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哑谜

哑谜的《韩非子》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00:45: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说林上

(一)查字正音

(二)翻译

商汤已经攻克夏桀,而担心天下人说自己是为了贪图夏集的江山,使把国家让给务光。但又恐怕务光会真的接受,就派人去功说务光说:“商汤杀掉国家的君主而想把篡位的坏名声传给你,因此把天下让给你。”务光于是投河自杀。
秦武王让甘茂在仆和行事两个官职中选取自己愿意担任的一个孟卵对甘茂说:“您不如担任仆这个官职。您的特长,是出使诸候。您虽担任仆,秦王仍然会让您去做使者的职事。这祥您就佩带着仆的言印却担任使者,这是同时兼任两个官职啊。”
子圉将孔子引见给宋国的太宰。孔子出来,子围进去,向宋太宰问他对孔子的看法。太宰说:“我见过孔子之后,再看您就像跳蚤虱子一样微小了。我现在就要把他引见给我们宋国的国君。”子国怕孔子被君主看重,于是对太宰说:“君主见到孔子之后,也会把您看成像跳蚤和虱子一样了。”太宰因此不再引见孔子去见宋国的君主了。
魏惠王在白里举行盟会,打算恢复名存实亡的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彭喜对郑国的君主说:“君主您不要听他的。大国讨厌有一个天下的共主,小国认为有一个共主对他们有利。您如果和大国都不听他的,魏国怎么可能和小国一同恢复周天子的共主地位?”晋国人进攻邢国,齐桓公准备去救助邢国。鲍叔牙说:“太早了。邢国不灭亡,晋国就不会疲惫;晋国不疲惫,齐国的地位就不会显得重要。况且扶助那些处于危险中的国家的功德,不如恢复已灭亡的国家的功德大。您不如晚点去救助邢国而使它把晋国拖得疲惫不堪,对齐国真正有利。等到邢国灭亡之后再帮助它复国,那样名声才真正美好。”齐桓公便不去救助邢国了。
伍子胥从楚国出逃,楚国的边关守吏抓住了他。伍子胥说:“楚王搜捕我,因为我手里有美珠。现在我已经把美珠弄丢了。我将会对楚王说:你抢去吞到肚子里去了。”守吏于是放了他。
庆封在齐国作乱打算逃到越国去。他的族人对他说:“晋国近一些,为什么不到晋国去?”庆封说:“越国远一些,利于躲避灾难。”族人说:“改变你作乱的念头,居住在晋国就可以了;不改你作乱的念头,即使像越国那样远,难道就能安居了吗?”智伯向魏宣子索求土地,魏宣子不给。任章说:“为什么不给呢?”魏宣子说:“无缘无故来索取土地,所以我不给。”任章说:“无故索求土地,邻国一定会恐惧。他贪欲太大没有止境,天下一定全都恐惧他。您给他土地,智伯他一定会骄傲轻敌,邻国一定会因为害怕而互相亲近团结。凭相互亲近团结的军队对待轻视他国的敌人,那么智伯的寿命就不长了。《周书》上说:‘将要打败他,必定先姑且辅助他;想要夺取它,一定先要姑且给予他。’您不如给智伯土地而使他骄傲。况且您为什么放弃天下共同来对付智伯的机会,而单独把我们魏氏作为智伯的靶子呢?”魏宣子说:“好。”就给了智伯一个有万户人口的城邑。智伯非常高兴,趁机向赵氏索要土地,赵氏不给,智伯因而围攻赵氏的封邑晋阳。韩、魏两家在晋阳城外反戈,赵氏在晋阳城内接应,智伯于是灭亡。
秦康公花了三年时间来修筑游乐的高台。楚国人发动军队,准备派兵攻击齐国。任妄说:“饥荒会招来兵祸,疾疫会招来兵祸,劳役会招来兵祸,政治混乱会招来兵祸。您修筑高高的土台花了三年时间,现在楚国发动军队准备攻打齐国,下臣我担心他们攻打齐国只是虚张声势,而把袭击秦国作为实际目标,不如提防他们。”秦国派兵防守东部边界,楚国人停止了行动。
齐国进攻宋国,宋国派臧孙子往南方到楚国求救。楚国人非常高兴,答应救援宋国,极力鼓励他们坚守。臧孙子忧心忡忡地返回。他的马车夫说:“您向楚国求救得到允诺,现在您脸上有忧色,是什么原因?”臧孙子说:“宋国小齐国大。救了弱小的宋国而得罪了强大的齐国,这是使人感到忧虑的事情,而楚王很高兴,这一定是为了坚定我国抗齐的决心。我国坚决抵抗而齐国就会疲惫,这是楚国的利益所在。”臧孙子于是回国。齐国攻下了宋国五座城池楚国的救援却还没到。魏文侯向赵国借道去攻打中山国,赵肃侯打算不允许。赵刻说:“国君您错了。魏国攻打中山国不能攻下,那么魏国一定会疲惫。魏国疲惫,其地位就降低,魏国的地位下降赵国就显得重要。魏国攻打中山国,一定不能越过赵国而据有中山国。这样出兵攻打中山国的是魏国,而获得中山国土地的是赵国。君王您一定要答应他们。答应他们则会使他们非常高兴,他们将会知道您是想从他们那里得到好处,一定会停止行动。您不如借给他们过道,而表现出不得已。”鸱夷子皮侍奉田成子。田成子离开齐国,逃跑到燕国去,鸱夷子皮背着出入国境的文牒跟随其后。到达望邑,鸱夷子皮说:“您难道不曾听说干涸池塘里的蛇吗?池塘干涸了,蛇群准备搬迁。有一条小蛇对大蛇说:‘您在前面走我跟随在后面,人们会认为是在行走的蛇,一定会有人杀了您。不如你我嘴叨着嘴背着我行走,人们一定会认为我是神君。’于是便互相用嘴叨着背负着在大道上行走。人们都避开这两条蛇,说:‘这是神君。’现在您样子华美而我样子丑陋。把您作为我的上客,人家只会把您看成中等国家的君主;把您作为我的使者,人家会把您当成大国的卿相。您不如做我的舍人。”田成子因而背着出入国境的文牒跟随在鸱夷子皮的后面。到了客店,店主人招待他们特别恭敬,并给他们献上酒肉。
有个温邑人到东周的都城去,都城的守门人不接纳他。问他说:“你是外地的客人吗?”这个人回答说:“是主人。”问他同住一条街巷的人但不认识,守城的官吏就把他囚禁起来了。东周国君派人问他说:“你不是东周都城人,但却自称不是外地客人,这是为什么?”这个人回答说:“我从小背诵的《诗经》上面说:‘普天之下,没有什么地方不是周王的土地;从陆地到海边,没有人不是周王的臣民。’现在国君,您是周天子,那么我就是天子的臣民。难道有做天子臣民而又成为他的客人的道理吗?所以我说我是主人。”君主派来的人便把他放了。韩宣王对樛留说:“我想要同时重用公仲朋和公叔伯婴,可以吗?”留回答说:“不可以。晋国任用六卿而国家被瓜分,齐简公任用田成子和阚止而被杀,魏国同时任用公孙衍和张仪而丢失了河西地区。现在大王您同时任用公仲朋和公叔伯婴,他们中力量大的就会结成私党,力量小的会借用其他诸侯国的势力。群臣中有人在国内树立私党对君主傲慢,有人交结外敌来分割土地,那么大王的国家就危险了。”绍绩昧醉酒后睡觉丢失了他的皮衣。宋国的君主说:“醉酒足以丢失皮衣吗?”绍绩昧回答说:“夏桀因为醉酒而丢了国家,而《康诰》说‘不要常常喝酒’;彝酒,就是常常喝酒。常常喝酒,天子就会失掉天下,一般民众就会丧失性命。”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前去攻打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便放开老马在前面走自己跟随在后面,结果找到了路。走到山里时没有了饮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洞口的土堆高一寸而地下八尺就有水。”便沿蚂蚁洞掘地,终于找到了水。凭着管仲的聪明和隰朋的才智,遇到他们所不知道的问题,不以把老马和蚂蚁当成老师为难。现在的人不懂得用他们愚笨的心去学习圣人的智慧,不也是错误吗?有人献给楚王长生不死的仙药,传递官拿着药往宫里去。君主的武职侍从问道:“可以吃吗?”传递官说:“可以。”武职侍从便夺过药吃掉了。楚王非常生气,派人来杀这名武职侍从。这名武职侍从让人去劝说楚王:“我问传递官,他说‘可以吃’,我因此就吃掉了,这说明我没有罪而罪过在传递官。况且那位客人献的是长生不死的仙药,我吃掉了仙药而大王杀了我,这说明那仙药是死药,这是客人欺骗大王。您杀死没有罪的人而只证明客人在欺骗大王,还不如放了我。”楚王于是就没有杀他。田驷欺骗邹国的国君,邹国国君准备派人杀掉他。田驷害怕,告诉了惠施。惠施拜见邹国国君说:“如果有人来见您,就闭着一只眼睛,您怎么办?”邹国国君说:“我一定杀了他。”惠子说:“如果是一位瞎子,两只眼睛都闭着,您为什么不杀他?”邹国国君说:“他是不能不两只眼睛都闭着。”惠施说:“田驷这个人在东边欺骗齐王,在南边欺骗楚王。田驷对欺骗人这个行为,就像瞎子不能不闭眼睛一样是出于天性,您何必怨恨他?”邹国国君便不再派人去杀田驷了。鲁穆公派自己的儿子们有的到晋国去做官,有的到楚国去做官。犁说:“从越国借人来救溺水的孩子,越人虽然很会游水,但溺水的孩子一定不会得救。失了火而后从海里取水来救火,海水虽然很多,火一定不会被泼灭,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晋国和楚国虽然强大,但齐国这个敌国是鲁国的近邻,鲁国的患难恐怕救不了吧!”
严遂和西周君主不和,西周君主很忧虑这件事。冯沮说:“严遂任相,而韩傀受到韩国君主的器重。不如对韩傀行刺,那么韩国君主一定会认为是严遂干的。”
张谴任韩国的相,病重将死。公乘无正揣了三十块金币前去探望。过了一天,韩国君主问张谴说:“如果您死了,叫谁来代替您呢?”张遣回答说:“公乘无正重视法治而敬畏君主,尽管如此,他不如公子食我得民心。”张谴死后,韩国君主便任用公乘无正为相。乐羊担任魏国将领进攻中山国,他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的君主烹杀了他的儿子送来他儿子的肉汁,乐羊坐在军帐中吃下这些肉汁,吃完了一杯。魏文侯对堵师赞说:“乐羊为了我的缘故而吃下了他儿子的肉。”堵师赞回答说:“他的儿子都能吃下,还有谁不能吃?”乐羊从中山国作战回来,魏文侯奖赏了他的军功而怀疑他的用心。孟孙氏从前猎获到一头小鹿,让秦西巴带上它回家,小鹿的母亲跟在后边啼哭。秦西巴不忍心母鹿的哀啼而把小鹿放回了母鹿身边。孟孙氏回来后、到秦西巴那里索要小鹿。秦西巴回答说:“我不忍心而将它放回到了母鹿身边。”孟孙氏非常生气,把他赶跑了。过了三个月,又召回秦西巴让他做自己儿子的师傅。孟孙氏的车夫说:“您过去将他治罪,现在又召回来做您儿子的师傅,这是为什么?”孟孙氏说:“他对小鹿都不忍心,何况对我的儿子呢?”所以说:“智巧和诈伪不如笨拙和诚实。”乐羊因为有功而被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而更受信任。
曾从子,是善于鉴别剑的人。卫国国君怨恨吴国国王。曾从子说:“吴王喜好剑,我是位鉴别剑的工人。我请求去给吴王鉴别剑,拔出剑来给吴王看,借机替你把他杀了。”卫国国君说:“你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义,而是为了利。吴国强大而富足,卫国弱小而贫困。你一定要去,我恐怕你被吴王利用来对付我。”于是把他赶跑了。商纣王制作象牙筷子而箕子深感恐惧,认为象牙筷子一定不会再用陶罐来盛汤,而一定会用犀牛角和美玉制作的杯子;美玉的杯子和象牙做的筷子,一定会用来吃牦牛、大象和豹的未出生的幼体这类珍贵的食物;吃托牛、大象和豹未出生的幼体这类珍贵的食物一定不会再穿粗布短衫住在茅草屋下,而一定会穿上九层锦绣,住在高大的台基、宽广的大厦之上。按照这个标准追求下去,那么普天下的东西也不足以供他享受。圣人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它的萌芽,看到事情的开端就能预知它的结果,所以他看到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就感到恐惧,知道普天下的东西也不足以供他享受。
周公旦已经战胜了商朝,准备攻打商盖。辛公甲说:“大国难以攻下,小国容易征服。不如用先征服小国的办法来威胁大国。”于是进攻居住于淮水流域的九夷,结果商盖也就臣服了。
商纣王不分昼夜地饮酒,寻欢作乐忘记了时日,询问身边的侍从,身边的侍从都不知道。便派人去问箕子。箕子对自己的随从说:“做一国之主而使全国人都忘记了日期,这个国家恐怕是危险了。全国人都不知道日期而我一个人知道日期,那我恐怕就危险了。”便用喝醉了酒做托辞说不知道。有个鲁国人很会织草鞋,妻子会纺织生绢,打算迁往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一定会陷于困窘。”鲁人说:“为什么呢?”这个人说:“草鞋的作用是为了穿在脚上,但越国人却光着脚走路,生绢做的帽子是为了戴在头上,而越人却披散着头发。凭你的长处,到用不着它的国家去活动,要想不困窘,怎么可能呢?”
陈轸受到魏王的尊重。惠子说:“一定要好好侍奉君主身边的人。杨树,横栽着能活,倒插着能活,折断了再栽上它又能活。然而使十个人栽一个人拔,就没有活的杨树了。至于用十个人的力量,栽容易成活的树木而抵不住一个人的拔,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栽种它难而拔掉它容易。你虽然善于在魏王那里建立自己,但想要赶跑你的人很多,你一定危险了。”
鲁国的季孙氏刚刚弑杀了鲁国的君主,吴起便入朝做官。有人对吴起说:“人死的时候,刚死的时候流血,血流尽后便皮肉枯缩,皮肉枯缩后就成为残骸而化为尘土。等到化为了尘土,就不能作怪了。现在季孙氏就像人刚刚死去开始流血,他后面的变化恐怕还不可知吧。”吴起因而离开鲁国去了魏国。隰斯弥去会见田成子,田成子和他一同登上高台四面眺望。三面都一览无余,向南眺望,隰斯弥家的树遮蔽了视线。田成子也没有说话。隰斯弥回到家里,派人去砍树。斧头刚砍了几道口子,隰斯弥就制止了砍伐。他身边的随从说:“你怎么变得这样快?”隰斯弥说:“古时的谚语有这样的话:‘视力能看到深潭里的鱼不吉利。’田成子将要做大事,我显示出我知道他的隐蔽,我就一定危险了。不砍掉我家园里的树,没有什么过错;知道了他人所不愿说的秘密,这个罪过可就大了。”于是就不砍树了。杨朱经过宋国东部的一家客店。店主人有两个妾,那个长得丑的受尊重,而长得美的被轻贱。杨朱询问其中的原因。客店的主人回答说:“长得美的自以为美,我不觉得她漂亮;长得丑的自以为丑,我不觉得她丑。”杨朱对他的弟子说:“做贤德的事而去掉自以为贤德的念头,到哪里会不受赞美?”
有个卫国人嫁女儿而教导她说:“一定要私下积攒财物。做人家的妻子被休回娘家,是平常的事;而终生在一起,则是侥幸的事。”他的女儿因而私下积聚财物,她的婆婆因为她私下积攒很多财物而将她休了。这个卫人的女儿所带回来的财物,加倍地超过了他给女儿的嫁妆。这个父亲不后悔自己教育女儿的错误,而自以为增加财富很聪明。现在处在官位上的臣子,都是这类人。鲁丹三次游说中山国的君主而不被接受,于是散发五十金侍奉君主身边的侍从。再次去拜见中山国君主,没开口说话,君主就赐给他酒食。鲁丹从宫中出来,没有返回馆舍,就离开了中山国。他的马车夫说:“你回过头再去谒见时,君主才开始和我们交好,为什么要离开呢?”鲁丹说:“因为别人的话而对我好,也一定会因为别人的话加罪于我。”还没有走出国境,中山国的公子就中伤他说:“他是为赵国侦探中山国的。”中山国的君主便搜捕他治了他的罪。
田伯鼎喜欢养士因而挽救了他的君主,白公胜喜欢供养士人却在楚国作乱。他们的喜好养士是一样的,他们养士的目的则不相同。公孙友自己砍掉脚而使百里奚获得了秦穆公的尊贵,竖刁自宫而谄媚齐桓公。这两个人对自己用刑是相同的,但他们对自己用刑的目的则不同。惠施说:“疯子朝东跑,追赶他的人也向东跑。他们都朝东跑是相同的,他们朝东跑的原因则不同。所以说:对于做同样事情的人,不能不考察他们不同的动机。”

(三)心得
汤既伐桀,就当你的天子好了,又怕名声不好听,假让于务光,又怕人家真接受,还要将人家逼死,真是又当又立又虚伪又狠辣。可气的是务光就真自杀了。可能是真君子,却迂的很。
可看这些古人,想想现在也很多人这样花花肠子太多了,一句话后面也许有陷阱,有他意,有所欲所图,有杀鸡儆猴……也许务光不是迂,而是不屑于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3 23:37: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说林下
(一)查字正音

(二)翻译

伯乐教两个人认识用后蹄踢人的烈马。有一个人选出了一匹这样的烈马。另一个人从后面去抚摸它,抚摸了三次马屁股而这匹马并不踢人。这个人自以为选错了。另一个人说:“不是你认错了马。这是因为这匹马的前腿的筋骨跌伤膝部肿大。那些用后蹄踢人的马,抬起后腿就要用前腿支撑身体,这匹马前腿的膝部肿大不能支撑身体了,所以后腿就不能抬起来了。你善于识别用后腿踢人的烈马而不懂得马的前腿膝部肿大不能支撑身体。”凡事都有一定的发生根源,但马因为前腿膝部肿大而不能支撑身体这样的道理,却只有聪明的人才知道。”惠施说:“把猿关在木笼子里,那么它与猪也没有什么不同。”这是因为情势不利于它,不是它施展才能的地方。
卫将军文子去见曾参,曾参不起身请文子入座,自己却端坐在座席的尊位上。文子对自己的马车夫说:“曾参,是一个多么愚蠢的人啊!如果把我当成君子,对君子怎么可以不尊敬呢?如果把我当成残暴的人,对残暴的人怎么可以侮辱呢?曾参不遭到杀身之祸,那算他命好。”有一种青黑羽毛的鸟,头大而秃尾,如果到河边去饮水,就会栽进河里,便要另一只鸟衔着它的羽毛才能够饮水。人有欲望不能得到满足的,不能不寻求伙伴来帮助自己。
鳝鱼形状像蛇,蚕的形状像毛虫。人看到蛇就会惊恐,看见毛虫就会汗毛竖起。捕鱼者抓鳝鱼,妇女拾蚕,因为利益所在,都变成了勇敢的孟贵、专诸。
伯乐教自己所憎恶的人识别千里马,教自己喜欢的人识别普通的马。千里马很少见,识别这种马获利慢;普通的马天天都有人买卖,识别这种马获利快。这就是《周书》上所说的“把适用于一时一事的话当成普通的原则来使用,这也是一种迷惑”。桓赫说:“雕刻的原则,雕鼻子不如先雕大一些,眼睛不如先雕小一些。鼻子雕大了可以改小,雕小了则不能变大;眼睛雕小了可以改大,雕大了则不能变小。”办事也是这样的。做的事如果事后可以补救,那事情就很少失败了。
崇侯、恶来知道不顺从商纣王要被诛杀,但预见不到周武王会灭掉纣王。比干、伍子胥知道他们的君主一定会灭亡,但不知道自己会被杀死。所以说:“崇侯、恶来知道君主的心理却不知道国事的兴废,比干、伍子胥知道国家的兴亡却不知道君主的心理。”圣人应该是两者兼备的。
宋国的太宰地位尊贵而处事专断。季子准备去见宋国的国君,梁子听到这个消息后说:“你说时一定会像与国君、太宰坐在一起时一样吗?如果不是这样,恐怕你免不了杀身之祸。”季子于是就说了一些注重养生而看轻国家的话。杨朱的弟弟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去。天下雨,他脱下白色的衣服,穿上黑色的衣服回来,他家里的狗不认识对他乱叫。杨布很生气,要打狗。杨朱说:“你不要打它,你也是这样的。如果前些日子你的狗出去是白色的,变成黑色而回,你难道会不感到奇怪吗?”
惠施说:“后羿拿着拉弦的决戴上皮袖套,举起弓来牵引着射箭用的扳机,边远地方的陌生人也会争着为他举箭靶。小孩子套上袖套来拉弓,慈母也要躲进屋里关上门。”所以说:“一定能射中目标,那么越人也不会怀疑后羿;不一定能射中目标,那么慈母也会逃避拉弓的小孩子。”齐桓公问管仲:“富有边际吗?”管仲回答说:“水的边际,就是没有水的地方;富的边际,就是富到已经满足的地步了。人不能自己在满足的地方停止,那么就没有富足的边际吧!”宋国有个富商叫监止子的,和别人争着购买一块价值百金的璞玉,假装失手摔坏了璞玉,赔了主人百金,回家后让修好毁坏后留下的痕迹,卖出去获得了千镒黄金。事情有做了而失败的,因而认为不做的好,那是只看到了赔本的时候。
有个想凭自己驾驭车马的技能而求见楚王的人,很多养马的人嫉妒他。他便说:“我能追击奔跑的鹿。”见到楚王。楚王驾驭车马,赶不上鹿;他自己驾驭车马,就赶上鹿了。楚王称赞他驾驭车马的技能,他这才说明那些马夫嫉妒他。
楚国命公孙朝率师灭陈。老年人送别他说:“晋国强大,不能不小心。”公孙朝说:“老人家有什么可担忧的?我替您打败晋国。”老年人说:“可以。我将在陈国都城的南门外搭一座小房子。”公孙朝说:“这是为什么?”老年人说:“我这是笑勾践。做人办事是这样的容易,他为什么却独要勤勤恳恳遭受十年的艰难呢?”尧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逃避尧的禅让,住宿在一个普通人家,这家人把自己的皮帽子藏起来怕许由偷走。许由能抛弃天下而这家人却把自己的皮帽藏起来,这是不了解许由的缘故。
三只虱子互相争辩,一只虱子从旁边经过,说:“你们吵吵嚷嚷争些什么?”三只虱子说:“在争猪身上肥腴的地方。”路过的那只虱子说:“你们也不怕腊祭到来而烤猪的茅草在燃烧,你们又何必在这上面计较呢?”这三只虱子便聚在一起吸食母猪身上的血。母猪消瘦了,人们就不杀它了。
虫中有一种毒蛇,一个身体两张嘴,为了争食而互相撕咬。于是互相残杀,结果自己杀死了自己。人臣之间争权夺利而致使国家灭亡的,都像一个身子长着两张嘴的蛇一样。
宫墙涂上白色,器具用水冲洗,就洁净了。人修身处世也是这样,到了没有需要洗涤和涂白的地步,那么过错就很少了。公子纠将要作乱,齐桓公派使者去观察他的动静。使者报告说:“公子纠笑得不快乐,看见东西如同没看见,一定会作乱。”齐桓公便让鲁国人把公子纠杀了。
公孙弘剪断了头发做了越王的随从,公孙喜派人和他绝交,说:“我不与你做兄弟了。”公孙弘说:“我剪断头发,而你冒断头的危险替人带兵打仗,我将怎么说你呢?”周南那场战斗中,公孙喜战死在那里。有个与凶悍的人作邻居的人,想卖掉宅子而避开他。有人对他说:“这个凶暴的人将要恶贯满盈了,你姑且等待一下。”这个人回答说:“我担心他会用我来满他的恶贯。”于是离开了那个凶暴的人。所以说:“事情出现了危险的兆头,不是可以拖延的。”
孔子对他的弟子说:“谁能劝阻子西沽名钓誉呢?”子贡说:“我可以。”子贡便去劝阻子西,不再怀疑子西还会沽名钓誉。孔子说:“胸怀宽广啊,不被利益诱惑!品德纯洁啊,人的本性不变!曲的就是曲的,直的就是直的。”孔子说:“子西免不了会遭灾的。”白公发动叛乱的时候,子西死于叛乱。所以说:“行为刚直的人会屈从于个人的欲望。”晋国的中行文子出逃,从县城里经过。他的随从说:“这个县里的啬夫,是在您的手下做过事的旧人。您干嘛不在啬夫家里休息,暂且等待您后面随行的车辆?”中行文子说:“我曾喜爱音乐,这个人就赠送给我响亮的琴;我喜好玉佩,这个人就送给我玉环;这是助长我的过错。以求得我对他的好感的人,我担心他会把我作为礼物求得别人的容纳。”便离开了这个县里的啬夫。这位啬夫果然没收了中行文子的两辆在后面的随从车辆把它们献给了他的主子。
周对宫他说:“替我告诉齐王说:用齐国的力量帮我在魏国取得权位,让我拿魏国侍奉齐王。”宫他说:“不可以,这样就向齐王暴露了你在魏国没有权位。齐王一定不会资助在魏国没有权位的人,而因此和在魏国有权位的人结怨。你不如说:‘依大王的要求,我请求拿魏国来听命于大王。’齐王一定会认为你在魏国有权位,一定会依从你。这样你便有了齐国的帮助,因而在齐国和魏国都有了权位。”白圭对宋国的大尹说:“君主长大以后自己掌管政事,您就没事可干了。现在君主年幼追求名声,不如让楚国来祝贺君主的孝顺,那么君主就不会夺您的权位,而会极大地敬重您,而您将会长期在宋国掌权。”管仲、鲍叔互相商议说:“齐国的君主很昏乱,必定会失掉江山。齐国国君的那些儿子值得辅佐的,不是公子纠,就是公子小白。我与你每人侍奉一位公子,谁先官位亨达就提携另一个人。”管仲就追随公子纠鲍叔追随公子小白。齐国人果然杀掉他们原来的君主。公子小白先进入齐国做了国君,鲁国人拘禁起管仲将他送回了齐国,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于是任用管仲为相。所以谚语说:“巫咸虽然善于祷告,但不能为自己祓除灾祸;扁鹊虽然善于治病,但不能用石针为自己除病。”凭着管仲这样的聪明还需要鲍叔的帮助,这就是俗谚所说的“奴隶自己卖皮衣卖不掉,士人自称善于辩说而无人相信”的情况。
楚王进攻吴国,吴国派沮卫、魘融用酒食慰劳楚军,楚国将军说:“把他们绑起来,杀了去祭鼓。”问沮卫、融说:“你们来的时候,占卜过没有?”沮卫、魘融回答说:“占卜过了。”“你们占卜得的吉兆吗?”回答说:“是吉兆。”楚国人说:“现在我们楚国人将要用你们祭鼓,这是怎么回事?”回答说:“这正是占卜为吉兆的原因。吴国派我们来,本来就是为了看你们的将军发怒的。你们的将军发怒,我们吴国就将提高警惕,深挖战壕高筑壁垒;你们将军不发怒,我们的军队就会懈怠。现在楚国将军杀了我们两位使臣,那么吴国一定会提高警惕而加强守卫。国家的占卜,不是为了一个人占卜。杀了一个使臣而使一个国家得以保存,这不叫吉兆,叫什么呢?况且死了的人如果没有知觉,那么你们用我们来祭鼓就没有益处;如果死人有知,我们将在吴楚交战之时,使你们的鼓没有声音。”楚国人因此没有杀他们。智伯瑶将进攻仇由而道路艰难不通,就铸造了一口大钟赠送给仇由国的君主。仇由国的君主非常高兴,修通了道路准备接受大钟。大臣赤章曼枝说:“不行!这是小国侍奉大国的行为,而现在大国用它赠送小国,它的军队一定会跟着到来,不能接受它。”仇由的君主不听从,结果接受了大钟。赤章曼枝因此把车毂截短了赶路,逃到了齐国,七个月后仇由国便灭亡了。
越国已经战胜了吴国,又向楚国借兵来进攻晋国。楚国的左史倚相对楚王说:“越国打败吴国,豪杰之士战死,精锐之卒耗尽,武器装备破损。现在又借兵去进攻晋国,这是向我显示它还不疲敝。不如起兵和越国共同瓜分吴国。”楚王说:“好。”趁机起兵跟踪越军。越王很生气,将要进攻楚军。越国的大夫文种说:“不行。我国豪杰之士战死,武器装备残破。我们与楚国交战,一定不能取胜,不如贿赂他们。”便割让了露山以北五百里土地给楚国。
楚国进攻陈国,吴国去解救,吴、楚两军相距三十里。下了十天雨,夜晚天晴。楚国的左史倚相对子期说:“下了十天雨,盔甲和兵器都聚集在一起放着。吴国的军队一定会来,不如防备他们。”于是摆开阵势。阵势还没摆好吴国人就来了,看到楚国人摆开了阵势便退回去。左史倚相说:“吴国人来回跑了六十里,他们的当官的一定在休息,当兵的一定在吃饭。我们行军三十里去攻击它,一定能打败它。”便跟踪追击,结果打败了吴军。韩国、赵国相互为敌,韩国的君主向魏国借兵说:“希望借军队来计伐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是兄弟国家,不能够听从你的要求。”赵国又来向魏国借兵进攻韩国,魏文侯说:“我和韩国是兄弟国家,不敢听从你的命令。”两个国家借不到军队,忿恨地回去了。事后知道魏文侯是用这种方式来使两国和解,便都来朝拜魏文侯。
齐国攻打鲁国,向鲁国索要馋鼎,鲁国拿了一个假的送去。齐国人说:“这是假的。”鲁国人说:“这是真品。”齐国人说:“让乐正子春来,我们就相信你的话。”鲁国的国君请乐正子春前往,乐正子春说:“为什么不拿真的送去呢?”鲁国的国君说:“我舍不得谗鼎。”乐正子春回答说:“我也爱惜我的信誉。”
韩咎被立为韩国的国君,事情还没有定下来。韩咎的弟弟在西周的王城,西周人想使他地位尊显,又担心韩咎不能立为君主。綦毋恢说:“不如用百辆兵车把他送回。韩咎能立为君主,就说是给他弟弟做警卫的;不能立为君主,就说是来向韩国献贼来的。”
靖郭君将要在薛地筑城,很多门客都因此劝谏。靖郭君对传达官说:“不要为他们通报。”齐国有个请求拜见的人说:“我请求只说三个字而已。超过了三个字,请将我煮死。”靖郭君便接见了他。这个人小步快跑过来说:“海大鱼。”说完就回头跑。靖郭君说:“我想听你把意思讲完。”这个客人说:“我不敢拿生死来开玩笑。”靖郭君说:“希望您能给我详细说说。”客人回答说:“您听说过大鱼吗?网捕不住它,生丝绳也拖不住它,但是任性乱游而离开了水,蝼蚁也可以在它身上为所欲为。现在齐国就是您的海。您长久地控制齐国,又要薛城干什么?您如果失掉了齐国,即使薛城高到天上去,也没有益处。”靖郭君说:“讲得好。”便停止了修筑薛城,不把薛作为自己的城邑了。楚王的弟弟在秦国,秦国不放回他。中射之士说:“给我百金,我能让他离开秦国。”于是楚王就让他装载了百金到晋国去,拜见叔向说:“楚王的弟弟在秦国,秦国不放他出来。请求给叔向大人您百金来帮助想办法。”叔向接受了百金,因而引荐他去见晋平公说:“可以在壶丘筑城了。”晋平公说:“为什么?”叔向回答说:“楚王的弟弟在秦国,秦国不放他出来,这是秦国憎恶楚国,一定不敢禁止我国在壶丘筑城。如果他们禁止我们,我们就说:‘替我们把楚王的弟弟放出来,我们就不筑城了。’他们如果放人,我们可以获得楚国的感恩;他们如果不放,这是他们始终憎恶楚国,一定不敢禁止我们在壶丘筑城。”晋平公说:“好。”便在壶丘筑城。对秦国的君主说:“把楚王的弟弟放出来,我们就不再筑城了。”秦国于是放出了楚王的弟弟。楚王非常高兴,用百镒纯金赠送给晋国以表感激。
吴王阖庐攻打楚国郢都,战斗多次取胜,问伍子胥说:“可以退兵了吗?”伍子胥回答说:“要淹死别人的人只让被淹者喝一次水就停下,就不会成功,因为中途停止了。不如趁机将他沉入水底。”
郑国有个人的儿子,即将出去做官,对他的家里人说:“一定要把坏了的墙修筑起来,这个地方不修好,别人将会来偷窃。”这家人的街坊也这样说。没有及时修筑,果然有人进来偷了这家的东西。这个郑国人认为他的儿子聪明,而把告诉他应修墙的街坊当成是盗贼。

(三)心得:看事物要善于把握本质,纲举则目张。达到目标有时像下跳棋,要懂得迂回,欲进先退,不可一味前冲,避免亢龙有悔。而看清事情的情势,就要下决断,优柔不定会坏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4 22:44: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观行
(一)查字正音
(二)翻译
古人的眼睛不能看见自己的面孔,所以要用镜子来照自己的面容;智力缺乏自知之明,所以要用道术来端正自己。因此镜子没有照出毛病的罪过,道不会因暴露过失而受到怨恨。眼睛如果失去了镜子,就无法来修整胡须和眉毛;人如果失去了道的指导,就无法分辨出是非。西门豹生性急躁,所以要佩带柔韧的皮带提醒自己从容沉着;董安于心性迟缓,所以要佩带绷紧的弓弦策励自己明快敏捷。因此能用多余的补充不足的、用长的来接短的就称得上是英明的君主。天下有三种必然之理:一是智慧总有不能办成的事情,二是力气总有举不起来的东西,三是实力再强也有不能战胜的对手。所以即使有尧那样的智慧而没有众人的帮助,也不能建立大功;即使有乌获那样的强大力量而没有别人的帮助,也不能把自己举起来;即使有孟贵、夏育那样的勇猛而没有法术的指导,也不能长久取胜。所以形势总有不能具备的,事情总有不能办到的。所以乌获把千钧看得很轻而以自己的重量为重,不是他的身体比千钧还重,而是客观条件不便于他举起自己。离朱易于看到百步之外的事物而难以看到自己的眉毛和睫毛,不是百步之外的距离近而眉毛和睫毛远,自然的法则不允许这样。所以英明的君主不能使乌获因不能举起自己而狼狈,不能使离朱因不能看到自己的面容而困窘。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找出容易成功的法则,所以用力少而功名可以建立。月亮有圆有缺,事情有利有害,事物有生有死,君主对这三种变化表现出喜怒感情,那么坚贞之士就会和他离心离德了。圣贤的道术十分深远。所以英明的君主观察人,而不使人来观察自己。懂得尧也不能独自成功,乌获不能举起自己,孟贵、夏育不能胜过自己,用法术来观察臣下,那么观行之道就尽在其中了
(三)心得:要能看到他人的局限,也要能接受自己的局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6 19:3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安危
(一)查字正音
(二)翻译

使国家安定的办法有七种,使国家危乱的途径有六种。使国家安定的办法:一是赏罚要根据是非而定,一是祸福要根据行为的善恶而获得,三是生死要根据法律的规定而决定,四是判断臣民要根据各人实际的贤和不肖而不凭君主个人的爱憎,五是用人只根据其本人的愚蠢或智慧而不考虑别人的诽谤或赞美,六是衡量事物要有标准而不是随意猜想,七是要守信用而不欺骗。
使国家危乱的途径:一是斫削木材偏到准绳以内(徇私枉法),二是锯断木材偏到了规则之外(任意裁决),三是以别人的祸害为利,四是以别人的灾祸为乐,五是危害别人的平安生活,六是对自己所亲爱的人不亲近、所厌恶的人不疏远。像这样,人们就失去了乐于生存的前提,而忘记了看重生命的原因。人们不乐于生存,那么君主就不会受到尊重;不把死亡看得很重,那么法令就无法推行。
使天下的人都能在国家的法制规定内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施展才干,用来打仗就能取胜,用来治国就能平安。治理国家能使人乐于在做合法的事情中生活,爱惜生命而不去做违法的事,这样就坏人少而好人多。所以国家就能够长久存在,永久平安。逃奔的车子上没有孔子这样的智士,倾覆的船只下没有伯夷这样的廉士。所以说法令就是国家的船和车。安定那么智士廉士就会产生,危乱则争夺贪鄙就会涌现。所以使国家安定的办法,就如人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不必发布命令人自然就会去做。先王把治国的道理写在竹帛上,由于它的道理顺应了自然的要求,所以后世信服。假如让人去掉不饥不寒的自然要求,即使是孟贵、夏育那样的勇士也做不到;违背了客观的需要,即使沿先王之道也行不通。如果强制连勇士也做不到的事,那么君主就不能安宁。君主以无厌的贪欲向已被搜刮干净的民众索求,那么民众就会回答说:“我一无所有了”;一无所有,民众就会轻视法令。法令是用来维系国家的,而民众轻视它,那么君主的功业就不能建立,而名声也无法成就。听说古代扁鹊给人治病,用刀刺人的骨头;圣明的人治理国家,用忠言来刺激人的听觉。刺人的骨头,因此身体虽有小的疼痛但可获得长远的利益;刺激听觉,因此心里虽然有小的不快但国家却可获得长久的福利。所以病人的好处要在忍痛中获得,勇猛刚毅的君主要为得到福利而听逆耳的话。病人忍住疼痛,所以扁鹊能充分发挥他的技巧;君主能听逆耳的话,那么国家就不会失去伍子胥那样的忠臣: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办法。生了病而不能忍受受刺的疼痛,那么扁鹊的技巧就无法发挥;国家危乱而不听逆耳忠言,那么就丧失了做圣明君主的好办法。像这样,长远的利益就不能留传后世,功业名声就不能长久地确立。
君主不能用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却要求臣下都像伍子胥,这就是希望殷人个个都如比干那样尽忠;都像比干那样,就可以使君主没有过失,臣下不会背离君主。君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而手下又有田成这样的大臣,但还幻想臣下都如比干,所以他的国家得不到一天安宁。废弃尧、舜而立桀、纣这类暴君,那么人们就不能以他们能做的事为快乐而忧虑他们所做不到的。人们失去了在法令规定的范围内充分发挥才智的愿望,那么国家就不能建立功业;整天为做不到的事忧虑,那么人们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以无功的君主去驾驭失去了生存乐趣的人们,这种治国方法在平民中是行不通的。像这样的话,君主就没有办法役使臣下,而臣下也没有办法来侍奉君主。国家的安危在于能分辨是非,而不在于强弱。国家的强弱在于君主是否握有实权,而不在于他的臣民的多少。所以齐国,虽是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但名称和实际不符,君主有名无实,在国内名位与实权上都已空虚,所以臣下得以篡夺君主的权位。夏桀,是天子,但对臣下没有是非之分:赏赐没有功劳的人,使阿谀奉承的人以欺诈手段取得富贵;诛杀无罪的人,使驼背的人因天生的缺陷而被剖开了背。把欺诈虚伪当成了好行为,把纯朴的本性当成了错误,弱小的商汤得以战胜夏桀。圣明的君主巩固内部,所以他的国家不被外国颠覆。在国内治理上有过失而不被远方的他国灭亡的君主是没有的。所以周朝夺取商朝,是在商朝的庭院捡到的。假如商朝不在自己的朝廷上丢失了什么,那么周朝连商朝境内的一丝一毫也不敢窥视,更何况夺取商朝的天下?圣明君主的治国原则是适合于法,这个法又适合民心,所以用这个法治国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去掉了它民众就思念。尧和当时的人没有订立坚固的契约而他的治国之道能够畅行;舜没有立锥之地留给后代却结下了恩德。能根据古代尧舜的治国之道来确立现在的治国方法,而留传下万代恩德的国君就叫做圣明的君主。

(三)心得:安术有七,尊法治,有原则,有智慧,讲信用,有这些焉能不安。危道有六,无法、无道、无德、无智。占此数岂能不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6 20:45: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守道
(一)查字正音

(二)翻译

圣明的君主确立法治,他的赏赐足以鼓励人们做好事,他的威刑足以制服暴乱,他的措施足以保证法制完善。治理得好的社会的臣民,功劳多的地位尊贵,竭尽能力的人得到优厚的赏赐,尽心尽忠的人名声得以树立。好的东西就像春天的草木一样蓬勃生长,坏的东西就像秋天的草木一样枯萎死亡,所以民众互相劝勉乐于竭力尽忠,这就叫做君主和臣民相得相宜。君臣上下相得相宜,所以能使出力的人在法度的范围内尽力,努力做到发挥出任鄙那样的力量;战斗之士拼死向前,而希望成为孟贵、夏育那样的勇士;维护法治的人都心如金石一样坚贞,愿像伍子胥那样尽忠守节。出力的都愿成为任都那样的力士,战士都愿成为孟贵、夏育,心中坚如金石,做君主的就可以高枕无忧而确保国家政权的原则也就完备了。古代善于守道的人,用重刑禁止轻罪,用人们所难以违犯的法令制止人们容易犯的罪行,所以君子、小人都安分守法,而盗跖贪部者与曾参、史鳍这样的廉正之士都同样廉洁。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因为贪心的盗贼不到深涧里去捡金子,如果到深涧里捡金子身体就难以保全。孟贵、夏育不估量敌人的力量,就不会有勇力的名声;盗跖不估量成功的可能性,就不可能成功。圣明的君主紧握法禁,这就是要使孟、夏育为了在所不能取胜的地方取胜结果却受到制裁,使盗跖在不能取得东西的地方窃取东西而受到惩罚,所以能够禁止孟贵、夏育在不能取胜的地方取胜,防守住盗跖在不能盗取东西的地方行窃、强暴的人就谨慎了,为非作歹的人也会回到正道上来。凶猛的人谨慎了,大盗贼也廉正了,那么社会就公正太平,而平民百姓的思想也就端正了。君主背离法治而失去人心,那么就算遇到伯夷那样清廉的人也会出现危险,而不能避免田成弑主夺权、盗跖为非作歹这样的祸害。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没有一个伯夷,而奸诈的人在社会上不断出现,所以设立法令制度。法制执行坚决,那么伯夷不会失去他的好行为,盗跖也不能为非作歹。法令明确清晰,那么有德才的也不能侵犯才德不好的人,强大的不能侵夺弱小的,人数多的不能欺凌人数少的。把天下寄托于尧的法令,那么清白的人不会失去本分,奸邪的人不会有侥幸的心理。把金钱寄托在后羿弓箭的保护之下,那么伯夷那样推让的人也不会丢钱,而专门偷盗的盗跖也不敢窃取。尧的法令严明到不放过一个坏人,所以全社会都没有奸邪;后界的技巧达到了百发百中的地步,所以他守护的金钱不会被偷窃。在这样的情形下奸邪的人活不长而盗窃销声匿迹了。像这样,图书里就不会记载宰我,不会列举六卿;典籍里不会著录伍子胥,不会提到夫差。孙武、吴起的谋略废弃不用,盗跖也不会起盗窃之心。君主在宫殿里锦衣玉食,而没有怒目切齿痛恨奸臣颠覆国家的忧患;臣下垂衣拱手从容地在都城中办事,而没有怨愤哀叹的祸害。制服老虎不用关兽的笼子,禁止奸邪不用刑法,杜绝作伪不用符节,这是孟贵、夏育所担心的,尧、舜也感到为难的事情。所以设立了木笼子,不是用来防备老鼠的,是用来使怯弱的人也能制服老虎的;建立法令,不是用来防备曾参、史的,是为了使普通人不能互相欺诈的。不光依靠比干那样的誓死效忠的节义,不侥幸乱臣们不行欺诈;而是依靠怯弱的人也能制服老虎的“柙”,把握住平庸的君主所容易守住的“法”。在当今社会,如为君主们忠心考虑,为天下人积德造福,没有比实行法治更长远的了。所以做君主的人不会有亡国的图画,而忠臣也不会有杀身的描绘。明白了尊重君位的人一定会受赏赐,所以能使人们在法制内竭尽其力,誓死效忠于自己的官职。即使有孟贵、夏育的勇力,也不会轻易去死;即使被盗跖那样的贪心迷惑,也不会为了谋财而送命;这样,确保国家政权的原则就具备了。

(三)心得:依法治国就是因为天下无一伯益,而奸人不绝世。无法则民不聊生,社会动乱,国家危亡。之前觉的伯益太迂,也许是我们距离那个社会太远,已经不能理解他了。伯益代表一种逝去的精神,他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8 21:3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用人
(一)查字正音

(二)翻译

听说古代善于任用官吏的君主,一定是遵循自然规律、顺应人情而赏罚分明的。遵循自然规律,那么使用的力气就少而建立起功业;顺应人情,那么就使用的刑罚少而法令却得以推行;赏罚分明,那么伯夷、盗跖就不会发生混淆。像这样,社会上的是非就会黑白分明。在一个治理得很好的社会的臣子,都是用为国建功立业来履行职守,用在自己的官位上表现出才能来接受职务,用尽力依法办事来担任职事。做臣子的都能适合他们的才能,胜任他们的职务,轻松地完成他们的任务,而没有人在心里想保留一点余力,无人对君主负有兼任其他职务的责任。所以在朝堂内没有心怀怨恨的祸乱,在朝廷外没有赵括纸上谈兵而遭致全军覆没的忧患。英明的君主使官吏的职事不互相侵犯,所以没有争辩发生;使官吏不兼任其他职务,所以各人的本领就有专长;使人不在同一事上立功,所以就没有人争功。争辩没有了,专长确立了,那么强的和弱的就不会在一起争胜了,冰和炭就不会在一个器皿里了,天下的人不得相互伤害,这是治国到了最好的状态。
放弃法术而凭主观想法办事,尧也不能使一个国家平正;舍弃规矩而胡乱猜测,奚仲连一个车轮也做不成;废弃了尺寸而靠主观来区别长短,王尔也不能做到一半符合标准。让中等才能的君主谨守法术,笨拙的匠人掌握规矩和尺度,就可以做到万无一失。做君主的能放弃贤人巧匠所不能做到的,谨守中等才能的君主和笨拙的匠人所万无一失的做法,那么就能使人竭尽能力而建立功业和名望。英明君主设立臣民通过努力可以得到的奖赏,设立百姓可以避免的惩罚。所以有德才的人勉励立功受赏而不会遇到伍子胥那样的灾祸,无德才的人可以少犯罪而不会像驼背人那样受无辜的刑罚,眼瞎的人处在平坦的地方而不会遇到深涧,愚痴的人保持安静的生活而不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像这样,君主和臣下之间的恩情就结下了。古人说:“人心难知,人的喜怒难以猜中。”所以用表给眼睛提示,用鼓来给耳朵定音,用法给人心做规范。做君主的人放弃以上三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而依难以实行的主观意图来办事,这样,就会使君主积下愤怒而臣子积下怨恨。以积怒的君主驾驭积怨的臣子,那么君主和臣子两者都危险。英明君主的标记使人容易看见,所以就能确立信约;他的教导使人容易明白,所以他的话能被遵用;他的法令容易实行,所以命令能得到执行。“表”“教”“法”三者既已确立而君主又没有私心那么臣下就可以遵循法制来处理政事,看着标记而行动,随着绳墨来砍削,根据锥孔而上针缝线。像这样,那么君主就不会有滥施淫威之毒,而臣下也不会因不会迎合君主而受刑罚。因此君主可以处在明智的地位而不积怒,臣下也可竭尽忠诚而无罪。
曾听说过这样的话:“办事不出毛病,尧也不能做到。”而社会上不总是平安无事。做君主的人不轻易赐与爵禄,不轻易赏赐富贵,就不能够解救危亡的国家。所以英明的君主用廉耻勉励臣下,提倡仁义。从前介之推没有爵禄而凭着“义”追随晋文公,不忍心晋文公的口腹受饥而凭着“仁”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晋文公充饥,所以君主牢记他的恩德,在国家的图书典籍中记下他的名字。君主乐于使人臣为了国家的利益尽力,而苦于被臣下为了私利夺取自己的威权;人臣安于凭才能接受职务,而苦于一身兼任二职。所以英明的君主免除人臣所感到苦恼的事,而建立君主所乐于见到的局面。君臣之间的利益,没有比这样更长远的了。不考察臣子私下的活动,轻率地考虑重大的事情,过重地处罚犯轻罪的人,长期怨恨微小的过错,经常侮弄大臣以求一时快乐,屡次采用施恩的方式来补偿给人臣造成的灾祸,这就像砍断了手臂而用玉接续一样,所以世上有君主被篡夺君位的祸患。
君主树立难以达到的奖赏标准而对达不到标准的人治罪,那么臣子的私怨就会产生;人臣失掉了自己的特长而从事难以胜任的事,心中的怨恨就会集结。君主不去抚慰臣子的劳苦,不哀怜臣子的忧伤悲苦;高兴起来就赞扬小人,德才好的人和不好的人一同赏赐;愤怒的时候就诋毁君子,使伯夷和盗跖同受侮辱;所以臣子就有背叛君主的。让燕王憎恨本国的人民而爱外面的鲁国人,那么燕国的人就不会听他使用而鲁国人也不会依附他。本国的人民被憎恨,就不会尽力去争取为国立功;鲁国人受喜爱,但他们不会在遭遇死亡危险时去亲近别国的君主。像这样,臣子就会成为君主的隐患,而君主自己就会孤立。用成了隐患的臣子来侍奉孤立的君主,这就叫做危险。放弃箭靶而胡乱射箭,即使射中了很小的东西也不算巧;放弃法制而随意发怒,即使进行杀戮奸人也不会恐惧。甲犯了罪,而灾祸却归到乙身上,心中的怨恨便形成了。所以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实施赏罚但不凭君主个人的喜怒,所以圣明的人能达到最高的治国境界;施行刑罚但不会因逞私威置人死地,所以奸人服罪。发箭能射中靶子,赏罚能够得当,所以社会如同尧复活,羿再生。像这样,君主就没有商纣王、夏桀那种亡国的忧患,臣子也没有比干那因忠谏而剖心的灾祸,君主高枕无忧而臣子乐于他们的职业,这样的治国之道普遍实行,恩德就会流布千秋万代。
君主不消除身边的隐患而在屋墙外表的粉饰上花大力,暴风骤雨来到墙一定会崩坏。不远离眼前的祸患而思慕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为君主卖命,不慎重对待宫墙内的祸患而在远方加固城池,不采用身边贤者的计谋而热心于和千里之外的大国君主结交,国内的政治风暴一旦发生,那么孟贵、夏育也来不及救助,而国外结交的诸侯也来不及援手,祸害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在当今社会,为君主忠心献计的人,一定不会让燕王去喜爱鲁国人,不会让现代人去仰慕古代人,不指望会水的越人来救溺水的中原人。像这样,君主和臣子就会亲密无间,在国内建立功业,在国外享有威名。

(三)心得:君主(领导)用人要依法(用制度管人),要抚循劳苦,哀怜忧悲(关心关爱职工),不轻虑重事、厚诛薄罪……(领导科学),以心交心,上下一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9 20:3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用人
(一)查字正音

(二)翻译

听说古代善于任用官吏的君主,一定是遵循自然规律、顺应人情而赏罚分明的。遵循自然规律,那么使用的力气就少而建立起功业;顺应人情,那么就使用的刑罚少而法令却得以推行;赏罚分明,那么伯夷、盗跖就不会发生混淆。像这样,社会上的是非就会黑白分明。在一个治理得很好的社会的臣子,都是用为国建功立业来履行职守,用在自己的官位上表现出才能来接受职务,用尽力依法办事来担任职事。做臣子的都能适合他们的才能,胜任他们的职务,轻松地完成他们的任务,而没有人在心里想保留一点余力,无人对君主负有兼任其他职务的责任。所以在朝堂内没有心怀怨恨的祸乱,在朝廷外没有赵括纸上谈兵而遭致全军覆没的忧患。英明的君主使官吏的职事不互相侵犯,所以没有争辩发生;使官吏不兼任其他职务,所以各人的本领就有专长;使人不在同一事上立功,所以就没有人争功。争辩没有了,专长确立了,那么强的和弱的就不会在一起争胜了,冰和炭就不会在一个器皿里了,天下的人不得相互伤害,这是治国到了最好的状态。
放弃法术而凭主观想法办事,尧也不能使一个国家平正;舍弃规矩而胡乱猜测,奚仲连一个车轮也做不成;废弃了尺寸而靠主观来区别长短,王尔也不能做到一半符合标准。让中等才能的君主谨守法术,笨拙的匠人掌握规矩和尺度,就可以做到万无一失。做君主的能放弃贤人巧匠所不能做到的,谨守中等才能的君主和笨拙的匠人所万无一失的做法,那么就能使人竭尽能力而建立功业和名望。英明君主设立臣民通过努力可以得到的奖赏,设立百姓可以避免的惩罚。所以有德才的人勉励立功受赏而不会遇到伍子胥那样的灾祸,无德才的人可以少犯罪而不会像驼背人那样受无辜的刑罚,眼瞎的人处在平坦的地方而不会遇到深涧,愚痴的人保持安静的生活而不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像这样,君主和臣下之间的恩情就结下了。古人说:“人心难知,人的喜怒难以猜中。”所以用表给眼睛提示,用鼓来给耳朵定音,用法给人心做规范。做君主的人放弃以上三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而依难以实行的主观意图来办事,这样,就会使君主积下愤怒而臣子积下怨恨。以积怒的君主驾驭积怨的臣子,那么君主和臣子两者都危险。英明君主的标记使人容易看见,所以就能确立信约;他的教导使人容易明白,所以他的话能被遵用;他的法令容易实行,所以命令能得到执行。“表”“教”“法”三者既已确立而君主又没有私心那么臣下就可以遵循法制来处理政事,看着标记而行动,随着绳墨来砍削,根据锥孔而上针缝线。像这样,那么君主就不会有滥施淫威之毒,而臣下也不会因不会迎合君主而受刑罚。因此君主可以处在明智的地位而不积怒,臣下也可竭尽忠诚而无罪。
曾听说过这样的话:“办事不出毛病,尧也不能做到。”而社会上不总是平安无事。做君主的人不轻易赐与爵禄,不轻易赏赐富贵,就不能够解救危亡的国家。所以英明的君主用廉耻勉励臣下,提倡仁义。从前介之推没有爵禄而凭着“义”追随晋文公,不忍心晋文公的口腹受饥而凭着“仁”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晋文公充饥,所以君主牢记他的恩德,在国家的图书典籍中记下他的名字。君主乐于使人臣为了国家的利益尽力,而苦于被臣下为了私利夺取自己的威权;人臣安于凭才能接受职务,而苦于一身兼任二职。所以英明的君主免除人臣所感到苦恼的事,而建立君主所乐于见到的局面。君臣之间的利益,没有比这样更长远的了。不考察臣子私下的活动,轻率地考虑重大的事情,过重地处罚犯轻罪的人,长期怨恨微小的过错,经常侮弄大臣以求一时快乐,屡次采用施恩的方式来补偿给人臣造成的灾祸,这就像砍断了手臂而用玉接续一样,所以世上有君主被篡夺君位的祸患。
君主树立难以达到的奖赏标准而对达不到标准的人治罪,那么臣子的私怨就会产生;人臣失掉了自己的特长而从事难以胜任的事,心中的怨恨就会集结。君主不去抚慰臣子的劳苦,不哀怜臣子的忧伤悲苦;高兴起来就赞扬小人,德才好的人和不好的人一同赏赐;愤怒的时候就诋毁君子,使伯夷和盗跖同受侮辱;所以臣子就有背叛君主的。让燕王憎恨本国的人民而爱外面的鲁国人,那么燕国的人就不会听他使用而鲁国人也不会依附他。本国的人民被憎恨,就不会尽力去争取为国立功;鲁国人受喜爱,但他们不会在遭遇死亡危险时去亲近别国的君主。像这样,臣子就会成为君主的隐患,而君主自己就会孤立。用成了隐患的臣子来侍奉孤立的君主,这就叫做危险。放弃箭靶而胡乱射箭,即使射中了很小的东西也不算巧;放弃法制而随意发怒,即使进行杀戮奸人也不会恐惧。甲犯了罪,而灾祸却归到乙身上,心中的怨恨便形成了。所以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实施赏罚但不凭君主个人的喜怒,所以圣明的人能达到最高的治国境界;施行刑罚但不会因逞私威置人死地,所以奸人服罪。发箭能射中靶子,赏罚能够得当,所以社会如同尧复活,羿再生。像这样,君主就没有商纣王、夏桀那种亡国的忧患,臣子也没有比干那因忠谏而剖心的灾祸,君主高枕无忧而臣子乐于他们的职业,这样的治国之道普遍实行,恩德就会流布千秋万代。
君主不消除身边的隐患而在屋墙外表的粉饰上花大力,暴风骤雨来到墙一定会崩坏。不远离眼前的祸患而思慕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为君主卖命,不慎重对待宫墙内的祸患而在远方加固城池,不采用身边贤者的计谋而热心于和千里之外的大国君主结交,国内的政治风暴一旦发生,那么孟贵、夏育也来不及救助,而国外结交的诸侯也来不及援手,祸害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在当今社会,为君主忠心献计的人,一定不会让燕王去喜爱鲁国人,不会让现代人去仰慕古代人,不指望会水的越人来救溺水的中原人。像这样,君主和臣子就会亲密无间,在国内建立功业,在国外享有威名。

(三)心得:君人者释三易之数而行一难知之心,则怒积于上而怨积于下。最近就有这样的一件工作,领导凭主观,不开展调研,不依据政策,现在一堆后遗症。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17:2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八、功名
(一)查字正音

(二)翻译

英明的君主之所以立功成名的条件有四项:一是天时,二是人心,三是技能,四是势位。不顺应天时,即使十个尧也不能使冬天里结出一个穗子;违背人心,即使是孟贵、夏育这样的勇士也不能逼迫人使出全部的力气。所以掌握了天时不努力庄稼也会自行生长,获得了人心就算不督促民众也会自我勉励;依靠技能就算你不着急也会很快成功;有了威势和地位即使你不追求也会建立功名。事情就像水自然向下流,就像船浮在水面上。遵守自然的规律,推行畅通无阻的法令,所以叫做英明的君主。只有才能没有势位,即使是贤德的人也不能制服无德无才的人。所以将一尺长的木材树立在高山上,那么它就可以俯视千仞深的山涧,不是木材长高了,是它处的地位很高。夏桀做了天子,能控制天下,不是他的德才好,是他的权势重;尧做一个普通的百姓,不能管理好三户人家,不是他的德才不好,是他的地位太低下了。千钧的重物有船载就能浮起来,很轻的东西没有船载就会下沉,不是千钧的东西轻锱铢重,而是因为有船这个“势”和没有船这个“势”是不一样的。所以短的东西因为地位高而俯视千仞,无德无才的人因为权势可以控制贤德的人君主,全天下的人合力来拥戴他,所以地位巩固;大众同心且共同拥立他,所以他尊贵。臣子坚守自己的所长,尽自己的所能,因此叫做忠。以尊贵的君主驱使忠臣,那么君主就可以长久安乐地生活而功名也可建立。名和实相互依赖而形成,形和影相互对应而出现,所以臣子和君主目标一致而使命不同。君主的忧患在于没有人响应,所以说一只手独拍,虽然迅疾却没有响声。人臣的忧患在于不能专守一职,所以说:右手画圆形,左手画方形,不能同时画成两种图形。所以说:治理得很好的国家,君主就好比鼓槌,臣子就好比鼓,技能就好比车子,事情就好比马。因此人有多余的力量就容易响应君主的号召,而有了超人的技能就容易办成事。想为君主立功的人力量不够,和君主亲近的人诚信不够,要拥戴君主成名的人没有权势,贴身的人不贴心,而关系远的人不来结交,那么君主的名声和实际就不相符了。圣明的人的道德如同尧、舜,而行为如同伯夷,但他的地位不被世人所拥戴,就不能立功,也不能成名。所以古代能功成名就的人,大家都来帮他出力,贴身的人用真心来和他结交,关系远的人用好名声来称誉他,地位尊贵的人用权势来拥戴他。像这样,对国家就能建立起如泰山那样的大功,享有像日月那样长久的名声。这就是尧所以能南面为君保住名声,舜北面称臣作出贡献的原因。

(三)心得:从古至今做大事、成功了都不容易。想起毛主席,他也是在摸索中明确方向、找到方法,寻求支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2 20:3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九、大体
(一)查字正音
(二)翻译
古代能顾全大体的人:瞳望天地,观察江海,顺应山谷的起伏、日月照耀、四时变化、云层分布、风向变化的自然法则;不以智巧烦扰心境,不以私利拖累自身;把国家治理的效果寄托在法术上,把事物的是非寄托在赏罚上,把物体的轻重寄托在权衡上;不违背自然的法则,不伤害人的本性;不吹毛求疵,不洗垢索瘢;不偏向到法的外面,也不偏向到法的里面;在法禁以外的事不可严苛,在法禁以内的事不可宽缓;坚守不变的道理,顺应客观自然;祸和福完全由宇宙的普通法则和国家的法制决定,而不出于个人的主观好恶;荣和辱的责任在于自己,而不在于他人。所以最安定的社会,法像早晨的露水一样,清纯而不浊乱,人们对它心中没有积怨,口中没有愤愤不平的言论。因此没有远路奔跑的劳累,旌旗不会战败后丢弃在水泽,民众不会在敌人的侵犯中丧命,勇士不会天折于将军的旗帜之下;图书里不留下豪杰的名字,盘盂上不铸刻立下的战功,国家编年的史册中一片空白。所以说:没有比政令简约的利更大,没有比天下太平的福更久。让匠石用千岁的寿命拿着钩子,看着规矩,举着墨线而校正泰山;让孟贵、夏育身带利剑治理百姓,虽然极尽技巧,寿比天地,泰山仍无法被校正,而民众也不能被治理好。所以说:古代统治天下的人,不让匠石用尽技巧去破坏泰山的形体,不让孟贲、夏育发挥他们的威力去伤害百姓的本性。依照普遍的自然法则全面把握法度,君子安乐而大的犯罪被制止。安适闲静,顺应自然法则,把握事物的整体和根本。所以使人们没有受法制惩治的罪过,鱼儿没有离开水的祸害。像这样,天下就很少有不能治理好的。如果上面不能像天那样辽阔那么下面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如果心不能像地那样浑厚就不能托载起所有的事物。泰山不存有好恶之情,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海不挑剔奔向它的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博富。因此君主像天地那样生活于世间而使万物齐备,心胸像山海那样阔大而使国家富强。君主没有因忿怒而对臣民的残害,臣民没有因积怨而成君主的祸患,君臣都很纯朴,以道为归宿。所以积累下长远的利益,建立起巨大的功业,在生前树立名望,德泽流传后世,这就是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
(三)心得: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中国文明绵延数千年,哪怕中间被外族征服,但最终依然依靠文化将其同化,就是因为这种“有容”。所以也可以反过来说,能成其高者,不立好恶,能成其富者,不择小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4 23:1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内储说上七术
(一)查字正音
(二)翻译
君主用来控制臣下的有七种方法,所要考察危害君主的隐蔽情况有六种。君主控制臣下的七种方法:一是从多方面验证臣下的言行,二是对犯罪者坚决惩罚以显示君主的威严,三是对立功者一定奖赏以使臣下竭尽才能,四是一一听取臣下的言论以便督责他们的行动,五是用可疑的命令诡诈地使用臣下以考察他们是否忠诚,六是拿已经知道的情况来询问臣下以测试他们言论的真假,七是说与本意相反的话和做与实情相反的事来刺探臣下的阴谋。这七种方法,是君主所使用的。

经一参观
君主考察臣下的行为和听取臣下的言论如果不加以参验,就不能知道真实情况,君主如果只偏听一个人的话,那么臣下就可能会蒙蔽君主。这一论点的解说在侏儒对卫灵公说自己梦见了灶,鲁哀公问孔子“莫众而迷”两则故事中。所以就有齐人见到河伯和惠施“亡其半”的传说。观听不参验的祸患在竖牛饿死叔孙和江乙说楚国风俗的故事中可以见出。卫嗣公想治理好国家但不懂治国的方法,故意让原先得宠的臣下和妃子树立起相抗衡的对手,因此英明的君主能从积铁防箭一类事实中推知防奸之道,而明确认识到整个市上的人都说有虎而蒙蔽视听的祸患。
说一
卫灵公的时候,弥子瑕受到宠爱,在卫国独揽大权。有个侏儒见到卫灵公说:“我的一个梦应验了。”卫灵公问:“什么梦?”侏儒回答说:“我梦见灶,预示我将见到您。”卫灵公生气地说:“我听说将要见到君主的人会梦见太阳,怎么你将见到我却梦见灶?”侏儒回答说:“太阳普照全天下,任何一种东西都不能遮蔽它;君主也会光照全国每个人,任何一个人也不能遮挡他的光辉。所以将要见到君主的人梦见太阳。至于灶,一个人在灶门口烤火,那么后边的人就没法看到火光了。现在有可能有一个人在向着您烤火吧?那么我虽然梦见灶,不也是可以的吗?”
鲁哀公问孔子说:“民谚说:‘办事不与众人商议,一定会迷惑。’现在我办事和群臣一起商量,但国家反而更乱了,这是什么缘故?”孔子回答说:“贤明的君主有事问臣下,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像这样,明君在上,群臣可以直率地在下面议论。现在群臣没有一个人说话的口径不统一于季孙氏,君主您即便问遍全国的所有人,仍然不会免于乱。”
还有一种说法:晏婴到鲁国去访问,鲁哀公问他说:“俗语说:没有三个人就会迷惑。’现在我和全国的人来共同谋划事情,鲁国还免不了乱,这是什么原因?”晏婴说:“古代所谓“没有三个人就会迷惑’,是说一个人会失算,两个人就会考虑对,三个人足以形成多数人的意见,所以说‘没有三个人就会迷惑’。现在鲁国的群臣虽然数以千计,却都统一手季氏的私利,人数不是不多,但所说的却像出自一人之口,怎么算得上有很多人呢?”
齐国有人对齐王说:“河伯是个大神。大王您怎么不设法与它见面呢?我请求使大王跟它见面。”于是就在河水边上筑起祭祀的坛场,和齐王一起登临其上。过了一会儿,有一条大鱼游动,这位齐人就说:“这条鱼就是河伯。”
张仪想用秦国、韩国和魏国交好的形势征讨齐国、楚国,而惠施想用这个机会与齐国、楚国休兵不战。张仪、惠施二人为这件事争论不休。君主身边的大臣和侍从都替张仪帮腔,认为攻打齐国、楚国对魏国有利,而没有人为惠施帮腔。魏王果然听从张仪的话,而认为惠施的话不可行。攻打齐国、楚国的事决定以后,惠施进宫去拜见魏王。魏王说:“先生您不要讲了。攻打齐国、楚国这件事确实有利,全国人都以为有利。”惠施便提出自己的观点说:“这件事不可不明察。攻打齐国、楚国如果确实有利,全国人都认为有利,为什么聪明人这样多?攻打齐国、楚国的事如果确定没有利,而全国的人都认为有利,愚蠢人为什么又这么的多?凡是商议的事,是因为还有怀疑。怀疑的事,确实是叫人疑惑不定:认为可以的人有一半,认为不可以的人有一半。现在全国的人都认为可以,这说明大王失掉了另一半。挟持君主的人正是使那一半反对意见丧失掉的人。”
叔孙豹做鲁国的相,地位尊贵而专权独断。叔孙豹所宠爱的是一个叫牛的年轻侍仆,他也常擅自盗用叔孙豹的命令。叔孙豹有个儿子叫仲壬,叫牛的年轻侍仆嫉妒想杀掉仲壬,便找机会和仲壬到鲁国国君那里去游玩。鲁国国君赐给仲壬玉环,仲壬拜谢接受了玉环但不敢佩带,让叫牛的年轻侍仆向父亲叔孙豹请求让他佩带,叫牛的年轻侍仆欺骗仲壬说:“我已替你请求过了,你父亲让你佩带。”仲壬因此便佩带上那个玉环。叫牛的年轻侍仆于是对叔孙豹说:“您为什么不叫仲壬去见国君?”叔孙豹说:“小孩子哪里够得上见君主。”叫牛的年轻侍仆说:“仲壬本来已多次见过君主了。国君赐给他玉环,仲壬已经佩带在身上了。”叔孙豹召见仲壬,仲壬果然已佩带上玉环,叔孙豹发怒便把仲壬杀了。仲壬的哥哥叫孟丙,叫牛的年轻侍仆又嫉妒他而想杀掉他。叔孙豹给孟丙铸造了一口钟,钟铸成后,孟丙不敢敲击,让叫牛的年轻侍仆去向叔孙豹请示。叫牛的年轻侍仆不替他请示,又欺骗孟丙说:“我已给你请示过了,你父亲让你敲击。”孟丙便敲击钟。叔孙豹听到这件事后说:“孟丙不向我请示而擅自敲钟。”发怒便把孟丙赶跑了。孟丙流落到齐国。过了一年,叫牛的年轻侍仆替孟丙向叔孙豹谢罪,叔孙豹让叫牛的年轻侍仆把孟丙召回来,叫牛的年轻侍仆又不召而向叔孙豹报告说:“我已召唤过孟丙,孟丙很念怒,不肯回来。”叔孙豹非常愤怒,派人去把孟丙杀了。两个儿子已经死了,叔孙豹有重病,叫牛的年轻侍仆便独自供养他而把他身边的人支走,不允许任何人进去见叔孙豹,说:“叔孙豹不愿听到人声。”不给叔孙豹食物而把他活活饿死了。叔孙豹已死,叫牛的年轻侍仆借机不发布死讯,把叔孙家的库房里的财宝洗劫一空后逃奔到齐国去了。听信自己所宠信的人的话而父子都被人杀,这就是对事实不加验证的祸害。
江乙为魏国出使楚国,对楚王说:“我进入到大王您的国境,听说大王您国家的风俗是:‘君子不掩盖别人的优点,不谈论别人的恶行。’真有这回事吗?”楚王说:“有这么回事。”“既然如此,那么像白公之乱一类的事情,不是很危险吗?真是这样,我说假话也不会有危险,可以免除死罪了。”卫嗣君看重大臣如耳,宠爱妃子世姬,但担心二人都会恃自己的宠爱来蒙蔽自己,于是使另一位大臣薄疑尊贵来与如耳抗衡,使另一位爱妃魏姬尊宠来与世姬匹敌,说:“用这种方法使他们互相对付。”卫嗣君懂得不要受蒙蔽,但没有找到不受蒙蔽的方法。假如不使地位卑贱的人议论尊贵的人,不使隐瞒上司罪行的人一定与上司一同受罚,而一定要等到下级与上司的权势相等,然后才敢互相议论,那么这等于树立了更多蒙蔽自己的臣子。卫嗣君的被蒙蔽于是也就开始了。
箭射来有一定的方向,那么就堆积铁来防备这个方向;如果箭射来没有一定的方向,那就要做一座铁房子来全面防备它。防备住了箭那么身体就不会受到伤害。因此防箭的人因为全面防备而不受伤害,君主由于全面对付奸臣而不会发生奸邪的事。
庞恭与魏国的太子一块儿到赵国的邯郸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如果一个人对您说市场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件事吗?”魏王说:“不信。”“两个人说市场上有老虎,大王您相信吗?”魏王说:“不信。”“三个人说市场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这件事。”庞恭说:“市场上没有老虎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都说就变成了有老虎了。现在邯郸离魏国比市场要远得多,议论我的人也超过了三个,希望大王仔细考察他们的话。”庞恭从邯郸回国,最终也没有见到魏王。

经二必罚
君主有太多的仁爱,法制就难以建立;君主威严不足,就要被臣下侵害。因此刑罚不坚决执行,禁令就无法实施。这种论点的解说在董子巡行石邑和子产教游吉两则故事中。所以孔子谈到陨霜,而商朝的法律要对弃灰的人判刑;车队的领队要离开乐池,而公孙鞅主张对犯轻罪的人判重罪。所以丽水的金藏守不住,而积泽之火没人来救。成欢认为齐王太仁慈一定会使齐国衰弱,卜皮认为魏王太慈惠一定会使魏国衰亡。管仲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要分斩死尸;卫嗣公知道这一点,所以要花钱买回逃走的服役囚犯。
说二
董阏于担任赵氏的上党郡守。巡视到石邑的山中,山涧很深,陡峭得像墙一样,深有数百尺,便问居住在山涧边的人说:“曾经有人掉到山涧中去过吗?”回答说:“没有。”问:“婴儿、白痴、聋子、精神失常的人曾经掉下去过吗?”回答说:“没有。”“牛马猪狗曾经掉下去过吗?”回答说:“没有。”董阏于长叹一声说:“我可以把上党郡治理好了。假如我惩治犯法的人严厉不赦,如同掉到深涧中必死一样,那么就没有人触犯法禁了,怎么会治理不好呢?”
子产担任郑国的相,病重将死,对郑国的大臣游吉说:“我死之后,你一定会在郑国执政,一定要用威严来对待民众。火的样子很严酷,所以人很少被烧伤;水的样子很柔软,所以很多人被淹死。你一定要严厉执行你的刑罚,不要使人们因你的懦弱而溺毙。”子产死了。游吉不肯严厉实施刑罚,郑国的年轻人拉帮结伙做盗窃,躲藏在萑苻之泽中,最终成为郑国的祸患。游吉率领战车骑兵与他们作战,打了一天一夜,才勉强战胜他们。游吉叹息说:“我早些遵照子产先生的教诲,一定不会后悔到这般地步。”
鲁哀公问孔子说:“《春秋》上的记载说:‘冬天十二月降霜不摧残豆类作物。’为什么要记载这件事?孔子回答说:“这是说可以摧残而没有摧残。应该加以摧残的而不加摧残,那么桃树和李树就会在冬天结果实了。大自然失去了常规,草木尚且侵犯它,何况是人间的君主呢!”商朝的法律规定,把灰倒在大路上的人要受刑罚。子贡认为这个处罚过重,向孔子请教这个问题。孔子说:“商人这是懂得法治的道理。倒灰在大路上一定会飞起来蒙蔽人的眼晴,蒙蔽人的眼睛,人们一定会发怒,发怒就会争斗,争斗一定会引起许多家族互相残杀,这是一种引起许多家族相残的做法,即使对当事人加以刑罚也是可以的。严重的刑罚,是人们所厌恶的;而不要在大路上倒灰,是人所容易做到的。让人们做他们容易做到的,而不要遭受到他们所厌恶的刑罚,这是治理好百姓的办法。”
另一种说法:商朝的法律,把灰倒在官道上的人要砍断他的手。子贡说:“倒灰的罪很轻,砍断手的处罚重,古人怎么这样严酷?”孔子说:“不倒灰,很容易做到;砍断手,是人们很厌恶的。做他们所容易做到的,不触犯他们所厌恶的,古人认为这样容易实行,所以就实行这样的法律。”中山国的相乐池带领一百乘车去出使赵国,挑选自己门客中有才智和能力的人来作为领队,走到半路上队伍就散乱了。乐池说:“我认为你有才智,而让你做了领队,现在半路上队伍就散乱了,这是什么原因?”这位门客于是辞职离去,说:“您不懂得管理之道。有权威足以制服别人,而有利益足以激励别人,所以就能够管理好别人。现在我,只是您一位年少位卑的门客。由年轻的管理年长的,由地位卑贱的治理地位尊贵的,而不能掌握赏罚的权柄来制约他们,这就是队伍散乱的原因。假如让我有这样的权力:他们中表现好的我能封他为卿相,表现不好的我可以杀他的头,还有什么理由不能治好!”公孙鞅制定的法律对轻罪加以重罚。重罪,是人们所难犯的;而小的罪过,是人们很容易去掉的。让人去掉容易去掉的,不犯所难犯的,这就是治理好百姓的方法。小的罪过不发生,大的罪过也没有,这样人们就不会犯罪而祸乱也不会产生。
另一种说法:公孙鞅说:“实行刑罚对轻罪加以重罚,轻罪不会出现,重罪不会产生,这就叫做用刑罚去掉刑罚。”楚国南部的地方,丽水之中出产黄金,很多人都偷采金矿。采金的禁令规定:抓住了偷采者就砍头分尸在闹市示众。被抓杀死的人很多,阻断了丽水的水流,但人们偷采黄金的行为不能制止。罪罚没有比在闹市砍头分尸示众更大的了,但这样还制止不了,是因为偷采黄金的人不一定能抓到。所以如果有人在这里宣布说:“把天下给你而把你杀掉。”庸人也不会接受。据有天下,是很大的利益,仍然不肯接受的原因,是因为知道这样一定会死。所以不一定能抓住,那么即使砍头分尸而示众,偷采黄金的行为也不停止;知道一定会死,就算是据有天下也不愿接受。
鲁国人焚烧日久积聚而成的沼泽。天起北风,火向南延伸,恐怕会烧到国都曲阜城了。鲁哀公很害怕,亲自带领众人去督促救火。但他的身边没有一个人了,都去追逐野兽而不去救火,鲁哀公便召来孔子询问。孔子说:“追赶野兽的人快乐而又没有处罚,救火的辛苦而又没有奖赏,这就是火没有人来救的原因。”鲁哀公说:“说得好。”孔子说:“事情很紧急,来不及谈奖赏;再说救火的人都要给奖赏,那么把鲁国拿来也不够奖赏救火的人。我请求只用刑罚。”鲁哀公说:“好的。”因此孔子便下令说:“不救火的人,和在战场上投降败逃的人同罪;追赶野兽的,与擅自闯入禁地的人同罪。”命令还没有传遍而火已经被扑灭了。成欢对齐王说:“大王您太仁慈,太对人不狠心。”齐王说:“太仁慈,对人太不忍心,这不是好词儿吗?”成欢回答说:“这是臣下的美德,不是君主所应该实行的。臣下一定要是仁德的人才可以与他谋划,有不忍人之心的人才可以与他亲近;不仁慈的人就不能与他谋划,太狠心的人就不能与他亲近。”齐王说:“那么我在哪里太仁慈?在哪些地方不狠心?”成欢回答说:“大王对薛公太仁慈,而对田氏宗族太不狠心。对薛公太仁慈,大臣就没有了权势;对田氏宗族太不狠心,那么您的那些宗族里的父兄就肆意犯法。大臣们没有了权势,那么抵御外敌的兵力就会削弱;您的父兄犯法,那么国家的内政就会混乱。对外的兵力削弱,国内的政治混乱,这是亡国的根本。”
魏惠王对卜皮说:“您听说我的名声怎么样?”卜皮回答说:“我听说大王对臣民仁慈有恩惠。”魏惠王高兴地说:“这样的话,我的功业达到什么地步呢?”卜皮回答说:“大王的功业达到了衰亡的地步。”魏惠王说:“仁慈恩惠,是善德的行为。实行美德而衰亡,这是什么原因?”卜皮回答说:“仁慈的人就会不狠心,而对人有恩惠的人喜欢施舍。不狠心就不会惩罚有罪过的,喜欢施舍则不等人建立了功勋就奖赏。有罪过不受惩罚,没有功劳而受奖赏,即使衰亡,不也是应该的吗?”
齐国的风俗喜欢奢侈的葬礼,麻布和丝织物都用去做下葬的衣被了,木材都用去做棺材了。齐桓公对此很担心,把这件事告诉管仲说:“麻布和丝织物都用去做下葬的衣被,活人就没有东西遮体了,木材都用去做棺材,国家就没有东西来修筑防御工事了,而人们奢侈下葬的行为还不停止,怎么禁止这种行为呢?”管仲回答说:“凡是人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因此就下命令说:“棺材超过了制度的斩死者的尸体,并惩罚那个主持丧事的人。”死者被斩,不是名誉的事;主持丧事的受惩罚,他无利可图。人为什么还厚葬呢?
卫嗣君的时候,有个服劳役的囚犯逃到魏国去了,趁机给魏襄王的王后治病。卫嗣君闻说后,让人去魏国请求用五十金把他买回来,往返了五次但魏襄王也不同意,于是卫嗣君就用左氏城邑去换这名囚犯。卫嗣君的身边群臣劝谏说:“您用一座城邑去买一名囚犯,这样行吗?”卫嗣君说:“这不是你所能明白的。治理好国家没有小事而乱不一定起于大事。法令不能确立而惩罚不坚决,即使有十座左氏城邑也没有益处;建立了法令而惩罚坚决,即使失掉了十座左氏城邑也没有什么伤害。”魏襄王听说后说:“卫嗣君想治理好国家而我不听从他的要求,这样不吉利。”于是把囚犯用车子装了送回,白白地献给了卫嗣君。
经三赏誉
赏誉轻而又欺骗人的君主,臣下不会为他所用;赏誉厚而又对人守信用的君主,臣下很容易为他卖命。这种论点的解说在文子称“若兽鹿”这则故事中。所以越王焚烧自己的宫室,而吴起斜靠一根车辕在城门外,李悝用射箭来判断诉讼,宋国奖励一个在都城东门死去的人。勾践懂得这一点,所以倚伏在车轼上对怒蛙致敬;韩昭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要将旧裤子藏起来。重赏可以使人变成孟贵、专诸那样的勇士,女人拾蚕,渔夫捉鳝鱼,就是证明。
说三
齐王问文子说:“应该如何治国?”文子回答说:“赏罚作为治国的原则,是锐利的武器。君主要牢固地掌握,不能显示给人。至于那些臣下,就好比兽鹿,只要有肥美的草它们就会跑过去。”
越王问大夫文种说:“我想攻打吴国,可以吗?”文种回答说:“可以。我们国家奖赏重而且兑现,惩罚严而且坚决。君主您如果想了解这一点,为什么不试着放一把火点燃宫室?”因此勾践就放火焚烧宫室,没有一个人来救火。便下令说:“人们如果救火而死,等同于为国家平定动乱而死的奖赏;如果救火而不死,等同于战胜敌人的奖赏;不肯去救火的人,等同于战场上投降和败逃者的罪过。”人们用防火材料涂身、披着湿衣裳奔赴火场的,左边有三千人,右边也有三千人。从这件事上可以知道攻打吴国一定能取胜的形势。
吴起担任魏武侯的西河郡守。秦国在魏国边境上建有守望的小亭,吴起想攻下它。不拔掉它,对魏国的种田人危害很大;去掉它,又不值得因此而调兵遣将。因此就在北门外面斜靠了一根车辕下令说:“如果有谁能把它搬到南门外面去,就赏赐给他上等的田地和上等的住宅。”没有人去搬它。等到有搬它的人,立即如当初命令所说的那样赏赐了他。不久又放了一石赤豆在东门外面并下令说:“如果有人搬动这一石赤豆到西门之外,给他的奖赏和当初一样。”人们争着去搬赤豆。于是下令说:“明天将要攻打秦国边境上的小亭,如果有谁先登上小亭,让他担任国大夫,赏赐给他上等的田地、住宅。”人们争着向前冲。因此进攻小亭,一早晨就攻下了。
李悝担任魏文侯的上党郡守,希望人们善于射箭,于是下令说:“如果谁有是非不决的诉讼,让他们来射箭靶子,射中了箭靶的胜诉,射不中箭靶的败诉。”命令一下人们都赶快练习射箭,日夜不停。等到与秦国人开战,把秦国打得大败,因为人们都善于作战射箭。
宋国商丘城东门外的居民为亲人守丧而哀痛,致使形体十分瘦弱,宋国的君主认为这个人对亲人很慈爱,提拔他做了官。第二年,守丧哀痛而死的一年就有十多人。儿子为父母服丧,是因为爱父母,尚且还可以用奖赏来鼓励,何况君主对于民众呢!越王勾践考虑进攻吴国,想要士兵拼死作战,出行时看见气鼓鼓的青蛙,便倚伏在车轼上向青蛙致敬。随从的人说:“为什么要向青蛙致敬?”越王说:“因为它有充足的勇气。”第二年请求把自己的头颅献给越王的人一年就有十多个。由此看来,赞誉人也足以杀掉人。另一种说法:越王勾践看见气鼓鼓的青蛙而伏轼向它们致敬。他的马车夫说:“为什么要向它们伏轼致敬呢?”越王说:“青蛙有如此充足的勇气,能不为它们伏轼致敬吗?”士人们听到这件事说:“青蛙有勇气大王尚且为它们伏轼致敬,何况士人中有勇气的呢!”这一年,就有以自刎这种方式把自己的头献给越王的。所以越王勾践将要向吴国复仇而试验他的这种教法:把他的台榭放火焚烧而击鼓令人前进,使人们奔赴火场的原因,是奖赏在火里;在江边击鼓令人前进,使人们敢于投身水中的原因,是奖赏在水中;临到战争时使人们能断头剖腹而没有反顾之心的原因,是因为奖赏在战斗中。又何况君主还依据法制来提升德才兼备的人,它的鼓励作用更大了。韩昭侯让人把自己的旧裤子藏起来,侍从的人说:“君主您也太不仁了,旧裤子不拿来赏赐给身边的人而把它藏起来。”韩昭侯说:“这不是你所能懂得的。我听说英明的君主不轻易露出一颦一笑,有的目的,而笑有笑的用意。现在那条旧裤子,岂止是一颦一笑那样的事!旧裤子与颦笑相去太远了。我一定要等待有功劳的人出现,所以要把它收藏起来而没有给人。”
鳝鱼外形跟蛇相似,蚕和毛虫相似。人看到蛇就惊恐,看到毛虫就会竖起汗毛。但是妇女拾蚕,渔夫捉鳝鱼,利益所在的地方,就使人忘记了他们所厌恶的东西,都变成了孟贵那样的勇士。说四魏王对韩王说:“起初魏国、韩国本来是一个国家,后来才分开,现在希望再能够把韩国合并到魏国去。”韩王对此感到担忧,召集来群臣与他们商议怎样答复魏国。公子对韩王说:“这很容易答复。您对魏王说:‘因为韩国与魏国原是一个国家所以可将韩国合并到魏国去,那么我们韩国也愿意把魏国合并到韩国来。’”魏王听了这个话便停止了。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合奏。有位南郭先生请求为齐宣王吹奏竽,齐宣王很高兴地答应了,享受着够几百个人吃的官仓供应粮的体禄。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位,喜欢听一个个地独奏,南郭先生便逃走了。
另一种说法:韩昭侯说:“吹竽的人多,我无法知道谁吹得好。”田严回答说:“一个一个地听他们吹就知道了。”赵国让人通过申不害向韩国借兵,准备攻打魏国。申不害想对韩王谈这件事,但恐怕韩王怀疑自己与外国相勾结,不答应又恐怕得罪赵国,便让赵绍、韩沓试探韩王的意向然后再向韩王谈这件事。对内则可以知道韩昭侯的心意,对外可以收到使赵国满意的功效。韩、魏、齐三国的军队集结到了韩国,秦王对楼缓说:“三国的军队已经深入到我国的防地了!我打算割让黄河以东的地区与他们讲和,你看怎么样?”楼缓回答说:“割让黄河以东的土地,损失太大了;而使国家免于被侵略的祸患,这是很大的功劳。这事是宗族老臣的责任,大王您为什么不召公子汜来问问他的意见?”秦王召来公子汜告诉他这件事,公子汜回答说:“讲和也后悔,不讲和也后悔。大王假如割让了河东地区而讲和,三国的军队回去了,大王您一定会说:‘三国本来就要离去的,我白白地送给了他们三座城。’不讲和,三国的军队已集结在韩国,那么我们国家一定要大规模调兵,大王您一定会后悔。大王会说:这都是因为舍不得献给他们三座城。’所以我说:‘大王您讲和也后悔,不讲和也后悔。’”秦王说:“如果我后悔的话,宁愿丢失三座城而后悔,不能使国家遇到危亡才后悔。我决定讲和了。”
范雎对秦昭襄王说:“大王得到了宛、叶、蓝田、阳夏,切断河内,围困魏国、韩国,之所以还没有称王于天下,是因为赵国还没有臣服。放弃上党只是一个郡而已,如果把军队靠近东阳,那么赵国的都城邯郸就好像您口中的虱子了。大王您拱手就可以使天下来朝拜,来晚了的就派兵去攻击他。但上党现在平安和乐,它处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我担心放弃它您不会答应,怎么办?”秦昭襄王说:“一定要放弃上党来换取赵国。”
经五诡使
君主屡次召见一些臣子来让他们长久地等待在身旁而不任用他们做事,奸邪之人就会感到害怕而像鹿一样逃散。派人去办事而又通过另外的事来询问就不敢弄虚作假了。因此庞敬使公大夫中途返回,而戴欢派人侦察韫车的情况,东周君丢失了玉簪,宋太宰问起牛屎。
说五
庞敬是县令。他派市场的管理人员去巡视,而叫管理市场的官员中途返回。站了一会儿,没有什么事交待给管理市场的官员,庞敬最终叫他走了。市场的管理人员以为县令与管理市场的官员有什么交待,对市场的管理人员们不相信,因此他们不敢做奸邪的事了。
戴欢是宋国的太宰,晚上派人说:“我听说好几个夜晚有乘车到李史家门口的,小心地去给我侦查清楚。”派去的人回来报告说:“没有看到车,看到有捧着竹筐与李史谈话的,过了一会儿,李史接受来人的竹筐。”
东周君丢失了玉簪,命令官吏去找,找了三天也没找到。东周君另派人去找却在居民的家里找到了。东周君说:“我的官吏不认真做事。找一枚玉簪,找了三天找不到,我派另外的人去寻找,不到一天就找到了。”因此官吏们人人震恐,以为国君就是神明。
宋国的太宰派少庶子到集市去,回来后问他说:“你在集市上看见什么了?”少庶子回答说:“没有看到什么。”太宰说:“虽然如此你究竟见到了什么?”少庶子回答说:“集市的南门外面很多牛车,勉强可以走过去人。”太宰就告诫这位使者:“不准告诉别人我问你的话。”于是召来集市的管理官员而责备他们说:“集市的南门外为什么那么多牛屎?”集市的管理官员都对太宰那么快就知道了市场的情况感到很奇怪,于是小心惶恐地对待自己的职守。
经六挟智
带着自己知道的事去询问,那么自己不知道的事也知道了;深入地了解一件事,许多不清楚的事都可以分辨清楚。这种论点的解说在韩昭侯握住一只指甲这则故事中。所以韩昭侯确切了解到南门的情况而其余三个方向城门的情况也就知道了。周国的君主索求弯曲的拐杖而大臣们恐惧,卜皮派庶子去暗中刺探,西门豹佯装丢失了车辖。
说六
韩昭侯握手指甲,而假装掉了一只,找得很急切。他身边的人因而割下自己的手指甲献给韩昭侯。韩昭侯用这种方法来考察身边的近臣对自己是否忠诚。
韩昭侯派骑士到县中去巡视。使者回来报告,韩昭侯问他:“你看到了些什么?”使者回答说:“没有看到什么。”韩昭侯说:“即便如此,你也要说究竞看到了什么?”使者说:“我看到县城南门外面,有头小黄牛在吃路左边的禾苗。”韩昭侯对使者说:“不准把我问你的话泄露出去。”于是下令说:“当禾苗生长的时候,禁止牛马进入他人的田地本来已有惩罚条例,而地方官吏却不当回事,这使很多牛马进入他人的田中。立即将牛马进入农田的数目报上来;如果调查不到,将从重治负责官吏的罪。”因此县城三个城门方向都调查而上报了。韩昭侯说:“还没有全部报告上来。”再次去仔细核查了这件事,才查出了南门外面小黄牛进入农田的事。地方官吏认为韩昭侯明察秋毫,个个都震恐不安地谨守职责而不敢胡作非为。
周国的君主寻找丢失的弯拐杖,官吏找了多日也没有找到。周国的君主私下派人去找拐杖,不到一天就找到了。周国的君主便对官吏说:“我知道你们这些官吏不认真办事。弯拐杖很容易找,而你们却找不到,我派别人去寻找,不到一天就找到了,你们能说对于国君忠诚吗?”官吏们就都震恐而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职守,认为君主是神明。卜皮任县令,他的御史行为卑鄙但有一位宠爱的妾,卜皮便让年轻的侍从官假意去爱御史的妾,借此去了解御史的隐私。
西门豹任邺县县令,假装丢失了车轴两头的插销,命令属吏寻找没有找到,另派人去找却在一户人家的屋里找到了。
经七倒言
用说反话来试探自己所怀疑的事,那么就可以了解到奸情。所以阳山君欺骗樛竖,淖齿让人假装成秦国的使者,齐国有个人想作乱,子之用看见白马的假话试人,子产隔离诉讼的双方,卫嗣公派人通过关市。
说七阳山君在卫国任相,听说卫国的君主怀疑自己,就假装诽谤樱竖,借此刺激卫国的君主而探知卫君的态度。
淖齿听说齐湣王讨厌自己,就让人假装成秦国的使者来刺探情况。齐国有个人想作乱,恐怕齐王会知道,便假意赶走自己所亲爱的人,让他逃到齐王那里来让齐王知道这件事。
子之做燕国的相,坐在屋里谎称:“从门口跑过去的是什么,是白马吗?”他身边的人都说没看见。有一个人跑过去追赶马,回来报告说:“是有一匹白马。”子之用这个方法了解到身边的人对自己不诚实。有两个相互打官司的人,子产把他们隔开使他们不能相互通话,把双方的话倒过来告诉对方来了解实情。卫嗣公派人扮商客经过国境上入关的集市,关市的管理官吏故意刁难他。商客向关市的管理官吏行贿,关市的管理官吏这才放过他卫嗣公对关市的管理官吏说:“在某个时间有位商客通过你的关卡,给了你钱,你便放过了他。”关市的管理官吏十分恐惧,认为卫嗣公明察秋毫。
(三)心得:生活中遇到有这样“懂得”七术的人,我是要躲得远远的。这种心机我觉得用在政治上就可以了,生活中这样的人让我害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17 11:18 , Processed in 1.119999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