也被自己听见)
2、听者心动:
听者要心动的前提是什么
有所感,是不是
前述的声,传入听者耳朵的时候,只是一种物理现象,如何才能转化成心理现象,从而“感”到对方的“音(心声)”呢?
感到对方的音,便是感到对方的心动了,是吧
如此便实现了两个人之间的心相连,心动相搏
所谓心心相印,心有灵犀
前者的声怎么才能在听者那里还原成前者的音,是不是成了这个过程的关键环节?
看看这几句: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前者的声相应,和谁相应
这里的方是指对方?
方是成型的意思
圆方的方
和听者的听觉系统相应,心相应
会引起听者的内部变动
引起听者心动
心动,心的额状态变化
故生变
听者内部的音就成型了
变成方
谓之音
这就实现了音-音的传递
传输
这很像水波纹的传导,电磁波的传播
所以声是说者的声,传输到了听者的心引起动荡形成的回音,如果听着的心没有产生动荡,就没有回音,在听着这里就接收不到说者的声?
熟悉流体力学和电磁学的人应该能够理解到这种一致性
3、情绪治疗: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在这条音的传输线上,和上节奏、旋律,再加上乐器(音色),这便是“乐”
节奏旋律乐器,是可以设计的
这便可以实现治疗了
所以“乐”便是治疗,对“心动”的治疗
所以乐记,是情绪心理学,特别是情绪治疗心理学
所以情绪不是人的本性
是人心的本性之体对所感之物的转述而已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情绪是人的心的活动花纹,是谓心理
所以各种级别的统治者,包括自己对自己内部世界的统治,要重视这种机制。
不宜不合适的干扰这种进程,因为人心的存在就是用来输出各种花纹(心理)的
要充分运用这种机制,来教化自己和大众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
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是行为,用以表达一个人(组织)的志之所向
乐,是教化,用在人与人之间的音线上添加教化
政,是管理,用来从外部规矩上规制一个人(组织)的行为输出
刑,是锄奸,用来阻止一个人(组织)内部的破坏性因素
用礼乐政刑,来保障一个共同宗极的目标之达成
这样人心齐了,秩序就井然了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就形成了
效率和公平就平衡了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个人内部和组织都是一样。
以上意思,是我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乐记的开篇第一段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陈刚 11-8 12:00:37
@李影  你这种把握方式不对。往上抽象了,间接化了。要直接进入那个“物理”过程。
也就是要先把“原理”理清楚,再来分析一些现象
分析现象解决问题是学习的最终归宿,但那只不过是最终归宿,一出门就到了,这是我们持之以恒的愿望,但这不可能实现。
就像大一的医学生,不能胜任医生的工作

陈刚 11-10 06:23:07
今天跟大家说说开篇的这段话: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当我们面对乐记的时候,不知道大家会想些什么
一般说来,流行的把这篇长文当做散文阅读,或者当做音乐理论文章阅读
但文章的内容却总是在说管理政务
我们也是当做情绪心理学在读
见过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音乐能够愉快一下身心是没问题的,说他可以建国君民,教化百姓实在勉强
至于我们说这是一部最好的情绪心理学教材,能够讲清楚情绪的机制和治疗,更是少见这种看法
这些不同的看法,问题可能出在什么地方?
是我们对音乐的定义不同?还是对情绪的定义不同?
还是对治国理政的理解不同
在我看来,是现代对音乐使用不同
我们现代把音乐当成了娱乐手段
在心理治疗圈子中有把音乐当成治疗手段的,但总是搞得和普通音乐大不相同,好像在音乐乐器中添加了神奇的药方一样
这更是强化了音乐,普通的音乐的娱乐性
也就是说,音乐就是拿来玩的
怎么可能治疗情绪,怎么可能治国理政
就像乐记中说的: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我们把音乐当成了欢乐、快乐的手段
满足内心的那种淫荡的欲望
用小人的方式使用音乐,是全人类的主流
音乐直接通向我们内心的奇欲、邪欲
除此之外,我们找不到音乐和人的内部有什么别的连接处
如此,不知道大家面对乐记,是个什么感觉
我想,我们先界定一下自己这时候的状态,然后把这种状态放在一边。
首先老老实实的跟着原文,走一遍之后,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第一句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音是什么呢?
声音,我们连在一起用很久了
这让我们分不清什么是音
我们以为的声音,其实只不过是声
音和言同源
在很早的时候是同一个字
指的是人发出来的声中所包含的心的运动内容
心在被刺激之后产生的运动内容
也就是所谓心理了
心的纹理
所以,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这句没问题了吧

音,就是心生的
不是喉咙生的
也不是音响设备生的
人心为什么会动,生出音来呢
人心本来是静的
一个“东西”而已
就像乐记中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人心之动,是因为有物刺激于他,并且被他“感”到,才发生的
所以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刺激作用于心,心动而成音
刺激还必须被“感”到,心动成音
音是内部的心动
心动裹挟身体的发音器官,表情器官,运动器官,内部的音变成了外部可见可闻的“声”
所以说: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形于声,表达为声
这样一个有内向外的音声生产过程便完成了
被接受的刺激——心——心动——音——声
道德经说,音声相和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是一种流淌在“空气”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能量
成为一种刺激物
在听者那里重新运行一次前述过程
刺激被“感”,而心动,而音
声相应,故生变;
这里的相应,就是被听者所“感”
这里的生变,是听者心动
变成方,谓之音
这里的成方,是心动成音
方,成就、成型的意思
变,心由静变动
在声的刺激下,听者心里的音也生成了
这样,讲者心中的音,演变成了听着心中的音
就像一块石头扔到精致的水面,及其第一圈水波,然后第二圈水波也自然产生了
就像无线电波,第一次电磁振荡发生,第二个电磁振荡自然就有了
然后波长、频率就有了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音相传
这条音-音相传的通道就建立起来了
就像无线电波的频道
频率频道
收音机
北斗信号
卫星通信
都要抢占信道
信道用完了,有技术也搞不成广播
人跟人之间,考什么建立联系,建立那种心与心之间的联系
而不是力学所描述的那种联系
-音相连,其本质是心-心相连
准确的说,是心的“动”相连
打你一拳你会痛
骂你一句为什么反应比打你反应还大呢
反家暴的斗士们,往往忽略一个事实
家庭武斗,不出手的一方,往往伤人更重
实际上真正家庭暴力分子不是先动手的一方
黑裁判肯定会让秩序越来越糟糕
家庭是这样,社会也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社会的运行,都是一场音乐会
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音乐会
音的盛会
只不过在这个频道上,添加了更多的器材来“形”声
法律制度
交易规则
行为规范
文化
习俗
等等,都成为音响器材
超大型交响音乐会
人们丰富多彩的深惠生活和跟人精神生活
只不过是在音乐会中的感和被感
像刀郎的演唱会,台上哭台下也哭
哭成一片
所以后文说: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比音而乐之,就是,你心中的音和我心中的音相比共舞,乐此不疲
通宵达旦,不可停息
再加上各种乐器
这就是乐记所定义的“乐”
由此看来,现代定义的音乐,是过于狭窄了
为什么会搞得如此狭窄呢
大家都做小人了,只贪图在心里的激荡
完全不顾及人间正道,不顾及天理,不顾及立功立事
也就是“狗多睡着叫”
淫荡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今天就到这里了
温习一下今天的全部文字: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0 23: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查字】
1. 音:“音”与“言”同源,后分化。音,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言”字上加几点指事符号,表示所言说的内涵,即“言”语里的心声。金文则将一点指事符号加在“言”字的“口”中,表示所言所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说出的话,话语中包含的心声。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舌状写成“立”。
附一文言版《説文解字》:
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凡音之屬皆从音。
2. 感:感,金文(咸,全、都)(心,意念),表示全心投入。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心完全被触动。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附一文言版《説文解字》:

感,動人心也。从心,咸聲。
3. 形: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矿井。形,籀文(“井”的变形,矿井)(土,矿粉,指丹青等颜料)(彡,光彩),表示用矿物颜料着色。有的籀文(幵,即“研”的本字,研磨)(彡,光彩),表示研磨有色矿石,制成丹青,用以着色。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着色加彩,以突出显示图案。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幵”(研)写成“开”。“彤”是用朱丹上彩,使物象赤化;“形”是着色加彩,使图案从背景中显示出来。

附一文言版《説文解字》:

形,象形也。从彡,幵聲。
4. 声:聲,甲骨文(殸,击磬奏乐)(口,说唱)(耳,听),表示耳朵听到的乐音或说唱的话音乐音。篆文省略甲骨文字形中的“口”,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殸”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耳”写成。造字本义:名词,音波,包括乐音、话语以及耳朵能辨别的所有听觉信息。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耳”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声”,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殳”和“耳”。

附一文言版《説文解字》:

聲,音也。
5. 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戀”的本字,表示相恋双方纪录誓言、信守誓言。變,金文(,即“戀”的本字,誓言相爱)(攴,打击、破坏),表示背信毁约,中断恋情。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违背誓言,抛弃初心,更改意志。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反文”。《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变”,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变”简化成“亦”。

附一文言版《説文解字》:

變,更也。
6. 方:“方”是“放”、“旁”的本字。方,甲骨文(像剃发刺字的犯人)(锁颈的枷械),表示被披枷流放的罪人,其中在“人”的顶部加一横指事符号的字形,表示古代被强制剃发或在额头刺字的罪犯;横写的“工”,在水平横线两端各加一短竖线,表示横向空间上有所限制、约束,即锁颈的枷械(参见“边,帚、央、帝”)。简体甲骨文将指事字简化成“人”。有的简体甲骨文将枷形简化成一横指事符号。繁体金文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简体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枷形简写成一折横。造字本义:动词,将罪犯剃发刺字,流放边疆。隶书变形,导致篆文字形中的“人”形消失,枷形消失。当“方”的“流放犯人”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凡”(方形木枷)另造“旁”代替;或加“攴”(持械打击)另造“放”代替,表示刑罚驱逐。
附:古籍中“方法”一词,本义指远古行医治病的“远边之法”,罕见奇术,也称“偏方”,简称“方子”,表示流行于远疆边区即非主流文化地区、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医术(本义消失);后引申为面对问题、困难时独特有效的解决之道。

附一文言版《説文解字》:

方,併船也。
7. 比:比,甲骨文字形与“从”相似,字形像两个人、并肩而立。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两人并肩挨着。隶书变形较大,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匕”。

附一文言版《説文解字》:

比,密也。二人爲从,反从爲比。
8. 旄(máo):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动物尾巴。旄,金文(,旗帜)(毛,尾),表示旗杆上的动物尾巴。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毛”写成。造字本义:名词,竿顶插着斑纹彪悍的虎豹尾巴的旌旗。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毛”写成。

附一文言版《説文解字》:

旄,幢也。
9. 及:及,甲骨文(人,自觉进化的灵长类动物)(又,抓),像一只手从背后抓住前面的人。金文将“手”与“人”连写混合结构。有的金文写成上下结构。篆文承续上下结构的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赶上并抓住。隶书基本承续篆文字形。
附一文言版《説文解字》:
及,逮也。
9. 乐:曰,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说唱、倾诉。樂,甲骨文(丝,丝弦)(木,架子,琴枕),表示木枕上系着丝弦的琴具。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加”曰“(说唱、抒情),强调伴随着丝弦的演奏歌唱抒情,同时也以“曰”为“樂”的声旁。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曰”写成“白”(告白、自白)。造字本义:动词,边弹边唱,和着琴声的节奏或说或唱。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丝”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白”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乐”,依据草书字形大幅整体简化,以致“丝”形消失、“白”形消失,“木”形隐现其中。
附一文言版《説文解字》:
樂,五聲八音緫名。
【翻译】
       所有音的起源,由人的心产生。人心有动,是因为物的刺激而使心动的。人心被物所触动,产生特定言语内容的音,而显形为声。一方发声,勾动另一方的心音成声,由此声声感应,而生发变化;这样的变化形成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方略,就是所谓的音;和音并肩而立,随着音而吟说抒情,抓着盾斧稚羽牦牛尾(舞动),这就是所谓的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0 23: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jiào)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chǎn)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哀——噍以杀   哀:动词,披麻戴孝哭丧。噍:形容词,落单雁雀呼唤追寻鸟群同伴,叫声焦急。杀:动词,逮住动物屠宰,揭下毛皮。
乐——啴以缓   乐:动词,边弹边唱,和着琴声的节奏或说或唱。啴:形容安闲舒适,宽舒。缓:动词,宽衣解带。
喜——发以散   喜:动词,在庆祝中欢笑。發:动词,在奔跑追击中投掷标枪或射箭。散:动词,以外力破坏物体原有结构,使之分离成若干部分。
怒——粗以厉   怒:动词,因失去自由、遭受奴役而发泄不满。粗:名词,糙米,未筛糠去碎、勉强食用的杂米。厉:名词,两螯多足的蜘蛛类节肢动物,一种大量分布在山涧石崖的巨毒蝎子。
敬——直以廉   敬:动词,以武力威胁相告诫,使之谨慎、恭肃和尊重。直:动词,正视,面对而不回避。廉:动词,将房屋主体与外部开放式空间相连接。
爱——和以柔   爱:动词,两性合欢,激情澎湃,慨叹呻吟。和: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柔:名词,富有弹性、适宜作矛枪长柄的木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2 07: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111

今天讨论的内容: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瞧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噍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昨天说到  感物——心动——音——声
声——音
如此在两个人之间建立起来以心相交的通道
乐=心+感+音
从而定义了乐,是建立在那条音频线中间的声乐——声音乐器和道具组合
其本质是在音频线上滴灌
繁体的乐,药物少草而已
其表现形式是声像
看看今天的内容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乐,作为一种专门化的手段,是依据音频运行的声像现象
其表现手法和所选材料,以及“疗效”,均离不开音频之所在
所由生,是一个有意思的表达方式
其本质在于心感物而动
也就是音
音是感受,是情,也就是志思神心德的思
感受,是有具体操作型含义的词汇——对受的感
感受就是情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瞧以杀。
其乐心感者,其声噍以缓。
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
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
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
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当人内部的“音”是哀伤,方、形出来的声急促而衰弱(噍以杀)
当人内部的“音”是快乐,方、形出来的声宽绰和舒缓(啴以缓)
当人内部的“音”是喜悦,方、形出来的声开朗而畅达(发以散)
当人内部的“音”是愤怒,方、形出来的声粗暴而凌厉(粗以厉)
当人内部的“音”是虔敬,方、形出来的声刚直而廉正(直以廉)
当人内部的“音”是爱慕,方、形出来的声和美而温柔(和以柔)
音,在人内部是一种确切内部体验、肌肉反应,在外部则表现为对应的声
通过前述六种典型的“音声相和”,能够体会到音与声的表里同运
人内心的音(情、思),不是放在那里调用出来的,而是每一次都生出来的
感于物而后动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也就是说,人的情不是存储好了等着调用的
而是感于物而每次生出来的
如果有提前生出来保存在心里,成了“性”,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就是人的性坏了
如三字经说的性乃迁
变性了
不是人了
这是个关键的问题
情绪,属于这种情况
情结更是这种情况
一般人的所谓问题,从这里开始的。
——音成性
音成性,人就成了一个播放机
感物而动,人则是个传感器
从传感器变成了播放器,这是质变
这是病
情绪建设和治疗的落脚点应该就是这里了
莫让音(情)成性
情成性有两类情形
一类是情绪:情绪也是生成的,但对外成声拖泥带水,前后交织,情长成绪
另一类视情节和情结
情节:但内部起音之后不是向外成声,而是启动业已存储的其他的音,再方形为声
情结:存储的音自成体系,使心的起音功能发生变异
比如前面的六音,本来该起哀音,因为心变,也许就起成乐或者是喜或者是怒或者是敬、爱
情-情绪-情节-情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2 07: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预习

原文: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翻译:
因此前代先生对于能触动人的事物十分慎重。所以用礼义来引导人们的心志,用音乐来和同人们的声音,用政治来统一人们的行止,用刑法来防止人们的好邪。礼、乐、刑、政,它们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用来统一民心而使社会安定、天下大治的。


查字正音:
慎——感:  慎:动词,贞人贞卜,小心翼翼,深思谨言。感:动词,心完全被触动。
礼——道其志: 礼:动词,击鼓奏乐,并用美玉美酒敬拜祖先和神灵。道:动词,向导、带路,给不知方向的人引路。志: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
乐——和其声:  乐:动词,边弹边唱,和着琴声的节奏或说或唱。和: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声:名词,音波,包括乐音、话语以及耳朵能辨别的所有听觉信息。
政——一其行:  政:动词,武力征服并用暴力统治。一:数词,最小原始单位,最小的正整数。行:名词,纵横畅通的十字路口。
刑——防其奸:  刑:动词,用刀砍杀披枷戴锁的罪人。防:名词,在边塞的高山险地设置的抵御外敌入侵的关隘城障。奸:动词,入侵者强暴被俘女子。
同——出:  同:动词,众人在兴桩夯地时用号子统一用力节奏。出:动词,离开城邑,行军远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2 23:2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112

原文: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翻译:
音,是产生于人的内心的。情感在心中激宕,因此表现为“声”,“声”组合在一定形式的曲调,就称作“音”。所以治世之音安详而喜乐,表示政治和谐;乱世之音怨恨而愤怒,表示政治混乱;亡国之音悲哀而忧郁,表示人们困苦。声音的道理,是与政治相通的。

查字正音:
音者,生人心者——生:动词,草木破土萌发。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动:动词,使用体力,负重劳作。形:动词,着色加彩,以突出显示图案。
声成文,谓之音——成:动词,武力征服,称霸一方。文:名词,远古时代刻画在岩壁、甲骨上的图画性表义符号,即最早的象形汉字。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治:动词,开凿水道,修筑堤坝,疏水防洪。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乐:动词,边弹边唱,和着琴声的节奏或说或唱。和: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乱:动词,手工理顺织机上交错混杂的丝线。怨:动词,以委婉、迂回、间接的方式表达不满情绪。怒:动词,因失去自由、遭受奴役而发泄不满。乖:动词,像闷瓜一样不合群,孤僻独处。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亡:动词,战败的士兵手举盾甲逃命。哀:动词,披麻戴孝哭丧。思:动词,审慎细密地反复考虑。困:动词,树干被砌石圈死,生长受阻。
声音之道,与政通——道:动词,向导、带路,给不知方向的人引路。通:形容词,道路纵横相连,可畅行无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07: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112

今天跟大家说说这段: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前面的文字,描述了音——声——音,这样一个人际作用通道,并指出音起于心之所感。
如此被人所感的刺激的价值就显现了出来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便是题中之意了
乐,是一种刺激吗?
是的。是基于心动而向别人发起的,旨在动其心的刺激
人与人之间的作用,都可以叫“乐”
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作用,都可以是“乐”
如此,专门做乐,便成了一种教化
让人听什么看什么说什么和做什么,是一件关乎建国君民化民成性的大事情!
能“感”到什么,是修齐治平者的本务(基本任务)
所以今天的原文说: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
帝王们对能让百姓“感”到些什么,是审慎的
不可淫,不可荧
帝王是平天下的,必然如此。我们正意诚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也莫不如此。
这个信息是具有强烈现实性的
君王帝王化民成性,在他的全部操作中,乐的地位是什么呢?
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礼(行为规范)用来树立目标(固志);乐用来通心,让百姓心门对着君王才好“听讲”;政(日常管理)用来使众人行动统一于总的目标;刑(赏罚)用来除奸。
道其志,志在道上,在路上,不在道途边
天黑早投宿,过桥先下马,多少冤死鬼,都在道途边。
这是志脫其道失其道的后果
百姓以声表音,君王和百姓要在声上与百姓相和,才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音相连,心相通
和其声
君王要把天下百姓看似各自为阵,互不相干独立自主完成的事,导向富国强民。百姓即便睡觉也在建设国家
政一其行
有些人的行为,无论如何,客观也在破坏家国,实在没有建设性
你这就要用刑了
刑防其奸
在这里看暴政暴力,可能真的民坏,也可能是君德不足,政不能一行,乐不能和声,礼不能道志
礼乐政刑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一于民心同治合道
万众一心依道而行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所以华夏道统是大一统
如此乐的地位就清楚了。
今天就到这里了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20: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113

前两天的文字

企业微信截图_17314609042678.png (28.4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4 小时前 上传
讲述了诺大一个人类社会,不过是一个超大的音声相和
音声相和的短小通道,弥散在每一个超级微观的角落
也统摄着这个超级大战场的整体规则
大道至简
心心相印

下面跟大家说说今天这段文字: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礼记的乐记,是把《乐经》中的前十一篇汇编成一篇文章而成的
所以会出现一些类似重复的表述
今天的这一段中,第一句: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和前面的这两句: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说的是同一个事儿
人心感物生音(情)——(音的)情被心所摄的九窍十二舍表达(形)——声——在另一个人心中产生涟漪(成文纹)即音。
这就是大道至简的那个“简”“道”。
像永磁铁的“极性”
再大的磁铁,是两极,达成再小的粉末,每个粉末都有相同的两极
这个简道有些什么构成的呢?
简道、通道
心、感、动(音)、声
心是活的,世界是变动的,感就不会停止
动就不会断绝
音就袅袅充斥
听话听音
观察社会,也听音即可
为什么说足寒伤心民怨伤国?
“音”变了
通过声传遍全身全国的每一个部件组份,乱世之音流淌
什么社会出什么音呢?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国运三种:治乱亡
对应心动三种:乐怒思
对应心情三种:安怨哀
对应政治(国事管理)三种:和乖困
政和:国事是块大磁铁,百姓是构成磁铁的磁粉
政乖:国事想做成块大磁铁,百姓是不知道谁运来的磁粉泥土木头和水
民困:百姓被砌石圈死,生长受阻

由此管理国家和管理个人,便是同一回事了
所以说: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声音之道“心感-动声”的原理,是可以用来治理事业的
政与事两个字,是同义词
政治是事不乱的意思
不谈政治,不关心政治必死无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预习:

原文:
宫为君,商为臣,角[jué]为民,徵[zhǐ]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zhān]懘[chì]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bì],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pú]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翻译:
宫声代表国君,商声代表臣下,角声代表百姓,徵声代表役事,羽声代表物资。这五种调式不混乱,就不会有不和谐的声音。宫声混乱音调就散漫,象征君主骄纵;商声混乱音调就倾颓,象征吏治腐败;角声混乱音调就忧愁,象征百姓怨恨;徵声混乱音调就哀伤,象征百姓役事繁重;羽声混乱音调就危殆,象征财物匮乏。五种调式都发生混乱,彼此混淆侵凌,就叫做“慢音”。如此,国家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
郑、卫两地的音乐,是乱世之音,已接近于慢音了。桑间濮上的音乐,是亡国之音,它反映政教散乱,百姓放纵,臣下犯上欺上、图谋私利而无法遏止。

查字:
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怗懘:音调不和谐、不流畅。
五者皆乱,迭相陵——迭:动词,在不同时间到达。陵:动词,拾阶而上,登上高山。
宫乱则荒,其君骄——荒:形容词,洪水泛滥,家毁人亡,田园芜废。骄:形容词,马匹高大。
商乱则陂,其官坏——陂:名词,山脚或湖边的坡地。坏:名词,不宜用作建筑材料的未烧煅的泥坯砖瓦。
角乱则忧,其民怨——忧:动词,多思多虑,放心不下。怨:动词,以委婉、迂回、间接的方式表达不满情绪。
徵乱则哀,其事勤——哀:动词,披麻戴孝哭丧。勤:动词,在酷刑下从事苦役。
羽乱则危,其财匮——危:形容词,人在高崖或崖下而害怕,担心自身坠崖或坠石。匮:名词,收藏贵重物品的匣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4 23: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114

预习:

原文: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翻译:
音,产生于人的内心;乐,是可以通达人事伦理的。因此,只懂得“声”而不懂得“音”的是禽兽,只懂得“音”而不懂得“乐”的庶民大众,唯有君子能够懂得“乐”。因此,从审察“声”而懂得“音”,从审察“音”而懂得“乐”,从审察“乐”而懂得政治,这样,治理国家的道理就完备了。

查字:
乐者,通伦理者也——伦:名词,儒家思想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秩序,包括君臣、父子、夫妻等。理:名词,玉石内部奇妙天成的绚丽纹案。
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众:名词,合群生活的广大人群,百姓。庶:动词,在家里开灶煮饭。
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审:动词,古代中原人将敌对的西域民族俘虏关押在密室,问讯、详细盘查,以获取详细敌情。知: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
治道备矣——治:动词,开凿水道,修筑堤坝,疏水防洪。备:名词,预存在箭筒里的箭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1:12 , Processed in 1.184419 second(s), 16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