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黑河女

黑河女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7 21: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8-24 23:57 编辑

第二节 养志法灵龟 第二周背诵与译文

一、原文与译文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人之所以要养志,是因为心气之思气不能在人与万物之间畅通往来。要知道想去做什么(要满足的心念),志(心之所向)要安住在心里并且还要始终把它放在心坎上。所谓的志,是欲望的使者。人想要满足的欲望太多心就会散开,无法处于复命的状态,这样人的志气就会变弱,而不坚定。因此,心气统一(载营魄抱一)就不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犹豫不定、纠结矛盾(要满足的欲望太多,不知道真的是哪一个)。不在各种欲望之间纠结矛盾(纠结矛盾是在内耗)那么志气也就不会变弱,志气不会变弱,那么人的思虑就能通达万物之理而没有阻碍(想到定能生慧,想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通达万物之理则心气和顺畅通(上通神,下通物,一个活的葫芦),心气和顺畅通没有阻碍那么气就不会在心中乱窜走错道,也就不会有邪气在胸中让人烦躁不安,因此从内部来说和通会使人心气得以滋养,从外部来说可以驾驭人与万物。所以说养志气能使一个人的心在神与万物之间畅通无阻,让人能从本质上去辨识和明白世间人与万物。
       要想把这种想要明白的想法用在有关人的工作方面,一定要知道他们养的什么样的志气。知道一个人的气是丰沛还是衰弱的,然后才能知道怎么使他的志气得以培育,严谨地察看一个人安于何道(想要做成什么事情让自己安宁,也就是一个人德性大小),从而知道他的能力大小。
       志气衰弱,那么心气就会飘散,心气飘散,那么心与万物之间就会不畅通有阻碍,思虑不通达,志气(心之所向)和意念(心之所想)就不结实不稳固,志气和意念的力量不够,应对起来也就不能够掌控,应对起来是失控的、手忙脚乱的,那么志气也就没有了心就是虚的(没有信心了,没有心气了)。一个人没有了志气没有了心气,那么也就没有了魂魄,与神失联了。没有了心神,人就会恍恍惚惚;恍惚,那么对人与万物都无法辨别明晓了,无法与万物为一了。
       养志最重要的一定是安己于道;己与道同,那么志气和意念都会稳固坚定,稳固坚定那么才能使威势集中于万物面前,神明常守于心,才能驾驭万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16: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8-29 17:21 编辑

第二节 养志法灵龟 第三周 层次及要点分析

一、原文及层次要点分析这一节就是人与万物通达的这个功能和表现上来说为什么要养志。
1、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   第一句,本章核心句。需要养志的人,它的功能或者外在表现是心气之思不达,人神与万物之间有了障碍。
2、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
神是道的使者,心中舍神,抱道不脱。志是欲的使者。欲是人连接万物的时候产生的。 欲最后回到人身上,在人身上扎了根,放在心坎上了,也就是存了志。欲多了,心散了,扎不了根了,仿佛了,志也就没有了,五气不和,心虚了,塌了,如何舍神呢?也可以说,志是神与万物接通的使者。
3、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欲——心——志——思; 心气一:五气为一,恬静内守,气不散,欲不徨。
4、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理达,通万事万物,人与万物通,是一个活葫芦,同天合道,天人为一,也就没有了乱气。所以,人与万物接触,得通,通了还可以养内部的气,通了也可知人。总之,养志则心就通,志得养,道——神——志——万物全通了。
5、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一个人的志也分力量大小,是盛还是衰,知道其力量大小,再去想着怎么养它,觉察它安守的是什么,知道其格局大小,也就知道其能力大小。一个人的德性会限制一个人的能力。
6、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一个循环:志不养——气运行不畅——通万物不畅,遇到挫折了——志再次变弱——应对变得无力,手足无措——怀疑自己,志没有了,逃避现实,心气没有了——神也弱了,失魂落魄——更加不能接通万物了。所以一定要养志。
7、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上一节讲养神,神盛乃能养志。这是从上往下的,根本性的。所以这一节的最后一句也回到了这里,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如何安己,心中舍神,抱道守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9:3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9-9 14:34 编辑

养志法灵龟      第四周      
一、心得与故事
1、志与欲      
以前说到欲就会不加思考地认为是个不好的东西,读道德经时知道了有正欲与奇欲之分,不合道的欲望为奇欲,这一节把欲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人与物接触自然就有欲,这欲存而思之就成了志,没有了志,人内在不通外在无法识人识物,没有了志,人与天地万物就不可能合一。         这样一看,不再对自己有一些欲望有负罪感,比如以前会对追求物质很不屑,谈钱很不屑,现在想来,其实最终是看这欲是否合道有德。
2、应对不猛:           
很多时候会感到应对不猛,累啊,无措啊,以前顺着心理学的思路,会去想各种解决办法,就是想是不是枪不行啊那就改装枪或者换个炮,现在会往根源去检视,是自己志意不实,思虑不达,不通物也就无法应对。最近开学要给初一学生做生涯历奇培训,结合现在学生的需要,我修改了培训目标和主题,在和培训公司谈判时,她一直在试图说服我这个做不了,没必要,还有很多现实困难。要是以前我可能很快就被说服了,但这一次我提前在心里已经问过自己:这个目标和主题是否是学生需要的?结合自己对学生了解的经验再查阅很多其它学校相关文献,最终自己很确定,是有必要的。这个过程,是自己内部通和定的过程。整个过程,也体会到了志存而思之也是一个化的过程,把它放在心坎上天天磨,这个志才会生根。自己志意实坚了,在和她第二次谈判的时候不像第一次谈判,总觉得她说的有道理,被她带着跑了,最后经过一番争辩之后,她承认不是我修改后的培训主题不合理,其实是她觉得要达成这个目标她的成本更大,她这个团队可能无法胜任,她承认这一点之后我觉得很好笑,原来她之前差点说服我想要否定我的建议只是源于这个私心而不是我自己的建议本身不合理的问题,而这个过程如果我自己不坚定,还真被拐着跑了。   

二、月总结         
自从学习本经以来,感觉畏惧少了很多,应对有力了,不会被现实中的所谓高大上的人和物唬住,看人看气志,做事用志思神心德去体会,会发现生活和工作会简单很多,锚天锚地会感觉到一种纯粹和安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9-12 11:33 编辑

第三节 实意法腾蛇  第一周
一、抄录原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收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率之交会,听之候之也。寄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寄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二、查字
1、荣,金文是象形字,像花朵,像一片交叉丛生的花丛,像花丛中闪烁于花蕊的花粉。造字本义:动词,丛生的植物繁花绽放。隶书承续篆文字形。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两个“火”连写简化成“卄”。从甲骨文、金文字形的比较来看,“荣”的本义是草本植物开花,“华”的本义是木本植物开花,然而古籍的用字表现却恰恰相反:称草本植物开花为“华”;称木本植物开花为“荣”。植物不开花而结实为“秀”;开花而不结果的植物为“英” 。说文解字,桐木也。见释木。按梧下云。梧桐木。荣下曰。桐木。此卽贾思勰靑桐、白桐之别也。郑曰。荣、屋翼也。韦注甘泉赋同。梠、楣也。楣、齐谓之檐。楚谓之梠。檐之两头轩起为荣。故引伸凡扬起为荣。卑污为辱。

2、计,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巨大数量。计,金文言,商谈十,大量),表示大量商谈。造字本义:动词,众人七嘴八舌地商议、谋划。说文解字:计,合算,算数。


3、谋,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謀,金文言,商议)[i某,不确定),造字本义:动词,因为对策略没把握而找人商讨。说文解字:谋,讨论、筹划如何解决困难叫“谋”。


4、间,“間”与“閒”同源,后分化。閒,金文門,借代家居“夕”或“月”),表示月明之夜,居家而无所事事。篆文、隶书承续金文字形。在生产力落后的远古农业时代,人们为求生存不得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睡觉和劳作,是时间的两大形态,因此夜而不寐、醒而不作的月明之夜,就成了难得的放松自在的时光片断,在这个宝贵的时光片断里,可以无所事事而坦然。造字本义:名词,月明之夜无所事事而坦然的时光片断。说文解字:间,缝隙。字形采用“门、月”会义。,这是古文写法的“閒”字。 古閑切〖注〗徐鍇曰:“夫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隙也。”


5、收,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糾”的本字,表示绳子缠绕、打结。收,篆文丩,即“纠”,纠结,表示用绳索梱绑攴,持器械打击),表示捆绑罪犯,并加以打击。造字本义:动词,打击罪犯,梱绑入监。说文解字:收,逮捕。字形采用“攴”作边旁,采用“丩”作声旁。   


6、遂,金文辵,行进又,抓),手上几点指事符号,表示远行采集。远行拾获海贝为“得”;远行深山采集有所收获为“遂”。说文解字:遂,逃亡。达也。进也。成也。安也。止也。往也。从志也。按皆引伸之义也。【礼·月令】庆赐遂行,毋有不当。【注】言通达施行,使之周徧也。【前汉·王陵传】上佐天子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又进也。【易·大壮】不能退,不能遂。【书·仲虺之诰】显忠遂良。【注】良则进之也。又成也,从志也。【礼·月令】百事乃遂。【注】遂,犹成也。【诗·卫风】言旣遂矣。


7、凝,【说文】水坚也。本作冰。从水从仌。【徐曰】俗作凝。今文从俗。【易·坤卦】履霜坚冰,阴始凝也。又【增韵】成也,定也。【书·皋陶谟】庶绩其凝。【易·鼎卦】君子以正位凝命。【注】严整貌。


8、寄,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倚”的省略,表示倚靠。寄,篆文宀,住房,代居住奇,“倚”的省略,表示倚靠),造字本义:动词,倚靠他人而居,即借住在他人家里。说文解字:(寄)托也。字从奇。奇、异也。一曰不耦也。言部曰。


9、奸邪:奸: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武器。奸,篆文干,武器,代表侵略),表示入侵者强暴女性。造字本义:动词,入侵者强暴被俘女子。《汉字简化方案》“奸”合并含义相近的“姦”。 注:“奸”合并“姦”之后,“奸”不读它原有读音 ɡān ,而转读被合并字“姦”的读音 jiān ,这是合并简化过程发生的“变读”现象。合并字“姦”    姦,金文),表示众多女子。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同时与众多女子过性生活。

邪:“琊”和“邪”是“玡”的异体字。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讶”的省略,表示惊诧无语。玡,甲金篆隶字形暂缺,楷书王,玉,即“琅”,玉砌回廊牙,即“讶”),表示美得令人惊讶的玉砌回廊。楷书异体字“琊”加“双耳旁”(邑,借代宫殿),强调宫殿区内的玉砌廷廊。造字本义:名词,宫殿区内令人惊艳的玉砌回廊。古籍多以“琊”代替“玡”。“琅”和“瑯”(郎)是宫殿区内用冰清玉洁的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廷廊;“玡”和“琊”(邪)是宫殿区内令人惊艳的玉砌回廊。因此古籍中“琅玡”也写作“琅琊”,或写作“琅邪”,或写作“瑯琊”,或写作“瑯邪”。廣韻】不正也。【正韻】姦思也,佞也。【易·乾卦】閑邪存其誠。【書·大禹謨】去邪勿疑。
引申义:1、形容词:形状不直、不正的,斜的,歪的 xié,如,邪门    ;2、形容词:不正当的,罪恶的 xié。    改邪归正 ;任贤勿二,去邪勿疑。——《书 • 大禹谟》;3、名词:罪恶带来的灾祸或厄运 xié。   

11、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有所作为。,金文言,说乍,“作”),表示言语作为。造字本义:动词,假报战功,冒领奖赏。说文解字:诈,欺骗。

12、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郭”的省略,表示城郭。,甲骨文戈,武器囗,城郭),表示武力守城。金文[或,不确定),造字本义:形容词,心乱,不明确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则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得明智。说文解字惑,内心迷乱。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或”作声旁。

13、率,,甲骨文幺,丝线、绳索),像一根绳索拖在河水中。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金文字形中表示河水的改写成“行”,强调拉船前进。篆文在水中的纤绳上下两端各加一个十,“又”的变形,表示抓握,强调双手抓纤拉船。造字本义:动词,用纤绳在河岸拉船说文解字:率,捕鸟的网。像丝织的网,上部的和下部的,是捕鸟网的竿和手柄。
名词:榜样。如:「表率」。《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传》:「夫三公者,百寮之率,万民之表也。」
动词:1、带领。如:「率领」、「率团访问」。
2、遵循。《诗经·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汉·郑玄·笺:「率,循也。……循用旧典之文章,谓周公之礼法。」
形容词:1、轻浮、不细心。如:「轻率」、「草率」。2、坦白、豪爽。如:「坦率」、「直率」。
副词:1、大约、通常。如:「大率」、「率皆如此」。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乃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

14、候,*”是“”的本字。,甲骨文厂,山崖[(矢,箭),表示在山崖间行猎。当“”的“山崖行猎”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 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持弓带箭在山崖间埋伏守等猎物说文解字》:候,侍服,守望。

15、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周围有护墙保护的聚居地。,篆文木门门轴區,比喻确保门轴运转的凹槽),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建筑中扣住木板门轴两端的臼槽。说文解字: 枢,门轴的槽。
  • 名词1、本义:户枢。旧式门的转轴或承轴臼。枢,户枢也。——《说文》枢机之发。——《易·系辞》。注:“制动之主。”释文:“门臼也。”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尽数》又如:枢户(解脱门枢)
  •      2、泛指转轴 半弦弧不满圜半径者,以矢为枢,以半弦弧规之,成浑圜之小规。——清·阮元《畴人传》
  • 3、又指主制动的机关;其枢在水。——《管子·水地》。注:“主运转者也。”琴氏乃横弓着臂,施机设枢。——汉· 赵晔《吴越春秋》
  • 4 中心;枢纽;关键 :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战国策·秦策》谓之道枢。——《庄子·齐物论》。释文:“要也。”
  • 5、又如:枢柄(主要的权柄);枢奥(中枢堂奥的所在);枢秘(关键;纲要);枢括(关键,中心);枢管(枢辖。关键);枢中(枢要中心)
  • 6、旧指国家政权或天子之位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7、星名指北斗七星第一星。又称天枢星。如:枢斗(即天枢。北斗七星第一颗);枢光(天枢星的光芒)


16、原,“泉”是“原”的本字;而“原”是“源”的本字。泉,甲骨文穴,石洞水,涓涓细流),表示石洞里细流涓涓。有的甲骨文加“下”,表示水从山上的石洞向山下流。造字本义:名词,出水的石洞,水流的源头。“元”和“原”都有时空上起始、最初的意思:“元” 侧重于混沌、整体的起始;“原”侧重于个体、具象的起始。说文解字:厵,泉水的本源。字形采用“泉”作边旁,像泉水从石崖下流出。

17、方,”是“”、“”的本字。,甲骨文像剔发刺字的犯人锁颈的枷械),表示被披枷流放的罪人。简体甲骨文将指事字简化成。有的简体甲骨文将枷形简化成一横指事符号造字本义:动词,将罪犯剔发刺字,流放边疆说文解字:方,相并的两只船。字形下部像两个“舟”字省略合并成的样子,字形上部像两只船总缆在一起的样子。所有与方相关的字,都采用“方”作边旁。“汸”,“方”的异体字采用“水”作边旁   

18、宿,宿,甲骨文席子),表示人睡在席子上。有的甲骨文再加“宀”(房屋),强调在家睡觉。造字本义:动词,在屋里卧席过夜说文解字:宿,停下住歇。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夙”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10: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9-20 18:54 编辑

第三节 实意法腾蛇  第二周 翻译

实意法腾蛇
使意坚实稳定要效法腾蛇(乘雾而飞)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
使意坚实稳定,就是谋划怎么使心气持续不断地灌注于所志之物,心越能够虚而守一、安宁而无杂念,这种担忧谋划则越发深远;心安而守一而无杂念,神明如树木开花(舍神接神的状态),担忧深远群议谋划才能形成(表现在功能上就是方方面面都能想到,对所有的变化了然于胸);舍神接神,志在一处不会混乱,计谋成那么神明之功才能保持源源不断没有间隙(心气灌注所志之物能一直在接神在道的状态)。


意虑定则心遂安,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自得矣,得则凝。
意虑稳定(心气一直在接神接物的过程中)则心气静和,静和则(接万物)所行也就不会出错,神也就一直在,德也就稳固了(人能一直与万物合一)。

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也。
心不舍神,而被外物外欲所居,气滞于物,而生识气。所谓识气借住在它物中,就容易被奸邪得到而依赖奸邪运行(被外物外欲操纵),被施于诈谋而心生迷惑;心被外物操控,没有主见,表达无法发自内心,所以要使自己的心与神相接、心术运行起来,舍神守道而不被奸邪操纵,待人接物要了解其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接神接物,等待并听取心中的主见。
计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
对万物变化的应对谋划是生存死亡的关键。不去了解万物并谋划,那么所应对的也是不适宜的。

候之不得,寄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
不知道应对的关键,计谋也就是无效的。意不接神也就无所凭借,就是虚假的而不是稳定的坚实的。

故计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起。
因此说对变化策略的担忧和考虑,一定是在使意稳定充实,那么就必须使心气运行畅通(得道接神接物)。

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內视、反听、定志。
没有奇欲,五脏六腑气运畅通,这样精神魂魄能守住不动,才能用神看、用神听,志(接神的欲望)才能稳定。

虑之太虚,待神往来。
考虑的是万物的变化(是天地大道),自然也就接神。

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
从而能够看到天地开辟(万物之始),了解万物之造化(万物之运行),见到阴阳变化(万物之变化),搞清楚治理人事的本源道理。

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
不出门而知天下风云变幻,不用刻意去看也能了解天道运行,不用九窍的感知就能了解万物命理,不用去实践行动也能通达真理,这就是和万物以神相通。

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与神明相通,才能方方面面得以应变,这样神也就长居于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10: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9-28 15:34 编辑

第三节 实意法腾蛇  第三周 层次及要点分析
一、要点


1、实意与心安
实意:气之虑的过程。这个虑是动态的,气流动的过程,通的过程,化的过程,深啊远啊。(能深能远,是因为在道,在公。如果在私,跑不了多远甚至会碰壁)。所以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在虑的过程中始终舍身才能保证意不掉线,这也就是实意。


自上而下:心安静——虑深远
自下而上:意虑定——心遂安

2、正气与识气
正气——心中舍神——守真一而不化——所行不错
识气——心被外物所居——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



3、言由心
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率之交会,听之候之也。



4、心术
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腑;精神魂固守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虑之太虚,待神往来。


二、层次
见图。刚开始用思维导图画到一半丢失了,然后手画,手画完又找到了又把它画完,画着画着理解又有一些变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10: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10-5 16:51 编辑

第三节 实意法腾蛇  第四周 心得与故事

1、变化、博谋
          世界是变化的,变化、无常是本质。意之实坚要学习在雾中穿行的蛇,在变化中明确坚实意志。博谋根本不是在于寻找确定,而是全息地了解这些变化,根据时变做出正确恰当地应对,这种应对也是在合道的变化中,谋也是变,所谓与天地合一。就好像腾蛇,蛇在雾中。
        计谋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会变化的。想到所谓三十六计七十二变都有一个最大的前提:全息地知道,看清楚听清楚是根本,意虑之交会是基础。
2、养神
       前面说了: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实意必从心术起,还是要从怎么能抱道得一也就是养神开始。上一节说,神盛乃能养志。志思神心德,神为之长。无论是养志还是实意那都得养神啦。
        10月2日晚上和三姨视频,三姨提起弟弟的事情,当时顿觉心隐隐作痛,胸部以下尤其是小腹部是空的,当时很想跑但又不能跑,打架,接下来几个小时自己一直陷在里面没有出来,给娃洗澡跟家人说话都是例行公事很不耐烦的样子,8点半钟把娃赶上床想着把他哄着起来还要要事要做,结果自己也睡过去了。整个过程我感觉到了神如何不在、无神之后气不通影响志与思的状态,很清晰,因为我知道什么把他夺走了,心里装的什么。平时其实有很多时候都是如此行尸走肉、失魂落魄的样子,只是连贼是谁都丝毫不清楚。
3、志与虑、阴与阳
      志者,气之虑也。志,气虑的过程。在气虑的过程中志意实坚。道与神、志与虑、阴与阳……在我心里它们不再是一个个平等的概念,而是立体的。阴阳、生这些概念不是一条线上的,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变成多维的、有空间感的、变化的。
       以前读道德经的时候,对这个阴阳的理解还是站在阴阳两极一个线性思维上去理解的,现在突然转变了系统,突然一下子好惊喜,一天都沉浸在这种惊喜中,突然看明白了很多生活中的现象,尤其是以前会感觉不对劲儿但是用第一系统说不明白的现象。
        比如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爸爸喝酒,推杯换盏之间他总是有很多说辞,最后有的酒爽快地喝了,有的一杯酒可以端半个小时。这个过程端的其实不是酒,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好玩儿。爸爸是典型的中国人、中国思维,说话、做事都是,之前有些不理解这其中的很多在我看来不直接甚至会被现代人认为虚伪的东西,现在似乎一下子通了,突然佩服起他的为人处事来。
       再想到现在做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生涯教育、生命教育,各种新概念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热热闹闹,对学生、对人本身到底有多大影响,却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制造出这么多不同的名,实只有一个。平常会经常碰到同事或家长问为什么现在孩子们越来越忙越来越累,和现在的教育重名轻实不无关系。记得08年刚参加工作一年之后就有个感受,根本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我亲眼看到一个好的班主任所带的班,学生的心理工作班主任于无形之中每天都在做。心理健康教育这么需要和盛行只因为人倒退了,人心坏了,人的功能需要外包给其他人完成。
        突然工作中的很多困惑好像逐渐明朗了,心里也更坚定了。
4、反听: 听的目标是听之审矣,听清楚看清楚;怎么听:精神魂魄固守不动,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反听有一个重要前提,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不见而命,不行而知,也不是之前理解的不去看不足做好像就什么都知道了,实际上就是在强调内视、反听、定志,守真一而不化,心摄九窍以知类。、
5、志与虑的一个实践
和妈妈最近总因为孩子教育起冲突,她怪我脾气不好,我语气不好之后也会自责,搞了几次之后,那那天反思了一天,痛下决心:以后坚决不能对妈妈发脾气,必须必须做到。那一刻这个决心真的很坚定。接下来到现在都还一切顺利,妈妈也开心了一些。
         志:不能再对妈妈发脾气
         思:妈妈吼我只是听,
                 虑:听妈妈话中音、话外音,听妈妈的心,妈妈其实在抱怨时其实是在担心和关心,用她习惯的方式表达出来
         神:不要让妈妈不开心影响身体健康
         心:定、静
         德:妈妈说一会儿不说了,平静了,心情比之前愉悦。
       回顾之前我还没读经典之前也会对和妈妈冲突事件进行工作,去针对那种愤怒的情绪进行聚焦,偶尔会失控,这是在情绪起来之后做工作,前提是情绪起来时还能保持一个觉观的状态,但往往情绪强度太大时会直接把自己裹走了。
       这一次工作好像不一样的是之前下了那个决心,绝不能再和妈妈起冲突,这个志背后的自己也是有一些变化的,比如以前把孩子摆在第一位,所以在和妈妈发生冲突时我只是一个母亲的角色,现在自己对女儿、母亲、妻子这些角色都能纳入心里,接了神。这种工作程序下,情绪竟然都没有发生。
       这是两种很不同的工作方式。怎么不同没有想的特别通透,但明显感觉后者更高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5 16: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10-5 17:12 编辑

      月总结

       本月最大的收获是对第二系统有了更多的感觉。刚开始两周说实话真的读不懂,什么也没有读出来,想理出个逻辑出来,搞不出来。我发现这个时候越是用第一系统越是不懂,看到那些文字就像被东西挡住了,什么也看不出来。翻译到最后只是这么每天这么咀嚼,放在心里磨一磨,好 像有些东西慢慢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冒出来了。第二系统和第一系统运行规则真是不一样。第二系统就是操作到位,过程到位,看清楚听清楚,明白、搞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第一系统一上来就想搞懂,就想理出个一二三出来,用自己那个熟悉的框架去套信息、套材料,结果很容易刷油漆,也很容易有疏漏,只能听到自己能听的东西,受个人的局限,有可能好东西摆在面前也到不了自己心里去,这样识人识物,带的是有色眼镜儿。            可能是对第二系统有了更多的感觉,对神、气也能感觉到了,以前总觉得是看不见摸不着是抽象的飘忽的,现在能亲身感觉得到,这个过程仿佛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一直都在,只不过以前对自己来说像是隐形了一样。
       通了之后还有一个发现,以前主要在第一系统的时候其实在有的地方已经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儿,但是可能因为中毒太深会怀疑自己的感觉,自己的那个不对劲儿没有被自己识别和重视,真的到达第二系统之后,才发现那个不对劲儿是有道理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8 17: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10-12 16:33 编辑

第四节 第一周

一、抄录原文
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意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拂意以观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知形势。

二、查字

1、分,”是“”的本字。,甲骨文表示切分。当“”的“切分”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刀”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用刀将物体切成两部分或几部分。
2、威,戌,刑具),表示对女子施刑。造字本义:动词,封建时代对不守妇道的女子施刑,以警示妇女遵守妇道
3、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往返、反转。,籀文像罩盖復,往返、反转),表示将朝下的罩盖反转朝上。造字本义:动词,将朝下的罩盖反转朝上说文解字:覆,覆盖。一种说法认为“覆”是盖子。
4、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篆文对金文字形的误写。,金文盾甲束,缠绕、捆束),表示对盾甲进行某种加强。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加强型的盾写成“古”;也就是说,“古”中的“十”其实是“甲”,“古”中的“口”,其实是捆束造字本义:动词,给盾甲捆扎或加层,使之牢不可破说文解字:固,四周阻塞不易进出。
5、当,,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遮阳挡雨的屋顶。金文(尚,屋顶,遮挡土,土墩),表示被土墩遮挡。将金文字形中的“土”写成“田”。造字本义:动词,被高大土墩遮挡
5、动,动(,金文(被刺瞎眼睛的男奴重,大包袱),表示男奴负重驮物。有的金文辵,行进重,包袱),突出负重行进的“运输”主题。强调使用体力。造字本义:动词,使用体力,负重劳作。说文解字:动,起身作事。字形采用“力”作边旁,采用“重”作声旁。
6、镒,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
7、铢, 权十絫黍之重也。各本作权十分黍之重也。今正。权、五权也。五权、铢两斤钧䄷也。絫、十黍之重也。此云铢、权十絫黍之重也。两、二十四铢为一两。斤本无其字。以斫木之斤为之。十六两也。钧、三十斤也。禾部曰。䄷、百二十斤也。按许说与汉律历志合。志曰。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㒳之、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此许所本。言十絫黍者、谓百黍也。必言黍者、蒙十黍之重为絫而言。
8、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坠崖。,篆文辵,行进隋,“墮”的省略,坠谷),追寻坠亡者。造字本义:动词,追寻坠崖者,追踪
9、和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声部的乐音美妙谐调共振。,金文口,说禾,即“龢”,吹奏多管的排笛,造成谐音振),比喻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金文异体字以“言”)代替“口”),明确“言论不同而协调”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假借”;而“被“”代替。在汉语词语“和谐”中,“”与“”近义而有所不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的统一性比“更为丰富。说文解字:和,言论相呼应。
11、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搅和制陶的软泥。篆文手,搅和堯,搅泥制陶),造字本义:动词,用手在液体或流体里搅动。说文解字:挠,扰乱。
12、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含义、意思。篆文旨,意思),表示用手表达意思。造字本义:动词,用手比画,用手语表达意思。
13、次,,甲骨文像一个人伸手掩口打喷嚏,像飞溅的涶沫。造字本义:动词,身体欠安,打喷嚏。表示身体微恙,不好。引申为不精、次序等含义。
14、形,,籀文“井”的变形,矿井土,矿粉,指丹青等颜料彡,光彩),表示用矿物颜料着色。有的籀文幵,“研”的省略,研磨彡,光彩),表示研磨有色矿石,制成丹青,用以着色。造字本义:动词,着色加彩,以突出显示图案。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幵”(研)写成“开”*  是用朱丹上彩,使物象赤化;“”是着色加彩,使图案从背景中显示出来。   说文解字》: 形,描画,使其象物之形。
15、拂,,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否定。篆文弗,否定),造字本义:动词,挥手表示否定,拒绝。说文解字:拂,在掠过时拍击。
16、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佐助。篆文言,许诺襄,佐助),表示许诺、佐助。造字本义:动词,许诺退位,协助对方获得。说文解字:让,相互责难。
17、伏,,金文人,猎手犬,猎犬),表示猎手与猎犬。造字本义:动词,猎手带着猎狗,趴卧隐蔽,伺机出击猎物


(翻译:【用刀把对女子施的刑具砍开,要像伺机出猎的熊一样
用刀把对女子施的刑具砍开,把神用盖子盖起来。所以说要使得意志和宜且牢不可破,神要回到它的旅舍里,那么对女子施刑,内部丰富充实坚硬不易被攻克;那么久不会被高大的土墩遮挡(没有什么东西与它相当,可以抗衡);那么就能以用刀把人切成几部分而使其充满变化的力道动起来,就像头顶上方的无穷苍穹。用藏在柜子里的宝贝来捕取虎豹横行、了无人烟的地方,手持肉食祭祀者双手挥着花枝吟唱祝祷死去的勇士,就像用二十两来称黍米的重量。因此动起来必追寻,唱起来一定去响应。用手插在泥巴里扰动一下,观察它剩下的和接下来的,动起来可以随着这种变化看到它的轮廓,没有能够被隔断的。对于这一唱一和要非常清楚,在隔断之间观察隔断,动起来就变得明朗了,威可分。要想动起来变化,一定要先养好志在掠过时拍击其意来观察它的隔断。
知其固实者,自养也。——通物则自通,和通以养气。让己者,养人也。——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7 16: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10-17 16:40 编辑

分威法伏熊  第二周   翻译一、原文及译文
分威法伏熊
用威权驾驭万物要效法伺机出猎的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盖矣。威覆盖,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
用威权驾驭万物的人,实际上是以神与万物相通,覆盖万物。使心宁静坚实意志,让神住在心舍里,那么威势就会覆盖万物。神威覆盖万物,那么心变得实坚,这样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可以与之抗衡),这样也就能以驾驭万物的威势而制动万物的变化,万物就像遵从天一样遵从用威权驾驭万物的人。用志意实坚来攻克志意虚弱,以有神驾驭无神者,就像以镒称铢,占绝对的优势。



故动者必随,唱着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
因此只要我们一动对方必跟随,我们一唱对方必响应。我们扰动它的一小部分,就可以观察余下其它部分,我们一动就能根据它的变化来观察其形态,我们的神威也就没有间断地覆盖万物。仔细地听对方所唱和的(回应的),从而了解对方更多的信息,用神威覆盖万物来了解万物的形态,对方的变动变得更加地明了清晰从而驾驭万物。


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伏意以观间。知其故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之形势。
想要使对方动起来有所变化,一定要先养志并让自己的意潜伏起来不被觉察从而来观察对方神驰外物之时(识气寄)。知道要使自己的神气坚实,才能使得自己的神气得养;让自己的心寄于外物,那么就会使他人得养。因此说心中一直舍神而不是外物工具,才能用神威驾驭对方的形势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4-26 11:15 , Processed in 1.085481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