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铃兰 于 2023-8-8 20:45 编辑
第二周 第四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
一、查字正音
忒: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贰”的省略,表示将宝贝一分为二。忒,篆文=(弋,即“贰”的省略,一分为二)+(心,态度),表示分心,心态投机。造字本义:动词,不忠心,心存二两个或多个敬主。由于“忒”与“贰”字形、读音相近,古籍有时将“忒”与“贰”相互假借。
度:“庶”省略,即为“庶”的上半部,表示石块。度,甲骨文=(石,即“庶”的省略,石块、石料)+(又,抓持),表示石匠手持石块,对石料的形状、重量等指标进行掂量、评估。造字本义:动词,石匠测量、评估石料。
量: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古代装行李的布包、布袋。量,甲骨文=(口,即“日”,代替日月星辰——参见“日”、“天”)+(束,即“囊”,行囊,代表旅行),表示行者以日月星辰为参照,计算行程。造字本义:动词,以日月星辰为参照,估算行程。
数:數,金文=(双手,表示体罚)+(人,代表受罚者)+(目,代表脸)+(言,表示责骂),表示列举孩子的错误,并加以体罚、教训。造字本义:动词,列举过错,并加以惩罚。
称:“爯”是“偁”本字;“稱”是“偁”的异体字。偁,甲骨文=(“人”和“又”的混合,提、持)+(再,用鱼笼反复捕鱼),表示用鱼笼反复捕鱼,顺心如意。在造字时代的中国古人眼里,投笼水中,不劳不守,只需临岸收笼,便可天天有鱼,此举既和平便利,又美食维生,可谓顺心如意之至,遂以“爯”或“偁”表示“顺心如意”。造字本义:形容词,用鱼笼反复捕鱼,顺心如意。秦汉以后,“稱”字流行,而“偁”字偏废;使用中又常以“稱”假借“秤”,导致“称”的含义复杂化。《简化方案》以“稱”合并“秤”。
胜:“胜”是“鮏”的异体字;而“腥”是“胜”的异体字。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性”的省略或假借,表示事物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鮏,甲骨文=(自,鼻,嗅、闻)+(鱼,水生动物),表示从生鱼嗅到的难闻气味。造字本义:形容词,鱼等野生动物发出的气味,粗浊呛鼻,恶臊难闻。“胜”被异体字“腥”代替之后,“胜”字中本该读“性”( xìng )的“生”,被误读成 shēng 。而《汉字简化方案》则用字形简单、字音相近的“胜”合并代替字义毫不相关的“勝”。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如微小的事物。
二、翻译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孙子说:过去善于打仗的将帅,首先做到实力强大而不被敌人战胜,其次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不被敌人战胜的关键在于自己不犯错误,能够战胜敌人的关键在于敌人是否出错(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 所以擅长打仗的将帅,能做到不被 敌人战胜,却不能使敌人必然被战胜。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所以说,若我军实力强大,胜利是可以预知的,但若仅凭实力强大而敌人却无隙可乘,就不一定能战胜敌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不能战胜敌人,就要采取防御;可以战胜敌人,就要采取进攻。采取防御是由于实力不足,采取进攻是由于实力强大。善于防御的人将其实力隐藏得如同藏于深不可测的地下;善于进攻的人,把其兵力调动得如同从云霄之上从天而降,所以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预见胜利时没有超过一般人的见识,这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通过争锋力战取得胜利,一般人都说好,这也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一个人能举起秋毫不能说他力气大,能看见日月不能说他视力好,能听到雷霆之声不能说他听力好。古代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是在容易战胜敌人的情况下取胜的。所以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既没有智慧的名声,也没有勇武的战功,所以他们能取得作占胜利,而不会有差错。之所以不会有差错,是因为他们的作战安排能够保证必胜,能够战胜已经陷于失败境地的敌人。善于打仗的人,首先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后不失去任何一个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总是先具备战胜敌人的实力,而后才与敌人决战;失败的军队却总是先冒险与敌决战,而后期盼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需研究兵家之道,确保必胜的法度,才能成为战争胜负的主宰。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根据用兵之法,战前的物质准备要掌握以下五大指标:一是度量土地面积,二是计量物产收成,三是计算兵员多寡,四是衡量实力状况,五是预测胜负情状。一个国家的土地质量,决定了它的耕地面积的多少;一个国家的耕地面积,决定了它的粮食收成情况;一个国家粮食收成,决定了它的兵员数量的多寡;一个国家兵员数量决定了它的实力大小;一个国家的实力大小,决定了它能否在战争中取用。胜利军队的实力,较之于失败军队的实力,其优势之突出就像拿镒与铢比较一样;失败军队的实力,较之于胜利军队的实力,其劣势之明显就像拿铢与镒比较一样。(一铢约0.65克,与镒的重量之比为1:576)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 军事实力绝对优势的一方,其将领指挥士卒作战,其威慑力就像从八千尺高的山涧上决开积水一样,无法阻挡,这就是“形”的含义。
三、简单心得 形,什么身形。哪强哪弱,哪高哪低、哪有豁口、哪有暗道,是紧是松等。
形篇的观点是: 打胜仗的形是这样的:把自己做到实力强大、不犯错,无隙可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超出一般人的认识、深不可测的智略计谋。懂用兵的客观法则:实力包含了相生相克的国土耕地面积、粮食收成、兵员多寡等。打造好自己战胜于敌之形,抓住可战胜敌人的一切时机。
形,我们要善于打造好我们自己的身形,心形,和行动风格。 对“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这句很有冲击,大家都认为好的,真的好吗?答案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的主体性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