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黑河女

黑河女的记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2 23:07: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2-6-29 10:12 编辑

第二十四课 设计方案
一、课堂进程设计
1、结合上周练习说说认的操作,这样操作以后获得了一些什么样的知,提取认知的操作。
2、同学分享。体会这个过程中认和认知的特点。
4、结合前面说的认知操作指出认知的直接性, 概念是源于如此不断认知之后而产生的,概念已经脱离了认知本身, 和认知是有区别的。
5、举例对身体的概念的认知操作练习。
6、布置练习。

二、课文
通过上周的感知以及觉知感知的练习,我们可以定义关于“认”。查字:
认——“認”是“訒”异体字。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忍”的省略,表示强迫自己坚持。訒,籀文(言,说话、许可)(刃,即“忍”的省略,强迫自己坚持),表示强忍不满勉强表示同意。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刃”写成。隶书异体字“認”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刃”写成“忍”。造字本义:动词,强忍不满地表示同意或接受。驻——主,既是形旁也是声旁,是“住”的省略,表示停留。駐,篆文(馬)(主,即“住”,停留),表示让行进中的马停下来。造字本义:动词,骑行中强行收缰勒马,暂立稍停。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驻”,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馬”简化成“马”。“驻”是军队相对固定地在某地居留守防;“住”是百姓相对固定地在某地居留生活。
认是这样一个进程, 停留在当下, 是一个瞬间,这个瞬间是对外界刺激撞击感知的那个念处的那个触的知。这个知是直接的、具体的。这样持续不断、反复地“认”,就会获得一些概括性的、本质性的认知,已经脱离了直接感“物”本身。
这就是概念的形成过程,从以对现实、当下直接的感知开始到最后经过反复感知后有了一个离开现实变得自由的成果。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概念的获得脱离了这样一个进程,所以造成名不副实。理解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试着重建真实的概念。比如对身体的概念。



练习步骤:
感知我的身体(的)....
将感知者“驻”在感知的“念处”
觉知我的感知


三、课后练习:持续对对自己的身体的各方面做“感知-觉知”练习,体会认知的诞生。结合练习体会说说感知、觉知和认知的区别和联系。

四、编制后心得:
编制前有点摸不着门,上周练习体会认,但对认和概念本身压根没联系起来,看了老师的讲义才恍然大悟,结合体会去理解老师的讲义。编完感觉编制教案实际上只是帮助自己把练习中的体会重新捋了捋,对那些零散的体会反复感知,获得一点连贯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16: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2-6-29 10:10 编辑

第二十四课 老师上课的记录:
1、结合练习的体会,对于知想说些什么?
2、说说什么是知?多做练习才能说的更清楚一些,在人的地方多生活才能说的更清楚。
3、和知联系起来说说什么是概念?
4、知是可以没有语言参加的,把它定义为认,这样就有感、觉、认。感、觉、认是感性的。知是有言语的,知就是理性的。把感、觉、认、知说清楚了。
现在再来说说看什么是概念。概念可以有语言也可以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的概念就是认,反复的认。对认多次的认就是概念,就是没有言语的概念。另外一种概念是对知的反复的知。跟感觉认不发生联系,只针对知进行反复加工。对知形成认,自上而下,可以形成概念。对认拿来知,也可以形成概念。概念会有很多层次形态,形态不同,可能喻示着它的来源不同。
对知的认,比如读经典,可以做很多事,但是说不来。对认的知,就叫认知。对认反复的认获得的是概念的本体,对知反复的知获得的是妄想?这是极端的概念形态。认知交替获得的概念。



第二十四课
评课:
1、两次问什么是知,第一次大家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到达现场,有很多细致的体会,第二次在一个精细的位置上回答。 两次问什么是概念,但两次也是不一样的。和知联系起来说什么是概念, 通过呈现不同概念的形态,知和言语的关系, 去进一步确认认和知的操作。两次像是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先是从知到认,再从认到知。这里呈现了如何把一个概念说清楚的过程。看似说的很散,但是因为围绕那个细致的进程和体会在说,所以一直在现场劳作,又有守一的感觉。
2、学员分享过程中,老师的回应始终在主体状态上,主体的那个结构上,在那个根上,而不是末上。(最近做咨询过程中有点分裂,就是一会儿像老师这样,一会儿又像自己之前学的CBT那样会主动询问一些问题,收集一些看似很重要的信息,一时无法统合起来。像老师这样做的时候发现其实什么信息都不缺的感觉,像后者那样做的时候又觉得很多都不清楚。)
3、分享过程老师示范了如何对身体各个部分做(整体的、局部的、连续的)感、觉、认的练习。这也是接下来这周的练习。
4、提示学员在练习过程中最终是要建立真实概念的,在练习过程中获得真实概念的操作和不获得真实概念操作有什么样不一样的经验, 根据这些获得的经验体会概念的诞生,说说感知、认知和概念的关系。对于认和知的区分没有那么明确,概念的形态没有深入的思考,所以关于这个真实概念的学习目标在我的课程设计里是没有的。还需要继续地练习,就像老师说的,练习多了,就能把这个位置说的更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10: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2-6-29 11:38 编辑

第25周  情绪概念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
一、课程进程设计
1、结合上周对身体概念练习的体会说说获得真实概念的进程是什么样的?这样练习后有什么体会?通过呈现获得真实概念后人的主题感的变化,强化大家去练习获得真实概念的志。
2、继续通过互动说说认、知的过程,也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说说认知和感知、觉知的联系与区别。
3、学生分享,结合学生分享呈现对情绪的认知进程。
4、带领学员使用感知、驻在感知的念处、觉知这样一个练习模式来体会情绪概念的形成过程。


二、课后练习
使用感知、驻在感知的念处、觉知这样一个练习模式来体会情绪概念的形成过程,并说说认和知的区别。
        
三、课文
       概念有很多分类,通过对不同类别的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把握可以帮助我们明晰和强化概念感、觉、认这样一个进程。
    通过上周对身体概念的练习,我们对感知、觉知和认知的区别与联系又有了新的体会。我们说感知是外面世界与心的直接接触。觉知对感知活动的劳动者、劳动进程、劳动结果的全部的感知。而认是没有言语参加的对世界与心接触后在心上的所有反应的直接的知,反复认之后,最终获得一个概括性、接近刺激的本质的知。这样的认知就是概念的形成过程。反复认就要求感知者“驻”在感知的“念处”。驻是一个忍住停在当下的状态。忍是感知者本身的状态,对感知者的感知也是觉知的一部分。感知者本身的状态直接影响我们对当下刺激的感知。感知者是志、痣还是痔呢?
    对情绪类概念形成过程的体会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晰感、觉、认的进程,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对感知者的状态有更深入的体会。
    这周将继续练习识别情绪概念的形成过程。
        练习模式仍然是:
    感知我此时的一个情绪(比如生气)....
    将感知者“驻”在感知的“念处”
     觉知我的感知

四、编制后心得

       守一,才有知冒出来。知是生长出来的,不是在脑袋里闭门造车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6 10: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5课 老师上课的记录
一、课前回顾
1、回顾上一节课:老师先让大家确认:对于我们的身体是可以在心里头形成好多概念的。问上周认识了几个身体概念, 把这一个星期了解自己与恋爱的时候对恋人了解的效率和积极性进行对比,确认是否更爱自己的身体,得出结论:大多数人并不爱自己。而不了解自己就不知道怎么使用自己。体会:作为老天爷生的,不爱自己,老天爷会怎么样?生气。了解、保管好自己的身体,这是我们活着,生而为人,要完成好的,最首要的事情,最基本的事情。引导大家要多练习,好好了解自己。
2、再从上周练习效果上确认:一旦我们跟自己建立了这种感知觉的关系以后,当然包括认这个关系以后,安全感、存在感改善了,引导大家重视:多做练习。
3、介绍第二个单元是努力的来接近理性。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特征。如何从我们感觉认这样的动物性的本能的基础上,去好好发展我们的智慧,发展我们的理性,其实这是我们生而为人要做的第二件基本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把身体爱护好、保管好,保管好了之后,那你就能够有感受器了。有了感受器,你止于感,止于感受,止于感性,那你还只是个动物。为了真正的实现跟动物的不同,要发展我们的智慧。
4、上周是在努力的夯实,从感觉到认这样的一个操作链条,我们对这个操作链条的认识积累得越来越多,我们就可以不需要妈妈来带我们认识了。今天是我们把这个感觉认的这个操作来认识我们所谓的情绪。情绪在我们身上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们把它认了之后,我们关于情绪的概念就形成了。
二、学员分享和对分享的反馈:
七七分享。感知者驻在那里是要干事的,要保持感,去让知生成,不能去静固那个知,不去知了,关机。分享的整个过程,老师带着七七驻在情绪处,到驻到身上,反复感知,反复认,识别获得概念,这概念是一个一个的概念,最终形成了一个总的概念,整个人这个概念形成了。
三、课程讲解
1、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驻的地方观察,在驻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对念处、忍、感知和认知的区别、觉知、感受进行了进一步的确认。
2、感知的念处:外部的信息进来了,有一个接触面,就是念处。
忍住了才能认,忍就是认。认是把感知对象的信息与感知者本身的状态信息联系上了,对应上。所以,练习要点就驻在那里发生了什么,忍一忍。
感知觉知我们只知道对象,认知加入了主体。
觉知后退一步,主体和对象联系上了。
感受:刺激物和被刺激物之发生了作用。受是情绪的起源。受是客观的,受和价值追求相比对就产生情绪。
3、提出了本周的练习要点:去感那个受,受是反应。让感知者驻在感知的念处,感知在这个刺激作用下我的受。


评课
1、        在开始那段和老师有相同的思路,就是通过引导大家结合练习中的体会和效果来强化要多做练习的志,但老师的引导是贴的很近的,比如将了解恋人的效率和积极性与了解自己对比,我的体会上会有一种震撼。多做练习,这话说出来似乎轻飘飘的,但老师这样的引导和操作就是把学员的心给调动起来了。这里有一个空间感出来,老师在学员的心里可以进进出出。
2、        老师说到的每堂课的目标,一阳,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一阴,夯实感觉认这样一个操作。非常清晰。自己设计的时候模模糊糊有这么个认识,但对这个操作用来干什么认识不是特别清楚,老师说出来才有了清晰和明确的感觉。
3、        学员分享整个过程,老师带着七七驻在情绪处,到驻到身上,反复感知,反复认,识别获得概念,这概念是一个一个的概念,最终形成了一个总的概念,整个人这个概念形成了。
4、        驻是要用劲的,觉知觉知,是把驻在那里的认的过程完完全全纳入了意识当中,即把先前归属于对象的信息和感知者本身的状态挂上够了,联系上了,这就是认。我对认没有获得这样一个具有操作性的体会,所以在设计课程上没有想到这一点还能讲到这么细。
5、        感知情绪的练习是练习感知那个外部刺激引发的受,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其实我设计的时候也实际体验了怎么去感知情绪,但是就是把情绪默认为身体感受,就是对情绪的本质的认识是模糊的,所以在进行练习说明的时候就没有把这部分单独提出来,想当然地认为大家都是如此,就是心里没有装学员。
体会了一下,我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也是驻的不够的,而是随时都会跑的姿态,这个根本性的习惯性的姿态还挺容易被自己忽略的。最近对这种倾向的体会特别深切。好像不止是技术的问题,还有一个志的问题。最近在听课的时候有点声音进去了留不下印记,回听回看的时候也出现了看好几遍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状态,心里好像被某些东西装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6 14: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六课 对现象的概念形成

课程设计

一、课程进程设计
1、上周的练习,认识了哪些情绪概念?你对情绪有哪些新得体会?预计:情绪是会变化的,情绪是内部的……)情绪的概念是对受反复认之后获得的一个主观参与的结果。
情绪和理性的关系,情绪不是感性的,而是理性的,是有人的主观部分参与的。对情绪的感知认有助于我们真正的调节情绪,所以还是要多做练习,知道是什么,才知道怎么做。
2、这样认识了情绪之后,你对感、觉、认有哪些新的体会和启发?
3、这周将继续用感知认这样一个操作来认识现象。什么是现象。
4、学生分享。看分享中有没有关于对现象的感知认。
5、练习如何用感觉认来认识现象,看现象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二、课文
     对不同对象的概念形成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清晰感知认这样一个进程。这周要认识的是现象。我们经常使用现象这个词,对于现象,知识论上指我们认识外在事物,由于有主观的先天概念加入其中,故所认识者只是现象,而非物的自体,也就是说不是外在世界本身。
    以下是现的造字本义:

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看到。現,甲、金、篆文的字形资料暂缺,隶书王,即“玉”,珍藏的宝玉見,看到),表示看见宝玉。推测造字本义:动词,让他人看到自己珍藏的玉石宝贝,展示珍宝楷书继承篆文字形。《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现”,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見”类推简化成“见”
   所以现象可以理解为,外在世界本身就像宝贝一样,可以通过人的认识让它展示出来,展示出来的成果就可以称之为现象。
   那如何展示出来的呢?本周我们继续通过感觉认这样一个练习操作来体会现象展示出来的这个进程,也就是现象概念形成的过程:
   练习程序:
  感知一个外部事实
  将感知者驻在感知的念处
  觉知你的感知。


三、课后练习
利用练习程序体会现象的概念形成过程,并回答什么是现象,说说对感知认的新的认识。


四、编制后心得
有一个感受,对身体、情绪、现象的逐步感知,这样的一个认识过程,看似是从内部到外部,离自己越来愈远,世界在扩大,理性参与的成分却是越来越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2 14: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六课评课
一、课前回顾
1、通过提问引导学员对之前一个半月感知觉总结阶段和之后至今这样两个阶段的印象进行认并打包;对两个阶段中自己的状态和功能进行认。前一个是认外部现象,后一个是认内部现象。在这样认之后,有什么发现和感悟?这是在认理。最后总结,把这个认要去操作的那些对象连起来一串,身体、受、现象、心、真理,当把这些都认明白了,会怎么样?真正的做个人、做个圣人,做个真人,从原理上是不难的。这样一路下来非常顺畅,达到了一箭双雕的功效,让学员对不同对象的认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再次让学员从内心里坚定了要继续好好做练习的志。在我们平常做教学设计时都会说到教学目标的三标,老师这里可以说同步实现了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
2、中间回顾对情绪的认,为什么只是认受,受是情绪之母。这里把情绪和受再次辨析清楚,这是我上次课程设计的时候忽略的地方。
3、对上周练习效果进行检查,对受认了几个?这里的认“就是我承认它了,我开始正眼看它了”。经过这么几周的练习,老师对认的这两个描述感觉特别精准地认了我自己对认的那种体会。
二、学员分享和对分享的反馈:
这周是我分享。我自己在分享的过程中,感觉是时时要跑的,能感觉到老师在不断后退,就是退一步把当前这个状态纳入进去,说不了了,那就说说这个说不了的。分享完当时,说实话,会感觉这分享真的是我意料之外的,当时也感觉不到解决了什么问题,甚至还搞的自己并不那么好受。工作完两三天我都沉浸在那个“不想说”里,没那么着急了,感觉很安静很踏实,和自己亲近了很多,有种主体感增强的感觉。在转录的过程中呢,我真的非常佩服老师那么地稳,那么多次我不想说,可是老师还是稳稳地在那里,我有一种被托着,很安全的感觉,就是“我怎样都行”(说到这里有些泪目)。想到自己在咨询中经常碰到学生“耍酷”或者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摆烂”,她不想说但是也不走,就坐在我的房间里,这么跟你耗着,我好多次能感觉到自己似乎有些无措,不知道该守着哪里了,表面上的求助目标?根本问不出来啊,人家说“无所谓啊”、“不想说啊”、“不知道说什么啊”,有时候还会被那个痣(“你不想说不想说就算了,我也不想强迫你,我巴不得清静一会儿呢,还有那么多其他学生等着呢)拐走。这个过程对神入有了新的体会,神入就是以神接神,我保持觉知,进入到来访者主体所在的位置,稳稳地呆在那里。来访者有种种缺,来的时候也是展示的是缺,但是在来访者主体的位置工作就是把来访者当人,当一个完整的人看。


三、课程讲解
1、对分享的反馈:认就是忍,不是硬生生地忍,而是把那个感知者、感知的对象或者感知的内容本身联结起来。这确实是我练着练着就忽略了的。过去的其实也是当下的,其实就是当下的,不用害怕忘了过去,或者认不了过去,当在认现在的时候,就把过去的也认了。只有一个认,就是认当下。
2、这周的练习:认现象,建议拿小场景去做。什么是现象?关于现象的定义,现象就是世界,就是现出来的象,看得到的,摸得着的,感知得到的。现象本来指称的是所谓的外部的存在的在我们心里头现出来的象,这叫现象。在我们日常用语中的现象是指的外部现象,不是内部的东西。建议先认外部现象,程序熟练了再去认内部现象。

四、其它
1、老师开课前给人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还有意想要模仿老师,跟老师一样的念头,现在突然有点放弃这种想法了,老师真的是怎么都能开始,我不可能做到完全和老师一样,这逼迫着自己要抓住开课的根本,怎样贴着学员的心,让学员自己能认出那个理(要多做练习)来,同时还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对于现象练习的时候要注意拿小场景去练习,区分外部现象和内部现象这些没有想到去设计。自己对这一块儿是没有太多体会的。也就是自己的难点,把内部现象当成真实的外部现象,而实际上塞了私货却不自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3 10: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七课 “心”的概念形成过程 一、课程设计
1、回顾一下这一周认了几个现象?
2、认现象的过程中有那些发现或感悟?落脚到,没有所谓的外部现象,都是内部现象,是自己的心让外部世界在内部现出来的。引出,什么是心?心是所有现象之母。
3、分享。
4、大家说说什么是心?心是在运作的、活的。心就是外界刺激接触并产生心理现象那个地方。怎么去认识心?
   带领练习:觉知我的感知,觉知感知者是如何感知的。
5、布置练习

二、课文
    所有现象都是心理现象。心理是心之理,心的纹路。心理现象就是心的纹路像宝贝一样被见到、被看到、被感知到。所以说心是所有心理现象之母。或者说,心是根,心理是本,心理现象是末。我们通过感知获得对外界世界的认,从而有了心理现象。那么心去如何认识呢?
    可以尝试用以下练习:
   感知(某个现象)……
   将感知者“驻”在感知的“念处”
   觉知我的感知,将觉知者驻在感知者的“念处”。
   后退,觉知前面的觉知。


三、课后练习
  每天坚持不少于五次对心的认的练习,积累对心的概念。


四、编制后心得
这次在心里不再想着老师会怎么设计,没有想着设计得到底好不好、对不对,就是结合练习体会,贴着自己的心去设计。有什么就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0 17:0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七课评课
27课评课
1、从提问“没有言语的认,和有言语的认,有何不同?”开始引导大家进入对认的认。有言语,往上抽了,走高路;感觉认,没有言语,就是走低路。有无言语显示的是我们离具体真实的远近。心理困扰的根源就是高路和低路应用不恰当,最常见的就是言语参加太多,离开了现场。当我们无法参与面对现场时就会让言语多多的。言语上的滥用会把我们弄死比如常见的自我否定。上课前的这一段每一句话都特别对应我的体会,每一句话都特别有操作和进程感。听完老师这么讲之后再去看自己的练习分享、群里的分享, 有了一些不同的感觉。
2、老师说练习的根本目的之一是让大家意识到言语滥用对现实功能的影响,会奔向死亡。呆不住的时候就会塞语言,滥用言语。希望通过接下来的练习越来越清晰地感知到高路低路、感性理性之间的转换, 这个转换有两个线索,一是感觉认三个不同的操作,一是言语参加了多少,在感觉认这条线路上的操作做扎实,在言语多少上控制好,就能成为一个感性和理性之间平衡的人,任何一个方面没控制好,我们的感性理性就是脱节的,人的功能就会出问题。对于如何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做到平衡,老师给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指引,这也是目前我自己的重要课题。这是从更专业细致的路径上强化大家要多做练习的志。
3、分享:从外部事件到内部现象,问题不在课题的难度上,问题在我的念,我的心上,一步步地认,体会到鲜明的进程感。
4、我的课程设计里也是从觉知感知者这里去认心, 但对心没有这么多细致的体会和区分,比如心、心性、自我之间。练习程序的这三个步骤结合认还没有这么细致地对应。这提示做练习过程中,这三个操作不够扎实,没有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做,还是有些浮、模糊。作为培训师要用言语讲出来就更需要对步骤从感性到理性这条路上是通透的, 这里明确了一个作为培训师身份在练习中的目标,对操作进程本身要进行感觉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0 22:51: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八课 真理基本要素的形成过程
一、课程进程
1、回顾上周认了几颗心?认了心之后有哪些感悟?认了心之后, 心就有了统帅, 人和外部世界真正成为了一体。
2、分享。
3、从操作上讲认——识——别——理——真。
4、练习程序:感知某个外部事实,感知者驻在感知的念处,觉知感知获得认, 觉知这个认。
二、课文
上周认这个感知者, 第一步,感知对象被表征为内部的受,第二步第三步让这个受得到认领,也就是有了识。反复的识, 就有了别, 别同异, 从而有了理。当认心,心与外部世界有了联系,或者说外部世界有了一个归属。我们这个程序每一步都是非常清晰纯粹时, 最终不管什么样的心、多少心都有了统帅或者道长, 我和外部世界真正成为了一个整体, 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理就是唯一的理,也就是真理, 使真相显现的理。
可以继续使用这样一个程序去体会真理是如何显现的。
感知某个外部事实
感知者驻在感知的念处
觉知感知获得认
觉知这个认
三、课后练习
利用这个程序去获得真理,每天至少练习5次
四、编制心得
有点云里雾里,回到练习中的体会,才定下来。在看老师的课文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好像把概念这个概念丢了, 只是陷入一类一类现象的练习中去了,进去了出不来, 没有整体性、连续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21:4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八课
评课
一、课前回顾
1、让大家回顾上周认了几颗心?有印象的有几颗?要注意认心的本体。实际上除了本体还认到过心的什么?认过心的动向、心的功能,也就是情绪。一旦认到情绪就成为情绪反映了我们对心是无限忠诚的。但实际上情绪是心的末。
2、对心的认识有两点特别之处:不容易认到心的本;认心的末,容易陷入心的困境,而认心的本可以脱离困境。
3、认到心的根本末会有不同的功效。认到心的根(形成机制,形成条件、过程)上,心会发生变化;认到心的本(心的质感、本来样子),对心的忠诚会发生变化;认到心的末(心的输出、运动),就会表现出无限忠诚。
4、前面用认这种操作去认了很多东西, 认是和认的对象亲密接触的过程,前面认了身体、受、心、现象,放在一起, 感觉是一个整体。这个画卷加上什么才完美?得通神。
5、阳面为理,阴面为真。真就是和祭祀有关,就是不欺骗老天爷。理是接物的, 真是通神的。感知到怎么做是合适的就拥有了真理。把真理、身、受、心、现象放一块儿怎么样?长生不老。认这些东西,认了之后要把它当成一个系统。
——我在上周做练习的时候有过疑惑:这认心很像在认情绪,没有想到情绪是心的末。对认情绪就要成为情绪吗?这一点之前做练习的时候是有怀疑的。当听老师讲到心的根本末,对怎么认心会更有操作感, 也更有掌控感。同时,老师说认这些把它当成一个系统, 在我这里好像是有些分割的, 对这个一步步认过来最后会认到真理,体会上是不太明晰的。
二、分享:听这次的分享有一种高路低路来回很顺畅的感觉。如果是我可能很容易在高路沦为说教。这里看到的是以认为基础操作就可以避免这一点。
三、新课
关于认真理, 说了两点:第一要有信心,我们才是真理的主人,除非我们不是劳动者。真理是在对身体、受、现象、心的认中自然产生的。第二, 练习程序:心再往下沉一下, 对我们的认(对象以及相关的主体客体)再做一次觉知。推动我们进入领悟的现场。真理就是当前处境下我怎么做是最合适的。找的方法就是这个练习方法。
——心理咨询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真理的过程。听老师说到这一点时特别有体会。回顾自己的设计,在设计的时候真理在内部操作上还是模糊的, 就是这么做了,但没说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2 09:24 , Processed in 1.083620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