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15999336089

韩志华的《鬼谷子》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8-6 19: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31日今日任务:
第八周  权篇第九
权篇 第六天
  是故与智者言,将以此明之;与不智者言,将以此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曰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一、查字正音
1. “教”的字源解说
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组交叠的算筹。教,甲骨文   (爻,算筹)  (子,蒙童)  (攴,手持鞭子、棍杖),表示体罚、训导孩子学文化、做算术。简体甲骨文 省去“子” 。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爻” 写成“井” 。简体金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异体字 用“言” (诱导)代替“攴” ,表示“教”者循循善诱,引导、启发蒙童的心智。造字本义:动词,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学文化、作算术。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攴” 写成“反文旁” 。
2. “甚”的字源解说
“甚”是“湛”的本字。甚,金文   (甘,品味)  (匕,食匙酒勺),结构与“旨”相反,表示用食匙或酒勺享用美食。籀文 用“口” 代替金文字形中的“甘” ,将金文字形中的“匕” 写成“匚”形的 ,并在“匕”上加“八” (“兮”的省略,呻吟、感叹),表示因享受美食口福而情不自禁发出感叹。篆文 综合金文和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沉溺于美酒声色享受,生活安逸。隶书 将“甘” 与“匹” 连写。当“甚”的“沉于酒色”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水”(酒)另造“湛”代替。
3. “类”的字源解说
“頪”是“類”的异体字。類,金文   (米,借代谷物、植物)  (犬,借代动物、野兽)  (頁,人头,借代思考、认识),表示观察、辨识谷物或动物。金文异体字“頪” 省去“犬”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外形相似,难以辨识。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頪” 写成 ,并将篆文字形中的“犬” 写成“大”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类” ,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页” 。古籍多以“類”代替“頪”。
4. “变”的字源解说
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戀”的本字,表示相恋双方纪录誓言、信守誓言。變,金文   (变,“戀”,誓言相爱)  (攴,打击、破坏),表示背信毁约。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违背誓言,中断恋情。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攴” 简化成“又” 。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变” ,依据草书字形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变” 简化成“亦” 。
5. “终”的字源解说
“冬”是“终”的本字。冬,甲骨文 为象形字,像在纪事的绳子 的两端打结 (参见“系” ),表示记录终结。有的甲骨文 将实心的绳结 写成空心的小圈 ,突出“终结”形象。金文 将两端的绳结移到中间。当 的“终结”本义消失后,有的金文写成会义字:   (终结)  (日,时间),表示一个纪时周期的结束,即年终的季节。籀文 将金文字形 中的两个绳结相连成直线,写成与“牢”相似的字形。有的籀文 承续金文字形 。篆文 省去籀文字形中的“日” ,同时加“仌” (冰),突出年终下霜结冰的季候特征。当“冬”的“终结”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纟” (结绳)另造“终”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一个结绳纪事主题的完成。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终”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 简化成“纟” 。古人根据四季的特征与节奏,总结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6. “贵”的字源解说
貴,甲骨文   (双手,抓、捧)  (土,故土),像双手 捧着泥土 。有的甲骨文 增加“宁” (即“贮”,存宝的匣子),强调离乡或流亡的人将具有象征性的泥土装进匣子,以示对故土的崇敬与珍爱。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双手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匣子“宁” 写成不知所云的“人 ”,并用“貝” (价值)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土” ,强调故土在离乡或流亡者心中的神圣“价值”。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收藏故土,以示对故乡故国的崇敬与珍爱。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臾”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貝” 写成 ,篆文字形中的“爪”形消失,字形晦涩。《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贵”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 简化成“贝” 。
7. “聪”的字源解说
“悤”是“聰”的本字。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窗”的本字,表示采光通风、使住所明亮的设施。悤,金文   (囱,即“窗”)  (心,心思),表示内心有窗,比喻心地明亮,洞悉真相。当“悤”变体为“怱”、并被假借代替“ ”(内心急切)之后,金文 加“耳” (听力器官)另造“聰”代替,强调耳朵灵敏,善于通过辨听声响来洞察环境。远古祖先没有望远的能力,因此依靠灵敏的耳朵辨听声响、判断异动,成为丛林生存竞争的关键技能。造字本义:形容词,耳灵心亮,直觉敏锐,善于捕捉真相。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俗体楷书 承续隶书字形,用“公” 代替近音的“囱”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楷书“聪” ,依据草书字形 将俗体楷书字形中的 写成“总” 。古籍多以“聰”代替“悤”。古人称听觉敏锐为“聪”;称耳背迟听为“聩”;称完全失去听力为“聋”。汉语中常“聪明”并用,耳灵为“聪”;目清为为“明”。
8. “奇”的字源解说
“奇”是“骑”的本字。奇,甲骨文   (大,成人)  (马,力畜),表示一个人 两腿跨坐在马 的背上。有的甲骨文 将马的形象 简化成 。篆文   (大,成人)  (可,即“呵”),表示骑行者吆喝催马。造字本义:动词,骑马代步。胡人以骑马代步,在古代的中原人看来,那是不可思议的交通方式,并从“奇”引申出“特别、不可思议”的含义。隶书 误将篆文字形上部的“大” 与下部“可” 字上部的一横连写成“立” 。简体楷书 恢复篆文字形上“大”下“可”的结构。当“奇”的“骑马”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马”另造“骑”代替。“尤”是抓持过多食物;“奇”是中原人罕见的骑马代步;“特”是祭祀时牺牲专用的小公牛;“异”是不正常的婴儿。
9. “主”的字源解说
“主”是“柱”的本字。主,甲骨文   (较小的方榫插在较大的方孔中)  (木,房柱),表示凿出了方孔、可以榫接横梁的房柱。有的甲骨文 将方孔方榫的 简化成 。有的甲骨文 则将“木” 省略成 。金文 误将简体甲骨文字形中表示“木”的 写成“土” ,导致“木”形消失。金文异体字 另造会义字,表示造屋 (“宀”)的柱梁 (“才”)。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支撑屋架的核心房柱,即顶梁柱。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顶端开口的柱形 简写成“王” ,导致“柱”形消失。当“主”的“房柱”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木”另造“柱”代替。
10. “言”的字源解说
言,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舌” 的上端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鼓舌说话。有的甲骨文 在“言” 的字形基础上再加一横指事符号 。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舌” 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鼓舌说话。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舌” 写成 。俗体隶书 变化较大,将篆文字形中的“舌” 简写成 。有的俗体隶书 则将篆文字形中的“舌” 大幅简化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大幅简化成三横 ,字形遂面目全非。古人称鼓舌说话为“言”;称两相会面长谈为“语”。
二、翻译
所以在跟聪明人讲话使用这些原则,对方是很容易挺明白的,跟不聪明人讲话,教他使用这些原则是很难办到的。言辞有不同种类,事情千变万化。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种类语言去说,虽然每天都谈也不会迷失主题,所以智慧可贵在于能够按照言说的原则去处理事情而不妄动,听言贵在于听的明白清楚,智慧贵在明辨事理,言辞贵在出奇制胜。
三、理解联想事例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审时度势,随行就市,对聪明人和愚钝之人的管理方式天差地别
  四、提问今天的经文对昨天的内容做出概括性引申——因人用权。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从“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出发,你将怎么定义权术?
权术是术,是连接的通道,通过术能展现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23: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一天任务:
谋篇第一段
为人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一、查字正音
1. “仪”的字源解说
“義(义)”是“儀(仪)”的本字。義,甲骨文   (羊,祥,吉兆)  (我,武器,借代战争),表示吉兆之战。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当“義”的“仪式”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人” 另造“儀”代替,表示程式庄严的典礼。造字本义:名词,出征前的隆重仪式,祭祀占卜,预测战争凶吉;如果神灵显示吉兆,则表明战争是仁道、公正的,为神灵福佑的。《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仪”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以“义” 代替“義” ,“乂”表示杀戮,“乂”加一点,表示公正顺天的战争。
2. “参”的字源解说
“參”是“曑”的异体字。曑,金文   (晶,三颗星,即叁宿星座)  (㐱,须发飘逸的老人星相师),表示用仪器观测天象,用叁宿星座作导航坐标指南, 是“㐱” (须发飘逸的老人)的变形。有的金文 将“晶” 写成 。简体金文 将“㐱” 省略成“人”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晶”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㐱”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博学的老者仰观星天,辨别方位。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晶”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㐱” 写成 。楷书异体字“參” 将篆文字形中的“晶” 简写成“厽” 。古籍多以“參”代替“曑”。
3,“奇”的字源解说
“奇”是“骑”的本字。奇,甲骨文   (大,成人)  (马,力畜),表示一个人 两腿跨坐在马 的背上。有的甲骨文 将马的形象 简化成 。篆文   (大,成人)  (可,即“呵”),表示骑行者吆喝催马。造字本义:动词,骑马代步。胡人以骑马代步,在古代的中原人看来,那是不可思议的交通方式,并从“奇”引申出“特别、不可思议”的含义。隶书 误将篆文字形上部的“大” 与下部“可” 字上部的一横连写成“立” 。简体楷书 恢复篆文字形上“大”下“可”的结构。当“奇”的“骑马”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马”另造“骑”代替。“尤”是抓持过多食物;“奇”是中原人罕见的骑马代步;“特”是祭祀时牺牲专用的小公牛;“异”是不正常的婴儿。
4. “雍”的字源解说
“邕”是“雝”(雍)的本字。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有一定人口定居的城邦。邕,甲骨文   (囗,邑,城邦)  (囗,邑,城邦),表示像两片不同功能的城区相交错,表示划片管理、人口密集的都城。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两片交错的城区形象 写成“邑” ,并加“川” (河流),表示护城河。篆文 将金文字形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当“邕”的本义消失后,甲骨文 再加“隹” (飞鸟)另造“雝”(雍)代替,表示只有飞鸟才能逾越的护城河。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川” 写成“水”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隹”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邑” 写成“吕” 。金文异体字 加“攴” (持械抗敌),强调有抗敌防御工事的都城。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水” 写成“巛” ,将金文字形中的“邑”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隹” 写成 。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巛” 写成三点 ,将篆文字形中的“邑” 简写成“乡” ,将篆文字形中的“隹” 写成 。俗体隶书“雍” 将本来代表“巛”的三点 简化成一点一横的 ,将“邕” 简化成 。造字本义:名词,古代用护城河环卫的都城。楷书 将俗体隶书字形中的 写成 。古籍多以“雍”代替“雝”。
5.“郑”的字源解说
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鄭”的本字,表示在地基上洒酒祭祀。奠,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酒坛 (酉)下面加一横代表地面的指事符号 ,表示在新建筑的地基上洒酒祭奉地神与祖先,以求居所安定幸福。金文   (酉,酒)  (丌,基),明确了“奠”与“基”的关系。有的金文   (享,供奉神灵祖先)  (奠,在地基上洒酒祭祀),强调了对地神与祖先的祭奉。古鈢字形 以“鼎” 代“奠” ,以“邑” (居民区)代“享” ,表示在居民区进行的祭祀。篆文 综合了金文 和 的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地基上隆重献酒,祭奉地神与祖先,以求新居落成后安定幸福。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邑” 写成“双耳旁”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郑” ,依据草书字形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奠” 简化成“关” ,导致“奠”的含义线索完全消失。
6. “从”的字源解说
“从”是“從”的本字。从,甲骨文   (人,行路者)  (人,行路者),像两个人一前一后相随而行。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两人在路上相随而行。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为区别于字形几乎相同的“比”的字,繁体甲骨文 再加“彳” (即“行”,通道),表示在通道上两两相随。有的繁体甲骨文 再加“止” (即“趾”,脚板、走路),表示跟随他人走路。繁体金文 则综合两款甲骨文字形,再加“辵” (彳 止)写成“從”,强调在路上跟随。经过演变,“从”侧重于表示心思、语言等方面抽象的跟随、保持一致;“從”侧重于表示走路时地理空间上跟随、跟进。古籍多以“從”代替“从”。《现代汉语简化方案》用“从”合并代替“從”。
7. “取”的字源解说
取,甲骨文   (耳,听觉器官,耳朵)  (又,用手抓),表示手持割下的耳朵。古代战争中,士兵割下死敌的耳朵作为评价战绩的依据。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耳”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割下死敌的耳朵,以示战功。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耳” 写成 ,将篆文8.字形中的“又” 写成 。
8.“载”的字源解说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哉”的本字,表示临刑。載,金文   (,即“哉”的本字,临刑)  (幸,刑具),表示临刑。有的金文 以“車” (囚车)代“幸” ,表示将囚犯投入囚车游街示众。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年终施刑,将重罪犯投入囚车游行示众后行刑作活祭。隶书 将篆文字形“” 中的“才” 写成“十”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車”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载”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車” 简化成“车” 。
9. “惑”的字源解说
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惑,金文   (或,不确定)  (心)。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心乱,不明确。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则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得明智。
10. “材”的字源解说
“才”是“材”是本字。才,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在柱子 (半个“木”)上架一根横木 ,表示房柱上架着的横木,即栋梁。当“才”的“栋梁”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木” 另造“材”代替,强调木料性质。造字本义:名词,可用于建筑的木料。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才” 写成 。
二、翻译
要让别人为我方利益服务,就要通过精心设计的计谋才能实现,找到对方利益诉求,建立三大利益分析体系,分别是天道、地理、人事 ,然后设计最优计谋,以最小成本让对方为己服务,不能针对结果分析,要从根本上找原因,并且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一以贯之。                                                           
三、理解联想事例
所有的结果背后都有原因,所有的要求背后都有利益,以后不能凭眼看耳听就妄下结论,而是要找到背后的原因。
四、提问:今天的经文,定义了谋术的审情、三仪以立和从古生奇等最基本操作环节。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跟权术不同,谋术的工作对象是什么?
答:谋术是取人,相益则亲,建立三大利益分析体系,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对材能情三者动态追踪和实施洞察。对他进行利益分析,得出最优计谋,用最小成本让对方为己服务,对于要改变对方,一定要从跟上解决要釜底抽薪而不能扬汤止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8 23: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8日今日任务:
第九周第二天任务:
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同异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仪,仪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一、查字正音
1. “俱”的字源解说
“具”是“俱”的本字。具,甲骨文   (双手,持举)  (鼎,既是祭器也是高级饮食器皿),表示为招待客人拿出高级饮食器皿。金文 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鼎” 写成“貝” 。篆文 又误将金文字形中的“貝” 写成“目” 。造字本义:动词,拿出高贵的饮食器皿铜鼎来宴请佳宾,意即准备齐全,招待贵宾。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当“具”的常用动词含义引申为“持有、拥有”后,篆文 再加“人”另造“俱”代替。
2. “疏”的字源解说
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足”的本字,表示行走的脚。 ,篆文   (西,包囊)  (疋,行走的脚),表示带着包囊离家而行。 ,篆文异体字“ ”   (爻,希,稀少)  (足,即“疋”的误写,行走的脚),表示引导出离,以减小人口密度。篆文异体字“ ”   (足,即“疋”的误写,行走的脚)  ( ,即“流”的省略),表示人员行走、流动。造字本义:动词,引导人员从一个固定地点向其他地方流动,以减小现有人口密度,减轻天灾或人祸的毁灭性破坏。隶书异体字“ ” 、楷书异体字“ ” 承续篆文异体字“ ” 。楷书“疏” 综合篆文“ ”和篆文异体字“ ”,并将篆文字形中的“疋”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 。
3. “偏”的字源解说
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方、不正。偏,金文   (人)  (扁,不方、不正),表示脸不正。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脸不正,侧向一边。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4. “益”的字源解说
“益”是“溢”的本字。益,甲骨文   (皿,盛器)  (水,液体),表示液体从盛器的开口处溢出。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四点的“水” 简写成三点的 。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横写的“水” ,强调“水横溢”。造字本义:动词,盛器水满而溢出。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水”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皿” 写成 。有的隶书 将横写的“水” 写成 。当“益”的“横溢”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水”另造“溢”代替。
5. “损”的字源解说
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钟鼎的圆口。損,金文   (手,捣毁)  (钟鼎的圆口),表示捣毁钟鼎器物。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简化成 。造字本义:动词,捣毁、破坏钟鼎等贵重器皿。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简化成 ,失去五指形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损”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員” 简化成“员” 。
6. “异”的字源解说
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胎儿。异,篆文   (巳,胎儿)  (双手抱持),表示手抱婴儿。造字本义:动词,送养或遗弃不正常的婴儿。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由于“异”和“異”字形相似、字义相近,古籍常常将“异”和“異”相互假借。《汉字简化方案》用“异”合并代替“異”。“尤”是抓持过多食物;“奇”是中原人所罕见的骑马代步;“特”是祭祀时牺牲专用的小公牛;“异”是不正常的婴儿。
7. “盖”的字源解说
盍(盇),金文字形   (像护罩)  (盒,器皿),表示器皿的护罩。当“盍”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 再加 (草,茅)另造“蓋”代替,强调以茅草为材料。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用茅草遮蔽屋顶。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盍” ;有的隶书 则误将隶书字形中的 写成“羊” 。
8. “进”的字源解说
進,甲骨文   (隹,鸟)  (止,脚,表示追逐),表示追鸟。金文 加“彳” (行走),强化追逐含义。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追逐鸟雀。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隹”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进” ,用“井” 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隹” ,其中“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来捕兽的陷坑。古人称急速寻捕犯人为“追”,称追兽为“逐”,称追鸟为“进”。
9. “退”的字源解说
退,甲骨文   (豆,食器)  (止,即“趾”,脚板),脚趾朝着与食器相反的方向,表示离开进食的餐桌。有的甲骨文 把食器“豆” 写成空的“皿” ,表示食物吃完。金文 加“彳” (行),强调从餐桌走开。籀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食器“豆” 写成“日”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同时再加“止” 。篆文 省去籀文字形中的“止” 。造字本义:动词,餐毕下桌离席。隶书 承续籀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将籀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走之底” ,将籀文字形中的 写成 。
10. “制”的字源解说
制,甲骨文   (木,树)  (刀,刀剪),表示用刀具修剪树木的枝叶。金文 字形中的 表示树木的根须旺盛,需要修剪;字形中的 表示刀剪 之间的枝叶碎屑 。有的金文 用“未” 代替 ,表示树木的枝梢太旺盛,需要修剪。古人发现,如果果树的枝叶太茂盛,就会过多消耗树木所获得的养分,以至于缺少足够的能量用于开花结果。籀文 在繁茂的枝叶“未” 与修剪工具“刀” 之间加“彡” (碎屑),表示用刀具剪下部分枝叶。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为了让果树结出更好更多的果子,用刀具修剪果树的新梢,减省营养浪费。隶化后楷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未” 写成不知所云的 ,将篆文字形中的“刀” 写成“立刀旁” 。
二、翻译
如果有共同意愿又能一起做事,成功几率非常大,如果有共同利益但没有没有共同理想,利益大的那个会首先翻盘,相互之间意见相左互不顺眼,勉强在一起,双方都很受伤害,相互之间意见也不一致交情也疏远,就只能是相互伤害了,所以相益则亲,相损则疏,要分清楚这几种类型,墙壁坏于其缝隙,树木毁于长结节地方,相互之间有分歧,。就会生出事端,事生谋,谋划之后生计策,计策生出就可谈判,谈判之后就能协商,双方都能进退,相互制约用以向前发展。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三、理解联想事例
同情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相疏——偏害;同恶相亲——俱害;同恶相疏——偏害。相互合作按照这几种类型就能分辨出结果了。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
四、提问:昨天的经文讲权术谋事,谋术谋人。今天的经文讲,同情相亲与相恶,异情相亲与相恶四种情形下的“节”,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谋术为什么会失败?
答:相益则亲,相损则疏。没有做到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仪,仪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11: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9日今日任务:
第九周第三天任务
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故为强者积于弱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
一、查字正音
1.贷“贷”的字源解说
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替换、顶替。貸,甲骨文   (戈,“代”的省略,替换)  (貝,钱财),表示以物品作押换取现金。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貝” 写成 。篆文 用“代” (顶替)代替金文字形中的“戈” 。造字本义:动词,凭借信用,用经过估价的大宗物品作抵押,以换取一定比例的大笔现金,并付息还款。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代”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貝”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贷”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 简化成“贝” 。
2. “诱”的字源解说
誘,籀文   (羊,美好)  (人),表示将人向善引导。篆文 加“厶” (代婴幼),表示引导幼儿。有的篆文   (言,说)  (秀,漂亮),表示用好话吸引和引导孩子;或   (言,说)  (即“循”,渐进),表示耐心渐进地引导孩子。造字本义:动词,用好话吸引孩子,一步步开导孩子。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诱”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 简化成“讠” 。
3. “费”的字源解说
費,金文   (弗,捆绑)  (钱贝)  (刀,割、解)。篆文 省去“刀” 。造字本义:动词,解开系扎的贝壳,购物开销。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费”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 简化成“贝” 。
4. “蔽”的字源解说
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扯破布帛。蔽,篆文   (艸,草木)  (敝,扯破),表示扯下树枝草叶。造字本义:动词,扯下树枝草叶作为伪装加以遮盖隐藏。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艸” 写成“草头” ,将篆文字形中的“敝” 写成 。
5. “贪”的字源解说
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衔在嘴里。貪,甲骨文   (口,含在嘴里)  (貝,古代最早的货币),表示爱财至极,含贝在口。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口” 写成“今” (“含”的省略),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对钱贝迷恋到想把它吞下去。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贪”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 简化成“贝” 。
6. “裁”的字源解说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哉”的本字,表示杀人放火的兵灾和火灾。裁,篆文   ( ,哉,除灭、毁灭)  (衣,服装),表示毁坏衣服。造字本义:动词,剪下破衣服的有用部分,以便再加利用。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衣” 写成
7. “积”的字源解说
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績”的省略,表示续接、累加。積,籀文   (禾,谷物)  (責,即“績”的省略,续接、累加),表示持续累加的谷物。篆文 承续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储备的粮食。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禾”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责”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积” ,用近音的“只” 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责” 。
8. “弱”的字源解说
,两“弓”会义,表示弓子强劲有力; ,像须发,表示年长或衰老。弱,篆文 在 各加 ,表示强弓已老旧,比喻强劲的弓弩在使用很久之后失去弹力。造字本义:形容词,强弓寿命已到,缺乏力量。隶书 省去其中一撇。楷书 将隶书字形中的 写成 。
9. “余”的字源解说
余,甲骨文   (尖圆屋顶)  (才,房柱和横梁),表示单柱尖顶的简易建筑。有的甲骨文 将尖圆屋顶 写成“宀” ,明确“余”与“建筑”的关联。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在房柱 两侧加两点指事符号 ,表示用三角支撑方式加固房柱。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单柱、无壁的尖顶茅屋,一种最简易的建筑,用于存放一般农资、杂物。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10. “惧”的字源解说
“惧”是“瞿”的本字;“瞿”是“懼”(惧)的本字。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动物的眼。惧,金文   (像鹰眼,瞳孔大的锐眼)  (像鹰眼,瞳孔大的锐眼),表示鹰眼锐利,令人生畏。有的金文 将鹰眼状的 写成人目状的 。当“惧”的本义消失后,篆文 加“隹” (鹰隼)另造“瞿”代替,表示肉食性猛禽双眼锐利,令人畏惧。当“瞿”的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心” (恐慌)另造“懼”(惧)代替,强调“害怕”的心理含义。篆文 调整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形容词,鹰隼攫取的眼光令人生畏。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用“具” 代替近音的“瞿” ,将正体楷书 简化成 。古籍多以“瞿”或“懼”(惧)代替“惧”。“惧”是深度不安;“惮”是深度惧怕。
11. “患”的字源解说
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从内部连贯在一起。患,金文   (宀,房屋)  (像疼痛皱眉的病人)  (双手),表示为家中的病人按摩、抚慰。籀文   (门,代表室内)  (卄,皱眉的形象)  (心,忧虑),表示古人因某种可怕的疾病躺在家里痛苦皱眉。篆文 另造会义兼形声的字形:   (串,从内部连贯在一起)  (心,忧虑),表示家人生病,亲人同感忧虑。造字本义:动词,生病卧床,居家疗养,亲人忧虑。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二、翻译
品德高贵的人轻视财物,不可用财利去诱惑他,而要想办法让他捐出财物,勇敢的人不轻易认输不怕苦难,要让他带兵打仗挑战苦难,智慧的人不要在他面前卖弄聪明,小心他识破你的诡计拆穿你就很难看,向他诚心诚意实话实说讲明道理让他建功立业,以上是仁人、勇士、智者三种人才,所以愚昧的人因为容易被蒙蔽,不肖之徒品行不好之人容易恐惧害怕,贪婪的人贪心爱占小便宜容易被诱惑,以上举了三种人才三种庸才,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弱小的东西经过成长历练也能长到强大,弯曲的物经过努力也会变直,不足之处通过改进也能有余。这就是道最终会达到的结果。
三、理解联想事例
二八定律,人才始终是占少数,庸才占到大多数,如何用好人才创造利益建功立业,如何用好庸才的长处干活,我们要做好容器的作用,给大家一个舞台尽情生长,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房子修好了用的不是墙而是墙围起来的空间。
四、提问昨天的经文讲述“事生谋,谋生计,计生仪,仪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的内个环节中,同情异情,相亲相恶的不同情形,是导致事情进程断续的原因。今天的经文,进一步讲述仁勇智与愚不肖贪两组六类人在“节”中的关键欲求,对事情进程的影响机制。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谋仁勇智和愚不肖贪两组六类人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答:给虎一座山,给猴一棵树,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道可做中枢——脑袋,仁勇智可做中流砥柱——腰部,愚不肖贪可做执行者——手脚,这样就很和谐了。有指挥者有执行者,在执行的过程,用长处避短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3: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联想事例
我身边的朋友就有这样的,外亲而内疏,要说内,但这还真不好做,表面寒暄客气,看似一切岁月静好,实际上哪怕距离近一点也感觉到尴尬和不知说什么,现在看来,要说一些共同的利益,以及如何满足对方的利益,才是说内。
四、提问:昨天的经文讲,要以整体观来处理,两类六种人在事情演进的各个环节中异同亲恶,才能有效使用谋术。今天讲使用昨天的谋术,需要使用摩高微符拥乱的计谋,并注意正奇公私。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对人主与人臣之言,一个言奇,一个言私,是何道理?
答:人主不缺金钱不缺权力缺的是人才,每天想的事情如何让自己国家或企业变大变强,如果能有人才不是说教卖弄文采,而是能有一个出奇制胜的方法帮助人主从全局解决心头大患,一定会为人主所欣赏。人臣通常来说他自己就是人才,总是能够审时度势,站对方向好让自己仕途顺利,对公的行为显然不如让自己得实惠更有利,这时如果有人能够与他私交甚好,满足他局部和个人需求,他也会举荐给人主或者有其他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1 17: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11日
第九周第五天任务
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无以人之近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
一、查字正音
1. “疏”的字源解说
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足”的本字,表示行走的脚。 ,篆文   (西,包囊)  (疋,行走的脚),表示带着包囊离家而行。 ,篆文异体字“ ”   (爻,希,稀少)  (足,即“疋”的误写,行走的脚),表示引导出离,以减小人口密度。篆文异体字“ ”   (足,即“疋”的误写,行走的脚)  ( ,即“流”的省略),表示人员行走、流动。造字本义:动词,引导人员从一个固定地点向其他地方流动,以减小现有人口密度,减轻天灾或人祸的毁灭性破坏。隶书异体字“ ” 、楷书异体字“ ” 承续篆文异体字“ ” 。楷书“疏” 综合篆文“ ”和篆文异体字“ ”,并将篆文字形中的“疋”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 。
2. “危”的字源解说
危,甲骨文   (像悬崖)  (像坠石),表示悬崖坠石。有的甲骨文 、 将坠石形象 繁化为 、 。金文另造会义字:   (人,登山者)  (厂,崖岩)  (巳,即“人”的变形),表示人在崖顶,担心坠崖;人在崖下,担心坠石。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高崖或崖下而害怕,担心自身坠崖或坠石。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厂”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巳” 写成 。
3. “顺”的字源解说
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水流。順,甲骨文   (川,水流)  (見,即“頁”的简写,头脑,借代思虑),表示思绪舒畅如流。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金文异体字 用“心” 代替“頁” ,表示心情舒畅。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頁” 写成 。造字本义:形容词,心情舒畅如流,没有郁结。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川”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頁”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顺”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頁” 简化成“页” 。
4. “避”的字源解说
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杀头。避,甲骨文   (彳,行进)  (辟,杀头),表示为躲死难而逃亡。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彳” 写成“辵” 。造字本义:动词,为躲刑戳或战乱而逃离是非之地。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5. “讳”的字源解说
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違”的本字,表示逆反。諱,金文   (言,话语)  (韋,即“违”)会义,造字本义:名词,有违感情、道义的话题。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讳”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 简化成“讠”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韋” 简化成“韦” 。
6. “纵”的字源解说
从,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听从、听任。纵,籀文   (糸,绳索)  (从,听任),表示解绳听任被缚者自由。篆文 以“從” 代替籀文的“从” 。造字本义:动词,解开绳索,听任被俘被捕者逃跑。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糸” 写成“糹 ,将篆文字形中的“從”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纵”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 简化成“纟”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的“從” 简化成“从” 。
7. “乘”的字源解说
乘,甲骨文   (大,人)  (木,树杈),像一个人爬上大树,站在树杈上远眺侦察(参见“相”)。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鄂舟车节上的字形   (人)  (双脚)  (几,小凳子),像是一个人 的左脚 、右脚 站在凳子 上,强调借着垫脚的凳子,登上大树、车辆或其他高处。籀文 基本承续鄂舟车节上的字形。篆文 综合了金文 、籀文 的两款字形,字形由此变得晦涩:金文的“大” 被简化成不知所云的 ;于是金文 被篆文简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爬上大树、车辆或其他高处。隶书 则误将篆文字形中“大、木”构成的 写成“禾” ,将篆文字形中的“舛” 写成 。正体楷书 承续隶书字形 。俗体楷书 将正体楷书的 写成“北” ,至此“乘”字中的“人”形消失,“木”形消失,字形面目全非。
8. “托”的字源解说
“乇”是“托”的本字。乇,甲骨文 是象形字,是方向朝上的“力” ,表示手向上用力托举。篆文 为了将字形区别于“七” ,在手臂 顶端另加一撇指事符号 。当“乇”成为单纯字件后,楷书 再加“手” 另造“托”代替,强调手的动作。造字本义:动词,用手掌向上用力持举物品。古籍多以“托”代替“乇”。古籍有时假借“托”代替“讬”。《汉字简化方案》以“托”合并“讬”。
9. “责”的字源解说
“責”是“債”的本字。責,甲骨文   (朿,用荆条鞭打)  (貝,钱财),表示催债。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荆条鞭打,逼迫返还所欠的钱财。隶化后楷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朿”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责”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 简化成“贝” 。当“責”的“催债”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债”代替。
10. “观”的字源解说
“雚”是“觀”的本字。雚,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长着两只大眼 的大鸟 ,两只大眼 之上是夸张醒目的眉羽 ,整个字形像类似猫头鹰的大眼睛猛禽。金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当“雚”的“大眼睛猛禽瞪大眼睛察看”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見” 另造“觀”代替,强调猛禽夸张的大眼“无所不见”的洞察力。造字本义:动词,猫头鹰瞪大锐利的眼睛警觉察看。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观”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雚” 简写成“又”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見” 简写成“见” 。
11. “安”的字源解说
安,繁体甲骨文   (宀,新房)  (女,流泪的新娘),表示新房中有新娘,别亲远嫁的新娘 ,忧伤落泪 。古代出嫁的女子在婚礼上哭泣,既是不舍父母乡亲、担忧未知命运的个人真情,也是传统婚嫁礼俗的要求。简体甲骨文 省去“三点水” (眼泪),将 写成“女” 。古代男子兴宅、娶亲,标志成家独立,获得家族事务的发言权,成为独立意义上的社会分子。因此在古代农业社会,盖新房、娶媳妇,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任务,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心理状态,成则安居乐业,不成则内心焦虑不宁。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女”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宀”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女” 写成 。古人称娶亲成家、专心度日为“安”;称生活富足、内心愉快安定为“寧”,“安”是“寧”的基础,“寧”是“安”的高级境界。

二、翻译
关系的建立是到什么程度说什么话,如果已经建立了利益关系,还在说见外的客气话,就会疏远关系,如果关系还没到位,就说一些设计对方利益和隐私的话,就会引起对方方案,给自己带来危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方还不想升级关系,自己强行要加强联系,或者就要手把手叫别人升级关系,也是很令人厌恶。对方有什么爱好要做有心人记录下来顺着对方,对方有什么忌讳和不喜欢的,也要记住不能做不能提,所以圣人都是在暗中观察对方,知道对方的脾气秉性,根据对方动作制定出相应对策来加强彼此间的连接,维护利益间的紧密,对方喜欢干什么就让他去,不仅让他去还要助他一臂之力,不是让自己呆在舒适区而是让对方呆在舒适区,这样就可以暗中观察他,进而更好的管理和他的利益关系,我们不预设舒适区,对方做的事情,我们既不肯定赞美,也不叱责批评。谋事要多了解对方利益观切点,建立双方利益关系,进而让对方为我方利益服务,我们的利益诉求切不可外露 ,以免对方掌握之后反制我们,掌握了对方情况越全面,我们就越有话语权和控制权,控制对方为我所用,而被控制的那一方像个宝宝自己命运被人操纵于股掌之间,摆布和利用,所以圣人从来不说自己要什么,不主动去升级利益关系,这是圣人之道阴,而愚人却相反,一天到晚满世界都嚷嚷着自己喜欢什么,被别人掌握,这是愚人之道阳,就像大人带着小孩子玩,大人让小孩子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大人容易小孩难,圣人容易愚人难,所以如果圣人不能谋术阴用,就会乱套,也就无法控制愚人,一定会威胁到利益关系的稳定,谋术的灵魂也就是双方智利的博弈,智者胜,愚者败。
三、理解联想事例
暗中观察,掌握对方利益关注点,制定符合对方利益计策,建立双方利益关系,但是不主动,不谄媚,不标榜自己的喜好,谋术阴用。
四、提问:昨天的经文讲谋术运用中的正奇公私,今天的经文讲谋术运用中的阴阳关系。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华夏思想总是讲,凡事要阴,让对方无法了解自己的打算,要随顺对方——也可以叫做谦虚谨慎,跟最近几十年的时风很不一样,你认为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处阴处下,后发制人,谦让对方、柔弱胜刚强,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这套生活哲学确实也非常适合在我们国家生存,我国是农业大国,祖祖辈辈生活在一个地方,迁徙极少发生,形成一个又一个以家族为单位社会细胞,生活团结默契就需要彼此包容,,轻易是不会与人结仇,即使有了矛盾不会找到县衙,而是会找到族长或者威望高的长辈解决,通常会化解,久而久之,中国人形成了隐忍、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性格,这也符合顺从、谦虚谨慎等我们国人特点。近年来,西方思想进入我国,西方国家的起源自古希腊时期多以狩猎或游牧、捕鱼为主,人与人之间居住较远,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即使亲戚之间也是非常分明,个性发展鲜明,追求民主自由,标榜独立自主,有话就说,近些年,随着我国年轻人出国留学或者接触更多西方文化及西方心理学,进而产生了时风不一样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2 12: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12日今日任务:
第九周第六天学习任务: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否,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义者,则可与言。由能得此,则可与谷远近之义。
一、查字正音
1. “众”的字源解说
“乑”、“众”、“眾”和“衆”,“㐺”的异体字。从,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相随、同行。㐺,甲骨文   (从,相随)  (从,相随),表示相随、同行的一群人。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从”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楷书异体字“乑” 将正体楷书字形 中的第一个“人” 写成 ,将第二个“人” 写成 ,将第三个“人” 写成 。楷书异体字“众” 将正体楷书的左中右结构 写成上下结构。造字本义:名词,合群生活的广大人群,百姓。甲骨文异体字 加“口” 、或 加“日” ,表示蓝天红日之下合群生活的广大人群。篆文“眾” 误将金文字形 中的“日” 写成“目” ;楷书异体字“衆” 则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目” 写成“血” 。古籍多以“衆”代替“乑”、“㐺”、“众”和“眾”。《汉字简化方案》用“众”代替“衆”。
2. “择”的字源解说
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观察辨别、拘捕嫌犯。擇,金文   (睪,观察辨别、拘捕嫌犯)  (廾,双手),表示拘捕嫌犯。有的金文 将“睪” 写成 ,省去“廾” ,加“攴” (持械击打),表示强力拘捕。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睪” 写成 ,以“手” 代替金文字形中的“廾” 。造字本义:动词,观察辨别、拘捕嫌犯。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手” 简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睪”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择”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睪” 简化成 。 
3. “阴”的字源解说
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霒”的本字,表示天空多云、没有阳光、有雨情。金文   (阜,山地)  (侌,天空多云、没有阳光),表示山地背阳、缺少阳光的北坡。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阜”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侌”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山地背阳的潮湿北坡。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阜”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侌”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用“月” (与“日”相对,表示没有阳光)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侌” (天空多云而没有阳光)另造会义字“阴” 。
4. “隐”的字源解说
隱,籀文   (穴,山崖、洞穴)  (工,生产器具)  (又,持守)  (心,欲望),表示匿居深山,修行禁欲。篆文   (阜,盘山石阶,代表高山)  (爪,抓)  (工,生产器具)  (又,持守)  (心,欲望),强调远居深山修行。造字本义:动词,为逃避俗世的纷扰和贪欲的诱惑而匿居山崖洞穴,开荒生产,自给自足,修行禁欲,持守本心。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阜” 写成“左耳旁”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隐” ,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工” ,并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𢚩” 简写成“急” 。“显”是身处社会焦点,引人注目;“隐”是为静心修道而远离人群,深居山野。
5. “匿”的字源解说
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喏”的本字,表示答应。金文   (匚,是“匸”的变形,围墙,表示躲藏)  (若,即“喏”的本字,表示应答),表示藏而不应。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若” 写成 ,明确“应答”含义。造字本义:动词,藏身躲避,不回应。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若” 写成 。
6. “独”的字源解说
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西北地域。獨,篆文   (犬,行猎对象即野兽)  (蜀,四川),表示蜀地野兽。造字本义:名词,一种活跃于蜀地的不合群的野生动物。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犬”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蜀”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独”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蜀” 简化成“虫” 。汉语中常“孤独”并用,表示被动或主动的自立状态,词义偏指“孤”:“孤”表示幼失父母,无至亲可依,是被迫接受的单薄厄运,伴随强烈的被剥夺感;“独”表示疏离群体,以个体姿态生存,是主动选择的自立自强的生活观念,伴随充满挑战的自觉意识。
7. “信”的字源解说
“信”是“訫”的异体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内心、真情。信,金文   (言,说话)  (心,内心真情),表示说真心话( 是“心” 的竖写)。金文异体字 用“千” (数量巨大)代替“心” ,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自己所说话语的真实可靠。有的金文异体字“㐰” 用“人” 代替“千” ,用“口” 代替“言” 。篆文 综合两款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言”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许诺,发誓。隶化后楷书 将籀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单人旁” ,将籀文字形中的“言” 写成 。古籍多以“信”代替“訫”和“㐰”。古籍常“诚信”并称,“诚”表示实现诺言,说到做到,侧重表达个人自律修养;“信”表示言而有衷,真诚可靠,侧重表达社交中的诺言责任。
8. “中”的字源解说
中,甲骨文   (㫃,旗帜,借代国旗、国家)  (㫃,旗帜,借代国旗、国家),表示南北方向两旗相连,即表示两国南北毗邻。有的甲骨文 在两旗(两国) 之间的二分位置,加一个圆点指事符号 ,表示国家的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两国之间;并在圆点指事符号 两侧各加一点 ,代表东西方向的两面旗或两个国家;即甲骨文字形 表示南北东西四方周围与其他国家毗邻,或者说,国家位于南北东西的四面诸国之间。有的甲骨文 省去表示东西方向两面旗的两点指事符号,并用“囗” (国家或疆域)代替圆点指事符号 ,表示两国之间的国家。简体甲骨文 将字形 下端的旗帜“㫃” 省去。极简甲骨文“中” 进一步将上端的旗帜“㫃” 也省去,字形最终简化成特殊指事字:一竖指事符号 表示国土相连相邻;一圈指事符号 表示国土所在位置。金文 、篆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四方与他国毗邻、地处诸国之间的国家。隶书 承续篆文字形。
9. “正”的字源解说
“正”是“征”的本字。正,甲骨文   (囗,城邑、方国)  (止,行军),表示征伐不义之邑。有的甲骨文 将表示方国的方框“囗” 写成实心点的指事符号 ,写成指事字。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将指事符号由实心点 写成短横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止” 写成 。当“正”的“征战”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彳”(行)另造“征”代替。古人称不义的侵略为“各”,称仗义的讨伐为“正”。
10. “谷”的字源解说
“谷”是“峪”的本字;“硲”是“峪”的异体字。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豁口、山口。谷,甲骨文   (重“八”,即多重切分)  (口,山口),表示多重切分大山的系列山口。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由多重切分大山的山口所构成的U形狭长低洼地带。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人多定居于有水源保障的河谷;作为农作物的“穀”也多产于山谷、河谷,榖在谷中,由此古人常常假借同音的“谷”代替“榖”。当“谷”被假借为“穀”之后,楷书 加“山” 另造“峪”代替。楷书异体字“硲” 用“石” (岩崖)代替“山” ,表示山岩沟谷。《汉字简化方案》用“谷”代替“榖”。
11. “远”的字源解说
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衣物。遠,甲骨文   (袁,衣物)  (又,抓、持)  (亍,即“彳”,行进),表示带上衣物行囊长途出行。简体甲骨文 将“袁” 简写成“衣” 。金文 加“止” (趾,脚板),并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袁” 写成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袁”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带上衣物行囊长途出行。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走之底” ,将篆文字形中的“袁”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远”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袁” 简化成“元” 。
12. “近”的字源解说
我评站长的解说:
1分2分3分4分5分

网友总评: 0分
近,籀文   (止,即“趾”的本字,指行进)  (在“水”字 上切入两横指事符号 ,表示渡河),表示行军的部队徒步涉水,以为捷径。有的金文 将表示渡河的字形 反转成 。籀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水”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两横指事符号 写成一折 。有的籀文 将“水” (河流)误写成 ,导致字形晦涩。有的籀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非“斤”非“斤”的 ,将金文字形中的“止” 写成“辵” ,强调行进。篆文 误将籀文字形中似“斤”非“斤”的 写成“斤” ,并将“斤” 当作声旁。造字本义:动词,行军的部队徒步涉水,以为捷径。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走字底” 。
二、翻译
圣人用谋术来经营双方利益关系,但人们不知道圣人劳心劳神为什么这么做,圣人操纵了利益关系,不动声色实现自己利益,大家也毫无知觉看不出来。圣人在于对方建立的利益关系中,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让他们为自己服务,在建立的关系中,如果对自己还没有用的,就要选择一些事实行谋术,来让双方关系粘合度更高,所以我们遇到事情都要找关系,这在先王时期就是这样,只不过我们现代人每天用着自己不知罢了,有这样说到,天地的造化,在于至高至深的创造和演化万物,圣人之道,在于明白这些规律,化转万物在于隐和匿,圣人这样,并不仅仅因为忠信仁义,只是因为与天地合道,立身中、正而已,能理解这个道理的人,可以教他学习谋术,通过学习实践,掌握了谋术,可以教他怎么在错综复杂的利益相关方之间,如何判断和控制与各方之间损益亲疏的远近关系。
三、理解联想事例
很多事都是暗中促成的,要提前建立双方利益关系,别人却不知为什么,这也要考察自己的观察力,什么人值得我们要建立这样的利益关系,如何让我们以主体感为主,而不是以情绪为主,不以情绪为主就是理性,理性即是智慧。
四、提问昨天的经文讲述制人与制于人之间,握权与制命之间的阴阳之道。作为谋术结语,今天讲述华夏道统与谋术的关系,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中正,如何理解和操作?
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保持公正存有公正之心,雨露均沾,对人、动物、植物没有偏爱,让他们自然生长竞争,这个社会就螺旋运转起来,在上一篇我们学到了至情,就是不主动预设舒适区,不管对方做什么,我们也不留露出赞美或者厌恶的情绪,这样就是做到至情,让他自己去感知去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3 20: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8 月13日心得
谋篇讲述最多得是,圣人道阴,愚人道阳是根本的谋术,现实生活中一个厉害成熟的人基本上都是话不太多,心里装事,暗中观察,争取把对方控制在自己的一方,而这一切都要不动声色,还要站在对方利益考虑,找准利益切入点,将对方哄成一个离不开自己的宝宝,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4 11: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10日今日任务:
  第九周第四天学习任务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一、查字正音
1. “疑”的字源解说
“ ”是“疑”的本字。 ,甲骨文   (口,嘴)  (大,成年人),表示张嘴问话。有的甲骨文 像行路人拄杖 的行路人张嘴问话 。繁体甲骨文 加“亍” (“行”的省略,四通大道),强调行路人在十字路口询问方向。金文 加“止” (即“趾”的本字,借代脚板),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亍” 写成“辵” ,加“牛” (疑为“屰”的误写,即“逆”的本义,反向迎面而来),表示向迎面而来的人问路。篆文 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彳”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 ” 写成“ ”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口” 写成“匕”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大” 写成“矢” ;用“子” (儿童)代替金文字形中的“牛” ,表示小孩迷路。造字本义:动词,在十字路口不知所往。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籍多以“疑”代替“ ”。“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后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获得明智。
2.“恶”的字源解说
惡,篆文   (亞,位居第二的)  (心,意愿),表示不如愿的。造字本义:动词,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亞”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恶”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亞” 简化成“亚” 。
3. “恐”的字源解说
恐,甲骨文   (彳,进军)  (丮,执)  (王,大斧),表示持斧征战,威慑敌人。金文   (工,杵)  (心,惧),表示内心惧怕,有如杵击。籀文 承续金文字形。篆文   (巩,以杵击土,加固墙体)  (心),强调心脏因惧怕猛跳,犹如遭受重杵撞击。造字本义:形容词,内心强烈惧怕,有如大杵击捣心脏。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巩”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
4. “微”的字源解说
“ ”是“微”的本字。 ,甲骨文   (長,长发的老人)  (手执棍杖),表示老人拄杖而行。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微” 加“辵” (行进),强调行进。篆文 大体综合了金文“ ” 和 的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老人形象“長”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彳”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 。古籍多以“微”代替“ ”。
5. “符”的字源解说
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府”的省略,表示官署。符,篆文   (竹,借代竹片,轻便、易于直劈二分的材料)  (付,即“府”的省略,官署),表示有官署标记的竹片。造字本义:名词,一种竹制的核验信物,即,古人将刻有特殊图文的竹片剖成两半,一半留在上级,一半留在下级,作为朝廷或官署封爵、置官、命使和调遣兵将时双方核验的凭证,以双方所持竹片图文是否相吻合来检验持符者的身份真假。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竹”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付” 写成 。
6. “雍”的字源解说
“邕”是“雝”(雍)的本字。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有一定人口定居的城邦。邕,甲骨文   (囗,邑,城邦)  (囗,邑,城邦),表示像两片不同功能的城区相交错,表示划片管理、人口密集的都城。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两片交错的城区形象 写成“邑” ,并加“川” (河流),表示护城河。篆文 将金文字形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当“邕”的本义消失后,甲骨文 再加“隹” (飞鸟)另造“雝”(雍)代替,表示只有飞鸟才能逾越的护城河。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川” 写成“水”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隹”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邑” 写成“吕” 。金文异体字 加“攴” (持械抗敌),强调有抗敌防御工事的都城。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水” 写成“巛” ,将金文字形中的“邑”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隹” 写成 。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巛” 写成三点 ,将篆文字形中的“邑” 简写成“乡” ,将篆文字形中的“隹” 写成 。俗体隶书“雍” 将本来代表“巛”的三点 简化成一点一横的 ,将“邕” 简化成 。造字本义:名词,古代用护城河环卫的都城。楷书 将俗体隶书字形中的 写成 。古籍多以“雍”代替“雝”。
7. “惑”的字源解说
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惑,金文   (或,不确定)  (心)。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心乱,不明确。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则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得明智。
8. “计”的字源解说
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巨大数量。計,金文   (午,疑为对“十”的误写)  (言,说话、商谈),表示大量的商谈。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言”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午” 写成“十” 。造字本义:动词,众人七嘴八舌地商议、谋划。篆文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言”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计”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 简写成“讠” 。
9. “谋”的字源解说
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謀,金文   (言,商议)  (某,不确定),表示为不确定的问题而商议。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因为对策略没把握而找人商讨。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谋”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 简化成“讠” 。
10. “奇”的字源解说
“奇”是“骑”的本字。奇,甲骨文   (大,成人)  (马,力畜),表示一个人 两腿跨坐在马 的背上。有的甲骨文 将马的形象 简化成 。篆文   (大,成人)  (可,即“呵”),表示骑行者吆喝催马。造字本义:动词,骑马代步。胡人以骑马代步,在古代的中原人看来,那是不可思议的交通方式,并从“奇”引申出“特别、不可思议”的含义。隶书 误将篆文字形上部的“大” 与下部“可” 字上部的一横连写成“立” 。简体楷书 恢复篆文字形上“大”下“可”的结构。当“奇”的“骑马”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马”另造“骑”代替。“尤”是抓持过多食物;“奇”是中原人罕见的骑马代步;“特”是祭祀时牺牲专用的小公牛;“异”是不正常的婴儿。
11. “私”的字源解说
甲骨文“私”(厶) 与“以” 通用,像在胞衣中头朝下、尚未出生、不明性别不明模样的胎儿。篆文   (禾,代表粮食、财产)  (厶,胎儿)。造字本义:名词,不知其详的胎儿或暗藏的家产。在共产平分的原始时代,人们对胎儿与个人所隐藏的粮食、财物,既好奇又无奈。“私”即“厶” ,是头部朝下、尚未出生的神秘胎儿;“了” 是刚出生的、性别确然可辨的幼婴;“子” 是挥动两臂、两腿包裹在襁褓中、尚不能独立活动的幼儿;“大” 是顶天立地的成年人;“人” 是双手采摘或在地里忙活的劳动者。
二、翻译
双方关系表面看着亲热内心比较疏远,就要着重建立内部链接也是内揵,如果内在连接很好外在却看着疏远,那就要重点建立外在关系。对方如果指出有疑问要尽可能去更改,对方需要什么在正确情况下要尽可能去满足,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尽量将对方向有利于我方情况去领,对方憎恶的我们要想办法帮对方去制止,对方担心忧虑的我们要想办法帮他排忧解难。圣人驾驭国君,管理两国关系,要时刻揣摩国君心思,保持高度注意力和时刻警惕,站在高出和全局观察,随时发现异常及时调整,于不知不觉细微之处将对方调整到有利于我方来,对方做出任何动作,我方都要明察秋毫,并给出其符合利益的计策,关系管理中出现不顺畅时要及时发现并疏通解决,消除不利因素,对方表现不满出现裂隙时要及时控制,尽可能迷惑对方后引领对方走向有利于自己方向,以上称为计谋。但是用计谋,用在公不如用在私,能够产生的效果好,齐桓公的三个侍从,就是抓住了他的私和癖好,服侍得好,所以把齐桓公像个宝宝一样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结下了毫无缝隙的默契关系,只要他要的就全部满足,因此,对待对方高层人士,走公事公办之路是不行的,要从对方的私人特点爱好出发,保持长久的私人友谊,才能经久不息,劝说人主要出奇制胜出其不意,与人臣结交要处理好私交友谊方能成事。
三、理解联想事例
我身边的朋友就有这样的,外亲而内疏,要说内,但这还真不好做,表面寒暄客气,看似一切岁月静好,实际上哪怕距离近一点也感觉到尴尬和不知说什么,现在看来,要说一些共同的利益,以及如何满足对方的利益,才是说内。
四、提问:昨天的经文讲,要以整体观来处理,两类六种人在事情演进的各个环节中异同亲恶,才能有效使用谋术。今天讲使用昨天的谋术,需要使用摩高微符拥乱的计谋,并注意正奇公私。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对人主与人臣之言,一个言奇,一个言私,是何道理?
答:人主不缺金钱不缺权力缺的是人才,每天想的事情如何让自己国家或企业变大变强,如果能有人才不是说教卖弄文采,而是能有一个出奇制胜的方法帮助人主从全局解决心头大患,一定会为人主所欣赏。人臣通常来说他自己就是人才,总是能够审时度势,站对方向好让自己仕途顺利,对公的行为显然不如让自己得实惠更有利,这时如果有人能够与他私交甚好,满足他局部和个人需求,他也会举荐给人主或者有其他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4 20: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决篇第十一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
一、查字正音
1. “决”的字源解说
“决”是“決”的异体字。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玦”的本字,表示中断、分别。決,篆文   (水,洪水)  (夬,即“玦”的本字,中断),表示洪水将堤岸冲出口子。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水” 写成“三点水” ,将篆文字形中的“夬” 写成 。楷书异体字“决”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三点水” 简写成“两点水” 。造字本义:动词,大水冲裂堤岸。古籍多以两点水的“决”代替三点水的“決”。
2. “善”的字源解说
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通“祥”,表示安祥。善,甲骨文   (羊,通“祥”)  (双目,眼睛),表示眼神安祥温和,所谓“慈眉善目”。有的甲骨文 双眼 写成 。有的甲骨文 将一双眼睛 写成 和 。有的甲骨文 将一双眼睛  省略成一只眼睛 。金文   (羊,即“祥”)  (两个“言”),表示言语祥和亲切。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神态安祥,言语亲和。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羊”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两个“言” 写成“艹”加“口”的 。
3. “福”的字源解说
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酉”的变形,表示酒坛。福,甲骨文   (示,祭祀)  (又,巫师的动作)  (酉,酒坛)  (双手,奉持),表示巫师手奉美酒,祭祀祈祷。有的甲骨文 省去双手 ,将“示” 写成 ,将“酉” 写成“畐” 。金文 将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示”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畐” 写成 。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酒坛形“畐”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用美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示”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畐” 写成 。从甲骨文字形看远古祖先的幸福观,“幸”为帝王所赐,是临死获赦而活着;“福”为上苍所赐,是神佑而富足安康。
4. “于”的字源解说
“于”是“竽”的本字。于,甲骨文   (倒写的“口”,撮口吹奏)  (像有吹嘴的“L”形的复杂管乐器)  (有握柄的吹奏乐器),表示乐师撮口吹奏“L”形的复杂管乐器,其中“于” 表示有手持握柄 的吹奏乐器“丂” 。简体甲骨文 将吹奏乐器 简写成 。有的甲骨文 省去“口” ,同时用多折曲线 代替“L”形的复杂管乐器 ,表示乐音曲折婉转的吹奏乐器。简体甲骨文 省去表示乐音曲折婉转的曲线符号 ,字形由 (撮口吹奏“L”形的复杂管乐器)革命性地简化成“于” (有手持握柄 的吹奏乐器“丂” )。金文 承续甲骨文合体字形 。简体金文 承续简单甲骨文字形。篆文 变形,写成“亏”形。造字本义:动词,吹奏乐音婉转起伏的竽管。隶书 恢复简体金文字形。当“于”由动词引申出名词后,篆文 再加“竹” 另造“竽”代替。由于“于”(男女新婚仪式上的音乐演奏)与“於”(成双成对的鸟儿比翼齐飞)读音相同,而且含义存在内在关联,古籍常假借“于”代替“於”(鸿雁于飞 = 鸿雁於飞)。《汉字简化方案》用“于”合并代替“於”。
5. “受”的字源解说
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运输的船只。受,甲骨文   (两只手 ,表示运送与接收)  (舟,两岸间运送货物的工具),表示用船只在两岸间运送。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舟” 写成“冂” 。造字本义:动词,用船只往返两岸,为隔岸的人运送物品。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爪”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受”的“输送”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授”。
6. “致”的字源解说
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到达、抵达。致,金文   (至,到)  (人,行者)  (夂,倒写的“止”,脚趾),表示走到目的地。篆文 省略金文字形中的“人” 。造字本义:动词,走到,到达。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至”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倒写的“止” 写成“反文旁” 。
7. “使”的字源解说
“史”是“使”的本字;“吏”、“事”与“史”同源。史,甲骨文   (中,四方与他国毗邻、地处诸国之间的国家)  (又,执、持),表示大使手持旌节护照,出使他国。远古时代以族旗或国旗为跨界出行的护照。简体甲骨文 将国旗“中” 简写成 ,导致字形晦涩。有的简体甲骨文 则进一步将国旗“中” 简化成 。繁体金文 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简体金文 、篆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当“史”的动词本义“出使”消失后,篆文 加“人” (受派遣官员)另造“使”代替,强调外交官员的职责。造字本义:动词,外交官手持旌节护照,奉命与邻国谈判,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文件。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单人旁” ,将篆文字形中的“吏” 写成 。作为动词“外交官出国谈判”时,古籍多以“使”代替“史”。
8. “失”的字源解说
失,金文 在手“手” 上加一捺指事符号 ,表示手未抓牢。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未抓牢而丢落。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手” 写成 。
9. “离”的字源解说
禽,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擒”的本字,表示捕鸟。離,甲骨文   (隹,飞鸟)  (禽,即“擒”,捕鸟),表示用网罩抓捕飞鸟。简体甲骨文 将“禽” 简化为 。繁体甲骨文 再加“又” (抓捕),强调“擒捕”的含义。金文 用“林” (树林)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隹” ,表示在林中捕鸟,并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禽” 写成 。篆文 用“屮” (草丛)代替金文字形中的“林” (树林),表示在草丛捕鸟。繁体篆文 综合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加“隹” 。造字本义:动词,鸟儿落入猎人抓捕的网罩。简体隶书 承续简体篆文结构,将篆文字形中的“屮” (草丛)简写成一点一横的 ,将篆文字形中的“禽” 写成 。繁体隶书 承续繁体篆文结构。古籍多以“離”代替“离”。《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离” ,采用简体隶书字形。
10. “诱”的字源解说
誘,籀文   (羊,美好)  (人),表示将人向善引导。篆文 加“厶” (代婴幼),表示引导幼儿。有的篆文   (言,说)  (秀,漂亮),表示用好话吸引和引导孩子;或   (言,说)  (即“循”,渐进),表示耐心渐进地引导孩子。造字本义:动词,用好话吸引孩子,一步步开导孩子。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诱”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 简化成“讠” 。
二、翻译
凡决定拍板一件事情,一定要再次三思,是否能保证收益明确,风险最小,要决策分析是否正确才能执行下去,如果善用决术,分析决策周全专业,那就能取得一个良好的结果,如果在决策分析环节处理的不周全,就会导致祸患。在进行通盘分析后,追求确定收益,把提前存在不利影响收益和后果的因素,都能提前转换为对我方有利因素,如果能做到这样,那就不会后果失控,福祸无定了。在谋术环节中,通过利益分析,本来可以导向有利的利益结果,在决策环节中发现根本不能达到前期预测的利益,就要坚决的否掉,后果分析和利益分析发生冲突时,就要按照后果分析来执行。对于不确定的可能或存在不利后果,就要设计计谋使其转化为对我方有利的因素,如果通过计谋只是把一部分风险降下来,另一部分隐患还存在,那就切记不可冒险行事,宁愿放弃之前的计划,一旦为了一部分利益冒险行事出现不利结果,一定会动摇双方的根本和利益关系,进而关系也就疏远。一是收益不确定的事不做,二是存在不可控风险的事不做,所以如果决策一件事看起来是有利实际没有利益,看着可以谋取部分利益实际失去了根本利益,这样做都是失败的,导致根本利益的崩盘,必会从相益走向相害,也就是离害。
三、理解联想事例
对大事情做决定之前一定要再次斟酌后再做决定,把有可能存在的利益风险转化为对我方有利因素,就可避免福祸失控,后果无定的情况了。
四、提问提问 :权术权事,谋术谋人。权术指出,善权者,权听聪智明;谋术指出,善谋人者,谋个同情相亲。因事而谋人,人事两思量,方案成。方案行,计谋不两忠,损益不两全,非祸即福,非福即祸,决策就显得弥足珍贵。今天的经文定义了决术的操作边界——“有使失利者,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决术操作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答:后果分析和利益分析发生冲突时,就要按照后果分析来执行。收益不确定的事不做,是存在不可控风险的事不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19 08:58 , Processed in 1.081767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