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桃子

桃子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23: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九课 认知与语言及其逻辑

编制课程:
一、课文:
感、知、觉,这个过程,我们运用的是自己的本体系统,而我们除了本体系统,其实还有另外一套与世界打交道的系统,那是一个镜像系统,实际上这个系统在我当下打这些字的过程中就一直在发生,那就是语言。

练习,感知,觉知,觉知言语,觉知语言。

二、课堂进程:
1、对前面的所学打一个包,这一系列的练习,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本体的运行。
2、分享
3、带领感知言语和语言的产生。
4、布置练习

三、课后练习:练习,感知,觉知,觉知言语,觉知语言。

四、编制后感受:直接面对一个任务,好像比想象它,会更简洁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8 22: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九课 认知与语言及其逻辑 评课
一、课堂进程:
1、回顾,前面的所有课,我们在做什么?认。本体系统。
2、用自己的话说说认是什么,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认,工具是感觉,对象是身体、受、现象、心和真理。认的重要性。认,是本体系统的事情。知,要启动另一个系统,镜像系统。
3、分享。不知道为什么要丢掉手机。认到了,没有知。想知的是1,出来的是知2。
4、对分享的反馈。要把认和知连接起来。
5、讲解。认,和镜像系统刚刚接触时,产生的是言。言而后有语。语言是有逻辑的。逻辑是有自然属性的。
6、布置练习:首先做功课,什么是言;什么是语,逻辑是个什么东西,逻辑在现象上的起点是什么。然后做练习:感知身体的某一个部位——驻在感知的念处——觉知你的感(知),觉知你的(感)知,觉知你的知变成言,觉知你的言变成语。
二、和我的设计的不同:
我的编制过程有点敷衍。面对一个概念,首先就判断了这太复杂了,这是给自己不好好面对找的一个理由。回顾老师的课程,好像也没讲什么东西,更多的就是抛出一个东西,然后说你去练、你去做,讲解得很少。而不是先要让你的脑袋瓜想通,有些事情可能是怎么也想不通,站在岸边想,不直接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 23: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1)情绪与主体感概述  课程设计 一、课文:
在我们观察言、语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获得某种言的冲动、说出某句话的背后,必然有一个主体,或者说是一个子人格。也许你认识到了这种主体,也许没有。而你的不同状态,也决定了你会说出不同的语言、行为等。
在我们练习观察了感性到知性之间的过渡之后,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一种特别的感性反应,情绪。
情绪常常占据着我们日常身心的大量资源,影响着我们心理世界的其他过程。
外界刺激被我们接收,产生了受。这个受的值,与我们的需要之间,常常是有差值的,而对这个差值,产生的反应,是一种增益性反应,这种增益性反应就是情绪。
当我们去观察这种情绪反应,这个观察者就是我们的主体。
情绪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身心反应,但我们常常失去主体,从而导致了情绪下的一系列困扰。


二、课堂进程:
1、做了多少练习,然后说说什么是“知”,真实的知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2、学员分享。
3、分享反馈。结合知的进程,对这个分享你会说什么。
4、讲解情绪和主体感。
5、布置练习。


三、课后练习
练习程序:感知你的情绪。驻在感知的念处。觉知你的感知。
说说情绪和主体感分别是什么。


四、编制后感受:
有点不明白课程怎么忽然转到情绪的主题了。设计了课程之后还是懵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7 22: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30课情绪和主体感观察(1)情绪和主体感概述评课
一、课堂进程
1、上周没上课,大家对这件事情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两种:和他有关的,和我有关的。出现事情的时候,是使用感觉认的方式在关照?还是用镜像系统来关照?这也是我们的个人特点。人的功能状态是不同的。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两种方式你的功能状态和结果是不一样的。——结合课程理解生活。
2、感觉认,叫觉性,感性。感性也是觉性。我们把它总结为感性。感性和知性对立。人的一套基本的生存手艺——感性/认知学了这套手艺之后,用它来认识世界,认识我们的心理活动。我们现在的精神生活里最重要的事情——主体感和情绪。——过渡到下节课内容。
4、学员分享及反馈:苗苗,关于忠诚,怎么一忠诚就丢了自己,这也不是父母要的忠诚。忠诚是成长起来的意思。感觉认,觉性就是忠诚。
对分享的反馈:整个过程展现如何对自己的情绪做感觉认。
感觉认是程序性知识,我们用这个程序认过了:身、受、现象、心、真理。
6、什么是主体感,什么是情绪。主体感来自我们对事情的重视。情绪是拿来反应我好不好的,离不开个我字。主体感和情绪合起来叫感受。
布置练习:内部去认;记录成一个表。
二、和我的不同
课程的衔接上,我没理解怎么转到的情绪和主体感,原来是用感觉认的一套手艺来观察心理现象。学了这个东西要立马来用,而不是学完了就学下一个了。
对情绪和主体感的理解,我的不够深入,主体感是来自对事情的重视的,情绪来自对自己感受的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7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31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2)恐惧-焦虑与安宁-动荡感  课程编制


一、课文:
上周我们做了对情绪和主体感的一个基本的观察,如果要对这二者进行一个基本分类的话,你会怎么分呢?
从情绪的视角出发,人的情绪性功能需要完成对自身满足性的确认或者不不满足性质的分辨:
  1、愉悦情绪,是对自身具有某种满足性的体验。持续深刻的满足发展为“幸福”。
  2、悲痛情绪,是对自身不具备某种或者全部满足性的体验。持续深刻的悲痛发展为抑郁。
  3、愤怒情绪,是将导致不满足的刺激因素分辨为“侵犯”时的体验。持续深刻的愤怒发展为敌意。
  4、恐惧情绪,是将导致不满足的刺激因素分辨为“威胁”时的体验。持续深刻的恐惧发展为焦虑。


从主体感的视角出发,人的主体性从功能上有安宁-动荡感之分。


二、课堂进程:
1、练习观察过几种情绪?几种不同的主体感?
2、学员分享
3、对分享的反馈。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主体感?
4、对情绪和主体感的分类的讲解。
5、布置练习。


三、课后练习:
体验恐惧-焦虑情绪,和主体感的安宁-动荡感。


四、编制后感受:
对主体感和情绪的理解还是不够,显示出功课不扎实来了。好像很多东西都抛诸脑后了。看了老师的课文,发现自己的主体感是常常缺乏的,就掉进了情绪里,也就没有理解出情绪和主体感的不同来。感觉到了自己的不专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8 22: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2-9-15 19:58 编辑

一、课堂进程:
1、情绪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有时候我们感觉到它就是生命,有时候它又是麻烦,这会让你有何推论?人这个物种有问题吗?——情绪不是人的标配,是人的病态。
2、情绪和主体感不一样。我们看不到人没有情绪,因为我们眼里只有情绪。举例,和尚,大喝,主体感是自带威势的,你来不及反抗,就会照着做,你回馈的不是情绪。
3、感性体验的观察做了一个星期,你有什么要说的?——根据大家的回应,观察状态,对主体感和情绪做了进一步回应,公心,私心。
4、本周内容:对恐惧-焦虑(两种情绪)和安宁-动荡感(同一个坐标轴上的)的观察。
5、分享:小陈。合作的人藐视我,私心主导,打架,公心(理智)被压制了。两个司令,背后缺个总司令。
6、对分享的反馈:情绪的特征就是一根筋、横冲直撞,私心有问题不在于私心的目的有问题,而是私心的自我坚守其实无法达到私心的目的。拿私心的动力实现公心(理智)的目标。教化私心,让它也变成公心,方法在于感--认,公心私心为一(不是合作),这就是消灭了情绪。
7、本周内容讲解。对感性观察的四个指标做更详细的讲解和要求。
(1)生理唤醒,对身体的受的观察;
(2)主观体验:是镜像系统的描述。包括对性质/主题的描述(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和5个指标:①紧张度:两个动机之间斗争的紧迫性;②强度③快感度④复杂程度⑤确定度:那个感性反应采取的行动是否犹豫,心里是否干干净净地确定要做什么。
(3)感性行为:包括了表情、语调、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4)感性活动的动机:两个方法:①就一句话说清楚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不要说复杂;②深入到内心深处去感--认。
8、布置练习:本周就观察恐惧和安宁-动荡感。方法:无论是情绪还是主体感,先只记录为恐惧,再去分辨感受的动机性。如果是情绪和主体感都有,则分别记录占比。如果是纯主体感,就做确认和分辨,巩固一下,假设如果不是主体性会是什么样子。

二、和我的不同
我说不清楚什么是主体感。这个差距好像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硬功夫不够,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说不出来的就真说不出来。那我觉得还是要多练,在各种场景中去练,要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4 21: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3)悲痛-抑郁与活力-无力感 课程编制


一、课文:本周使用的观察材料是悲痛-抑郁与活力-无力感。

二、课堂进程:
1、这周的练习,让你想说什么。
2、对于感性活动动机的体验,有什么想说的。
3、分享。
4、对分享的反馈。
5、讲解:悲痛-抑郁与活力-无力感。
6、布置练习


三、课后练习:
继续运用感-觉-认的方式去练习观察和记录悲痛-抑郁与活力-无力感。


四、编制后感受:
看到这节课的标题中的“悲痛-抑郁与活力-无力感”,整个人都会感觉无力。很排斥这种感觉。我想我从来没就没学会过用主体感来承载这类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21: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2-8-31 21:53 编辑

第三十二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3)“悲痛-抑郁”和“活力-无力感”评课:
一、课堂进程
1、对练习的反馈:
1)反馈作业表现出来的两个极端的情况:一种是能够把握住对动机的分辨,另外一种是特别不能把握。好像在前面习得的能力都被屏蔽掉了。
2)引导认识哪里做错了。对受,和受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的活动的观察,其实是课程一开始的练习的补充。在做什么的时候接触过受?做感觉认的练习时,接触过受。我们认了身体、受、现象、心、真理,这一系列认的对象,加起来就是我和我的生活(世界)一个活着的系统,或者说,加起来就成了包括我在内的系统。包括我在内的系统,我们都去认过了,识过了,我在我的系统里就会好一点,活得好一点。学习,学所有的知识,就是希望对我和我所在的系统之间的关系变得美妙一点。所以中国古人是把学问做在身上的,不是写在书上。把情绪单独提出来练习,是因为,我们要把感觉认这一套手艺拿来用,拿来改善生活,而情绪最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你为什么要做这个练习?改善生活。情绪最影响我们的生活。做得好的,是不是用感觉认做的对情绪和主体感的区分?做得不那么好的,你是拿什么在做呢?理性思维,我心里认定是这个样子,你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是在知上去知。而感觉认是没说知的,至少跟知不是一回事的。
3)引导正确的操作。把情绪和主体感区分开来的关键操作,是识别动机。我以什么动机做了什么事,然后我就产生了这种感性体验?有三个环节,首先动机客观存在,二是在这个动机的驱使之下我们做了一系列事情,三是做完了在我的内部产生了某种体验,体验的内容我们用了3类指标来描述,这些体验不是一开始就有,怎么开始有的?是什么东西跟感性体验的内容的增加同时在出现呢?那对面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操作。我被开水烫了,我首先意识到的是我被开水烫的感受,我做了什么?我在弄开水,开水被我弄了倒到我手上了,那我为什么要弄那个水呢?我是要干啥呢?这就追到动机了。
4)带领识别主体感和情绪的动机的区别。这样跟大家回顾了,你想说什么?——用认的操作就会识别到动机,动机驱使下我们的行为,以及这个行为在我们身上产生的受。用感觉认这个操作就能追溯到这些东西。感觉认怎么做的?感知我的声音,觉知你的感知——在这个练习中你的动机是什么?就是听清楚。很明确的动机。这是我们在做感觉认的时候的动机。换一个场景,我把你踩了一脚,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地,然后若无其事地走,你的动机是什么?你干啥,搞清楚,讨回公道……你之所以要搞清楚问清楚,你是想干什么?你为什么要搞清楚?——为了保护你自己。这是真正的动机。“保护自己”和“听清楚”,两个动机,有啥不同?这两个动机给你制造的内部氛围有何不同?“保护自己”是晕的、浑浊的、单一的、狭窄的,不安定的。“听清楚”,这个时候是人的感觉。而要保护我自己的时候,是一头蛮牛,和理性的人的感觉不一样,这就是情绪的感觉。
5)以上是对练习的回顾,这个回顾你收获到什么?
2、说说接下来的课程。接下来的练习,希望大家可以识别到真正的动机。用感觉认这套手艺,优先来面对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情绪。本周的主体感选的是无力-活力感,情绪选的是悲痛-抑郁。
3、学员分享。连潞琴。我有一种创伤、沉重的感觉,我不知道是主体感还是情绪。
4、对分享的反馈:为什么她认为青蛙是主体,心眼是情绪?——识别主体感和情绪的不同。
5、布置练习:读帖子,体会感受观察中的动机观察要点,运用感觉认的操作观察“悲痛-抑郁”和“活力-无力感”的体验结构,并从体验上区分它们的动机。

二、与我的设计的不同:
我自己有点懵,对于动机识别这里。好像整个人就处在一种懵懵的状态,有一个强烈的背景音乐,所以对事情有点浮。对于课程,好像很多是吃老本,基于以前学的留在脑子里的东西,没有新的现场的东西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22: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三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4)“愤怒-敌意”和“秩序-混乱感”上法


一、课文:
本周继续运用感觉认这套手艺,去识别“愤怒-敌意”和“秩序-混乱感”。


二、课堂进程:
1、对练习的反馈。对如何识别动机,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2、说说这节课的内容。
3、学员分享。
4、对分享的反馈。哪个状态是主体感,哪个是情绪?
5、布置练习。


三、课后练习:运用感觉认这套手艺,去识别“愤怒-敌意”和“秩序-混乱感”在体验结构,并从体验上区分它们的动机。


四、编后感:我才有点意识到,愤怒-敌意和秩序-混乱感放在一起,以及其他的那几组,好像是因为这两种东西是很容易混淆的。而人的感性活动并不只是情绪,而是包含了情绪和主体感的,这是这个课程区别与其他心理学课程的。这么长时间我在干嘛呢,我躲在屋子里让别人的东西去应付别人的世界,我坐在屋子里等着收成果,事情跟我的关系不大,这个描述还蛮恰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21: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一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4)愤怒-敌意与秩序-混乱感评课

一、老师的课堂进程分析:
1、关于怎么样才能识别到真正的动机。这三周我们都在试图认识感性活动,两类感性活动:情绪和主体感。枢纽是动机不同。情绪,是病态表达,是诈尸,伪人,活着的不是真正的人性,是鬼。心足够安静,就能读到动机,能实现最细微的修改。
2、引导打包:三周下来,关于主题感、情绪和动机,想说什么?
3、学员分享:舒心。
4、对分享的反馈。——围绕对感性活动的认的情况在反馈。
5、本周的新内容:
(1)关于秩序感和愤怒本身。愤怒,是和自己的所有权有关的,别人模仿我,我会愤怒,是我的唯一性这个默认秩序被侵犯。有时人感受到生气,却感到正义、接地气、踏实,这是秩序感。这二者的界限:①一个是情绪一个是主体感;②秩序感被破坏的程度不一样;③我和我们(系统),私和公的区别。特殊现象是:我自认为我在维持系统,实际上却是错的。
(2)关于练习的操作步骤。

二、和我的设计的不同:
我自己对主体感和情绪的动机的不同之处体验得不深,不够有质感,所以引导有限。练习和总结,历和阅都做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5 05:22 , Processed in 1.086079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