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静的《素问》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9-4 14: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一、吟诵(见微盘)

二、查字
骂詈(lì):恶言正斥曰骂,旁及诽谤咒诅曰詈。骂詈即骂人的意思。

三、原文及翻译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歧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翻译:黄帝问道:足阳明经脉发生病变时,病人就会厌恶人声和火,听到木器响动的声音就会惊恐惧怕,但听到打钟击鼓的声音却不为所动,听到木音就惊怕的原因是什么呢?希望听听其中的缘故。岐伯回答说:足阳明经是胃的经脉,胃在五行中属土,所以听到木音而惊怕的,是因为土惧怕被木克的缘故。

帝曰:善。其恶火何也?歧伯曰: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则之热,热甚则恶火。帝曰:其恶人何也?歧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翻译:黄帝说:讲得好!病人厌恶火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足阳明胃主一身之肌肉,其经脉多血多气,外邪侵犯阳明经就会发热,发热严重就会厌恶火了。黄帝问:病人厌恶见人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足阳明经气上逆,则会呼吸喘促,心中郁闷不舒,心中郁闷就不喜欢见人。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歧伯曰:厥逆连藏则死,连经则生。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歧伯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歧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歧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翻译:黄帝问:有的病人发生喘促后会死亡,有的病人虽喘促却不会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阳明经气厥逆影响到内脏的就会死亡,如果仅影响到经脉就不会死亡。黄帝说:讲得好!有的病人病情严重时,把衣服脱掉乱跑,登上高处任意歌唱,有的甚至数日不进饮食,却能越墙上屋,而所到之处,都不是他平时所能上去的,生病之后反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上去,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四肢是人体各阳经的根本,阳气旺盛则四肢充实,四肢充实则能够登上高处。黄帝问:病人脱掉衣服乱跑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邪热亢盛于全身,所以会脱掉衣服到处乱跑。黄帝问:病人胡言乱语、骂人,不知避讳亲疏远近,高声歌唱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阳热亢盛则扰乱心神,使其神志失常,所以狂妄叫骂,不避亲疏远近,不想吃饭;不想吃饭,所以到处乱跑。

四、体会
此篇讲阳明脉病情状,阳盛,其描绘的情状如同魏晋时代喝“五石散”的名士,用过后阳气过盛,故多弃衣而走、登高而歌。另分析病状时,五行相生相克具体直观的呈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0 13: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热论篇第三十一

一、吟诵(见微盘)

二、查字

三、原文及翻译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原闻其故。歧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翻译;黄帝问道:现在所说的外感发热的疾病,都属于伤寒一类,其中有的痊愈,有的死亡,死亡的往往在六七日之间,痊愈的都在十日以上,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不知如何解释,想听听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说:太阳经为六经之长,统摄阳分,故诸阳皆隶属于太阳。太阳的经脉连于风府,与督脉、阳维相会,循行于巅背之表,所以太阳为诸阳主气,主一身之表。人感受寒邪以后,就要发热,发热虽重,一般不会死亡;如果阴阳二经表里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就难免于死亡了。

帝曰:原闻其状。歧伯曰:伤害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乾,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于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乾。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翻译:黄帝说:我想知道伤寒的症状。岐伯说:伤寒病一日,为太阳经感受寒邪,足太阳经脉从头下项,侠脊抵腰中,所以头项痛,腰脊强直不舒。二日阳明经受病,阳明主肌肉,足阳明经脉挟鼻络于目,下行入腹,所以身热目痛而鼻干,不能安卧。三日少阳经受病,少阳主骨,足少阳经脉,循胁肋而上络于耳,所以胸肋痛而耳聋。 若三阳经络皆受病,尚未入里入阴的,都可以发汗而愈。四日太阴经受病,足太阴经脉散布于胃中,上络于咽,所以腹中胀满而咽干。五日少阴经受病,足少阴经脉贯肾,络肺,上系舌本,所以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经受病,足厥阴经脉环阴器而络于肝,所以烦闷而阴囊收缩。如果三阴三阳经脉和五脏六腑均受病,以致营卫不能运行,五脏之气不通,人就要死亡了。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阳病衰,渴止不满,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缩,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翻译:如果病不是阴阳表里两感于寒邪的,则第七日太阳病衰,头痛稍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稍退;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将逐渐能听到声音;十日太阴病衰,腹满已消, 恢复正常,而欲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口不渴,不胀满,舌不干,能打喷嚏;十二日厥阴病衰,阴囊松弛,渐从少腹下垂。至此,大邪之气已去,病也逐渐痊愈。黄帝说:怎么治疗呢?岐伯说:治疗时,应根据病在何脏和经,分别予以施治,病将日渐衰退而愈。对这类病的治疗原则,一般病未满三日,而邪犹在表的,可发汗而愈;病已满三日,邪已入里的,可以泻下而愈。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歧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也,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
翻译:黄帝说:热病已经痊愈,常有余邪不尽,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凡是余邪不尽的,都是因为在发热较重的时候强进饮食,所以有余热遗留。像这样的病,都是病逝虽然已经衰退,但尚有余热蕴藏于内,如勉强病人进食,则必因饮食不化而生热,与残存的余热相薄,则两热相合,又重新发热,所以有余热不尽的情况出现。

帝曰:善。治遗奈何?歧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歧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翻译:黄帝说:好。怎样治疗余热不尽呢?岐伯说:应诊察病的虚实,或补或泻,予以适当的治疗,可使其病痊愈。黄帝说:发热的病人在护理上有什么禁忌呢?岐伯说:当病人热势稍衰的时候,吃了肉食,病即复发;如果饮食过多,则出现余热不尽,这都是热病所应当禁忌的。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于其病形何如?歧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乾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翻译:黄帝说:表里同伤于寒邪的两感证,其脉和症状是怎样的呢?岐伯说:阴阳两表里同时感受寒邪的两感证,第一日为太阳与少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太阳的头痛,又有少阴的口干和烦闷;二日为阳明与太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阳明的身热谵言妄语,又有太阳的腹满不欲食;三日为少阳与厥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少阳之耳聋,又有厥阴的阴囊收缩和四肢发冷。如果病逝发张展至水浆不入,神昏不知人的程度,到第六天便死亡了。

帝曰: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歧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翻译;黄帝说:病已发展至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象这样的病,要三天以后死亡,是什么道理呢?岐伯说:阴阳为十二经之长,此经脉的气血最盛,所以病人容易神识昏迷。三天以后,阳明的气血已经竭尽,所以就要死亡。大凡伤于寒邪而成为温热病的,病发于夏至日以前的就称之为温病,病发于夏至日以后的就称之为暑病。暑病汗出,可使暑热从汗散泄,所以暑病汗出,不要制止。

四、体会
   此篇讲热病生成原理、发展进程及其治疗。从其病程来看,阳病比阴病易治,阴病入里,调治更难。感觉阳病应称为“疾”,阴病方称为“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0 16: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刺热篇第三十二

一、吟诵(见微盘)

二、查字

䯒:牛脊後骨。

痠:疼痛;酸痛。

員:圆的本字。

三、原文及翻译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燥,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翻译:
肝脏发生热病,先出现小便黄,腹痛,多卧,身发热。当气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狂言惊骇,胁部满痛,手足躁扰不得安卧;逢到庚辛日,则因木受金克 而病重,若逢甲已日木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将在庚辛日死亡。治疗时,应刺足厥阴肝和足少阳胆经。若肝气上逆,则见头痛眩晕,这是因热邪循肝脉上冲于头所致。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翻译:心脏发热病,先觉得心中不愉快,数天以后始发热,当热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突然心痛,烦闷,时呕,头痛,面赤,无汗;逢到壬癸日,则因火受水克而病重,若逢丙丁日火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将在壬癸日死亡。治疗时,应刺手少阴心和手太阳小肠经。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太阴、阳明。
翻译:脾脏发生热病,先感觉头重,面颊痛,心烦,额部发青,欲呕,身热。当热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腰痛不可以俯仰,腹部胀满而泄泻,两颌部疼痛,逢到甲已日木旺时,则因土受木克而病重,若逢戊日土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就会在甲已日死亡。治疗时,刺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经。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翻译:肺脏发生热病,先感到体表淅淅然寒冷,毫毛竖立,畏恶风寒,舌上发黄,全身发热。当热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气喘咳嗽,疼痛走窜于胸膺背部,不能太息, 头痛得很厉害,汗出而恶寒,逢丙丁日火旺时,则因金受火克而病重,若逢庚辛日金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就会在丙丁日死亡。治疗时, 刺手太阴肺和手阳明大肠经,刺出其血如大豆样大,则热邪去而经脉和,病可立愈。

肾热病者,先腰痛䯒痠,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䯒寒且痠,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員員淡淡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
翻译:肾脏发生热病,先觉腰痛和小腿发痠,口渴得很厉害,频频饮水,全身发热。当邪热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项痛而强直,小腿寒冷痠痛,足心发热,不欲言语。如果肾气上逆,则项痛头眩晕而摇动不定,逢利戊已日土旺时,则因水受土克而病重,若逢壬癸日水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就会在戊已日死 亡。治疗时,刺足少阴肾和足太阳膀胱经。以上所说的诸脏之大汗出,都是到了各脏器旺之日,正胜邪却,即大汗出而热退病愈。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頣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翻译:肝脏发生热病,左颊部先见赤色;心脏发生热病,额部先见赤色;脾脏发生热病,鼻部先见赤色;肺脏发生热病,右颊部先见赤色, 肾脏发生热病,颐部先见赤色。病虽然还没有发作,但面部已有赤色出现,就应予以刺治,这叫做“治未病”。

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
翻译:热病只在五脏色部所在出现赤色,并未见到其他症状的,为病尚轻浅,若予以及时治疗,则至其当旺之,病即可愈;若治疗不当,应泻反补,应补反泻,就会延长病程,虚通过三次当旺之日,始能病愈;若一再误治, 势必使病情恶化而造成死亡。诸脏热病应当汗出的,都是至其当旺之日,大汗出而病愈。

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
翻译:凡治疗热病,应在喝些清凉的饮料,以解里热之后,再进行针刺,并且要病人衣服穿得单薄些,居住于凉爽的地方,以解除表热,如此使表里热退身凉而病愈。


热病先胸胁痛,手足燥,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热病始于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阴,病甚为五十九刺。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
翻译:热病先出现胸胁痛,手足躁扰不安的,是邪在足少阳经,应刺足 少阳经以泻阳分之邪,补足太阴经以培补脾土,病重的就用“五十九刺”的方法。热病先手臂痛的,是病在上而发于阳,刺手阳明、太阴二经之穴,汗出则热止。热病开始发于头部的,是太阳为病,刺足太阳颈项部的穴位,汗出则热止。热病开始发于足胫部的,是病发于阳而始于下,刺足阳明经穴,汗出则热止。热病先出现身 体重,骨节痛,耳聋,昏倦嗜睡的,是发于少阴的热病,刺足少阴经之穴,病重的用“五十九刺”的方法。热病先出现头眩晕昏冒而后发热,胸胁满的,是病发于少阳,并将传入少阴,使阴阳枢机失常,刺足少阴和足少阳二经,使邪从枢转而外出。

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翻译:太阳经脉之病,赤色出现于颧骨部的,这是热病,若色泽尚未暗晦,病尚轻浅,至其当旺之时,可以得汗出而病愈。若同时又见少阴经的脉证,此为木盛水衰的死证,死期不过三日,这是因为热病已连于肾。少阳经脉之病,赤色出现于面颊的前方,这是少阳经脉热病,若色泽尚未暗晦,是病邪尚浅,至其当旺之时,可以得汗出而病愈。若同时又见少阴脉色现于颊部,是母胜其子的死证,其死期不过三日。

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鬲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荣在骶也。项上三椎,陷者中也。颊下逆颧为大瘕。下牙车为腹满。颧后为胁痛。颊上者,鬲上也。
翻译:治疗热病的气穴:第三脊椎下方主治胸中的热病,第四脊椎下方主治膈中的热病,第五脊椎下方主治肝热病,第六脊椎下方主治脾热病,第七脊椎下方主治肾热病。治疗热病,即取穴于上,以泻阳邪,当再取穴于下,以补阴气,在下取穴在尾骶骨处。项部第三椎以下凹陷处的中央部位是大椎穴,由此向下便是脊椎的开始。诊察面部之色,可以推知腹部疾病,如颊部赤色由下向上到颧骨部,为有“大瘕泄”病;见赤色自颊下行至颊车部,为腹部胀满;赤色见于颧骨后侧,为胁痛;赤色见于颊上,为病在膈上。

四、体会
此篇讲热病的针刺之法,细分了五藏热病之不同症状。对经络和穴位未掌握其明细,也未动手扎针,虽知经文之理,始终只在表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3 21: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一、吟诵(见微盘)

二、查字
俾:  bǐ 〈名〉(形声。从人,卑声。本义:门役)

胕:fú  浮肿:“寒热~肿。”
痝:máng  病困。酒病。肿起:“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然浮肿。”
壅:yōng  堵塞:~塞(sāi ㄙㄞ)。~滞。~蔽。用土或肥料培在植物的根部:~土。~肥。

三、原文及翻译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歧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帝曰:愿闻其说。歧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榖,榖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翻译:黄帝问道:有的温热病患者,汗出以后,随即又发热,脉象急疾躁动,其病势不仅没有因汗出而衰减,反而出现言语狂乱,不进饮食等症状,这叫什么病?岐伯回答说:这种病叫阴阳交,阴阳交是死症。黄帝说: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岐伯说:人所以能够出汗,是依赖于水谷所化生的精气,水谷之精气旺盛,便能胜过邪气而出汗,现在邪气与正气交争于骨肉之间,能够得到汗出的是邪气退而精气胜,精气胜的应当能进饮食而不再发热。复发热是邪气尚留,汗出是精气胜邪,现在汗出后又复发热,是邪气胜过精气。不进饮食,则精气得不到继续补益,邪热又逗留不去,这样发展下去,病人的生命就会立即发生危险。《热论》中也曾说:汗出而脉仍躁盛,是死证。现在其脉象不与汗出相应,是精气已经不能胜过邪气,死亡的征象已是很明显的了。况且狂言乱语是神志失常,神志失常是死证。现在已出现了三种死 证,却没有一点生机,病虽可能因汗出而暂时减轻,但终究是要死亡的。

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歧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帝曰:愿卒闻之。歧伯曰:臣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表里刺之,饮之服汤。
翻译:黄帝说:有的病全身发热,汗出,烦闷,其烦闷并不因汗出而缓解,这是什么病呢?岐伯说:汗出而全身发热,是因感受了风邪;烦闷不解,是由于下气上逆所致, 病名叫风厥。黄帝说:希望你能详尽地讲给我听。岐伯说:太阳为诸阳主气,主人一身之表,所以太阳首先感受风邪的侵袭。少阴与太阳相为表里,表病则里必应之,少阴手太阳发热的影响,其气亦从之而上逆,上逆便称为厥。黄帝说:怎么治疗呢?岐伯说:治疗时应并刺太阳、少阴表里两经,即刺太阳以泻风热之邪,刺少阴以降上逆之气,并内服汤药。

帝曰:劳风为病何如?歧伯曰: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瞑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以救俯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翻译:黄帝说:劳风的病情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劳风的受邪部位常在肺下,其发病的症状,使人头项强直,头昏眩而视物不清,唾出粘痰似涕,恶风而寒栗,这就是劳风病的发病情况。黄帝说:怎样治疗呢?岐伯说:首先应使其胸中通畅,俯仰自如。肾经充盛的青年人,太阳之气能引肾经外布,则水能济火,经适当治疗,可三日而愈;中年人精气稍衰,须五日可愈;老年人精气已衰,水不济火,须七日始愈。这种病人,咳出青黄色粘痰,其状似脓,凝结成块,大小如弹丸,应使痰从口中或鼻中排出,如果不能咳出,就要伤其肺,肺伤则死。

帝曰:有病肾风者,而胕痝然,壅害于言,可刺不?歧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帝曰:其至何如?歧伯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乾若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则咳,病名曰风水,论在《刺法》中。
翻译:黄帝说:有患肾风的人,面部浮肿,目下壅起,妨害言语,这种病可以用针刺治疗吗?岐伯说:虚证不能用刺。如果不应当刺而误刺,必伤其真气,使其脏气虚,五天以后,则病气复至而病势加重。黄帝说:病气至时情况怎样呢?岐伯说:病气至时,病人必感到少气,时发热,时常觉得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中干渴,小便色黄,目下浮肿,腹中鸣响,身体沉重,行动困难。如患者是妇女则月经闭止,心烦而不能饮食,不能仰卧,仰卧就咳嗽得很厉害,此病叫风水,在《刺法》中有所论述。

帝曰:愿闻其说。歧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合也。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
翻译:黄帝说: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岐伯说:邪气之所以能够侵犯人体,是由于其正气先虚。肾脏属阴,风邪属阳。肾阴不足,风阳便乘虚侵入,所以呼吸少气,时时发热而汗出。小便色黄,是因为腹中有热。不能仰卧,是以内水气上乘于胃,而胃中不和。仰卧则咳嗽加剧,是因为水气上迫于肺。凡是有水气病的,目下部先出现微肿。

帝曰:何以言?歧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乾,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帝曰:善。
翻译:黄帝说:为什么?岐伯说:水是属阴的,目下也是属阴的部位,腹部也是至阴所在之处,所以腹中有水的,必使目下部位微肿。水邪之气上泛凌心,迫使脏真心火之气上逆,所以口苦咽干,不能仰卧,仰卧则水气上逆而咳出清水。凡是有水气病的人,都因水气上乘于胃而不能卧,卧则水气上凌于心而惊,逆于肺则咳嗽加剧。腹中鸣响,是胃肠中有水气窜动,其病本在于胃。若水迫于脾,则心烦不能进食。饮食不进,是水气阻隔于胃脘。身体沉重而行动困难,是因为胃的经脉下行于足部,水气随经下流所致。妇女月经不来,是因为水气阻滞,胞脉闭塞不通的缘故。胞脉属于心而下络于胞中,现水气上迫于肺,使心气不得下通,所以胞脉闭而月经不来。黄帝说:好!

四、体会
此篇主要讲热病几种具体病症,如阴阳交、风厥、劳风、风水等。可见防风邪之重要,近年自关注学习中医来,特别注意防各类风,受寒感冒等明显减少。另病症多由阴阳失调导致,如简单划分,人类疾病就三阴三阳,大道至简。在充分感知身体情志的基础上,时时有调理阴阳的弦,也是养身养心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4 17: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一、吟诵(见微盘)

二、查字
攣:luán表示将双手系绑,限制自由。造字本义:动词,束手拘捕。


三、原文及翻译

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了,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歧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歧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翻译:黄帝道:有的病人,四肢发热,遇到风寒,热得更加厉害,如同炙于火上一般,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这是由于阴气少而阳气胜,所以发热而烦闷。黄帝说:有的人穿的衣服并不单薄,也没有为寒邪所中,却总觉得寒气从内而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是由于这种人多痹气,阳气少而阴气多,所以经常感觉身体发冷,象从冷水中出来一样。

帝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歧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减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
翻译:黄帝说:有的人四肢发热,一遇到风寒,便觉得身如热火熏炙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这种人多因素体阴虚而阳气胜。四肢属阳,风邪也属阳,属阳的四肢 感受属阳的风邪,是两阳相并,则阳气更加亢盛,阳气益盛则阴气日益虚少,致衰少的阴气不能熄灭旺盛的阳火,形成了阳气独旺的局面。现阳气独旺,便不能生长,因阳气独生而生机停止。所以这种四肢热逢风而热的如炙如火的,其人必然肌肉逐渐消瘦。

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歧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气,心二阳也,肾孤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攣节也。
翻译:黄帝说:有的人身体寒凉,虽进汤不能使之热,多穿衣服也不能使之温,但却不恶寒战栗,这是什么病呢?岐伯说:这种人平素即肾水之气盛,又经常接近水湿, 致水寒之气偏盛,而太阳之阳气偏衰,太阳之阳气衰则肾之枯竭不长。肾是水脏,主生长骨髓,肾脂不生则骨髓不能充满,故寒冷至骨。其所以不能战栗,是因为肝是一阳,心是二阳,一个独阴的肾水,胜不过心肝二阳之火,所以虽寒冷,但不战栗,这种病叫“骨痹”,病人必骨节拘挛。

帝曰: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歧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
翻译:黄帝说:有的人皮肉麻木沉重,虽穿上棉衣,仍然如故,这是什么病呢?岐伯说:这是由于营气虚而卫气实所致。营气虚弱则皮肉麻木不仁,卫气虚弱,则肢体不能举动,营气与卫气具虚,则既麻木不仁,又不能举动,所以皮肉更加麻木沉重。若人的形体与内脏的神志不能相互为用,就要死亡。

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藏使然?愿闻其故。歧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脘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合,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安。此之谓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帝曰:善。
翻译:黄帝说:人病气逆,有的不能安卧而呼吸有声;有的不能安卧而呼吸无声;有的起居如常而呼吸有声;有的能够安卧,行动则气喘;有的不能安卧,也不能行动而气喘;有的不能安卧,卧则气喘。是哪些脏腑发病,使之这样呢?我想知道是什么缘故。岐伯说:不能安卧而呼吸有声的,是阳明经脉之气上逆。足三阳的经脉,从头到足,都是下行的,现在足阳明经脉之气上逆而行,所以呼吸不利而有声。阳明是胃脉,胃是六腑之海,胃气亦以下行为顺,若阳明经脉之气逆,胃气便不得循常道而下行,所以不能平卧。《下经》曾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这个意思。若起居如常而呼吸有声的,这是由于肺之脉络不顺,络脉不能随着经脉之气上下,故其气留滞于经脉而不行于络脉。但络脉生病是比较轻微的,所以虽呼吸不利有声,但起居如常。若不能安卧,卧则气喘的,是由于水气侵犯所致。水气是循着津液流行的道路而流动的。肾是水脏,主持津液,如肾病不能主水,水气上逆而犯肺,则人即不能平卧而气喘。黄帝说:好!

四、体会
此篇主要讲阴阳虚实、经络不通等失调的逆症,肺络之逆、肾水之逆、胃气之逆病理及病象。其中“胃不和,则卧不安”,想到自己一段时间连日加班,总是近晚上十点多才吃饭,未及让胃充分工作就睡觉,脏腑没机会休养生息,日渐消耗阳气,手指上的半月纹几近消失殆尽,好几次咳嗽就是阳虚引起的。尊天时守天道,阴阳平衡,身心方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5 22: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疟论篇第三十五
一、吟诵(微盘)
二、查字
熇:kào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城墙上瞭望预警的多层楼台。熇,篆文(火,燃烧)(高,城墙上的楼台),表示放火烧城墙。造字本义:动词,守军暴乱,城墙失火。
三、原文放翻译
黄帝问曰:夫阂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歧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疼如破,渴欲冷饮。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歧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阴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卫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尽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
翻译:黄帝问道:一般来说,疟疾都由于感受了风邪而引起,他的修作有一定时间,这是什麽道理?岐伯回答说:疟疾开始发作的时候,先起于毫毛竖立,继而四体不舒,欲的引伸,呵欠连连,乃至寒冷发抖,下颌鼓动,腰脊疼痛;及至寒冷过去,便是全身内外发热,头痛有如破裂,口渴喜欢冷饮。黄帝道:这是什麽原因引起的?请说明它的道理。岐伯说:这是由于阴阳上下相争,虚实交替而作,阴阳虚实相互移易转化的关系。阳气并入于阴分,使阴气实而阳气虚,阳明经气虚,就寒冷发抖乃至两颌鼓动;太阳经气虚便腰背头项疼痛;三阳经气都虚,则阴气更胜,阴气胜则骨节寒冷而疼痛,寒从内生,所以内外都觉寒冷。如阴气并入阳分,则阳气实而阴气虚。阳主外,阳盛就发生外热;阴主内,阴虚就发生内热,因此外内都发热,热甚的时候就气喘口渴,所以喜欢冷饮。这都是由于夏天伤于暑气,热气过盛,并留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亦即荣气居留的所在。由于暑热内伏,使人汗孔疏松,腠理开泄,一遇秋凉,汗出而感受风邪,或者由于洗澡时感受水气,风邪水气停留于皮肤之内,与卫气相合并居于卫气流行的所在;而卫气白天行于阳分,夜里行于阴分,邪气也随之循行于阳分时则外出,循行于阴分时则内搏,阴阳内外相搏,所以每日发作。

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歧伯曰:其气之深舍,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
翻译:黄帝道:疟疾有隔日发作,为什麽?岐伯说;因为邪气舍留之处较深,向内迫近与阴分,致使阳气独行于外,而阴分之邪留着于里,阴与阳相争而不能即出,所以隔一天才发作一次。

帝曰:善。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何气使然?歧伯曰:邪气客开风府,循旅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旅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日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
翻译:黄帝道:讲得好!疟疾发作的时间,有逐日推迟,或逐日提前的,是什麽缘故?岐伯说:邪气从风府穴侵入后,循脊骨逐日逐节下移,卫气是一昼夜会于风府,而邪气却每日向下移行一节,所以其发作时间也就一天迟一天,这是由于邪气先侵袭于脊骨的关系。每当卫气会于风府时,则腠理开发,腠理开发则邪气侵入,邪气侵入与卫气交争,病就发作,因邪气日下一节,所以发病时间就日益推迟了。这种邪气侵袭风府,逐日下移一节而发病的,约经二十五日,邪气下行至骶骨;骶骨;二十六日,又入于脊内,而流注于伏肿脉;再沿冲脉上行,至九日上至于缺盆之中。因为邪气日渐上升,所以发病的时间也就一天早一天。至于隔一天发病一次的,是因为邪气内迫与五脏,横连与膜原,它所行走的道路较远,邪气深藏,循行迟缓,不能和卫气并行,邪气与卫气不得同时皆出,所以隔一天才能发作一次。

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歧伯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旅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
翻译:黄帝道:您说卫气每至于风府时,腠理开发,邪气乘机袭入,邪气入则病发作。现在又说卫气与邪气相余的部位每日下行一节,那麽发病时,邪气就不恰在于风府,而能每日发作一次,是何道理?岐伯说:以上是指邪气侵入于头项,循着脊骨而下者说的,但人体各部分的虚实不同,而邪气侵犯的部位也不一样,所以邪气所侵,不一定都在风府穴处。例如:邪中于头项的,卫气行至头顶而病发;邪中于背部的,卫气行至背部而病发;邪中于腰脊的,卫气行至腰脊而病发;邪中于手足的,卫气行至手足而病发;凡卫气所行之处,和邪气相合,那病就要发作。所以说风邪侵袭人体没有一定的部位,只要卫气与之相应,腠理开发,邪气得以凑合,这就是邪气侵入的地方,也就是发病的所在。

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歧伯曰: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
翻译:黄帝道:讲得好!风病和疟疾相似而同属一类,为什麽风病的症状持续常在,而疟疾却发作有休止呢?岐伯说:风邪为病是稽留于所中之处,所以症状持续常在;疟邪则是随着经络循行,深入体内,必须与卫气相遇,病才发作。

帝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歧伯曰: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淒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歧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瘴疟。
翻译:黄帝道:疟疾发作有先寒而后热的,为什麽?岐伯说:夏天感受了严重的暑气,便留藏在腠理皮肤之中,到秋天又伤了风邪,就成为疟疾了。所以水寒,是一种阴气,风邪是一种阳气。先伤于水寒之气,后伤于风邪,所以先寒而后热,岐伯说:这是先伤于风邪,后伤于水寒之气,所以先热而后寒,发作也有一定的时间,这名叫温疟。还有一种只发热而不恶寒的,这是由于病人的阴气先亏损于内,因此阳气独旺于外,病发作时,出现少气烦闷,手足发热,要想呕吐,这名叫瘅疟。

帝曰: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歧伯曰:经言无刺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气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至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翻译:黄帝道:医经上说有余的应当泻,不足的应当补。今发热是有余,发冷是不足。而疟疾的寒冷,虽然用热水或向火,亦不能使之温暖,及至发热,即使用冰水,也不能使之凉爽。这些寒热都是有余不足之类。但当其发冷、发热的时候,良医也无法制止,必须待其病势自行衰退之后,才可以施用刺法治疗,这是什麽缘故?请你告诉我。岐伯说:医经上说过,有高热时不能刺,脉搏纷乱时不能刺,汗出不止时不能刺,因为这正当邪盛气逆的时候,所以未可立即治疗。疟疾刚开始发作,阳气并于阴分,此时阳虚而阴盛,外表阳气虚,所以先寒冷发抖;至阴气逆乱已极,势必复出于阳分,于是阳气与阴气相并于外,此时阴分虚而阳分实,所以先热而口渴。因为疟疾并与阳分,则阳气胜,并于阴分,则阴气胜;阴气胜则发寒,阳气胜则发热。由于疟疾感受的风寒之气变化无常,所以其发作至阴阳之气俱逆极时,则寒热休止,停一段时间,又重复发作。当其病发作的时候,象火一样的猛烈,如狂风暴雨一样迅不可当。所以医经上说:当邪气盛极的时候,不可攻邪,攻之则正气也必然受伤,应该乘邪气衰退的时候而攻之,必然获得成功,便是这个意思。因此治疗疟疾,应在未发的时候,阴气尚未并于阳分,阳气尚未并于阴分,便进行适当的治疗,则正气不至于受伤,而邪气可以消灭。所以医生不能在疟疾发病的时候进行治疗,就是因为此时正当正气和邪气交争逆乱的缘故。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歧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
翻译:黄帝道:讲得好!疟疾究竟怎样治疗?时间的早晚应如何掌握?岐伯说:疟疾将发,正是阴阳将要相移之时,它必从四肢开始。若阳气已被邪伤,则阴分也必将受到邪气的影响,所以只有在未发病之先,以索劳缚其四肢末端,使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两者不能相移;劳缚以后,审察络脉的情况,见其孙络充实而郁血的部分,都要刺出其血,这是当真气尚未与邪气相并之前的一种“迎而夺之”的治法。

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歧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
翻译:黄帝道:疟疾在不发作的时候,它的情况应该怎样?岐伯说:疟气留舍于人体,必然使阴阳虚实,更替而作。当邪气所在的地方是阳分,则发热而脉搏躁急;病在阴分,则发冷而脉搏较静;病到极期,则阴阳二气都以衰惫,卫气和邪气互相分离,病就暂时休止;若卫气和邪气再相遇合,则病又发作了。

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歧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府,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或渴或不渴。
翻译:黄帝道:有些疟疾隔二日,或甚隔数日发作一次,发作时有的口渴,有的不渴,是什麽缘故?岐伯说:其所以隔几天再发作,是以为邪气与卫气相会于风府的时间不一致,有时不能相遇,不得皆出,所以停几天才发作。疟疾发病,是由于阴阳更替相胜,但其中程度上也有轻重不同,所以有的口渴,有的不渴。

帝曰:论言夏伤于暑,秋必病疟,今疟不必应者何也?歧伯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恶风,以夏病者多汗。
翻译:黄帝道:医经上说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而有些疟疾,并不是这样,是什麽道理?岐伯说: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这是指和四时发病规律相应的而言。亦有些疟疾形症不同,与四时发病规律相反的。如发于秋天的,寒冷较重;发于冬天的,寒冷较轻;发于春天的,多恶风;发于夏天的,汗出得很多。

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藏?歧伯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 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 ,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
翻译:黄帝道:有病温疟和寒疟,邪气如何侵入?逗留在哪一脏?岐伯说:温疟是由于冬天感受风寒,邪气留藏在骨髓之中,虽到春天阳气生发活波,邪气仍不能自行外出,乃至夏天,因夏热炽盛,使人精神倦怠,脑髓消烁,肌肉消瘦腠理发泄,皮肤空疏,或由于劳力过甚,邪气才乘虚与汗一齐外出。这种病邪原是伏藏与肾,故其发作时,是邪气从内而于外。这样的病,阴气先虚,而阳气偏盛,阳盛就发热,热极之时,则邪气又回入于阴,邪入于阴则阳气又虚,阳气虚便出现寒冷,所以这种病是先热而后寒,名叫温疟。

帝曰:瘅疟何如?歧伯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命曰瘅疟。帝曰:善。
翻译:黄帝道:瘅疟的情况怎样?岐伯说:瘅疟是由于肺脏素来有热,肺气壅盛,气逆而上冲,以致胸中气实,不能发泄,适因劳力之后,腠理开泄,风寒之邪便乘机侵袭于皮肤之内、肌肉之间而发病,发病则阳气偏盛,阳气盛而不见衰减,于是病就但热不寒了。为什麽不寒?因邪气不入于阴分,所以但热而不恶寒,这种病邪内伏于心脏,而外出则留连于肌肉之间,能使人肌肉瘦削,所以名叫瘅疟。黄帝道:讲得好!

四、体会
此篇讲疟病之病因、病理、症状、治法等。关于疟疾细分为寒疟、温疟、瘅疟,其生成、症状、治疗各不相同。疟病预防的基本原则是不要逆四时。读此篇特别感觉黄帝是一个优秀的学习者,会观察、能发问,在思考的基础上持续掘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22 22: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刺疟篇第三十六
一、吟诵(见微盘)
二、查字
熇:kào(文本为he,存疑表示放火烧城墙。造字本义:动词,守军暴乱,城墙失火。《说文》释义为火热。
暍:yē中暑:“夏,大旱,民多暍死。”热:“时属炎暍,热病有加。”
卻:造字本义:名词,山谷中的城邑,据传为晋国大夫叔虎所受封的城邑,即今山西沁水县,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
㑊:yì【素問】尺脈緩瀒,謂之解㑊。又病名,善食而瘦,謂之食㑊。
三、原文及翻译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卻中出血。
翻译:足太阳经的疟疾,使人腰痛、头重,寒冷从背部起,先寒后热,热势很盛,热止汗出。这种疟疾,不易痊愈。治疗方法是刺委中穴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㑊,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翻译:足少阳经的疟疾,使人身体倦怠,发冷不很厉害,怕见人,见人就感到恐惧,发热的时候比较长,汗出的也多。治疗方法是刺足少阳经。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去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
翻译:足阳明经的疟疾,使人先感到冷,寒冷得厉害,经过一个时间又发热。热一退,汗也就止了。这种病人,喜欢见日光火焰,才感到舒适。治疗方法是刺足阳明经足背上的冲阳穴。
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大意,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
翻译:足太阴经的疟疾,使人闷闷不乐,好叹气,不想吃东西,多寒少热,汗出,病发作时就呕吐,呕吐后病势就衰减了。治疗方法是刺足太阴经的公孙穴。
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
翻译:足少阴经的疟疾,使人发闷,呕吐得很厉害,寒热多发,热多寒少,总想紧闭门窗呆在屋里。这种病不易痊愈。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
翻译:足厥阴经的疟疾,使人腰痛,少腹胀满,小便不利,似乎淋病,经常嗳气,害怕,气不足,肠中不通畅。治疗方法是刺足厥阴经的太冲穴。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大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腹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翻译:肺疟,使人心里感到发冷,冷极了就发热,发热的时候容易害怕,好象看到什么东西一样。治疗方法是刺手太阴、手阳明两经的列缺、合谷两穴。心疟,使人心中烦热得很厉害,愿意喝冷水,寒多,不太发热。治疗方法是刺手少阴经的神门穴。肝疟,使人面色苍青,形状如同死人一般。治疗方法是刺足厥经络出血。脾疟,使人冷得难受,肚腹疼痛,脾热下行又会使人感到肠鸣,汗出。治疗方法是刺足太阴经的商丘穴。疟,使人感到有寒意,腰脊疼痛,不能转动,大便不通畅,目眩,手足发冷。治疗方法是刺足太阳、足少阴两经。胃疟,使人胃里发热,感到饥饿,不想吃东西,腹部膨大,支撑胀满。治疗方法是刺足阳明、足太阴络脉出血。
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 太阴。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胠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
翻译:疟疾在发作后身体正热的时候,刺足背上的动脉,开通经穴,放出一些血,立时热就退了。如疟疾是刚要发冷,那就应该刺手阳明、太阴的合谷、列缺和足阳明、太阴的陷谷、公孙了。疟疾病人脉搏满大而急,刺背部的俞穴,用中等针,靠近五胠俞各取一穴(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酌量病人形体的胖瘦,刺出其血。如病人脉搏小实而急,炙胫部的少阴穴,并刺手足指末端的井穴。疟疾病人的脉搏缓大而虚的,就要用药治疗,不应该用针刺。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翻译:凡是治疗疟疾,应在病发作之前一顿饭的时候,予以治疗,过了这个时间,就失去时机了。
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翻译:各种疟疾,如脉伏而不见的,急刺十指之间出血、血去病邪就可止了;若先见皮肤上发出赤小豆般的红点,应该都用针刺去。
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卻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舌下两脉 者,廉泉也。
翻译:上面的十二种疟疾,其发作各不相同,观察病人的证状,就可以了解病是属于哪一经脉。如果在发作以前约一顿饭的时候就给以针刺,一次,邪气就可减退;两次,可大见疗效;刺到三次,病就可以好了。如果不好,可刺舌下两脉出血。如再不好,可取委中血盛的经络,刺出其血,并刺颈项以下侠脊两旁的经穴;这样,病是一定会好的。上面所说的舌下两脉,指的是足少阴廉泉穴。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卻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痠者,先刺足阳明十趾间出血。
翻译:凡刺疟疾,一定得先问明在病发作时最先感觉的部分,先行针刺。如先发是头痛头重的,就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发是项背痛的,就先刺项部背部。先发是腰脊痛的,就先刺委中出血。先发是手臂痛的,就先刺手经阴阳十指间的孔穴。先发是足胫酸痛的,就先刺足经阴阳十趾间的孔穴。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痠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身体小痛,刺至阴,诸阴之并,无出血,间日一刺。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翻译;风疟,病发作时,汗出怕风,刺太阳经背部的俞穴出血。小腿酸痛,不能按触,这叫做附髓病,可用镵针,刺绝骨穴出血,痛就可以止住。身体稍感疼痛,刺阴经的井穴,不可出血,应隔一天刺一次。疟疾口不渴而隔日发作的,刺足太阳经;如口渴而隔日发作的,刺足少阳经。温疟而汗不出的,用“五十九刺”的方法。
四、体会
此篇讲疟症的针刺之法,分别从经络和脏器再细分疟症的类别和情形,每种症状针刺穴位均不同。一再感叹古人对身体研究把握之精细。发现五胠俞之穴(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与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完全一致,形象地展示了邪气如何侵入、针刺如何导气治疗。人体之病多由经络不通始,正气不畅达,寒凉风邪易趁虚而入。通过传统功法、艾炙或刮痧类治疗方式,先把气练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23 13: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一、吟诵(见微盘)

二、查字
衄衊:衄蔑 ,病证名。出《素问·气厥论》。衄指鼻血,蔑指汗孔出血。因热盛而迫血妄行,在鼻为衄,在汗孔为蔑。


頞:e,“齃”是“頞”的异体字。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宁神。頞,篆文(安,宁神)(页,头部),表示头部安脑宁神的部位。篆文异体字(鼻)(曷,“歇”),表示通鼻安神的部位。造字本义:名词,印堂穴,位在鼻梁顶端的两眉中间,中医称为“奇穴”:点按此穴,可明目通鼻、宁心安神。


三、原文及翻译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歧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湧水。湧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翻译:黄帝问道:五脏六腑的寒热互相转移的情况都是怎样的?岐伯说:肾移寒于脾,就会发为痈肿和少气的病。脾移寒于肝,就会发为痈肿和筋挛的病。肝移寒于心,就会发为狂证和心气不通的病。心移寒于肺,就会成为肺消;肺消病的证状,是饮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这种病是死证,无法可治的。肺移寒于肾,成为涌水;涌水病的证状,是病人的腹下部,按之坚硬,但因水气侵犯大肠,走得快时,可以听到肠中濯濯的水声,象皮囊里裹着浆水一样,这种病应该以治肺为主。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为沈。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人,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衊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翻译:脾移热于肝,就会成为惊恐和鼻血的病。肝移热于心,就会死亡。心移热于肺,日久传变就会成为鬲消的病。肺移热于肾,日久传变,就会成为柔痓的病。肾移热于脾,日久传变,就会成为肠澼的病,是无法治疗的。胞移热于膀胱,就一定尿血。膀胱移热于小肠,由于隔塞生热、大便不通、热气上行,以致口疮糜烂。小肠移热于大肠,热结不散,成为伏瘕,或为痔痔。大肠移热于胃,会多吃饭而反消瘦,叫做食亦。胃移热于胆,也叫做食亦。胆移热于脑,则鼻梁内觉得辛辣而成为鼻渊,日久传变,就会鼻中出血,目暗不明。这是胆逆热气上行的缘故!


四、体会
此篇讲寒热在五藏六腑之传导转化导致的病症。寒热传导以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作为其基底,如“肝移热于心,则死。”肝与心为两阳,两阳和合,火木相燔,故肝热入心则当死也。又如“肝移寒于心,狂”心为阳,为藏神之处,其中寒薄之则神乱离,故狂也。中医其理论框架是自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23 23: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咳论篇第三十八
一、吟诵(见微盘)

二、查字


三、原文及翻译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歧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歧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翻译:黄帝问道:肺脏能使人咳嗽,为什么?岐伯回答说:五脏六腑都能使人咳嗽,不单是肺脏能使人咳嗽。黄帝道:希望听你说一说其具体情况。岐伯说:皮毛主表,与肺是相配合的,皮毛感受了寒气,寒气就会侵入肺脏。设若喝了冷水,吃了冷东西,寒气入胃,从肺脉上注于肺,肺也会因此受寒,这样,外内的寒邪互相结合,留止在肺脏,就会成为肺咳。至于五脏六腑的咳嗽,是五脏各在所主的时令受病,并不是肺在它所主之时受病,是五脏之病传给它的。人是和天地相参合的,五脏各在其所主的时令中受了寒邪,便能得病,若轻微的,就是咳嗽;严重的,寒气入里,就成为泄泻、腹痛。一般来说在秋天的时候,是肺先受邪;在春天的时候,是肝先受邪;当夏天的时候,是心先受邪;当季夏的时候,是脾先受邪;当冬天的时候,是肾先受邪。

帝曰:何以异之?歧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嚥嚥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侧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肋下痛,阴阳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翻译:黄帝问道:那么这些咳嗽怎样来分别呢?岐伯说:肺咳的证状,咳嗽的时候,喘息有声音,严重了还会唾血。心咳的证状,咳嗽的时候,感到心痛,喉头象有东西梗塞,严重了咽喉肿痛闭塞。肝咳的证状,咳嗽的时候,左胁痛,严重了不能行走,如果行走两脚就会肿的。脾咳的证状,咳嗽的时候,右胁痛,阴阴然痛牵膊背,严重了不能动弹,一动弹就要咳嗽。肾咳的证状,咳嗽的时候,腰背互相牵扯作痛,严重了就要咳出黏沫来。

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歧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翻译:黄帝道:六腑咳嗽的证状怎样?又是怎样受的病呢?岐伯说:五脏咳嗽,日久不愈,就要传移于六腑。例如脾咳久不见好,则胃就要受病;胃咳的证状,咳而呕吐,厉害的时候,可呕出蛔虫。肝咳久不见好,则胆就要受病,胆咳的证状,咳嗽起来,可吐出苦汁。肺咳久不见好,则大肠就要受病,大肠咳的证状,咳嗽的时候,大便可以失禁。心咳久不见好,则小肠就要受病,小肠咳的证状,咳嗽就要放屁,常常是咳嗽与放屁并作。肾咳久不见好,则膀胱就要受病;膀胱咳的证状,在咳嗽的时候,小便失禁。以上所说的各种咳嗽,如果经久不愈,那么三焦就要受病,三焦咳的证状,是咳嗽的时候,肚肠发满,不想吃东西。这些咳嗽,无论是由于那一脏腑的病变,其寒邪都是聚合于胃,联属于肺,使人多吐稠痰,面部浮肿,气逆。

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
翻译:黄帝道:治疗的方法怎样?岐伯说:治疗五脏的咳嗽,取其俞穴;治疗六腑的咳嗽,取其合穴;凡是由于咳嗽而致浮肿的,要取经穴。黄帝道:讲得好!

四、体会
此篇讲五藏六府之咳病症状及治疗方法。咳由表及里传导影响五藏六府,想不到一个咳状可以由如此多原因引发。以前一直简单地以为咳嗽是受了寒凉引起的。关于治疗的原则言简意赅:“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这样的文风简洁大气,其背后有认知的清晰明了作支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26 22: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一、吟诵(见微盘)

二、查字
炅:jiǒng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炯”的省略,表示照得透亮。炅,篆文(日,太阳)(火,即“炯”,照得透亮),表示火光燎亮如日。造字本义:形容词,熊熊大火如太阳般燎亮。


三、原文及翻译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余闻于夫子,令言而可行,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歧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帝曰:愿闻人之五藏卒痛,何气使然?歧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翻译:黄帝问道:我听说善于谈论天道的,必能把天道验证于人;善于谈论古今的,必能把古事与现在联系起来;善于谈论别人的,必能与自己相结合。这样,对于医学道理,才可无所疑惑,而得其至理,也才算是透彻地明白了,现在我要问你的是那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的诊法,使我有所体验,启发蒙昧,解除疑惑,能够听听你的见解吗?岐伯再拜叩头问:你要问哪些道理?黄帝说:我希望听听五脏突然作痛,是什么邪气致使的?岐伯回答说:人身经脉中的气血,周流全身,循环不息,寒气侵入经脉,经血就会留滞,凝涩而不畅通。如果寒邪侵袭在经脉之外,血液必然会减少;若侵入脉中,则脉气不通,就会突然作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歧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翻译:黄帝道:有的痛忽然自止;有的剧痛却不能止;有的痛得很厉害,甚至不能揉按;有的当揉按后痛就可止住;有的虽加揉按,亦无效果;有的痛处跳动应手;有的在痛时心与背相牵引作痛;有的胁肋和少腹牵引作痛;有的腹痛牵引大腿内侧,有疼痛日久不愈而成小肠气积的;有突然剧痛,就像死人一样,不省人事,少停片刻,才能苏醒;有又痛又呕吐的;有腹痛而又泄泻的;有痛而胸闷不顺畅的。所有这些疼痛,表现各不相同,如何加以区别呢?
岐伯说:寒气侵犯到脉外,则脉便会受寒,脉受寒则会收缩,收缩则脉象缝连一样屈曲着,因而牵引在外的细小脉络,就会突然间发生疼痛,但只要受热,疼痛就会停止;假如再受寒气侵袭,则痛就不易消解了。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
翻译:寒气侵犯到经脉之中,与经脉里的热气相互交迫,经脉就会满盛,满盛则实,所以就会痛得厉害而不能休止。寒气一旦停留,热气便会跟随而来,冷热相遇,则经脉充溢满大,气血混乱于中,就会痛得厉害不能触按。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涩,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天脉中,则血涩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涩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涩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而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乾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翻译:寒气侵犯到经脉之中,与经脉里的热气相互交迫,经脉就会满盛,满盛则实,所以就会痛得厉害而不能休止。寒气一旦停留,热气便会跟随而来,冷热相遇,则经脉充溢满大,气血混乱于中,就会痛得厉害不能触按。寒气侵入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便不能散行,细小的脉络因之绷急牵引而痛,以手揉按,则血气可以散行,所以按摩后痛就可停止。寒气侵入了督脉,即使重按,也不能达到病所处的地方,所以即使按了也无效益。寒气侵入到冲脉,冲脉是从关元穴起,循腹上行的,所以冲脉的脉不能流通,那么气也就因之而不通畅,所以试探腹部就会应手而痛。寒气侵入到背腧脉,则血脉流行凝涩,血脉凝涩则血虚,血虚则疼痛。因为背腧与心相连,所以互相牵引作痛,如用手按之则手热,热气到达病所,痛就可止。寒气侵入到厥阴脉,厥阴脉环络阴器,并系于肝。寒气侵入脉中,血液不得流畅,脉道迫急,所以胁肋与少腹互相牵引而作痛。逆行寒气侵入到阴股,气血不和累及少腹,阴股之血凝涩,在下相牵,所以腹痛连于阴股。寒气侵入到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脉凝涩,不能贯注到小肠经脉里去,因而血气停住,不得畅通,这样日久就成小肠气了。寒气侵入到五脏,则厥逆之气向上散发,阴气衰竭,阳气郁遏不通,所以会忽然痛死,不省人事;如果阳气恢复,仍然是能够苏醒的。寒气侵入肠胃,厥逆之气上行,因此发生腹痛并且呕吐。寒气侵入到小肠,小肠失其受盛作用,水谷不得停留,所以就后泄而腹痛了。热气蓄留于小肠,肠中要发生疼痛,并且发热干渴,大便坚硬不能排出,所以就会疼痛而大便闭结不通。

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可见奈何?歧伯曰:五藏六府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翻译:黄帝问:以上病情,是通过问可以明了的,或者通过目视可以了解病情吗?岐伯说:五脏六腑,在面部各有所属的部位,观察面部的五色,黄色和赤色为热,白色为寒,青色和黑色为痛,这就是视而能见的道理。

帝曰:扪而可得奈何?歧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
翻译:黄帝问:通过扪摸就可了解病情吗?岐伯说:这要看主病的脉象。坚实的,是邪盛;陷下的,是不足,这些是可用手扪切而得知的。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歧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合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翻译:黄帝说:讲得非常有道理!我听说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气的影响而发生的。如暴怒则气上逆,大喜则气缓散,悲哀则气消散,恐惧则气下陷,遇寒则气收聚,受热则气外泄,过惊则气混乱,过劳则气耗损,思虑则气郁结,这九样气的变化,各不相同,各又导致什么病呢?岐伯说:大怒则气上逆,严重的,可以引起呕血和飨泄,所以说是“气逆”。高兴气就和顺,营卫之气通利,所以说是“气缓”。悲哀过甚则心系急,肺叶胀起,上焦不通,营卫之气不散,热气郁结在内,所以说是“气消”。恐惧就会使精气衰退,精气衰退就要使上焦闭塞,上焦不通,还于下焦,气郁下焦,就会胀满,所以说是“气下”。寒冷之气,能使腠理闭塞,营卫之气不得流行,所以说是“气收”。热则腠理开发,营卫之气过于疏泄,汗大出,所以说是“气泄”。过忧则心悸如无依靠,神气无所归宿,心中疑虑不定,所以说是“气乱”。过劳则喘息汗出,里外都越发消耗,因此说是“气耗”。思虑太多心就要受伤,精神呆滞,气就会凝滞而不能运行,因此说是“气结”。


四、体会
此篇讲痛症的由来、症状、变化,特别关于寒热情志等导致气之运行部分,精微,有指导性。“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发怒的时候气直上冲,特别在胸部、喉咙处,胀满气急非常明显。过度思虑导致气结,气不畅达,精神困倦。练气、顺气,既强健身体,也强壮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14 14:53 , Processed in 1.072805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