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445|回复: 130

苗苗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2 15: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1-11-18 22:38 编辑

写在课前:
    又一个两年计划,2018年毕业至今,一直没有间断过继续的成长与学习,自我的成长是有收获的,但是想要独立,想要将自己所得输出,去影响更多的人,就算在家庭建设中,对孩子的影响,发现还是困难。这一直是我的短板,包括自己心理操作更细致的,更清晰的进程操作其实也依然是模棱两可,不够清楚的。这一次,从输出的位置再次学习体会,学会输出的同时对心理操作更进一步的扎实基础进程操作。如果说两年计划6班是在疗愈,后续的学习是在成长,那这一次我希望是成熟,做到真正的能够应用,作为咨询师的应用,培训师的应用,家庭建设应用,工作、社会方方面面的应用。
    虽然学无止境,但是学习是为了更好应用,真正实现成果转化。继续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3: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1-11-18 23:38 编辑

第一周  
一、正初心。
之前并不是那么觉得自己能成为培训师在,输出作为我的短板自己是有退缩和胆怯的,甚至放弃而没报名。后来报名是老师说的实现生活程序,真正的教,作为家长的用,所以我又来了。在老师要求正初心的时候,其实还在考虑去留。在仔细的观察了自己初心,发现还是只有自己学,进来的心,确立目标,要教,要出,要于学员一起,不仅仅只是站在自己学员这个位置,心里还要装着学员,心里还要有一个师的位置,要在这个位置上进行了。所以在反反复复确认以后,初心给真正的清晰定下来,培训师,培、训、师。可以开始了。

二、课后练习。
  根据你对“本课”的理解,说说“本课”的教学思想(目标、途径和方法)。并设计一个开课仪式。
目标:真正认识和体会到心的存在,实现从外到内的转向,进一步实现能够识别和影响心。
途径:实现“看”的转身,体会心的存在,通过观察心的运行机制去学会调节和影响。
方法:用内观的方法,实现转身,了解心里模型,理解运行机制。

开课仪式:
   1、 建立信的桥梁。
  自我介绍,为何参加,目标等进行简短交流发言。建立起学员与老师,学员与学员初步连接桥梁。
   2、立起一个志。
老师做课程目标的简要介绍及愿景实现。引导学员为2年持续学习,实现心中目标立起志。
   3、揭开课程序幕。(心之初体验)
一个简单内观引导,与心实现一个初步接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21: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  课后练习 你对“本课”的“目标-进程-结构”设计是什么样的?根据你的方案,第一课上什么,怎么上?

目标:带领学员实现真正的实现对心的触摸,看到心的作用下所表现的出来的各种心理现象,从而真正认识心-心理。
进程:引导学员观察我们习惯的外部世界,用心去不断重新体会,实现对心的触摸,观察心-心理。
结构:外部观察,内部观察,发现心-心理,对心里模型进行解构,了解心里运行机制。


根据方案,第一课上什么?怎么上?
第一课促进学员之间相互认识,明确上课目标,认识学习初心,立志。课程体验。
怎么上?
1、自我介绍,
2、上课的目标与初心
3、为学员介绍课程的目标,并找到结合点,实现与学员目标的和合。
4、为课程学习立个志。
5、承上启下,尝试课程内部体会,为下一节正课做连接和作业练习准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22: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1-12-4 23:15 编辑

第三周   
一、课后练习 系统地说说,你认为应该如何把学员引入心理世界。

对象、工具与方法、主体与目标
对象是什么?怎么“当做对象”。
学员的心理世界是对象,带领学员进入心里世界“当做对象”。
工具与方法。
选用什么样的工具和方法,去实现带着学员进入心理世界。选择内观的方法,根据对象知识库,通过眼耳鼻舌身的体验去实现对身体的体会观察,转入心里世界。
主体与目标
培训师本身是主体,目标是实现对对象的引领,把学员引入心理世界,达到对象的心里目标。首先通过检视学员对象的知识库,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方法与工具,引领学员进入心理世界。

每个学员知识库是不一样的,转入心理世界的入口是有差别的,总体作为人本身,有着基本的共同属性,五脏六腑,九窍十二舍的入口,去练习和发现,可以通过此,借学员自身特点,通过某一通道引入内部心理世界。



二、讨论开课仪式的观察和心得
开课仪式我感觉好的地方:一是每个人的表达阶段,除了互相认识和熟悉,更多的作为学员个人得以把自己的心落到集体中来,同时其他学员也跟着一起体会到一起这个心,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进行相互的链接。二是后面老师对课程整个发展到中间的经历,接着到本次课程的呈现这样一路真实的走过,包括保证金的设置,中间可能经历的困难,这样一路似乎跟着对接下来进行课程有了目标与方向,心跟着安定下来,减少了那种对未知的不确定,而多了期待。最后明确初心的作业,带入内部思考,为课程进入做了准备。
不好的地方:感觉因为耳麦等系统原因,对自己和别人的听课效果有所干扰。出现干扰后强调得有点过多,稍显乱了。不过老师的控场,很自然的状态,将这一块给减弱了。
从我自己来看,昨天试图作为培训师的角度,去聆听每个人,还有家里没安排好,整个过程心不静,甚至有点焦躁,所以我自己的不好是没有静下来,无论是作为学员,亦或培训师,人都不对头,游离的,就因为这样,却明显感受到老师在做后面的分享时,那种带领的作用。
补充:老师说到之前的载歌载舞的晚会般的开课仪式,转变成这种无聊的自我介绍,与课程介绍的模式,是希望大家在无聊中,见到自己的初心。人生本无聊,初心转乾坤。人生在世无人可期,惟有自己惨淡面对。在惨淡中,发现光明和使命。热闹中只有虚无。反观自己当天的状态,除了周围状态,还有就是自己的状态,因为不是第一次听课,所以新鲜感少了,无聊在这里面也导致我的游离和焦躁,我没有去认真的观察,试图找点事来打发这个无聊,但是随着老师对一路过来的课程经历,一步一步的,回顾初心,人慢慢地算是安静下来,在惨淡中发现光明,热闹中只有虚无。这也对我最近生活状态有一个提示,内部热闹劲过去,人其实真的有点无聊得没那么热闹,有种到处排解的趋势,回顾初心,在这里有所安在。



三、第一课课程方案
见第四周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23: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1-12-10 10:20 编辑

第四周:第一课的上法
课后练习 提交你的第一课上课方案,并说说第一课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第一课课程方案
1、对心理和物理的概念进行基本阐述。(目标:对心理和物理有总体把握,出来两个概念,发现心-物,立出一个内-外的概念。)
2、引导体验,安静的倾听一段音乐,带领大家进入体验模式。(目标:让大家通过静心体验,尝试触摸心理。)
3、挑选1-2名同学进行分享,分享体验感受。(目标:通过个别同学的分享体验,引导大家发现体验的不同之处,心-物的状态,强化刚才体验触摸的心里状态。)
4、总结。在大家有所感受的状态下,明确心理-物理的区别,发现心的内省模式,认识心理主客观等本课内容。(目标:让同学们体会到内-外,如何触摸到心有初步体会。)
5、作业练习。继续强化和巩固本课体验性练习。(目标:继续强化,增加体验深度,自己真实体会到心理,不仅仅是想出来,而是做出来。)
目标:初步引入心理-物理的区别,触摸到心理。
重点:把握对心理的感受
难点:突破思维惯性,尝试转身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0: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1-12-14 17:24 编辑

第五周    第一课 心理与物理

一、评课
评课:
今天第一天因为系统学习平台和考核等情况,整个场景是乱的,老师用了:一个打包把整个场给收回来,让每个人都重新回到现场,并且乘机让大家体会内心前后差别,开始进入正题,体会内部差别。指出不断开始的场景,中途因为耳机杂音的声音,大家跳开,而老师又以此为例子更加呈现出不断开始的状态,把大家心拉回来。——这里感觉到不管什么情况,老师自己一直在现场,一直在控场,但又在跟随大家,这个场里老师一直在,但是又感觉不是老师一人在拉动,老师的动跟随着同学们的动,老师的主题目标没动,但是又随时围绕着变化在动。而且从老师的引导中看到,所有的事情发生都是带领大家接触内部的机会。
接下来,老师开始用实际的例子体会物理,接着再去反问心理,感觉到鲜明的对比,提出问题,带领体会,以不断提问的方式让大家真实的摸到心理,完成课堂目标。

整堂课,老师把握住根,实现课堂目标,体会到什么是心里,老师用对象,工具,执行者描述出心里的本——这时老师就用课堂现场不断呈现,最后呈现出这一节课,真实有效。老师没有刻意的讲稿,一直随着课堂灵活变化。而且这次不仅仅是感到老师主题没变,其中一直穿插着作为培训师怎么去做的指导。

最后反观自己,如果这节课我上,一是会忽略首先开场要稳定下来,用打包聚焦的方式。二是中间被打断的话,可能会有点不知所措,重新开始。三是位置,老师的位置确不是所谓上课老师一人使劲的状态,而是整个课堂感觉是我们同学自身在运动,老师起了中间轴的作用,我觉得这是讲课难点,放不好自己的位置,不能跟随,大多数把对象在自己讲课这里,把真实对象跟丢。

对老师实际运行与自己方案的差别:
我的方案中有目标,这点上相对一致,但是从实际运行来看,我的方案是死的,比如第一步对心理-物理的描述,我一定是概念性,书本性的教学,老师一直落在体验上。后面的把握中,我看会死板的抓住教学计划,以我为主的教学,而不是老师那样,以学生自己为主,这个和心理本身如出一辙,心理是个人主观体验的,是需要自己本身去体会感受的。最后老师用信-不信来结束,再次自然而然的在学生心理留下心理这个体会的种子。反观我的方案,机械,死板,特别是最后总结操作性不强。结构——进程——功能,进程不活,导致功能不好。


二、练习任务 第二课方案设计
本节课目标:怎么走进心理。(在上节课,大家触摸到心理,对什么是心理都有了感觉,但是怎么进去怎么做?)

方案步骤:
一、承上,对上节课留下的信的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观察,(再次明确初心,贴近心理,营造课堂整个场景)
二、正课。倾听同学分享,跟随分享,呈现出这个同学是如何走进心理世界的。(通过引导,用聚焦的方法,一步步的呈现清晰的心理世界状态)
三、对学员分享进行技术性呈现,将整个过程中关键步骤,从中所呈现出来的对应场景进行对比,辨别,以清晰进入步骤。
四、引入内观练习,从知觉练习,从看开始进入,分享感受。
五、对感受打包,各自继续再课后练习。结束本次课程。

目标:怎么走进心理
重点:亲自体验这条路怎么走的
难点:感受进程中面对学员遇到的阻碍,如何引导。

方案编制感受:
刚编制的时候感觉有点蒙,仔细阅读老师的课件,回忆自己曾经上课的经验,对上节课老师上课的节奏把控和梳理,通过评课过程的回顾,对自己和老师差别的对比,对内部位置有了整理后,编制方案似乎感觉要顺畅也有信心一些。但是对于老师里面提及的,作为华夏人怎么用,我会想着经典入门,但是在课程中这块如何应用,感觉没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0 22: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群聊记录

陈刚:
古人讲诚心正意格物致知
我们明确对象,希望借此诚心
诚心的意思是,从我的心到你这个对象之间的连接是直接的
中间没有阻隔和间歇
通畅
正意,是我心里想着的做什么的那个想那个意,跟事情本身该做的是吻合的
所以你那也是正意
诚心是初心明确
正意是行动坚定
第一课诚心,第二课正意,第三课开始格物
格物不为娱乐,为致知
致良知
而不是致邪见
与之伴随的是修身齐家
我们今天的课怎么正意呢?
怎么引导正意

况智迪:
引导检查做事时的意,不断具体化、进程化,而意明显,再与目标对照

罗芳(桃子):
第二课的主题是走进心理世界,当我不断地在想,我要怎么走进心理世界呢,搞个什么方法什么注意事项呢,其实本身,是在逃离心理世界。始终与心理世界相隔离。我逃离的是个什么?是一种感受,是什么样的感受,这感受在身上什么地方,什么样,它要说什么……这样实现了进入心理世界。从而,发现两种姿态的区别,对象化地观察,和内部观察(神入)的姿态。
外部观察姿态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这样走不进,怎么从外部观察姿态转到内部来,其实就是先对象化地看清楚,听清楚,看听得足够清楚了,就直到足以模仿它了,就成为了它本身,实现了内部观察
比如一个人要解决一个问题,总在想怎么做,怎么搞定它,却就是没有好好看清楚它,这时是内部在运行着和他宣称的意图相反的意图,这时要引导先观察这个内部的意图,直到化了这个东西,这样就言行一致,正意。
这个引导,是引导转身,教会了怎么来进入自己的心理世界。然后内在就正了。有时可能他想解决的那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或者他自己内部正了之后,再去看那个问题,其实是另外一个问题。那就需要他进一步地去,运用走进自己心理世界的那种姿态,也去走进他想解决的那个问题的那个心理世界。这样正意。不断地练习外部内部同时观察的姿态,本身就是正意。丢了哪一个都是意不正。

陈刚:
你的这个发现,很关键
几乎找到了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的来源

况智迪(小迪):
黄帝内经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正意就需要生正(内部检查,校验)、至极(全面贯通,无短点)

陈刚:
我们的问题,都来自于没有做到诚心,和不正意
来访者总是问怎么办?而我作为咨询师,总是要问,你说怎么办,那你是要办什么
我和我的咨客,常常在这里拉锯
这就是要解决诚心正意的问题
解决变化的问题
变化的机,在诚心正意
在生极
诚心正意而身修
身修而家齐国治天下平
修齐治平不过变化而已
生极而已
所以道德经说,治大国犹如烹小鲜
根在诚心正意
所以不可以嬉
业精于勤荒于嬉
勤的意思是紧张
焦虑
来回检验确认不断
所谓临深履薄
不要开玩笑
一本正经
一    本   正   经
一为道
本为人之行
正为不邪
经为脚印连成的线
洁白如雪的大地上,留下脚印一串串
天授时,地有财,人出力
抓住时机立功立事
志思神心德,道德仁义礼 ,根本末开阖枢
生死互根
恩害相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0 22: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1-12-21 17:33 编辑

第六周    第二课 怎么走进心理

一、评课:
老师的方案:
上节课内容回顾,提问,了解整体情况,顺着提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诚心建立通道,通过正意开始行动进入。
听音乐,将体会分为7次,三层,一次一次亲自层层深入体会,从内到外,到内外同时。
总结,提出练习要求,继续练习体会。

发现老师自身对心理结构层次的清晰把握,怎么进入心理进程相当的清晰和明确,带领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是对体会的明确和加固,使得每一段效果体会清晰明了。最后让学员根据体验提出层次,老师一直讲进程感受,其中没有一定要你怎么样,但是根据自己体会和老师引导,最终实现对内外,共同内外的认识。实现如何走进心理的课程目标。

这里对比自己,感觉作为培训师自己对如何走进都没有清晰的把握和认识,是很难实现老师这个课程方案。这里提出了对培训师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要求和课前深入的亲自体会打磨,否则只能落在说教和强死板的灌输上。

二、课后练习 设计对感觉操作的格物程序和设定致知目标。
劳动对象:感觉,劳动者:活动主体的人,劳动工具:主体的感觉器官。
格物程序:1、启动内部感觉与外部刺激物的交互;2、内部感受的全部认识;3、审视外部刺激物全部真实;4、内外对比,观察感觉与事实之间差别,从而发现感觉的主体。

致知目标:
通过格物程序,实现致知目标,对主体的把握,内部与外部的全部真实的体会,对主体的存在性确认。

三、第三课课程方案
1、明确感觉是什么?将我们习惯而没有明确提出的感觉具体化。(指出以自己人这个主体,明确视觉、痛觉、嗅觉、味觉、机体觉)
2、在课程中,逐次体会练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机体觉,本节课先体会视觉,指导具体体会方法,有一次真实的感受。
3、视觉体会带领过程中,第一层单纯的观察物,第二层体会观察物的感觉器官,第三层物与感觉同时体会。(其中每一层都要做出一个打包总结,看到了什么?以不断的明确)
4、对体会步骤再一次梳理回顾,并同时进行整体把握,不断强化主体内部感觉,提出问题?谁在感觉?

方案编制感受:
这次对方案的编制,使我需要不断地去体会老师课件,对曾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回顾和体验,发现一个培训师,在开课前,是需要自己实实在在自己去亲自体验的,不是教条的去找个什么,这也是培训师的诚心正意。这时候好像就不怕在课堂上出现什么状况,内部不生出对自己课程的疑问,与课程相通后,自己与学员之间也就没有隔离,能够罩场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7 21: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周    第4课视觉观察(练习)的上法

一、评课:
老师怎么做的。
1、同学们自己对三周课程打包的感受。老师对同学们的打包及时给与反馈。使同学对三周课程有了整体感受,也把大家神收回课堂上。
2、对三周课程进行进程梳理,再次确认什么是心理,怎么进入心理这条路径 ,为接下来的课程设计出节点。就像敲小黑板,现在开始走了哦。
3,课程同学分享。这个过程中老师一直保持跟随,其中哪怕同学音响不是很好,我甚至觉得有点困难,老出神,但是老师好像一点没影响,一直稳稳跟随,这一刻现场就是老师和分享同学,一直做着这件事。诚心正意,稳稳的。
4、总结打包分享感受。引出课程主题,感觉,做出讨论作业。
老师进程性,节点性,每一个流程转下一个流程,一定是要打包的,随时做着总结工作,想起香肠,每一节都会栓跟节,这样一节一节,一个整体就出来了。


对比自己,
1、三周梳理,打包,聚场这块几乎想不到去做。
2、最大的困难。这节课再分享阶段那叫一个困难,可以说一直磨皮擦痒的,听不进去,一会摸索手机,一会摸索电脑,对自己进行观察,看到自己完全不关心,提不起兴趣,知道,然后又听,但是不行,又跑出来,知道同学再认真分享,认真听,老师一直贴进去,但是发现自己一直在外面,进去2分钟又出来,发现课程最大的难点对于我来说就是做分享,好像那个自我根本不会在乎别人,听了一会好像和我没关系,或者不热闹,好像就没兴趣,就完全进不去了,老想着出去逛。一节课下来,内部很烦躁。

二、视觉练习课的方案
目标:获得对视觉的全实感受
1、对上节课大家感觉练习中的整体回顾,引导同学们分享上周的感觉体会练习,以打包的形式进行回顾回答。
2、根据大家作业,请大家反馈在看的练习中,所获得感觉经验中,将外部刺激物与内部感觉进行真实性对比,外部刺激物真正的被看到多少,请大家以打分的形式进行回复。
3、保留这个感觉,听同学分享。
4、分享结束后,让大家从分享中,分辨一下外部刺激物,内部感觉的刺激物情况,进行真实性、完整性校验。
5、休息5分钟。
6、对休息前的问题,再次明确,请同学们进行对比分享。(分享打包进入课程主题)
7、提出视觉的基本理论特征,给同学们推荐一个刺激物,进行训练。
8、提出视觉练习作业,视觉练习中体会到什么?

方案编制心得
这一次因为有自己上节课的练习经验,也有前期的经验,这次似乎方案编写似乎能有个脉络线,就想着我自己该怎么做,然后把我是怎么做的,回到培训师位置去思考,怎么把我怎么做的做出来,结合前期课程的总结,跟着也模拟一遍,似乎能够做出一个整体方案。在方案中,我发现目标很重要,当目标方向对头了,好像心里一是少了那种没有内容讲,讲什么的疑问;二是心里会想着怎么达到目标,而少了其他想象的恐惧;做方案的时候心里没有想着我这个对不对,回想着老师之前上课的步骤有所代入,但是好像没有那么多不属于编制方案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5 19: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2-1-5 21:32 编辑

第八周  第五课听觉课的上法

一、第四课评课老师怎么做的?
1,总结前面三课内容,再次以诚心正意的方式对课程进行承上,继续强调本章节重点格物致知,让大家再次强化这条路,再走夯实。
2,同学分享。
3,让同学提出分享感受,引出主题内容,为什么分享,分享在展现什么?对心理观察的过程,提出最有代表性的要点,正确的(不断的看,就这样不断的损,不断的兑)和我们经常出现的点(自生)都给出提示。
4,休息,转换一下心境。
5,提出下节课程练习方法。罩场与观物。并提出明确次数要求,其中对每一次时间给出提示,使同学对如何保持练习有了初步总体感受。
6,有现场练习的感受,果断下课,使之一直持续。

我的差距:
1,对视觉练习该怎么做自己不清楚。
2,同学分享目标是什么?做这个事是为了展现什么?今天第一次明明白白的去知道。同时这也是我的最大难点,总是没法做到跟随,总是断断续续的。
3,心不专,不静。

二、第五课课后练习 说设计听觉课程序、课文、练习,并根据自己的设计对听觉课做出自己的评论。
(一)课程方案
1、回顾前面四节课内容,什么是心理,怎么走进心理,触摸到诚心正意,对感觉到认识理解,开始体会格物致知,然后进入实际触摸熟悉阶段,先进行视觉练习,做了罩场与视觉练习,对同学们这一周练习下来的整体情况进行询问,实现对前面课程的总结,回顾,引导进入本节课程内容。
2、通过对同学们一周来的罩场和视觉练习情况,进行评述,巩固练习感受,罩场和视觉练习让我们感受到和以往不同的体会,在此明确和夯实对心里的触摸和操作路径。提问:我们心里感觉有些什么操作?然后汇总格物致知怎么做?并不断明确诚心正意。
3、同学分享。(展现我们进入心理、认识心里的过程)
4、对分享体会进行打包。休息
5、提出本节课内容,视觉转换到听觉,对听觉基础心里学知识理论做重点提炼,进行讲解,形成印象。
6、引导怎么做听觉练习,放一段声音,让同学尽可能听清楚声音里的元素。
7、对现场感受进行打包。
8、布置下节课作,罩场继续,听觉练习,不少于10次。

(二)课文
上周练习,我们感受到了,专注,放松的警觉,开放,视野扩大。
内部心理操作,我们做了哪些操作动作。
瞄准目标,稳固在目标哪里不断观察,实现心的澄清。
最后体会心里状态的变化不同,我们心里与其他黏着的分离。心从一堆东西中呈现出来。

视觉我体会到了,现在体会听觉。
听觉是什么?
心理学上的理论定义
听觉不同于视觉,其感受器是对声波的机械能发生反应。
不同的发音体所发出的声波都有自己的特点,即使发出同样响度和音高的音,我们听起来的音色是不同的。
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廊和外耳道。中耳主要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由前庭器官(它与听觉无关,将在后面讨论)和耳蜗组成。听觉的感觉细胞(毛细胞)排列在基底膜上,毛细胞上有盖膜。
声波经外耳道撞生鼓膜,引起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的机械振动,从而增强声波压强把振动传向卵圆窗,推动耳蜗中的淋巴,振动在液体中传导,最后传向中耳的蜗窗。这是声传导的全过程。此外,声波还可以通过颅骨直接传入内耳,这叫声波的骨传导。
当耳蜗的淋巴液振动时,基底膜就发生振动。基底膜的振动便引起基底膜上的毛细胞同盖膜冲击,引起毛细胞的兴奋,由听觉系统传导通路(有同侧通路也有对侧通路),经四级神经元将冲动传向大脑。

引导练习,坐在桌前,仔细聆听周围声音,最好是有节奏,固定持久的,静下来,开始聆听1分钟,只听刚才选好的这段声音。

(三)课后练习
继续做罩场练习,选取一段声音,30秒到1分钟,一天不少于10次的练习
超越相关听觉的资料并分享。

方案编制感受:
根据老师的提示,除了上课流程,还要对上课课文,即老师的教务内容进行,原来老师的教务内容其实就基本上确立全课的总基调。最后的课后练习目的是要达到通过自己不断琢磨这条路径的通道。整个课文是借鉴了老师的课文内容,这个过程中才发现,虽然说承上启下,其实自己对整个操作还是不甚理解,整个过程即是复习,也是预习,作为培训师,上课前必须对整个课程设置目标要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自己必须要有深刻的体会,心里课程不比其他课程,不然就是带着学员瞎撞。对于练习来说,对于每一节课的深意基本上要属于自己有着亲自操作的,课文的旨意是在告诉同学,练习目标是什么?我们做到了什么?接下来认识的是什么?我们要准备做什么?
对于怎么上好这节课,心里得不断的反复去琢磨,这个练习作用是什么?能达到哪里?自己要亲自操作很多遍,才能出课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6:53 , Processed in 1.079647 second(s), 16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