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539|回复: 41

老梦的《礼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3 16: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礼记》共四十九篇,以《曲礼》开始,以《丧服四制》结尾。其中《曲礼》、《檀弓》、《杂记》三篇分上下,因此实际只有四十六篇。《礼记》按照所述内容可分为四类:

      (1)记礼节条文,补他书所不备,如《曲礼》、《檀弓》、《玉藻》、《丧服小记》、《大传》、《少仪》、《杂记》、《丧大记》、《奔丧》、《投壶》等。
      (2)阐述周礼的意义,如《曾子问》、《礼运》、《礼器》、《郊特牲》、《内则》、《学记》、《乐记》、《祭法》、《祭义》、《祭统》、《经解》、《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坊记》、《中庸》、《表记》、《缁衣》、《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儒行》、《大学》、《丧服四制》等。
     (3)解释《仪礼》之专篇,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等。
     (4)专记某项制度和政令,如《王制》、《月令》、《文王世子》、《明堂位》等。




      读法:精读第二类(阐述周礼意义)25章节,其中又把《学记》、《乐记》、《中庸》、《大学》4章作为重点;泛读其余21章。
      精读要求:每周一章(21周)。四个重点章节2周一章(8周)。查阅生僻字,正音,翻译,心得。熟读吟诵,其中四章重点章节要求背诵。
      泛读要求:每周两章(12周)。查生僻字,正音、抄写原文,朗读通顺。简单心得。
      共计耗时:21周+8周+12周=41周+整理总结3周=44周,11个月

      推荐书目:中华书局出版《礼记》胡平生 张萌译注。书号:ISBN 978-7-101-12856-7   
      
组织方式:
          1、收保证金每周20元共计880元,鞭子钱每周10元共计440元。合计1320元
          2、考核方式和标准同以往:三次没完成退出不退费,经同意可以重交保障金继续。扣分事项为论坛分享不完整和不参加群讨论出现一项即判本周未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3 16: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
1、礼记成书、作者
    汉初礼崩乐坏,遂行礼制重建,礼记是当时代讲礼的众多课本之一,最初整理者戴德(大戴)、戴圣(小戴),后经郑玄做注以后而成定本,流传至今。
2、礼记的内容分类
    共计46篇,分类不一,学者自好。
3、礼记价值
    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对研究战国秦汉儒家(特别荀子)起源状态价值很大;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出自此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3 16: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周 曲礼第一第二

本周泛读:查生僻字,正音、抄写原文,朗读通顺。简单心得。


一、抄写原文: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概,祭祀不为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孝子不服闇,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
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将适舍,求毋固。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jiōng,视瞻毋回,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毋践屦,毋踖jí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niè右,不践阈。
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
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mèi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chā之。
奉席如桥衡,请席何乡,请衽rèn何趾。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
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客彻重席,主人固辞,客践席,乃坐。主人不问,客不先举。将即席,容毋怍zuò,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足毋蹶jué。
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坐必安,执尔颜,长者不及,毋儳chàn言,正尔容,听必恭,毋剿jiǎo说,毋雷同,必则古昔,称先王。
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
侍坐于所尊,敬毋余席,见同等不起,烛至起,食至起,上客起,烛不见跋bá,尊客之前不叱chì狗,让食不唾。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zhuàn杖屦jù,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侍坐于君子,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
侍坐于君子,若有告者曰:少间愿有复也,则左右屏而待。
毋侧听,毋噭jiào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jù,立毋跛bǒ,坐毋箕jī,寝毋伏,敛发毋髢dí,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
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就屦,跪而举之,屏于侧。乡长者而屦,跪而迁屦,俯而纳屦。
离坐离立,毋往参焉,离立者不出中间。

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yijia),不同巾栉(zhì),不亲授。
嫂叔不通问,诸母不漱裳。
外言不入于捆,内言不出于捆。
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
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
父子不同席。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
故日月以告君,齐戒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厚其别也。
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寡妇之子,非有见焉,弗与为友。
贺取妻者曰:某子使某,闻子有客,使某羞。
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
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
男女异长,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许嫁,笄(ji)而字。

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胾(zì)。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xī酱处内,葱渿nài处末,酒浆处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客若降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肴之序,遍祭之,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辩肴,主人未辩,客不虚口。
侍食于长者,主人亲馈,则拜而食,主人不亲馈,则不拜而食。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hǎi。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辞以窭jù。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chuài炙。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釂jiào,少者不敢饮。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馂余不祭。父不祭子,夫不祭妻。
御同于长者,虽贰不辞。偶坐不辞。
羹之有菜者用梜jiā,其无菜者不用梜。
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chī。为国君者华之,巾以绤xì。为大夫累之,士疐zhì之。庶人龁hé之。
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shěn,怒不至詈lì。疾止复故。
有忧者侧席而坐,有丧者专席而坐。

水潦降,不献鱼鳖。献鸟者佛其首,畜鸟者则勿佛也。献车马者执策绥(sui),献甲者执胄,献杖者执末,献民虏者操右袂(mèi),献粟者执右契,献米者操量鼓,献孰食者操酱齐,献田宅者操书致。
凡遗人弓者,张弓尚筋,弛弓尚角,右手执箫,左手承弣(fǔ),尊卑垂帨(shuì)。若主人拜,则客还辟辟拜,主人自受,由客之左,接下承弣,乡与客并,然后受。
进剑者左首,进戈者前其鐏(zūn),后其刃,进矛戟者前其镦(duī),进几杖者拂之。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效犬者左牵之,执禽者左首,饰羔鴈(yan)者以缋(huì),受珠玉者以掬(ju),受弓剑者以袂,饮玉爵者弗挥。

凡以弓剑苞苴bāojū、箪笥dān sì问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于家。君言至,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使者归,则必拜送于门外。
若使人于君所,则必朝服而命之,使者反,则必下堂而受命。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
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此言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父尸。为君尸者,大夫士见之,则下之。君知所以为尸者,则自下之。尸必式,乘必以几。齐者不乐不吊。

居丧之礼,毁瘠不形,视听不衰,升降不由阼(zuò)阶,出入不当门隧。居丧之礼,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不胜丧,乃比于不慈不孝。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唯衰麻在身,饮酒食肉处于内。生与来日,死与往日。知生者吊,知死者伤,知生而不知死,吊而不伤,知死而不知生,伤而不吊。
吊丧弗能赙fù,不问其所费。问疾弗能遗,不问其所欲。见人弗能馆,不问其所舍。赐人者不曰来取,与人者不问其所欲。
适墓不登垄,助葬必执绋fú,临丧不笑,揖人必违其位。望柩不歌,入临不翔,当食不叹。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适墓不歌,哭日不歌。送丧不由径,送葬不辟涂潦,临丧则必有哀色。
执绋不笑,临乐不叹,介胄则有不可犯之色。故君子戒慎,不失色于人。

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史载笔,士载言。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鸢(yuān),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前有挚兽,则载貔貅(pí xiū)。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进退有度,左右有局,各司其局。
父之雠(chou),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
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地广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
临祭不惰。祭服敝则焚之,祭器敝则埋之,龟荚( jiá)敝则埋之,牲死则埋之。凡祭于公者,必自彻其俎(zǔ)。
卒哭乃讳(huì)。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妇讳不出门。大功小功不讳。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某日,旬之内曰近某日。丧事先远日,吉事先近日。曰:“为日,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卜筮不过三,卜筮不相袭。龟为卜,筴为筮。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故曰:“疑而筮之,则弗非也。”日而行事,则必践之。

君车将驾,则仆执策立于马前。已驾,仆展軨(líng),效驾,奋衣由右上,取贰绥(suí),跪乘,执策分辔(pèi),驱之五步而立。君出就车,则仆幷辔授绥,左右攘(rǎng)辟,车驱而驺(zōu)。至于大门,君抚仆之手,而顾命车右就车。门闾(lǘ)沟渠必步。凡仆人之礼,必授人绥,若仆者降等则受,不然则否。若仆者降等,则抚仆之手,不然则自下拘之。客车不入大门,妇人不立乘,犬马不上于堂。

故君子式黄发,下卿位,入国不驰,入里必式。君命召,虽贱人,大夫士必自御之。介者不拜,为其拜而蓌(cuò)拜,祥车旷左,乘君之乘车,不敢旷左,左必式。仆御妇人,则进左手,后右手。御国君,则进右手,后左手而俯。国君不乘奇车。
车上不广欬(kài),不妄指。立视五巂(guī),式视马尾,顾不过毂。国中以策彗恤勿驱,尘不出轨。
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载鞭策,不敢授绥,左必式。步路马,必中道。以足蹙(cù)路马刍(chú),有诛,齿路马,有诛。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圭(guī)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yè zhǒng),立则磬(qìng)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执玉,其有借者则裼(xī),无借者则袭。
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大夫不名世臣侄娣,士不名家相长妾。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称曰嗣子某,不敢与世子同名。

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修其法而审行之。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若兄弟宗族犹存,则反告于宗后。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之日,从新国之法。
君子已孤不更名。已孤暴贵,不为父作谥(shì)。

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丧复常,读乐章。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
振书端书于君前,有诛。倒筴侧龟于君前,有诛。龟筴、几杖、席、盖、重素、袗(zhěn)絺(chī)绤(xì)不入公门,苞屦(bāo jù )、扱衽(chā rèn)、厌冠(yàn guān)不入公门,书方、衰、凶器,不以告,不入公门。公事不私议。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

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为宫室,不斩于丘木。大夫士去国,祭器不逾竟。大夫寓祭器于大夫,士寓祭器于士。
大夫士去国,逾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彻缘,鞮屦(dī jù),素篾,乘髦(máo)马,不蚤(zǎo)鬋(jiǎn),不祭食,不说人以无罪,妇人不当御,三月而复服。
大夫士见于国君,君若劳之,则还辟再拜稽首。君若迎拜,则还辟不敢答拜。大夫士相见,虽贵贱不敌,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答拜者。大夫见于国君,国君拜其辱,士见于大夫,大夫拜其辱,同国始相见,主人拜其辱。君于士,不荅(dá)拜也,非其臣,则荅拜之。大夫于其臣,虽贱必答拜之。男女相荅拜也。

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mí)卵。
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
君无故玉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
士有献于国君,他日君问之曰:“安取彼?”再拜稽首而后对。大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有献。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告,君劳之则拜,问其行,拜而后对。
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

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践阼(
zuò),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临诸侯,畛(zhěn)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崩,曰天王崩。复,曰天子复矣。告丧,曰天王登假。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五官致贡曰享,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
bìn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自称于诸侯曰天子之老,于外曰公,于其国曰君。
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天子同姓,谓之叔父,异姓,谓之叔舅。于外曰侯,于其国曰君,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于内自称曰不谷,于外自称曰王老。
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


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公,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
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于却地,曰会。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约信,曰誓,莅牲,曰盟。
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其在凶服,曰适子孤。临祭祀、内事,曰孝子某侯某。外事,曰曾孙某侯某。死曰薨(
hōng),复,曰某甫复矣。既葬,见天子,曰类见,言谥,曰类。诸侯使人使于诸侯,使者自称曰寡君之老。
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大夫济济,士跄跄,庶人僬僬(
jiāo)。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
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自称于其君,曰小童。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
)子。
子于父母,则自名也。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于外曰子,于其国,曰寡君之老。使者自称曰某。
天子不言出,诸侯不生名,君子不亲恶。诸侯失地,名,灭同姓,名。
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儗(
)人必于其伦。
问天子之年,对曰:“闻之始服衣若干尺矣。”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问大夫之子,长,曰:“能御矣。”幼,曰:“未能御也。”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谒矣。”幼,曰:“未能典谒也。”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
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山泽之所出。问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问士之富,以车数对。问庶人之富,数畜以对。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
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
shǐ)。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liè),豚曰腯()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雉(zhì)曰疏趾,兔曰明视,脯()曰尹祭,槁(gǎo)鱼曰商祭,鲜鱼曰脡(tǐng)祭,水曰清涤,酒曰清酌,黍(shǔ)曰芗(xiāng)合,粱曰芗萁(),稷()曰明粢(),稻曰嘉蔬,韭曰丰本,盐曰咸鹾(cuó),玉曰嘉玉,币曰量币。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hōng),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在床曰尸,在棺曰柩。羽鸟曰降,四足曰渍(),死寇曰兵。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

天子视不上于袷(jiá),不下于带,国君绥视,大夫衡视,士视五步。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倾则奸。

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朝言不及犬马,辍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故辍朝而顾,君子谓之固。在朝言礼,问礼对以礼。
大飨(
xiǎng)不问卜,不饶富。
凡挚,天子鬯(chàng),诸侯圭(guī),卿羔大夫鴈,士雉。庶人之挚匹,童子委挚而退。野外军中无挚,以缨、拾、矢可也。妇人之挚,椇()、榛(zhēn)、脯、修、枣、栗()。
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于国君,曰备酒浆,于大夫,曰备埽(sào)洒。

二、查字正音: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标准苛刻的、难通融的。,篆文人,当事者嚴,标准苛刻的),表示当事人对人对己标准苛刻,毫不放松。造字本义:动词,严于律己,保持恭敬庄重的姿态。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俨”,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写成“严”《说文解字》:
俨,高昂着头。

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呷”的省略,拟主人吸引狗或其他宠物向自己接近时发出的“呷呷”声音。狎,金文甲,“呷”),表示向狗发出“呷呷”的声音。造字本义:动词,发出“呷呷”的声音以引起狗的注意,使狗熟悉自己、亲近自己。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金文斦,二“斤”即二“斧”,武力胁迫貝,钱财),表示武力胁迫以求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斦”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貝”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劫持绑架人员作抵押,以求赎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斦”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质”,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斦”简化成,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直,甲骨文在眼睛上加一竖线,表示目光向正前方看。造字本义:动词,正视,面对而不回避金文误将短竖线写成,并加一曲形,表示去曲求正。有的金文在“的字形上加,表示木匠眯眼看木料,以便消除凸曲部分。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有的隶书将转曲形简化成一横直”的“正视前方”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值”代替。

同源。,甲骨文像一个坐着的人。古代的祭悼传统,让活人坐在祭位上,以代表死者,接受人们的吊唁。造字本义:名词,坐在祭位上、代替死者接受祭拜的死者亲属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严重变形,手的形状消失。隶化后楷书写成“封口的字形,人”形完全消失。“屍”是已经死亡的人,“尸”是静坐代屍受祭的活人;古籍常以“尸”代替“屍”。

亝”是“齊”的异体字。齊,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三颗(大量)种子同时发芽。有的甲骨文像三颗(大量)刚冒出地面的胚芽。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突出了胚芽下面的直茎。有的金文写成会义字:大量种子同时发芽相等、相同),强调大量种子萌芽生长节奏的“同步”性。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由会义。造字本义:动词,育苗的地面上所有种子同时破土萌芽。隶化后楷书有所变形。《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齐”,将篆文字形中的一个“屯”写成“文”,将篆文字形中的另外两个“屯”简写成两竖,并省去篆文字形中的“等号”。当“齊”的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异体字再加“田”另造“亝”代替,强调田园中育苗的土地。古籍多以“齊”代替“亝”。种子变成胚芽、生根发芽叫“屯”;大量种子同时萌芽叫“齐”。《说文解字》:
齐,禾麦吐穗时穗子上端处于同一高度。象形。

同源,后分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祭祖杀牲,平分肉食。,甲骨文且,祭祖杀牲,平分肉食两个,两肉块),表示祭祖仪式上平分肉食。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的中间一横写成等号,强调平分。有的金文误将写成。籀文、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祭祖杀牲,平分肉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且”从甲骨文字形看,古人称平分肉食为宜”;称独享双份或数份肉食为“多”;称堆积大量肉食为“叠”。

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欲”的省略。俗,金文人,世人谷,即“欲”的省略),表示世人的日常欲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有七情六欲的市井凡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谷”写成《说文解字》:
俗,地方流行的生活习惯。

,金文弗,捆绑钱贝刀,割、解)。篆文省去“刀”造字本义:动词,解开系扎的贝壳,购物开销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费”,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聶,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以威势小声发令。,篆文心,,心理,惧怕聶,即,表示以威势小声发令)。造字本义:动词,以极高威势令对方畏惧。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慑”,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聶”简化成“聂”《说文解字》:
慑,丧气。
卓,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掉”的省略,表示失去。悼,篆文心,情意卓,即,失去),表示心随逝者而去。造字本义:动词,对亲友之死心情极为悲痛,仿若心随之而去。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耆”是“嗜”的本字。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品味美食。金文老,老人旨,品味美食),表示从小到老的饮食习惯。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老”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旨”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终生维持某种饮食爱好。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老”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旨”写成当“耆”的本义消失后,再加“口”另造“嗜”代替。

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头发。耄,籀文老,老人毛,头发),表示老人发长及膝。古人爱护头发,一生长留不剪,因此七八十岁老人,发长及膝,是受人敬重的年纪特征。造字本义:形容词,老人年纪高,发辫长垂及膝。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老”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毛”写成“耄”与“耋”都形容年老,古籍中常“耄耋”并用;“耄”指老人发长及膝,“耋”指老人长期静卧。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姬”的本字,表示乳房丰满的美女。頤,金文假借“。頤,籀文首,头部,即“姬”,丰胸美女),表示美女丰腴的面庞。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首”写成“頁”,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怡养自得者丰腴的面颊和下巴。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頁”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颐”,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頁”简化成“页”

拼音是qìng,释义是清凉,寒冷。古文中读音为jìng,凉。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州”是“洲”的本字。州,甲骨文是指事字,在“川”的中间加一个小三角或小圆圈指事符号,表示河川中央的冲积沙洲。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不仅在“川”的中间加圆圈指事符号,而且在川岸也误加表示河心小岛的圆圈指事符号。造字本义:名词,独立于河心的冲积沙洲。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三个小圆圈简化成三个点。当“州”的“河心沙洲”本义消失后,隶书再加“水”另造“洲”代替。

lǘ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侣”的省略,表示相伴。閭,篆文吕,即“侣”),表示相邻住户的共同的巷门。造字本义:名词,相邻住户共同的里巷大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闾”,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简化成“门”



奥,篆文宷,即“審”,审察廾,双手抓持),表示双手抓持、把玩,反复审视、琢磨。造字本义:形容词,自然形成或人工制造的物品,充满鬼斧神工的魅力,令人把玩审视,却百思不得其解。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宷”)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廾”简写成“大”

xiǎng“鄕”是“饗”的本字。鄕,甲骨文人,脸朝右人,脸朝左),表示两人相向而坐,一同进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鄕”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食”另造“饗”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主人设宴款待宾客,主宾相向而坐,一同进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飨”,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郷”简化成“乡”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金文字形像纺织者手工整理纺织机上散乱或混杂无序的丝线,使丝线条理有序,便于纺织。辭,甲骨文,纺织者整理织机上的乱丝辛,刑具、司法),表示法官整理诉讼双方陈述的混乱案情,辨察真相,公正断案。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同时加“舌”(说话)写成“”,强调法官用谨慎、严密、正式的言词,陈述并辨析案情,做出终审结论。有的金文省去“舌”,并用“司”(执法、施刑)代替“辛”(刑具)。篆文综合两款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法官用谨慎、严密、正式的言词,陈述并辨析案情,做出终审判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中“”和“”后来多由“治”合并代替;“”后来多由“辭”代替。《说文解字》:辞,诉讼辩词.

”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吃饱离席。,篆文既,吃饱离席木,木片),表示容器已盛满的刮平木片。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既”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楷书异体字“槩”将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名词,古代用斗、斛等盛具称量米粟等谷物粮食时,用以刮平盛具开口端粮食的特制木片,以确保同一盛具每次称量的粮食容积相同,以示公平古籍多以“概”代替“槩”。

“訿”和“呲”是“訾”的异体字。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踩在脚下。訾,篆文此,踩在脚下言,说话),表示用话语踩踏,即鄙视地责骂。造字本义:动词,以瞧不起人的傲慢责骂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异体字“訿”将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楷书异体字“呲”用“口”(说话)代替“言”古籍多以“訾”代替“訿”和“呲”。《说文解字》:
訾,不想使人满意。
àn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神色暗淡。,篆文門,借代家园音,即“黯”),表示黯然神伤之家。造字本义:动词,黯然神伤地居丧悼念。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音”写成

《广韵》《集韵》《韵会》并仍吏切,音饵。《广韵》口吻也。《礼·曲礼》负劒,辟咡诏之。《注》辟咡诏之,谓倾头与语也。口旁曰咡。《疏》管子弟子职云:食已,循咡覆手。谓弟子食讫,以手循覆於咡,故知是口旁也。《释文》口耳之闲曰咡。
  又《少仪》有问焉,则辟咡而对。
  又《集韵》人之切,音而。与㖇同。详後㖇字注咡字又是听字的俗字,今日台湾民间俗用。

古〉用麻、葛等制成的一种鞋:麻~。葛~。⒉〈古〉践踏。

jiōng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洞穴。扃,篆文户,小门冋,洞穴),表示小门上的门洞。造字本义:名词,古代简易木屋门栓附近的小门洞,以便主人出门时在门外从小门洞伸手拉栓关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冋”写成“向”

hé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合上盖子。闔,籀文双手宀,房屋,借代房门盍,合上盖子),表示手拉两扇门板,把敞开的门合上。篆文省去籀文字形中的双手,将籀文字形中的“宀”写成“门”,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拉合两扇门板,关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阖”,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简化成“门”

“踖”是“趞”的异体字。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藉”的省略,表示垫脚、衬垫。趞,金文彳,道路走,逃跑昔,即“藉”),表示拥挤于道的逃跑者相互踩踏。篆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彳”,并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异体字用“足”(脚)代替“走”(跑),强调脚踏的动作。造字本义:动词,在逃跑的恐慌中拥挤的人群相互踩踏。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踖”代替“趞”。《说文解字》:
踖,长胫行走。
kōu摳,篆文手,掏區,表示极小)。造字本义:动词,用手指一点点一点点地掏干净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抠”,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區”简化成“区”《说文解字》:
抠,系结裤带。一种说法认为,“抠”是提起长裳登上高堂。

kuáng狂,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无理智的、发疯的。誑,篆文言,说话狂,无理智的),表示说无理智的话,说疯话。造字本义:动词,说疯狂无理的话。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诳”,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niè门橛(古代竖在大门中央的短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古者门有二闑,二闑之中曰门,二闑之旁皆曰枨。必设此者,所以为尊卑出入之节也。”《礼记·玉藻》:“君入门,介拂闑;大夫中枨与闑之间;士介拂枨。”孔颖达疏:“闑谓门之中央所竖短木也;枨谓门之两旁长木,所谓门楔也。”(出自《辞海》第六版彩图本).
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域”的本字,表示疆界。閾,篆文門,借代房屋或,即“域”),表示房屋的边界。造字本义:名词,房屋的边界,门槛。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阈”,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简化成“门”。《说文解字》:阈,门檻。

袂,篆文衣,袖夬,是的省略,缺口、开口),表示袖口。造字本义:名词,敞开的袖口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衣”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rèn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妊”的省略,表示怀孕。衽,篆文衣,服装壬,即“妊”,怀孕),表示孕妇服。造字本义:名词,孕妇穿的宽松透气衣服。隶化后楷书将篆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说文解字》:衽,衣襟。
zuò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突然、骤然。怍,金文心,感觉和思维器官乍,突然、骤然),表示顿生愧意。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心中顿生愧意。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说文解字》:怍,惭愧。
jué“欮”是“厥”的本字;“厥”是“瘚”和“蹶”的本字。欮,甲骨文是“人”的变形,像腿脚弯曲、难以站立的人。金文在腿部位置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因昏厥而难以站立。有的金文写成会义字:屰,“逆”的本字欠,叹息,借代呼吸),表示逆呼吸,即反呼吸、无呼吸。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当“欮”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厂”(“尸”的变形),表示短时间的“昏死”。当“厥”的本义弱化后,篆文再加“疒”(病变)另造“瘚”代替,强调“厥”为一种病症;或篆文再加“足”另造“蹶”代替,表示昏厥而难以站立。造字本义:动词,因昏厥僵直而跌倒。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中医认为是突然气闭昏晕或四肢僵直;西医称休克,认为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说文解字》:蹶,僵直而跌倒。
[ chán ]不整齐。[ chàn ]1.随便插嘴。2.不庄重。
jiǎo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树上我鸟窝。剿,籀文巢,树上的鸟窝刀,砍斫),表示伐木毁巢,使鸟儿失去安身和繁殖的场所。篆文用“喿”(树上鸟群噪鸣)代替籀文字形中的“巢”(鸟窝),表示伐木毁巢是为了消除鸟群的噪鸣。造字本义:动词,伐木毁巢,使鸟类彻底失去安身和繁殖的场所。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说文解字》:
劋,灭绝。
犮”是“跋”的本字。犮,篆文是指事字,字形在犬的腿部位置加一撇指事符号,表示狗腿的动作。当“犮”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足”另造“跋”代替,表示匆忙不停地走。造字本义:动词,狗腿匆匆奔跑的样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犬”写成。古籍多以“跋”代替“犮”。
《说文解字》:
跋,蹎簸跋涉。
zǎo蚤”是“搔”的本字。蚤,金文又,手,抓虫,体表寄生虫),表示抓虫。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又”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抓搔被虫子叮咬而发痒的皮肤。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当“蚤”的“抓搔”本义消失后,再加“手”另造“搔”代替。zhi 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就餐。櫛,甲骨文水,汤汁即,就餐尞,火堆),表示进餐时用火堆加温食物。有的甲骨文省去“水”。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尞”省略成“木”。有的篆文误加“竹”,将“即”写成“節”,导致本义线索消失。造字本义:动词,调节火堆的柴薪,以使火锅的温度适中。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栉”,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節”简化成“节”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
shù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关闭。漱,篆文束,闭嘴欠,即,吐气),表示口中含水吐气。造字本义:动词,含水闭口,通过鼓腾嘴里的水来洁净口腔。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说文解字》:漱,鼓动含在嘴巴里的水以荡净口腔

   困,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限制、使不自由。捆,甲金篆隶字形暂缺,楷书手,动作困,限制),表示出手限制。推测造字本义:动词,用绳子缠束分散的物体。

   “嬰”是“纓”的本字。嬰,甲骨文朋,用片玉串成的项圈又,抓持),表示女子戴玉串项圈装扮自己。金文省去甲骨文字形中的“又”,并用“贝”代替“朋”,表示女子佩戴贝串项圈。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貝”写成“賏”,强调将众多贝壳串成项圈。远古孕妇项挂贝串,祈求平安生产。当“嬰”的“佩戴贝串项圈”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糸”丝线)另造“纓”代替,强调用丝线串贝。造字本义:动词,女子佩戴用贝壳串成的项圈。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缨”,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嬰”简化成“婴”

幵,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妍”的省略,表示女子心思细密。笄,篆文幵,即“妍”),表示心思细密的女子使用的竹制饰品。造字本义:动词,古代为发育成熟的十五六岁的少女举行成年礼,将长发挽起,并用竹簪固定成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幵”写成“开”

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小孩,即后代。字,金文宀,的省略,男子盖房娶亲子,后代,子嗣),表示女子出嫁后生育后代。在人口、劳动力决定部族强弱的远古时代,为预防偷拐儿童、掳掠妇女,古人在新生婴孩和新娶的女人身上做记号,叫字”;后引申为成年礼的一部分:古代一般男子在成年后为自己的“名”作近义的“注解”补充或“说明”,也叫“字”;也有的底层百姓有“名”无“字”。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女子落户夫家,生养后代。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子”写成。在古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口头上的称呼叫作“名”,有如今日之“小名”与“昵称”,用于日常非正式社交场合,为贱称;子女成年后为其设计的书面称呼叫“字”,有如今日之“大名”与“户籍名”,用于各种文件和正式社交场合,为尊称;“名”与“字”是同一对象的两个称呼,“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今人所说的“名字”,相当于古人所说“字”。

   根据隶定字形解释,形声。字从乂(yì),从有,有亦声。“有”为“以手持肉”之形,意为“生鲜肉食”。“乂”即“又(右手)”。“乂”与“有”联合起来表示“把肉食拿起两次,第一次是生肉,第二次是熟肉”。本义,做熟的鱼肉和猪牛羊肉
   读作zì,释义为切成的大块肉,出自《诗·鲁颂·閟宫》,《管子·弟子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是会意字。读作xī。本意指醋,引申为用于保存蔬菜、水果、鱼蛋、牡蛎的净醋或加香料的醋,也指酒。的旧称。
   多音字,中国汉字,读作:pú或fǔ。该字读作pú时是胸脯的意思。读作fǔ时字义是肉干、果干,如“肉脯”“果脯”。    shěn齿龈 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礼记·曲礼上》
   读作lì,本意是指骂人,也指从旁编造对方的缺点或罪状责骂。
   ,多音字。一是读音lǎo。意指雨水大或路上的流水,〔潦河〕水名,在中国河南省西南部。亦称“垢河”。积水。二是读音lào;古同“涝”,雨水过多,水淹,积水。三是读音liáo ;
   (拼音:jiàng、xiáng)是汉语常用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降”的古字形像两脚交替沿山而下,本义是从高处走下来,与“陟(向上行走)”字义正好相反。由本义引申,泛指下降、落下,如出世、出生叫“降生”;来到叫“降临”。虽然有主动的,有被动的,但都反映出从高处向低处的变动。以上义读jiàng。降又读xiáng,指向对方屈服,或指制服、使驯服。   (拼 音suí)是汉字通用规范二级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本义指登车时用以拉手的绳索。引申义为安抚。
   ,mèi,指衣袖。
  王力氏拟上古音【phio】,即弓把,在上下渊(即弓臂)中间。
    shuì ,意思有佩巾;巾帕;拭擦;蒙,覆盖。
    yuān一类小型猛禽的通称。鸢类属隼形目鹰科鸢亚科,共有5属8种。
   貔貅 拼音是pí xiū,别称“辟邪天禄、百解”,俗称“貔大虎”,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瑞兽
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传说貔貅除了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中国传统有装饰“貔貅”的习俗,貔貅寓意丰富,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古时候人们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
   (拼音:zú、cù)是汉语常用字 ,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缝好了线的衣服。本义指完成、终结,由此引申为死亡。后假借指隶役,特指服役士兵,古时多指步兵。卒又做副词用,表示终于。一说“卒”的古字形为有特殊标记的衣服,本义指差役。以上义读zú。卒又有急迫、仓促的意思,读作cù,与“猝”通。
  líng古代车箱前面和左右两面的木栏:“倚结~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沾轼。”
   (拼音:pèi)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 。始见于甲骨文 。本义是驾驭牲口的缰绳,引申作动词,牵。

三、心得

     礼是知行合一,气的运行,内在的包含着道德仁义。不是繁文缛节。
     礼是自己的事儿,不关别人的事儿。

     就学而言,礼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8: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 檀弓上下

檀弓上第三、檀弓下第四

泛读:查生僻字,正音、抄写原文,朗读通顺。简单心得。


一、查生僻字,正音、抄写原文,朗读通顺


  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wen)焉。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ji)?我未之前闻也。”趋而就子服伯子于门右,曰:“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何也?”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微子舍其孙?盾而立衍也。夫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子游问诸孔子,孔子曰:“否!立孙。”
  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季武子成寝,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请合葬焉,许之。入宫而不敢哭。武子曰:“合葬非古也,自周公以来,未之有改也。吾许其大而不许其细,何居(ji)?”命之哭。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曰:“然。”“子之不使白也丧之,何也?”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及则安能?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不为伋(ji)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
  孔子曰:“拜而后稽颡(sang),颓(tuí )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qí)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zhi)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xuan)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hai)之矣。”遂命覆醢。
  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qu)。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郰(zuo鄹)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丧冠不緌(rui)。
  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墍(ji)周,殷人棺椁(guo),周人墙置翣(sha)。周人以殷人之棺椁葬长(zhang)殇,以夏后氏之墍周葬中殇、下殇,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夏后氏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周人尚赤,大事敛用日出,戎事乘騵(yuan),牲用骍(xing)。
  穆公之母卒,使人问于曾子曰:“如之何?”对曰:“申也闻诸申之父曰: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zhan)粥之食,自天子达。布幕,卫也,縿(xiao)幕,鲁也。”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ji)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鲁人有朝(zhao)祥而莫(mu)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子路出,夫子曰:“又多乎哉?逾月则其善也。”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xuan ben fu)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zhui),佐车授绥,公曰:“末之卜也。”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yu)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诔(lei)之。士之有诔,自此始也。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huan),大夫之箦(ze)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ju)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mo)

  始死,充充如有穷;既殡,瞿瞿(ju ju)如有求而弗得;既葬,皇皇如有望而弗至。练而慨然,祥而廓然。
  邾娄(zhu lou)复之以矢,盖自战于升陉(xing)始也。鲁妇人之髽(zhua)而吊也,自败于台鲐(tai)始也.

  南宫绦(tao)之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髽(zhua)曰:“尔毋从从(zong zong)尔,尔毋扈扈(hu hu)尔。盖榛(zhen)以为笄(ji) ,长尺而总八寸。”

  孟献子禫(dan),县(xuan)而不乐,比御而不入,夫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有子盖既祥而丝屦(ju)组缨。

  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三不吊】

  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弗忍也。”子路闻之,遂除之。【不忍】
  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不忘本之仁】

  伯鱼之母死,期(ji)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礼有义】

  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季武子曰:“周公盖祔(fu)。”【合葬之始】

  曾子之丧,浴于爨(cuan)室。

  大功废业,或曰:大功诵可也。【大功丧礼】

  子张病,召申祥而语之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几乎?”【终善】
  曾子曰.始死之奠.其余阁也与.

  曾子曰.小功不为位也者.是委巷之礼也.子思之哭嫂也为位.妇人倡踊.申祥之哭言思也亦然.【丧位】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故丧冠之反吉.非古也.【吉丧冠帽】


  曾子谓子思曰.急.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故君子之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过与不及】

  曾子曰.小功不税(tui).则是远兄弟.终无服也.而可乎.【补服】

  伯高之丧.孔氏之使者未至.冉子摄束帛乘(sheng)马而将之.孔子曰.异哉.徒使我不诚于伯高.【代吊】

  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wu阴平)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所知.吾哭诸野.于野则已疏.于寝则已重.夫由赐也见我.吾哭诸赐氏.遂命子贡为之主.曰.为尔哭也.来者拜之.知伯高而来者勿拜也.【吊所】

  曾子曰.丧有疾.食肉饮酒.必有草木之滋焉.以为姜桂之谓也.【丧病】

  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终与死】

  夫昼居于内.问其疾可也.夜居于外.吊之可也.是故君子非有大故.不宿于外.非致齐也.非疾也.不昼夜居于内.【夙兴夜寐】

  高子皋(gao)之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至诚】
  衰,与其不当物也.宁无衰.齐(zi)衰不以边坐.大功不以服勤.【至诚】
  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说骖(tuo can )而赙(fu)之.子贡曰.于门人之丧.未有所说骖.说骖于旧馆.无乃已重乎.夫子曰.予乡者入而哭之.遇于一哀.而出涕.予恶夫涕之无从也.小子行之.【至诚】
  孔子在卫.有送葬者.而夫子观之.曰.善哉为丧乎.足以为法矣.小子识之.子贡曰.夫子何善尔也.曰.其往也如慕.其反也如疑.子贡曰.岂若速反而虞乎.子曰.小子识(zhi)之.我未之能行也.【至诚】

  颜渊之丧.馈祥肉.孔子出受之.入弹琴而后食之.【至诚】

  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拱手礼数
  孔子蚤作.负手曳(ye)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zuo)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生不逢时之礼】

  孔子之丧.门人疑所服.子贡曰.昔者夫子之丧颜渊.若丧子而无服.丧子路亦然.请丧夫子.若丧父而无服.【心礼】

  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饰棺墙.置翣(sha).设披(bi).周也.设崇.殷也.绸练设旐(zhao).夏也.【夏士丧礼】

  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褚(zhu)幕丹质.蚁结于四隅.殷士也.【殷代士丧礼】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shan)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曰.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曰.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仇礼】

  孔子之丧.二三子皆绖(die)而出.群居则绖.出则否.【绖出之礼

  易墓.非古也.【墓地除草之礼】

  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哀敬与礼】
  曾子吊于负夏.主人既祖填池.推柩而反之.降妇人而后行礼.从者曰.礼与.曾子曰.夫祖者且也.且胡为其不可以反宿也.从者又问诸子游曰.礼与.子游曰.饭于牖(you)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即远也.故丧事有进而无退.曾子闻之.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葬礼】


  曾子袭裘而吊.子游裼(xi)裘而吊.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夫夫也.为习于礼者.如之何其裼(xi)裘而吊也.主人既小敛.袒括发.子游趋而出.袭裘带绖而入.曾子曰.我过矣.我过矣.夫夫是也.【葬礼着装】

  子夏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不和.弹之而不成声.作而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礼.而弗敢过也.子张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和.弹之而成声.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至焉.【出丧之礼】

  司寇惠子之丧.子游为之麻衰.牡麻绖.文子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敢辞.子游曰.礼也.文子退.反哭.子游趋而就诸臣之位.文子又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又辱临其丧.敢辞.子游曰.固以请.文子退.扶适子南面而立.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又辱临其丧.虎也敢不复位.子游趋而就客位.【
司寇惠子之丧】

  将军文子之丧.既除丧而后越人来吊.主人深衣练冠.待于庙.垂涕洟(yi).子游观之曰.将军文氏之子.其庶几(ji)乎.亡于礼者之礼也.其动也中.【无制之礼】


  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周称谓之礼】


  绖也者.实也.【丧葬礼之孝帕】


  掘中霤(liu)而浴.毁灶以缀足.及葬.毁宗躐(lie)行.出于大门.殷道也.学者行之.【殷丧礼之入殓】


  子柳之母死.子硕请具.子柳曰.何以哉.子硕曰.请粥(yu)庶弟之母.子柳曰.如之何其粥(yu)人之母.以葬其母也.不可.既葬.子硕欲以赙(fu)布之余具祭器.子柳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家于丧.请班诸兄弟之贫者.【礼与财货】

  君子曰.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礼与义】


  公叔文子升于瑕丘.蘧(qu)伯玉从.文子曰.乐者斯丘也.死则我欲葬焉.蘧(qu)伯玉曰.吾子乐之.则瑗(yuan)请前.【礼与财货】


  弁(bian)人有其母死.而孺子泣者.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礼之命在传】


  叔孙武叔之母死.既小敛.举者出户.出户袒.且投其冠.括发.子游曰.知礼.【丧葬礼】


  扶君.卜人师扶右.射人师扶左.君薨以是举.【国丧】


  从母之夫.舅之妻.二夫人相为服.君子未之言也.或曰.同爨(cuan)缌(si).【旁系丧礼】


  丧事欲其纵纵(zong zong 上声)尔.吉事欲其折折尔.故丧事虽遽(ju)不陵节.吉事虽止不怠.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君子盖犹犹尔.【事礼】


  丧具.君子耻具.一日二日而可为也者.君子弗为也.【丧具礼】


  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嫂叔之无服也.盖推而远之也.姑姊妹之薄也.盖有受我而厚之者也.【丧服与血缘辈份】


  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心丧之礼】


  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其徒趋而出.曾子曰.尔将何之.曰.吾父死.将出哭于巷.曰.反哭于尔次.曾子北面而吊焉.【别家吊丧礼】


  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斲(zhou).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虡(sun ji).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心礼-死者为神明-非人非物】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丧官货
与丧尸】


  陈庄子死.赴于鲁.鲁人欲勿哭.缪(mu)公召县(xuan)子而问焉.县子曰.古之大夫.束修()之问不出竟.虽欲哭之.安得而哭之.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弗哭.且臣闻之.哭有二道.有爱而哭之.有畏而哭之.公曰.然.然则如之何而可.县子曰.请哭诸异姓之庙.于是与哭诸县(xuan)氏.【哭礼】

  仲宪言于曾子曰.夏后氏用明器.示民无知也.殷人用祭器.示民有知也.周人兼用之.示民疑也.曾子曰.其不然乎.其不然乎.夫明器.鬼器也.祭器.人器也.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随葬器礼】


  公叔木有同母异父之昆弟死.问于子游.子游曰.其大功乎.狄仪有同母异父之昆弟死.问于子夏.子夏曰.我未之前闻也.鲁人则为之齐衰.狄仪行齐衰.今之齐衰.狄仪之问也.【丧服-同母异父】


  子思之母死于卫.柳若谓子思曰.子圣人之后也.四方于子乎观礼.子盖慎诸.子思曰.吾何慎哉.吾闻之.有其礼无其财.君子弗行也.有其礼有其财.无其时.君子弗行也.吾何慎哉.【不可行不行】


  县子琐曰.吾闻之.古者不降.上下各以其亲.滕伯文为孟虎齐衰.其叔父也.为孟皮齐衰.其叔父也.【服级升降】


  后木曰.丧.吾闻诸县子曰.夫丧.不可不深长思也.买棺外内易.我死则亦然.【讲究-棺木】


  曾子曰.尸未设饰.故帷堂.小敛而彻帷.仲梁子曰.夫妇方乱.故帷堂.小敛而彻帷.【
帷堂之因


  小敛之奠.子游曰.于东方.曾子曰.于西方.敛斯席矣.小敛之奠在西方.鲁礼之未失也.【小敛祭品】

  县子曰.绤衰(xi)繐(sui)裳.非古也.【丧服衣裳】


  子蒲卒.哭者呼灭.子皋曰.若是野哉.哭者改之.【哭丧不直呼其名】


  杜桥之母之丧.宫中无相.以为沽(gu)也.【引导者-相-先生】


  夫子曰.始死.羔裘玄冠者.易之而已.羔裘玄冠.夫子不以吊.【吉服不吊】


  子游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wu,无).子游曰.有无恶(wu)乎齐.夫子曰.有.毋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huan)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葬具与家财】


  司士贲告于子游曰.请袭于床.子游曰.诺.县子闻之.曰.汰哉叔氏.专以礼许人.【先生被误解了】


  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xi hai)百瓮.曾子曰.既曰明器矣.而又实之.【明器】


  孟献子之丧.司徒旅归四布.夫子曰.可也.【葬后退财】


  读赗(feng).曾子曰.非古也.是再告也.【
赗不重读

  成子高寝疾.庆遗入请曰.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则如之何.子高曰.吾闻之也.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墓地】

  子夏问诸夫子曰.居君之母.与妻之丧.居处言语饮食衎(kan)尔.【君母妻之丧服】

  宾客至.无所馆.夫子曰.生于我乎馆.死于我乎殡.【宾客丧葬】

  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哉.【墓能藏即可-不需要坟头和绿化】

  孔子之丧.有自燕(yan)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马鬣(lie)封之谓也.今一日而三斩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坟头】

  妇人不葛带.【丧礼-女人腰带不换】

  有荐新.如朔奠.【丧礼-荐新】

  既葬.各以其服除.【丧礼-降服】

  池视重溜(chong liu).【丧礼-池】

  君即位而为椑(bi).岁壹漆之.藏焉.【丧礼-椑】

  复,楔(xie)齿.缀足.饭.设饰.帷堂.并作.【丧礼-复(招魂)】

  父兄命赴者.【丧礼-讣告】

  君复于小寝.大寝.小祖.大祖.库门.四郊.【丧礼-复的地点】

  丧不剥,奠也与.祭肉也与.【丧礼-祭奠食物遮盖】

  既殡.旬而布材与明器.【丧礼-讣告与明器】

  朝奠日出.夕奠逮日.【丧礼-奠】

  父母之丧哭无时.使必知其反也.【丧礼-哭】

  练,练衣黄里、縓(quan)缘.葛要绖.绳屦(ju)无絇.角瑱(tian).鹿裘.衡长袪.袪.裼(xi)之可也.【丧礼-小祥着装】

  有殡.闻远兄弟之丧.虽缌必往.非兄弟.虽邻不往.【丧礼-有
殡遇丧


  所识.其兄弟不同居者皆吊.【丧礼-无同居兄弟之有丧】

  天子之棺四重(chong).水兕(si)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杝(yi)棺一.梓棺二.四者皆周.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柏椁以端长六尺.【天子棺】


  天子之哭诸侯也.爵弁(bian)绖(
dié).(纟才cai)衣.或曰.使有司哭之.为之不以乐食.【天子哭诸侯】


  天子之殡也.菆(cuan)涂龙輴(chun)以椁.加斧于椁上.毕涂屋.天子之礼也.【天子之殡】

  唯天子之丧.有别姓而哭.【天子之哭位】


  鲁哀公诔(lei)孔丘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尼父.【国君哭国师?】


  国亡大县邑.公卿大夫士皆厌(yan)冠.哭于大庙三日.君不举.或曰.君举而哭于后土.【战败之大夫丧】


  孔子恶(wu)野哭者.【哭对地方】


  未仕者不敢税人.如税人.则以父兄之命.【未仕者助丧】


  士备入而后朝夕踊.【朝臣哭国君】


  祥而缟(gao).是月禫.徙月乐.【大祥后的
禫祭之礼


  君于士有赐帟(yi)【君赐亡士】.


下篇

  君之适长殇.车三乘.公之庶长殇.车一乘.大夫之适长殇.车一乘.【嫡子长殤随葬车】


  公之丧.诸达官之长杖.【诸侯治丧】


  君于大夫.将葬.吊于宫.及出.命引之.三步则止.如是者三.君退.朝亦如之.哀次亦如之.【国君吊大夫】


  五十无车者.不越疆而吊人.【老者吊丧】


  季武子寝疾.蟜(jiao)固不说(tuo)齐衰而入见.曰.斯道也.将亡矣.士唯公门说齐衰.武子曰.不亦善乎.君子表微.及其丧也.曾点倚其门而歌.【权贵之病丧】


  大夫吊.当事而至.则辞焉.【丧家迎大夫之吊】



  吊于人.是日不乐(yue).妇人不越疆而吊人.行吊之日.不饮酒食肉焉.【吊与乐】


  吊于葬者必执引.若从柩.及圹(kuang).皆执绋(fu).【送葬】

  丧公吊之.必有拜者.虽朋友州里舍人可也.吊曰.寡君承事.主人曰临.【国君吊异国亡者】



  君遇柩于路.必使人吊之.【国君遇柩】


  大夫之丧.庶子不受吊.【大夫丧主】

  妻之昆弟为父后者死.哭之适室.子为主.袒免哭踊.夫入门右.使人立于门外.告来者.狎则入哭.父在.哭于妻之室.非为父后者.哭诸异室.【哭大舅子】


  有殡.闻远兄弟之丧.哭于侧室.无侧室.哭于门内之右.同国则往哭之.【有殡遇远兄弟丧】


  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往哭之.或曰.齐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与哉.【哭与吊不同】


  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辅助国君行丧礼】

  齐谷王姬之丧.鲁庄公为之大功.或曰.由鲁嫁.故为之服姊妹之服.或曰.外祖母也.故为之服.【服制】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哀与丧主】


  帷殡.非古也.自敬姜之哭穆伯始也.【哭不掀帷之礼】


  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复.尽爱之道也.有祷祠之心焉.望反诸幽.求诸鬼神之道也.北面.求诸幽之义也.拜稽颡.哀戚之至隐也.稽颡.隐之甚也.饭用米贝.弗忍虚也.不以食道.用美焉尔.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爱之斯录之矣.敬之斯尽其道焉耳.重.主道也.殷主缀重焉.周主重彻焉.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岂知神之所飨.亦以主人有齐(zhai)敬之心也.辟踊.哀之至也.有筭(suàn).为之节文也.袒括发.变也.愠.哀之变也.去饰去美也.袒括发.去饰之甚也.有所袒.有所袭.哀之节也.弁绖葛而葬.与神交之道也.有敬心焉.周人弁而葬.殷人冔(xu)而葬.歠(chou)主人主妇室老.为其病也.君命食之也.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主妇入于室.反诸其所养也.反哭之吊也.哀之至也.反而亡焉.失之矣.于是为甚.殷既封而吊.周反哭而吊.孔子曰.殷已悫(que).吾从周.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既封.主人赠.而祝宿虞尸.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葬日虞.弗忍一日离也.是月也.以虞易奠.卒哭曰成事.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明日祔(fu)于祖父.其变而之吉祭也.比至于祔.必于是日也接.不忍一日末有所归也.殷练而祔.周卒哭而祔.孔子善殷.
【丧葬概述】
  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lie)执戈.恶之也.所以异于生也.【君临臣丧巫祝开路】


  丧有死之道焉.先王之所难言也.【丧之本】


  丧之朝也.顺死者之孝心也.其哀.离其室也.故至于祖考之庙而后行.殷朝而殡于祖.周朝而遂葬.【朝庙】


  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明器之道】


  穆公问于子思曰.为旧君反服.古与.子思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旧君之服】


  悼公之丧.季昭子问于孟敬子曰.为君何食.敬子曰.食粥.天下之达礼也.吾三臣者之不能居公室也.四方莫不闻矣.勉而为瘠.则吾能.毋乃使人疑夫不以情居瘠者乎哉.我则食食.【权臣服君】


  卫司徒敬子死.子夏吊焉.主人未小敛.绖而往.子游吊焉.主人既小敛.子游出.绖反哭.子夏曰.闻之也与.曰.闻诸夫子.主人未改服.则不绖.【小敛吊丧】


  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焉.有若曰.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遣车一乘.及墓而反.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礼之应时】


  国昭子之母死.问于子张曰.葬及墓.男子妇人安位.子张曰.司徒敬子之丧.夫子相.男子西乡.妇人东乡.曰.噫.毋.曰.我丧也斯沾.尔专之.宾为宾焉.主为主焉.妇人从男子皆西乡.
【葬礼站位】

   穆伯之丧.敬姜昼哭.文伯之丧.昼夜哭.孔子曰.知礼矣.【丧夫不夜哭】
  文伯之丧.敬姜据其床而不哭.曰.昔者吾有斯子也.吾以将为贤人也.吾未尝以就公室.今及其死也.朋友诸臣未有出涕者.而内人皆行哭失声.斯子也.必多旷于礼矣夫.【母哭与不哭】


  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敬姜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于斯.命彻之.【女性丧礼-小敛】


  有子与子游立.见孺子慕者.有子谓子游曰.予壹不知夫丧之踊也.予欲去之久矣.情在于斯.其是也夫.子游曰.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礼道则不然.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舞斯愠(yun).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品节斯.斯之谓礼.人死.斯恶之矣.无能也.斯倍之矣.是故制绞衾.设蒌(liu)翣(sha).为使人勿恶也.始死.脯醢之奠.将行遣而行之.既葬而食之.未有见其飨之者也.自上世以来.未之有舍也.为使人勿倍也.故子之所刺于礼者.亦非礼之訾(zi)也.
【礼制的心理原理】


  吴侵陈.斩祀杀厉.师还出竟.陈大(tai)宰嚭(pi)使于师.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he)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大(tai)宰嚭(pi)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今斯师也.杀厉与.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曰.反尔地.归尔子.则谓之何.曰.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
斩祀杀厉之无礼


  颜丁善居丧.始死.皇皇焉.如有求而弗得.及殡.望望焉.如有从而弗及.既葬.慨焉.如不及其反而息.【颜丁居丧】

  子张问曰.书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讙(欢).有诸.仲尼曰.胡为其不然也.古者天子崩.王世子听于冢宰三年.【守孝三年】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kuai)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niang上声)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大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亡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zhi).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斯爵也.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杜举】


  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于君.曰.日月有时.将葬矣.请所以易其名者.君曰.昔者卫国凶饥.夫子为粥与国之饿者.是不亦惠乎.昔者卫国有难.夫子以其死卫寡人.不亦贞乎.天子听卫国之政.修其班制.以与四邻交.卫国之社稷不辱.不亦文乎.故谓夫子贞惠文子.【卒哭祭之后的谥】


  石骀(tai)仲卒.无适子.有庶子六人.卜所以为后者.曰.沐浴佩玉则兆.五人者皆沐浴佩玉.石祁子曰.孰有执亲之丧.而沐浴佩玉者乎.不沐浴佩玉.石祁子兆.卫人以龟为有知也.【守礼有吉】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活人殉葬无礼】


  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
chuò)菽(shu)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xuan)葬而无椁(guǒ).称其财.斯之谓礼.【穷人之礼】
  卫献公出奔.反于卫.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柳庄曰.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di阳平)而从.如皆从.则孰守社稷.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弗果班.【亡国之礼】


  卫有大史曰.柳庄寝疾.公曰.若疾革(ji).虽当祭必告.公再拜稽首请于尸曰.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闻之死.请往.不释服而往.遂以襚(sui去声)之.与之邑裘氏与县潘氏.书而纳诸棺曰.世世万子孙毋变也.【君吊重臣】


  陈干昔寝疾.属其兄弟.而命其子尊已.曰.如我死.则必大为我棺.使吾二婢子夹我.陈干昔死.其子曰.以殉葬.非礼也.况又同棺乎.弗果杀.【礼与礼】


  仲遂卒于垂.壬午独绎.万入去瀹(yue).仲尼曰.非礼也.卿卒不绎(yi).【礼与礼】


  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将从之.公肩假曰.不可.夫鲁有初.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般.尔以人之母尝巧.则岂不得以.其母以尝巧者乎.则病者乎.噫.弗果从.
【葬礼-下葬丰碑】
  战于郎.公叔禺(yu)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重(tong)汪踦往.皆死焉.鲁人欲勿殇重汪踦.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礼与作为】

  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曰.吾闻之也.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反其国不哭.展墓而入.谓子路曰.何以处我.子路曰.吾闻之也.过墓则式.过祀则下.【出国祭祀】


  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吴师.及之.陈弃疾谓工尹商阳曰.王事也.子手弓而可.手弓.子射诸.射之.毙一人.韔(chang)弓.又及.谓之.又毙二人.每毙一人.揜(yan上声)其目.止其御曰.朝不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孔子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杀人之礼】


  诸侯伐秦.曹桓公卒于会.诸侯请含.使之袭.【战死国君之丧礼】


  襄公朝于荆.康王卒.荆人曰.必请袭.鲁人曰.非礼也.荆人强之.巫先拂柩.荆人悔之.【礼战】


  滕成公之丧.使子叔敬叔吊.进书.子服惠伯为介.及郊.为懿伯之忌不入.惠伯曰.政也.不可以叔父之私.不将公事.遂入.【礼之公私】


  哀公使人吊蒉(kuai)尚.遇诸道.辟于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曰.蒉尚不如杞梁之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莒(ju)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行吊礼于野-非礼】

  孺子䵊(tun)之丧.哀公欲设拨.问于有若.有若曰.其可也.君之三臣犹设之.颜柳曰.天子龙輴(chun)而椁帱(dao四声).诸侯輴而设帱.为榆沈.故设拨.三臣者废輴.而设拨.窃礼之不中者也.而君何学焉.【礼与实用】


  悼公之母死.哀公为之齐衰.有若曰.为妾齐衰.礼与.公曰.吾得已乎哉.鲁人以妻我.【礼的名实】


  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申祥以告.曰.请庚之.子皋曰.孟氏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弃予.以吾为邑长于斯也.买道而葬.后难继也.【葬礼-买路出葬】


  仕而未有禄者.君有馈焉曰献.使焉曰寡君.违而君薨.弗为服也.【仕而未禄者之国君之礼】


  虞而立尸.有几筵.【虞祭之始】


  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既卒哭.宰夫执木铎(zhuo)以命于宫曰.舍故而讳新.自寝门至于库门.【卒哭祭-名讳】


  二名不偏讳.夫子之母名征在.言在不称征.言征不称在.【名讳-二字名】


  军有忧.则素服哭于库门之外.赴车不载櫜(gao)韔.【战败之丧】


  有焚其先人之室.则三日哭.故曰.新宫火.亦三日哭.【宗庙火灾】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zhi)之.苛政(zheng)猛于虎也.【苛政之吊】


  鲁人有周丰也者.哀公执挚请见之.而曰不可.公曰.我其已夫.使人问焉.曰.有虞氏未施信于民而民信之.夏后氏未施敬于民而民敬之.何施而得斯于民也.对曰.墟墓之间.未施哀于民而民哀.社稷宗庙之中.未施敬于民而民敬.殷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会而民始疑.苟无礼义忠信诚悫(
què)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社稷丧】

  丧不虑居.毁不危身.丧不虑居.为无庙也.毁不危身.为无后也
【丧礼之宗】


   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赢(ying)博之间.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往而观其葬焉.其坎深不至于泉.其敛以时服.既葬而封.广轮揜(yan)坎.其高可隐也.既封.左袒.右还(xuan阳平)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葬礼细节-出使葬子】


  邾娄考公之丧.徐君使容居来吊含.曰.寡君使容居坐含.进侯玉.其使容居以含.有司曰.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杂者.未之有也.容居对曰.容居闻之.事君不敢忘其君.亦不敢遗其祖.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无所不用斯言也.容居鲁人也.不敢忘其祖.【含礼】

  子思之母死于卫.赴于子思.子思哭于庙.门人至曰.庶氏之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乎.子思曰.吾过矣.吾过矣.遂哭于他室.【嫁母庶氏之哭礼】


  天子崩.三日.祝先服.五日.官长服.七日.国中男女服.三月天下服.虞人致百祀之木.可以为棺椁者斩之.不至者.废其祀.刎(wen)其人.【天子服棺】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ji)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嗟与礼、命】


  邾娄定公之时.有弑其父者.有司以告.公瞿然失席.曰.是寡人之罪也.曰.寡人尝学断斯狱矣.臣弑君.凡在官者.杀无赦.子弑父.凡在宫者杀无赦.杀其人.坏其室.洿(wu)其宫而猪(zhu)焉.盖君逾月而后举爵.【杀父之恶】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全要领】


  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丘也贫.无盖.于其封也.亦予之席.毋使其首陷焉.路马死.埋之以帷.【葬犬马】


  季孙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与子贡吊焉.阍(hun)人为君在.弗内也.曾子与子贡入于其厩而修容焉.子贡先入.阍人曰.乡者已告矣.曾子后入.阍人避之.涉内溜.卿大夫皆辟位.公降一等而揖之.君子言之曰.尽饰之道.斯其行者远矣.【丧葬仪容】


  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晋人之觇(chan)宋者.反报于晋侯曰.阳门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而民说.殆不可伐也.孔子闻之曰.善哉觇国乎.诗云.凡民有丧.扶服救之虽微晋而已.天下其孰能当之.【丧礼与民本】


  鲁庄公之丧.既葬.而绖(die)不入库门.士大夫既卒哭.麻不入。【鲁庄公之丧不周详】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班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过而不弃】


  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叔誉曰.其阳处父乎.文子曰.行幷植于晋国.不没其身.其知不足称也.其舅犯乎.文子曰.见利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我则随武子乎.利其君.不忘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晋人谓文子知人.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其言呐呐然如不出其口.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生不交利.死不属其子焉.【盖棺定论】


  叔仲皮学子柳.叔仲皮死.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绖.叔仲衍以吉.请繐(sui四声)衰而环绖.曰.昔者吾丧姑姊妹亦如斯.末吾禁也.退使其妻繐衰而环绖(die)【媳妇吊公公】


  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rui).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心祭】


  乐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心祭-僭越而不可得】


  岁旱.穆公召县(xuan)子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pu)尪(wang)而奚若.曰.天久不雨.而暴人之疾子.虐.毋乃不可与.然则吾欲暴巫而奚若.曰.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于以求之.毋乃已疏乎.徙市则奚若.曰.天子崩.巷市七日.诸侯薨.巷市三日.为之徙市.不亦可乎.【求雨与丧葬】


   孔子曰.卫人之祔(fu四声)也离之.鲁人之祔也合之.善夫.【合葬两制】



  二、心得



一、丧道


  丧者死之道。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礼道则不然.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舞斯愠(yun).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品节斯.斯之谓礼.人死.斯恶之矣.无能也.斯倍之矣.是故制绞衾.设蒌(liu)翣(sha).为使人勿恶也.
  
二、丧礼之根
  丧不虑居.毁不危身.丧不虑居.为无庙也.毁不危身.为无后也.

三、丧礼之本

  丧葬发乎心礼制不可僭越、不可不及,但依心迹


四、丧礼之末


  礼制种种和一副好身板,好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21: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周 王制第五 月令第六

泛读:查生僻字,正音、抄写原文,朗读通顺。简单心得。

一、查生僻字,正音、抄写原文,朗读通顺。


王制第五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君王诸侯禄爵各五等】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天子之三公卿大夫上士】

  制:农田百亩。百亩之分(fen四声,分类):上农夫食(si四声,供养)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也。【农夫制】

  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卿禄。次国之卿,三大夫禄,君,十卿禄。小国之卿,倍大夫禄,君十卿禄。【禄爵】

  次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其有中士下士者,数各居其上之三分。【大小国】

  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朌(ban颁赐),其余以禄士,以为间(xian通闲)田。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州国】

  天子百里之内以共(gong通供)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九州)之内】

  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九州之外-二伯八周

  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甸、采、流】

  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天子属官】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国的卿大夫】

  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方伯三兼国】

  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县内外诸侯的俸禄】

   制:三公,一命卷(gung衮服);若有加,则赐也,不过九命。次国之君,不过七命,小国之君,不过五命。大国之卿,不过三命,下卿再命;小国之卿与下大夫一命。【官品】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定官爵,定俸禄】

  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遇之涂弗与言也。屏(bing四声流放)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亦弗故(yu欲)生也。【官与犯人】

  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诸侯聘与天子】

  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jia价),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pi偏斜不正);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叛),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归,假(ge至)于祖称(ni父庙),用特(供祭之牛)。【天子巡守】

  天子将出,类(祭名)乎上帝。宜(祭名)乎社,造(祭名)乎祢。诸侯将出,宜乎社,造乎祢。【出祭】

  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考礼正刑一德,以尊于天子。天子赐诸侯乐,则以柷(zhu四声打击乐器)将之,赐伯子男乐,则以鼗(tao二声长柄小鼓)将之。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fu斧)钺(yue)然后杀,赐圭瓒(zan四声酒勺)然后为鬯(chang四声祭祀用的酒)。未赐圭瓒,则资鬯于天子。【巡礼】

  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天子为世子贵族办的大学),诸侯曰頖(pan四声,诸侯为世子贵族办的大学)宫。【办学】

  天子将出征,类(祭名)乎上帝,宜(祭名)乎社,造(祭名)乎祢(ni三声,父庙),祃(ma四声军祭名)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活捉的俘虏)馘(gouo二声所杀敌军的左耳)告。【天子出征】

  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狩猎)。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piao二声,厨房)。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天子杀则下大绥(天子田猎车上的大旗),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獭祭鱼,然后虞人(掌管山林湖泽的官员)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wei四声捕鸟小网)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zhe二声冬眠),不可以火田。不麑(mi二声小鹿),不卵,不杀胎,不殀(yao三声断杀)夭(未成年的兽),不覆巢。【田猎之礼】

  冢宰(天官总理)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祭用数之仂(le四声十分之一)。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为越绋(fu二声拉棺车的绳索)而行事。丧用三年之仂,丧祭,用不足曰暴,有余曰浩。祭,丰年不奢,凶年不俭。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国家财政计划】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三年之丧,自天子达。庶人县(xuan二声同悬)封,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丧不贰事,自天子达于庶人。丧从死者,祭从生者,支子不祭。【丧葬祭】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祭庙】

  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yue四声薄),夏曰禘(di四声次第),秋曰尝(尝鲜),冬曰烝(zhēng众)。【天子诸侯之祭】

  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天子、诸侯祭因(承袭)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者。【天地社稷之祭】

  天子犆(te四声通特)礿,袷(xia二声合祭于太祖庙)禘,袷尝,祫烝。诸侯礿则不禘,禘则不尝,尝则不烝,烝则不礿。诸侯礿犆,禘一犆一祫,尝祫,烝祫。【天子诸侯犆祫】

  天子社稷皆大牢(三牲祭),诸侯社稷皆少牢(二牲祭)。大夫、士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荐新谷物)。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小猪),稻以雁(鹅)。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初长出),宗庙之牛角握(四指长度),宾客之牛角尺。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庶羞不逾牲,燕衣不逾祭服,寝不逾庙。【社稷之规格】

  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市廛(chan二声公家在集市上的出租店铺)而不税。关讥而不征。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夫圭田(卿大夫士祭祀用田)无征。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田里不粥(yu四声卖),墓地不请。【税赋卖买】

  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量地远近,兴事任力。凡使民,任老者之事,食壮者之食。【司空执度】

  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ji四声份量通剂),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居民材】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pi阴平披)发文皮,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华夷】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安居乐业】

  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chu四声,除)恶。【教化新民

  命乡简不帅(遵循)教者以告,耆老皆朝于庠(乡学),无日,习射上功,习乡上齿,大司徒帅国之俊士与执事焉。不变,命国之右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右,如初礼。不变,移之郊。如初礼。不变,移之遂,如初礼。不变,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录用)。【不帅教者之教化】

  命乡论(考评)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凡入学以齿。【论秀士入大学】

  将出学(毕业),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不变,王三日不举(膳不举乐),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不齿。【不毕业】

  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进士】

  大夫废其事,终身不仕,死以士礼葬之。【渎职】

  有发(发兵),则命大司徒教士以车甲。【士子投笔从戎】

  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赢(luo裸露)股肱,决射御。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仕于家者,出乡不与士齿。【执技事上

  司寇正刑明辟(pi四声,罪)以听狱讼,必三刺(侦讯)。有旨(主观意图)无简(犯罪事实)不听。附(判刑)从轻,赦从重。凡制五刑,必即天论(lun二声同伦),邮(过、罪过)罚丽(li二声,附,判刑)于事。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疑狱,汜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司寇断案】

  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三公以狱之成告于王,王三又,然后制刑。凡作刑罚,轻无赦。刑者侀(xinig二声成型)也,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侀者慎刑】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ze二声文过饰非)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凡执禁以齐众,不赦过。【不再审之四诛、不赦之禁

  有圭璧金璋(聘礼四器)不粥(yu四声卖)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不粥于市,牺牲不粥于市,戎器不粥于市。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zhong四声不符合标准)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杂色)乱正色(青赤白黑黄 )不粥于市。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关执禁以讥(ji稽),禁异服,识异言。【卖买和关卡】

  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天子齐(斋的意思)戒受谏。【太史官职】

  司会(kuai四声冢宰的属下主管财政考察百官业绩)以岁之成(统计簿)质(评断的意思)于天子,冢宰齐(斋的意思)戒受质。大乐正,大司寇、市(司寇分管时长的属官),三官以其成,质于天子。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齐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百官齐戒受质。然后,休老劳(犒劳)农,成岁事,制国用。【审计与国家计划】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xiang一声)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gu三声盲人)亦如之。九十使人受。五十异粻(zhang一声粮食),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离寝,膳饮从游可也。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唯绞紟(jin四声单被)衾(qin一声被子)冒,死而后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七十不俟(si四声)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十齐(zhai)丧之事弗及也。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唯衰麻为丧。【敬老之食住行】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养老之所】

  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冔(xǔ帽子名称)而祭,缟(gao三声白娟制作的深衣)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养老礼着装

  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八十者一子不从政(zheng一声同征),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齐衰大功之丧,三月不从政。将徙于诸侯,三月不从政。自诸侯来徙家,期(ji一声满一年)不从政。【徭役之免】

  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guan一声同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饩(xi四声发口粮)。【孤独鳏寡】

  瘖(yin一声哑巴)、聋、跛(bi四声足不能行)、辟、断(四肢断残)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助残】

  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逾。轻任并,重任分,班白者不提挈。君子耆老不徒行,庶人耆老不徒食。【行礼】

  大夫祭器不假。祭器未成,不造燕器。【大夫祭器不借】

  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为田九万亩。方百里者,为方十里者百,为田九十亿亩。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九万亿亩。【度地造田】

  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近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方百里者,为田九十亿亩,山陵林麓川泽沟渎(du)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其余六十亿亩。【国土规划】

  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古者百亩,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古者百里,当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度量衡】

  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余,方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其余,方百里者四十,方十里者六十。又封方五十里者二十——为方百里者三十一其余,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诸侯之有功者,取于间田以禄之;其有削地者,归之间田。【分封】

  天之之县内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其余方百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为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九,其余,方百里者八十,方百里者八十,方十里者七十一。又封方五十里者六十三,为方百里者十五,方十里者七十五,其余方百里者六十四,方十里者九十六。【天子之县】

  诸侯之下士禄食九人,中士食十八人,上士食三十六人。下大夫食七十二人,卿食二百八十八人。君食二千八百八十人。次国之卿食二百一十六人,君食二千一百六十人。小国之卿食百四十四人,君食千四百四十人。次国之卿,命于其君者,如小国之卿。【诸侯官制】

  天子之大夫为三监,监于诸侯之国者,其禄视诸侯之卿,爵视次国之君,其禄取于方伯之地。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视元士。【监国】

  诸侯世子世国,大夫不世爵。使以德,爵以功,未赐爵,视天子之元士,以君其国。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传国】

  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六礼七教八政】


月令第六


  孟春之月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hào明亮).其神句芒((gōu máng),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中的木神(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辅佐东方上帝青帝太皞。 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它的本来面目是鸟,它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竟一点影响也没有了。不过我们可以在祭祀仪式和年画中见到它:它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太蔟tài cù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shān像羊肉的气味).其祀户.祭先脾.【孟春天相(孟春)】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孟春地相(孟春)】


  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孟春人相(孟春)】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zhai).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毋失经纪.以初为常.【孟春政事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lěi用较老成坚韧的树枝制成的一种二分叉形的翻土工具)耜(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借.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孟春祭(孟春)】


  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经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 低湿的地方).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chì整顿,整治,使整齐).先定准直.农乃不惑.【孟春农事】


  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泛指幼兽)毋卵.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zì带腐肉的尸骨).【孟春乐禁(孟春)】


  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甲乙木兵禁(
孟春)】


  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猋(biāo犬跑的样子。引申泛指奔跑,又可表示暴风、旋风,此义后作“飙”)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zhì).首种不入.【节错乱(孟春)】


  仲春之月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夹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仲春天象】

  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仲春地象】


  天子居青阳大庙.乘鸾路.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是月也.安萌牙.养幼少.存诸孤.择元日.命民社.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仲春人象】


  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méi祭名).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dú弓袋).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仲春天子祭】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先雷三日.奋木铎(duó发令铃铛)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仲春政事】


  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毕备.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lù过滤)陂(bēi池塘坎池塘)池.毋焚山林.【仲春农事】


  天子乃鲜羔开冰.先荐寝庙.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舞.【仲春乐事】


  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仲春祭】


  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摠(zǒng 同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仲春错乱】

  季春之月


  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季春天象】

  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季春地象】


  天子居青阳石个.乘鸾路.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季春人象】


  是月也.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始乘舟.荐鲔(wěi 鱼类)于寝庙.乃为麦祈实.【季春天子祭】


  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季春政事】


  是月也.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田猎罝罘(fú网).罗罔(wǎng).毕翳(yì遮蔽).餧(wèi喂)兽之药.毋出九门.【季春农事】


  是月也.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具曲植蘧()筐.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季春乐工】


  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季春农工】


  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季春大合乐】


  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举书其数.命国难(nuó通“傩”。驱除疫鬼之祭).九门磔(zhé)攘.以毕春气. 【季春畜牧与傩祭】


  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林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沈阴.淫雨蚤(zǎo通早)降.兵革并起.【季春错乱】


  孟夏之月

  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日婺女(wù,星名,即婺女,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第三宿)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中吕.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孟夏天象】

   蝼蝈(lóu guō 蛙)鸣.蚯蚓出.王瓜(wáng guā)生.苦菜秀.【孟夏人象】

  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路.驾赤马.载赤駵(liu 马).衣朱衣.服赤玉.食菽(shū)与鸡.其器高以粗.【孟夏人相】

  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大史谒(拜见)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立夏之曰.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乃命乐师.习合礼乐.命太尉.赞桀(jié通杰)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孟夏天子祭】

   是月也.继长增高.毋有坏堕(hui一声毁坏).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人树.【孟夏农事】

   是月也.天子始絺(chī:细葛布做的衣服).命野.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命司徒巡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于都.【孟夏政事】

   是月也.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zhi四声猪)尝麦.先荐寝庙.【孟夏忌】

   是月也.聚畜百药.靡草死.麦秋至.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系.蚕事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长幼如一.以给郊庙之服.【孟夏工讼】

   是月也.天子饮酎.用礼乐.【孟夏乐工】

   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则草木蚤枯.后乃大水.败其城郭.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秀草不实.【孟夏礼错】


   仲夏之月

  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蕤(rui而声)宾.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仲夏天象】

  小暑至.螳螂生.鵙(ju二声)始鸣.反舌无声.【仲夏地象】


  天子居明堂太庙.乘朱路.驾赤马.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养壮佼.【仲夏人象】


  是月也.命乐师修鼗(tiao二声)鞞(pi二声)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
(chi二声)簧.饬钟磬柷(zhu四声)敔(yu三声).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yu二声)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bi四声君主)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农乃登黍.【仲夏天子祭】

  是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令民毋艾蓝以染.毋烧灰.毋暴布.门闾毋闭.关市毋索.挺重囚.益其食.游牝别群.则絷腾驹.班马政.【仲夏农事】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仲夏政事】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地象】


  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仲夏行居】


  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谷晚熟.百螣(te四声)时起.其国乃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于疫.【时令错乱】


  季夏之月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林钟.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季夏天象】

   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季夏地象】

  天子居明堂右个.乘朱路.驾赤马.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季夏人象】


  命渔师伐蛟.取鼍.登龟.取鼋.命泽人.纳材苇.【季夏天子祭】


  是月也.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祠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季夏政事】


  是月也.命妇官染采.黼黻(fufu 三声二声)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贷.黑黄仓赤.莫不质良.毋敢诈伪.以给郊庙祭祀之服.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给之度.【季夏女工】


  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水潦盛昌.神农将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季夏农事】


  是月也.土润溽(ru四声湿润)暑.大雨时行.烧
.同“剃”)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qiang二声).【季夏农事-

  季夏行春令.则谷实鲜落.国多风欬(kai四声咳嗽).民乃迁徙;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灾.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sun三声鸟名)蚤鸷.四鄙入保.【季夏错乱】


  年中祭祀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倮(luo).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中溜.祭先心.【戊己土


   天子居大庙大室.乘大路.驾黄马.载黄旗.衣黄衣.服黄玉.食稷与牛.其器圜以闳(hong二声).【戊己土人象】

  孟秋之月

  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少昊).其神蓐收(ru四声).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孟秋天象】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孟秋地象】

  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孟秋人象】

  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反.赏军帅武人于朝.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孟秋天子祭】

  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搏执.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孟秋政事】


  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修宫室.坏(pei通培)墙垣.补城郭.【孟秋农事】


  是月也.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孟秋禁忌】

  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无实.行夏令.则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孟秋错乱】

  仲秋之月

  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觿(zixi)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南吕.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仲秋天象】

  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仲秋地象】

  天子居总章大庙.乘戎路.驾白骆.载白.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仲秋人像】


  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饮食.乃命司服.具饬衣裳.文绣有恒.制有小大.度有长短.衣服有量.必循其故.冠带有常.乃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毋或枉桡(niao二生重伤罪轻判).枉桡不当.反受其殃.【天子仲秋事】

  是月也.乃命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案刍豢(huan四声吃谷物的牺牲).瞻肥瘠.察物色.必比类.量小大.视长短.皆中度.五者备当.上帝其飨.天子乃难(nuo二声通傩).以达秋气.以犬尝麻.先荐寝庙.【天子仲秋祭】

  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窖.修囷(qiang一声圆形粮仓)仓.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毋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仲秋农事】

  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蛰虫坏(pei培)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甬.【仲秋政事】


  是月也.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四方来集.远乡皆至.则财不匮.上无乏用.百事乃遂.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慎因其类.【仲秋商事】


  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恐.行夏令.则其国乃旱.蛰虫不藏.五谷复生.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蚤死.【中秋错乱】

  季秋之月
  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少昊).其神蓐(ru)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无射.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季秋天象】

  鸿雁来宾.爵(通雀)入大水为蛤.鞠(同菊)有黄华.豺乃祭兽戮禽.【季秋地象】

  天子居总章右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qí).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季秋人象】

  是月也.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内.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季秋天子祭】

  乃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谷之要.藏帝借之收于神仓.只敬必饬.是月也.霜始降.则百工休.乃命有司曰.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上丁.命乐正.入学习吹.【季秋百工】

  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合诸侯制.百县为来岁受朔日.与诸侯所税于民.轻重之法.贡职之数.以远近土地所宜为度.以给郊庙之事.无有所私.【季秋政事】

  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班马政.命仆及七驺(zou一声管理天子马的人)咸驾.载旌旐(zhao四声一种画有龟蛇的旗).授车以级.整设于屏外.司徒搢(jin四声插于腰带间)扑.北面誓之.天子乃厉饰.执弓挟矢以猎.命主祠祭禽于四方.【季秋天子教习】

  是月也.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蛰虫咸俯在内.皆墐(jin四声,用泥涂塞)其户.乃趣狱刑.毋留有罪.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季秋百事】

  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季秋天子食】

  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qiu二声鼻子不通)嚏.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竟不宁.土地分裂.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解(xie同懈)惰.师兴不居.【季秋错乱】
  
  孟冬之月

  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zhuan xu).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孟冬天象】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孟冬地象】


  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旂(qí).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
zhì猪).其器闳以奄.【孟冬人象】

  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齐.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反.赏死事.恤孤寡.【孟冬天子祭】


  是月也.命大史.衅龟䇲(ce四声蓍草)占兆.审卦,吉凶是察,阿(e一生阿谀上级)党(私附于下)则罪,无有掩蔽.【孟冬政事】


  是月也.天子始裘.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命百官谨盖藏.命司徒循行积聚.无有不敛.坏城郭.戒门闾.修键闭.慎管钥.固封疆.备边竟.完要塞.谨关梁.塞徯径.饬丧纪.辨衣裳.审棺椁之薄厚.茔(ying)丘垄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贵贱之等级.【孟冬百工】


  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孟冬察工师】



  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孟冬大饮烝

  是月也.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毋或敢侵削众庶兆民.以为天子取怨于下.其有若此者.行罪无赦.【孟冬征税】


  孟冬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地气上泄.民多流亡.行夏令.则国多暴风.方冬不寒.蛰虫复出.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孟冬错乱】

  仲冬之月


  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
轸(zhen三声)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黄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仲冬天象】

  冰益壮.地始坼(che四声冻裂).鹖(he二声山鸟)旦不鸣.虎始交.【仲冬地象】


  天子居玄堂大庙.乘玄路.驾铁骊.载玄
旂(qí).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zhi四声猪).其器闳以奄.【仲冬人象】


  饬(chi四声命令)死事.命有司曰.土事毋作.慎毋发盖.毋发室屋.及起大众.以固而闭.地气沮泄.是谓发天地之房.诸蛰则死.民必疾疫.又随以丧.命之曰畅月.【畅月之忌】

  是月也.命奄尹.申宫令.审门闾.谨房室.必重闭.省妇事.毋得淫.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乃命大酋.秫(shu二声)稻必齐.曲櫱(nie四声酿酒曲子)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ji通剂)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仲冬百工】


  是月也.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诘.山林薮(sou三声无水曰
薮有水曰泽)泽.有能取蔬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道(dao三声引导)之.其有相侵夺者.罪之不赦.【仲冬农事】


  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齐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耆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仲冬日常】


  是月也.可以罢官之无事.去器之无用者.涂阙廷门闾.筑囹圄.此以助天地之闭藏也.【仲冬政事】


  仲冬行夏令.则其国乃旱.氛雾冥冥.雷乃发声.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国有大兵.行春令.则蝗虫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疥疠.【仲冬错乱】

  季冬之月

  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di一声)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大吕.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季冬天象】
  雁北乡.鹊始巢.雉(zhi四声野鸡)雊(gou三声鸡叫).鸡乳.【季冬地象】


  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
旂(qí).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zhi四声猪).其器闳以奄.【季冬人象】


  命有司.大难(nuo傩)旁磔(zhe二声分裂牲体).出土牛.以送寒气.征鸟厉疾.乃毕山川之祀.及帝之大臣.天之神祇.【季冬天子祭】

  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乃尝鱼.先荐寝庙.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冰以入.令告民出五种.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耟.具田器.命乐师大合吹而罢.
乃命四监.收秩薪柴.以共郊庙.及百祀之薪燎.【季冬百工】



  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专而农民.毋有所使.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乃命太史.次诸侯之列.赋之牺牲.以共皇天上帝社稷之飨.乃命同姓之邦.共寝庙之刍豢.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之祀.【季冬辞旧迎新】

  季冬行秋令.则白露蚤降.介虫为妖.四鄙入保.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命之曰逆.行夏令.则水潦败国.时雪不降.冰冻消释.【季冬错乱】








二、几个重要的字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庶”的上半部,表示石块。度,甲骨文石,即“庶”的简写,石块、石料又,抓持、测量),表示建筑施工时设计师或石匠测量、评估石料。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测量、评估石料。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又”写成。《说文解字》:度,法制所依据的标准。

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古代装行李的布包、布袋。量,甲骨文口,即“日”,代替日月星辰——参见“日”、“天”束,即“囊”,行囊,代表旅行),表示行者以日月星辰为参照,计算行程。有的甲骨文将“口”明确写成“日”,将“束”明确写成“东”。金文字形中“日”与“东”的形象更加明确。有的金文在“东”下面加一横,形成“土”形,表示将行囊放在地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日月星辰为参照,估算行程。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東”的字形消失。《说文解字》:量,用秤子测出物品的轻重。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行进。,甲骨文止,行进日,太阳),表示太阳运行。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趾)写成。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将籀文字形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并加(抓持),表示力图抓住易逝的光阴。造字本义:名词,太阳运行的节奏,季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趾)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时”,依据草书字形删减字件土”,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四季为“时”;一天为“日”。《说文解字》:
时,四季。
令”是“命”的本字。令,甲骨文朝下的“口”人,等候指示的下级),表示上级指示下级。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卩”造字本义:动词,上级向下级授命,作出权威性指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口”写成“人”加一点的,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反写的“厶”,至此“令”的“口”形和“人”形消失。当“令”成为常规名词后,金文再加“口”另造“命”代替其动词功能。《说文解字》:
令,发号。

号,金文口,吹像带吹嘴的吹奏乐器),表示吹奏管乐器,发出悠长的管声。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吹奏乐器简写成“丂”,金文字形中的“口”形消失。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吹奏管、角,向部落发出警讯或集结指令。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用“号”(用管、角发出警讯或指令)合并代替“號”(虎豹猛兽发出威震山谷的咆啸)。在古籍中,动物高声呼叫为“號”(号);呼天抢地为“哭”;声泪倶下为“涕”;无声落泪为“泣”。



三、心得


1、读王制,实在无法把夏商周跟奴隶社会相联系。嘿嘿哪个鳖孙造出个奴隶社会还硬套在我们头上?
2、读月令结合王制,怀念人民公社。感概伟人的宏图大志和他对祖宗的无限向往。
3、三农问题,笨蛋们无从下手,呲之以鼻。
4、曾经以为无从实现的理想社区,其实挺靠谱的
5、我们是秦汉以来离回归王制如此之近的几代人,觉得无比幸运和幸福。
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专而农民.毋有所使.地球不爆,终将王道乐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7 00: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周 曾子问第七

曾子问第七,普通精读:查阅生僻字,正音,翻译,心得。熟读吟诵

一、查阅生僻字、正音、翻译

      
  曾子问曰:“君薨(hōng成群的昆虫一起飞的声音;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而世子生,如之何?”孔子曰:“卿大夫士从摄主,北面 于西阶南。大祝裨(pí古代祭祀时穿的次等衣服)冕(miǎn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冠冕),执束帛(),升自西阶尽等,不升堂,命毋哭。祝声三,告曰: ‘某之子生,敢告。’升,奠币于殡东几上,哭降。众主人卿大夫士,房中,皆 哭不踊。尽一哀,反位。遂朝奠。小宰升举币。三日,众主人卿大夫士,如初位, 北面。大宰大宗大祝皆裨冕。少师奉子以衰,祝先,子从,宰宗人从。入门,哭 者止。子升自西阶,殡前北面,祝立于殡东南隅。祝声三,曰:‘某之子某,从 执事,敢见。’子拜稽颡哭。祝、宰、宗人,众主人,卿大夫士,哭踊三者三, 降,东反位。皆袒,子踊,房中亦踊感谢者三,袭衰,杖,奠出。大宰命祝史, 以名遍告于五祀山川。

  曾子问曰:“如已葬而世子生,则如之何?”孔子曰:“大宰大宗从大祝而 告于祢。三月,乃名于祢,以名遍告及社稷宗庙山川。”【新生儿参加丧葬】

  孔子曰:“诸侯适天子,必告于祖,奠于祢。冕而出视朝,命祝史告于社稷 宗庙山川。乃命国家五官而后行,道而出。告者五日而遍,过是非礼也。凡告用 牲币,反亦如之。诸侯相见,必告于祢,朝服而出视朝,命祝史告于五庙,所过 山川;亦命国家五官,道而出。反必亲告于祖祢,乃命祝史告至于前所告者,而 后听朝而入。”【出行】

  曾子问曰:“并有丧,如之何?何先何后?”孔子曰:“葬,先轻而后重; 其奠也,先重而后轻,礼也。自启及葬,不奠,行葬不哀次,反葬奠,而后辞于 殡,遂修葬事。其虞也,必重而后轻,礼也。”【并丧】


  孔子曰:“宗子虽七十,无无主妇,非宗子,虽无主妇可也。”【主妇】

  【译文】
  曾子问道:“国君死后灵枢停在殡宫,这时候世子诞生,怎样行礼呢?”
  孔子回答说:世子诞生的那天,卿、大夫、士都跟着摄主到殡宫,脸朝北,站在西阶的南面。太祝身穿裨冕,手捧束帛,从西阶往上登,登上最高的台阶,但不跨进堂内,让在场的人都不要哭泣。然后,太祝长喊三声,向灵枢享告说:“夫人某氏生了世子,特此察告。”说完登堂,把束帛放在灵枢东面的几案上,哭泣一阵,下堂。众主人、卿、大夫、士、妇女都开始哭泣,但不顿足,尽情地哭了一阵之后,都回到平常朝夕哭的位置。于是举行朝奠。礼毕,小宰走上堂,把放在几案上的束帛等祭品取下,埋在东西两阶之间。第三天,众主人、卿、大夫、士都来到殡宫,站在前天站的位置上,面向北。太宰、太宗、太祝都身著裨冕。少师抱着世子和孝服,太祝走在前面,少师抱着世子跟在后面,太宰、宗人又跟在世子后面。进入殡宫的门,众人都停止哭泣。少师抱着世子从西阶登堂,走到灵枢前,面朝北而立。太祝则立在灵枢的东南角,长喊三声,向灵枢察告说:“夫人某氏所生世子某,让执事陪同着,特来拜见。”然后少师便抱着世子向灵枢稽颗再拜,哭泣。太祝、太宰、宗人、众主人、卿、大夫、士都一齐哭,跺脚,跺脚三次为一节,共跺三节。众人都从西阶下堂,回到东边的原位,袒露左臂。少师抱着世子跺脚,妇女等人也跟着跺脚,也是跺三次为一节,跺够三节。然后让世子穿上孝服,拿着哭丧棒,举行朝奠。礼毕,走出殡宫,太宰命令太祝、太史把世子的名字遍告五祀及山川诸神。

  曾子问道:“如果国君的灵枢已埋葬而世子出生,则应当如何、行礼?”孔子答道:“太宰、太宗跟着太祝到殡宫去向神主察告。到了三个月以后,又拜见神主,并给世子取名,然后把世子的名字遍告社樱、宗庙及山川诸神。

  孔子说:“诸侯去朝天子,一定要在祖庙和父庙设祭察告。然后穿上裨冕听朝,命令祝官史官告祭于社傻、宗庙、山川诸神。然后对留守的五大夫郑重交代一番才动身,出发之前,要举行祖道之祭,祈求旅途平安。祝官和史官必须在五日之内将告祭进行完毕,否则便是违礼。凡举行告祭,都以束帛为供品,返回时的告至也是如此。诸侯之间互访,也必须告祭于父庙。然后穿上朝服听朝,命令祝官、史官告祭于五庙和途经山川之神。同样也要对留守的五大夫郑重交代一番才动身,动身之前,举行祖道之祭,以祈求旅途平安。返回时,诸侯一定要亲自告祭于祖庙、称庙。然后命令祝官史官向出发前曾祭告过的众神举行告归之祭,然后才回朝听理国事。

  曾子问道:“如果有两个亲人同月而死,这丧事怎么办?谁先谁后?”孔子答道:“埋葬,先埋恩轻的,后埋恩重的;祭奠,先祭恩重的,后祭恩轻的。这是正礼。从启殡到下葬这段时间,因忙于埋葬恩轻者,所以对恩重者暂不设朝夕奠。出葬时,灵枢经过大门外的倚庐,孝子也不在此哭踊致哀,这是因为恩重者尚停枢殡宫。葬毕恩轻者回来后,为恩重者设奠,然后将恩重者的启殡日期告诉宾客,接着就为恩重者举行葬礼。至于葬后的虞祭,先祭恩重者,后祭恩轻者,才是正礼。”

  孔子说:“宗子即使已经七十岁,也不能没有主妇。如果不是宗子,即使没有主妇也是可以的。”



  曾子问曰:“将冠子,冠者至,揖让而入,闻齐衰大功之丧,如之何?”【冠丧冲突】


  孔子曰:“内丧则废,外丧则冠而不醴(本义:采用稻、麦、粟、黍等不同等级的谷子酿造的系列酒。特指:美酒),彻馔(zhuàn陈设或准备食物。)而埽(sào用以堵口或护岸的东西),即位而哭。如冠者未至,则废。如将冠子而未及期日,而有齐衰大功小功之丧,则因丧服而冠。除丧不改冠乎?”
  孔子曰:“天子赐诸侯大夫冕弁(biàn古代一种尊贵的冠)服于大庙,归设奠,服赐服,于斯乎有冠醮(jiào简单仪式。尊者对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后饮尽,不需回敬。笄者行礼后从正宾手中接过醴酒,轻洒于地面表示祭祀天地,然后象征性地抿一点酒。这叫“醮子”),无冠醴。父没而冠,则已冠埽地而祭于祢;已祭,而见伯父叔父,而后飨冠者。”【冠礼与丧礼】

   译文:
   曾子问道:“将要为儿子举行冠礼,被邀请参加冠礼的宾和赞者已经来到,并且已被以礼相迎让入庙内,这时候主人突然得到齐衰、大功亲属的死讯,怎么办呢?”

   孔子答道:“这要看是哪种亲属。如果死者是同姓亲属,就将冠礼停止;如果死者是异姓亲属,冠礼可继续进行,但要简化掉由宾向冠者敬醛的节目。礼毕,把行冠礼的各种陈设撤去,把场地再打扫一番,然后按照自己和死者的关系就位而哭。如果被邀请参加冠礼的宾和赞者尚未来到,冠礼就停止。如果将要为儿子举行冠礼,但还没到选定的日期,主人忽然遇到了齐衰、大功、小功亲属的丧事,那就让儿子按照亲疏关系穿上相应的丧服,到时再加上丧冠。”
  “加丧冠的人在除丧之后是否还要补行冠礼呢?”孔子答道:“天子在太庙赐给未冠的诸侯、大夫冕服、弃服,他们在回去以后,设奠察告祖宗,然后就穿戴起受赐的冠服。在这种情况下,也只对冠者行醮礼,而不行醴礼。这说明不须补行冠礼改加吉冠。如果是父亲死后举行冠礼,那么,在冠礼三加之后,要打扫庙堂,向父亲的神主行祭告之礼。祭告礼毕,前去拜见伯父、叔父,然后设宴酬谢参加冠礼的宾客。”

  曾子问曰:“祭如之何则不行旅酬之事矣?”

  孔子曰:“闻之,小祥者,主人练祭而不旅,奠酬于宾,宾弗举,礼也。昔者,鲁昭公练而举酬行旅,非礼也;孝公大祥,奠酬弗举,亦非礼也。”【旅酬        曾子问道:“祭祀在什么情况下才不举行‘旅酬’呢?”
       孔子说: “我听说过的。小祥的时候,主人服练冠练服祭祀死者,不应行旅 酬,主人回敬宾的酒,宾接过就放下来,不举起来劝别人,这是合乎 正礼的。从前,鲁昭公练祭的时候行旅酬,这是失礼的。鲁昭公在 大祥时不举杯旅酬,这也不合礼。”

  曾子问曰:“大功之丧,可以与于馈奠之事乎?”

  孔子曰:“岂大功耳!自斩衰以下皆可,礼也。曾子曰:不以轻服而重相为乎?孔子曰:“非此之谓也。 天子诸侯之丧,斩衰者奠。大夫,齐衰者奠。士,则朋友奠,不足,则取于大功 以下者;不足,则反之。”【自己的丧服与别人的祭奠】
       曾子问道:“自己有大功丧服,可以穿着丧服去参加别人的祭 奠吗?”
       孔子说:“岂止大功可以! 从斩衰以下都可以参加祭奠,这 样做是合乎正礼的。”曾子又问:“这不是看轻自己的丧服而注重别 人的祭奠吗?”孔子说:“不能这样说。比如天子、诸侯死了,服斩衰 的臣下要去祭奠;大夫死了,服齐衰的家臣要去祭奠;士死了,服大 功的朋友要去祭奠。如果人数不够,才由服大功以下丧服的人补 足;如果还不够,就让每个人多做几件事。”

  曾子问曰:“小功可以与于祭乎?”
  孔子曰:“何必小功耳!自斩衰以下与祭,礼也。”曾子曰:“不以轻丧而重祭乎?”孔子曰:“天子诸侯之丧祭也, 不斩衰者不与祭。大夫,齐衰者与祭。士,祭不足,则取于兄弟大功以下者。【丧服与祭祀】
      曾子问道:“有小功丧服的人可以参加出殡以后的祭祀吗?”
     孔 子回答说:“何止小功能参加?从斩衰以下参加祭祀是正礼。”曾子 又问:“这不是看轻丧服而注重祭祀吗?”孔子说:“天子、诸侯的丧 祭,不是斩衰丧服的人还没资格参加呢;大夫的祭祀,只有服齐丧 的人才能参加;士的祭祀,只有人数不足时,才让兄弟大功以下的 人参加。”
   
  曾子问曰:“相识?有丧服可以与于祭乎?”
  孔子曰:“缌不祭,又何助于人。”
  曾子问曰:“废丧服,可以与于馈奠之事乎?”
  孔子曰:“说衰与奠,非礼也, 以摈相可也。”【自己和别人的丧祭】
      曾子问道:“相识的人之间,一方有丧服在身,可以参加另一方 的丧祭吗?”
     孔子回答说:“只要有丧服,哪怕是最轻的缌麻丧服,都 不能去祭祀自己的宗庙,又怎么能去帮助别人举行丧祭呢?”
     曾子 又问道:“除去丧服后,可以参加别人的丧奠吗?”
     孔子说:“刚除丧 服就去参加别人的丧奠,这是不合礼的,但去协助别人是可以的。”


  曾子问曰:“昏礼既纳币,有吉日,女之父母死,则如之何?”
  孔子曰: “婿使人吊。如婿之父母死,则女之家亦使人吊。父丧称父,母丧称母。父母不大,则称伯父世母。婿已葬,婿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丧,不得嗣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许诺,而弗敢嫁,礼也。婿免丧,女之父母使人请, 婿弗取,而后嫁之,礼也。女之父母死,婿亦如之。”【婚丧】
  曾子问道:“婚礼已经进行到送过聘礼,又有了迎娶的日期,女方的父或母死了,该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说:“男方要派人去吊丧。假如男方的父或母死了,女方也要派人吊丧,如果是男方的父亲死,女方就以父亲的名义吊丧;如果是母亲死亡,女方就以母亲的名义吊丧。如果女方的父母已亡,就用伯父伯母的名义吊丧。男方在死者埋葬之后,由男方的伯父出面向女方致意,说:‘某人的儿子因为有父(或母)的丧服在身,不能和府上结亲,特地派我来说明。’女家同意,但不把女儿另嫁他人,这是正礼。到了男方除丧以后,女方的父母请人重提婚事。如果男方不准备娶过去了,女家便把女儿另嫁他人,这也是合礼的。如果女方的父或母死亡,男方也 要这样。”

  曾子问曰:“亲迎,女在涂,而婿之父母死,如之何?”

  孔子曰:“女改服 布深衣,缟总以趋丧。女在涂,而女之父母死,则女反。如婿亲迎,女未至,而有齐衰大功之丧,则如之何?”
  孔子曰:“男不入,改服于外次;女入,改服于内次;然后即位而哭。”
  曾子问曰:“除丧则不复昏礼乎?”孔子曰:“祭,过时不祭,礼也,又何反于初?”【婚丧】
        曾子问道:“结婚的那天,新娘已经上路,突然接到新郎的父亲 或母亲的讣告,怎么办呢?”
        孔子说:“新娘就换掉新装改穿深衣去吊丧。如果新娘在半路上听到自己父母的讣告,就返回娘家。”
        曾 子又问:“假如新郎亲自去接新娘,新娘未到男家,而新郎有齐衰或 大功的亲属之丧,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新郎不入大门,在外次换 上丧服;新娘则进入大门内在内次换上丧服;然后站到哭位上哀哭。”
       曾子问道:“这样的情况到除丧后是否要重新举行婚礼呢?”孔 子说:“祭祀,过了日期就不补祭,这是合乎礼的;婚礼为什么要补办呢?”


  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择日而祭于祢,成妇之义也。”
  曾子问曰:“ 女未庙见而死,则如之何?”孔子曰:“不迁于祖,不?于皇姑,婿不杖,不菲,不次,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婚丧】
      孔子说:“嫁女的人家,一连三夜不熄灯就寝,表示想到女儿就 要离别了。娶媳妇的人家三天不击鼓奏乐,表示是为了接续后代 才娶媳妇的。男方在父母死后成亲的,结婚三个月后,新娘要备礼 到庙中拜见公婆的亡灵,祭告时新娘称‘来妇’。选取吉日祭告父 庙后,才正式成为这家的媳妇。这就是庙见礼的意义。”
      曾子问道: “如果新娘未行庙见礼就死去,怎么办呢?”孔子说:“她的灵柩不要移到男方祖庙中去朝祖宗,她的神主也不放在皇姑的后面,她的丈夫也不为她执丧杖、穿丧鞋、居丧庐。把她葬在她娘家的墓地,表示她没有成为男家的媳妇。”

  
曾子问曰:“取女,有吉日而女死,如之何?”孔子曰:“婿齐衰而吊,既葬而除之。夫死亦如之。”【婚丧】
       曾子问道:“已经选好迎娶的日期,而女的死了,怎么办呢?”孔 子说:“男的要服齐衰丧服去吊丧,等到她下葬之后就可除去丧服。 如果有吉日之后男的死了,女的也应如此。”


  曾子问曰:丧有二孤,庙有二主,礼与?
  孔子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尝 ?郊社,尊无二上。未知其为礼也。昔者齐桓公亟举兵,作伪主以行。及反,藏诸祖庙。庙有二主,自桓公始也。丧之二孤,则昔者衡灵公适鲁,遭季桓子之丧,卫君请吊,哀公辞不得命,公为主,客人吊。康子立于门右,北面。公揖让升自东阶,西乡。客升自西阶吊。公拜,兴哭,康子拜稽颡于位,有司弗辩也。今之二孤,自季康子之过也。【丧神二主】
      曾子问道:“丧事有二丧主,庙中同一人有两个神主,符合礼 吗?”孔子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没有两个天子,尝禘郊社所 祭祀的鬼神,也只有一个是最尊贵的。我没听说过这是合礼的。 从前齐桓公经常出兵征伐,做了个假神主带着同行。到了征伐回 来以后,又把假神主也供在祖庙中。一庙之中有两个神主,是从齐 桓公开始的。至于丧事有二主的由来,那是先前卫灵公到鲁国来, 正好遇上鲁国大夫季桓子的丧事,卫灵公要吊丧,鲁哀公推辞不 了。于是哀公做丧主,灵公做客人吊丧。季桓子的儿子康子站在 大门西面,面向北;哀公揖请客人升堂,自己从东阶上升堂,面向西 站立;客人从西阶升堂吊丧。哀公拜客人后,站起来哭泣,而季康 子也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向客人行稽颡礼,当时司仪也没加纠正。 现在丧事有两个丧主,是从季康子那次违礼开始的。”

  曾子问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
  孔子曰:“天子巡守,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今也,取七庙之主以行,则失之矣。当七庙五庙无虚主。虚主者,唯天子崩,诸侯薨(hōng)与去其国,与袷祭(xiá jì)于主,为无主耳。吾闻诸老聃曰:‘天子崩,国君薨,则祝取群庙之主而藏诸祖庙,礼也。卒哭成事而后, 主各反其庙。君去其国,大宰取群庙之主以从,礼也。袷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主出庙入庙必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老聃(dān即老子)云。”【迁庙主】
       曾子问道:“古代天子诸侯出师,必定带着迁庙主同行吗?”
       孔 子说:“天子出外巡守,把迁庙主装在斋车上带着同行,表示有所尊崇。而现在呢,却把七个庙主全部带着外出征伐,就错了。天子七 庙,诸侯五庙,不该空着没有神主。庙中没有神主的情况,只有在天子崩驾的时候,诸侯死亡或被迫离开自己国家的时候才会出现; 再就是在太祖庙中合祭群庙神主的时候,其他庙中也无神主。我 听老聃说过:天子崩驾,诸侯死亡,太祝把各庙的神主都集中到太 祖庙中,这是礼的规定。等到下葬后举行了卒哭的祭祀,又把各庙 神主送回各自庙中。诸侯离开本国,由太宰带着各庙神主跟随同 行,这也是礼的规定。在太祖庙中合祭祖先,就让太祝到父庙、祖 庙、曾祖庙、高祖庙去迎请神主。神主出庙入庙时,必须清除道路, 禁止闲人通行。这都是老聃说的。”

  曾子问曰:“古者师行无迁主,则何主?”
  孔子曰:“主命”。
  问曰:“何谓也?”
  孔子曰:“天子诸侯将出,必以币帛皮圭告于祖祢,遂奉以出,载于齐车以行。每舍,奠焉而后就舍。反必告,设奠卒,敛币玉,藏诸两阶之间,乃出。 盖贵命也。”【出征庙主与庙主命】
      曾子接着问:“古代诸侯出师,如果没有迁庙主,用哪一个神主 呢?”
      孔子说:“那就不用神主而用神主的命令。”
      曾子问:“什么是神 主的命令呢?”
      孔子说:“天子、诸侯将要出征,必须用币帛皮圭等礼 物祭告祖庙、父庙,祭告完毕,就捧着这些币玉出来,装载在斋车上 同行。每到一个休息的地方,都要祭奠那币玉之后才休息。回来 的时候也要祭祀祖先告归。祭奠完毕,把那些币玉埋在东西两台 阶之间,然后走出来。这样做大概就是尊重祖先的命令吧!”


  子游问曰:“丧慈母如母,礼与?”

  孔子曰:“非礼也。古者,男子外有传,内有慈母,君命所使教子也,何服之有?昔者,鲁昭公少丧其母,有慈母良,及其死也,公弗忍也,欲丧之。有司以闻,曰:‘古之礼,慈母无服,今也君为之服,是逆古之礼而乱国法也;若终行之,则有司将书之以遗后世。无乃不可乎?’公曰:‘古者天子练冠以燕居。’公弗忍也,遂练冠以丧慈母。丧慈母,自鲁昭 公始也。”【慈母丧】
      子游问道:“天子诸侯死了慈母就像死了生母一样示哀,合乎 礼吗?”
      孔子说:“不合乎礼。从古到今,君王的儿子在外面有师傅, 在家有慈母,他们是奉君王命令教育孩子的,孩子与他们哪有什么 丧服关系呢? 先前,鲁孝公年幼时死了母亲,他的慈母待他很好。 等到慈母死,孝公忍心不下,要为她服孝。掌管礼典的官听到后, 对孝公说:‘古代礼法,慈母死,不为她服丧,你现在要为慈母服丧, 这是违背古礼而扰乱国家法令啊! 如果你要坚持这样做,那么礼官就要记载下来流传后世,大概不能这样做吧?’孝公说:‘没有关 系,古时候天子为生母服丧平常是戴练冠的。’孝公不忍心不服丧, 于是为慈母戴练冠服丧。诸侯为慈母服丧,是从鲁孝公开始的。”

  曾子问曰:“诸侯旅见(众多诸侯一同朝见)天子,入门,不得终礼,废者几?”
  孔子曰:“四。” 请问之。曰:“大庙火,日食,后之丧,雨г服失容,则废。如诸侯皆在而日食,则从天子救日,各以其方色与其兵。大庙火,则从天子救火,不以方色与兵。”【天子庙门四废】      曾子问道:“众多诸侯一同朝见天子,已经进入行礼的太庙门, 但不能行礼完毕,中途而废的情况有几种?”
     孔子说:“共有四种。” 曾子说:“请问是哪四种?”孔子说:“就是太庙失火,出现日食,王后死亡,大雨淋湿衣服不能保持仪容,这四种情况下就停止行礼。如果所有的诸侯都来朝见天子而遇到日食,那就跟从天子去救太阳, 诸侯们要穿上自己国家所在方位的颜色的衣服,拿着相应方位的兵器。如果是太庙失火,就跟着天子去救火,对衣服颜色和兵器没有要求。”


  曾子问曰:“诸侯相见,揖让入门,不得终礼,废者几?”
  孔子曰:“六”。请 问之。曰:“天子崩,大庙火,日食,后夫人之丧,雨г服失容,则废。”【诸侯六废】
      曾子又问:“诸侯互相聘问,主国已把来宾请入大庙门,但不能 行礼完毕,中途而废的有几种情况?”
      孔子说:“共有六种。”曾子说: “请问是哪六种?”孔子说:“那就是天子崩驾,诸侯的太庙失火,出 现日食,王后或诸侯的夫人突然死亡,大雨淋湿衣服不能保持仪 容,遇到这六种情况就中止行礼。”


曾子问曰:“天尝、禘、郊、社、五祀之祭,簠簋(fǔ guǐ:古代盛放祭祀谷物之器。方形叫簠,圆形 叫簋既陈,天子崩,后之丧,如之何?”
孔子曰:“废”。
曾子问曰:“当祭而日食,大庙火,其祭也如之何?”
孔子曰: “接祭而已矣。如牲至,未杀,则废。天子崩,未殡,五祀之祭不行;既殡而祭,其祭也,尸入,三饭不侑(yòu),(yìn:食后用酒漱口)酢(zuò用酒回敬主人而已矣。自启至于反哭,五祀之祭不行;已葬 而祭,祝毕献而已。”【祭者丧】
曾子问道:“天子准备举行尝、禘、郊、社、五祀的祭祀,所有的 供品都已陈设齐备,忽然听到天子或王后死亡的消息,该怎么办 呢?”孔子说:“那就废止祭祀。”曾子又问:“如果正在祭祀的时候出 现了日食,或者太庙失火,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那就简捷地祭 祀,尽快结束。如果牲口牵来还未杀,就废止祭祀。天子崩驾,灵 柩未入殡宫之前,不可以祭五祀;棺柩在殡宫期间,可以祭祀,但祭 祀的程序要简省。尸被请入座后,吃三把饭后告饱就不再劝食。 酳尸后,尸也不回敬主人,祭祀就算结束了。从启殡到葬后反哭期 间,不能祭五祀。反哭之后虽可祭祀,但只进行到向太祝敬酒为 止。”

  曾子问曰:“诸侯之祭社稷,俎豆既陈,闻天子崩,后之丧,君薨,夫人之 丧,如之何?”
  孔子曰:“废。自薨比至于殡,自启至于返哭,奉帅天子。”【祭遇天子丧】
      曾子问道:“诸侯准备举行祭祀社稷等礼时,供品都已陈设好, 忽然听到天子崩驾,或是王后、国君及夫人死亡的讣告,怎么办 呢?”
      孔子说:“那就不举行祭祀。从死日到入殡,从启殡到反哭期 间,都遵从天子遇丧时的祭法。”

  曾子问曰:“大夫之祭,鼎俎既陈,笾(biān)豆既设,不得成礼,废者几?”
  孔子曰:“ 九。”请问之。曰:“天子崩,后之丧,君薨,夫人之丧,君之大庙火,日食, 三年之丧,齐衰,大功,皆废。外丧自齐衰以下,行也。其齐衰之祭也,尸入, 三饭不侑,酳不酢而已矣; 大功,酢而已矣;小功、缌,室中之事而已矣,士之所以异者,缌不祭,所祭,于死者无服,则祭。”【大夫祭废】
  曾子问道:“大夫将要举行宗庙祭祀,鼎俎笾豆等祭品都已陈列好的时候,遇到哪几种情况就停止祭祀呢?”
       孔子回答说:“共有 九种。”曾子问:“请问是哪九种呢?”孔子说:“那就是天子崩驾,王后死亡,国君逝世,国君夫人死亡,国君的太庙失火,日食,父母死 亡,伯叔父母死亡,堂兄弟死亡,这九种情况下都应停止祭祀。如果遇到的不是同宗庙的外丧只要是齐衰以下,都可继续祭祀。遇 齐衰关系的外丧,而继续举行的祭祀,尸入室以后,三饭告饱,就不再劝饭;献酒酳尸,尸饮完不回敬主人,祭祀即告结束。遇大功关系的外丧而继续举行的祭祀,进行到‘尸回敬主人’这一节为止。 遇到小功或缌麻关系的亲戚的,外丧而继续举行的祭祀,可以把室 中进行的节目都行完为止。士与大夫不同的地方是,即使遇到有缌麻丧服关系的丧事,都不能举行祭祀,但是如果所祭祀的祖先与 死亡的人没有丧服关系,那就可以照常举行祭祀。”

  曾子问曰:“三年之丧,吊乎?”
  孔子曰:“三年之丧,练(即小祥),不群立,不旅行。君子礼以饰情,三年之丧而吊哭,不亦虚乎?”【三年遇丧】
       曾子问道:“自己身上有服期三年的丧服,可以给别人吊丧 吗?”
      孔子说:“有三年丧服的人,即使服满一年到举行小祥祭祀的 时候,也不与众人立在一起,或一起行路。有地位的人遵从礼仪就 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自己有三年的丧服不守丧,而赶着去为别 人吊丧哭泣,那种吊丧哭泣不也是虚假的吗?”


  曾子问曰:“大夫士有私丧,可以除之矣,而有君服焉,其除之也如之何?”
  孔子曰:“有君丧服于身,不敢私服,又何除焉?于是乎有过时而弗除也。君之丧,服除而后殷祭,礼也。”
  曾子问曰:“父母之丧,弗除可乎?”
  孔子曰: “先王制礼,过时弗举,礼也;非弗能勿除也,患其过于制也,故君子过时不祭,礼也。”【私丧与君服】
      曾子问道:“大夫和士为自己亲属服丧,到了可以除丧的时候, 又遇到国君死亡,必须为国君服丧,这时怎样除去私丧呢?”
     孔子 说:“做臣子的有国君的丧服在身,就不敢再为自己的亲属服丧,还 除什么丧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过了丧期而不脱去丧服的,为 国君所服丧服除去以后,才能为自己的亲属举行小祥大祥等盛大 的祭祀,这是正礼。”
      曾子又问:“为父母服丧,丧期满而不除丧服可 以吗?”
      孔子说:“先王制定的礼仪,过了时限就不举行,这是合礼 的;不是说非除不可,而是担心超过礼的规定,所以君子不举行错 过了时间的祭祀,这就是遵守礼法。”

  曾子问曰:“君薨,既殡,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
  孔子曰:“归居于家,有殷事,则之君所,朝夕否。”
  曰:“君既启,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
  孔子曰:归哭而反送君。
  曰:“君未殡,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
  孔子曰:“归殡,反于君所,有殷事则归,朝夕否。大夫,室老行事;士,则子 孙行事。大夫内子,有殷事,亦之君所,朝夕否。”【私丧与君服】
       曾子问道:“国君死,灵柩已入殡宫,臣子遇到父母的丧事,该 怎么办呢?”
       孔子说:“臣子应该回家料理父母的丧事,并守丧。每逢初一、十五就到国君的殡宫参加祭奠,每天早晚的祭奠可以不 去。”
       曾子又问:“国君的灵柩已启殡,准备入葬,这时臣子的父母死 了,臣子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应先回家为父母哭泣致哀,然后再 赶去为国君送葬。”
      曾子又问:“如果国君刚死,尚未入殡,而臣子的父母死了,臣子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应该回家料理丧事,父母入 殡后再返回为国君守丧。每逢初一、十五就回家去祭奠,每天早晚 不必回去祭奠。早晚的祭奠,大夫家里,由他的总管代祭;士的家 里,由子孙代祭。大夫的嫡妻每逢初一、十五也要到国君的殡宫参 加祭奠,每天早晚不要去。”


  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唯天子,称天以诔之。诸侯相诔,非礼也。【
  地位低的人不能为尊贵的人写诔文,晚辈不能为长辈作诔文, 这是礼法所规定。只有天子死后,臣子祭告上帝,以上帝的名义作 诔文。诸侯的地位相等,诸侯为诸侯作诔文是失礼的,应由天子作 诔。

  曾子问曰:“君出疆以三年之戒,以椑((pí诸侯有三重棺,最内层叫椑)。君薨,其入如之何?”
  孔子曰:“共殡服,则子麻弁绖,疏衰,菲,杖。入自阚,升自西阶。如小敛,则子免而从柩,入自门,升自阼阶。君大夫士一节也。”【国君死国外】
  曾子问道:“国君到国界外面去都要预备不测的后事,要随带内棺。如果真的死了,棺柩怎样运回来呢?”
       孔子说:“供应随从人 员的殡服,国君的儿子要头戴麻弁加麻绖,身穿齐衰丧服,脚穿草鞋,手拿丧棒,迎接灵柩。灵柩从打坏的墙的阙口进入,从堂的西 阶抬上殡宫。如果尸体是小敛后运回来的,他的儿子就用布条结住头发,跟着棺柩从大门进来。灵柩从堂的东阶抬上殡宫。国君、 大夫、士,遇到这样的情况,都用一样的仪节。”

  曾子问曰:“君之丧既引(
日把柩车拉往墓地),闻父母之丧,如之何?”孔子曰:“遂。既封而归,不俟子。”
  曾子问曰:“父母之丧既引,及涂,闻君薨,如之何?”孔子曰:“遂。既 封,改服而往。”【引中奔丧】
      曾子问道:“国君的灵柩已经从祖庙中拉出,臣子忽然听到父 母之丧,该怎么办?”孔子说:“应该把国君的灵柩送到墓地,等到灵 柩入土之后再回去料理丧事,不必等国君的儿子同回。”
      曾子又问: “父母的灵柩已经拉出,在运往墓地的途中,听到国君之丧,该怎么 办?”孔子说:“也应把灵柩送到墓地,等入土之后,改换服装去宫中 奔丧。”

  曾子问曰:“宗子为士,庶子为大夫,其祭也如之何?”
  孔子曰:“以上牲祭于宗子之家,祝曰:‘孝子某为介子某荐其常事。’若宗子有罪居于他围,庶子为大夫,其祭也,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摄主不厌()祭,不旅,不假,不绥祭,不配。布奠于宾,宾奠而不举,不归肉。其辞于宾曰:‘宗兄宗弟宗子 在他国,使某辞。’”【宗庶之祭】
     曾子问道:“宗子的爵位是士,而庶子是大夫,庶子祭祀祖先时 该用什么等级呢?”
    孔子说:“用大夫的礼,备少牢到宗子家去祭祀, 但祝词要说:‘孝子某某为介子某某向祖先进献通常的祭奠。’如果 宗子有罪而避居在别国,庶子是大夫,祭祀的时候,祝词就该说: ‘孝子某某让介子某某来代行祭奠。’凡是代理主人的祭祀不用餍祭。不旅酬,尸不向代主人祝福,代主人不绥祭,祝在请神时不说 以某妃配食某氏。代主人向宾劝酒时,宾不把酒端起来行旅酬,祭 祀结束不向来宾分送祭肉,只对宾客说:‘我的宗兄(宗弟)是宗子, 如今在别的国家,所以派我代主祭祀,特向众位致意。’”


  曾子问曰:“宗子去在他国,庶子无爵而居者,可以祭乎?”孔子曰:“祭哉!”请问:“其祭如之何?”孔子曰:“望墓而为坛,以时祭。若宗子死,告于墓而后祭于家。宗子死,称名不言‘孝’,身没而已。”子游之徒,有庶子祭者以此,若义也。今之祭者,不首其义,故诬于祭也。【宗庶之祭】
  曾子问道:“宗子离开本国而住在别国,住在本国而没有爵位的庶子,可以代替宗子祭祀祖先吗?”孔子说:“可以祭祀。”曾子说: “请问怎么祭祀呢?”孔子说:“朝着祖先墓地方向筑土坛,一年四季按时祭祀。如果宗子已经死了,就要先到祖先墓上去禀告,然后再在家里祭祀。宗子死后,祭祀的祝词中就不用‘孝’字而只称宗子 的名字,这种称呼沿用到庶子死亡为止。子游的学生中,有人以庶子的身份代祭时,就用这种礼法。如今庶子的祭祀,不推求古礼的 意义,所以祭祀时都随意乱来。”



  曾子问曰:“祭必有尸乎?若厌祭亦可乎?”孔子曰:“祭成丧者必有尸,尸必以孙,孙幼则使人抱之;无孙,则取于同姓可也。祭殇必厌,盖弗成也。祭成丧而无尸,是殇之也。”
  孔子曰:“有阴厌,有阳厌。”曾子问曰:“殇不? 祭,何谓阴厌阳厌?”孔子曰:“宗子为殇而死,庶子弗为后也。其吉祭,特牲。 祭殇不举肺,无?斤俎,无玄酒,不告利成,是谓阴厌。凡殇与无后者,祭于宗 子之家,当室之白,尊于东房,是谓阳厌。”【尸与殇】
   曾子问曰:“祭祀一定是有尸吗? 像餍祭那样也可以吗?”孔子说:“祭祀成年死者必须有尸。尸一定是死者的孙子辈充当,如果孙子年龄太小,就让人抱着他。假如死者无嫡孙,选一个同姓的孙子辈做尸也可以。祭祀未成年死者,就没有尸,用餍祭,因为他尚未成年。如果祭祀成年死者没有尸,那就是把他当作殇了。”
    孔子说:“祭殇有阴餍,也有阳餍。”曾子问道:“祭殇不用尸,是不完备的祭礼,怎么会有阴餍阳餍之分呢?”孔子说:“宗子未成年而死,庶子不能做他的后嗣。举行卒哭祔庙等吉祭时,用一条牛;祭祀不用尸,所以没有举肺脊、献肵俎的节目;也不用玄酒;祝不向神报告供品进献完毕,这就是阴餍。凡是一般未成年而死的,以及死而没有子嗣的人,对他们祭祀都是在宗子的家庙里。祭品摆在室内西北角透光处,而酒尊设在东房内。这就是阳餍。”

  曾子问曰:“葬引至于堩(gèng道路,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
  孔子曰: “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 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曰:‘礼也’。反葬,而丘问之曰:‘夫柩不 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迟数,则岂如行哉?’老聃曰:‘诸侯朝天子,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暮宿。见星而行者,唯罪人与奔父母之丧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见星也。且君 子行礼,不以人之亲痁(shān附近患。’吾闻诸老聃云。”【葬引与日食】
  曾子问道:“灵柩出葬,已在途中,忽然遇到日食,是改变葬礼 呢,还是不改变呢?”
      孔子说:“从前我跟着老聃在巷党帮人家出葬, 柩车在途中时,碰到日食,老聃喊道:‘孔丘,快叫柩车停下来,靠在路右边,叫大家停止哭泣,等待天象变了,再向前走。’后来,太阳重新出来之后,柩车才继续前进。老聃说:‘这样做是合乎的。’到 送葬回来,我问老聃:‘灵柩既已出殡,是不能再返回去的,而日食现象,谁也不知道它结束得是快还是慢,还不如继续前进好吧?’老聃说:‘诸侯去朝见天子,早晨太阳出来才上路,傍晚太阳未下山就歇宿,祭奠行主。大夫出使,也是日出才行,日未落就歇宿。灵柩出葬,不能起早出门,不能天黑才止宿。披星戴月地赶路,只有逃犯和奔父母之丧的人才这样! 遇到日食,不见阳光,怎么知道天上没有星星呢? 如果继续前进,岂不与夜行一样吗? 况且有德行的人行礼,不能让别人的父母遭灾祸。’我听到老聃是这样说的。”

  
曾子问曰:“为君使而卒于舍,礼曰:‘公馆复,私馆不复。’ 凡所使之国,有司所授舍,则公馆已,何谓‘私馆不复’也?”【公馆与私馆】

       孔子曰:“善乎,问之也! 自卿、大夫之家曰私馆。公馆与公所曰公 馆。‘公馆复’,此之谓也。”
      曾子问道:“奉国君的命令出使别国,死在馆舍里,礼书上说: ‘死在公家的馆舍里可以招魂,死在私人馆舍就不招魂。’凡是出使 到别的国家,由负责接待的人安排馆舍,那就都是公家的馆舍。那么礼书所说‘死在私人馆舍不招魂’是指什么呢?”
      孔子说:“你这个 问题问得好! 卿大夫以下的家庙都叫私馆,国君的宗庙和国君指 定的馆舍都叫公馆。所谓‘死于公馆可以招魂’是指这些馆舍。”

  曾子问曰:“下殇,土周葬于园,遂舆机而往,涂故也。今墓远,则其葬也如之何?”

  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殇也。墓远,召公谓之曰:“何以不棺敛于宫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于周公,周公曰:“岂不可?”史佚行之。下殇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下殇
  曾子问道:“八岁到十一岁的小孩死后,在菜园中挖个坑,坑中 四周用砖砌上,再用‘机’把尸体抬到那儿大敛入葬,这是因为路途 很近的原因。假如离得很远,葬法该怎样呢?”孔子说:“我听老聃 说过:‘从前史佚有个儿子死了,也是下殇,葬得很远,召公对史佚 说:“为什么不在家里大敛入棺后再入葬呢?”史佚说:“我不敢那样 做。”召公就去问周公,周公说:“那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于是史佚 就照召公的话做了。’下殇在家大敛入棺再出葬的事,是从史佚开 始的。”

  曾子问曰:“卿大夫将为尸于公,受宿(邀请)矣,而有齐衰内丧,则如之何?”孔子曰:“出舍于公馆以待事,礼也。”孔子曰:“尸弁冕而出,卿大夫皆下之,尸必式,必有前驱。”【尸者服丧】
      曾子问道:“卿大夫即将要做国君祭祀的尸,已经接受了邀请 并斋戒了,突然遇到自己家族中有服齐衰的丧事,该怎么办呢?”孔 子说:“那就离开家,住到国君的馆舍里去等待国君的祭祀,这是合 乎礼法的。”孔子又说:“做尸的人冠戴而出家门,卿大夫碰见他,都 要下车致敬,做尸的人必须倚靠着车轼答礼。做尸的人出门,前面 必定要有开道的人。”

  子夏问曰:“三年之丧卒哭,金革之事无辟也者,礼与?初有司与?”孔子曰:“夏后氏三年之丧,既殡而致事,殷人既葬而致事。《记》曰:“君子不夺人之亲,亦不可夺亲也,此之谓乎?”
  子夏曰:“金革之事无辟也者,非与?” 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昔者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今以三年之丧,从其利者,吾弗知也!’”【戴孝出征】
  子夏问道:“为父母守丧的人,到了卒哭之后,接到参加征战的 命令就不能推辞,这是礼的规定呢,还是从前主管的人规定的呢?” 孔子说:“为父母守丧,在夏代是父母入殡后就告假守丧。在殷代 是父母入葬后告假,到周代是卒哭之后告假。古《记》上说:‘有德 行的人不剥夺别人对父母的哀情,也不剥夺自己的哀情’,说的就 是这个吧。”子夏接着问:“这么说来,卒哭之后不能辞避战争征 召,是不合礼的了?”孔子说:“我听老聃说过:从前鲁国的伯禽曾在 特定情况下,卒哭之后兴兵讨伐过。但现在许多人在守丧期间,为 了私利而从事战争,我就不知道合礼性何在了。”
   


二、重要的字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傷”的省略,表示心疼、悲痛。殤,篆文歹,是“死”的省略,死亡,是“傷”的省略,心疼、哀伤),表示为他人之死而哀伤。远古时代生存环境恶劣、人均寿命很短,因此生育子女成为对族群、部落的重要贡献;也因此远古人类十五六岁就开始婚育,而那些未经婚育、没有子女后代、却夭折而亡的人,没有资格享受部族的公共祭祀与安魂,只能留给父母默默的哀伤。造字本义:动词,年少夭折而亡,父母默默哀伤。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简体楷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写成。《说文解字》:
殇,人未及成年而死亡。人们在年龄十九岁到十六岁死去叫长殇;年龄在十五岁到十二岁死去叫中殇;年龄在十一岁到八岁死去叫下殇。


庶,甲骨文宀,房屋石,指石垒的灶火,炊火),表示在家炊煮。有的甲骨文省去房屋宀”。有的甲骨文将“写成,将“写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简化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导致“石”形消失,本义线索隐晦。造字本义:动词,在家里开灶煮饭。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火”写成“四点底”《说文解字》:
庶,聚集在屋下的群众。

宗,甲骨文宀,屋宇示,祭拜祝祷),表示专供祭祀的屋宇。有的甲骨文将字形中的(一,表示天)写成(二,即),强调向上苍祭拜。有的甲骨文上加(模模糊糊地发音),强调祭祀时语音模糊的念祷吟诵。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专门用于献祭崇拜祖先的祖庙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说文解字》:
宗,尊祖祭祀的庙堂。


心得

孔子与曾子、子夏等的问答,通过讲述各种礼仪冲突的处理,阐释了诸多礼仪系统的天地道理,所谓人伦之序、人之所宜。彰显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

1、生与死
    死者为大,死者益生。自家的事儿自己管。这是总的原则
2、婚丧
   丧者为先,以身份为根,礼成为据。
3、公与私
    以公为上,以私为下。
4、长幼宗庶
   有序有别
5、丧与征
   公私平衡
6、川流不息
  生老病死、士农工商、婚丧嫁娶、生死戎祀,交叠互融,铰接成一条川流不息。所谓祭祀不辍-活。正如老子所言: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7、礼制变迁与文化糟粕
有的是应时而动,有的是应人而动。前者丰富、后者积毒。收录此章意义在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12: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周 泛读文王世子第八,普通精读礼运

文王世子第八:泛读:查生僻字,正音、抄写原文,朗读通顺。简单心得
礼运第九:普通精读:查阅生僻字,正音,翻译,心得。熟读吟诵

文王世子第八: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应 曰:“诺。”然后退。 【父子同心同身】
   周文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向父亲请安,每日三次。鸡叫头遍就 穿好衣服,到寝门外,问宫中小臣中的值日者,说:“今天父王身体 情况怎样?”值日的小臣回答说:“身体大安。”文王就高兴。等到中 午又来到父王居处,像早上一样向小臣打听父王的身体情况。到 了黄昏又一次到父王居处,像早上一样请安。如父王和平日的生 活有不同,宫中小臣禀告文王,文王马上露出忧虑的表情,行走时 都不能正常地迈步。父王恢复正常的饮食,文王才回复到平时的 样子。每当饭菜送上来时,文王一定亲自察看饭菜冷热是否适度; 食毕,饭菜撤下,一定问吃了些什么。命令膳宰说:“所食之余,不 要再进。”膳宰答应说:“是。”文王然后才离开。

   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说冠带而 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间。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 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 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我 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武王法父】

    周武王遵循父亲文王的样子去做,不敢有什么增加。文王有 了疾病,武王不脱冠、不解带一直守在身边看护。文王吃一口饭; 他也吃一口饭,文王吃两口饭,他也吃两口饭。一直到十二天后, 文王病愈为止。文王问武王说:“你做过什么梦吗?”武王回答说:“梦见上帝给 我九龄。”文王又问道:“你认为这个梦有什么暗示吗?”武王说:“西 部地区有九个国家,君王您大概最终都将占有吧。”文王说:“不对, 古代称一年为一龄,一个人的年齿也叫做龄。我活一百岁,你大概 只有九十岁,我送给你三年。”结果文王九十七岁寿终,武王活到九 十三岁寿终。
  成王幼,不能莅阼,周公相,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文王之为世子也。
  成王年幼,不能即位治政,周公旦任宰相,代行天子职责,治理 天下。举出太子应遵守的法规,要求伯禽履行,目的是要让成王懂得父子君臣长幼之间的种种伦理;如成王有了过错,就鞭打伯禽, 以此向成王示意做太子的道理。——“文王为世子。”


  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籥师学戈,籥师丞赞之,胥鼓 《南》。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 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大乐正 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教,大司成论说在东序。 凡侍坐于大司成者,远近间三席。可以问,终则负墙。列事未尽,,不问。
  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 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 故则否。凡大合乐,必遂养老。
   太学对太子及学士进行教育,一定要根据季节的不同。春季 夏季教以干戈为舞具的武舞,秋季冬季教以羽籥为舞具的文舞。 教舞蹈都在太学的东序中进行。小乐正来教执干舞,大胥帮助他; 籥师教执戈舞,籥师丞帮助他。胥击鼓伴舞,用的是《南》的乐曲。 春天诵读歌词,夏天演奏琴瑟等乐器,这两项都是由乐官太师来教 的。秋天在太学中的瞽宗进行礼的教育,由主持礼仪的官员来教导。冬季读书,由主管书籍的官员对他们进行教导。教礼在太学 中的瞽宗,读书在太学中的上庠。 一切祭祀的礼节和养老乞言、合语的礼节,都由小乐正在太学 的东序中进行教导。大乐正教以干戚为舞具的舞蹈;合语、乞言,,都是由大乐正指定学习的篇目,由大司成评说,都在东序进行。凡 是陪侍大司成坐的,他们之间的距离要间隔三张坐席。可以向大 司成提问,问完了就要退到靠墙的位置上。如大司成谈论事情还 没有结束,不能打断话提问。
  一切学校,在春季由掌教的官员举行释奠礼,祭先师。秋季冬 季也行释奠礼。如诸侯国始创建学校,一定以释奠礼祭祀先圣和 先师。在行释奠礼时用币帛。凡行释奠礼,都有乐有舞,如国家有 战争灾荒等事故,则不用舞乐。凡遇举行大规模的舞乐之时,同时 举行养老之礼。


  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 【郊人】
  凡是到乡学对学士进行考课评议的人,一定进行选取贤德和收罗人才的工作。有的因品德优异获得录取,有的因熟悉世务懂得吏治而获得录取,有的因善于言辞应对而获得录取。对于懂得 医卜等技艺的人都对他们一一加以勉励,要他们不要放松对技艺 的学习提高,以便等待另一次考课评议。他们中如有说三件事有 一件事可取的,就晋升等第,并称他们为“郊人”,这些人与大学学生还有区别。若天子在成均中设宴,“郊人”亦可以在堂上的酒尊中取酒。
   始立学者,既兴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傧 于东序,一献,无介语可也——"教世子。”【学校】

诸侯国初建学校,要衅用器,又用币帛祭祀先圣先师告以器 成。然后举行释菜的祭祀,既不用舞蹈,就不授给作为舞具的器物。祭祀结束,大家从虞庠退出,在太学的东序招待宾客,只对宾 客行一献之礼,可以不用“介”和行酒时大家论说的仪式。——“教 世子”。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 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 立太傅、少傅以养之,故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太傅审父子君臣 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太傅在前,少 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 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 其人。”语使能也。君子曰:“德,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 国治,君之谓也。”[礼乐之养】


三代的王教育太子,必定用礼乐。乐,是用来提高人的内心世 界的美;礼,使人外在的表情、态度、动作合乎礼仪的规范。礼的教 育由外及内,乐的教育由内及外,都交互在心中扎根,然后显示于 仪表,因而他的成长不用强迫和责罚,养成了恭敬温和文雅的气 质。立太傅、少傅等职来影响教导太子,使他懂得父子君臣之间的 道理。作太傅的要明辨父子君臣的道理,而且亲身示范;作少傅的 侍奉太子,让他去观察太傅的种种德行,并能解释给太子听。太傅 在前少傅在后,不离前后;回宫有保氏守在旁边,出门有师氏在身 边,随时随地进行教导说明,从而养成了好的品德。师氏的职责, 是教导太子应做些什么,并阐明各种德行。保氏的职责,是保护他 的身体,并使太子的思想行为合于道德的规范。古书《记》中说: “虞夏商周各代,在太子周围设立师、保、疑、丞等官职。设立四辅 和三公,但不一定要全部设立,主要是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这话 是说要任用胜任的人。君子说:“太子要有德行。因为有了好的德 行,教育就会受到尊崇;教育受到尊崇,为官的就正直,百官正直; 国家就能治理好。这是指太子将来要为国君而言的。”


仲尼曰:“昔者周公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 成王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 善其君乎! 周公优为之。”是故,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 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成王幼不能莅阼, 以为世子,则无为也。是故抗世子法于伯禽,使之与成王居,欲 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义也。君之于世子也,亲则父也,尊则 君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是故养世子不可不 慎也。 [伯禽抗法】
仲尼说:“昔日周公代成王执政,登君主之位,治理天下。拿太 子法要求伯禽履行,用以使成王获得好的品德。听人说:‘做一个 臣子,牺牲自己生命,而对国君有好处的,就要去做。’何况仅是变 通一下身份,而能使君主品德得以完善的事呢! 所以周公乐于去 做这件事。”只有能做一个好的儿子,然后能做一个好的父亲;知道 做一个好的臣下,然后能做一个好的君主;了解如何为人服务,然 后才能使唤他人服务。成王是因为年幼,不能登位执政;他做世 子,履行世子法又缺乏对象。所以要求伯禽履行世子法,让他和成 王住在一起,使成王了解到父子、君臣、长幼之间所应有的正确关 系。君主和太子的关系,既有父子之亲,又有君臣之尊。太子能真 正做到有父与子的亲爱,君与臣的尊严,然后才可以统治天下,所 以对太子的教育不能不慎重啊。


    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其齿于学之谓也。故 世子齿于学,国人观之,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有父 在则礼然。”然而众知父子之道矣。其二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 何也?”曰:“有君在则礼然。”然而众著于君臣之义也。其三曰:“将 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长长也。”然而众知长幼之节矣。故父在斯为子,君在斯谓之臣,居子与臣之节,所以尊君亲亲也。故 学之为父子焉,学之为君臣焉,学之为长幼焉。父子君臣长幼之 道得而国治。语曰:“乐正司业,父师司成,一有元良,万国以 贞。”世子之谓也。——“周公践阼。” [行一三善yu 世子公】

做一件事同时获得三个方面的好效果,只有太子才具有的啊! 这是指在学校中能对年长的同学谦让这件事说的。太子在学校中 做到不依尊卑,而以年龄大小为序,国人看到后,说:“将来他要做 我们的君上,而现在和我们以长幼为序,这样谦让为什么呢?”有人 说:“因为他有父亲在,礼应如此。”这样就使人民懂得父子关系的 道理了。其二,人们说:“将来他要做我们的君上,而现在和我们以 长幼为序,这样谦让为什么呢?”有人说:“因为有国君在,礼应如 此。”这样就使人民明白了君臣之道了。其三,人们说:“将来他要 做我们的君上,而现在和我们以长幼为序,这样谦让为什么呢?”有 人说:“这是尊敬年长者。”这样就使人民懂得了长幼之间的礼节 了。父在,太子的身份是儿子;君在,太子的身份是臣下,必须遵守 儿子和臣下应有的礼节,即对国君尊敬,对父母孝顺。所以要教导 他父子之道,教导他君臣之道,教导他长幼之道。懂得了父子、君 臣、长幼之道,国家就太平了。古人有这样一句话:“乐正是主管太 子诗书的教育,大师是主管太子的品德教育。培养一个品德善良 的人,天下万国都得以走上正道。”这一个人就是指太子而言 的。——“周公践阼”。


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睦友、子爱,明父子之义, 长幼之序。其朝于公,内朝则东面北上,臣有贵者以齿;庶子治 之。虽有三命,不逾父兄。其在外朝,则以官,司士为之。 其在宗庙之中,则如外朝之位,宗人授事,以爵以官。其登馂献受爵,则以上嗣.[庶子三教】


庶子的政务是管理国君同姓及卿大夫的子弟,教育他们孝悌、 睦友、慈爱等伦理道德,使他们明了父子之间的道德规范,长幼之 间的礼节。国君的族人朝见国君,如在内朝,则面向东以北为上 位;朝见的臣子,不依高低贵贱而按年龄大小为序,由庶子具体负 责。即使有三命的卿,他的位置也不能超过父兄长辈。如在外朝朝见,那就以官爵的高低列位,负责班位的是司士。如在宗庙之中,班位的序次和外朝的位次一样,由宗人分派祭祀的事务,根据 爵位的高低和所任的官职。至于登堂分食祭品及向尸献酒,或接受尸的献酒,则由嫡长子承担。

其公大事,则以其丧服之精粗为序,虽于公族之丧亦如之, 以次主人。若公与族燕,则异姓为宾,膳宰为主人,公与父兄齿。 族食,世降一等
其在军,则守于公祢。若公有出疆之政,庶子以公族之无事者,守于公宫;正室守大庙,诸父守贵宫贵室,诸子诸孙守 下宫下室
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练祥则告。族之相为也,宜吊不吊,宜免不免,有司罚之。至于赗赙 承含,皆有正焉。
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练祥则 告。族之相为也,宜吊不吊,宜免不免,有司罚之。至于赗赙 承含,皆有正焉。
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其刑罪则纤剸,亦告于甸 人。公族无宫刑。狱成,有司谳于公,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其刑罪,则曰某之罪在小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 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及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 甸人。公又使人追之曰:“虽然,必赦之。”有司对曰:“无及也。”反 命于公,公素服不举,为之变,如其伦之丧,无服,亲哭之
公族朝于内朝,内亲也。虽有贵者,以齿,明父子也。外朝以 官,体异姓也。宗庙之中,以爵为位,崇德也。宗人授事以官,尊 贤也。登馂受爵以上嗣,尊祖之道也。丧纪以服之轻重为序, 不夺人亲也。公与族燕则以齿,而孝弟之道达矣。其族食世降一 等,亲亲之杀也。战则守于公祢,孝爱之深也。正室守太庙,尊 宗室,而君臣之道著矣。诸父诸兄守贵室,子弟守下室,而让道达 矣。
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及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不忘亲 也。亲未绝而列于庶人,贱无能也。敬吊临赙赗,睦友之道也。古 者庶子之官治,而邦国有伦,邦国有伦,而众乡方矣。公族之罪,虽 亲不以犯有司,正术也,所以体百姓也。刑于隐者,不与国人 虑兄弟也。弗吊弗为服,哭于异姓之庙,为忝祖远之也。素服居 外,不听乐,私丧之也,骨肉之亲无绝也。公族无宫刑,不翦其类 也 【公私君臣长幼(庶子正公族之法,)】
如国君有丧事,班列的次序以丧服的精粗为先后的标准,一切 同族人办丧事班列的次序也都是这样,以主人为排头,其后按亲疏 的关系一个一个往下排。如国君和同族人饮宴,异姓的人才算是 宾客,膳宰代表主人向客人献酒,在排坐次时,国君与同族的父老 兄弟们统一按年龄大小为序。同族人参加国君的饮宴次数,则视 世系的亲疏,亲的次数多,疏的次数少。
庶子在军中,就守卫在行主旁边。国君如离开本国去朝觐会 同,庶子分派国君同族中不随行的和无具体职务的人,担任守卫国 君宫廷宗庙:卿大夫的嫡子守卫太祖庙,叔父伯父守卫国君路寝, 让子侄辈和孙辈守卫亲庙和燕寝。
同一高祖子孙,当祖庙还存在,即使已沦为平民,举行冠礼、结 婚等事,一定要向国君禀告,有死丧一定讣告,练祥等祭祀也禀告。 同族人之间互相往来,如应该吊问而不去吊问,应该戴丧冠而不戴 丧冠,主管官员庶子都要处罚他们。至于给丧家赠车马、财帛、珠 玉等,庶子都使他们遵循礼的规定。
与国君同族的人犯了死罪,就交给甸人将他缢死。如判处膑、 墨、劓、刖等刑的,也到甸人处行刑。对待国君同族人不判决用宫 刑。罪案判决后,官员向国君报告判决书。族人犯的是死罪,报告 时就说某人所犯的罪属于大辟;族人所犯的是用刑罚的罪,就说某 人所犯的罪属于小辟;国君说:“宽减些吧。”有关官员说:“他罪有 应得。”国君又说:“宽减些吧。”有关官员再一次说:“他罪有应得。” 等到国君第三次要求从宽,官员不回答就跑出去,将犯人送到甸人 处行刑。国君派人追上他说:“即使如此,我要求宽减。”官员说: “已经晚了。”并回头向国君报告已经用刑。国君穿素服,不举盛 馔,为之改变日常的礼节。至于赙赠之类,并按照亲疏的等第,但 不穿丧服,亲自哭于异姓之庙。
同族的人朝见国君在内朝,因为这是族内的亲属。即使有地 位高贵的,仍按年齿为序,用以显明父辈子辈的关系。在外朝以官 位高低为序,这是表示与异姓为一体。在宗庙之中,以爵位的高低 来站位,这是为了尊崇品德高尚的人。负责祭祀的宗人分派事务 时以官阶的高低为先后,这样做是为了尊贤。登堂分食祭品,接受 尸的献酒,都由嫡长子,这是体现尊祖的道理。丧事以丧服的轻重 为序,这是不超越亲疏的关系。国君和同族人宴饮以年齿坐席,这 是表示孝悌之道。与同族人燕饮的次数随世系的远近区分等级, 体现了对亲属远近有等差。作战时守卫行主,表现出对祖上孝爱 之情。以嫡子守卫太庙,这是尊崇宗室,君臣之道从而得以显明。 叔父堂兄守卫国君的正寝,晚辈子弟们守卫国君其他居室,这是表 明了谦让之道。
同一高祖的子孙,如祖庙仍然存在,即使已沦为平民,行冠礼、 结婚一定要禀告国君,死丧一定发讣告给国君,这是表示不忘记亲 属关系。与国君的亲属关系还没有断绝,但已降为平民,这表示国 君鄙夷无能的人。同族之人有死丧,国君亲临吊问并赠送车马财 帛助葬,这表示与同族人和睦友好。古代只要庶子这个官职称职, 这样国内人与人的关系就非常顺当;国内人与人的关系顺当,众人 都趋向于礼义了。国君同族人有罪,即使是至亲也不能因此干扰 司法的工作,这是正确贯彻法令,并且以此说明本族的人和其他百 姓在法律面前都是一样的。行刑于甸人之处,这是不使异姓之人 一起来忧虑国君的同族兄弟间的事。不到受死刑的家中吊问,不 为他穿丧服,并且哭于异姓的宗庙,因为他沾辱了祖宗,不将他当 作同族人看待。国君穿白色的衣服,居住在外寝,不听音乐,暗中 以丧礼对待被处死的同族人,因为骨肉的至亲关系并没有断绝。 对国君同族人不处以宫刑,是为了不断绝他的后代。


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乃 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养 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适 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退,修之以孝养也。反,登 歌《清庙》,既歌而语,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合德 音之致,礼之大者也。
下管《象》,舞《大武》,大合众以事,达有神,兴有德也。正君臣之位,贵贱之等焉,而上下之义行矣。有司告以乐阕,王乃 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养老幼于东序。”终之以仁也。
是故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爱之以敬,行之以礼,修之以孝养,纪之以义,终之以仁。是故古之人一举事,而众皆知其德之备 也;古之君子,举大事必慎其终始,而众安得不喻焉。兑命曰: “念终始典于学。” 天子视学】
天子视察太学这一天,一大早就擂鼓召集学士,这是要大家早 起来。众人都到齐后,然后天子才到场,就命官员开始行事,举行 常规的礼仪,先祭先师、先圣。官员报告祭奠完毕,天子乃至行养 老礼之东序。天子到东序,用释奠之礼祭祀先代的老人,紧接着就 铺设三老、五更及群老的坐席。天子亲自去看为养老准备的各种 菜肴、酒,以及各种珍美食品,乐队唱歌迎宾,举行养老之礼。当老人们反席坐定,乐队登堂唱《清庙》之歌,歌毕,诸老人互相评说,充 分发挥诗的涵意。所谈论的都是关于父子、君臣、长幼关系的各种 道理,都符合乐曲的意旨。这是养老之礼中最重要的一节。
接着,堂下用管乐器吹奏《象》乐曲,跳着《大武》的舞蹈。这是 发扬了文王武王的精神,推行了他们的德行。从而正确树立君臣 之位、贵贱之间的差等,这样上下之间的行为准则就能很好地贯彻 了。官员报告歌舞结束,天子于是命令参加的公侯伯子男及群吏 说:“回去后都要在东序举行养老之礼。”这样以天子仁爱之心结束 这一养老之礼。
圣人之所以记载养老这件事,这体现他考虑这是治国的大事, 以敬老体现爱,一切行为都符合礼仪,以孝养为修身之本,记述的 都合于义,最后以仁爱结束这一典礼。所以古人举行一次大的典礼,使众人都知道他德行的完美无缺;古代的君子,举行大的典礼, 从起始到结尾都一定十分敬慎,这样,众人怎能不明白这件事的意 义呢! 《尚书·说命》中说:“时刻想到终和始都常在受教育。”


世子之记曰:朝夕至于大寝之门外,问于内竖曰:“今日安否 何如?”内竖曰:“今日安。”世子乃有喜色。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 告世子,世子色忧不满容。内竖言复初,然后亦复初。朝夕之食 上,世子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羞,必知所进,以命膳宰,然 后退。若内竖言疾,则世子亲齐玄而养,膳宰之馔,必敬视之,疾之药,必亲尝之。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尝馔寡,世子亦不能饱, 以至于复初,然后亦复初。【《世子之记》
《世子之记》说:太子早晚到国君正寝的门外,向宫里的侍候小 臣打听,问:“今日父王身体如何?”宫中小臣回答说:“今日安康。” 太子听后面露喜色。父王如有不安适,宫中小臣将这情况告诉太 子,太子面带愁容。宫中小臣说已恢复正常,然后太子亦恢复正 常。早晚奉食时,太子一定亲自察看饭菜冷热是否适度。食毕饭 菜搬下来,要打听父王吃了哪些菜肴,一定要知道下顿所送的菜 肴,向膳宰嘱咐后,然后才离去。如果宫中小臣说父王有了疾病, 太子斋戒,服玄端,亲自侍奉,对于膳宰所作的饭菜,一定认真去察 看。治病的药,太子一定亲自尝过后再给父王吃。父王吃的饭菜 比以前多,太子也跟着多吃;父王吃的饭菜比以前少,太子也跟着 少吃,一直到父王恢复正常,然后太子恢复正常的服饰。


礼运第九
昔者仲尼与于蜡(zha)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u)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an)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en四声),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廓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 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 【大同小康】
    从前孔子参与蜡祭的宾,祭事完毕后,出来到观楼上游览,不 禁发出叹息。孔子的叹息,大概是哀叹那时的鲁国。言偃在一旁 问道:“君子为什么还要叹息?”孔子说:“大道施行的时代,以及三 代英杰执政的时代,我都没能赶上,但我有志于他们那样的业绩。

  “大道施行的时代,天下为人们共有。选择有贤德的人、推举 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讲究诚信,维护和睦。所以人们不仅仅敬 奉自己的双亲,也不仅仅慈爱自己的子女,而是使老年人都能安度 晚年,壮年人都能发挥作用,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长,鳏寡、孤独者和 残废人都能得到抚养。男子各有其职分,女子都能出嫁成家。开 发货财,只是由于不愿让它遗弃在地上,并非一定是为自己收藏; 出力劳作,只是不愿让自己身上的力气无处施展,并非一定是为自 己谋利。因此奸谋机诈不会兴起,盗窃和暴力行为也不会出现,家 家门户对外开着,不必锁闭。这就叫‘大同’社会。
   “如今大道已经衰微,天下为一家所占有。人们各自敬奉自己 的双亲,各自慈爱自己的子女。开发货财,出力劳作,都是为自己。 诸侯以父子兄弟世代相传作为礼法,还修建了城廓沟池来卫护自 己。把礼义作为纲纪,用以确定君臣之间的名分,加重父子之间的 慈孝,融洽兄弟之间的友情,调和夫妻之间的恩爱,设立少长贵贱 之间的各项制度,划分田地和居宅,推崇勇气和智慧。建立事功都 是为了自己,于是谋算欺诈兴起了,刀兵武力由此产生了。禹、汤、 文、武、成王、周公便是在这时出现的一些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 没有一个不是谨慎地按照礼来办事的,他们按照礼来明确大义,考 察诚信,指明过错,效法仁爱,讲求辞让,向人民展示做人的常道。 如果有不照此去做的人,即使有势位也要被罢黜,众人就会视他为 祸害。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小康’社会。”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 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chuan二声迅速)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xiao四声通效)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 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礼之急
   言偃又问道:“礼难道真是如此紧要吗?”孔子说:“礼,是先王 用来遵循天道,治理人的性情的。所以离开了礼就要死,得到了礼 才能生。《诗经》上说:‘老鼠尚且有形体,人类怎能没有礼! 做人 如果没有礼,何不赶紧就去死!’所以这个礼,必定是本源于天,效 法于地,参验于鬼神,贯彻于丧、祭、射、乡、冠、婚、朝、聘等各项仪 式之中。圣人用礼来昭示天下,所以天下国家才能治理得好。”
    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 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 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fan三声)黍捭(bo四声)豚,污尊而抔(po二声)饮,蒉桴(kuaifu)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 某复!’然后饭腥而苴(ju一声)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 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zeng一声)巢,未有火 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lao四声)。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故玄酒在室,(zhan 三声)在户,粢醍(jiti浅红色清酒)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 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gu三声),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hu四声福)
    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殽;与其越(huo二声)席,疏布以幂,衣其澣帛,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其簠、簋、笾、豆、铏(xing二声)羹。祝以孝告,嘏(gu三声)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礼之大成】
    言偃又问道:“先生这样极言礼的重要,是否可以让我知道礼的具体情况呢?”孔子说:“我想考察夏代的礼,所以到杞国去,但那里的情况已不足验证;在那里我只得到一部《夏时》。我想考察殷代的礼,所以到宋国去,但那里的情况也已经不足以验证,在那里我只得到一部《坤乾》。《坤乾》的义理,《夏时》的次序,我就是根据这些材料去考察从前的礼的。
  礼的初期,是从饮食开始的。上古时候,人们在火石上烤谷 物和小猪,在地上掏个窟窿当作盛酒之器,用手捧着喝,用土抟成 鼓槌,筑起土堆充作鼓,这样也似乎可以向鬼神表达敬意。到了人 死的时候,登上屋顶招魂,说:‘啊! 某某人你回来呀!’然后在死人 嘴里放进生米,又用草苇裹着烧熟的鱼肉,为死者送行。向着天上 招魂,又把死人埋在地里。躯体虽然下降入地,而灵魂却在天上飞 翔。北方为阴,南方为阳,所以死者头向北,活人面朝南。所有这 些礼仪,都是遵从远古的礼仪。
   “从前先王没有宫殿和居室,冬天就居住在用土垒成的洞穴 里,夏天就居住在用柴木搭成的窠巢中。还没有学会用火煮食物, 生吃草木的果实和鸟兽的肉,连血也喝下去,毛也吞下去。还没有 学会纺织丝麻,就穿戴鸟兽的皮毛。后来有圣人起来,然后才知道 利用火的好处,用火来铸造金属、烧制泥土,建造了台榭宫室门窗, 又用火烧烤烹煮食物,酿制甜酒和乳酪。又学会了纺织丝麻,制成 麻布和丝绸,用来供养活人,葬送死者,敬奉鬼神和上帝。所有这 些也都是从古时候传下来的。
     “所以,祭祀时玄酒放在室内,放在门旁,粢醍放在堂上,澄酒放在堂下。陈列着牺牲,准备好鼎俎,排列琴、瑟、管、磬、 钟、鼓,拟定祝嘏之辞,用以迎接上天之神和祖先之灵的降临,并通过祭祀仪式明确君臣之位,加深父子之情,融洽兄弟关系,调剂上下感情,使夫妇各得其所。这样的祭祀,便可以说是承受到天赐之福了
    制定祝辞的名号,然后先用玄酒祭神,将所杀牲畜的血毛献 上,再献上盛放着牲畜生肉的俎,又献上煮得半熟的牲畜的骨体。 祭祀的人踏在蒲席上,用粗布覆盖酒樽,身穿澣帛,进献醴酒和 酒,奉上烤肉和烤肝。主人和主妇交替向神进献祭祀,使祖先的灵 魂得享欢乐,这就叫人与鬼神在冥冥之中会合。祭祀完毕后将祭 品取下合在一处重新煮熟,然后区分犬猪牛羊的骨体,分别放入 簠、簋、笾、豆、铏羹,以招待宾客和兄弟。祝辞要代表人向神表达 孝敬之意,嘏辞则要表达神对人的慈爱之心。这就叫大吉大祥。 这就是礼的圆满完成。”

孔子曰:“於(wu)呼哀哉! 我观周道,幽、厉伤,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 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 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周礼之殇】


孔子说:“真可悲哀啊! 我想考察周代之礼,而周礼已经被幽王、厉王损坏了。我除开鲁国,又能到什么地方去考察呢?但是鲁 国举行郊天、禘祖的仪式,都是不符合周礼的。周公制定的礼,看来真是衰微了。杞国郊天、禘禹,宋国郊天、禘契,那是因为它们是夏商两代天子的后裔,所以能保留着天子的职事。只有天子才可以祭天地,诸侯只能祭祀自己国土上的社神与稷神。


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假。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 非礼也,是谓幽国;斝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僭君。冕弁兵革, 藏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 非礼也,是谓乱国。【幽国:僭君、胁君、乱国
祝辞和嘏辞不敢随意改变过去的常式,这才叫大吉大祥。 若是祝辞、嘏辞藏在宗伯太祝、巫官史官家里,这就不合礼仪,这就 叫昏暗之国。 一般诸侯国斝两种酒器来献尸,也不合礼仪,这就叫做僭越之君。冕冠皮弁和兵器装备藏在大夫私人的家中,也不合礼仪,这就叫威胁国君。大夫家中设立各项官职,自备了整套祭器和乐器,不必外借,这也不合礼仪,这样的国家就叫做乱国。
“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 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 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 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为君臣为谑。【君臣同国、制度、天子坏法纪、君臣为
在国君朝廷上任职的叫‘臣’,在大夫家中任职的叫做 ‘仆’。臣仆若是遇到父母天子坏法纪孙,这就叫制度。天子到诸侯国去,一定是住宿在诸侯的祖庙里,但是进去的时候如果不遵照礼籍的有关规定,不顾及该国的各项忌讳,那就叫做天子败坏法纪。诸侯若不是问候疾病,吊唁死丧,就随便进入大臣家中,就叫做君臣互相戏谑。


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 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 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礼无列则士不 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 【疵国
“所以说礼是国君应该掌握的关键,是用来区别嫌疑,明察毫 微,接待鬼神,考正制度,决定赏罚的,是用来治理政事,稳定君权 的。所以政事如果不以礼为准则,君主的地位就危险了。君位危 险,大臣就要背叛,小臣就要盗窃。这时即使刑罚严肃,而世风却 败坏了,这样就会法令无常。法令无常,礼节也就跟着混乱起来。 礼节混乱,士人就无法行事,刑罚严酷而世风败坏,民众就不会归顺。这样的国家就叫做疵病之国了。


“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殽(效)以降命。 命降于社之谓殽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 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参与天地, 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 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君者无过之地】
“政事,是国君用来安身的东西,所以国君的政事一定要以天 为本,效法着天道来发布政令。发布于社神之祭的政令,叫做效法 于地;发布于祖庙祭祀的政令,称之为仁义;发布于山川之祭的政 令,叫作‘兴作’;发布于‘五祀’之祭的政令,就叫做‘制度’。像这 样施行政治,圣人用以安身的地位就稳固了。所以圣人参验于天 地,仿效于鬼神,以此来治理政事。依照着天地鬼神存在的次第, 便有了礼的秩序;玩味天地鬼神的喜乐,便知道民众如何治理。天 有四时,地生财货;人有父母生养,有师长教育。这四个方面已经 具备,人君只需恰当地运用它们。这样人君也就站在不会出差错 的地位上了。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 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 失位。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礼 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 宗庙,谓之变。故圣人耐(neng)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家天下】


“所以,人君是供人效法的人,而不是效法别人的人。人君是 被人供养的人,而不是供养别人的人。人君是被人服侍的人,而不 是服侍别人的人。人君效法别人,就一定会有过错;供养别人,则 不可能满足众人的需求;服侍别人,就要失去地位。而百姓却是效 法人君来约束自己,供养人君来安定自己,服侍人君来使自己得到 显贵。这样才能使礼教通达,名分确定,人人都乐于为人君献出自 己的生命而耻于苟且求生。所以人君用别人的智慧,但要剔除其 巧诈;用别人的勇敢,但要剔除其中的怒气;用别人的仁爱,但要剔 除其贪心。当国家有患难时,人君为社稷而死,称之为合宜;大夫 为宗庙而死,称之为正当。圣人所以能够把天下治理得像一家,把 国中治理得像一个人,并不是凭主观臆想,而是必须懂得‘人情’, 通晓‘人义’,明白‘人利’,看清‘人患’,这样才能做得到。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 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 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 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 何以治之?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美恶以礼穷】
“什么叫做‘人情’? 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不学就会 的情感就是‘人情’。什么叫做‘人义’? 父亲慈爱,儿子孝敬,兄长 和悦,幼弟恭顺,丈夫守义,妻子顺从,长者惠下,幼者顺上,君主仁 慈,臣子忠诚,这十个方面就是‘人义’。讲究信用,维持和睦,就叫 做‘人利’。彼此争夺,互相残杀,就叫做‘人患’。圣人用来治理七 种‘人情’,维护十种‘人义’,讲究信用,维护和睦,崇尚礼让,消除 争夺的方法,除了礼,还能用什么呢?饮食男女,是人的大欲之所 在;死亡贫苦,则是人的大恶之所在。欲和恶两者就是人们心理上 的大端。人们隐藏自己的心思,使别人不能猜测。美好和丑恶都 藏在心中,不表现在外貌上。人君要想完全掌握人们心中的好恶 之情,除了礼,还能用什么方法呢?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 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故人者, 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天地人合】


“人,是天地造化的功德,是阴阳相交、鬼神相合的产物,是五行的精萃之气。天持阳气,垂示日月星辰的光芒;地持阴气,借山河为孔穴而吞吐呼吸。分布五行于春夏秋冬四季,四季节气调和而有十二月。所以月亮在一月之中十五日由缺而圆,十五日由圆而缺。五行的运转,依次互为终结。五行四季十二月,依次交替为本始;五声、六律、十二管,依次交替为宫声;五味、六和、十二食,依 次交替为主味;五色、六章、十二衣,依次交替为主色。所以说,人是天地的心灵,是五行万物之首,品尝美味,辨别声音,被服彩色而生活着。


“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 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 【圣人作则】


“圣人制作法则,就以天地为本源,以阴阳为两端,以四季为权 衡,以日星为纲纪,以月份为限量,以鬼神为徒属,以五行为材质, 以礼义为工具,以人情为田地,以‘四灵’为养畜。以天地为本源, 所以万物都能包罗;以阴阳为两端,所以情伪可以考察;以四季为 权衡,所以农事得以劝勉;以日星为纲纪,所以事功可以有条理;以 月份为度量,所以功业就有准则;以鬼神为徒属,所以职事不会失 守;以五行为材质,所以工作可以循环;以礼义为工具,所以行为可 以考核;以人情为田地,所以人成为主体;以四灵为养畜,所以饮食 有来源。


“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wei三声鲟鱼)不 淰(shen三声惊骇逃散);凤以为畜,故鸟不獝(xu四声惊骇逃散);麟以为畜,故兽不狘(xue四声惊骇逃散);龟以为畜,故 人情不失。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yi四声)缯,,宣祝嘏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 【四灵与官事礼】
“什么叫做‘四灵’?麟、凤、龟、龙,叫做‘四灵’。畜养了龙,群 鱼就不会乱窜了;畜养了凤,群鸟就不会乱飞了;畜养了麟,群兽就 不会乱逃了;畜养了龟,用来占卜人事,就不会有差错了。所以先 王手持蓍草和龟甲,安排祭礼的事,埋币帛以祀神,宣读祝嘏辞说, 建立制度,于是国家有礼仪,百官各治其事,百事各有职守,礼仪各有次序。


“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 义之修而礼之藏也。【义修礼藏
“先王担忧礼教不能普及于民众,于是祭天帝于郊,用来确定 天的至尊地位;祭祀土神于国中,用来显示地给予人类的利益;祭 祀祖庙,用来推行以孝为本的仁道;祭祀山川,用来接遇鬼神;举行 ‘五祀’,用来追本各项事功及制度之源。宗祝在宗庙,三公在朝 廷,三老在学校。王者前有巫官,后有史官,卜筮之人和乐师谏官 跟随在左右,王者处于中央,心思无需多用,只需恪守中正之道而 已。像这样,礼施行于郊祀,天上众神就会各司其职;礼施行于社 祭,各项财货资源就能为人们所用;礼施行于祖庙,孝慈之道就能 被人们接受;礼施行于‘五祀’,各种制度法则就会端正。所以郊 社、祖庙、山川、五祀等项祭祀,包含着丰富的意义,是各种礼仪的 根本。


“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 【礼本大,降命官天】
“礼的依据必定本于太一,太一分化而成为天地,运转而成为 阴阳,递变而形成四时,陈列而显现为鬼神,下降到人事,便是君主 的政教命令,这就是取法于天。所以礼必定以天理为本源,运转而 落实到现实世界,分列为具体事项,其变化以四时为法则,符合自 然的准则。体现在人身上便是理性之‘义’,借助财货物力和辞让 精神来推行,具体表现为饮食、冠、婚、丧、祭、射、乡、朝、聘等项礼仪。


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所以养生、 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礼不可机已
所以说礼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用来讲求信用、维护和 睦、坚固人的肌肤、约束人的筋骨的;是用来养生送死、敬奉鬼神的 基本手段;是用来贯通天道和人情的根本通道。只有圣人知道礼是不能废止的,那些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 人,一定是由于毁弃了礼
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糵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 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 义者艺之分,而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 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 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 不达于顺,犹食而不肥也。 【仁义礼学乐顺】
所以礼对于人来说,好比酿酒一定要 曲。但君子品德醇厚,如浓酒;小人品德浅薄,如薄酒。因而圣人 操持着‘义’的标准,制定礼的次序,来治理人情。人情就好比是圣 王的田地,圣王用礼来耕耘,用‘义’来播种,用讲学的手段来养护, 用仁爱的心理来收获,用音乐来使人安心接受。所以礼是义的果 实,符合义就是适宜的。因此即使在先王时代还没有的礼仪,也可 以依据‘义’来创制。义是区分是非的标准,又是衡量仁的尺度。 符合标准的,符合仁义的,做得到就会强大。仁又是义的根源,是 顺应天理人情的体现,得到了仁就会受到尊敬。治理国家不依靠礼,就好比没有用农具就去耕田;制礼而不 以义为根本,就好比耕田而不播种;有了义而不学习,就好比播了 种而不去锄草;学习了但不用仁来统一,就好比虽然锄了草却没有 收获;统一于仁而不通过音乐来使人安心接受,就好比虽有收获却 不食用;有音乐使人安心接受但不能达到‘顺’的境界,就好比虽然 食用,却没有使人身体健壮


“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 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 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 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大顺】
四肢安然,皮肉丰满,这是个人的健壮;父子情笃,兄弟友爱, 夫妻和睦,这是一家的健壮;大臣守法,小臣廉洁,官职合理安排, 君臣相互督促,这是一国的健壮;天子把德行当作车辆,把乐教作 为手段来驾驭,诸侯按照礼仪互相交往,大夫依照法度排列次序, 士人根据信用考察功绩,百姓友好和睦共同生活,这就是天下的健 壮。这也就是‘大顺’的境界。‘大顺’是用来养生、送死、敬奉鬼神 的常道。达到了‘大顺’,万物聚积也不会淤塞,诸事并起也不会错 乱,细小行为不会有过失,深奥之理也会通达,茂密纷繁却能有条 不紊,互相联系却又不相干扰,一同动作却不互相妨害。这便是‘顺’的至上境界。明白了顺’的含义,然后才会谨慎戒惧,守住君主的高位。


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zhu三声水中小陆地)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 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用民必顺。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 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棷(sou三声泽),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顺实】
礼因等级差别而有不同,该俭约的不能增添,该繁缛的不得 减损。这样才可以既维持情理,又调和矛盾。圣王制礼都是因顺 着天理人情,惯于山居的人不使他在水边生活,惯于水居的人不使 他在中原生活,这样,人民就不会感到疲敝困乏。使用水、火、金、 木以及饮食,必定按照时节。男女相配,一定按照年龄。颁发爵 位,一定依据德行。使用人民一定顺应自然规律。这样就不会遭 受水涝干旱螟蝗侵扰的灾害,也不会遭受凶年饥岁妖孽作怪的祸患。 因此天不隐藏其道,地不隐藏其宝,人不隐藏其智慧。所以天降下甘露,地流出醴泉,山中生产物资制成器物车辆,河里有龙 马背着图书出现,凤凰和麒麟也来到郊野,灵龟和神龙也可以养在 宫池中,其他鸟兽的幼子胎儿也任人窥视而不受惊吓。这种太平景象的实现,只是由于先王能够通过修礼来贯彻‘义’的精神,以诚信的态度来顺循天理人情,因此这才是‘顺’的实质。




二、关键字


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传统数学进制的满数,九加一之和。,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字形在三道表示的竖线指事符号下面再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三个相连相加,三十。金文在甲骨文字形中的竖笔指事符号上加一圆点指事符号,写成。有的金文将三竖笔画上的圆点连写成一横。篆文写成由三个构成的会义字,明确三十的含义。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三个连写成,并在第一个的竖笔上加一折笔,写成形的。有的隶书承续金文字形:在三个下面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三个十相加。楷书简化字形,写成三个相连的结构。楷书异体字写成一个和一个廿。由于的金文异体字误将甲骨文字形中表示三个写成的字形分由此化出篆文的和篆文的;篆文隶化后楷书写成,篆文未见相应的隶书和楷书字形,隶书字形是隶书字形的演变发展;楷书异体字是隶书字形的楷化;楷书异体字是隶书字形的楷化。造字本义:数词,三十。古籍多以“世”代替“丗”和“卋”。现代汉语多以双音词“三十”代替单音单字的“卅”。《说文解字》:
世,三十年算作一世。




三、心得


1、文王世子阐述了礼乐的原理,和人行之纲纪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 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言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合德 音之致,礼之大者也。 ”“虑之以大,爱之以敬,行之以礼,修之以孝养,纪之以义,终之以仁。



2、礼运讲述礼的来龙去脉


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
礼是“仁义礼学乐顺”中的一环,其旨在得大顺。


3、诚如老子所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叹东周鲁国道德仁义凋敝,立志以礼制之,实则无奈,也无益。由此联想到毛主席诗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联想到文革批孔。一代天骄,毛主席要干的事情,是孔子要干的,但跟孔子路线不同。大顺靠礼制不能实现,需要秦汉之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01: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周 礼器第十

普通精读,查阅生僻字,正音,翻译,心得。熟读吟诵

一、正音翻译

    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yún竹子的表 层青皮)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故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释回美质措正施行】
   
礼器,是因为能品行大备,品行大备,就是盛德了。礼可以去除邪恶,增进人的本质之美;用之于身,可以使人正直;运用于事,则无所不达。礼对于人来说,好比竹箭有了皮,可以修饰其外;又好比松柏有了心,可以坚固其内。这外内两个方面,正是天下万物的大本。有了大本,所以就能历经春夏秋冬而不改变其枝叶的茂盛。君子如果有了礼,就能与外界和谐相 处,而内心也无所怨恨。于是天下万物都把仁爱之名赠送给他,连鬼神也来歆享他的美德

    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利也。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飨也。居山以鱼鳖为礼,居泽以鹿豕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故必举其定国之数,以为礼之大经,礼之大伦。以地广狭,礼之薄厚,与年之上下。是故年虽大杀,众不匡惧,则上之制礼也节矣。【本信文义】
   先王制定礼,既有根本原则,又有外表的文采。忠信,是礼的 根本;义理,是礼的文采。没有根本,礼不能成立;没有文采,礼无 法施行。礼,符合天时,配合地利,顺应鬼神,符合人心,使万物各明其理。四时有不同的生物,土地有与之相宜的不同物产,人体各有不同的官能,万物有不同的用途。凡是天不生、地不长的东西,君子是不 会用来行礼的,因为鬼神也不会享用。居住在山中,却用产于水里的鱼鳖来行礼,居住在水滨,却用产于山里的鹿豕来行礼,这样做,君子认为是不知礼。所以一定要根据国内物产的多少,制定礼的法度。礼的大体,要视一国土地的广狭而定,礼的厚薄,要依据一年收成的好坏而定。这样,即使在年成很不好的时候,民众也不 会忧虑畏惧。这样做,在上的人制定礼制就是有分寸的。

  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尧授舜,舜授禹。汤放桀,武王伐纣。时也。《诗》云:匪革其犹,聿追来孝。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体也。丧祭之用,宾客之交,义也。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祭,不必有余,此之谓称也。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不藏圭,不台门,言有称也。【时顺体宜称】   
  制礼的原则:首先要适应天时,其次要顺乎伦常,再次要适合于对象,再次要合于事宜,再次要与身份相称。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商汤放逐夏桀,武王讨伐纣,这些都是适应不同的天时。 《诗经》上说:“非急于施用谋略,而是追怀先人的功业,显示自己的孝心。”意思就是说迫于时势,不得不这样做。王者祭祀天地,宗庙里祭祀祖先,父子之间的道德,君臣之间的大义;这些就是礼所顺应的伦常。对社稷、山川、鬼神的祭祀,要适合不同的对象。丧葬祭祀及宾客交往所需的费用,必须合于事宜。大夫及士的祭祀, 仅用一只羔羊、一头小猪,看似微薄,却也足够参加祭祀的人分享;;天子诸侯的祭祀,用牛、羊、豕三牲,看似丰盛,但也不会多余浪费,,这便是与身份相称。诸侯可以收藏龟甲和圭璧,当作吉祥宝物,而大夫家中却不可收藏龟甲、圭璧,也不可像天子、诸侯那样筑起台 门。这就是说礼与身份要相称。

    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诸侯七介七牢,大夫五介五牢。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此以多为贵也。 【礼以多为贵者】
    礼仪有的是以多为尊贵。如天子有七所祖庙,诸侯有五所,大夫有三所,士只有一所。又如,天子的豆馔,有二十六个,公爵有十 六个,诸侯有十二个,上大夫有八个,下大夫有六个。诸侯出聘,带有七个副员,主国馈以七大牢;大夫奉诸侯之命出聘则只带六个副员,主国馈六大牢。天子的坐席有五层,诸侯的坐席有三层,大夫只有两层。天子去世,七个月以后才下葬,葬时,茵和抗木各用五重,翣用八个。诸侯去世,五个月后便下葬,葬时用三重、六翣。大夫去世,三个月便下葬,葬时,用两重、四翣。这就是以多为尊贵


   有以少为贵者:天子无介,祭天特牲。天子适诸侯,诸侯膳以犊。诸侯相朝,灌用郁鬯,无笾豆之荐。大夫聘礼以脯醢。 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圭璋特,琥璜爵。鬼神之祭单席。诸侯视朝,大夫特,士旅之。此以少为贵也。 【以少为贵】
    有以少为尊贵的:如天子出巡,不设副员。最隆重的祭天仪式,却只用一头牛。天子来到诸侯国,诸侯也只用一头牛犊招待。又如诸侯相互朝聘,只用郁鬯相献,不摆设笾豆;而大夫来聘,,却用脯醢款待。又如用餐时,天子一食便告饱,诸侯则两食,大夫和士三食,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则可以不计数。祭天所用的大车,只用一圈繁缨来装饰马匹,而平常杂事所用的车马却用七圈,圭璋是玉中最贵重的,因而进献时可以单独进献;而次一等的琥璜,则需在进爵时一道进献。祭祀鬼神却只用一层席。又如诸侯临朝时,大夫须个别地行拜见之礼,而士则众人行一次拜见之礼。这些都是以少为尊贵。

    有以大为贵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此 以大为贵也。有以小为贵者: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君尊瓦。 此以小为贵也。 【大小为贵】
   有的是以大为尊贵的。比如宫室的规模,器皿的规格,棺椁的厚薄,坟丘的大小,这些都以大为尊贵。有以小为尊贵 的。如宗庙祭祀时,贵者用很小的爵来献尸,贱者却用很大的散;;尸入以后,尊者举起较小的觯,卑者举起较大的角。“五献”放置酒器的方法,是把最大的盛酒器缶置于门外,较大的壶置于门内,而君侯与宾用的是较小的瓦,置于堂上。 这些就是以小为尊贵。

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天子诸侯台门。此以高为贵也。有以下为贵者:至敬不坛,埽地而祭;天子诸侯之尊废禁;大夫、士棜(yù用来置盛酒器皿的案,但没有脚,比禁低)禁。此以下为贵也。 【高下为贵】
    有的是以高为尊贵的。如天子的堂阶高九尺,诸侯的七尺,大夫的五尺,士的只有三尺。只有天子和诸侯才可以筑起高高的台门。这些是以高为尊贵。有的以低为尊贵。如郊祀祭天燔柴是至敬的礼仪,但却并不登坛,只是在坛下扫地而祭。天子诸侯放置酒尊不用禁,而大夫和士却把酒器置于不同高度的案架上。这些都是以低为尊贵的。


    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gǔn天子祭祀先王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诸侯黼(礼服上绣的斧头状花纹),大夫黻(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士玄衣纁(xūn浅红色)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liú冕的装饰物,以五彩丝绳贯五彩玉片 制成),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士三。此以文为贵也。有以素为贵者:至敬无文,父党无容,大圭不琢,大羹不和,大路素而越席,牺尊疏布鼏(mì覆盖),椫杓。此以素为贵也。【文素为贵】
   礼有的以文饰为尊贵。如天子的礼服绘有龙纹,诸侯礼服以黼为饰,大夫礼服以黻为饰,而士只穿上黑下绛的衣服。天子的冕有朱绿二色的花纹,又用十二条旒来装饰。诸侯则有九条旒,上大夫七条,下大夫五条,士三条。这些都是以文饰为尊贵的。有以素为尊贵的。如祭天时袭裘服而不见文采,在父亲面前不必讲究繁文缛节。上等的圭玉不加雕琢,上等的羹汤不加调料,祭天的大车朴素无华,只铺着蒲席,牺尊用粗布覆盖,杓是用白色的木料制成的,这些都是以素为尊贵的。

    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sāi)。”此之谓也, 盖言称也。礼之以多为贵者,以其外心者也。德发扬,诩(xǔ普施)万物, 大理物博。如此则得不以多为贵乎?故君子乐其发也。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古之圣 人,内之为尊,外之为乐;少之为贵,多之为美。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不可多也,不可寡也,唯其称也。 【称物平】
    孔子说:“礼不可不加审察。各种礼不可混同,不可增添,也不可减少。”这就是说要做到相称。礼仪中以多为贵的,是因为那些是关于心外之物的。王者的德行发扬于外,普施于万物,治理天下,使万物丰盛。像这样,难道能不以多为尊贵吗?所以君子乐于发扬于外啊! 礼仪中以少为贵的,是因为那些是关系到内心之德的。德的产生是极其细致精微的,看天下之物虽多,但没有一样是可以和内心的德相比的。要表达内心之德,怎能不以少为尊贵呢? 所以君子要慎审自己内心的虔诚。古代的圣人,既尊重内心的诚德,又喜爱外在的文饰;既重视少的真诚,又赞美多的展示。所以先王制礼,该少的不可多,该多的不可少,只求达到相称。


  是故君子大牢而祭,谓之礼;匹士大牢而祭,谓之攘(盗窃。管仲镂簋(guǐ雕刻花纹的食器)、朱纮(hóng,冠冕上的系带。只有天子才可以用朱色的系带、山节(在斗拱上雕刻山的图纹)、藻柷(zhù屋梁上的短柱。藻柷:在短柱上雕刻水草的图纹,只有天子的寝庙才可以这样做,君子以为滥矣。晏平仲祀其先人, 豚肩不掩豆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为隘矣。是故君子之行礼也,不可不慎也,众之纪也纪散而众乱。孔子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 【称之礼
   所以卿大夫用太牢祭祀,是合于礼的;而士若是用太牢来祭祀,就等于是盗窃。管仲在他的祭器上雕刻精美的花纹。冠冕上配以天子才用的红色系带,又在斗拱上刻山,短柱上刻藻。君子认为他这种过分的行为超出了大夫之礼。而晏平仲在祭祀祖先时,,只用一只小猪腿,小得盖不满碗,而且穿着洗过多次的旧衣帽去上朝。君子认为他的行为过于节俭,也是不合于礼。所以君子行礼 不可不慎重,因为礼是众人的纲纪。纲纪涣散,众人就乱了。孔子说:“我战则得胜,祭则得福。”大概就是因为他懂得礼要相称的道理。

   君子曰:“祭祀不祈,不麾蚤(huizao,提前加快),不乐葆大(biaoda,高大),不善嘉事,牲不 及肥大,荐不美多品。”孔子曰:“臧文仲安知礼?夏父弗綦逆 祀,而弗止也。燔柴于奥。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称物平】
  君子认为:“祭祀时不可把祈求福佑当作目的,不可求早求快。 仪式的规模不可一味求大,不可特别偏爱喜庆礼仪。牲的规格并 非越肥大越好,供品的种类也不是越多越好。”孔子说:“臧文仲哪 里懂得礼啊? 夏父弗綦颠倒祭祀的次序,他也不制止。而且在灶 神面前进行燔柴之祭。祭灶神是老妇人的事,只需用盆来盛供品, 用瓶来盛酒浆就可以了。”  

   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设之不当,犹不 备也。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也。故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君子之于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君子之于礼也,有直而行也,有曲而杀也,有经而等也,有顺而讨也,有摲(chan四声芟除,除去,割去。消除;删除)而播也,有推而进也,有放而文也,有放而不致也,有顺而摭(zhi二声,取)也。 【宜事义】
   礼,就好比是人的身体,身体不完备,君子就称之为不完善的 人。礼安排得不适当,那就与不完善的人一样。礼仪有的是大礼, 有的是小礼,有的礼的意义是明显的,有的礼是微妙的。该大的礼,不可缩小,该小的礼不可扩大;明显的不必掩盖,微妙的不必张扬。 礼的纲要有三百,礼的细目有三千,而最终都要归结到一个诚字。 这就像人要进屋,不可不经过门一样。君子对于礼,是竭尽情感和诚心的,表达内心的敬意是出于诚,完成外在的美好文饰也是出于诚。君子对于礼,有的直接顺着自己的情感而实行,有的则要克制自己才能实行,有的是遵从常法而平等表达的,有的却是按照顺次减损的,有的是取之于上而普施于下的,有的却是以其先人之礼推到而提升规格的,有的是仿效自然而文饰的,有的是仿效自然而有所减损的,有时是自上顺之于下的。

   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周坐尸, 诏侑(you四声,圈尸饮食)武方,其礼亦然,其道一也。夏立尸而卒祭,殷坐尸,周旅酬六尸。曾子曰:“周礼其犹醵(ju四声,和钱饮酒)与?” 【时天运】
    夏商周三代的礼,本质上是一样的,为民众所共同遵循。而形 式上,有的以素白色为贵,有的以青黑色为贵。夏代开始创立,殷 代有所因循。如夏代的尸无事时站着,直到祭祀结束。殷代则无事有事,尸总是坐着。周代的尸也是坐着,至于告尸、劝尸无常规, 三代也是这样,因为所依据的道理是相同的。周代还把六庙之尸聚集到太庙,一起互相酬酢。所以曾子说:“周代的礼,就像众人凑钱喝酒吧!”

   君子曰:礼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是故君子之于礼也,非作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是故七介以相见也,不然则已悫(què诚实,谨慎; 厚道,朴实;恭谨);三辞三让而至,不然则已蹙(紧迫、皱,收缩、局促不安)。故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呼)池(è chí,滹沱河),齐人将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慎之至也。故礼有摈招,乐有相步,温之至也。 【体形辨】
   君子认为:礼仪中与现在人情相近的内容,倒反而不是至上的 礼。比如祭天用血,大飨用生肉,“三献”用半生不熟的肉,一献才用熟肉。所以君子对于礼,并不只为表达情感的需要而随意创作, 而是从古代有所继承的。诸侯相见,一定要有七名“介”来协助宾方行礼,不这样就显得太简单直率了。相见时,主客要三请三让, 然后才进入府中,不这样就显得太急迫了。所以鲁国人将要祭上帝,一定先在泮宫里禀告;晋国人要祭黄河必定先祭较小的滹 沱河;齐国人要祭泰山,必定先祭较小的配林。祭祀前三个月,就要把牲畜系在牢中做好准备,前七天便开始半斋戒状态,前三天实行严格斋戒。真是极其谨慎啊! 行礼必须有司仪,乐师必须有人扶持引路,真是温厚妥帖才能从容不迫啊!

    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诏,朝事以乐; 醴酒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鸾刀之贵;莞簟(guan dan今人所用的蒲席和竹席)之安,而槁鞂(gao jie秸秆编的席)之设。是故先王之制礼也,必有主也,故可述而多学也。君子曰:“无节于内者,观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礼,弗之得矣。故作事不以礼,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礼,弗之信矣。故曰:‘礼也者,物之致也。’” 【顺人伦】
   所谓礼,是要使人返回人的本心并遵循古制,就是不忘初始。 所以凶丧之事,不必诏告,人们自然会哀痛;朝廷聚会,演奏音乐, 人们自然欢乐。现在人们饮用的是甘甜的醴酒,但祭祀时却尊尚古人的清水酒;有锋利的快刀可以使用,而祭祀时却以古人粗笨的鸾刀为贵;有了舒服的莞簟之席,而祭祀时却用古人的草垫子。这就是追念远古,不忘祖先的表示。所以先王制礼,一定是有着源于本心或继承先古的意思,后人也可以追述而学习。君子说:“内心没有礼的标准,观察事物就不明了。观察事物不通过礼是不行的, 做事不按照礼是不受尊重的,说话不符合礼是不可信的。所以说,礼是一切事物的准则。”

    是故昔先王之制礼也,因其财物而致其义焉尔。故作大事必顺天时,为朝夕必放于日月。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是故天时雨泽,君子达亹wěi勤勉的样子)焉。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聚众而誓之。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飨帝于郊。升中于天,而凤凰降,龟龙假(ge二声至、到); 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时。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时天运】
  所以过去先王制礼,是顺着自然物质来表达礼的意义的。举 行祭祀一定符合天时;朝日和夕月的安排,必然根据日月的运行。 就好比筑高必须凭借丘陵,掘地必须凭借河泽。所以当天时调和、 雨露滋润的时候,君子也就更加勤勉。所以过去先王崇尚有德的人,尊敬有道的人,重用有能的人,举拔贤人,安置职位。把众人聚集起来,宣誓告诫。于是借天生之物以祭天,借地产之物以祭地。 登上名山,举行封禅之礼,选择吉地,郊祀天帝。登山封禅,于是凤凰来仪,龟龙皆至;郊祀天帝,于是风调雨顺,寒暑得时。这样,圣 人只要朝南面而立,天下也就太平了。

    天道至教,圣人至德。庙堂之上,罍尊(léi zun刻有云雷图纹的酒尊)在阼(zuò大堂前东面的台阶,主人迎接宾客的地方)牺尊(牛形的尊)在西。庙堂之下,县()鼓在西,应鼓在东。君在阼,夫人在房。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君西酌牺象,夫人东酌罍尊。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和之至也。 【天道至教,人道至德】
    天道是最高的礼教,圣人则具有最高的德行。庙堂之 上,罍尊置于东阶,牺尊象尊置于西阶。庙堂之下,大鼓置于西面,,小鼓置于东面。国君站在东阶,夫人立在东房。这就象征着太阳 从东方升起,新月在西方出现。这便是阴阳的区别,夫妇的位置。 然后国君来到西阶从牺尊象尊中酌酒,而夫人则来到东阶从罍尊中酌酒。当堂上在进行象征阴阳交动的礼仪时,堂下东西两边的鼓乐也交相呼应。这真是和谐到极点啊!!

    礼也者,反其所自生;乐也者,乐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修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蘧伯玉曰:“君子之人达。”故观其器而知其工之巧,观其发而知其人之 知。故曰:君子慎其所以与人者。【礼乐相成】
   礼就要返还自己生命的初始,乐是欢庆自己取得的成就。先王制礼用来节制事情;而修乐则是要引导人们的心志。所以观察一国的礼乐,便可以知道其治乱的情况。蘧伯玉说: “君子是达观明察的。”所以观察器物,便能知道工匠的巧拙;观察其外在的表现,便能知道那个人的内在智慧。所以说:君子对于用来跟人交接的礼乐,一定要十分谨慎。

    太庙之内敬矣! 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卿大夫从君,命妇从夫人,洞洞乎其敬也,属属乎其忠也,勿勿乎其欲其飨之也。纳牲诏于庭,血毛诏于室,羹定诏于堂。三诏皆不同位,盖道求而未之得也。设祭于堂,为祊(páng正祭的次日在庙门外西旁 举行的绎祭)乎外。故曰:“于彼乎? 于此乎?”
    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七献神。 【体形辨】
    太庙之内是多么恭敬! 君王亲自将牲牵入,大夫协助国君持着币帛跟随在后。君王亲自制祭,夫人献上盎齐之酒。然后君王又亲自割取牲体,夫人再次献酒。卿大夫们跟随着国君,命妇们跟随着夫人,诚心而又恭敬,专心而又忠诚,十分勤勉地一献再献,希望祖先们来歆享。牵牲入庙时,在庭中向神禀告;荐血毛时,在室内禀告;荐熟食时,在堂上禀告。三次禀告不在同一个地方,表示求神而不敢肯定神在哪里。正祭设在堂上,而祊祭却设在门外,好像是在问:“神在哪里啊? 神在这里啊?”
     小祭祀之礼还比较质朴粗略,社稷五祀之礼则稍加文饰,四望三川之祭祀就更加显盛,祭祀先公之礼就隆重神圣了。


    大飨其王事与?三牲鱼腊(xi一声干兽肉),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笾、豆之荐, 四时之和气也。内()金,示和也;束帛加璧,尊德也;龟为前列,先知也,金次之,见情也。丹漆丝纩(kuang四声丝绵)竹箭,与众共财也。其余无常货,,各以其国之所有,则致远物也。其出也,《肆夏》而送之,盖重礼也。
    祀帝于郊,敬之至也;宗庙之祭,仁之至也;丧礼,忠之至也;备服器,仁之至也;宾客之用币,义之至也。故君子欲观仁义之道,,礼其本也。 【称物平】
   太祖庙中的大飨之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吧! 祭祀用的三牲鱼 腊,收集了四海九州的美味;笾豆中盛放的供品,包罗了四季和气 的产物。四方诸侯的贡金,显示着天子和诸侯们的和睦融洽;贡献 的币帛加上玉璧,表示对于美德的尊重;贡品排列的次序以龟在最 前,因为龟可以占卜吉凶,预知未来;金放在第二位,因为金可以用 来照见物情。再次是丹砂、油漆、蚕丝、绵絮、竹箭,表示天子与民 众同享这些日用财物。其余贡品则没有固定品种,都是各国就其 所有而贡献的特产,显示着天子能够招致远方之物。诸侯礼毕而 出,便奏起《陔夏》为他们送别,显示礼节的隆重。
    在郊外祭祀天帝,体现着最高的崇敬;宗庙祭祀,体现着极端的仁爱;丧礼,体现 着极端的忠心;服器的完备,表现了对死者极大的孝敬(仁爱);宾客前来赠送币帛,体现了极高的道义。所以,君子要观察仁义之道,礼就是根本的依据。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忠信之人,则礼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为贵也。”孔子曰:“诵《诗》三百,不 足以一献。一献之礼,不足以大飨。大飨之礼,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飨帝。毋轻议礼。”【礼不虚道
    君子说:“甘味可以接受而调和五味,白色可以用来接受五彩;忠信的人,才可以学礼。如果没有忠信的人,礼也不会凭空的跟从着他。所以得到可以实行礼的人是十分可贵的。”孔子说:“纵使能诵读《诗》三百,但却未必能行一献之礼。能行一献之礼,不足以能行大飨之礼。能行大飨之礼,不足以行大旅之礼。 能行大旅之礼,不足以行祭天之礼。所以切不可轻率地议论礼。”


    子路为季氏宰。季氏祭,逮闇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闻之曰:“谁谓由也而不知礼乎?”【时顺体宜称
   子路做季桓子的家宰。过去季氏举行庙祭,天未亮就开始,忙 了一天还没完,又点起蜡烛继续干。即使是身强力壮,有虔诚恭敬之心的人,也都疲惫不堪了。以至于管事的人拖着腿歪歪倒倒地执掌祭事,简直是大不敬啊! 后来有一次子路参与庙祭,室事在门口交接,堂事在阶下交接。天亮开始祭祀,傍晚便结束。孔子听到这件事,说道:“谁能说子路不懂得礼呢?”


重要的字



器,金文是个象形字,字形像纵横交错的经脉血管连接着两侧众多内脏。有的金文误将交错的经脉血管形状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由纵横交错经脉血管相连接的众多内脏组织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心得


1、人为礼之器

  自饮食起,养生送死,睦邻友好,承天之祜,生死和莫。礼运而至小康,大成者礼运而大同。
  礼之运,何者为器?人也!

2、时顺体宜称
   承天时,顺人伦,体形辨,宜义理,称身份。

3、礼教

天道至教,人道至德;礼反自生,乐乐自成,而制礼节事,修乐道志。修乐为人教,持礼为道教。

4、忠信成器

忠信为本,义理为文,有本而立,有文而行,礼器成——忠信为白甜,礼为和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8 14: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 普通精读郊特牲第十一

普通精读《郊特牲第十一》,查阅生僻字,正音,翻译,心得。熟读吟诵

一、正音翻译


    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适诸侯,诸侯膳用犊;诸侯适天子,天子赐之礼大牢,贵诚之义也。故天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贵诚之义】
    郊祀祭天时用一头牛,而祭祀土神和谷神时要用牛、羊、猪三 牲。天子到诸侯国,诸侯供膳只用一头小牛。而诸侯朝见天子,天 子设宴则用牛、羊、猪三牲。这是因为尊重真诚之心的缘故。所以 天子不吃怀孕的牲畜,祭祀上帝也不用怀孕的牲畜。

    大路(辂,原始的车)繁缨一就,先路三就,次路五就。【贵古
    祭祀所乘用的车是大路,驾车的马只有一条马缨,其次是先路,驾车的马有三条马缨,再次是次路,驾车的马则有五条马缨。

    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致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诸侯为宾,灌用郁鬯,灌用臭也;大飨,尚腶脩而已矣。【贵气臭】
    郊祀祭天用牲血,宗庙大祭供奉生肉,祭祀土神和谷神用半熟的肉,只有祭祀小神才用熟肴。表达最崇高的敬意,不必用佳美的滋味,而以食物的强烈气味为贵。诸侯朝见天子,天子敬以郁鬯,,因为郁鬯有香气;行飨礼时,最先上的菜是有姜桂香味的干肉。

    大飨,君三重席而酢焉。三献之介,君专席而酢焉。此降尊以就卑也。 【尊卑之处】
    诸侯之间互相聘问,举行大飨礼时,国君互相敬酒,可以坐在三重席上。如果向来聘的副使敬酒,就要把三重席减为单席。这是降低自己的身份以接近身份较低的对方。

    禘有乐,而食尝无乐,阴阳之义也。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故春禘而秋尝,春飨孤子,秋食耆老,其 义一也。而食、尝无乐。饮,养阳气也,故有乐。食,养阴气也,故无声。凡声,阳也。 【饮食阴阳】
    春夏举行飨礼、祭祀祖先时,都有音乐伴奏,而秋冬举行食礼、 祭祀祖先时,都不用音乐。这是因为它们所属阴阳不同。凡是饮酒,都是为了保养阳气;凡是吃饭,则是为了扶持阴气。所以春夏举行禘祭,秋冬举行尝祭;春天用飨礼招待孤子,秋天用食礼招待耆老,也是因为其时所属阴阳不同。为什么飨礼和禘祭有音乐而食礼和尝祭没有音乐呢?饮酒为增强阳气,所以用音乐助兴。而吃饭为了养护阴气,就不宜有乐声了,凡是乐声都属阳。
   
     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笾豆之实,水土之品也,不敢用亵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旦()明之义也。【食器阴阳】
     祭祀和宴会上所用的鼎和俎的数目都是单数的,而笾和豆的数目都是双数的。这也是取“阴“阳”相配之义。笾和豆里边盛的食物,都是生长在水中或陆地上的东西。祭祀不敢用味美可口品类繁多的食品,因为祭祀的食物是用来供奉神灵的。

    宾入大门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卒爵而乐阕,孔子屡叹之。奠酬而工升歌,发德也。歌者在上,匏(páo)竹在下,贵人声也。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也,阴阳和而万物得。【礼乐阴阳】
    举行飨、宴时,宾走进大门就开始奏《肆夏》的乐章,这是表示主人和善有敬意。到主人把杯中的酒饮完,乐曲正好奏完。孔子对这种礼乐配合的情况,曾多次赞叹。主人斟好酒准备劝众宾客同饮时,歌唱的人便登堂歌唱,这是颂扬主人的德行。唱歌的人在堂上,伴奏的乐工在堂下,这是尊重人声的缘故。乐曲是有声音可以听见的,属阳;而礼仪是人的德行的外部表现,属阴。所以人的礼仪行止要与乐曲的节拍一致,这就是阴阳配合协调,阴阳配合协调,才能使万物得宜。

    旅币无方,所以别土地之宜,而节远迩(er)之期也。龟为前列,先知也;以钟次之,以和居参之也。虎豹之皮,示服猛也。 束帛加璧,往德也。 【礼物生成】

    四方各国诸侯朝聘所贡的众多礼物,其品种没有具体规定,视各国所产物品而定。各国的朝聘次数也要根据距离远近而定。把礼物陈列在庭中时,要把龟甲放在最前面,因为它能卜知未来。所贡的金属放在龟甲的后面,因为金属铸钟可以协调礼仪,所以放在龟甲和其他礼物的中间。礼物中的虎皮和豹皮,是表示天子威德能降服凶猛。用束帛加上璧玉为礼物,这是表示朝聘有德之君。

    庭燎之百,由齐桓公始也。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赵文子始也。朝觐,大夫之私觌(dí,使者以私人的名义拜见国君),非礼也。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不敢私觌,所以致敬也,而庭实私觌,何为乎诸侯之庭?为人 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大夫而飨君,非礼也。大夫强而君杀之,义也。由三桓始也。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焉。君适其臣,,升自阼阶,不敢有其室也。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 【行礼阴阳】
    诸侯僭用天子的礼仪,在大门内设一百支火炬,这是从齐桓公开始的。大夫僭用诸侯之礼,行礼时奏《肆夏》,这是从晋国的赵文子开始的。诸侯相朝,随从的大夫以私人的名义拜访主国国君,这 是不合礼的。如果大夫奉命为使者出聘,带着玉圭拜见主国国君, 是以玉圭证明自己是受君之命而出使的,这是合礼的。至于随从 国君出使,不敢以自己的名义拜访主国国君,这是表示对自己国君的敬重。如果随从的大夫另外带了礼物作为庭实,又私下相见,那 怎能像个诸侯之庭呢? 作为国君的臣子,就不能有私自的外交。 这是为臣者不敢有贰心啊! 大夫宴请国君,这是不合礼制的。如果大夫的权势强于国君,国君可以杀掉大夫,这样做是合乎义的。 天子之所以没有作客的礼仪,因为他至高无上,没有人敢自为主人而宴请天子。国君到他的臣子家里去,臣子应请国君从东侧的台阶登堂,以表示臣子不敢自以为是室的主人。古时诸侯觐见天子的礼仪,天子不下堂迎接诸侯。天子下堂迎接诸侯,这是天子的失礼,这种失礼之事,是从周夷王开始的。

    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朱干设钖(yáng,黄金制成的装饰品),冕而舞 《大武》,乘大路,诸侯之僭礼也。台门而旅树,反坫,绣黼丹,朱中衣,大夫之僭礼也。故天子微,诸侯僭;大夫强,诸侯胁。于此相贵以等,相觌以货,相赂以利,而天下之礼乱矣。 【君臣礼乱】
    诸侯奏乐用宫悬,祭祀用纯白的公牛,乐器中有玉磬,手里拿着用黄金装饰的红色盾牌,戴着冕冠演“万舞”,乘大辂之车,这些都是诸侯僭用天子礼仪的行为。大夫建造高门楼,门内又用屏风, ,时在堂上设置反坫,穿着领子上有绣花的大红丝绸内衣,这是大夫僭用诸侯礼仪的行为。所以天子的权势衰微了,诸侯就会越礼自比天子,大夫的权势强盛了,诸侯的地位就受到威胁。到了这种地步的时候,诸侯、大夫们都无视天子而擅自加爵升等。互相往来则带着如同朝见天子的礼币,甚至互相勾结,行贿营私。天下礼法就完全被搅乱了。

    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而公庙之设于私家,非礼也,由三桓始也。【嫡庶祖乱】
    天子的庶子被封为诸侯,不能设天子祖庙;诸侯的庶子被封为大夫,也不能设诸侯的祖庙。大夫立有诸侯的祖庙是不合礼法的,,是从鲁国的三桓开始的

    天子存二代之后,犹尊贤也。尊贤不过二代。诸侯不臣寓 公,故古者寓公不继世。 【寓公前朝】
    天子保存前两个朝代天子的宗庙,准许他们的子孙依时祭祀, 这是尊重前代的贤者。然而尊贤只限于前面两个朝代。诸侯不把流亡在外而来投靠的寓公当作自己的臣子,但只有寓公本人能享受这样优待,所以古代寓公不能传世。

    君之南乡,答阳之义也。臣北面,答君也。大夫之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辟君也。大夫有献弗亲,君有赐不面拜,为君之答己也。【君臣面拜】
    君王的座位朝南,是臣服于天的意思。群臣面向北朝见君主,,是臣服于君主的意思。大夫的家臣向大夫行礼,只拜不叩头,这并不是尊重家臣,而是因为大夫向君王行叩头礼,就要违避别人也向自己行叩头礼。大夫向国君进献物品都派家臣送去;国君有赏赐,,臣子也不须当面拜谢。这都是为了不让国君答拜。

    乡人禓 (shāng),驱逐室内强鬼的祭祀),孔子朝服立于阼,存室神也。【驱鬼存神】
    乡里的人在庙中举行驱逐强鬼的祭祀,孔子穿着朝服站在东面的台阶上,使家神有所依附不被惊扰

   孔子曰:“射之以乐也,何以听?何以射?”孔子曰:“士,使之射,不能则辞以疾,县(xuan)弧之义也。”【该做的事儿不能不会】
   孔子说:“举行射礼时有音乐来协调各人的仪容举止。如果没有音乐,射的人依据什么来节制自己呢?大家都没有节制,还谈什么射礼呢?”孔子说:“作为一个士,国君让他参加射礼,即使不会射,也只能推辞有病,不能说不会。因为男子生下来的时候曾经在门口挂过弓,表示自己长大了能射。”

    孔子曰:“三日齐(zhai),一日用之,,犹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 【礼乐之乐】
    孔子说:“为了一天的祭祀而斋戒三天,还唯恐不虔诚。而三天斋戒中却有两天打鼓作乐,为什 么呢?”

    孔子曰:“绎之于库门内,祊(beng一声)之于东方,朝市之于西方,失之矣。” 【方位阴阳】
    孔子说:“该在庙门外西边进行的绎祭,弄到库门之内,又到庙门的东面去请神,就像把朝市设在大市的西边,是失礼的。

    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君南乡于北墉下,答阴之义也。日用甲,用日之始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也。 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薄社北牖,使阴明也。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家主中霤,而国主社,示本也。唯为社事,单出里。唯为社田,国人毕作。唯社,丘乘共粢(zi一声)盛,所以报本反始也。 【报本反始】
    社祭是祭祀土神,土神是主宰地上阴气的。祭社时君王面向南,立在社坛的北围墙外边,其用意是要对着社坛的阴面。举行社祭的日期要用甲日,即每十天的第一天。天子的社坛叫“大社”,上面没有遮盖,让它承受霜露风雨,使天气与地气相通。亡国的社坛,上面有屋顶,以隔断天上的阳气。殷代留下的亳社上有屋顶,,只有北面开着窗子,以通阴明。祭社,是尊重土神的表示。大地能孕育万物,天上有日月星辰。人类根据天象而知四时变化,按时耕种,得到财物,所以要尊重天地。因而教导人民用美物祭祀土神作为报答。每家每户都要祭祀土神所依附的中霤,诸侯国则祭社,表示不忘大地之恩。每里有民社,民社有事,里中人都要出力帮忙。 诸侯为祭社准备供品而举行田猎,国中人都要参加。天子祭祀大社,各地都要以“丘乘”为单位供应谷物作为粢盛。这样人人祭社,,为的是报答大地的养育之恩,返还自己初始的本性。

    季(应为仲)春出火,为焚也。然后简其车赋,而历其卒伍。而君亲誓社,以习军旅,左之右之,坐之起之,以观其习变也。而流示之禽,而盐诸利,以观其不犯命也。求服其志,不贪其得。故以战则克,以祭则受福。【田猎誓师】     仲春二月,用火焚烧田野杂草,举行田猎,以便检阅各地供应的兵车、战马及士兵数量。国君祭坛誓师,然后操练军队。指挥军队或左或右,或进或退,或坐或起,从而观察士兵对各种动作的熟练程度。操练结束,命令士兵追猎禽兽。所获禽兽,大的用于祭社,小的归己所有。观察士兵在可以得到利益的情况下,能否执行命令,若有违背命令者,必罚。这样做是为了使士兵服从命令而不贪利。经过这样训练之后,若有战事则能取胜,祭祀鬼神也能得福。
   
    天子适四方,先柴。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兆于南郊,就阳位也。扫地而祭,于其质也。器用陶匏, 以象天地之牲也。于郊,故谓之郊。牲用骍,尚赤也;用犊,贵诚也。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卜郊,受命于祖庙,作龟于祢宫,尊祖亲考之义也。卜之日,王立于泽,亲听誓命,受教谏之义也。
    献命库门之内,戒百官也。大庙之命,戒百姓也祭之日,王皮弁以听祭报,示民严上也。丧者不哭,不敢凶服。泛扫反道,乡为田烛。弗命而民听上。祭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则天数也。乘素车,贵其质也。旂 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天垂象,圣人则之,郊所以明天道也。 帝牛不吉,以为稷牛。帝牛必在涤三月,稷牛唯具,所以别事天神与人鬼也。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 郊祭冬至
    天子到各地去巡狩,事先要燔柴祭天。在郊外举行祭天之礼,迎接夏至日到来,报答天的恩惠,用日作为祭的主体。郊祭在国都的南郊筑坛并划定界域,因为天帝是代表阳的,所以要到南面阳位祭祀。郊祭的正祭不在坛上举行,只要把地上打扫干净,这是用地本来的样子。祭祀用的器具,都是原始的瓦器,也是用其自然之性。祭天在郊外举行,所以祭天称“郊”。用黄赤色的小牛祭天,因为周代崇尚赤色。至于用小牛,那是因为祭祀贵在诚实。 郊祭的日期要选用辛日,因为周代第一次举行郊祭是在冬至, 那天正是辛日,后来就被继承下来了。选定郊祭的日期,还要用龟问凶吉,卜人在太祖庙里接受命令,然后到君王的父庙里占卜,表示尊重祖先的意思。卜人占卜那天,君王立在泽宫恭候卜问结果,这是取义于听从祖先的教诲或劝阻。
    日期选定后,在王宫的库门内颁布郊祭之事,这是命令大小官员进行准备工作。又在大庙里发布命令,通知亲族准备。郊祀的那一天,天子穿着皮弁服听取百官报告郊祭的准备情况,这样做是向人民显示天子恭敬行事。郊祭这一天,有丧事的人家也不能哭泣,更不能穿着丧服出门。凡是郊祭所经过的道路,都要打扫,并把路上表土层翻过来筑成新路;路两边的田野里都有点燃的火炬。这些都不要发布命令,人民就会办得很好。祭祀的时候,天子穿衮衣,衮衣象征天;戴着冕,冕前端有用玉珠装饰的十二条流苏,这是取法于十二月之数。天子郊祭乘的车子没有任何装饰,是取质朴之义。车上竖的旗帜有十二根飘带,旗帜上画着龙、 太阳和月亮等,也是仿照天上日月星辰的。天有日月星辰,天子就依据天象来治理天下。举行郊祭,就是为了发扬天道。如果原来准备用于祭上帝的牛,占卜后不吉利,就改用原来准备祭后稷的牛。祭上帝的牛一定要在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牛舍里饲养三个月,而祭后稷的牛只要是完整的就行了,这就是祭天神和祭人鬼的区别。
    世间万物都是靠天而生,而世人又是从始祖繁衍而来的。所以祭天时配祭始祖。郊祭,就是最隆重最盛大的回报本始,返回本始。

     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终也。葛带榛杖,丧杀也。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
    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罗氏致鹿与女,而诏客告也。以戒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
    八蜡以记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顺成之方,其蜡乃通,以移民也。既蜡而收,民息已。故既蜡,君子不兴功。 【蜡祭
    天子在年终时举行蜡祭,祭祀八神。蜡这种祭祀是从伊耆氏开始举行的。所谓“蜡”,就是寻求各方之神而祭。周历的每年十二月,邀请万物之神聚集在一起而祭祀它们。蜡祭主要是祭祀先啬神农氏,也兼祭司啬后稷。祭祀百谷之神都是为了报答先啬和司啬,因为有了先啬、司啬,而后才有百谷的。祭祀时附带宴请田官之神、阡陌之神、田舍之神和禽兽之神,这是广报恩惠,尽仁尽义之举。古代仁义之人,对于有利于人的东西,都一定要报答它们的功劳。譬如迎请猫神,因为它曾帮助农民吃掉田鼠;迎请虎神,因为它曾帮助农民消灭了田里的野猪,所以要把它们请来并祭祀它 们。至于祭祀堤岸与沟渠,因为它们对农业有功劳。蜡祭时的祝词说:“堤岸不要崩坏,洪水不要泛滥,虫儿不要为灾,草木都生长于薮泽。”
    天子穿着皮弁素服参加蜡祭。用素服,表示送农事的结束;系葛带、执榛杖是表示略差于丧礼。天子举行这样的蜡祭,也是仁至义尽的表现。农夫在蜡祭时都穿黄衣戴黄冠,表示他们已结束了一 年的农事。野草到冬天都枯黄了,所以农民的衣冠就用冬天的草黄色,表示结束农事。
    大罗氏是天子设立的掌管捕捉鸟兽的官,所以诸侯进献给天子的物品都归属他掌管。蜡祭之日,诸侯都派遣使者戴着草笠来进献物品,表示尊重农夫。大罗氏收下了诸侯的贡物,将鹿和亡国的女子给使者带回,并要使者回去向诸侯转达天子的告诫::“如果沉溺于田猎和女色,将要亡国。天子只种植瓜果食用,不收敛久藏之种,不和人民争利。”
    蜡祭八神,要记载四方各地收成好坏。如果一地收成不好,就不举行这种祭祀,以节省人民的开支。只有收成好的地方举行蜡祭,让当地 的人民欢乐一下。蜡祭之后就把谷物都收藏起来,让农民休养生息。所以在蜡祭之后,君子就不再征发人民出徒役了。
     恒豆之菹,水草之和气也;其醢,陆产之物也。加豆,陆产也;其醢,水物也。笾豆之荐,水土之品也。不敢用常亵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神明之义也,非食味之道也。
    先王之荐,可食也,而不可耆也。卷冕路车可陈也,而不可好也。武壮,而不可乐也。宗庙之威,而不可安也。宗庙之器,可用也,而不可便其利也。所以交于神明者,不可以同于所安乐之义也
    酒醴之美,玄酒,明水之尚,贵五味之本也。黼黻(fǔ fú)文绣之美,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莞簟之安,而蒲越、槁鞂之尚,明之也。大羹不和,贵其质也。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丹漆雕几之美,素车之乘,尊其朴也,贵其质而已矣。所以交于神明者,不可同于所安亵之甚也,如是而后宜。  
    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黄目,郁气之上尊也。黄者,中也,目者,气之清明者也;言酌于中而清明于外也。
    祭天, 扫地而祭焉,于其质而已矣。醯醢之美,而煎盐之尚,贵天产也。割刀之用,而鸾刀之贵,贵其义也,声和而后断也。 【交于神明者,贵天产和谐
   
    君王平时食用的豆中所盛的菹是用水中随着节气而生长的菜类制成的,醢则是用生长在陆地上的动物的肉类制成的。而正献之后加荐的食品恰恰相反,菹是用陆地上生长的菜类制成,醢是用水中动物制成的。祭祀时装盛在笾豆里的供品,也都是水中和土地上生长的。这些供品,不敢用常人可口的味道,也不能品类繁多,因为这些是表示与神明相交的,而不不是用来品尝味道的。
    祭祀祖先的供品,虽然也可以食用,但不是人所爱吃的。天子穿戴的衮冕,乘坐的路车,平时只能陈设,而不能供玩好。大武之舞虽然雄壮,但平时不能用来取乐。宗庙的建筑很威武,但那是供奉祖先的地方,不能供人居住,宗庙祭器,只有祭祀行礼时才用,平时用不甚便利。这些与神明相交的物品,不能跟日常安乐适意之物相等同。
    醴酒的滋味醇美可口,但祭祀时却以玄酒、露水为上,这是看重五味之本,五味是从无味发展而来的。人们喜爱画绣的色彩,但祭祀却用又粗又稀的疏布覆盖鼎俎笾豆,这是追溯纺织的原始。 生人的席位是下莞上簟,而祭祀时设置的神位,只用蒲草或庄稼的秸秆铺成,因为那是神所坐的。太羹不加任何佐料调和,是尊重它自身的味道。大圭不雕琢花纹,以其质朴为美。平常乘用的车辆, 都要涂上红色,刷上油漆并雕刻或镶嵌成各种图案,而祭祀所乘的车辆,却不加任何装饰,这是以质朴为尊,以无装饰为贵。凡是用于与神灵相交的物品,都不能像人们日常所用的东西那样讲究装饰华丽, 因为神灵和祖先都是重视质朴的。只有按照神灵的习惯去祭祀,,才是最适宜的。
    祭祀的鼎俎用单数,而笾豆用双数,这是取阴阳相配之义。有 一种叫做“黄目”的酒尊,是用来装盛郁鬯酒的。它是最尊贵的酒器,外面有用黄金刻镂的眼睛形状。黄色代表中央土,眼睛是身体精气中现现清明的器官,这是说给尊中斟满香酒,四方就遍受清明之气。
    祭天的礼典,只要把地上打扫干净就可进行,也是取质朴之义。肉酱和醋是美味,而祭祀必先供奉煮炼的盐,因为盐是大自然的产物,比人工制作的物品尊贵。割取祭祀的牲肉,都用刀把上有小铃的鸾刀,这表示先有和谐的铃声而后割取

    冠义:始冠之,缁布之冠也。大古冠布,齐则缁之。其緌也,孔子曰:“吾未之闻也。”冠而敝之可也。适子冠于阼,以著代也;醮于客位,加有成也;三加弥尊,喻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后氏之道也。周弁。 殷冔(),夏收,三王共皮弁素积无大夫冠礼而有其昏礼。古者,五十而后爵,何大夫冠礼之有?诸侯之有冠礼,夏之末造也。天子之元子,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以官爵人,德之杀也。死而谥,今也;古者生无爵,死无谥。 【冠礼之义】
   冠礼的意义:举行加冠礼,先戴缁布冠。因为上古的时候,人们都是戴白麻布冠,到斋戒时才用缁布冠。现在先用缁布冠,也是尊重古制。古时候缁布冠的帽带有没有下垂部分呢? 孔子说:“我没有听说过。”缁布冠只是在行冠礼时用一下,行过礼之后就可以丢掉,因为后代人不再用了。嫡长子的加冠礼,要在堂前东侧的主阶上进行,这意味着他将来要继承主人之位。西侧的宾客座位上,给他敬酒,这表示他已经是成人了,可以交际应酬 了。在冠礼中,要给冠者戴三次帽子:第一次是缁布帽,第二次是皮弁,第三次是爵弁。这三种帽子一个比一个贵重,这是勉励他要不断上进,求取功名。行冠礼时,宾要给被加冠的人取个字,以后人们都称呼他的字,因为名是他父母取的,应当受尊重,非师长不能叫。平常戴的帽子,周代叫“委貌”,殷代叫“章甫”,夏代叫“毋追”。祭祀时戴的帽子,周代叫“弁”,殷代叫“冔”,夏代叫“收”,但是三个朝代的天子祭祀时都是戴皮弁,穿白色有裥的裳。 大夫没有冠礼而有婚礼。因为古时候五十岁以后才有大夫的爵位,而冠礼是二十岁时就举行的,怎么会有大夫的冠礼呢? 诸侯有冠礼,是到夏朝末年,诸侯可以世袭后才有的。天子的嫡长子, 是王位的继承人,但也只是个士,所以加冠时也用士冠礼。天下没有生下来就尊贵的人。能够被封为诸侯的,都是保持着他先人的贤行的人。用官爵封赏,都是视其人的德行大小来决定官爵的高低。人死后都追加谥号,是现今的礼俗,古时候活着的时候没有封爵,死后也就不加谥号。

    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礼义】
    各种礼典所尊重的是它们所表达的特定意义。如果不明白它们的意义,而去摆设各类物品,那是祝史的事情。所以行礼按规定陈列各种物品是容易的,而要通晓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就难了。 深知礼的意义而恭敬地举行各种礼典,这就是天子就可以治天下了。

    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
    币必诚,辞无不腆。告之以直信。信,事人也;信,妇德也。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
    男子亲迎,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
    执挚以相见, 敬章别也。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
    婿亲御授绥,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敬而亲之,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出乎大门而先,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也。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
    玄冕斋戒,鬼神阴阳也。将以为社稷主,为先祖后,而可以不致敬乎?
    共牢而食,同尊卑也。故妇人无爵,从夫之爵,坐以夫之齿
    器用陶匏,尚礼然也。三五作牢用陶匏。
    厥明,妇盥馈; 舅姑卒食,妇馂(jun四声行馈食礼)余,私之也。舅姑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授之室也。
    昏礼不用乐,幽明之义也。乐,阳气也。昏礼不贺,人之序也。 【婚礼】
    天地之气相合,而后生出万物。男女举行婚礼,才能衍生后代而传至万世。不同姓氏的男娶女嫁,是用来联系两个关系疏远的氏族和严格区分同姓的方法。
    男方送的聘礼必须实在,不得虚伪,言辞中不要有礼財不好的客套话。要告诫新妇正直诚信。诚实,是做人的根本。诚实,也是妇女必备的德行。所以女子跟男子喝过交杯酒之后,终身不改,即使丈夫死了,也不能改嫁。
    结婚的时候,男子亲自到女家去迎接,表示男先于女,这是刚柔相配的意思。天在地之前,君在臣之前,都是同样的道理。
    女婿捧着礼物女家去迎亲,以宾主之与新妇相见,这样表示恭敬彰显男女之别。男女有分别,才有父子之情;有了父子之情,才有君臣之义;有了君臣之义,各种礼节才会出现;有了礼节,社会才能安定。如果男女无别,也就不会有道义礼节,那么就与禽兽一样了。
    出门上车新郎亲手把上车用的引绳交给新娘帮助登车,在亲自驾车让车行走一段。表示亲自为新娘做了事。自己对别人的亲爱之举,就是要别人也亲爱。尊敬并亲爱人,并且把这种亲爱与尊敬推而广之,这是先前的贤明帝王能够得到天下的原因。从出女家的大门开始,,男的走在前面引导女的,女的走在后面跟随着男的,这种夫唱妇随的关系由此而始了。所谓“妇人”,就是跟从别人的人。年幼时听从父兄,出嫁后听从丈夫,丈夫死后听从儿子。所谓“丈夫,用自己的才智去领导别人的人。
    婚礼前,夫妇双方都要穿着祭祀的服装斋戒沐浴,要像祭祀鬼神那样恭敬。因为结婚之后妻子就是社稷之主,一家之主了,就得主持祭祀为祖先传宗接代,,怎么能不恭敬呢?
    新婚之始夫妇同牢而食,共用同一器中的牲肉,这表示夫妇双方尊卑相同。所以妇人不受封爵,而跟着享受丈夫的爵位,排座次时都按丈夫的辈分和年龄入座。
    夫妇共牢食用牲肉之礼,食用原始的瓦器,遵照过去的礼法应该如此,因夏、殷、周三代开始的时候,结婚所用饮食器具都是质朴的瓦器。
    婚礼的第二天清晨,新娘就要起床梳洗打扮,然后给公婆送早饭行馈食礼。公婆吃过之后,把剩余的食物赏给新娘,表示公婆的恩典。礼毕公婆从西侧台阶下堂,新娘则从东侧的台阶下堂,这表示公婆把这个家交给媳妇了。
    婚礼不用音乐,因为婚礼是属于阴的,而音乐是属于阳的。举行婚礼,亲朋好友不必相贺,因为意味着新老交替。
   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血腥爓祭,用气也。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故既奠,然后焫萧合膻芗。凡祭,慎诸此。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殷人先求诸阳,周人先求诸阴。【阴阳神兼顾】

    虞舜时祭祀,特别崇尚生腥的气味。祭祀时先进献的供品是牲血、生肉和半熟的肉,这是崇尚生腥气味。殷代人的祭祀,崇尚声音,在未杀牲,尚无腥气、口味时,先演奏抑扬顿挫的音乐。等奏完三个乐章后,主祭人才到大门外把牲畜牵进来。用音乐的响声召唤天地之间的鬼神来受飨。周代人特别崇尚酒的香气,所以用香气浓烈的酒请鬼神来受祭。用郁金草浸过的酒,浇在束茅之上,香气可以直透到地下。灌酒用玉瓒,是要借助玉的洁润之气。行过灌礼后才到大门外迎牲,这样做都是为了招致地下阴气。焚烧裹上动物油脂并粘有黍稷的艾蒿,使焦香气味弥漫于墙屋之间,这是招致天上的阳气。所以在尸未入室之前,助祭的巫祝把酒和熟食陈设好,然后就把艾蒿加以脂和黍稷点燃,让它缓慢地燃烧,散发出焦香味来。凡是祭祀,都要特别注意这些仪式。人死之后,灵魂升上天,而形体埋入地下,所以祭祀,要上致阳气,下致阴气。殷代祭祀先求阳气于天,周代祭祀先求阴气于地。
    诏祝于室,坐尸于堂;用牲于庭,升首于室。 直祭祝于主;索祭祝于祊。不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此乎? 或诸远人乎?祭于祊,尚日求诸远者与?【直祭与索祭
    祭礼一般都在宗庙的室内告请神灵,在堂上北边给尸设立座位,在庭中宰杀牲畜,还要把牲畜的头送到室内供奉神灵。如果是正祭,祝致辞于神主,广求众神而祭,祝致辞祭祀庙门之外;因为不知道要祭祀的众神灵在何处:在这儿吗,是在这里吗,还是在离人更远的地方吗?在庙门之外设祭,大概是要到远方去求索神灵而祭吧。

    祊之为言倞(liang四声索)也,肵(qi二声)之为言敬也。富也者,福也。首也者,直也。相飨之也。嘏,长也,大也。尸,陈也毛、血,告幽全之物也。告幽全之物者,贵纯之道也。血祭,,盛气也。祭肺、肝、心,贵气主也。祭黍稷加肺,祭齐(ji四声)加明水,报阴也。取膟䒿(lǜ liáo,肠间脂肪)燔燎,升首,报阳也。 明水涚(shuì,加水冲淡齐,贵新也。凡涚, 新之也。其谓之明水也,由主人之絜著此水也 【牺牲之义】
    “祊”说成“”,倞是求索的意思,“”说的是“就是敬的意思。祝词中说的“富”是“福”的意思。把牲畜的头送到室内去供奉神灵,因为牲首为牲体之正。“相”就是劝尸多饮酒多食饭菜,就等于飨神。尸受祭后将生灵享用过的福给予主人,祝福福禄长久广大,就叫做“嘏”。尸是神主。 祭祀先进献血和毛,是向神灵报告祭祀用的牲畜体质内里美善,外不完整。报告牺牲内里美善,外观完整,以内外皆善为贵。用牲血祭神,因为血是牺牲的精气,证明其气盛。用肺、肝、心祭神,主要看重它们是产生血气的器官。用黍稷加肺祭祀,用连浆带糟的酒掺和露水祭祀,是为了报答阴气。把肠上的脂肪裹在艾蒿上焚烧,用牲首供奉神灵,是为了 报答阳气。用露水冲淡浊酒,是看重它的清洁透明。凡是酒加水冲淡,都是为了使酒变得清新。至于把露水称作“明水”,是取义于主人心地洁净就像露水所显示的一样。

    君再拜稽首,肉袒亲割,敬之至也。敬之至也,服也。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肉袒,服之尽也。
    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称曾孙某,谓国家也。祭祀之相,主人自致其敬,尽其嘉,而无与让也。腥肆爓腍祭,岂知神之所飨也?主人自尽其敬而已矣。【尽心】
    国君祭祀时行礼要再拜,俯首至地。脱去左臂衣服,宰杀牲畜,肢解牲体,这样做表示对神极虔诚尊敬。极其虔诚尊敬,意味着服从。行拜,表示服从;又俯首至地,表示极端的尊敬服从;肉袒则表示内心也彻底服从。
    祭宗庙时自称孝孙孝子,这是按照伦常的名义称呼的;祭祀天神地祇等外神时,就自称“曾孙某”,这是代表国家对神的自称。祭祀时有助祭的“相”。虽然各种佳美供品是主人为了表达敬意而准备的,但“相”也应该像主人一样努力劝尸多多饮用。祭祀所供奉的物品,有生腥的,有整块的牲体,有半生的肉,也有全熟的肉,怎么能知道神灵到底享用哪些呢? 所以主人只要准备齐全,全数进献,尽自己的敬意就行了。

    举斝(jiǎ)角,诏妥尸。古者,尸无事则立,有事而后坐也。尸,神象也。祝,将命也。【尸祝】
    把尸迎入室内后,举起角行礼致敬“祝”提示主人请尸安坐。因为古时候祭祀,没有饮食之事时,尸是站立着的;如果有饮食之事,,就要请尸坐下来。尸,代表神。担任祝的人,传达神灵的指令。

    缩酌用茅,明酌也;酒涚于清;汁献涚于。犹明、清与酒,于旧泽(yi四声)之酒也。【祭酒】
    醴酒最浑浊,要加入新酿造的清酒冲淡,再用茅束滤去酒糟, 才能用于祭祀;酒要加入清酒冲淡,再除去酒糟;郁鬯酒要用醆酒冲和。就像如今的清酒和酒都用多年的醇酒冲和一样。

    祭有祈焉,有报焉,有由辟(mi)焉。【
    祭祀,有的是为了祈福;有的是报答恩典;有的是为了消弭兵灾祸疾。

    齐之玄也,以阴幽思也。故君子三日齐,必见其所祭者。【斋戒的玄服诚心】
    祭祀前斋戒时的服装都用黑色,这是依顺鬼神所处幽暗之意,也表示人思念阴幽鬼神。所以有德的人斋戒三天,到祭祀时一定能看到他所祭祀的神灵。


本章关键字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实现、达到。,金文成,实现、达到言,承诺),表示实现诺言。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在“成”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信守诺言的,真心实意的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成”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诚”,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金文是指事字,字形在树的根部加三点指事符号,表示树在地下的营养器官。籀文在树的下方加倒三角,表示扎入地下的根系。篆文将根部的三点简写成一横。造字本义:名词,树的根部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树枝形状简化成“木”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株树,上部是枝下部是根;“本”是指事字,金文在树根部位加三点指事符号,表示树在地下的营养器官;“末”是指事字,金文在树梢部位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尾端;“未”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树上枝桠重重,表示枝叶茂盛;“果”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树上结满球状实籽;“朱”是指事字,甲骨文在主杆部位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树干;“林”是会义字,甲骨文像树连树的样子;“森”是会义字,甲骨文比“林”多一“木”,表示“森”为“大林”。《说文解字》:
本,树的下部叫“本”。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掌管。始,金文司,掌管),表示在母系时代,有神奇生育能力的妇女在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的金文又加厶,头朝下的胎儿或幼婴),强调生育能力;有的金文台,怀胎女,母)。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最先之母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人称天地初开、人类诞生之际为元”;称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太母为“始”。


二、心得


1、礼贵诚之义

   礼就是人的生活,人则是实现正常生活的礼器。礼器行礼,贵在诚之义。诚者言达其实现,实现与言同,言与行通。与古通,与气通,与尊卑通;与饮食食具、礼乐、礼物、礼行通,与君臣、主寓、鬼神、方位通。通与通者达于义。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

2、报本反始


  礼之义,不过报本反始:
  田猎誓师求服其志,不贪其得,故以战则克,以祭则受福;

  郊祭冬至,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
  蜡祭岁十二月,顺成之方,其蜡乃通,以移民也。既蜡而收,民息已。故既蜡,君子不兴功。
  交于神明之义也,非食味之道也,不可以同于所安乐之义也,不可同于所安亵之甚也。交于神明者,贵天产和谐。
  冠礼之义、婚礼之序莫不报本反始。
  祭祀用气,直索之宜,牺牲之义,莫不报本反始
  再拜稽首,肉袒亲割,敬之至;祭称祭相尸祝,祭酒,辟,齐之玄思,等等,莫不报本反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22: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周普通精读《内则十二》

普通精读《内则十二》,查阅生僻字,正音,翻译,心得。熟读吟诵

一、查字正音翻译



   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兆民。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zhi四声梳头)、縰(xi三声遮盖头发)、笄、总,拂髦、冠、緌、缨,端、韠(bi四声)、绅,搢笏(jin四声插 hu 四声牌版)。左右佩用。左佩纷帨(hui四声拭物的佩巾类似后来的手巾)、刀、砺(磨刀石)、小觿(xi一声解结的锥形工具)、金燧(利用阳光去火的工具),右佩玦(jue保护拉弓右拇指的指套)、捍(射箭时的套在左臂上皮套,遂)、管(笔管)、遰(shi四声,刀鞘)、大觿(xi)、木燧(钻木取火的工具),逼(人旁,bi一声类似绑腿裹脚布),屦著綦(qi二声鞋带)。【成人早起】
  天子命令冢宰向天下百姓发布教令。 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在早晨鸡初鸣时就都洗手漱口,梳理头发,用縰把头发裹成髻,用簪子固定好,再用丝带把它束起来,拂去尘土,戴好冠,系好冠带,让緌下垂,穿上玄端、蔽膝,系好大 带,在带里插上笏。身子左右佩戴以下东西:左边佩纷帨、小刀、磨 刀石、小觿和金燧,右边佩玦、捍、笔管、刀鞘、大觿和木燧。打好绑腿,穿上鞋,系好鞋带。


   妇事舅姑,如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衣绅。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箴、管、线、纩(kukang四声好丝绵,施縏袠(pan二声zhi四声装针线的小囊,大觿、 木燧。衿(jin)缨,綦屦。以适父母舅姑之所。
   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yu四声暖)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出入, 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进盥,少者奉槃,(pan)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饘、酏、酒、醴、芼、羹、 菽、麦、蕡、稻、黍、粱、秫,唯所欲。枣、栗、饴、蜜以甘之,堇、荁(huan二声)、枌(fen三声)、榆、免(wèn新鲜的、薧(kao四声干的)、滫(xiu三声)、瀡(sui三声以滑之,脂膏以膏之。父母舅姑必尝之而后退。 【妇伺公婆早起】
  儿媳妇侍奉公婆,要和侍奉父母一样。在早晨鸡初鸣时就都 洗手漱口,梳理头发,用縰把头发裹成髻,用簪子固定好,用丝带把 它束起来。穿上玄端绡衣,系上绅带。左边佩上纷帨、小刀、磨刀 石、小觿、金燧五种东西,右边佩上针、管、线、丝绵、大觿、木燧六种 东西。针、管、线、丝绵都用小囊装起来。系上香囊、鞋带。这样穿 戴好了以后,到父母公婆那里去。
  到了父母公婆的住处,要柔声下气地问寒问暖。如果他们身上疼痛或疥疮作痒,要恭恭敬敬地给他们按摩爬搔。他们进出走动时,要或前或后,恭恭敬敬地扶着他们。送水给他们洗手的时候,年龄小的捧着槃在下面等水,年龄大的捧着装水的匜,从上面浇。洗好以后递给他们拭巾。然后,请问他们想吃些什么,恭恭敬敬地送上去。厚粥、薄粥、酒、甜酒、菜、肉、豆、麦、子麻、 稻、黍、粱、秫,这些食物完全由他们选择,并且用枣、栗、糖、蜜使食物甘甜,用新鲜的或干的堇、荁、枌、榆经过淘洗、拌和来使食物柔滑,用油脂拌和使食物香美。等到父母公婆都品尝过食物以后, 媳妇才能告退。

  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 容臭。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若已食,则退;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具(亦称视膳,是 饮食时侍奉尊长的一种礼节。《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这就是视具。【未成年人早起】
  未成年的子女在鸡初鸣时都要洗手漱口,梳理头发,拂去髦上的灰尘,把头发扎成两个向上分开的发髻,系上香囊,佩戴香物。 在天将亮未亮时去问候父母,问他们吃了些什么。如果父母已经吃过了,那就告退;如果还没有吃,就协助兄嫂在伺奉准备膳食。
  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diàn竹席),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凡内外早起】
  全家上下人等,都要在鸡初鸣时起身洗漱,穿戴整齐,把枕席收起来,打扫房室、堂屋及庭院,铺设坐席,各人做自己分内的事。 只有小孩子不必如此,早睡晚起,随他高兴,吃饭也没有固定的时间。
  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昧爽而朝,慈以甘旨。日出而退,各从其事。日入而夕,慈以甘旨。【分居早晚礼】
     儿子是命士以上有官职的,父子分居。儿子必须在天将亮的时候来问候父母,恭敬地将好吃的东西进呈给父母吃。等到太阳已出告退,去从事自己的事。日落的时候,再来问候父母,并恭敬地送好吃的东西给父母吃。


  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乡(通向);将衽(ren四声卧席),长者奉席请何趾。少者执床与坐,御者举几,敛席与簟,县(xuan二声同悬)衾(qīn被子)箧(qie四声小箱子)枕,敛簟diàn竹席而襡(chu二声收藏)
  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传(移动);杖,屦(ju四声),祗(zhi一声敬)敬之,勿敢近; 敦(dui四声食具)、牟(mou二声食具)、卮(zhi酒具)、匜(yi二声水具),非馂(jun四声剩下的食物)莫敢用;与恒食饮,非馂莫之敢饮食。
  父母在,朝夕恒食,子妇佐馂,既食恒馂。父没母存,冢子御食,群子妇佐馂如初。旨甘柔滑孺子馂。 【父母公婆坐卧食】
  父母公婆将坐,子辈捧着坐席请示父母公婆坐席安置的方向;父母公婆要更躺卧,长子长媳捧着卧席请示头脚在哪个方向。 少子少席的拿坐床,让父母公婆先做下等候,侍者搬几。每天起身后,把他们睡觉的垫席与簟(贴身细席)收起来,把被子悬挂起来,枕头放进箱子里,又把簟包扎收藏好。
  父母公婆的衣服、被子、簟席、枕头、小几等物不得随意转移到其他地方。对他们的手杖和鞋更应尊敬,不要去碰。他们用的敦、 牟、卮、匜,子辈如果不是吃他们剩在里面的食物,就不能使用。他们的日常饮食之物,如果不是吃剩下的,子辈就不能去吃。
  父母都在世的时候,日常早、晚吃饭都由儿子、媳妇辅助(佐),并在他们吃好以后把剩余的食物吃掉。如果父亲去世母亲还在,则由嫡长子侍候母亲吃饭,其他的儿子、媳妇仍和以前一样在旁劝食并将母亲吃剩的食物吃完。吃剩食物中肥美甘甜柔滑的食品,则由小孩子吃掉。

  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进退周旋慎齐(斋庄重), 升降、出入、揖游,不敢哕(yuě干呕)、噫(ai四声打饱)、嚏、咳、欠伸、跛倚、睇(di四声斜视)视,不敢唾、洟(ti四声流鼻涕)。寒不敢袭,痒不敢搔。不有敬事(为长辈干体力活),不敢袒裼(伸出手臂)。不涉不撅(gui四声卷起衣裳)。亵(xie四声贴身内衣)衣衾qīn被子)不见里。
  父母唾涕不见。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澣;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五日则燂(xun二声烧热)汤请浴,三日具沐。其间面垢,燂潘请靧(hui四声洗脸);足垢,燂汤请洗。少事长,贱事贵,共帅(遵循)时(通是)。【少长贱贵共帅】
  在父母公婆面前,他们有什么吩咐,要立即答应说“唯”,然后恭敬回话。进退转身的态度要严肃庄重;升降堂阶、出入门户时要俯身而行。在他们面前不能干呕、打饱嗝、打喷嚏、咳嗽、打呵欠、伸懒腰, 不能一脚站立或倚着其他东西,眼睛也不能斜视,不能吐唾沫、擤鼻涕。身上嫌冷不能当着他们的面加衣,身上痒不能当着他们的面搔。如果不是帮长辈干体力活,就不能脱衣露臂。不是涉水,就不揭起衣服。内衣和被子不要把里子露出来。
  父母脸上的唾沫和鼻涕药剂师擦干净,不能让别人看见。他们的冠带脏了,请求用草木灰浸汁,用手搓洗,他们的衣服脏了,请求用草木灰浸汁用脚踏洗;衣裳破了,请求针穿好线,为他们补缀。每五天就烧热水请他们洗澡,每三天就烧热水请他们洗头。这期间如果脸脏了,就烧热淘米水请他们洗;脚脏了,就烧热水请他们洗。 年少的侍奉年长的,身份低贱的侍奉身份高贵的,都遵循这样的规矩去做

  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其相授,则女受以篚(fei三声装东西的蔑筐);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外内不共井,不共湢(bì 浴室)浴, 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男子入内,不啸(chì郑玄注:“啸,读为叱不指,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夜行以烛,无烛则止。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 【男女有别授受不亲】
  男子在外不讲内庭的事,女子在内不讲门外的事。如果不是举行祭祀或办丧事,则男女之间不能直接互相传递物品。当传递物品时,女的要用竹筐来承接;如果没有竹筐,就要由递东西的人坐着把东西放在地上,然后接东西的人坐着从地上取走。内外不共用一口水井,不在同一个浴室洗澡,不共用寝席,不互相讨东西或借东西,男女不共衣裳。内庭讲的话不传到外面去,门外讲的话也不传入内庭。
  男子进入内庭,不要呵叱人,不要用手指指点点。夜晚行走时要点烛照明,没有烛就不走动。女子出门,要把脸遮起来。夜晚行路要点烛照明,没有烛就不走动。走路,男子从右边走,女子从左边走。
  子妇孝者敬者,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若饮食之,虽不耆(
同嗜), 必尝而待;加之衣服,虽不欲,必服而待;加之事,人待(同代)之,己虽弗欲,姑与之而姑使之,而后复之。
  子妇有勤劳之事,虽甚爱之,姑纵之,而宁数休之。
  子妇未孝未敬,勿庸(同用)疾怨,姑教之,若不可教,而后怒之。不可怒,子放妇出,而不表礼焉。【子女父母事】
  儿子、媳妇孝敬父母公婆,不能对他们的吩咐有所违背或怠惰。如果父母公婆赐给食物,自己虽不爱吃,也一定要尝一下,再听吩咐才离开;父母公婆赐给衣服,自己虽不想穿,也一定要穿上,再听吩咐才离开;父母公婆交付事情给自己做,后来又叫其他人代做,心里虽然不愿意,也姑且让给代替的人做,并且有个交接。等到代替自己的人干不完或者确实做不好,然后再自己接着重干。

  儿子、媳妇在干劳苦的工作,做父母公婆的虽然心疼,但也应让他们去做,宁可时时让他们休息一下。
  如果儿子媳妇不孝敬,也用不着生气埋怨,姑且先教育他们。如果无法教育,这才谴责他们。如果连谴责也不起作用,那就把儿子赶出去,把媳妇休回娘家,但也不对外人明说他们违背了礼义。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子女谏父母】
  父母有过失,子女要低声下气,和颜悦色地劝谏。如果谏而无效,要对父母更加孝顺恭敬,父母心情高兴时,再去劝谏。如果父母对劝谏不高兴,与其使父母因此而得罪乡党州闾,宁可自己反复恳切(孰谏犯颜苦劝)地劝谏而得罪父母。如果父母发怒不高兴,把自己打得头破血流,也不能怨恨父母,而要更加恭敬孝顺。

  父母有婢子若庶子、庶孙,甚爱之,虽父母没,没身敬之不衰。子有二妾,父母爱一人焉,子爱一人焉,由衣服饮食,由执事,毋敢视父母所爱,虽父母没不衰。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 【父母“命”】

  父母有十分宠爱的婢子或庶子、庶孙,即使父母去世了,子女仍旧要终身敬重他们。如果儿子有两个妾,父母爱其中的一人,儿子爱另一人,儿子所爱的那一个无论在衣服、饮食、干活方面,都不能和父母所爱的那一个相比。即使父母去世了,也仍旧如此。儿子很爱他的妻子,如果父母不喜欢,那就应该把她休了;如果儿子不喜欢他的妻子,可是父母说:“她对我们服侍得很好。”那么儿子就必须终身以夫妇之礼对她。
  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父母荣】
  父母虽然去世了,当子女将要做一件好事的时候,想到这会给 父母带来好名声,就一定要做成;将要做一件不好的事,想到这会 给父母带来羞辱,就一定不做。

  舅没则姑老,冢妇所祭祀宾客,每事必请于姑。介妇请于冢妇。【遗母家事】
  公公去世了,婆婆就要把家政传给冢妇。冢妇在祭祀及接待宾客时,凡事都要请示婆婆。其他媳妇则要请示冢妇。

舅姑使冢妇,毋怠,不友无礼于介妇。舅姑若使介妇,毋敢敌耦于冢妇,不敢并行,不敢并命,不敢并坐。【冢介之别
公婆使唤冢妇,冢妇做事不能懈怠、不能对介妇不友爱,甚至 无礼。公婆如果使唤介妇,介妇不能要求和冢妇匹敌,不能比肩而行,不能像冢妇一样命令他人,也不能和冢妇并肩而坐。
  凡妇,不命适私室,不敢退。妇将有事,大小必请于舅姑。【妇离公婆】
  凡是媳妇,公婆不叫她们回自己的房间去,不能退下。媳妇有私事要处理,不论大小都一定要请示公婆


  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子妇无私产】
  儿子、媳妇没有属于自己的财物,没有属于自己的牲畜和用器。他们不能私自把东西借给人或送给人


  妇或赐之饮食、衣服、布帛、佩帨、茝兰,则受而献诸舅姑,舅姑受之则喜,如新受赐。若反赐之则辞,不得命,如更受赐,藏之待乏。妇若有私亲兄弟将与之,则必复请其故,赐而后与之。 【妇受赠与施赠】
  媳妇得到娘家亲戚赠送给她饮食、衣服、布帛、佩巾或茝兰等香草,媳妇就收下来献给公婆。公婆接受了,自己心里就很高兴, 如同自己刚刚受到亲友的馈赠一样。如果公婆把东西转赐给自己,那就要推辞。实在推辞不了,就要像重新受到公婆赏赐一样接受下来,并且把这些东西收藏好,以备公婆缺乏时用。媳妇如果赠送东西给娘家兄弟亲戚,那就要先向公婆禀明原因,公婆拿出东西赏赐自己,才能去送礼。


  适子、庶子祗事宗子宗妇。虽贵富,不敢以贵富入宗子之家。虽众车徒,舍于外,以寡约入。子弟犹归器、衣服、裘衾、车 马,则必献其上,而后敢服用其次也。若非所献,则不敢入于宗子之门,不敢以贵富加于父兄宗族。若富,则具二牲,献其贤者于宗子,夫妇皆斋而宗敬焉。终事,而后敢私祭。 【大小宗】
   一家的嫡子、庶子对待全族的宗子、宗妇必须十分恭敬有礼。 即使自己地位高贵、很有钱财,也决不能以自己的富贵到宗子的家里去炫耀。虽然车马随从很多,但必须把他们驻扎在门外,只带少量随从到宗子家去。子弟中若有人得到器物、衣服、裘衾、车马等赏赐,则一定先把其中质量好的献给宗子,然后自己才敢服用那些次等的。如果那些东西不是宗子的爵位所应当服用的,因而不能献,那自己也不可以服用这些东西到宗子家里去。不能以自己的富贵凌驾于父兄宗族之上。如果富裕,在祭祀的时候就用二牲。把二牲中好的献给宗子,夫妇都斋戒助祭,以表示对宗庙的敬意。等大宗祭祀完毕,然后才用较次的二牲去祭自己的父祖


  饭:黍shǔ黍米,一种有粘性的稷,主治益气,补中)、粟。一说为不粘的黍。又说为高粱,谷神)、dào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称“稻谷”,去壳后称“大米”、粱粟的优良品种的总称、白黍shǔ粮食作物,与稻类相似,俗称黄米、黄粱、稰xǔ谷类植物子实脱落的样子)、穛(zhuō早收的谷
  膳:膷(xiāng牛肉羹),臐(xūn羊肉羹),膮(xiāo猪肉羹),醢(hǎi肉酱),牛炙(zhì烤肉)。醢、牛胾(大块肉);醢,牛脍(kuài细切的肉、鱼)。羊炙,羊胾;醢,豕炙。醢,豕胾,芥酱,鱼脍。雉(zhì山鸡野鸡,兔,鹑(chún),鷃(yàn)。
  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梁醴清糟,或以酏为醴,黍酏,浆,水,醷,滥。
  酒:清、白。
  羞:糗饵、粉酏酿酒所用的清粥;也指米酒,甜酒,黍酒)。
  食:蜗醢而苽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汉代以前,尤其唐代,苽米是主要的食用部分;唐以后,其米多用来救荒食、雉羹,麦食、脯羹、鸡羹,析稌粳稻和更为珍稀的糯稻、犬羹、兔羹,和糁不蓼liǎo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小,白色或浅红色,生长在水边或水中。叶味辛,可用以调味。濡豚,包苦、实蓼;濡鸡,醢酱、实蓼;濡鱼,卵酱、 实蓼;濡鳖,醢酱、实蓼。腶脩duàn xiū经过捶捣加上姜桂制成的干肉、蚳chí醢,脯羹、兔醢,麋肤、鱼醢,鱼脍、芥酱,麋腥、醢酱,桃诸、梅渚、卵盐。
  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苽。
  春宜羔、豚,膳膏芗;夏宜腒、鱐,膳膏臊;秋宜犊、麛,膳膏腥;冬宜鲜、羽膳,膏膻。
  牛脩、鹿脯、田豕脯、麋脯、麇脯,麋、鹿、田豕、麇皆有轩,雉、 兔皆有芼,爵、鷃、蜩、范、芝、栭、蔆、椇、枣、栗、榛、柿、瓜、桃、李、 梅、杏、楂、梨、姜、桂。
  大夫燕食,有脍无脯,有脯无脍。士不贰羹胾。庶人耆老不徒食。
  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兽用梅。鹑羹、鸡羹、鴽,酿之蓼。鲂、鱮烝,雏烧,雉芗,无蓼。
  不食雏鳖,狼去肠,狗去肾,狸去正脊,兔去尻,狐去首,豚去脑,鱼去乙,鳖去丑。
  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栗曰撰之,桃曰胆之,祖梨曰攒之。  牛夜鸣则庮(yóu恶臭)羊泠毛而毳(cuì体表面除头发、阴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膻(shān羊身上特殊的腥味);狗赤股而躁,臊( sāo像尿或狐狸的气味);鸟皫(piǎo鸟的毛色暗淡没有光泽,泛指物品没有光泽)色而沙鸣,郁(腐臭);豕望视而交睫,腥(肉中有小息肉如星, 今俗称米猪肉);马黑脊而般臂(前胫毛斑),漏(蝼,谓肉如蝼蛄之恶臭)。
  雏尾不盈握,弗食;舒雁翠,鹄鸮胖,舒凫()翠,鸡肝、雁肾、鸨 奥、鹿胃。
  肉腥,细者为脍,大者为轩。或曰:麋、鹿、鱼为菹,麇为 辟鸡,野豕为轩,兔为宛脾。切葱若薤,实诸醯以柔之。
  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
  大夫无秩膳。大夫七十而有阁。天子之阁,左达五,右达五。公、侯、伯于房中五,大夫于阁三,士于坫一。【膳食礼】

  吃的饭有黄黍、稷、稻、白粱、白黍、黄粱六种,每种又有生获、 熟获的区别。
  吃的肉食有:牛肉、羊肉、猪肉、烤牛肉,这四种分盛四豆,放在 第一行;肉酱、大块牛肉、肉酱、切细的牛肉,这四种分盛四豆,放在第二行;烤羊肉、大块羊肉、肉酱、烤猪肉,这四种为第三行;肉酱、 大块猪肉、芥酱、切细的鱼肉四种为第四行。四行共十六豆,这是下大夫之礼。如果再加雉、兔、鹑、鷃四豆排在第五行,那就是上大夫之礼。
  饮料有下列几种:凡醴酒有清与糟两种,用稻米酿的酒有清、有糟;用黍或粱酿的酒也各有清、有糟;其他有用稀粥代酒,如用黍煮的稀粥,酢浆,水,梅浆,凉粥等。
  酒有清酒和白酒两种。
  盛放在笾里的食物是糗饵、粉餈。
  人君燕食所用的食物有以下若干种:田螺酱、菰米饭、野鸡羹相配;麦饭、肉羹、鸡羹相配;淘净的米煮成的饭与犬羹、兔羹相配。 这些羹要用米屑加进去煮成糊状,但不加蓼菜。在煮小猪的时候, 用苦菜把它包起来,在肚子里塞进蓼;在煮鸡的时候,加入肉酱,肚子里塞进蓼;煮鱼的时候,加入鱼子酱,在鱼肚子里塞进蓼;煮鳖的时候,加入肉酱,在鳖肚子里塞进蓼。吃腶脩的时候配以蚁卵制成的酱;吃牛羊猪肉羹时配以兔肉酱;吃切开的麋肉时配以鱼酱;吃鱼脍时配以芥子酱;吃生麋肉时配以肉酱;吃桃干梅干时则配以大盐。  
  调剂食品的温度,要根据食品的性质来决定:饭食宜温,羹汤宜热,酱类宜凉,饮料宜寒。调味时,春天多用酸味,夏天多用苦味,秋天多用辣味,冬天多用咸味。但四季都要加入滑脆甘甜的食物进行调配。
  吃牛肉宜配稻,吃羊肉宜配黍,吃猪肉宜配稷,吃狗肉宜配粱,,吃雁肉宜配麦,吃鱼宜配菰米。
  春天宜食羔羊、小猪,用牛油来煎;夏天宜食干野鸡和干鱼,用狗油来煎;秋天宜食牛犊和小鹿,用鸡油来煎;冬天宜食鱼和雁,用羊油来煎。
  人君燕食所用的美肴如:牛肉干、鹿脯、野猪脯、麋脯、麇脯,其中麋、鹿、野猪、麇还可以切成薄片。野鸡羹、兔羹则都加菜煮。还有雀、鷃、蝉、蜂、芝、栭、菱、椇、枣、栗、榛、柿、瓜、桃、李、梅、杏、楂、 梨、姜、桂等物。
  大夫朝夕常食,有了脍就不再吃脯,有了脯就不再吃脍。士朝夕常食不能有两种羹和胾。庶人中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朝夕常食一定有肉。
  细切的生肉,春天和以葱,秋天和以芥子酱。煮小猪,春天用韭菜塞在它肚子里煮,秋天用蓼菜塞在它肚子里煮。凝固的脂肪用葱调味,油用薤调味。牛羊豕三牲用煎茱萸和醋调味,野兽类用梅调味。 鹑羹、鸡羹及驾和蓼菜一起杂煮。 鲂和鱮蒸来吃,小鸟放在火中烤熟了吃,野鸡或烧或蒸或煮羹,这三种动物调味时用芗, 不用蓼。
  不吃幼鳖。狼要把肠去掉,狗把肾去掉,狸把正脊去掉,兔子把屁股去掉,狐把头去掉,小猪把脑子去掉,鱼把肠子去掉,鳖把鳖窍去掉。
  肉类要剔除筋膜骨头,这叫做“脱”;鱼类要用手摇动,看它新鲜不新鲜,这叫做“作”;枣类要擦拭,使之光洁,这叫做“新”;栗子要把有虫的拣去,这叫做“撰”;桃子要把表面的毛擦掉,这叫做 “胆”;柤、梨要一一钻看虫孔,这叫“攒”。
  牛夜里叫,它的肉一定有恶臭;羊毛很稀少而又粘连在一起,它的肉就有膻味;狗的两股里面没有毛而又举动急躁,它的肉味臊恶;羽毛不润泽而又鸣声嘶哑的鸟,它的肉必定腐臭;猪的眼睛向高处、远处看,眼睫毛长而相交,它的肉中有许多星星点点的小息肉;黑脊梁而前胫毛色斑杂的马,它的肉臭如蝼蛄。
  尾部还不满一握的小鸟不能吃。还有鹅尾、天鹅和猫头鹰的胁侧薄肉、鸭尾、鸡肝、鹅肾、鸨脾、鹿胃等等,都是不能吃的东西。
凡是生肉切碎杂煮而后食,细切就叫做脍,切成大片就叫轩。又有人说:麋、鹿、鱼粗切叫做菹;麇细切叫做辟鸡,野猪肉粗切叫做轩,兔肉细切叫宛脾。再把葱或薤切碎,和肉一起浸在醋中,可使肉软。
  羹与饭是日常主食,从诸侯到庶人日常都有羹与饭,没有差别。
  大夫没有常置于左右以备食的佳肴,但七十岁以上的大夫就有专门存放食物的阁。天子的阁,在燕寝左边的夹室中有五个,右边夹室中也有五个。公、侯、伯每人五阁,放在燕寝的房中。大夫的阁有三个。士没有阁,只能在房内做一个坫存放食物。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凡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者使人受。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违寝,膳饮从于游可也。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唯绞紟衾冒,死而后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十齐丧之弗及也。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凡自七十以上,唯衰麻为丧。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瞽亦如之。凡父母在,子虽老不坐,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冔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
  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
  凡养老,五帝宪,三王有乞言。五帝宪,养气体而不乞言, 有善则记之为惇(通“敦”,敦厚)史。三王亦宪,既养老而后乞言,亦微其礼,皆有惇史。【养老礼】

  凡人君养老之礼,有虞氏用燕礼,夏后氏用飨礼,殷代用食礼, 周代遵循古法而三礼兼用。五十岁就能参加乡里的养老宴,六十岁就能参加国家在小学举行的养老宴,七十岁以上就能参加大学里的养老宴。这种规定从天子到诸侯国都适用。八十岁的老人拜受君命时只要跪下去磕头两次就可以了,盲人拜受君命也可这样。九十岁的老人可以让别人代拜君命。五十岁以上可以吃与壮年人不同的细粮,六十岁以上可以有预备的肉食,七十岁以上可有两份膳食,八十岁以上可以常吃时鲜珍羞,九十岁以上可以在寝室里就餐,出游时也可以让人随带食物。人到六十岁,就开始置备需一年时间才能做好的丧葬用品,七十岁以后开始置备一个季度能做好的丧葬用品,八十岁以后开始置备一个月能做好的丧葬用品,九十岁以后就置备一天能做好的丧葬用品,只有装殓尸体用的绞、紟、衾、冒等,到死后才制作。人到五十岁以后就开始衰老,六十岁以后没有肉食就营养不足,七十岁以后没有丝绵就不得温暖,八十岁以后没人陪睡就不能暖和,九十岁以后即使有人陪睡也不觉得暖和了。五十岁以后可以在家中用手杖,六十岁以后可以在乡里拄手杖走路,七十岁以后可以在国中拄手杖走路,八十岁以后可以拄手杖上朝,九十岁以后,天子若有事询问,就派人到家里请教,并且要带时鲜珍品为礼物。七十岁以后,朝见天子时可以提早退出,八十岁以后,天子每月派人问候安康,九十岁以后,天子每天派人送膳食到家中。五十岁以后不服劳役,六十岁以后不参与征战,七十岁以后不参与会见宾客,八十岁以后不服齐衰以下的丧服。五十岁以后得到封爵,六十岁以后不亲自向别人求教,七十岁后辞官告老。凡是七十岁以上,遇到丧事只服丧服,不参加丧事仪式。 夏、殷、周三代的天子,都根据户籍核定年龄,确定参加养老会的人员。家有八十岁的老人,可以有一人不应力役之政;家有九十岁的老人,全家都可不应力役征召;家中有盲人也是如此。凡是家中有年老的父母健在,他们的儿子即使年纪也很大了,但在父母面前也不能坐着,必须立侍在旁。有虞氏的时代,在上庠宴飨国老, 在下庠宴飨庶老;夏后氏在东序宴飨国老,在西序宴飨庶老;殷代在右学宴飨国老,在左学宴飨庶老;周代在东胶宴飨国老,在虞庠宴飨庶老,虞庠在王城的西郊。有虞氏的时代,祭祀时戴“皇”,老时穿深衣;夏代祭祀时戴“收”,养老时穿燕衣;殷代祭祀时戴 “冔”,养老时穿纯白的深衣;周代祭祀时戴冕,养老时穿玄衣白裳。
  曾子说:“孝子养老,要使父母内心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意愿; 用礼乐使他们的耳目愉悦,使他们起居安适,在饮食方面更要发自内心照料,要直到孝子身终。所谓“终身”孝养父母,并不是说终父母的一生,而是终孝子自己一生。凡是父母所爱的,自己也爱;凡是父母所敬的,自己也敬。连对犬马也都如此,何况对于人呢?
  凡养老,五帝时代着重是效法他们的德行,三王时代除效法他们的德行外,又向他们乞求善言。五帝效法老人的德行,为了颐养他们的身体,不向他们乞求善言。如果他们有好的德行就记录下来,成为敦厚之史。三王也效法他们的德行,而在恭敬地奉行养老之礼之后又向他们乞求善言,乞求善言时也并不坚持,不急切,以免影响老人养气养体。三王也都把老人的善言、德行记下来,成为敦厚之史。
  淳熬(浇;熬,煎。淳熬为《周礼》八珍之一):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淳毋(指模仿淳熬而制的食品。 淳毋为《周礼》八珍之第二):煎醢加于黍食上,沃之以膏,曰淳毋。
  炮(将豚或羊涂泥然后放在火上烧烤。炮豚、炮羊为八珍之第三、第 四):取豚若将(作“牂zāng”,公羊),刲之刳之,实枣于其腹中,编萑(huán芦苇一类的植物)以苴之,涂之以谨涂。炮之,涂皆干,擘之,濯手以摩之,去其皽(zhāo皮肉上的薄膜。为稻粉,糔溲(xiu sōu用水调粉面)之以为酏,以付()豚,煎诸膏,膏必灭之。钜镬汤,以小鼎芗脯于其中,使其汤毋灭鼎。三日三夜毋绝火,而后调之以醯醢。
  捣珍(捣,捶打。捣珍为八珍之五):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脄,每物与牛若一,捶反侧之,去其饵,熟出之,去其皽,柔其肉。
  渍(浸泡。渍珍为八珍之六):取牛肉必新杀者,薄切之,必绝其理,湛诸美酒,期(ji)朝而食之,以醢若醯醷。
  为熬(用火烤肉。这是八珍之七):捶之,去其皽,编萑布牛肉焉,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干而食之。施羊亦如之。施麋、施鹿、施麇皆如牛羊。欲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欲干肉,则捶而食之。

  糁(sǎn细切牛羊豕肉和稻米粉做的饼。按:糁食不在“八珍”之内, 当系错简。下句“肝䒿”一节宜在此句之上):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   
  肝膋(liáo肠部的脂肪。肝䒿,为八珍之第八):取狗肝一,幪之以其,濡炙之,举燋其膋。不蓼。
  取稻米举糔溲(xiu sōu用水调粉面)之,小切狼臅((dú))膏,以与稻米为酏。【八珍厨艺】

  用陆稻做饭:把煎醢加在饭上,再浇上油,这就是淳熬。
  用黍米做饭:把煎醢加在饭上,再浇上油,这就是淳毋。
  “炮”的方法是:取小猪或公羊,杀死以后除去内脏,把枣子塞在腹腔内,编芦苇箔把它裹起来,涂上粘土,然后放在火上烤。等泥全部烤干了,用手把泥剥去,洗净手,把皮肉表面的薄膜搓掉。 用米粉加水调成稀粥,敷在小猪身上,再放到小鼎里用油煎,油一 定要淹没小猪。羊肉则切成薄片像脯一样,外面涂粥,放在油里煎。把盛有小猪或羊脯的小鼎放在大鼎的热水里,大鼎的水不能把小鼎淹没,用小火烧三天三夜。吃的时候再加醋和肉酱调味。
  渍的制法是:取新宰杀的牛,把牛肉切成薄片,切时一定要切断肉的纹理,在美酒里浸一天一夜,然后用醢或醋、梅浆拌了吃。
  熬的制法是:把牛肉放在火上烤熟,然后捶捣去掉肉膜,把肉放在芦苇箔上,把桂和姜捣成屑洒在上面,用盐腌一下,晒干以后就可以吃了。用羊肉、麋、鹿、麇肉做熬也都一样。如果要吃浸软了的肉,就用水把它润泽一下,再用醢煎了吃。如果想吃干肉,那么捶捣一下就可以吃了。
  糁食的制法是:取等量的牛、羊、猪肉各一份,切碎,与稻米粉拌和。稻米粉与肉的比例是二比一,合在一起做成糕,用油煎食。
  肝䒿的制法是:取一副狗肝,用它的肠脂把它包起来使肝濡润,放在火上烤。到外面包的䒿全部烤焦了,这时肝就烤熟了。吃的时候不用蓼。
  取稻米粉加水调和,加入切碎的狼脂肪,一起做成饼。

  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内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
  男女不同椸(yí)枷,不敢悬于夫之(huī)椸,不敢藏于夫之箧笥,不敢共湢浴。夫不在,敛枕箧簟席,襡(dú)器而藏之。少事长,贱事贵,,咸如之。
  夫妇之礼,唯及七十,同藏无间。故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将御者,斋、漱澣,慎衣服,栉縰笄总,角拂髦,衿缨綦屦。虽婢妾,衣服饮食必后长者。妻不在,妾御莫敢当夕。
  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使人日再问之。作而自问之,妻不敢见,使姆衣服而对。至于子生,夫复使人日再问之。 夫斋,则不入侧室之门。
  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
  国君世子生,告于君,接以大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之,吉者宿齐,朝服寝门外,诗(通“持”,承接的意思)负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保受乃负之,宰醴(作“礼”,此处指行一献之礼)负之,赐之束帛。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
  凡接子,择日。冢子则太牢,庶人特豚,士特豕,大夫少牢,国君世子太牢。其非冢子,则皆降一等。
  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
  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duǒ留而不剪的头发),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是日也,妻以子见于父。贵人则为衣服,自命士以下皆漱浣。男女夙兴,沐浴衣服。具视朔食。夫入门,升自阼阶,立于阼,西乡;妻抱子出自房,当楣立,东面。
  姆先,相曰:“母某敢用时曰祇见孺子。”夫对曰:“钦有帅。”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妻对曰:“记有成。”遂左还授师子, 师辩告诸妇诸母名,妻遂适寝。夫告宰名,宰辩告诸男名,书曰“某年某月某日某生”,而藏之。宰告闾史,闾史书为二,其一藏诸闾府,其一献诸州史,州史献诸州伯,州伯命藏诸州府。夫入,食如养礼。   世子生,则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皆立于阼阶,西乡。世妇抱子升自西阶,君名之,乃降。
  适子、庶子见于外寝,抚其首,咳而名之。礼帅初,无辞。
  凡名子,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
  妾将生子,及月辰,夫使人日一问之。三月之末,漱澣夙齐,见于内寝,礼之如始入室。君已食,彻焉,使之特馂,遂入御。

  公庶子生,就侧室。三月之末,其母沐浴朝服见于君,摈者以其子见。君所有赐,君名之。众子,则使有司名之。
  庶人无侧室者,及月辰,夫出居群室。其问之也,与子见父之礼,无以异也。
  凡父在,孙见于祖,祖亦名之,礼如子见父,无辞。
  食子者三年而出,见于公宫则劬。大夫之子有食母,士之妻自养其子。
  由命士以上及大夫之子,旬而见。冢子未食而见,必执其右手。适子、庶子已食而见,必循其首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pán小囊,用于装佩巾等)革,女鞶丝
  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袴,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博学无方,孙友视志。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七十致仕。凡男拜,尚左手。
  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凡女拜,尚右手。 【人口生产工艺】

  慎重地对待夫妇关系,这是礼的开始。建造宫室,严分内外。 男子常在外面的正寝,妇女常在里面的燕寝。深宫固门,有阍人、寺人负责看守。男子不到里面去,妇女不到外面来。
  男女不共用衣架。妇女不把衣服挂在丈夫的衣架上,也不收藏在丈夫的衣箱里。妇女不和丈夫在同一个浴室洗澡。丈夫不在家,把他的枕头放到衣箱里,簟、席收起来,丈夫的其他器物也都收藏起来。年少的侍奉年长的,身份低贱的侍奉身分高贵的,都应如此。
  夫妇之礼,只有到了七十岁时,才可以两个人一直同居共寝。 所以妾即使年老了,只要还不满五十岁,就要每隔五天侍夜一次。 将要侍夜的妻妾要斋戒,洗净内衣,穿戴好礼服,梳理好头发,系上香囊、鞋带。轮到正妻侍夜的日子,即使这天正妻不在家,妾也不能到丈夫寝室中去侍夜。  
  妻将要生小孩,到了临产的月份,就由燕寝迁到侧室居住,丈夫每天派人问候两次。到了阵痛发作时,丈夫亲自去问候。这时妻子不能来见,由女师穿戴整齐去回答。小孩生下以后,丈夫又每天派人问候两次。如果妻子产时适值丈夫斋戒,丈夫就不到侧室去问候。
  孩子生下来,如果是男孩,就在门的左边挂一张木弓;如果是女孩,就在门的右边挂一条佩巾。到了第三天才抱小孩出来。如果是男孩,就行射礼,如果是女孩就不用了。
  国君的嫡长子出生了,要报告国君,在房间里陈设太牢来迎接他的降生,由膳宰负责。到了第三天,占卜,选择一个士抱小孩,占卜结果吉的那个士必须前一天就斋戒,穿上朝服,在路寝门外等候,然后把小孩接过来抱着。这时射人用桑木弓和六支蓬草做的箭向天地四方发射。然后,保姆接过小孩抱着,膳宰用一献之礼及五匹帛酬谢抱小孩的士。此外,还要通过占卜,选择一个士的妻或大夫的妾来担任小孩的乳母。
  举行接子仪式,一定要选择三天之内的吉日。接天子的嫡长子用牛羊豕三牲,接庶人的嫡长子用一只小猪,接士的嫡长子用一 只猪,接大夫的嫡长子用一只羊和一只猪,接国君的嫡长子用牛羊豕三牲。如果不是嫡长子,接子之礼就都降一等。  
  国君生子,要为小孩在宫中单独辟一室居住。从国君的众妾及妃嫔和傅姆中,选择性情宽厚慈惠、态度温良恭敬、为人谨慎寡言的人做小孩的老师。其次还要从这些人中挑选小孩的慈母和保姆。她们都和小孩住在一起,其他人无事,不到小孩居室去。
  小孩出生第三个月之末,要选择吉日为小孩剪发,男孩剪成 “角”,女孩剪成“羁”,否则男孩留左边,女孩留右边。这一天,妻子带着小孩去见孩子的父亲。如果是卿大夫,则夫妇都要制作新衣服。命士以下虽不制新衣,但也都要把衣服洗干净。男男女女都要一早起身,洗头洗澡,穿戴整齐。准备给夫妇吃的食物比照每月初一的规格。丈夫走入正寝的门,从东阶登,站在东阶上,面向西; 妻子抱着小孩由东房出,站在楣的下方,面向东。
  这时,保姆站在妻子的前侧,帮助她传话说:“孩子的母亲某某,今天恭敬地把孩子抱给他的父亲看。”丈夫回答说:“你要教导他恭敬地遵循善道。”父亲一手拉着孩子的右手,一手托着孩子的下颔,给他取名。妻子回答说:“我要谨记您的话,教育他将来有所成就。”妻子说完,就转身向左,把孩子交给老师。老师把小孩的名字逐一告诉在场的诸妇、诸母,然后妻子就到燕寝去。丈夫把小孩的名字告诉家宰,家宰再遍告在场的同宗男子,并在简策上写道: “某年某月某日某生”,藏于家中。家宰又把小孩的生辰、名字告诉闾史,闾史记下来,一式二份。一份藏在闾府,一份献给州史。州史献给州长,州长命令收藏在州府里。丈夫进入燕寝,按照平时夫 妇供养的常礼与妻子共同进食。
  国君的嫡长子出世,在命名的那一天,国君要洗头洗澡,穿上朝服,夫人也一样,都站在正寝的东阶上,面向西。世妇抱着小孩由西阶上,在国君给他命名以后就下去。
  如果是世子的同母弟弟或庶子生,国君就在外寝与他见面,用手抚摸他的头,托着他的下巴,给他取名。其他礼节与世子相同, 但没有“钦有帅”、“记有成”等对答之辞。
  凡是替孩子取名,不用“日”、“月”等字,不用国名,不用身上隐疾的名称。大夫、士的儿子不能取与世子相同的名字。
  大夫或士的妾将要生小孩,到了临产的月份,丈夫派人每天问候一次。小孩生下满三个月的那一天,大家都要洗漱整洁,而且前一天就斋戒,在内寝相见,丈夫用妾刚刚嫁来时的礼节对待她。丈夫吃过了,把食物撤下,由她一个人吃剩下的食品。随后她就侍候丈夫过夜。
  国君的妾生小孩,要到侧室去生。小孩生下满三个月的那一 天,他的母亲要洗头洗澡,穿朝服,由摈者抱着小孩一起见君。如果国君对这个妾比较宠爱,那么这个小孩就由国君自己命名。其他众妾之子则由下属官员命名。
  老百姓家中没有侧室的,在妻子到了临产月份以后,丈夫要离开寝室,住到其他房间去。至于他问候妻子的礼节以及小孩满三个月时带小孩出来见父亲的礼节,与大夫、士并无不同。  
  凡是父亲在世,刚出世的孙子去见祖父时,祖父也要给他取名,礼节和子见父一样,但没有应对之辞。
  替国君哺育孩子的士妻或大夫之妾,在三年之后离开公宫回 家。在回家之前到公宫告辞,这时国君要有所赏赐以表慰劳。大夫之子有乳母喂养,士妻则自己喂养小孩。
  小孩满三个月行父子相见之礼,由命士以上直到大夫之子,都是在夫妇礼食以前进行。国君的世子是在国君与后夫人礼食之前相见,见面时国君一定拉着他的右手。世子之弟及庶子,则是在国君与后夫人或妾礼食之后再相见,见面时国君一定用手抚摸他的头。
  小孩能吃饭了,要教他使用右手;小孩会讲话了,要教男孩说 “唯”,女孩说“俞”。男孩的小囊用革做,女孩的小囊用缯做。
  孩子到了六岁,教他识数和辨认东南西北。七岁开始,男孩、 女孩不同在一张坐席上吃饭。八岁开始教他们学习礼让,出入门户以及坐到席位上吃饭,一定要让年长的人在先。九岁时,教他懂得朔、望以及用干支记日。十岁,男孩就离开内室,到外面跟着老师学习“六书”、“九数”,住宿也在外面,穿的短袄和套裤都不能用帛做;行礼动作都要遵循以前所学的那些礼节;早晚学习幼仪,学习教师所书写的课文和应对之辞。十三岁时学习音乐,诵读《诗经》,学会舞勺。到了十五岁就学舞象和射箭驾车。
  二十岁时加冠,开始学礼。这时可以穿裘衣、帛衣,舞大夏之 舞。要诚笃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广博地学习各种知识,但尚 能教育别人,要努力地积累德行,但尚不能出而治事。三十岁娶妻成家,才开始料理成年男子的事务。这时要广博地学习,没有固定的学习内容。要与朋友和顺相处,并观察他们的志向。四十岁开始做官,根据事物自然之理而定计谋、出主意。如果君臣道义相合,那就在国君手下干事;如果不合,那就离开。五十岁为大夫,参与邦国大事。七十岁告老退休。凡男子行拜礼,左手在右手之上。
  女孩到了十岁就不再外出。女师要教导她们言语婉顺、表情柔媚、服从长者;教她们绩麻、养蚕、纺丝、织造缯帛丝带等妇女之事, 以供制作衣服。要让她们参观祭祀仪式,把酒、浆、笾、豆、菹、醢一 一装好,按照礼节规定帮助长者安置祭品。女孩到了十五岁行笄礼,二十岁出嫁。如果这时遭父母之丧,就到二十三岁再嫁。如果男方是以礼聘问娶去的,那就是正妻;如果是不待礼聘就嫁给对方, 那就叫奔,嫁过去只能做妾。凡是女子行拜礼,右手在左手上。


关键字查询

内(拼音:nèi,nà),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此字本义是从外面进入内里,后逐渐分化为“内”“入”“纳”三词。在典籍中可以看到“内”兼表受纳和交纳两方面意义,读作nà,后来写作“纳”。“内”由本义引申为榫头,读ruì,后来写作“枘”。




心得



1、食天时

食天时,不是个空话。一日作息,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从春到冬,怎么做就是食天时了?在行住坐卧中细节了了。四时是天,长幼尊卑男女也关乎天。


2、盗万物

天地万物之盗, 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万物生于地,人盗万物不外衣食无忧,祖先善吃能吃,吃得正确。

3、人口生灭

扶老:“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 然,而况于人乎?”
携幼:生、养、教。遵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4-26 08:23 , Processed in 1.216403 second(s), 16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