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76|回复: 131

陈慧的记录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5 18: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个奇妙的决定,这个过程从老师发布招生简章开始,直至昨晚报名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23: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课后练习
  根据你对本课的理解,说说本课的教学思想(目标、途径和方法)。并设计一个开课仪式。
自己的初心
自己好像还没有从报名参加这个课程当中走出来,因为这个报名的经历让我感觉到有很多事都是上天有安排的。
看到老师发出这个招生的时候自己很想报名,同时又担心自己学不好,最后给自己找的借口就是学了也没有用。接着感觉发生的事都在指引着自己要来参加这个学习,想想这是不是小学堂转型的一次好机会呢?之前会觉得自己的嘴很笨突然之间嘴巴开始能讲话了,尝试着把自己学到的讲一点出来,不再是要求必须要讲到什么水平,但是可以分享了。最后下定决心的是突然想起家里兄弟姐妹的情形,爷爷奶奶是老师,爸爸和伯母是老师,到了我们这代竟然没有一个孩子是从事这个职业的,感觉家里有什么东西要断掉了,好像自己有这个责任接上,虽然心里会觉得自己一定会上这个课的,始终下不了报名的决心,就这个让我最终做了决定。
目前对“本课”的最新的认识就是我们在日常当中运用“本课”来进行格物。
目标:修身、齐家
途径:意诚心正。
方法: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格物致知。
开课仪式:
先建立关系,自我介绍,选择来到这个课程的缘由(原因、存在,带给你的反思、感受、领悟),具体的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23: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课后练习 你对“本课”的“目标-进程-结构”设计是什么样的?根据你的方案,第一课上什么,怎么上?
目标:由外而转向内,开始认识自己的心、心理。并且学会和自己的心打交道。
进程:通过外部世界的事物作观察,用心去感受事物的细节,对心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结构:外部观察与内部观察,从而进一步的认识自己的心理,以及课后练习来积累经验。

根据我的方案,第一课的内容
1、        自我介绍,来到课堂的初心,目前对心理的理解。
2、        给参加这个学习立一个志。
3、        课程内容讲解
4、        课后练习。

“进得去、呆得住和拿得下”的实际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22: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1-12-8 22:58 编辑

课后练习 系统地说说,你认为应该如何把学员引入心理世界。
本课培训师的首要任务:便是检视学员的“知识库”,提供针对性的损兑性(研究性、方圆性)知识,首先让学员进入这个领域,进入心理世界。
对象:“研究”行为的作用点。两个对象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相撞所发生的“反应”。就是这样不停的磨呀磨。
工具:跟对象直接接触的“对象”。工具与对象是一对阴阳。心理研究的最基本内容,是以心理作为工具对心理研究。方是行动,是研,也是究;法,是其他人可以借鉴的行为内容。
主体:是执行“研究”的最终决定者。一个是主体操纵者工具,实施着对对象的研与究(损兑)直接实现对象改变的具体场景中,主体是最终的决定者。另一个内容是“研究”行动的预谋、策划、执行和修改,都服从于主体的“目标”。
学员们的知识库是参差不齐的,转身的引导上也存在的差异,通过课堂上学员的分享体验感知觉,由外部观察转向内部观察,这样来引导学员进行一个转身。九窍十二舍,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作为培训师的我们需要守住,守住自己,守住这个场。




本周任务:讨论你对开课仪式的观察和心得
观察:因为事先没有安排顺序,等待同学们主动上唛的时间上有个过程,在这个时间里自己在想要说些什么?听着同学说的时候,自己在由同学们说话的语气的快慢,尝试着去辨识发言同学是不是紧张的的呀?还是能很好的控场的。
心得:自己在发言的过程当中,因为没有老师的回应,一时间跑走了。在这过程当中自己很快就发觉了,快速的把自己拉回来。下来之后好好的体验了一下,自己为什么容易跑掉的原因?把自己的初心说出来之后,能起到立志的作用,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志没有立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亲而不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23: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课后练习 提交你的第一课上课方案,并说说第一课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第一课 心理和物理
1、对心理和物理进行阐述。目标:对心理和物理这两个概念有一个区分,精神与物质、内部和外部、主观和客观。心与物。
2、让学员们通过一幅画或者一段音乐进行一次体验。目标:通过体验来感觉自己安静的心,与心接触。体验心理与物理的区别。
3、学员们进行课堂分享。目标:通过分享引领学员进行一个转身,心的体验。
4、总结。目标:再次体验心理与物理,并且打包。
5、课后作业:体验心理的练习。目标:为转身铺好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5 14: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1-12-15 16:24 编辑

练习任务 课前完成第二课运行方案的设计,课后评论实际的运行跟自己方案的差别。

第五周

第一课心理和物理
1、评课:
在上课的时候发现自己只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在上课,而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培训师的身份,有的时候会想起自己还有一个身份,以培训师的身份来观察课堂,但是这个观察的过程时间不会太长,自己又忘记了,只是沉浸在学生的身份当中,就是这样来回的扯着。感觉自己好像做不好两个身份的事。
老师根据开课前同学们在学习群里讨论的各种情况,让大家在开始就先对这种状态进行了一个打包,把大家的从万事开头难的那个状态里带回到课程当中来,在打完包之后再去体会打包前后的心情的区别以此来开始接触心理。因为杂音的问题,老师让大家感受了心的频道转换,又将大家拉回来。老师控场的操作如同行云流水,只需轻轻的拔动一下,整个方向就转了。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实例操作,体会物理与心理,感受这两者的区别,让大家不断的接触心理。大家一直跟随着老师在转运,老师稳稳的呆在师的位置上。

2、对老师实际运行与自己方案的差别:
老师实际的运行是以实例的操作在进行的,有流动性,概念性的讲述也是以实例的感受来进行体验的,这门学科的重点应该是在体会上,不带领学生进行实操我应该是没有办法把这个讲清楚的,只有经过体会才能获得这个经验。。



第二课运行方案的设计
走进心理。
目标:要怎么样走进心理世界
重点:体验走进心理世界的步骤
难点:如何能正确、顺畅的引导学员们完成由外转向内的转身
方案步骤:
1、检验上节课留下的作业,确定物理与心理的区别。
2、同学分享。在这过程当中用聚焦的方法引导同学去体验心理世界,做完之后打包再对比前后的感觉。
3、请同学对于体验心理世界的确认。
4、带领同学们进入心理的方法,对每一次的体验都进行打包,最后进行确认。
5、布置课后作业。保持打包的感受。


方案编制的感受:
一看到要写上课的方案,我就是情绪先行了,慌,脑袋空白了。“不会做呀,不会做”自己在不停的念叨着这个借口,到处的瞎逛呀,忘记了还有一个培训身的身份。其实自己又知道自己是跑不掉的,里面是空的,那就要去找东西填呀。看课件,听以往课程的录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2 17: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1-12-22 23:16 编辑

课后练习 设计对感觉操作的格物程序和设定致知目标。

在情境的刺激下而发生的内部感觉(劳动对象),与这个感觉进行接触。
感受着内在所发生的全部感觉,并且确认。
带着觉察再次回到情境当中,确定只是在感觉上操作。
将这个感觉打个包贴上标签。
在操作格物程序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实现致知的目标。在格这个感觉的时候,把自己反复的在这个感觉当中磨,磨呀磨就能磨成针了。

编写第三课方案
1、简章的复习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再次巩固接近心理。
2、同学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将同学引向感觉的体验上。
3、带领大家做视觉的感觉练习,接近感觉的要点(安静、往前靠)。依次进行外部观察、内部观察、内外统一观察(觉观)。
4、梳理课程学习的目标,以及接下来的练习。

评课:
老师检验上节课的课后练习为引子,把大家又将物理与心理进行了一次梳理。在这个梳理的过程当中老师自然而然的就把同学们引到了经典中来,诚心正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听音乐的模式更进一步的来切进心理,先是从外部观察的方式来听,到内部观察的方式来听,再到内外同时观察的方式来听,在这个的过程当叶,老师给大家画了一个框,同学们就在这个框里活动,将在这个框里的所得打包以便与区分。具体操作体验而获得的经验比只是理论上的认知来得更加的深刻。
老师上课的那个状态,形像罩场,实际是比罩场更高的级别,这个状态是叫同在吗?

差距:好像自己的方案操作感是浮着的,不实,学习这门学科不脚踏实地的操作会是一种飘起来的感觉,在天上飘就会出现无法把控方向,乱飘,这样的状态学习心理学容易出大问题,如同走过的路不带印记。

编写方案体会:
这个操作是老师在之前的课上有带领着同学们走过,所以我又回去重听了,结果开始就自己把自己搞晕了,自己把劳动的对象搞错了,发现走不下去的时候,又回来检测,发现了这个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22: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
第三课评课:
对之前的课程进行打包,贴上标签。打包的过程把大家神全都收回到课堂当中来。针对同学的回复特别说明了语言的使用,要用具体的。用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来感受心理,并且将心理课程的内容用生活化的方式来介绍。改变之前的课堂模式,讲清分享的规则:跟自己、课堂、心理有关,因为我是这样的心理所以发生这样的事因为发生这样的事所以我是这样的心理。
在同学作分享的时候,面对状况,现场依旧是纹丝不动的那样稳,回想起以前老师在课上说过要用心来听。心安静则神明荣,用心来贴近分享者,事情就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运转了。
差距:
我的做的方案只是在面子上的,脱离的实际的场景,因为在做方案的时候就没有想到过一点,现实的场景中会有状况百出的现象。自己对这门学科的知识不能灵活的应用,没有把练习。
诚心正意,格物致知。把这门科都格清晰,从中获取知,心诚了意正了,
本课任务 设计视觉练习课的方案。
练习过程当中有意识的保证四个要素的健全。
1、主体:全实的人,诚心正意。
2、刺激物:刺激物、刺激过程。
3、工具:全实的损兑,少想不想。
4、活动内容:实际直接的运行,而不是想象中运行、间接运行。这样才能获得全实的感觉体验。
视觉练习课的方案:
1、对上一节课的课后练习做一个回顾并分享,打包。
2、同学分享。引导在分享的过程当中四个要素在练习中的实际运行,通过对感觉不断的操作,积累操作经验,达成对感觉操作的格物致知。(如何确保感觉主体在感觉过程中的全实?如何促进对刺激物和刺激过程的注意?如何促进正确使用感觉工具(损兑,少想多做)?如何促进对经验的概括和提升,从而获得对感觉本身的致知?)
3、针对同学的分享提出问题,分辨刺激物,刺激的过程。引导大家进行体会打包。
4、进入视觉观察的课程,并且带领大家一起做视觉观察练习。
主体:全体同学,把大家的注意力都拉回到练习上来。
刺激物:电磁波的波长(色彩)、振幅(明度)、纯度(饱和度)
工具:人的视觉系统。
活动内容:对视觉的观察。
5、对这次的练习进行一个打包。
刺激物为电磁波,感受器是眼睛系统。怎么用“眼”?
视觉感受,跟明暗联系起来的。“明”是视觉的主观体验特质之一。如何运用“明”?
视觉感受,具有很强烈的“表面性”特征。表面性是视觉体验的特质之二。如何运用表面
6、课后练习作业
方案编制心得:
这一节课的编制的过程当中,少了慌,有一种自己知道自己对视觉观察的知识点没有完全弄明白,那就从自己现在有的知识点上来做,心定、静,就好像是做不太懂的事也有一种一步一步来做的感觉。开始会考虑自己要处的位置:师,从这里出发,而不是在学生上去,做上了位置,心就会发生变化。在看老师发的资料时,可以从师的位置上出发去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3 23: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1-5 23:21 编辑

第七周

一、对第四课的评课:
对前面的三节课进行了一个回顾,每个同学对前三周进行总结。诚心正意,格物致知,是进入心理的办法,格物致知的核心目标是内外同时观察,要转向感觉练习的真战场了。每次课堂上首先要进前一课进行一个回顾,打包,这是让我们对前一课进行一次整合。
同学分享自己的心理状态,自我感觉心理是病态。老师的引导就好像是在剥洋葱,一层一层的剥,剥开看见:不放弃,我要活。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同学分享完后让大家对这次的分享做个总结打个包。自生与生生的区别,自生什么也看不见,生生是兑换出来的。
老师讲解做视觉观察的方法,罩场的练习,前提是在诚心正意的状态下做这些练习,而且有具体的次数。

差距:
老师在课上都是把同学们牵在手中,自己在这一块是没有能力做的,因为自己的神都会经常跑掉。老师在引导分享的同学自己去做损兑。
总是感觉自己的编制的方案没有落到地上来,好像是飘着的。自己对整个的知识不熟悉。

二、课后练习,说设计听觉课程序、课文、练习,并根据自己的设计对听觉课做出自己的评论。
一)听觉课程序
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并且对于课后练习:视觉练习和罩场的练习进行一个回顾,以及总结。
2、同学分享
3、对于分享过程中的体会、感受进行打包。
4、从视觉转向听觉。讲解一些听觉的内容。
5、听觉练习的要点,区分认真听和听清楚。
二)课文:
回顾视觉练习,做练习的要点的,只是看清楚,以及这种观察的内部操作:专注的、放松的警觉、开放的接受。重点是全部照单全收,只是知道收到。这是一个自己操纵着自己的心。
要做这项操作的要点:诚心正意的去做这件事,才能格物致知。
听觉:听觉器官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的对声音特性的感觉。
感觉的三个环节:刺激过程,传导过程和皮质中枢的反应。
刺激物是声波。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所激起的空气的周期性压缩和稀疏。听觉器官是耳。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感受器是内耳蜗管里基底膜上由听觉细胞组成的科蒂氏器官。
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的传播,经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传导系统,引起耳蜗内淋巴液和基底膜纤维的振动,并由此激起听觉细胞的兴奋,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着听觉神经传到丘脑后内侧膝状体,交换神经元后进入大脑皮层听区(颞上回),产生听觉。声波有频率、振幅和波形的特性,由此决定听觉的音高(音调)、音响(音强)和音色(音质)三种不同的效应。人类听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听感觉阈限有一个很宽的动态范围。就声波的振动频率这个参数而言,人能听到的纯音为16赫到2万赫之间(适宜刺激)。对声波振幅(音强)的感觉,最低可为0分贝,最高可达到120分贝。听觉阈限的个体差异较大,受年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音乐听觉比较灵敏的人,能在钢琴的两个相邻键之间分辨出2030个中间音来。人和动物根据物体的声音及其变化,可以辨别发声物体的性质及其方向和距离等。
三)练习:
要点:认真听的效果是容易滑到平常的状态,认真听有可能听不清楚。不讲状态,要结果,听清楚。听觉的指标:听清楚,识别,从混杂的声音当种识别出来。不起名字,只是听声音,听清楚。
作业:每天最少听10次,每次不少于30秒。
三、编制方案的感受:
这次老师需要我们整理出上课的课文,自己的感觉是好像可以摸着石头过河了,之前的感觉有点是摸黑走。这次编制下来发现自己对感觉练习与心理的这条通道不畅通的,路上有很多的障碍在阻拦。自己要边走边清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9 00: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1-12 23:31 编辑

第八周
一、对第四课评课
评课:
先对前六个星期进行一个总结打包,在对前面的课程进行打包的同时对未来也有了期待。前面的状态是怎么样的?课越往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对于练习次数的要求有助于提高练习的质量,对于练习时的获得进行一次总结,练习时区分:视觉、视觉观察,视觉观察当中的自己,并对此进行打包。我和世界,我心里面的世界和世界的关系。引出今天的课程主题。
同学分享,在这过程当中老师是贴着同学的状态来引领的,引领的重要性。
同学分享后进行打包,从中提练出了“务实”。格物是做,致知不需要专门做,知是务实的习惯,务的是损,沉淀下来就是实,实就是知。中国人做学问从来都是做在自己身上的。“实事求是,就是格物致知”。
带领同学们进行听觉的练习实操。听得见的声音和听不见的声音,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这样的那样的,听得见的听不见,全部声音。“听不见的”,少想多做,想多了就不实了。
差距:
感觉自己总是坐不到师的位置上去,一是自己对于这个知识的这个知是没有的,肚里没货,所以干不成这个事。二是自己一直都在学生的位置上,没有想到师。
同学分享过程中的引导,老师一直都只是做一个引路人,至于节奏的快慢与成效,全由分享人的状态而定。自我感觉自己在这一块有困难。
二、设计课堂进程和课后作业、编写课文和课后评课。
(一)、课堂进程
1、对前两节的感觉(视觉、听觉)的练习进行回顾,并且对在练习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以及总结。
2、听同学分享。(将一些操作手法引入到其中来,感觉的练习操作、聚焦、情绪聚焦、神入性操作)
3、对于分享过程中的体会、感受进行打包。
4、巩固做感觉练习的背景,最终的目标是养成日常习惯,直接如流。讲解嗅觉与味觉的内容(讲解的方式有很多种)。两种工作原理相近,所以一起练习要点:关系密切;重视程度与运用频繁程度,直接决定我们的行动。这两个感觉通道都是通过化学作用来完成。
5、嗅觉和味觉的练习要点。
(二)、课后作业
查阅嗅觉与味觉的相关资料并分享。
闻清楚(细细的去闻清楚各种味)、尝清楚(细细的品尝),直接闻,直接尝,不说好吃不好吃,好闻不好闻。吃饭时细细的嚼,喝水细细的尝,直接与否是在掌握了细节之后。
作业:每天最少10次,每次不少于30秒。
(三)、编写课文
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部黏膜上的嗅细胞。有气味物质的分子随着呼吸进入鼻腔,刺激了嗅细胞,嗅细胞将嗅觉刺激的化学能量转化为神经能,嗅觉的神经冲动沿嗅神经传至中央后回,产生嗅觉。
嗅觉是难以分类的一种感觉,至今仍用引起嗅觉的物质来标示各种嗅觉,如果香味、焦臭味等。
人的嗅觉不如有些动物,德国一种狼狗的嗅觉灵敏度竟是人的嗅觉灵敏度的20万倍。动物的嗅觉之所以这样灵敏,是因为动物要靠嗅觉来寻找食物,分辨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而且还要靠嗅觉来辨别是否有它的天敌在这里活动过。适应环境的需要造就了动物敏锐的嗅觉。
味觉
分布在舌面、上颚上面的味蕾是接收味觉刺激的感受器。味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解的、有味道的物质。当味觉刺激物随着容液刺激到味蕾时,味蕾就将味觉刺激的化学能量转化为神经能,然后沿舌咽神经传至大脑中央后回,引起味觉。
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四种,我们平常尝到的各种味道,都是这四种味觉混合的结果,而且混合后的味道并不是产生了一种新的味道,而是保留发了原来参加混合的种食物的味道。舌面的不同部位对这四种基本味觉刺激的感觉性是不同的,舌尖对甜、舌边前部对咸、舌边后部对酸、舌根对苦最敏感。
味觉的感觉性和机体的生理状况也有密切的联系。例如,饥饿时对甜和咸的感觉性比较高,对酸和苦的感觉性比较低;吃饱后就相反了,对酸和苦的感受性提高了,对甜和咸的感觉性降低了。因此,饿的时候吃东西香,饱了以后吃什么也不觉得香了。
味觉的感觉性和嗅觉有密切的联系,在失去嗅觉的情况下,如感冒的时候,吃什么东西都没有味道,可见香和味是密不可分的。所以食品要讲究色(视觉的效果)、香(嗅觉的效果)和味(味觉的效果),其中每一方面都是评价食品优劣的要素。
(四)、方案编制心得
看了老师以往的课程内容,自己再找了些课文的内容,发现自己还是在这个课的内容上没下功夫,也不懂怎么样下功夫。再从老师以前的课上去寻找一些方式,自己在不懂的情况只能先模仿,从模仿表皮开始。开始的模仿只是在模仿层面,没有用心的去模仿,所以之前的模仿心里也是没有底气的,人也处于不清晰的状态。诚心正意的模仿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心发生了变化,虽然还是不懂,但是心里不会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2 11:41 , Processed in 1.133152 second(s), 16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