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陶毅

陶毅的记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5 22: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陶毅 于 2022-1-5 23:30 编辑

第七周
第四课 视觉练习 课评:
1来访者(学员)在分享的时候会有卡住出不来的现象,这个时候老师在引导他(她)出坑,既不能用力过猛,又不能让对方起不来。引导其出来的时机也很重要。这个罩场要同时罩到两个人,两个场。
2与来访者沟通的过程中,他(她)可能会同时冒出很多个体,千万匹马同时跑,这个时候老师要引导找到跳得最厉害那个,通过抓住一个来找到问题所在,并加以工作。
3讲课的时候,如何抓住学员的神,进入到你的课堂,并跟着你走。
这个场罩得很大,自己讲,还得把所有的学员罩住。
课后作业:  回顾视觉课程的概要,练习情况。
2学员分享
3听觉  
  听觉的概念,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听觉器官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的对声音特性的感觉。其适宜刺激物是声波。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所激起的空气的周期性压缩和稀疏。听觉器官是耳。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感受器是内耳蜗管里基底膜上由听觉细胞组成的科蒂氏器官。物体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的传播,经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传导系统,引起耳蜗内淋巴液和基底膜纤维的振动,并由此激起听觉细胞的兴奋,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着听觉神经传到丘脑后内侧膝状体,交换神经元后进入大脑皮层听区(颞上回),产生听觉。声波有频率、振幅和波形的特性,由此决定听觉的音高(音调)、音响(音强)和音色(音质)三种不同的效应。人类听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听感觉阈限有一个很宽的动态范围。就声波的振动频率这个参数而言,人能听到的纯音为16赫到2万赫之间。对声波振幅(音强)的感觉,最低可为0分贝,最高可达到120分贝。听觉阈限的个体差异较大,受年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音乐听觉比较灵敏的人,能在钢琴的两个相邻键之间分辨出20~30个中间音来。人和动物根据物体的声音及其变化,可以辨别发声物体的性质及其方向和距离等。
4练习听觉
听清楚,每次听清楚的不一致在哪里?每次听清楚的感受是什么?听清楚跟听的区别,听清楚以后跟听的不一致的体验?
5课后练习
每天10次听觉练习,不一定要多长时间,专注于听,贴着听去听。
编制课程的感受
经过前面3次的学生被逼到老师的状态,这次有点往上坐的意思。没有死皮赖脸的赖在学生一直接受的状态。做得好不好是能力问题,去不去做是态度问题,这次的态度要端正些,课程的总体走向还是源于一直听老师的课,老师的模式。安全,平稳。自己的东西很少。
跟老师的差距:精细和粗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 10: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陶毅 于 2022-1-12 19:25 编辑

  第六课

课评
每次课评都拖在最后,我还是在周四不能够正常上课的坑中。第一个小时是完全没办法有机会仔细听。我要在孩子的课堂上听他的回课,然后收拾书包上车回家。在路途中会听一会课程或者分享,这个时候车内是安静的,儿子很乖这个时候不打搅哦,有时候还能问我下听课的情况。我甚至能在这个时候感觉到我儿子在学校的听课状态,这么看来任何事得失有时候会转换。听课的断断续续让我的总结也总是不完整,课堂上能听到的部分更加专注,只是这个专注度有限,问题还是在自己身上。
   每次老师在跟学员(来访者)交流的时候,他总是能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堵截,让你停下来看仔细,去感受那个时候的状态。这个节奏的把控相当精准,就是一直持续神在,临在的状态。
    每堂课都要打包,对课程的总结,对自己状态的看见,老师学员都保持神入的状态,这种状态有益于自我的看清楚,听清楚,感受清楚。
跟老师的差距:
  沟通中,找点,老师非常精准,哪里停,哪里深入看,哪里不能再耗下去。有时候老师都走了很久了才回味过来,这个地方真精准。

   课后练习:说说嗅觉的课程程序,课文的练习。
6课 感觉观察(4)嗅觉和味觉
嗅觉:嗅觉是一种由感官感受的知觉。它由两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外激素通讯实现的前提。嗅觉的受器位于鼻腔上方的鼻黏膜上,其中包含了支持功能的皮膜细胞和特化的嗅细。嗅觉是一种远感,即是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比之下,味觉是一种近感。
味觉:味觉是一种受到直接化学刺激而产生的感觉,由五种味道——甜、咸、苦、酸和鲜组成,其中最后一种味道是近期才予以承认的
两者想通
1回顾上次的课程
2打包感受,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
3分享
4嗅觉  做练习,关于嗅觉和味觉
编制课程的感受
多做几次课程设计,大框架上跟着老师模式,步骤。框架是有了,细节上感觉东西不够,知识储备不够,不能更深入到课题中。学生到老师的路途还很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9 22: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陶毅 于 2022-1-24 23:53 编辑

第七课课评 感受观察嗅觉味觉
1课评
1承上启下,回顾上节课内容,收心。得赶快进入这节课的学习了。
2学员互动:适当的时候停下等学员,实时刺一下让学员从看不清的泡泡里出来。该结束的时候不拖泥带水。
3引出下节课内容。嗅觉味觉

第七课 课程设计
1总结上节课所学,味觉,嗅觉
概念,引申,二者的区别联系
2生活中哪些地方能体会到嗅觉,味觉。再次强调味觉,嗅觉在生活中重要位置和作用
3学员分享互动.互动的过程紧密扣住观察的要素
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过程
4总结此课内容,得失,
5抛出下节课机体觉的内容,让学员自己查资料,做练习。

机体觉
机体觉,是反应机体状态的一系列感觉。严格定义的机体觉,只包括内脏感觉。可以考虑,把皮肤觉、动觉和平衡觉连同内脏感觉称之为广义的机体觉。
  机体觉的种类繁多,每一种机体觉都有自己的特点。
  机体觉跟其他感觉一样,也有感觉刺激、感觉信息传导中枢过程;
  广义的机体觉基本上是表征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类型,刺激物基本上都在机体本身。这意味着机体觉的刺激物离机体很近,类似于“心理观察”的困境——自己观察自己;
  广义机体觉中的内脏觉,因为感受器的稀少,比较模糊朦胧;
  广义机体觉特别是内脏觉的感知,容易引起存在性(虚假性主体)反应,甚至直接启动情绪反应,对感觉过程会产生干扰——更容易“想”、“失控的想”,甚至是精神病性反应;

编写感受:知识储备不够,框架能跟着老师画,内容单薄,支撑不了课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23: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陶毅 于 2022-1-26 22:57 编辑

第八课 感受观察机体觉
课评
1深入浅出引出开课到现在的每一步
一一拜访视觉听觉.体会嗅觉味觉,这些觉的总体感觉。
2分享阶段:
引导学员深入感觉,一步一步走到需要见到的场景。这个过程并不顺利,学员有时候要逃避,有时候不敢面对,都需要引导,这个引导是在于有深厚功力。老师本身需要看到全局。
3抓紧过年的机会去体会年关。
4本节课的内容:机体觉--皮肤觉,动觉,平衡觉,内脏觉.各种觉如何起感受。例如痛觉,让自己成为他,是最能去真实感受的。
5建议练习,各种举例,详细,引导,明了。各种-皮肤觉,动觉,平衡觉,内脏觉练习,每天10次。并记录
  差距:1在学员分享的时候,很多次我会掉进去,跟学员同频。我会站在对立面加入自己的意识起评判。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不合适,不但解决不了对方的困惑,还会让自己掉进去
       2机体觉的练习上老师的引领能很快到达,而我在这之前一直没发提炼这个练习从何下手。最深刻的体验就是痛觉,听课的当时内脏本身就疼痛难忍,当老师说成为痛点的时候,立即做了练习, 疼痛也确实有所缓解。如果学员在练习的时候能第一时间体会到练习的实际效果,那么课程中信这部分将会是很大的促进。
3在年关的体验上老师在不同的场合课程都体到过,这个机会也是只有一年一次 ,这种体会能在家族的延续上有很大的链接,对个人在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突破。珍惜这个机会。
4多多玩儿我,人对玩儿别人的兴趣都挺大,对玩自己总是一闪而过,人只有把自己玩儿透彻,就少很多贪嗔痴。我的目的不就是活明白吗?就好好琢磨玩儿好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22: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课   感觉观察  感触

一、思考讨论 感觉操作,怎么总结,才是最符合感觉过程的客观进程,在自己心里才是最熨贴的?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清关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人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最初级的认识互动。同时感觉是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感觉操作就是人脑在外部摄取信息输送到内部,经过加工处理后产生对信息的各种认知活动的过程。感觉操作的过程贴着心的最底层走,内心得到真实反应是最贴切的。
二、课程设计:
1通过对刚刚结束的春节回顾,引出感觉操作的话题
2同学们分享
3总结感觉操作的过程,得出感觉操作的变现形式
三、课后作业:
人们是怎样运行感觉操作的
四、方案编写感受:
在编写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感觉操作过程,就像一条充满荆棘的路,每艰难走一次,路就清晰一点,整个流程下来路就明了了。
最终通过整个路径对感觉操作有了体会,不再陌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9 23: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周 第九课《定义知觉》方案
一、对第八课 感觉观察(7)感触评课

1老生常谈,周四的课不能第一时间吸收,后面补听断断续续。但是在专注听的那个时间段会深切体会老师在谈话过程中对学员问题的高度提炼。让学员在混乱中清晰出来。
  2春节期间对亲情的流动有些体会,比起以前更有温度。
  3春节期间内紧外松没有体会。课堂上有触动,今天在面对生死的时候体会到那个内紧外松,没有在那个当下逃跑,而是面对。
  4分享者的分享让我看到了内紧外松的模式。

二、对第九课《定义知觉》的教学方案
1简要回顾上堂课的内容,引领学员过度到本节课
2总结学员作业的问题
3组织分享,引出本节课内容
知觉的定义:
知是什么?知觉又是什么?
  感触生受,叫感觉。受是一个内部物理现象,通过受(感觉),人奠定了内外联系的基础。从此以后,外部世界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便转化成了人的内部表征。对这个内部表征的内紧外松的“感”,便是“知”。
  知的本义:箭射得好,还能说怎么和为什么射得好——能够准确口述战斗经验。
  知分三类——感性的知、“理性”的知和“行动性”的知。对“受”的感性的知叫“情”——心知;对“受”的“理性”的知叫做认——人的可言的知;对“受”的“行动性”的知叫“趣”——可输出的行为知。
  心理学中,感触称之为感觉;对受的感性知和理性知合起来称为知觉(行动可输出性的感受被遗漏不表)。感觉和知觉,都被称之为“觉”,是因为触和受的直接现实性。  人无法做到单纯的知,总是需要“知”的目标牵引——不然心智集聚不起来。所谓:人的知与识(识是对众多知的知),必受“志(痣痔)”的控制。志(痣痔)是内紧外松的紧的所紧。这是人与物的区别——人有主观能动性(主体性)。
  感觉,只是一次信号转换,知觉是第一次主体性加工。
  心理学定义,知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所做的整体性把握。具有选择性、解释性、组织性、整体性等特征。
  知觉,把一组感觉新消息,选择性地组织为背景和对象,解释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整体。
  知觉不能反映客观事实,要理解知觉的内容,需要辨明知觉的志(痣痔)。
  知分三类——感性的知、“理性”的知和“行动性”的知。
“受”的感性的知叫“情”——心知;
“受”的“理性”的知叫做认——肚明,人的可言的知;
“受”的“行动性”的知叫“趣”——可输出的行为知。
课后作业
  说说什么是知觉。
编写方案的感受:
  对于课程没有仔细磨,似懂非懂着急。这个时候内紧外松出不来,里外都乱。教纲清楚却不愿意去吃透,结果每次看教案都慌,乱,逃,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6 22: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课
课后作业  设计第十课空间知觉的上法,课后及时评课
课堂设计
1回顾上堂课内容。
2学员分享
3阐明本节课空间知觉内容
课后作业:说说你理解的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课文
对事物分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事物,总是依照特定的分类标准来的。这意味着,事物会因为分类标准不同而区分成不同的分类系统。依照静态知觉的构成要素,知觉可以区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依照知觉形成所依赖的感觉通道,可以被区分成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躯体知觉等等;依照静态知觉的功能要素,可以区分为感性知觉、理性知觉和行动性知觉等等。
编后感:
  培训师的作业如刺猬咬猪,不知从何下口。看得到前面的路,走起来辛苦,又不想走,不想死又在装死。学生都没做好,怎么做别人的老师,羞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3 21: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陶毅 于 2022-3-23 22:54 编辑

第十四周 第十课 知觉种类(1)空间知觉

  设计课堂进程和课后作业、编写课文
课评:
课评:
1课前对知觉的总结,课后对知觉的展开
2对学生的引导有几个地方很精彩,自然的引导藏得很深的东西。对 内紧外送更进一步的通过分享展现
3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对知觉分类有了基本认识。
4课后练习:深入练习空间知觉,让世界撞进来。
不同之处:同学分享的时候停顿地方,追的地方,不精准。
二、第十课 知觉种类(1)空间知觉的教学方案
1总结空间知觉类型,体验。如何让世界撞进来。
2学员分享
3深入如何去体验空间知觉,生活中哪些属于空间知觉范畴,以及分清空间知觉的意义
4作业:感受空间知觉,让世界撞进来。

课文编制:
空间知觉是指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两个视网膜上的略有差异的映象,是观察物体空间关系的重要线索。它使人能在两维的视网膜刺激基础上,形成三维的空间映象。对物体不同部位的远近的感知称为立体视觉或深度知觉。深度知觉除了利用双眼的视差的线索外,还要利用其他的主客观线索。大小知觉是在深度知觉的基础上对不同远近的物体作出的大小判断。听觉空间知觉,在距离方面主要以声音强度为线索;而要判定声源的方位则必须依据双耳听觉线索。后者称为听觉空间定位。
课后作业:感受空间知觉,让世界撞进来。
编制感受:
一切都不在状态,不在状态的时候不间断在体会作业练习。我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空间也是一个空间,我在空间里的时候就有存在感。时间一直在,可大多数时候却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30 23: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觉(3)运动知觉
课评:
1承上启下,总结上节课内容。什么是空间知觉?空间知觉不是一个物质现象。
2学员分享
3通过学员引导本节课内容。时间知觉,时间知觉落脚点在持续性和顺序性。
差距:老师对承上启下的把控,对于同学作业反应不理解的点着重在讲解。作业练习的引导。同学分享中停顿地方精准到位。
课程教案
一、课程进程
1回顾上节课内容,空间知觉
2学员分享
3通过分享来承上启下,总结上节课的精华,引导本节课运动知觉内容
4作业布置:说说你理解的运动知觉?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
课文编写:
运动知觉,可以谈三个主题,一个是运动知觉是什么?另一个是运动知觉的机制是什么?第三个是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定义运动知觉,可以先定义运动,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复合”,世界的存在形式。运动知觉则可以区分为运动知觉过程和运动知觉结果。运动知觉结果尤其要注意知觉中的背景。
  运动知觉的机制,涉及到运动知觉的信息来源(网动知觉、大小、背景?)、内在知觉动机(指令信号)、阈限。
  真动知觉,是真的在运动。似动知觉是真的没动,但知觉为运动。比如自主运动和诱导运动
编后感:编写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对运动知觉有了初步了解。期待课程中有更过的体会。在时间知觉,空间知觉之后的运动知觉怎么样对三种的区分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6 2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陶毅 于 2022-4-6 23:37 编辑

第十六周 第十二课 运动知觉
课评:
1因为没有能完整听课,所以课评也是断断续续。这个念头一起就是志偏,给自己找借口
2讲志,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经过每次课后的作业体验,有志无志,志偏志正,所达到的效果是天壤之别
3如何去立志,稳住不坍塌,在每一个当下。
4引导新课,通过同学分享再详谈
5分享中每个点的控制,让整个谈话内容不跑偏,
6本节课内容,运动知觉。对于运和动的区分,连接,让我看到于平时不一样的运和动。
课文:
视觉基本能力包括视觉认知、视觉辨别、视觉逻辑和视觉记忆等。视觉认知、视觉辨别是视觉功能发展的基础,通过形状、大小、颜色三方面的视知觉训练,帮助儿童逐渐认识事物和现象的种种外部特征,形成视觉印象;视觉逻辑和视觉记忆是视觉功能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不仅可使儿童对所认识的事物和现象形成一个短时的记忆或长时的记忆,而且还能较准确地了解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之间的一种逻辑上的内在关联。
视知觉的功能:
1、空间知觉:知觉物体(包括图片、文字、符号等)的位置及与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
2、视觉记忆:把当前看到的东西和以前的经验作比较,加以分类、整合再储存在大脑中。
3、辨别功能:能认出物品之间特征的异同点,接着进行配对。
4、视觉想象:能不用看到物品,大脑就能想象出具体的样子。
课后练习:
说说你是如何体会视知觉!
课程编制感受:
知识储备不够。再没有更多体会的时候,紧抓内紧外松。立志,多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2 19:06 , Processed in 1.100382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