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睿涵

睿涵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23: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睿涵 于 2023-5-17 23:27 编辑

对《第五十六课建设行为(生产活动)与交换行为》一评课
1把行为区分为内部和外部,以前和现在两种情形下同样的分类方法或名称,有什么不同?
2行为是模型的最外层,行为—心—主体和主体性—德—形势。用这个框架对人进行直接把握。
3依照这个模型的描述,一个人出现穷急的关键点在哪里?在德与心的连接部位。是什么导致主观主体性当家?好恶。
4同学分享:三个我
5讲新课
1、为什么要从功能上去理解行为:我付出的代价能获得什么,我计较的是结果。所以我们要研究输出效果。我们输出的行为,是别人根的一部分;别人的行为输到我这里,就成了我的根。
2、人的全部行为只有两种功能:建设和交换。
3、在内部都是建设(内揵),外部都是交换(忤合)。人会划分内外界限,界限内的事建设行为,界限外,还要打交道,那就是为了交换,是交换行为。
二不同
对新的部分了解不清晰,导致无法讲得这么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23: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教化与治疗(振穷趋急)总结周》的课程编写

一课文编写
1心理活动的落脚点在振穷趋急。振穷的根本是教化,趋急的根本是治疗。
2精神教化和治疗的工作对象,是人的德和心,而不是笼统的人或者人的其他结构。
  德,是人对自然规律的切身掌握程度;心是志思神德在德的主导下的和合成果。德的教化和治疗是针对德的内容的,方式是积;心的教化和治疗是针对结构的,方式是养,养其“和合”机能。
3  作为振穷趋急的对象,心与德,我们需要关注些什么,才能足以应振穷趋急的实际场景?这也是一个临床问题。需要我们自己来参与模型设计。提示考虑的要素包含但不限于:

  一、德
  1、德的本: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2、德的末:
  德是个开关;
  转圆:转圆而求其合;转圆而从方。
  3、德的根:转圆者必有圣人之心。

  二、心:
  1、心的本
  心:乃志思神德的合体
  心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
  通与疑惑
  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2、心的末
  散势与间
  揣说图事,尽圆方,齐短长

  3、心的根:真人和圣人之心,
  (1)化,舍神而心术通而五气得养
  (2)真人者,生受之天。化归于身,而与天为一而知之者
  (3)圣人: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

  三、心德联系
  德养五气,五气即心;心守圆方,错事积德。
4德化的加工对象是欲。德化的加工成果是志。
德化进程,是使人欲转换成人志的自然进程。德化进程第一环节,是德使形势内化显化为欲;
  德化进程第二环节,是德使欲转化成主体性的志。
  德化进程第三环节, 德对志的运行的反馈调节。
德化过程的基本困难——好恶。
人积累下来的充当德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从形势(天欲)直接得来的,称之为德。追求实现系统根本要求,实现天理,真善美。所产生的主体化的欲,是志。
  第二类,实践经验中选择得来的程序化知识积累。追求跟原来做的一样,以显示主体特性,丢失系统事。可以称之为嘚。所产生的的主体化的欲就像痣长在人的脸上,与人脸整体不协调,却凸显自己的存在。可以称之为痣。
  第三类,实践经验中选择积累的主体快乐(本质是不快乐)性体验。追求主体快乐,彻底抛弃系统,以主体为天,可以称之为跌。其产生的主题化的欲,犹如痔疮发作时人的状态,可以称之为痔。
5主观主体性,来源于对矛盾双方的异化,偏好自居的身份而否认自身的功能,同时偏好对象功能而否认对象身份。情绪,来源于在主体性中对主体身份和功能的否认,同时对对象身份的不恰当重视提升。由此,道知、类知和窍知,贤、愚和不肖,便产生出来了。这一些列演化的操作本质在于“好恶”,也就是自我选择。
6
心就是能把自己各部份凝结起来成为神(形势)与自身输出之间的,上通神下接物的通道的枢纽性组织。一个通道。

  通道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夹带自己的私活,这是客观功能性,这是心。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心的两个基本功能:
  第一,把人凝结成一个人的样子。类似于我们说的,管子要自己维持自己是一根管子,而不能靠自己之外的外物。这就是要把九窍十二舍统摄管理好。
  第二,已经凝结成为人的人,能够不增不减地把形势的要求,转换成人的输出。这是对前一个功能的检验。


  我们是可以针对这两功能,建立描述模型的。通过建立的模型来评估人的功能和预测人的行为,并且对其穷急采取振趋行动。
7   从根上讲,德与德化是心的根;从本上讲,心的本是行为。行为从内部延伸到外部,从而构建出心的末。把行为区分为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并不是说存在两次行为,而是指出了行为在从内部到外部的时间空间上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统一性。
  内部行为,包含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我”指挥控制的行为,这一部分行为是用来造人的。另一部分是我造出来的“人”的行为,是人在具体场景下针对“任务”的智略计谋,所谓志思。
  外部行为,也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外部行为作为行为的始端的自然延伸,表达为“神经冲动”及其体验,所谓内部气场,这是使用聚焦之类的技法可以有效的识别人当下的状态,以及由此追溯内部结构,甚至追溯到“我”的客观根据。另一部分是离开人体,从对象的或者系统的角度上观察到的,成为别人形势的效应性行为,可以叫“力”。
8
一、建设与交换

   我们把生产活动区分成两个环节,一个是从“外部”获得资源,以弥补“内部”的资源性不足,类似于工农业生产的采购行为,这一类行为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交换行为;另一个是对已经拥有的资源,在“内部”做重组加工,以形成新的结构和功能体,我们可以把这一类行为称之为建设行为。


  二、内部建设与外部交换
  纵观我们称之为“内部”的场景,我们是不是可以确认:所有内部场景从事的活动都是建设性的。同理,我们也可以确认,所有的外部场景从事的活动,都是交换性的。
  
  人类行为,从功能性上来考察,不外两类,一类为建设行为,另一类为交换行为。所有的交换都是为了建设,所以归根到底,人类的行为都是建设性行为。人类所有的外部行为,都发动于内部,服从内部要求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所有建设性行为(所有行为)都是内部行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必然受制于外部交换活动,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所有内部行为都必须符合外部条件的要求。
8课后练习
梳理振穷趋急的模型。

二课程进程
1回顾上周内容
2串连本节内容。
3同学们每人五分钟对本节做一总结分享。
4点出振穷趋急的总结构。
5布置课后作业。
三课后练习
梳理振穷趋急的模型。

四编后感受
深入深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24 22: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第57课第一单元总结》的评课
1我们第一个单元结束了,用一周一时间大家做个梳理总结。今天晚上传统的个人分享暂时没有了。临床工作,只拿成果说话不管其他。对振穷趋急这个临床工作想说什么,实际愿意说什么?
2、为什么教化治疗就是振穷趋急?
3、振穷趋急的对象,为什么只抽出了心和德?
4、对心德模型你的建模思路是什么样子的?
5、你的模型当中是不是包含我提到的那几个要点?好恶、主体性,内部行为、外部行为,建设行为和交换行为?
6、你这个模型的初稿什么时候完成?
7同学分享:内部-外部行为,建设-交换行为的划分。主体性是心和德之间的过渡带。
二不同
不能做到如此细致的抓住同学们的心。老师整个过程都是在调动同学们去现场体验到抓到重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24 22: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第五十八课教化不良》的课程编写
一、课文编写
1人的基本通常可以区分为贤、愚、不肖。
  所谓贤,是指善于组织和管理各种资源,包括可以带领多人有效完成任务。《素书》讲的豪杰。
所谓愚,是指不能识别和理解真实事实,容易被人欺瞒的人。但是还保有一个想做好事情的心愿,所以基本上还有人的核心。
所谓不肖,是指没有人性,徒有人形,而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不具备人的特征的人。
的志思神心德的生物基础和运行机制,一开始都是由自然规律赋予的(所谓人人都是天子天女),一致的。因为慈惠恻隐的天然通道,人出生之后的生活遭遇的不同,导致人所积的“德”,在数量质量和种类上严重不同。这是所谓教化。
   人以德的内容为标准,去理解、把握和运用所遇到的事物,德化自身而成为接物应事的主体。在具体的接物应事过程中,一方面德化成志,进而在进程中不断生思,(德的工作)形成对心的结构的建造;另一方面环境对人的行动输出(心的工作)的反馈,反过来进入德的内容积累,所谓积德。于是人的德的内容和心的结构,在持续不断的遭遇中,得到不断生长,这便是人的成长。也就是说。人在生活中积德和养心。
  人能对“德”进行“写入”操作的事实,意味着老天爷对天下万类的“威覆”,在人这里出现了授权——授予人类可以在这里脱离老天的直接“威覆”的完全控制,交由人类自己控制自己,老天爷通过对结果的检查惩处实施间接控制。也就是说,原本人类和天下万类,只是一个“裸机”,后来把一些物种挑选出来,装上操作系统,让它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其中人的自主性是最大的。但并不是软件一装就让他彻底独立了,而是还要对他做结果检查并惩处错误。
  人对德的“写入”内容,是有可能出错的,毕竟跟老天爷比较起来,人还是要幼稚德多——毕竟是万类中小小的一个。当写入错误发生并累积,人的操作系统或者应用软件就会出现错误结构,因此产生德化过程错误,从而导致心的结构错误。错误的地方便会与天道规律不符,使人的功能性出现或大或小的偏差:功能完好的等级叫做“贤”,功能稍次的等级叫做“愚”,功能失常的等级(废品)叫做不肖。
  由此观之,所谓贤与不肖,只不过是德的写入错误的内容类型和数量多寡的不同,作为裸机的人是没有变化的。出现功能降级,则是所谓教化不良所致。修改这些写入错误的德,便是所谓治疗。

    教化是生产人口,治疗则是保养和返工维修。他们的共同原理,就是以自然规律(天道)检验为最终标准,调整不符合原理的结构和功能。教化是生产,用的是新材料,治疗用的是已经安装上的“旧”材料。他们都是,对“德养心,心积德”这个流水线上的操作。
2课后练习:说说什么是教化不良,怎么对待?
二课程进程:
1梳理振穷趋急的模型。
2人为什么会有贤愚民不肖的差别?教化的重要性。教化会出现问题出现教化不良的情况。
3同学分享:呈现出三个得,当同学亲身体验到,便会有新认识。教化就起作用了。
4讲新课:人的教化过程。
5布置课后作业:说说什么是教化不良,怎么对待?
三课后练习:说说什么是教化不良,怎么对待?


四编后感受:知道个大概的流程,但是掌控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31 22: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对第五十八课《教化不良》评课
1当知道了前面的后,接下来觉得应该做什么,往哪个方向;确定有个模型了,把自己往这个方向带,这在模型中叫什么,有名字吗;德化
2振穷趋急的那些事,你怎么准备做呢?。
3简明介绍自己的模型。
4症状学和病理学。症状学:研究我的末对别人的根的影响,规定我们这个职业的合法性,
目标合法
病理学:把症状与内部行为、内部机制连起来说,职业的有效性,效果合法
5同学分享:发现模型中缺了一块,没有输出,没有交换。
6新课:振穷趋急要重视输出,症状学和病理学的基本特点就是以行动输出为纲。以功能为标准,把人分为贤愚不肖;人生下来都是天人,后来出现差别,其中蕴含着教化治疗之机,我们的模型就是要找到这个机;理解教化与治疗的差别;在区分贤愚不肖的同时,心中又能够确认对待这三类人都是在待人。
二不同
老师习惯运用引导同学现场体验来使同学们深刻理解到知识。我功力不够,还做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31 22: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第五十一课行为问题(失礼)》的课程编写
一课文编写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冖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守住大道,以自然规律做为检验标准,会修正失礼问题。
3课后练习:如何教化行为问题?
二课程进程
1教化不良是什么样的情况?如何治疗
2同学分享:心结构。
3讲课:行为问题与心德联系起来。看清楚心德结构,行为问题便自然得到修正。
4布置课后作业:如何教化行为问题?
编后感受:抓住事物的根本,问题显而易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23: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第59课行为问题(失礼)》的评课
1症状学和病理学的特点。教化不良的两种分类标准,一是按功能等级分类:贤、愚、不肖,二是病机分出五种类型:道德仁义礼的分类。
2贤愚不肖可以直接用于治疗,比如人事管理。
3同学分享
4把木木的分享以“不道,缺德,不仁,不义,无礼”五种类型的模型打个包
5行为是我们的输出是别人的根,我们在影响世界秩序。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礼有两种形态:上礼、无礼。无礼:没有根据的礼,我说了算。
失礼有两种行为:最深刻的问题,可以深到缺德,因为德是人之本;也可以挺浅,就是失礼,道德仁义都没问题,只是礼本身有问题
6、行为的外在标准:吉凶观、智略计谋、同相之礼、教化之礼
德是接口。失礼归根到底是缺德,看缺的是什么德:仁、义、礼?
7、德分两部分:分辨实和华
本:实实在在,实。临床上不能丢。
华:显出来的,可以当作外显行为来表达,是输出
8、上德与下德:对上德讲得很详细,对下德讲了一个框架,让同学们自己琢磨并完成作业。
不同:没有细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23: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睿涵 于 2023-6-7 23:38 编辑

对《第六十课情绪问题(失义)》的课程编写
一课文编写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课后作业:说说失义,为什么是穷急?
二课程进程
1失礼的本质为什么是穷急。
2同学分享
3讲课:
什么是义?什么情况下失义?
4布置课后作业
三课后作业:说说失义,为什么是穷急?
四编后感受: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的积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14 22: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对《第60课情绪问题(不义)》的评课
1所有的行为问题从功能上来看都是失礼,那失礼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2用以失礼来作为行为问题的性质判断这样来描述问题,跟我们自发的下意识的或者是习惯的问题行为的描述方式比较,作用上有什么不同?
3按照这套思维方式,行为问题怎么矫正?从主观主体性转到客观主体性,回溯到德化环节。
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行为矫正,临床是不是有效?
4人出问题可能不在行为上,而是内部出了问题,情绪问题。情绪是什么是本节课要讲的。
5学员分享
解决义的问题根在仁上,解决仁的问题,根在德上。
6新课:结论:只要是情绪了,就是问题。自己想办法证明。
问题的本质是失去了是非、正确标准
情绪与情是有区别的。情性反应是正常的,没问题,如避险反应。情绪反应是有问题的。
绪有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
情绪和主体感的区别
情绪的本质是失去了义,恢复义来解决情绪问题
解决情绪问题的操作要点在于:
A分辨主体感和情绪。
B查找好恶
C根据好恶的线索,查找所缺失的“不德之德”。
D建立所缺失的“不德之德”的积德机制。
丧失不德之德,监控的缺,是产生情绪的根源
四、课后练习 说说怎么解决情绪问题。
二不同:体验总结不够。引导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14 22: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第六十一课人格问题》的课程编写
一课文编写: 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进犯。格,有的甲骨文 假借“各”,表示进犯。甲骨   (各,进犯)  (亍,行),表示行军作战。有的金文   (木,械具)  (各,进犯),表示用木械进犯、攻击。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木械攻击。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木”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各” 写成 。《说文解字》:格,树高枝长的样子。

人的本、质。德为人之本,心之官则思。所以人格,内涵应该是人的德的结构和品相,以及由德决定其“大”的心的结构和品相,也就是人的“心-德”结构体。人格的功能,是将形势的压力转化成人的输出。所谓人格问题,就是有问题的人格产生的与客观事实和规律不符的种种问题。通俗的说,就是这个人的“本”长坏了,有德缺。  德有缺,势必影响德化进程,使德化进程不能实现通神接物,使人不仁。
课后作业:说说人格问题都是在什么地方出问题?如何修正?
二课程进程:
1怎么解决情绪问题?
2同学分享:引导同学展示出来修正这些问题?
3新课:人格的组成。一般会在什么地方产生问题?如何去修正?
4布置课后作业:说说人格问题都是在什么地方出问题?如何修正?
三编后感受:大概的框框也看到,但是内容不充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17 09:48 , Processed in 1.099886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