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张文玲

张文玲的《礼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7-31 16: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心得: 读这章,感觉还是与目前的生活联系挺紧密的。因为主要讲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日常生活准则。


比如:1:父母对儿子不孝敬的做法,不生气埋怨,先教育,再谴责,最后赶出家门,但有个原则,不在外面到处宣扬儿子媳妇的过错。对比古人,现代的人对儿子不孝敬,则是直接埋怨,到外宣扬,不给儿子改正的机会。
2: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我们只注重孝父母身,而忽略抚慰父母的心。
3:为人媳对待娘家人的做法,比如给娘家人东西,一定要先报告给公婆,说明原因,再拿去给,做法也是令我汗颜,尊重为前提,我们当今又有几人可以做到?
4:活得讲究,吃得讲究,根据四时安排饭食,春天温和,夏天火热,秋天爽凉,冬天冰寒;春夏秋冬相对应适宜吃什么,一一详尽!
      哈哈,读完这一章,我觉得我们现今的生活过得太粗糙了,我们只是在生存,古人才是在生活,慢慢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 19: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作业:

一:泛读第十三,十四,已传微盘。
二,查字,正音:
1:

【名】
(形声。从酉(yǒu),豊()声。从“酉”,表示与酒有关。本义:甜酒)
同本义〖sweetwine〗
醴,酒一宿孰也。——《说文》
醴齐。——《周礼·酒正》。注:“醴,犹體也。成而汁滓相将如今恬酒矣。”
或以酏为醴。——《礼记·内则》
醴者,稻醴也。——《礼记·杂记》
且以酌醴。——《诗·小雅·吉日》
为酒为醴。——《诗·周颂·丰年》
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王充《论衡》
又如:醴杯(酒杯);醴酒(甜酒);醴齐(醴酒,甜酒)
【形】甘,甜
地出醴泉。——《礼记·礼运》
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尔雅》
醴泉出山。——《尚书·中候》。注:“醴,甘也。”
又如:醴泉侯(酒的别称);醴液(甘美的泉水)
中药剂型一种〖drug〗。俗称药酒。如:醴酒(药酒);醪醴(中药剂型之一。即药酒)
液汁〖juice;sap〗。如:木醴(树流出的液汁)
水名〖LiRiver〗。如:醴泉
通“礼”礼法,规范、仪式的总称〖ceremonialritesandregulations〗
出请醴宾。——《仪礼·士昏礼》
若不醴,则醮用酒。——《仪礼·士冠礼》
2:

漆布。
古代车前横木上的覆盖物:“主人乘恶车,白狗幦。”
3:

【名】
(形声。从竹,勿声。本义: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竹板,用以记事)
手板〖tablet〗
笏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笏,礼玉藻。笏天子以球王;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说文》
荐笏言于卿士。——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曳笏却立。
持一象笏互。——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笏击(用笏板扑击);笏囊(盛笏板的袋子);笏帛(盛笏的袋);笏板(即笏,手板)
旧时戏班用来写戏目供人点戏用的手板也称“笏”
只见一个掌班拿着一本戏单,一个牙笏。——《红楼梦》
〖量词〗金银的计算单位。铸金银成笏形,一枚为一笏
众情危惧,共请主人,愿以白金十笏赎之。——五代·刘崇远《金华子杂编》
指成锭的东西〖ingot〗
〖魏〗禧乃检箧中,得笔二管、墨一笏赠之。——清·温睿临《南疆逸史》
4:
chī
【名】
(形声。从糸(mì),希声。本义:细葛布)
同本义〖finehempcloth〗
絺,细葛也。——《说文》
葛之精者曰絺。——《小尔雅》
厥贡盐絺。——《书·禹贡》
幂用锡若絺。——《仪礼·大射仪》
袗絺络不入公门。——《礼记·曲礼》
又如:絺衣(细葛布衣);絺素(细白葛布);絺葛(葛布);絺纩(葛布与丝绵)。也指细葛布的衣服。如:絺服(葛布制的衣服);絺冕(祭社稷五祀时所穿的礼服)
古邑名。春秋时周地。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南〖Chītown〗 5:

弓袋:“带以弓韣。”
束缚6:
liú
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旒”。
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旒”。


三: 简单心得:
1:第十三,主要讲古代的服饰之制,离我们挺远的,读过一遍之后,只做为常识了解一下,最深刻的感觉还是讲究,什么位置穿什么衣,吃什么饭。
2,就是人性化管理找到了源头,怀有仁爱之心的君子都会远离宰杀烹煮牲畜的场所,凡是有血,有气的动物,君子都不忍亲见宰杀。
3:。如天下以为有道之国,是故天下资礼乐焉!只要有道,人就会效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4 10: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周作业:
一,泛读丧服小记第十五,大传第十六,已传微盘
二,查字,正音:
1;禘

同本义 [sacrifice in ancient time]
禘,祭也。——《说文》
禘,大祭也。汉儒说,禘有三。——《尔雅·释天》
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中庸》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八佾
(1)大禘,郊祭祭天 (2)殷禘。宗庙五年一次的大祭,与“袷”并称为殷祭。 (3)时禘。宗庙四时祭之一。每年夏季举行。又如:禘郊(天子祭祀始祖和天神的大典);禘乐(禘祭时所用的音乐);禘袷(古代帝王祭祀始祖的一种隆重仪礼)

2:筮shì ㄕˋ
〈动〉 [2]
会意字。从竹,从巫。“竹”表草木,“巫”表占卜者
筮本是用草木类预测。后来指称扩大了,广义的筮即起卦手段,也包括非草木类型的起卦手段。
3:禫
dàn
<名>
祭名。古时丧家除服的祭祀 [(of family of the deceased) the rite for removing the mourning apparel]
禅,除服祭也。从示,单声。——《说文》
段玉裁注曰:“禫之言澹,澹然平安意也。”
中月而禅。——《仪礼·士虞礼记》。注:“祭名也。与大祥间一月。自丧至中,凡二十七月。古文禅或为导,禅导双声。”
禫之言澹澹然平安意也。——《仪礼·士虞礼记》注
又如:禫服(除丧服。禫:除丧服之祭);禫除(举行祭礼除丧服);禫祭(除丧服之祭)
4:
基本字义
◎洗:~足;洗濯 田字格中的“濯”字 [2]

◎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如“~~童山”。
◎祓除罪恶.
三:抄写原文已发微盘
四:心得:1,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更确认了每个人的身份的适时转换的重要性,这是人伦之道中必须遵循的大原则。
2:大夫不主士之丧
位置的重要性。
3:哭朋友者于门外之右,南面
在任何时间,地点,要以适合的身份去做一些相应的事情,这是讲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1 16: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周作业:
1,泛读十七,十八已传微盘
2,抄十七原文,抄十八原文及翻译已发微盘
3,十七查字:
1) (拼音:jí、qì)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 [1] 。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人立于地上,顶部加一横画表示人之顶极,本义一般认为是至高处,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亟”的基本义是敏疾,又引申为紧迫、急躁等。一说本义为急迫,作副词,表示时间,相当于“急、赶快”。以上义读jí。“亟”又读qì,作副词,表示屡次、多次。
2)是一个多音汉字。读作zī/zǐ,本意是指“就餐”,引申义为“嘴边”、“鼻前”,该文字在《礼记·丧服》和《左传·昭公二十一年》等文献均有记载。
(3)
shà]
翣,古代棺饰物。流行中原大部地区。汉时已有。
翣,会意。字从羽,从妾(shà),妾(shà)亦声。“妾”指“侍妾”,引申指“旁立”、“伴随”。“羽”指“羽扇”。“羽”和“妾”联合起来表示“总是像侍妾那样立在主人两旁的羽毛扇”。



(4):“足”与“先”联合起来表示“抢先行走”。本义:赤脚走路。
(5)
菹,多音字。读zū,指腌菜。读jù指多水草的沼泽地带。菹

酸菜,腌菜。
多水草的沼泽地带:菹草。
剁成肉酱,切碎:菹醢(古代把人剁成肉酱的一种酷刑)。
肉:麋鹿为菹。
十八:
(1)謏
xiǎo
<形>
小 [small]
謏,小也。——《玉篇
足以謏闻。——《礼记·学记》。注:“謏之言小也。”
下至謏言謏说,巷议街谈,苟足以资记注而广多闻,要未必为三长之士所尽斥。——清·吴骞《拜经楼诗话》
又如:謏才(小才);謏闻(小有名声);謏说(小说);謏见(浅见);謏能(谦称才能浅陋);謏言(谦称自己的言论)
(2)褅
1、裹小儿的衣被。
(3)弁biàn

古时官帽
古时的一种官帽,通常配礼服用(吉礼之服用冕)。赤黑色布做叫爵弁,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后泛指帽子 [crown;cap]
覍,冠也。周曰覍,殷曰吁,夏曰收。――《说文》。俗作卞。凡大夫以上服冕,士弁,制如冕爵。实物
弁者,古冠之大称。委貌缁布曰冠。――《周礼·弁师》注

皮弁。――《仪礼·士冠礼》。服注:“以白鹿皮为冠。”
弁,周冠名。――《广韵》
突而弁兮。――《诗·小雅·甫田》
王与大夫尽弁。――《书·金縢》。传:“弁,皮弁。”
不说(tuō,脱掉)弁而死于崔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

官名或冠名
又如:弁师(周礼官名。为夏官的属官。掌管帝王的冕服及等制);弁冕(古时的礼帽。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又比喻首领、魁首)

代指武官
古时指武官,因武官戴皮制的弁,后专指低级武官 [a low ranking military officer]。如:武弁;马弁;弁目(清代兵士头目的通称)。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有李弁者邀公(袁可立)饮,示二倭刀。公谛视还之。”

详细释义[url=]编辑[/url]
弁biàn
(1)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加冠称弁,以示成年 [put on a man's hat]
未几见兮,突而弁兮。――《诗·齐风 ·甫田》
(2)又如:弁丁(苦力,役夫)
(3)加冠头 [put at the head]
各立序论,以弁其端。――《唐诗品汇·总序》
(4)又如:弁琼(指镶在马冠上的美玉)
(5)放在前面 [put before]
乃书是言以弁君为诗之端。――清·龚自珍《送徐铁生序》
(6)又如:弁首(卷首,前言);弁端(卷首);弁语(弁言);弁论(犹弁言)
弁biàn
急 [fast;at high speed]
予甚弁焉。――《汉书·王莽传》 [3]
弁言biànyán
[preface;foreword] 前言;引言。因冠于篇卷的前面,故称弁言。
弁biàn ㄅㄧㄢˋ
(1)古代的一种帽子:~髦(a.古代贵族子弟行加冠礼时用弁束住头发,礼成后把弁去掉不用,后喻没用的东西;b.喻轻视)。
(2)旧时称低级武官:马~。武~。
〔~言〕书籍或长篇文章的序文、引言。
(4)
基本解释[url=]编辑[/url]

hàn
◎ 同“”。

详细解释[url=]编辑[/url]
详细字义
◎ 扞 hàn
(1) (“扞”是“”的古字)
(2) 另见 hàn (捍)

汉语字典[url=]编辑[/url]
[①][hàn]
[《广韵》侯旰切,去翰,匣。]
亦作“2”。
(1)遮蔽遮挡
(2)保护;保卫。
(3)抵御抵抗
(4)触犯 [1]
(5)臂衣。古代射箭时用的皮制臂套。
(6)通“”。勇猛。参见“扞将”。
[②][gǎn]
[《集韵》古旱切,上旱,见。]
同“1”。
碾压,使物舒展。
四: 简单心得:
十七:
1: 讲究懂礼:“拚席不以鬣,执箕膺擖”
拿畚箕时要把箕舌对着自己的胸口,不要朝向在座的尊者。
2: 毋拔来,毋报往,毋循枉,毋测未至
不要很快的去做某事,如果做了不要很快的放弃,不要频繁的祭祀而亵渎神明,不要重蹈曾经走过的错路,不要臆测未来。
在一次心理培训课上,有一位老师讲过,慢就是快,少就是多,自己一直拿不定主意,在这里找到了确认键。稳中求进!
3:说话的技巧:  幼,则曰: 能负薪
如现在的人说孩子的年龄会说“我家的孩子能打酱油了”一样的道理。
十八:
1,学习的年龄阶段很重要。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2:学习是终身的事情: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3:教育的真蒂:
就是让学生发挥所长,并纠正他们的过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8 19: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周:
1,背诵《学记第十八》已传微盘
2,800以上心得:
  其实,刚开始,老师布置作业,说写800字心得,还想,这简单,因为这篇学记感觉需写的点还是挺多的,但是当第一,二天老师打卡,关于第1,2段的释义,与老师的对比写下来,感觉自己真的如刷油漆 一般,被老师拉着,感觉当下从2楼到了7楼,格局敞开了许多,被提示与《黄帝阴符经》联系起来,因为当时各种原因没与大家一起读,但后来也买下书,自己看,也是有所体会的,当下又把《黄》拿出来,试着把两者联系起来,心里有个声音对自己说,慢慢来,在路上就好,否则就会气鋖,对于通篇学记下来,最有体会的是以下几句:
(1)学然后知不足。
   人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如果只是靠上学学的那点课本知识及父母传下来的经验,不足以应对当代的现实社会,知道人是处于天地之间,只有天地,人与物三者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
(2)蚁子时术之!
学习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量而且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最终达到你所要达到的效果。十二时辰为一日,五日为六十时辰,天干与地支中重组相遇,谓一元,三元为一气,二气为一月,三月为一季,四季为一年,故积时成日,积日成月,积月成年,日往则月来,日月相推,明生岁成。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是呀,万物都有个积累的过程,我们也想如梦老师那样把每句解释的透彻,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慢慢来,好好走!
(3)大道不器,也许刚开始我们要依靠各种器具,但是最后,也许无形就是最大的有形,就如一个人刚开始会讲一些东西让别人信服,但达到一定境界后,他本人站在那里就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总之,这篇《学记第十八》贯穿我们所有的学习,不管是经典学习,还是日常学习,其中所提示的学习的方法,路径,值 得我们一再推敲揣摩!
三,群里分享,也是有时间有机会就会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1: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周   乐记第十九
一,查字:
1:
旄(máo)
(1)古代一种用牦牛尾装饰旗杆顶部的旗子 [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旄,幢也。——《说文》。
右秉白旄。——《尚书·牧誓
建彼旄矣。——《诗经·小雅·出车
见羽旄之美。——《孟子》
总光耀之采旄。——《史记·司马相如传》
乐师有旄舞。——《周礼·旄人》
上将拥旄西出征。——岑参《轮台歌》
又如:旄钺(本为旗帜和兵器。代指军权);旄麾(即旌麾。帅旗);旄象(饰以象牙的旌旗)
(2)牦牛尾 [yak's tail],古代常作旗杆顶的饰物
羽旄齿革。——《国语·晋语》
又如:旄羽(牦牛尾和雉羽);旄狄(即旄羽);旄端(尾端)
(3)指牦牛 [yak]
骍旄之盟。——《左传·襄公十年》
又如:旄尘(牦牛和尘);旄毡(用牦牛毛制成的毛织品);旄牛(即牦牛)
(4)旄丘。前高后低的山丘 [yak-like hill]
旄丘之葛兮。——《诗经·邶风·旄丘》。传:“前高后下曰旄丘。”
又如:旄敦(旄丘与敦丘
(5)星名 [a kind of star]
如:旄星(即旄头星);旄头(即昂星)
(6)通“髦”。俊杰 [outstanding person]
如:旄俊(俊杰之士)
(7)通“毛”。[hair;feather;down;wool]
《管子·小匡》:“劝之以庆赏,纠之以刑罚,粪除其颠旄。”

旄 (mào)
(1)通“耄”,年老 [old]
反其旄倪。——《孟子·梁惠王下》
又如:旄倪(老人和幼儿);旄期(老年)
(2)通“眊”,眼睛昏花 [confused]
旄不知人。——《战国策
(3)昏乱
《史记·春申君列传论》:“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旄矣。”
裴骃集解引徐广曰:“旄,音耄。
2:
chan
  • 啴 (嘽)chǎn ㄔㄢˇ,《广韵》昌善切。意谓绵延、辽远和宽阔。 A.〔~~〕形容安闲舒适,如“徒御(徒步者,御车者)~~,周邦咸喜 [2] ”。B.〔~缓〕和缓,见《礼记》十九篇“乐记”“其乐(yuè)心感者,其声啴以缓。”郑玄注:“嘽,宽绰貌。”
  • 啴 (嘽)chān〔~咺〕1.恐惧(钱绎:惧而喘息谓之嘽,哀而恐惧谓之咺,合言之则曰嘽咺。)。2.迂缓貌。
  • 啴(嘽)tuō ㄊㄨㄛˉ, A.〔~喛(huàn)〕哭泣的样子。 [3]
  • 啴(嘽)dǎn。战栗。
  • 3:



  • yì ㄧˋ
    1.古同“”。
    2. 古通“”。

  • 4:

    xiè]
    燮,xiè; 部首:火;基本意思为谐和,调和。 详细解释是(1)会意。从言:又从炎。表示用言语调和。(2)又如:燮理阴阳(协调各部门工作);燮和协和“亦指宰相的政务”;燮务“燮理政务”(3)和也。 [1

    5:

    (古代传说神兽) 夔(kuí)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译文: 夔牛是古时代神兽,古时生于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槌,敲击鼓,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威慑天下。



    二:  读诵已传微盘

    三,翻译已传微盘

    四:群讨论,一有时间,就会看看老师同学们的讨论,然后再结合自己的一些实际情况,去体会,去理解 ,总的来说这周的作业读下来,感觉相对好理解。

    五:心得:虽老师没布置,但读完这节后,心理还是很有感触的,譬如对乐,对音的区别,对乐,对礼的解释,都给自己一个确认感。如天地之间的道理,寒暑不应时令就会发生疾病,风雨不合节气就会发生饥荒。乐的极致是和,礼的极致是顺,内心和谐,外貌恭顺,德性润泽于心。。。。。。慢慢体会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1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周作业:
一:背诵已传微盘
二:心得:
  1: 性是心之所生:  天赋以明性,居于脑海,散布于四肢,知痛知痒,知饥寒,为良知,无所不知,是智慧的。心:地府授于命,藏于心窍,心有七孔,是为良能,无所不能,而本节所说的乐,“是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由此想到,自己为什么在悲伤时会喜欢听哀伤的音乐,而乐同时也会影响人的心情,我认为这也就是目前心理学上的音乐疗法的起因。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2: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大稿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由此突然想到几年前,社会上所流行的说喝音乐,在那个时候,对那种声音很排斥,感觉歌还能这么唱?充满疑惑及不解,现在想来配之以前几年社会转型期的状况,也就理解了,“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3:“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人化物也者,来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  这一节里,对这一段最有感受,而这一段里又对“人化物者也,来天理而穷人欲者也”最有感觉,我认为现在的社会关系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把所有的关系,情感以物化的形式来体现,人际关系物化,送钱送礼的多少来衡量情感的远近程度,我们早年的“礼轻情意重”好像也失去了他的作用,礼物只是一个情感的表达,希望慢慢回归到这样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来,不是送不送礼的问题,而是送礼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的钱就是用来浪费的,但他的价值就是培养爱及情感的流动上。。。。。。。
4:“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政,刑,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对于礼,乐,政,刑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做了一个详尽的概括。尤其是对于“礼"又一次亢实了我本人对礼的概念,礼多人不怪,所以日常生活的谢谢你,对不起,请原谅,还是要不断说的,当然是发自肺腑的去说。
5:“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过制则乱,过作则暴”"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不管怎么样,还是要讲究一个度的问题,过则为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16: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周作业:
   一,泛读吟诵两章已传微盘
   二,查字正音:
   1:[url=]屦<名> 拼音 jù[/url]
形声。从履(鞋子)省,娄声。本义: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宋代的棕屦 [1]
同本义。后泛指鞋屦,履也。――《说文》。段注:“今时所谓履者,自汉以前皆名屦。”

2:哜:
微微尝一点
哜,尝也。从口,齐声。――《说文
3:偪  逼字的异体字,同逼 <动>
(形声。从辵),畐声。本义:接近,靠近)
同本义(仅表示空间距离的接近、靠近) [approach;get close to;press on towards]
逼,近也。――《说文新附》 [1]
4:綍,读音fú,是汉语词汇,同"绋",引棺的大绳索。
5:笄,古代女子用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曾在河姆渡遗址出土。在古代,汉族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行笄礼表示成年。

三:抄原文已发微盘
四:简单心得:
   读这两章,有些吃力,因为主要是人去世后的各种礼义,结合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经验,我的感受就是该哭时还是要哭
的,即使有时觉得哭不出来,也要装样子也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这是义,如对叔母,伯母等姻亲来说。


第二: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边界位置的问题,但前题是你要明白自己正确的位置。


第三:最有感受的一句话:“君子上不撍上,下不偪下”,君子的行为要与身份相称,对上级不能僭越,对下级不能让
人感到窘迫。即为中庸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5 08: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周作业:
一:读及抄写二十二,翻译二十三已传微盘
二: 查字正音:
1:
(褻)
xiè
轻慢,亲近而不庄重:亵渎。亵慢。亵狎。亵辱(轻慢;使受辱没)。亵玩。
旧指在家穿的便服,或贴身的内衣:亵服。亵衣。
污秽,淫秽:猥亵。亵语。
本书指旧衣
2:
chēng
见“赪” 赤裳3:
Fán
【名】
古地名。春秋郑邑〖Fantown〗
南氾。在今河南省襄城县南
东氾。在今河南省中牟县
古氾水的省称〖Fanriver〗。一条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久湮。另一条故道在今山东省曹县北,从古济水分出,东北流至定陶县北。注入古荷泽。久湮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左传》
古国名〖Fanstate〗
氾,国名。——《广韵》
另见fàn


fàn
【动】
大水漫流;淹没〖flood〗
河水决濮阳,氾郡十六。——《汉书·武帝纪》
漂浮。后作“泛”〖float〗
是故氾舟于河。——《国语》


fàn
【形】
地势低下的〖low〗
有氾下渐泽之壤。——《管子·山国轨》
以范围广为特征的〖general〗
且倘佯而氾观。——《楚辞·刘向·九叹》
另见fán
本文通“泛”

4:
cuàn
烧火做饭:分居各爨。
灶:“客传萧寒爨不烟。”
中国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讲百花爨》。《文房四宝爨》。
演戏:“夫优伶爨演,实始有唐《目连救母》之起。”
姓。 5:
chūn
灵车:“曾子攀柩车,引輴者为之止也。”
古代行泥泞道路的一种交通工具。
三:简单心得:

  1,在自己父母病重时,对其身体的完整,自己有了一个确认。
  2,  对于丧事中的一些礼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对于位置及层次的理解。
3: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要做到自己能做的份内的事,也就是作为一个人应尽的本份必尽到,如本文所说:“此皆有功于民者也。
4:对于丧事,丧家或许有没有后人的情况,但是没有无主丧者的情况。”丧有无后,无无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9: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周:
  一:查字
yuè]
1:礿根据《礼·王制》天子四时之祭,春曰礿,夏曰,秋曰尝,冬曰。礿祭于夏商应在春天举行,于周则不祥2:诎 ,读音qū。形,形声。从言,出声。本义,言语钝拙。动词,通“屈”,弯曲
3:蒿  :一种植物。引申为野草的意思。也有气蒸出的样子和消耗等意思。
4:弁是一个汉字,读作biàn,本意是指古代一种尊贵的冠,也指掌管帝王的冕服及等制,又比喻首领、魁首。该文字在《仪礼·士冠礼》和《广韵》等文献均有记载。
5:缫,汉语二级字 [1-2] ,读作sāo,最早见于《说文小篆,其本义是把蚕茧浸在沸水里抽出丝,又可引申为有五采丝绳,圭、璋等玉器的垫子。
6;  獀,注音,是一个汉语词,释义是带猎犬搜出全部猎物。
二: 翻译及诵读:
  传微盘
三: 心得:
  正如我在群里分享的一样,读了这章节,就如脚在地上生根一样,重重按下了确认键。
  就如9月28号参加了一个婚礼,因为读了《礼记》所以会饶有兴致的仔细观察婚礼的每个细节,诸如新郎在出门迎娶新娘时,先吃了一口葱,然后吃两个鸡蛋,最后给父母及伴郎行鞠躬礼,方才正式出门。
(1)本章在对孝的解释上,从父母生前到去世,以至于终身都给出了标准。“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如也”
(2)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孔子对子贡的有关神态端庄及容貌威仪的解释就很灵活,不僵化。
(3)有关孝悌之道 ,是人就有父母,如果你不连自己的父母不爱不孝,何谈爱别人,爱国家,你连自己的兄长都不尊重,何谈尊重别人呢?
(4)对于气魄的解释,也是很有感觉。气 ,是人体中神充盈旺盛的表现,魄,是人体中鬼充盈旺盛的表现,人死后,合祭鬼与神,是圣王礼议教化的顶峰。
(5)礼仪的极致就是上有恩赐上,下感恩于上,上下情感交融,也就是顺,我理解也就是流动,能量情感的充分流动,人才会真正活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4-26 13:27 , Processed in 1.124747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