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15999336089

韩志华的《鬼谷子》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15: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内揵第三
第三天
内揵第三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以待决事也。
一、查字正音:
“结”的字源解说
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喜庆。結,篆文   (糸,绸带)  (吉,喜庆),表示喜庆的红绸带。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婚庆仪式上,新郎用一根红绸带拉着新娘入洞房,红绸带中间穿成死疙瘩,象征彼此姻缘已牢固联接,不可分解。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糸”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结”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 简化成“纟” 。
“就”的字源解说
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手”相关的动作,抓持、托举。就,金文   (又,用手抓持、托举)  (京,高层建筑),手在屋顶忙碌,表示高层建筑封顶完工。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京” 写成 ,并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尤” 。造字本义:动词,建成超高建筑物。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京”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尤” 写成 。
“策”的字源解说
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刺”的本字,表示棘刺。策,金文   (“竹”的变形)  (朿,棘刺),表示竹鞭。造字本义:名词,用来刺激、驱赶马匹的竹鞭。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中”的字源解说
中,甲骨文   (㫃,旗帜,借代国旗、国家)  (㫃,旗帜,借代国旗、国家),表示南北方向两旗相连,即表示两国南北毗邻。有的甲骨文 在两旗(两国) 之间的二分位置,加一个圆点指事符号 ,表示国家的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两国之间;并在圆点指事符号 两侧各加一点 ,代表东西方向的两面旗或两个国家;即甲骨文字形 表示南北东西四方周围与其他国家毗邻,或者说,国家位于南北东西的四面诸国之间。有的甲骨文 省去表示东西方向两面旗的两点指事符号,并用“囗” (国家或疆域)代替圆点指事符号 ,表示两国之间的国家。简体甲骨文 将字形 下端的旗帜“㫃” 省去。极简甲骨文“中” 进一步将上端的旗帜“㫃” 也省去,字形最终简化成特殊指事字:一竖指事符号 表示国土相连相邻;一圈指事符号 表示国土所在位置。金文 、篆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四方与他国毗邻、地处诸国之间的国家。隶书 承续篆文字形。
“进”的字源解说
進,甲骨文   (隹,鸟)  (止,脚,表示追逐),表示追鸟。金文 加“彳” (行走),强化追逐含义。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追逐鸟雀。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隹”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进” ,用“井” 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隹” ,其中“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来捕兽的陷坑。古人称急速寻捕犯人为“追”,称追兽为“逐”,称追鸟为“进”。
“施”的字源解说
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与“它”同源,是“蛇”的省略,表示蜿蜒蠕动。施,金文   (㫃,是“旗”的本字,飘扬的军旗)  (也,即“蛇”的省略,蜿蜒蠕动),比喻军旗在风中旖旎飘动。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㫃” 写成 ,即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旗杆形状 写成“方”形的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旗幅形状 写成“人”形的 。造字本义:动词,军旗在柔和的风中旖旎招展。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㫃” 简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也” 写成 。
“闻”的字源解说
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屋入口处可开关的双户。聞,甲骨文   (像一个人举起一只手在耳边)  (夸张的大耳朵),表示举掌在耳边,以增强对声音信号的捕捉。金文 有所变形,突出了耳朵形象 。篆文“聞”另造会义兼形声的字形:   (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双户)  (耳,耳朵),表示竖起耳朵在门里听门外的动静。造字本义:动词,竖起耳朵,用心注意地听。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耳”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闻”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 简写成“门” 。
“待”的字源解说
待,金文   (彳,前行)  (寺,持),表示有所持而前往。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持礼前往,表达敬意。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决”的字源解说
“决”是“決”的异体字。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玦”的本字,表示中断、分别。決,篆文   (水,洪水)  (夬,即“玦”的本字,中断),表示洪水将堤岸冲出口子。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水” 写成“三点水” ,将篆文字形中的“夬” 写成 。楷书异体字“决”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三点水” 简写成“两点水” 。造字本义:动词,大水冲裂堤岸。古籍多以两点水的“决”代替三点水的“決”。
“阴”的字源解说
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霒”的本字,表示天空多云、没有阳光、有雨情。金文   (阜,山地)  (侌,天空多云、没有阳光),表示山地背阳、缺少阳光的北坡。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阜”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侌”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山地背阳的潮湿北坡。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阜”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侌”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用“月” (与“日”相对,表示没有阳光)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侌” (天空多云而没有阳光)另造会义字“阴” 。

二、翻译
见到君主处理时亲的计谋和措施,就知道他的真实意图和想法,己方所行之事有时不能与君主之异相投,是因为我们对对方了解不够多,如果对君主了解不够多,即使己方主动配合君主也不能得到君主的真诚信任,表面上与己方亲近暗地里却很疏远。不合于君主之意的事,圣人是不会谋划的,所以那些关系疏远反而得到君主信任的,是因为他们合君主心意暗中相通,那些关系亲近反被君主疏远的人,是因为他们与君主之意不能契合。主动亲近反而不被任用的,是因为他的谋略合策略不得君主之心,离开朝廷反被君主召回的人,是因为他预测的事在后来应验了,天天在君主面前而不被任用,,是因为措施不合君主之意,君主远远听到名声就想朝思暮想得到的人,是因为他的计谋与君主相合,君主等待他来决策事情。
三、理解联想事例
本文再次阐述了反以知彼覆以知己,了解了君主的心意才能做到心意相通,自由出入对方的心房,如果不了解对方,即使自己表现得卑微屈膝也无法得到君主的信赖,那些能够与君主计谋相合的人,君主望穿秋水得等待他来决策大事,现在人才招聘会有了更多展现自己的价值,一经录用,通过自己得各种能力努力加之了解上司心意,就很容易得到提拔。
四、 今天提问 昨天的经文指出,内建立联系和外着手行事并举,是捭阖的阴阳两面,其操作原则是,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
  今天的经文讲述,这两个方面的具体情况。
提出思考的问题是:阳亲阴疏和阴亲阳疏分别会出现些什么情况?
答:阳亲而阴疏,是看似关系亲近,每天形影不离,实际上彼此的心没有走近,做不到心意相通,是己方没有了解其志意,没有达到真正有效的连接,对方还不能完全信任自己,自己还不了解自己对对方了解多少,不自知,己先定才能后牧人,先知己后才能后知人。
阴亲而阳疏,是心意相通,但是相处起来距离却比较远,如果二者选其一的话,阴亲而阳疏可能更动人心弦,但是也有遗憾。曾有一对年轻人因父母原因无法结合在一起,20年后重又见面喜极而泣,双方均未婚,这也是一种阴亲而阳疏,尽管无法见面心意却始终相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19:0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内揵第三第四天内揵第三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一、查字正音:“故”的字源解说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老旧的、已逝的。故,金文(古,即“作古”的省略,老朽而自然死亡)(攴,持械攻击),表示持械击杀老人,有意结束垂死老人的生命(参见“殄”的本义解说)。暴殄是远古时代的野蛮传统之一:当遇到族群生存危机时,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新生代的生长,而杀死无法独立生活的老人。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人为结束老人垂死而痛苦的生命。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反文旁“夂”。“逆”的字源解说“屰”是“逆”的本字。屰,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是“大”(成年人)的倒写,表示倒行、逆行,与自己的行进方向相反。当“屰”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止”另造“逆”代替,或加“彳”(行进),或甲骨文加“辵”(行进),强调行进方向相反。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倒写的“大”写成“大”字加一横的。造字本义:动词,双方方向相反地相向而行,与“相从”相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将篆文字形中的“屰”写成。古籍多以“逆”代替“屰”。“非”的字源解说“非”是“排”的本字。非,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相北的两个人(背)头上各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两人思想相背、观念冲突、行为排斥。有的甲骨文变形,指事特征消失。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有所变形。造字本义:动词,思想相背者之间互相抵制、排挤,相互攻击、责难。隶书继承篆文字形。当“非”的“排斥”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在“非”字基础上再加双手另造“排”代替,强调“排”的手部行为特征。从本义上看,时日恰当为“是”;相互抵制为“非”。“制”的字源解说制,甲骨文(木,树)(刀,刀剪),表示用刀具修剪树木的枝叶。金文字形中的表示树木的根须旺盛,需要修剪;字形中的表示刀剪之间的枝叶碎屑。有的金文用“未”代替,表示树木的枝梢太旺盛,需要修剪。古人发现,如果果树的枝叶太茂盛,就会过多消耗树木所获得的养分,以至于缺少足够的能量用于开花结果。籀文在繁茂的枝叶“未”与修剪工具“刀”之间加“彡”(碎屑),表示用刀具剪下部分枝叶。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19:0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仁”的字源解说
“忈”是“仁”的异体字。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普天之下不同身份地位的生活者。仁,甲骨文(人,他人)(二,等同、相等,参见“均”、“齐”),表示人人相等,亦即等而视之,视人若已,将心比心,同情包容。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尸”。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尸”写成。有的籀文写成“千”(众多,代表众生)、“心”(慈爱)会义的结构,表示心怀众生,宽容博爱。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尊重人道,相信人性相通,视人若已,同情包容,尤指强势者对弱势者的厚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楷书异体字“忈”用“心”(慈爱)代替“单人旁”,强调以慈爱之心同等对待。古籍多以“仁”代替“忈”。
“义”的字源解说
“義”是“儀”的本字。義,甲骨文(羊,即“祥”的本字,祭祀占卜显示的吉兆)(我,有利齿的戌,威猛战具),表示吉兆之战。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异体字(羊,即“祥”的本字,祥和)(弗,休战),表示休战和平,表达“道义”的另一层含义。造字本义:名词,出征前的隆重仪式,祭祀占卜,预测战争凶吉;如果神灵显示吉兆,则表明战争是仁道、公正的,神灵护佑的仁道之战。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我”写成。《汉字简化方案》另造指事字“义”,在“乂”(割、杀)上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杀得有理、杀得正当。当“義”的“仪式”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儀”代替,表示程式庄严的典礼。“意”,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观性;“義”,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公认的文字内涵,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客观性;“意义”,指个人愿望与世间公理。
“礼”的字源解说
“豊”是“禮”的本字。豊,甲骨文(像许多打着绳结的玉串)(壴,有脚架的建鼓),表示击鼓献玉,敬奉神灵。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豊”作为单纯字件后,有的金文再加“示”(祭祀)另造“禮”,强调“禮”的“祭拜”含义;同时误将“玉串”和“建鼓”构成的金文,拆写成“曲”和“豆”,玉和鼓的形象消失。有的金文加“酉”(酒)另造“醴”代替,表示以美玉、美酒敬神。籀文“礼”综合将金文字形和,采取金文字形中的“示”、金文字形中的“酉”(酒),并以“水”代替“酉”(酒),大大简化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击鼓奏乐,并用美玉美酒敬拜祖先和神灵。俗体隶书承续籀文字形,将籀文字形中的“示”写成,同时误将籀文字形中“水”(酒)写成“乙”。
“乐”的字源解说
曰,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说唱、倾诉。樂,甲骨文(丝,丝弦)(木,架子,琴枕),字形像木枕上系着丝弦的琴具。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加”曰“(说唱、抒情),强调伴随着丝弦的演奏歌唱抒情,同时也以“曰”为“樂”的声旁。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曰”写成“白”。造字本义:动词,边弹边唱,和着琴声的节奏歌唱。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丝”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白”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乐”,依据草书字形整体简化。
“计”的字源解说
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巨大数量。計,金文(午,疑为对“十”的误写)(言,说话、商谈),表示大量的商谈。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午”写成“十”。造字本义:动词,众人七嘴八舌地商议、谋划。篆文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计”,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写成“讠”。

翻译
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却硬要往一处凑,就只会得到抵触,不了解对方真实意图就乱说话,必然会让对方疏远自己,一定要掌握对方需求,再针对性设计施行内犍术,可以随时出入对方心里操作,但是建立链接,也要知道何时得体退出,因此圣人做事,取决于他建立的链接多少。
理解联想事例
想到少年时期有个好朋友,每天形影不离,表面上看非常好,后来因为志不同,谁也无法说服谁,只能是分道扬镳了。古语说,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此言有道理
提问
昨天的经文讲述了外合和内结的不同情况,今天的经文与前文为同一段落,在昨天内容的基础上,得出如何“结合”的行动原则是“得其情,乃制其术”。提出思考的问题是:设立的“情”是什么,“术”是什么?
答:情是对方的情志和意图内心的真实渴望和需求,术是肯定了对方的真实意图后所做出的精准设计和谋略,这样对方就被我所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30 23: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内揵第三
第五天
内揵第三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去论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
一、查字正音、:
“忠”的字源解说
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与四周等距离的核心位置。忠,金文   (中,核心位置)  (心,感觉和思维器官),表示内心的中央,即心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中”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把对方放在心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出于道义而非出于个人回报地、自觉利他地、真诚专一地为之服务。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儒家提倡在处理社会关系时遵循“忠恕”之道,以达成封建时代农业大国的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忠”指充满敬意维护上级,用心专一;“恕”指推已及人,抱持同情同理之心包容下级。
“信”的字源解说
“信”是“訫”的异体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内心、真情。信,金文   (言,说话)  (心,内心真情),表示说真心话( 是“心” 的竖写)。金文异体字 用“千” (数量巨大)代替“心” ,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自己所说话语的真实可靠。有的金文异体字“㐰” 用“人” 代替“千” ,用“口” 代替“言” 。篆文 综合两款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言”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许诺,发誓。隶化后楷书 将籀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单人旁” ,将籀文字形中的“言” 写成 。古籍多以“信”代替“訫”和“㐰”。古籍常“诚信”并称,“诚”表示实现诺言,说到做到,侧重表达个人自律修养;“信”表示言而有衷,真诚可靠,侧重表达社交中的诺言责任。
“诗”的字源解说
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庙宇,祭祀场所。詩,篆文   (言,说)  (寺,庙宇,祭祀场所),表示祭祀主持者祝祷赞颂。造字本义:动词,祭祀时赞颂神灵和先王。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言”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寺”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诗”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 简化成“讠” 。汉语中常“诗歌”并称,词义偏指“诗”——“诗”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但阅读欣赏者限于知识阶层少数精英分子;“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任何不识字的百姓都可以听可以唱;“诗”有韵,是文字层面的歌;“歌”有腔,是有声的诗。
“书”的字源解说
“書”与“晝”同源,后分化。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竹管,借代毛笔。晝,甲骨文   (又,抓持、执握)  (半个“竹”,借代毛笔)  (囗,圆圈,太阳),表示手握毛笔画太阳,记录日起日落的一天。有的甲骨文 把“囗” 写成“日” ,明确“画日”含义。历学发明之前,古人在每天天亮时画圈记录,以累计所经历的时日。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有的金文 用“╳” 代替“日” ,表示记录不见太阳的阴暗日子。繁体金文 综合记录日出的 、记录阴天的 两款金文字形:   (聿,手握毛笔)  (“两点水”,墨汁)  (╳,不见太阳)  (囗,圆圈,太阳),表示记录所经历的每一天,无论阴晴。有的金文 将“聿” 简写成“丑” (扭),将“两点水” 写成“四点水” ,将“╳” 写成 。当“晝”引申为名词“白天”后,篆文分化,分化字形 基本承续繁体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承续“晝”的简体金文字形 。造字本义:动词,手执毛笔,写写画画,用象形字纪时、纪事。《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书” ,依据草书字形 整体简化;“书”的草书字形 ,截取“書”草书字形 中的“聿”的上半段进行整体简化。同源字“書”与“晝”,分化后“晝”主要作为名词,表示“白天,日出到日落之间的时段”;“書”主要作为动词,表示“手执毛笔,画画写字”。汉语中“文”和“書”都表示字体类型,但含义有所区别:“文”是用刀具刻划出来的图画性表义符号, 具备较强的形象感;“書”是用软笔写出来的表义符号,通常规则而抽象。因此,有“甲骨文”、“金文”之名,没有“甲骨书”、“金书”之称;有“隶书”、“楷书”之说,没有“隶文”、“楷文”之谓;而篆体符号,既有用刀刻画的也有用笔描写的,所以既可称之“篆文”,也可称之“篆书”。
“损”的字源解说
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钟鼎的圆口。損,金文   (手,捣毁)  (钟鼎的圆口),表示捣毁钟鼎器物。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简化成 。造字本义:动词,捣毁、破坏钟鼎等贵重器皿。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简化成 ,失去五指形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损”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員” 简化成“员” 。
“益”的字源解说
“益”是“溢”的本字。益,甲骨文   (盛器)  (水),字形像水 从盛器 的开口处溢出。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四点的“水” 简写成三点的 。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横写的“水” ,强调“水横溢”。造字本义:动词,盛器水满而溢出。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水”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皿” 写成 。有的隶书 将横写的“水” 写成 。当“益”的“横溢”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水”另造“溢”代替。
“揣”的字源解说
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缓慢、小心地行走。揣,篆文   (手)  (小心拄杖),造字本义:动词,用手仔细地度量。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疑”的字源解说
“ ”是“疑”的本字。 ,甲骨文   (口,嘴)  (大,成年人),表示张嘴问话。有的甲骨文 像行路人拄杖 的行路人张嘴问话 。繁体甲骨文 加“亍” (“行”的省略,四通大道),强调行路人在十字路口询问方向。金文 加“止” (即“趾”的本字,借代脚板),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亍” 写成“辵” ,加“牛” (疑为“屰”的误写,即“逆”的本义,反向迎面而来),表示向迎面而来的人问路。篆文 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彳”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 ” 写成“ ”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口” 写成“匕”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大” 写成“矢” ;用“子” (儿童)代替金文字形中的“牛” ,表示小孩迷路。造字本义:动词,在十字路口不知所往。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籍多以“疑”代替“ ”。“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后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获得明智。
“决”的字源解说
“决”是“決”的异体字。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玦”的本字,表示中断、分别。決,篆文   (水,洪水)  (夬,即“玦”的本字,中断),表示洪水将堤岸冲出口子。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水” 写成“三点水” ,将篆文字形中的“夬” 写成 。楷书异体字“决”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三点水” 简写成“两点水” 。造字本义:动词,大水冲裂堤岸。古籍多以两点水的“决”代替三点水的“決”。
“建”的字源解说
建,甲骨文   (凵,柱洞)  (三点,代表泥沙)  (才,房柱与横梁,借代房架)  (丮,即“执”的本字,抓持)  (止,即“趾”的本字,脚板),表示众人七手八脚地合力将房柱立于柱洞后,为柱洞填土加固,在房柱上架上横梁,搭起新房的骨架。金文   (“爪”的变形,抓持)  (午,即“杵”的本字)  (廾,双手持握)  (土,土墙或地板)  (丮,即“执”的本字,抓持),表示众人参与的筑墙夯地的造屋活动, 表示双手持握 杵棒 夯地 。简体金文 省去“爪” 、“丮” ,并用 代替繁体金文字形中的“土” ,“阜” 表示山地,一横表示地面墙基,将“午”的 写成 ,并误将表示双手执杵的字形 写成“聿” 。有的简体金文 则误将山地开凿的地面墙基 写成“辵”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由“彳”变形的 。造字本义:动词,立柱架梁,筑墙造房。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聿”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建字底” 写成 。
二、翻译
去游说君王,要按照“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的顺序说,最好是引用《诗经》和《尚书》的名言,在阐述时要混杂一些成败得失的观点,看看君王的反应,如果与自己的理念相吻合,就要进入朝堂,成为他的臣子;如果不合适,就要找外部的原因离开他。无论是用外或内都必须符合与君主相处得规律。对遇到疑难问题,先揣测清楚再出计谋解决,如果使用计谋得当,就能立立功立业。
理解联想事例
游说君主,自己要饱读诗书,所谓给人一杯水,自己要现有一桶水,才有力量供养,引用先贤哲人的话非常有说服力,但是也要采用象比之术,隐度,循顺,观察对方,如果是一路人就可共同谋取大业,如果不是也要全身而退。最近在工作中我遇到问题颇有类似,不过,我秉承得也是合则干,不合也要干只是干法不同而已,因为谁也不会和给自己的工资过不去,没有那种一定要按我的建议干的想法和情绪,合则尽所有,不合就现有条件干,结果不同而已。
四、   昨天前天的经文,讲述捭阖的内外、结合之术。今天的经文讲述圣人在“结合”之前,通过什么顺序和方法决定“结合”,并“见疑决之”。提出的问题是:“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是个什么操作?
欲合者,用内——如果君主想治病,圣人就会用内揵之术与其建立连接,使君主的真实意图都能掌握,两人阴亲而阳疏,共同治理国家,完成大业。
欲去者,用外——如果君主糊涂,自我感觉良好,听不进去圣人的话,圣人就要筹划着离开了,阳亲而阴疏,内心没有建立连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23: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内揵第三
第六天
内揵第三   
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揵而内合;上暗不治不乱不寤,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一、查字正音:
“名”的字源解说
名,甲骨文   (口,叫喊)  (夕,黄昏、冥暮),表示天黑时呼叫孩子回家。金文 将甲骨文的左右结构改成上下结构。有的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夕” 写成月牙形的 ;有的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夕” 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日落天黑,父母招唤孩子。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夕” 写成 。古代有一定文化背景的男子,在成年后为自己的“名”作近义的“注解”补充或“说明”,叫作“字”;大部分底层百姓有“名”无“字”。在古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口头上的称呼叫作“名”,有如今日之“小名”与“昵称”,用于日常非正式社交场合,为贱称; 子女成年后为其设计的书面称呼叫“字”,有如今日之“大名”与“户籍名”,用于各种文件和正式社交场合,为尊称;“名”与“字”是同一对象的两个称呼,“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今人所说的“名字”,相当于古人所说的“字”。
“产”的字源解说
産,金文   (“彦”的省略,即“谚”,古谚,表示狩猎、农耕经验)  (生,草木萌发),表示依据农谚耕作庄稼。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生”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利用农谚耕种作物。隶化后楷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彦” 写成“产” ,将篆文字形中的“生”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产” ,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生” 。
“业”的字源解说
業,金文   (辛,刑具)  (去,出门劳作),表示在严酷监督下劳作。有的金文 省去“口” ,加“大” (人),表示众多劳作的人。籀文 省去金文的“大” ,将 写成 ,误将“大” 写成“火” 。篆文 则误将籀文中的“火” 写成“木” 。造字本义:动词,奴仆在严酷管理下艰辛劳作。隶化后楷书 继承篆文字形。《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业” ,省去正体楷书下部的 。
“暗”的字源解说
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黯”的省略,表示颜色深黑。暗,篆文   (日,天色)  (音,即“黯”,颜色深黑),表示天色深黑。造字本义:形容词,日暮天黑,完全无光。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音” 写成 。太阳西沉为“昏”;完全天黑为“暗”。
“留”的字源解说
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钩住、连住。留,金文   (卯,连住)  (田,庄稼地),表示人口与田地紧密相连。有的金文 调整成上下结构。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卯”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农人依恋赖以生息的田地,在故土长住不迁徙,即使遭灾遭荒也不肯背井离乡。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卯” 写成“吅” 。俗体楷书 依据草书字形 将正体楷书的“吅” 还原成“卯” 。
“命”的字源解说
“令”与“命”同源,后分化。令,甲骨文   (朝下的“口”)  (㔾,即“人”等候指示的下级),表示上级居高临下地对下级发话。当“令”成为常规名词后,金文 再加“口” 另造“命”,代替“令”的本义动词功能,强调“开口发令”。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上级向下级开口发话,作出权威性指示。隶化后楷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㔾” 写成“单耳旁” 。

“危”的字源解说
危,甲骨文   (像悬崖)  (像坠石),表示悬崖坠石。有的甲骨文 、 将坠石形象 繁化为 、 。金文另造会义字:   (人,登山者)  (厂,崖岩)  (巳,即“人”的变形),表示人在崖顶,担心坠崖;人在崖下,担心坠石。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高崖或崖下而害怕,担心自身坠崖或坠石。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厂”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巳” 写成 。
“环”的字源解说
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圜”的本字,表示回望、转着圈看。環,金文   (王,玉)  (睘,转着圈看),表示圆形玉圈。有的金文 写成两个圈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瞏”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穿孔、可以套戴转玩的圈状美玉。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瞏”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环” ,依据草书字形 ,将正体楷书的“睘” 大幅度简化成“不” 。
“仪”的字源解说
“義(义)”是“儀(仪)”的本字。義,甲骨文   (羊,祥,吉兆)  (我,武器,借代战争),表示吉兆之战。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当“義”的“仪式”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人” 另造“儀”代替,表示程式庄严的典礼。造字本义:名词,出征前的隆重仪式,祭祀占卜,预测战争凶吉;如果神灵显示吉兆,则表明战争是仁道、公正的,为神灵福佑的。《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仪”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以“义” 代替“義” ,“乂”表示杀戮,“乂”加一点,表示公正顺天的战争。


二、翻译
如果使用计谋都有效就能建功立业。能帮助国家处理好君臣之间的职分,帮助君主治理百姓,使百姓富裕有产业,这是使用内揵之术与君主合二为一,君主昏庸国家得不到治理臣民作乱,君主还不醒悟,就要考虑返回不再为其效力,对那些自以为是不采用别人意见的君主,就要假意奉承他取得欢心,。如果君主来召唤自己,那就接受他使用它行驶自己记得意愿,如果要离开君主就要说继续留在君主身边将会危害他,这样君主就会放行,或去或留,就像圆环那样随着情况不同而转换,不让人知道他所为,做都这样,就可以懂得全身而退得大法则了。
三、理解联想事例
对于关系的管理至关重要,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关系走着走着就散了,无论同学、朋友、同事、夫妻概莫如此,不断得调整适合当下得相处模式,不断做感知觉罩场练习,学习使用阴阳、象比、捭阖之术,用在不同关系中,志同则道和,志不同也可全身而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3 23: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抵巇 第一天
正文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芽蘖之谋,皆由抵巇。抵巇隙,为道术用。
一、查字正音:
“抵”的字源解说
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垂手触地。抵,篆文   (手)  (氐,垂手触地),造字本义:动词,伸手触及、推挡。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手” 简写成 ,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隙”的字源解说
隙,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洞穴外面的阳光透过小孔 时发出耀眼的光圈 。籀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透光 的小孔 写成“小日” ,表示小量的日光;同时加“谷” (山谷),表示山谷中涌泉的岩缝、石穴。篆文 以“阜” (盘山路,代表山崖)代替籀文字形中的“谷” ,强调“隙”常出现在洞穴和崖壁。造字本义:名词,洞穴、崖壁上透光的小孔或小缝。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阜” 写成“左耳旁” 。
“塞”的字源解说
塞,甲骨文   (宀,房屋)  (两个“工”,表示大量器械、材料)  (双手操持),表示借用工具修补房屋。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篆文 加“土” (泥巴),强调胶泥的补砌作用。造字本义:动词,借助工具、材料,用泥土填堵房墙的漏洞。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宀”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却”的字源解说
“去”是“却”的本字;“卻”是“却”的异体字。去,甲骨文   (大,人)  (囗,聚邑),表示一个人跨步离开村邑。金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囗” (村邑)写成“凵” (厶)。当“去”引申出“使人离开、使人消失”的含义后,篆文 再加“卩” (人)另造“却”代替。造字本义:动词,迫使眼前的人向后撤,迫使对方退步。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去”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卩” 写成“单耳旁” 。篆文异体字“卻” 误将“去” 写成“谷” 。古籍多以“却”代替“卻”。《汉字简化方案》用“却”合并代替“卻”。
“息”的字源解说
“瘜”是“息”的异体字;“𦞜”是“瘜”的异体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借代心脏所在的胸部。息,金文   (自,即“鼻”的本字,呼吸器官)  (心,胸、腹),表示以腹为鼻进行呼吸。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腹为鼻,即胎儿不用口鼻、只借助母体的心跳来呼吸,沉静安定,运气若有若无。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自”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当“息”引申出动词“在器官腔壁或管壁上额外赘生良性组织”后,篆文异体字 加“疒” (床,借代病变)另造“瘜”代替,强调赘生的病变原因。楷书异体字 用“月” (肉,机体组织)代替“疒” (病床)另造“𦞜”,强调良性组织的定性。在表达“赘生良性组织”时,古籍多以“瘜”代替“息”和“𦞜”;《汉字简化方案》则以“息”代替“瘜”和“𦞜”。古人称张口吐气为“呼”,称张口吞气为“吸”,称胎儿在娘胎里不用口鼻的寄生呼吸为“息”。
“匿”的字源解说
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喏”的本字,表示答应。金文   (匚,是“匸”的变形,围墙,表示躲藏)  (若,即“喏”的本字,表示应答),表示藏而不应。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若” 写成 ,明确“应答”含义。造字本义:动词,藏身躲避,不回应。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若” 写成 。
“微”的字源解说
“ ”是“微”的本字。 ,甲骨文   (長,长发的老人)  (手执棍杖),表示老人拄杖而行。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微” 加“辵” (行进),强调行进。篆文 大体综合了金文“ ” 和 的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老人形象“長”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彳”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 。古籍多以“微”代替“ ”。
“萌”的字源解说
明,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看得清楚的。萌,篆文   (艸,嫩叶)  (明,亮眼的、晃眼的),表示亮眼的嫩叶。造字本义:动词,种子破土发芽,植物初生亮眼的新绿嫩叶。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艸” 写成“艹” ,将篆文字形中的“明” 写成 。 
“自”的字源解说
“自”是“鼻”的本字。自,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人的鼻子,有鼻梁、鼻翼。有的甲骨文 突出鼻骨与鼻弯。金文 略有变形,突出了两侧鼻翼 。简体金文 将两侧鼻翼 连写成封闭的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鼻子,位于脸部中央的呼吸器官。隶书 进一步失去鼻形。在向他人表达“我”的时候,人们习惯于手指本人脸部(即头部正面)的中央位置,即鼻部位置,于是“自”(即鼻子)渐渐成了第一人称。当“自”的“鼻子”本义消失后,甲骨文 再加 (像蛇信,感觉器官)另造“鼻”代替,表示“鼻”的嗅觉功能。古汉字中的人称来源,体现了古人的自我中心意识:脸部的正中央为“自”(鼻子,第一人称),脸部的下边为“而”(颌须,第二人称),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脚板,第三人称);同样,威猛的武器为“我”(大戌,第一人称),而只用于短程集发的弓弩为“尔”(排箭,第二人称)。
“然”的字源解说
我评站长的解说:
1分2分3分4分5分

网友总评: 0分
“然”是“燃”的本字。然,金文   (月,兽肉)  (犬,代表狩猎)  (火,烧烤),表示烧烤猎物。在远古时代,烤食是生存能力突破性的一大进步,所以“然”也表示“合理、正确”。有的金文 将“火” 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将猎获的动物烤熟了吃。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火” 写成“四点底” 。当“然”的“烧烤兽肉”本义消失后,后人再加“火”另造“燃”代替,强调“烧火”含义。古籍中表示动词“烧火”时,“然”与“燃”相通用。
二、翻译
人和事物发展有时相合有时背离,就像自然而然发生一样,非人力所能够控制,有时近在眼前看不见,有时远在天边也了解的而非常清楚,近在眼前卡看不见的原因是没有考虑对方的言辞;远在天边却能够了解是因为己方能够返回历史,寻找历史上同类事情的解决办法、经验、教训来比证今天。巇就是小的裂缝,小的会发展成中的,中的会发展成大的裂缝,小的裂缝在外部开始出现的时候,就要用抵的方法来消灭它,小缝隙在公开出现时要用抵得方式来让他闭息,小缝隙在暗中成长时要用抵得方式来藏匿,如果小缝隙已经长大到不能弥补,就要抵的方式来取代,这就是抵巇的道理,
事情有危险征兆时,圣人就能察觉,并能采用措施进行自保。在自保基础上,圣人再根据客观情况变化出来筹划计谋和制定弥补策略,并运用此来辨识细小缝隙产生的原因。事物都是常常由细小的状态引起的,如果任由其发展就会撼动泰山的根基,所以要施策于外,必须根据抵巇的原理,在事物处在萌芽状态时,及时发现其缝隙,想出新的计策来堵塞它,善于发现并运用抵巇之法来弥补缝隙,就是道术之用,就是圣人处理事情的根本方法。
三、理解联想事例
习主席说过:“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这句话和抵巇的意思相近,就是问题处于萌芽阶段的时候,是完全有办法去干预他的,但是当他长成大到无法控制就没办法了,韩非子里说过一则故事扁鹊见蔡桓公,初见时发现蔡桓公并在表皮尚可医治,蔡桓公置之不理,最后一次扁鹊见到掉头就跑因为病已入骨髓无法医治,疾病是这样,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发、当他是小孩子时发现一些毛病和不好的习惯通过正确方法是能改变的,如果一直不管等他长大后就管不了了,和同事、朋友、夫妻的交往也是,要有洞若观火的本领,及时发现问题苗子及时修补,避免向不好方向发展。
四、提问:前一章内揵讲事物合离之根本在于内结,功用在于外合,所谓结合。本篇以“物有自然,事有离合”开篇转承,指出结合的事实中,存在“近而不可见”和“远而可知”的情况,进而阐述了离合进程及其应对之道术——抵巇。指出,抵巇之术使用在“事之危之”的场景,技术基本环节是“独保其身、因化说事以识其微、经其秋毫之末挥之太山之本”。
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你如何理解独保其身,在整个抵巇操作中的作用?
答:天下大乱或者要出大事的时候,君主和普通人浑然不觉,只有圣人能够爆出高度警觉性,就像发生了火灾,消防员是不能乱的,他要冷静下来迅速判断逃生通道在哪里,如何组织人员安全撤离,面对再危机事情要冷静下来也是己先定而后牧人,越到危乱时期越要沉着冷静。这是独保其身在抵巇中发挥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4 21: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揵心得:明白阴阳之道,掌握了反复、象比、重袭之术,逐渐像圣人学习靠拢,才能在君王或者普通人面前想出就出,想入就入,想近就近,想远就远,君王更渴望人才,下属能帮助领导完成任务,领导就会特别开心配合,甚至会追着下属手把手的教会自己。捭阖反应之术非常重要游说君主或者要想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也是要做足功课,充分了解当前形势,知道对方真实意图,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暗中考察此事确实可行,再和盘托出。了解了君主的心意才能做到心意相通,自由出入对方的心房,如果不了解对方,即使自己表现得卑微屈膝也无法得到君主的信赖,现在人才招聘会有了更多展现自己的价值,一经录用,通过自己得各种能力努力加之了解上司心意,就很容易得到提拔。如果是一路人就可共同谋取大业,如果不是也要全身而退。合则尽所有,不合就现有条件干,结果不同而已。如果使用计谋都有效就能建功立业。能帮助国家处理好君臣之间的职分,帮助君主治理百姓,使百姓富裕有产业,这是使用内揵之术与君主合二为一,君主昏庸国家得不到治理臣民作乱,君主还不醒悟,就要考虑返回不再为其效力,对那些自以为是不采用别人意见的君主,就要假意奉承他取得欢心,。如果君主来召唤自己,那就接受他使用它行驶自己记得意愿,如果要离开君主就要说继续留在君主身边将会危害他,这样君主就会放行,或去或留,就像圆环那样随着情况不同而转换,不让人知道他所为,做都这样,就可以懂得全身而退得大法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4 22: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抵巇第四
第二天
抵巇第四
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罅。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一、查字正音:
“错”的字源解说
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措”的省略,表示放置。錯,篆文   (金,黄金或黄铜)  (昔,即“措”,放置),表示将金粉或金线嵌入器物表面凹槽,使器物两面产生金色文字、或线条或图案。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将金粉或金线置于器物表面的沟槽中,构成金色图文,装饰贵重器物。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错”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金” 简化成“钅” 。
“谗”的字源解说
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双“兔”重叠,表示像兔子一样嘴巴动个不停,不断说话。讒,篆文   (言,说话)  (毚,嘴动不停,话语不断),表示不断地说好话。造字本义:动词,不断地用甜言蜜语讨好献媚。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言”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毚”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谗”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 简化成“讠”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毚” 简化成“二” 、“免” (“兔”的变形)构成的 。“谗”是用甜言蜜语献媚当权者;“谄”是是恶语诅咒,毁谤陷害。
“窜”的字源解说
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将多个有孔的物体由孔洞连在一起。竄,篆文   (穴,地洞)  (鼠),表示鼠在洞穴中穿行。造字本义:动词,老鼠飞快钻进地洞。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另造简体楷书异体字“窜” ,用会义兼形声的“串” (由孔洞将多个物体连在一起)代替正体楷书字形或的“鼠” ,表示老鼠在多个洞穴中穿行,强调洞穴间相穿通。
“惑”的字源解说
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惑,金文   (或,不确定)  (心)。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心乱,不明确。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则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得明智。
“伐”的字源解说
伐,甲骨文   (人,受刑者)  (戈,击杀武器),表示用戈戟砍杀人的颈项。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武力杀戮。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单人旁” ,将篆文字形中的“戈” 写成 。“征”是为了纠正一方错误而动武、出于正义而兴师问罪,多褒义;“伐”是为了解决利益冲突而进兵杀戮,多中性。
“政”的字源解说
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征”的本字,表示出兵讨伐不义之地。政,甲骨文   (正,征伐不义之地)  (攴,持械攻击),表示武力征服。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征服并用暴力统治。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王”的字源解说
甲骨文中“王”与“士”同源,后分化。“士”的金文字形 与“王”的甲骨文字形 一致。王,甲骨文字形 像带手柄 的宽刃巨斧 。有的甲骨文 在战斧 (士)的基础上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王”是超级的“士”。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将斧形的 简化成“土”形 ,淡去了斧形。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篆文的“玉” 与篆文的“王” 字形相似,区别在于:“玉” 的三横疏密均匀,而“王” 的三横上密下疏。造字本义:名词,最大的战斧,借代战场上所向无敌的统帅。隶化后楷书 与篆文字形中的“玉” 无异。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军人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型战斧作战的叫“兵”;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手持特大战斧的威猛将帅叫“王”。开创缔枝为巢时代的首领叫“帝”;文治天下的智慧首领叫“君”;头戴金冠的至上王者叫“皇”。
“诸”的字源解说
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参与其中的人。諸,篆文   (言,谈论)  (者,参与其中的人),表示参与其中的众人自由谈论。造字本义:动词,众多人自由发问讨论。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言”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者”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诸”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 简化成“讠” 。
“侯”的字源解说
“侯”是“候”的本字。侯,甲骨文   (厂,山崖)  (矢,箭),表示狩猎于山崖。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箭矢形状 写成 。有的金文 加“人” ,强调猎人的狩猎行为。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带着弓箭埋伏山崖,守候猎物。俗体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单人旁” ,同时误将篆文字形中山崖的形状“厂” 写成“工” ,山崖形象消失。当“侯”的“设伏候猎”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候”代替。
“胜”的字源解说
“胜”是“鮏”的异体字;而“腥”是“胜”的异体字。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性”的省略或假借,表示事物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鮏,甲骨文   (自,鼻,嗅、闻)  (鱼,水生动物),表示从生鱼嗅到的难闻气味。有的甲骨文 简化字形,用“生” (“性”的省略)代替“自” (鼻子、嗅觉),表示鱼类难闻的骚臊特性。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篆文异体字“胜” 用“肉” (动物的有机组织)代替“鱼” ,强调野生动物发臊的普遍特性。有的篆文异体字“腥” 用近音的“星” (xīng)代替“生” (性 xìng )。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形容词,鱼等野生动物发出的气味,粗浊呛鼻,恶臊难闻。“胜”被异体字“腥”代替之后,“胜”字中本该读“性”( xìng )的“生”,被误读成 shēng 。而《汉字简化方案》则用字形简单、字音相近的“胜”合并代替字义毫不相关的“勝”

二、翻译
天下混乱,士没有遇到明主,公侯道德沦丧,小人陷害贤臣忠良,贤臣得不到重用。圣人逃离乱世隐居起来,贪婪奸诈之徒兴起作乱朝政。君臣之间相互猜疑,各种势力之间互相攻伐,国家形势面临土崩瓦解局面,而普通民众也是父离子散,反目为仇。这些都叫社会有裂隙的状态,圣人见到这种状态,就会用抵巇之术来处理,世道如果还能治理,就用抵巇之法采取措施补救,如果不可治理,也用抵巇之法寻其缝隙毁灭他,达到取而代之目的。或是用抵得手法反过来倒过去,武帝时期政治清明,偶有缝隙,用抵巇之术来弥补漏洞,三王之时天下大乱,缝隙已不能弥补,因此禹用疏导取代堵塞方法治洪水,而商汤和文王就起来反叛,取代夏桀和商纣重新建立新秩序。现在各诸侯国之间,都是利用对方缝隙,或抵而塞或抵而得,数也数不尽,在当今这个时代,善于运用抵巇之法的便是处理国家关系的上上之策。
三、理解联想事例
观察分析判断形势非常重要,处在一颗公心并不是为自己谋私利来观察,就能知道对方什么时候处于巇,通过有力措施来弥补,什么时候处于罅,要采取更有利之术来干预,当已经处于涧,那就是补也补不上了,那就任期发展关键时刻再助他一臂之力,彻底消灭它,彼可取而代之。审时度势至关重要。
四、  提问:昨天的经文定义了抵巇及其使用场景。今天的文字讲述在“萌牙巇罅”的时候,如何“抵之以法”。

  给大家提出的思考问题是:君臣相惑、社会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而乖乱反目,其发生原理是什么?
答:就是发生了很小的缝隙不去管他,就像我们现代人开的车,只开不保养,当车发生了一点故障不及时维修,却不去理睬一直开,直到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车也报废了,造成一家人都受了重伤并且相互埋怨,道德经里说,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就是这个意思,要尽早发现事情在初期时的端倪,想办法和措施去弥补他,就不至于君臣相惑、社会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而乖乱反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17: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抵巇第四
第三天
抵巇第四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一、查字正音:
“终”的字源解说
“冬”是“终”的本字。冬,甲骨文 为象形字,像在纪事的绳子 的两端打结 (参见“系” ),表示记录终结。有的甲骨文 将实心的绳结 写成空心的小圈 ,突出“终结”形象。金文 将两端的绳结移到中间。当 的“终结”本义消失后,有的金文写成会义字:   (终结)  (日,时间),表示一个纪时周期的结束,即年终的季节。籀文 将金文字形 中的两个绳结相连成直线,写成与“牢”相似的字形。有的籀文 承续金文字形 。篆文 省去籀文字形中的“日” ,同时加“仌” (冰),突出年终下霜结冰的季候特征。当“冬”的“终结”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纟” (结绳)另造“终”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一个结绳纪事主题的完成。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终”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 简化成“纟” 。古人根据四季的特征与节奏,总结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圣”的字源解说
圣,甲骨文   (共,供奉)  (土,土地),表示供奉、敬拜的土地神。在古人眼中,滋生万物的土地神奇而完美。有的甲骨文 将“共” 简化成“又” 。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土” 。造字本义:名词,神奇完美的土地神。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人称主天者为“神”,称主地者为“圣”。由于“圣”、“聖”本义相近,唐宋之后多以“圣”代替“聖”;《汉字简化方案》以“圣”合并“聖”。
“使”的字源解说
“史”是“使”的本字;“吏”、“事”与“史”同源。史,甲骨文   (中,四方与他国毗邻、地处诸国之间的国家)  (又,执、持),表示大使手持旌节护照,出使他国。远古时代以族旗或国旗为跨界出行的护照。简体甲骨文 将国旗“中” 简写成 ,导致字形晦涩。有的简体甲骨文 则进一步将国旗“中” 简化成 。繁体金文 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简体金文 、篆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当“史”的动词本义“出使”消失后,篆文 加“人” (受派遣官员)另造“使”代替,强调外交官员的职责。造字本义:动词,外交官手持旌节护照,奉命与邻国谈判,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文件。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单人旁” ,将篆文字形中的“吏” 写成 。作为动词“外交官出国谈判”时,古籍多以“使”代替“史”。
“深”的字源解说
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探”的本字,表示伸手探穴。深,金文   (水,潭)  (罙,即“探”,伸手探洞),表示探测潭底。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伸手或用工具探测潭底。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并误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木” 。
“待”的字源解说
待,金文   (彳,前行)  (寺,持),表示有所持而前往。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持礼前往,表达敬意。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谋”的字源解说
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謀,金文   (言,商议)  (某,不确定),表示为不确定的问题而商议。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因为对策略没把握而找人商讨。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谋”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 简化成“讠” 。
“检”的字源解说
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簽”的省略,表示标记。檢,金文   (木,札,简册)  (僉,即“簽”,标记),表示标记简册位置的题签片。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古代标明简册内容以便查索的题签木片。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检”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僉” 简化成“佥” 。
“因”的字源解说
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甲骨文“ ” (xí)的省略;甲骨文“ ”是“𠩛”的本字,而“𠩛”是“席”的本字。因,甲骨文   (“ ”的省略,是“𠩛”即“席”的本字)  (大,成人,休息者),表示人在席上休息。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坐或躺在席子上,以阻隔或减缓地面湿气对身体健康的损害。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大” 写成 。
“循”的字源解说
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士兵的护身甲牌。循,篆文   (彳,行进)  (盾,士兵的护身牌),表示士兵持盾而进。造字本义:动词,依照既定布署,士兵持盾向敌阵前进。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战场上持盾而进叫“循”,曳兵而逃叫“遁”。
“守”的字源解说
守,甲骨文   (六,即“庐”的本字,房屋)  (寸,手持器械)。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寸”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持械护卫家园,御寇入侵。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二、翻译
天地万物之间,形成一个有和有离的生态系统,也必然会产生缝隙,圣人能觉察到这一点,可以用抵巇之术控制的就是圣人,圣人就是天地的使者,首先能设计出一套优秀的管理系统,其次能使用抵巇术对系统进行安全管理,以捭阖之道随时观察,小缝隙时及时采取措施修补,形成大涧无法挽回就要重做系统,之所以是圣人,是背负着天地使命来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不计个人得失完全是一片公心,当时世没什么可使用抵巇的,就独保起身隐藏起来静静等待机会,遇到恰好的机会,就可以使用抵巇之术,为君主为百姓谋福。这样做上可以合天道,下可以检验臣下是否于君主一心,看他们输出的是合的力量还是离得力量,如果输出的力量大,那就要进行管控使用抵巇之术,消除不良状态。危险扑灭在萌芽状态,能因能循,圣人完成天地交代自己的工作,代理天地管理好天下,也是为天地守神。
三、理解联想事例
一是随时保持观察罩场状态,及时发现细微变化,判断是合还是离得力量大,二是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对于新生事物有的要去维护呵护它,有的要毫不留情的打压它,三是自己要尽量保持在客观理性状态去分析合判断事物发展走向,也就要内紧外松,格物致知。
四、提问:昨天的经文讲述了“萌牙巇罅”之时,可治抵而塞,不可治则抵而得,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今天的经文,是本篇章最后的内容,概述在事物存续的开始和结束之时,必然会出现巇隙,一定要保持警觉。圣人职责便在于“察之以捭阖”,并能用抵巇之道上合,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今天提给大家的思考问题是:圣人为天地守神,需要做些什么?
答:万物离合是自然现象,所有关系都会自然老化,要想长期成功,最难的是克服系统老化,需要抵巇术进行不断修复与持续不断更新,就是要不断战胜离的力量,把人与物凝结起来,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奋斗,既要反复用内揵术,不停建立新链接和关系建设,还要反复用抵巇术,战胜关系自然老化,进行永续关系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6 23: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抵巇作业:当问题处于萌芽阶段的时候,是完全有办法去干预他的,但是当他长成大到无法控制就没办法了,韩非子里说过一则故事扁鹊见蔡桓公,初见时发现蔡桓公并在表皮尚可医治,蔡桓公置之不理,最后一次扁鹊见到掉头就跑因为病已入骨髓无法医治,疾病是这样,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当他是小孩子时发现一些毛病和不好的习惯通过正确方法是能改变的,如果一直不管等他长大后就管不了了,和同事、朋友、夫妻的交往也是,要有洞若观火的本领,及时发现问题苗子及时修补,避免向不好方向发展。观察分析判断形势非常重要,处在一颗公心并不是为自己谋私利来观察,就能知道对方什么时候处于巇,通过有力措施来弥补,什么时候处于罅,要采取更有利之术来干预,当已经处于涧,那就是补也补不上了,那就任期发展关键时刻再助他一臂之力,彻底消灭它,彼可取而代之。审时度势至关重要。要随时保持观察罩场状态,及时发现细微变化,判断是合还是离得力量大,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对于新生事物有的要去维护呵护它,有的要毫不留情的打压它,同时自己要尽量保持在客观理性状态去分析合判断事物发展走向,也就要内紧外松,格物致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6 14:52 , Processed in 1.109261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