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黑河女

黑河女的《素问》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21: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1-8-28 21:48 编辑

第十一周任务: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第一天  8月22日  
第二天  8月23日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第三天  8月24日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第四天  8月25日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第五天  8月26日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第六天  8月27日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第七天  8月28日   总结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一、原文、译文、查字、正音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成入,甘入脾,是谓五入。
饮食五味进入胃中后,其气各归于与其有亲和关系的脏腑:酸味人肝,辛味入肺,苦味入心,成味入肾,甘味入脾。这就是所说的“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
[yuě]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lóng ,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人体五六之气失调各自产生不同的病证:心病则表现嗳气,肺病则表现为咳嗽,肝病则表现为多语,脾病则表现为酸,肾病则表现为易打呵欠喷嚏;胃病则表现为气上逆而见呃逆,甚至有恐惧感;大肠和小肠病变则表现为腹泻;下焦的水液运行失常,表现为水肿;膀胱病变对小便的影响有两种:如膀胱之气不能蒸化则表现为小便不通,如膀胱之气不能正常约東控制则表现为遗尿,胆气失调发病表现为容易发怒。上述这些就是所说的“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脏的精气在正常情况下各自存储在不同的脏中,如果五脏之精气合并聚集于某一脏中,便会发生疾病:并聚在心则表现为喜笑无常;并聚在肺则表现为情绪悲哀;并聚在肝则表现为容易优虑;并聚在脾则表现为畏惧;并聚在肾则表现为易受惊恐。这就是所说的“五并”。是由于五脏乘虚而并所致。

并——“并”是“併”本字。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人站在一起。并,甲骨文比,两人站在一起二,相等、相同),在两人的腿部位置加“等号”二,表示两人的站位相同、或步伐一致。简体甲骨文将“等号”简化成一横,表示两人的腿部动作一致。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的混合结构,分拆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动词,两人比肩而立或齐步平行隶化后楷书把篆文字形变成两点加“开”的结构,导致篆文字形中的“人”形消失、“等号”消失。当“并”主要用作虚词之后,篆文在“并”的字形基础上再加“人”另造“併”代替,强调人的并列、并行动作。古籍多以“并”代替“併”。“从”是两人一前一后相随;“并”是两人平行。《汉字简化方案》用“并”合并代替“併”、“竝”、“並”。白话版《说文解字》:
并,相跟随。字形采用“从”作边旁,采用“幵”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并”是由“从”字带着两个“干”字而构成的。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塞,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人体五脏各有所厌恶的东西:心厌恶热,肺厌恶寒,肝厌恶风,脾厌恶湿,肾厌恶燥。这就是所说的“五恶”。
五脏化液: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睡,是谓五液。
水液经过人体五脏的加工,经心加后变成汗液;经肺加工后变成鼻涕;经肝加工后变成泪液;经脾加工后变成后变成涎水; 经肾加工后变成唾液。这就是所说的“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人体有些疾病对于五味各有不同的禁忌:辛味能入气而损耗气,所以气病不可多食辛味;咸味走血则血行凝涩,所以血病不可多食咸味;苦味走骨,苦能助心火而制肾水,而骨生于肾,所以骨病不可多食苦味;甘味走肌肉,多食甘味则肌肉壅满,所以肉病不可多食甘味;酸味走筋,多食则筋脉拘急,所以筋病不可多食酸味。这就是所说的“五禁”。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人体五脏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肾为阴脏而主骨,则肾病多发生在骨;心为阳脏而主血,则心病多发生在血;脾为阴脏而主肌肉,则脾病多发生在肌肉;肝为阳脏而主春,则属于肝脏的阳病发源于冬季;肺为阴脏而主秋,则属于肺脏的阴病发源于夏季。这就是所说的“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
yīn ,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人体五脏被病邪侵犯扰乱,会造成不同的病理变化:病邪侵入阳,则发生狂病;病邪侵入阴,则发生痹证;病邪侵入阳,阳气过盛而向上逆行,则造成头痛、头晕、目眩等一类巅顶部位的疾病;病邪侵入阴,阴气过盛则造成失音不能说话;病邪由阳进入阴则病人变得较安静;病邪由阴外出到阳则病人变得易躁动发怒。这就是所说的“五乱”。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疾病可以造成五种反常的脉象:春天出现秋季的毛脉(金克木);夏天出现冬季的石脉(水克火);长夏出现春季的弦脉(木克土);秋天出现夏季的钩脉(火克金);冬天出现长夏的代(土克水),这被称为阴出之阳,病者善怒,为不治之证。这就是所说的“五邪脉”,其预后相同,均为不治之死证。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人体的五脏在精神活动方面是既合作又有分工的:心脏主管并蕴藏“神”这一种精神活动;肺脏主管并蕴藏“魄”这一种精神活动;肝脏主管并蕴藏“魂”这一种精神活动;脾脏主管并蕴藏“意”这一种精神活动;肾脏主管兴蕴藏“志”这一种精神活动。这就是所说的“五脏所藏”。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人体内在的五脏和外在的五体分别有特殊的内在联系,从而分别主管五体心和脉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故主管脉;肺和皮肤毫毛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故主管皮毛;肝和筋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故主管筋;脾和肌肉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故主管肌肉;肾和骨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故主管骨。这就是所说的“五主“。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种过度的疲劳,所损伤的对象不同:长久地用眼则耗伤血(心主血);长久地卧睡则耗伤气(肺主气);长久地坐着不动则损伤肌肉(脾主肉);长久地站着则损伤骨骼(肾主骨);长久地行走则损伤筋(肝主筋)。这就是所说的“五劳所伤”。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五脏的脉象在生理情况下应和四季相对应:肝脉对应于春季应该弦;心脉对应于夏季应该钩(洪);脾脉对应于长夏应该代;肺脉对应于秋季应该毛;肾脉对应于冬季应该石(沉)。这就是所说的“五脏之脉”。
二、心得
从五行的规则出发,结合病因、脉象、药物性味(五味)、饮食宜忌(五禁)等方面宣扬阐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五气、五液、五藏、五主、五脉)、病理变化(五发、五邪、五乱、五井、五恶、五劳)的一般规律及特点。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一、原文、译文、查字、正音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今知手足阳所苦),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生理状态下,气血在人体经脉中的分布,是有一个正常数量的。太阳经常多血少气,少阳经常少血多气,阳明经常多气多血,少阴经常少血多气厥阴经常多血少气,太阴经常多气少血。这是人体先天具有的气血正常数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两者之间配合密切,具有一种特殊的表里关系;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两者之间配合密切,也具有一种特殊的表里关系;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两者之间配合密切,这两条经脉具有一种特殊的表里关系。这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之间的阴阳表里关系。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两者之间配合密切,具有一种特殊的表里关系;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两者之间配合密切,也具有一种特殊的表里关系;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两者之间配合密切,这两条经脉具有一种特殊的表里关系。这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之间的阴阳表里关系。掌握了手足阴阳经脉的表里关系后,就可以了解疾病发生的部位。通常治病的方法是:先在病变发生的经脉上气血壅盛瘀滞的地方针刺放血,以缓解疾病给病人造成的痛苦,然后再仔细诊察辨明疾病的虛实性质,疾病属实的用泻法治疗,疾病属虚的用补法治疗。
【各条经脉中气血的正常数量是不通的。】


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相柱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下隅者肺之也。复下一度,心之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
要想确定背部五脏腧穴的部位,可以先用一根草尺测量出两乳房间的距离,得到这个长度后,从正中对折,再用一根草量取相当于第一根草对折后长度的一半,即第一根草的四分之一长度,取下这四分之一的长度,然后用第二根草连结第一根草的两端,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个角上两个对称的角向下,以此测量背部的腧穴。将其朝上的一角放在背部大桂穴处那么,下面两角所在的地方就是肺俞穴;根据上面的方法,再把三角形的上角移到左右肺俞连结线的中点,那么,下面两角所在的地方就是心俞穴。再把三形上角下移到左右心俞连结线的中点处,那么,下面左角所在的地方就是穴,右角所在的地方就是脾俞穴。再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下移,那么,三角形右两角的位置就是肾俞穴。这就是五脏腧穴的部位,针灸治疗时应以此为标确定穴位。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 [yì],治之以药。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láo药。是谓五形志也。
疾病是由于人的形体和精神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形体方面并不疲劳而精神负担过重的人,疾病往往在经脉,应该以针灸治疗;形体和精神两方面都过于安逸的病人,病变则多数在肌肉方面,应该用针刺和砭石治疗;形体过于劳累而精神负担不重的人,则疾病多数是筋骨受伤,应该用温熨、导引的方法来治疗;形体疲劳精神压力也重的人,疾病往往发生在咽喉部位,应该用甜味药物来治疗;精神多次受到惊恐刺激的人,其经脉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皮肤麻木不仁,治疗时应该用按摩和药酒。这就是五种由于形体和精神因素失去协调所引起的疾病。
形体和精神造成的疾病还是有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由于经脉气血的多少在各条经脉中不一样,所以针刺治疗的方法也就应该有所区别。阳明经多气多血,刺阳明时可以出血泄气;太阳经多血少气,刺太阳经时只可以出血,不可以泄气;少阳经少血多气,刺少阳时只可以泄气,而不可以出血;太阴经多气少血,刺太阴经时只可以泄气,而不可以出血;少阴经少血多气,刺少阴经时只可以泄气,而不可以出血;厥阴经多血少气,刺厥阴时可以出血,而不可以泄气。



二、心得
各条经脉中气血的正常数量是不同的,所以针对不同的经脉采取的对血与气的针刺方法也有不同。所说身心一体,但形体和精神造成的疾病也是有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中医确实是一门非常讲究辩证的学问。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一、原文、译文、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
岐伯对曰:夫盐之味成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断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yuě。人有此三者,是谓怀府,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


黄帝道:在天地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可是没有比人更加宝贵的。人依靠天地阴阳之气而生成,并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而成长。不论是帝王还是平民,都希望能保持身体健康。但往往身体已经有病,自己还未察觉。所以造成疾病逐渐深入,侵犯到骨髓,以致疾病恶化,不容易治好了。我对此深感优虑,想用针刺的方法来解除他们的痛苦,究竟应该怎样做呢?
岐伯回答说:诊断疾病,要注意观察病人所表现出的症状。好比盐的味道是咸味的,若把盐放到容器内,能使容器的外面渗出水;琴弦将要断绝时,发出的声音嘶哑刺耳;树木腐朽了,树叶就要落下来。在疾病的危重阶段,病人常会出现呃逆。病人一旦出现这种症状,说明人的脏腑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害。此时虽用毒药也不能治好,短针就更不能收到什么功效了。如果再有皮肤或肌肉的衰败,气血运行紊乱,则可见气色晦暗而无光泽。
疾病的出现是有预兆的。形体表现不同,预示着疾病的轻重。要用天人合一的观点来观察这些变化。


木敷者,其叶发:敷,是腐朽的意思。发,当“废”讲。意思是树木腐朽,枝叶败坏、枯萎。


帝曰:余念其痛,为之乱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为之奈何?
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qù吟至微,秋亳在。
黄帝说:我十分同情病人的疾苦,但心中又疑惑不定。如果治疗不当反而会使病情加重,谁也无法代替病人生病。百姓听了,可能以为我是我残忍不仁的人,我该怎样做呢?


岐伯回答说: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与自然界息相关,所以天地之气相合,人类生命才得以形成。如果人类能适应四时阴阳气候的变化规律,则自然界的一切将成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因此说天地是养育人类的父母。能了解天地间一切事物变化规律的人,就可以称他为天子。人与自然界相对应,如自然界将每年的十ニ个月分为阴阳。每天的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亥)也分为阴阳,人体四肢有十二个大的关节和它相对应;天有寒暑往来,人有虚实消长。如果人能效仿天地阴阳的变化,就不会违反四时规律;若是能够知晓十二关节和天地阴阳相配合的道理,那么,就是所谓的圣人,智贤也不能超过他。能掌握“八风”的变动和五行的盛衰,那种能彻底领悟虚实变化的人,就一定会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即使是非常微小的病变也能一目了然。
这里更详细的阐释了黄帝阴符经中的“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所谓立天之道,能应四时、知万物。如此也才能做到,对身体的变化见微知著。



帝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井至,不可胜量,虚实呿[qū]吟,敢问其方?
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士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知养身,三知毒药为真,四制砭石小大,五知腑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黄帝说:人生存在天地之间,就离不开阴阳变化规律的支配。天地之气相合后,オ有了世界上的万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在地理上分为九野,在气候上分为四时,进而区分出月份有大小,日有短长。世上万物并存,是没法一一进行度量的。总之不外虚实开闭之理,请问其中的道理是怎样的?
岐伯说:可以根据五行胜制的道理分析:比如木遇到金(金属),就要被削伐折断;火遇到水,就会被熄灭;土遇到木,就能通达;金遇到火,就会被熔化;水遇到土,就会被阻断。万物都是遵循这种胜制规律的,各种事例不胜枚举。因此用针刺方法治疗疾病已经流行于天下了,其中有五个关键。而一般老百姓都只知道吃饱就行了,并不了解这其中的道理。这五个关键是:第一是医生在治病时要精神专一(人);第二是医生要通晓养生的方法,以教导病人(法);第三是医生对药物的气味、性质及功用要熟悉,治病时才不会出错误;第四是砭石是治疗疾病的工具,平时要预先准备好,使其大小适宜(器);第五是医生要熟练掌握诊断脏腑气血疾病的方法(术)。这五个关键,各有针对性及所长,如能通晓,就可掌握病情,分别先后运用自如。而现在的针刺方法,大体上就是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这是一般医生都知道的治疗法则。如果再能根据天地阴阳的变化,而随机应变,灵活运用针刺方法,就可以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就好像回响随声音而出,影子随身形移动一样。这里没有什么神秘的道理,只要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得心应手,往来自如。具体方法无法穷尽,循道则能随机应变、得心应手往来自如。针刺方法治疗疾病的关键要点其实也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关键要点,治神、知养身、知具体工具药物、知诊断之法。


帝曰:愿闻其道。
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荣瞚[shùn]。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瞚:是一眨眼的意思。
玩:熟习。
黄帝说:我想听一听用针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针刺的要领,首先要全神贯注,观察清楚五脏的虚实,审明脉的三部九候的变化,然后才好用针。还应注意的是,是否有真脏死脉和五脏有无败绝现象的出现,内外形气是否相得,不能只以外形为依据,还要全面掌握经脉气血往来的情况,而后再施针。病人的病情有虚有实,见到五种虚证,不可轻易用针;而见到五种实证,则不能放弃用针。在针刺的时候,得气后应马上起针,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耽误。运针时,精神要专一,针具要洁净匀称。静心观察施针时病人的表情变化。随时注意经气来到的变化,经气来时,在体表看上去是无影无形的;细心体会就会发现,针下的感觉就像群鸟快速飞过一样。气盛之时,好像稷禾一样茂盛;经气往来就如鸟在飞翔,无从捕捉它的形迹。所以在针刺而经气未至之时,要像箭在弦上,张弓待发;一旦经气来到,则应迅速起针,如箭已离弦一样迅速。
把握针刺时机时,人要专注,不仅要看病人表情变化(外),还要感受针下气(内)的感觉,内外皆要关照。这也是接神的状态。

“畟”是“稷”的异体字。稷,甲骨文禾,稻谷兄,即“祝”,祭祀祝祷),表示为稻谷祭祀祝祷。古人在播种、插秧季节,为谷(穀)神举行祭祀仪式,感恩地神、谷神赐予粮食,祝祷风调雨顺,五谷生长。金文用“麦”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禾”,用“鬼”(佩带面具的巫师)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兄”(祝)。籀文“综合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鬼”写成,并加“夂”(倒写的“止”,后退),表示农夫在水田里双手一边插秧,双脚一边后退。造字本义:动词,祭祀谷神,感恩粮食,祝祷五谷生长。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禾”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畟”写成。篆文异体字“畟”省去“禾”。古籍多以“稷”代替“畟”。古籍常“社稷”并用,“社”表示种植神树、专供聚落祭拜土地神的土台;“稷”表示代表五谷之神的稻麦黍菽等庄稼。 白话版《说文解字》:稷,荠黍。五谷之首。字形采用“禾”作边旁,采用“畟”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稷”字,字形省略了“夂”。

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
岐伯曰:刺实者须其虚,刺虚者者须实,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黄帝说:怎样针刺虚证?又怎样针刺实证呢?岐伯回答:刺虚证应该使用补法;刺实证应该使用泻法。无论针刺的深浅,也不管取穴的远近,直到经气到来,要谨慎运针,好像面临万丈深渊,又好像手握老虎一样。总之,就是要思想集中,不能被其他事物所干扰。

二、心得

疾病的出现是有预兆的。形体表现不同,预示着疾病的轻重。要用天人合一的观点来观察这些变化。这章也更详细的阐释了黄帝阴符经中的“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所谓立天之道,能应四时、知万物。如此也才能做到,对身体的变化见微知著。针刺的具体方法无法穷尽,但循道就能随机应变、得心应手、往来自如。针刺方法治疗疾病的关键要点其实也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关键要点,治神、知养身、知具体工具药物、知诊断之法。把握针刺时机时,人要专注,不仅要看病人表情变化(外),还要感受针下气(内)的感觉,内外皆要关照。这也是接神的状态。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一、原文、译文、查字、正音
八正,是指一年中的八个节气,即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
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曰明,则人血淖[nào]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曰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日重实;月廓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況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黄帝问道:用针治疗疾病,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和准则。而方法和准则又是什么呢?
岐伯说:要根据天地阴阳的变化,结合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来研究针刺。
黄帝说:我愿意听您详细地解释一下。
岐伯说:针刺的方法,必须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和季节气候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条件来确定是否可以针刺,该用何种针法,然后再进行针刺。因此,当气候温和,天气晴朗时,人体血行流畅,卫气运行于人的体表,此时气血通畅;而当天气寒冷,阴云蔽日时,人体血液流动不畅,卫气沉伏在体内。月亮初生时,人的血液就开始充盈,卫气也随着运行流畅;月亮正圆时,人体气血充实强盛,肌肉坚实有力;月黑无光时,人体的肌肉瘦弱无力,经络空虚,卫气衰减,这时虽然形体外表和月圆时一样,但体内气血已经衰弱了。所以,针刺治疗时,必须根据天时变化来调理人体气血的活动。天气寒冷的时候,不要用刺法;天气炎热的时候,不要用火灸的方法;月亮初生的时候,不要用泻法;月亮正圆的时候不要用补法;月朔的时候,不要用针刺治疗。这是根据天气和时令变化调理气血的原则。根据天象运行顺序和虚实变化,通过处在一定方位的物体对太阳月亮光影的移动进行观察,以确定季节和节气的更换。因此,在月初生时用泻法,会使内脏受伤,这叫作重虚;在月正圆时用补法,会使气血过分充盈而外溢,造成络脉血液留滞,这叫作重实;在月朔时用针刺疗法,会使经脉中气血紊乱。这些不正确的治法,都可能造成人体的阴阳错乱,正气和邪气不能分清。邪气停留在体内,体表阳气虚衰,体内阴气混乱,病邪则乘机危害人体。
四时八正、日月星辰均与人体气血虚实状况相应,读这一段真的挺惊叹的,天地人真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彼此联系如此紧密。违背天气和时令变化去调理气血就会导致人体阴阳混乱,邪气入侵。天人合一本为客观事实,只是人离道太久,自以为是,而失去了与天地感应的本性。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
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黄帝说:观察星辰、八正、四时能预测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观察星辰的方位,可以确定日月运行的度数;观察八个节气的正常交替,可以测定八方异常的风邪是什么时候来的;观察四时,可以分清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以便按照时序的变化进行调理保养,及时预防病邪的侵袭而不受损害。如果体质虚弱,再受到自然界不正常气候(虚邪)的侵犯,两种情况合在一起,就可能造成病邪侵入骨髓,再进一步就会损伤五脏。医生如果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而顺应它,就能及时治疗以挽救病人,不至于使病人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说对天气时令变化的适宜或禁忌,不可不知。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
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观于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仿佛。
黄帝说:讲得好!根据星辰运动规律调理治疗身体的道理我已经知道了,还希望听您讲讲怎样效法前人。
岐伯回答说:要效法前人,首先要懂得《针经》;要想把前人的针术在今天的治疗中得到验证,就必须先懂得天气的寒温、月廓的盈亏、四时阴阳之气的升降,以此诊察这些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然后进行调理治疗,就能立即见到效果。所谓观察“冥冥”,是说人体气血营卫的变化并不是显露于人体之外的,而唯独医生能够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是因为医生能把天气的寒温、月廓的盈亏变化以及四时阴阳之气的升降对人体的影响综合分析,所以能预测疾病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是不显露于外的,因此称为观察“冥冥”。如果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很透彻,学识渊博,则他的经验就可以流传后世。这就是高明的医生与一般医生的不同之处。因为病情尚未显露到表面,所以一般医生察觉不到。由于气血变化不显露在外,一般人无法看到它的形迹体会不到其中的变化,所以叫“冥冥”,好像神灵一样若有若无。

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日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
所谓“虚邪”,是指四时八节的病邪;所谓正邪,是指人在用力劳动后汗出,毛孔张开的时候,而遭受了风邪的侵袭,这时的风邪就叫“正邪”。正邪对人体的损伤轻微,所以,一般医生既察觉不到病情,也看不到病形的表现。而医术高明的医生,能在疾病还处在萌芽状态时就抓紧治疗。这是因为高明的医生善于观察人体三部九候的脉气变化,在病情尚未恶化之前就及时治疗,所以称这种医术高明的医生为“上工”。而医术差的医生往往等疾病已经形成,甚至病情已经恶化时才察觉而进行治疗。因为医术差的医生不懂得人体三部九候的脉气变化,造成了疾病的恶化。所谓知道疾病所在之处,是说能够掌握运用三部九候的脉气变化,早期诊断疾病,及时治疗,使病邪无法深入,因此说,掌握三部九候的脉气变化就像是守卫住大门一样重要。虽然病情还没显露,但医生却能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
帝曰:余闻补泻,未得其意。
岐伯曰: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日泻必用方,其气乃行焉。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员与方,非针也。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黄帝说:我听说针法有补有泻,但不太了解它的涵义。
岐伯说泻法必须掌握一个“方”字。所谓“方”是指正气方盛,月廓方圆,日光方温和,身心处在安定的时候,在病人正在吸气时进针;再等到病人正在吸气时捻转针;再到病人呼气时慢慢地拔出针来。所以说泻法必用“方”,这样使邪气被引出,正气才能恢复正常运行,疾病就能痊愈。补法必须掌握一个“圆”字。所谓“圆”就是指使正气运行流利通畅,到达病变发生的部位。针刺时,必须使针达到营血所在的深度,还要在病人吸气时拔出针来,而防止正气随针外泄。所以说,“圆”与“方”都不是指针的形状,而是指用针的方法。因此善于调理修养气血的医生,一定要观察病人的胖瘦,再考虑用针的深浅;要了解气血的虚实盛衰,才能运用“方”、“圆”的补泻法。因为气血是人体精神产生的物质基础,不可不谨慎地调理养护。
泻要方,将邪气放出;补要圆,将身体自身正气导到病变部位,打通气血的运行,使气血均衡协调。想到转圆行方,转圆,以德转圆;行方,驱除病邪。
帝曰妙乎哉论也!合人形于阴阳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然夫子数言形与神,何谓形?何谓神?愿卒闻之。
岐伯曰:请言形,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
帝曰:何调神?
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词,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
黄帝说:您讲得太精彩了!人的形体功能活动和四时阴阳变化相配合,并应之于形迹尚未显露的虚实病情,要不是先生,谁能讲得如此清楚呢?然而先生您多次提到形和神的问题,到底什么叫形?什么叫神呢?希望您详细说一说。
岐伯说:请允许我讲讲形。所谓形,就是诊察形体的表现。形虽然是外在表现,但单凭眼睛观察却不能完全领会其中的奥秘,还要用手去触摸病人的病痛之处,然后寻找病痛所在的经脉及其和脏腑的联系,这样,才能对病情有较全面的了解。不通过按触病人的形体,就不能知道病情,所以叫“形”。
黄帝说:那什么是神呢?
岐伯说:就让我再谈谈神吧。所谓神,是非常微妙的东西,虽然耳朵听不到,但通过眼睛的观察,能看清疾病的本质和变化,心中就能非常清楚地领悟其中的道理,这不是能用语言表达的。如大家都观察病人,但往往只有医术高明的医生才能看得透彻,在别人还没看清疾病的时候,只有他能明白病情,好像风吹云散,太阳照耀大地一样明朗,所以叫“神”。这种能力,是以三部九候的诊法为本源的。如果能达到这种程度,就不必拘泥于九针的一些具体方法了。

二、心得
四时八正、日月星辰均与人体气血虚实状况相应,读这一段真的挺惊叹的,天地人真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彼此联系如此紧密。违背天气和时令变化去调理气血就会导致人体阴阳混乱,邪气入侵。天人合一本为客观事实,只是人离道太久,自以为是,而失去了与天地感应的本性。泻要方,将邪气放出;补要圆,将身体自身正气导到病变部位,打通气血的运行,使气血均衡协调。想到转圆行方,转圆,以德转圆;行方,驱除病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30 07: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1-9-4 21:10 编辑

第十二周任务: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第一天  8月29日  
第二天  8月30日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第三天  8月31日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第四天  9月1日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第五天  9月2日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第六天  9月3日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第七天  9月4日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一、原文、译文、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余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ー篇,余尽通其意矣。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
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塞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逄之,早遏其路。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黄帝问道:我听说《九针》上有九篇文章,先生您在这九篇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演绎成九九八十一篇,我已经完全明白其中的意义了。《针经》上说,人体之中的气血阴阳会产生偏盛偏衰及左右偏移的变化,所以治疗疾病时就可以针刺上部的穴位来治疗下部的病变,或针刺左侧的穴位来治疗右侧的病变。不论实证虚证,都取荥穴或输穴进行补泻。我已经知道这些道理了,虚证和实证都是由于气血营卫的运行偏移造成的,并不是邪气从外部侵经脉而引起的病变。我现在想听听外部的邪气侵经脉引起疾病时,病人的情况如何?应该怎样治疗?
岐伯回答说:凡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在制定诊断和治疗原则时,一定会把人体的生理病理与自然界的变化结合起来分析考虑。例如天上有二十八星宿环状排列运行在三百六十五度的周天中,地上则分布着十二条江河滔滔不息。和自然界相对应,人体有十二条经脉运行气血。如果自然界的气候温和,江河之水就安静流淌;如果天寒地冻,江河则凝固不流;如果天气酷热,江河之水就沸腾扬溢;如果突然发生风暴,则江河之水会波涛汹涌。同理,病邪侵犯人体经脉,也会使经脉的气血发生变动。如果是暑热之邪,则会使气血沸腾而运行加快;如果是风邪侵入经脉,也会像江河遇到风暴一样,经脉气血的流动也会出现波涛汹涌的现象。气血在经脉中是有次序、安静地运行着的。但在寸口处切脉,有时会得指下的感觉时大时小。脉大是表示邪气到来,气势正盛;脉小说明邪气已去。但邪气在人体经脉中流动,并没有固定的位置,有时在阳经,有时在阴经,令人难以确定。所以必须以三部九候的诊法,进行详细全面的诊察分析。一且发现病邪所在位置,就立即针刺,及早阻断病邪深入的道路。针刺的方法:在病人吸气时把针刺入,避免针与气相抵触(顺势而为);针刺入后,要留针以待“得气”,留针时间要稍长一些,不要让邪气扩散;在病人吸气时再捻转针,以“得气”为目的;“得气”后,等到呼气时慢慢出针,呼气尽时,针才拔出。这样聚在针下的邪气就随针一齐排出(顺势而导),因此叫做泻法。
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
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久留,以气至为故,
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双户构成的活板装置。捫,篆文手,推),造字本义:动词,关门双手推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扪”,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简化成“门”。白话版《说文解字》:
扪,按压而持握。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门”作声旁。《诗经》上有诗句唱道:“没有人按住我的舌头。

黄帝问:对于正气不足的虚证,应该如何用补法?
岐伯说:在用针以前,一定要沿着经脉的走向摸准穴位,然后用手指按压穴位使经气扩散,再揉按皮肤肌肉使经脉气血流动,接着用手指弹动穴位,使局部气血充盈,再马上用左手掐着穴位以确定进针的部位,以右手将针刺入。通过针刺使气血通畅,然后出针。出针后立即用左手按闭针孔,不使经脉正气外泄。
补法用针方法:在呼气快要结束时进针,然后留针时间要长一些,静静等待,以“得气”为目的。留针等待“得气”时要像等待贵客一样有耐心,忘记时间。得气之后,要谨慎地守护等到病人吸气时拔出针,这样就可以使经脉中的正气不外泄。出针后,立即在出针处揉按穴位,推合关闭针孔。目的是使正气内存,针下所聚之气留聚在局部时间较长,因此叫补法。
得气——实际是经络的气血集中在被针灸的穴位处的一种表现。气血在经络中运行,通常按照五十营的方式进行,也就是气血的高潮28分钟出现一次,其他时间处于低潮。当患病的时候则可能在某些经络中打乱这种运行规律,或使气血运行量减少。通过针灸的方法使穴位得到振奋,发挥自我改善功能,使气血向穴位处集聚,穴位出现明显调动和调整经络中的气血运行的能力,这时穴位就处于得气状态。所以得气首先是穴位的振奋。穴位要达到振奋状态,就得有气血的集聚,有了气血的集聚,穴位的感觉和活动能力就会增强。得气一词见于《灵枢·小针解》。它是气至的继续,是守气的依据。


帝曰:候气奈何?
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黄帝问道:怎样诊察经脉中的邪气从而进行治疗呢?
岐伯回答说:邪气由体表皮毛侵入人体,再由小的经脉侵入较大的经脉,最后停留在血脉中,体内的正气奋起抵抗邪气,正邪相争,因而产生时寒时热的症状。脉象也随之变化,像波浪一样起伏不宁。邪气在血脉中往来,没有固定的停留之所,所以说如果诊察到邪气刚刚侵入经脉,其势尚未强大之时,一定要用手按压,堵住邪气的来路阻止其发展,乘邪气滞留时用针刺泻之。但不要在邪气最旺时迎着邪气用针泻,如果此时迎头刺之,就一定会损伤正气,因为正气为经脉之气,邪气太盤,经脉之气必虚,因此在邪气最旺盛时不可迎着邪势针刺,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在临证诊断时不仔细,在邪气已经退去之后仍然用泻法,就会导致正气受损而空,正气虚损难以康复,邪气则会乘虚再次侵犯,病情必然加重。所谓邪气已去不能再用泻法,就是这个意思。用针刺泻邪必须准确掌握时机,应在邪气刚刚到来时进针。如果时机掌握不好,或先或后,则不但不能泻邪,反而会损伤人体气血,疾病就难治愈了。所以说,掌握针刺道理的人,用针好像是拨动弩机一样,灵活迅速;不懂针刺道理的人,用针就像敲击木椎,动作迟钝缓慢。因此,知道用针要领的人,用针时当机立断,毫不迟疑,不知道用针要领的人,常常错过时机,应针刺而不针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因势利导,待邪气弱的时候刺进去。)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帝日: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
岐伯曰:审扪循部九候之盛成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者,审其病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明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入,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日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诛罚无过,命日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成,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威,奇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著,绝人长命,予人天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
黄帝问:如何掌握补泻的次序呢?
岐伯答:按常理应该先攻邪,针刺时出针要快,放出瘀血,使邪气随着血液泻出,正气则得以恢复。因为邪气刚侵入人体经脉,尚未停留,此时如果以推针刺法则推病邪前进,而以针刺提引则使病邪留止在局部。所以,必须用针刺放血法,使邪气随血而去,病很快就可痊愈。

黄帝说:讲得好!如果邪气与正气合并在一起,已经见不到脉搏有大的波动时,又怎样诊察呢?

岐伯说:应该详细诊察三部九候的脉象,确定病的进而给予适当的治疗。检查身体上下左右各部分,看看是否有不相称或功能别减弱的地方,然后进一步推断病变在哪一脏腑,等待时机进行治疗,不懂九候,就不能辨别阴阳,也就难分上下了。人的下部脉用以诊察下部的病变。上部脉用以诊察上部的病变;中部的脉用以诊察中部的病变。要调整脏腑的气就必须根据三部九候的脉象确定疾病的位置。所以说,用针如果不懂三部加的诊断方法,就无从确定病变的位置,即使有严重的疾病发生,医生也没有小制止。如果治疗不当,不应泻而用泻法,损伤了正气,这就叫“大惑”,会扰乱脉中气血的运行,并使正气受伤而难以恢复。如果错将实证当虚证,把邪气当真气,误用针刺补法,这不仅于病无益,反而会助长邪气为害,损伤人体正气本来的顺证变成了逆证,使营卫之气耗散紊乱。正气被消耗,则邪气停留于体内不得去除,使人不能长寿,给人造成灾害。因此,不懂三部九候的医生,是不能长久为医的。不懂联系四时五行克制盛衰的道理,就会正邪不分,放过邪气,攻伐正气,从而断送人的性命。在邪气刚侵入人体,游走不定,尚未留止于某一局部时,如用推针法误补,邪气就前进发展;如用针刺提引,则邪气就会停留在局部不行;应该抓住时机,用逆经刺法泻去邪气,病才可能很快痊愈。
(治病需要先识病)
二、心得
本篇讲用针刺法分离已经结合的正气和邪气。“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圣人制定诊断和治疗原则的时候,一定会考到天地变化对万物的影响。泄气时要因势利导,待邪气刚刚到的时候比较弱的时候刺进去,候气如候机。治病需要先识病,详细诊察三部九侯的脉象,不能依据脉象确定疾病位置,也就无法把握治疗的时机。心理咨询对人心规律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不懂就无法对个案概念化,无法知道症状背后的根本末,无法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法。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一、原文、译文、查字、正音
黄帝问日:何谓虚实?
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正气)夺则虚。
黄帝曰:虚实何如?
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余脏皆如此。

黄帝问道:什么叫做虚证和实证?
岐伯回答说:邪气亢盛所造成的病证叫实证,正气受损引起的病证叫虚证。
黄帝又问:虚证和实证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以肺脏为例,肺主气,气虚的病人首先出现肺气虚弱的表现。肺有病则正气的运行就会逆乱,气虚不能通达于下肢,所以出现两足寒冷。肺在五
行属金,肺有病,春、秋、冬季在五行的属性不直接克制(肺)金,在这几个季节中疾病可以治愈;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其性克制(肺)金,因此在夏季病人就可能死亡。其它各脏情况,以此类推。帝曰:何谓重实?
岐伯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
帝曰:经络俱实何如?何以治之?
岐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曰:滑则从,涩则逆也。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

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
岐伯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
帝曰:经虚络满何如?
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帝曰:治此者奈何?
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黄帝问:什么叫“重实”?
岐伯说:所谓重实,是指大热病人,身体发热严重而且脉象亢盛,在这里身热严重是症状实,脉搏亢盛是脉象实,症状与脉象都表现为实,就叫作重实。
黄帝问:经脉和络脉都呈实的情况会怎样?又用什么方法治疗呢?
岐伯说:经脉和络脉俱实,则表现为寸口脉急,而尺肤弛缓,经脉和络脉都应给予治疗。而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所以说,脉象滑利表明气血均旺盛,叫做从;脉象涩滞表明气血均虚衰,叫做逆。人体虚实的情况和自然界的万物是类似的,凡是呈现滑利现象的象征着生机;而凡是呈现枯涩现象的则象征着衰败与死亡。所以,如果人的五脏骨骼、肌肉都呈现出滑利的现象,生命就可以长久。
黄帝问:络脉之气不足,经脉之气有余,症状表现会怎样?
岐伯说:络脉之气不足,经脉之气有余的病人,表现为寸口出现热证的脉象,而尺肤反而觉得寒冷。络脉位于体表属阳,经脉在体内属阴,络脉之气不足,经脉之气有余是阳虚阴盛。此种病人秋冬季节阴气偏盛病证加重,而对春夏季节阳气偏盛病证减轻。因此,这种病发生在春夏季节为顺,发生在秋季节为逆。要根据经络的虚实情况确定治疗本病的穴位。
黄帝问:经脉之气不足,而络脉之气有余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经气不足,络气有余,表现为尺肤得发热胀满,而寸口脉象迟。(阴虚阳盛)这种病发生在春夏阳气盛的季节容易死亡,发生在秋冬阴气盛的季节就容易愈。
黄帝问:怎样治疗这些病变呢?
岐伯说:如果是络脉之气有余,经脉之气不足的病变,可以用针刺阳经、灸阴经的治疗方法;如果是经脉之气有余,而络气不足的病变,就可以用针刺阴经,而灸阳经的治疗方法。
帝曰:何谓重虚?
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

帝日:何以治之?
岐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框然。脉虚者,不象阴也。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也。

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
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
帝曰:脉实满,手足塞,头热,何如?
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死。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
帝曰:其形尽满何如?
岐伯曰: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涩而不应也,如是者,故从则生,逆则死。
帝曰:何谓从则生,逆则死?曰:所谓从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手足寒也。


黄帝问:什么叫“重虚”?
岐伯说:脉虚、气虚、尺肤虚,就叫作重虚。
黄帝问:怎样治疗呢?
岐伯说:脉虚是指血虚,脉搏没有血液充盛的表现:气虚是指胸中的正气不足,所以表现为语音低微,说话不能接续:尺肤虚就是指络脉虚,表现为两脚发软,步行无力。像上述情况,如果脉象还有滑利的表现,说明还有治愈的希望;如果脉象涩,就会导致死亡。
黄帝问:有些病人,寒气突然上逆,脉象表现为亢盛,他的病情会怎样变化呢?
岐伯说: 如果脉实但尚有滑利之象,说明虽然邪气盛,但他的病仍然可以治愈;如果脉实而涩滞不畅,就是逆象,就会死亡。
黄帝又问: 如果病人表现为脉象亢盛,手足寒冷,头部发热,这种情况的预后会怎样?
岐伯说:这种病证在春季节阴阳较均衡,就有治愈的希望;而在冬夏季节阴阳各有偏盛,则容易死亡还有一种情况,是脉象浮而涩,脉涩而身体发热的,也容易死亡。
黄帝问:如果是身体肿胀的病变,预后又怎样呢?

岐伯说:身体肿胀的病变,脉象表现为急大坚,但尺肤却表现为枯涩,与脉象不相对应,这种病变,从则生,逆则死。
黄帝问:什么又是“从则生,逆则死”呢?
岐伯说:从,是指手足温暖,表示阳气还能达四肢,有治愈的希望;逆,是指手足寒冷,表示阳气已经衰竭,不能达到四肢,就死亡。

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
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
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帝曰:肠澼便血,何如?
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

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
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
帝曰:肠澼下脓血,何如?
  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
  帝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
  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脏期之。
  帝曰:癫疾何如?
  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己;脉小坚急,死不治。

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
  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
  帝曰:消瘅虚实何如?
  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黄帝问:妇女生产后患热性病,但脉象悬小,其病情预后会怎样?
岐伯说:手足温暖的就有治愈的希望;手足寒冷的则可能死亡。
黄帝问:妇女生产后感受风热,表现为喘息肩症状,其脉象变化如何?
岐伯说:产妇感受风热而见喘息抬肩的病变,脉象应该是充实而大的。如果在大实脉象中又见缓和之象,说明还有胃气,有治愈的希望;如果脉象实大而紧急,说明胃气衰竭,就会死亡。
黄帝问:患“肠”病,出现大便带血的病人会怎样?
岐伯说:如果兼见身体发热的,容易死亡;身凉不发热的,可以治愈。
黄帝问:得了肠病,大便中带有白沫的病人会怎样?
岐伯说:如果脉象沉,还有生机;脉象浮的则是死证。
黄帝问:从脉象分析,患肠大便中带有脓血的病人会怎样?
岐伯说:如果脉象涩而小,说明胃气已衰败,是死证;如果脉象滑且大的,说明胃气没有衰败,则还有治愈的希望。
黄帝问:肠一类的病,身体不发热,脉象不涩小,情况会怎样?
岐伯说:脉象滑大的有生机:脉象涩小的是死证。到底什么时候死,要根据五脏在五行中所属的日期推算,一般是在患病之脏被克制的季节和日期死亡。
黄帝问:癫疾情况怎样?岐伯说:脉搏大而滑的是有胃气的脉象,其病逐渐自愈;如果脉象小而紧急的,是无胃气的脉,是死证。
黄帝问:疾的脉象,虚实变化怎样?
岐伯说:脉虚则可治;脉实则难治。
黄帝问:消瘅病的脉象虚实是怎样的?
岐伯说:脉象实大的,病虽长久,可以治愈;如果脉象小而坚涩,病程又长,就很难治愈了。


  帝曰:形度、骨度、脉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
  帝曰:春亟治经络;夏亟治经俞;秋亟治六府;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痈疽不得顷时回。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阳傍三痏,与缨脉各二。掖痈大热,刺足少阳五;刺而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暴痛筋软,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腹暴满,按之不下,取手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少阴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员利针。霍乱,刺俞傍五,足阳明及上傍三。刺痫惊脉五,针手太阴各五,刺经,太阳五,刺手少阴经络傍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针。

黄帝说:形度,骨度,脉度,筋度,怎样才能测量出来呢?
黄帝接着说:春天治病应该多取经脉的络穴;夏天治病应多取经脉的俞穴;秋天治应多取六腑的合穴;冬天是闭塞封藏的季节,人体阳气也闭藏于内,治病应多药物,少用针刺砭石。而所谓少用针石,并不包括痈疽一类疾病在内,如果一类病需要用针刺夜石治疗时,一刻也不要犹豫。痈毒初起,不知它发生在何处,摸又摸不到,有时痛,有时不痛,可在手大阴经旁胃经穴位刺三次,颈部的胃经穴左右各刺两次。腋下生痈的病人,身有大热,可以针刺足少阳经的穴位五次,针刺后发热仍不退的,可以再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三次,针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和肩贞穴各三次。急性痈肿,筋脉拘急,随着病证的发展疼痛加剧,汗出不止,这是由于膀胱经气不足,治疗应针刺胱经俞穴。腹部突然胀满,按上去疼痛不减,应取手太阳经的络穴,就是胃的募穴以及足少阴经的俞穴针刺,用圆而尖的针刺。霍乱,应针刺肾俞两旁志室穴五次,足阳明经的胃仓穴和上方意舍穴各三次。治疗惊风,要针刺五经的经脉,如手太阴的经穴各五次,手太阳的经穴各五次,手少阴通里穴旁的手太阳经支正穴一次针刺足阳明经的解溪穴一次;针刺足踝上五寸的筑宾穴三次。



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著也。蹠跛,寒风湿之病也。
  黄帝曰: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凡诊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喘粗等,如果患者是肥胖富人,大都是因为过食肥美的食物所致;如果出现胸膈上下不通的病变,则是突然遭受精神刺激所引起的;突然昏迷、不知人事、耳聋、半身不遂的病变,是由于体内气血阴阳运行紊乱造成的。有的疾病,不是由于体内因素造成的,而是因为受了外来风邪的侵袭,风邪留于体内,转化为热邪,消耗人的体液,因此病人消瘦明显。走路两脚偏跛,是由于风寒湿邪侵犯所造成的。
黄帝说:黄疸、突然发生的疼痛、癲疾、厥、狂等病证,是由于经脉之气长期运行紊乱的结果。五脏不和,是六腑闭塞不通所造成的。头痛耳鸣,九窍不利,是肠胃的病变引起的。
二、心得
邪气盛则实,精气(正气)夺则虚。对“虚实”的有关问题包括虚和实的基本概念,虚证和实证产生的机制,脏腑经络各种虚实病变的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一、原文、译文、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太明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岐伯对曰: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岐伯曰: 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胃
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游。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日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阳道实,阴道虚:阳道实,是指阳气性质刚强,主人体外部,外邪入侵大都先侵犯阳经,造成邪气亢盛为主的实证;阴道虚,是指阴气性质柔弱,主人体内部,由于饮食不当或生活
不规律,使机体内部失调,大都造成内在阴气损伤的虚证。又阳明多实证,太阴多虚证。



黄帝问道:太阴、阳明两经,互为表里,是分属于脾胃的经脉,而它们所发生的疾病各不相同,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太阴属阴经,阳明属阳经,两条经脉所行的部位不同,在四季的虚实顺逆也不同。有时虚有时实;疾病或从内生,或从外入,发病原因各不同,所以病名就相异。
黄帝说:我希望了解其中不同的情况。
歧伯说:
所谓阳,就像天气一样,是保卫人体外部的;所谓阴,就好像地气一样,是为人体提供营养的来源。阳气刚强,主外,而多实;阴气柔弱、主多虚。外邪侵袭人体,外表阳气先受侵害;饮食起居失调,内在的阴气先受影响。外表受病,邪气从阳而传入到六腑;内在的病,邪气从阴而传入五脏。如气侵人六腑,可见到发热,睡眠不安,气喘等症状;而若病变在五脏,就有胀满、胸闷、大便泄泻,日久成为“肠澼”。喉是主管呼吸的,与天气相通;咽是纳入的,而主管地气。阳经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阴经容易受到湿邪伤害。足的三条阴经从足部向上行至头,手的三条阴经从胸部向下行,沿着臂膀到手指尖端的三条阳经从手指尖端向上行到头,足的三条阳经从头向下行到足。所以阳经的病邪,先向上行至极点,再向下行;阴经的病邪,先向下行至极点,再往上行。风邪侵犯人体,人体上部先受病;湿邪侵害人体,人体的下部先受病。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岐伯曰:四肢皆禀气手,而不得至经,必因于牌,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曰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岐伯曰牌者土也,治中,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属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足太阴者,三阴也:三阴,指太阴。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
黄帝说脾有病会引起四肢功能失常,这是为什么?
岐伯说:四肢功能正常是依赖胃气的营养,但胃本身并不具有将营养输送到四肢经脉的能力,必须通过脾的运输、布散,才能使营养物质达到四肢。现在脾有病,无法把胃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出去,四肢就无从得到营养补充,日渐衰弱,造成经脉不畅,使筋、骨、肌肉得不到营养供给,因此四肢就失去了正常的活动能力。
黄帝问:脾脏不能主管一个季节,为什么?
岐伯说:脾在五行中属土,与五方相配其位置在中央,所以,脾脏的功能根据四季的变化而分别从其他四脏的功能活动中反映出来。就是说,脾脏通过其他四脏来实现其主管时令的功能,这在每个季节的最后八天中,体现最为明显。因此脾脏不单独主管一个完整的季节。脾脏为运输营养物质到全身,就像天地孕育培养万物一样。人体从上至下,从头至足,都离不开脾脏输送营养物质,因此,脾脏不能仅仅主管一个季节。
黄帝问:脾与胃只以一层膜相连而已,为什么脾能替胃输送营养物质呢?
岐伯说:足太阴脾经,在阴经中属三阴,它的经脉贯穿于胃,隶属于牌,向上连系到咽,所以脾能把胃的营养运送到手足各三条阴经,进入五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是表里关系,足阳明胃经是五脏六腑营养供应的来源,胃的经脉也能将脾经的营养传输到手足三条阳经。五脏六腑都通过脾经得到胃中的营养物质,所以说足太阴经能替胃输送营养。如果四肢得不到营养的补充,就会逐渐衰弱,经脉不畅,筋骨、肌肉没有气血的滋养,也就失去了正常的功能。



二、心得

太阴,指足太阴脾。阳明,指足阳明胃。
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外邪侵袭人体,外表阳气先受侵害;饮食起居失调,内在的阴气先受影响。四肢功能正常是依赖胃气的营养,但胃本身并不具有将营养输送到四肢经脉的能力,必须通过脾的运输、布散,才能使营养物质达到四肢。本篇对太阴阳明的经脉循行、生理功能、感受病邪与发病特点等进行了广泛讨论。这两天儿子晚上会咳嗽几声,经常叫累,喜欢躺在地板上,可是妈妈还说要给他补,因为缺营养,于是把这个胃和脾的关系和她讲了一下,儿子现在就是胃强脾弱,前一段时间吃肉太多超出了脾脏的运化能力,脾的功能受损,现在需要清淡饮食,让脾脏功能慢慢恢复。告诉她这是《黄帝内经》里讲的,不是自己瞎说的,一向有些固执的妈妈竟也听进去了。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一、原文、译文、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对
:阳明者胃脉也,者土也,故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善。其恶火何也?岐伯日: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
:其恶人何也?岐伯日:阳明厥则踹而惋,院则恶人。
:或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
岐伯: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
: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
岐伯: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
:其弃衣而走者何也?
岐伯: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
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
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黄帝问:足阳明经脉有病的人,讨厌见人和火,听到木头的撞击声就惊恐,但听到钟鼓声,却不惊恐,这是为什么?我想听一听其中的道理。
伯说:足阳明经是胃的经脉,胃在五行中属土,五行中木能克制土,所以听到木的声音就惊恐,这是土被木克制的原因。
黄帝道:讲得好!那讨厌火又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足阳明经主肌肉,它的经脉多血多气,外邪侵袭阳明经,就会发热,如果发热严重就会讨厌火。
黄帝问:讨厌见人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足阳明经的经气向上逆行,就会发生呼吸喘促,心中烦闷的症状,心中烦闷所以讨厌见人。
黄帝问:有的病人发生喘促后会死亡,有的病人虽喘促却不会死亡,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如果经脉气血逆乱使内脏受到伤害而出现的喘促就会死亡,如果只是经脉的气血逆乱造成的喘促,则不会死亡。
黄帝说:对啊。有的阳明病严重的病人,出现脱掉衣服到处乱跑,登到高处狂叫或歌唱;有的病人几天不吃东西,仍然能翻越高墙或上房。其所到之处,是平时所无法到达的,而有病后反而能达到,这又是为什么?
岐伯说:四肢是人体阳气的根本,阳气旺盛则四肢充实有力,所以能做到。
黄帝问:病人脱掉衣服后乱跑是为什么?
岐伯说:由于身上发热严重,所以会脱掉衣服到处乱跑。
黄帝问:病人胡言乱语,恶语咒骂,不避亲疏,高声歌唱,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阳气亢盛则扰乱心神,使病人神志失常,所以会胡言乱语,不避亲疏远近,不吃东西,到处乱跑。


二、心得
讨厌见人、心中烦闷、脱掉衣服到处乱跑等等看起来均是心理疾病,其病理基础却与体内阴阳失衡有关,更加充分地说明心身一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5 13: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1-9-10 15:12 编辑

第十三周任务: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第一天  9月5日  热论篇第三十一
第二天   9月6日  热论篇第三十一
第三天   9月7日  热论篇第三十一
第四天  9月8日    刺热篇第三十二
第五天  9月9日    刺热篇第三十二
第六天  9月10日   刺热篇第三十二
第七天  9月11日    刺热篇第三十二
热论篇第三十一
一、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黄帝问道:现在所说的因外感风寒而得的热病,都属于伤寒病的范畴,其中有的人痊愈了,有的人死亡了,死亡的人会在患病六七天内死去,痊愈的人也都在十多天以后才能痊愈,这是为什么呢?我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想听您讲解一下。
岐伯回答说:太阳经是六经的统领,人体所有的阳经都隶属于它。太阳经脉连于风府,和督脉、阳维相交会,行走于背部,因为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所以太阳为诸阳主气,主一身之表。人感受寒邪后,会发热,发热虽然严重,但通常不会死亡;假如阴阳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生疾病,就一定会死亡。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黄帝说:我想了解伤寒病的症状有哪些。
岐伯说:患伤寒病的第一天,太阳经首先发病,因为太阳主一身之表,所以会出现头颈部疼痛、腰脊部肌肉僵直的症状。第二天,病邪侵犯阳明经,因为阳明经主管肌肉,足阳明经脉挟鼻上行,络于眼睛,下行至腹部,所以会出现身体发热、眼睛疼痛、鼻孔干燥、不能安稳卧息的症状。第三天,少阳经发病,少阳经主管骨,因为足少阳经脉循行于胁肋病,上络于耳,所以会出现胸胁疼痛、耳聋的症状。如果三阳经脉和络脉都发病,而病邪还没有深入五脏,就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第四天,太阴经发病,因为足太阴经脉敷布胃中,上络咽喉,所以会出现腹中胀满、咽喉干燥的症状。第五天,少阴经发病,因为足少阴经脉贯通于肾,络于肺,连于舌根,所以会出现口干舌燥而渴的症状。第六天,病邪到达厥阴经,因为足厥阴经脉循绕阴器而络于肝,所以会出现郁闷、阴囊收缩的症状。如果三阴经、三阳经和五脏六腑都发病,导致荣卫气血不能循行,五脏经脉之气不通,人就会死亡。

邪气的传变:太阳经(表)——阳明经(肌肉)——少阳经(骨)——太阴经(胃-咽喉)——少阴经(肾-肺-舌根)——厥阴经(阴器-肝)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如果疾病不是阴阳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引起的,到了第七天,太阳之病就会衰减,头痛也会稍有好转;第八天,阳明之病就会减弱,身体发热稍微减轻;第九天,少阳之病减弱,耳聋也会缓解,能逐渐恢复听力;第十天,太阴之病衰减,腹部胀满的症状会消退,并很想吃东西;第十一天,少阴之病减轻,口不渴,舌不干,阳气通达和顺,能打喷嚏;第十二天,厥阴之病衰退,阴囊松缓,少腹部的拘急也会减轻。这时大邪之气已经消退,疾病也就痊愈了。
非表里皆感的热病轻症在14天后回逐渐自愈。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
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

黄帝问道:如何进行治疗呢?
岐伯回答说:对病变所在的脏腑和经脉,分别通调,疾病就会逐渐衰退而痊愈。治疗这类疾病的原则是,发病不到三天,邪气还在阳表的,可用发汗的方法去疏散病邪;发病已满三天的,邪气已经深入阴里,用泻热法泻除病邪,疾病即可痊愈。
黄帝问道:热病已经痊愈,却经常会有余热滞留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之所以会出现余热遗留不退的情况,是因为发热严重时勉强进食。在病势减退但仍有邪热蕴藏在体内时,如果勉强让病人吃东西,就会因为饮食不能消化而生热,此热与残留的余热相互迫近,两热相合,重新发热,就会出现余热不退的情况。

发病不到三天,邪气还在阳表,可以用发汗的方法疏散病邪。病还未完全恢复时,不能乱进补导致内热加重,余热不退。
儿子前些天积食内热加上吹空调,夜晚咳嗽白天打喷嚏,给了吃了几天保和丸消积,症状刚刚减轻,妈妈又开始忍不住要给孩子大鱼大肉的补,给她讲这一段,妈妈也听进去了,做完饭菜清淡很多。

帝曰:善。治遗奈何?
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
帝曰:病热当何禁之?
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黄帝说:很好。余热遗留该怎样治疗?
岐伯说:应当诊察疾病的虚实,或用补法或用泻法,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就能治愈。
黄帝说:患了热病有什么禁忌吗?
岐伯说:热势稍微减轻时,如果进食肉类食物,热病就会复发;如果吃得过多,会使余热遗留,这都是热病病人应该注意的。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
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黄帝说:表里两经同时受邪的两感症病人,发病的经脉和症状是怎样的?
岐伯说:阴阳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后,第一天,太阳和少阴两经同时发病,表现为头痛、口干、心中烦闷;第二天,阳明和太阴两经同时发病,症状是身体发热、胡言乱语、腹部胀满,不想进食;第三天,少阳和厥阴两经同时发病,症状是耳聋、阴囊收缩、四肢发冷。如果病情发展到水浆不能饮入,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的地步时,到第六天就会死亡。


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黄帝说:当疾病发展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气血不行的程度时,也要在三天以后才能死亡,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阳明经是十二经之长,这个经脉多气多血,所以感受病邪后,虽然容易致使病人不省人事,但阳明经的气血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生命,三天以后,阳明的气血才会耗尽而死亡。
凡是感受寒邪引起的温热性疾病,如果病发在夏至日之前,就是温病;病发在夏至日之后的,就是暑病。暑病多有汗出,暑热可通过汗液被疏散泄出,因此得了暑病出汗时,不可制止。


二、心得

邪气的传变:太阳经(表)——阳明经(肌肉)——少阳经(骨)——太阴经(胃-咽喉)——少阴经(肾-肺-舌根)——厥阴经(阴器-肝)。非表里皆感的热病轻症在14天后回逐渐自愈。发病不到三天,邪气还在阳表,可以用发汗的方法疏散病邪。病还未完全恢复时,不能乱进补导致内热加重,余热不退。儿子前些天积食内热加上吹空调,夜晚咳嗽白天打喷嚏,吃了几天保和丸消积,症状刚刚减轻,母亲忍不住要给孩子大鱼大肉的补,给她讲这一段,也听进去了,昨晚饭菜清淡很多。

刺热篇第三十二
一、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肝脏有热邪引起的疾病,患者往往首先出现小便发黄、腹部疼痛、疲倦嗜睡、身体发热等症状。如果热邪亢盛,病情加重,就可能出现神志不清、语言错乱、惊恐不安、胁部发胀疼痛、手足躁动、不能安卧等症状。肝脏在五行中属木,受金的克制,所以在庚辛日(属金)病情会加重。在甲乙日(属木)肝脏本身的正气偏旺,使身体汗出而发热减退。如果病邪非常严重,病人的正气又很虚弱,那么在庚辛日就会死亡。可以针刺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穴位进行治疗。若肝气上逆,可见头痛眩晕等症状,这是热邪沿肝经上至头所致。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心脏有热邪引起的疾病,患者常先出现闷闷不乐,过几天后身体发热。如果热邪亢盛,病情加重,就可能突然发生心痛、胸闷烦躁、频繁呕吐、面红头痛、但不出汗等症状。心脏在五行中属火,受水的克制,所以在王癸日(属水)病情会加重。在丙丁日(属火)心脏本身的正气偏旺,使身体出汗而发热减退。如果病邪特别严重,病人的正气又非常虚弱,无法支持,那么在王癸日就会死亡。可以针刺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进行治疗。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俛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脾脏有热邪引起的疾病,患者往往先感到头重、面颊疼痛、心烦、面色发青、想要呕吐、身体发热等症状。如果热邪亢盛,病情加重,可能出现腰痛不能俯仰、腹部发胀、腹泻、下颌两侧疼痛等症状。脾脏在五行中属土,受木的克制,所以在甲乙日(属木)病情加重。在己日(属土)脾脏本身的正气偏旺,使身体出汗而发热减退。如果病邪十分严重,病人的正气非常虚弱,不能支持,那么在甲乙日就会死亡。可以针刺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进行治疗。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欬kài,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肺脏有热邪引起的疾病,患者首先出现感觉寒冷、毫毛竖起、怕风,并见舌苔发黄、身体发热等症状。如果热邪亢盛,病情加重,就可能气喘、咳嗽,甚至咳嗽时感觉胸背部疼痛,无法进行深呼吸,头痛剧烈不能忍受,以及出冷汗等症状。肺脏在五行中属金,受火的克制,所以在丙丁日(属火)病情会加重。在庚辛日属金)肺脏本身的正气偏旺,使身体出汗而发热减退。如果病邪特别严重,病人的正气又非常虚弱,不能支持,那么在丙丁日就会死亡。可以和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放出黄豆般大小的血滴,病就可以治愈。
肾热病者,先腰痛(骨行)héng酸,苦喝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骨行)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
肾脏有热邪引起的疾病,患者往往先出现腰痛、小腿发酸、口渴、总想喝水身体发热等症状。如果热邪亢盛,病情加重,则可能出现项部疼痛发理、小发凉而酸、脚下发热、不想说话等症状。如果病邪沿着肾的经脉向上逆行,病人会感到头痛、眩晕。肾在五行中属水,受土的克制,所以在己目(属土)病情会加重。而在王癸日(属水)肾脏本身的正气偏旺,使身体出汗而发热减退。如果病邪十分严重,病人的正气非常虚弱,不能支持,则在戊己日就会死亡。可以针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进行治疗。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
肝脏有热病的病人,在其左部首先出现红色;心脏有热病的病人,在其额上先出现红色;脾脏有热病的病人,在其鼻头上先出现红色;肺脏有热病的病人,在其右颊部先出现红色;肾脏有热病的病人,在其两部先出现红色。虽然热病还没发作,但在面部已经出现了红色,这是发病的征兆。根据红色出现的部位,可以知道是哪一脏将要发生热病。立即给予针刺治疗,这叫做“治未病”。在面部一定的部位出现红色,而其他症状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表明热病刚开始,病情尚属轻微,此时如果能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到发病之脏正气偏旺的日期,疾病就可痊愈。如果针刺治疗失误,疾病的病程就会延长,要等到生病之脏的第三个脏气旺盛的日期,病才可能治愈。如果治疗上一再失误,就会造成死亡。总之,凡是热病应该发汗的,如果能给予及时的治疗,到了发病之脏正气旺盛的日期,就会汗出热退病愈。
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
凡是治疗热病,应有适当的护理,要先给病人喝一些清凉的饮料,然后再进行针刺治疗;让病人当少穿些衣裳,使病人居住在凉爽的地方,这样能使病人发热减退,病就容易好了。
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热病始于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阴,病甚为五十九刺。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
患热病的病人,如果先出现胸胁疼痛,手足躁动不安的症状,应该针刺足少阳胆经的穴位,用泻法;针刺足太阴脾经的穴位,用补法。如果病情严重,可选用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穴位。如果热病从手臂疼痛开始,应该针刺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的穴位,使病人出汗,发热停止而病愈;如果热病从头部的症状开始,应该针刺足太阳膀胱经在颈项部的穴位,使病人出汗,发热停止而病愈;如果热病从足和小腿部的症状开始,应该针刺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使病人汗出热退而疾病痊愈;如果热病从身体发重、骨节疼痛、耳聋、嗜睡等症状开始,应该针刺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如果是病情严重的,可以选择运用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穴位;热病从头昏目眩、发热和胸胁胀闷等症状开始的,应该针刺足少阴肾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穴位。
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足太阳经有一条分支和颧骨部位连系,所以太阳经发生热病,红色出现于两颧部位。如果出现的红色不是晦暗无光泽的衰败之色,说明病邪还在人体浅表部位,等到太阳经气旺盛的时候,可以通过发汗的方法祛除病邪,病就会好了。如果在出现太阳经症状的同时又见到少阴经的症状,这就是两条经脉同时感受病邪的“两感病”。那样,不超过三天病人就会死亡。这是由于热病已经向内深入,并损伤肾脏的缘故。少阳经发生热病,红色显现在两颊前的部位,如果患者面部的色泽没有败坏,说明病邪还在人体浅表部位。到了少阳经气旺盛的时候,可以通过发汗的方法祛除病邪,使热病痊愈。如果出现少阳经症状的同时又出现厥阴经的症状,说明少阳经和厥阴经两条经脉同时感受病邪,也是“两感病”,不超过三天就会死亡。
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鬲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荣在骶也,项上三椎陷者中也。颊下逆颧为大瘕[jiǎ],下牙车为腹满,颧后为胁痛。颊上者,鬲上也。
治疗热病的穴位有:第三椎下面的穴位主要用于清泄肺热;第四椎下面的穴位主要用于清泄心热;第五椎下面的穴位主要用于清泄肝热;第六椎下面的穴位主要用于清泄脾热;第七椎下面的穴位主要用于清泄肾热。清泄营分中的热邪可用位于骶部的穴位,和位于颈项三椎以下凹陷中央的穴位。如果面颊部位的红色向上蔓延到颧部,是患了“大瘕”病(泄泻的一种);如果红色向下到了颊车(穴位)部位,是患了腹部发胀的病变;如果红色出现在颊上的部位,则病变在膈上。

二、   心得
本篇论述了用针刺治疗五脏热病的方法。发热时要“寒水、寒衣、寒处”,帮助热病消退。五脏热病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随着时间的发展,轻重表现也有不同,这个表现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依据五行的理论,在该脏位所胜之日,可能痊愈,所克之日,会变得严重。在更细致的地方感受到人与天地的相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4 15: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1-9-18 22:02 编辑

第十三周任务: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疟论偏第三十五
第一天  9月12日  
第二天   9月13日  
第三天   9月14日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第四天  9月15日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第五天  9月16日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第六天  9月17日   疟论偏第三十五
第七天  9月18日    总结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一、  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黄帝问道:温热病患者在汗出后,一般应该热退身凉,脉象平静。但有些患热病的病人,出汗后热度稍减,而后很快身体又开始发热,脉象躁动疾速,病情没有因为汗出而减退,甚至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不能进食等症状,这是什么病?
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帝曰:愿闻其说。
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bǐ]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岐伯回答说:这种病叫“阴阳交”,是一种死证。
黄帝说:我想听您说说它的道理。
岐伯说:人体汗液的来源是饮食物,饮食入胃,经过消化转变成精气,汗液就是由这些精气转化而来的。热病后期人体的精气与病邪互相抗争而出汗,说明病人的精气战胜了病邪。这时病人应该有食欲吃东西,不再发热。如果病人再次发热,就是病邪仍然存在于人体之内。此时汗出是热邪逼迫精气外泄的表现,现在汗出后很快又发热,表示病邪战胜了人体的精气。加上不能进食,人体的精气就失去了补充来源,精气就会逐渐衰弱,如果病邪停留于人体长久不退,则病人的寿命就危在旦夕了。而且《灵枢·热病》中已经说过:出汗后脉象仍然盛大躁动不安的病人,难免死亡。现在所说的阴阳交,脉象并不因为出汗后有所好转,是精气不能战胜病邪死亡的征象已经很明显了。胡言乱语是神志失常的缘故,在温热病中见到神志失常也是死亡的征兆。现在见到三种死亡的征象,而看不到一点生机,所以,虽然在汗出后热度稍有下降,但最后仍然难免要死亡。
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
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
黄帝说:有的病人症状表现为身热汗出、心烦胸闷,且烦闷的症状并不因出汗而减退,这是什么病?
岐伯说:出汗后发热不退是风邪侵犯造成的,出汗后烦闷不减则是由于下气向上逆行引起的。这种病叫“风厥”。
黄帝说:请您详细地告诉我。
岐伯说:太阳经主管全身的阳气,守卫在人体外表,所以,外部来的病邪侵犯人体,太阳经首先感受邪气而发病。少阴经和太阳经是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两者联系比较密切。所以,少阴经受太阳经发热的影响,少阴经气因此向上逆行,便称为“厥”。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表里刺之,饮之服汤。
帝曰:劳风为病何如?
岐伯曰:劳风法住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
黄帝问:如何治疗呢?
岐伯说:应该针刺具有表里关系的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并配合内服汤剂进行治疗。
黄帝说:劳风这种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岐伯说:劳风是由于累后出汗,病邪侵犯肺部所造成的。其症状表现为:头项僵硬强直,视物模糊不清,吐黏痰,怕风吹,身体寒冷而颤抖等。这就是“劳风”病。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俯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山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小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黄帝问:怎样治呢?
岐伯说:首先要通利肺气,使呼吸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使病人身体能自由俯仰。如果病人是精力充沛、抵抗力强的少壮之人,通过治疗,一般三天可以病愈:如果病人是中年人,精力较弱的,一般五天可以治愈:而老年人或精力衰弱严重的人,则需要七天才可以治愈。劳风病人咳出的痰,是青黄色的脓性痰,质地黏稠,凝结成块,像弹丸大小,从口腔或鼻腔排出。如果痰液不能排出,积存在脑中就会损伤肺脏,肺脏损伤会导致死亡。
帝曰:有病肾风者,面胕[fú]庞然壅害于言,可刺不?
岐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
帝曰:其至何如?
岐伯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干、苦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yǎn],正偃则咳,病名曰风水,论在《刺法》中。
黄帝问:有的“肾风”病人,面部和足背都浮肿,两眼睑也肿胀严重,并且语言不利。这样的病人能否用针刺治疗呢?
岐伯说:虚证就不能用刺法。如果不应刺而误用刺法,就会使正气更加虚弱,五日后邪气就一定向内传人肾加重病情。
黄帝问:邪气传入肾,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呢?
岐伯说:会引起气短,时常发热,热从胸背部向上行走到头,并有出汗,手心发热,口干渴难以忍受
小便颜色发黄,眼睑浮肿,肠中鸣响,感到身体沉重,行动困难等症状;如果是女性病人,则月经停止来潮,并且还见到胸中烦闷,不能进食,不能保持仰面平卧姿势,仰面平卧则咳嗽气急。这种病叫“风水”。在刺法篇中有详细的论述。
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
黄帝说:我希望了解有关的道理。
岐伯说:邪气之所以能侵犯人体造成疾病,根本原因是人体的正气已经虚弱。患肾风的病人,由于肾阴虚弱,风邪(阳邪)就乘虚侵入,而引起气短,时常发热,汗出等症状。小便颜色发黄是腹内有热邪造成的;不能仰卧的原因是胃中不调和;仰卧就咳嗽加重,是由于仰面平卧后水气向上压迫肺。一般说来,凡是水湿之气泛滥造成的病变,往往首先见到眼睑部位轻度浮肿。
帝曰:何以言?
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帝曰:善。
黄帝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岐伯说:水邪属于阴邪,眼睑部位也属于阴,在与五脏的关系中眼睑部属于脾脏。腹部是脾所处和主管的部位,所以腹中有水,必然出现眼睑轻微浮肿。如果水邪向上逼迫心,使心气上逆,就会出现口苦、舌干;水气侵犯胃,则不能仰卧,如果仰卧就会咳出清水。凡是水肿病,大都不能仰卧,因为仰卧后就会使病人感到惊悸不安,惊悸不安会使咳嗽加重。腹中肠鸣的根本原因在胃,这是水液流入胃肠中造成的。如果水湿之邪侵犯到脾,就会产生烦闷,不想吃东西等症状;如果食物不能正常下咽是胃脘被水湿阻隔不通所致;胃的经脉向下至足,如果水湿之邪阻滞胃脉,就会出现身体沉重,难以行动的症状;女性病人的月经不来潮,则是胞脉被水湿之邪阻碍闭塞不通所致。因为胞脉属于心脏,向下连络胞宫,水肿病人湿邪向上逆行逼迫肺脏,使心气不能向下通达,因此月经不来潮。
黄帝说:讲得好!
二、心得
本篇评论了阴阳交、风厥、劳风、肾风等疾病的病因和治疗原理。虽都有发热症状,但都是因为风邪侵犯所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凑,很形象,水流会和。人的精神状态也是如此,之所以外界邪气能影响到自己,还是因为自己正气不足,在当前这个邪气泛滥的大环境里,无论是养生还是经营家庭唯有好好养正气来抵御外邪。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一、      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
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也?
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黄帝问道:有的病人身体发热,不是由于穿衣服过多造成的,却感到发热而烦闷,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这是由于阴气虚少,阳气偏盛,所以感到发热。
黄帝问道:有的病人身体发冷,不是因为衣服穿得单薄而造成的,也不是由于体内有寒邪停留所引起的,却感到寒冷从身体内部产生出来,这又是原因?
岐伯说:这种人阳气虚少,阴气偏盛,气血运行阻滞不畅,阳气不能通达、所以感到身体寒冷,好像从冷水中出来一样。
心得:冷不一定是穿衣服过少,热不一定是穿衣服过多,更多还是体内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达。
帝曰:人有四支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
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支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
黄帝问:有的人四肢发热,受风邪后就会发高烧,好像被火烤样,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回答:这种人阴气虚少,阳气偏盛。四肢属阳,风邪性质也属阳,本来有四肢发热的阳性症状,再受到风邪的侵袭,两种阳加在一起,就像火被风吹,火势更旺。而病人身体内阴气虚少,不能制约亢盛的阳气,就好比少量的水无法熄灭旺火。所以造成病人体内阳气单独亢盛。而阳气独亢,阴气就不能正常生长。阳气独亢到一定程度,人的生机就自行停止了。这种四肢发热,遇风如同火烤的病人,由于体内阴虚,加上风热之邪的侵袭,所以肌肉就会干枯消瘦。
心得:阳气独亢,阴气不生,独胜而止。
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
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黄帝问:有的病人全身发冷,即使用热水温熨、烤火,也不能使他感到热;即使多穿衣服,也不能使他感到温暖,然而他却并没有冷得发抖,这是什么病?
岐伯说:这种人从体质上看是肾气偏盛,但长期接触潮湿的环境,使太阳经气虚衰,肾中的阴精得不到阳气的温暖而枯萎不长。肾在五行中属水,所以又称为水脏。肾具有储藏阴精的功能,并能将阴精转化为骨髓,所以肾又有主管骨的功能。如果肾中的阴精枯萎不长,则骨髓就不能充满。所以感到寒冷至骨。至于感到寒冷而不发抖的原因,在于“一水不能胜二火”。所谓“一水”指肾,“二火”指肝、心。肝中存有“相火”,心主管“君火”。一个属水的肾脏无法制约两个火,所以,这种病人虽然寒冷,但不发抖。这种病叫作“骨痹”,还应见到关节拘挛的症状。
心得:水火不调。
帝曰: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
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
黄帝问:有的病人皮肤麻木沉重,即使穿上衣服,盖上被子,仍然不能减轻,这是什么病?
岐伯说:这是营卫之气虚弱造成的。营气虚弱就会使皮肤麻木不仁,不知痛痒寒热;卫气虚弱就会使肌肉沉重,肢体不能举动;如果营卫之气都虚弱,则皮肤麻木不仁和肢体沉重不举并见,且更加严重。如果病情发展到人的意识不能支配形体活动,形体上的刺激也无法引起人的意识上的反应,说明形体和神志不相配合适应,就要死亡了。
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脏使然?愿闻其故。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帝曰:善!
黄帝问:患气逆病的人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不能平卧,呼吸有声音;有的虽不能平卧,但呼吸没有声音;有的身体可以正常活动,但呼吸有声音有的可以平卧,但一活动就气喘;有的既不能平卧,也不能活动,气喘不停;有的不能平卧,平卧则气喘。这些表现都是哪些脏腑的病变引起的?我希望了解其中的原因。
岐伯说:不能平卧而且呼吸有声音的,是阳明经脉之气上逆。足的三条阳经,都是从头到足,它们的经气应该下行,而现在病人的经脉之气上逆,所以呼吸不通畅而有声音。足阳明经是胃的经脉,胃是五脏六腑气血的来源,胃气下行是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的表现,现在病人胃气上逆,不沿着正常的通道运行,所以病人不能平卧。《下经》中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如果病人生活起居正常,但呼吸有声音,这是由于肺的络脉不通利,络脉之气不能跟随经脉之气正常上下运动。络脉的病一般比较轻微,所以病人活动正常,只是呼吸有声音而已。如果病人不能平卧,平卧则喘,是由于水湿停留于体内,向上压迫肺造成的。人体之中的水液,是按照津液运行的通道流动的。肾是属水的脏,主管人体的津液,如果肾的功能出现障碍,水液内停,向上侵犯到肺,就造成气喘而不能平卧的症状。
黄帝说:讲得好!
二、         心得
1、 体寒与体热:冷不一定是穿衣服过少,热不一定是穿衣服过多,更多还是体内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达。
2、 手足发热肌肉消瘦:水火失调,“少水不能灭盛火”,阳气独亢,阴气不生,独胜而止。
3、 骨痹:水火不调。 “一水不能胜二火”。
4、 肉苛:营气、卫气皆虚。营气虚而不仁,卫气虚而不用。这肉体内外运行皆滞,感觉已经无法通天达地,通神接物,则形神不配,曰死。
5、 气逆:脏气失调。对“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一点最近特别有感触,胃被撑大的子宫压迫,胃气下行不是那么通畅,一次还吃以前的食量,导致胃气过多,下行不畅而上逆,晚上很难平卧,也很容易失眠。






疟[nüè]论篇第三十五
一、  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夫痎[jiē]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
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
黄帝问道:疟疾大多是由于感受风邪引起的,它休止与发作均有时间性,这是为什么?
岐伯答道:疟疾开始发作的时候,先表现毫毛竖立,继而伸懒腰,打哈欠,恶寒战栗,两颌鼓动,腰脊疼痛;恶寒阶段过去以后,则表现内外皆热,头痛如裂,渴喜冷饮。
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
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
黄帝说: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这是由于阴阳上下交争,虚实交替发作,阴阳相互移易所致。阳气并入阴分,则阴气实而阳气虚,阳明经气虚则恶寒战栗,两颌鼓动;太阳经气虚,则腰背头项疼痛;三阳经气都虚,则阴气更盛,阴气盛则骨节寒冷而痛,这种寒冷的表现是由内在因素决定的,阳气虚于外则外寒,阴气盛于内则内寒,故内外皆寒。(如阴气并入阳分,则阳气实而阴气虚,)阳气盛则外热,阴气虚则内热,故内外皆热。热盛则呼吸喘促而渴,甚至想喝冷饮。这都是因为夏季伤于暑邪,以其邪热亢盛,而伏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营气、卫气所留居的处所。由于暑热内伏,使人毛孔疏松,腠理开泄,到了秋天气候清肃,加上汗出遇到凉风,或洗澡时感受水气,使风邪与水气停留于皮肤之内,与卫气相合。而卫气是白天行于阳分,夜间行于阴分的,因此,邪气也随着卫气外出于阳,内搏于阴,邪气与正气内外相搏,而致每日有规律的发作。
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
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
帝:善!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何气使然?,
岐伯曰: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
黄帝说:疟疾有隔日发作的,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是因为邪气居留之处较深,向内迫近于阴分,致使阳气独行于外,而阴分之邪留着于里;阴邪与阳气相争而不能即出,所以隔一天才发作一次。
黄帝说:好!但疟疾的发作时间有的逐日推迟,有的逐日提前,又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邪气从风府入侵之后,沿脊柱下行,一日下移一节,而卫气的运行一昼夜大会于风府,次日因邪气下降一节,故卫气与之相争的时间亦推后一点,这样邪气下降一节,发作推后一天。疟疾的发作,由于邪气先客于脊骨,当卫气行于风府时,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入与卫气交争而发作,如此而逐日推迟。若邪气从风府出发,每日下降一节,约经二十五日,邪气就达骶骨,第二十六天进入脊内,注入冲脉,沿冲脉上行,直至第九天上达天突穴,在此之间,邪气逐日升高,故疟疾发作时间逐日提前。间日疟是由于邪气内迫于五脏,横逆于膜原,邪气道路远,部位深,循行慢,不能与卫气并行,故不能与之同时出于阳分,所以隔日才发。
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
岐伯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
黄帝说:您说卫气每行于风府,则腠理开发,邪气乘虚而入,入则疟疾发作。现在又说卫气与邪气相争的部位每日下行一节,病气所发之处,并不在风府,还能每天发作,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以上是指邪气入中头项,沿脊骨下行的发病规律。由于人体各部的虚实不同,受邪的部位也不一,所以不一定局限在风府。如邪中于头项,卫气亦行于头项则病发;邪中于背部,卫气亦行于背部则病发;邪中于腰脊部,卫气亦行于腰脊部则病发;邪中于手足,卫气亦行于手足则病发。卫气所行之处,与邪气相合,病就发作。所以说风邪侵犯人体没有固定的处所,无论侵犯何处只要有卫气与之相应,则腠理开发,邪气乘虚而入,邪正相合的地方,就是发病的所在。
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
岐伯曰: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
黄帝说:讲得好!但风证与疟疾同属外邪引起的疾病,两者常有相似之处,为什么风证常持续存在,而疟疾却发作有时呢?
岐伯说:风证的特点是邪中何处,病留何处,所以症状持续存在;疟邪是循着经络深入体内,必须与卫气相合发生交争时才会发病,所以发作有时。
帝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岐伯曰: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坟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
黄帝说:疟疾发作先寒后热的原因是什么?
岐伯说:夏天感受酷暑,汗大出而腠理开发,此时如遇微寒水湿之气,则邪伏于腠理皮肤之内,到了秋天又为风邪所伤,疟疾就形成了。因为水寒是一种阴气,风邪是一种阳气。病先伤于水寒之气,后伤于风邪,所以先寒而后热,且发作有一定时间性,名叫寒疟。
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
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黄帝说:先热后寒的原因是什么?岐伯说:这是先伤于风邪,而后伤于水寒之气,所以先热而后寒,发作也有时间性,名叫温疟。如果只发热而不恶寒,这是由于阴气先亏损于内,阳气独亢于外,表现少气烦闷,手足发热而恶心欲吐的症状,名叫瘅疟。
帝曰:夫经言有余者写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岐伯曰:经言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至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黄帝说:古代医经上说,病有余的实证用泻法,病不足的虚证用补法。今发热为有余,恶寒为不足。而疟疾的寒冷,虽然用热水或炭火也不能使之温暖;等到发热时,即使用冰块冷水,也不能使之凉爽,这都是属于有余不足的病,当其寒热正在发作之时,再高明的医生也无法控制,必须等待病势自行衰退之后,才可施用针刺治疗,这是什么原因?请你告诉我。
岐伯说:医经上讲热势炽盛时不要针刺;脉象纷乱时不要针刺;大汗淋漓时不要针刺。以上情况均为邪气亢盛、横逆而正气不支,所以不可立刻行针治疗。疟疾刚开始发作时,阳气并于阴分,此时卫气虚于外,阴气盛于内,所以先出现寒冷战抖;等到阴气逆乱盛极之时,则复出于阳,于是卫气与阴邪交争于外,此时阴虚于内而阳盛于外,所以先热而口渴。大凡疟邪并于阳分,则阳盛;并于阴分,则阴盛。阴气盛则恶寒战栗,阳气盛则高热口渴。疟疾所感受的风寒之气并不常在,它的发作是由于阴阳相并达到极盛的时候,经过剧烈邪正相争之后,邪气衰退,卫气相离,故症状消失而恢复常态。当疾病发作时,象火一样剧烈,象暴风骤雨一样势不可挡。所以医经上说,当邪气正盛的时候施针,必然损伤正气,应待邪气自衰之时而攻之,必然获得成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治疗疟疾,应在未发之时,阴气既未并入阳分,阳气亦未并入阴分,便进行适当调治,则可使正气得以安定,邪气得以消除。所以医生不能在疟疾发作的时候进行治疗,是由于此时正是邪正交争,气机逆乱的缘故。
帝曰:善!攻之奈何?是晏何如?岐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
黄帝说:好!为何进行治疗呢?时间的早、迟怎样掌握呢?
岐伯说:疟疾将要发作之时,正是阴阳将要相移之时,阴阳之气相移必从四肢末端开始,如果阳气已被邪伤,则阴气必然往而从之,所以应当在阴阳二气尚未相并的时候(即疟疾发作之前),以绳索紧束四肢末端,使邪气不得入内,阴气不得外出,两者不能相移,然后详细观察络脉的情况,若发现孙络坚实充盛而有瘀血时,用针刺放血,这样就会使真气虽往而不能与邪气相并,则疟疾不能发作。  
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桌,则复病也。
黄帝说:疟疾在不发作的时候,它的情况应该怎样?岐伯说:疟邪留舍于人体,必然会表现或实或虚的更替状态,这是由病气和卫气的所在部位所决定的。如邪正交争在阳分,则表现发热而脉躁;邪正交争在阴分,则表现恶寒而脉静;病到极期,则阴阳二气都已衰惫,卫气和邪气相离,所以疟疾就停止发作;若卫气与邪气再度结合时,则病就又要复发了。
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府,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黄帝说:有的疟疾隔二日,或隔数日而发作一次,发作时有的口渴,有的不渴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疟疾之所以隔日而发,是因为邪气客于六腑的膜原,卫气亦因之入内与邪气相会,然而有时因失掉时机,不能每日相会,故有的隔一天,有的隔数日才能发作。疟疾病是由于阴阳更替相胜,阳胜阴虚则热盛而渴,阴胜阳虚则寒甚而不渴,所以有的口渴,有的不渴。
帝曰:论言夏伤于暑,秋必病疟,今疟不必应者,何也?岐伯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恶风,以夏病者多汗。
黄帝说:医经上讲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而现在有些疟疾的发生,与此理论并不符合,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夏伤于暑,秋必病疟,是指与四时相应的发病规律,但有些疟疾的表现与一般不同,却与四时发病规律相反,如发于秋天的恶寒较重;发于冬天的恶寒较轻;发于春天的恶风;发于夏天的多汗。
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藏?岐伯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帝曰:瘅疟何如?岐伯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处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命曰瘅疟。帝曰:善!
黄帝说:温疟和寒疟,其邪都停留在什么地方?藏于何脏?
岐伯说:温疟是由于冬天感受了风寒之邪,邪气藏于骨髓之中,虽然春天阳气向上向外生发,也不能将深伏的邪气托出。到了夏天,因暑热炽盛,而使脑髓消烁,肌肉瘦削,腠理发泄,或因过劳,邪气则乘虚与汗一齐从内出发。此病是邪气久藏于肾,在发作时,邪气才从里出于外。在这种情况下,阴气先虚,而阳气偏盛,阳盛则发热,热极而衰,则邪气复入于阴分,入阴则阴盛而阳虚,阳虚则恶寒,故先热而后寒,名叫温疟。黄帝说:瘅疟的情况如何?岐伯说:瘅疟是由于肺脏素有积热,并充斥于全身,厥逆之气冲,使胸中气实,不能发泄于外,适逢劳力过甚而腠理开泄,风寒乘虚袭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病,发则阳气偏盛,因阳气久盛而不见衰减,就会发生疟疾。由于邪气不能入于阴分,所以只热而不寒,这种病邪内藏于心,外留于分肉之间,能使人肌肉瘦削,所以名叫瘅疟。
黄帝说:讲得好。

二、心得
这章讲疟疾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阳气虚于外则外寒,阴气盛于内则内寒;阳气盛则外热,阴气虚则内热。疟邪必须与卫气相合发生交争时才会发病,所以发作有时;疟疾的治疗,当在阴阳二气尚未相并的时候,即疟疾发作之前或已衰之时。一个辩证、相互联系的机制。想到卦中的爻间相应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5 18: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4周 刺虐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咳论篇第三十八刺虐篇第三十六

一、  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
足太阳经的疟疾,使人腰痛头重,寒冷从脊背而起先寒后热,热势很盛,热止汗出,这种疟疾,不易痊愈,治疗方法,刺委中穴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㑊,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足少阳经的疟疾,使人身倦无力,恶寒发热都不甚厉害,怕见人,看见人就感到恐惧,发热的时间比较长,汗出亦很多,治疗方法,刺足少阳经。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fū]上。
足阳明经的疟疾,使人先觉怕冷,逐渐恶寒加剧,很久才发热,退热时便汗出,这种病人,喜欢亮光,喜欢向火取暖,见到亮光以及火气,就感到爽快,治疗方法,刺足阳明经足背上的冲阳穴。
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
足太阴经的疟疾,使人闷闷不乐,时常要叹息,不想吃东西,多发寒热,汗出亦多,病发作时容易呕吐,吐后病势减轻,治疗方法,取足太阴经的孔穴。
足太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
足少阴经的疟疾,使人发生剧烈呕吐,多发寒热,热多寒少,常常喜欢紧闭门窗而居,这种病不易痊愈。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lóng]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yì]悒,刺足厥阴。
足厥阴经的疟疾,使人腰痛,少腹胀满,小便不利,似乎癃病,而实非癃病,只是小便频数不爽,病人心中恐惧,气分不足,腹中郁滞不畅,治疗方法,刺足厥阴经。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肺疟,使人心里感到发冷,冷极则发热,热时容易发惊,好象见到了可怕的事物,治疗方法,刺手太阴,手阳明两经。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
心疟,使人心中烦热得很厉害,想喝冷水,但身上反觉寒多而不太热,治疗方法,刺手少阴经。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肝疟,使人面色苍青,时欲太息,厉害的时候,形状如死,治疗方法,刺足厥阴经出血。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脾疟,使人发冷,腹中痛,待到发热时,则脾气行而肠中鸣响,肠鸣后阳气外达而汗出,治疗方法,刺足太阴经。
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婉转大便难,目眴xuàn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肾疟,使人洒淅寒冷,腰脊疼痛,难以转侧,大便困难,目视眩动不明,手足冷,治疗方法,刺足太阳、足少阴两经。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胃疟,发病时使人易觉饥饿,但又不能进食,进食就感到腕腹胀满膨大,治疗方法,取足阳明、足太阴两经横行的络脉,刺出其血。
疟发身方热,刺趾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
治疗疟疾,在刚要发热的时候,刺足背上的动脉,开其孔穴,刺出其血,可立即热退身凉;
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
如疟疾刚要发冷的时候可刺手阳明、太阴和足阳明、太阴的俞穴。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胠[qū]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
如疟疾病人的脉搏满大而急,刺背部的俞穴,用中等针按五胠俞各取一穴,并根据病人形体的胖瘦,确定针刺出血的多少。
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
如疟疾病人的脉搏小实而急的,炙足胫部的少阴经穴,并刺足足趾端的井穴。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
如疟疾病人的脉搏满大而急,刺背部俞穴,取五胠俞、背俞各一穴,并根据病人体质,刺之出血。
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
如疟疾病人的脉搏缓大而虚的,就应该用药治疗,不宜用针刺。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大凡治疗疟疾,应在病没有发作之前约一顿饭的时候,予以治疗,过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时机。
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凡疟疾病人脉沉伏不见的,急刺十指间出血,血出病必愈;若先见皮肤上发出象赤小豆的红点,应都用针刺去。
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xì]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挟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上述十二种疟疾,其发作各有不同的时间,应观察病人的症状,从而了解病属于那一经脉。如在没有发作以前约一顿饭的时候就给以针刺,刺一次病势衰减,刺二次病就显著好转,刺三次病即痊愈;如不愈,可刺舌下两脉出血;如再不愈,可取委中血盛的经络,刺出其血,并刺项部以下挟脊两旁的经穴,这样,病一定会痊愈。(上面所说的舌下两脉,就是指的廉泉穴。)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之间中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凡刺疟疾,必先问明病人发作时最先感觉症状的部位,给以先刺。如先发头痛头重的,就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发倾项眷背痛的,就先刺颈项和背部。先发腰脊痛的,就先刺委中出血。先发手臂痛的,就先刺手少阴、手阳明的十指见的孔穴。先发足胫疲痛的,就先刺足阳明十趾间出血。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风疟,发作时是汗出怕风,可刺三阳经背部的俞穴出血。
箭疫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小腿疼剧烈而拒按的,名叫胕髓病,可用掩针刺绝骨穴出血,其痛可以立止。
身体小痛,刺至阴。
如身体稍感疼痛,刺至阴穴。
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
但应注意,凡刺诸有病的井穴,皆不可出血,并应隔日刺一次。
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
疟疾口不渴而间日发作的,刺足太阳经;如口渴而间日发作的,刺足少阳经。
湿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温疟而汗不出的,用“五十九刺”的方法。
二、心得
本篇主要讲如何用针刺治疗疟疾。这个过程种印象最深的就是要掌握时机以及准确地掌握最先感觉症状的部位。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一、  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sōu]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zhuó]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nǜ]。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chì]。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mí]。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fu瘕[jiǎ],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頞[è]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黄帝问道:五脏六腑的寒热互相转移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肾移寒于脾,则病痈肿和少气。脾移寒于肝,则痈肿和筋挛。肝移寒于心,则病发狂和胸中隔塞。心移寒于肺,则为肺消;肺消病的症状是饮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属无法治疗的死证。肺移寒于肾,则为涌水;涌水病的症状是腹部按之不甚坚硬,但因水气留居于大肠,故快走时肠中濯濯鸣响,如皮囊装水样,这是水气之病。脾移热于肝,则病惊骇和鼻衄。肝移热于心,则引起死亡。心移热于肺,日久则为鬲消。肺移热于肾,日久则为柔庢。肾移热于脾,日久渐成虚损;若再患肠澼,便宜成为无法治疗的死症。胞移热于膀胱,则病小便不利和尿血。膀胱移热于小肠,使肠道隔塞,大便不通,热气上行,以至口舌糜烂。小肠移热于大肠,则热结不散,成为伏瘕,或为痔痔。大肠移热于胃,则使人饮食增加而体瘦无力,病称为食亦。胃移热于胆,也叫做食亦。胆移热于脑,则鼻梁内感觉辛辣而成为鼻渊,鼻渊症状,是常鼻流浊涕不止,日久可至鼻中流血,两目不明。以上各种病症,皆由于寒热之气厥逆,在脏腑中互相移传而引起的。
二、心得
人体脏腑之气运行逆乱不顺的时候,五脏六腑的寒热邪气就会相互转移,从而造成不同的病变。想到一个家庭系统,本来运行是应该有规则的,但当逆乱不顺的时候,一个人所受邪气可能会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人表现出来,就好像很多家庭里父亲或母亲的问题以孩子的问题表现出来。


咳论篇第三十八

一、  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黄帝问道:肺脏有病,都能使人咳嗽,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回答说:五脏六腑有病,都能使人咳嗽,不单是肺病如此。
黄帝说:请告诉我各种咳嗽的症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岐伯说:皮毛与肺是相配合的,皮毛先感受了外邪,邪气就会影响到肺脏。再由于吃了寒冷的饮食,寒气在胃循着肺脉上于肺,引起肺寒,这样就使内外寒邪相合,停留于肺脏,从而成为肺咳。这是肺咳的情况。至于五脏六腑之咳,是五脏各在其所主的时令受病,并非在肺的主时受病,而是各脏之病传给肺的。人和自然界是相应的,故五脏在其所主的时令受了寒邪,使能得病,若轻微的,则发生咳嗽,严重的,寒气入里就成为腹泻、腹痛。所以当秋天的时候,肺先受邪;当春天的时候,肝先受邪;当夏天的时候,心先受邪;当长夏太阴主时,脾先受邪;当冬天的时候,肾先受邪。

帝曰:何以异之?
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黄帝道:这些咳嗽怎样鉴别呢?
岐伯说:肺咳的症状,咳而气喘,呼吸有声,甚至唾血。心咳的症状,咳则心痛,喉中好象有东西梗塞一样,甚至咽喉肿痛闭塞。肝咳的症状,咳则两侧胁肋下疼痛,甚至痛得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下胀满。脾咳的症状,咳则右胁下疼痛,并隐隐然疼痛牵引肩背,甚至不可以动,一动就会使咳嗽加剧。肾咳的症状,咳则腰背互相牵引作痛,甚至咳吐痰涎。
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黄帝道:六腑咳嗽的症状如何?是怎样受病的?
岐伯说:五脏咳嗽日久不愈,就要传移于六腑。例如脾咳不愈,则胃就受病;胃咳的症状,咳而呕吐,甚至呕出蛔虫。肝咳不愈,则胆就受病,胆咳的症状是咳而呕吐胆汁。肺咳不愈,则大肠受病,大肠咳的症状,咳而大便失禁。心咳不愈,则小肠受病,小肠咳的症状是咳而放屁,而且往往是咳嗽与失气同时出现。肾咳不愈,则膀胱受病;膀胱咳的症状,咳而遗尿。以上各种咳嗽,如经久不愈,则使三焦受病,三焦咳的症状,咳而腹满,不想饮食。凡此咳嗽,不论由于那一脏腑的病变,其邪必聚于胃,并循着肺的经脉而影响及肺,才能使人多痰涕,面部浮肿,咳嗽气逆。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帝曰:善。
黄帝道:治疗的方法怎样?
岐伯说:治五脏的咳,取其俞穴;治六腑的咳,取其合穴;凡咳而浮肿的,可取有关脏腑的经穴而分治之。
黄帝道:讲得好!
二、心得
外有皮毛受风寒,内有寒冷饮食入胃,都会引起肺咳。咳嗽不只是肺的原因,五脏六腑都有可能因五脏所主的时令受到邪气的侵袭从而传给肺表现出咳嗽。所以如果不是在肺脏所主管的秋季发生咳嗽,则是其它脏腑感受邪气而转移到肺部引起的。儿子最近好了又复发的咳嗽是在白露到秋分这段时间(长夏),明显是脾受到的邪气再影响到的肺。而六腑的咳嗽,不论由于那一脏腑的病变,其邪必聚于胃,并循着肺的经脉而影响及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25 18: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4周 刺虐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咳论篇第三十八刺虐篇第三十六

一、  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
足太阳经的疟疾,使人腰痛头重,寒冷从脊背而起先寒后热,热势很盛,热止汗出,这种疟疾,不易痊愈,治疗方法,刺委中穴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㑊,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足少阳经的疟疾,使人身倦无力,恶寒发热都不甚厉害,怕见人,看见人就感到恐惧,发热的时间比较长,汗出亦很多,治疗方法,刺足少阳经。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fū]上。
足阳明经的疟疾,使人先觉怕冷,逐渐恶寒加剧,很久才发热,退热时便汗出,这种病人,喜欢亮光,喜欢向火取暖,见到亮光以及火气,就感到爽快,治疗方法,刺足阳明经足背上的冲阳穴。
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
足太阴经的疟疾,使人闷闷不乐,时常要叹息,不想吃东西,多发寒热,汗出亦多,病发作时容易呕吐,吐后病势减轻,治疗方法,取足太阴经的孔穴。
足太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
足少阴经的疟疾,使人发生剧烈呕吐,多发寒热,热多寒少,常常喜欢紧闭门窗而居,这种病不易痊愈。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lóng]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yì]悒,刺足厥阴。
足厥阴经的疟疾,使人腰痛,少腹胀满,小便不利,似乎癃病,而实非癃病,只是小便频数不爽,病人心中恐惧,气分不足,腹中郁滞不畅,治疗方法,刺足厥阴经。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肺疟,使人心里感到发冷,冷极则发热,热时容易发惊,好象见到了可怕的事物,治疗方法,刺手太阴,手阳明两经。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
心疟,使人心中烦热得很厉害,想喝冷水,但身上反觉寒多而不太热,治疗方法,刺手少阴经。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肝疟,使人面色苍青,时欲太息,厉害的时候,形状如死,治疗方法,刺足厥阴经出血。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脾疟,使人发冷,腹中痛,待到发热时,则脾气行而肠中鸣响,肠鸣后阳气外达而汗出,治疗方法,刺足太阴经。
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婉转大便难,目眴xuàn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肾疟,使人洒淅寒冷,腰脊疼痛,难以转侧,大便困难,目视眩动不明,手足冷,治疗方法,刺足太阳、足少阴两经。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胃疟,发病时使人易觉饥饿,但又不能进食,进食就感到腕腹胀满膨大,治疗方法,取足阳明、足太阴两经横行的络脉,刺出其血。
疟发身方热,刺趾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
治疗疟疾,在刚要发热的时候,刺足背上的动脉,开其孔穴,刺出其血,可立即热退身凉;
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
如疟疾刚要发冷的时候可刺手阳明、太阴和足阳明、太阴的俞穴。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胠[qū]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
如疟疾病人的脉搏满大而急,刺背部的俞穴,用中等针按五胠俞各取一穴,并根据病人形体的胖瘦,确定针刺出血的多少。
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
如疟疾病人的脉搏小实而急的,炙足胫部的少阴经穴,并刺足足趾端的井穴。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
如疟疾病人的脉搏满大而急,刺背部俞穴,取五胠俞、背俞各一穴,并根据病人体质,刺之出血。
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
如疟疾病人的脉搏缓大而虚的,就应该用药治疗,不宜用针刺。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大凡治疗疟疾,应在病没有发作之前约一顿饭的时候,予以治疗,过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时机。
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凡疟疾病人脉沉伏不见的,急刺十指间出血,血出病必愈;若先见皮肤上发出象赤小豆的红点,应都用针刺去。
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xì]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挟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上述十二种疟疾,其发作各有不同的时间,应观察病人的症状,从而了解病属于那一经脉。如在没有发作以前约一顿饭的时候就给以针刺,刺一次病势衰减,刺二次病就显著好转,刺三次病即痊愈;如不愈,可刺舌下两脉出血;如再不愈,可取委中血盛的经络,刺出其血,并刺项部以下挟脊两旁的经穴,这样,病一定会痊愈。(上面所说的舌下两脉,就是指的廉泉穴。)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之间中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凡刺疟疾,必先问明病人发作时最先感觉症状的部位,给以先刺。如先发头痛头重的,就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发倾项眷背痛的,就先刺颈项和背部。先发腰脊痛的,就先刺委中出血。先发手臂痛的,就先刺手少阴、手阳明的十指见的孔穴。先发足胫疲痛的,就先刺足阳明十趾间出血。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风疟,发作时是汗出怕风,可刺三阳经背部的俞穴出血。
箭疫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小腿疼剧烈而拒按的,名叫胕髓病,可用掩针刺绝骨穴出血,其痛可以立止。
身体小痛,刺至阴。
如身体稍感疼痛,刺至阴穴。
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
但应注意,凡刺诸有病的井穴,皆不可出血,并应隔日刺一次。
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
疟疾口不渴而间日发作的,刺足太阳经;如口渴而间日发作的,刺足少阳经。
湿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温疟而汗不出的,用“五十九刺”的方法。
二、心得
本篇主要讲如何用针刺治疗疟疾。这个过程种印象最深的就是要掌握时机以及准确地掌握最先感觉症状的部位。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一、  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sōu]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zhuó]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nǜ]。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chì]。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mí]。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fu瘕[jiǎ],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頞[è]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黄帝问道:五脏六腑的寒热互相转移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肾移寒于脾,则病痈肿和少气。脾移寒于肝,则痈肿和筋挛。肝移寒于心,则病发狂和胸中隔塞。心移寒于肺,则为肺消;肺消病的症状是饮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属无法治疗的死证。肺移寒于肾,则为涌水;涌水病的症状是腹部按之不甚坚硬,但因水气留居于大肠,故快走时肠中濯濯鸣响,如皮囊装水样,这是水气之病。脾移热于肝,则病惊骇和鼻衄。肝移热于心,则引起死亡。心移热于肺,日久则为鬲消。肺移热于肾,日久则为柔庢。肾移热于脾,日久渐成虚损;若再患肠澼,便宜成为无法治疗的死症。胞移热于膀胱,则病小便不利和尿血。膀胱移热于小肠,使肠道隔塞,大便不通,热气上行,以至口舌糜烂。小肠移热于大肠,则热结不散,成为伏瘕,或为痔痔。大肠移热于胃,则使人饮食增加而体瘦无力,病称为食亦。胃移热于胆,也叫做食亦。胆移热于脑,则鼻梁内感觉辛辣而成为鼻渊,鼻渊症状,是常鼻流浊涕不止,日久可至鼻中流血,两目不明。以上各种病症,皆由于寒热之气厥逆,在脏腑中互相移传而引起的。
二、心得
人体脏腑之气运行逆乱不顺的时候,五脏六腑的寒热邪气就会相互转移,从而造成不同的病变。想到一个家庭系统,本来运行是应该有规则的,但当逆乱不顺的时候,一个人所受邪气可能会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人表现出来,就好像很多家庭里父亲或母亲的问题以孩子的问题表现出来。


咳论篇第三十八

一、  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黄帝问道:肺脏有病,都能使人咳嗽,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回答说:五脏六腑有病,都能使人咳嗽,不单是肺病如此。
黄帝说:请告诉我各种咳嗽的症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岐伯说:皮毛与肺是相配合的,皮毛先感受了外邪,邪气就会影响到肺脏。再由于吃了寒冷的饮食,寒气在胃循着肺脉上于肺,引起肺寒,这样就使内外寒邪相合,停留于肺脏,从而成为肺咳。这是肺咳的情况。至于五脏六腑之咳,是五脏各在其所主的时令受病,并非在肺的主时受病,而是各脏之病传给肺的。人和自然界是相应的,故五脏在其所主的时令受了寒邪,使能得病,若轻微的,则发生咳嗽,严重的,寒气入里就成为腹泻、腹痛。所以当秋天的时候,肺先受邪;当春天的时候,肝先受邪;当夏天的时候,心先受邪;当长夏太阴主时,脾先受邪;当冬天的时候,肾先受邪。

帝曰:何以异之?
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黄帝道:这些咳嗽怎样鉴别呢?
岐伯说:肺咳的症状,咳而气喘,呼吸有声,甚至唾血。心咳的症状,咳则心痛,喉中好象有东西梗塞一样,甚至咽喉肿痛闭塞。肝咳的症状,咳则两侧胁肋下疼痛,甚至痛得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下胀满。脾咳的症状,咳则右胁下疼痛,并隐隐然疼痛牵引肩背,甚至不可以动,一动就会使咳嗽加剧。肾咳的症状,咳则腰背互相牵引作痛,甚至咳吐痰涎。
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黄帝道:六腑咳嗽的症状如何?是怎样受病的?
岐伯说:五脏咳嗽日久不愈,就要传移于六腑。例如脾咳不愈,则胃就受病;胃咳的症状,咳而呕吐,甚至呕出蛔虫。肝咳不愈,则胆就受病,胆咳的症状是咳而呕吐胆汁。肺咳不愈,则大肠受病,大肠咳的症状,咳而大便失禁。心咳不愈,则小肠受病,小肠咳的症状是咳而放屁,而且往往是咳嗽与失气同时出现。肾咳不愈,则膀胱受病;膀胱咳的症状,咳而遗尿。以上各种咳嗽,如经久不愈,则使三焦受病,三焦咳的症状,咳而腹满,不想饮食。凡此咳嗽,不论由于那一脏腑的病变,其邪必聚于胃,并循着肺的经脉而影响及肺,才能使人多痰涕,面部浮肿,咳嗽气逆。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帝曰:善。
黄帝道:治疗的方法怎样?
岐伯说:治五脏的咳,取其俞穴;治六腑的咳,取其合穴;凡咳而浮肿的,可取有关脏腑的经穴而分治之。
黄帝道:讲得好!
二、心得
外有皮毛受风寒,内有寒冷饮食入胃,都会引起肺咳。咳嗽不只是肺的原因,五脏六腑都有可能因五脏所主的时令受到邪气的侵袭从而传给肺表现出咳嗽。所以如果不是在肺脏所主管的秋季发生咳嗽,则是其它脏腑感受邪气而转移到肺部引起的。儿子最近好了又复发的咳嗽是在白露到秋分这段时间(长夏),明显是脾受到的邪气再影响到的肺。而六腑的咳嗽,不论由于那一脏腑的病变,其邪必聚于胃,并循着肺的经脉而影响及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 21: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1-10-2 21:34 编辑

举痛论第三十九 一、原文、翻译、查字、正音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
黄帝问道:我听说善于研究天地阴阳变化的人,一定能在研究中联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善于谈论古代经验理论的人,必定要结合当代的实际情况;善于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人,必会对自己的体质有足够的认识。这样,才能透彻地阐明医理。现在我想请教先生,您是怎样用问诊、望诊、触诊来了解和掌握病情的。以使我有所体会,受到启发,解除疑惑,能否听听您的见解呢?
岐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
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
岐伯恭敬地回答道:您想问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黄帝说:我想听听人的五脏突然发生疼痛,是感受了什么邪气?
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岐伯说:人体经脉中的气血是运行不停、循环不息的。如果寒邪侵入经脉,停留不去,就会使气血运行不畅。如果寒邪侵犯经脉的外面,由于寒性收引,经脉收缩变细,经脉及所供养的组织气血就会减少;如果寒邪侵犯到经脉中,由于寒性凝滞,会使气血阻滞不通,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发生疼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
黄帝说:有的疼痛会忽然停止;有的疼痛剧烈而持续;有的疼痛剧烈而不可触按;有的疼痛触按后就会停止;也有的疼痛触按不减轻;有的疼痛触按时跳动应手;有的是心与背部牵引作痛;有的则是胁肋部和小腹部互相牵引作痛;有的腹痛放射到大腿内侧;有的腹痛长时间不好而形成积块;有的突然发生疼痛而昏迷不醒,,过一会儿又苏醒过来;有的疼痛时伴有呕吐;有的腹痛兼有腹泻;有的腹痛时大便秘结不通。所有这些疼痛,症状表现不同,应该怎样区别呢?
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chù]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岐伯说:如果寒邪侵犯停留在经脉之外使经脉受寒,就是经脉收缩,造成经脉痉挛拘急,而牵引外部的小络而突然发生疼痛。但只要得到温暖,经脉就会舒张开,气血运行通畅,疼痛就立即停止。如果反复感受邪,疼痛持续的时间长,就会经久不愈。
炅——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炯”的省略,表示照得透亮。炅,篆文 日,太阳 火,即“炯”,照得透亮),表示火光燎亮如日。造字本义:形容词,熊熊大火如太阳般燎亮。隶书 承续篆文字形。白话版《说文解字》:炅,光芒外现。字形采用“火、日”会义。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
如果寒邪侵入经脉之中,与经脉中原有的热邪结合在一起,使经脉中的血液运行受阻而使经脉充盈,脉中邪气充实,所以疼痛剧烈,不可触按。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如果寒邪侵入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导致气血凝滞不能分布散行,细小的络脉痉挛而出现疼痛。触按局部,可以产生阳热之气,使凝滞的气血分散运行,拘急的络脉得到舒缓,疼痛随之消失。【腹部疼痛,揉摸腹部或者喝热水可以缓解。】
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如果寒邪侵人挟脊行走的经脉,由于经脉的部位很深,即使用手触按也不能使凝滯的气血布散开,所以触按无效。
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揣动应手矣。
如果寒邪侵入冲脉,冲脉是从关元穴起,随腹直上,如寒邪侵人,使冲脉中的气血运行不能畅通,由于冲脉多气血,气郁日久向上逆行,所以病人腹痛,并有腹部能感觉到跳动应手。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如果寒邪侵入背部五脏俞穴,致使脉中的气血凝滞,造成血行不畅而见血虚,出现疼痛。如果寒邪侵犯到心俞,就会出现心和背部互相牵引而痛。
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如果寒邪侵人厥阴之脉,阴之脉环绕生殖器官,经过小腹部,向上和位于胁助部的肝脏相连。寒邪侵人造成气血凝滞,使经脉痉挛拘急,就会产生胁助部和小腹部位相互牵引作痛。
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如果寒邪侵犯到大腿内侧,并沿着经脉向上入小腹,使气血凝滞,就会出现小腹部位疼痛牵引到大腿内侧。
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如果寒邪侵入小肠和膜原之间,络脉之中,造成络脉的血液凝滞,不能回流进入大的经脉,气血停留在局部无法正常运行,时间长久就会形成积块。
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如果寒邪侵入五脏,逼迫五脏阳气上逆,使阴气阻绝不通,阴阳之气不能正常衔接,出现突然疼痛、昏迷不醒的症状。过一会儿,因为机体自身功能调整,阳气进入体内与阴气相合,病人就会苏醒。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如果寒邪侵入肠胃,迫使肠胃之气向上逆行,就会产生疼痛、呕吐的症状。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如果寒邪侵入小肠,导致小肠容纳、吸收、消化功能失常,所以发生腹痛、大便泄泻。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dān]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如果热邪停留在小肠,也会出现疼痛,而热邪会消耗损伤肠中的水液,使病人口干舌燥,大便坚硬难出,形成腹痛而便秘的症状。
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
黄帝说:以上病情,是通过问诊可以了解的。那么如何用望诊来了解病情呢?
岐伯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岐伯说:人的五脏六腑,在面部都有固定与之相对应的部位,通过观察各个部位五色的变化可以知道疾病的性质。例如,面部呈现黄色和红色,表示身体有热;面部呈现白色,表示有寒;面部呈现青黑色,则表示有因气血凝滞而造成的痛证。这是通过望诊可以了解的。
帝曰:扪而可得奈何?
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
黄帝说:如何通过触诊掌握病情呢?
岐伯说:要观察感受病邪的经脉,如果坚实有力,则表示邪气亢盛;如果络脉充血隆起,表示血液停留局部不得布散;如果经脉局部下陷,则表示气血不足。这些是通过触诊可以掌握的。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黄帝说:讲得好! 我已经知道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和气的变化有关。如大怒使气向上逆行;大喜使气涣散;大悲使气消损;大恐使气下沉;遇寒使气收敛;遇热使气外泄;受惊使气紊乱;过于劳累使气耗损;思虑过度使气郁结。这九种气的变化不同,在临床上会有什么表现呢?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岐伯说:大怒会使肝气上逆,血液也随气向上逆行,病情严重的,可以引起呕血,如果肝气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功能,还可以导致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的飧泄病。所以说:“怒则气上”。人的心情高兴时,营卫之气运行通畅,但过度喜悦可以使心气涣散,所以说:“喜则气缓”。过度悲哀使心联系其他组织的脉络痉挛拘急,还会影响到肺,,使肺叶张大抬高,呼吸异常,以致胸腔胀满,气的运行不通畅,营卫之气不能布散到全身,停留在胸中,时间长久转化成热,而损耗气,所以说:“悲则气消”。过度恐惧会损伤肾脏,肾脏所贮藏的精气也被损伤。肾的功能受伤,使人体上部闭塞不通,下部的气无法上行,停留于下,使人体下部胀满,所以说:“恐则气下”。人体遇到寒后,使汗孔闭塞不通,阳气不能向外通行而收敛于内,所以说:“寒则气收”。人体遇热后汗孔张开,营卫之气也随着汗液而外泄,所以说:“热则气泄”。人体突然遭受惊吓会心悸不宁,精神不安,疑虑不定,所以说:“惊则气乱”。过度疲劳使人气喘汗出,气喘耗损体内的气,出汗损耗体表的气,所以说:“劳则气耗”。人如果思虑太多,精神过度集中于某一事物,就会使体内的正气停留在局部而不能正常运行,所以说:“思则气结”。
一、   心得本章列举了各种疼痛的表现和病因机制。气血本来在经络和五脏六腑中运行不止,但因为受到寒热邪(主要是寒邪)的刺激而导致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不通则痛。百病生于气也。人的情志和寒邪一样(怒、喜、悲、恐、寒、炅、惊、劳、思)也会影响气的正常运行,从而生病,所谓九气为病。更加理解了养生为何需恬淡虚无。而这些疼痛是可以通过问、望(面色)、触(经络脉象)来诊断的。
腹中论篇第四十一、原文、翻译、查字、正音黄帝问曰:有痛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岐伯对日:名为鼓胀。
帝日:治之奈何?
岐伯日:治之以鸡矢酸,一剂知, 二剂已。
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
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放当病,气聚于腹也。
黄帝问道:有的病人胸腹部肿胀发闷,早晨病情较轻还可以吃东西,但到晚上病情较重,就不能吃东西了。这是什么病?
岐伯回答:这种病叫做“臌胀”。
黄帝问:怎样治疗呢?岐伯说:可以用鸡矢醴治疗。通常情况,服一剂就可以见效,服二剂药就能治愈疾病。
黄帝说:有的病人在治愈之后,病又复发,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这是因为不注意控制饮食,使脾胃又受到损伤,所以经常复发。此病经过治疗,可以取得不错的疗效,但由于病邪残留在腹中,病根未除,时间长了,病邪又聚合在腹中,再加上饮食不节,所以病会复发。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黄帝问:有一种病人,其胸胁胀满,妨碍饮食,在病发作时,可以先闻到腥臊的气味,口中泛清水,吐血,四肢清冷,二目发眩,并经常出现大小便中带血的现象,这是什么病?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岐伯说:这种病叫做血枯。因为病人在少年时曾经有过大出血,病根还留在体内;或因醉酒后行房事,导致肝脏和肾脏的精气损伤,造成月经量少,或停经。
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
岐伯曰:以四乌鲗zéi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黄帝说:怎样治疗呢?用什么方法恢复人的精气呢?
岐伯说:用四分海螵蛸、一分茜草,将两种药混合在起,研成细末,再加上麻雀蛋,做成像小豆大小的药丸,每次在饭前吃五丸,用鲍鱼汤送服,这样既可缓解胸胁胀满的症状,又能补益被损伤的肝脏。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减可治不?
歧怕日:病名曰伏梁。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
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接之致死。
帝曰:何以然?岐伯日: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院,出隔,侠胃院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论在《刺法》中。
黄帝问:有一种病,病人小腹部位坚硬胀满,局部病灶较深,并与上下左右的组织有粘连,这是什么病?是否能治?
岐伯说:这种病叫做“伏梁”。
黄帝问:伏梁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岐伯说:在患处包裹着大量脓血,部位在肠胃外,不好治。经常因为用手按压患处过重,致使脓血包块穿孔,脓血流入腹中而引起死亡。
黄帝问:为什么会这样?
岐伯说:如果这种病在下腹部,部位靠近肛门和尿道,可以出现从大小便中排出脓血的症状。如果病的部位在上腹部接近胃和横膈膜,可以引起胃和横膈膜之间发生脓肿包块,成为病程迁延、很难治愈的重病。所以,伏梁病部位在脐以上的严重难治,部位在脐以下的就稍微轻些。要避免触动患处,也不能用猛药,以免引起穿孔。关于这种病的详细论述,记载在刺法篇中。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骨行(是“胻”的异体字胻héng)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huāng]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黄帝问:有的病人大腿和小腿部位都发生肿痛,且有环绕脐部疼痛的症状,这是什么病?
岐伯说:这种病也叫伏染。是由于感受风邪气引起的。风寒邪气由大肠泄出到肠外,停留附着在肠外的脂肪系膜上,而肠外脂肪系膜的根源在脐下,所以产生绕脐痛的症状。这种病不能重按患处,也不能用猛药泻下,否则会引起小便涩滞不畅的病变。
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石药发模,芳草发狂。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令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
岐伯曰: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焊,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黄帝问:先生您多次提到热中、消中这两种病,不能吃膏粱厚味,也不能用芳香的草药和矿石类药物,因为矿石类药物会使人发生癫疾,芳香的草药会使人发生狂病。但那些患有热中和消中病的人,多数是富贵人,现在不许他们吃膏粱厚味,是不合他们心愿的,而不用芳香草药又无法治愈他们的疾病。应该怎样处理呢?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岐伯说:芳香的草药多数性质是辛热的,矿石类药物多数性质是猛烈的,这两种药物都有燥热、刚劲的性质,所以如果不是阴阳平衡、性情和缓的人,是不能服用这两类药的。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 者,何以然?
岐伯曰:夫热气嫖悍,药气亦然,二者相遇,恐内伤脾,脾者上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
黄帝问:为什么热中和消中的病人不能吃这两种药呢?
岐伯说:因为热中和消中的病人平常多吃膏梁厚味,体内的热气本来已经亢盛,而芳香草药和矿石类药物多数也燥热,这两者合在一起,恐怕会使脾脏正气受到伤害。脾脏在五行中属土,,受木的克制,所以,如果在甲乙日(属木)服用这类药物,会使疾病更加严重。
帝曰:善。有病膺[yīng]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
岐伯曰:名厥逆。
帝曰:治之奈何?
歧怕曰:灸之则暗,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
帝曰:何以然?妨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负之则阳气人阴,人则暗;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黄帝说:讲得好!有的病人胸肿、颈痛、胸腹部胀满,这是什么病?
岐伯说:这种病是由于气上逆所引起的,叫做“厥逆”。
黄帝问:怎样治疗呢?
岐伯说:治疗这种病,如果用灸法,就可能产生失音的症状;如果用砭石治疗,会使病人产生发狂
的症状。所以,要等病人的阴气和阳气互相交和的时候,才可以治疗。
黄帝问:为什么?
岐伯说:人体的阳气是上升的,现在病人气逆上行,与阳气合并,就形成了上部阳气过盛的情况,如果用灸法,就像火上加油,使阳气更加亢盛,就会消耗损伤阴气,阴气损伤不能滋润咽喉,使声音嘶哑甚至发不出声。如果用砭石刺病人的皮肤,就会使病人的阳气外泄,而出现狂乱的症状。所以要到病人的阴阳之气互相交和时给予治疗,才可能治愈疾病。
帝曰:善。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
歧怕日:身有病而无邪脉血帝日: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
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出:原作,据王冰注改。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人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腹胀而头痛也。
帝曰:善。
黄帝说:讲得好!怎样可以知道妇女是怀孕并将正常分娩呢?
岐伯说:妇女身体不适,并见闭经、呕吐、食欲不好等症状,好像有病,但脉象正常,诊察不出有病的脉象。
黄帝问:有的病人发热且身体疼痛,这是什么病?
岐伯说:发热多数是阳经的病变。阳脉的搏动较严重,以人迎脉为例: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一倍,是病在少阳;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二倍,是病在太阳;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是病在阳明。病邪在阳经就会出现头部不适;病邪在阴经就会出现腹部不适,如果病邪由阳经蔓延到阴经,则阳经和阴经同时有病,所以同时见到头痛和腹胀的症状。
黄帝说:讲得好!

二、心得只是腹中痛和胀,却有这些种类,鼓胀、血枯、伏梁、热中、消中、厥逆、腹胀等,尤其是伏梁类似现代医学的胃脘部肿瘤,要放在现代医学中,估计也就是不问病因而直接切除了,这里却会因为病因不同而分为两种,治疗方法也不同。热中、消中的治疗要考虑到病人的饮食特征。厥逆病的治疗要在阴阳之气相互交和时予以治疗。从这里体会到病因的重要性。不像西医只看症状,只是消除症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21: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一、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kāo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由足太阳经的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痛时牵引着颈项、脊背和臀部,病人有像背着重物一样的感觉。治疗时应针刺足太阳经的委中穴,使之出血。如果在春季,就不要刺出血。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出血。
足少阳经的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痛时病人有好像被针刺入皮肤中一样的感觉,病人腰部活动逐渐不灵便,既不能前后俯仰也不能左右转动。治疗时应针刺足少阳经的阳陵泉穴,使之出血。如果在夏季就不要刺出血。
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骨行)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足阳明经的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时腰部不能转动,如果勉强转腰,就会出现幻视,并且容易产生悲哀的情绪。治疗时应针刺足阳明经的足三里穴三次,要刺出血,使上下气血协调平和。但如果在秋季,就不要刺出血。
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
足少阴经的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痛时牵连着脊柱。治疗时应针刺内踝向上两寸处的复溜穴两次,如果在春季,就不要刺出血,如果出血太多,造成血虚,就不容易恢复了。
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刺厥阴之脉,在腨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
足厥阴经的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痛时病人感到痉挛拘急,像弓弦张开一样。治疗时应针刺足厥阴经,其部位在小腿肚与足跟之间外侧的穴位,用手摸到一串串硬结物者,就用针刺之。这种病常使人沉默少语,精神不爽,要针刺三次。
解脉令人腰痛,痛引肩,目(盳盳)然,时遗溲。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
解脉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痛时牵连到肩部,看东西模糊不清常有遗尿的症状。治疗时应针刺解脉,在膝后筋肉分界处,委中穴外侧的横脉使之出血,等血色由紫黑变成红色时即停止。
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
解脉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痛时人会感到腰部像被带子牵拉一样,又常觉得好像要折了似的,并且经常有恐惧感。治疗时应针刺解脉在膝弯处的委中穴,病人的委中穴处常有络脉结成米一样的块状物,针刺时会出紫黑色的血液,针刺直到血色变成红色时停止。
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fú]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痏[wěi]
同阴脉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痛时感到好像有锤子在体内敲击,而且经脉怒胀发肿。治疗时应针刺同阴脉在足踝上端绝骨尽处的阳辅穴,要针刺三次才行。
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端下间,去地一尺所。
阳维脉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痛处的经脉会突然肿胀。治疗时应针刺阳维脉。阳维脉与足太阳经交合在足和小腿肚之间,大约离地面一尺的地方。
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刺之在郄阳、筋之间,上郄数寸,衡居为二痏出血。
衡络脉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痛时不能俯仰身体,后仰时好像要跌倒。这种病主要是举重物损伤了腰部,使衡络脉被瘀血阻滞不通。治疗时应取委中穴和委阳穴之间上行数寸处的殷门穴,刺两次,使之出血。
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luò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刺直肠之脉上三痏,在蹻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
会阴脉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痛时不断出汗,汗止后病人就想喝水,喝了水病人又坐卧不安。治疗时应针刺会阴脉上的穴位三次,在申脉穴上和委中穴下约五寸的地方,针刺有小络脉充血之处,使之出血。
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则悲以恐。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飞阳脉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痛处经脉突然发生肿胀,疼痛剧烈时病人感到悲伤和恐惧。治疗时应针刺飞阳脉,在内踝上五寸,足少阴经脉之前与阴维相交会的地方
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yīng],目(盳盳)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
昌阳脉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痛时牵连到胸部,两眼视物模糊不清,病情严重的出现腰背向后反折,不能向前弯,舌头卷缩,不能说话。治疗时应针刺复穴两次。复溜穴在内踝上两寸,大筋的前面,足太阴经脉的后面。
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为三痏。
散脉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痛时伴有发热的症状,严重时病人会烦躁不安、感觉腰的下面像有一根横木梗塞在里面,甚至出现遗尿的症状。治疗时应散脉,在膝前内侧骨和肌肉之间,络脉外侧的束脉,就是足太阴经上的地机穴要针刺三次。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刺肉里之脉,为二痏,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
肉里脉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疼痛时不敢咳嗽,如果咳嗽会使筋脉痉挛桐急、治疗时应针刺肉里脉两次,就是位于太阳经的外侧,少阳经上的阳辅穴。
腰痛挟脊而痛至头,几(与书同音)几然,目䀮䀮máng然僵仆,刺足太阳郄中出血。
有的腰痛牵连到脊背,一直疼到头顶,颈部僵硬不舒,两眼发眩,走路不稳,好像要跌倒。治疗时应针刺足太阳经的委中穴,要刺出血。
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热刺足厥阴;不可以俛仰,刺足少阳;中热而喘,刺足中出血。(少阴,刺
有的腰痛伴有怕冷,治疗时应针刺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如果腰痛伴有发热,治疗时应针刺足厥阴经;腰痛不能俯仰的,应刺足少阳经;如果腰痛伴有体内有热而气喘,治疗时应针刺足少阴经,并针刺足太阳经的委中穴出血。
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上热刺足太阴;中热而喘,刺足少阴。
有的腰痛伴有寒冷症状,且颈部僵硬不舒,不能左右顾盼。治疗时应针刺足阳明经;腰痛伴有燥热症状的,治疗时应针刺足太阴经;腰痛伴有内热气喘的,治疗时应针刺足少阴经。
大便难,刺足少阴;少腹满,刺足厥阴。如折不可以俛仰,不可举,刺足太阳;引脊内廉,刺足少阴。
腰痛兼见大便难的,治疗时应针刺足少阴经;腰痛伴有小腹胀满的,治疗时应针刺足厥阴经;如果腰痛剧烈,如折断一样,不能俯仰屈伸,四肢举动不便。治疗时应针刺足太阳经;腰痛牵连到脊柱内侧,治疗时应针刺足少阴经。
腰痛引少腹控眇,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两髁胛上,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有的腰痛牵引到小腹和胁下,病人不能后仰身体,治疗时应针刺骶骨部位的下髅穴。即在尾骨两侧臀大肌起始之处。刺法是根据月廓盈亏计算针刺次数。方法是:针刺时,左侧疼痛就针刺右侧穴位;右侧疼痛时就针刺左侧穴位。按照此方法治疗,很快扩能见到疗效
一、  心得
父亲的这一次腰椎病导致左腿麻木,起床、走路都很困难,不能吹空调,总是感觉腰和腿冷。在中医院住了一周,又找了好几个医生都没有效果,最后找了一位80多岁的民间老中医用针刺法,才得到极大缓解。看了一下医生所刺的脉络穴位,主要是足少阳、足少阴的小腿部的穴位还有足太阳经的委中穴。刚开始父亲和我说有的地方出血有的地方不出血并不理解,原来是因为有的穴位在夏季是不能出血的。针刺最终是要使上下气血畅通。这次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中医的没落,实在让人痛心。
风论篇第四十二一、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黄帝问道:风邪侵人人体后,引起的病变有寒热,有热中,有寒中,有疠风,有偏枯,有风病。他们的发病原因是一样的,但表现出的病证却不一样,病名也不相同,有时风邪甚至侵入到五脏六腑,我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希望听听您的解释。
岐伯对曰:风气藏在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
岐伯回答说:风邪侵人人体,首先停留在皮肤之中,使毫毛孔闭塞,风邪既不能向体内通行,也无法向体外发散。
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但风邪的性质是行动迅速,变化多端,如果毫毛孔舒张开启,就会使人感到寒冷;如果毫毛孔关闭不通,就会人感觉发热而烦闷;寒冷会使人饮食减少,发热会使人肌肉消瘦,因此造成人体振寒而不能饮食的症状,这叫做“寒热”。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邪从阳明经侵入胃中,再沿着经脉向上到眼角内侧。如果病人身体肥胖,毛孔致密,风邪就不能向外发散,仍停留在人体内部,时间长久就会转化成热,形成“热中”病。这种病可以出现眼睛发黄的症状;如果病人身体瘦弱,毛孔疏松,阳气容易随风邪向体外发散,就会形“寒中”病。寒中病可以见到两眼经常流泪的症状。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月真)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风邪从太阳经侵入人体走到各条经脉的俞穴,散布到肌肉之中,与卫气结合在一起,互相抗争,使经脉运行的通道阻滞不通,造成肌肉肿胀高起,而逐渐形成“疮疡”;如果卫气凝滞阻塞,无法运行,不能温暖、营养肌肉皮肤,所以使肌肉出现麻木不知痛痒的症状。
疠者,有荣气热腑,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疠风”病是由于风邪侵入经脉,邪气与营气互相结合转化成热,严重的会使营气发生腐败,造成气血污浊不清,而出现鼻柱毁坏而气色败坏。这是因为风寒之邪长久停留在经脉中而逐渐形成的,病名叫“疠风”。又因为首先出现发寒热的症状,所以又叫“寒热”。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春季和甲乙日在五行中都属木,而肝在五行中亦属木,所以在春季和甲乙日被风邪侵犯而形成肝风;夏季和丙丁日在五行中属火,心在五行中也属火,所以,在夏季和丙丁日被风邪侵犯而形成心风;长夏和戊己日在五行中属土,脾在五行中也属土,所以在长夏和戊己日被风邪侵犯而形成脾风;秋季和庚辛日在五行中属金,肺在五行中也属金,所以在秋季和庚辛日被风邪侵犯而形成肺风;冬季和壬癸日在五行中属水,肾在五行中也属水,所以在冬季和壬癸日被风邪侵犯而形成肾风。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风邪侵入五脏六腑的俞穴,传到内部,就会引起五脏六腑的风而俞穴位于人体的体表,如果风邪偏着于身体一侧的脏腑俞穴,就会造成身体无法正常活动,而为“偏风。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胸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如果风邪侵犯“风府”,并就会形成“脑风”;假若风邪侵犯头部,损伤视觉系统,就会出现眼睛疼痛和怕风循经脉向上入脑寒等症状,叫做“目风”;饮酒之后,毛孔舒张出汗,风邪乘虚而入,形成“漏风”;如果当行房事时出汗而感受风邪,称为“内风”;刚洗完头,毛孔尚未闭合,风邪乘机入,造成“首风”;风邪停留在体内时间长久进入肠中则为“肠风”、“飧泄”之病。风邪停留在腠理之间的,经常出汗,称做“泄风”。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风邪是造成各种疾病的首要因素。至于风邪侵入人体所引发的不同变化,造成不同疾病,没有固定规律。但这些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风邪的侵入。
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黄帝问:五脏风病的症状表现有什么不同?希望您将诊察和病态表现的要点告诉我。
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岐伯说:“肺风”的症状有多汗怕风,面色淡白,时有咳嗽气短,白天症状轻,夜晚症状加重。诊察的重点是在两眉之间,可以见到白色。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
“心风”的症状有多汗怕风,唇舌焦躁,常见发怒和恐惧,面色发红,病情严重的可见语言障碍。诊察的重点在口,应见口唇发红。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噎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肝风”的症状有多汗怕风,容易发怒,面色微青,咽喉干燥,病情严重时有厌恶异性的现象。诊察的重点在眼睛下方,应见青色。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堕,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脾风”的症状有多汗怕风,身体疲倦,四肢不想动,面色淡黄,不想吃东西。诊察的重点在鼻上,应见黄色。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肾风”的症状有多汗怕风,面部浮肿,腰脊疼痛不能直立,面色发黑好像被煤烟熏过一样,二便不通畅。诊察的重点在两颧,应见黑色。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膈塞不通,腹善胀,失衣则(月真)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胃风”的症状有颈部多汗怕风,饮食不下,胸膈阻塞不通,腹部胀满,衣服穿少了,腹部胀满尤甚,饮食寒凉,则大便泄泻。诊察的重点是病人肌肉消瘦而腹部胀大。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
“头风”的症状有头痛,面部多汗怕风。起风的前一天头痛加剧,不能出门,当风起后疼痛反而有所减轻。
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漏风”的状有多汗怕风,不能穿单衣,进食则汗出,严重时有自汗的现象,气喘怕风,衣
经常被汗浸湿,口干易渴,体力差,不耐劳动。
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帝曰:善。
泄风”的症状有多汗,汗出浸衣服,口干,上半身汗多,像被水浸泡过一样,不耐体力劳动,身体疼痛且发冷。
黄帝说:讲得好!
二、  心得
风者百病之长也。风者善行而数变。风邪先是侵入皮肤腠理,如果久不得治,就会与卫气结合,再往里,就会与营气结合,侵入经络,最终会倾入五脏六腑。从而会导致不同症状的疾病。
痹论篇第四十三一、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黄帝问道: 痹病是如何形成的?
”是“”的本字。,甲骨文                              像箭矢 的箭簇上包着一个小囊 ,表示箭头带毒液的毒箭,目的是使中箭的敌人或野兽身体中毒,肢体麻木、失去行动能力。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矢” 写成 。有的金文 将“矢”形 写成“大” 。籀文 误将金文的独体字结构拆写成上下结构,并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大” 写成“丌” 。篆文 将籀文字形上部表示包囊的“囟” (“西”的变形)写成“由” ,至此甲骨文字形中的“矢”形、囊形尽失。当“”的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疒” (疾病)另造“”代替,字形中的“畀” 是“畁” 的误写。造字本义:形容词,身体或局部器官因神经受伤、被抑制而麻木无觉
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着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岐伯回答说:风、寒、湿三种邪气混杂在一起侵犯人体就形成了痹病。如果感受风邪较重的叫做“行痹”;感受寒邪较重的叫做“痛痹; 感受湿邪较重的叫做“著痹”。
黄帝说:那痹病为什么又可分为五种呢?
岐伯说:在五行中冬天与肾相应,肾又主骨,所以冬天得的痹病称为“骨痹”;同理,春天与肝相应,肝又主筋,所以春天得的痹病称为“筋痹夏天与心相应,心主血脉,所以夏天得的痹病称为“脉痹”;长夏与脾相应,脾主肌肉,所以长夏得的痹病称为“肌痹”;秋天与肺相应,肺主皮毛,所以秋天得的痹病称为“皮痹”。
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
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黄帝说:痹病的病邪侵犯五脏六腑,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人体的五脏与五体是表里相合的。如果病邪长久停留在体表而不离去,就会侵入与体表部位相对应的脏腑。所以骨痹长久不愈,如果重复感受邪气,病就会向内影响到肾;筋痹长久不愈,如果复感邪气,病邪就会向内影响到肝;脉痹长久不愈,如果再受邪气侵犯,病邪就会向内影响到心;肌痹长久不愈,再感受邪气,病邪就会向内影响到脾;皮痹长久不愈,再被邪气侵犯,就会向内影响到肺。所谓五脏痹病,是内脏在各自所主季节里重复感受风、寒、湿邪而形成的。
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噎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痹病侵犯到五脏,其病变的症状各异。肺痹的症状是,胸闷,气喘,呕吐;心痹的症状是,血脉不通畅,心烦,心慌,心跳像在敲鼓一样,突然发作气喘,咽喉干燥,常有嗳气,当出现气向上逆时,病人会产生恐惧;肝痹的症状是,夜晚睡眠时容易受惊,口渴多饮,小便次数频繁,腹部胀满,形似满弓,状如怀孕;肾痹的症状是,腹部胀满,骨骼软弱无力,不能行走,行动时以尻着地,身体蜷缩,脊背比头高;脾痹的症状是,四肢疲倦无力,咳嗽,呕吐清水,胸部胀满闭塞不畅;
肠痹的症状是,多饮但小便不畅通,腹中肠鸣,有时泻出不消化的食物;膀胱痹的症状是,用手触按小腹部时有疼痛感,又像灌了热水一样,有灼热感,小便涩痛,并见流清涕。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
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五脏之气,安静则精神内藏,躁动则容易耗散。如果饮食过量肠胃就会受到损伤。邪气侵犯引起呼吸喘促,是痹病发生在肺;如果邪气侵犯造成优愁思虑,是痹病发生在心;若邪气侵犯引起遗尿,是痹病发生在肾;邪气侵犯导致疲乏衰竭,是痹病发生在肝;如果邪气侵犯出现肌肉萎缩消瘦,是痹病发生在脾。各种痹病日久不愈就可能加重逐渐侵入身体内部。以风邪为要病邪的比较容易治疗。
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何故也?
岐伯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问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帝曰:其客于六腑者何也?
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
岐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黄帝说:得了痹病的病人,有的会死亡,有的疼痛长久不愈,有的痊愈得很快。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痹病已传入五脏的就会死亡;痹病长久固定在筋骨之间的,就可能长久疼痛不愈;如果痹病只发生在皮肤就容易治愈。
黄帝说:痹病的邪气侵犯六腑,情况如何?
岐伯说:由于饮食居处失调,造成了六腑发生痹病。六腑在背部各有俞穴,如果风、寒、湿邪侵犯六腑的俞穴,而又有饮食不调,则病邪就会循着俞穴侵入相应的腑中。
黄帝说:如何用针刺治疗呢?
岐伯说:五脏六腑各有自己的俞穴和合穴,在其经脉分布的部位均有发病之处,应根据这些不同发病部位,进行针刺治疗,痹病就可以治愈。
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
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黄帝问:营气和卫气也会使人发生痹病吗?
岐伯说:营气是食入饮食物的精华转化而成的,它平和协调地布散于五脏六腑之中,然后进入经脉,再沿着经脉上下运行,贯通五脏,联络六腑。卫气是水谷精气中剽悍滑利的部分,运行疾速而滑利,不能进入经脉,只能循行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并熏蒸体内的筋膜,然后散布到胸腹部。如果营气和卫气运行紊乱,就会产生疾病;营卫之气运行正常,疾病就会痊愈。如果营卫之气正常,
不与风、寒、湿邪相合,是不会发生痹病的。
帝曰:善。
痹或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
黄帝说:讲得好! 痹病,有痛的,有不痛的,有肌肤麻木不知痛痒的,有发寒的,有发热的,有皮肤干燥的,有皮肤湿润的,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
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盛,故汗出而濡也。
岐伯说:痹病疼痛,是感受寒邪偏多造成的。寒邪使气血运行缓慢,经脉阻滞不通,所以疼痛。痹病不痛,但肌肤麻木不仁,是因为得病时间长久,病邪侵入较深,营卫之气运行缓慢滞,使经络时有空虚,所以不痛。肌肉皮肤得不到营气滋养,所以感觉麻木不仁。痹病感到寒冷,是因为病人阳气虚少,阴气偏盛,阴气与病邪互相资助,因此出寒冷。痹病发热,是由于病人阳气亢盛,阴气虚少,病邪侵入体内转化为热,弱的阴气无法抵抗亢盛的阳热,所以病人发热。痹病多汗而皮肤湿润,是因为受湿邪太重,阳气虚少,阴气过盛,湿邪与阴气结合,所以病人多汗而皮肤湿润。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
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
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帝曰:善。
黄帝说:得痹病,有的人并不感觉疼痛,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痹病发生在骨则身体沉重;痹病发生在脉则血流不畅;痹病发生在筋则痉挛拘急、肢体不能伸展;痹病发生在肌肉则感觉麻木不仁;痹病发生在皮肤则身体感到寒冷;如果具有这五种症状,就不会有疼痛的感觉。凡是痹病,遇到寒气就痉孪拘急疼痛,遇热就疼痛缓解。
黄帝说:讲得好!
三、  心得
痹症的发生主要在于风寒湿三邪聚焦侵入人体的结果,如果病邪长久滞留在体表而不去就会侵入相合的五脏。饮食居处失调,六腑就容易发生痹症。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营卫气顺、行气活血,痹症就可以获得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6 11: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痿论篇第四十四 一、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wěi,何也?
黄帝问道:五脏都能使人产生痿病,是什么原因?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bì)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析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luán],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岐伯回答说:肺主管全身皮毛;心主管全身血脉;肝主管全身筋膜;脾主管全身肌肉;肾主管全身骨髓。所以肺脏感受热邪,津液受损,以致肺叶枯萎,皮毛也变得虚弱、干枯,热邪长久停留在肺,形成“痿躄[bì]”(四肢痿废不能用);心脏感受热邪,会使下部脉中之血向上逆行,血都聚集在上部,造成下部血脉空虚,血虚就会产生“脉痿”,关节不能随意举动,足和小腿肌肉瘫软无力,不能着地行走;肝脏感受热邪,就会使胆汁外泄而见口苦[,津液受损,筋膜得不到滋润营养而干枯,出现痉挛拘急,而导致“筋痿”;脾脏感受热邪,就会造成胃中津液干燥而出现口渴,肌肉麻木不仁,形成“肉痿”,肾脏有热邪停留,肾精耗竭,骨髓减少,腰脊不能举动,产生“骨痿”。
帝曰:何以得之?
黄帝问:痿病是怎样形成的呢?
岐伯曰: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bì),此之谓也。
岐伯说:肺脏在五脏之中位置最高,覆盖在心脏之上,它是各脏之长,如果精神受到刺激,或欲望不能满足会使肺气不通畅,而发生病变,热邪造成肺叶焦枯,无法将津液输送到全身,便产生五体痿,因此说五脏都是由于肺热叶焦,而产生痿躄的,就是这个道理。
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shuò)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脉痹,传为脉痿。
悲哀太甚,就会损伤胞络,进而使心脏受到伤害,阳气在体内妄动,迫使血液从下部溢出脉外,可见小便带血。所以《本病》上说:大的经脉空虚,可以使人产生脉痹,最后变为脉痿。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
如果无穷无尽地胡思乱想,过分的欲望不能实现,思想情绪不能安定,房事太过,导致阳痿,逐渐形成筋痿,甚至出现精液自行流出的“白淫”。所以《下经》中有:筋痿发生在肝,是因为房事过度,耗伤精气所致。
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
如果长期感受湿邪,例如长期从事水中作业,使水湿停留体内,或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使肌肉受到湿邪浸润,出现感觉麻木不仁,最终形成肉痿。所以《下经》说:肉痿是长期居住在潮湿地方所引起的。
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
如果由于远行疲劳,又遇上天气炎热,热邪侵入人体,损耗阴气,出现口渴,进而热邪损伤到肾,肾在五行中属水,为水脏,现在肾水不能制约热邪,就会出现骨髓枯槁而空虚,两足无法支撑身体,形成骨痿。所以《下经》中说:骨痿是由于大热所引起的。
帝曰:何以别之?
黄帝问:怎样鉴别五种痿?
岐伯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
岐伯说:肺脏有热的,会见到面色发白而毛发枯槁衰败;心脏有热,会见到面色发红而体表的小络脉充血;肝脏有热,会见到面色发青而指(趾)甲枯燥;脾脏有热,会见到面色发黄而肌肉软弱;肾脏有热会见到面色发黑而牙齿枯槁松动。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
黄帝说:按照先生您所说的,痿病都是由于肺热叶焦而产生的,还分为五种类型,是正确可取的。但古代医论上说:治疗痿病“独取阳明”,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岐伯说:阳明经为胃之经脉,是五脏六腑营养的源泉,还能滋润营养宗筋,而宗筋又有主管约束关节的功能,使关节活动滑利灵活。冲脉是人体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能渗透灌溉全身的肌肉,并与阳明经汇合于宗筋,大凡阴经阳经都会汇合于宗筋,再于气街处交会。阳明经是这些经脉的统领,又都连属于带脉,而联络于督脉。如果阳明经气血不足,则这些经脉得不到营养,就会松弛,同时带脉也失去其约束收引经脉的功能,所以出现两足肌肉萎缩软弱无力,不能运动。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各补其荥(xíng)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帝曰:善。
黄帝问怎样治疗痿病呢?岐伯说:用针刺方法,补益发病经脉的荥穴,疏通各经的俞穴,来调整虚实,和解紊乱之气。无论是筋、脉、骨、肉痿病中的哪种,要根据相应的脏腑之气偏旺的月份,进行取穴治疗,病就会痊愈。黄帝说:好!
  
二、心得
五脏受热邪侵犯就会产生痿病。但肺是五脏之长,从位置上来说位于心脏的上方,肺有病变,气不畅通,就无法将津液输送到全身,五脏之痿皆因肺受热邪。而阳明经是胃之经脉,是五脏六腑营养的源泉,阳明经气血不足,经脉无法得到营养,也会导致痿病。所以治疗痿病也要重视阳明经的作用,用针刺之法,来调节经脉中的紊乱之气。
厥论篇第四十五 一、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
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
黄帝问道:厥病有寒有热,是什么原因?
岐伯回答说:下部的阳气不足,就会产生寒病;下部的阴气不足,就会产生热败病。
黄帝问:热厥的发热一定会从足开始,是什么原因?
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岐伯说:阳经之气在足五趾的外侧运行,足的阴经之气集中于足心处,如果阳经之气过于亢盛,阴经之气不足,阳气就会乘机占据阴气的位置,所以足底发热。
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
黄帝说:寒厥病的寒冷,一定会从足五趾开始再向上到膝关节,这是为什么?
岐伯曰:阴气起于足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趾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岐伯说:阴经之气,在足五趾内侧运行,先交会于膝下部位,再向上聚合到膝关节上部,阳气虚少,阴气偏盛,所以寒冷从足五趾开始,向上到膝关节;这种寒冷,并不是外来的寒邪侵犯所造成的,而是由于体内阳气虚弱引起的。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
黄帝问:寒厥是什么过失造成的?
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岐伯说:前阴是宗筋会聚的部位,也是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会合的地方。人体在春天和夏天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天和冬天则阴气盛而阳气衰。如果有人自恃身体强壮,在秋冬阳气已衰之时,过度劳累或纵欲,造成肾阳虚弱,进而就会向脾胃索取补给,即使如此,肾阳仍然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肾阳虚,使封藏精气的功能失常,导致精气向下溢出。由于肾阳虚阴气亢盛,向上逆行,停留在中部脾胃,使脾胃阳气也受到损伤,无法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的经络,阳气没有补充就会日渐衰弱,而阴气却独自存在,四肢得不到阳气的温煦,所以出现手足寒冷的症状。
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
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黄帝问:热厥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岐伯说:饮酒进入胃中,使气血趋向体表的小经络,所以形成体表经络充满而体内经脉空虚的状况。脾脏有帮助胃输送营养到全身的功能。如果饮酒过多,酒的热性就会损伤脾脏的阴气,阳气会乘虚而入,造成脾的功能失常。一则使消化功能减弱,二则导致脾脏无法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使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这样的人,多数经常醉酒和饱食后行房事,造成酒和食物停留在胃中无法消化,时间长了,就会转化成热,而出现全身发热,小便赤等症状。因为酒的性质热而猛烈,肾阴必定受损,阴虚则阳气亢盛,所以出现手足发热的症状。
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
黄帝说:厥病有时会使人腹满,有时会使人突然昏迷,不事,过半天,甚至一天后才能苏醒。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chóng)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岐伯说:人体的阴气上,是由于下部的阳气虚少引起的,阳气虚少就会造成腹满;人体的阳气应上,则下部的气向上逆行,逆行之气就像邪气一样扰乱阳气,就会造成突然昏不省人事。
帝曰: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
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xuàn)仆;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䯒héng)不可以运;太阴之厥,则腹满䐜chēn)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少阴之厥,则口干溺(niào)赤,腹满心痛;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䯒内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黄帝说:讲得好!希望您再给我讲讲六经发生厥病的表现。
岐伯说太阳经发生厥病,可以见到头肿而沉重,两脚不能行走,并有眩晕昏仆的症状是阳明经发生厥病,可以见到发癫病一样的症状,奔走呼叫,腹部胀满,不能平安卧,面部发红发热,神经错乱,出现幻觉,胡言乱语;足少阳经发生厥病,可以见突发耳聋,面部肿胀发热,胸胁疼痛,小腿活动不便;足太阴经发生厥病,可以到腹部胀满,大便不通,不想进食,如果勉强进食则出现呕吐,不能安卧;足少经发生厥病可以见到口干,小便颜色发红,腹部胀满,心痛;足厥阴经发生厥病
可以见到小腹部肿胀疼痛,二便不通,喜欢以屈膝状体位睡觉,并有阴囊收缩,小腿内侧发热的症状。对这些厥病的治疗是:病变是实证的用泻法,是虚证的用法,对于不虚不实的,可以取发病之经的穴位治疗
太阴厥逆,䯒(héng)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qìng),治主病者。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zhān言,治主病者。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nǜ),治主病者。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足太阴经的厥逆病变,有小腿痉挛拘急的现象,并见心痛牵连腹痛,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足少阴经的厥逆病变,有腹部虚性胀满,呕吐,腹泻,大便清稀的现象,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足厥阴经的厥逆病变, 有腹部虚性胀满,呕吐,腹泻,大便清稀的现象, 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足厥阴经的厥逆病变,有腰痛,痉挛,腹部虚性胀满,小便不通,神经错乱,胡言乱语等症状,治疗时取病经脉上的穴位;如果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脉都发生厥逆病变,就会出现大小便不通,并使病人手足寒冷,出现这种情况三天就会死亡。足太阳经的厥逆病变,有突然发作的身体僵直跌倒,呕吐带血,并有鼻出血的现象,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足少阳经的厥逆病变,有关节筋骨活动不利,腰部不舒,动作不自如,颈项发僵不能回头,如果并发肠部痈肿,就是不治之症;如果病人发惊,就可能死亡。足阳明经的厥逆病变,有咳嗽,身体发热,容易受惊鼻中出血或呕吐血液等现象,治疗时应取患病的经脉上的穴位。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俛(fǔ)仰。治主病者。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噎肿、治主病者。
手太阴经的厥逆病变,有腹部虚性胀满,并见咳嗽,经常呕吐出泡沫状物的现象,治疗时,取患病的经脉上的穴位;手厥阴经和手少阴经的厥逆病变,有胸部疼痛,牵连到喉咙,身体发热的现象,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病证;手太阳经的厥逆病变,有耳聋,流眼泪,颈项发硬不能回顾,腰部发硬不能俯仰的现象,治疗时取患病的经脉上的穴位;手阳明经和手少阳经的厥逆病变,有喉痹,咽部肿胀,肢体颈项强直等的现象,治疗时应取患病的经脉上的穴位。
二、心得
厥病有寒有热。寒厥是因为下部阳气不足,热厥是因为下部阴气不足。如果人不随四时养生,秋冬该敛藏之时却过度使用阳气,导致肾阳虚,不能封存精气,则阳气日损、阴气独行,手足寒冷。饮酒过多,络满经虚,脾脏阴气受损,脾运化胃之津液功能受损,阴虚而阳气亢盛,手足发热。阴气偏盛于上,下部阳气虚少就会造成腹满;阳气偏盛于上,下气上逆,造成昏厥。对于厥病的治疗,盛则泄,虚则补,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六经厥病有纯粹生理上的症状也有精神症状,如足阳明经的厥病,甚至出现幻觉,这里再次看到古人身心一体的视角。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一、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人病胃脘wǎn痈者,诊当何如?
黄帝问道:患胃脘痈的病人,应当用什么方法诊断呢?
  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岐伯回答说:诊断这个病,应该先检查胃脉,他的脉搏往往是沉细的,沉细表示胃气上逆,胃气上逆就会见到人迎部脉搏跳动过盛,这说明体内有热。人迎部是胃脉经过的地方,由于气逆而跳动过于亢盛,反映出热邪聚集在胃口不得发散,所以胃脘部发生痈肿。
  帝曰:善。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
黄帝说:对啊。有的人睡眠不安,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
岐伯说:是五脏受七情劳倦的影响,而有所损伤的缘故。要等损伤恢复,精神有所寄托,才能安睡。所以一般的人无法猜出他得的是什么病。
  帝曰:人之不得偃卧者,何也?
黄帝又问:有的病人不能仰卧,为什么?
岐伯曰: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论在《奇恒阴阳》中。
岐伯说:肺脏在各脏中的位置最高,覆盖着其他各脏,如果肺脏中邪气充盛,就会使肺脏中络脉胀大,络脉胀大就不能仰卧,在“奇恒阴阳篇”中有这方面的论述。
帝曰: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知病主安在?
黄帝问:患厥病的病人,诊察他的右手脉搏沉而紧,左手脉搏浮而迟,不知病变在什么部位?
岐伯曰:冬诊之,右脉固当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腰痛也。
岐伯说:如果是在冬天,右手脉本应沉紧,这是与四时气候相适应的。但左手脉浮迟,就是与四时气候相违背的。如果左手脉见到浮迟,是病变在肾,并与肺脏也有很大关系。病人应该还有腰痛的症状。 
帝曰:何以言之?
黄帝说:为什么这样说呢?
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
岐伯回答:足少阴肾经贯穿肾脏,并向上连络到肺脏,现在冬天见到浮迟的肺脉,是肾气不足。肾脏有病,所以有腰痛。
帝曰:善。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
黄帝说讲得好。患颈痈的病人,有的采用砭石方法治疗,有的采用针灸方法治疗,都能治愈。那么,哪种方法是正确的?
 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
岐伯说:这些病的病名虽然相同,但疾病的程度不同,那种因为气郁停滞而形成的痈肿,应该用针刺的方法开泄停滞之气;而那种邪气亢盛,血液停聚在局部形成的痈肿,就要以砭石治疗,泻除瘀血。这就是所谓的同病异治。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
黄帝问:有的病人会出现发怒狂躁,这是怎样产生的?
 岐伯曰:生于阳也。
岐伯说:是由于阳气逆乱造成的。
  帝曰:阳何以使人狂?
黄帝又问;为什么阳气逆乱就会使人发狂呢?
  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
岐伯说:是病人突然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刺激,并且又不好解决,所以容易发怒狂躁,这种病的病名叫“阳厥”。
帝曰:何以知之?
黄帝又问:怎么知道是阳厥病的呢?
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
岐伯说:正常情况下阳明经脉搏动明显,而太阳、少阳经脉搏动不明显。本来应该搏动不明显的经脉,现在搏动得明显且频率很快,这就是阳厥的证候。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黄帝问:如何治疗呢?岐伯说:禁止病人进食,就能痊愈。因为食物进入胃中,经过消化吸收,就会助长阳气,因此要禁止饮食,就会痊愈。再给病人服“生铁洛饮”,因为生铁洛饮有迅速降气的作用。
帝曰:善。有病身热解(xiè)堕,汗出如浴,恶(wù)风少气,此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曰酒风。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以泽泻、术(zhú)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黄帝说:讲得好!有的病人全身发热,疲乏无力,四肢沉重,出汗多得像洗浴样,怕风气短,这是什么病?岐伯说:这种病叫“酒风”。黄帝问:怎样治疗呢?岐伯说:可以用泽泻和白术各十份,麋衔五份,混合在一起,研成粉末,每次服三指撮,吃饭前服。
  所谓深之细者,其中手如针也,摩之切之。聚者坚也,博者大也。《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
所谓深按得到细小的脉,脉象在指下细小如针;如果使用按摩和推拿的手法,脉气仍然聚集不散,就是坚脉的脉象;脉象搏动有力的是大脉《上经》是讨论人体生理与自然界关系的;《下经》是论述疾病发展变化的;《金匮》是讲如何诊断疾病,决断生死的;《揆度》是专论切脉以判断疾病的;《奇恒》是记载各种异常奇怪的病变的。所谓奇,是指不受四时季节的影响而死亡的;所谓恒,是指随着四时季节变化而死亡的。所谓揆,是指切按脉象,以推求疾病的所在,以及病因病理。所谓度,是以诊脉所得到的结果再结合四时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推断疾病的轻重宜忌。·
二、心得
精有所之寄。五脏为精神之所舍,五脏损伤恢复,精神才有所归宿。想到“心为神之舍”,“心安静则神明荣”,也是有生理基础的。五脏不安,神无所舍,七情乱。养生也要注重养身。
阳厥病,想到人在经历一些精神刺激的时候不得安眠、不欲饮食,也是人自然的一种身体调节机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20: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一、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
黄帝问道:有的妇女怀孕到九个月时,说话发不出声,是什么病?
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
岐伯回答:这是因为胞中的络脉被胎儿压迫,而阻断不通所致。
帝曰:何以言之?
黄帝又问:为什么这样说呢?
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
岐伯说:胞中的络脉与肾脏相连系,少阴肾脉贯穿肾脏,向上又连系到舌根部,而胞中络脉被阻,使肾脉的气血无法通行到舌,所以出现发不出声音的症状。
帝曰:治之奈何?
黄帝说:怎样治疗呢?
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
岐伯说:无需治疗。等到了胎满十月分娩后,自己就会恢复正常。
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所谓无损不足者,身赢瘦,无用?K石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
《刺法》上说:“无损不足,益有余”,意思是不要以泻法治疗虚性疾病,也不能用补法治疗实性疾病,以免因误治造成新的疾病。应该审察虚实,然后再给予适当的处理。所谓“无损不足”,是说身体虚弱的病人,不可用饞石治疗;“无益有余”是指邪气停留腹部造成肿块,不能用补益方法治疗,如果误用补法,就会使病邪牢固地停聚在体内。所以说盲目处理是会导致疾病的。
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
黄帝说:有的病人胁下胀满,气逆喘促,两三年不好,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岐伯说:这种病叫做“息积”。这种病不妨碍饮食,但不能用艾灸或针刺方法治疗,只能以导引法疏通气血,结合药物治疗慢慢调理,注意不能单纯用药物治疗。
帝曰:人有身体髀[bì]股胻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
黄帝又说:有的病人大腿、小腿部位都肿痛,并有绕脐痛的症状,这又是什么病呢?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也。
岐伯说:这是“伏梁”病。是由于风寒邪气停留在体内所致。风寒邪气散布在大肠的外面,停聚于肓膜,而肓的根源在脐下,所以产生绕脐痛。不能按摩,否则会出现小便不利。
帝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
黄帝说:有的病人尺肤急而脉数,筋脉痉挛拘急,明显可见,这是什么病?
岐伯曰: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
岐伯说:这种病叫做“疹筋”,病人的腹部一定也拘急。如果病人面部出现白色或黑色,说明疾病更为严重。
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
黄帝说:有的病人患头痛,多年不愈,是怎么得的?叫做什么病?
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厥逆。
岐伯说:这是由于感受了严重的寒气,寒气深入骨髓而骨髓是以脑为主的,寒气向上侵犯到头脑,所以头痛,牙齿也会疼痛。这种病叫“厥逆”。
帝曰:善。
黄帝说:讲得好!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黄帝说:有的病人口中发甜,这是什么病?是怎么得的?
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岐伯说这是由于饮食物的精气向上泛溢,病名叫“脾瘅”。正常情况下,饮食入胃,经过初步消化,再由脾输布到全身。如果脾脏有热,失去正常功能,则津液停留,向上泛溢,所以使人产生口中发甜的症状。这是因为饮食过于肥美所诱发的疾病。得这种病的人,大都喜欢吃肥甘厚味的食物。厚味使人生内热,甘味使人胸腹满闷。因此食气上溢出现口甜,日久化为消渴。治疗此病用兰草,以排除蓄积郁热陈腐之气。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黄帝说:有的病人口苦,针刺阳陵泉穴后口苦仍然不愈,这叫什么病?
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逆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岐伯说:病名叫“胆瘅”。人的肝脏好比是将军,主管出谋划策;胆好比是公正的法官,主管判断。肝胆的经脉都经过咽部,所以咽部就像是肝胆的信使。患胆瘅的病人,常常是多虑而少决断,造成胆的功能失常,胆汁上溢而出现口苦。治疗时应针刺胆经的募穴、俞穴。有关的治疗,记载在古书《阴阳十二官使》中。
帝曰:有癃[lóng]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
黄帝说:有的病人小便淋漓不畅,一天解小便数十次,这是正气不足的表现;身体发热如火炭,颈部和胸部有阻塞不通的感觉,人迎脉躁盛,呼吸喘促而气上逆,这些都是邪气亢盛有余的现象;寸口脉微细如发,是正气不足的表现。这种病的病位在哪儿呢?叫什么病名?
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
岐伯说:这种病的病位在太阴,由于胃热过于亢盛,影响到肺,症状就偏重于肺,病名叫做“厥病”。这个病很难治疗,有死亡的危险。就是所谓“五有余二不足”的病证。
帝曰:何谓五有余?二不足?
黄帝问:什么叫做“五有余二不足”?
岐伯曰:所谓五有余者,五病之气有余也,二不足者,亦病气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岐伯回答:所谓“五有余”,是指上述五种邪气有余的病态(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二不足是指两种正气不足(脉微细如发、一日数十溲)的情况。现在一个病人就同时具有外部五种有余和内部两种不足的症状,治疗时,既不能因为出现有余症状而用泻法,也不能因为见到体内不足的症状就用补法。此病复杂,补泻难施,所以必死无疑。
帝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
黄帝说:有的人生下来就患了“癲疾”,这是什么病?是怎么得的?
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岐伯说:这种病叫做“胎病”。是因为胎儿在母体内时,其母曾经受到过很大惊吓,使气血运行逆乱,影响了胎儿,所以婴儿生下来就患了“癫痫”病。
帝曰:有病痝[máng]然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
黄帝说:有的病人面部浮肿,像有水一样,脉象大而紧但身体不痛,形体也不消瘦,不能进食,或吃得很少,这叫什么病?
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
岐伯说:这种病发生在肾脏,叫做“肾风”。得肾风病的人,出现不能进食,经常惊悸,到惊悸过后,就会心气衰竭而死亡。
帝曰:善。
黄帝说:讲得好!
二、心得
本篇论述了失音、息积等十余多种少见的奇病的症状、产生机制和治疗。其中,妇女怀孕到九月的失音无需治理哦,十个月后就会恢复正常。“无损不足益有余”,不以泄法治疗虚性疾病,不以补法治疗实性疾病。(看周围好几个孕妇到了晚期都会有糖尿病、贫血、缺钙等等症状,很好奇中医如何看待这些症状,是虚还是实证。)脾瘅有点像现在糖尿病的前期。饮食过于肥厚诱发。胆瘅是精神原因(多虑而少决断)导致。这些疾病在过去属于奇病,而在现在实在再平常不过了,可见现代人失道久矣,以不常为常。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一、原文、翻译、查字、正音
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肺之雍,喘而两胠满;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肾雍,脚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胻大跛,易偏枯。心脉满大,癎瘈筋挛;肝脉小急,痫xián瘈[ chì ]筋挛;肝脉惊暴,有所惊骇,脉不至若瘖,不治自己。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 jiǎ ]。
肝脏、肾脏、肺脏的经脉被邪气壅塞而满实,当即就会发生肿胀的病变。如果肺脉壅塞,就会出现气喘而两胁胀满;如果肝脉壅塞,则两胁胀满睡眠惊悸不安,小便不通;如果肾脉壅塞,就会出现脚下到少腹胀满,两腿看上去粗细不同,有时大腿和小腿都发生肿胀,行走不便,像跛子一样,日久则成为半身不遂。心脉满而大,体内热盛,就会出现手足抽搐,筋脉拘挛,以及癫痫等症状。肝脉小而细,是肝脏虚寒,也会出现手足抽搐,筋脉拘挛和癫痛的症状。如果肝脉搏动疾速如马在奔驰一样,是突然受到惊吓所致;如果脉搏在指下突然按不到,又有失音的症状,也是因为受到了惊吓,无需治疗,过一段时间可以自行恢复正常。肾脉、肝脉、心脉细小而急,跳动无力,是气血积聚在腹内,发为“瘕病”。
肝肾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并小弦欲惊。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二阴急为癎厥,二阳急为惊。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为肠澼,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
肝肾脉均见到沉脉,是“石水”病;如果均见到浮脉,则是“风水”病;如果肝肾脉均见到虚象,是有死亡危险的病证;如果肝肾脉搏均见到小而弦的,是将要发生惊病;如果肾脉大急而沉,或肝脉大急而沉,都是寒气积聚的“疝气”病。心脉搏动滑利而疾速的是“心疝”病;肺脉搏动为沉象的是“肺疝”病。膀胱和小肠脉紧急,是“痕病”;脾脉和肺脉紧急,是“疝病”;心脉和肾脉紧急,是
“痫厥”病;胃脉和大肠脉紧急,是“惊病”;脾脉见沉象,并有向外鼓动的趋势,是“肠游”病,虽然日久,由于内脏的气没有受到大的伤害,还是会自行恢复正常的;肝脉细小而缓,是“肠游”病,容易治疗;肾脉细小而沉,是“肠游”病,如果见到大便出血,血液外溢而身体发热,是有死亡危险的重证;心肝二脏得了“肠獬”病,又见到大便出血,由于心与肝在五行中分属火和木,可以相互化生,虽然二脏同病,仍然能治疗。如果是脉细小而沉涩的“肠游”病,身体发热,就有死亡的危险,发热严重的,七天内就会死亡。
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膈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暗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暗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脉至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
胃脉沉而涩滞,或者浮大应指,及心脉细小而坚硬的,是气血阻塞不通造成的,会发展为半身不遂的偏枯病。通常,患偏枯病的人,男子发病在左侧,女子发病在右侧。其说话正常,舌头运动灵活者,可以治疗,三十天左右可能痊愈;如果男子病发在右,女子病发在左,且不能说话,就需要三年左右时间才能痊愈;如果是年龄不满二十岁的人,那大约三年就要死亡。鼻出血的病人,如果脉象搏动强硬有力,并且身体发热,就有死亡的危险;脉象悬空无根浮滑如钩的,才是失血后应有的脉象。脉象在指下如湍急的流水一样,是“暴厥”病。“暴厥"病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不能言语。突然受到惊吓,脉搏跳动频数大约经过三四天就会自行恢复正常。
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
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
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
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寒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
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
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死。
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英而死。
脉象在指下像水波一样,变化迅速,一次呼吸脉搏要跳的时候。以上,是人体十二经脉的精气都已不足的表现。从开始见到这种脉象的经过九十天左右就会死亡。脉象如刚燃烧起来的火一样,火势旺盛,是心脏精已经虚损,到冬季草干的时候,便要死亡。脉象如风吹落叶,是肝脏精气虚竭,至秋天树叶落时就要死亡。脉象忽来忽去,脉去似乎闭塞欲绝,但忽又应指有力,是肾脏精气已经不足,大约到枣树花开花落的初夏时节就会死亡。脉象如泥土的弹丸,虽圆,但不滑利,是胃腑精气不足的表现,大约会在榆荚脱落的春夏初时死亡。脉象长而坚硬,如有物横格在指下,说明胆腑的精气已经不足在稻谷成熟的时节死亡。脉象紧张如弦,细小如缕,是胞络的精气已经不足种病人多言语,大约到下霜的时候就会死亡;如果病人静而言语不多,则尚可疗。脉象如绞滤漆汁一样四处流散,从开始见到这种脉象起,大约三十天左右人就会死亡,如果脉象搏动如泉涌,浮而鼓动在肌肉中,是太阳经的精气不足,出现呼吸气短,大约到韭菜长得茂盛的时候,就会死亡。
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先见黑,白垒发死。
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
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脏菀热,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
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脉象如颓败的松土一样,按上去虚大无力,是脾脏的精气已经虚弱不足,如果再见到颜面色黑,到春天白垒生发的时候就要死亡。脉象如悬雍垂一样上大下小,轻按脉小,重按觉得脉象大,说明十二经的俞穴精气不足,到天气寒冷结冰的时候就会死亡。脉象如仰卧的刀刃,轻按脉小而急,重按则脉大而坚,是五脏中有郁热,寒热相交侵犯肾脏,病人不能坐起,到立春时就要死亡。歇象如弹丸,滑利细小无根,按之即无,是大肠的精气不足,在枣树长叶的时候就会死亡。脉象轻浮软弱如花,见到病人惊恐不安,坐卧不宁,行走站立有幻觉出现。好像听到声音,是小肠的精气已经虚损,到深秋的时候就会死亡。
二、心得
本篇论述了各种奇病的脉象和症状,预测了这些病的死亡日期。脉至如火薪然、散叶、省客、丸泥、横格……感叹这脉象也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和外在的春夏秋冬万物之象实际上是对应的。现代人却很难感受到,这也是一种感观的退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14 21:45 , Processed in 1.137561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