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阿诚

何丽竹(阿诚)的尚书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9 10: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周第三天 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夏书结合起来把握,你觉得夏书描述的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人智开启,人心惟危,国家出现矛盾和动乱,都是从国君失去民心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0 11: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周第四天 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商书结合起来把握,你觉得商书描述的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1、国家昏乱,有忠臣。商出现了伊尹,傅说等忠臣,甚至有伊尹放太甲事情。历史周期律的现象已经开始出现。
2、盘庚迁都,有贵族不愿意迁都,不下达政令。大臣起私心,开始贵难得之货,不再是尧舜时代大家分工合作。
3、纣王说我本来就有天命在身,因此可为所欲为,开始对象化的理解天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1 10: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周第五天
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周书结合起来把握,你觉得根据周书的描述,其所描述时代的主要时代精神是什么?1、天不会一直眷顾某个朝代或者某个人,需要保持敬德,合道,才能长久享国。
2、此时已经出现贵难得之货的苗头,通过《无逸》《旅獒》可以看出来。
3、《洪范》反应出治理国家已具备比较完整的系统,而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依托是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也就是对“道”的认识,天子是服从于这个系统的,只是系统中的一个责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2 15: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周第六天
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周书结合起来把握,你觉得根据周书的描述,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在周前期,政局不稳,殷商遗民作乱,周公旦力排众议平定叛乱。而后将殷商遗民迁移到一个固定地方进行管理。有多篇文章都是记录的此事,这在周朝建国之初是一件大事。至少说明两点:在家天下的背景下,光靠德政的推行,无法管理百姓,有时候需要依靠暴力解决,而为什么会出现叛乱,也许就是殷商遗民作为前朝贵族,在周朝利益受到了伤害;周公平叛之后,对遗民的管理体现出来的仍然是以德服人,这是对新时代政权的自信,同时说明虽然人心不古,但是人们还是有所敬畏的。从多篇文章从看到,大臣对国君的劝谏,或者国君对大臣的诰文里面,都会提到要知道民生的艰难,所以我觉得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平民,生活基本还是合道的,繁衍,劳动,无疾而终应该是大部分人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6: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周 第七天 根据你所理解的尚书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你认为从尧到周,社会的发展脉络是什么?
从时代精神上说,尧舜时期君主和大臣之间都是分工合作的关系,百姓过着“我自然”的生活,君臣的责任重心主要是怎么顺应天时,怎么在自然界中良好地生存;夏开启家天下之后,君臣之间,统治阶级与百姓之间的矛盾开始出现,此时的重心迁移到怎么统治百姓,怎么能让朝代永久生存下去这个问题上了,人也出现私心。
从生产力发展来说,人智开启,奇欲滋生,于是社会生产力提高,开始出现剩余价值,出现“奇珍异货”,看上去是整个社会生产力进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15: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周  第一天   根据你对尚书所讲述的时代的把握,你怎么理解尚书所讲述时代的演变规律?
1、我们对公天下时代的了解非常少,因为文献资料太少了,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个时代应该很长。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折对于华夏族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这个节点之后几千年时间的华夏一直都走在重复的路上。
2、时代精神的变化是一种至上而下引起的变化。从大禹传位给儿子启开始,人心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3、虽然我们很崇尚那个不失道的社会,但是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于是有了儒家和法家的诞生来管理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11: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   尚书作为皇家文集,构建了“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这样一个圣王谱系。尧帝登基后,分命羲氏与和氏从东西南北不同方位观象记时;舜帝继位后,从中央王朝出发,“五载一巡守”,考察诸侯政绩;大禹治理九州,按距离远近划分“五服”,确立了中央政府与边地民族的政治地缘关系。请问:尧舜禹的这些行动对理解什么是“祖国”有什么意义?
“祖国”这个词语变得立体了,有时间和空间上的意义。
观象记时,指导农业劳动,一群人依据同一套标准来做成一件事情,祖祖辈辈皆如此,这是时间上的含义。
“五载一巡守”,是在小国寡民背景夏,老天的代言人检查小国治理得如何。
“五服”更加确定了中央政府的正统,为“中央”的含义。
以天子,中央为核心,诸侯归附,朝贡的格局。
有一种很强烈的自尊,自信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6 09: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周 第三天  周公以勤劳自励,夜以继日、坐以待旦,他重视统治者勤政的品德,认为商纣亡国的原因之一就是统治者缺乏勤劳品德。你认为纣王失天下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西伯戡黎之后,纣王说“我生不有命在天”,纣王过于自信,自诩他是接受天命的人,没有结合事实进行应对。
但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商朝成立已久,形成了利益集团,君主与贵族,贵族与平民之间应该存在较深的矛盾。从盘庚迁都事迹来看,家天下的格局形成,新的朝代成立一段时间之后,必然会出现治理上的一系列问题,如果有中兴之主即位,也许这些问题和矛盾会得到解决和缓解。在纣王即位时,商朝本身应该就已经很多矛盾存在了,而纣王在位期间,穷兵黩武,加重了矛盾,内忧外患叠加在一起,因此亡国。
我并不觉得商朝灭亡应该归咎于纣王一个人,而是家天下时代的必然走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7 10: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周 第四天  《洪范》篇反复强调君王要“无偏无陂”“无有作好”“无有作恶”“无偏无党”“无反无侧”,告诫君王治国的行为要中规中矩,不做失德之事,要以身作则、克己慎行,做到讲诚信、节用度、尊农时、薄税赋,绥靖惠民,达到理想化的行为模式和人格模式,实现“内圣”之德到“外王”之功的转化,这样才能“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你怎么认识以德治国和和依法治国?

失道而后德,什么是失道?我理解就是天人割裂,人们看不到自己的母亲(道)。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此时的欲,是正欲,只要君王以身作则,克己慎行,百姓便跟从君王的治理,安居乐业。“以”的本意是婴儿与母亲通过脐带相连,“德”这个通道,是唯一复归于天的途径。
依法治国,“依”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一个东西照着另外一个东西做。这在失德,奇欲滋生,需要“法”来约束,匡正人的行为。是德这个通道闭塞之后的不得已而为之。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缺一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8 10: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周 第五天  尚书的讲述处处体现出对天的敬畏之心,多次提到君王即位是上天赐予的使命,每一位贤明的君主希望自己美好的德行能使天帝感应到,从而获得长久的统治。请问你怎么理解“天命”?
要理解天命,首先要回答什么是人。我理解人是天地之子,是天地间最为冲和之物,人的身体构造,都与天地相应。在大同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天子。天人相隔之后,人与天之间需要有一个通道,这个通道就是管理者。管理者领承天命,管理国家,治理百姓,其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合道的生活,维持冲和。所以天命所归,就是民心所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5 08:17 , Processed in 1.082553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