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陈慧Michelle

陈慧的记录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 22: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8-3 23:37 编辑

第三十三周

第二十九课 对认知与语言及其逻辑的评课
1、回顾上一周的课程,在课程的主题有了一个转折。回顾自开课以来从做感知觉的练习转到了认的阶段,前面所做的事很多的事情都是为了能有效的认,认是我们为了活第一要做好的事情。
2、我们要认父母的生养之恩,认家认父母认自己的生命来缘,认父母养得好的恩。不认这些的状态是就不是个人。认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3、从专业人员的角度来说认就要从感知、觉知的这具角度方向上去说,进程是认身、认受、认现象,认心,认真理,这些都是生命的感受,也是存在的条件。生活才是我们的专业,生活就是生命活动。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件事---生活。生命活动的第一个要做的活动就是认。
4、认了那么多具体的表现形态的那些东西在我们的内部体验当中有一个感性或者叫觉性的共同属性,感性就是真实性、直接性,这也就是人的本体系统,人得靠自己活着。认必须要有充分的、完备的感性系统或者叫觉性系统。本体决定着我是人不是人的那个体。
镜像系统:里边运转的是知行。
5、同学分享:分享过程的转折点出现在老师说结束对话,同学没有立即下线,而是找原因要继续分享,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的话,肯定就是立即停止分享下线了。在老师的位置上去要如何识别情况而叫停,自己把握不了。
6、同学反馈:认而无知,认了却不知道认了。认了不知道认了,想知知就是言语,像豆芽一样慢慢的发芽、生长,知有这样一个过程。另外一个知是薄膜,在阻挠着豆芽发芽。
7、课程内容:镜像系统就是由测量系统测量出来的。知性系统的工作在最前端,跟我们“认”这个觉性系统、感性系统所获得的认相连接。镜像系统是白。
8、练习讲解:目的是去认识,去认“知”的发生过程,发展过程,如何变成言,变成语,变成了一个我们人跟人之间可以交流的、可以把我们内部的认,那种觉性的、感性的东西,变成一种可以通过语言来交流的,一个通道系统。言为心声。


我的不同:
老师的课都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为基础之上的,与生命活动紧密结合。学习为了更好的进行生命活动,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件事---生活。


第三十课 情绪与主体感概述的上法
一、课堂进程
1、总结镜像系统的练习,说说练习的心得,说说知的体验进程
2、根据同学的回答进行解说,并引出今晚的课程内容。
3、同学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提取今晚课程的素材。
4、同学们对分享进行反馈,根据反馈做解答。
5、讲述情绪的结构,从对受的认上去体会情绪的发生、发展过程。
6、课后练习。

二、课文编写
情绪:认“受”,每次的感觉认,本体上都会产生记录,并把这个记录当做所有感觉认的对象代表。这个记录是以受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本体内部,会与本体产生和谐或者不和谐的关系,进而促使本体做出相应反应---在内部产生“刺激---反应”过程。

三、课后作业
通过认受的过程,感知情绪的产生和主体感。


四、编制心得
对情绪非常的熟悉,天天都要打交道,要识别情绪过程、结构时发现自己并不是很清晰的。没有想过要在主体感上去说,好像一直都是忽略这一部分的,之前都是在做情绪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23: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8-10 23:38 编辑

无课评课周    老师说本周停课时,我感觉是松了一口气,后来在想,这个松一口气是因为不用写作业吗?好像原因不在这里,回娘家了,生活的规律被打乱了,难免会多很多的事,最少不了的是走亲戚、搞卫生,还有就是自己的身体状况没有好转呢,神弱干什么事都干不起来,有时会感觉自己好像是在乱撞。
    在说一些事情的时候,特别的关注着自己的情绪,发现情绪来了,知了,喊停,把情绪剥离一下,然后再继续。每天就是这样来来回回的,有时就直接在说的时候把情绪和事剥离了。


编后感:
以为停课就不用写作业了,直到同学在群里把作业贴出来,才知道自己这一周都没有师的这个位置上呆过,知师的位置,但是不愿意在上面呆,来了又跑来了又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7 22: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8-17 23:16 编辑

第三十四周
第三十课 情绪和主体感观察(1)情绪和主体感概述的评课
1、老师就上周停课展开提问:上周没有上课,大家什么心情?对这件事情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概括起来两个方向:和他有关的,和我有关的。一个是先关注外部,一个是先关注内部。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到内外关照。由此看到自己经常要不只是停在外面要不就停留在内部,很少会做到内外关照的,或者是内外关照的时间相隔比较长。
2、事情来了的时候,我们是否使用感觉认的方式在关照?还是用镜像系统的已知求知来关照?这两种方式引出我们的功能结果会有很大的区别。感觉认总结之后,叫觉性-感性,我们把它总结为感性。感性和知性对比之后,获得人的一套生存的手艺-感性,说认知也可以。我们依靠这套认识世界,认识我们的心理活动。我们身心和谐主要因素是什么?借由同学的回答引出今晚的主题:用感觉认来认主体感和情绪。
3、同学分享:开始不明白忠诚为什么会那么重要?自己是不是没有忠诚?一路听下来,发现其实是我们自己听不懂父母说的话,然后自己把自己的给拐卖了。老师说“忠诚就是成长起来的意思,觉性就是忠诚”。
4、人的精神活动的底层机制,是我们作为人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有所梳理后,我们会认识到人活着的每个时刻是要这样做的。感觉认是人的一个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各种各样的主体露出来,人就应该这样的程序活着,然后再去获得外部世界的现象的知识,才能腾出心思知道怎么去认识身、受、现象、心,真理。
5、主体感和情绪。流行的人类知识是主体感和情绪不加区分,混为一谈。没有情绪人还是人吗?情绪害死我了控制不住。情绪就是我内部产生的受是否符合我快乐源泉的要求,可以语言,可以非语言,可以感受层面,右以觉受层面,认的层面,实的层面。另一个,我的这个受,我看待他的时候不作为我身体和谐不谐,我来就是为了不发谐的。这个胎神成了事情进展的指标、贡献,和我做这个事情进展的指标。重视跟这个事情之间的关系,他对事情的意义,不重视跟我自身不和谐的意思,主体感产生。主客分清楚,主体感基本功能输出就是控制。
6、练习的程序。
我的不同:
老师的课上的都是灵活的,通透的。我不知道认的操作范围之广。
第三十一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2)恐惧-焦虑与安宁-动荡感的上法
一、课堂进程
1、总结主体感与情绪的练习,说说练习的心得。
2、根据同学的回答进行解说,并引出今晚的课程内容。
3、同学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提取今晚课程的素材。
4、同学们对分享进行反馈,根据反馈做解答。
5、讲述具体情绪,从对受的认上去体会恐惧-焦虑与安宁-动荡感的发生、发展过程。
6、课后练习。
二、课文编写
从练习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感性活动,会因为感受动机的不同而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所以密切注意感受动机,是一件重要的事。感受动机能决定感性活动的内容、性质和方向的事实,意味着同样的刺激事实,能被我们“认”为不同的心理事实——主体感和情绪。两个事实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心理活动的真伪、吉凶,及其临床效能。
  
  从主体感的视角出发,人的主体性从功能上需要完成如下四项基本职能:
  1、最基本的职能是,人需要作为一个信息接收中心,接受各种刺激,从而形成关于“包含自己在内的系统”的认识。也就是接受刺激的中心的功能。这方面功能产生的体验,大约是“安宁-动荡感”
  2、其次是人需要作为一个主体对“包含自己在内的系统”采取适当行动,贡献自己对系统的影响,这是所谓“影响的中心”的功能。这方面功能产生的体验,大约是“活力-无力感”
  3、第三,人需要保持自我的中心性,最浅层的首要要求,是保持自我的时间线上的连续性体验,确保昨天的我和明天的我是同一个我。这是所谓“时间上连续”的功能。这方面功能产生的体验,大约是“秩序-混乱感”
  4、第四,深层次上保持自我的中心性,人需要保持自我在空间上的“空间上的内聚”性。比如,我们不太能够忍受,自己的四肢分布在足以视为“遥远”或者“另一个地方”的四个空间位置上。这方面功能产生的体验,大约是“统整-破碎感”
  
  从情绪的视角出发,人的情绪性功能需要完成对自身满足性的确认或者不不满足性质的分辨:
  1、愉悦情绪,是对自身具有某种满足性的体验。持续深刻的满足发展为“幸福”。
  2、悲痛情绪,是对自身不具备某种或者全部满足性的体验。持续深刻的悲痛发展为抑郁。
  3、愤怒情绪,是将导致不满足的刺激因素分辨为“侵犯”时的体验。持续深刻的愤怒发展为敌意。
  4、恐惧情绪,是将导致不满足的刺激因素分辨为“威胁”时的体验。持续深刻的恐惧发展为焦虑。
  任何一个具体的刺激事实,在人的自我系统之内到底是产生主体性体验(主体感)还是产生满足性体验(情绪),取决于我们的感受动机。因为缺乏对两类体验的系统的对比性研究报告,再加上两类反应的机制不同,所以很难把主体感和情绪的现有类型划分,做对应性对比。我们的课程把相关性稍微强一点的两类反应放在一起练习。今天课后,先做恐惧-焦虑与安宁-动荡感的练习。  练习方法:
  用表格先做恐惧情绪的观察记录;然后分辨感受动机;再把感受动机调整为“主体性”动机。最后整体分辨一下主体感(安宁-动荡感)和恐惧的区别和联系。。
三、课后作业
在练习中体验分辨安宁-动荡感和恐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编制心得
好像对这些情绪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是浅表的,没有深入去体验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4 22: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8-24 23:38 编辑

第三十五周
第三十一课 情绪和主体感观察(2)恐惧-焦虑与安宁-动荡感的评课
1、老师用感觉认的操作去认我们的情绪,情绪是一个重要的心理现象,同时也是我们的一个大麻烦,由此是不是可以推论为我们这个物种存在问题呢?情绪对于我们人的生存感受或者生存的作用是如此的自相矛盾。情绪对人的控制程度不同也就代表着人的功能水平不不同,也就决定着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是不平等的。将一连串的提问与引申最后到上周的情绪与主体感的背景,将两者相对应。主体感概念引入之后,则出现情绪不是人的标配。我们应该有主体感而不应该有情绪。我们心里边装着情绪的概念,就会将主体感的感性反应当成情绪。这是对西方心理学的颠覆。因为我们病了所以出现情绪。
2、当我们的感受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满足感,我们自身的状态是不是舒服,那就会生出情绪来,如果我们将注意力去对感受的受的运用,停留在事本身,将事情做好上,按吉凶的标准去做事情,从这个角度出发所运用的感性活动看起来很像情绪的感性活动,但是他不叫做情绪。主体性的反应它是一种自带威势。我们要在这个架构下做深刻的确认,以确保后半段不迷糊。
3、情绪与主体感合起来叫感性,感性活动或是感性体验,这是内部的东西。就一周的练习后大家对认情绪、认主体感,认感性活动有什么想说的?能否分清情事还是事情?我们做事情是出自公心还是私心,符合自己的要求系统的要求那就是正事。公心符合系统的要求,私心符合我的要求而不管系统的要求。公心、私心的系统要求和我自己舒服不舒服是区分主体感情绪的系统标准。
4、同学分享:对主体感和情绪反复的进行辨认,要用理性的方法运行理性,不能用私心去维护尊严,要用成事的心,用私心的动力去坚守事情的目标。
5、自我建设,精神的自我建设的思路,不是二分思路,运行目标是第一步,将私心教化变成公心,不能在外部分裂成两颗心。内部与外部之间不是合作关系在,是为一。。
6、讲解练习的程序,细说情绪和主体感观察的内容,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在上周的基础上细分练习,加入主观体验、生理唤醒、情绪行为。
我的不同:
在过度强调情绪的社会当中,没有意识到情绪是一个病态,是人的低级配置。对主体感的认识和体验不够,不能细化的去区分,自己练习做不好体验不够,心不知肚不明,所以也讲不出来。公心与私心的区分,更能让自己在做事的事情的时候检验自己是在做情事还是事情。
第三十二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3)悲痛-抑郁与活力-无力感的上法
一、课堂进程
1、总结上周主体感与情绪练习中对于恐惧-焦虑与安宁-动荡感的区别,说说练习的心得。
2、根据同学的回答进行解说,并引出今晚的课程内容。
3、同学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提取今晚课程的素材。
4、同学们对分享进行反馈,根据反馈做解答。
5、讲述具体情绪,从对受的认上去体会悲痛-抑郁和活动-无力感的发生、发展区别的过程。
6、课后练习。
二、课文编写
情绪与主体感,在主观体验和对人身心资源得组织功能上,高度接近。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大多数人们生活在情绪得世界之中,而无法放弃。所以我们的练习重点,在于从直接体验中区分出情绪和主体感。  在前面两周的练习中显示出来的情况,符合大多数人的状态——受情绪主宰的心,无法“叛变投敌”,练习带来的首要成果在于,练习程序导致人心出现离开“情绪心”的严重趋势,导致人心疲劳、恐慌和濒死,甚至出现应急性身心反应。进入一种广义上的垂死挣扎状态,这样人就会变得很奇怪。在这种情形下,最简单的感觉认操作就显得若即若离甚至成为自己的入侵者,“不会做”了。
  怎么样在练习中直接进入直接性,在和情绪的交手中怎么做到“动于九天之上”“藏于就地之下”,依然是核心的课题。解决这个课题的办法和方案依旧那么简单,坚持感觉认。接下来这一周,我们继续练习这个功夫,所使用的练习材料是情绪中的“悲痛-抑郁”和主体感中“活力-无力感”。
  需要温习两个知识点:
  一、关于:“悲痛-抑郁”和“活力-无力感”
这是课程的新知识
  二、感受观察中的动机确认要点。
三、课后作业
运用感觉认的操作观察“悲痛-抑郁”和“活力-无力感”的体验结构,并从体验上区分它们的动机。
四、编制心得
自己一下又陷入到的这些情绪里面,很快也就抽离出来了,一看到自己熟悉的东西就直接往里跳了。本周继续以感觉认的操作方式来体验情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23: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8-31 23:57 编辑

第三十六周
第三十二课 情绪和主体感观察(3)悲痛-抑郁与活力-无力感的评课
1、就上周的练习情况做一个总结:一种是能把握,一种是特别不能把握。温习受,是在感觉认的时候,认身体、认受、认现象、认心、认真理,加起来就是我和我的生活,我和我的世界,我和我在内的系统。我在我的系统里就能真一点。中国人是把学问做到自己身上,不是写在书上。
2、做练习时做好的同学是用感觉认做的,做得不好的同学用的是理性手段,没有用感觉认。要把学习到的手艺用起来。动机是客观存在的,练习的状态:动机那一栏填的不是动机,填的是内部或者外部的事情,事情是现象不是动机。动机是我想干嘛。主体感和情绪分辨的关键操作:识别动机,三个环节,动机客观存在;动机驱使下做了一些事情,做完了在内部产生了系列体验。以上的回顾,你觉得想说什么?用认的操作,认识到动机,在动机驱使下的行为。目前练习最大的困难就是对动机的识有困难。
3、同学分享:同学说创伤和沉重,在说感觉,老师用感觉认的操作引领同学。声音出现问题之后,老师还是保持原来的状态,并没有受影响,并且引导全体同学就此分辨主体感和情绪。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情绪转向了主体感。
4、课文讲解,根据同学的反馈,问心眼的情绪是什么?青蛙的主体感是什么?从中引出今晚的内容,心眼只有情绪没有主体感。而主体感里的情况不一样,青蛙的主体感是活力感或是无力感。活力感是零也是活力感,活力感和无力感构成了活力感,无力感不属于情绪,无力是情绪,感是对无力的状态,有一个知者和觉者。分辨动机,仔细阅读帖子自己做表格完成练习。
我的不同:
在练习当中动机的重要性,动机不对,或者说不知道动机,那整个人都是混沌的。无力是情绪,一直以为无力感是情绪。人是浮在上面的,不会往下沉。
第三十三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4) 愤怒-敌意和秩序-混乱的上法
一、课堂进程
1、总结主体感与情绪的练习,说说练习的心得。
2、根据同学的回答进行解说,并引出今晚的课程内容。
3、同学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提取今晚课程的素材。
4、同学们对分享进行反馈,根据反馈做解答。
5、讲述具体情绪,从对受的认上去体会愤怒-敌意和秩序-混乱的发生、发展过程。
6、课后练习。
二、课文编写
愤怒:一种不可忍受的情绪,紧张、冲动、自我确认的高度激活,容易出现偏离行为。
主题: 侵犯感-冒犯
主题变体:挫败感、他人的愤怒、受到伤害的威胁、被他人拒绝
适应意义:制止侵犯、报复——攻击性
生理唤醒: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血管扩张、横纹肌紧张    压迫感、紧张、热,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脸色变红,不说话的时候会咬牙,上碰下,下巴前伸,向对象移动的冲动   冲昏了头脑——可控制性(为自己的敌意自豪)
情绪行为:靠近对象的冲动  咬牙切齿   言语   关于暴力
秩序感;人类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来预测规律的运动变化以确定接收信息的含义,这种预测叫秩序感。
没有秩序感或者是秩序感被打乱的话人也就容易混乱。
三、课后作业
在练习中运用感觉认的操作分辨愤怒-敌意和秩序-混乱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编制心得
感觉做情绪的练习主要是区分主体感和情绪,以及识别动机。不同的动机导向也是不同的,自己在学员和培训师的位置上切换不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21: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7 22:02 编辑

第三十七周
一、
第三十三课 情绪和主体感观察(4)愤怒-敌意和秩序-混乱感的评课
1、老师提出让大家回应一下这三周以来的练习,其实三周以来都是在做同一件事:努力的分辩情绪和主体感,并且追寻它们的枢纽。人是必然有感性反应的,也叫觉性反应、认性反应、实性反应,直接反应就是感性反应。感觉认、感性反应就是认,就是直接性。直接性在人的生活中的必要性就一乎寻常的绝对化。气是生命的本质,直接性是人生命活动的本质,人的直接性是至关重要的,关乎到生死存亡的事。我们三周的练习都在试图直接的接触这个直接性(感性、觉性、感受性)。最常见最基本的感性活动就是情绪,是人生了病以后人的标准配置的一种病态的表达。主体感和情绪都属于人的感性活动,也就人的生命活动,也就是生活的根本。什么样的动才是真正的活?情绪下的动就不是真的活是假的活,假活最有意思的情境就是诈尸-伪人。伪人:真正的人性已经死了,活着的是人性生了病以后变成了鬼,是鬼在活动,所以是诈尸。
2、情绪与主体感的转换枢纽是动机。动机:在动之前扣下板机,然后就动了。落脚点在机上,关键的操作在机上,功能效果在动上。动和机在规定我们在多大的范围内为什么而动,要动到什么样子结束,包含着服务对象、服务目标、服务方式(进程)。动机是人行动的蓝图、规划书,心足够细足够安静就能够读到动机及其细节,并且能修改动机的语言程序,能实现最细微的修改。这三周都是在盯着动机活动在做。
3、提问这三周下来你对主体感和情绪及其动机现在你想说什么?总的背景是人的生命活动。人在情绪中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如同子弹射出去之后,不回头。人有些时候那么的坚决,那么的固执,那么的不可理喻就在动机的功能性上。人的动机没有这个特性,也做不成人。动机的特性本身没有问题,要调整好动机的方向,在扣这个板机之前要做好板机的背景建设。做好板机的背景建设,首先要接触动机并且弄清楚,把机后面的动(就是主体感和情绪)弄清楚。
4、后面的两周继续做这个练习。愤怒-秩序感继续去摸清主体感、情绪、动机的了解。
5、同学分享:
老师引领同学将情境界定清楚,展示了对愤怒情绪、秩序感、混乱的主体感观察的过程。分享的时候杂音比较大,结束后老师提醒同学们用主体感来听才能不受情绪影响。主体感:要听清楚,这是任务。
在课上的时候听同学分享发现自己就像在听故事,重新听的时候,在听同学说话的时候能多一个知,可以捕捉到一些信息,但是在课上听的时候为什么捕捉不到呢?
6、继续用感觉认的方式去认秩序-混乱这样一个向度的体验,统称秩序感,秩序感为零就是混乱,混乱感为零就是秩序。另外一半是作为情绪的就是愤怒。
带着同学们体验愤怒是因为我的唯一性被各种侵犯。侵犯背后默认的一个规则:我就是我,你不能是我,是我的就是我的,不能是你的。被人模仿的强度不一定有多大,但是纯度很高。这是关于我的所有权问题,在一定规则下建立的秩序,我的就是我的,我就是我的。区分情绪和正义(主体感)的一条界线,从外部分开的是情绪和主体感,偏内一点是秩序能被破坏的程度,再本质一点是区分出了我和我们,也就是公和私。从根本上来讲破坏的是我个人的存在性或存在感,就进入情绪,我崩溃。进入系统这不算什么,所以就不会崩溃。从公的角度出发去设定规则,就没有崩溃感,那就是主体性,只是感到混乱。从私的地方分线,你这样搞我不行,我就崩溃了。公是大系统不容易崩溃,私是里面的一个小系统,在事情里面就已经崩溃了,系统崩溃了那我也就崩溃了。这样区分出愤怒和主体感。
有一种现象是两可的,我自以为我在维护系统,是有主体感的,理直气壮的,但实际上是错的,从内部的感性反应来讲区分不出来,实际上我们犯了错了,但我们并不知道,才有理直气壮的斗争。从秩序上说的主体感和情绪。
宽泛的目标:区分情绪和主体感;深刻的:调整的核心在动机的区分和更换上,用一些什么样的程序能够真正更好的去完成这两个任务。方法不重要,前提是真正的把这个现象、道和理弄清楚了。华夏人重道不重术,知行不二,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行至明察精绝处即知。不单独说术,与道、理连着。
7、课后练习
应用推荐程序分辨秩序和愤怒,指出它们的动机有什么具体的不同?具体的意思是,我这个主体感在维护一个什么范围内系统的秩序,到什么程度,都有具体的指标。保护我自己的什么不被侵犯。
不同之处
没有想过用这样具体的从区分主体感和情绪上来做情绪的识别,而且将情绪配对,这种讲解的方式之前没有接触过。上课之时,还是陷入到里面去了,没有了培训师的身份。
二、
第三十四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5)愉悦-满足与统整-破碎感的上法
课堂进程
1、分享上周主体感与情绪的练习,说说练习的心得。
2、根据同学的回答进行解说,并引出今晚的课程内容。
3、同学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体现今晚课程的内容。
4、同学们对分享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的内容做解答。
5、讲述今晚内容的具体情绪。
6、课后练习。
课文编写
愉悦是通常说的正性情绪,这是基本情绪中唯一的正性情绪,而其他三种都被称为负性情绪。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之处——忽略情绪的功能的全面性,但也指出了这两类情绪的重大区别——情绪意义(主题)的不同。这一点要引起注意。
主观体验
愉悦是一种有信心有意义的意识状态,能够自觉处理问题和享受生活乐趣;伴随满足感受,进而更能理解和处理各种事情;自身与环境的的联系感受更清晰、亲切;超越感受和自由感,觉得自己的存在是轻快、活跃、主动的-自身处在最优的、摆脱束缚的状态。
愉悦情绪是一组层次极为丰富的情绪,这些复杂层次可以理解为,基本上是由两个成分的比例决定的:一个是生理层面的感受,另一个是心理层面的体认。靠近生理感受的愉悦情绪主要指感官之乐,不管是视觉的、听觉的、皮肤觉的还是动觉、味觉和嗅觉的感官之乐,它们都基本上是以生理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愉悦情绪,意识只在底层心理机制上参与,不经过特殊训练无法分辨这种底层意识。可乐(快乐)也比较靠近这个层次。以心理体验主导的愉悦情绪,是愉悦情绪的主体,按照兴奋、宽慰、惊奇、自豪、欣慰、崇敬、感激、幸灾乐祸的顺序,主观性心理体认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两个极端,分别显示着情绪的生物动力性和主观认知性(或者叫做上行和下行)。靠下端的情绪,更接近婴儿的情绪,靠上端的情绪,更接近成年人的情绪。

满足情绪之所以还是情绪,是因为他的认知性取向仍然局限在自我中心上,感知范围依然狭小,并且“刚刚”从“不满足”的恐惧那边转移过来,而又从来没有去过反方向,具有随时回到这种恐惧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满足情绪包含了一个“双手抱着某种对象的动作”,从根本上是分裂的、控制的、自私和对抗的。
课后作业
运用上周推荐的程序进行对愉悦-满足与统整-破碎感进行主体感和情绪的动机识别。
编制心得:
愉悦-满足都是比较喜欢的情绪,在这里比起其他非正性的情绪来说,自己很容易就沉浸在这个情绪里头不想出来,把主体感丢失了,自己在这个情绪里容易有妄---行私行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23: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14 23:52 编辑

第三十八周
一、
第三十四课 情绪和主体感观察(5)愉悦-满足与统整-破碎感的评课
1、老师先讲之前承诺给大家的练习表,到现在也没有弄出来之后大家的反应是怎么样的?重点是想看大家怎么样想这个问题?怎么样解决会比较合适。由此看看同学们的第一反应是情绪还是主体感。观察人的情绪与主体性的区别。
2、情绪与主体感观察的最后堂课,统整感是我们自体它作为一个体的完整性,完整的就是不缺就是统一的协同的。人的主体性特征的四个指标:体性在空间上内聚,在时间上持续,输入(外边世界跟我之间有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换,安宁感),输出(内部输出出指挥输出逻辑的起点,动机)。对应的四种情绪是喜怒哀惧。
3、用统整感跟愉悦情绪这一对主体感和情绪继续做练习。。
4、同学分享:
老师引领同学进行感觉认。假装独阴独阳。老师在最后做统整的感觉。
5、统整感不足产生的情绪是愉悦;我们在对待愉悦情绪的观察的时候,我们会有障碍。这障碍不来自于技术上,而来自于我们的某种执念。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生活经验的理解,产生的执念。安宁和快乐是不同的。积极是一个动词,是建设性的意思。生命的最好状态在什么时候出现?从质性上来讲,一个真正的好的状态,是我们在感觉认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了事实,那个时候的一种淡定的有条不紊的,尽管是什么都不知道,方向方法什么都不知道,但是我们心里边那种安宁感。
6、练习:主体感和情绪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们内部运作的关系,主体感和情绪到底是什么样的运作关系?主体感在哪里碰了个什么东西,被撞了一下就变成了情绪。情绪产生有起点,不同主体性的某些方面,在起点上产生特定性情绪。满足是情绪还是主体感?满足的默认的立足点和位置。当统整感要生原级情绪是愉悦情绪,秩序感产生原级情绪是愤怒。当原级情绪没有得到妥善对待,就产生次级情绪,就会一直往外长。当主体性因为动机不对头,它变成了情绪的话,那么跟统整相关联的这种现象这种事实它产生的原级情绪往往是愉悦情绪跟愉悦有关的。情绪长出的是人格,主体感长出的是心术。情绪和主体感是很亲切的,都是保命和复命的。愉悦情绪的核心是满足情绪,在这种场景下我的缺被填满。我得到什么。满足和爱、幸福相关。幸福就是持续深刻的满足。主体感这里没有幸福不幸福。爱,在我们的文化里表达那个神圣的东西是不合适的。爱就是不满足,所谓的爱就是一个能满足我却没满足我,唯有爱与欲使人愚笨。
7、关于总结要早做准备。
不同之处
对主体感和情绪的认识也仅仅是在自己做练习过程当中能获得一点点的经验,感觉老师所讲的这个情绪的网在慢慢的张开,自己仅仅是停留在情绪与主体感这两个点上,与各种具体的情绪不太能相结合。
二、
第三十五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总结的上法
课堂进程
1、对这几周情绪与主体感的练习进行总结,说说练习的心得。情绪、主体感、动机
2、根据同学的回答进行解说,并引出今晚的课程内容。
3、同学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体现今晚课程的内容。
4、同学们对分享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的内容做解答。
5、讲述总结,应该如何总结,总结的必然性与任务初心的联系。主体感与情绪观察的练习的目的是让大家巩固感觉认的操作方式。
6、课后练习。
课文编写
回顾前几周所学的内容,所认识的情绪。
情绪与主体感概述
恐惧-焦虑与安宁-动荡感
悲痛-抑郁与活力-无力感
愤怒-敌意与秩序-混乱感
愉悦-满足与统整-破碎感
回顾练习过程当中的操作步骤是如何的?我们有什么样的收获?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感觉认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课后作业
对主体感和情绪进行总结,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对他们的理解、体会。
编制心得:
总结,老师在讲义中讲到,总结观察还是练习,还是情绪或主体感,总结必然和任务初心相联系。我对总结感觉就是对这一段的学习与练习进行总结,没有想过还要联系初心,在这里又对初心进行锚定,不忘初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22: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九周
一、
第三十五课 情绪和主体感观察总结的评课
1、老师的总结方式,情绪和主体感的观察练习用习得的感觉认的这套手艺结束了,每人用3-5分钟概括简明的方式来做一个自己的总结。老师说总结的章法:谁在做,做给谁看,为什么总结,总结的要素要点是哪些,作总结是有蓝图的。
2、同学总结。
相同的超时状况,一个被叫停,一个可以继续。开始还觉得不能理解老师的做法,再对照两位同学在日常课程当中的状态,什么时候可以叫停,什么时候可以继续,不一定是完全按照规则来的,而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需要来决定的。
不同之处:
自己对于总结这个理解仅仅是表面的理解,是对自己做练习这段时间只是一个总结,只是总结,直到老师提出总结的章法之后,对总结有了新的认识。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总结是这样做的。
二、
第三十六课 意志概述的上法
课堂进程
1、对上周的情绪与主体感的总结有什么想要说的?根据同学的反馈进行解说。
2、在进行解说同学的回答时,引出今晚课程的内容。
3、同学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往今晚的内容上引领。
4、同学们对分享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的内容做解答。
5、讲述今晚课程的内容。
6、课后练习讲解。
课文编写
意: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响。意,金文(音,声)(心,情感),表示所传达的心声。有的金文写成“音”(声)、“曰”(说)混合重叠的结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心声,心念,心志。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意”为心念,即兴而多变,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为理性化的心念,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古籍常“意义”并称,表示人类在各种事物寄托的精神观念价值;“意”,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观性;“義”,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公认的文字内涵,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客观性;“意义”,指个人愿望与世间公理的结合统一。
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志,金文file:///C:/Users/mich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pngfile:///C:/Users/mich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pngfile:///C:/Users/mich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5.png(之,前往)file:///C:/Users/mich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pngfile:///C:/Users/mich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8.png(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篆文file:///C:/Users/mich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0.png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隶书file:///C:/Users/mich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2.png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之”file:///C:/Users/mich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4.png写成“士”file:///C:/Users/mich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6.png,将篆文字形中的file:///C:/Users/mich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8.png写成file:///C:/Users/mich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0.png。古籍常假借“志”代替“誌”。《汉字简化方案》用“志”合并代替“誌”。现代汉语中常常“意志”并用,“意”与“志”,同属心理能量,区别在于:“意”为心念,可源于本能可出自观念,但都即兴而多变,故曰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为最深刻的心念,是特别的“意”,多化于教育,具有强烈的理性、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
情绪是心的输出的一部分,志者,欲之使者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
课后练习:
用自己的话来定义意志。
编后感:
看到老师写的下一课是意志时,第一个反应去找西方心理学的书,从上面找资料,点开老师的课件上面写着与《本经阴符七术》里扯心与意志的关系的时,第一时间就是觉得自己不会,书中关于这部的内容会出来,自己还不能很好的表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22: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28 22:43 编辑

第四十周
一、评课
第三十六课  意志观察(1)意志概述的评课
1、从同学的们分享当中获知大家对主体感和情绪的感觉认练习还是卓有成效的。做情绪聚焦与用感觉认的方式去区分主体感和情绪这两种方式不同感受的总体印象,对情绪的舒解有效果,有体会,这两对的差别好大,到底哪里不一样?情绪聚焦是一个人做,感觉认来做至少有两个人参与,劳动主体的数量不同了,增多了,感觉认不是孤独的,主体感它就是建设性的,尽管我们的主体感的某一个指标非常差。多个人参加,做的事情不同,我们从内容上到底做了些什么?劳动三要素要下功夫,活动主体、活动内容、活动工具。动机,因为我们做事不见机,所以老在末上转。对很多东西是模模糊糊的,不求甚解。对事情描述要注意劳动三要素。所谓的不求甚解或者是不见机,这个结果的前面有一个结构系统在支撑我们,这个结构的枢纽就是动机。见机才能行事,间。多个人多双眼睛。那种机的感觉,精巧。下一个单元的主体,就是把动机的那个机打开,沿着动机内的口子往里边钻要去感觉认我们的心-意志。
2、同学分享:两个志痣(痔)的斗争,中间想要逃跑啊,结果又被老师逮回来了,进行感觉认,领家族的命。
3、课程内容讲解:我们要找到一个思路,为接触意志做转身。从动机出发,感觉认认的是动机之后,分辨出来主体感和情绪,主体感是人的生活,情绪是伪人的生活。主体感和情绪是在动机的门外头看到的,现在要进门去看了。把情绪的要求当成我们正当要求是把人往死里搞,老天爷要杀人了。定义意志和心,心就是意志,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志,一部分是意,意比较小,随时都在动,最活跃,大都在表达情绪。志比意稳定,志符合系统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是痣痔。人心是感觉认的成果,获得的认识就是心,就是意志。用感觉认去接触意志接触心,从动机入手。
我的不同:
自己在做练习的时候比较过两种方法,用主体感的方式比情绪聚焦的更稳。还有就是老师强调的动机,通过这个口来转身走向意志。老师再次强调了感觉认这个工具,和劳动三要素的重要性。这些都是自己别学别丢的毛病。
二、
第三十七课 意志观察(2)意志过程的上法
课堂进程
1、对意识的认识有什么想说的?根据同学的反馈进行解说。
2、在进行解说同学的回答时,引出今晚课程的内容。
3、同学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往今晚的内容上引领。
4、同学们对分享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的内容做解答。
5、讲述今晚课程的内容。
6、课后练习讲解。

课文编写
人把自己的生命资源通过意志调度,来执行特定的任务,这个过程的主要体验便是动机和主体感。如果调度系统出错,便产生出围绕自己的生命运用,从而产生出制造情绪的动机。所谓动机的”机“便是意志。意志的工作过程大约是:
  首先是,基于包括自己在内的系统的属性及其运动的作用,人总是该做点什么的。这种想要做点什么的动力,是所谓的“欲”。有的人把这样定义的欲,称之为作意。意思是,将要起身的“意”。
  其次是,欲需要经过主体化加工,才能确立欲对事物的特定性执取。
  欲所携带的具体行为要求,是人对系统要求的自然应答。具体怎么应答,则需要人做出主体性的决定。这个决定“机构”,对欲进行编译之后成为“动机”。这个编译机构常常称之为德。
  对常人来说,德是通过不断的感觉认积累起来的类别化认识,所谓类知。这属于所谓”识“的范畴。知是言语化的识,知识,是对识的状态的完整化概括。当我们不加深究,会把意志体验为”识“。实际上意志是识的产物。
作为欲的编译机构,动机的机——德的不同形态,决定了欲的主体性获得状况不同:德使欲获得完整纯一的主体性;嘚使欲获得偏私不全的主体性;跌使欲获得邪恶的主体性。由此把人的行为区分为贤、愚 、不肖,人也就相应的被区分为贤人 、愚 人、不肖之人。由此可见,人之本在于德,生命活动(生活)之本在于积德。

  意志的上述运行过程,有的作者把它描述为作意、执取、动机、行为和意志五个环节。以前我们也是用这组概念来描述意志过程。可以把这个描述作为外部描述,与我们现在的描述配合成对使用,成为这样几个观察环节:欲-作意、主体化(德化)-执取、意虑-动机、心摄(九窍十二舍)-行为、神覆-意志监控。

课后练习:
用感觉认,尝试获得对意志的欲-作意、主体化(德化)-执取、意虑-动机、心摄九窍-行为、神覆-意志监控等环节的认识。
编写后感受:
自己在写这个的时候是迷糊的,读了那么多,到要写出来的时候,发现在自己是描述不出来的。心知肚明,肚不明,是因为理解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23: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10-5 23:55 编辑

第四十一周
一、评课
第三十七课  意志观察(2)意志过程的评课
1、回顾自从掌握了感觉认以来我们感觉认身体、受、现象、心理、真理。西方心理学基本不用心这个概念,并且认为意志与情绪并列。实际上意志包括了情绪,情绪是我们心的活动的错误的部分。上周对心的感觉认,练习和学习过后你现在觉得什么是心?什么是意志?意志其实就是动机。心理心体系里动机和意志是两回事。动机在心理学里边是名词,刻意强调、专门强调,有后续的推动力。只是把动机的动态的过程当中的不同位置、不同工位截取了完整的生产流程的一部分。实际上当我们把动机作为动词,一动那个机,动机就形成了,这个机就是意志。这周大家是用的什么方法?聚焦挺重要的。这周练习下来你有什么心得想?
2、同学分享:神的重要性。神一进来就有奇迹。
3、课程内容讲解:意志的五个环节欲-作意、主体化(德化)-执取、意虑-动机、心摄(九窍十二舍)-行为、神覆-意志监控。
借用本经阴符七术框架,经典与心理学齐头并进,掌握心术。,。
我的不同:
意志与动机的关系,西方心理学体系与华夏经典之间的不同,老师是用了心理学的名字用经典的内容进行巧妙的结合。
二、
第三十八课 意志观察(3)志与养志的上法
课堂进程
1、对意识的过程有什么想说的?根据同学的反馈进行解说。
2、在进行解说同学的回答时,引出今晚课程的内容。
3、同学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往今晚的内容上引领。
4、同学们对分享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的内容做解答。
5、讲述今晚课程的内容。
6、课后练习讲解。
课文编写
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
养志: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课后练习:
用感觉认,尝试获得对意志的欲-作意、主体化(德化)-执取、意虑-动机、心摄九窍-行为、神覆-意志监控等环节的认识。
编写后感受:
志与养志,直接将本经阴符七术里的养志法灵龟上的方法抄写过来,其实自己也还没有能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内容。只有自己把这里头的内容搞透了,才能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2 14:35 , Processed in 1.126215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