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478|回复: 45

家宝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4 18:5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自主读书会从7月15日,星期一开始。周一对周日为一周。
每周所读内容,可以多次提交分享。论坛分享最后期限,周六晚上24点(留一天修改、回顾性消化),过点即视为没有提交分享。

论坛分享要求:
1、每周提交指定章节的分享   每章用4周时间
(1)   第一周抄录经文原文(请勿复制粘贴)、完成查字正音、背诵
(2)第二周对本章做意义翻译
(3)第三周对本章做层次要点分析
(4)第四周讨论实践意义或在实际生活事件中的作用。
2、每个月最后一周做一次月度总结,丰俭随意,但要走心。

微信群自由讨论要求:
    1、除每章第一周外,每周在群内发送本章背诵录音。
    2、随时自由讨论,不受时间限制,不受观点异同限制。
    注意努力避免各说各话,互不回应;
    注意避免多主题长时间并行;
   一个话题尽量讨论出个结果(或者达成一致,或者清楚界定差别)
    注意营造用心交流的氛围(意识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时机降低交流效率时,注意调整)
    最根本的提示是:从交流内容、交流方式等各方面注意学以致用。

检查记录事项:
   1、论坛常规作业完成否
   2、月度总结完成否
   3、参加群讨论否
   4、每章的第2、3、4周在群内发送背诵录音否。
满三次记录不再检查,并按规则提前退出本读书活动。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1、鬼谷子:

    关于人与世界,人应该怎样活在这世界,人是天生就会的,就像我们见到的野生动物那样。经历了数千年退化以后,到了东周,又发生了一个特殊事件,老子就开始把人类生活能力作为学问公开表述,学术就开始了。

    老子的这些表述,被后人当成他个人的成就,并且起了个名字“道家思想”,原因是老子老是讲“道”。后来的人们越来越有学术,产生了很多“家”,有了“道家思想”这个标签,就可以跟后来越来越有“成就”的百家相区别。实际上,后来的家们,都是老子那些东西的一部分。

    既然老子开始传道,自然会有弟子。弟子多了,就会分出派别。鬼谷子是其中一个派别系统中的人。他的思想特点是:重视韬略谋略,也就是重视运用,属于临床派。看看他有些什么学生就知道:有纵横家张仪和苏秦,兵家的庞涓和孙膑;有人考证,商鞅、毛遂、甘茂、乐毅、范雎、蔡泽、邹忌、郦食其、司马错、蒯通、黄石公、孙衍、李牧、魏僚、李斯、徐福等一大批人也是鬼谷子的门生,他们在战国秦汉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鬼谷子的老师关尹子,关尹子的老师是老子。大概,老子是鬼谷子的师爷,鬼谷子是老子的徒孙。

    2、本经:
    圣人要纵横天下,经世济民,要使用道术。道术是怎么来的呢?在于心能得一,方得其术,以神使术。心如何才能得一,如何以神使术,要论述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这便是本经之深意。

    3、阴符
    《黄帝阴符经》中说,阴符是大道之象。鬼谷子说,圣人者,天地之使也。圣人为什么可以做为天地之使呢?因为圣人能够与天合契,合契则有真信。好比在兵符中,天子执一半,将军执一半,两部分兵符相合契则为信。信则能行军权调动大军。
    圣人修炼,合道得一,与天地相契相信,和兵符的通信原理类似。天道类似于天子,执阴符,万物类似于将军执阳符,阴阳合契,则万物皆受号令。圣人执阴符,作为天的使者,主宰并调令万物,操造化生杀之权。
    到了汉朝,由于道术传承出现了衰落和断层,以至于两汉时期的,圣贤不足以再通天,执大道之权,以神明为兵,主宰天下,造化万物。于是,他们就开始装神弄鬼,靠画符这样装神弄鬼的做法来通天。王莽更是以靠符命来篡汉。从这点看,更能说明,后来画符捉鬼的道教,只是汉儒谶纬之学的文化遗迹。跟老庄三皇通天成圣的至道,在道术传承上,毫无瓜葛。这是想说,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

    4、七术
    是指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七术。在鬼谷子的另一本书《鬼谷子》里面,则更进一步的论述,圣人在执大道行天权之后,如何掌握控制改天换地的机关,如何具体的经略天下,改造天下。
和古圣人的学术相比,现在的学问,都太细末无聊。古圣人之学,起手式就是冲着经天纬地去的。现在的人所谓的各种学术,绝大多数,都是庄子所嘲笑的那种狸狌执鼠之术。

本书结构:

本书的结构,第一部分讲神中分五气,和怎么养神。接下来从第二到第六部分针对性的分别讲,怎么具体的养五气。第七部分,是总结全书,圣人如何才能在运神化物之前,先决断机危成败。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
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
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
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
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 术,必有不通。其通
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
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
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
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
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
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
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
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
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
常固守,乃能分之。

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
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收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
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
率之交会,听之候之也。寄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寄谋失矣。
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
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
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
无方,而神宿矣。

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意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
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
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
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拂意以观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
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知形势。

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
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
圆方,齐短长。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
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势。势败
者,不以神肃察也。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
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意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
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
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
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
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损悦法灵蓍
损兑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
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
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
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
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悦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
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22: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原文: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 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二、查字正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23: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查字正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22: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盛神法五龙,第二周
一、意译
盛神法五龙使神处于全盛状态之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法则,养五气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

全盛之神内含五气,神是其领袖,心是其屋舍,德决定其运行范围


养神之所,归诸道。
养神之根本在于循道

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
道是天地诞生的源头,纪其为一


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道造化万物,生出天地,包容无形(万物未生,天地鸿蒙状态),生出造化万物之元气,而这元气先于天地生成,看不到它的形状,不知道它的名字,称之为神灵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所以说道是神明的源泉,是运化的开端,圣人以德养五气,心能得神明,才有获得道术


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
道术,是心气的通道,并专注于志虑思意,神就会成为其使者,运术以化物。


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人体九窍五脏六腑+心包,是心气的门户,都由心来总摄管理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
生来心、神即与天地呼应,称之为真人;真人,是因为与天得道相通而知天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
靠内修炼五气而知天地,谓之圣人;圣人,是依靠归类知晓天地

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
所以圣人与万物运化演生相通为一,感而通物。


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 术,必有不通。
通晓万物需要依靠九窍感物,心有术,则能通晓疑惑,心无术,则必然不能通晓万物


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
通道后,五气得以滋养,务必精神内守,使神安家,可得到化气


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化气有五气,志,思,神,心,德,神;神是其统领者。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
恬淡虚静,抱神合道的人,则能养气。养气则能通一而与万物相合,则志思神德四者不衰,四者不衰,则四者的的威势无所不能为,
把他们存而舍于心,则能得神明之能运化万物

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
以身通神,运化万物,这就是真人。真人,与天同一,与道相合,执道而养天下万物,心怀天下,施天德,能以无为包宏志虑思意而威势天下


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通达道之人,其神全盛,故可以养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3 22: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盛神法五龙,第三周
结构层次

一、盛神(造化之能)中有五气(构成)
1、志,目标和方向
2、思,达成目标的路径
3、神,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充沛的能力
4、心,储存和输出五气的场所
5、德,将五气运作范围最大化,也可谓之养

二、神明(化气)何来?怎样化万物?
1、天之化气: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化万物
2、真人之化气:道生之(故道者,神明之源)——内心可直通天之化气,与之合(生受之天,与天为一)——运万物合万民
3、圣人之化气:道生之(故道者,神明之源)——德养五气——乃有其术——得人之化气(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归于神——化物御万民

三、如何养神: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存而舍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4 08: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经典阅读的任务分解到每天,自己对自己实行每天检查进度。同时坚持每天至少背诵两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也许你有新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0 16: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盛神法五龙>第四周。实践意义或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前一段时间在《素书》读书会结束后,心里总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感觉还有好东西在那里,而自己走的太快或懂事的太慢,而漏在了那里。
于是就重新整理、翻看了下,重新看看还不太懂,或是一直没有读出味道的地方。结果就看到了老师关于“孜孜淑淑,所以保终”的说明。那一刻
突然间似乎“开悟”了不少。用盛神法五龙来对应,似乎从志到心都发生了变化,在这方面的状态也由矛盾,淤堵,变为顺畅通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0 21: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盛神法五龙》月总结
学习本经,开始还是未进入感觉,总感觉志、思、神、心、德不好区分,有些抽象的难以理解,再加上神、化、术这些,没办法统一起来。
但今天爬楼时看到老师以人比喻为葫芦,立体感觉就出来了,也更好理解了。
自己理解,本章其实就是讲道如何传达到人体,而人又是如何化“道”
1、道转为化气(造化,变化之能,谓之神灵),始终围绕在人的周边,无处不在,但人往往视而不见,亦或是说因无术所以看不见。
2、真人接受道的“化气”,是直接生而受之(如何受还不是很理解),与天为一。真人与天是合为一体的,不分彼此
3、圣人、凡人,都是通过九窍来感知道生之化气,而这化气能否到达心(神之所),关键看九窍与心之间的通道(术)是否是通的。如何有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4、自己理解的从道之化气到人之化气转化过程:道——化气——得(德,人对道之规律、法则的认知,有德方生心术)——九窍——心术——心——外得滋养五气——人内化气——神盛——指导行动——四边威势无不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7 07: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mwjiabao 于 2019-8-17 07:36 编辑

第二章   养志法灵龟,第一周一、默抄: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二、查字:

1、,表示脑和心的能力。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隶书自虑为;念他为*  


2、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座山岭之间高深空阔的沟壑。,金文谷,高深空阔的沟壑欠,叹气、不满),表示永不满足的贪求。有的金文以“人”代“欠”。有的金文谷,沟壑),“谷心”即“难以填满之心”,强调“”的“心念”含义。造字本义:名词,永不满足的心念篆文承续金文字形。俗体楷书也写作“”。所以说人的欲望本身就是无止境的?!应该永不满足在类而非深度(如对金钱、权力)。欲会变,那志也应该对应变?没有一成不变的志?
3、本   字 “志”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现代汉语中常常“意志”并用,“”与“”,同属心理能量,区别在于:*  为心念,可源于本能可出自观念,但都即兴而多变,故曰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为最深刻心念,是特别的“”,多化于教育,具有强烈的理性、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

3、志:
  合并字“誌”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内心目标。志,内心目标),表示将内心目标用书面语形式写下来。造字
                      本义:动词,用书面语记录内心目标以备忘却。(志应当记录下来)


4、意:
造字本义:名词,心声,心念,心志”为心念,即兴而多变,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  为理性化的心念,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观性;*  ,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公认的文字内涵,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客观性;“意义”,指个人愿望与世间公理的结合。

5、理: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民居、作坊。篆文王,玉里,作坊),表示在作坊治玉。造字本义:动词,在作坊将山上挖来的璞石加工成美玉,使之成器,有形有款
6、烦: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烧烤。,篆文火,烧烤頁,头),比喻思虑过度,头脑发热如火烧。造字本义:形容词,因思想负担而焦燥不安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简化成。   
7、仿佛

仿”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朝向。,甲骨文行,四通大道四个“止”,即四个“趾”,借代四双脚),表示在址十字路口的四个相似路口来回踱步,无法确定正确的方向。简体甲骨文将“行”简化成“亍”,将四只脚简化成一只脚,并且加“方”,强调方向的迷惑。有的简体甲骨“彷”将四个“止”都省去。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简化成。当“”引申出“相似、近似”的含义后,篆文异体字“仿”用“人”代替“彳”,表示人物相似或言行相似。造字本义:动词,人的形貌或言行相似

8、参:
本   字“参”     ,金文晶,三颗星,即叁宿星座人,星相师),表示用仪器观测天象,用叁宿星座作导航指南,叁宿星座下面的一横指事符号表示观测仪器有的金文省去一横指事符号,同时加“彡”(须发),表示仰望头上方三星相连的星座的人,是须发飘逸的博学长者。有的金文将叁宿星座写成“晶”字本:动词,博学的老者仰观星天,辨别方位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有的隶书将表示“晶”的草写成“厽”。楷书承续隶书字形。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厽”简化成“厶”。 研究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7 07: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发表于 2019-8-4 08:23
把经典阅读的任务分解到每天,自己对自己实行每天检查进度。同时坚持每天至少背诵两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

好的老师,我往此方向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4-23 21:35 , Processed in 1.103165 second(s), 16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