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迪

况智迪《道德经》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7-9 11: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3-7-13 18:51 编辑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师说:
第六十章讲,圣人君王的作用在于退身,以德交天人
从而使天与天下合一而归道
这是圣人之本份
这个工作,像媒人,像人贩子
夹带私货就成了人贩子
没有私货就是媒人
怎么做媒人的工作呢?
媒人的工作核心在于一个促合
不在于自己获得什么利益,不能以自己的身体跟所媒的双方发生关系
怎么做呢?
看看地六十一章说些啥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大国者如江河之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善下,是天下之母,天下之汇合处。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母马(上德)常常以静胜公马(下德),以静(无人欲)且为(天之)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大德之国以天之德对待小国,则得以统治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小弱之国以天之德对待大国,则得以统治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所以,或者以有天德取小国,或者因积上德而取无德之大国。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
大国不过是以天德上德蓄养小国,小国不过是加入大国归顺从事大国事业——事德。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所以大国小国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以德为蓄养小国。

本章定义了大国小国,其本质在于一国之德的厚薄
不在于国之物力
并指出了大国小国相处之道,不在于平等
而在于蓄与事
以德蓄,事其德
跟昨天的德交归焉一脉相承
世界在于统一
不在于分裂的独立平等
统一于天道之下
天下终将大同
共产主义终将实现
其实早就实现了
中国社会的基本状态一直就是共产主义
外族入侵、少数民族统治和改开之类偶尔破坏一下,但这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趋势
所谓共产主义,远不及“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来得深刻和准确
所谓德交归焉,远远超越共产主义的讲述
习总在二十大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反过来理解习总这段话:不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就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的重大问题,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世界是这样,国家和社会是这样,组织和家庭以及个人也是这样
延安精神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60章讲圣人之本(份)奶一个合字
61章则将的是大小上下之合
以德为大,大者居下
无德为小,小者居上
上者被人蓄养,下者蓄养人
为啥是这样,而不是像时下的美西方主宰的社会秩序,大者横行霸道任意欺负小者
以无德为大,大者居上,小者居下
改开以后的中国社会也变成了这样
一个高二的学生都能看出来,时下社会的唯一准则是卡着“人性的脖颈”赚你的钱
天下是天的天下
道的天下
天下秩序不以人定
而以天定
天下强者应该辅佐老天爷,而不是为自己豪强霸占
所谓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大国小国山上下下,归于一德
以德交于天道
大者则是这个天下之交处
天道为小为朴,大德厚者也为朴为下为静
替天养天下
这是人间正道
这是本章的主旨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社会是不是有道,是比个体是不是有德更具有基础性的事情
建设一个有道的社会秩序,是圣人事业的根依
所以本章是圣人事业(本份)的根
本章中有些小的点,是可以治细细品味的
比如这一句: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夫妻关系是可以适用的
比如这句,是可以用来指导人际交往的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
大家可以聊聊这些
对天下来说,老天爷是爹,大国是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8: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

师说:
第六十一章讲,圣人的日常要处理好天人之合,其根依在于有大小上下之智
怎么做算是在合?六十二章讲坐进此道

道者万物之奥。
天下万物件件都魅力无穷,何以如此的奥妙在于有道为其宗。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天道善于给与人们可以藏在家里的宝贝(天德),不善于给与人们抱在身上的儿女(人德)。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立人德人教可以在天下这个自由市场卖个好价钱,做一些迎合人的期待的行为以文饰貌可以增加人缘。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人的各种讲究是如此的不善,丢弃它们能说丢弃了什么呢?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所以立天子,置三公以教化天下人,虽然有国器和天子之礼,都还是为了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三皇时期的人为什么以此道为贵?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古之圣人从来没说过,用人道的礼乐可以求得天道,如果天道可以如此求而得之,那么人犯了大逆不道之最,是不是也可以求天赦免?

故为天下贵。
所以道为天下贵。

奥这个字,挺有意思



万物之奥,到底是万物的什么?
望着一个东西,要得其解
什么是解?
这是在找个什么?
我们所找的东西,便是此物之道
这样就鲜活生动具体的定义了道
对道,我们经常会问,他是什么?
什么世道
现在我们也说不清楚
这个定义,可以深刻的帮助到我们
我认为这是本章,很有价值的一个地方
宝与保,这两个字也挺有意思
这两个字的辨析,能获得道的对人的功能的理解
我跟大家讨论这两个点的方式,可以有两种
一种就是我噼噼啪啪讲一通,这大概就不奥
就给保而不是宝
奥这个东西,怎么才能找到
自己百思不得
这是通道
这是第二种做法,能给宝
宝保两途的区分,是区分圣人“合”操作的日常行为——本
所谓“求以得”与否的区分
这是自力更生
自力,自己的力
不要把道作为需要自己保护的东西揣在口袋背在背上、
而是把自己扔进道的泥潭,让自己全身内外上下都是道的泥——坐进此道
让道装我,不让我装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18: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3-7-14 20:53 编辑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师说:
第六十二章讲,道不可求得,就像罪不可求赦免一样
人要有不失道的生活,不能指望通过得道的方式
这种方式人大于道,最终还是人为大
只能通过坐进的方式
这种方式人小于道
人得道,道为人之所持,人比道大,必然合则用不合则弃,道成了被随意打扮的小姑娘
坐进道,人为道之所持,道比人大,人则成了道的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对象,人成了被随意打扮的小阿仔
坚持坐进此道这样的日常,便是守住了圣人以德促合天与人这个本职工作的日常细节
这是圣人之本的本



圣人守住了这样的本,输出什么?

连潞琴
读这一章会想到第八章上善若水中说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陈刚
第八章是根位
这章在第八章的基础上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为天道之为(人道之政仁义礼),事天道之事(人道之事名身货),欲天道之味道(天道之味——道的出口恬淡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以人胜人的成长难,出路在于以天胜人的易;使天道昌盛的治理,出路在于如何使人道灭亡。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要成圣人之所以难,在于以人胜人,只有以天胜人才能够解除内蔽;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有道,必须从消除人道做起。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所以练习做圣人自始至终不能以人道为大,才能够成天道之大并成功于天下。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所以啊,人道之教亏天道而德不真故不信;如此以道御己这容易的事儿,必然遭遇人蔽而变成以己御己这艰难的事儿。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所以圣人像醉汉一样颠三倒四的致力于克服以己驭己,最后终于不再有以己御己的难处了。

这一章似乎反复在敲打人的心脏,一边敲一边念叨的内容是:人靠自己管不住自己
靠别人也管不住自己
所有的人教人言都管不住自己
但凡你认为这是人的见解或者智慧,不管你信不信,都管不住自己
这意味着,我们大多数的学习和交往是没用的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不是因为他这个人
而是因为他选择了不听人话
听人话的人,永远成不了人
就好比我小时候养猪
猪是不听猪的话的,只听人话
所以他们成了猪
道德经快结尾的时候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人和人的交往,如果某一个开关没打开,不如不交往
如果再来点所谓“过度在乎别人的看法”,认为自己到了人群的中心,那就滑稽了
成了滑稽人,总作滑稽事
滑稽,关键时刻打滑了
可以认为是“机”滑
滑,骨头上抹油
看看这章在文中的位置


这是圣人之本的末,也就是决定圣人之本是圣人之本的事实
我们便能理解到,不听人话是多么重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16 19: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pan),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师说:
第六十三章讲不出事儿、不为难,这是圣人的输出状态
这个不出事儿,不为难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
或者说是些什么结构起这个不出事儿不为难的呢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天下全安则天道容易持有,天德容易积累;人德将生未生、未生就要生的时候容易谋取消灭;

其脆易泮(pan),其微易散。
天德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一个名,世道将丧未丧,天人将离未离的时候,容易发生混乱;上德已无其实只剩下一个位,仁义将生未生之时,队伍容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在仁义没有生的时候就坚守德的统治,在乱还未有任何可能的时候就坚守以天克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人德滋生成为合抱之木,是从毫末开始和积累的。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人德滋生成为九层之台,是从累土开始和积累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偏航千里的错误行程,时开始和积累与足下的每一步的。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人德之谬为者天下败亡,执者尽失天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所以圣人不为人德之政,所以不会有失败;不执人德所以不会失去天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人们做事情的常态是,在快成功的时候失败了。成为了陋民、恶民。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要不失败,是需要一直不间断的正确才可以保障的,出现一次错误就会毁灭之外的一万次正确。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因此圣人必然有欲但不欲奇欲,只欲本于天的正欲(不欲),欲不欲,为无为,事无事;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不学本于人的伪学,只学本于天的真理(不学),欲不欲,为无为,事无事,学不学,用圣人之心体察并扶正众人以伪学所伤天理,并重积天德之真;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以辅助万物顺从天道而获得自己当有的样子,而不敢为奇欲、伪学。

理解了这一章的字面意思之后,我们回到篇目体系中能更好地理解今天的内容
六十章讲德交归焉开始,就一直强调,圣人是来辅助天与天下的一体性的
但是这个一体性必须保持和维护道的一元化领导
天与天下的一体性,是道的一体性
不是天下的一体性,也不是辅助者的一体性
圣人不以圣人身,而是以圣人德来旅行辅助职责
天与天下,靠德凝结成为一个整体
不用圣人的尸体肉末
所谓德交归焉
德交归焉这个操作的系统构成,是以以静为下(下者积德,上者失德)为根基(61章),以坐进此道实际劳作而得,而不是以穿件奇装异服表演节目在河对面求来为本质(62章),以欲不欲、学不学(本章)为表达的。
关于得的两种形式,一种是生产出来,另一种是交换得来
最粗鄙的交换方式是换而不交
祈求跪求,求;盗窃抢劫欺诈,贼,是这种最粗鄙的交换
什么东西都可以求,都可以贼,惟有一样东西不行
那就是德
德,偷不来、骗不来、抢不来,求不来
只能自己在生产中被赏赐而来
老天爷只在劳动现场颁奖,奖品是德
这里联想到一个概念,就是权利
这是支撑时下社会的根本概念
这个社会是以权利义务为枢纽建立起来的社会
就是怎么瓜分资源的规则
德,无疑是所有权利的客观源泉
终极权利
绝对权利
其他的权力都可以分配、交换、让渡、剥夺和被剥夺
惟有德,完全不可以分配、交换、让渡、剥夺和被剥夺
这大概便是西方人说的天赋人权了,虽然西方人认为他们说的天赋人权是别的东西。



道德经中经常使用复字
结合鬼谷子反应篇,复的含义是用心体察
是反到对方心里的事实之后,在自己心里所获得“印记”和随之发生的运算
所谓反复
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
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的德,也是一种复
本章有一句“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可以尝试如此理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16 19: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3-7-17 19:30 编辑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如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师说:
第六十四章讲慎终如始地不欲不贵不学,是圣人不难的根基
日常做什么算是做简单的事儿呢?今明两天,看看第六十五章怎么说的。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跟春秋时代称呼的古时候,善以道治天下的人,不是以道教化百姓做这样做那样或者知道这样那样,而是让他们随天地而动做好自己那点事儿。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老百姓所以难治理,是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所以自以为的道德治理国家,是偷走了天下之天。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不以智治国的国君,才是天赐国家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不以智治国和以天道治国这两件事,都是有宗有君不违天理的治国常法。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常知稽式的人,叫做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玄德行天道之功至深,不行人道之路至远,与逐物之道至反,然后才可以有顺天合德的大顺。

本章字面意思不难懂
注意理解几个概念:明民与愚民;贼;稽式的内容;玄德;深远反;大顺。
像玄德这个概念不是第一次出现,和前面的对比一下
远反也不是第一次出现

第十章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章剩下的语句是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蓄之
这是说的人玄之本
本章讲:如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也是讲的圣人(玄人)之本
这样看来,玄作为一种操作,其操作系统,在人的生活中的位置和地位是确定的
人善于这组操作,是他日常化的能力,是玄德
这是第一
第二,这两处对玄德的描述有没有什么不同
如果有不同,意味着什么
如果没不同,为什么要重复说?
第十章的玄德,强调一个动作的两个侧面
生——不有,
为——不恃,
长——不宰
本章强调常知稽式
以智治国——不以智治国,
国之贼——国之福
这两种描述,前者讲做的方式、具体做法
后者讲的组的时候心中要惦记的
前者是志思,后者是神德
合起来便有了一颗圣人心
志思神心德就全了
玄德这个德就运转起来了
只要玄德运转起来了,人就真的玄起来了
假如我自己玄起来了,我会是个什么样?就此时此刻来说,我努力玄一把,会临时产生个什么新状态?
整体性的把握第六十章(不以身连接天与天下,而以德);六十三章讲不做使得自己悖道而陷入为难死地的事儿,只做符合现实和道的要求的小事易事;本章第六十五章讲不为贼只为福的事儿
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在我们的心中的样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比如(我心中的)世界秩序,也许真的呈现出不以自己为中心的特征
比如我可能会发现,我的领导在我心里的意义变了
我的客户在我心中的意义变了
我的家人在我心中的意义也变了
我自己在我心中的意义也变了
所有的一切变化,整合在一起的整体的意义和性状也变了
我在其中的状态和功能也变了
不知道的人可能会说我的视野视角变了,其实我的眼睛也没有征得更大,只不过呈现在眼前的世界变了而已
所谓世界到我心里来
所谓不出户知天下
世界一旦进入我的视野,自带神威的信息,瞬间将我征服覆,不需要思考与自我控制便从“身体”旁路控制了我的志思心德





这里属的直接,是指的60章说的圣人以德交天与天下,而不是以自己的身交天与天下
以德交,直接;以身交,间接
63章的难易大小
64章的学、不学
本章的稽式
整部道德经,讲的全是这个直接间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23 20: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为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师说:
第六十五章讲
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如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常知稽式,不论是怎么治国,都有一个治
者个治,输出的行为是什么呢?
争与不争
有所争,有所不争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看看第六十六章怎么讲这个问题的
这一章提出来的问题,其实挺耐人寻味的

我们读个书,不就是想让自己像圣人学习么?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
就这么个人,跟所有你我他一样的一个自己
凭什么你说话,别人就不认为你说的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骗人
或者是为了图嘴痛快而瞎扯?
一件与大家都相关的事情,很多人一起做,做好了之后,为什么人家要认为自己该做,而对同样是参加此时的你则应该感恩戴德
这是个问题,一个真的问题,是吧?
本章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来了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为下,故能为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中超级大的那一个,是因为它一直好好的呆在百谷之下,所以能超级大。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所以圣人想要成为百姓的天,必然需要比百姓少说废话空话没根据的话;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想要成为百姓的统帅领头人,必然需要德在民先而身在民后。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这样圣人指挥一切而百姓不感觉到负担沉重,主宰一切而百姓不会反对他。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此天下乐于推崇而不会对其失去兴趣。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以其尊道贵德归功于天,而不以身与天争功的德行,所以天下没有可以与之争地位争圣功的。

争正事不争天功
争事不争功
所以没人有你的功大
这种感觉,还是挺需要在心里运筹运筹
把它条理顺畅
一个人怎么成为众望所归众人所贵的那一个?
面对这个问题,不知大家是什么感受?
这个感受决定了我们能不能讨论这个问题
这也是本章的主题
嗯,所谓众望所归众人所贵,就像本章所描述的:乐推而不厌
嗯,差一口气@况智迪(小迪) ,泄了
嗯,读这样的文章,这样的作品,不尝试做这样的人,读着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就要设想自己去成为众人所贵众望所归。
设身处地的在内部发现自己,识别自己,建设自己。
缺啥补啥,努力的往这条路上去转移。
所以大家应该直面一下那个问题。
不是从理论上去整理它,而是从我自己怎么上这条路上去探索
不是去告诉别人怎么做,而是我们自己率先做到。
我想如果没有这个功夫,那我们这些经典读了是没有用的,浪费时间。
甚至可以认为读的越多受害越深。
——天天用言教的方式反对言教
越反越言
这个功课不光是在我和他人之间,自我内部也同样使用。
所以我们没有资格说我不需要做成这样。
如果我们能实际的探索往这个方向转身,那我们慢慢的就会成为一群能带领一群人的一群人。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回应一下前面那个问题。
一个人怎么成为众望所归众人所贵的那一个?面对这个问题,不知大家是什么感受?
像小迪说的,可能都是那种感受,那种泄气,类似于泄气的感觉在阻碍着我们。
所以我们先看看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自己的感受。
从这里开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23 20: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3-7-23 20:58 编辑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师说:
当面对那个主题,我们差不多都有一个内部“软”、“脆”、“顶”的地方
有的人对自己诚实,可以直面和承认;有的人用解释的方式回避,有的用抽象化的方式回避,有的用说应该怎么做的方式回避
这就是66章讲的上下前后出了问题
所以我们一旦居于指挥者位置,总不会有“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处上而民重,处前而民害
做个父母,孩子说被父母创伤了,还会给自己搞个反抗期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要推翻父母的反动统治
就会自己的所有子人格,都在反对自己的“核心”
都在对“自己”搞破坏
都不喜欢自己
我们用这种方式:展现表面上做官,跟内部的“软”“脆”、“顶”,之间的对比
应该可以体会到圣人的输出中的那种不贪天功,不贪民利的状态
我们描述的各种困难感受,进一步体会就会发现,那要么是贪功,要么是争利
要么是既贪功又争利
怎么才能做到不贪天功不争人利?不贪天功不争人利之后贪点什么争点什么?
要贪老天爷的奖赏,要争老天爷加持!
奖赏等不来,加持求不来
只能是“交换”而来
做能够和老天爷“交换”奖赏和加持的事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
天下都说道很高级,好像跟我长得不一样,我看不到。因为比我高级,所以才跟我长得不一样,我才看不到的。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如果跟我们人长得一样,道岂不是也像我们一样一天天衰弱以至于消亡了么?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有三个法宝,可以使人不像现在这样日渐消瘦,而是像道一样童颜鹤发。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为天下先。
一个叫做天德饱满,二叫做收敛人心不跟天公比高,三不把自己当天下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天德饱满能力大胆大;不害天公才能天德饱满;不冒充天下师才能不害天公而国运久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现在的人缺天德还胆子挺大;害天不止还到处布道;好为人师越做越欢。天下必亡。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以饱满天德为战则勇而必胜,胜而以饱满天德为守则爱民而守道必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失道的天下,圣人将复其德而救;圣人得天下者以天下之饱满天德,守护天道。

上章讲不与天争功不与民争利,本章讲与贼妖争天下。
回顾一下60章以来的主题:



圣人的日常活动,就是用自己的身送自己的德去链接天与天下
这过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以身代德
相当于切菜切了手
圣人做好这事儿,其根依在于处理大小上下的操作不出问题
不然就会从根本上决定,必然以身代德
圣人用自己的身送自己的德去链接天与天下,不是坐在天与天下的边上求,而把自己坐进此道之中,让自己的身心实际投入天与天下的交互活动之中。
这是圣人天天做的事情
天天都在劳动现场
就像小时候走亲戚,到家了,家里没人,到哪里找呢?到他们家的庄稼地里准能找到他
圣人按照坐进此道的方式,以德联系天与天下,虽然天天做这事儿,但基本上就不会遇到难事

这是因为什么呢?为什么圣人天天长期从事这个活,却一直没有难事?

圣人一直坚持学不学欲不欲,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是根基上的决定因素
圣人的日常,知稽式不为贼,知稽式造福,这是没有败事难事的直接来源
圣人不为贼造福于天下的行为表现为“争”
圣人一直没有难事,是圣人一直在“争”
不与天争德,而(替天)与民争德
不与民争利,而(替民)与天争利
——没有为自己争
没有自己的独立的利益
自六十章以来所讲的这些,便是圣人的日常工作
到这里道德经关于圣人之本便讲完了
明天开始是圣人之末

可以发现一个规律,越接近末,圣人越接近“争”、战
我们是不是可以猜测,华夏的圣人,是特别能战斗的人
华夏圣人乃天将
华夏子民当为天兵
坐进此道,便是上战场啊
以自己的身,把德作为建筑材料链接天与天下
像是董存瑞用身体支撑炸药包


圣人之本在于以身支持自己的德去交天与天下
不因为自己的存在而阻碍伤害天与天下的情义
这样的本份,输出来的是个什么样呢
68道80章讲述这个问题

圣人也好普通人也好,对天与天下之间的情义联系,不存在推动贡献,只要不害就好
所谓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23 2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3-7-25 17:49 编辑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为配天古之极。


师说:
第六十八章是新单元的开端


这个单元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从外部看到圣人一天到晚在做什么,也就是圣人的输出是什么样的
第六十八章讲善为士、善战、善胜敌、善用人。
也就是说圣人输出的,就是善为士,善战、善胜敌、善用人
他是做成什么样子的呢?
一个善字了得
那么怎么个啥法的呢?
就这么了得了
为士,替天行道,做天子卫天道的事儿
没有舍慈且勇
没有第六十七章说的: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作为天的儿子,不会把自己降格去做人的儿子
去听隔壁王大叔说,全家人吃饭你一个人读书,亏得很
然后就对父母生怨气
只记得老爸老妈说的
只记得:
背着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也不怕那风雨狂,
只怕先生骂我懒哪,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不是为做官,
也不是为面子光,
只为做人要争气呀,
不受人欺负不做牛和羊,
牢记初心不忘使命
当然圣人不是读书郎
他领的命不是读书
而是什么呢?
战胜
那样不受王大叔挑唆的人,怎么战呢
战而不怒
怒是什么意思?
一般会觉得怒是肆无忌惮的往外做功
实际上,怒,是心中的气憋着了才叫怒
肆无忌惮的发泄,叫愤
善战者不怒,说的是会战的圣人,不把战力内耗私用
不光善战
还战无不胜
善胜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为什么总能胜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天下无有入无间
圣心虚漠,无为无事无味
无有
不像人心,隔壁王大叔的心
心中有总是有个
有怒而心实
心中啥都没有,那这个空心就像一枚空口袋,不装点东西回去是不可能的
心中有,就像是扛着一包宝贝上战场,这就是来送菜的
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的一颗心,拿什么战并且还总是战胜呢?
用人
天下皆为圣人所用
怎么 才能用天下
为之下
你稍微矮点,别人的东西都掉你家来了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为配天古之极。

一句话,只要忠诚,就能善为士、就能善战,就能善胜,就能善用人
不听挑唆,不受诱惑
听爹妈的话,跟党走,坐席多吃菜,少喝酒
一心一意,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
不该做的坚决不做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怕有一颗耿耿忠心的人
这样说起来,我们大概就能理解了,为什么圣人看起来傻里傻气的
这是圣人的末
圣人的输出
厉害的好人是也
这种本事,叫做不争之德
傻人有傻福
无娘儿天照顾
本来有个爹妈,就会有不小的风险,莫要到处认干爹干妈
莫把隔壁王大叔调侃当真
小时候夏天的水库浇完地以后没多少水了,浅浅的泥浆池子中到处都是生长了一年的野生鱼、黄鳝鱼鳅
孩子们搬出家里的各式各样的装备,什么筲箕、撮箕的,下泥潭里摸鱼鳅
我抓住一条鱼鳅刚刚要放进手里的箢篼,鱼儿跳出来了
我的一个女同学那个动作之快,一下子就抓到他的篮子里了
我们面面相觑,最后他还是把这条鱼鳅装进他的篮子里了
这事儿,几十年过后想起来都还很有冲击力
就是因为他手里的篮子比我低得多

善为士者不武;
善事天道者不学人样舍慈之勇、舍俭之广、舍后之先。

善战者不怒;
善于打斗搏杀(五)者,心中没有憋着别的事儿;

善胜敌者不与;
总是取得胜利的,不会被已被宝贝上战场来送菜

善用人者为之下。
善用天下人力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这是所谓的不争人气争天气的

是谓用人之力;
这是所谓以天下为身,用天下之力;

是为配天古之极。
这是上古圣人人德配天的极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30 10: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rǎng)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师说:
第六十八章定义了圣人的输出,不外就是“不劳而获”
不争而有德;
用别人之力。
为士还假装斯文;
战还不用怒;
胜还不用与;
用人还为之下,你自己解决问题
实在话,这如果不叫霸道,还有什么霸道
我们几乎都认为,自己不是圣人.....
认为圣人跟自己无缘
不知道了解圣人之后,还会不会这样认为
事实上,我们一直想像圣人那样霸道
只不过是傻不拉几的走错了路
眼看失败太久,只好心是口非掩饰失败
庄子说,做强盗也有其道
我们想各种不劳而获,也要守其道
圣人之道,是正确的盗道
这是六十八章告诉我们的
这种正盗之道,还有结构细节吗?
看看第六十九章怎么说

用兵有言:
长期带兵打仗的人有说: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天将不主动发起战争,而以天之慈保卫天下百姓而已;

不敢进寸,而退尺。
不先出招示之以实,而是藏而示之以虚。

是谓行无行;攘(rǎng)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这便是所谓行军不用行走(不为主);不用力主动推动进攻(不进寸);退至无敌之处而后应(退尺);执道而战而不执兵以战。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战争之祸患没有比轻敌用人战而不用道战更严重的了,轻敌会导致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丧失。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所以旗鼓相当的情形下,持天道之慈的必胜。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指出了圣人的日常输出,便是个“不劳而获”
当官不费劲,打仗不费力,胜敌不用出场,用人不用“付工钱”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怎么才能享受到如此生活?第六十九章指出了维持这种生活的根依
天天做客做翘脚老板,不进一寸,还要退一尺,连打仗去战场都是别人来,搏斗都不用出手,引诱敌人都不用自己出马,有兵也不用而用对方的老仙人。
认为不这么做就是轻敌,轻敌就是不用老祖先而自己亲自上场干仗。 坚持主张斗争中的对方是可怜的,战略上总是瞧不起对方,坚持自己的娃娃自己教育。这样才能获胜。
不然就是轻敌
一句话,过上这种“不劳而获”的生活的根据是,圣人一直坚持不轻敌
这种生活方式啊,那是想想都爽
要是真的过上了,不晓得是个啥劲
怎么才能真的过得上?
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不轻敌就必须把老祖先顶在前头
凡事不用亲自出马
而是把对方的祖先请来
让他的祖先去干自己的子孙
不像美国人,全世界教人做事
而面对美国这样的做派,我们从来都只是那一句:坚决反对
坚决反对,言下之意,你爷爷回来教训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30 11: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he)而怀玉。


师说:

坚持哀兵必胜,也就是坚持自己是天道打工仔,是过上“不劳而获”生活的根据
不当老板不操心,老板的事情做好了,打工的日子好过
老板威风,打工的可以狐假虎威
选天道做老板,忠心耿耿的把他的事情做好
这就是哀兵必胜
所谓哀兵,就是向他的老板一样慈俭不先的兵
就是天兵
哀,慈俭不先
日常做什么算是坚守了哀兵本份
看看第七十章怎么说的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我说的这些话很容易懂,很容易做。(的确是这样啊,打工仔和老板的关系嘛,真的很简单的道理,易知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天下人就是没办法听懂,也没办法做到。(都想自己做老板)

言有宗,事有君。
说话有根据,做事有领导(心中有组织眼中有领导)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因为遮蔽于人而不可入天,所以不能上天到我这里来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能上天来知道我者少,能够以我为准则者必为天下贵

是以圣人被褐(he)而怀玉。
所以圣人有凡人羡慕的人德之身,却心怀天道,不以身为贵。

天兵必然生活在天上,所以必然圣人生活在天上  
不然做不成哀兵
言有宗事有君,这是个很有操作意义的指示
所说的话,是从很肃穆地方得来的
做事情执行职务,是从最高领导和事情的本身的规律那里得到指引的
宗君在哪里?
在天堂 、朝堂
不依祖宗的胡言乱语,不依事理和领导的胡作非为
说什么不说什么,怎么说;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
方向和方法
心里有数,怀中有宝
人的外形都差不多,内心有宝无宝,决定贤愚不肖
这宝,便是宗君
正常人要“不劳而获”,根本上要成为哀兵,日常操作的本份则是心中有组织眼中有领导
否则劳而不获
能与不能,影响因素不少,本章讲述的则是一个人蔽
就是人的心思境界,穿越不及宗君的罩子
自由我来,而我连不上天庭庙堂
掉线的手机,断线的风筝

暖心(王雪良) 7-29 09:32:58
本章中的“甚”,是很、非常的意思吗?

陈刚 7-29 09:36:01
不是很不是非常,是超级过份
超级过份了,跟事无事、为无为就一个意思了
我们目前流行的行风
广泛而深刻的铲除了本章之处的“本”
从现象上,言无宗,事无君
信口雌黄,想一出是一出
没想也是一出
戏精上身
心中绝无庙堂祖宗
绝无天理人道
上班做事,把领导家长当做敌人对手
当做抢劫和偷盗对象
而领导家长也把下述儿女当作抢劫偷盗对象
天下成了天下人的天下
人人穿越不过宗君这个天花板
群魔乱舞
所以刀郎又火了
一群在黑暗中乱撞的天下万类
天下人自己治理的天下,成了狗狗营
人人成了马户又鸟
只剩下一张嘴闹革命
可能正常的有宗有君的社会,我们不觉的,当真的全天下都真的失去了宗君,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道德经中不少地方都出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地方意思相反的情形
看起来意思相反的情况,指称的事实再往下一层往往是一样的
这就要我们摆脱特定的思维方式
嗯,可以叫做查字典思维
所谓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中,有一个特点,就是某个人为定义的概念,含义不变
在同一个论述中不变,这是思维逻辑的要求,科学思维本来主张的也是这个
但科学论练久了,就容易忘掉“同一个论述”这个不允许变动的范围
成了在所有时空都不变
这是科学发展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本质正是你说的,失去了宗君
就碎了
发展到极致,就成了刀郎口里的马户又鸟
马户又鸟大概的意思,我理解的是:驴不知道自己是驴,只知道自己的两个部件马户;驴的嘴能说,所以觉得自己不是驴,像是鸡
马户等于鸡
不等于驴
又鸟也是类似的意思
鸡知道自己有又鸟两个部件,不知道自己是鸡
觉得自己一张嘴叫起来随心所欲,挺像驴的精神
所以又鸟加起来,不是鸡
是驴
因为
驴=马户
鸡=又鸟

马户=鸡
又鸟=驴

所以:
又鸟=马户
所以: 鸡=驴
所以:众生平等

一张嘴打天下
西方人主张的社会价值观,其实很早就被蒲松龄推算出来了的
这也是本章论述的反面
所以马户和又鸟,是我们人类最大的问题
用我们的精神结构模型:我造人(圣人怀玉),人(自)做事(圣人被褐)
人就是自我
左边一撇为自,右边一捺为我
跟鸡、驴的字形结构对照
自我是人类最大的问题,被褐与怀玉是人类最大的问题,马户和又鸟是人类最大的问题
这东西比拉康的言语分析早多了,并且高级多了

暖心(王雪良) 7-29 11:00:21
“我说的话是很容易理解的,也是很容易执行的,因为我说的话有道为宗,我执行的以君为上,如果你们心中无道,目中无君,我说驴,你们就说马户。”

陈刚 7-29 11:04:23
对头,这个概括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19 05:35 , Processed in 1.093353 second(s), 14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