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70|回复: 56

小迪重读《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1 10: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原文(参考)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第一天

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
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
第二天
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
第三天
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
第四天
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第五天
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第六天
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第七天
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第八天
--------------------------------------------------------------------------------

养志法灵龟(第一天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第二天)

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第三天)
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第四天)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第五天)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第六天)
--------------------------------------------------------------------------------

实意法腾蛇(第一天)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自得矣,得则凝。(第二天)
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故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也。(第三天
计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计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故计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起。(第四天)
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虑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5)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第五、六天)
--------------------------------------------------------------------------------
   
分威法伏熊(第一天)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2)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
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
铢。(第2、3天)
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4)将欲动变,必先养志意以观间。(第4、5天)
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之形势。(第6天)
--------------------------------------------------------------------------------
   
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第一天)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第二天)
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短长。(第三天)
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第四天)
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势。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第五天)

--------------------------------------------------------------------------------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第一天)
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第二天)
以变论万类,说意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第三天)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
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第四天)
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第五天)
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第六天)
--------------------------------------------------------------------------------
   
损悦法灵蓍
损兑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第一天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第二天)
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第三天)
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悦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第四天)


回答问题
第42天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说说盛神、五龙分别是什么意思?说说什么是神灵,什么是神,什么是术,什么是化?什么是真人,什么是圣人?神和志是什么关系?
第43天  将第一章盛舍法五龙的内容绘制树状图。
第44天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什么是志,什么是和通,什么是养志?志和思是什么关系?
第45天  把养志法灵龟的内容整合到第一章的树形图上。
第46天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实意?什么是计谋,什么是道知?
第47天  把实意法腾蛇整合到第一章的树形图上。
第48天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什么是威,什么是分威?什么是“兵”?
第49天  把分威法伏熊的内容整合到第一章的树形图上
第50天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什么是势,什么是间?什么是散势?
第51天  把散势法鸷鸟的内容整合到第一章的树形图上
第52天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什么是圆,什么是方,什么是转圆,什么是转化,什么是接物?
第53天  把转圆法猛兽的内容整合到第一章的树形图上
第54天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什么是损,什么是兑,什么是大功?
第55天  把损兑法灵蓍的内容整合到第一章的树形图上。
第56天  整理调整整张属性图,并概述《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梗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1 15: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天
原文: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

查字:
盛——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武力实现霸业。盛,甲骨文=(益,即“溢”的本字,满溢)+(“成”的省略,用武力实现霸业),“溢之成”或“成而溢”,比喻帝业达到顶峰,国力兴旺,连带影响周边国家。造字本义:形容词,国力强大,帝业达到顶峰。
神——“申”、“电”、“神”本是同一个字,后分化。申,甲骨文像神秘的劈雳、不同方向开裂的闪电。古人认为打雷闪电是至高无上的天神在发怒。当“申”的“闪电”和“天神”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示”另造“神”代替:(示,祭祀)+(申,闪电),表示祭拜发出闪电的天公。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在中医观念中,“精”是生命能量的最高级形式,用以化血化气养神,精气有限,精竭人枯;“神”来自于受孕时的父母“两精相搏”,是统领生命的天真魂灵,若不自觉持守,容易在后天耗散;“灵”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比“神”更脆弱,要以静心与觉悟特别养护;“魂”是统领精神的神秘能量,也称“阳神”,主动,负责有意识状态下的情感、思想等心智活动;“魄”是统领肉体的神秘能量,也称“阴神”,主静,负责无意识状态下的感知、代谢等生理本能。
法——“法”是“灋”的异体字。灋,金文=(去,离开住地,代表为生存所进行的各种生产、社会活动)+(水,柔软、流动,无所抗拒又无坚不克的物质)+(廌,轻盈灵巧的动物),表示古代参天察地的高人在野外活动时,从流水顺其自然的特性、麋鹿等动物的灵巧自由中,领悟到符合自然规律的生存之道。道家思想相信“上善若水”,认为水的特质代表了自然的本质精神。篆文将金文字形的混合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造字本义:名词,人类从水、鹿等自然中领悟并践行的生存之道,即暗合宇宙万物的本质精神、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
龙——“龍”是“龔”的本字。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甲骨文像张开大口饮水的双头飞天神兽,表现了远古先民对于彩虹神秘天象的推测想象。龍,甲骨文、金文字形极其丰富多样,但都包含“辛”(施刑,惩罚罪人)和有獠牙利齿的大“口”(吞噬)的字形,表达了远古先民的受害恐惧,和对灾难根源的想象。“龍”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与文化含义,集合了远古先民对天上的龙卷风、地面的洞穴巨蟒、水下猛鲨巨鲸的认知与想象,对古人来说,此三者的共性,是神秘而具有最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都会周期性地对世人大开杀戒。在远古先民看来,“龍”不是一种动物,而是神灵派来司斩夺命的一组神兽,本质相同而形体各异。先民相信,龙卷风摧毁家园、蟒蛇吃人、海鱼袭击渔船和渔民,都是神灵对罪人的惩罚,因此主动妥协献牲,以求后安。龍,甲骨文=(辛,施刑,惩罚罪人)+(“虹”的竖写),表示像矗立的虹一样的神秘巨兽,它代表神的权威行刑杀伐,张着大口在天地间怒吼横行,吞噬一切有罪之人。这个恐怖的神兽,俗称“龙卷风”,现代科学称之为“热带气旋”,可在瞬间将人间变地狱。造字本义:名词,远古先民用幼童幼女作牺牲品献祭的热带气旋灾难或吃人的大蟒蛇。
中——中,甲骨文=(㫃,旗帜,借代国旗、国家)+(㫃,旗帜,借代国旗、国家),表示南北方向两旗相连,即表示两国南北毗邻。有的甲骨文在两旗(两国)之间的二分位置,加一个圆点指事符号,表示国家的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两国之间;并在圆点指事符号两侧各加一点,代表东西方向的两面旗或两个国家;也就是说甲骨文字形表示南北东西四方周围与其他国家毗邻,或者说,国家位于南北东西的四面诸国之间。有的甲骨文省去表示东西方向两面旗的两点指事符号,并用“囗”(国家或疆域)代替圆点指事符号,表示两国之间的国家。简体甲骨文“中”进一步将上端的旗帜“㫃”也省去,极大地简化字形,写成特殊指事字:一竖指事符号表示国土相连相邻;一圈指事符号表示国土所在位置。造字本义:名词,四方与他国毗邻、或者说位在诸国之间的国家。
有——“又”是“有”的本字。又,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手张开,有所抓持。当“又”的“持有”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肉”另造“有”代替,突出“手持肉食”的本义。远古时代肉食是生存资料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古人因此以“持肉”借代为“持有”。造字本义:动词,手持肉食。
五——“二”是特殊指事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甲骨文在两横之间加一横表示“三”,代表天、地、人,万物之源。后来古人在天地“二”之间再加一个“二”,用两个“二”表示“四”。“五”也是特殊指事字,“五”的甲骨文字形用一个叉号寓意天、地万物的交汇,以表示大于“四”的正整数。有的甲骨文在字形(万物交汇)基础上加(天地之间),表示天地间交汇的万物。在造字时期的远古时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曾是极限数。造字本义:名词,金、木、水、火、土等宇宙的构成要素,代表天地间万物交汇构成元素的极限数,大于四,小于六。
气——气,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字形在表示天地的“二”的两横之间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天地之间的汽流。金文为了使之区别于数目字“三”,将第一横写成折笔。为了有交区别于数目字“三”,有的金文甲骨文字形中表示天地的上下两横都写成折笔。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三横都写成了波浪线,字形由指事字变成了象形字,像汽流起伏的样子。造字本义:名词,易于在天地之间均匀扩散、飘逸的第三态物质,汽流。隶书有所变形。“气”是天地间容易飘逸、扩散的自然汽流;“氣”是人体内因肠胃消化食物而产生的气体。《汉字简化方案》用“气”合并“氣”。“乞”是“气”字减去中间一笔的特殊指事字:飘逸、扩散的汽流为“气”;短气为“乞”。
为——“爲”是“撝”和“僞”的本字;“為”是“爲”的异体字。爲,甲骨文=(又,抓、牵)+(象,大型力畜),表示驯兽师手牵大象,驯化大象的野性,使大象为主人服役,劳作载重。大象是陆地上最大型的力畜,在严重依赖体力的远古时代,驯化大象为主人服务,在古人看来是是一项无所不能的发明。造字本义:动词,人工引导驯服大象,使大象掌握超越自然本能的劳动技能,变成听命于主人的劳动力。当“爲”引申出“用手势指引、指导”的动词含义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撝”代替,强调手的作用;当“爲”引申出“不自然、不真实”的形容词含义后,金文再加“人”另造“僞”代替,强调自然因素之外人类主观意志的因素。古籍多以“爲”代替“為”。现代汉语将“爲”和“為”都简化成“为”。
之——之,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止”(脚)下面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脚踏大地。造字本义:动词,足履平地,徒步前往。古汉字中的人称来源,体现了古人的自我中心意识:脸部的正中央为“自”(鼻子,第一人称),脸部的下边为“而”(颌须,第二人称),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脚板,第三人称);同样,威猛的武器为“我”(大戌,第一人称),而只用于短程集发的弓弩为“尔”(排箭,第二人称)。
长——長,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头发飘散、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有的甲骨文在头发飘散形象的基础上加“又”(抓),表示拄杖的老人。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金文突出了人的头上飘飘的头发和拄杖的手。籀文=(头发)+(发簪)+(人),强调头发。篆文在籀文的“人”里面加“手”。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
心——心,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包形的内脏器官。金文在包形器官基础上增加动脉和静脉的入口管道形象,并在包形器官的内部增加一点表示血液的指事符号,整个字形像人体内包形的泵血器官。造字本义:名词,人体的泵血器官,从静脉接受血液并将其压入动脉从而维持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流动。
舍——舍,甲骨文=(余,单柱、无壁的简易茅屋)+(囗,代表村邑),表示村邑中的茅屋。造字本义:名词,村邑中供旅人暂住的简易客店。
德——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得”的省略,表示获取、获得。德,甲骨文=(彳,即“得”的省略,获取、获得)+(直,正而不邪,正派),表示得之正直,获之坦荡。造字本义:动词,正而不邪,行君子之道,即不狠不诈、不掠不盗、不强取苛求,坦然获得,无愧于心。在道家思想中,“道”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古籍中“德”与“得”有时因同音而相互假借。
大——大,甲骨文像张开双臂双腿、顶天立地的成年人。造字本义:名词,顶天立地的成年人。在远古时代,人的体格出众被等同于能力出众,因此称能医病、能治邦的人为“大(念dài)夫”。“私”即“厶”,是头部朝下、尚未出生的神秘胎儿;“了”是刚出生的、性别确然可辨的幼婴;“子”是挥动两臂、两腿包裹在襁褓中、尚不能独立活动的幼儿;“大”是顶天立地的成年人;“人”是双手采摘或在地里忙活的劳动者。

翻译:
要把父母两精相搏的天真魂灵持守至顶峰,要如流水般顺其自然、麋鹿般灵巧自由地领悟五种神兽交汇之态势。
持守父母两精相搏的天真魂灵至顶峰的领域内,有五种能量气流,天真魂灵为五气里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心为五气里的旅舍,德为五气里的顶天立地的成年人。

心得:
神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就是祖辈及父母在他们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精神,经由父母两精相搏“龙战于野”而传到了我们身上,我们领承了就有神。所以它在五气里就是长,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
我们说的心、心理、内部世界,就是舍神的旅舍,我们领承了神,就要恭候于心,听候调令。
而德就是能识神旨而能做正事的人,要把事做好,必须顶天立地。
这么理解神、心、德后,再回头体会“盛神法五龙”,就是讲人怎么听话做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11: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


原文:
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
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查字:
养——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羊群。養,甲骨文=(羊,头上长角、温顺吉祥的食草动物)+(攴,手持鞭子),表示在山地驱赶羊群。篆文=(羊,头上长角、温顺吉祥的食草动物)+(食,喂饲料),表示圈羊喂草。造字本义:动词,放牧羊群。古代称放牛为“牧”,称放羊为“养”。后来“养”专指圈喂家畜家禽。
所——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斫”的省略,表示刀斧砍、削。所,金文=(户,门窗,借代房屋)+(斤,即“斫”的省略,用刀斧砍、削),表示伐木筑屋。造字本义:动词,木匠拉锯挥斧,筑屋造门。
归——歸,甲骨文=(,兵符,代表中央朝廷授权的军政权力)+(方,方国、边境势力),表示边境方国依附中央,获得中央的军政授权。造字本义:动词,边境方国顺服中央朝廷,获得军政授权。
诸——“者”是“煮”和“諸”的本字。者,甲骨文=(像木柴着火,火星喷溅)+(火),表示古代部落燃烧篝火,用以煮食,聚众社交。金文将甲骨文底部的“火”写成“曰”(言说),强调部落成员围绕火堆漫谈交流。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的“曰”写成“白”(说清楚),进一步强调“者”的“言说”主题。当“者”的“生火煮食”本义消失后,再加“火”另造“煮”代替;当“者”的“聚火而谈”含义消失后,篆文再加“言”另造“諸”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古代部落生火煮食,聚众漫谈。
道——“道”是“導”(导)的本字。道,甲骨文=(行,四通的大路)+(人,行者),表示一个人行走在路上。金文用“首”和“止”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人”,“首”表示动脑筋;“止”表示行走,表示且思且行。有的金文用“又”(抓)代替“止”(行走),表示牵拉引路。有的金文用由“爪”(抓)、“又”(抓)、“曰”(说明)构成的代替,强调“牵引、说明、向导”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向导、带路,给不知方向的人引路。
天——天,甲骨文=(口,即“日”的简写,太阳)+(大,成年人),表示人的头顶上方、日月星辰所在的太空。有的甲骨文将“大”写成“夫”。有的甲骨文用“上”代替“日”:(上,与地相对的空间)+(大,成年人),表示在人的头顶之上的太空。造字本义:名词,人类头顶上方的太空苍穹。
地——地,金文字形与“坠”同源。地,金文=(阜,用于抛葬的山崖)+(倒写的“人”,被抛葬的死者)+(被捆绑的“人”,表示包裹尸体)+(又,抓持,抛掷)+(土,深坑),表示远古时代用于抛葬的深谷深坑。客家方言至今仍称“墓”为“地”,称“扫墓”为“告地”。造字本义:名词,从抛葬到土葬过渡的远古时代的简单墓穴。
始——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掌管。始,金文=(司,掌管)+(女),表示在母系时代,有神奇生育能力的妇女在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的金文又加(厶,头朝下的胎儿或幼婴),强调生育能力;有的金文=(台,怀胎)+(女,母)。造字本义:名词,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最先之母。
一——一,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抽象符号“一”既代表最为原始简单的起源,也代表最为丰富的浑沌整体。道家鼻主老子认为,“道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混沌太初的存在整体是“一”;然后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二”极;天地二极之间,又生出人这第“三”部分;天地人三者,衍化出宇宙万物。造字本义:数词,最小原始单位,最小的正整数。远古中国的数字美学,充满了朴素鸿蒙的宇宙和地球起源想象:一,代替混沌太初的整体;二,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三,上下两横代表“天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
其——“其”是“箕”的本字。其,简体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有两个提手的盛具,盛具由竹篾交错编织而成,是“箕”的本字。简体金文、简体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繁体甲骨文加“廾”写成会义字:(竹制盛具)+(廾,双手持举),表示手持簸箕,在风中扬去谷物的皮壳,三点指事符号表示簸箕上方飘飞的皮壳糠屑。造字本义:名词,竹篾编织成的开口簸箕,是农家的轻便盛具,可用于舂谷时颠簸扬糠。
纪——“己”是“紀”的本字。己,甲骨文、金文像丝绳缠绕绑扎的样子。当“己”的“结绳记事”本义消失后,篆文在“己”的基础上再加“丝”另造“紀”代替,强调用丝绳打结作记号。造字本义:动词,在绳子上系圈、打结,用以记数和记事,标明物品的归属。
物——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刎”的本字,表示用刀宰杀,刀刃溅血。物,甲骨文=(牛,头部长角、体型粗壮的力畜)+(勿,血溅刀刃),表示用刀杀牛。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刀”和三点血滴连写成“勿”。造字本义:动词,杀牛。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地上的一切都是神牛下凡造成的,所以用“牛”指代“物”,用“牛”指代一切。杀牛为“物”,解牛为“半”。
造——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祭祀祝祷,祈求顺心顺愿。艁,金文=(舟,代表器物、交通工具等)+(告,祝祷祈愿),表示为造船祈愿。造字本义:动词,在铸器、做船时祝祷,祈愿进展顺利,器物坚固耐用。
生——生,甲骨文是指事字,在草叶(屮)下面加一横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表示新芽破土而出。有的甲骨文用“土”代替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成为会义字:(屮,新芽)+(土,地面),表示地面上有新芽冒出。造字本义:动词,草木破土萌发。
包——包,甲骨文=(胎膜)+(人),像胎膜里有个小人儿。金文像胎膜里的胎儿。有的金文将胎儿“巳”写成“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胎膜形象写成“勹”。造字本义:名词,裹着胎儿的胞衣。
容——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简写,即“囧”,窗洞,代居所。容,甲骨文=(穴,岩穴)+(囗,即“囧”,窗洞,居所),表示远古祖先在山洞、岩穴中挖孔凿窗,采光通风,以寄居栖身。造字本义:动词,栖身、藏身于洞穴。
无——“無”与“舞”同源,至篆文分化。“無”与“舞”,甲骨文像一个人两手挥动花枝。有的甲骨文在手挥花枝的人的头上加“口”(歌唱),像祭祀者双手挥着花枝吟唱祝祷。造字本义:以歌舞祭奠阵亡勇士。
形——形,籀文=(“井”的变形,矿井)+(土,矿粉,指丹青等颜料)+(彡,光彩),表示用矿物颜料着色。有的籀文=(幵,“研”的省略,研磨)+(彡,光彩),表示研磨有色矿石,制成丹青,用以着色。造字本义:动词,着色加彩,以突出显示图案。
化——化,甲骨文=(一个头朝上站立的“人”)+(一个头朝下入土的“人”),表示由生到死的改变。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头朝下的“人”写成“匕”。造字本义:动词,由昂首挺立到向下入土,即自然死亡。
先——“先”是“兟”的本字。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迁”的本字,表示移动。先,甲骨文=(之,即“趾”,借代腿脚)+(人,是“千”的省略,亦即“迁”的省略,移动),表示抢在他人之前到达。造字本义:动词,抢在他人之前到达。
成——成,甲骨文=(戊,大钺,战具)+(囗,城邑),钺在城上,表示武力征服一邑一地。有的甲骨文将城邑“囗”写成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征战结束。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征服,称霸一方。
莫——“莫”是“暮”的本字。莫,甲骨文=(两个“林”,林莽)+(日,太阳),表示太阳下山,阳光隐没在丛林草野。简体甲骨文将丛林改成草丛“茻”。造字本义:动词,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
见——見,甲骨文=(目,用眼看)+(人,人类),表示人眼的动作。造字本义:动词,睁着眼睛看。向前看为“见”,回头看为“艮”。
名——名,甲骨文=(口,叫喊)+(夕,黄昏、冥暮),表示天黑时呼叫孩子回家。造字本义:动词,日落天黑,父母召唤孩子。
灵——“靈”(灵)与“零”同源,后分化。“霝”是“靈”的本字。霝,甲骨文=(雨,降水)+(两个“口”,不停念叨),表示巫师念念不停地祈祷下雨。造字本义:动词,大旱之时,巫师念念有词地祭祀祝祷求雨。

翻译:
筑屋以滋养壮大天真魂灵,使全身心都归顺于神的引导而得道。道是什么呢?道是生育人头顶之上的太空与人死后的墓穴的太母,把代表太初混沌的“一”作为道的标记。
是万物成形而能被使用的祝祷祈愿,是鸿蒙分化以清扬之气上扬而成天的力量,如裹着胎儿的胞衣一样容纳天地万物于无形,自然化解为气,比天地先生成,其形隐入丛林草野不能被眼睛看见,其名隐入丛林草野无法被人召唤,这样的东西称为神灵。

心得:
可以如此梳理道和神的关系:

要养神必须归道,归道就是认天地认祖宗认父母,承认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刍狗之一。心能舍神而神降临后,就能实现“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这就有人样了,内心世界乾坤运转,而无所不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3 09: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天

原文: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
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
查字:
明——明,甲骨文=(日,太阳)+(月亮),表示白天与黑夜发光的两个天体(古人以为月亮在夜里发光)。有的甲骨文=(月亮)+(囧,窗牖),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亮夜里的房间。造字本义:动词,日光或月光将空间照亮。“明”侧重表示日光充足;“朗”侧重表示月光充足。
源——“泉”是“原”的本字;而“原”是“源”的本字。泉,甲骨文=(穴,石洞)+(水,涓涓细流),表示石洞里细流涓涓。繁体甲骨文加“下”(从上降落),表示水从山上的石洞向山下流。造字本义:名词,从岩隙涌出的山泉,为山涧溪流河川之始。
端——“耑”是“端”和“湍”的本字。耑,甲骨文=(“止”上有水,即涉水)+(老,拄杖者),表示老人拄杖涉水。有的甲骨文=(止,脚)+(支,竹杖),两点表示水滴。造字本义:动词,老人借着拐杖站直、站稳。
是——“是”是“昰”的异体字。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趾”的本字,表示脚趾。昰,金文=(日,太阳)+(又,即“手”的变形)+(止,即“趾”,脚),表示太阳直射,时至夏至,人们手脚并用进入夏季农忙。夏至是夏历法则中的重要节令:夏至即入夏农忙的恰当起始日。造字本义:动词,夏至,太阳当头,适宜农务。
以——“㠯”是“以”的本字;“以”是“似”的本字。㠯,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字形是倒写的“巳”(新生儿),表示新生儿与父母相像。当“㠯”的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在“巳”字基础上再加“人”另造会义字“以”代替:(倒写的“巳”,新生儿)+(人,母体),表示母婴通过脐带相连。造字先人发现,母子间之所以有遗传学上的精确相似,是因为连接母子的脐带发挥神秘作用。造字本义:动词,母子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
乃——“乃”是“奶”的本字。乃,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女性胸部侧视时突出的乳峰。造字本义:名词,女子的乳房。
术——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剥下植物的茎皮绞绳或编织。術,篆文=(行,通道,小径)+(术,用植物的茎皮绞绳),表示用植物的茎皮绞绳,编扎通道两边的篱栅。造字本义:动词,园圃中用竹木交错筑成篱栅的通道。
由——“由”是“油”的本字。由,甲骨文=(像液滴)+(囗,封闭的器皿),字形像一颗液滴从器皿上方滴落,表示通过器皿上方的小孔注油。有的甲骨文像液滴穿过器皿小孔的样子。造字本义:动词,通过器皿的小孔将油滴入器皿之中。
使——“史”是“使”的本字;“吏”、“事”与“史”同源。史,甲骨文=(中,两军对峙的非军事地带)+(又,执、持),表示手持旌节,出使发生争端的国界和谈。是“中”的繁体甲骨文的简写。古远时代以族旗国旗为跨界出行的护照,“中”的本义即两国使者各执国旗争端的国界会谈调停,折中求和。有的甲骨文将旗帜状的简化成“干”状,将简化成,导致字形晦涩。简体甲骨文则将进一步简化成“中”。当“史”的“出使”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受派遣官员)另造“使”代替。造字本义:动词,手持旌节,代表国家,奉命前往和谈,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和平文件。
翻译:
所以,道是神光明的源头始母,太初混沌凭借道进行分化,使代表老人的神借着拐杖站直、站稳。
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
在恰当时机像母子脐带那样用德连接道来圈养五气,心舍就能获得太初混沌的“一”,如乳房能出奶水一样因其有通道。
术,是心舍中五气流动的通道,心凭借这个通道实现舍的功能,而能为神使用传递旨意。
心得:
有德就是识神接神,而能归道。神为阳,德为阴,阴阳不合,神就成了光杆司令,神旨就不能被心所舍。而心舍的建设、心术通道的建立是要根据神的旨意来实施,而能被神使用,否则神无安生之地。能长久舍神的心舍,就如道一样具有“一”的功能,“一”就能养化五气。这就是德养五气的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19: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

查字:
九——九,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由“厷”(即“肱”,大臂)与“又”(抓、掏)混合组成,表示伸出手掏摸、探究,力求确定内部情况。造字本义:动词,伸手往洞里掏摸、试探,以求确定情况。当“九”的“掏摸、力求确定情况”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穴”(未知空间)另造“究”代替。
窍——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徼”的省略,表示循行。竅,篆文=(穴,洞)+(敫,即“徼”的省略,循行),表示洞穴可循行。造字本义:动词,洞穴贯通可循行。
十——十,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根用于纪事的垂悬的绳子(参见“冬”与“系”)。古人用结绳纪事、计数,一根绳子代表一个纪事主题,代表全数。造字本义:名词,一根用来打结纪事的绳子,代表满数、全数。“十”是打满了结的纪事绳子(参见“系”、“纪”);“百”是不断地说(白);“千”是不断地走(迁);“厲”(万)是遍布山岩的蝎子;“億”(亿)是无限地憧憬。
二——“一”是特殊指事字,既代表最为简单的起源,也代表最为丰富的浑沌整体;“二”也是特殊指事字,表示天地两极。古人认为“道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混沌太初的存在整体是“一”;然后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二”极;天地二极之间,又生出人这第“三”部分;天地人三者,衍化出宇宙万物。造字本义:名词,由混沌分出的天、地两极。一,代替混沌太初的整体;二,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三,上下两横代表“天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
门——門,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在房屋入口并列安装两“户”、。有的甲骨文省去房屋入口的上框。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房屋入口处可开关的双户。
户——户,甲骨文字形像一块有转轴的木板,是门的一半。一般房间的入口只有单扇门板,大厅的入口才有两扇门板。造字本义:名词,装在建筑出入口、可以开关的单扇门板。
总——“縂”是“總”的异体字;“总”是“縂”的简化字。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聰”的省略,表示善于分辨、心思敏捷,即心智成熟。總,金文=(糸,系、束)+(恖,即“聰”,心智成熟),表示心智成熟的少年的束发仪式。造字本义:动词,少年束发仪式,告别童年、进入少年时代的男孩将散发系扎成一束。
摄——攝,籀文=(手,表示抓持、控制)+(双手捏耳),表示耳提面命,控制对方。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双手写成双耳,(手,表示抓持、控制)+(聶,小声说话),表示小声命令对方。造字本义:动词,以极高权威与优势,对顺服的对方轻声细语地发号施令。
生——生,甲骨文是指事字,在草叶(屮)下面加一横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表示新芽破土而出。有的甲骨文用“土”代替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成为会义字:(屮,新芽)+(土,地面),表示地面上有新芽冒出。造字本义:动词,草木破土萌发。
受——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运输的船只。受,甲骨文=(两只手,表示运送与接收)+(舟,两岸间运送货物的工具),表示用船只在两岸间运送。造字本义:动词,用船只往返两岸,为隔岸的人运送物品。
真——“真”与“貞”同源,后分化。真,甲骨文=(人,巫师)+(鼎,祭祀神器),表示用神鼎祭祀占卜的巫师。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巫师)写成“卜”(神杖),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占卜如验的贞人,贞卜高人。
与——与,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添食、给予。與,篆文=(舁,很多手放在一起)+(与,给予)+(二,双方),表示相互给予。造字本义:动词,彼此结交,相互支持。
内——内,甲骨文=(冂,门框)+(入,由外而里),表示进门。造字本义:动词,进门,回家。隶书继承篆文字形。古人称进门回家为“内”;称出门到郊野占星问卜为“外”。 
修——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悠”的省略,表示小心。修,金文=(攸,即“悠”,小心)+(二,疑为“彡”的简写,光彩),表示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造字本义:动词,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装饰美化。
练——“練”是“湅”的异体字。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精选。湅,篆文=(水,泡煮或浸染)+(柬,精选),表示泡煮或浸染并精选。异体字“練”,篆文=(糸,丝品)+(柬,即“湅”的省略,丝品泡煮或浸染后,再精选),表示泡煮或浸染丝品后再精选。造字本义:动词,丝品泡煮或浸染后,再精选色泽统一、均匀的成品。
知——“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口,谈论)+(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当“知”的形容词含义“聪明、有战略”消失后,金文再加“曰”(说,传授)另造“智”代替,强调谈论和传授经验。
圣——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任”的本字,表示接受使命、担当职责。聖,甲骨文=(,“聽”的本字,聆听)+(人,智者),表示善于聆听、善于包容与平衡的智者。造字本义:名词,耳听八方、智慧通达的智者能人。
人——人,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是垂臂直立的动物形象。篆文突出了弯腰垂臂、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形象,像是双手采摘或在地里忙活。造字本义:名词,躬身垂臂的劳作者,地球上唯一会创造文明符号、自觉进化的动物。
类——“頪”是“類”的异体字。類,金文=(米,借代谷物、植物)+(犬,借代动物、野兽)+(頁,人头,借代思考、认识),表示观察、辨识谷物或动物。造字本义:名词,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外形相似,难以辨识。

翻译:
【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身体的九个贯通可循行的洞穴和十二个旅舍,是气通行的可开关的门户,由心进行总的掌控发号施令。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用船只往返两岸,为隔岸的人运送天意而草木破土萌发人,被称为真人,真人与天彼此结交,本能驯化成为一个整体。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
进入心的内部进行装饰染色精选而知天意者,称之为耳听八方、智慧通达的智者能人,智者能人以母子脐带相连似地紧密连接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精确辨认而知天意。

心得:
读到“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这一句,就把“心为之舍”解释清楚了。我们常常说要听话,要孝顺,就是运用“九窍十二舍”来接受、储存神的旨意的,也就是常常说的身心一体,在神魂的指导下,身和心一起配合着工作,“一其化端”,神就稳稳地住下来了。
身和心一起配合着工作会具有两种层次的德性,一种是真人,“与天为一”了,和天都成了一个整体了,已经不需要“九窍十二舍”来接受、储存神的旨意了,直接就是一体的。另一种就是圣人,在对“九窍十二舍”进行深入探索后,在与以母子脐带相连似地紧密连接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后,促使身心从和到合,而能“以类知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5 19: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1-4-15 19:52 编辑

原文:
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
查字:
出——出,甲骨文=(彳,行军)+(止,脚)+(囗,城邑),表示离邑行军。造字本义:动词,离开城邑,行军远征。
疑——疑,甲骨文像一个拄着手杖的人发傻地张大嘴巴,困惑而不知所向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加“彳”(十字路口),强调在十字路口迷路含义。金文=(牛,可能是“屰”之误写,迎面而来的人)+(困惑地张着大嘴的人)+(“彳”的误写)+(止,行进),表示迷路者向迎面而来的行人问路。篆文误将金文中张大的嘴巴写成“匕”,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大”(人)写成“矢”,并以“子”代替“牛”(“屰”之误写),表示小孩迷路。造字本义:动词,在十字路口不知所往。“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后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获得明智。
惑——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惑,金文=(或,不确定)+(心)。造字本义:形容词,心乱,不明确。
通——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可使器物。通,甲骨文=(辵,行进)+(用,借代物用),表示物用来往,交流有无。造字本义:动词,不同部落或聚邑彼此来往,交换物用。
于——羽,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鸟类的毛,借代翅膀、飞鸟。於,金文=(飞鸟)+(像简化的“羽”或半遮的飞鸟翅膀),表示两只鸟比翼齐飞。有的金文误将简化的“羽”写成“人”形。籀文加“羽”,强调比翼齐飞。篆文综合两款将金文字形,并加“二”,表示亲昵相处的两只鸟。造字本义:动词,雌雄双鸟比翼齐飞,深情相伴。由于“于”(男女新婚仪式上必备的音乐演奏)与“於”(成双成对的鸟儿比翼齐飞)读音相同,而且含义存在内在关联,古人于是有时假借“于”代替“於”。《汉字简化方案》用“于”合并代替“於”。
必——“必”是“柲”的本字。必,金文是指事字,字形在戈的手柄两侧加两竖指事符号,表示戈柄的护层(参见“介”)。古人将多层柔韧的竹片缠在一起,作为锻锤、戈、矛等器械的手柄,以良好的韧性避免在使用巨大暴发力时折断手柄。在古人眼里,战场上枪械手柄的质量攸关性命,因此手柄的韧性是“必须”的保障。造字本义:名词,将多层竹片缠在一起构成的戈、矛等器械的柔韧手柄。
务——務,篆文=(矛,武器)+(攴,持械攻击)+(力,竭力),表示竭力攻击。造字本义:动词,战场上持械竭力搏杀。
此——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趾”的本字,表示脚趾。此,甲骨文=(人)+(止,“趾”,脚),表示双脚站立的所在。造字本义:名词,言说者所指称的其站立的位置。古人称自己所立之地为“此”,称前往之地为“彼”。
谓——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喟”的省略,表示深深地叹息、感慨。謂,金文=(言,说话)+(胃,即“喟”,深深地叹息、感慨),表示感慨、喟叹着说话。造字本义:动词,感慨、喟叹着不发不快的评论。
翻译:
【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
所以,人与萌生合一,体贴万物之命,像配着军乐出征那样,由生到死地被万物改变,而能与万物相合,与天意相通。
【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
谈论和传授对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行猎、作战的经验,在于气在窍内的通达盘旋,抓持筑心舍造门时产生的困惑心乱,彼此来往交换于心之通道而能解除疑惑,心无通道,则必定不能来往交换。
【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
这样的来往交换,使五气得以蓄养,竭力搏杀相通相知而能供神居住,这就是吸收合成的过程(化)。
心得:
这一段接着阐述真人与圣人的区别。
真人是直接与天一,于物化,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天地就在心里,所以可以“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而圣人需要窍知,对天地万物产生的疑惑还需要在心的通道中不断来往交换才能消除。
所以,对于伪人,心术通达是养五气的基础设施,竭力搏杀般地厉害才能把疑惑消除,而能舍神。这个过程就称为化,由生到死再由死至生,死掉的是疑惑、私欲的伪人,生的就是心术通达的圣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6 21: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1-4-17 22:56 编辑

第六
原文:
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
查字:
——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志,金文=(之,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
——思,篆文=(囟,脑)+(心),表示脑和心的能力。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自虑为“思”;念他为“想”。
——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清”的省略,表示纯净。靜,金文=(青,即“清”,纯净)+(爭,全力以赴),表示力图清心。造字本义:动词,努力去除杂念,清心寡欲。清心为“静”,无滓为“净”;“静”与“净”近义,古籍中常通用。
——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龢”的省略,表示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声部的乐音美妙谐调共振。和,金文=(口,说话)+(禾,即“龢”,吹奏多管的排笛,造成谐音振),比喻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金文异体字以“言”(说话)代替“口”(说话),明确“言论不同而协调”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在汉语词语“和谐”中,“和”与“谐”近义而有所不同:“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
——“一”代表混沌太初。古人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混沌太初分出天地“二”极,天地间生出人;“三”,即天地人,衍化出宇宙万物。“四”是特殊指事字,甲骨文的字形,表示其为“二”的两倍。造字本义:数词,两倍于二的正整数。
——“衰”是“蓑”的本字。衰,金文=(衣领)+(大量向下披垂的棕毛),字形像领口之下棕毛下垂的服装。棕片由数层棕丝天然网织而成,末端是棕毛,它质地轻飘,疏而不漏,耐潮耐湿;古人将棕毛朝下的棕片连缀成“棕衣”,亦即俗称的“蓑衣”;雨水打在棕衣上时被数层“棕网”遮挡,并顺着棕丝和棕毛下淌到地上,穿蓑人可保干爽不湿,加之棕衣轻便,人们可以穿蓑在雨中劳作。穿蓑传统在当代部分农村地区仍有保留。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表示“领口”;将金文分开书写的两个“毛”连写成,强调带棕毛的棕片被“连缀”成衣。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领口”明确写成“衣”。造字本义:名词,用耐潮、耐湿的棕片缝制的雨衣。
——“臱”是“邊”的本字。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鼻”的本字,亦即“辠”的省略,表示割鼻酷刑。臱,甲骨文=(自,即“辠”,割鼻酷刑)+(穴,即“冋”,亦即“坰”),表示将施行了鼻刑的犯人放逐遥远蛮荒之地。当“臱”的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彳”、加“方”另造“邊”代替:(彳,即“行”,行进)+(自,即“辠”,割鼻酷刑)+(穴,即“冋”,亦即“坰”)+(方,即“放”的本字,放逐),强调将犯人放逐到迥远的蛮荒之地。造字本义:动词,将犯人割鼻或脸上刺字后,放逐到蛮荒偏僻的远疆。
——威,金文=(戌,刑具)+(女),表示对女子施刑。造字本义:动词,封建时代对不守妇道的女子施刑,以警示妇女遵守妇道。
——埶(艺 ),疑为“執”(执 zhí )的变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拘捕罪犯。勢,篆文=(埶,疑为“執”的误写,拘捕)+(力,强力),表示强力拘捕。造字本义:动词,强力押解犯人。
——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柱房梁,借代居所。存,籀文=(“才”的变形,居所)+(子,后代),表示表示定居生活,繁衍后代。造字本义:动词,安居乐业,传宗接代,世代延续。“存”的本义是传宗接代,强调时间上能延续;“在”的本义是定居生活,强调空间上有支点。
翻译:
【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吸收合成的过种就有五气的参与,志(内心追求的目标)、思(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术的道)、神(统领生命的天真魂灵)、心(动力、泵)、德(行动准则),神是为其中之一的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
去除杂念,相互协调、合拍,宗旨一致的聚众漫谈,能圈养气流,圈养气流则能获得与天意合拍和谐,而与万物统一,志气、思气、神气、德气四者则不会退化衰竭。
【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
四者向四边发出警示之盛力,无所不为,渊源流长并存于心中,这就是神。
心得:
圣人之化,怎么能使五气得以畜养的呢,就是抓住五气(志思神心德)使其参与化的过程,(不是空想),也就是运用心-魂的过程,德接神入心,在神的指导下,思作为心术的材料而使心舍通畅,志固之。这样的一个状态就是一个静和的状态,一方面要静净敬,除去杂质内痣私欲,另一方面就是五气和谐来往而合拍,五气就能盛而不衰,并能透过身体向其他人发出警示之势,并且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把盛大的五气与四边的威势不断延续、承接,这就是神,所以我们要祭祀祖先要孝顺父母,就是在接神,接祖祖辈辈的五气、威势存到自己的心舍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7 22: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
原文:
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
查字:
——化,甲骨文=(一个头朝上站立的“人”)+(一个头朝下入土的“人”),表示由生到死的改变。造字本义:动词,由昂首挺立到向下入土,即自然死亡。
——歸,甲骨文=(兵符,代表中央朝廷授权的军政权力)+(方,方国、边境势力),表示边境方国依附中央,获得中央的军政授权。造字本义:动词,边境方国顺服中央朝廷,获得军政授权。
——“身”与“孕”本同源,后分化。身,甲骨文=(腹部隆起的人)+(被包裹在里面的“子”,即胎儿),表示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有的甲骨文用“女”代替“人”,强调妇女怀孕。简体甲骨文写成指事字:在隆起的腹部内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怀孕。金文=(孕妇)+(十,是“又”的变形,用手抓),表示孕妇手抚腹部,或用手托着大肚子,减轻沉甸甸的肚子给身体的负担。造字本义:动词,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
——同,甲骨文=(凡,众人夯地的多柄夯桩)+(口,劳动号子),表示夯地的号子。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在兴桩夯地时用号子统一用力节奏。
——合,甲骨文=(口,向下的张开的嘴巴)+(口,向上张开的嘴巴),表示两口相接。造字本义:动词,接吻亲嘴,调情相爱。
——“執”是“挚”的本字。執,甲骨文=(幸,拷手的枷锁)+(丮,伸出双手的人),表示一个人的双手被锁在木枷里。造字本义:动词,用木枷锁住嫌犯双手,正式逮捕拘押。
怀——“褱”是“懷”的本字。褱,金文=(衣,胸襟)+(眔,流泪),表示将哭泣流泪的孩子抱在胸前,以示爱护与安慰。当“褱”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心”(慰藉)另造“懷”代替,强调大人慰藉伤心的幼儿。造字本义:动词,父母将伤心哭泣的幼儿抱在胸前加以安慰。
——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蛇”的省略,表示蜿蜒蠕动。施,金文=(是“旗”的本字,飘扬的军旗)+(也,即“蛇”,蜿蜒蠕动),比喻军旗在风中旖旎飘动。造字本义:动词,军旗在柔和的风中旖旎招展。
——包,甲骨文=(胎膜)+(人),像胎膜里有个小人儿。造字本义:名词,裹着胎儿的胞衣。
——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侣”的本字,表示伴侣。慮,金文=(吕,代表伴侣)+(心,担心),表示为伴侣担心。籀文=(虍,代表虎豹猛兽)+(思,担心),表示对猛兽侵袭的担忧。造字本义:动词,忧患安全,担忧。
——思,篆文=(囟,脑)+(心,心灵),表示脑和心的能力。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
——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响。意,金文呈混合结构,(音,声)+(曰,说),表示言语所传达的心声。篆文=(音,声)+(心,情感),表示言语包含的情感。造字本义:名词,心声,心念,心志。
翻译:
【化归于身,谓之真人。】
由生到死的改变顺服于怀胎孕子的身体,称为真人。
【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
真人,与天统一的节奏劳动,与道两口相接,锁住混沌太初的整体而圈养永远走不到头、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把天心抱在胸前加以安慰,让天德在柔和的风中旖旎招展圈养万物,以自然真实与用胎衣一样包裹着的内心追求的目标、忧患、脑和心的能力、心声情感紧密连接,而行警示之盛力的人。
心得:
圣人的操作是:抓住五气(志思神心德)使其参与化的过程,配上静和这个环境,进行发酵生出新的五气而盛。结果是五气盛而有了威势。
真人的操作是:由身体直接化,与天一个节奏,与道两口相接,胸怀里装的是天心,施行的都是德。结果是志虑思意被像怀孕一样怀在隆起的腹中深受关注而自然真实地散发出威势来。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低头观察即“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时,为真人之态,与天一个节奏、与道两口相接,就知天下见天道了,这不是一个神奇现象,就是由身体直接化而产生的现象。但是,当乱气烦于胸时,神就要以伏熊的姿态上岗,抓住五气进行严厉整顿,四者才不会衰弱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8 14: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1-4-18 19:14 编辑

原文:
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查字:
士——士,金文像是有手柄(即,是“又”的变形)的宽刃战斧。造字本义:名词,手持大斧作战的武夫。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其在军中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斧作战的叫“兵”;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叫“王”。最早的竹制武器叫“不”;使用带刃的木制武器的首领叫“帝”;文治天下的首领叫“君”;头戴金冠的王者叫“皇”。
通——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可使器物。通,甲骨文=(辵,行进)+(用,借代物用),表示物用来往,交流有无。造字本义:动词,不同部落或聚邑彼此来往,交换物用。
达——大,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年人。达,甲骨文=(彳,大道)+(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有的甲骨文加“止”(行进)将“彳”写成“辵”,加强“通行”含义。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写成“竹”,同时加“羊”(徉),表示可以徜徉通行。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
乃——成熟女性的象形,后来为表意明确在左边加了一个“女”部,成为奶。此字符在“鼎鼐”中还存在,鼐是大锅的意思,上面“乃”,下面“鼎”,两形会意是一个成熟女人在大锅旁做饭。此字符在“秀”字中出现,上面是成熟的“禾苗”,下面是成熟的“女性”,两形会意,庄稼成熟地象女人一样饱满或女子成熟地如同籽实饱满的庄稼。此字符还在“隽”字中出现,上面为“隹”,下面为“乃”,两形会意鸟丰满肥美如成热的女子。
翻译:
手持大斧作战的武夫生火煮食,聚众漫谈,交流有无而通行无阻,足履平地徒步前往天真魂灵的强大顶峰,成熟的母性如威猛无比的伏熊圈养内心追求的目标。
心得
什么是神灵?神灵是大多数人能感受到的神,就是《黄帝阴符经》里所描述的“人知其神而神”的神,圣人修炼的是这个神。而真人还能通“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的神,“真人者,同天而合道”。
什么是神明?已经装入心里的神,而能以明照下,真人是神明的代表。
什么是神?祖祖辈辈在生活生产中聚集的“四边威势无不为”的精神
什么是术?心里通道,供五气交往流通。
什么是化?由生到死的和合过程。
什么是真人,什么是圣人?
真人,直接用身体化天、道,而与天一个节奏,与道两口相接,胸怀里装的是天心,施行的都是德,所以能养万类。没有其他,人是通透的。
圣人,要依靠五气在九窍十二舍交往流通,而以类知之。
神和志是什么关系?
心上有个手持大斧的武夫站岗保持警戒为志。领承命令(通神)而神盛就能促进这个志强,守职不废;神不明,但站岗的武夫依然愚笨不脱岗,目标坚定,神也会逐渐聚集于心(愚公移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9 19: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1-4-19 20:54 编辑

任务:
仔细体会本章标题:养志法灵龟。
并随时尝试模仿“灵龟”的样子——假装自己是一只灵龟。在心得中说说体会和发现。
查字:
法——“”是“”的异体字。,金文(去,离开住地,代表为生存所进行的各种生产、社会活动)(水,柔软、流动,无所抗拒又无坚不克的物质)(廌,轻盈灵巧的动物),表示古代参天察地的高人在野外活动时,从流水顺其自然的特性、麋鹿等动物的灵巧自由中,领悟到符合自然规律的生存之道。道家思想相信“上善若水”,认为水的特质代表了自然的本质精神。篆文将金文字形的混合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简体篆文“法”省去“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异体字“法”承续简体篆文字形,将篆文字形中的“去”写成。造字本义:名词,人类从水、鹿等自然中领悟并践行的生存之道,即暗合宇宙万物的本质精神、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
翻译:
养志法灵龟——圈养内心追求的目标,要领悟并践行万年灵龟的本质精神
心得:
在网上找到龟的图片,大多数都是高昂着头,眼神专注得有些犀利。回忆以前养龟的经历,龟行动前一定是经过充分的罩场观察,行进过程中受到威胁,会立即把头缩回壳里,但危险解除后,龟一定会伸出头来继续前进,并继续罩场。
当像龟这样行动,把什么都纳入观照范围内,外界的危险、内部的缺点都平心静气地纳入到行动计划中,通神接物就成了常态,而思虑就在志的规范下迅速在心术中通达,而应对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22:15 , Processed in 1.088059 second(s), 16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