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196|回复: 39

苗苗的《鬼谷子阴符本经七术》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1 15: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书结构:

第一部分讲神中分五气,和怎么养神。
第二到第六部分针对性的分别讲,怎么具体的养五气。
第七部分,是总结全书,圣人如何才能在运神化物之前,先决断机危成败。

鬼谷子阴符本经七术全文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
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
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
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
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 术,必有不通。其通
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
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
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
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
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
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
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
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
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
常固守,乃能分之。
--------------------------------------------------------------------------------


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
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收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
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
率之交会,听之候之也。寄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寄谋失矣。
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
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
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
无方,而神宿矣。
--------------------------------------------------------------------------------
   
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意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
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
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
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拂意以观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
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知形势。
--------------------------------------------------------------------------------
   
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
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
圆方,齐短长。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
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势。势败
者,不以神肃察也。
--------------------------------------------------------------------------------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
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意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
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
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
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
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
   
损悦法灵蓍
损兑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
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
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
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
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悦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
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19-9-21 00:41 编辑

第十周    实意法腾蛇( 第二周意译)

实意法腾蛇
充实的心志要效法腾蛇那样。

实意者,气之虑也。
实意,心气的运神之道。

心欲安静,虑意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
心欲安定踏实,清心无杂念,心气运行就能达及深远;心安定专一则神明如繁花绽放,心气运行深远则所欲之策可成;神明如繁花绽放般强健,志就不会紊乱,所欲之策成,则能与万物相通而不间断。

意虑定则心遂安,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自得矣,得则凝。
意虑安定则心也安定踏实,安定踏实则运行万物不会出错,这样神能自得,守神自得则能凝神合一。

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
神气不居于心而居于外欲之处,而可被人识别和操控之气,奸邪就能依附,就能被诈谋乱心;心中无神,就会言不由心。

故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也。
所以要做到通于心术,神明固守抱一而不试图化人化物而外泄其迹,等待与人意虑链接交会,听他说什么,捕获对方真实思虑。

计谋者,存亡之枢机。
谋划商讨恰当的应对之策,是存亡之关键。

虑不会,则听不审也。候之不得,计谋失矣。
思虑不能交会,则所听是不能明白的。探寻捕获不道对方思虑,则应对之策就会失真失效。

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
所理解意会的并非对方心里所言,是虚假而不真实的。

故计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起。
所以正确的应对之心气,重要在真实理解,实意必然从通于心术开始。

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內视、反听,定志。
具体怎么做到心术?做到自然无为守一,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守真抱一不离,然后能内观自己神明,听到对方真实意图,这样便能通达而志意实坚。

虑之太虚,待神往来
所虑通达大道,待神明相接,自然往来。

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
待神往来,便可以洞见天地开辟,知晓万物造化之理,看见阴阳周流,还原人事之政之道,不出户门便可知道天下万物,不用窥看窗口就知道天道运行规律;不用亲见便可知发生什么,不用亲行,便可通达真理;这就是通晓道的人。

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通达神明,应物无穷不需要专门的方法,而是神明宿于心。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5 13: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19-8-15 15:50 编辑

第五周

****原文抄录****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智存而思之。志者,欲之始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偟,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理达则合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字词音译****

龟:龜,甲骨文像侧视的鳖类突出背部的甲壳。金文像俯视的鳖类:蛇形头部、圆形背盖、肥短四肢、短促尾巴。造字本义:名词,鳖目动物,一般具有厚重、梅花状的四肢和高耸的圆形甲壳。篆文用“它(蛇)代替金文字形的头部和尾部,并突出背部的甲盖。
灵龟是人们在动物图腾中发现的一种长寿的动物,因此是长寿的代名词,亦称神龟,古与龙、凤、麒麟并称为四灵,古人谓可以知吉凶,视之为祥瑞。灵龟生长在海边,在山上休息,在水中捕食,能入水。。”《礼统》曰:“神鬼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盘法丘山。玄文交错以成列宿,五光昭若玄锦,运转应四时。长尺二寸,明吉凶,不言而信。”

;空闲。通"急迫;通"",恐惧、不安。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金文字形像纺织者手工整理纺织机上散乱或混杂无序的丝线,使丝线条理有序,便于纺织。,金文,手工整理织机上混杂无序的丝线乙,织机上的丝线),表示织机上的丝线混杂无序。籀文将金文字形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中下结构。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织机上的丝线混杂无序。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乙”写成。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用“”(正体楷书省略“”而写作“”;俗体楷书省略“”而写作“”)省略成的“舌”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古籍中,“”和“”,后来多由“”合并代替;“”后来多由“”代替。

烦: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烧烤。,篆文火,烧烤頁,头),比喻思虑过度,头脑发热如火烧。造字本义:形容词,因思想负担而焦燥不安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简化成

     
:“戠”是“識”和“幟”的本字。戠,金文(戈,武器)(言,辨认),表示辨认武器。当“戠” 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言”另造“識”(识)代替,强调辨认指称。造字本义:动词,辨认、指称武器的归属或来源。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写成。俗体楷书采用俗体隶书的字形,将正体楷书的“戠”简化成作为声旁的“只”




: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篆文对金文字形的误写。固,金文(盾甲)(束,缠绕、捆束),表示对盾甲进行某种加强。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加强型的盾写成“古”;也就是说,“古”中的“十”其实是“甲”,“古”中的“口”,其实是捆束造字本义:动词,给盾甲捆扎或加层,使之牢不可破。

:實,金文(宀,家)(伫物柜)(貝,钱财),表示家有宝贝。造字本义:形容词,家境富裕,柜中藏贝。

: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第一。孟,金文(犬)(孟,第一),造字本义:名词,最高大健壮的狗。

:金文(“虍”的变形,虎头,借代老虎)(两个“匕”,表示虎爪)(土,地域),造字本义:名词,虎豹横行、了无人烟的地方。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由“爪”和“土”合成的写成了“丘”。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养蚕的树。,甲骨文桑,养蚕的树众多“口”),表示桑树上众多蚕虫蚕食桑叶。造字本义:动词,满树蚕虫将桑树的叶子吃光。金文 有所变形,将甲骨文字形中“桑”形写成,同时加“亡”,强调“消失”的含义。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犬”,“桑”形消失。隶书进一步变形,将篆文字形中的“犬”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亡”写成“衣字底”。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两个“口”简化成两点

仿:“仿”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朝向。,甲骨文行,四通大道四个“止”,即四个“趾”,借代四双脚),表示在址十字路口的四个相似路口来回踱步,无法确定正确的方向。简体甲骨文将“行”简化成“亍”,将四只脚简化成一只脚,并且加“方”强调方向的迷惑。有的简体甲骨“彷”将四个“止”都省去。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简化成。当“”引申出“相似、近似”的含义后,篆文异体字“仿”用“人”代替“彳”,表示人物相似或言行相似。造字本义:动词,人的形貌或言行相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彿”的省略,表示相似、相仿。,篆文人,形象弗,即“彿”,相似、相仿),表示人的形貌相似。造字本义:动词,人的形貌或言行相似、相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了一种觉悟真理的和平宗教,信徒们将创始者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现代梵语为Buddha),汉代中原人将其音译为“佛驮”或“佛陀”、或“浮陀”,并根据古梵语的读音将“(fú)”异读为 fó。古籍多以“仿佛”代替“彷彿”。 白话版《说文解字》:佛,看到却看不清楚。


参:參,金文晶,三颗星,即叁宿星座人,星相师),表示用仪器观测天象,用叁宿星座作导航指南,叁宿星座下面的一横指事符号表示观测仪器。有的金文省去一横指事符号,同时加“彡”(须发),表示仰望头上方三星相连的星座的人,是须发飘逸的博学长者。有的金文将叁宿星座写成“晶”字本:动词,博学的老者仰观星天,辨别方位。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有的隶书将表示“晶”的草写成“厽”。楷书承续隶书字形。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厽”简化成“厶”



会:”是“”的本字。,金文合,合并米,米饭,代主食),表示将菜肴与米饭主食同锅合煮。有的金文将食“米”写成两团食物揉合状,进一步明确“合煮”的烹调法含义。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食物揉合状写成不知所云的。造字本义:动词,把主食米饭和菜肴混合在一起烹煮。隶书基本承续篆文字形。简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对繁体楷书字形进行大幅度整体简化。当“”的“合煮”本义消失后,后代楷书再加”(炊煮)另造“”代替,强调炊煮”的含义。古籍多以“”代替“”。《汉字简化方案》用“”合并代替“”。






分:“八”是“”的本字。,甲骨文表示切分。当“”的“切分”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刀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用刀将物体切成两部分或几部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23: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鬼谷子内经阴符七术
第一周
第一章 盛神法五龙

一、抄录经文原文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行,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为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7 23: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19-7-18 22:47 编辑

二、正字正音

- -盛
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武力实现霸业。盛,甲骨文(益,“溢”,满溢)(成,用武力实现霸业),比喻帝业达到顶峰,国力兴旺,连带影响周边国家。造字本义:形容词,国力强大,帝业达到顶峰。

- -
灋,金文(去,离开住地,代表为生存所进行的各种生产、社会活动)(水,柔软、流动,无所抗拒又无坚不克的物质)(廌,轻盈灵巧的动物),表示古代参天察地的高人在野外活动时,从流水顺其自然的特性、麋鹿等动物的灵巧自由中,领悟到符合自然规律的生存之道。道家思想相信“上善若水”,认为水的特质代表了自然的本质精神。造字本义:名词,人类从水、鹿等自然中领悟并践行的生存之道,即暗合宇宙万物的本质精神、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

- -

申”、“电”、“神”本是同一个字,后分化。申,甲骨文像神秘的劈雳、不同方向开裂的闪电。古人认为打雷闪电是至高无上的天神在发怒。当“申”的“闪电”和“天神”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示” 另造“神”代替:(示,祭祀)(申,闪电),表示祭拜发出闪电的天公。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

- -
己”是“纪”的本字。己,甲骨文、金文像丝绳缠绕绑扎的样子。当“己”的“结绳记事”本义消失后,篆文在“己”的基础上再加“丝”另造“纪”代替,强调用丝绳打结作记号。造字本义:动词,在绳子上系圈、打结,用以记数和记事,标明物品的归属。远古结绳纪事,后加“言”(语言、文字)另造
“记”*  代替,表示言传或以文字载入。穿绳打结为“系”*  ;结绳记事为“纪”;结束纪事的绳子为“十”* 。

- -
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老人拄杖而行。端,篆文(立,站直)耑,老人拄杖),表示老人拄杖直立。造字本义:动词,老人借着拐杖站直、站稳。

- -术(術)

术”是“朮”的异体字;也是“”和“秫”的本字。朮,甲骨文(又,用手抓)(八,分,剥离),表示一手抓茎杆,一手剥茎皮(参见 “麻” * )。篆文把甲骨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叉”,表示将剥皮的卷刃刀夹在手指上或套在手指上。造字本义:名词,可以剥下枝茎上的青皮、用来绞绳或编篮的植物。術,篆文(行,通道,小径)(术,用植物的茎皮绞绳),表示用植物的茎皮绞绳,编扎通道两边的篱栅。造字本义:动词,园圃中用竹木交错筑成篱栅的通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用“术” * 合并代替“術”。

- -九窍
“九窍”即指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
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而言。
出处:《
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 -十二舍(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五脏六腑
  1.心、肝、脾、肺、肾五脏
  2.
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
  3.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
中焦、下焦,统称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奇恒之腑
《素问·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腑。”


- -
攝,籀文(手,表示抓持、控制)(双手捏耳),表示耳提面命,控制对方。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双手写成双耳(手,表示抓持、控制)(聶,小声说话),表示小声命令对方。造字本义:动词,以极高权威与优势,对顺服的对方轻声细语地发号施令。


- -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志,金文(之,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之写成“士。现代汉语中常常“意志”并用,“意”与“志”,同属心理能量,区别在于:
“意”  为心念,可源于本能可出自观念,但都即兴而多变,故曰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为最深刻心念,是特别的“意”,多化于教育,具有强烈的理性、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

- -

思,篆文(囟,脑)(心),表示脑和心的能力。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自虑为“思”;念他为“想”。 白话版《说文解字》:思,把人事放在头脑、心坎。

- -
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侣”的本字,表示伴侣。慮,金文(吕,代表伴侣)(心,担心),表示为伴侣担心。籀文(虍,代表虎豹猛兽)(思,担心),表示对猛兽侵袭的担忧。造字本义:动词,忧患安全,担忧。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将隶书字形中的“虎头”写成。俗体楷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思”省略成“心”

- -
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响。意,金文呈混合结构,(音,声)(曰,说),表示言语所传达的心声。篆文(音,声)(心,情感),表示言语包含的情感。造字本义:名词,心声,心念,心志。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意”为心念,即兴而多变,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  为理性化的心念,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意”,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观性。“义”,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公认的文字内涵,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客观性;“意义”,指个人愿望与世间
公理的结合。

- -
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清”的省略,表示纯净。靜,金文(青,即“清”,纯净)(爭,全力以赴),表示力图清心。造字本义:动词,努力去除杂念,清心寡欲。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清心为“静”,无滓为“净”;“静”与“净”近义,古籍中常通用。白话版《说文解字》:静,自审内省。

- -

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龢”的省略,表示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声部的乐音美妙谐调共振。和,金文(口,说话)(禾,即“龢”,吹奏多管的排笛,造成谐音振),比喻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金文异体字以“言”(说话)代替“口”(说话),明确“言论不同而协调”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和”假借“龢”;而“龢”被“籥”代替。在汉语词语“和谐”中,“和”与“谐”近义而有所不同:“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说文解字》:和,言论相呼应。

- -化
化,甲骨文(一个头朝上站立的“人”)(一个头朝下入土的“人”),表示由生到死的改变。造字本义:动词,由昂首挺立到向下入土,即自然死亡。中医称固体食物从撑胃到变成流质的过程为“消”;称流质在肠道被吸收、合成养分的过程为“化”。
            
- -
務,篆文(矛,武器)(攴,持械攻击)(力,竭力),表示竭力攻击。造字本义:动词,战场上持械竭力搏杀《说文解字》:务,为使命而奔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1 22: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19-7-27 00:28 编辑

第二周 翻译和背诵

盛神法五龙
全盛之神效法五气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
全盛之神中有五气(志思神心德),神为其提供给源源不断和充沛的力量,心是储存和输出五气的场所,德负责把五气之功能运化的范围运到极致;养神之根本在归于道。

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行,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道,天地之始,天地混冥为一,无什么可以纪的,一为其纪。万物的创造者,天地创生者,虚莫鸿蒙之气无所不包,无形无状,无物无像,道所生造化天地所生之元气,先于天地而成,看不见其形质,不知道其名字,称之为神灵。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
所以,道是神明之源,是造化的开端,正确以德养五气,心能得道,便能得道术。术是什么,术就是,运用心气来造化改变世界,心气源于道,四气舍于心,神居其中为道的使者,运用心气以化物。

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气的门户在九窍十二舍,都是有心发号施令。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生受都与天同应的人,被称为真人;真人与天为一,神气与天想通之人。

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
通过修炼而能与天相应和的,称之为圣人;圣人是以观察辨识而知天的。

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
所以人与万物造化演生相通为一,是源于对万物的认知和理解。

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
知类在于九窍,九窍与万物相接,有所不明白的,在于与心相通,如果心中无术,必然无法通连万物、理解万物。

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
通天后,五气得养,最关键在于心能舍神,这就是化。

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化以五气来运行,分别是志(定目标)、思(谋划)、神(持续推动力)、心(动力发源地)、德(行动效用及范围);神是他们的统帅。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
精神内守,恬淡虚静,能养气,心气养,能得志思神德四气之和而不衰。

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
则能四边威势无不为,把四者存而舍于心中,可以称作神明之能,可运化万物。

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
能以深化归于身,运化万物者,称为真人。真人是,与天同一,与道相合,执取道一,而一样万物,怀的本是天心,施的德是天德,不需要做什么就可以包容志虑思意,而行威势。

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为士之人,能够通达真人之道,神盛便可以养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21: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19-8-3 22:02 编辑

第三周    层次要点分析

盛神中五气:
九窍十二舍,气之门户
1、志——目标任务
2、思——怎么去到达目标
3、神——神为之长;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行,莫知其名,谓之神灵;神乃为之使;神其一长也;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动力,源泉,指挥长。
4、心——心为之舍、心气之道所由舍也、心之总摄也。储蓄输出五气。
5、德——德为之大,是以德养五气。志思所能达到的高度和范围。


每一个行动都包含五气,但真的能成的,在除嗜欲,养神归诸道。成事在五气合运为一。


人分层:
真人——生受之天;与天为一;化归于身,谓之真人;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
圣人——内修炼而知之;以类知之,人与生一处于化物;通于心术。
愚人——无术、不通。

通达神盛:
道——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
术——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
通——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
化——化气先天地而成;人与生一处于化物;其通者,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为之化。化有五气者。
养——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德养五气;其通也,五气得养;神圣乃能养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22: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19-8-7 22:32 编辑
盛神法五龙第四周

*本章实践意义或在实际生活事件中的作用*
      1、实事求是。这一章从志思神心德进入,对九窍十二舍进行总摄,体会到鬼谷子的实操性,如果用我们曾经的课程,会发现这个就是更强的觉性练习,对自我的观察更加的清晰,也更加的实事求是。过去用觉性可以发现情绪的起落,当学了经典,会有一个该与不该在里面当评判。但是这一章的体验,我发现少了评判,少了该与不该,就是实事求是,你现在如何,你是如何在做,你的志思神心德是什么,就是这样,仅此而已。不通不化,嗜欲不正,看得更加的清明。有情绪没问题,看看志思神心德怎么了,这样能更容易看到自己陷在哪里,不通在哪里,德亏在哪里。看到了,做就行了。
      2、过去老师也会让我们去看那些电视里的精气神,去看一些文章,但是那时候更多的被感动,被里面那种精神所折服,然后叹一句差距呀。但是这一次,我发现不仅仅是折服,是看明了一些,通化之人怎么做到的,也可以学着做,人与生一通于化物,内修炼而知之。
      3、最近生活中,发现对家里长辈和以往的“应该”不一样,更多的是真正的做到,不是因为应该而顺,或者强迫理解,我感觉这里面的差别是,真心,真顺,真的能够和父母,特别是和公婆顺。感觉我内部状态在变化,以前是怀着一种礼貌的、忍让的,总之并非真心地状态在相处,但是现在是一种真正的有点懂,有点服,欣赏,不怨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感觉和顺。


*本月总结*
    1、嚼得更细致。之前读经典给自己一个能坚持的确信。但是也发现自己嚼得并不烂,有时跟着队伍整吞下去,即使等反刍,但是心里其实还是慌慌的。这一次一周一节,一下子没这么紧凑,反而能做到每天都惦记着,少了与那个忙打架,这个思少了牵扯,神心德就更定些了。呵呵,时间一紧,名堂就更多,那个欲呀真是。
    2、操作性更强。这的确是一本操作性更强,对人心运行体会更贴切的经典,对于亲自去到哪里引导性强,虽然其实对五气还不够通透,但是相信可以一直做,距离不远。
    3、反省有法。通过这个操作,体会五气的运行,在家里、单位不断自省自己的偏气,观察自己、别人,位置感,多了一些明了。因恐惧而外抓的力量小了些,信有一个不一样的通道,即便现在也许依然还不够夯实,继续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2 22: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 养志法灵龟翻译

养志法灵龟
养志就要像灵龟那样。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
需要养志的人,是因为心气之思虑是不通达的,不通神,也不通物,不能通化。

有所欲,志存而思之。
有所欲求,就会生志,志气存续,就会开始思虑。

志者,欲之使也。
志,是欲的使者,连接欲与世界。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
欲求太多,心气就会散裂,心散存志的空间就散裂不够,志气就会衰,志气衰和思虑之路就不通达。

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偟,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所以心气守一,则欲就不会恣纵忙乱,欲不恣纵,心气守一,志意就能不衰,志意不衰,则思气就能通达万物之理,与万物相通。

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
理达万物,人故能与万物相通,则能和于万物,乱气就不烦在胸中,故内志气得养,外可知人。

养志则心通也,知人则分识明矣。
养志则心能通万物,知人,则能分辨识别形形色色之人,直达本质,一览无余。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
将要用这种通心识人之术来识人用人,必须要先知道他所养的气志。

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了解人志气的盛衰,而以此养他的气志,观察其所志心笃行之事,可以知道其心智才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志气不养,则心气散乱不固,心气散乱不固,则思虑无法通达;思虑无法通达,则志的力量就不能充实;志的力量不能充实,则应对外物物就不够猛;应物不猛,则志气就会失去而心气就会虚弱;志气失,心气虚,则神无舍而丧;神丧失,人则昏暗迷糊;人陷入昏暗迷糊,则九窍感知物却不能接物相通而合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养志的首要,关键在同天合道,抱道守一;使己合道而安,才能志意坚实;志意坚实,则威势才能不被分解耗散,神明才能一直固守于心,然后能包覆万物而分明万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23: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周 养志法灵龟层次分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23: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19-9-7 20:33 编辑

养志法灵龟  第四周

一、讨论实践意义或在实际生活事件中的作用

养志之本在德
    进入这个圈子属于内心仿佛,跟着学了这么多年,发现还是不通,知道有个地方依然堵,以前看着自己乱扑腾,但是总没有方向,一直只觉得自尊不足。学到这一章,发现分明是志不足(自尊就是志),说志不足还不是很服气,觉得自己就是有志才扑腾呢,现在逐渐发现,是痣非志,而后面是因为无德。
    工作17年,兜兜转转,发现这一路随波逐流,本想实现的却错过,人竟然如漩涡原地打转。回望初心,自己却茫然无措,我失了初心吗?发现其转并非忘记初心,而是一路前行中越来越来疑惑,我发现之前的志有了问题,这个志多到达的地方非我所想一致,那我要的到底是什么?就这样开始寻找,一路行来,从迷惑到不要,到反对,走上所谓无欲。但自己知道心总无处安放,神不安,却总是没有答案。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寻找和折腾什么?
   直到这次回老家,仔细体会家里的人、事,家里的氛围,我在家里的状态,结合经典,我突然明白,这么多年我被动追求的,我所谓要的,兜兜转转的原因,是因为德不足,欲不正,志失而心气虚呢。说德,你的格局,你追求的不过是享乐主义,偷懒而已,那来踏实做事,为人民服务一说,别说为人民,就是仅仅要求不愧对这份工作都有问题。欲:无非是觉得有面,还可以偷懒享乐。这样的欲带来的志可想而知,没有德,心神不安,所谓志不过痣,所以每到关键点就退缩,一直问自己初心,不忘初心,哪里是不忘,分明就是这个初心本失德,失德则无志,志是虚的。看特赦1959,人人都为祖国做建设,那个精气神,在德养志下,志意实坚呀。
    那天半夜惊醒,回顾自己的兜兜转转,自己所行,终于,这个堵通了,疑惑、抱怨、混乱都离开,这一刻安定了。养志务在安己,德全才安呀,德养五气。

   
二、本月总结
    这一月,这一章,从重新认识志,区分内痔与外志,才看到自己经常怎么自己骗自己。要少说多做,但为何总是说得多做得少,看着自己不断的在学习、读书,但是生活建设还是不那么在道呢,守不了职,不处义。原来都是假志,奇欲之下的痣,在离道离德的路上不断奔忙,还假装自己好努力,好勤奋,哈哈,不过是自己在对自己演戏,在对生活演戏
,真是拿生命在演戏呀。
    按照养志程序,查欲,得德,心气一,安己通神,养志,思达,真切的感受到志做事志意实坚,威势不分,应对猛,心气不虚的状态。这一点上是有了实实在在的信,不再只是神往,这个不是神仙,这是人,真正的人本就可以或者说应该的状态。养志者,只不过就是个心气之思不达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4:45 , Processed in 1.098092 second(s), 18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