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03|回复: 56

陈慧《三略》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9 17: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不当兵不做官的人读兵书有什么用处?这是每个参加兵书阅读的人需要回答的问题。

  时下奸商多、奸官多、奸民多,一句话奸人多,而我们自己,则邪愚的多。生活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智慧测验;同时世间奸邪之术经久不衰,越来越昌盛,学习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洗脑与反洗脑的较量;更加重要的是,当今国际世界,战云密布,文化战、心理战、经贸战、科技战、金融战、生化战、甚至热战甚嚣尘上,各种无底线无规则缺德失道蔓延天际,各种安全关切,成了生活的日常内容。安排阅读一些兵家经典,以备时需。在《鬼谷子》之后我们安排的兵家作品是黄石公的《三略》。
  《三略》即策略、谋略、战略,此书简略不穷,但其意精明,虽未述全,但不失为兵家上乘之略,相对于《六韬》更精深、更全面。《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著名的中国古代军事著作。 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


  黄石公的作品我们已经读过《素书》。《黄石公三略》 分上略、中略、下略3个部分,共3800余字。与前代兵书不同,它是一部专论战略的兵书,尤其侧重阐述政略,这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专著。《三略》的另一个特点,即是大量引用古代兵书《军谶》《军势》中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共引用了700余字,占全书的1/6强。因而为后人保留了这两部已佚兵书的部分精华。结合对素书的理解,可见黄石公作品的特点是立足于整体的所谓“上帝视角”。


  推荐导读读本:白云先生著 《先秦经典中的管理智慧(下)》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ISBN 978-7-214-25228-9。可以使用各种版本的导读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9 17: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3-2-19 23:01 编辑

2023.02.19 星期天  第一周第1天原文:
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
《军谶》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一、查字
务:“敄”是“務”的本字。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持械打击。敄,金文矛,武器攴,持械打击),表示持矛拼杀。当“敄”的本义消失后,繁体金文在“敄”的基础上再加“力”(竭力),强调在你死我活的搏杀中“竭尽全力”。篆文将繁体金文的混合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动词,手持矛盾戈戟,进行你死我活的竭力搏杀。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反“夂”,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务”,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古籍多以“務”代替“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務,趣也。从力,敄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务,为使命而奔忙。字形采用“力”作边旁,采用“敄”作声旁。


揽:覽,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俯视。攬,篆文手,抱持俯视),表示抱着看。有的篆文将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造字本义:动词,抱在怀里看。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覽”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揽”,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覽”简化成“览”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㩜,總撮而持。从手,監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擥,总揽撮持。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监”作声旁。


通: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可使器物。,甲骨文辵,行进用,借代物用),表示物用来往,交流有无。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用”写成。篆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用”写成“甬”造字本义:动词,不同部落或聚邑彼此来往,交换物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通,達也。从辵,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通,直达。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甬”作声旁。


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分解、失去原形。,篆文麻,即“糜”的省略,分解、失去原形非,即“菲”的省略,蕨类植物),表示失去原形的蕨类植物,即在风力作用下变形、葡伏的蕨类植物。造字本义:动词,茎干柔弱的蕨类植物在强风中变形,葡伏倒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麻”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非”写成古籍常“披靡”并用,表示强者所向无敌:“披”指迎面拨开、分开,比喻强势进攻的力量,将弱势防守的阵营,打得星散零落,从中辟出通道;“靡”指蕨类植物茎干柔弱,不堪一击,在风中变形,葡伏倒地。古籍也常“靡蓱”并用,比喻没有自主力的弱势小生命:“靡”指顺风葡伏的柔弱植物;“蓱”指随水漂流的无根植物。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靡,披靡也。从非,麻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靡,披靡。字形采用“非”作边旁,采用“麻”作声旁。


倾:”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 ,金文人,当事人頁,是的省略,颈脖),表示向前倾斜着脖子,以便耳目接近关注目标。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匕”,将金文字形中的“頁”写成。当“”的“向前倾斜颈脖”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前仰脖子,以便让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尽可能接近所关注的目标对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倾”,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頁”简化成“页”古籍多以“傾”代替“頃”。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傾,仄也。从人,从頃,頃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倾,歪着头。字形采用“人、顷”会义,“顷”也作声旁。


含:含,金文今,即“吟”的本字,低吟口,嘴),表示在嘴里低吟。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今”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话在口中,没有吐露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今”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含,嗛也。从口,今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含,口有所衔。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今”作声旁。


咸:,甲骨文戌,大戈,杀戮武器囗,聚邑),表示对城邑进行毁灭性杀戮。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戌”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戌”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毁邑屠城,全部消灭。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戌”写成古人称军队守城为,称毁邑屠城为。《汉字简化方案》用“咸”代替合并“鹹”。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咸,皆也。悉也。从口,从戌。戌,悉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咸,全,都,详,尽。字形采用“口、戌”会义。戌,详尽。


助: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祖”的本字,表示宗族先民。助,金文且,即“祖”的本字力,体能、能量),表示祖先赐予力量。篆文将金文字形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将金文字形中的“力”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祖先神灵赐予力量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且”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力”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助,左也。从力,且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助,辅佐。字形采用“力”作边旁,采用“且”作声旁。


怨: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宛”、亦即“婉”的省略,表示弯曲、回转。怨,金文夗,”、亦即“婉”的省略,弯曲回转心,情绪),表示委婉、迂回表达的负面情绪。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夗”写成“命”,将籀文字形中的“心”写成,表示对强令的不满。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委婉、迂回、间接的方式表达不满情绪。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夗”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怨,恚也。从心,夗聲。,古文怨。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怨,藏恨于心。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夗”作声旁。,这古文写法的“怨”字。


攻: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多用的巧具、器械。攻,甲骨文工,多用的巧具、器械攴,持械击杀),表示武器、巧械并用。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简化为“工”,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攴”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梯械、武器夺寨拔城。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攵”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攻,擊也。从攴,工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攻,武力打击。字形采用“攴”作边旁,采用“工”作声旁。


施: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与“”同源,是“的省略,表示蜿蜒蠕动。,金文㫃,是的本字,飘扬的军旗也,即”的省略,蜿蜒蠕动),比喻军旗在风中旖旎飘动。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㫃”写成,即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旗杆形状写成形的,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旗幅形状写成形的造字本义:动词,军旗在柔和的风中旖旎招展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㫃”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也”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施,旗皃。从㫃,也聲。齊欒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施,旗帜飘动的样子。字形采用“㫃”作边旁,采用“也”作声旁。齐国欒施字子旗,由此可知施是旗。


加:,金文疑为“”(即“嘉”)的金文字形之省略,是“”的本字。,金文力,极力,即的省略,亦即“龠”的省略,吹奏多管多孔的排笛),表示竭力吹笙击鼓。当省略了“”、被简化为“加”之后,金文再加“壴”(鼓)另造“”代替,明确“吹笙击鼓”的本义。篆文将金文字形中手臂形的“力”写成,淡化了手形;同时将金文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动词,在丰收庆典的颂神仪式上,竭力吹笙击鼓,狂欢礼赞。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力”写成,手形消失。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加,語相增加也。从力,从口。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加,说话夸张。字形采用“力、口”会义。




二、翻译
君主统治将领之去,要竭力把英雄抱在怀里看的心,对有功之人要赏䘵,把自己的志与从人交换。所以与众人有共同的目标,一定能做成功;与众人所厌恶是一致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的。国家治理好,家才能安定,在于得到人心;国破家亡,是因为失去了人心。所有的生命,都希望能够达成自己的愿望,都希望自己被认可被肯定。
《军谶》说:“柔能胜刚,弱能胜强。”柔,德不形;刚,有形有其所长。弱者以柔弱容蓄获助,强者以用强而被攻。柔有所布署兵力指挥战斗,刚则能军旗在柔和的风中飘动;弱越是用德越无为,强就越有为越强。把这四者结合起来,君主能够怀德用德,臣能够情才使能,德与才相合,这样才是最适宜的上下关系。





三、背诵
已上传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0 19: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3-2-20 19:22 编辑

2023.02.20 星期一  第一周第2天
原文:
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故能图制无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极,密定九夷。如此谋者,为帝王师。
故曰: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圣人存之,动应事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情;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能城郭;藏之胸臆,而敌国服。
【作业】
1、查阅本义不少于10个字。
2、翻译文义。
3、背诵并录音
一、查字
1端:“耑”是“端”和“湍”的本字。耑,甲骨文上有水,即涉水老,拄杖者),表示老人拄杖涉水。有的甲骨文止,脚支,竹杖),两点表示水滴。金文严重变形,误将甲骨文字形中上部的“止”写成“爪”形的,误将甲骨文字形中下部的“老”写成“而”形的。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当“耑”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立”(站直)另造“端”代替,表示老人拄杖直立。造字本义:动词,老人借着拐杖站直、站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立”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耑”写成。作为动词时,古籍多以“端”代替“耑”。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端,直也。从立,耑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端,站直。字形采用“立”作边旁,采用“耑”作声旁。


2辄: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经常抓摸耳垂。輒,篆文耴,经常抓摸耳垂),比喻经常抓扶车箱边上的扶杆。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在动荡的车上,时不时习惯性地抓扶车箱边上的扶杆。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辄”,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車”简化成“车”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輒,車兩輢也。从車,耴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辄,车箱左右可以凭倚的木板。字形采用“车”作边旁,采用“耴”作声旁。


3随: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墮”的省略,表示坠崖。隨,篆文辵,行进隋,是的异体字,抛崖天葬),表示跟进入葬,即活体陪葬。造字本义:动词,生者跟着死者陪葬。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隋”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随”,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工”,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隨,从也。从辵,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随,跟从。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省略了“土”的“”作声旁。


4疆:“畕”是“畺”的本字;“畺”是“彊”的本字;“彊”是“疆”的本字;“疅”是“畺”的异体字;“壃”是“疅”的异体字。畕,甲骨文田,借代封建的领地田,借代封建的领地),表示交错的领地之间的边界。当“畕”成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在两个“田”(封建领地)外边各加一横指事符号另造“畺”代替,强调领地的外围地带、领地的边界。当“畺”成为单纯字件后,楷书异体字再加“田”(封建领地)另造“疅”代替。当“疅”字偏废后,篆文异体字再加“土”(大地)代替“田”(封建领地)另造“壃”代替,强调边境地带的“广袤大地”含义。当各诸侯国将战争作为解决边界纷争的常态手段后,甲骨文再加“弓”(借代武器、武力)另造“彊”代替,强调边境的国防属性。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畕”“畺”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畺”写成。“彊”的繁体金文加“阜”(山地),表示山地边境。有的繁体金文加“阜”(山地)、加“土”(大地),表示地广人稀的边境地带。篆文省去繁体金文字形中的“阜”,将字形写成“疆”。造字本义:名词,武力护卫的国界、边境地带。隶化后楷书承续篆文字形。古籍多以“疆”代替“畕”、“畺”、“疅”、“壃”和“彊”。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畺,界也。从畕;三,其界畫也。疆,畺或从彊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畺,国界。字形采用“畕”作边旁,三,表示边界的划线。疆,这是“畺”的异体字,字形采用“彊、土”会义。


5匡:“匚”是“匩”的本字;“匡”是“匩”的异体字;而“匡”是“筐”的本字。匚,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竹子揉曲成的筐子,容量大致为一斗。简体甲骨文将空心的竹子写成单线。当“匚”成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羊”(羊糕,小动物)另造“匩”代替,表示用来装羊糕的竹筐,以免羊糕乱跑逸失。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匚”写成,并用“㞷”(“往”,前行)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羊”(羊糕,小动物),强调防止小动物乱跑的竹筐。简体金文将“匚”简写成。篆文承续简体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匩”误将篆文字形中的“㞷”(往)写成。楷书异体字“匡”将“㞷”(往)简写成“王”造字本义:名词,防止小动物乱跑逸失的竹筐。当“匩”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竹”另造“𥮟”(楷书异体字简写成“筐”)代替。作为名词,古籍多以“筐”代替“匡”。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匩,飲器,筥也。从匚,㞷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匡,盛饭用具,竹箱。字形采用“匚”作边旁,采用“㞷”作声旁。


6极: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抓住。极,篆文木,械具及,抓住),表示起控制作用的器械。造字本义:名词,绑在马背或驴背上的木架子,方便载物或插、挂物件。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及”写成。古籍有时假借“极”代替同音的“極”。《汉字简化方案》用“极”合并简化“極”。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极,驢上負也。从木,及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极,绑驴背上用以载物的木架。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及”作声旁。


7鲜:鮮,金文羊,借代深山旷野中的野生动物魚,借代江河湖海中的野生水产),表示深山旷野中的牛羊等野生动物、及江河湖海中的鱼虾野生等水产。篆文将金文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将金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魚”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野生动物或野生鱼虾水产熬煮的膏汤,带给人的口味清新美妙的享受状态。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魚”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羊”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鲜”,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魚”简化成“鱼”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鮮,魚名。出貉國。从魚,羴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鲜,一种鱼的名称。出产于貉国。字形采用“鱼”作边旁,用省略了两个“羊”的“羴”作声旁。


8微:“”是“微”的本字。,甲骨文長,长发的老人手执棍杖),表示老人拄杖而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微”加“辵”(行进),强调行进。篆文大体综合了金文“的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老人形象“長”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微”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微,隱行也。从彳,聲。《春秋傳》曰:“白公其徒微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微,隐藏身份,悄悄行进。字形采用“彳”作边旁,采用“”作声旁。《春秋传》上说:“白公的门徒将他的尸体隐匿在山上。”


9舒: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紓”的省略,表示宽缓的、宽松的、缓和的。舒,金文舍,简易客店吕,两个“口”,多窗多间的建筑),表示多窗多间的、宽敞的简易建筑。篆文舍,简易客店予,即“紓”的省略,宽松、缓和),表示宽松的建筑。造字本义:名词,居住得心情顺畅的宽敞建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舍”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予”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舒,伸也。从舍,从予,予亦聲。一曰舒,緩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舒,伸展。字形采用“舍、予”会义,同时“予”也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舒”是和缓的意思。


10弥:“爾”是“彌”的本字。,甲骨文、金文像多箭齐发的弓弩。当“爾”的“集发弓弩”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弓”另造“彌”代替;是对的误写。有的金文加“曰”(箭耙),强调射击。篆文用“王”代替金文字形中的“曰”造字本义:动词,将多箭弓弩的所有箭位装满。隶化后楷书省去篆文字形中的“王”,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弥”,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爾”简化成“尔”。作为动词,古籍多以“彌”代替“爾”。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彌,弛弓也。从弓,璽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弥,放松弓弦。字形采用“弓”作边旁,采用“尔”作声旁。


11卷:“釆”是“”的本字;“”是“卷”本字;“卷”是“捲”的本字。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釆,甲骨文是指事字,四点指事符号代表零散的食物,“十”是“又”的简写,表示抓取,整个字形表示用手直接抓取食物。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又”写成,以区别于“十”。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四点指事符号省略成两点。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当“釆”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在“釆”的基础上再加双手“廾”另造“”代替,表示用双手抓食。当“”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在“”的基础上再加“(人)另造“卷”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将米饭揉压扁平并捲成圆筒形,方便旅途或劳作于野外时抓食。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釆”和“廾”连写成不知所云的“,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卷”。当“卷”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捲”代替。古籍多以“卷”代替“”和“捲”。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卷,厀曲也。从卪、龹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卷,膝部弯曲。字形采用“卪”作边旁,采用“龹”作声旁。


12盈:“夃”和“盈”是“盈”的异体字。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溢”的本字,表示器皿中水满外流。盈,甲骨文两个人益,即“溢”),表示两人进入浴缸后,缸内的水满出。有的甲骨文用“止”(趾,双脚)代替“人”,强调人站在装满水的浴缸里。有的甲骨文用“太”(即“汰”,淘洗)代替“止”(趾,双脚)。金文综合甲骨文和甲骨文两款字形,并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误写成“乃”,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写成“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异体字“夃”省去“皿”造字本义:动词,人进浴缸,缸水满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夂”(止)写成“乂”。而印刷体楷书又误将俗体楷书字形中的“乂”写成“又”(用手抓),以致字形费解。楷书异体字“夃”省去“皿”。楷书异体字“盈盈”将“又”写成“夂”。古籍多以“盈”代替“夃”和“盈”。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盈,滿器也。从皿、夃。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盈,液体装满盛器。字形采用“皿、夃”会义。


13情: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倩”的省略,表示漂亮。情,金文心,意愿青,即“倩”的省略,漂亮),表示美意。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青”写成造字本义:名词,痴心,美意。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竖心旁”,将篆文字形中的“青”写成。丽水为“清”,丽日为“晴”,美言为“请”,美意为“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情,人之陰气有欲者。从心,青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情,内心有所欲求的隐性动力。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青”作声旁。


二、翻译
事物信息掌握得不全面,人是无法了解它的;天地神明创造了万物,又永恒地推动着万物的变化和演化;以无形应有形,依敌情设计出针对性的克制策略;不事先制定,根据事情的变化而制定。将领如果能够以奇用兵,他必然能够天下无敌,为我方的君主征服敌国,进而能一统天下,威服四海。
所以说几乎没有将军不贪求用强的,很少将领能够做到以奇用兵;若是能守住不可形不可见不可识,则能以免各种意外而生。圣人延续守微,动辄必应可胜之机。动则横扫天下无可抵挡,静则存于心中深不可识;这种用兵致胜的神器,不用像个宝贝那样用宅室把它藏起来,别人来抢也不用建立城墙来保卫它。圣人把它茂在自己的心里,以此用兵就可以使敌国屈服。
三、背诵
已上传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1 23: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3-2-21 23:41 编辑

2023.02.21 星期二  第一周第3天
原文:
《军谶》曰:“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所适如肢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自然,其巧无间。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
【作业】
1、查阅本义不少于10个字。
2、翻译文义。
3、背诵并录音
一、查字
1彰:“章”是“彰”的本字。章,金文辛,带木柄的刻刀囗,木、石的圆形横截面),表示用刻刀在圆形的木、石横截面上刻划姓名或标识性的文字,沾上红色印泥后,可以印在高级文件或书画作品的结尾位置,作为个人特有地位或身份的醒目标识。有的金文在圆圈内加一横指事符号,将圆形的写成“日”,表示在圆形的木、石横截面上刻划图文。有的金文加“又”(抓持),强调手持刻刀在或圆或方的木、石截面上刻划姓名、称号等文字。当“章”的动词本义“刻印标识身份”消失后,金文再加“彡”(印泥的醒目红彩)另造“彰”代替。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圆柱形的木、石截面上刻划姓名、称号等文字,沾上红色印泥,印在高级文件或书画作品的结尾位置,在白纸黑墨的文件背景上,以红色印痕突显个人的姓名或身份。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彰,文彰也。从彡,从章,章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彰,彩色的纹案鲜明夺目。字形采用“彡、章”会义,“章”也是声旁。


2削: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相像。削,篆文肖,相像刀,刮切、剔刻),表示用刀具刮切、剔刻,以仿造出形似的某物。造字本义:动词,用刀在物体表面刮切、剔刻,使所加工之物与仿造物相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削,鞞也。一曰析也。从刀,肖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削,套刀套剑的皮壳。一种说法认为,“削”是分割。字形采用“刀”作边旁,采用“肖”作声旁。


3亡:亡,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人”的手部位置加一竖指事符号,表示手持盾、甲之类的护具作掩护。有的甲骨文误将反写的“人”写成“匕”。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表示盾甲的一竖指事符号写成折笔的,强调盾甲的抵挡、护卫作用。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战败的士兵手举盾甲逃命。隶书承续篆文字形。晚期隶书变形,将“人”形写成一点一横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亡,逃也。从入,从∟。凡亡之屬皆从亡。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亡,逃跑。字形采用“入、∟”会义。所有与亡相关的字,都采用“亡”作边旁。


4恃: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持”,表示拥有。恃,古鈢心,心理寺,即“持”的省略,拥有),表示内心有所操持。篆文承续古鈢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心里有所依仗。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竖心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寺”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恃,賴也。从心,寺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恃,信赖。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寺”作声旁。


5贤:“臤”是“賢”的本字。臤,甲骨文臣,官吏又,抓持,把控),表示管理官吏。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臤”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貝”(钱财,借代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另造“賢”代替,表示管理官吏与财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德才超群,善于管理人才与财政,富国强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臤”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贤”,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臤”简化成,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古籍多以“贤”代替“臤”。古人称大臣善于管理组织为“贤”,称女子心灵手巧为“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賢,多才也。从貝,臤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贤,多才多能。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臤”作声旁。


6信:“信”是“訫”的异体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内心、真情。信,金文言,说话心,内心真情),表示说真心话(是“心”的竖写)。金文异体字用“千”(数量巨大)代替“心”,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自己所说话语的真实可靠。有的金文异体字“㐰”用“人”代替“千”,用“口”代替“言”。篆文综合两款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言”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许诺,发誓。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籀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古籍多以“信”代替“訫”和“㐰”。古籍常“诚信”并称,“诚”表示实现诺言,说到做到,侧重表达个人自律修养;“信”表示言而有衷,真诚可靠,侧重表达社交中的诺言责任。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信,誠也。从人,从言。會意。㐰,古文从言省。訫,古文信。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信,诚实不欺。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义字。㐰,这是古文写法的“信”,采用有所省略的“言”作边旁。訫,这是古文写法的
“信”字。


7腹:“腹”是“”的异体字。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再次、多次。,甲骨文身,挺着肚子的孕妇复,再次、多次),表示反复多次孕育婴儿的妇女之躯,即子宫所在的“肚子”。当“”从本义“孕妇之躯”扩大引申为“肚子”之后,甲骨文异体字“腹”用“人”(人体)代替“身”(孕妇),表示一般人体的肚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复”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复”写成,并用“肉”代替金文字形中的“人”,强调“腹”是容易蓄肥屯脂的部位。造字本义:名词,人体胸腔与骨盆之间容易蓄肥屯脂的部位,俗称“肚子”,也是妇女怀胎的子宫所在部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肉”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复”写成。古籍多以“腹”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腹,厚也。从肉,复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腹,厚实。字形采用“肉”作边旁,采用“复”作声旁。


8使:“史”是“使”的本字;“吏”、“事”与“史”同源。史,甲骨文中,四方与他国毗邻、地处诸国之间的国家又,执、持),表示大使手持旌节护照,出使他国。远古时代以族旗或国旗为跨界出行的护照。简体甲骨文将国旗“中”简写成,导致字形晦涩。有的简体甲骨文则进一步将国旗“中”简化成。繁体金文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简体金文、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当“史”的动词本义“出使”消失后,篆文加“人”(受派遣官员)另造“使”代替,强调外交官员的职责。造字本义:动词,外交官手持旌节护照,奉命与邻国谈判,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文件。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吏”写成。作为动词“外交官出国谈判”时,古籍多以“使”代替“史”。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使,伶也。从人,吏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使,摆布,命令。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吏”作声旁。


9策: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刺”的本字,表示棘刺。策,金文“竹”的变形朿,棘刺),表示竹鞭。造字本义:名词,用来刺激、驱赶马匹的竹鞭。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策,馬箠也。从竹,朿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策,赶马的竹鞭。字形采用“竹”作边旁,采用“朿”作声旁。


10遗: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价值高的。遺,金文彳,前行貴,价值高的),表示持有价值的好东西前往赠送他人。有的金文以“辵”(行进)代替“彳”,强调“前往”含义。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双手持贝,前往馈赠。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遗”,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貴”简化成“贵”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遺,亾也。从辵,貴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遗,丢失。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贵”作声旁。


11随: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墮”的省略,表示坠崖。隨,篆文辵,行进隋,是的异体字,抛崖天葬),表示跟进入葬,即活体陪葬。造字本义:动词,生者跟着死者陪葬。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隋”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随”,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工”,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隨,从也。从辵,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随,跟从。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省略了“土”的“”作声旁。


12救:求,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力图、努力实现。救,金文求,力图、努力实现攴,持械打击),表示极力打击。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极力打击,力图阻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求”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救,止也。从攴,求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救,禁止。字形采用“攴”作边旁,采用“求”作声旁。


13察:察,篆文宀,庙宇祭,祭祀),表示在庙宇进行的祭祀活动。造字本义:动词,审视、细究祭祀时显示的神迹。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祭”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察,覆也。一说“复审也”。从宀、祭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察,屋檐向下覆盖。另一种说法是“反复审视”。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祭”作声旁。


14适: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最高话语权。適,金文帝,即“啻”的省略,最高话语权辵,前行),表示尊令而行。篆文将文字字形中的“帝”写成“啻”,将金文字形中的“辵”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古代诸侯国按最高人才标准精选出的贡士,遵令往赴中央朝廷。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啻”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适”,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啻”简化成“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適,之也。从辵,啻聲。適,宋魯語。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适,前往。字形采用“辵”作边旁,“啻”作声旁。适,这是宋鲁方言对“之”的说法。


二、翻译
《军谶》说:“用德与用兵并行不悖,能永保其正国家持续昌盛;德服与威服并重,这样才能保持对天下的绝对统治;只用德,正不能压邪,国家必然走向衰弱;只用刚强,国家迟早会走向灭亡。”。
君主治理国家,心里有所依仗贤与民。对待贤臣是真诚可靠的,对待民众如同是用自己的四肢一样,君臣民三位一体政策就能不会有遗漏。这样君主治理国家就会像四肢和躯干一样跟从,各个关节一样互相照应;天地万物互相之间的结合和协作是自然而然的精巧绝妙。治军治国的重点,细究敌我的军心军情作精准分析和判断,并制定适宜的计谋并进行部署。
三、背诵
已上传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2 22: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3-2-22 23:30 编辑

2023.02.22 星期三  第一周第4天
原文:
危者安之,惧者欢之,叛者还之,怨者原之,诉者察之,卑者贵之,强者抑之,敌者残之,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谗者覆之,毁者复之,反者废之,横者挫之,满者损之,归者招之,服者居之,降者脱之,获固守之,获阨塞之,获难屯之,获城割之,获地裂之,获财散之。敌动伺之,敌近备之,敌强下之,敌佚去之,敌陵待之,敌暴绥之,敌悖义之,敌睦携之。顺举挫之,因势破之,放言过之,四网罗之。得而勿有,居而勿富士康,拔而勿久,立而勿取。为者则己,有者则士。焉知利之所在?彼为诸侯,己在天子,使城自保,令士自处。
【作业】
1、查阅本义不少于10个字。
2、翻译文义。
3、背诵并录音
一、查字
1危:危,甲骨文像悬崖像坠石),表示悬崖坠石。有的甲骨文将坠石形象繁化为。金文另造会义字:人,登山者厂,崖岩巳,即的变形),表示人在崖顶,担心坠崖;人在崖下,担心坠石。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高崖或崖下而害怕,担心自身坠崖或坠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厂”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巳”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危,在高而懼也。从厃,自卪止之。凡危之屬皆从危。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危,人在高处而恐惧。字形采用“厃”作边旁,表示自卪履高而止。所有与危相关的字,都采用“危”作边旁。


2服:“”是“服”的本字。,甲骨文人,罪人又,抓捕、控制),表示抓捕罪犯。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凡”方形木枷)另造“服”代替,强调抓捕罪犯,并用刑枷加以控制。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误将“凡”(木枷)写成“舟”。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舟”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抓捕战俘或罪犯,强制上枷,使之屈从。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舟”写成“月”,将篆文字形的“人”写成“卪”,将篆文字形中的“又”写成“乂”,以致字形面目全非。古籍多以“服”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服,用也。一曰車右騑,所以舟旋。从舟,聲。,古文服字,从人。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服,使用、役使。一种说法认为,“服”是马车右边的骖马,以便马车可以向右周旋。字形采用“舟”作边旁,采用“”作声旁。,这是
古文写法的“服”字,字形采用“人”作边旁。


3降: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字形是倒写的“步”,表示往下走。降,甲骨文阜,盘山石阶夅,倒写的),表示沿着山路石阶往下走。造字本义:动词,从山顶往山下走。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步”写成“夅”。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左耳旁”。上山叫“陟”,下山叫“降”。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降,下也。从,夅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降,下山。字形采用“左耳旁”(阜)作边旁,采用“夅”作声旁。


4脱: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对换、置换。脱,篆文肉,兽肉兑,对换,置换),表示置换兽肉。造字本义:动词,剔去兽肉中的骨头。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肉”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兑”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脱,消肉臞也。从肉,兌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脱,消去其肉而显瘦弱。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兑”作声旁。


5获:“隻”是“蒦”的本字;而“蒦”是“穫”和“獲”的本字。隻,甲骨文隹,鸟雀又,抓持),表示捕获一只鸟。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隻”的“捕获”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艸”(植物,借代农作物)另造“蒦”代替,表示驯化并耕种植物而收获粮食;当“蒦”的“收获”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禾”(庄稼)另造“穫”代替,强调因耕作稻菽等庄稼而收获粮食。而篆文则加“犬”(狩猎)另造“獲”(获)代替,表示因狩猎或农耕而得到食物。造字本义:动词,因狩猎或农耕而得到食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犬”写成“反犬旁”,将篆文字形中的“蒦”写成。古籍多以“獲”代替“隻”、“蒦”和“穫”。《汉字简化方案》用“获”简化“獲”,并合作代替“穫”。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獲,獵所獲也。从犬,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获,捕猎所获的禽兽。字形采用“犬”作边旁,采用“蒦”作声旁。


6敌: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与“啻”同源,表示最高话语权。敵,籀文啇,最高话语权攴,持械打击),表示拒绝权威,武装对抗。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拒绝权威,武装对抗。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反文旁”。简体楷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啇”简化成“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敵,仇也。从攴,啻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敌,仇恨者。字形采用“攴”作边旁,采用“啻”作声旁。


7陵:陵,甲骨文人,登山者止,即“趾”,借代脚板阜,盘山石阶),表示踏着石阶上行登山。有的甲骨文省略“止”,用“大”(成年人)代替“人”。有的甲骨文将“阜”简化成齿状的,将登山者写成一脚蹬地一脚高抬的登山姿势。繁体甲骨文加“又”(用手抓),表示手、脚并用,攀登陡直的山岩。金文加“土”(山地),表示在石阶或土路上攀登;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攀登形象上下重叠成“夌”,导致字形费解。篆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土”,将金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夌”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拾阶而上,登上高山。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左耳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夌”写成。当“陵”的“登山”本义消失后,后人用同音字“凌”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陵,大也。从,夌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陵,高大的山阜。字形采用“”作边旁,采用“夌”作声旁。


8绥:妥,甲骨文、金文表示男子压制反抗的女子。当“妥”的“压制女子”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糸,绑)另造“綏”代替。造字本义:动词,捆绑女奴,阻止反抗。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绥”,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綏,車中把也。从糸,从妥。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绥,车上用以拉手上车的绳索。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妥”作声旁。


9悖:“”是“誖”和“悖”的本字,“悖”是“誖”的异体字。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惑”的省略,表示困惑不解。,甲骨文或,即“惑”或,即“惑”),表示两惑对立,理无出口。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另造“言”形、“孛”声的形声字代替,强调怪谬而难以言表。有的篆文则写成“心”形、“孛”声的形声字,强调怪谬而难以思辨。造字本义:形容词,两惑对立纠缠,无论怎样去思考它或表述它,都会陷入自相矛盾的怪谬之中。隶化后楷书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誖”与“悖”同源近义,古籍多以“悖”代替“誖”。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誖,亂也。从言,孛聲。悖,誖或从心。籀文从二或。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誖,悖乱。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孛”作声旁。悖,这是“誖”的异体字,采用“心”作边旁。“誖”的籀文写作“”,采用两
个“或”会义。


10顺: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水流。順,甲骨文川,水流見,即“頁”的简写,头脑,借代思虑),表示思绪舒畅如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金文异体字用“心”代替“頁”,表示心情舒畅。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頁”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心情舒畅如流,没有郁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川”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頁”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顺”,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頁”简化成“页”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順,理也。从頁,从巛。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顺,梳理,使有序。字形采用“页、巛”会义。


11举:“舉”是“擧”的异体字。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简易建筑。擧,金文余,简易建筑才,房柱、房梁两个人),表示众人将房梁托起,架在房柱上。有的金文围绕物体四周的四只手像用绳子捆绑加固的巨大物体),表示众人七手八脚地将巨大而沉重的物体托起。简体金文省去绳子捆绑的重物形状,强调众人的手的合力运作。篆文将金文字形中四只手形的写成“與”,同时再加“手”,表示众人参与,用手共同抬或托。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與”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楷书异体字“舉”将“手”简写成“才”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合力,用手托起重物。《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举”,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與”简写成了“兴”。古籍多以“舉”代替“擧”。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擧,對舉也。从手,與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举,两手相对,同时举起。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與”作声旁。


12破: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手持器械治理兽革。破,篆文岩石皮,剥皮),表示将大的石块切开。造字本义:动词,将开采的石块切开,加工成有用石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段”是开采石材,“破”是加工石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破,石碎也。从石,皮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破,石头碎裂。字形采用“石”作边旁,采用“皮”作声旁。


13裂: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肢解酷刑。裂,篆文列,肢解衣,服装),表示撕扯衣服。造字本义:动词,将完好的衣服撕碎,与相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列”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衣”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裂,繒餘也。从衣,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裂,缯帛的余料。字形采用“衣”作边旁,采用“”作声旁。


二、翻译
处于危险之中的人要让他安心安定下来,内心惶恐畏惧的人要让他欢心起来,离乡逃亡的要加以招还,含怨的要予以解开,上告申诉的要调查清楚,对下属要加以提拔,骄兵悍将要加以抑制,与我为敌的要加以清除,贪图钱财的要厚给赏赐,自愿效力的要予以任用,怕人揭短的要替其隐讳,善于谋划的要与之亲近,爱进谗言的要弃之不用,诋毁之言要反复核实,反叛之人要坚决消灭。蛮横之人要挫其锋芒,骄傲自满的就要警告,愿意归顺的要招徕之,已被征服的要给予安置,战败投降的要给予宽大。占领了坚固的地方要注意守卫,占领了险隘的地方要加以阻塞,占领了难以攻打的地方要驻兵把守,占领了城邑要分赏有功之臣,占领了土地要分封出力之士,获得了财物要赏赐给众人。敌人行动要密切监视,敌人接近就要严加防备,敌人强大要卑而骄之,敌人安逸要引而避之,敌人盛气凌人要有待其衰,敌人凶暴要暂时退却,敌人悖逆要伸张正义,敌人和睦要分化离间。顺应敌人的行动来失败它,利用敌人的情势来击破它,散布假情报以造成敌人的过失,四面包围将其歼灭。胜利时不要将功劳归于自己,获得财物不要自己独占,攻打城池不要旷日持久,立其国之人为君而不要取而代之。决策出于自己,功劳归于将士,哪里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大利啊!让别人做诸侯,由自己做天子。使他们各保城邑,让他们各自征收财赋。
三、背诵
已上传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3 22: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3-2-23 22:35 编辑

2023.02.23 星期四  第一周第5天
原文:
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下下者,务耕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则国富而家娭,然后选士以司牧之。夫所谓士者,英雄也。故曰:罗其英雄则敌国穷。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
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䘵。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故禄贤不爱财,赏功不逾时,则下力并而敌国削。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赡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
【作业】
1、查阅本义不少于10个字。
2、翻译文义。
3、背诵并录音
一、查字
1世:“丗、卋、世”是“卅”的异体字。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传统数学进制的满数,九加一之和。卅,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字形在三道表示“十”的竖线指事符号下面再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三个“十”相连相加,三十。金文在甲骨文字形中的竖笔指事符号上加一圆点指事符号,写成。有的金文将三竖笔画上的圆点连写成一横。篆文写成由三个“十”构成的会义字,明确“三十”的含义。隶书“丗”将篆文字形中的三个“十”连写成“卅”,并在第一个“”的竖笔上加一折笔,写成“”形的。有的隶书承续金文字形:在三个“十”下面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三个十相加。楷书简化字形,写成三个“十”相连的结构。楷书异体字写成一个“十”和一个“廿”。由于“”的金文异体字“误将甲骨文字形中表示三个“十”的写成“止”,“”的字形分由此化出篆文的“和篆文的“;篆文“隶化后楷书写成“卅”,篆文“未见相应的隶书和楷书字形,隶书字形“世”是隶书字形“丗”的演变发展;楷书异体字“丗”是隶书字形“丗”的楷化;楷书异体字“卋”是隶书字形“卋”的楷化。造字本义:数词,三十。古籍多以“世”代替“丗”和“卋”。现代汉语多以双音词“三十”代替单音单字的“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世,三十年爲一世。从卅而曳長之。亦取其聲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世,三十年算作一世。字形采用“”作字形根,通过拉长一竖而成。同时也采用作声旁。


2鲜:鮮,金文羊,借代深山旷野中的野生动物魚,借代江河湖海中的野生水产),表示深山旷野中的牛羊等野生动物、及江河湖海中的鱼虾等野生水产。篆文将金文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将金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魚”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野生动物或野生鱼虾水产熬煮的膏汤,带给人的口味清新美妙的享受状态。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魚”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羊”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鲜”,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魚”简化成“鱼”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鮮,魚名。出貉國。从魚,羴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鲜,一种鱼的名称。出产于貉国。字形采用“鱼”作边旁,用省略了两个“羊”的“羴”作声旁。


3下:“丅”是“下”的异体字。下,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字形由两横构成,顶端一横较长,底端的一横较短。古人用一横代表混沌太初状态;用两横(二,由两个“一”组成,两横一样长)代表从混沌太初中分化出来的、相并列的天与地。古人调整表示天与地、等长的两横,以短横方向表示朝天、或朝地的方向。甲骨文将表示“天”的顶端横线写得较短,表示天、或朝天的方向;甲骨文将表示“地”的底端横线写成得较短,表示地、或朝地的方向。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金文为区别于数目字“二”,在两横之间加一竖指事符号,以显示纵的方向。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与天相对的地。隶书承续金文字形。籀文异体字“丄”综合两款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顶端的短横的短横写成竖线。古籍多以“下”代替“丅”。“上”的本义为天,“下”的本义为地。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丅,底也。指事。下,篆文丅。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丅,底部。这是指事字。下,篆文写法的“丅”字。  


4耕:耕,篆文耒,装有排齿的木桩井,井田),表示用耒耙田。造字本义:动词,用齿耙翻地松土,为播种作准备。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化成“耒”,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化成。古籍中常“耕耘”并用,“耕”表示用齿耙翻地播种;“耘”表示用齿耙除去庄稼丛中的杂草。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耕,犂也。从耒,井聲。一曰古者井田。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耕,犁地。字形采用“耒”作边旁,采用“井”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古代农人耕的是井田。


5桑:桑,甲骨文木,树三个“又”,每根树枝上都有一只手,即大量采集),表示大量采集树叶。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连在树枝上的三个“又”写成独立的“叒”造字本义:动词,大量采集一种嫩树叶,以养蚕造丝。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叒”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古人常在门前屋后栽种桑树和梓树,桑树可养蚕,梓木轻软耐朽,可供建筑、制作家具和乐器;因此“桑梓”一词,在中国典籍中成为“家园、故里”的借代。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桑,蠶所食葉木。从叒、木。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桑,蚕所食用的一种阔叶灌木。字形采用“叒、木”会义。


6薄: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水大、四处漫延。薄,篆文艸,野草溥,漫延),表示草丛漫延生长。造字本义:名词,漫延生长的草丛。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艸”写成“卄”,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古籍常“菲薄”并用,表示轻视,“菲”指因为芳香不实用而看不起;“薄”表示因为分量不足而轻视。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薄,林薄也。一曰蠶薄。从艸,溥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薄,林中草木丛生。一种说法认为“薄”是蠶薄。字形采用“艸”作边旁,采用“溥”作声旁。


7崇: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祖源。崇,篆文山,山脉宗,祖),比喻万山之宗,表示最高大的山脉。造字本义:名词,山之宗,比喻山系中最高耸巍峨的山脉。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山”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宗”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崇,嵬高也。从山,宗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崇,山岭巍峨高耸。字形采用“山”作边旁,采用“宗”作声旁。 


8并:“并”是“併”本字。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人站在一起。并,甲骨文比,两人站在一起二,相等、相同),在两人的腿部位置加“等号”二,表示两人的站位相同、或步伐一致。简体甲骨文将“等号”简化成一横,表示两人的腿部动作一致。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的混合结构,分拆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动词,两人比肩而立或齐步平行。隶化后楷书把篆文字形变成两点加“开”的结构,导致篆文字形中的“人”形消失、“等号”消失。当“并”主要用作虚词之后,篆文在“并”的字形基础上再加“人”另造“併”代替,强调人的并列、并行动作。古籍多以“并”代替“併”。“从”是两人一前一后相随;“并”是两人平行。《汉字简化方案》用“并”合并代替“併”、“竝”、“並”。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并,相从也。从从,幵聲。一曰从持二为并。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并,相跟随。字形采用“从”作边旁,采用“幵”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并”是由“从”字带着两个“干”字而构成的。


9赡: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儋”亦即“擔”的省略,表示承担。贍,篆文貝,钱财詹,即,承担),表示承担钱财费用。造字本义:动词,照顾老人,承担老人的钱财费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赡”,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贍,給也。从貝,詹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赡,提供生活费。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詹”作声旁。


10励:“勱”是“勵”的本字。勱,篆文,“礪”的省略,把刀具磨利),表示努力磨利工具。在远古时代,劳动工具、作战器具,直接决定了生产力和战斗力,因此磨利工具极其重要。造字本义:动词,竭力磨利工具。隶化后楷书在篆文字形“萬”的基础上加“厂”(崖岩)写成“厲”。《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励”,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厲”简化成“厉”。“勀”是激发自己,“励”是激发他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勱,勉力也。《周書》曰:“勱相我邦家。”讀若萬。从力,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勱,促使努力。《周书》上说:“相互勉力治理我们的国家。”读音像读“万”字。字形采用“力”作边旁,采用“萬”作声旁。


11祖:且”是“刞”、“祖”和“宜”的本字。且,甲骨文是指事字,在肉块“夕”上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切肉,将肉块切成均等的若干块。有的甲骨文在肉块的正中间位置加“等号”,强调“平分”。在原始的共产平分时代,食物是平分的重点对象,因此平分食物精品的肉食,就成为祭祖敬神日的重要仪式。当“且”的“祭祖”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示”另造“祖”代替,表示祭祖日杀牲宰畜,族长平分肉食。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示”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示”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祭奠先民,平分肉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示”写成。古籍常“祖宗”并称,泛指有血缘关系的先人,“祖”指后代所崇拜的最初血缘先人,中华始祖只存在于历史文化记忆之中;“宗”指同祖后代的分支,同一宗族的人往往具有现实的地理范围和具体的同一祭祀祠堂。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祖,始廟也。从示,且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祖,祭拜最早先人的庙。字形采用“示”作边旁,采用“且”作声旁。


二、翻译
世上的君主能以礼祭祀祖先,却很少能爱护自己的民众。尊敬祖先是亲亲之道,爱护民众才是为君之道。爱护民众的君主,重视农桑,不违农时,减轻赋税,民众不贫。于是国家富足,民众安乐,然后再选拔贤士去管理他们。所谓的贤士,就是人们所说的英雄。所以说,网罗了敌国的英雄,敌国就会陷入困窘的境地。英雄是国家的骨干,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得到了骨干,获取了根本,便能够政令畅通,民无怨言。
用兵的要义,在于注重礼节厚给俸禄。注重礼节,则智谋之士便会前来投奔;厚给俸禄,忠义之士便会视死如归。所以给予贤士俸禄时不应吝惜财物,奖赏有功之臣时不应拖延时日。这样部属们便会同仇敌忾而消弱敌国了。用人的原则,应是封爵以尊崇他,厚禄以赡养他,这样贤士就会自动来归了。以礼节来接待他,用大义来激励他,贤士便会以死相报了。
三、背诵
已上传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4 23: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3-2-24 23:07 编辑

2023.02.24 星期五  第一周第6天
原文: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故兵有全胜,敌有全因。昔者良将之用兵,有馈箪醪者,使投诸河,与士卒同流而饮。夫一箪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军之士思为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己也。
《军谶》曰:“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以其恩素蓄,谋素合也。故曰:蓄恩不倦,以一取万。
【作业】
1、查阅本义不少于10个字。
2、翻译文义。
3、背诵并录音
一、查字
1滋: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纺织品。滋,甲骨文渊,指水潭、大池丝,丝品),表示将丝品浸泡在池中。古鈢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渊”写成“水”,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包围结构写成左右结构。篆文字形基本与古鈢字形一致。造字本义:动词,将丝品放在染池的色浆中慢慢浸染。隶书将丝结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三点水”。把丝品放在染池中浸染上色叫“滋”;为有色丝品局部添加花色叫“润”。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滋,益也。从水,兹聲。一曰滋水,出牛飲山白陘谷,東入呼沱。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滋,补益。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兹”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滋”是河川,源出牛饮山白陉谷,向东流入呼沱河。


2味: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将要但还没发生。味,篆文口,吞咽未,还没发生),表示尝而未吞。造字本义:动词,正式进食之前品尝食物。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未”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味,滋味也。从口,未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味,滋味。字形采用“口”作边旁,“未”作声旁。


3危:危,甲骨文像悬崖像坠石),表示悬崖坠石。有的甲骨文将坠石形象繁化为。金文另造会义字:人,登山者厂,崖岩巳,即的变形),表示人在崖顶,担心坠崖;人在崖下,担心坠石。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高崖或崖下而害怕,担心自身坠崖或坠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厂”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巳”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危,在高而懼也。从厃,自卪止之。凡危之屬皆从危。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危,人在高处而恐惧。字形采用“厃”作边旁,表示自卪履高而止。所有与危相关的字,都采用“危”作边旁。


4加:加,金文疑为“”(即“嘉”)的金文字形之省略,是“嘉”的本字。,金文力,极力,即的省略,亦即“龠”的省略,吹奏多管多孔的排笛),表示竭力吹笙击鼓。当“省略了“”、被简化为“加”之后,金文再加“壴”(鼓)另造“嘉”代替,明确“吹笙击鼓”的本义。篆文将金文字形中手臂形的“力”写成,淡化了手形;同时将金文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动词,在丰收庆典的颂神仪式上,竭力吹笙击鼓,狂欢礼赞。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力”写成,手形消失。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加,語相增加也。从力,从口。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加,说话夸张。字形采用“力、口”会义。


5因: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甲骨文“(xí)的省略;甲骨文“”是“𠩛”的本字,而“𠩛”是“席”的本字。因,甲骨文”的省略,是“𠩛”即“席”的本字大,成人,休息者),表示成人在席上坐卧休息。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坐或躺在席子上,以阻隔或减缓地面湿气对身体健康的损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大”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因,就也。从囗、大。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因,就近依凭。字形采用“囗、大”会义。


6馈: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遺”的省略,表示赠送。饋,金文辵,省略,赠送),表示前往赠送美食。有的金文以“贵”代替“辵”(遗)。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奉送美食,敬献享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食”写成,误将篆文字形中的“臾”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馈”,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简化成“饣”,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貴”简化成“贵”。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饋,餉也。从食,貴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馈,向他人赠送食物。字形采用“食”作边旁,采用“贵”作声。


7井:井,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两横两纵构成的方形框架。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在方形框架中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框中有物。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人工开凿的提取地下水的深水坑,为避免儿童老人坠入其中,四周设有方形护栏。隶书承续篆文字形 。俗体隶书省去一点指事符号。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井,八家一井。象溝韓形罋之象也。古者伯益初作井。凡井之屬皆從井。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井,古制八家共汲一井。“井”字像木头纵横构架的形状,像汲瓶的样子。据说古昔时代一个叫伯益的人最早发明了水井。所有与井相关
的字,都采用“井”作边旁。

8达:大,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年人。达,甲骨文彳,大道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有的甲骨文加“止”(行进)将“彳”写成“辵”,加强“通行”含义。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写成“竹”,同时加“羊”(徉),表示可以徜徉通行。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简体字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汉字简化方案》采用的简化字形“达”恢复简体篆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逹,行不相遇也。从辵羍聲。《詩》曰:“挑兮達兮。”达,達或从大。或曰迭。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逹,行路而不相遇。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羍”作声旁。《诗经》上有诗句唱道:“往来相见。”“达”,这是“達”的异体字,字形采
用“大”作边旁。有的说法认为,“达”即是“迭”。

9渴:渴,金文水,饮用水袋子口,嘴),表示饮用袋中水。有的金文将“口”写成“曰”。篆文用“曷”(即“喝”,表示喝水)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在户外劳作时饮用水袋里的备用水。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曷”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渴,盡也。从水,曷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渴,水干。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曷”作声旁。


10炊:“炊”是“䶴”的异体字。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吹”的省略,表示吐气、吹气。䶴,篆文火,灶火欠,即的省略,吹气龠,即“”,箫管),表示用竹筒吹气,使灶火更旺。篆文异体字“炊”省去“龠”,将“龡”省略成“欠”造字本义:动词,用竹筒向灶坑的柴堆吹气,使灶火更旺,以便烹煮饭菜。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欠”写成。古籍多以“炊”代替“䶴”。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炊,爨也。从火,吹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炊,烧火做饭。字形采用“火”作边旁,以省略了“口”的“吹”作声旁。


11灶:竈,金文穴,洞窟像脚爪夸张突出、善于弹跳的蟋蟀),表示蟋蟀等秋虫躲在洞窟中。因为一日三餐烧火煮饭,锅台内部保持一定的温度;到了天气冷清的秋冬季节,善于弹跳的蟋蟀,喜欢缩居锅台的土石缝隙中鸣叫,因此被民间戏称为“灶鸡子”。篆文将秋虫形象写成“黾”。篆文异体字将“黾”写成“造字本义:名词,有开口、有烟洞、可以架锅烧煮的台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穴”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另造字形简单的会义字,火,烧煮土,有洞窟的土台),明确“烧火煮饭的土台”含义。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炊竈也。从穴,省聲。,或不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炊炙食物的灶穴。字形采用“穴”作边旁,采用省略了的“”作声旁。,这是的异体字,并不省略


12饥: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小桌子。飢,金文食,食物几,小桌),表示桌上没有或很少食物。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餐桌上没有食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食”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几”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饥”,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简化成“饣”。“饥”形容家庭缺乏食物的状况,餐桌上没有食物;“饿”形容个体胃部缺乏食物的状况,久饥而呻吟叹息。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饥,饿也。从食,几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饥,肚子饿。字形采用“食”作边旁,采用“几”作声旁。


13蓄:“稸”是“蓄”的异体字。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储备,积聚。蓄,篆文艸,遮蔽、隐藏畜,储备、积聚),表示积聚并隐藏。造字本义:动词,积聚并隐藏,储藏。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艸”写成“卄”,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蓄”代替“稸”。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蓄,積也。从艸,畜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蓄,积聚。字形采用“艸”作边旁,采用“畜”作声旁。


二、翻译
身为将帅,必须与士卒同甘苦共死生,才可与敌作战。如此才会我军大获全胜,敌人全军覆没。以往良将用兵,有人送给他一坛美酒,他让人倒在河中与士卒同流而饮。一坛酒不能使一河之水都有酒味,而三军将士都想以死相报,这是因为将帅与自己同甘共苦而感激奋发啊。
《军谶》说:“军井没有打好,将帅不说口渴;帐篷没有搭好,将帅不说疲劳;饭菜没有烧好,将帅不说饥饿。冬日不独自穿皮衣,夏日不独自用扇子,下雨不独自打雨伞。”这就是所说的将礼。能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军队便会万众一心,不可分离,南征北战,不觉疲劳。这是由于将帅平日里积蓄恩惠、上下一心的缘故。所以说:不断地施恩惠于士卒,便可以赢得千万人的拥护。
三、背诵已上传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5 22: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3-2-25 22:40 编辑

2023.02.25 星期六  第一周第7天
原文:
《军谶》曰:“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
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故乱将不可使保军,乖众不可使伐人。攻城则不拔,图邑则不废;二者无功,则士力疲弊。士力疲弊,则将孤众悖;以守则不固,以战则奔北。是谓老兵。兵老,则将威不行;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军失伍,则士卒逃亡;士卒逃亡,则敌乘利;敌乘利,则军必丧。
【作业】
1、查阅本义不少于10个字。
2、翻译文义。
3、背诵并录音
一、查字
1威:威,金文戌,刑具女,女子),表示对女子施刑。有的金文将“戌”简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封建时代对不守妇道的女子施刑,以警示妇女遵守妇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戌”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女”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威,姑也。从女,从戌。漢律曰:“婦告威姑。”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威,丈夫的母亲。字形采用“女、戌”会义。汉朝的律法中曾提及“妇人告发丈夫的母亲。”


2号:号,金文口,吹像带吹嘴的吹奏乐器),表示吹奏管乐器,发出悠长的管声,像乐器上的吹嘴。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带吹嘴的吹奏乐器简写成“丂”,金文字形中表示吹嘴的“口”形消失。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吹奏管、角,向部落发出警讯或集结指令。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丂”写成。《汉字简化方案》用“号”(用管、角发出警讯或指令)合并代替“號”(虎豹猛兽发出威震山谷的咆啸)。在古籍中,动物高声呼叫为“號”(号);呼天抢地为“哭”;声泪倶下为“涕”;无声落泪为“泣”。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号,痛聲也。从口在丂上。凡号之屬皆从号。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号,悲痛的声音。字形采用“口”作边旁,像口在芋管上。所有与号相关的字,都采用“号”作边旁。


3令:“令”是“命”的本字。令,甲骨文朝下的“口”㔾,即“人”,等候指示的下级),表示上级指示下级。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㔾”写成“卩”造字本义:动词,上级向下级授命,作出权威性指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口”写成“人”加一点的,将篆文字形中的“㔾”写成反写的“厶”,至此“令”的“口”形和“人”形消失。当“令”的动词本义消失、成为常用名词后,金文再加“口”另造“命”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令,發號也。从亼、卪。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令,发号指挥。字形采用“亼、卪”会义。


4胜:“胜”是“鮏”的异体字;而“腥”是“胜”的异体字。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性”的省略或假借,表示事物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鮏,甲骨文自,鼻,嗅、闻鱼,水生动物),表示从生鱼嗅到的难闻气味。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用“生”(“性”的省略)代替“自”(鼻子、嗅觉),表示鱼类难闻的骚臊特性。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异体字“胜”用“肉”(动物的有机组织)代替“鱼”,强调野生动物发臊的普遍特性。有的篆文异体字“腥”用近音的“星”(xīng)代替“生”(性 xìng )。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鱼等野生动物发出的气味,粗浊呛鼻,恶臊难闻。“胜”被异体字“腥”代替之后,“胜”字中本该读“性”( xìng )的“生”,被误读成 shēng 。而《汉字简化方案》则用字形简单、字音相近的“胜”合并代替字义毫不相关的“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胜,犬膏臭也。从肉,生聲。一曰不孰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胜,狗肉发出的气味。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生”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胜”是指没煮熟的腥臊生肉。


5政: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征”的本字,表示出兵讨伐不义之地。政,甲骨文正,征伐不义之地攴,持械攻击),表示武力征服。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征服并用暴力统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政,正也。从攴,从正,正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政,以强力施行正义。字形采用“攴、正”会义,“正”也是声旁。


6越: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钺”的本字,表示宽刃大斧的武器,借代战争。越,金文走,逃跑骨,死亡),表示逃避死亡、灾难。有的金文邑,郡邑戉,钺斧,借代战争),表示逃避战乱之地。篆文走,逃跑戉,钺斧,借代战争),表示逃避战乱。有的篆文辵,行进匿,隐藏),表示逃跑和隐匿。古时代中原地区战争频仍,不堪兵灾的人士纷纷逃往南方的蛮荒之境以求长安。造字本义:动词,避开战乱的北方,远逃南方蛮荒偏安之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走”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戉”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越,度也。从走,戉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越,跨过。字形采用“走”作边旁,采用“戉”作声旁


7境:竟,既是形旁也是声旁,表示结束,终点。境,篆文土,疆域竟,终点),表示领域之终点。造字本义:名词,国土的边际,疆界。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辛”写成“立”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境,疆也。从土,竟聲。經典通用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境,边疆。字形采用“土”作边旁,采用“竟”作声旁。古代经典中“境”通用为“竟”。


8疲: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表面。疲,篆文疒,病皮,表面),表示病在表皮。造字本义:形容词,表面的病态,即困乏、倦怠,稍加休息即可。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疒”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皮”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疲,勞也。从疒,皮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疲,身体劳顿。字形采用“疒”作边旁,采用“皮”作声旁。


9弊:“㡀”是“敝”的本字;“敝”是“弊”的本字。㡀,甲骨文(“敝”字局部)是指事字,字形在“巾”(用布帛制作的系佩衣饰)字上加表示碎片的四点指事符号,表示将布帛衣物撕扯成碎片。当“㡀”成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攴”(持械击打)另造“敝”代替,强调人为破坏布帛衣物。简体甲骨文将“㡀”简写成。金文加“十”(“又”的简写,用手抓),将甲骨文字形中的“㡀”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攴”写成。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当“敝”从动词“人为破坏衣物”引申出形容词含义“衣物陈旧而破败”之后,隶书再加“廾”(用双手抓)另造“弊”代替,强调“人为破坏”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将布帛衣物撕碎扯烂,人为破坏衣物。古籍中“敝”与“弊”相通用。强调人为破坏或主观过失时,古籍中多以“弊”代替“敝”。
10军: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均”的本字,表示均等。軍,金文勻,即“均”,均等車,战车),表示相同数量的战车。有的金文省去“勻”的字形中的等号“二”,把“匀”变成“九”。有的金文则误将“九”写成“勹”。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会战双方以相同数量的战车对等交战,对阵。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勹”写成“秃宝盖”。“軍”的字形,从金文字形中的“匀”到隶书字形中的“秃宝盖”,会义线索和读音线索消失。《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军”,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車”简化成“车”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軍,圜圍也。四千人爲軍。从車,从包省。車,兵車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军,环形围绕。四千人成一军。字形采用“车”和省略了“巳”的“包”会义。“军”字里面的“车”,就是战车。


11失:失,金文在手“手”上加一捺指事符号,表示手未抓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未抓牢而丢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失,縱也。从手,乙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失,放手、脱手而不能控制。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乙”作声旁。


12伍: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四、六之间的正整数。伍,金文人,士兵),表示五人制的组织单位。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士兵每五名为一组,叫“。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伍,相參伍也。从人,从五。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伍,或三或五相互错杂。字形采用“人、五”会义。


二、翻译
《军谶》说:“将帅的威严源于号令,作战的胜利在于军政,士卒的敢战根于听命。”因此将帅要令出必行,赏罚必信,像天地时令那样不可更易,这样将帅才能统御士卒。士卒服从命令才可以出境作战。
统帅军队、把握态势的是将领,夺取胜利、打败敌人的是士卒。所以,治军无方的将领不能让他统率三军,离心离德的士卒不能用以攻伐敌国。这样的军队攻打城池难以拔取,图谋市镇难以占领,两年事都做不到,反而会使军力疲惫不堪。军力疲惫不堪就会使将领更加孤立,士卒更加抗命。这样的军队用来守卫则阵地必不稳固,用来作战则士卒必然溃逃。这就叫做师老兵疲。师老兵疲,将领就没有威信。将领没有威信,士卒就不怕刑罚。士卒不怕刑罚,军队就必然混乱。军队混乱,士卒就必然逃亡。士卒逃亡,敌人就必然乘机进攻。敌人进攻,军队就必然大败。
三、背诵
已上传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6 22: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3-2-26 22:57 编辑

2023.02.26 星期日  第二周第1天
原文:
《军谶》曰:“良将之统军也,恕己而治人,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战如风发,攻如何决。”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
《军谶》曰:“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则士卒服;所任贤,则敌国震。
【作业】
1、查阅本义不少于10个字。
2、翻译文义。
3、背诵并录音
一、查字
1良:“良”是“琅”的本字;“瑯”、“郎”、“廊”都是“琅”的异体字。良,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宫殿两侧迂回曲折的游廊。有的甲骨文将表示宫殿区域的“囗”形写成“日”形,将曲折的游廊简化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曲折的游廊写成,像是分段加关的游廊通道。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游廊通道写成。有的篆文有所变形。有的篆文突出走廊迂回的形状。有的篆文突出宫殿内部的多室结构。造字本义:名词,宫殿区内精美的玉砌廷廊,是古代帝王侍卫、侍从、顾问、医师等听候召唤的所在。隶书变形较大,篆文字形上下两端的回廊形状消失。当“良”的本义消失后,金文加“王”(玉)另造“琅”代替,强调宫殿廷廊的玉石材质。当“琅”的本义消失后,楷书异体字加“双耳旁”(邑,城,指宫殿区)另造“瑯”代替,强调宫殿区内的玉砌廷廊。楷书异体字省去“王”(玉)写成“郎”,表示在宫殿廷廊随时听任帝王召唤的侍卫、顾问、医师。当“瑯”和“郎”的本义都消失后,篆文异体字在“郎”字基础上再加加“广”(开放式建筑)另造“廊”代替,强调宫殿廷廊建筑的半开放性质。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良,善也。从畗省,亡聲。,古文。,亦古文。,亦古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良,善良。字形采用有所省略的“畗”作边旁,采用“亡”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良”字。,这也是古文写法的“良”字。,这
也是古文写法的“良”字。

2恕:“㣽”是“恕”的异体字。如,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一致、相同。恕,金文如,同心,心情),表示同心,即同情、同理,站在对方立场去感受。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如”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抱同情、同理之心,站在对方立场去感受,并原谅、宽容对方造成的错误和伤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如”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金文异体字“㣽”将金文字形中的“如”省略成“女”。古籍多以“恕”代替“㣽”。儒家提倡在处理社会关系时遵循“忠恕”之道,以达成封建时代农业大国的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忠”指充满敬意维护上级,用心专一;“恕”指推已及人,抱持同情同理之心包容下级。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恕,仁也。从心,如聲。㣽,古文恕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恕,仁慈。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如”作声旁。㣽,这是古文写法的“恕”字,省略了“口”。


3推: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锥”的省略,表示利器。推,金文隹,即“锥”的省略攴,持械击打),表示持锥击打。篆文手,用力隹,即“锥”的省略),表示在锥子上发力。造字本义:动词,用锥器向前撞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隹”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推,排也。从手,隹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推,用手施力使物体滑动移开。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隹”作声旁。


4惠:惠,金文叀,纺纱的转轮,借代纺织心,表示善良温柔),表示女子纺纱织布,操持家务。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女子心灵手巧,善良温柔,且心地美好,与人为善。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古人称大臣善于组织管理为“贤”,称女子心灵手巧为“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惠,仁也。从心,从叀。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惠,仁厚。字形采用“心、叀”会义。


5恩: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依靠。恩,金文因,依靠心,感激),表示感激依靠。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造字本义:名词,内心所感激的借以渡过难关的外来帮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因”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恩,惠也。从心,因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恩,好处。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因”作声旁。


6士: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又”的简化,即“丮”的变形,表示用手执握。士,金文宽刃战斧十,是“又”即“丮”的变形,执握),表示手握战斧。简体金文淡化斧刃,将斧形的简化成“丄”。篆文承续简体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手持大斧作战的武夫。隶化后楷书承续篆文字形。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其在军中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斧作战的叫“兵”;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叫“王”。文治天下的首领叫“君”;头戴金冠的王者叫“皇”。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爲士。”凡士之屬皆从士。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士,善于办事的人。天地之数,从一开始,到十结束。字形采用“一、十”会义。孔子说:“能推十合一、从众多事物中推演归纳出一
个根本道理的人,就是高明的士。”所有与士相关的字,都采用“士”作边旁。

7风: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鳳”的省略,表示传说中形似孔雀的大鹏鸟。風,籀文凡,即的省略,大鹏云,气流气,流动的空气),表示大鹏飞翔所依赖的空中气流。简体籀文将“云”简化成一横,将横向流动的“气”写成向上蒸气。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凡”写成,并误将籀文字形中三竖构成的、像“气”又像“虫”的字形写成“虫”造字本义:名词,使鸟类得以飞翔的气流。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凡”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虫”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风”,依据草书字形,将草写的“云”简化成“乂”。甲骨文卜辞中有时假借“鳳”代替“風”。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風,八風也。東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南方曰景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閶闔風,西北曰不周風,北方曰廣莫風,東北曰融風。風動
蟲生。故蟲八日而化。从虫,凡聲。凡風之屬皆从風。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风,八方的风。東方的风叫“明庶风”,东南的风叫“清明风”,南方的风叫“景风”,西南的风叫“涼风”,西方的叫“闾阖风”,西北
的风叫“周风”,北方的叫“广漠风”,东北的叫“融风”。风动虫生。所以说虫生八日而化。字形采用“虫”作边旁,采用“凡”作声旁。所有与风相关的字,都采用“风”作边旁。

8表:表,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兽毛朝外的皮衣,像衣服外部披着兽毛。篆文写成会义结构:衣,服装毛,动物的毛发),强调“表”的“毛皮”材质。造字本义:名词,用动物毛皮制成的外衣。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衣”的上部和“毛”所构成的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衣”的下部写成,以致兽“毛”形状完全消失。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表,上衣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為表。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表,上衣。字形采用“衣、毛”会义。古昔时代人们穿裘衣,制裘时将毛皮带毛的一面当作外面。


9里:里,金文田,畴亩土,借代地面、墙体,民居),表示赖以生存的住宅与田地。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田园,居住、耕种、生活的地方。隶书承续篆文字形。“里”作为居住区,与外部世界相对,有“内部”的意思;《汉字简化方案》用“里”合并“裏”。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里,居也。从田,从土。凡里之屬皆从里。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里,民居。字形采用“田、土”会义。所有与里相关的字,都采用“里”作边旁。


10明:“朙”是“明”的异体字;“眀”是“朙”的异体字。明,甲骨文日,太阳月,月亮),表示太阳和月亮发光照耀。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日”写成。籀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日光或月光将空间照亮。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日”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月”写成。甲骨文异体字“朙”月,月亮囧,窗牖),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亮夜里黑暗房间的角落。“朙”的隶书异体字“眀”误将“囧”写成“目”。古籍多以“明”代替“朙”和“眀”。“明”侧重表示日光充足;“朗”侧重表示月光充足。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朙,照也。从月,从囧。凡朙之屬皆从朙。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朙,月光透过窗户照亮房间。字形由“月、囧”会义。所有与“朙”有关的字,都采用“朙”作边旁。


11震:辰,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振”的省略。震,甲骨文辰,即“振”双腿发抖,两点指事符号表示颤抖),表示天雷振撼天地,令人恐惧发抖。金文加“雷”,强调“打雷”的“震源”。籀文以“雨”(天象)代替“雷”,强调天象含义。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打雷,撼动天地。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震”的本义是雷撼天地;“振”的本义是奋力挥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震,劈歴,振物者。从雨,辰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震,天穹的劈历,振动室内物什。字形采用“雨字头”作边旁,采用“辰”作声旁。《春秋传》上说:“响雷震撼夷伯的庙堂。”


二、翻译
《军谶》说:“良将统率军队,以恕己之道治理部下。广施恩惠,军队的战斗力就会日新月异,交战时就像狂风一样迅疾。进攻进就像河决一样猛烈。”敌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样的军队攻上来,却根本无力抵挡。敌人只能俯首向我投降,却没有任何取胜的希望。将领能身先士卒他的军队便可以称雄天下了。
《军谶》说:“治军应当以奖赏为表,以惩罚为里。赏罚分明,将领的威信才能树立起来。选官用人得当,士卒们才会心悦诚服。重用德才兼备的人,敌国就会惧怕。”。
三、背诵
已上传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7 22: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3-2-27 22:57 编辑

2023.02.27 星期一  第二周第2天
原文:
《军谶》曰:“贤者所适,其前无敌。”故士可下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忧,谋可深而不可疑。士骄,则下不顺;将忧,则内外不相信;谋疑,则敌国奋。以此,攻伐则致乱。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制胜,则国家安定。
《军谶》曰:“将能清,能净;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故曰,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
将者,能思士如渴,则策从焉。夫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善恶同,则功臣倦;专己,则下归咎;自伐,则下少功;信谗,则众离心;贪财,则奸不禁;内顾,则士卒淫。将有一,则众不服;有二,则军无式;有三,则下奔北;有四,则祸及国。
【作业】
1、查阅本义不少于10个字。
2、翻译文义。
3、背诵并录音
一、查字
1前:“前”是“歬”的异体字。歬,甲骨文止,脚舟,航船行,行进),表示徒步拉船逆流而上。简体甲骨文省去“行”。金文、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异体字加“人”(纤夫),将“歬”写成“前”,强调纤夫拉船。造字本义:动词,纤夫拉船,逆流而上。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舟”写成“月”;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刀”。隶化后楷书将“止”草写成两点加一横的,至此“前”的字形面目全非。古籍多以“前”代替“歬”。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前,不行而進謂之歬。从止在舟上。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前,不行而进叫做“前”。字形采用“止、舟”会义,表示双脚站在船上不动。


2骄: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高。驕,甲骨文喬,高馬,力畜),表示马匹高大。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喬”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馬”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马匹高大。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馬”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喬”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骄”,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馬”简化成“马”,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喬”简写成“乔”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驕,馬高六尺爲驕。从馬,喬聲。《詩》曰:“我馬唯驕。”一曰野馬。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骄,马高六尺叫“骄”。字形采用“马”作边旁,“乔”作声旁。《诗经》上有诗句唱道:“我的马多么高骏。”还一种说法认为,“骄”
是野马。

3顺: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水流。順,甲骨文川,水流見,即“頁”的简写,头脑,借代思虑),表示思绪舒畅如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金文异体字用“心”代替“頁”,表示心情舒畅。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頁”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心情舒畅如流,没有郁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川”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頁”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顺”,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頁”简化成“页”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順,理也。从頁,从巛。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顺,梳理,使有序。字形采用“页、巛”会义。


4忧: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特别多。忧,篆文心,思虑尤,特别多),表示思虑特别多。造字本义:动词,多思多虑, 放心不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竖心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尤”写成。“忧”与“憂”同义,《汉字简化方案》用“忧”字合并“憂”字。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忧,心動也。从心,尤聲。讀若祐。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忧,心动。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尤”作声旁。诗音像读“祐”。


5清: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倩”的省略,表示美丽、漂亮。清,金文水,水体青,即“倩”的省略,美丽、漂亮),表示水体透澈漂亮。有的金文将“青”写成。有的金文将“青”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青”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水无杂滓,澄澈明丽。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青”写成。丽水为“清”,丽日为“晴”;美目为“睛”,美意为“情”;好话为“请”,好米为“精”。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清,朖也。澂水之皃。从水,靑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清,明朗。水澄澈的样子。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靑”作声旁。


6净:“浄”和“靜”是“瀞”的异体字;而“净”是“浄”的异体字。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纯洁、无污染。瀞,金文清,纯洁、无污染争,极力实现),表示极力使之纯洁、无污染。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静”写成。篆文异体字“淨”省去“水”。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爭”写成。简体字“浄”将“爭”简化为“争”。楷书异体字“净”用“两点水”代替“三点水”。造字本义:动词,清除污染,使之纯洁。“静”与“净”近义,古籍中常通用。古籍多以“浄”代替“净”。《汉字简化方案》用“净”代替合并“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淨,鲁北城门池也。从水,爭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浄,鲁北城门水池。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争”作声旁。


7俗: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欲”的省略。俗,金文人,世人谷,即“欲”的省略),表示世人的日常欲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有七情六欲的市井凡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谷”写成。汉语中常“习俗”并称,词义偏指“俗”:“习”指个体后天养成的行为一贯性偏好,“俗”指群体在一定历史、地理、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行为一贯性偏好,即“俗”是大众化、历史化的“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俗,習也。从人,谷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俗,地方流行的生活习惯。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谷”作声旁。


8拒: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距”的省略,表示制造相隔空间。拒,篆文手,抵抗巨,即“距”的省略),表示抵抗以保持距离。造字本义:动词,抗击对方,抵制于安全距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提手旁”
9倦: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收缩、弯曲。倦,篆文人,代身体卷,收缩),表示身体收缩。造字本义:形容词,身体因疲乏而萎缩无力。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倦,罷也。从人,卷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倦,力量用尽。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卷”作声旁。


10伐:伐,甲骨文人,受刑者戈,击杀武器),表示用戈戟砍杀人的颈项。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武力杀戮。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戈”写成。“征”是为了纠正一方错误而动武、出于正义而兴师问罪,多褒义;“伐”是为了解决利益冲突而进兵杀戮,多中性。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伐,擊也。从人持戈。一曰敗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伐,击杀。字形采用“人、戈”会义,像人手持戈。一种说法认为,“伐”是“毁坏”的意思。


11谗: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双“兔”重叠,表示像兔子一样嘴巴动个不停,不断说话。讒,篆文言,说话毚,嘴动不停,话语不断),表示不断地说好话。造字本义:动词,不断地用甜言蜜语讨好献媚。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毚”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谗”,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毚”简化成“二”、“免”(“兔”的变形)构成的。“谗”是用甜言蜜语献媚当权者;“谄”是是恶语诅咒,毁谤陷害。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讒,譖也。从言,毚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谗,说别人的坏话。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毚”作声旁。


12顾:“雇”是“顧”的本字。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家门,借代家居、家园。雇,甲骨文户,门,家园隹,候鸟),表示迁徙的候鸟天鹅降落在家园。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普遍流行的远古时代,纯朴的先民将以“人”字阵形迁徙的候鸟视为“天鹅”加以崇拜,相信它们有特殊而神奇的力量;每当候鸟访问家园,则给水喂食,用心照看,以确保天鹅短暂休整之后可以继续远徙。篆文将甲骨文字形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半包围结构,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户”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隹”写成。当“雇”的“来访、照看”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頁”(动脑筋)另造“顧”代替,强调用脑、用心。造字本义:动词,迁徙的天鹅每年定期来访,主人给水喂食,用心照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雇”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頁”写成。楷书异体字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雇”简化成“厄”,导致“户”形消失。《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顾”,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頁”简化成“页”。表达本义时,古籍多以“顧”代替“雇”。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顧,還視也。从頁,雇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顾,回头看。字形采用“页”作边旁,采用“雇”作声旁。


13策: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刺”的本字,表示棘刺。策,金文“竹”的变形朿,棘刺),表示竹鞭。造字本义:名词,用来刺激、驱赶马匹的竹鞭。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策,馬箠也。从竹,朿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策,赶马的竹鞭。字形采用“竹”作边旁,采用“朿”作声旁。


二、翻译
《军谶》说:“贤士归附的国家,一定会所向无敌。” 所以对待贤士要谦恭而不可简慢,对待将师要令其心情愉快而不可使之有隐忧,对于谋略要深思熟虑而不可犹豫不决。待贤简慢下属就不会悦服。将有隐忧君主与将领之间便互不信任。谋略犹豫敌国就会乘机得势。这样去打仗必然招致祸乱。将帅是国家命运的掌握者。将帅能率军战胜敌人,国家才会安定。
《军谶》说:“将帅就能清廉,能沉静,能公平,能严肃,能接受劝谏,能明断是非,能容纳人才,能博采众议,能知各国风俗,能通山川形势,能明险关要隘,能把握三军的形势。”所以说,举凡贤臣的睿智,君主的远虑,民众的议论,官员的意见,以及天下兴衰的往事,都是将帅所应当了解的。
将帅能思贤如渴,有谋略的人就会聚集在他周围。将帅不听下属的意见,杰出的人才就会散去。不采纳谋士的良策,谋士就会叛离。善恶不分,功臣就会灰心。一意孤行,下属就会归咎于上。自我炫耀,下属就不愿多建战功。听信谗言,军队就会离心离德。贪图钱财,坏的东西就无法禁止。贪恋女色,士卒就会淫乱无度。将帅如有上面的一条,士卒就不会心悦诚服。有了两条,军队就没了法纪。有了三条,全军就会溃败。有了四条,就会给国家带来灾祸了。
三、背诵
已上传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6:50 , Processed in 1.215647 second(s), 16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