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97|回复: 41

空气的《礼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7 12: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20-6-7 12:25 编辑

《礼记》共四十九篇,以《曲礼》开始,以《丧服四制》结尾。其中《曲礼》、《檀弓》、《杂记》三篇分上下,因此实际只有四十六篇。《礼记》按照所述内容可分为四类:

(1)记礼节条文,补他书所不备,如《曲礼》、《檀弓》、《玉藻》、《丧服小记》、《大传》、《少仪》、《杂记》、《丧大记》、《奔丧》、《投壶》等。
(2)阐述周礼的意义,如《曾子问》、《礼运》、《礼器》、《郊特牲》、《内则》、《学记》、《乐记》、《祭法》、《祭义》、《祭统》、《经解》、《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坊记》、《中庸》、《表记》、《缁衣》、《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儒行》、《大学》、《丧服四制》等。
(3)解释《仪礼》之专篇,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等。
(4)专记某项制度和政令,如《王制》、《月令》、《文王世子》、《明堂位》等。


读法:精读第二类(阐述周礼意义)25章节,其中又把《学记》、《乐记》、《中庸》、《大学》4章作为重点;泛读其余21章。
精读要求:每周一章(21周)。四个重点章节2周一章(8周)。查阅生僻字,正音,翻译,心得。熟读吟诵,其中四章重点章节要求背诵。
泛读要求:每周两章(12周)。查生僻字,正音、抄写原文,朗读通顺。简单心得。
共计耗时:21周+8周+12周=41周+整理总结3周=44周,11个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7: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20-6-20 21:46 编辑

第二周  檀弓上第三   檀弓下第四


一、抄写

檀弓上第三


檀弓下第四

二、查字
: 醢,篆文酉,即“酒”右,即“有”,持肉皿,盛器),表示将熟肉放在盛器中,加以盐、酒,以防变质。造字本义:名词,熟肉加防腐的盐、酒做成的肉酱。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衢: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惊视。衢,篆文行,十字路口瞿,惊视),表示岔路多得令人目瞪口呆。造字本义:名词,多得令人目瞪口呆的岔路口。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翣:翣,篆文羽,借代羽扇妾,女奴),表示女奴手举的羽扇。造字本义:名词,宫室中由女奴手执手摇的羽扇。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骊: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黎”的省略,表示黑中带黄。驪,甲骨文利,即“黎”,黑中带黄),表示黑马。篆文以“丽”毛色好看的)代“利”,表示毛色漂亮的马。造字本义:名词,毛色黝黑发亮的马。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骊”,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馬”简化成“马”,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圉:圉,甲骨文囗,囹圄,囚车执,拘押犯人),像披枷的人被关在囚车里。有的甲骨文像囚犯在囚车顶部露出头颅。金文、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将披枷戴锁的犯人关在牢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诔: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耕地的犁耙,借代耕耘。誄,篆文言,说话耒,耕耘),比喻全面、深刻地评述某人一生。造字本义:动词,祭悼时全面、深刻地整理、评述某人的一生功德。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诔”,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踊: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向上提。踊,篆文甬,向上提)。造字本义:动词,比喻众人向上跳跃,如浪翻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扈: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家门。扈,篆文户,家门邑,城邑),表示城门。造字本义:名词,古代把守城门、拥有武装称霸一方的万户侯。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畏: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巫师扮演的邪魔妖怪。畏,甲骨文爪,抓持田,是的省略,鬼面具),表示巫师手持面具化装。有的甲骨文卜,神杖头戴鬼面具的巫师),表示戴鬼面具的巫师手持神杖表演降神仪式。有的甲骨文将神杖“卜”写成。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诅楚文将“人”写成,将“卜”写成“爪”。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巫师头戴鬼面具,手执魔杖,表演逐鬼驱邪的舞蹈。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表示“鬼头”的“由”写成“田”,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导致“爪”形消失,“人”形淡化。


厌:“猒”是“厭”的本字。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猎物。猒,金文不是,像猛兽的圆头和大口利齿,表示噬咬、吞食……参考“熊”金文字形犬,猎物),表示肉食性猛兽猎食动物。肉食性猛兽捕获动物后可以一次性生食大量兽肉,但它们猎杀的大型猎物的体积,往往大大超过它们的食量;猛兽吃饱后对剩余的兽肉失去兴趣,弃之不顾,或几天后再返回猎杀现场进食剩余的兽肉。野生动物对食物的本能追求,仅限于一次性满足的眼前生存目标,一旦吃饱,对多余猎物就不再保持兴趣,无论剩余多少,也无论当初为猎物付出多大代价。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口”写成“甘”,强调享用美食,同时误将金文字形中大口利齿状的写成“月”(肉),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当“猒”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厂”(山崖)另造“厭”代替,表示肉食性猛兽在山崖间捕食猎物。造字本义:动词,肉食性猛兽吃够猎物的兽肉后,对多余的兽肉失去兴趣。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厌”,删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将“猒”省略成“犬”,字形变成“犬在岩下”的结构。古籍多以“厭”代替“猒”。由于“厭”与“壓”的字形、读音相近,古籍中常假借“厭”(厌)代替“壓”(压)。


溺:溺,甲骨文水,河水)。造字本义:动词,落水淹死。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篆文以“弱”(水性不强)代“人”,表示因水性不佳而遭淹毙。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睆: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莞”的省略,表示缠绕、纠缠,交织缠结。睆,篆文目,用眼看完,即“莞”,缠绕、纠缠),表示用目光缠绕、纠缠。造字本义:动词,用目光纠缠对方,多用于古代性情热烈女子对心仪男子的大胆传情。隶化后楷书“睆”将篆文字形中的“完”写成。由于“睅”字与“睆”字在字形与读音上相近相似,古籍常假借“睆”代替“睅”。


旐: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神符、迹象。旐,篆文旐,旌旗兆,神符、迹象),表示画有神符的旗幡。造字本义:名词,古代画有图腾或神符的旗幡,古人相信这样的旗幡有招魂或安魂的力量,多用于祭祀或丧葬仪式。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弁:弁,甲骨文双手持举囗,像开口的帽子),表示手举帽子戴在头上。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表示帽子的“囗”写成“东西”的“西”(囊袋状的东西)。篆文用有帽饰的帽子形状代替籀文字形中的“西”,用“人”代替籀文字形中的双手“廾”。篆文则将籀文字形中的“西”写成“入”(套入)。造字本义:动词,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时必须在宗庙中举行加冠的仪式,由父亲主持并指定贵宾为其行加冠礼,标志进入成年,从此享有成年人的社会权力与义务。隶书又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入”写成“厶”,将篆文字形中的双手“廾”连写成


瘠: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脊骨。瘠,籀文疒,疾病朿,即“刺”),表示脊瘦如荆刺。篆文),表示后背有脊无肉。造字本义:形容词,久病干瘦,脊骨突出如刺。隶书综合籀文与篆文字形,表示因病而脊瘦如刺。


摈:賓,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贵客。擯,篆文手,导引宾,贵客),表示导引宾客。造字本义:动词,迎宾者导引宾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摈”,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賓”简化成“宾”


敝: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帛绢布匹,借代衣物。敝,甲骨文巾,绢布攴,手持器械),表示持械捶打衣物,即老旧衣物经不起捣衣洗涤,而致破败。有的甲骨文在“巾”上加两点指事符号,代表巾帛的碎片。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衣物陈旧而破败。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毁锅砸鼎叫“败”,撕毁巾帛叫“敝”。


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傷”的省略,表示心疼、悲痛。殤,篆文歹,是“死”的省略,死亡,是“傷”的省略,心疼、哀伤),表示为他人之死而哀伤。远古时代生存环境恶劣、人均寿命很短,因此生育子女成为对族群、部落的重要贡献;也因此远古人类十五六岁就开始婚育,而那些未经婚育、没有子女后代、却夭折而亡的人,没有资格享受部族的公共祭祀与安魂,只能留给父母默默的哀伤。造字本义:动词,年少夭折而亡,父母默默哀伤。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简体楷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写成


亵:褻,金文埶,抓、摸衣,服装),表示伸手到他人衣服里面抓摸。在古人眼里,触摸他人身体,是极不尊重的行为。篆文将金文的上下结构调整成上中下包装结构,表示“埶”的动作,发生在“衣”的里面,强调性骚扰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在别人衣服里面即身体上抓摸,调戏作弄。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亵”,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埶”简化成“执”

三、心得
1、读书的量大,抄书的量多,每天的时间分配不均,前轻后重。学习也是在于礼,对于经典的礼,每天要做,抄写,查字的每日工作任务的落实。
2、各种规定的丧礼,衣,行,言,哭,就是行为,内在规则指导行为。西方还专门搞了个行为主义疗法。我们现在学的就是最根处的行为疗法。但我们的祖先不叫这个为行为疗法,叫礼。
3、在礼记中读到了仁亲,读到了义。礼记不光是礼。
4、处在礼崩乐坏的年代,唯有更加努力的加强自我智慧建设。学礼守礼,从礼的日常反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7 14: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20-6-13 16:05 编辑

第一周


一、抄写原文









二、查字
俨: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标准苛刻的、难通融的。儼,篆文人,当事者嚴,标准苛刻的),表示当事人对人对己标准苛刻,毫不放松。造字本义:动词,严于律己,保持恭敬庄重的姿态。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俨”,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嚴”简写成“严”

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金文字形像纺织者手工整理纺织机上散乱或混杂无序的丝线,使丝线条理有序,便于纺织。辭,甲骨文,纺织者整理织机上的乱丝辛,刑具、司法),表示法官整理诉讼双方陈述的混乱案情,辨察真相,公正断案。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同时加“舌”(说话)写成“”,强调法官用谨慎、严密、正式的言词,陈述并辨析案情,做出终审结论。有的金文省去“舌”,并用“司”(执法、施刑)代替“辛”(刑具)。篆文综合两款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法官用谨慎、严密、正式的言词,陈述并辨析案情,做出终审判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中“”和“”后来多由“治”合并代替;“”后来多由“辭”代替

敬:“敬”是“警”和“儆”的本字。敬,金文口,说话干,武器),表示以武力威胁进行严重告诫,使之保持谨慎,谦卑恭肃,由衷尊重。有的金文加“攴”(持械打击),强调武力威胁。有的金文误将“干”写成形似“草头”的。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以武力威胁相告诫,使之谨慎、恭肃和尊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草头”,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当“敬”的本义“严重告戒,使之谨慎恭肃”消失后,篆文再加“言”另造“警”代替,或篆文再加“人”另造“儆”代替。

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金文字形像纺织者手工整理纺织机上散乱或混杂无序的丝线,使丝线条理有序,便于纺织。辭,甲骨文,纺织者整理织机上的乱丝辛,刑具、司法),表示法官整理诉讼双方陈述的混乱案情,辨察真相,公正断案。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同时加“舌”(说话)写成“”,强调法官用谨慎、严密、正式的言词,陈述并辨析案情,做出终审结论。有的金文省去“舌”,并用“司”(执法、施刑)代替“辛”(刑具)。篆文综合两款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法官用谨慎、严密、正式的言词,陈述并辨析案情,做出终审判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中“”和“”后来多由“治”合并代替;“”后来多由“辭”代替。

敖:“敖”是“遨”的本字。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边境。敖,金文出,出游方,边境攴,手持器械),表示手持自卫器械越境出游。有的金文用“疑”迷路)代替“出”,表示越境出游者遇到的方向困难。有的金文误将“出”写成“屮”。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带着自卫器械,豪放不羁地越境出游。隶书将篆文上“出”下“方”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当“敖”的“骄傲出游”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辵”另造“遨”、加“人”另造“傲”代替。

极: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抓住。极,篆文木,械具及,抓住),表示起控制作用的器械。造字本义:名词,绑在马背或驴背上的木架子,方便载物或插、挂物件。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有时假借“极”代替同音的“極”。《汉字简化方案》用“极”合并简化“極”。

狎: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呷”的省略,拟主人吸引狗或其他宠物向自己接近时发出的“呷呷”声音。狎,金文甲,“呷”),表示向狗发出“呷呷”的声音。造字本义:动词,发出“呷呷”的声音以引起狗的注意,使狗熟悉自己、亲近自己。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恶:惡,篆文亞,位居第二的心,意愿),表示不如愿的。造字本义:动词,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恶”,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亞”简化成“亚”

憎: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增”的省略,表示无以复加。憎,篆文心,恨曾,”)。造字本义:形容词,无以复加地恨,极端地恨。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麻”的本字,表示麻林。,甲骨文林,麻林攴,持械打击),表示持械打、扯麻皮,使麻缕与麻青分离。金文将甲骨文写成;同时加“夕”(肉),表示从骨头上剔析分离的零碎杂肉。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异体字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以外力破坏物体原有结构,使之分离成若干部分。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表示麻林的写成似“脊”非“脊”的、似“林”非“林”的


迁:“千”是“迁”的本字。千,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人”的小腿部位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不停地行走(参见的侯马盟书字形)。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当“千”的动词本义“不停地行走位移”消失后,俗体隶书“迁”再加“走字底”(行进)另造会义字“迁”:走字底,行进千,不停地行走),表示不停地行进、位移。造字本义:动词,不停地行走,不断地位移。“遷”和“迁”都有长距离位移的意思,不同之处在于:“遷”强调长途移徙是为了新的居住地,“迁”强调行进、位移的路程漫长。古籍多以“遷”代替“迁”。《汉字简化方案》用“迁”合并代替“遷”。


很: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恨”的省略,表示愤恨。很,篆文彳,行进艮,”),表示恨恨而别。造字本义:动词,愤恨而不跟从。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彳”写成“双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质:質,金文斦,二“斤”即二“斧”,武力胁迫貝,钱财),表示武力胁迫以求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斦”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貝”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劫持绑架人员作抵押,以求赎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斦”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质”,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斦”简化成,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尸:“尸”与“人”同源。尸,甲骨文像一个坐着的人。古代的祭悼传统,让活人坐在祭位上,以代表死者,接受人们的吊唁。造字本义:名词,坐在祭位上、代替死者接受祭拜的死者亲属。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严重变形,手的形状消失。隶化后楷书写成“封口”的字形,“人”形完全消失。“屍”是已经死亡的人,“尸”是静坐代屍受祭的活人;古籍常以“尸”代替“屍”。


撙节:节制。撙,抑。


父子聚麀:父、子和同一人雌兽交配。聚,犹共也。鹿牝曰麀。麀,此处泛指雌兽。
淫:”是“”的本字。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帝王在宫廷中与众多宫女放纵性爱,寻欢无度。,篆文水,雨水㸒,即“婬”,放纵性欲),表示降雨放纵,即雨天连绵不断。造字本义:动词,降雨过度,雨天连绵不尽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㸒写成


慑:聶,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攝”的省略,表示以威势小声发令。懾,篆文心,,心理,惧怕聶,即,表示以威势小声发令)。造字本义:动词,以极高威势令对方畏惧。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慑”,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聶”简化成“聂”


耆:“耆”是“嗜”的本字。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品味美食。金文老,老人旨,品味美食),表示从小到老的饮食习惯。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老”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旨”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终生维持某种饮食爱好。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老”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旨”写成。当“耆”的本义消失后,再加“口”另造“嗜”代替。《説文解字》:
耆,老也。从老省,旨聲。



耄: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头发。耄,籀文老,老人毛,头发),表示老人发长及膝。古人爱护头发,一生长留不剪,因此七八十岁老人,发长及膝,是受人敬重的年纪特征。造字本义:形容词,老人年纪高,发辫长垂及膝。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老”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毛”写成


僚: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寮”的省略,表示通风、透光的简易建筑。僚,篆文人,士子尞,即“寮”,简易建筑),表示住在简易寮屋里的贫寒策士。造字本义:名词,出身贫寒但智慧过人、辅佐官吏的谋士策士。


飨:“鄕”是“饗”的本字。鄕,甲骨文人,脸朝右人,脸朝左),表示两人相向而坐,一同进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鄕”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食”另造“饗”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主人设宴款待宾客,主宾相向而坐,一同进餐。


訾:“訿”和“呲”是“訾”的异体字。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踩在脚下。訾,篆文此,踩在脚下言,说话),表示用话语踩踏,即鄙视地责骂。造字本义:动词,以瞧不起人的傲慢责骂人


诳:狂,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无理智的、发疯的。誑,篆文言,说话狂,无理智的),表示说无理智的话,说疯话。造字本义:动词,说疯狂无理的话


屦:古代的一种单底鞋。


扃:门闩,门杠,是关闭门户用的横木。


踖:“踖”是“趞”的异体字。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藉”的省略,表示垫脚、衬垫。趞,金文彳,道路走,逃跑昔,即“藉”),表示拥挤于道的逃跑者相互踩踏。篆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彳”,并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异体字用“足”(脚)代替“走”(跑),强调脚踏的动作。造字本义:动词,在逃跑的恐慌中拥挤的人群相互踩踏


阈: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域”的本字,表示疆界。閾,篆文門,借代房屋或,即“域”),表示房屋的边界。造字本义:名词,房屋的边界,门槛


趋: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割草,收割,获取。趨,篆文走,跑芻,收割),表示跑着抢收。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庄稼成熟时迅速抢收。《说文解字》:
趋,小跑。字形采用“走”作边旁,采用“芻”作声旁。



肱:指胳膊


袂:袂,篆文衣,袖夬,是的省略,缺口、开口),表示袖口。造字本义:名词,敞开的袖口。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衣”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拘(gou):遮挡


扱:收取


容毋阼:脸色不要有所改变。


坐必安,执尔颜:坐时要安稳,保持脸色神态。


儳言:指长者正与甲说话言事,乙不得以已言打岔搀入。


正尔容,听必恭,毋剿说,毋雷同:端正仪容,听别人说话时一定要态度恭敬,不可抄袭别人的说法,也不可与别人随声附和。


诺:“”是“若”的本字;“若”是“喏”的本字;而“諾”是“喏”的异体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头发飘扬的人,举起两臂理顺长发,其中一只手拿着理发的工具,表示女子柔顺、顺从的性格特征。有的甲骨文将柔顺飘扬的头发形象写成“屮”状的,省去手上的理发工具,将简化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加“口”,写成会义字:,整理长发的柔顺女子口,应答),表示女子顺从应答。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长发的“屮”写成“艸”,将金文字形中的双手简化一只手“又”,字形面目全非。当“”的“顺从答应”本义消失后,篆文异体字再加“言”另造“諾”代替,强调说话答应。造字本义:动词,顺从答应,用言语明确表示愿意按对方的诉求行事


诺、唯:皆应答之辞。郑注:唯恭于诺“。诺是嘴上答应却未行动;唯是嘴上一答应,立即付诸行动。

噭:郑注:“号呼之声也。”指声响高急。


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不要侧耳偷听别人说话,回话不要大声叫喊,眼光不要左右顾盼、游移不定,身体不要放任懈怠。


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状:行走时态度不要傲慢张扬,站立时不要歪斜扭曲,坐着时不要叉着两腿,像簸箕一样张开,睡觉时不要趴着身子。


椸枷:椸,晾衣服的竿子。枷,通架,衣架。


栉:梳子。


梱:“困”是“梱”的本字。困,甲骨文门框横写的“木”),表示门框内的横木,即门槛。有的甲骨文将字形竖写。籀文止,即“趾”,脚木,木材),表示脚下之木,每次出门要抬脚跨过的门槛。当“困”的“门槛”本义消失后,篆文在甲骨文字形基础上再加“木”另造“梱”代替。造字本义:名词,横在门框底部、阻碍家禽进出、防止害虫进入的门槛。


笄:幵,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妍”的省略,表示女子心思细密。笄,篆文幵,即“妍”),表示心思细密的女子使用的竹制饰品。造字本义:动词,古代为发育成熟的十五六岁的少女举行成年礼,将长发挽起,并用竹簪固定成型。


殽 胾:殽通肴,带骨切块的熟肉。胾,切片的纯肉。


脯脩:干肉。脯是条状干肉,脩是用姜、桂等调料加工并捶捣结实的条状干肉。


朐:干肉中央呈弯曲状的部位。


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不要把饭抟成饭团来吃,不要把手里拿过不吃的饭再放回盛饭的食器中,喝汤不要长长地喝个不停,吃东西不要嘴巴咔嚓咔嚓的响,不要啃骨头,不要把拿起的鱼肉又放回食器,不要把骨头扔给狗吃。


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不要一直专挑某种食物吃,不要迫不及待地扬去饭中的热气,不要用筷子吃黍米饭,不要不咀嚼羹汤里的菜就囫囵咽下,不要自己给羹汤添加调味品,不要在吃饭时剔牙,不要喝调味的蘸酱。


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长者举杯邀大家饮酒时,长者没有喝光爵中的酒之前,晚辈不敢喝酒。


苞苴:孔疏:“苞者,以草苞裹鱼肉之属也。”“苴者,以草藉(铺垫)器而贮物也。苞,苴通常使用茅、苇。


箪笥:箪圆笥方,俱是竹器,亦以苇为之。

毁瘠不形:消瘦到变形而显出骨头。



䇲:同”策“,指占筮用的蓍草。古代卜筮,卜用龟甲,筮用蓍草。

蓌拜:挫。指行拜礼时失态。


广欬:大声咳嗽。


君大夫:郑注:”天子大夫有土地者。“即获天子分封有土地的大夫。


余小子:天子居丧自称时所用。因此君大夫之子不应自称。


嗣子某:诸侯居丧自称时所用。因此大夫,士之子不应自称。


郤地:指两国交界处。郤通”隙“。


儗人必于其伦:儗,犹比也;伦,犹类也。比大夫当于大夫,比士当于士,不以其类,则有所亵。即评论人时要以与他身份相当的人打比方,否则就是不敬。


一元大武:牛若肥则脚大,脚大则迹痕大,故云一元大武也。元,头。武,足迹。

刚鬣:豕肥则毛鬣刚大也。


腯肥:腯即充满貌也。即肥胖。


柔毛:若羊肥则毛细而柔弱。


翰音:长也。鸡肥则其鸣声长也。


羹献:人将所食羹余以与犬,犬得食之肥,肥可以献祭于鬼神。


疏趾:雉肥则两足开张,趾相去疏也。


明视:免肥则目开而视明也。


肄:学习。


鬯:祭祀用的酒,以黑黍所酿,气味芬芳。

三、心得
1、礼无处不在,充满着日常生活的每一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内视,反听,定志。
2、人伦重返。天子,国君,大夫,士,庶人,在礼记中等级,尊卑层次分明,各行其道,才不会撞车。
3、在对待老人的态度上,内在姿态上的修正,管住自己的人,毋不敬。
4、在日常生活中,常发现别人无礼的情况,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习礼,守礼。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只听说主动取法学习,没听说硬让人取法学习的,对别人不要执守礼要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7 12: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20-6-27 16:22 编辑

第三周  王制第五 月令第六


一、抄写
王制第五




月令第六

二、查字、词


三公:指天子的三位最重要的大臣:太师、太傅、太保。或说为司马、司徒、司空。


元士:上士。


禄:“禄”是“祿”的异体字。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辘轳和水袋从井下汲水。祿,篆文示,福份彔,用辘轳和水袋从井下汲水),表示福份如取之不尽的井水。隶化后楷书“祿”将篆文字形中的“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彔”写成。楷书异体字“禄”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彖”写成“录”造字本义:名词,如取之不尽的井水一般的福份


朌ban:颁赐。


附庸、间田:分卦二百一十国之外的其余土地。若已分卦给人,附属于大国,称为“附庸”;若没有分封给人,称为“间田”。间,通“闲”。


采:九州之内地,取其美物,以当谷税。


流:九州之外夷狄的居处。


三公一命卷gun:三公本为八命之官,服鷩冕即再加一命,就是最高的九命,可以服衮冕。衮冕,即九章之服,上衣有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花纹,下裳有藻、粉米、䨆、四章花纹。命,等级,位级。卷通“衮“。


屏bing:犹放去也。即流放。


小聘:古代聘问之礼。诸侯派遣大夫朝见天子。


大聘:古代聘问之礼。诸侯派遣卿朝见天子。


觐: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謹”的省略,表示小心谨慎。覲,篆文堇,即“谨”,谨慎見,拜见),表示小心谨慎地拜见。造字本义:动词,臣子小心谨慎朝见帝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觐”,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見”简化成“见”


辟pi:“辟”是“劈”的本字。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刑具。辟,甲骨文人,跪着人辛,刑具),表示行刑杀人。有的甲骨文加“口”(说话),强调官府在对死囚行刑砍头之前,宣读官方的死亡判决。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辛”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和“口”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辛”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行刑砍头


祢: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集发的弓弩。禰,篆文示,祭神爾,集发的弓弩,借代战争),表示古人在作战前夕敬拜的神,以求神灵保佑,战胜敌人。篆文异体字将“爾”简化成“尔”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军旅车载随行的神主


柷zhu:一种木制打击乐器,形如方漆桶,其中有椎,以椎击底有声,奏乐前先击之,用以节制音乐。


鼗tao:长柄小鼓,两旁有耳坠,开关类似今之拨浪鼓,在乐曲结束时摇以止乐。


鈇:通”斧“。


钺:似斧而较大的兵器。斧钺,古代常作为行刑的器具。


圭瓒:一种长柄似圭的酒勺,用以从樽中舀酒。


鬯chang:祭祀用的酒,以黑黍酿制,气味芳香。


辟廱yong:周天子为世子及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其形四方环水,形如璧,故称”辟廱“。辟通”璧“。廱,通”壅“,今作”雍“


頖pan官:又作”泮官“,诸侯为世子及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东、西两门以南有水相环而通。


祃ma:一种军祭,具体礼典、仪式已不可考。


䤋guo:“聝”是“”的异体字;“馘”是“聝”的异体字。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國”的本字,表示国家。,甲骨文戈,武器),表示战士割下死敌的耳朵,以示战功。金文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耳朵形状写成。有的金文以“或”(國)代替“戈”,表示两国交战;以“爪”(手掌)代替“耳”,表示截取死敌的手掌,以示战功。“聝”篆文字形综合金文字形和金文字形。篆文异体字“馘”用“首”(人头)代替“耳”和“爪”,表示割下死敌的头颅,以示战功。造字本义:动词,战士割下死敌的耳朵,作为战功证据。隶化后楷书将篆文的写成,将篆文的写成。古籍多以“馘”代替“”和“聝”。


庖: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炮”的省略,表示原始的烹煮方法。庖,篆文广,开放型简易建筑包,即“炮”,原始烹煮方法)。造字本义:名词,古代炮烤食物的厨房。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麛:又作”麑“,幼鹿。泛指幼兽。此处指捕捉幼兽。


殀yao:断杀。夭:未成年的禽兽。


杪:本义为树枝末梢,引申为年岁之末。


仂le:十分之一。


礿、禘、尝、烝:礿、禘、尝、烝为夏、殷的祭名,周代则改春曰”祠“、夏曰”礿“。礿,薄也。春物未成,其祭品鲜鲜薄也。禘者,次第也。夏时物虽未成,宜依时次第而祭之。尝者,新谷熟而尝之。烝者,众也。冬之时物成者众。


祫xia:合祭。指将其他各庙的神主都聚集在太祖庙中合祭。


大牢:祭祀供品并用牛、羊、豕三牲。大,同”太“。


少牢:祭祀供品用羊、豕二牲。


廛: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半开放型的建筑。廛,篆文广,半开放型建筑里,民居集中的街区八,划分土,借代地面、房间),表示沿街被划分成若干铺位的半开放型建筑。造字本义:名词,古代由官府承建的街市店铺,平时向商户出租铺位,以店租代替商品税收。隶书承续篆文字形。俗体楷书写成左右结构。


粥yu:同”鬻“,卖。

沮ju: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阻”省略,表示阻挡。沮,甲骨文且,即“阻”,阻挡水,河川),表示河川之阻。金文以“又”代“水”。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大河阻挡前路。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山遮为“阻”;水隔为“沮”

煖:“暖”是“煖”的异体字。爰,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援”的本字,表示支持。煖,篆文火,烘烤爰,即“援”,支持),表示用火支援低温者,即给低温者加温御寒。造字本义:动词,用火盆等设备给低温者加温。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异体字“暖”用“日”(太阳)代替“火”,表示借用阳光的热量给低温者加温。古籍多以“暖”代替“煖”。“温”表示用沸水加热物体;“煖”表示用火具加热物体。

寄:与以下”象“、”狄鞮“、”译“都是四方各地对于翻译的称呼。

雕题:在额头上刺青。雕,刻镂。题,额头。

被pi:披

绌: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显露。絀,篆文糸,丝线、棉絮出,显露),表示露出丝线、棉絮。造字本义:动词,衣物破损,露出棉絮或丝线。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绌”,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

庠xiang: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假借“祥”,表示安祥。庠,金文宀,房屋羊,“祥”),表示安祥之屋。有的金文将“宀”房屋)写成“厂”(半开放建筑),表示半开放的休闲建筑。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厂”写成“广”。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供朝廷官员退休后安祥怡养的地方,可谓先秦时代朝廷官员的养老院,后来演变成官方请博学尊长集中调教孩子的学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齿:录用,收纳。

臝luo:同”裸“。此指裸露腿和臂。

不与士齿:”戝也,于其乡中则齿,亲亲也。指执技者地位低贱,容许他们在乡里可与士并列按年齿排列,是同族相亲的原因。

五刑:指墨(在脸部刺字)、劓(割鼻)、剕(断足)、宫(割除或破坏生殖器)、大辟(死刑)五种刑罚。

侀xing:成形。

析言破律:指巧言玩弄辞藻以曲解法律。

养老:指养老礼。古代以养老之礼以倡导尊老、敬老。

燕礼:古代饮食之礼有三,即飨礼、食礼、燕礼,其中燕礼礼节为三者中最轻,设宴于正寝且仪式比较轻松。

飨礼:饮食之礼中最隆重的礼节,设宴于朝,有饭食及酒,多番献酒,以醉为度。

食礼:食礼者,有饭有殽,虽设酒则不饮。其礼以饭为主,故曰“食si”也。

绞:包束尸体殓衣的布带。紟:单被,大殓时用。衾:被子,大、小殓均用。冒:包裹尸体的最外层布套。此四者皆是人死后殓尸所用的物品。

皇:参加祭礼戴的冠。收、冔、冕也都是祭冠。

矜:亦作鳏。

瘖yin:口不能言,即哑巴。躃pi:亦作躄,足不能行。

孟春:即春季的首月。春季三月,第一月为孟春,第二月为仲春,第三月为季春。以孟、仲、季排序,夏季、秋季、冬季也如此。

大皥: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即伏羲氏。死后为东方之帝,五行则为木帝 ,主春。

句芒: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木神,主管树林的发芽生长,少昊的后代,名重,为伏羲臣。

旂:“”是“旂”的本字;而“旗”是“旂”的异体字。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斧”的本字,表示武器,借代军队。,甲骨文是象形字,像在树杆上飞舞的飘带。有的甲骨文画出树杆上飘荡的两游,表示“旗”是树杆上扎着若干条彩绸的标识物。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独体字的金文拆写成“方”和“人”两个部分。有的金文写成会义字“旂”:旂,扎着若干条彩绸的标识物斤,“斧”,军队),表示代表军队的标识物。有的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作为军队标识的旗子。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异体字以“其”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何其、多么)代“斤”,表示古人对军旗的强烈感情。古籍多以“旗”代替“旂”。

阪险:斜坡与高山。

原隰xi:平原与低湿之地。

掩骼埋胔zi:骨枯曰骼,肉腐曰胾。指尸骸的枯骨及腐肉。

潦: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燎”的本字,表示森林大火。潦,甲骨文水,降雨尞,森林大火),表示大雨倾盆而降,有如遍地大火,呼呼作响。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燃烧的“木”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火”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呼呼作响的大雨倾盆而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囹圄:牢狱

桎zhi梏gu:刑具,即脚镣手铐。铐住两脚的叫桎,铐住两手的叫做梏。

高禖mei: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

带以弓韣du:祈求生男孩,因弓韣、弓矢都是男人所用。韣,弓袋。

甬tong:通“桶”,斛。

野虞:主管山野、林木的官。


工师:司空的属下,百工之长。五库,储藏物资的五个库房。金、铁为一库,皮、革、筋为一库,角、齿为一库,羽、箭、盾为一库,脂、胶、丹、漆为一库。

赤駵:赤身黑鬃的马。

堕hui:“队”是“坠”的本字;“坠”是“隋”和“墮”的本字;“隓”是“隋”异体字。队,甲骨文阜,石阶,代山崖头朝下的“子”),表示小孩从山崖坠落。有的甲骨文用倒写的“人”(头朝下坠落)代替倒写的“子”(坠落的孩童),表示大人从山崖坠落。远古山民将夭折的婴孩和死去的成人从山崖抛入深谷,即原始的抛葬式天葬。晋人歌吟的“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正是这种葬俗。金文“坠”在“队”的字形基础上加(像被包裹、捆绑的尸体)、加“土”(埋),表明抛葬风俗后期发展成土葬。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倒写的“人”写成“又”,同时加“月”(肉,借代躯体),表示抛葬坠谷的尸体。有的篆文误将早期篆文字形中的“土”写成“工”,导致“隋”的本义线索隐晦。篆文异体字省去“肉”,并增加一个“左”。当“隋”(suí)的“坠落”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土”另造“”(duò)代替,表示坠地;并以“左”为声旁,将 suí 音改读成 duò 音。隶书调整成上下结构,并将篆文字形中的“隋”简化成“陏”。造字本义:动词,远古山民将夭折的婴孩和死去的成人从山崖抛入深谷,即原始的抛葬式天葬。

絺chi:“希”是“絺”的本字。希,篆文爻,交织状巾,布帛”),表示古代手工纺织的布帛。当“希”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糸”(织物)另造“絺”代替。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专门为帝王权贵精工纺织的经线宽疏、轻软透气的细葛布。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酎zhou: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忖”的省略,表示思量、揣度。酎,篆文酉,即“酒”寸,即“忖”,思量、揣度),表示思量、揣度新酒。造字本义:动词,试饮品味,评估新酒。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百辟bi卿士:对百姓有功的先代国君和卿士。辟,君主。

螣te:蝗类害虫。

鼍tuo:鳄鱼

鼋yuan:大鳖。

溽:湿润

圜以闳hong:圆而宏大。

阖扇:门户。
漉: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头上长角的林间食草动物。漉,甲骨文鹿,林间食草动物横着的水,水洼),表示鹿群饮水的林间水洼。有的甲骨文用“泉”代替水洼,强调“漉”的山泉性质。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水”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鹿”写成造字本义:名词,鹿群等动物依赖的林间山泉水源。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鹿”写成

陂bei: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坡”的省略,表示由平地逐渐隆起的地表部分。陂,籀文阜,山地皮,即“坡”),表示山坡。篆文将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山脚或湖边的坡地。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螟ming:螟蛾的幼虫。有很多种,对农作物危害很大。

桡nao:畏强,应重刑却轻判。

窦窖:入地隋(椭)曰窦,方曰窖。即藏谷物的地窖。椭圆形的叫窦,方形的叫窖。

坏pei户:在洞穴四周积土,使洞口变小,准备过冬。坏,通培。户,穴。

斾pei:旗。

祗:敬。

坼:冻裂。

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飾”的省略,表示装扮、修饰。飭,篆文,即“飾”力,努力),表示努力修饰。造字本义:动词,努力修整、整治,使之完备完善。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饬”,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简化成“饣”。古籍常假借“饬”代替“饰”。

三、心得
1、六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及乡射礼、相见礼等六种礼仪。七教:父子、兄弟、夫妇、群臣、长幼、朋友、宾客等七种人际关系的教育。八政:饮食、衣服、百工技艺、各类用器、长度单位、容量单位、计数单位、布帛规格等八方面的规定,这些都是生活的全部了。要守礼,循行,需要从这三大类中逐一研究笃行。
2、礼,以前认为的概念,讲礼貌,太狭义了。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框架,从道来,裂开来,但又宗于道。道中有礼,礼必宗道。
3、月令一出,顺天地四时之意,天地之气横溢,人随之与之震动。月令与时节有关。天之令,以天子之口令之。天地之道——天子(圣人)——万民。顺则生,逆则亡。从天地到人,人所遵从月令的农事,乐事,兵事,行错令的杀伐面面俱到。礼记读出道德经的味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命与令。
4、二十四星宿,十二律吕,天干地支出现在书中,对这些还不是很了解,需进一步进入天道的框架中认识了解。
5、王制之天下,中国历史上没有奴隶制,恰好相反,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各个阶级都被照顾到了,人伦之理清晰而不允逾越,整个国家行之有理,行之有仁。被奸妄之人篡改,对民族中人进行洗脑,虚幻民族历史,腐朽民族之根。读了礼记,更加的信,信祖宗的根,信华夏人种之优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30 17: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20-7-4 15:48 编辑

第三周 曾子问第七


一、抄写



二、查字、词
摄主:上卿代君听国政。谓摄为丧主者。这里应当是庶子或兄弟之子代替世子作为丧主主持丧事。

大祝:祭祀时主接神,主赞词者。大同“太”。

裨冕:穿裨衣,戴冕冠。裨衣,是天子六服中等级最低的礼服。

束帛:帛十端为束,一束五匹。

声三:发声告诉神三次,提示神灵。

大宰:教令之官。大宗:主宗庙之官。少师:主教养太子之官。

踊三者三:跳脚三次为一节,连跳三节而礼成。

祢ni:父庙

道:祖道,会祭行道之神。在国都城外,筑土为坛,以棘,柏作为神主,或设酒輔牺牲,然后驾车辗过土坛,以祈告出行无险阻。

朝服:玄冠、缁衣、素裳、冕弁。

五庙:祢庙,祖庙,曾祖庙,高祖庙,太祖庙

葬,先轻而后重:葬是夺情,故从轻者为首;奠是奉养,故令重者居先也。轻、重,是指亲情的情分、情意的不同程度,如父母同月去世,那么父为情分较重者,母为情为较轻者。

虞:虞祭,下葬后在正午举行的祭祀,意在安魂。

宗子:宗子负责主持宗庙祭祀,祭祀需主妇陪同主持,宗族中的妇女,也需主妇管理,故必须有主妇。宗子,嫡长子。主妇,宗子之妻。

醴li:本意为甜酒,指冠礼上的仪式,宾要为冠者斟醴酒款待宾。

馔zhuan:盛放着醴酒、脯、醢的器具。据《士冠礼》有甒醴、勺、觯、角柶、脯、醢等。

因丧服而冠:冠礼本应穿吉服,戴吉冠,但凶礼重于吉礼,发生丧事必须穿丧服,因而也戴相应的丧冠。

冠醮jiao:冠礼的仪式,冠礼或醴或醮,醴较重,醮较轻。醴用高档的醴,三次加冠后饮醴表示庆贺。醮用酒,加冠一次饮酒一次,没有酬酢。因丧而冠者用醮不用醴,除丧后不再复行冠礼。

旅酬:主人和客人之间按尊卑长幼的顺序相互敬酒。旅,众。酬,宴礼中,主人第一次献酒于宾,宾回敬主人,主人饮毕后再自饮一杯,再次酌酒敬宾,称为“酬”。


小祥:三年之丧,服丧一年时的祭祀。又称“练祭”,丧主服练冠而祭。旅酬是主、宾相互敬酒饮酒,而此时大家对亲人的离去还很悲伤,所以不行旅酬。

奠酬:主人第二次敬宾客酒,宾客将酒杯接过但不饮酒,放在席子前,不再举杯。

馈奠:殡棺之时行馈食奠祭之礼。
摈:賓,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贵客。擯,篆文手,导引宾,贵客),表示导引宾客。造字本义:动词,迎宾者导引宾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摈”,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賓”简化成“宾”

昏:同“婚”。

纳币:即纳征,古代婚礼制度中的“六礼”之一。六礼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纳币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标志双方的婚姻关系基本确立。有吉日即请期,确定迎娶的日期。
缟gao: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蒿”的省略,表示叶如白丝状的草本植物。縞,篆文糸,丝品高,“蒿”),表示用白蒿织成的粗布。造字本义:名词,用白蒿织成的极朴素的粗布。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缟”,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
亟:“”是“”的本字;“”是“”的本字;“亟”是“”的异体字;而“亟”是“極”的本字。,甲骨文二,天和地人,世人),表示人之上的天,与人之下的地,即天地两个极端。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上端的一横写成“二”(上天),明确天地两端的含义。当“”字偏废后,金文加“口”(说话、催逼)另造“”代替,表示极力催逼。当“”字偏废后,金文再加“攴”(持械击打)另造“”代替,表示极力威逼、催促。篆文“亟”将金文字形中的“攴”省略成“又”(抓)。造字本义:动词:极力威逼,极力催促

跸bi:清道戒严。

簠fu、簋gui:都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簠是方的,簋是圆的。祭祀之日要一大早起身陈放礼器与祭品。

酳yin:食毕用酒漱口。

酢:尸食毕,主人为其酌酒漱口,按照礼仪,尸应再酌酒回敬主人。
俎zu:“俎”与“宜”同源,后分化。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俎”和“宜”的本字,表示祭祖杀牲,平分肉食。俎,甲骨文且,祭祖杀牲,平分肉食两个“夕”,肉
),表示平分肉食。金文在“且”(平分肉食)上加(砧板的桌脚),表示在砧板上切分肉食。有的金文加“刀”,强调在砧板上用刀切分肉食。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砧板桌脚形状写成“仌”造字本义:动词,祭祖杀牲,平分肉食。文中指用来盛放牲体。

笾bian:竹制食器。形状如豆,祭祀宴享时用来盛果实。

诔lei: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耕地的犁耙,借代耕耘。誄,篆文言,说话耒,耕耘),比喻全面、深刻地评述某人一生。造字本义:动词,祭悼时全面、深刻地整理、评述某人的一生功德。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诔”,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累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

俟si:“俟”是“竢”的异体字。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逘”的省略,表示走远。竢,篆文立,站着矣,“逘”,走远),表示立候走远了的人。篆文异体字“俟”以“人”代替“立”。造字本义:动词,站立静候。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厌祭:无尸而以饮食饫神之名。即不用尸,用食品直接供奉神。厌祭分阴厌和阳厌。

归kui肉:祭祀设有俎,俎上盛肉,祭祀完毕主人要将剩下的肉送给尸和宾客。归,通“馈”。

祭殇必厌:殇,指未成年而去世。因殇无子孙,所以必定无尸。

肵qi俎:盛放祭牲心、舌的俎,敬献给尸。肵,敬。

痁dian:病。

金革之事:指战争、兵役之事。


三、翻译


  曾子问:“国君去世后,在停柩期间,世子才出生,要怎么办?”孔子回答:“卿、大夫、士跟从着代替世子的丧主,面朝北在殡宫西阶的南边站立。大祝穿裨衣,戴冕冠,手拿束帛,从西阶上到台阶的尽头,不登上堂,命令大家不许哭。太祝对灵柩喊三声,报告说:“夫人某生了儿子,特来向您禀告。”然后升到堂上,把币帛放在灵柩东边的几案上,哭着下阶。国君的父兄辈亲人、卿、大夫、士、妇人都哭泣,但不跳脚,表达自己的哀伤后,回到自己朝夕哭丧的位置上,于是举行朝奠祭。小宰升堂,兴趣着币帛下堂,埋在东、西两阶之间。秕三天,国君的父兄辈亲人、卿、大夫、士仍立在西阶的南边,面朝北,太宰,太宗、大祝都穿禆衣,戴冕冠,少师捧着用丧服包裹的世子,太祝走在前面,少师抱着世子走在中间,太宰、太宗跟在后面,进入殡宫大门,东边的人停止哭泣。少师抱着世子从西侧台阶而上,面朝北站立在灵柩前,太祝站立在殡宫的东南角。太祝喊三声:“夫人某的儿子某,跟从有关官员前来拜见。”少师抱着世子跪地磕头,跳脚三次为一节,一共跳三节,降阶,返回朝夕奠时的位置,都袒露左臂。少师抱着世子跳脚,妇人也要跳脚,也是以三次为一节,一共跳三节,穿好衣服,套上丧服,拄着丧杖,举行朝奠后才离开殡宫。太宰命令太祝、太史将世子的名字遍告于五祀和山川。


  曾子问:“如果国君已经下葬,而后世子出生,那要怎么办?”孔子说:“太宰、太宗跟从太祝去父庙向神主禀告。三个月后,在父庙中为世子命名禀告神主,然后将世子的名字遍告社稷、宗庙和山川。"


  孔子说:“诸侯去朝见天子,一定要祭告神庙,在父庙中设置祭品,穿着禆衣,戴着冕冠,上朝去处理国政。命令太祝、太史祭告社稷、宗庙、山川之神,命令五大夫管理国事然后出行,在城外行祭道祀然后出发。祭告的官员要在五天内全部祭告完毕,超过五天就不合于礼。凡是祭告要用牺牲、束帛,返回时也是一样。
  “诸侯之间相见,一定要祭告父庙,穿着朝服去处理国政。命令太祝、太史祭告五庙和途经的山川,也要命令五大夫管理国事,行祭道礼然后出发。返回时一定要祭告祖庙、父庙,命令太祝、太史向出发前祭告的神灵报告归来,然后入朝处理国政。”


     曾子问:“父母或两位近亲在同月去世,应该怎么办?谁先葬谁后葬?”孔子回答:“下葬,情分轻的先葬,情分重的后葬;祭奠,情分重的先祭奠,情分轻的后祭奠,这就是礼。情分轻的先安葬,从启殡到下葬这段时间里,不再为情分重的安排朝夕奠,先出殡的灵柩也不在孝子居丧的地方停留,等待孝子哭踊致哀;情分轻的下葬后返回要为情分重的设置祭奠,然后告诉宾客启殡的日期,于是处理情分重的死者的殡葬事。葬后的虞祭,要先祭情分重的后祭情分轻的,这就是礼。”


    孔子说:“嫡长子即使已经七十岁了,也不能没有主妇;如果不是嫡长子,没有主妇也是可以的。


    曾子问:“将要为儿子加冠,加冠的宾客与助手都到了,揖让进入宗庙,这时听说主人家有服齐衰、大功的丧事,要怎么办?”孔子说:“如果是同姓亲属的丧事,就将冠礼废止了。如果是异姓亲属的丧事就还是举行冠礼,但不行冠礼中的醴礼,撤除盛放醴酒的器具,清扫宗庙,回到各自的位置为死者行哭丧。如果加冠的宾客与助手没有到,而听说亲属去世,就废止冠礼。如果将要为儿子行冠礼,但没到规定日期,就听说有服齐衰、大功、小功的丧事,那么就按照丧服等级直接戴上丧冠。”
    曾子又问:“除丧后不再改行冠礼了吗?”孔子回答:“天子在太庙赐诸侯、大夫冕冠和弁服,被赐者回家后,在祖庙设置祭品,穿着的所赐之服向祖先报告,也只是依冠礼行醮礼,不再依冠礼行醴礼。父亲去世后才行冠礼,就在加冠后清扫宗庙而在父庙祭告,祭告后去拜见伯父、叔父,然后宴请为自己加冠的宾客和助手。”


   曾子问:“服丧祭奠,什么情况上不举行旅酬的仪式?”孔子说:“听说,小祥祭,主人练祭时不举行旅酬,主人向宾客二次敬酒后,宾客即将酒杯放下,不再举杯,这是合乎礼仪的。以前鲁昭公在小祥祭时不应该举行旅酬却举行了旅酬,这是不合礼仪的;鲁孝公在大祥祭时,应该举起旅酬却仍不举行旅酬,这也是不合礼仪的。”


   曾子问:“有大功之丧,可以参与馈食祭奠之事吗?”孔子说:“岂止是大功,从斩衰以下都是可以的,这是礼仪。”曾子说:“那不是轻待自己的服丧而重视帮助别人办丧事吗?”孔子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天子、诸侯的丧事,由服斩衰的臣下为其行奠祭;大夫的丧事由服齐衰的臣下行奠祭,士的丧事由朋友为其行奠祭。人手不足的话就让服大功以下的人参加奠祭,若人手还不够就一人重复两次。”
   曾子问:“服小功的人可以参与祭奠之事吗?”孔子回答:“何止是服小功的人,从服斩衰以下的人都可以参与,这是礼仪。”曾子说:“那不是轻慢了自家的丧事而重视别家的祭礼吗?”孔子说:“天子、诸侯的丧事祭礼,不是服斩衰的人是不能参与的。大夫的丧事祭礼,只有服齐衰的人才能参与。士的丧事祭礼,如果人数不足,就找大功以下的兄弟。”
   曾子问:“相识人的丧祭,如果自己有丧服在身,可以去参与吗?”孔子说:“穿着缌服都不应参加自家的宗庙祭祀,又何况去帮助别人呢?”
   曾子问:“已经脱掉丧服,可以参与别家的奠祭之事吗?”孔子回答说:“刚脱下丧服就参与别家的奠祭,这不合乎礼仪,做傧相还可以。”


   曾子问:“婚礼已经纳币,迎亲的吉日也选定,女方的父母在这时去世了,应该怎么办?”孔子答说:“男方家应派人去吊丧。如果是男方的父母去世了,那么女方家也要派人去吊丧。若是对方的父亲去世,就以已方父亲的名义去吊丧;若是对方的母亲去世,就以已方母亲的名义去吊丧。如果自己的父母已不在了,不以伯父、伯母的名义去吊丧。男方埋葬亲人后,他的伯父到女方家来致歉说:“某子因有父母的丧事,不能与你结为夫妇,派我来报告致歉。”女方答应后不敢另嫁他人,这是礼仪的规定。男方除丧后,女方的父母派人请求结婚,男方如果不娶,女方就可以改嫁他人,这也是礼仪的规定。如果是女方的父母去世,男方也要这样做。”


   曾子问:“亲迎那天,女方已经在路上,男方的父母此时去世,要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女方改穿布制的深衣,用白绢束发,和男方一起去奔丧。如果是女方已经在路上,女方的父母去世了,那么女方要返回家奔丧。”
   曾子又问:“如果男方去亲迎,女方还没到男方家,男方就有服齐衰、大功的丧事,那要怎么办?”孔子说:“男方不进入家门,在家门外临时搭建的棚子帷屋换上深衣,女方进入家门,在家里的帷屋中换上深衣,然后到丧位上哭悼。”曾子问:“除丧后还需要重新举办婚礼吗?”孔子说:“祭祀,过了日期就不祭了,这是礼仪的规定。祭礼重于婚礼,祭礼都不补,婚礼又何须补办呢?”


   孔子说:“嫁女的人家,连续三夜不熄灭火烛,这是思念亲人离开了家。娶妻的人家,连续三天不奏乐,这是想到了婚娶嗣亲表示前辈的代谢。公婆如果已经去世,结婚满三月新妇到宗庙拜见公婆神主,称为“来妇”。选择吉日祭祀父庙,表示已成为夫家认可的妇人。”


  曾子问:“新妇还没有到宗庙告祭就去世了,要怎么办?”孔子回答说:“灵柩不能到男方的祖庙朝见,神主也不能袝在男方祖母的神主后,男方不拄丧仗、不穿丧鞋、不住在庐舍中,将灵柩归送到女方家埋葬,表示她还没有成为家族认可的妇人。”
  曾子问:“迎娶女方,已经选定了吉日,而女方在此时去世,要怎么办?”孔子答:“男方穿齐衰去吊丧,安葬后就除丧。如果此时男方去世,女方也是这样做。”


  曾子问:“丧事有两个丧主,庙中有两个神主,这合于礼吗?”孔子回答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没有两个王。尝祭、禘祭、郊祭、社祭,尊的神都只有一个,没有听过两个丧主、两个神主的礼仪。以前,齐桓公屡屡出兵作战,制作了假的神主出行,等到返回国家,把它藏在祖庙中。祖庙中有两个神主,是从齐桓公开始的。丧事有两个丧主,以前卫出公到鲁国,正遇到季桓子的丧事,卫出公请求前去吊唁,鲁哀公推辞,但卫出公不同意不去吊唁。鲁哀公自己作为丧主,客人入门吊丧,季康子立在门内右侧,面朝北。鲁哀公揖让,从东侧的阶梯升堂,面向西站立,客人从西侧台阶升堂吊丧。鲁哀公拜谢宾客,站起来,哭泣,季康子也在丧位上叩头行礼致谢。掌管礼仪的官员也没有纠正。现在出现丧事两个丧主的情况,是从季康子那次错误开始的。”

   曾子问:“古代天子、诸侯随军出行,一定要载着新迁入太祖庙的神主出行吗?”孔子回答说:“天子巡守,载着新迁入太祖庙的神主,载于天子的金路上,表示一定有所尊敬。现在将七座庙里的神主都载上一道出行,就是失礼了。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庙里都不能没有神主。庙里没有神主的情况,只有天子驾崩,国君去世,逃离自己的国家,以及在太祖庙中合祭列祖列宗时,才可以让庙里没有神主。我听老聃说过:“天子驾崩,国君去世,那么太祝取出群庙的神主保存到太祖庙里,这是礼仪的规定。卒哭祭后,再将各庙的神主放回到所在的庙里。国君逃离自己的国家,太宰取出群庙的神主随行,这是礼仪的规定。诸侯合祭群庙的神主时,太祝迎接高祖庙、曾祖庙、祖庙、父庙四座庙的神主,神主出庙回庙,一定要清道戒严。”这是老聃说的。”
   曾子又问:“古代天子、诸侯率军出行不载新迁入太祖庙的神主,那用什么作为主呢?”孔子回答:“以神主之命为主。”曾子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天子、诸侯将要出行,一定要用币、帛、兽皮、玉圭祭告于祖庙、父庙,然后带着它们出发,载在斋车上出行。每到驻地,都要将币、帛、兽皮、玉圭祭奠一番然后才住下。返回时一定要到宗庙报告,设置祭奠,祭奠后,收好币、帛、兽皮、玉圭,埋藏在东、西两阶之间,然后出庙。这样做就是为了尊重祖先的命令。”


   子游问:“国君的慈母去世,要像生母一样为她服丧,这是礼仪的规定吗?”孔子回答说:“这不合礼仪的规定。古代男子在外有师傅,在内有慈母,这是国君命令他们管教儿子,为什么要为他们服丧呢?从前,鲁昭公年少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他有个慈母很善良,到他的慈母去世时,昭公很不忍心,想要为她服丧。主管礼仪的官员告诉昭公说:“按照古代的礼仪,对慈母是不该服丧的。现在国君要为她服丧,这是违反古礼而扰乱国家的法律。如若最终这么做了,那么有关官员将记下这件事,流传给后世,这样恐怕是不可以的吧!"昭公说:”古代天子居丧,在家时头戴练冠。”鲁昭公还是不忍心,于是头戴练冠为慈母服丧。给慈母服丧,就是从鲁昭公开始的。”

    曾子问:“诸侯一起朝见天子,进了宫门却不能将进见礼终结,出现这样半途而废的情况有几种?”孔子答道:“有四种。”曾子问是那四种。孔子说:“太庙失火,发生日食,王后去世,雨水淋湿了礼服而使仪容失态,出现这几种情况就要废止朝见礼仪式。如果诸侯都在而发生日食,那么就要跟从天子救日,各方的诸侯应穿着对应各方颜色的衣服,拿着对应各方的兵器。太庙失火,那么就跟从天子救火,不用管各方的服色和所用兵器。”
    曾子又问:“诸侯之间相见,已经揖让进了宫门,却不能将相见礼终结,出现这种半途而废的情况有几种?”孔子答道:“有六种。”曾子问是哪六种。孔子说:“天子驾崩,太庙失火,发生日食,王后或国君夫人去世,雨水淋湿了礼服而使仪容失态,出现这几种情况就要废止相见礼仪式。”


   曾子问:“天子举行秋天的尝祭、夏天的禘祭、冬天的郊祭、春天的社祭和五祀之祭,簠、簋已经陈设,这时天子突然去世,或王后突然去世,要怎么办?”孔子说:“祭祀废止。”
   曾子又问:“正当祭祀而发生日食,或是太庙失火,祭祀该怎么办?”孔子说:“那就快速的进行祭祀。如果祭祀用的牺牲还没有宰杀,那就废止祭祀。天子驾崩,还没有入棺停殡,五祀之祭不举行,已经入棺停殡可以五祀之祭。祭祀的时候,尸入室就位,只吃三次饭,祝不再劝尸继续吃饭,尸饮酒漱口后也不回敬主人饮酒。从启殡到下葬返回宗庙哭祭,这段时间不举行五祀之祭,下葬后可以举行五祀之祭,但礼节也要简化,祭礼到献酒给祝,祝饮毕就结束。”


   曾子问:“诸侯祭祀土地神和谷神,俎、豆已经陈设,这时听说天子驾崩或是王后去世,国君或是国君夫人去世,要怎么办?”孔子说:“废除祭祀。从刚死到入棺停殡,从启殡到下葬返哭,遵循天子的做法。”

   曾子问:“大夫的祭祀,鼎和俎已经陈设好,笾和豆已经设置好,却不能完成仪式,出现这种半途而废的情况有几种?”孔子说:“有九种。”曾子问是哪九种。孔子说:“天子驾崩,王后去世,国君去世,国君夫人去世,国君的太庙失火,发生日食,有服三年之丧,有齐衰之丧和有大功之丧九种情况,都要废除祭祀。不在一起生活的亲人有齐衰以下的丧事,祭祀照常进行,仪式简化。不在一起生活的亲属有服齐衰之丧而参加祭祀的,举行时,尸进入门内,只吃三次饭,祝不再劝尸吃饭,尸饮酒漱口后不再向主人敬酒。有服大功之丧而参加祭祀的,尸饮酒漱口后要向主人敬酒。有服小功、缌麻之丧而参加祭祀的,主人、主妇、宾长只在室中献尸,堂中的宾尸礼不举行。士与大夫不同的是,即使是有服缌麻之丧的也不举行祭祀,所祭的对象如果和士没有服丧的关系,才可以照常举行祭祀。”


   曾子问:“自己有三年之丧,可以去吊唁别人吗?”孔子说:“有三年之丧,小祥祭时,不与众人站在一起,不与众人一起出行。君子通过用外之物,以饰内情。自己有三年之丧的哀痛却去吊哭他人,这不是虚伪吗?”


   曾子问:“大夫、士为自己的亲属服丧,已经到了可以脱掉丧服的时候,这时国君去世,该为国君服丧,本该脱掉的丧服怎么办呢?”孔子说:“国君去世,为国君服丧,就不敢穿为自己亲属服丧的孝服,又有什么脱掉丧服的问题呢?”所以大夫和士有过了服丧时间却没有脱掉丧服的情况。为国君服丧的丧服脱掉后才能举行自家亲人的小祥祭和大祥祭,这是礼仪的规定。”

   曾子问:“为父母服丧期限未到,而遇到国君去世而服丧,服丧完毕后,还要继续为父母服丧,补回应服丧的日子,可以吗?”孔子说:“古代先王制定礼仪,过了行礼的日期就不再举行,这是礼仪的规定。并不是不能脱掉丧服,而是害怕这样做超过了礼仪的规定。所以君子过了行礼的日期就不再举行祭祀了,这是合乎礼仪的。”

   曾子问:“国君去世已经入棺停柩,这时臣子的父母突然去世,要怎么办?”孔子说:“回家办理丧事,每月的初一、十五为国君举行贡献新获食物的祭奠时到国君的殡宫,早晚的祭奠就不用去了。大夫,他的家臣负责处理丧事事务,士则子孙来处理丧事事务。大夫的嫡妻,每月初一、十五为国君举行贡献新获食物的祭奠时,也要到国君的殡宫,早晚的祭奠就不用去了。”


   地位低贱的不能为地位尊贵的人作诔文,年幼的不能为长辈作诔文,这是礼制规定。只有天子能用上天的名义为其作诔文。诸侯之间相互作诔文,不符合礼仪的规定。


   曾子问:“国君出国,都要为自己的丧事作准备,带着棺材出行。如果国君真的突然去世,回国进入国都要怎么办?”孔子答:“如果提供了从大殓至停殡期间的衣服,那么国君之子就戴麻布弁,并系上麻绳带子,穿齐衰丧服,穿草鞋,持丧杖,拆掉西侧的宫墙,从西阶上堂。如果去世的国君在国外只是小殓即回国,那么国君之子头上戴着絻跟着棺柩,从宫门进入,从主阶升堂。国君、大夫、士在出国途中去世,礼节大体相同。”


   曾子问:“国君的灵柩车已经拉动开始出殡了,这时听说父母去世,要怎么办?”孔子说:“先为国君送葬。等棺柩入穴后即回家处理丧事,不用等国君之子完成全部葬礼。”曾子又问:“父母的灵柩车已经拉动开始出殡了,这时听说国君去世,要怎么办?”孔子说:“先为父母送葬。等到父母的棺柩下葬后,改换丧服前去奔丧。”


   曾子问:“宗子为士,庶子却为大夫,庶子的祭祀要怎么做?”孔子回答:“用一羊一猪的少牢在宗子家祭祀。祝要以宗子的名义说:“孝子某,为介子某献上岁时的祭祀。”如果宗子因有罪居住在他国,庶子为大夫,在祭祀时,祝要以宗子的名义说:“孝子某,派介子某来主持通常的祭事。”代替宗子的庶子不厌祭,不旅酬,不致假辞,不绥祭,不在致辞中说以父祖之妻配祀的话,主人酬宾后将酒杯放置在笾、豆的北面,宾客将酒杯放置在笾、豆的南侧,不再举杯,主人不向宾客和尸馈赠牲肉。代替宗子的庶子向宾客致辞时要说:“宗兄、宗弟、宗子在他国,派某来主持祭事。”


   曾子问:“宗子有罪逃到他国,庶子没有爵位但居住在本国,庶子可以举行祭祀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祭祀的!”曾子问:“请问要怎样祭祀?”孔子说:“望着祖先的坟墓,筑土为坛,按着岁时祭祀。如果宗子去世,庶子要报告给祖先的坟墓,然后在家中举行祭祀。宗子如果去世,祝在致辞时不能称“孝”,一直到庶子去世为止。子游那帮人,有以庶子的身份举行祭祀的,就是顺应这个义理的。现在庶子举行祭祀,不按着这个礼节,所以就是妄自祭祀了。”


   曾子问:“祭祀一定要有尸吗?如果是厌祭,不也可以没有神吗?”孔子回答说:“祭祀成人之丧一定要有尸,尸一定要由死者的孙子来担当,孙子如果年幼就由人抱着,没有孙子的就选同姓的孙辈也是可以的。祭殇一定要厌祭,因为死者没有成年,所以也没有子孙。祭祀成人之丧而没有尸,就是把死者当做未成年人了。”
   孔子接着说:“厌祭分为阴厌和阳厌。”曾子问:“祭殇不附于宗庙四时之祭,哪里还有阴厌、阳厌呢?”孔子说:“宗子未成年而死,庶子不能作为后嗣。为他举行祔祭时用特牲一牛,祭殇时因为没有尸,所以佐食者不举肺,俎上的肉食不用敬献给尸,没有玄酒,祝不用向主人报告供养尸的礼仪完成,这就叫做阴厌。凡是未成年去世以及没有后嗣的死者,在宗子的家里祭祀,祭品放在室内西北角明亮处,酒樽放在东房,这就叫阳厌。”


   曾子问:“送葬时,柩车已经牵引在道路上,这时发生日食,送葬之事需要变化吗?还是不变呢?”孔子说:“以前我跟随老子在巷党帮助别人送葬,柩车已在路上,突然发生日食,老子对我说:”丘!把柩车停到道路右侧,停止哭泣等待变化。”等到日食结束恢复光明,然后才前行,老子说:“这是合于礼仪的,”葬完返回时我问老子:“柩车不能拉回。出现日食,不知道它结束的是慢还是快,还不如一直前行吧?”老子回答我说:“诸侯去朝见天子,日出而行,赶日落前入住旅舍,奠祭带在路上的神主。大夫出使,日出而行,赶日落前入住旅舍。柩车也不能过早出行,不能日落才住宿。看见星星还在前行赶路,只有犯罪之人和着急为父母奔丧的人才会这么做吧!发生日食黑了天,怎么知道天上看不到星星?况且君子行礼,是不会让人家的亲人临近祸害的。”我听老子是这么说的。”


   曾子问:“为国君出使国外而死在旅舍中,礼书上说:“死在公馆就举行招魂祭,死在私馆就不举行招魂祭。”凡是出使国外的使臣,有关官员给安排了旅舍,那就是公馆了,为什么还说私馆不能举行招魂祭呢?”孔子说:“这个问题问和好!使臣如果住在卿大夫的家里就叫做“私馆”,公家的馆舍和国君珠住宿之处就叫做“公馆”。死在公馆就举行招魂祭,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曾子问:“下殇下世的孩子,要用烧制的砖围住棺,埋在园子里,用特制的机抬着前往,这是因为路途很近的缘故。现在墓地很远,要去安葬怎么办?”孔子说:“我听老子说过:“从前史佚的孩子去世了,就是下殇,墓地很远。召公对他说:“为什么不在家中入殓装馆?”史佚说:“我怎么敢啊!”召公于是把这件事告诉周公。周公说:“为什么不可以啊?”史佚于是就这样做了。”为下殇的孩子穿衣再装殓入棺,是从史佚开始的。”


   曾子问:“卿大夫将作为国君祭祀的尸,已经说好担任尸的时间要去国君处独宿了,这时家里有了齐衰之丧,怎么办?”孔子答:“不能再呆在家里了,要从家中出来入住公馆等待祭祀的进行,这是礼制的规定。”孔子又说:“尸戴着弁、冕出门,卿、大夫、士看到尸都要下车致敬,尸也一定要凭轼行礼;尸出行,一定要有人在前面开道。”


   子夏问说:“为父母服三年之丧,卒哭祭后,出征打仗之事不能逃避,这是礼制规定吗?还是当初有关官员的规定?”孔子说:“夏后氏居三年之丧,停殡后就辞职守丧,殷人下葬后就辞职守丧。《记》中说:“国君不夺人臣丧亲的悲伤之心,孝子也不应夺自己的爱亲之心。”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子夏说:“那么战争之事不能逃避,不是不合于礼仪吗?”孔子说:“我听老子说过:“从前鲁公伯禽不得以才在居三年之丧时出兵打仗。现在有人应服三年之丧,却为了贪图利益去出兵作战,我搞不懂这个礼了。”

四、心得
1、任务少了之后的状态变化,意义什么?任务多与少对我不是什么问题,都是要完成的,只是在完成过程中,任务多的时候弦就要繃的紧些,计划性强一些。任务少下来,人就要懒散一些,想着反正动作快,搞不到几下就可以完成,反而要拖沓一些。就象离学校远的学生早到,反而离家近的学生晚到。
2、这一周读的脑壳痛,觉得好麻烦。礼仪遇到曾子问的情况,有冲突的情况,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再怎么精读都记不住这些细节,生气,怎么搞的这么复杂。静下来再细想就是国与家,公与私,尊与卑,上与下。处在那个位置上,事职所在与环境的关系,我应该在那里,应该干什么,进而在人伦之序上夙兴夜寐。
3、女未庙见而死。妇人没有到宗庙告祭就去世了,没入祖庙,要送到女方家埋葬,表示没有成为家族认可的妇人。嫁了人只是形式上的嫁人了,进得夫家祖庙才算真正嫁人了。没有实际的庙,接家魂没有,接进心里祭祀没有。
3、吉凶不可同处,凶比吉大。死者为大。进而想到善恶不可同处,没有灰色地带,善恶分明。
4、君子礼以饰情。凡行吉凶之礼,必使外、内相符,用外之物,以饰内情。斩衰的衣服有毛边,毫不修饰以尽哀痛。齐衰的衣服缘边就缝揖整齐,有别于斩衰的毛边。从外在衣饰上真的与内在的情相一致。衣不可乱穿,用外之物的讲究是有道理的,内外一致的礼以饰情。
5、这一周开始注意家里的礼,饭桌上的礼,说话的礼,特别是出必告,反必面。之前也有点意识这些,称为教养,学了礼记,称为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13: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20-7-11 21:10 编辑

第四周   文王世子第八  礼运第九


一、抄写

文王世子第八




礼运第九







二、字、词


内竖:宫内小臣。


御:值日,值班。


莅:“涖”和“蒞”都是“莅”的异体字。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身居某处。莅,篆文艸,草野位,身居某处),表示身居草野。草野或水岸,都代表劳动大众的生存环境。“莅”的异体字“涖”以“水”(江河湖海)代替“艸”(草野),表示身在江湖,同样表示“在野”,身居底层,与“在朝”相对。“莅”的异体字“蒞”在“莅”字基础上加“水”,表示身居草野或水岸的底层社会环境。“莅”的异体字“”以“隶”(底层官吏)代替“艸”(草野)或“水”(水岸),表示帝王或大臣视察底层官吏。造字本义:动词,帝王或朝廷大臣深入下层,亲民视察。


阼zuo: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祚”的省略,表示上天赐福。阼,篆文阜,台阶乍,即“祚”,上天赐福),表示天子登基的专用台阶。造字本义:名词,天子登基的专用台阶。


羽籥:雉羽和籥,为舞蹈时所用的两种道具。手持这两种道具跳,即文舞。籥,形制似笛的乐器。


小乐正:乐师。与大胥,籥师,籥师丞都是乐官。


养老乞言:指世子以养老礼款待德高望重的老人时,向他们求教善言。


大司成:在大学专门讲说义理的人。大司成无定人,无专职,必其位望尊重而道德充盈者乃得为之。


释奠:设置祭品祭拜先师之礼。


曲艺:指有小技能的人。曲艺贱,不得与贤能之士同日而语,故戒饬之,以待后日再考论之也。


郊人:指郊学中有小才艺的人,他们选拔至大学,因此不能与大学中的贤能之士同称为俊士、选士,地位较低。


傧bin:賓,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客人。儐,甲骨文人,态度谦恭賓,客)。金文省去“止”加“貝”。篆文加“人”造字本义:名词,负责迎接并引导宾客的人


一献:即一献之礼。主人向宾献酒,宾饮后回敬主人,主人饮后再自酌自饮,然后再斟酒劝宾饮,宾接过酒杯后不再饮酒。


怿:和顺


大傅、少傅:辅佐天子、世子的官员。


疑、丞:教养世子的官员。


四辅:疑、丞、辅、弼,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可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不正,责之辅;可扬而不扬,责之弼。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司业:负责课业。


司士:司马属官,掌群臣朝仪之位。


馂jun:吃剩下的饭菜。这里指祭祀中尸吃剩的余馔。


上嗣:国君的嫡长子。


精粗为序:国君去世皆服斩衰,但与国君关系较亲者丧服布料较粗糙,关系较疏者丧服布料较精细。


膳宰:主饮食之官。宴饮礼中,主、宾相互献酒,因国君地位尊贵,不能献酒,由膳宰代为主人,便于主、宾按照礼仪程式进行。


免wen:同絻,吊丧时一种以布带束发的头饰。五世之内的亲属祭品时应该采用,同时应袒露左臂。


赗feng、赙fu、承、含:都是亲友对死者的赠丧之物。赗,赠送车马。赙,赠送币帛。承,当作襚,赠送衣服。含,赠送珠玉。此节言公族赴吊的规定。


磬:“殸”是“磬”的本字。殸,甲骨文屮,草,借代绳结,表示用绳线系吊殳,持槌击打),表示击打发声的悬挂乐石,“屮”表示系挂的绳结,表示磬石。籀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的绳结“屮”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石块写成“穴”。当“殸”成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石”另造“磬”代替。造字本义:名词,古代悬挂敲击的石乐器。本文中悬缢杀之曰磬。即将绳索套在头颈吊死。
甸人:掌郊野之官。


大辟:死刑。小辟,死刑以外的刑罚。


宥you:宽恕,原谅。


翦jian: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剪”的省略,表示裁剪。翦,籀文前,“剪”,裁剪),表示裁剪羽毛。造字本义:动词,对称裁剪羽毛,使之成为能平衡箭只的箭羽。本文指绝。


大昕xin:天亮日将出。


蜡zha宾:蜡祭的助祭之宾。蜡,祭名。蜡祭在每年十二月举行,合祭百神。


观guan:宫廷门前两侧的楼台式建筑,可登高远眺,或称“阙”,或称“台”。


矜guan:同鳏


分fen:职分,职业。


遄: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喘”的省略,表示呼吸紧促。遄,金文辵,行进耑,即“喘”),表示喘气而行。造字本义:动词,喘着气奔跑。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辶”,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燔fan:“膰”和“燔”都是“”的异体字:“燔”作动词,强调烧烤全牲以祭祀,“膰”作名词,强调烤熟的祭祀的全牲。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手直接抓食。,篆文炙,烤肉番,用手抓食),表示可以抓食的烤熟的肉。篆文异体字将“炙”省略成“火”,强调烧烤;有的篆文异体字则将“炙”省略成“肉”,强调熟肉。造字本义:动词,烤熟用于祭祀的全牲,祭祀之后参与祭典的人们可以直接用手抓食。


污尊:凿地为尊。污通洿,掘地。


抔pou饮:双手捧水而饮。


蒉桴kuai fu:抟土为土桴。桴,击鼓的鼓槌。


橧zeng巢:堆积柴薪为巢屋。


嘏gu:尸向主人致辞,以传达神明的祝福。


祜hu: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怙”的省略,表示依仗、凭借。祜,金文示,神灵古,即“怙”,依仗、凭借),表示可依仗的神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可依仗的神赐福运


合莫:孔疏:“莫谓虚无寂寞。言死者精神虚无寂寞,得生者嘉善,而神来歆飨,是生者和合于寂寞。


郊:天子在南郊举行的祭天之礼。


禘di:天子在太庙举行的祭祀始祖之礼。只有天子才能行郊祭和禘祭。


䣬zan:用同”盏“,夏代天子使用的酒器。


斝jia:殷代天子使用的酒器。


僭jian:“兓”是“朁”的本字;而“朁”是“僭”的本字。兓,金文旡,像一个人转头向后张口传话旡,像一个人转头向后张口传话),表示一个挨一个地传话。当“兓”的“传话”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口”(言说)另造“朁”代替,强调“传话”含义。金文把甲骨文字形中的“口”写成“曰”。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曰”写成“白”说话)。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当“朁”的“传话”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僭”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假传圣旨行事。


疵ci: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当事人所在位置。疵,古鈢疒,疾病此,所在位置)。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皮肤上显示病灶所在位置的色斑。本文中疵国,君既危于上,臣又叛于下,刑肃严重,风俗凋敝,皆国之病,故云疵国。


五色:指服饰的色彩绘画,青、赤、黄、白、黑为五方之色。六章:五色加上天玄(黑)。


五行之端:万物悉由五行而行,而人最得其妙气,明仁义礼智信为五行之首也。


淰shen:惊骇逃散的样子。獝,惊飞。狘xue:惊跑。


瘗 yi缯:把帛埋在地下。这是祭地的礼仪。瘗,埋。缯,币帛。


义之修而礼之藏:祭在上诸神,是义之修饰,礼之府藏也。


窦:孔穴。指人情出入的渠道。


糵nie:酿酒的曲。


耨nou:“耨”是“槈”的异体字。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持锄下地。槈,篆文木,农械辱,持锄下地),表示锄草农械。篆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异体字用“耒”耕地农械)代替“木”,强调农械性质。造字本义:名词,木制的锄草农械


渚zhu: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诸”的省略,表示各个。渚,篆文水,洲者,诸,各个),表示众多小洲。造字本义:名词,散落在江河湖泊中的群岛。本文指水中小块陆地。


妖孽之疾:妖,衣服,歌谣,草木之怪。孽,禽兽,虫蝗之怪。


棷sou:通薮。泽。





三、礼运第九翻译

    以前,鲁国举行岁末的蜡祭,孔子担任了宾,祭事结束后,他走出宫廷,登上宫外台观之上,不禁长长的叹息。孔子的叹息,大概是为鲁国而发的。当时子游在旁,便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说:“五帝之时是大道施行的时代,三代时的英明的君臣,我都没能赶的上,但古书里是有记载的。大道施行的时代,人们公有天下,选拔有德行的贤人,举荐有道德的能人,讲求诚信,修行和睦,所以人们不只是孝敬自己的双亲,不只是慈爱自己的子女,而是使老年人可以颐养天年,使壮年人可以发挥所能,使幼年人能健康地成长,鳏夫或寡妇,孤儿或无后者,残废或生病的人,都可以得到照顾与供养。使男子各有职业,使女子出嫁各有所属。财货,厌恶它被任意抛弃在地上,却不必只是自己想占有收藏;力气,厌恶自己有能力却没有用出来,尽力却不必只是为自己。因此,阴谋被堵住而不能兴起,盗窃,作乱,贼杀都不会发生,所以家家户户的大门可以不关闭。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而今大道已衰微不行,天下成了一家所有,人们各自孝敬自己的双亲,各自慈爱自己的子女,财货人力都只为了自己,诸侯世袭相承成为礼制。修筑城郭沟池以防守,将礼义视为纲纪;以此端正君臣关系,以加深父子关系,以和睦兄弟关系,以调和夫妻关系,以设立制度规章,以划分田土宅里,以尊敬勇士与智者。由于成就功业都是为了自己,因此阴谋也就产生了,战争也因此而发生。禹、汤、文、武、成王、周公,都是用礼义来治国的英才。这六君子,没有不是谨慎行礼的人。透过礼制以彰显道义,以成就诚信,以明察过失,以仁为模范且讲求谦让,向人们昭示治国的常法。如果有不遵行礼义的,在位者就会因罪而被黜退,百姓会认为这是祸害,这就叫作小康社会。”


    子游又问:“礼是如此的急需吗?”孔子回答:“礼,是先代圣王用来顺应天道,用来治理人情的,所以失去礼的人就会死,得到礼的人就能生。《诗经》中说”老鼠还有身体,人怎么能没有礼。如果人没有礼,怎么不快点儿去死?“所以说礼一定是源于天,效法于大地,与鬼神并列,体现在丧葬、射礼、乡饮酒礼、冠礼、婚礼、朝见、聘问的礼仪中。所以圣人用礼向人们展示,所以天下国家可以得到并能正确的治理。”


   子游又问:“老师极力强调礼,可以详细的说明吗?”孔子说:“我想要了解夏代的礼制,所以到杞国去,但杞国的文献不足,我只得到一本《夏时》的历法书。我想要了解殷代的礼制,所以到宋国去,但宋国的文献也不足,我只得到一本《坤乾》的占卜书。通过《坤乾》的含义,《夏时》的等次,我从中来观察礼制。
   “礼产生之初,开始用于饮食上,把黍放在烧热的石头上烧熟,把小猪烧熟,凿地为酒樽,双手捧手而饮,抟土为鼓搥,筑土为鼓,即使这样简陋,也可以向鬼神致敬。等到人去世,亲人就登上屋顶哭号,说:“啊!某回来吧!”然后为死者饭含生米,用草叶包裹熟肉,所以这样望天招魂,塟地藏尸。因为人死后形体降入地下,精气则上升,所以死者头朝北,生者则朝南居住,现在依然实行这些礼仪,都是跟从最初而来的。
   “从前先王没有宫室,冬天就住在洞穴中,夏天就住在柴薪搭成的巢屋里。那时候还不懂得用火煮食,生吃草木的果实和鸟兽的肉,喝鸟兽的血,连肉带毛生吞;那时候还不知道丝麻可以织布做衣,就披上鸟羽兽皮作衣服。后来有圣人兴起,才懂得火的作用,于是烧熔金属注入模型中,铸作器皿,用泥土炼制陶器,用来建造台榭,宫室,门窗;又用火来焙,来烧,来煮,来烤,酿造醴酒和醋浆;又缫治丝麻,织成布帛。用来供养活人,送走死者,用来祭祀鬼神和上帝,由此种种,也都是沿袭上古最初的做法。
   “为了表示不忘先人,所以在祭祀时玄酒摆在室内,醴和䣧摆在门旁,粢醍摆在堂上,澄酒摆在堂下,同时陈列牺牲,备齐鼎、俎、排列琴、瑟、管、磬、钟、鼓等乐器,精心修制飨神之辞和神佑之辞,用以迎接天神和祖宗的降临,通过祭祀中的各种礼仪,来规范群臣的关系,加深父子的感情,和睦兄弟的情意,使上下均可得到神惠,使夫妇各有自己应处的地位。这样的祭祀就叫承受上天的赐福。
   “制作祝辞中的种种美称,设置玄酒以祭神,先进献牲的血、毛,再交生肉载于俎上进献,再将稍煮的半熟的骨肉献上。主人铺上蒲席,用粗布覆盖酒樽,身穿祭服;向尸献下醴酒和䣬酒,又献上烤肉和烤肝。国君与夫人向神交替进献,使祖先的灵魂感到愉悦。这就叫子孙和祖先的灵魂在冥冥之中相会。然后退出,把撤下来的肉和刚才半熟的肉一起放在镬里煮熟,然后区别狗猪牛羊的不同部位,放在簠、簋、笾、豆、铏羹不同的容器里,来执行宾客,祝的祝辞要表达主人对神的孝敬之意,神的保佑之辞要表达对子孙的爱护之心。这就叫大的吉祥。这样祭礼就算完成了。”


   孔子说:“哎,真是可悲啊!我考究周代的礼,发现经过幽、厉之乱,已被破坏得差不多了,我不去鲁国的话还能去哪里呢?但是,鲁国却举行郊天禘祖之礼,这不合乎礼的规定。只能说明周礼真的衰败了!杞国国君可以行郊祭,是因为他是禹的后代;宋国国君可以行郊祭,是因为他是契的后代。这是只有天子可以行郊祭。所以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祀自己国土内的土地神和谷物神。

   “祝辞和嘏辞不敢改变其传统的规定,这就叫大福。祝辞和嘏辞,本应藏于宗庙,现在却藏于宗伯、太祝、巫官和史官的家中,这不合于礼制。这就叫国家的礼制幽暗不明。䣬、斝是天子用的酒器,现在诸侯用来献尸,这不合于礼制。这就叫作僭越礼仪的国君。冕、弁是国君的礼服,兵器、甲胄是国君的装备,现在却藏于大夫的家中,这不合于礼制。这就令国君遭劫迫被威胁。大夫具备百官,祭器不用外借,八音齐备,这不合于礼制。这就叫扰乱国家法纪。在国君那里任职叫做“臣",在大夫家里任职叫作“仆”。臣仆如果遇到要为父母服三年之丧,或是刚结婚,国君和大夫一年内就不要向他们派差使。在居丧期间穿丧服上班,或是和家仆杂居一起,这不合于礼制。这就叫君臣共有国家。天子有土地可以授给子孙为诸侯,诸侯有国家可以授给子孙为大夫,大夫有采地可以授给子孙。这就叫制度。所以天子在诸侯国去,一定要住在诸侯的神庙,但如果住进时无视礼节的规定。这就叫天子违法乱纪。诸侯如果不是由于探病,吊丧而随随便便到诸臣家里去,那就叫君臣戏闹互谑。所以说,礼是国君治理国家最有力的工具。有了它才能区别混杂,明察微隐,敬事鬼神,订立制度,分别仁义,所以说礼是用来治理国家,安定君权的。因此,国家政事如果不端正就会导致君位动摇,君位动摇就会导致大臣悖逆,小臣偷窃。如果用严刑峻罚就会导致风俗败坏,那么法令就会无常,法令无常又会导致礼仪乱套,礼仪乱套就让士人无法做事。刑罚严峻而又风俗败坏,百姓就不会归附了。这就叫有病的国家。


   “所以政令是国君用来安身的法定。所以政令一定要源于上天,效仿天道而下达。政令根据土地的条件与需求而下达就叫效仿大地,政令根据神庙亲尊意义而下达就叫仁义,政令根据山川资源而下达就叫兴发制作,政令根据五祀规范而下达就叫制定法规制度。这就是圣人能够稳固地位立身的原因。所以圣人是参看了天地,又比照了鬼神,以此来制定政令。圣王能处理所观察到的,使得礼制有次序;能玩味人们所爱好的,便得民众能够被治理。天生四时,地生财货,人由父母所生,由老师所教,这四条,如果国君都能够正确利用,就能够立于不出过错之地。


   “因此国君是人们所效法的,而不是效法他人的;是人们所供养的,而不是供养他人的;是人们所服侍的,而不是服侍他人的。所以,如果国君效法他人不会犯有过错,供养他人肯定其力不足,服侍他人就意味着失去了国君之位。所以百姓都是效法国君以达到自我管理,供养国君以达到自我安定,服侍国君以达到显示自己的职业。所以这样的礼制上下都明了,那么上下名分就能确定,所以人人都乐于为合于礼而牺牲,耻于不合于礼却偷生。国君要重用有智慧的人,去掉他的诈伪;任用勇敢的人,去掉他易怒的性格;任用仁义的人,去掉他的贪婪。国家有了外患,国君与国土共存亡,这是正义;大夫为保卫国君宗庙而死,这是职责所在,这是正道。所以圣人能够使天下成为一个家庭,全中国人民像是一个人,并不是凭着主观臆想,而是凭着了解人情,通晓人义,明白人利,熟知人患,然后才做到的。


   “什么叫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不学就会的感情就是人情。什么叫做人义?父亲慈爱,儿子孝敬,兄长善良,幼弟敬长,丈夫守义,妻子听从,长者施惠,幼者恭顺,君主仁慈,臣子忠诚,这十种伦理关系准则就叫人义。讲究信用,维持和睦,这叫做人利;互相争夺残杀,这叫做人患。所以圣人要治理人的七情,修正十种伦理关系准则,讲究信用,维持和睦,崇尚谦让,避免争夺,除了礼还有更好的办法整治吗?饮食与求偶,是人最大的欲望所在;死亡与贫苦,是人最大的厌恶所在。所以欲望和厌恶,是人心中的两件大事。人人都把心思藏起来,深不可测。美好或丑恶的念头都深藏在心,外表上不表现出来,要想彻底搞清楚,除了礼还能用什么呢?


   “所以人是感于天地所载之德,阴阳二气交合,形体和精气结合,吸收五行的精华所生。所以天持阳气,垂示日月星辰的光芒;地持阴气,借助山河的孔穴而通气。分散五行于四季,五行、四季调和后月亮才会出现。所以每月的前十五天,月亮逐渐变成满月,后十五天,又逐渐残缺。五行的运转,交替往来衰竭。五行、四季、十二月,依次交替为本始。五声、六律、十二衣、依次交替主色。所以说,人是天地的核心,是五行的端首,知道调和品尝五种不同滋味,辨别五种不同声音、穿着五种不同颜色的衣服而生活的。


   “所以圣人制作法则,一定要以天地为万物的根本,以阴阳为启动的开端,以四时为操控的把柄,以日和星为运作的纲纪,以月为区分的衡量,以鬼神为协助的徒属,以五行为运行的主干,以礼义为操作的器具,以人情为耕作的田地,以四灵为禽畜的首领。因为以天地为万物的根本,所以万物都能包罗。以阴阳为启动的开端,所以人情可以察觉。以四时为操控的把抦,所以农事可以劝勉。以日和星为运作的纲纪,所以做事便于排列;以月为区分的衡量,所以事情就有了准则。以鬼神为协助的徒属,所以人人皆有职守。以五行为运行的主干,所以事情可以周而复始。以礼义为操作的器具,所以事事才能办成;以人情为耕作的田地,所以人就是田地的主人。以四灵为禽畜的首领,所以饮食就有了来源。


    “什么叫四灵?麒麟、凤凰、龟、龙,这四种动物叫做四灵。所以龙如果为家畜,那么鱼类就不会惊骇逃走;如果凤凰为家畜,那么鸟类就不会惊骇逃走;如果麒麟为家畜,那么百兽就不会惊骇逃走;如果龟为家畜,那么就可以占卜以预知人情。所以先王秉持蓍草和龟甲,安排祭祀,把币帛埋在地下,宣读祝辞和嘏辞,设立各种宫室、建筑、车旗的制度。于是国家有礼制,百官各自管理各自的事务,事情有分职,礼仪有秩序。


   “先王担心礼教不能普及于下民,所以在南效祭祀上帝,来确定天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在国内祭祀土地神,来陈列大地为人类所提供的便利;在庙中祭祀祖先,来表达人的仁爱之本;祭祀山川,来表达对鬼神的礼敬之情;举行五祀之祭,来表达各种制度本源于此。所以天子在宗庙中,有宗伯和太祝相助;在朝中,有三公辅佐;在大学中,有三老讲学,天子前有掌管神事的巫,后有负责记录言行的史,负责卜筮的官员、负责奏乐的官员、负责规劝的官员,都在天子的左右。天子心中没有任何杂念,恪守至正之道。所以在南郊祭天,天上的众神就会各司其职;在国中祭祀土地神,地上的资源就可充分利用,在庙中祭祖,孝慈之道就能推行,举行五祀之祭,就能规正各种法则制度。所以祭天、祭地、祭祖、祭山川、祭五祀,都是修治了义又蕴藏了礼。


   “因此,礼必定以太一为本,太一划分为天和地,天地转化为阴和阳,阴阳又变化为春、夏、秋、冬四季,四季又序列为鬼神。圣人据此而颁降的政令就叫做命,这都是主法于天的。礼一定以上天为本,动用于大地,分列吉凶等事,根据四季变化,合乎每月行令的准则。礼在人事上叫做养,礼的实行表现在财货、精力、辞让、饮食、冠礼、婚礼、丧礼、祭祀、射礼、驾车、朝见、聘问等事中。

   ”所以礼义,是人的头等大事。所以用礼来讲究信用,维持和睦,就像巩固人的肌肤会合、筋骨相连一样;所以礼是养生送死,敬事鬼神的头等大事;所以礼是通达天理、顺应人情的重要渠道。因此只有圣人才知道礼是不可废止的。因此,凡是国坏乱、家丧败、人死亡的,一定是因为先抛弃了礼才会如此。


   “所以礼对于人来说,好比是酿酒要用的曲,君子礼厚,酿成的酒也便醇厚,小人礼薄,酿成的酒也便味薄。所以圣王操着义这件工具,根据礼的秩序,用来治理人情。所以人情这东西,好像是圣王的田地,圣土修治礼来耕作,陈说义来下种,讲解教导来除草,以仁爱为本来收获,播放音乐使其安逸。所以说礼,是根据义制定的。礼要合于义并将二者协合,这样的礼即使先王没有,也可以根据义来创作。义是区分事理的标准,节度仁爱的尺度。能协和事理,符合仁爱,做到这两条的人就是强者。仁是义的根本,是顺的主体,谁能做到仁谁就受人尊敬。所以治国不用礼,就好比耕作却没有农具;制定礼而不本于义,就好比耕地了却不下种;有了义而不讲解教育,就好比下种了却不除草;有了讲解教育而不和仁爱结合,就好比除草了却不去收获;和仁爱结合了而不用音乐安置,就好比收获了却不让食用;用音乐安置而没有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就好比吃了饭身体却不肥壮。


   “四肢健全,肌肤丰满,这是个人身体的肥壮。父母情笃,兄弟和睦,夫妇和谐,这是家庭的肥壮。大臣守法,小臣廉洁,百官各守其职而上下有序,君臣相互规正,这是国家的肥壮。天子把道德当作车辆,把音乐当作驾车者,诸侯用礼相互往来,大夫用法排列次序,士用诚信完成事情,百姓用和睦维持关系,这可以看作是整个天下的肥壮。天下的肥半就叫做大顺。大顺,是用来养生、送死、敬事鬼神的常法。因此,达到了大顺,即使事情积聚也不会滞留,事情同时进行也不会出错,事情虽然细小也没有闪失,事情深奥却可以通达,事情茂密但有间距,事情相互关联却不干扰,事情同时运作却不相互排斥,这便是顺的最高境界。由此看来,明白了顺的重要性,才能安守君位没有危险。


   “礼的最大特点在于区别不同,礼制规定的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只有这样才能维系人情而各安其位。所以圣王顺应人情而制礼,不让居住在山中的人去水旁居住,不让居住在河洲的人去平原居住,这本部门人们都不会疲敝。使用水、火、金、木和饮食,一定要因时制宜;男婚女嫁,年龄应相当;颁赐爵位,应依据德行;任用百姓要顺应民心,不夺农时。这样就没有水旱蝗螟之灾,百姓就没有凶灾饥荒和怪病。所以天不吝惜道义,地不吝惜宝物,人不吝惜感情。于是天降甘露,地涌甘泉,山不出现宝器和天然形成的车辆,大河中出现龙马负图,凤凰、麒麟都栖息在郊外的沼泽,神龟、蛟龙出现在宫中的水池,其余鸟兽产的卵,怀的胎,人们低头俯身就可以看到。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由于先王能够修治礼仪而通达各种义理,又通过诚信以达到顺应天理人情的缘故。而这就是天下大顺的结果。”



四、心得
1、世子养成记。国君的储君是世子,诸侯的谪子是世子,那在家庭中接传承的人也是家庭的世子,接上一代建设家庭力的人。文王世子有周公辅佐养成,家庭的世子有父母辅佐养成。父子、君臣、长幼之道,长在父母心里,传承身教于家之世子。
2、凭什么。周公为了举用给成王的礼规,让儿子伯禽照着做,成王有过错就打伯禽,以此向成王示知作为世子的规矩。一问凭什么,就是在命上抗上了,在自己该在的位置上反抗逃跑了,脱离了人伦之序。凭什么也是一声天问,问天,天答:没什么凭什么,这是你的使命,完不完成看你,但完成与否天会一直监督排查,吉凶祸福全由你,送你两个字,随便。
3、礼与乐。乐,从内部陶冶人的性情;礼,从外部规范人的仪态仪容。礼与乐交错作用于心中,展现在外表。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前面月令中也有提到,每个季节听的乐不同,因四时的变化而变化,循天地之阴阳而动,听什么乐以达到人心与自然之和谐,循天地自然之礼。现在的流行音乐,要么燥热怨以怒,使其乖张,要么阴郁哀以思,使其困。情动于心,心音于内,与外面对应的乐一拍即合。阳的更阳,阴的更阴,陷入其中,失与自然和谐之乐的养正,无礼,乱性形成于外。听什么,看什么,确实挺重要的,善闭无关键而不开。
4、礼是用来顺应人情,用来治理人情的。人情与生俱来,三字经云,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人情是人天生的田地,天生之子的人情以阴阳为启动的开端,所以人情可以察觉。以人情为耕作的田地,所以人就是田地的主人。这个和现在三阶的画卦体会非常一致,以界定情境,划分要素,判定阴阳以耕人情田地。什么样的人心就会长出什么样的田地,看到人情的地长出的样子,遵循天地伦理从礼,从人道溯回。
5、礼者,义之实也;义者,仁之节也;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礼根据义制定,礼要合于义并针二者协合。义是区分整理的标准,节度仁爱的尺度,协和事理,符合仁爱。仁是义的根据。仁义礼的根本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4: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20-7-18 13:18 编辑

第六周   礼器第十

一、抄写






二、查字、词

筠yun: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齐、匀。筠,篆文均,齐、匀),表示竹节均匀。造字本义:名词,竹节疏密均匀的修美竹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居天下大端:竹与松柏。竹箭有筠,以贞固于其外;松柏有心,以和泽于其内。二物于天下,有些大节,故能贯乎四时,而枝叶无改。竹箭有筠饰于外者,似礼之文。松柏有心主于内者,似礼之本。

匡:“匡”是“筐”的本字。匡,甲骨文,竹筐羊,羊羔),表示用来装羊糕的竹筐,以免羊糕乱跑逸失。金文竹筐往,前行),强调防止小动物乱跑的竹筐。造字本义:名词,防止小动物乱跑逸失的竹筐

羔、豚:指卿大夫、士举行的小规模祭祀。羔,小羊。豚,小猪。

皆足:牲体足以分给每个助祭者。

翣sha:以木为框架,用白布遮盖,其上画有花纹的扇形装饰物,用来在出葬时遮挡灵柩。

郁鬯chang:一种用香草制作的酒。

繁pan缨:古代天子、诸侯所用辂马的带饰。

琥璜huang:玉名。琥璜戝于圭璋,不单独作为礼物送人。在天子向诸侯酬酒或诸侯相互酬酒时,以币帛、琥璜为礼物一起致送。

爵、散、觯zhi:都是饮酒的器皿。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爵的容量最小,散的容量最大。

缶、壶、瓦甒wu:都是盛酒之器。缶最大,放在门外,放置给士旅食者(庶人在官者)的酒醴;壶较小,放在门内,放置给卿大夫的酒醴;瓦甒更小,放在堂上,放置君宴飨用的酒醴。

埽:同扫。

棜yu禁:古时放置樽、壶、罍等盛酒容量的长方形箱具,与禁相似,无足。

黼fu:黑白相间的斧纹

黼fu:黑青相间的花纹。

纁xun:浅红色。

旒liiu:冕前悬垂的玉串。

越huo席:蒲草编制之席。

鼏mi:覆盖酒樽的布巾

椫shan:木名

省xing:“省”是“眚”的异体字。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萌发。眚,甲骨文生,萌发目,眼睛),表示眼睛萌生异物。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当“眚”引申出名词“引人注目的过失、罪孽”之后,金文异体字“加“心”另造“”代替,表示在内心自我审察过失。篆文省去“心”,并将金文字形中的“生”写成。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生”写成。俗体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生”写成“少”造字本义:动词,在内心反思过失,自察自警

诩xu:普遍,遍及。

镂lou簋gui:刻有花纹,以玉作装饰的簋。

麾hui蚤:提早加快进行祭祀。麾,快。蚤,通早。

葆bao大:高大。指器币而言。葆通藵,高。

有摲chan而播:礼有削减上层的份客以波及于下层的情况,如祭礼中自国君至贱吏都能分得到一份牲肉。摲,芟减。

有顺而摭zhi也:礼有自上顺于下的情况,如天子一食告饱,诸侯二,大夫三。摭,取。

爓xun:将肉在汤中煮至半熟。

悫que:质实。这里指朴实简单。

蹙cu:急迫。

莞簟guan dian:今人所用的蒲席和竹席。

稾鞂gao jie:用庄稼秸秆编成的席。

亹亹wei:勤勉的样子。

罍lei尊:画有云雷花纹的酒樽。

属属zhu乎:专一的样子。

勿勿乎:勤勉的样子。

洞洞乎:恭敬的样子。

腊xi:干兽肉。

纩kuang:丝绵。



三、翻译

    以礼为器,因而能品行大备。品行大备,就是盛德了。礼能够消除邪恶,增加美的品质,放在人身上则能正身,施用在事情上则能实行。礼对于人来说,就好比大竹、小竹外表的蔑青,又好比松树、柏树的树心。天下只有竹子和松柏有些大本大节,所以经过四季仍能不改换枝叶。所以说君子有了礼,就能做到与外界的和谐相处而内心无怨。所以人们无不归心于他的仁德,鬼神也愿意享用有德者的祭品。


   先王所制定的礼,有内在的本质,也有外在的文的形式。忠信,是礼的内在本质;义理,是礼的外在的文的形式。没有内在的本质,礼就不能成立;没有外在的文的形式,礼就不能施行。


   礼应该是合乎天时,配合地利,顺应鬼神,符合人心,治理协调万物的。所以四时各有所生,大地各有所宜,人的器官各有所能,万物各有所利。所以,不是天生的当季的物产,不是当地的土产,君子就不拿来作为礼物,鬼神也不会享用。居住在山中却以水产鱼鳖作为礼品,居住在水滨却以山野产的鹿豕作为礼品,君子认为这是不懂礼的作法。所以一定要根据本国物产的多少,来确定其行礼的大法。礼品的多少,要看土地的广袤狭小;礼物的厚薄,要看年成的丰歉。所以即使遇到牟成不好大减产,民众也不会恐惧,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在上者制定礼仪有分寸。


   礼的制定,最重要的是要依运天的天时,其次是伦常的顺序,再其次是主体的分辨,再其次是事情的义理,最后是使用的物品要与身份等级相称。尧将王位传授给舜,舜将王位传授给禹,商汤放逐桀,周武王讨伐殷纣王,都是依照天时、天命而为。《诗经》云:“不是急于实施谋划,而是追怀先祖的功业以示孝心。”天地的祭祀,宗庙的祭祀,父子之道,君臣之义,要体现伦常的次序,这就是顺。社稷之祭,山川之祭,鬼神之祭,祭祀的对象不同,祭祀仪式各不相同,这就是体。丧礼祭礼的费用,宾客对丧家的赙赠,都要适宜,这就是义。小祭祀用羊羔或小猪做祭品,牲体也要够分给参加祭祀的人;大祭祀用太牢牛、羊、猪做祭品,牲体分给参加祭祀的人不要有剩余,祭品与祭祀的规模相匹配,这就是称。诸侯以占卜吉凶的龟为宝物,以天子赐予的珪玉为祥瑞;而卿大夫之家不得以占卜吉凶的龟为宝物,不得私藏珪玉,不得像天子、诸侯一样在门的两旁建造高台做成台门,使用的物品要和等级身份相匹配,这就叫称。

    有的时候,礼以多为贵,例如:祭祀先人的宗庙,天子是七庙,诸侯是五庙,大夫是三庙,士是一庙。吃饭时盛放菜肴的器具豆,天子有二十六个,诸公十六个,诸侯十二个,上大夫八个,下大夫六个。诸侯的使者出国聘问,带七个副使,主国馈赠七牢;大夫的使者出国聘问,带五个副使,主国馈赠五牢。天子的坐席是五层,诸侯是三层,大夫是两层。天子去世,停殡七个月后再下葬,墓坑中的抗木和茵各五层,翣八个;诸侯去世,停殡五个月后再下葬,抗木和茵各三层,翣六个;大夫去世,停殡三个月后再下葬,抗木和茵各两层,翣四个。这些都是以多贵的礼节。


   有的时候礼以少为贵,例如:天子出巡,没有副手;天子祭天,只用一头牛。天子到诸侯国中,诸侯也仅用一头牛犊招待。诸侯互访聘问,只用郁鬯献宾,不设盛放肉干、肉酱的笾、豆。而大夫出使诸侯聘问,主国在招待时,有酒,还要准备肉干、肉酱。天子进食,吃一口就饱了,须劝侑才继续进食;诸侯吃两口就说饱了;大夫和士吃三口就说饱了;劳力者就吃到饱为止。天子祭天所乘的大路车,马腹和马颈只有一圈装饰,而其他活动乘的次路车,马腹和马颈则有七圈装饰。诸侯在朝聘中圭璋作为礼品是单独进献的,而琥璜要在以酒酬宾时作为附带的礼品呈送。天子坐席五层,诸侯三层,但祭祀鬼神时却只用一层席子。诸侯视朝,大夫人数少,国君一一与他们行礼作揖,士人数众多,国君就只作一个揖。这些都是以少为贵的礼节。


    有的时候,礼以大为贵,例如:宫室的规模,器皿的容量,棺椁的厚薄,坟头的大小。这些都是以大为贵的礼节。
    有的时候,礼以小为贵,例如:宗庙祭祀,贵者献尸用较小的爵,贱者献尸用较大的散;尸尊,尸以觯尝酒,主人卑,举角杯而饮;诸侯中的子爵、男爵飨礼中的五献之礼,盛放酒醴的容器,缶最大,放在门外放置给士旅食者的酒醴;壶较小,放在门内,放置给卿大夫的酒醴;瓦甒更小,放在堂上,放置君宴飨用的酒醴。这些都是以小为贵的礼节。


    有的时候,礼以高为贵,例如:天子的堂高九尺,诸侯的高七尺,大夫的高五尺,士的高三尺。只有天子、诸侯可以筑建台门。这些都是以高为贵的礼节。
    有的时候,礼以低为贵,例如:天子祭天,并不修筑高坛,而是直接将地面扫除干净举行祭祀。仪式中,天子、诸侯盛酒的器具不放置在禁上,而是直接放在地下,大夫、士盛酒的器具放置在无足的棜禁上。这些都是以低为贵的礼节。


    有的时候,礼以文饰繁多为贵,例如:天子穿着绘有龙纹等图案的衮服,诸侯穿着绘有斧纹等图案的礼服,大夫穿着绘有黑青相间花纹的礼服,士穿着玄色上衣,浅红色下裳,没有图案。天子戴的冕悬垂有用朱、绿色丝绳穿着的十二条旒,诸侯戴的是冕悬垂九条旒,上大夫七条,下大夫五条,士三条。这些都是以文饰繁多为贵的礼节。
    有的时候,礼以文饰朴素为贵,例如:祭祀至为崇敬的上天,天子所穿的大裘没有文饰;在父辈面前,不讲究揖让周旋的仪容动作。天子朝祭日月时所用的大圭,不加任何雕饰;祭祀时供奉的肉汗,不加任何调料;祭天乘用的大路,没有繁复的装饰,只铺垫蒲草编织的席子;牛形的樽,用粗布覆盖;用白理木制作的勺子舀酒。这些都是以文饰朴素为贵的礼节。


    孔子说:“礼,不可不注意审察。礼有高下、多少、大小、文素的不同,应减少的不能增加,应增加的也不能减少。”说的就是这样情况,礼要做到礼仪、礼物匹配相称。
    礼之所以有以多、大、高、文为贵的,这是为了将内心的德性表现在外。王者发扬内心的仁德,遍及万物,统理天下万事万物,这样的话,能不以多、大、高、文为贵吗?所以君子乐于用礼向外界展现德性。礼之所以有以少、小、下、素为贵的,在于它专注内心之德的诚敬。内心之德达到细致,精深微妙,遍观天下之物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之匹配,这样的话,能不以少、小、下、素为贵吗?所以君子审慎地以少少的礼来展现自己的德。
    古代的圣人,以内心的敬慎为尊,以外在的礼仪为乐,以少、小、下、素为贵,以多、大、高、文为美。所以先王制定礼仪,应少的不能多,应多的不能少,只求相称。


    所以,大夫以上的用太牢祭祀可以称作礼,士用太牢祭祀就是盗用君子之礼的窃贼了。管仲身为卿大夫,却使用刻镂纹饰的簋,帽子系着红色的丝带,住室斗拱上绘着山形图案,粱上的短柱画着水藻花纹,明礼的君子认为这是逾礼僭越了。晏平仲也是大夫,他祭祀祖先时用的猪蹄髈小到连豆也装不满,穿着洗过的旧衣裳,戴着洗过的旧帽子就去朝君,明礼的君子认为他过简过陋了。由此看来,君子行礼,不可不慎重,因为礼统领着大众的纲纪。如果纲纪松散,那么大众的行为也就乱套了。孔子说:“我知礼,打仗就一定胜利,祭祀就一定得到福佑。”这大概是掌握了礼与身份相称的道理。


        君子说:“祭祀在于求福,不能求快提早,祭祀用的币币不贪多求大,举行冠、婚等嘉礼,除了祭告祖先不须另行祭祀,祭祀用的牺牲不可全求肥大,供品也不是数量越多越美。”


       孔子说:“臧文仲哪懂得礼!夏父弗綦颠倒了宗庙祭祀的顺序,他不加阻止,用祭火神的燔柴之礼祭灶神,他也没有劝阻。祭灶,不过是祭祀老妇之神。将饮食盛放在盆中,酒盛在瓶中而已。”


        所谓礼,就好比人的身体。身体不完备,君子就称之为不完备的人。礼如果施用不当,就好比身体不完备一样。


        君子行礼,有时竭尺真情实意来表达,要致以恭敬来表现诚顺,有时以器物之美、纹饰之美来表现诚顺。君子行礼,有时是直截了当的表达出来,有时是委婉而少少的表达出来,有时是遵循常法而平等的表达出来,有时是按顺序依次递减地表达出来,有时是取之于上而普施于下的,有时是依对其先人之礼推导而提升规格的,有时是仿效自然而有文饰的,有时是仿效自然纹饰而有所减少的,有时是自上顺之于下的。


       夏、商、周三代的礼本质是一致的,是要民众共同遵循。虽有时常尚白色、有时崇尚黑色,但基本的礼是由夏代初创的,商代因循沿用。周代在祭祀宗庙时,尸是坐着的,告诉尸当行的礼仪和劝尸饮食,并无固定的常法,这种礼仪与商代是一样的。礼仪的道理是一致的。夏代宗庙祭祀时,尸是站立的,一直站到祭祀完成;在商代尸有事没事都是坐着的,而周代有六亲庙之尸聚集太祖庙,依次互相劝酒的礼仪。曾子说:“周礼宗庙祭祀中的旅酬之礼,好像现在众人凑钱喝酒一样吧?”


      君子说:“礼仪中接近人的生活常道的礼,并不是最隆重、最崇敬的礼。例如在南郊祭天时用牲血为祭品,祫祭祖先时用生肉为祭品,而祭社稷、五祀时用在汤中煮至半熟的肉为祭品,祭众鬼神的小祭祀时才用熟肉为祭品。所以君子对于礼仪,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用以表达感情的,而是有缘由的。所以国君相见、宾、主都要有七个随员负责传话,不然就显得太质朴简单了;客人要三次向主人表示不敢当,主人要三次礼让请客人进门,然后才登堂,不然就显得太急促失礼了。所以鲁国人要祭祀上帝,就一定要先祭于学校頖官;晋国人要祭祀黄河,就一定要先祭于恶池;齐国人要祭祀泰山,就一定要先祭于配林。大祭所用的牲要提前三个月系于牢中饲养,祭前的十日,要先进行七天的散斋,接着再进行三天严格的斋戒,然后才举行祭祀,这是谨慎到了极点。所以宾主行礼时一定要有司仪引导,乐师一定要有人搀扶引路,这才使礼仪温厚妥帖到了极点。


     所谓礼,就是使人回归本性并遵循古制,就是不忘初始。所以有凶丧之事,不用诏告,人们自然会悲痛啼哭;朝廷宴飨老者贤者,奏乐自然使人快乐。今人喝酒要喝酿制的甜酒,但祭神时却将白水玄酒放在甜酒之上;今人用刀要用锋利的割刀,但祭祀时分割牲体仍以使用古式鸾刀为贵;今人坐在蒲席,上面再加一层竹席,坐着很安逸,但祭天时却仍使用秸秆编成的席子。所以先王制定礼仪,一定要以返归根本,修习古制为主,后人才能传承、学习。
     君子说:”如果内心没有礼仪的检验标准,观察事物就不能明辨是非高下。要想观察事物而不从礼仪入手,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所以办事不按照礼仪去做,就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说话不依照礼仪去说,就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所以说,礼,是万事万物的准则。


     所以过去先王制定礼,就依据事物的特性而赋以意义。所以举行祭祀一定顺应天时;举行朝日、夕月之祭,一定依据日出东方和月升西方的运行来进行;祭祀天帝,一定要凭借本来就高耸的山陵;祭祀地神,一定要凭借本来就低洼的川泽。所以,上天应时降雨,君子都勤勉努力。


     所以,从前先王推崇有德行的人,尊重有道行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推举贤人安置到职位上,聚众宣誓。所以因天高而在山陵上祭天,因地低而在川泽中祭地,登五岳燔柴祭祀向上天报告成功,在南郊选择吉地祭祀天帝。因为燔柴祭祀向上天报告成功,所以象征祥瑞的凤凰降临、龟龙到来;因为祭祀天帝于南郊,所以风调雨顺,寒暑有序。这样,圣人只需朝南面站立在那里,天下就大治了。


      天道是最高的教导,圣人具备最高的品德。宗庙祭祀中,庙堂上,罍尊陈设在东阶,牺尊陈设在西阶;庙堂下,悬鼓设在两阶之间的西边,应鼓设在东边。国君站在阼阶上,夫人站在西房中,这好比太阳升于东方,月亮升于西方,这象征阴阳的分别,所以这样安排了夫妇的位置。国君由西阶从牺尊、象尊中的酌酒,夫人由东阶从罍尊中的酒,礼仪互动,在堂上交相进行;音乐奏鸣,在堂下交相呼应,这真是和谐之极。


      礼,是返还自己生命的初始;乐,是欢庆自己取得的成就。因此,先王通过制礼来节制事情,通过习乐来引导心志。所以观察一个国家的礼乐,就可以了解到这个国家治理得好坏。蘧伯玉说:“君子一类的人都通达事理。”所以君子只要观察器物就能知道工匠的巧拙,只要观察人的外在表现就能知道他的才智。所以说:君子对于用以与人交往的礼乐是非常谨慎的。


     太庙之内的祭礼必须恭敬:国君亲自牵牲入庙,大夫协助国君捧着币帛紧跟在后;国君亲自摆设祭品,夫人进献盎齐之酒;国君又亲自进献煮熟的牲体,夫人献酒。卿大夫跟从着国君,命妇跟从着夫人。他们毕恭毕敬,表现得忠诚专一,勤勉而巴结地希望神灵享用供品!
     祭献缘分神的牺牲入庙时,要在庭中告祭于神;进献牲血和毛时,要在室中告祭于神;进献肉羹熟肉时,要在堂上告祭于神。三次告祭都在不同的位置,这是说想求神降临却没有找到。先在堂上举行正祭,又在庙门之外设祭,像是在问:神是在那里吗,是在这里吗?


    大飨来朝的诸侯,这是天子才能做的事吗?牛肉、羊肉、猪肉、鱼肉、干兽肉,是来自四海九洲的美味佳肴。笾、豆里盛放的食品,都是四季和顺之气所产的物品。诸侯入朝贡铜铸钟,表示他们和睦快乐。诸侯升堂朝见天子时,献上束帛加玉璧,是尊敬天子的德行。庭中陈设贡品,龟甲放在最前列,因为龟能预知吉镊子休咎。其次是铜,因为它能照见人情。其次是丹砂、大漆、蚕丝、丝绵、大竹、小竹,表示天子与天下民众共有财物。其他各国的贡品没有一定,各以本国所产的物品进贡,这样即使边远地方的物品也能送呈天子了。大飨礼毕,宾客进出庙门时,就奏《陔夏》送客,以显示礼仪的隆重。


     天子亲自在南郊祭祀天帝,这是崇敬的最高表现。宗庙的祭祀,这是仁爱的最高表现。丧礼,这是忠诚的最高表现。为丧礼准备衣服与随葬的明器,这是仁爱的最高表现。宾客赠送币帛,这是义的最高表现。所以,君子如果要观察仁义之道,观察礼仪,这是最根本、最基础的。


    君子说:甘味可以接受五味的调和,白色可以接受各种颜色。忠信之人,才可以学礼,倘若是没有忠信品德的人,礼也不会虚浮地跟从着他。所以,学礼得到忠信品德的人最为可贵。“


    孔子说:“即使能背育《诗》三百篇,如果没有学过礼,也不能行一献之礼;即使能行一献之礼,也不能行大飨祫祭先王之礼;即使能行大飨祫祭先王之礼,也不能行大旅祭五帝之礼;即使能行大旅祭五帝之礼,也不足以行祭天之礼。所以不能轻率地议论礼。


     子路为季桓子家用的邑宰。过去季氏举行岁时的祭祖,还不到天亮就开始,一整天还没祭完,天黑点起火烛继续。因为时间太长,虽然有强壮的身体,肃敬的诚心,大家都疲惫懈怠了。执事的人都站累了歪着身子,一只脚支撑着,倚靠着他物来应付祭祀,这实在是对祖先的大不敬。后来,有一次祭祀活动,子路参与。室内举行正祭时,室外的人送祭品到室门口,室 内的人接过祭品献尸;举行堂上傧尸时,堂下的人把馔具送到阶前,堂上的人接过馔具奉尸。天亮开始祭祀行事,傍晚大家祭毕结束。孔子听完说:“谁说仲由不懂礼呢!”




四、心得    1、什么是礼器。书上各种各样的器具,在祭祀、宴飨、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鼎、簋、俎,爵、斝、觚、觯、壁、璋、圭、璜各种各样的器物,各种等级。人在不同的祭祀中,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位置使用的器物不一样,礼制规定的,人伦规定的,以器行礼,使用的器物与身份相匹配。说礼也者,犹体也。礼好比人的身体,人的身体就如同是盛礼的器物,礼如果施用不当,就如同身体不完备。不完备的身体受之不福。
2、礼之灵活与不灵活。礼之多少,大小,高下,文素,不是死线一条,灵活。但不管礼多灵活,其致一也。
3、纪散而众乱。说人心有统帅,纪散而众乱,军纪松驰,涣散,因无礼行之。孔子说,我战则克,祭则受神。军纪涣散的军队克不了,因为不知礼。人心涣散则祭不受神,无神更谈不上有礼。军纪不可散,人心不可乱,以礼从之。
4、称。这一个字,使用的物品和等级身份匹配。站立的位置(位),和做的事情(德)区配,德位配,一个字就说清楚了。这个位置上不该有的器就不该有,人这个装礼的体就不能装,勿越;这个位置上该有的器就要装的满满的。
5、礼记中的阴阳。君在阼(阳),夫人在房(阴)。君西酌牺象(阳),夫人东酌罍尊(阴),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夫(阳)妇(阴)之位,阴阳之分,阴阳之动,和之至也。
6、礼之多、高、大、文为美,礼之少、小、下、素为朴。应少的不能多,应多的不能少。多的是人情,人道,少的是天道,天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0: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20-7-25 15:46 编辑

第七周  郊特性第十一


一、抄写







二、查字、词


臭xiu:气味

腶duan脩:加香料制成的干肉条。上菜的时候,先上腶侑,然后再上其他藐。这是贵气味而不贵口味之意。

大飨:此指诸侯互相聘问,主国国君设宴招待来宾。

飨、禘di:春季的飨礼、礿祭,都有音乐;秋季的食礼、尝祭,都没有音乐。飨,飨礼在阳。礿祭在春,春天属阳,飨礼、礿祭因而有乐。食礼以食为主,无酒无乐。尝祭为秋,秋天属阴,因而无乐。

鼎、俎zu:古代祭祀、宴飨 时盛放牲体的食器。牲为动物,动物属阳,故其数奇。笾豆:盛放蔬菜的食器,植物属阴,故其数偶。鼎和俎的数目是单数,笾和豆的数目是偶数,因为鼎、俎是盛放牲体的,牲体是动物,属于阳类,而笾、豆中盛放的多是植物,植物属于阴类,这合乎阴阳之义。


迩er: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古代可以多箭齐发的排箭,表示较短射程。邇,金文辵,行进、抵达尔,较短射程),表示较短的行程。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籀文将篆文字形中“爾”的下部省略,写成“尔”造字本义:动词,可到达的近处

庭燎:庭中用以照明的火距。按照规定,庭燎的数目是天子百,上公五十,侯、伯、子、男三十
觌di: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集市。覿,篆文卖,集市見,看到),表示在集市上相会。对于古代山重水隔的交通环境来说,集市是不同地方的人们相会交流的重要场所。造字本义:动词,借赶集之机相会。

白牡:白色的公牛。这是殷代天子祭天的牺牲。宋是殷的后裔,故可用,其余诸侯只能按当时王室用牲规定用牲。

钖yang:此指盾牌背面的金属装饰。

坫dian:小土台。两君会饮,主宾饮毕后,皆将饮空的酒爵放回坫上。这是诸侯之礼,大夫不得用。

禓shang:古代驱逐强鬼与疾疫的祭祀活动。也称傩nou

县xuan弧:古时家里如果生了男孩子,就在门左悬弓。

祊beng:正祭的次日在庙门外举行的绎祭,求神当在庙门外的西方。

丘乘sheng:古代井田制时的行政单位,所谓“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兵为乘",

粢zi盛cheng:供祭祀用的黍稷。粢,稷。盛,盛稷的容器。

墉:“庸”是“墉”的本字。庸,甲骨文倒写的“人”倒写的“其”,即“箕”凡,多人使用的“井”形夯地桩),表示用土箕挑土夯墙。有的甲骨文加“攴”(持械击打),强调用杵、桩夯土。有的甲骨文将倒写的“人”写成,将倒写的箕形误写成双手。金文其,即“箕”爿,即“牆”的省略),强调用土方夯墙。有的金文写成上下两个其(,表示地面用土箕向墙上传递泥土,墙上向墙下传递倒空的箕筐。有的金文误将倒写的其)写成“用”,并以“用”作为声旁。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当“庸”的“夯土墙”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土”另造“墉”代替。造字本义:名词,用泥土夯筑的护城墙郭,是最早的长城。

柴:燔柴。古代祭天时,在地下堆积薪柴,并将牺牲、玉帛放在薪柴上一道燔烧,使烟气和牲肉的馨香味上腾于天,请天神享用。

骍xing:赤色。此指赤色的牛犊。

大蜡zha八:年终的祭祀。八:大蜡所祭的八神,先啬se、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先啬为八神之主。即教导人们稼穑耕耘者,或说即农神。啬,通穑。

邮表畷zhui:田畯在田间所设的庐舍。畷,通缀。

菹zu:腌菜。

鸾刀:刀柄环上有铃的刀。古代祭祀时切割牲体时使用。

缁布之冠:缁布冠,古代一般百姓成人时戴黑色的布冠。

缁: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淄”的省略,表示浸渍。緇,金文糸,丝甾,即“淄”),表示浸渍丝品。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浸染、浸黑丝品。

緌rui:冠两侧用于固定冠的缨带,在颈带处打结。

敝: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帛绢布匹,借代衣物。敝,甲骨文巾,绢布攴,手持器械),表示持械捶打衣物,即老旧衣物经不起捣衣洗涤,而致破败。有的甲骨文在“巾”上加两点指事符号,代表巾帛的碎片。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衣物陈旧而破败

喻其志也:“服弥尊则当思所以称之,晓喻冠者之志意,务令充大以称其服也。”所加之冠越来越尊贵,冠者就会思考志向、行为要与之相称,即要有远大的志向,宏大的作为。

敬其名也:名为父母所取,因此要敬其名,行冠礼以后取字,便是成人,不得随意称名,非君、父,他人皆称其字而讳其名。

昏礼不用乐:婚属阴礼,乐属阳气,不能以阳事干犯阳事,故婚礼不用乐。《曾子问》载:“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

昏礼不贺:婚姻之礼,意味着子代父,新妇代姑,新一代兴起,老一代衰落,从这一意义而言故不加庆贺。

血、腥、爓xun:血,谓祭初以血诏神于室。腥,谓朝践荐腥肉于堂。爓,谓沉肉于汤,次腥,亦荐于堂。

臭味未成:指未杀牲之前。未杀牲,还没有鲜血和腥气,所以说臭味未成。

焫ruo:烧。

馨芗xiang:指黍稷。芗,通香。

倞liang: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城墙上的瞭望高台。倞,甲骨文人,戍卒京,城墙上的瞭望高台),表示城墙上的守卒。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京”写成。造字本义:身强力壮的卫兵。

肵qi:指肵俎,放置心舌之俎。此俎与他俎不同,由主人亲自进献进尸,用以表示尊敬。

首也者,直也:首,升首之祭,即把牺牲之首进献给神灵。直,正。首为一体之正,进献的牺牲其他部位如牲体都只是一半,是不完整的,只有牲首是完整的,因此称为一体之正。

血祭,盛气也:取血而祭,说明牲体内有美善,又证明牺牲其气之盛。

腍ren:熟肉。

䣬zhan酒:盎齐、醍齐、沈齐三齐,较清明,无需过滤,只加清酒即可。




三、翻译

     天子南郊祭天只用一头牛犊,祭祀社稷则要用太牢牛、羊、豕三牲。天子到诸侯之国,诸侯招待天子用膳也只用一头牛犊,而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设宴则要用牛、羊、豕三牲,这体现了以诚为贵的道理。因此,天子不会食用怀孕的牲畜,祭祀天帝时也不会用怀孕的牲畜。

     天子南郊祭天所乘的大路车,驾车之马的五彩颈饰、腹饰只用一圈,而先路车驾车之马的五彩颈饰、腹饰各用三圈;次路车驾车之马的五彩颈饰、腹饰各用五圈。

     天子在南郊祭天时用牲血为祭品,祫祭先祖时用生的牲肉,而祭祀社稷之神和五祀之神时用在热汤中煮至半熟的牲肉,祭祀鬼神的小祭祀时才用熟肉,这是说明对至为崇敬的天神并不以食用的美味为贵,而是以气味浓郁为贵。诸侯朝见天子及互相聘问,宴席上酬酢的是郁鬯的香气。天子设宴招待来朝的各国诸侯,首先端上的是香料干肉条,也是以其香气为贵。

     诸侯互访,主国国君设宴招待来宾,如果宾、主都是诸侯,则宾、主酬酢献酒,都坐在三重席上;如果来宾是代表诸侯的卿,主君先行三献之礼,当来宾的介向主君回敬献酒时,主君就要把自己的三重席改为单席,与介的坐席相同。这叫做降低自己尊贵的等级来迁就卑者的身份。

     春天举行飨礼和礿祭时,要演奏音乐,而秋天举行食礼和尝祭时,不演奏音乐,这合乎阴阳之义。凡是饮酒,意在保养阳气;凡是吃饭,意在保养阴气。因此,春天举行礿祭而秋天举行尝祭,春天用飨礼招待孤子,秋天用食礼招待耆老,其道理是一样的,举行食礼和尝祭时不能演奏音乐。饮酒,意在保养阳气,所以要演奏音乐;食礼,意在保养阴气,所以不演奏音乐。凡是音乐,都属阳。

     鼎和俎的数目是单数,笾和豆的数目是偶然,因为鼎、俎是盛放牲体的,牲体是动物,属于阳类,而笾、豆中盛放的多是植物,植物属于阴类,这合乎阴阳之义。笾、豆中盛放的食品,都是水和土中所生长的。祭品不敢用人常吃的美味,不敢以品种的繁多为贵,因为祭品的意义在于用以与神明交接。

     天子宴飨来朝的诸侯,当宾客进入庙门时,乐队奏起《陔夏》,来表示和悦和尊敬。天子酌酒敬诸侯,诸侯饮毕又回敬天子,天子饮毕后音乐也恰好停止。孔子曾多次赞叹这种美好的礼仪。主、宾相互敬酒酬酢一轮,宾放下洒爵不再饮,然后乐工就登阶上堂唱歌,意在颂扬主、宾的德行。歌唱者在堂上,笙、管乐手在堂下,这表示以人声歌唱为贵。乐,由阳而产生,礼,由阴而制定,阴阳和谐协调,万物各得其所。

    诸侯朝聘进贡的物品没有规定,这是要区别不同土地所适宜生产的物品,根据距离天子的远近来制定各国朝聘的次数和贡品。陈设贡品,龟放在最前列,因为龟能预知吉凶休咎。其次是铜钟,放在前、后贡物的中间位置,因为铜钟,放在前、后贡物的中间位置,因为铜钟起着调和协同的作用。陈列虎豹之皮,是表示天子能够镇服四方之威猛者。陈列束帛加璧,是表示天子之德让诸侯归服。

    庭中摆设照明火炬一百个,僭用天子之庭的火炬数目,这是从齐桓公开始的。大夫僭用诸侯之礼奏《肆夏》迎宾,这是从晋国大夫赵文子开始的。

    国君到他国朝觐,大夫为随从,私下晋见他国国君,这是不符合礼仪的。大夫手持玉珪出使他国,是要证明自己的诚信。不敢私下晋见他国国君,是为了表示对自己国君的尊敬。如果大夫竟然也准备陈列在庭中的礼品去私下晋见,那还怎么能像诸侯之庭呢?作为臣子,不能背着国君有个人的外交,表示不敢对国君有二心。大夫宴飨国君,这是不合礼仪的。大夫的势力过强,国君可以杀掉他,合乎道理,这从鲁国“三桓”开始。

    天子没有做客的礼仪,因为天下没有人敢当天子的主人。国君到臣子家里去,臣子要请国君从主人走的阼阶升堂,而不敢以房室的主人自居。觐礼是诸侯朝见天子之礼,天子是不应下堂接见诸侯的。下堂接见诸侯,那是天子的失礼,这从周夷王以后才有的。

    诸侯在庭中四面都悬挂钟磬乐器,祭天的牺牲用白色的公牛,击奏玉磬,让舞队手持着带金饰的红色盾牌,戴着冕,跳《大武》舞,乘着大路车,这都是诸侯僭用天子之礼的行为。大夫家的大门前筑起高台,门内又设了屏风;堂侧建起了放置空酒爵的土台;穿着中衣衣领上镶着红边,还绣着斧形的纹饰,这都是大夫僭用诸侯之礼的行为。所以,天子的势力衰微,诸侯就僭越天子;大夫的势力强大,诸侯就受到威胁。诸侯之间相互尊崇,抬高地位;大夫之间不通过国君私下互访,拿着财货送礼往来;贵族们为了私利相互贿赂,这样一来天下的礼制就全乱了套。

    本来诸侯不能设天子的祖庙,大夫不能设诸侯的祖庙,但现在有把国君的祖庙设到大夫自家里的,这是不合礼仪的,这种事是从鲁国的三桓开始的。

    天子要保存前代两个王朝的一裔,这是尊重前朝的贤者。但这种特殊的礼遇只适用于前两个朝代。诸侯不敢将已失国而寄寓在本国的国君当作自己的臣子,但这仅限于寄居在国君本人而不包括其子孙,所以古时候寄居他国的诸侯没有继承人。

    国君视朝时面朝南方,这是面对着阳的意思;臣子上朝要面向北方,这是面向国君的意思。大夫的家臣不能再对大夫行稽首叩拜已是大夫拜君之礼,这不是尊重家臣,而是由于稽首叩拜已是大夫拜君之礼,因此不能再让家臣稽首拜大夫,以避免大夫成了国之正君。

    大夫有所进献于国君,不亲自前去,而是派家臣去送;国君对大夫有赏赐,大夫也不用上朝去当面拜谢,这是为了避免国君再向自己行答拜之礼。

    乡里人举行驱除疾疫恶鬼的祭祀,孔子穿着朝服站在家庙阼阶上,慰问、关照庙室之神。

    孔子说:“举行射礼时有音乐来伴奏,射者是怎样听着与射箭相配的音乐的啊,是怎样知道音乐与自己射箭仪态仪容相配的啊!”孔子说:“作为士、国君让他参加射礼,如果他不会射箭也不能说自己不会,而要托辞说自己生病不能去,因为男孩子生下来门口就悬挂着弓,含义就是男子天生就会挽弓射箭的。”

    孔子说:“祭前致斋三天,一天举行祭祀,即使这样还害怕不够诚敬。而今却大斋戒的前两天击鼓,这是怎么回事呢?”

    孔子说:“该在王宫库门外举行的绎祭弄到库门内去祭,该在庙门外西边设祭求神弄到东边去求,该设在东方的朝市偏设在西方,这些都是失礼。”

    社祭是祭祀土地神,土是阴气之神,祭祀时国君面朝南立于社坛的北墙下,表示面对着阴。社祭总是用甲日,甲是纪日的初始日,用甲日是表示对社祭的重视。天子为天下百姓所立的太社,一定要承受霜露风雨的浸润,以贯通天地之气。所以亡国之社要盖上屋顶屏蔽起来,不让它接受天上的阳气。为被灭之国殷盖的毫社,三面封闭,唯在北墙上开个小窗,使它绝阳通阴,只通阴明。祭社,是尊崇土地神。大地承载万物,上天垂示星象,世间的财物都取之于地,伦理规范都效法于天,所以要尊敬上天而亲爱大地,所以要教育人们好好地报答大地。家里的土地神中是霤,祭土地就是祭中霤;国家的土地神是社,祭土地就是祭社,这都表示土地是立家,立国的根本。因此,唯有当里中举行社祭时,里中才会家家户户全体出动,全里空巷。唯有为社祭而举行田猎时,国中才会家家户户全体出动,人人出力。唯有为了社祭,各地丘,乘的民众都参与分摊,心甘情愿地拿出黍稷。这是为报答土地的恩情,返还自己初始的本性。

    仲春二月取火去焚烧田野的杂草。然后陈列清点车马器械,检阅统计士卒数目,国君新版在社坛前誓师,然后开始操练军队。指挥队伍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时而坐下,时而起立,以观察军队的服从与应变。然后派人去驱赶禽兽向士卒展示,令士卒韵羡猎获之利,以观察士卒能遵纪,不违令。这样做就能令士卒服从,不使其贪图私利。所以,经过这样训练的士卒,攻能克,在祭祀中能得到神的赐福。

   天子到四方巡察,先要燔柴告天。郊外祭天,迎接最长白日的到来,为了最隆重,最盛大地报答上天,祭祀之礼以日为主。郊祭的地方选择在南郊,因为南方是阳位。清扫地面而举行祭祀,体现了质朴自然。祭祀使用陶土制作的器具和葫芦,象征着天地自然之性。祭天在南郊举行,所以也叫做“郊祭”。祭天的牺牲用赤色的牛犊,是因为周代崇尚赤色,以牛犊为牺牲,是因为看重牛犊的“诚”。南郊祭天选择辛日,是因为周代的最初的郊祭的辛日,是冬至日。占卜郊祭的日期,天子要先到祖庙禀告,再到父庙里灼龟占卜,这是表示尊敬始祖而亲近父亲。占卜的当天,天子立于泽宫,挑选一起参加祭天典礼的人,亲自聆听有司宣布祭天礼仪的规定,表示听从教诲与劝谏。
    天子从泽宫回来,在王宫的外门库门内重申誓命,告诫百官听从;又在太庙内重申命令,告诫百姓。郊祭当天,天子穿着皮弁服听取有关官员报告郊祭的准备情况,这是教导百姓要尊敬君上。这一天,有丧事的人家不能哭,也不能穿丧服,百姓都走出门去扫除道路,并把新土铺在路面上,乡间的百姓在田头亮火炬照明,这些都不用发布命令,百姓都自觉地按照上级的意图去做。祭天的当日,天子内穿大裘,外披绣有日、月、星辰等图案的衮服,表示效法上天。头戴着冕,冕的前端垂着五彩丝绳串的十二条玉珠,是效法天之大数十二。乘坐着没有装饰的素车,是表示以质朴为贵。车上的旗帜有十二根飘带,旗上画有龙的纹饰并绣着日月图案,这也是效法天象。上天显现出日、月、星辰的天象,圣人懂得学习它、效法它,郊祭就是要彰显天道。祭天所用的帝牛,如果占卜结果说不吉,就要用稷牛来代替。祭天所用的帝牛,一定要在清洁的牛舍里饲养三个月,而稷牛只要是完整的就可以,这也是区别祭祀天神和人鬼的不同。
    万物本源于上天,人本源于祖宗,这就是祭天时要让始祖配祭上天的道理。郊天之祭,就是最隆重,最盛大的回报本始,返回本始。

       天子的大蜡祭,所祭有八神。从伊耆氏开始有了蜡祭。所谓蜡,就是索求的意思。周历每年十二月,要聚集万物、索求其神灵加以祭飨。蜡祭所祭祀的神灵,主要是祭“先嗇”,再要祭主管农事的“司嗇”,再要祭“百种”,以报答稼穑收获之功。还要祭飨田官之神“农”、田舍之神“邮表畷”及禽兽之神,这就体现了仁至义尽。古代的君子,只要使用了就一定要报答。迎来猫神,因为猫吃掉了危害作物的田鼠,迎来虎神,因为虎吃掉了危害农田的野猪,所以要把它们迎接来加以祭祀。还要祭祀堤防之神“坊”和沟渠之神“水庸”,也是因为它们有功于农事。蜡祭的祝辞说:“土壤回到大地上,水流回到壑谷中,昆虫不再危害庄稼,草木回到薮泽生长。”
      天子戴着皮弁、穿着素服参加蜡祭。穿着素服,是为老去的万物送终。腰系葛带,手执榛杖,比丧礼常规等级稍减。蜡祭,这就体现了仁至义尽。农夫参加蜡祭,身穿黄,头戴黄冠,让他们饮酒宴乐得到休息。在田野劳作的农夫,头戴黄冠,黄冠,黄色是草野之色,秋季草木黄落,因而采用黄色。
      大罗氏是负责为天子掌管鸟兽的官,诸侯进贡的鸟兽由他管理。进贡鸟兽的使者戴着草笠而来,这是表示对农夫的尊重。大罗氏将鹿和女子交给使者,让他们转交诸侯,并给诸侯带话。告诫诸侯说:“喜好田猎,沉湎女色,就一定会亡国。天子只种植瓜果供食用,不收敛久藏之种,不藏储财物与民争利。”
       蜡祭八神,要记录甲方年成的丰歉。如果四方风不调,雨不顺,收成不好,就不举行蜡祭,来节约百姓之财。四方哪一方风调雨顺年成好,哪一方就举行蜡祭,通过蜡祭聚会宴饮,让百姓去除疲惫,享受丰收之乐。蜡祭之后,就把谷物收藏起来,让百姓得到休息。所以蜡祭以后,君子就不再大兴土木征调民众了。


    祭祀常设的用于荐献的豆中盛放的腌菜,是水草的和美之气生成的;而肉酱,是陆地所产的兽肉制成的。祭祀最后为尸进献的漱口后所用的食物的豆,其中盛放的腌菜是陆地生产,相配的肉酱却是水中的物产。笾、豆中盛放的祭品,都是水中或土中所长。祭品不敢用人所常吃的美味,而以品种的繁多为贵,这是表示与神明相交、敬奉神明的意义,不是为了品尝味道。
    祭祀先王的供品,虽然可以吃,但不是人们爱吃的。祭祀时所穿的衮服,所戴的冕,所乘用的大路,可以陈列,看着威严、豪华,但不能平常就老是穿着,老是乘用的。《大武》之舞,气势雄壮,但不是供平常娱乐的。宗庙,威严壮观,但不是供平常居处的。宗庙祭祀所用的器具,虽然是可以使用的,但不是供日常生活方便拿来用的。所以,用于和神明交往的物事,与人们日常安乐适意的物事是不可等同的。
    酒醴虽然甜美,但祭祀时却以玄酒和明水作为上品,这是看重它是五味的根本。织品上的黼黻图案以刺绣纹饰虽然华美,但祭祀时却特别看重粗布,这是表示要返回到女工织品的初始。人们平常用着蒲席加竹席的坐垫,坐着很安适,但祭庙祭天时却要使用蒲草,秸秆编织的席子,这是因为祭祀的对象是神明。祭神的大羹肉汤不加任何调料,这是看重它原来的味道。天子祭天所用的大圭不加雕饰,这是看重它的质实纯朴。天子的乘车,涂刷着红漆,雕刻着高高低低的纹饰,但祭天时却乘用毫无雕饰的车辆,这是看重它的朴素。以上都是珍视物事的质朴纯真的本质而已,所以说,凡是用于与神明交接的事,和百姓享用安乐舒适的物事是全然不同的。在礼制中也只有这样崇尚质朴的安排,才是适宜的。
    祭祀器具鼎、俎的数目是奇数,而笾、豆的数目是偶数,这其中包含着阴阳的意义。黄目,用黄金刻镂成眼目之形为饰,是用来盛放郁鬯的上等酒樽。黄,依五行为中央之方色,目,是身体精气中显现清明的器官,称为黄目,是说把郁鬯斟入其中,而能让清明透澈于外。
    祭天,地扫干净即可举行祭祀,看着的是质朴。以醋调制的肉酱虽然味美,而祭礼陈列祭品却把大盐放在肉酱的前面,看重的是大盐乃天然原物产。百姓平常切肉用锋利的割刀,但祭礼分割牲体时仍讲究使用古时并不那么锋利的鸾刀,那是看重它的意义。因为切割时銮铃之声和悦,牲肉应声割断,要的就是这种和谐。

    冠礼的意义,冠礼三次加冠,第一次加的冠,是缁布冠。远古时,人们以白布为冠,到了斋戒时把它染成黑色。古代的冠是否有緌,孔子说:“冠有緌我没有听说过,不过,冠戴坏了,丢弃不用是可以的。”在阼阶之上为嫡子加冠,这是要明确嫡子的继承人的地位。在客位对冠者行醮礼,这是对冠者已是成人的尊重。三次加冠,越来越尊贵,这是希望冠者的德行,志向要与之相称。加冠后为冠者取字,以后就要以字相称,因为名是父母所取要予以尊敬,非师,长不能呼叫。周代常用的冠,叫“委貌”;殷代常用的冠,叫“章甫”;夏代常用的冠,叫“毋追”。斋戒和祭祀所戴的礼冠,周代叫“弁”,殷代叫“冔”,夏代叫“收”。三代又都用皮弁和腰间有褶子的白缯裙裳。没有大夫的冠礼,只有大夫的婚礼。因为,古时候要到五十岁才能受爵为大夫,而冠礼是在二十岁举行的,所以大夫怎么能有冠礼呢?诸侯有冠礼是夏代末朝的事。天子的长子,也是士,也行士冠礼。天下没有生下来就尊贵的人。诸侯的长子继位为诸侯,是让他们效法自己的先贤。将官爵授予人,要按着德行的高下分等级。人死了给予谥号,这是现在的做法。古时候,活着的时候没有爵位,死后也没有谥号。

    礼之所以可贵,贵在它的内在崇高的意义。如果失去了内在的崇高意义,只会摆摆笾豆、点点数的仪节,那是祝、史们干的事。所以说,礼的仪节是容易学会的,而其深刻的意义难以理解。真正懂得礼的深刻意义并且恭敬地遵守执行,那么天子就可以治理天下了。

    天地交配,而万物诞生兴发。婚礼,是自一世乃至万世的起始,是繁衍后代子孙的开端。娶异姓女子为妻,这是为了依附原来没有关系的家族,增强与异姓的联系。
    男方向女方致送聘礼要诚心诚意,不要说礼物不好之类的谦辞。要告诫新妇为人须正直诚信。诚信,是用以侍奉人的根本。诚信,是为了妇的德行。夫妇一旦同牢而食,同吃同喝了,那妇人就是夫家的人了,终身不能变改,所以大夫死了就不再改嫁。
    结婚之日,男子亲到女家迎娶,表示男先于女,是男刚女柔的意思。这就和天先于地,君先于臣的道理是一样的。
    迎亲时,男子捧着礼物交给女家,以宾、主之道与新妇相见,这样表示恭敬,要彰明男女之别。男女有别,然后才有父子之亲;父子相亲,然后才有君臣之义;君臣有义,然后制定礼仪;制定了礼仪,然后万物相宜,各安其所。如果男女无别,父子无义,那就与禽兽一样了。
    出门上车,新郎亲手把上车用的引绳交给新娘帮助登车,再亲自驾车,让车子走一段,表示亲自为新娘做了事。自己对别人的亲爱之举,就是要别人也对自己亲爱。尊敬人并亲爱人,把这种尊敬与亲爱推而广之,先王就是凭借这一点得到天下的。从女家大门出来之后,男人就走在前面,男人带领着女人,女人跟随着男人,夫妇关系的道理与准则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妇人,就是跟从别人的人:年幼时跟从父兄,出嫁后跟从丈夫,丈夫死后跟从儿子。夫,就是丈夫的意思。丈夫,就是用智慧领导别人的人。
    新郎迎亲要身着祭服,斋戒沐浴,禀告祖先和天地,这是将婚姻夫妇之道看作与鬼神祭祀一样的虔敬。婚后妻子就也是社稷之主,一家之主了,要继承祖先,繁衍后代,因此怎么能不虔诚地致以敬意呢?
    成亲的当晚,夫妇方要新房里同牢而吃,共食一器中的牲肉,表示夫妇是尊卑相同的。因此,妇人没有爵位,妇女都依从丈夫的爵位,座次席位也以丈夫的辈分和年龄来排定。
    远古时,食器都用陶器和葫芦,因为是崇尚天然。夏、商、周三代开始有夫妇共牢食用牲肉之礼,而器具则沿用了陶器、葫芦。
    成亲次日的黎明,新娘盥洗后拜见公婆,向公婆进献食品。公婆吃完后,把剩下的食物赐给新妇,显示对她的恩典。礼毕,公婆先从西阶下堂,然后新妇从阼阶下堂,这表示从此家事授给新妇管理了。
    婚礼不奏乐,因为结婚属于阴,而乐属于阳。举行婚礼,也不庆贺,因为结婚意味着新老兴衰代谢,新一代兴起,老一代衰落。

    有虞氏的祭祀,崇尚腥气。祭祀时用鲜血、生肉、半熟的肉,这是用腥气来敬神。殷人的祭祀,崇尚声音,在未宰杀牺牲之前,就先奏乐。乐曲奏过三章停止后,才出门迎牲。乐曲的呼号,就是用来召唤天地之间的鬼神的。周人的祭祀,崇尚香气,祭祀开始时用鬯酒浇泼在地上,让它的香气召神降临。用煮过的郁金草调配鬯酒,把它浇泼在地上,让它的香气渗入地下,达于渊泉。妥酒的酌酒浇泼地上,用的是玉质的圭、璋做柄的勺子,这是使用玉的润清之气。把酒浇泼在地上降神后,然后出门迎牲,这是为了先致气于阴,给地下的神灵送上香气。杀牲之后,把香蒿配着黍稷焚烧,让烟气弥漫于墙屋之间,然后为尸酌酒置于席上,将香蒿、黍稷和牺牲的油脂混在一起燔烧,这是让阳气上腾,招致神灵到来。凡是祭祀,都要谨慎地做好这些礼节。人死后,其灵魂归于上天,这是阳;形体归于地下,这是阴,所以祭祀时要阴阳神灵兼顾,既要到天上求阳,也要到地下去求阴。殷人是先到天上去求阳的,周人是先不对劲地下求阴的。

     祭祀,杀牲时,祝要用币在室中告祭于神;杀牲后,尸坐在堂上受飨;牵牲入庙时,要用币在庭中告祭于神;杀牲后献上牲首,要放大室中北墙下。正祭时,祝致辞于神主,广求众神而祭,祝致辞祭祀于庙门之外。因为不知道神到底在哪里:是在那里吗?是在这里吗?或者是在离人更远的地方呢?在庙门之外设祭,大概是到远方去求索神灵而祭吧?

    “祊”说的是“倞”,“倞”是求索的意思;“肵”说的是“肵俎”,就是敬的意思。祝辞中所说的“富”,就是福的意思。把牺牲的牲首进献于室,因为牲首为牲体之正。“相”,就是劝侑尸飨食。“嘏”,是赐福,是尸将神灵享用过的福胙给予主人,祈祝福禄长久,福禄广大。“尸”就是神主。祭祀时献的毛、血,是要向神报告所用牺牲内里美善,外观完整。报告牺牲内里美善,外观完整,是以牲体内外皆善为贵。用牲血祭神,因为血是牺牲的精气,证明其气之盛。而用肺、肝、心来祭神,是看重它们是生发生气的器官。用黍稷加肺祭祀,用五齐加明水祭祀,以饮食飨神灵,这是为了报答阴气。将香蒿和牲的肠间脂肪燃烧,升牲首于堂,以香气歆神灵,这是为了报答阳气。用承接的露水滤清五齐,让初成的浊酒清亮明洁。所谓滤清,就是让酒变得清新。之所以把承接的露水称为“明水”,是由于主人明洁清亮,此明水才能得到,才能造成。

   国君在祭祀时要两次拜礼再稽首,袒露左臂亲自切割分解牲体,这是表示对神灵的最高的尊敬。最高的尊敬,就意味着顺从。跪拜,是表示顺从;稽首磕头,是表示最顺从;袒露左臂,是表示完全彻底地顺从。
   祭于祖庙时,自称“孝孙”,祭于父庙时自称“孝子”,这是嫡系子孙以伦理的名义来称呼的。诸侯和卿大夫在祭祀祖父以上的祖先时自称“曾孙某”,这是以国家的名义自称的。祭祀中的相,辅助礼仪的施行,要由主人自己致敬神灵,完美地表达对神灵的敬意,而尸是代表神灵的,无需谦让。祭祀时,无论是进献生鲜的牲肉、肢解切割后的牲体、半熟的牲肉、还是煮熟的牲肉,哪里还能知道神灵究竟享用了什么?这只是主人完美地表达对祖先,对神灵的敬意而已。

   把尸迎入室内之后,举起斝、角酒具行礼致敬,祝要提示主人安排尸坐下。在古代,尸无事时都站立着,只有在饮食时才坐下。尸,是神灵的象征;祝,传达神灵的指令。

   祭祀用的醴酒要用茅草加以过滤,酒色清明再加调和,才能明酌敬神。盎齐、醍齐、沈齐三齐为“䣬酒”,比较清明,无需过滤,只加清酒即可饮用;郁酒要兑盎齐,就期间嗯象事酒、清酒与盎齐都与昔酒兑在一起一样。

   祭祀,有的是为了祈求福祥,有的是为了报答恩典,有的是为了消弭兵灾祸疾。

   斋服,穿着是玄色,玄衣,玄裳,玄冠,因为黑色是幽阴之色,鬼神处于幽阴之地,因为此穿着玄服思念处于幽阴之地的亲人。所以,君子如果专心致志地斋戒三日,一定能够见到自己要祭的神灵。



四、心得
1、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性。这个特性如《礼器》中的“有以少为贵者”。崇尚质朴才能与神明交接,不可多也,不可寡也。在礼产生之初,凿地为酒樽,双手捧手而饮,抟土为鼓槌,即使这样简陋,也可以向鬼神致敬。祭品不足而敬有余。祭品再足,人心对天地的敬不足,淫祀无福。礼之所以可贵,贵在它的内在崇高的意义,贵在内之为尊,外之为乐,少之为贵。礼装礼器,礼不诚敬,装金装玉也是失礼。
2、合阴阳之义。动物,为阳,为奇;植物,为阴,为偶。鼎和俎盛动物,笾和豆盛植物。阳器盛阳物,阴器盛阴物,合乎阴阳之义。阴阳是天定好了的了,各自归位,顺合乎阴阳之义就行了,阴阳要有义。从人上来说,就是男人为阳,女人为阴。从静上说是纯的,素的。但它又是动的,男人部分与女人部分和合为完整的人,动的时候也要纯,素。父子亲是义,妇从夫是义,义生而礼作。
3、气。用祭品下沉地的气,致气于阴;用祭品燔烧上升的气,致气于阳。看不到的气,又真实存在的气,冒的是阴气还是阳气,还是阴阳混杂的气,从人的内在冒出来的气里面包含的信息不用解说员,人都会感觉到。结合现在周易的学习,从底层进行气的修改,说来玄妙,但真的又是那么的真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31 14: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20-8-1 15:12 编辑

第八周   内则第十二


一、抄写






二、查字、词

栉zhi:梳篦。此指梳头。


縰xi:即遮盖头发的布帛。此指以布帛遮盖头发。


笄ji:簪子。男子有二笄,一以固发,一以固冠。此笄乃固发之笄。


髦mao:一种假发。据说类似幼年的发型,或似刘海。


搢ji: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授与。搢,篆文手,按、插晋,授与),表示将所授的标志物插入帽子或发髻。造字本义:动词,将外部所授与的身份、地位标志的物插入帽子或发髻。


笏hu:用来记事的玉、象牙或竹木制成的条形牌版,后成为礼仪性的器具。


纷帨shui:拭物的佩巾,类似后世的手巾。


砺:磨刀石。


小觿xi:解小结的工具,用象骨制成,锥形。


金燧:利用阳光取火的铜镜形的器具。晴则以金燧取火于日。


玦:古代射箭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指套,骨制,拉弦时用以保护手指。


捍:射箭时套在左臂上的皮套。


管:笔管。


遰shi:刀鞘。


木燧:钻木取火的工具。阴则以木燧钻火也。


偪bi:用布帛束于膝至足,类似后世之绑腿裹脚。


綦qi:鞋带


縏袠pan zhi:縏,小囊也。是装针线等物品的小囊。


衿jin缨:动词,系。缨,五彩丝带。此指女子许嫁之缨,是表示自己已有所属。


燠yu: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深邃。燠,篆文火,热奥,深),表示在内部的深处发热。造字本义:动词,堆埋或包裹,使之由内部的深处发热


槃pan:同盘,承接水的木盘。古人洗手,要用匜盛水,倒在水上,下边用盘接水。


酏yi:稀粥。


芼mao:菜


菽:豆的总称


蕡fei:大麻子。


黍:黄米。


粱:即粟,北方俗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


秫shu:稷之黏者。


免wen:新鲜的。


薧gao:干的。


滫xiu:久泔也,疑指使食品稍作发酵变柔软。


瀡sui:齐人滑曰瀡,或指勾芡使食品柔滑。


凡内外:全家所有人,包括仆隶,不分男女,尊卑,长幼都包括在内。


敛枕,簟dian:是因为不欲人见已亵者。簟,指贴身的竹席。


衽ren:卧席。这里意为躺卧。


箧qie:小箱子。


襡du:收藏。


杖、屦ju祗zhi敬之:杖、屦是尊者服御之重,弥须恭敬,故云祗敬之,勿敢逼近也。


敦chi、牟mou:盛黍稷的两种食器。


卮zhi:酒器。


匜yi:盛水的器皿。


揖游:俯身走路。揖,俯身。游,行。


哕yue:干呕,要吐又吐不出来。


噫ai:打饱嗝。


睇di视:斜视。


洟ti:鼻涕。


撅gui:撩起衣裳。


亵衣衾不见里:贴身的内衣和被子不能让里子显露出来。


燂xun:烧热。


靧kui:洗脸。


和灰:蘸着草木灰汁。古代使用草木灰来清除污垢,洗涤衣物。


篚fei:盛东西的竹筐。


湢bi:浴室。


啸:读为叱。指大声说话,呵叱。


贻yi:遗留。


稰xu、穛zhuo:稰,指成熟后收获的谷物。穛,指未完全成熟而收获的谷物。


醷yi:梅浆。


脍kuai:细切的肉。


臐xun:羊肉羹。


膮xiao:猪肉羹。


析稌tu:淘过的米。析,原讹为折。析通淅,淘洗。稌,稻。


和糁san不蓼liao:指上文肉羹加入调料和米屑拌成的面汤,但不加蓼菜。糁,用碎肉和米粉制成的羹。


卵kun酱:用鲲鱼子制成的酱。


卵盐:大盐。盐大如鸟卵,故名。


腒ju:干雉。


麕jun:獐子,似鹿无角。


蜩tiao:蝉。


薤xiie:又名藠头,一种菜蔬。


鲂fang:即鳊鱼,属鲤类,体高呈菱形。


尻kao:屁股。


丑:肛门。


庮you:恶臭。


泠ling:通零。


毳cui:毛与毛结聚。


皫piao色:羽毛变色而无光泽。


鹄hu:天鹅。


鸮xiao:猫头鹰。


舒凫fu:鸭子。


秩膳:常置的美味。


宪: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欲望、动机。憲,金文网罩,表示抓捕、关押目,眼光、看法),表示限制私心偏见。有的金文加“心”欲望,动机),强调对私欲的限制。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限制个人偏见、私欲的最高法令。文中指养之为法其德行。


惇dun史:敦厚之史。指老人有善言美德,记录下来作为敦厚之史,做众人的榜样。


刲kui:割。


刳ku:从中间剖开再挖空。


糔溲xiu sou:加水调和米粉。


钜ju: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大。鉅,篆文金,金属巨,大),表示大型金属器具。造字本义:名词,大型坚硬的金属器具


镬huo:蒦,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獲”的本字,表示捕获猎物。鑊,甲骨文鬲,煮锅隹,鸟兽猎物),表示烹煮鸟兽猎物。金文以“金”(金属)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鬲”,并用“蒦”(獲)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隹”,强调金属煮具。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烹煮鸟兽鱼肉的大铁锅。


肝膋liao:肠间脂肪。八珍之八。


燋jiao:通焦,烤焦。


狼臅chu:指胸腹腔中脂肪,或即板油。


箧qie笥si:放衣服的箱子。方曰“箧”,圆曰“笥”。


襡器:指收藏的套子。


咳hai:颔。


劬qu:慰劳。


书计:识字和算术。书,指六书,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造字之法。计,指九数,即九种计算方法。


襦ru:里衣。


袴ku:下衣。幼童不用帛做内衣和下袴,是为了防止奢侈。


枲xi:麻,纤维可织布编绳。


织纴ren:织缯帛。组、紃xun:丝带。



三、翻译

      天子命令冢宰对天下百姓进行道德教育。儿子侍奉父母,鸡开始啼叫就都起床洗手洗脸、漱口、梳头、用布帛盖上头发,插上头发簪固定,系上发带,整理假发做的刘海,戴上帽子,系好帽带,穿上玄端衣裳,系上蔽膝,腰间扎上大带,把笏版插入腰带中。身上左右佩带常用之物。左边佩带有手巾、小刀、磨刀石、解绳带小结用的锥棍、利用日光取火的铜燧,右边佩带有射箭拉弦时拇指上带的指套、戴在左臂防护用的皮套、笔管、刀鞘、解绳带大结用的锥棍、钻木取火的木燧。扎好绑腿裹脚,穿好鞋,系好鞋带。



     媳妇侍奉公婆,如同侍奉父母一样。鸡开始啼叫就起床洗手洗脸、漱口、梳头,用布帛盖上头发,插上发簪固定,系上发带,穿上黑色的绡衣并在腰间束好绅带。身上左边佩带手巾、小刀、磨刀石、解绳带小结用的锥棍。利用日光取火的铜燧,右边佩带针、钥匙、线、细丝绵,都装在放杂物的小囊里;还有解绳带大结用的锥棍、钻木取火的木燧,这些物品都用五彩丝绳系好。穿好鞋,系好鞋带,然后到父母、公婆的住所请安。
     到了父母、公婆的住室,要低声柔气的嘘寒问暖,如果父母、公婆身有疾病痛痒,就要恭敬地给他们按摩、搔痒。父母、公婆出门进门,或在前或在后,恭敬地扶持他们。给父母、公婆端上盥洗用水,年少的捧着盆接水,年长的手执容器从上方浇淋,请他们洗手洗脸,洗完后递上手巾。然后问他们想吃什么,恭敬地进献上,和颜悦色的态度让父母、公婆感到温暖。端上秱粥、稀粥、酒、醴酒、菜、肉羹、豆子、麦饭、大麻子饭、稻米饭、黍米饭、白粱米饭、黏米饭,让他们按照需求选用。还要加上枣子、栗子、饴糖、蜂蜜让味道甘甜,用新鲜的或晾干的堇、荁、白榆皮、刺榆皮来调和食物,让食品变柔变滑,用油脂调和,使其肥润可口。父母、公婆都品尝过后,才能告辞离开。


    未行冠礼的男子,未行笄礼的女子,每天鸡刚啼叫就都起床盥洗、漱口、梳头、扎裹头巾,整理假发做的刘海,把头发左、右束为两个髻,衣服缨带上系有绣囊,都装有香料。在天色将明而未明时,去向父母请安,问:“早饭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如果父母已经吃过了,就可以告退,如果还没有吃,那就帮助兄长侍奉准备馔食。


     家中所有的人,不分男女、长幼、尊卑,每天鸡刚啼叫,就都要起来盥洗、漱口,穿好衣服,把枕头和席子收起来,洒扫卧室、庭堂和院落,布置坐席,各自从事自己要做的事情。只有小孩子可以早睡晚起,随他想怎样,吃饭也可以不定时。


    儿子是命士双下的官员,和父亲住在不同的院落里。天将明而未明时就去朝见父母,恭敬地献上甜美的食物侍奉老人早餐;日出后告退,然后各自从事自己要做的事情;日落后,要到父母那里去请安问候,也要恭敬地进献美味的食物侍奉老人。


    父母、公婆如果将要坐下,儿子、媳妇就要捧着席子,请示铺设坐席的朝向。父母、公婆如果将要躺卧,长子、长媳就要捧着卧席,请示铺设卧席头脚的朝向。少子、少媳拿着坐床,让父母、公婆先坐下等候,侍者搬来几让父母、公婆可以优待凭依。每天起身后,要将父母、公婆铺垫的席子和贴身的细席收卷起来,把裤子悬挂起来,把枕头放进箱子里,把贴身的细席收藏起来。
     父母、公婆的衣服、被子、贴身的细席、枕头、几是不得随便移动的,老人的手杖、鞋子更要恭敬对待,不要随便去碰触。父母、公婆吃饭用的敦、牟,喝酒用的器具,都不能擅用,只有等老人吃过后,儿子、媳妇接着吃剩下的食物时才可使用这些器皿。日常饮食的物品,儿子、媳妇若不是接着吃父母、公婆剩下的食物进了是不敢擅自动用的。
     如果父母都健在,早晚日常饮食,由儿子、媳妇帮助他们吃完剩下的食物,要吃干净,不再有剩余。如果是父母去世而母亲尚存,日常的饮食就由长子侍奉陪同,母亲吃剩下的食物,由长媳和其他的儿子、媳妇帮助吃完,也要吃干净,不再有剩余。父母吃剩下的食物中有美味可口、柔滑的,就由小孩子们把它吃掉。


     在父母、公婆的住所,他们有事使唤,要先用”唯“答应,然后恭敬地回话。在父母、公婆跟前,进退转向都要谨慎庄重,升降堂阶,出入门户,俯着身子走路,不敢干呕、打饱嗝、打喷嚏、咳嗽、打呵欠、伸懒腰、不能一只脚站立、也不能歪斜地倚靠着什么站立、不敢歪着头看或斜视,不敢吐唾沫、流鼻涕。在老人跟前,感到冷了也不敢添加衣服,感到痒了也不敢伸手搔挠。在父母、公婆跟前,不是为长者干力气活,就不敢脱衣露臂,不是蹚水就不撩起衣裳,贴身的内衣和裤子不能让里子显露出来。
    父母脸上的口水和鼻涕要及时地帮着擦干净,不能让人看见。父母的冠带、衣裳脏了,请求为父母蘸着草木灰汗清洗干净;衣裳开裂了,请求为父母穿针引线缝好补好。每五天一次就烧好热水让父母洗澡,每三天一次让父母洗头。这期间如果脸脏了,就热些淘米水让他们洗脸;如果脚脏了,就烧些热水让他们洗脚。年少的侍奉年长的,卑贱的侍奉尊贵的,都遵循这样的规矩去做。


     男人不过问女人的家务事,女人不过问男人的公事。如果不是祭祀和办理丧事,男女之间不能用手交接传递器物。如果必须用手交接传递器物,那么女子把器物放进竹筐里传递交接;如果没有竹筐,那么男女都先坐下,一方把东西放在地上,然后由另一方取走。外院与内宅不使用同一口井,男女不使用同一间浴室洗澡,不使用同一张寝席,相互之间不借用东西。男女的衣裳不能混着穿。家门内说的话不传出家门外,家门外讲的话也不传入家门内。
     男子进入内宅,不可大声说话也不可用手指指划。夜晚要出行要点燃火把,没有火把就不外出。女子出门,要把脸遮掩起来,夜晚行路也要点燃火把,没有火把就不外出。走路,男人走在右边,女人走在左边。

    儿子、媳妇孝敬父母、公婆,对父母、公婆的命令不违背、不怠慢。父母、公婆如果赐给饮食,即使不喜欢吃,也要尝一些,然后等到父母、公婆说可以离开了再离开;父母、公婆赐给的衣服,即使不喜欢穿,也要暂时穿上,然后等到父母、公婆说可以离开了再离开;父母、公婆分派自己干的事情,中途又派别人来代替自己干,自己即使不想让别人干,也要姑且交给来代替的人去干,姑且让来代替的人去干,等他干不完干不好之后,自己再重干。
    当儿子、媳妇辛勤工作时,父母、公婆虽然非常心疼他们,也姑且就听任他们去辛苦而不能不让他们干,宁可让他们多休息几回。
    如果儿子和媳妇不孝敬,也不用生气坦然,姑且先对他们进行教育。如果对他们进行了教育也不改,而后就对他们进行谴责;如果对他们进行了谴责也不改,那就把儿子赶出门、把媳妇休掉,但不在外说儿子、媳妇失礼的过错。


    父母有了过失,做儿女的要低声下气、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地加以劝谏。劝谏如果不听,做儿女的更加恭敬、更加教顺,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次劝谏;如果父母因为劝谏而不高兴,与其让父母得罪于乡、党、州、闾,那还是宁可自己犯颜苦劝。如果因此使父母生气、不高兴,而拿着棍子把自己打得流血,那也不敢埋怨恼怒,而是更加恭敬、更加孝顺。


    父母对贱妾及庶子、庶孙十分宠爱,即使父母去世,也要秉承父母的遗愿终身疼爱他们。儿子如果有两个妾,父母喜欢一个,儿子喜欢另一个,那么无论是衣服饮食,还是做事,儿子喜欢的那个妾都不敢和父母喜欢的那个妾相攀比,即使父母去世了也不改变。儿子认为自己的妻子很好很合适,但父母不喜欢,那就把妻子休掉。儿子觉得自己的妻子不好不合适,但是父母说”这个媳妇善于侍奉我们“,那么儿子就要以夫妇之礼对待妻子,终身都不改变。


    父母即使去世了,儿子将要做善事,想到这会给父母带来美名,就一定果断地去做;将要做不善的事,想到这会给父母带来羞辱,那就一定不能贸然去做。


    公公去世,婆婆就要告老,把家庭事务交付给长媳。长媳办理祭祀、招待宾客等事务,都要向婆婆请求,不敢专断,众妇则要向长媳请示。公婆让长媳主事、做事,长媳不要懈怠,不要不友爱,不要对介妇无礼。公婆如果让介妇主事、做事,介妇也不敢和长媳抗衡,不敢和长媳并肩而行,不敢像长媳一样发号施令,不敢和长媳平起平坐。


    凡是做儿媳妇的,公婆没有发话让回自己的居室,就不敢告退。媳妇有私事,不论事大事小一定要先请示公婆。
    儿子、媳妇没有属于个人的财货,没有属于个人的牲畜,没有属于个人的器物,不敢私自把家里的东西借出去,不敢私自把家里的东西送别人。
    媳妇如果得到自己兄弟馈赠的饮食、衣服、布帛、佩巾、香草,接受后要献给公婆。公婆接受了,媳妇就感到高兴,如同自己刚接受了亲友馈赠时一样;如果公婆又把东西返还赐给自己,就要推辞,推辞不过,就像再次受到赏赐一样,收藏好以等待缺乏的时候。儿媳若有娘家兄弟,想给娘家兄弟送东西,一定要先报告公婆,说明原因,公婆将要送的东西赐给儿媳,儿媳再拿去送给娘家兄弟。


    嫡子、庶子要敬重奉事家族的大宗、宗妇。嫡子、庶子即使富贵了,也不敢以富贵的身份排场进入宗子家;虽然车马多、徒众多,也要停在宗子家的大门外,简简单单地进入宗子家。自己的子弟如果被赐予器物,如衣服、裘皮、被褥、车马,那就从中挑选上等的献给宗子,而后自己使用次一等的。如果要给宗子家所进献的物品不符合宗子的身份,就不敢将它们带入宗子家门,不敢倚仗自己的富贵凌驾于父兄宗族之上。如果嫡子、庶子富有,祭祖时则准备两头牺牲,要将好的一头献给宗子。宗子祭祖,小宗夫妇都要斋戒助祭于宗子家,大宗祭祖完毕,小宗才敢回家祭祀自家的父、祖。


   饭类:黄黍饭、稷米饭、稻米饭、白粱饭、白黍饭、黄梁饭六种谷物,每种谷物还分为成熟时收获品和未成熟时收获品两类。
   加馔时的膳食有:牛肉羹、羊肉羹、猪肉羹、烤牛肉,这两种食物排在第一行,放在北边,从西侧排放;肉酱、切成大块的牛肉、肉酱、切细的牛肉,这四种食物排在第二行,从东侧排放;烤羊肉、切成大块的羊肉、肉酱、烤猪肉,这四种食物排在第三行,从西侧排放;肉酱、切成大块的猪肉、芥子酱、切细的鱼肉,这四种食物排在第四行,从东侧排放。以上四行十六豆,是下大夫的食礼规格。如果将野鸡、兔子、鹌鹑、鷃雀这四种食物排在第五行,那就是上大夫的食礼规格。
   饮料:每种醴都包括清醴和糟醴两种,稻醴,有清醴和糟醴,黍醴有清醴与糟醴,粱醴有清醴和糟醴;有时以粥为醴,有用黍煮的粥、酢醋、水、梅汁、寒粥。
   酒:清酒和白酒。
   进献的笾、豆中所盛放的食物:大豆糗饵、米饼粉酏。
   国君燕食的食物:蚌蛤酱配菰米饭、野鸡羹、麦子饭、配肉羹和鸡羹,大米饭、配犬羹和兔羹 ,上述肉羹都要加入用佐料和米屑调制的汤,但不加蓼菜。烹煮小猪,要用苦菜将其包起来,并在猪腹里填入蓼菜;烹煮鸡,加入醢酱,在鸡腹中填入蓼菜;烹煮鱼,加入鱼子酱,在鱼腹中填入蓼菜;烹煮鳖,加入醢酱,在鳖腹中填入蓼菜。吃干肉条时要配上蚂蚁卵做的酱;吃肉羹,要配上兔肉酱;吃麋鹿肉片,要配上鱼肉酱;吃细切的鱼肉,要配上芥子酱;吃生鲜麋鹿肉,要配上醢肉糜酱;吃桃干、梅干,要配上大块盐巴。

   根据四时节候安排饭食,调和饭食要像春天般温和,调和羹汤要像夏天般火热,调和酱料要像秋天般爽凉,调和饮品要像冬天般冰寒。
   凡调和食物之味,春季多用酸味,夏季多用苦味,秋季多用辛味,冬季多用咸味,无论哪个季节,都要用滑柔甘甜的佐料加以调和。
   肉鱼与饭食的搭配,牛肉配大米饭,羊肉配黍米饭,猪肉配稷米饭,狗肉配白粱米饭,鹅肉配麦子饭,鱼肉配菰米饭。
   春天适宜吃羊羔、小猪,用牛油烹调;夏天适宜吃干雉、干鱼,用狗油烹调;秋天适宜吃牛犊、小鹿,用猪油烹调;冬天适宜吃鱼、鹅,用羊油来烹调。


   牛肉干、鹿肉干、野猪肉干、麋肉干、獐子肉干,其中麋、鹿、野猪、獐子都可以切成大片裹着藿香叶生吃。野鸡羹、兔羹都用菜拌着吃,还有雀、蝉、蜂、木耳、菱角、枳椇、枣子、栗子、榛子、柿子、瓜、桃子、李子、梅子、杏、山楂、梨子、姜、桂等。


   大夫平时的饭食,如果有切细的肉就没有肉干,如果有肉干就没有切细的肉;士平时的饭食可以有肉羹和大肉块,但不能重设。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吃饭一定要有肉。


   搭配细切的肉,春季用葱,秋季用芥子酱。搭配小猪,春季用韭菜,秋季用蓼菜。凝脂用葱来搭配,汤油用薤来搭配。牛、羊、猪三牲用食茱蓃搭配,用醋来调味,其他兽肉用梅酱调味。鹑羹、鸡羹都要拌上蓼菜。鳊鱼蒸着吃,小鸟、野鸡烧烤着吃,这些食物都有香料,但不拌搭蓼菜。


   不吃幼鳖。吃狼肉要去年肠子,吃狗肉要去掉腰子,吃狸肉要去掉正脊,吃兔肉要去掉屁股,吃狐肉要去掉头,吃猪肉要去掉脑,吃鱼肉要去掉肠子,吃鳖肉要去掉肛门。这些部位吃了都对人有害。


   肉去骨剥皮叫做“脱”,鱼刮去鳞片叫做“作”,枣子把表皮擦拭干净叫做“新”,栗子拣选没有虫咬的叫做“选”,桃子擦拭表皮的桃毛叫做“胆”,剜掉山楂、梨子的虫眼叫做“钻”。


   牛如果半夜里哞哞叫,它的肉有恶臭;羊的毛零落稀少且纠结,它的肉有膻味;狗的大腿内侧无毛且急躁,它的肉有臊味;鸟的羽毛变色无光且叫声嘶哑,它的肉有腐臭味;猪的眼睛总望向远处且睫毛相交,它的肉里有囊虫;马的脊背黑色且前腿有杂毛,它的肉如蝼蛄一样臭。小鸟的尾巴羽毛不满一握,就不吃;鹅的尾部的肉,天鹅和猫头鹰肋骨两侧的肉,鸭子的尾部的肉,鸡的肝,鸨的脾胃、鹿的胃,这些部位的肉都不能吃。


   不熟的肉,切成细丝的叫做“脍”,切成大片的叫做“轩”。还有一种说法是:麋肉、鹿肉、鱼肉切成大片,叫做“菹”;獐子肉切成细未调酱,叫做“辟鸡”;野猪肉切成大片,叫做“轩”;兔肉切成细未调酱,叫做“宛脾”。葱或薤切碎放在肉中,加醋搅拌会柔和软滑。


   羹和饭,从诸侯至老百姓都可以食用,这方面没有等级差别。大夫没有常置备的美食。


   大夫到七十岁就有存放食物的木架。在天子宫室中,序外两夹室,左夹室有五个阁架,右夹室有五个阁架。公、侯、伯的房中有五个阁架,大夫房中有三个阁架,士房中只有一个放食品的土台。


   凡养老之礼各朝不同:有虞氏用燕礼,夏后氏用飨礼,殷人用食礼,周人斟酌去取而兼用这三种礼。对年过五十的老人,在乡中行养老礼;对年过六十的老人,在国都行养老礼;对年过七十的老人,在大学行养老礼。此例天子、诸侯都通用。
   年过八十的老人,拜谢君王赏赐,以跪坐两次俯首至地行礼即可,双目失明的人也如此;年过九十的老人,可以请人代受君王的赏赐。关于用餐,年过五十的老人,可以享用较精细的粮食;年过六十的老人,家里储备有肉食,可以保证常有肉吃;年过七十的老人,正餐之外要保证随时可以有吃的;年过八十的老人,可以时常吃到珍贵美食;年过九十的老人,饮食也不离开寝室,如果出游则膳食饮料同时跟随以保障供给。关于丧具的制作,年过六十的老人,每年都要准备丧具;年过七十的老人,每个季节都要准备丧具;年过八十的老人,每个月都要准备丧具;年过九十的老人,则每天都要准备丧具,只有绞、紟、衾、冒等,是人死后才置办的。人五十岁开始衰老,年过六十的老人没有肉就吃不饱,年过七十的老人没有丝绵衣服就不暖和,年过八十的老人不依傍他人的身体就睡不暖和,年过九十的老人虽有人依傍也睡不暖和了。年过五十的老人可在家拄杖,年过六十的老人可在乡中拄杖 ,年过七十的老人可在国都拄杖,年过八十的老人可在朝廷拄杖,年过九十的老人,天子若有事咨问,就要到老人家中去,带着珍贵礼物前往。年过七十的老人上朝见君王,行礼后即可离去,不必等朝会结束才退朝;年过八十的老人,君王每个月都派人去问侯;年过九十的老人,君王每天要派人致送常吃的膳食。年过五十的老人不服劳役,年过六十的老人不参加军事活动,年过七十的老人不参与会见宾客,年过八十的老人可以不参与祭礼及丧礼。大夫五十岁封爵位,年过六十不再亲自到学校学习,年届七十退休辞官。遇到丧事只须穿着丧服,不必参与丧礼仪式。
   凡夏、商、周三代行养老礼都根据户籍来核定年龄,以确定免除赋税徭役的对象。家有年过八十的老人,可有一个儿子不服徭役;家有年过九十的老人,全家都不服徭役,盲人也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只要父母健在,儿子即使年龄再大也不敢坐下。
   有虞氏,在上痒为退休的卿大夫举行养老礼,在下痒为退休的士和庶人举行养老礼;夏人,在东序为退休的卿大夫举行养老礼,在西序为退休的士和庶人举行养老礼;殷人,在右学为退休的卿大夫举行养老礼,在左学为退休的士和庶人举行养老礼;周人,在东胶为退休的卿大夫举行养老礼,在虞痒为退休的士和庶人举行养老礼,虞痒在国都的西郊。有虞氏的人头戴皇举行祭祀,穿着深衣举行养老礼;夏人头戴收举行祭祀,穿着燕衣举行养老礼;殷人头戴冔举行祭祀,穿着缟衣举行养老礼;周人头戴冕举行祭祀,穿着玄衣举行养老礼。


   曾子说:“孝子奉养父母,要使父母内心快乐,不违抗他们的意志,要使他们耳目愉悦,使他们居处安适,在饮食方面尽心侍候赡养。孝子要终身尽孝直到去世,说终身孝敬父母,不是说终父母之身,而是终孝子之身。因此父母所爱的,孝子也要爱;父母所敬的,孝子也要敬。甚至是父母喜欢的狗和马也是如此,何况是对他们所喜爱的人呢!”


   凡举行养老礼,五帝时是效法老人的德行,三王时还要向老人乞求善言。五帝时效法老人的德行,是为了奉养他们的精气身体,因而没有乞求善言,只是把他们的善言德行记录下来,作为敦厚之史。三王时也效法老人们的德行,但在养老之礼快结束时要向他们乞求善言,留下意见,但也不可强求,要随老人们的意愿,也要把老人的善言美德记录下来,作为敦厚之史。


   淳熬:是把煎过的肉酱放在陆生稻米所做的饭上,再浇上油,这就是“淳熬”。淳毋:是把煎过的肉酱放在黍米所做的饭上,再浇上油,这就是“淳毋”。
   炮:是取来小猪或公羊,宰杀后剖开腹腔、掏空内脏,把香枣填进腹中,编织芦苇把它包裹起来,外面涂上掺和着秸草的泥巴。然后用火烘烤,等到泥巴都烤干了,把泥巴剥掉,把手洗干净搓摩肉身,搓掉皮肉表面的薄膜。然后制作稻米粉,加水调和成稀糊状,敷在烤熟的小猪身上,烤熟的公羊就剖开来涂抹。再在小鼎中盛放膏油,把小猪和羊肉放入鼎中煎烹,小鼎中的膏油一定要没过小猪或羊肉。再用大锅烧热水,将盛有小猪或羊肉脯的小鼎放置于大锅内,大锅蛤的热水不要没过小鼎。这样连续三天三夜不停火,而后将小猪或前肉取出来,用醋和肉酱来调味。
   捣珍:取来牛肉、羊肉、麋肉、鹿肉、獐子肉、一定要取里脊肉,每种肉都和牛肉一样多,放在一起反复捶捣,去掉肉中的筋腱,煮熟后取出来,去掉肉表面的薄膜,食用时加上醋和肉酱汁调和滋味。
   渍:取来牛肉,必须是新宰杀的,切成薄片,切割时一定要横断肉的纹理,然后用美酒浸泡,浸泡一天一夜就可以食用,加上肉酱或者是醋和梅浆调和滋味。
   做熬:先捶捣牛肉,去掉薄膜,用芦苇编成席子,把牛肉铺放在上面,把桂皮和姜切碎,洒在牛肉上,再放上盐,烘干即可吃。用羊肉做也是这样。用麋肉、鹿肉、獐子肉来做,也和做牛、羊肉一样。如果想要吃湿软的肉,就加水用肉酱煎着吃,如果想要吃干肉,捶捣一下就可以直接吃。
   肝膋:取来一个狗肝,用它的肠脂油包裹起来,使肠脂油浸润狗肝,然后放在火上烘烤,等脂油都烤化烤焦,肝就熟了,吃时不用加蓼菜。
   糁:取来牛、羊、猪肉,三者分量一样,都切成小肉丁,放入稻米饭。按照稻米饭两份、肉一份的比例,调和搅拌做成饼块,用油煎了吃。取来稻米饭,加水调和,再加入切碎的胸腹里的脂油,和稻米饭一起制成稠粥。


   礼,始于严谨的夫妇之礼。建造宫室,区别内外正寝与燕寝,男子居外,女子居内。宫室深邃,门闱牢固,有阍人、寺人把守管理,男人不得入内,女人不得出处。
   男女不能共用一个晾衣服的竿子架子,妻子不敢把自己的衣服挂在丈夫的衣钩上,不敢把自己的衣服放在丈夫的衣箱里,不敢和丈夫共用一间浴室。丈夫如果不在家,妻子就要把丈夫的枕头收进箱子里,簟席收卷好,把丈夫的用品都装起来收藏好。年少的侍奉年长的,卑贱的侍奉尊贵的,都是如此的。
   夫妇之礼规定,只有到了七十岁,夫妻才能在一室中同居共寝,无须分居两室。所以妾虽然年老了,只要未满五十岁,就必须每五天侍夫过夜一次。将要侍夜的妾,要先斋戒,洗漱,沐浴,挑选好衣服换上,梳好头,用布帛束发作髻,头上插好发簪,系上发带,穿好鞋,系好鞋带。即使是受到宠爱的婢妾,衣服和饮食也要比长者差一等。如果正妻不在家,轮到正妻侍夫过夜时,妾也不敢代替正妻去侍夜。


   妻将生子,到了临产的那月的初一,就要搬到侧室居住。丈夫要派人每天两次探视问候,妻子感到孩子在腹中活动了,丈夫要亲自去探视问候。妻子却不敢面见,而请女师穿戴整齐答话。等到孩子生下来后,丈夫又要派人每天两次去问候。遇到丈夫在正寝斋戒,就不能再进侧室之门问候了。孩子生下以后,如果是男孩,就在侧室门左侧悬挂一张木弓,如果是女孩,就在侧室门右侧悬挂一条佩巾。过三天,才将孩子抱出来,如果是男孩,就行射礼,女孩就不用了。


   国君的嫡长子出生,报告国君,用太牢之礼来迎接嫡长子的诞生,膳宰负责陈设馔具。出生第三天,通过占卜选一位士,来抱新生的世子。获吉卜被选中的士,前一天就在斋戒,当天,穿上朝服站在路寝门外,双手承接过新生的世子,让他脸朝外地抱在怀中。然后,射人用桑木做的弓,射出六支用蓬草制作的箭,射向天地四方。之后,保姆接过新生的世子,抱着。膳宰以一献之礼向新生世子的士敬酒,并代表国君赐给他束帛。还要以占卜的方式选择正处哺乳期的士的妻子或大夫的妾,用以喂养新生的世子。


   凡举行产子接生的仪式,选在三天内的吉日举行,天子的嫡长子用牛、羊、猪三牲,庶人的嫡长子用一头小猪,士的嫡长子用一头大猪,大夫的嫡长子用少牢一羊、一猪,国君的嫡长子用太牢牛、羊、猪各一。如果不是嫡长子,用牲的规格就要降低一等。


   孩子出生后,要在宫中另辟一室供他居住。首先要从国君的众妾和可以担当保姆的人中选择性情宽厚、慈惠、温良、恭敬、谨慎且沉默寡言的人,来做孩子的老师,其次的做孩子的慈母,再其次的做孩子的保姆,她们都与孩子同居一室。其他人无事不得去孩子的住室。


   婴孩出生后将满三个月,选择吉日为婴孩剪发,但要留下一部分胎发不能剪。男孩留下囟门两侧的头发,女孩留下一纵一横十字形的头发,否则,就男孩留下左边头发,女孩留下右边头发。这一天,妻子带着孩子去见孩子的父亲,如果父亲为卿大夫以上的身份,夫妇就都要穿新制的衣服,如果父亲为命士以下的身份,就不用另制新衣,但要洗漱好,穿上洗净的衣服。家族中的男女都要早起,沐浴,换上礼服,为夫妇准备膳食,要比照每月初一的膳食规格。丈夫进入正寝的门,从阼阶升堂,站在阼阶主位上,面向西。妻子抱着婴儿从房中走出来,在堂上当楣而立,面向东。保姆站在妻子侧前先帮助传话说:“孩子的母亲某氏,敢以即日恭敬地带孩子拜见父亲。”丈夫回答说:“你要教导孩子敬循善道。”父亲握住孩子的右手,摸着孩子的下巴为他取名。妻子回答说:“谨记您的话,让孩子将来有所成就。”然后向左转把孩子交给女师,女师将孩子的名遍告族中同辈的妇人、长辈妇人,妻子于是返回燕寝。丈夫把的名告诉给宰,宰又遍告同姓的父兄子弟,同时在简册上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某生”,然后收藏起来。宰又把孩子的名告诉闾史,闾史记录两份,一份收藏到闾阁,另一份上报给州史。州史报告给州伯,州伯则命令收藏到州府中。丈夫也返回燕寝与妻子同食,与平时夫妇供养的常礼一样。

   世子出生,选择吉日命名,国君沐浴并穿上朝而不不错,夫人也是,都站立在阼阶上,面朝向西方。世妇抱着孩子,从西阶升堂,等到国君为孩子命名后,世妇才抱着孩子下台阶。如果出生的是嫡子之弟或庶出的兄弟,就在燕寝拜见国君,国君抚摸着孩子的头和他的下巴,为其命名。礼节也与世子的命名之礼相同,但丈夫和妻妾之间没有告诫与应承之辞。


   凡是给儿子起名,不能用日月名,不能用国名,不能用身体隐蔽之处的疾病名。大夫、士的儿子,不敢与世子同名。

   大夫、士的妾将要生子,到了临产的那个月,丈夫要派人每天去问候一次。孩子生下来的第三个月的月末,选择吉日,妾洗漱更衣,一早就要斋戒,抱着孩子在燕寝拜见丈夫,丈夫以妾初嫁来时的礼仪相待。丈夫与正妻吃过饭后,将食物撤下,妾独自吃剩下的饮食,然后妾就陪侍丈夫过夜。


   国君的妾生子,住在侧室中。孩子生下第三个月的月末,孩子的母亲沐浴,穿上朝服去见国君,由傧者抱着幼儿一道去。国君若偏爱此妾,有的赏赐,就亲自为这个孩子取名。如果是众妾所生之子,就让有关官员取名。


   庶人家中没有侧室 ,妻子到临产的那个月,丈夫就要搬出寝室,随便住到那个房间。至于待产期间丈夫每天问候妻子,满三个月后妻子抱孩子见父的礼仪,和士大夫没有不同。


   凡是新生儿的祖父健在,那么到了三个月之末,孙子要行拜见祖父之礼,祖父为孩子取名,礼仪和拜见父亲一样,只是没有告诫与应承之辞。


   喂养国君之子的士之妻或大夫之妾,三年后可以离宫回家,回家前国君在公宫赏赐慰劳她们。大夫之子可有奶妈哺乳,士之妻要自己喂养孩子。


   命士以上到大夫之子,通常是生下满三个月以后父子才相见,但也有生下十日以后即相见的。如果孩子是嫡长子,父子相见之礼就在夫妻未进食之前举行,父亲一定要拉着孩子的右手;如果孩子是嫡子、庶子,父子相见之礼就在夫妻进食之后举行,见面时父亲一定要抚摸孩子的头。


   孩子能自己吃饭了,要教他们用右手吃饭;孩子能学说话了,要教他们学习应答,男孩说“唯”,女孩说“俞”。男孩的囊袋用皮革制作,女孩的囊袋用丝帛制作。孩子到了六岁,要教他们识数目和东、南、西、北四方的名称。到了七岁,男孩、女孩就不坐在同一张席子了,也不在一起吃饭了。到了八岁,出入门户、坐席吃饭,一定要在长者之后,这是开始教导他们学会谦让。到了九岁,要教他们懂得朔望和六十甲子记日。到了十岁,男孩就要离家外出跟随老师去学习,在外边住宿,学习识字和算术。不能用帛做内衣和裤子,防止滋长奢侈之心。要学习遵行基本的长幼之礼,早晚学习少儿应当遵循的礼节,学习讲述礼仪的篇章,学习应对信实言语。到了十三岁,开始学习音乐,诵读诗篇,学跳名叫《勺》的舞。到了十五岁成童的时候,学跳名叫《象》的舞,学射箭和驾车。到了二十岁,举行冠礼,开始正式学习礼仪,这里可以穿裘皮衣服和帛制衣服了。要学跳名叫《大夏》的舞,要笃行孝悌,广博的学习各种知识,但不教导别人,努力地吸纳积累,但不炫耀表现。到了三十岁,有了家室,开始受田服役,广博的学习,不设固定的目标方向;与朋友们和顺亲睦相处,观察他们的志向特长。到了四十岁,开始做官,对事物加以衡量比较,而后思考谋划行动。如果与国君志同道合就服从,否则就离开。到了五十岁,受命为大夫,担任国家的行政长官,到了七十岁,就告老退休。凡男子行拜礼,左手要在右手之上。

    女子到十岁,就不得随便外出,由女师教她们说话和悦委婉,容颜柔顺妩媚,听从他人的吩咐;教给她们绩麻治枲,养蚕缫丝,织帛织缯,编带编绳,学习女红,供给衣服;安排她们观看祭祀仪式,传送酒浆、笾豆、腌菜、肉酱等祭品祭器,帮助安放祭奠礼仪使用的馔具。到了十五岁,举行笄礼;到了二十岁,就可以出嫁;如果有父母之丧等变故,可到二十三岁再出嫁。按照聘问的礼仪出嫁就做正妻,如果不等到男方来聘,不按照正规礼仪嫁人就做妾。凡是女子行拜礼,右手要在左手之上。






四、心得1、整理内务。内则,男女居室,事父母公婆之法。妇居内,内务干的怎么样。从早上,鸡初鸣,左右披挂工具,一天的内务工作的开始,自己干的怎么样,对比内则,内务确实不怎么样。侍奉父母,公婆的顺序是颠倒的,有时候是父母在伺侯我,人伦的颠倒。在这部分认知到的颠覆的力度大。整理,依法而行啊,莫敢不行呀。
2、菜谱。内妇规划一家人的饭菜,怎么肉菜搭配,开眼界,什么怎么做,什么不能吃。顺四时吃什么,酱,膏,羹,脍,脯,调和味.......无所不包。那些晦涩难懂的词还是不怎么懂,但是更加明白了一个体会,用心做饭。遥远的菜谱似乎也不遥远,尝试的去做。如果与古人在不同的时空做同一道菜,满美妙的感觉。
3、内言外言。生孩子是母亲的内事。不管孕育的辛苦,生产的危险,都是母亲职责所在所应承受的,丈夫依礼每日探视问候,而不是把内的事做为,本该以外为本的重心。主内与主外的事职的界限由礼连接着,不能越内外。
4、生命的生与养。母亲生孩子后,从见父,命名,由父亲主导选择慈母,老师。教养方面由父亲主导,母从父辞,孩子从来不是母亲的私有财产。地法天。男与女的教养不同,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男悬挂木弓,女悬挂佩巾。从生下来的事职已定,男外射,女内侍。养儿养女本上的不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 20: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丹 发表于 2020-7-31 14:06
第八周   内则第十二

你的字查的最多!历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4-25 20:09 , Processed in 1.180005 second(s), 17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