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451|回复: 19

木木的《周易》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9 16: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周:阅读《周易入门》P1-76,理解阴阳 八卦,记住八卦的卦象、卦名和基本意义,初步理解六十四卦的拟象意义。

一、《周易》包括的内容
        1、“”(含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和卦爻辞)
             (1)、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
               八卦:以阴阳符号三叠而成八种不同形状的三划线条组合体。
               六十四卦:八卦两两相重,产生六十四种不同形状的六划线组合体,即六十四卦,也称别卦。每卦中居下的三划为“下卦”(内卦),居上的三划为“上卦”(外卦)。
                              作用:形成了《周易》以阴阳线条为核心,以八卦物象为基础的完整符号象征体系。
               :六十四卦每一卦皆有六条线条,这些线条被称为“爻”。阳爻,以数字“九”代表,阴爻以数字“六”代表。每卦六划,有高低不等的“爻位”(初位,二位……五位,上位)。爻位自下而上排列,合《易》气从下生的原理;一切事物均从小及大、由低渐高、自幼而壮地发展。
             (2)、六十四卦的卦爻辞
               卦爻辞,附系于六十四卦符号下的文辞,分别标明各卦各爻的寓意。卦辞每卦一则,总括全卦大意;爻辞每爻一则,揭示该爻旨趣。卦爻辞的基本特色是“假象寓意”;另一个特色是,常用“吉”、“凶”、“利”、“贞”、“无咎”等词来表示该卦该爻所寓含的对事物、现象或褒或贬的义理。这些揭示利弊之词,称为“占验辞”。
        2、“”(含阐释《周易》经文的七种/十篇专著,汉代合称“十翼”,后世统谓《易传》)
             (1)《彖传》断定一卦之义。
             (2)《象传》其中,《大象传》释卦象,切近人事的象征;《小象传》释爻象,爻义吉凶利弊之所以然。
             (3)《文言传》文饰《乾》、《坤》两卦之言。
             (4)《系辞传》申六十四卦经文要领,贯卦爻辞基本义理。
             (5)《说卦传》阐说八卦取象大例。
             (6)《序卦传》揭诸卦相承相受,是六十四卦推衍纲要。
             (7)《杂卦传》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对举两卦之间,卦形的构成状态或错或综。“错”(旁通),六爻相互交变;“综”(反对),卦体相互倒置,卦义多成相反。

二、《周易》的命名含义
       1、周:一说,“周”指周代(神农时代筮书《连山》,为夏代所用;黄帝时代筮书《归藏》,为商代所用;故西周之书题“周”);一说,“周”字义“周普”。
       2、易:说法众多——许慎《说文解字》“蜥易”善变易,假借为变易之易;《周易乾凿度》“易”含有简易、变易、不易三层意义;《说文解字》引“秘书说”,易上日下月,谓“日月为易”;毛奇龄撰《仲氏易》,略总前说,认为易兼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五义;吴汝纶《易说》易字本指占卜,古代掌卜之官称为“易”;余永梁《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周人筮法较龟卜为简易,故名《易》;黄振华《论日出为易》易字象征日出,日出体现阴阳变化,故名《易》。
            作者认为,当就其本义与后起义分别观之。《系辞上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下传》“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易”之名书,本义“变易”。

三、《周易》的作者
       1、“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古文献记载,龙马负图,伏羲画八卦;周文王重卦并撰卦爻辞;孔子喜《易》而撰《易传》十篇。
       2、不同看法,北宋后的疑古之说
       3、“数字卦”的讨论
             近年来考古界探研商周时代甲骨文、陶文、金文中原先未解的“奇字”,指出这些奇字是当时用数字形式刻写的八卦、六十四卦符号,因而认为《易》筮与重卦时代至少应上腿至商代。
       4、作者认为,《周易》经传的创作经历了远古时代至春秋战国之间的漫长过程,是“人更多手,时历多世”的集体作品。

四、读《周易》的基本条例
       1、阴阳
            六十四卦的三百八十四爻,阴爻、阳爻各一百九十二,分别喻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一切刚、柔物象,体现事物运动变化的发展情状。
           《系辞上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精炼概括易理本质。《庄子·天下篇》“《易》以道阴阳”。《周易》的阴阳大义,是通过特殊的象征,说明事物在对立统一中发展的原理。朱熹《朱子语类》“天地之间,无往而非阴阳;一动一静,一语一默,皆是阴阳之理”。
            (个人感受:阴,浊,收敛聚集下沉;阳,清,扩散生发上升。“孤阴不长,独阳不生”,阴阳一体,相互依存、转化“阴阳相推则变化顺矣”,讲的是推,阴阳是相向哦,相背是散的,相向才是推嘛)。
       2、卦时
            六十四卦,每卦各自象征某一事物、现象在特定背景中产生、变化、发展的规律。伴随卦义而存在的这种“特定背景”,《易》例称“卦时”。
       3、二体
            六十四卦由八卦相重而成,每卦所含两个八卦符号,居下者称“下卦”(内卦/贞卦),居上者称“上卦”(外卦/悔卦)。上下二体可象征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下卦“小成”阶段,上卦“大成”阶段;又可象征事物所处地位的高低、所居地域的内外、远近等。
       4、爻位
            六级爻位的排列,由下至上依次递进。括其大要,初(事物发端萌芽,义主潜藏勿用)、二(事物崭露头角,义主适当进取)、三(事物功业小成,义主慎行防凶)、四(事物新进高层,义主警惧审时)、五(事物圆满成功,义主处盛戒盈)、上(事物发展终尽,义主穷极必反)。注意各卦各爻在具体环境中,因素作用下,诸爻有交复错杂的变化。
       5、三才
            八卦,下画象征地,中画象征人,上画象征天;六十四卦,初、二两爻象征地,三、四两爻象征人,五、上两爻象征天。

           《系辞下传》“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说卦传》“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6、当位、不当位
            六爻,初三五为奇位(阳位),二四上为偶位(阴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称“当位”(得正/得位);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称“不当位”(失正/失位)。
            当位之爻,象征事物发展遵循正道、符合规律;不当位之爻,象征背逆正道、违反规律。在各卦各爻所处的复杂条件下,得正之爻有转向不正的可能,不正也有转向得正的可能。
       7、
            六爻位次,第二爻处下卦三爻的中位,第五爻处上卦三爻的中位,象征事物守持中道、行为不偏,《易》例称“中”。
            阳爻居中位,象征“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象征“柔中”之德。阴爻处二位(阴位),阳爻处五位(阳位),则既中且正,称为“中正”,是最具美善的象征。

       8、承、乘、比、应
            承:下爻紧靠上爻,以下承上。侧重揭示阴爻上承阳爻。
            乘:上爻高凌下爻,以上凌下。阴爻乘阳爻,“乘刚”(阳爻居阴爻之上不称“乘”)。
            比:六爻间诸爻相连并列,两相比邻。初与二比,二与三比……两爻互比之际,也体现承乘。

            应:处下卦的三爻,与处上卦的三爻,皆两两交感对应。初爻与四爻交应,二爻与五爻交应……对应之爻一阴一阳,为“有应”;两者俱阴或俱阳,为“无应”。
       9、互卦

            六爻间,除初爻、上爻外,中四爻又有相连互交的卦包涵其间,称为“互卦”。二、三、四爻合成“下互”,三、四、五爻合成“上互”,上下互组合而成的另一个六画卦,称“互卦”。
       10、卦主
            六十四卦的每卦六爻中,有为主之爻,叫“卦主”。两种类型:一“成卦之主”(该卦所由以成的主爻),一“主卦之主”(该卦六爻中最完美的主爻,爻德美善、得位得时)。
           《彖传》揭示卦主所在。

五、《周易》的性质

       1、“经”的性质
           (1、整体角度看,六十四卦是六十四种事物、现象所寓义理的组合。
           (2、分别来看,任何一卦六爻之间在义理上的联系,是事物/现象的变动、发展规律的象征性表露。
           (3、将有关卦义两两相互比较来看,反映事物对立面矛盾转化的变动规律。
           (4、综合分析方法来考察,反映所处时代的思想意识形态等各领域认识。
             程颐《二程集·易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也。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
             项安世《周易玩辞》“凡卦辞皆曰象,凡卦画皆曰象;未画则其象隐,已画则其象著。”
       2、《传》的性质

             《易传》建立在对《周易》经义的阐释、发挥基础上,以阐解经义为宗旨。

六、八卦的象征意义
      
       1、取象依据、特定象征意义:

            乾,叠三阳,阳气上升为“天”。《淮南子·天文训》:“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天”运行不止,四季寒暑周转不息。刚健
            坤,叠三阴,阴气下凝为“地”。《黄帝素问》:“积阴为地,故地者浊阴也”。——“地”宽厚载物,承受万物巨细不遗。柔顺
            震,上两阴下降,下一阳上升,阴阳冲突爆发为“雷”。《淮南子·地形训》:“阴阳相薄为雷”。——“雷”声振动万物。震动
            巽,二阳升腾于一阴之上,象“风”行地上。《庄子》:“大块噫气,其名为风”。——“风”行天下无隙不入。顺入
            坎,上下为阴,中蓄一阳,象“水”以阴为表,内蕴阳质。《说文》释“水”,“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H2O.——“水”流所至地陷生险。险陷
            离,上下为阳,中蓄一阴,象“火”以阳为表,内蕴阴质。《淮南子·说林训》:“火中有水”。——“火”之燃烧必依附于燃料。丽,附着
            艮,上为阳,下蓄二阴,象“山”表层凝有坚石,下含丰厚湿土。《春秋说题辞》:“阴含阳,故石凝为山”,“山之为言宜也,含泽布气调五神也”。——“山”峰屹立静止不动。静止
            兑,上一阴,下蓄二阳,象“泽”表层阴湿,下含大量阳气。《周易集解》引宋衷云“阴在上,令下湿,故为泽”。——“泽”润所及万物欣悦。说,欣悦
       2、象征外延:
            父母子女:乾父,坤母,震长男,巽长女,坎中男,离中女,艮少男,兑少女。
            人体:乾首,坤腹,震足,巽股,坎耳,离目,艮手,兑口。
            动物:乾马,坤牛,震龙,巽鸡,坎豕,离雉,艮狗,兑羊。

       3、方位象征:
            先天八卦方位,乾南坤北。《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宋说是为“自然”之位。
            后天八卦方位,离南坎北。宋说是为“入用”之位。

七、六十四卦的拟象原理
       《乾》卦,上下皆“乾”,朱熹《周易本义》“阳之纯而健之至也”。卦形拟取两“乾”为象,象征“天”的运行周转不息。“天”的运行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万物赖以创始的“阳气”,故全卦揭示具有开创气质的阳刚元素的发展变化规律,以明创造宇宙万物的本始力量。
       《坤》卦,上下皆“坤”,朱熹《周易本义》“阴之纯,顺之至”。卦形拟取两“坤”为象,象征“地”柔顺宽厚。“地”在配合“天”生成万物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辅助“阳气”的“阴气”,故全卦揭示具有顺柔气质的阴柔元素的发展变化规律,以明创造宇宙万物的第二种力量。
       《屯》卦,下震上坎,象征“初生”。“屯”字,《说文解字》“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上卦“坎”水,代表未成雨的乌云,下卦“震”雷。拟象乌云雷声交动,将雨未成的情状,譬喻事物“初生”时颇为艰难。全卦大旨,阐明事物初创多艰的同时,勉励人们要掌握草创之时的发展规律而进取。
       《蒙》卦,下坎上艮,象征“蒙稚”。上卦艮山,下卦坎水,高山下流出泉水,喻示渐启蒙稚、日趋聪慧。全卦义旨揭明“启蒙发智”的道理,其中有为师之道,亦有为学之道。《彖传》提出,“蒙以养正,圣功也”。
       《需》卦,下乾上坎,象征“需待”。上卦坎水,代表云气,下卦乾为天,拟象云气集于天上,待时降雨,喻示“需待”之义。全卦阐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当耐心待时的道理。
       《讼》卦,下坎上乾,象征“争讼”。上卦乾天,下卦坎水,天西转,水东流,两者背道而行,喻示事物不和睦而“争讼”。全卦展示置身讼事、审理讼事时必须明了的规律或道理,重在诫人止讼免争。
       《师》卦,下坎上坤,象征“兵众”。上卦坤地,下卦坎水,水源聚藏地下,喻示“兵众”蓄于百姓之中。全卦阐发行师、择将、进退等各方面用兵规律。
       《比》卦,下坤上坎,象征“亲密比辅”。上卦坎水,下卦坤地,地上布满水,水地相亲无间,喻示“亲密比辅”的情状。全卦展示事物上下、彼此之间相亲相比的道理。
       《小畜》卦,下乾上巽,象征“小有畜聚”。阴柔者小有畜聚。上卦巽风,下卦乾天,和风飘行天上,微畜未发,喻示“小有畜聚”的情状。全卦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小畜大”、“阴畜阳”的道理,特定条件下阴阳力量之间制约与被制约的某方面规律。
       《履》卦,下兑上乾,象征“小心行走”。上乾天,下兑泽,上下高低之位正,遂表明人亦当辨尊卑之礼而行之。唯其善处其身,行不违礼,才能履危而安。
       《泰》卦,下乾上坤,象征“童泰”。上坤地,下乾天,天居地下,犹如天地、阴阳、上下交通融合,喻示“通泰”情状。全卦揭明只有上下交应、阴阳相融,才能导致事物“通泰”及和美昌盛的规律。
       《否》卦,下坤上乾,象征“否闭”。上乾天,下坤地,天居上地居下,犹如天地、阴阳、上下两不交合,喻示“否闭”情状。全卦揭示事物对立面之间不相应和、阴阳不合的情状,并指明转否致泰的途径。

       《同人》卦,下离上乾,象征“和同于人”。上乾天,下离火,天在上、火亦炎上,为两相亲和之象,喻示“和同于人”的情状。全卦揭示人们之间应以正道和睦共处的道理,与古代“大同”理想有相通之处。
       《大有》卦,下乾上离,象征“大获所有”。上离火,下乾天,火在天上,无处不照,喻示“大获所有”的情状。全卦揭明事物在昌盛富有之时,如何善处其时、长保所有的规律。
       《谦》卦,下艮上坤,象征“谦虚”。上坤地,下艮山,高山低处于地下,喻示“谦虚”的情状。全卦盛赞谦虚的美德,并指示人处“谦”之道以及通过“谦虚”获得吉善的义理。
       《豫》卦,下坤上震,象征“欢乐”。上震雷,下坤地,雷动地上、万物振奋,喻示“欢乐”情状。全卦揭示物情欢乐所寓含的意义,以及处“乐”应当适中、不可穷极欢乐的道理。
       《随》卦,下震上兑,象征“随从”。上兑泽,下震雷,大泽中响着雷声,泽随雷动,喻示“随从”情状。全卦展示事物当“随从”之时,无论人随己、己随人、下随上、上随下,均当遵循“从善”、“从正”的基本原则。
       《蛊》卦,下巽上艮,象征“拯弊治乱”。上艮山,下巽风,山下吹来大风,物被毁坏而待治,喻示“拯弊治乱”。全卦揭示事物出现弊乱之时,如何审慎拯治、拨乱反正的道理。
       《临》卦,下兑上坤,象征“监临”。上坤地,下兑泽,地居泽上,以高临下,喻示尊者“监临”卑者。全卦揭示“临物居上”的意义,“上统治下”,“尊统治卑”。
       《观》卦,下坤上巽,象征“观仰”。上巽风,下坤地,犹如风行地上,喻示万物通过“观仰”美善之物而皆受感化。全卦重在阐发观摹瞻仰美盛事物足以推行“教化”的道理。
       《噬嗑》卦,下震上离,象征“啮合”。上离火,下震雷,雷电交击,犹如动物口中上下“啮合”,喻示用刑罚罪应当有雷电之势。全卦大旨,以口中啮合食物譬喻,阐发“施用刑罚”的意义。
       《贲》卦,下离上艮,象征“文饰”。上艮山,下离火,犹如山下燃烧着火焰,山形更加焕彩增美,喻示“文饰”情状。全卦阐发事物之间相互文饰的规律,主张适如其分的装饰,崇尚朴素自然之美。
       《剥》卦,下坤上艮,象征“剥落”。上艮山,下坤地,犹如高山颓委地面,喻示事物被“剥落”。全卦揭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阳被阴剥落,正面因素为反面因素摧折的情状,指出剥极必复,顺势止剥的哲理。
       《复》卦,下震上坤,象征“回复”。上坤地,下震雷,震雷在地下微动,喻示阳气“回复”。全卦展示事物正气复转,生机更发的情状,指明“正道”复兴这一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无妄》卦,下震上乾,象征“不妄为”。上乾天,下震雷,雷声响彻天下,喻示万物敬畏都“不妄为”。全卦指出凡事均不妄为的道理,以及置身“无妄”之时的某些规律。

       《大畜》卦,下乾上艮,象征“大为畜聚”。上艮山,下乾天,犹如天被包涵在山中,喻示所畜聚者至大。全卦表明事物发展过程中,必须竭力畜聚刚健正气的道理。
       《颐》卦,下震上艮,象征“颐养”。上艮山,下震雷,山下响着震雷,下动上止,犹如口中嚼食,喻示进食以获“颐养”。全卦阐发事物养育其身的规律,并推赞养人、养贤、养天下的“颐养”盛德。
       《大过》卦,下巽上兑,象征“大为过甚”。上兑泽,下巽风,又为木,大泽淹没树木,喻示处境“大为过甚”的情状。全卦揭示事物的发展有时导致阳刚过甚,阴柔极弱的失常状态,指明善处“大过”的道理及拯治“大过”的规律。
       《坎》卦,上下皆坎,象征“重重险陷”。卦象拟取两水迭连流至,喻示“险陷”众多之义。全卦揭明谨慎行险,以及脱出险难,走向亨通的道理。
       《离》卦,上下皆离,象征“附着”。卦象拟取光明接连升起,悬附高空,喻示“附着”之义。全卦阐明事物往往需要附着于一定的环境、条件而存在的道理。
       《咸》卦,下艮上兑,象征“交感”。上兑泽,下艮山,犹如山上有大泽,山泽气息相通,喻示“交感”情状。全卦揭明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不可或缺的交互感应的规律。
       《恒》卦,下巽上震,象征“恒久”。上震雷,下巽风,雷发风行,两者常相交助,喻示物情“恒久”之义。全卦揭明事物“居久守恒”的道理。
       《遁》卦,下艮上乾,象征“退避”。上乾天,下艮山,高天下面立着大山,犹如天远避山,喻示“退避”情状。全卦揭示事物的发展受阻时,必须暂行退避,以待来日振兴复盛。
       《大壮》卦,下乾上震,象征“大为强盛”。上震雷,下乾天,天上雷声震响,刚强威盛,喻示“大为强盛”之义。全卦褒赞“大壮”为事物发展的美好阶段,又指出如何善葆“盛壮”的道理。
       《晋》卦,下坤上离,象征“晋长”。上离日,下坤地,日出地上,喻示“晋长”之义。全卦揭明事物顺势晋长的途径及规律。
       《明夷》卦,下离上坤,象征“光明殒伤”。上坤地,下离日,日落地下,喻示“光明损伤”之义。全卦揭示政治昏暗、光明泯灭之世的情状,赞美君子自晦其明、守正不移的品质。
       《家人》卦,下离上巽,象征“一家人”。上巽风,下离火,犹如风自火的燃烧而生出,自内延外,喻示“一家人”之事也能蔓延而影响社会风化。全卦展示在不同背景、条件下的治家之道。
       《睽》卦,下兑上离,象征“乖背暌违”。上离火,下兑泽,火炎上,泽润下,两者违行,喻示事物相互睽背的情状。全卦重在阐明如何化睽为合的道理。
       《蹇》卦,下艮上坎,象征“蹇难”。上坎水,下艮山,高山上有恶水,喻示路艰难行。全卦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曲折不顺的情状,指明济涉蹇难的可行之道。
       《解》卦,下坎上震,象征“舒解”。上震雷,下坎水,雷雨兴起,草木萌发,喻示“舒解”情状。全卦表明事物在特定条件下,必须通过去患、舒险、解难,才能安宁平和。
       《损》卦,下兑上艮,象征“减损”。上艮山,下兑泽,山下有深泽,犹如泽自损以增山高,喻示“减损”之义。全卦揭示有时必须在某个方面作一定的减损,才能获益,并侧重指出损下益上的道理。
       《益》卦,下震上巽,象征“增益”。上巽风,下震雷,震雷奋响,风声交助,喻示“增益”情状。全卦揭示事物有时必须获得增益的道理,侧重“损上益下”之义。
       《夬》卦,下乾上兑,象征“决断”。上兑泽,下乾天,犹如泽中水汽升腾于天,决然降雨,喻示“决断”的情状。全卦从阴阳矛盾激化的角度,揭示阳刚应对决裁阴柔,亦即君子应当清楚小人,正气应当压到邪气的道理。
       《姤》卦,下巽上乾,象征“相遇”。上乾天,下巽风,天下吹行着和风,无物不遇,喻示“相遇”情状。全卦揭明事物之间阴阳遇合的规律,并极力否定不正当、不合理的求遇之道。
       《萃》卦,下坤上兑,象征“会聚”。上兑泽,下坤地,泽居地上,水潦归汇,喻示“会聚”情状。全卦揭示事物相为会聚的道理。
       《升》卦,下巽上坤,象征“上升”。上坤地,下巽风,又为木,地中生出树木,节节向上,喻示“上升”之义。全卦指明事物顺势上升,积小成大的道理。
       《困》卦,下坎上兑,象征“困穷”。上兑泽,下坎水,犹如水竭于下,泽面干涸,喻示“困穷”情状。全卦揭明如何善处困苦穷厄之时的道理。
       《井》卦,下巽上坎,象征“水井”。上坎水,下巽风,又为木,树木上端有水分渗出,犹如井水被汲引而上,喻示“井”象。全卦把井人格化,通过展示水井养人的种种美德,喻君子时时刻刻均应当修美自身、惠物无穷。
       《革》卦,下离上兑,象征“变革”。上兑泽,下离火,泽中燃烧着烈火,犹如水泊讲变为桑田,喻示“变革”情状。全卦揭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亟待变更、改革的道理,并指出处变革之时的某些规律。
       《鼎》卦,下巽上离,象征“鼎器”。上离火,下巽风,又为木,木上烧着火焰,犹如用鼎煮食物,喻示“鼎器”之象。全卦借鼎煮物、化生为熟的功用,譬喻事物调剂成新之理,侧重体现行使权力经济天下、自新新人的意义。
       《震》卦,上下皆震,象征“雷动”。卦象拟取巨雷叠连轰响,喻示“雷动”之义。全卦揭示事物由于受震动而恐惧谨慎,可以获得亨通的道理。
       《艮》卦,上下皆艮,象征“抑止”。卦象拟取两山重叠、屹立不动,喻示“抑止”之义。全卦揭示抑止邪恶妄欲的道理。
       《渐》卦,下艮上巽,象征“渐进”。上巽木,下艮山,山上有树木,渐渐高大,喻示“渐进”之义。全卦阐明事物发展过程中循序渐进的道理。
       《归妹》卦,下兑上震,象征“嫁出少女”。上震雷动,下兑泽悦,大泽上响着震雷,欣悦而动,喻示“嫁出少女”的欢愉情状。全卦以嫁女譬喻,揭明阴当以阳为归宿,则天地得以和合,万物得以繁殖的道理。
       《丰》卦,下离上震,象征“丰大”。上震雷,下离火、电光,雷震和电光一齐到来,喻示威明之德“丰大”。全卦揭示事物丰盛硕大的道理,以及求丰、处丰、保丰的某些规律。
       《旅》卦,下艮上离,象征“行旅”。上离火,下艮山,山上燃烧着火,火势流行不止,喻示“行旅”情状。全卦展示羁旅居外的不同处境,揭明正确的处旅之道。
       《巽》卦,上下皆巽,象征“顺从”。卦象拟取和风连连相随,喻示“顺从”情状。全卦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相为顺从的规律,强调阴顺阳、卑顺尊等方面义理。
       《兑》卦,上下皆兑,象征“欣悦”。卦象拟取两泽并连,交相浸润,喻示物情“欣悦”之义。全卦揭明事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出现的欣悦情状,以及正确处悦的道理。
       《涣》卦,下坎上巽,象征“涣散”。上巽风,下坎水,风行水面,涟漪泛起,喻示“涣散”情状。全卦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展示事物在发展的特定状态中,涣散与聚合相互依存的关系。
       《节》卦,下兑上坎,象征“节制”。上坎水,下兑泽,沼泽上有水,水量有限,喻示“节制”情状。全卦揭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时必须适当节制的道理。
       《中孚》卦,下兑上巽,象征“中心诚信”。上巽风,下兑泽,泽上吹拂着和风,和顺欣悦,喻示“中心诚信”的情状。全卦展示物情笃诚信实的意义,以及处诚的要领。
       《小过》卦,下艮上震,象征“小有过越”。上震雷,下艮山,雷声在山顶奋响,声势稍为过常,喻示“小有过越”的情状。全卦揭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时柔小,寻常之处应对稍为过越的道理。
       《既济》卦,下离上坎,象征“事已成”。上坎水,下离火,火在水下烧,煮成食物,喻示“事已成”的情状。全卦揭示在诸事皆成之际,如何守成的道理。
       《未济》卦,下坎上离,象征“事未成”。上离火,下坎水,火在水上烧,难以煮物,喻示“事未成”的情状。全卦揭示在诸事未成之际,如何审慎促使其成,化未济为既济的道理。

八、心得体会
       本周,对阴阳和八卦有些感觉,对那些场境有些感觉。把自己放在那个时候的那个场景里头,站在这样的一片天地里头,天是这个样子的……地是这个样子的……刮风了,风刮起来是这样的……打雷了,天上地下、远处近处是这样的……还有火啊,水,山,泽……把这些阴气阳气运动着的感觉归到卦上,它用三条线这样表达,是这个样子。找到些感觉。再来画一画,那一笔一笔的画起来,心里有一种,大概可以叫做庄重。八卦图的感觉还不多,只是很好奇那个排列,震四巽五,它会走到那里就换一个方向,这个挺神奇的。看讲解说叫太极线,不太知道这个操作是什么意思,又觉得它有点意思,哈哈。我再看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18: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阅读《周易入门》第八、九、十章(第十章可不看,以免分散精力,误入算卦的歧途)。

一、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及其意义
      (一)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
       上经: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
       下经:咸 恒 遁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益 夬 姤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震 艮 渐 归妹 丰 旅 巽 兑 涣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二)相承的寓意
       上经:天地(乾坤),氤氲间万物初生(屯)。初生,必蒙昧无知(蒙)。养育,需待饮食(蒙)。饮食问题,必有所争讼(讼)。争讼,必要依靠众人力量(师)。决出胜负,选择比辅对象(比)。比辅,则有畜集(小畜)。有所畜聚,必要循礼小心行走(履)。循礼,则通泰(泰)。不可能终久通泰(否)。不可能终久否闭(同人)。与人和同,外物归附(大有)。大有之时不能盈满骄傲(谦)。既有且谦,则欢乐(豫)。共相欢乐,必有人从(随)。喜悦随从于人必有所用事,拯弊治乱(蛊)。拯弊治乱功业盛大,高居要职(临)。尊高盛大受人观仰(观)。观仰感化后,人类上下融合(噬嗑)。不草草相合,加以文饰(贲)。过分文饰,必消剥穷尽(剥)。不可能终久穷尽,上剥尽则尽归于下,回复(复)。回复正道不妄为(无妄)。不妄为而大量畜集(大畜)。大为畜集可施用于颐养(颐)。大量充足有余的颐养,以促振兴(大过)。长久过甚,必有危险(坎)。遇险须有所凭依附着,以得援助脱险(离)。
       下经:男女交感(咸)。男女夫妇的道理恒在(恒)。不可能长久安居于一个处所(遁)。不可能终久退避,必将重新振兴(大壮)。不可能长久安守盛壮而无所进取(晋)。进长而有所损害(明夷)。在外受损而归求家庭慰藉(家人)。家庭发展道路穷困,产生乖背暌违(睽)。相互乖违而蹇难(蹇)。不可能长久蹇难(解)。舒解过程中必有减损(损)。自我减损施益他人,必然也受人增益(益)。增益不止必将满盈流溃,需断然决除(夬)。决断清楚邪恶必有所喜遇(姤)。相遇,群体会聚(萃)。会聚而可共同上进(升)。上升不止必然要穷困(困)。穷困于上必然要返归于下,以求安居(井)。历久必污,变革整治(革)。变革显著者,化生为熟(鼎)。主持鼎器,权威雷动(震)。不可长久震动,需适当抑止(艮)。不可能抑止太久,须继续前进(渐)。渐进必要寻找归依(归妹)。获得依归必发展丰大(丰)。丰大穷极必失安居之所(旅)。行旅无容身之所,顺从他人进入客居(巽)。顺从而进适宜据说,心中欣悦(兑)。欣悦而推散其所悦(涣)。不可能无节制的涣散(节)。有所节制,当用诚信守持美德(中孚)。坚守诚信需稍为过分果决地履行诺言(小过)。美善有所过越,办事必能成功(既济)。发展无穷,成功之后又将有未成(未济)。
        晋,韩康伯:“《序卦》之所明,非《易》之所蕴也。”
       《连山》中六十四卦以《艮》卦居首。《归藏》中六十四卦以《坤》卦居首。秦汉后流传的各本,卦序不同,或便于占筮记诵卦形/阐说讲者自身思想。
      (三)首尾的意义
       《乾》、《坤》为首:万物开创成长,本于强健阳刚元气和宽舒阴柔元气,开拓事业也须效法此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和厚德载物的柔顺精神。
       《既济》、《未济》居末:事物发展既没有完全成功、也没有完全穷尽的时候,当牢记成功是相对的,未成是时时伴随前进而存在的,成功之后当以未成为新的起点,任何时候都要努力进取。

二、《乾》、《坤》,《周易》的门户
      (一)《乾》六爻皆阳。
       卦辞:乾,元,亨,利,贞。

       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文辞: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传》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传》
       《大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小象传》: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传》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居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亨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也。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惟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元:甲骨文二,即人,世人),表示人之上的混沌太空。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天地之始,混沌太初。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儿”。在古籍中,“”和“”都有时空上起始、最初的意思:“”侧重于抽象、整体的起始;“”侧重于个体、具象的起始。古籍有时将“”与“”相互假借。

亨:”与“”本同源,后转注成两个不同的字。,甲骨文像祭祖的庙宇。金文、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篆文庙宇倒写的,表示阴间),强调贡奉给阴间祖先受用。造字本义:动词,在祖庙摆放祭品供神灵祖先受用。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化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化成“了”

利:,甲骨文禾,庄稼),像是用刀收割庄稼,镰刀与庄稼之间的两点,表示振落的庄稼籽实。有的甲骨文省去两点。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快刀收割庄稼

贞:”是“”的本字。,甲骨文卜,神杖鼎,祭祀的神器),表示用神鼎占卜。有的甲骨文假借“”代替“”。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鼎”写成“貝”造字本义:动词,在神鼎上祭拜占卜,察看神迹。隶化后楷书继承篆文字。《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贞”,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当“”的“察看神迹”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另造“”代替。


      (二)、《》六爻皆阴
       卦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大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爻辞、《小象传》:
       初六  履霜,坚冰至。
                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  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  括囊,无咎无誉。
                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  黄裳,元吉。
                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用六  用六,利永贞。
                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文言传》: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三)、门户
       两卦,纯阳、纯阴。《系辞上传》“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两大力量的相互作用,是宇宙间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
       其中体现的阴爻阳爻特征,爻位发展规律,刚柔变化情状,为六十四卦所共通。

三、《周易》之于占筮
      (一)、先秦时期的占筮渊源
       卜,用龟甲或兽骨,将之灼钻穿洞,视洞沿的裂纹形状占断吉凶,随卜将结果刻写其上,没有预先编定卜辞。
       筮,用五十根蓍草,演算出卦形,根据所得之卦的卦象和卦爻辞来判断吉凶。
       占卦者并非绝对以所筮得卦爻辞的吉凶为准,而是根据自己对事件的分析并参照卦爻辞内容作出自己认为满意的解释。
      (二)、《周易》占筮的程序及方法
       《系辞上传》“大衍之数”章节:“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闺,五岁再闺,故再扐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一变,二变,三变,三变成一爻,十八变成一卦,依卦类推的法式。
      (三)、筮法的发展及其流变
       西汉焦赣《易林》筮法(按每卦均可变为六十四卦其中一卦的规律,排成4096种卦变次序,逐一附上“林辞”,供摄蓍四营后作占断之用)
       西汉京房筮法(金钱代蓍法;将五行、天干、地支与六十四卦的爻位相配,使筮法复杂化)
       北宋邵康节“梅花易数”
       个人观感:筮法,为无形提供一个处,让它有个地方安置,借以言说。其理在道。

四、心得体会
       《乾》、《坤》两卦之纯阳纯阴,这变化放在一起来感受,给我的冲击好大好大。很久没遇上这么大强度的冲击了,很是涣散了几天。可以多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5 10: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周  阅读《周易入门》第十一、十二、十三章(重点体会下太极图,认真对待第十三章)

一、太极图
       古代所传太极图图式众多,影响最大的有两种:天地自然之图、周子太极图。
       1、天地自然之图(也称先天太极图/太极真图,简称先天图/太极图,俗称双鱼图)
            (画完发现,是站在一个方向看的。要转起来看哦。)
            外呈圆体,内作黑白“双鱼”合抱状。
            清,胡渭《易图明辨》广采旧说,解释含义:圆环包裹的一圈为太极;黑白互回之体,黑为阴,白为阳;阴起于南盛于北,阳起于北盛于南,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故盛阳中一黑点,盛阴中一白点;正南乾卦,东南兑卦,正东离卦,东北震卦,西南巽卦,正西坎卦,西北艮卦,正北坤卦。
            杭辛齐《易楔》“可谓之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图。……惟学者宜详究其义理,因名责实,而求真谛。”
       2、周子太极图
            北宋,周敦颐,并行于《太极图说》,旨在展示“太极”生阴阳,阴阳参合“五行”而生成男女、万物的衍化模式。是宋明理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
            
          《太极图说》(原文)
                  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金、木、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行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焉。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二、流传阶段

       1、两汉魏晋南北朝《易》学
            西汉,四个主要流派:训诂举大谊(根据先秦《易》说,训释六十四卦大义,七家代表)、阴阳候灾变(用《周易》原理解释自然灾异和社会事变,四家代表)、章句守师说(循朝廷学官所立经师传授之学治《易》,四家代表)、《十翼》解经意(民间私学传授经说,专取《十翼》解说六十四卦)。代表人物,丁宽、孟喜、京房、费直。
            东汉,四派:为费氏《易》作章句、合京房费氏之学而统化之、治孟喜《易》学又杂用《周易参同契》的纳甲术为说、专治京氏《易》。代表人物,郑玄、荀爽、虞翻。
            魏晋南北朝,重大变化:两汉象数《易》学渐衰。代表,王弼《易注》,特点:扫象数,阐哲理;改定《周易》经传体例。
       2、唐代《易》学
            主流,以孔颖达《周易正义》为代表。
            支流,以李鼎祚《周易集解》为代表。
       3、宋代《易》学
            图书之学。五代末宋初陈抟开端,以《先天图》、《后天图》、《河图》、《洛书》为说,《易》学研究别开生路。后传刘牧、邵雍、
            专阐儒理。北宋胡瑗、程颐。后朱熹全盘接受,并采纳图书之学,全面推广。
            以史证《易》。南宋李光、杨万里,援引历代史实作印证。
       4、元明清《易》学
            大体在汉、宋两大流派基础上衍申开拓。清修《四库全书》,概括先秦以来《易》学发展为“两派六宗”(象数、义理两派)。近人吴承仕“名物为象数所依,象数为义理而设”。
       5、现当代《易》学
            辛亥革命后,研究趋势继承前人象数、义理,更注重接受当代科学理论,从新角度探讨。代表人物,杭辛齐、尚秉和。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周易》,与通行本不同。

三、研究方法
       1、从源溯流(熟读经传、明其大义,结合考明《左传》、《国语》所载古筮例,了解先秦《易》学大体轮廓;研读汉魏古注,荐李鼎祚《周易集解》所存最多;观览六朝、隋、唐各家义疏,孔颖达《周易正义》;参考宋元以来各家经说,荐朱熹《周易本义》等;强调研读古注,分清主次,最重要的三部,《周易集解》,《周易正义》,《周易本义》
       2、强干弱枝(源本象数,发为义理。以象数、义理为主干,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数及至现代科学属于枝附。抓住主干,明辨枝附的取舍);
       3、以传解经(《十翼》旨在阐发经义,是现存最早的先秦时期系统论《易》专著,是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4、抓住“象征”特色(前人讲象数不离义理,叙义理不废象数,象理结合);
       5、掌握前代《易》例(必须尽可能掌握前人总结的《易》学条例,如六爻居位特征、乘承比应关系、卦时、卦主、中正等规律);
       6、注意有关考古资料(结合考古学界发现的资料,细密辨析经传本来面目及《易》学史研究中的各方面问题,如《帛书周易》);
       7、重视多学科比较研究(重视与其他学科和课题相互贯通的比较研究,如经传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美学价值、文字音韵学价值及对现当代科技的启示等);
       8、吸收国外《易》学研究成果(吸收国外汉学者研究成果的可取因素)。

四、心得体会
       上周说那纯阳纯阴,根本末……纯阳,根(混沌),本(刚,健),末(纯阴,根(混沌),本(顺,韧),末(载,养
       这周读太极图,读几千年来流传的脉络,读学习方法,感觉还挺旷大的,天地人一样的什么。特别是这个学习方法,好学者好系统哦,上下左右,溯源、旁听……一个挺突出的感受就是,严谨治学,为了学古以致今之用。好好学,好好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3 21: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周  结合三周所得,用心整理论证自己将要使用的学习方法,并讨论一下下述规则的合理性(或者不合理性),目标:初识《周易》义理,为象数留出接口。

一、初步整理我的学习方法
学习《周易》,通过查证字词获得体会,参考资料中的讲解,结合生活作消化。
记录要点,目前准备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字(尽量还原卦辞中每个字的原始场境,作相应场境本身的体会,各个之中);
2、义(这些场境合起来,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进程);
3、理(在这样的进程中,有什么道理可循);
4、消化过程/阶段性之用(背卦爻辞,生活中运用)。

二、活动规则的理
这次提出的活动规则,试着分析一下看——
根:学习生活浑而为一;
本:学习团体,人人参与,对人对己负责;
末:读书会成员分六个小组,每组轮值组长检查大家每日的学习进度,每组值日一天负责群讨论分享。
学习与生活,思与行,结合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00: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某个事儿画了一卦,学着用卦爻辞来解读,结果——算了这事儿没搞头。
这个解的过程,好厉害!那感觉就像…神,咻地贯穿。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00: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画完写完之后吧,发现一个问题——初六说的志的事儿,随着这个进程,后面到哪里去了?

和筹策的事儿是一个事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6 20:27: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神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8 18: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周 乾坤两卦
乾卦
卦辞:乾 元,亨,利,贞。
《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大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爻辞(结合小象传):
初九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德施普也)
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反复道也)
九四 或跃在渊,无咎。(进无咎也)
九五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大人造也)
上九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 见群龙无首,吉。(天德不可为首也)

坤卦
卦辞:坤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往,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大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爻辞(小象传):
初六 履霜,坚冰至。(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 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 括囊,无咎无誉。(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 黄裳,元吉。(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用六 用六,利永贞。(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字——
乾 qian2: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气”的变形,表示蒸汽。乾,籀文的省略,表示日出火,炎热气,蒸汽),表示烈日里水汽蒸发。有的籀文误将“气”写成“乞”。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烈日如火,水汽蒸发,空气燥热而缺少水分。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朝”写成。在道家古老的阴阳观念中,天为阳,称作“乾”;地为阴,称作“坤”。

元 yuan2:甲骨文二,即人,世人),表示人之上的混沌太空。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天地之始,混沌太初。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儿”。在古籍中,“元”和“原”都有时空上起始、最初的意思:“元”侧重于抽象、整体的起始;“原”侧重于个体、具象的起始。古籍有时将“元”与“原”相互假借。

亨 heng1:”与“”本同源,后转注成两个不同的字。,甲骨文像祭祖的庙宇。金文、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篆文庙宇倒写的,表示阴间),强调贡奉给阴间祖先受用。造字本义:动词,在祖庙摆放祭品供神灵祖先受用。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化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化成“了”

利 li4:,甲骨文禾,庄稼),像是用刀收割庄稼,镰刀与庄稼之间的两点,表示振落的庄稼籽实。有的甲骨文省去两点。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快刀收割庄稼

之 zhi1:之,甲骨文是指事字,在“止”)下面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脚踏大地。造字本义:动词,足履平地,徒步前往。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严重变形。楷书承续隶书字形,“止”形消失。古汉字中的人称来源,体现了古人的自我中心意识:脸部的正中央为“自”(鼻子,第一人称),脸部的下边为“而”(颌须,第二人称),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脚板,第三人称);同样,威猛的武器为“我”(大戌,第一人称),而只用于短程集发的弓弩为“尔”(排箭,第二人称)。

贞 zhen1:”是“”的本字。,甲骨文卜,神杖鼎,祭祀的神器),表示用神鼎占卜。有的甲骨文假借“”代替“”。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鼎”写成“貝”造字本义:动词,在神鼎上祭拜占卜,察看神迹。隶化后楷书继承篆文字。《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贞”,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当“”的“察看神迹”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另造“”代替。

坤 kun1: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神”的本字。坤,篆文土,大地申,神),表示地神。造字本义:名词,地神,与阳性的上天相对的阴性大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牝 pin4:,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妣”的省略,表示女性,通常指生育过的妇女。牝,甲骨文匕,,女性牛,牲口),表示母牛。甲骨文时代的古人重视对动物的驯养繁殖,因此对动物的性别敏感,定义也相当细致准确,如“匕羊”为母羊;“匕牛”为母牛;“匕虎”为母虎。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母兽,雌性的动物。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牛”写成,失去牛的一对尖角形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匕”写成。因牛体庞力大,助益农耕,且天性仁慈,古人对牛特别厚爱。公牛为“牡”;母牛为“牝”;专门用于祭祀牺牲的小公牛为“特”。


君 jun1:的本字。,甲骨文手执权杖口,命令),表示握权执政,管理事务。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手和权杖连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发号施令,执政治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人称开创缔枝为巢时代的首领为;称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为;称文治天下的智慧首领为;称头戴金冠的至上王者为”。

子 zi3:子,甲骨文像一幅幼儿的线描,画出了幼儿的脑袋、头发、两脚。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像幼儿两脚被裹在襁褓里,露出脑袋,挥动两臂。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综合甲骨文和甲骨文的字形。有的籀文像坐在凳子上的小孩,挥动着两手造字本义:名词,包裹在襁褓中挥动两臂、尚不能独立的幼儿隶书淡化了篆文字形中襁褓婴儿的两手形象。厶”,是头部朝下、尚未出生的神秘胎儿;“了”是刚出生的、性别确然可辨的幼婴;“子”是挥动两臂、两腿包裹在襁褓中、尚不能独立活动的幼儿;“大”是顶天立地的成年人;“人”是双手采摘或在地里忙活的劳动者。

有 you3:的本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手张开,有所抓持。当又”的“持有”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肉”另造“有”代替,突出“手持肉食”的本义。远古时代肉食是生存资料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古人因此以“持肉”借代为“持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持肉食。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又”写成

攸 you1:,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抓持。攸,甲骨文人,老者木棍,手杖又,抓),表示老人拄杖而行。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棍杖写成“卜”。有的金文加“水”(沟、溪、河),表示老人拄杖小心过河。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一竖简体篆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突出了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慢行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当“”的“拄杖小心过河”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另造“”代替。

往 wang3:㞷”是“往”的本字。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贤明之君。往,甲骨文之,前行、投奔王,贤君),表示投奔贤君。有的甲骨文将“王”写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简写成类似“屮”形的。有的金文将“王”写成。当“㞷”成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彳”(前行)另造“往”代替,表示朝某地“前行投奔”。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一心一意投奔贤明之君,归附安乐之国。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由“止”与“王”合写的“㞷”简写成“主”。古籍多以“往”代替“㞷”。时间逝去为“往”;远古时代为“昔”。

先 xian1:先”是“兟”的本字。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迁”的本字,表示移动。先,甲骨文之,即,借代腿脚人,是“千”的省略,亦即“迁”的省略,移动),表示抢在他人之前到达。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抢在他人之前到达。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之”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儿”。古籍多以“先”代替“兟”。


迷 mi2:,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眯”的省略,表示看不清。迷,侯马盟书辵,行进米,的省略,半睁眼睛,看不清)。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辨不清前进的方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后 hou4:”是“後”的本字。,甲骨文糸,捆绑止,即,脚),表示双脚被捆绑,步幅极小。当“”成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彳”(行进)另造“後”代替,表示系足而行。金文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再加“止”(趾,行进),强调系足行进的含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字本义:动词,双脚被捆绑的战俘或奴隶,缓慢而不情愿地跟着前面的押送者。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後”代替“”。《汉字简化方案》用“后”合并代替“後”。

得 de2:得,甲骨文手,拾贝,最原始货币),表示拾贝。有的甲骨文(行进),表示古代中原人长途跋涉到湖海之滨寻觅和拾捡贝壳。金文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籀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有的篆文加“彳”,同时误将籀文字形中的的“贝”写成“见”造字本义:动词,捡到贝壳,喜获财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远行拾获海贝为“得”;远行深山采集有所收获为“遂”。

主 zhu3:主”是“柱”的本字。主,甲骨文较小的方榫插在较大的方孔木,房柱),表示凿出了方孔、可以榫接横梁的房柱。有的甲骨文将方孔方榫的简化成。有的甲骨文则将“木”省略成。金文误将简体甲骨文字形中表示“木”的写成“土”,导致“木”形消失。金文异体字另造会义字,表示造屋(“宀”)的柱梁(“才”)。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支撑屋架的核心房柱,即顶梁柱。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写成“王”,导致“柱”形消失。当“主”的“房柱”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木”另造“柱”代替。

西 xi1:西,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用绳带缠绕的、装行李的囊袋。有的甲骨文将缠绕的绳带简化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画出了袋子的提手。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将籀文字形中表示袋子提手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女性装行李的囊袋隶书承续金文字形。有的隶书严重变形,将籀文字形中表示提手的写成,将籀文字形中表示囊袋形状的写成古人称男子肩扛的行囊为“东”,称女子手提的行囊为“西”

南 nan2:”是“”的本字;而“”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简体甲骨文字形对“”的误写。,甲骨文像系挂的绳结舟,木船),表示用于水上祭祀、系吊于舟中的小鼓。繁体甲骨文“喃”加“口”(说唱),强调水上祭祀时以小鼓伴奏的说、唱、颂、念。有的甲骨文误将“舟”简化成“凡”,并以“”兼作声旁。有的甲骨文将舟形写成。金文在甲骨文字形基础上加“卜”(棍棒、鼓槌),写成混合结构,表示用鼓槌敲击舟鼓。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导致“”形(“舟”形)消失。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流行于闽越水域的船上吊鼓,祭祀时用来伴奏巫师的说、唱、颂、念。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绳结形状“屮”简化成“十”,绳结形状消失。

朋 peng2:,甲骨文像两串玉串系在同一根绳子上,形成更大的一挂玉串。古代货币单位,以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以同音的象形字“”代替两串玉的“”,以并列的羽毛强调并列含义。造字本义:系在一起的两挂玉串。隶书在篆文在篆文字形基础上有所变形,将篆文简化成两个“月”。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中多以“朋”代替“倗”。

东 dong1:東,甲骨文是象形字典,字形像在包囊上纵横交叉地捆绑,与“束”(包囊)是同源字。古人将行李用一块布包扎在一根便于肩扛的木棍上,成为“橐”。有的甲骨文简化绑带形象,将交叉捆绑的简化成一横指事符号。有的甲骨文像大的包囊里装着小包囊。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古人出门远行时携带的、用布和木棍包扎成的行囊。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木”简化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利用草书字形进行整体简化。古人称男子肩扛的行囊为“東”,称女子手提的行囊为“西”

北 bei3:“北”是“背”的本字。北,甲骨文方向朝左的人方向朝右的人),表示两个人朝相反的方向站立。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两人相逆反,相违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方向朝左的“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方向朝右的“人”写成“匕”。当“北”的“相背”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月”(肉,身体)另造“背”代替。由于古代天子上朝时面朝南方,因此称背所朝的方向为“北”。

丧 sang4:,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养蚕的树。丧,甲骨文桑,养蚕的树众多),表示桑树上众多蚕虫蚕食桑叶。造字本义:动词,满树蚕虫将桑树的叶子吃光金文有所变形,将甲骨文字形中形写成,同时加,强调消失的含义。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形消失。隶书进一步变形,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衣字底”。《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丧”,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两个“口”简化成两点

吉 ji2: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上古帝王或诸侯在隆重仪式上使用的玉牌礼器,刻有祥瑞图案或祝福文字。吉,甲骨文圭,刻有祥瑞图案或祝福文字的玉牌礼器口,说话、祝祷),表示手持玉圭礼器向上苍和禇神赞颂和祝祷。有的甲骨文误将上尖下窄、便于持握的圭形,写成两个形似“士”字的字形。有的甲骨文误将写成不知所云的。简体甲骨文将两个形似“士”的写成明确的两个“士”,并将两个“士”的省略成一个“士”。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天子与诸侯手持玉圭礼器向上苍和禇神赞颂和祝祷祈求国泰民安,百业呈祥


卦辞语义——
烈日如火,水汽蒸发,空气燥热而缺少水分    混沌太初之起始,上升/下沉正在发生;在祖庙供祭品以奉神灵祖先;快刀收割庄稼;在神鼎上祭拜占卜、察看神迹。
(乾,是这样的感觉,上有烈日,水汽蒸发升腾,空气燥热,感觉一切都似乎有些轻飘飘。这里,混沌将分,清气正在上扬,一系列循环即将开始;在祖庙虔诚供奉祖先神灵,习祖遗训;在田地,快刀收割庄稼,带回粮食;在神鼎上,细细察看神迹,以资运筹。)

与阳性上天相对之阴性大地    混沌太初之起始,上升/下沉正在发生;在祖庙供祭品以奉神灵祖先;快刀收割庄稼,母马行地,徒步前往神鼎上祭拜占卜、察看神迹。智慧首领、襁褓中的幼儿,手持肉食,拄杖慢行、一心一意投奔贤明之君,抢在他人之前到达则辨不清方向;如战俘般缓慢被押送则捡到贝壳,屋架中的核心房柱,快刀收割庄稼。女性行囊袋,祭祀伴奏用的闽越水域的船上吊鼓,捡到贝壳,系在一起的两挂玉串。男子肩扛的行囊,相逆反、违背,桑叶被满树蚕虫吃光,系在一起的两挂玉串。婚娶,在一个屋檐下过日子;在神鼎上占卜,察看神迹;天子、诸侯手持玉圭向上苍、神灵赞颂祝祷。
(坤,是这样的感觉,下踩大地,传来的是厚实,浑重,和细细的润,它们携带着很多信息涌来。这里,混沌将分,浊气正在下沉,一系列循环即将开始;在祖庙虔诚供奉祖先神灵,习祖遗训;母马徒步行地,前往祭祀神鼎察看神迹。婴儿之气的智慧首领,手持肉食,拄杖慢行或奔投贤明之主。抢在他人之前到达,辨不清前进方向;缓慢地被押送前进,获合于顶梁柱。女子的手提行囊,伴奏之鼓,得系一起的两挂玉串;男性的肩扛行囊,两人相背,桑叶被蚕食吃光。建房娶妻成家,于大鼎之上细细察看神迹,天子诸侯向上苍诸神祝祷。)

两卦义理——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原生创始,亨通顺畅,祥和有益,贞正坚固。潜龙(德而隐),见龙(德而正中),乾乾夕惕之龙(进德修业),或在之龙(进退,欲及时),飞龙(圣人作),亢龙(无位无民无辅)。乾元用九,群龙无首,天下治。
大哉乾元!
       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生成万物,元始亨通,像雌马一样守持正固。争先居首而迷,随后得主。履霜(坚冰至),直方大(正义德不孤),含章(无成有终),括囊(无咎无誉),黄裳(元吉),龙战于野(阴极阳生)。用六,利永贞。至哉坤元!


心得体会——
1、关于乾坤之感。
     乾,刚健,进,无时无刻。那是一种什么也没有、但浓度很高的气氛。沉进去,这气氛中无形的强度和紧密度,让人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乃至产生窒息感。哦,这是因为我站住了。它就是这样的,不止息的氛围,人要干点什么。
     坤,一体会它,那光脚踩地的感受就一次又一次地莅临。那是一种有时空的感觉。有过去、有未来,更有着现在。过去和未来以光影陆离的样式闪现;现在呢,有温度,有湿度,有深度,有厚度,有大小……有传导,意思是都连着的,丰厚肥沃。它就是这样的,这里有无穷的资源。
     它们,合起来,让我浑身发麻。最初体会乾坤,是一种紊乱,涣散;现在,是一种在上臂和肩胛骨附近发源,涟漪般蔓延开来的麻。
2、关于人。
     人,乾坤;人与人,仁德。这个这个……无法言语。

背诵——
已发群内。

每日学习记录——
周一,画卦。每次画卦总会惊到,那个反的,待冲破/放下一个框架的感觉。
周二,群内分享心得,查字,背乾坤卦辞。
周三,查字,部分直译。
周四,体会卦辞。
周五,熟读卦爻辞,彖传,象传,文言传,继续体会乾坤。
周六,完成义理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30 22: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木 发表于 2020-3-30 20:19
今天趁堵得恼火的时候,填了个表。嘿嘿,那个,打水的井。水,桶,覆、汲,旧井,惊了一跳。

同卦

点评

握爪~~~  发表于 2020-3-30 2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31 11: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爻调整后形成的全部卦象,这个还没整明白?

点评

没有哇。  发表于 2020-3-31 1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5:06 , Processed in 1.145678 second(s), 17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