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289|回复: 46

桃子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9 20: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我所理解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老师说是他看到的最好的心理学专著,这岂有不读之理。
2、我参加这个读书会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最厉害的心理学。认真认理认善。
3、我是否能够坚持读完此书,并按照要求分享和讨论?
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1: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周 第3章第3周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19-9-29 12:26 编辑

层次要点分析:
实意法腾蛇
一、实意是什么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自得矣,得则凝。实意就是意听从虑的指挥。
1,实意就是意要听从虑的指挥,虑指挥着意远行出门探测实底和边界。心要安静,心越安静,虑就越深远,心越安静就越神明荣,从而虑深远计谋成,志不乱,功不可间。
2,实意还是意出去探测完了还要回来。只要这个系统(神-虑-意)不乱,就可以回来。神就一直在家,得则凝。
对应关系:
阴       阳
道       神
志       虑
思       意
名       实
指挥   一线

二、识气寄,即意不实,意不听从虑的指挥
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故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也。
有时候,气没法出去了就顺畅回来。这气出去回来的过程中,被自己心中的坑洞所阻碍,就滞留在坑洞处。表现在外,就是一个发炎的烂葫芦,一个翻白眼的死鱼,这就是显露出来了、可被辨识了,这就直接成为了一个需要被接的物。这很危险,这就是没有了家,于是随便找人收留寄养!而人家为什么总要收养养育你呢?这就易被奸邪诈谋操控,连说的话都不是由自己心中发出的。这是不行的。所以,在接物的时候务必与自己的心术(那个通的神-虑-意系统)相通,做个活人!找到自己的家!与自己通气!与人相处呢,就是与人的气去交会(最末端的是意虑之气),听之候之,而神始终在自己家。

三、实意的重要性(计谋之虑,务在实意),以及实意的具体操作
计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计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
计谋是存亡(做个活人还是死人)的关键。所以要虑会。虑不会就听不明白,就不懂得对方的真实意图,这就没有计谋了。这样,心没有探测到对方的真实意思,听到的全是虚假而不真实的。
故计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起。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
所以,要有计谋,务必要实意。而实意必须从心术做起。虑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怎么做呢?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这样精神魂魄就可以固守不动,才能够内视反听(以神看、以神听),使志安定。内视反听定志,则思虑能达太虚,待天神往来。以此可以洞观天地开辟,知晓万物被造化的来由,心见阴阳的终始,还原人事的整理。不出房间门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用眼睛看就可以确定真实情况,不用身体的移动而已然到达;这就是道知。这样就可以接通神明,没有什么不可通透的,这样神就可以归宿于心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17: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周 第一章1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19-10-8 13:20 编辑

一、抄录全文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心为之,德为之;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也。之所,天之所生,包容,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也、也、也、也、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智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二、查字正音
盛:
甲骨文(益,“溢”,满溢)(成,用武力实现霸业),比喻帝业达到顶峰,国力兴旺,连带影响周边国家。造字本义:形容词,国力强大,帝业达到顶峰。
神:
“申”、“电”、“神”本是同一个字,后分化。申,甲骨文像神秘的劈雳、不同方向开裂的闪电。当“申”的“闪电”和“天神”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示” 另造“神”代替:(示,祭祀)(申,闪电),表示祭拜发出闪电的天公。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
法:
灋,金文(去,离开住地,代表为生存所进行的各种生产、社会活动)(水,柔软、流动,无所抗拒又无坚不克的物质)(廌,轻盈灵巧的动物),表示古代参天察地的高人在野外活动时,从流水顺其自然的特性、麋鹿等动物的灵巧自由中,领悟到符合自然规律的生存之道。道家思想相信“上善若水”,认为水的特质代表了自然的本质精神。造字本义:名词,人类从水、鹿等自然中领悟并践行的生存之道,即暗合宇宙万物的本质精神、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在道家思想观念中,“道”* 代表宇宙万物和谐运行的本质规律;“法”代表人类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
五:
中国的数学,是天文学的产物。我们中国的数学,和西方的数学,从一开始就迥然不同。西方说我们的数学是应用数学,我们可以说西方的数学,是脱离自然和物理现实的跳大神数学。
  周天根据四个极值点,一分为四,定下四时,一年就有了四季。四时定,就有了四象,四象分别为,少阴,少阳,老阴,老阳。
  冬至一阳生,天数为一,所处季节为冬天,为老阴,对应的是北方,对应的星象为玄武。春分,天数为三,所处的季节是春天,对应的是东方,为少阳,对应星象为青龙。夏至一阴生,地之数为二,所处季节为夏,对应南方,对应的星象为朱雀,为老阳。秋分,地之数为四,所处季节为秋,对应的西方,为少阴,对应的星象为白虎。
  奇数为阳数,为天之数。偶数为阴数,为地之数。如果我们用数字来表示四时和四象模型,简单的总结下,是这样的:
    天数一:冬季,北方,老阴,水,玄武。
  天数三:春天,东方,少阳,木,苍龙。
  地数二:夏天,南方,老阳,火,朱雀。
  地数四:秋天,西方,少阴,金,白虎。
  到这里,四时象数模型建立了。四象,只是对四时的取类比象,使得抽象的象数模型再具象化的过程,以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运用它。金木火金只是象,不是物质,也更不是构成物质的元素,这个是比较常见也比较幼稚的误解。
  四时模型建立后,面临着两个新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天生阳气的时候,天一生水,天三生木的冬春两季,比较寒冷?而地二生火,地四生金的夏秋两季,则比较炎热呢?显然,阴阳的演化,出现了滞后和推延。
  第二个问题,四时模型,只是静态的,而天地则是不停的运行的,四时模型并不足以解释天地周而复始运行的现象。
  为了解决新问题,还得进一步进行推演和计算。我们的祖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他们把天地相合,分成三个过程,生,交,成。一、三、二、四是天地阴阳二气生发的过程。阴阳生发之后,要天地阴阳互相交午,这是交的过程,是五。五这个字,本意为天地交午。
  天地交合之后,才能化成。天一交五,成地六。天三交五,成地八。地二交五成天七;第四交五成天九。天五交五,成地十,十复归于天一,进入下一年阴阳二气的循环,周而复始。
  至此,我们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把天地运动的象数模型,完美的建立了起来。用图形来表示,这就是河图。
龙:
白云先生:有浅人认为,龙是一种动物,中国的先祖认为,中国人是这种动物的后代,故自称龙的传人。还有的浅薄者认为,这是原始人的图腾崇拜,是纯粹的动物崇拜,除此之外,并无深意。更有甚者,质疑龙怎么会飞,并进一步质疑龙的空气动力学原理是什么,于是他们认为龙是个荒诞的不科学事物。并在对龙的解构中,让自己获得了一些无知者的快乐。

龙到底是什么呢?学宫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说过,龙是指苍龙七宿。它不是指某种具体的动物,而是指天上的星宿。我们讲飞龙在天,便是说,苍龙七宿在天空中循行。为什么《易经》中,通篇都在讲龙,因为《易经》就是通过观测苍龙七宿,来确立历法,对农业生产进行观象授时的天文历法典籍。
通过对苍龙七宿的运行的观测,可以确立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到了播种的季节,二月二龙抬头的苍龙七宿的角,升出地平线的时候,万物复苏,开始萌发。龙,也被赋予了天生万物的神能。
为什么我们是龙的传人呢?因为在久远的上古时期,那时候的各个氏族,不同的氏族,都有一套不同的历法体系。我们中国人的祖先伏羲,确立了以苍龙七宿为参照的天文历法体系,并世代相传下去,所以我们就成了龙的传人。其他的族群,比如蚩尤部落,他们是通过观测牛宿来确立历法。所以,蚩尤一族的后代,就不是龙的传人。
气: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字形在表示天地的“二”的两横之间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天地之间的汽流。金文为了使之区别于数目字“三”,将第一横写成折笔。为了有交区别于数目字“三”,有的金文甲骨文字形中表示天地的上下两横都写成折笔。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三横都写成了波浪线,字形由指事字变成了象形字,像汽流起伏的样子。造字本义:名词,易于在天地之间均匀扩散、飘逸的第三态物质,汽流。隶书有所变形。“气”是天地间容易飘逸、扩散的自然汽流;“氣”是人体内因肠胃消化食物而产生的气体。《汉字简化方案》用“气”合并“氣”。“乞”是“气”字减去中间一笔的特殊指事字:飘逸、扩散的汽流为“气”;短气为“乞”*  。

长:長,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头发飘散 、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有的甲骨文在头发飘散形象的基础上加“又”(抓),表示拄杖的老人。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

舍,甲骨文(余,单柱、无壁的简易茅屋)(囗,代表村邑),表示村邑中的茅屋。造字本义:名词,村邑中供旅人暂住的简易客店。
大,甲骨文像张开双臂双腿、顶天立地的成年人。造字本义:名词,顶天立地的成年人。
养: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羊群。養,甲骨文(羊)(攴,手持鞭子),表示在山地驱赶羊群。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羊)(食,喂饲料),表示圈羊喂草。造字本义:动词,放牧羊群。
纪:“己”是“纪”的本字。己,甲骨文、金文像丝绳缠绕绑扎的样子。当“己”的“结绳记事”本义消失后,篆文在“己”的基础上再加“丝”另造“纪”代替,强调用丝绳打结作记号。造字本义:动词,在绳子上系圈、打结,用以记数和记事,标明物品的归属。远古结绳纪事,后加“言”(语言、文字)另造“记”*  代替,表示言传或以文字载入。穿绳打结为“系”*  ;结绳记事为“纪”;结束纪事的绳子为“十”*  。物:
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刀刃溅血。物,甲骨文(牛)(勿,血溅刀刃),表示用刀杀牛。造字本义:动词,杀牛。有的甲骨文借用“勿”。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地上的一切都是神牛下凡造成的,所以用“牛”指代“物”,用“牛”指代一切。杀牛为“物”*  ,解牛为[url=]半”[/url]*  。
造:
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祭祀祝祷,祈求顺心顺愿。艁,金文(舟,代表器物、交通工具等)(告,祝祷祈愿),表示为造船祈愿。有的金文加“宀”,扩大“艁”的含义,表示筑屋、建船。有的金文用“辵”(前行)代替“舟”。有的金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宀”。造字本义:动词,在铸器、做船时祝祷,祈愿进展顺利,器物坚固耐用。
包:
包,甲骨文(胎膜)(人),像胎膜里有个小人儿。金文像胎膜里的胎儿。造字本义:名词,裹着胎儿的胞衣。
容:
容,甲骨文(穴,岩穴)(囗,即“囧”,窗洞,居所),表示远古祖先在山洞、岩穴中挖孔凿窗,采光通风,以寄居栖身。篆文误写成“宀”、“谷”会义的结构。造字本义:动词,栖身、藏身于洞穴。
形,籀文 (“井”的变形,矿井)(土,矿粉,指丹青等颜料)(彡,光彩),表示用矿物颜料着色。有的籀文(幵,“研”的省略,研磨)(彡,光彩),表示研磨有色矿石,制成丹青,用以着色。造字本义:动词,着色加彩,以突出显示图案。
灵:
“靈”(灵)与“零”* 同源,后分化。“霝”是“靈”的本字。霝,甲骨文(雨,降水)(两个“口”,不停念叨),表示巫师念念不停地祈祷下雨。造字本义:动词,大旱之时,巫师念念有词地祭祀祝祷求雨。
端:
端,篆文(立,站直)(耑,老人拄杖),表示老人拄杖直立。造字本义:动词,老人借着拐杖站直、站稳。
术:
朮,甲骨文(又,用手抓)(八,分,剥离),表示一手抓茎杆,一手剥茎皮(参见 “麻” * )。篆文把甲骨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叉”,表示将剥皮的卷刃刀夹在手指上或套在手指上。造字本义:名词,可以剥下枝茎上的青皮、用来绞绳或编篮的植物。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剥下植物的茎皮绞绳或编织。術,篆文(行,通道,小径)(术,用植物的茎皮绞绳),表示用植物的茎皮绞绳,编扎通道两边的篱栅。造字本义:动词,园圃中用竹木错筑成篱栅的通道
使:
造字本义:动词,手持旌节,代表国家,奉命前往和谈,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和平文件。
总:
總,金文(糸,系、束)(恖,即“聰”,心智成熟),表示心智成熟的少年的束发仪式。造字本义:动词,少年束发仪式,告别童年、进入少年时代的男孩将散发系扎成一束。
摄:
攝,籀文(手,表示抓持、控制)(双手捏耳),表示耳提面命,控制对方。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双手写成双耳[(手,表示抓持、控制)(聶,小声说话),表示小声命令对方。造字本义:动词,以极高权威与优势,对顺服的对方轻声细语地发号施令。
窍: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徼”的省略,表示循行。竅,篆文(穴,洞)(敫,“徼”,循行),表示洞穴可循行。造字本义:动词,洞穴贯通可循行。
内,甲骨文(冂,洞穴)(入,由外而里),表示进入洞穴。造字本义:动词,进入穴居、住处。古人称入穴为“内”,离洞为“出”* 。
修: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悠”的省略,表示小心。修,金文(攸,即“悠”,小心)(二,疑为“彡”的简写,光彩),表示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二”写成“彡”。造字本义:动词,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装饰美化。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由于“脩”字与“修”字的读音相同、且字形相近,古籍常将“修”字与“脩”字相互假借。《汉字简化方案》用“修”字合并代替“脩”字。

修的甲骨文金文都有,把现在‘攸’字的甲骨文金文搬过来就行。而攸字的古文是水+手执杖。修的字形是人+手执杖+三撇表示枝节或者毛发,表示修理自己的私心杂念或者修饰掉不需要的枝节。條字可作为佐证,字形实际上是修+木,而不是攸+木,意为修剪树木枝节引申为细长状。
炼:“鍊”是“煉”的异体字。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練”的省略,表示反复操作以求品质的改变。煉,篆文(火,燃烧)(柬,即“練”,反复操作以求品质的改变),表示烧熔金属使之质变。造字本义:动词,用烈火冶金提纯。

类:“頪”是“類”的异体字。類,金文(米,代谷物、植物)(犬,代野兽、动物)(頁,人头,代思考),表示观察、辨识谷物或动物。金文异体字省去“犬”。造字本义:名词,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外形相似,难以辨识。
疑:造字本义:动词,在十字路口不知所往。“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  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后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获得明智。
惑: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惑,金文(或,不确定)(心),造字本义:形容词,心乱,不明确。“疑”*  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则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得明智。
通,甲骨文(辵,行进)(用,借代物用),表示物用来往,交流有无。造字本义:动词,彼此来往,交换物用。
志,金文(之,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
思,篆文(囟,脑)(心),表示脑和心的能力。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
神:(示,祭祀)(申,闪电),表示祭拜发出闪电的天公。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
心:造字本义:名词,人体的泵血器官,从静脉接受血液并将其压入动脉从而维持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流动。
德,甲骨文(彳,即“得”,获取、获得)(直,正而不邪,正派),表示得之正直,获之坦荡。
静:静=青+争。青: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表示从矿井内开采出的原色料。争:两只手抢夺、角力。合起来表示力争回归原生状态,回归本色、自然、本真。《说文》:靜,審也。和:金文(口,说话)(禾,即“龢”,吹奏多管的排笛,造成谐音振),比喻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金文异体字以“言”(说话)代替“口”(说话),明确“言论不同而协调”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
衰:“衰”是“蓑”的本字。衰,金文(衣领)(大量向下披垂的棕毛),字形像领口之下棕毛下垂的服装。棕片由数层棕丝天然网织而成,末端是棕毛,它质地轻飘,疏而不漏,耐潮耐湿;古人将棕毛朝下的棕片连缀成“棕衣”,亦即俗称的“蓑衣”;雨水打在棕衣上时被数层“棕网”遮挡,并顺着棕丝和棕毛下淌到地上,穿蓑人可保干爽不湿,加之棕衣轻便,人们可以穿蓑在雨中劳作。穿蓑传统在当代部分农村地区仍有保留。造字本义:名词,用耐潮、耐湿的棕片缝制的雨衣。
另:衰是衣字的变体,是在衣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指事,意为丧服,以其不染色,故后来也代指白色。又因人老之后,须发会变白,所以也形容人老,再后来,将人慢慢变老这种逐渐的、一系列的、不可逆的退化称为衰。当衰字本意消失后,另加丝旁造缞字。
威,金文(戌,刑具)(女),表示对女子施刑。造字本义:动词,封建时代对不守妇道的女子施刑,以警示妇女遵守妇道。
势:埶(艺 yì ),疑为“執”(执 zhí )的变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拘捕罪犯。勢,篆文(埶,疑为“執”的误写,拘捕)(力,强力),表示强力拘捕。造字本义:动词,强力押解犯人。
存,籀文(“才”的变形,居所)(子,后代),表示表示定居生活,繁衍后代。造字本义:动词,安居乐业,传宗接代,世代延续。

真:“真”与“貞”同源,后分化。真,金文(卜,神杖)(鼎,祭祀神器),表示用神鼎占卜。造字本义:名词,贞卜如验的贞人,贞卜高人。同,甲骨文(凡,众人夯地的多柄夯桩)(口,劳动号子),表示夯地的号子。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在兴桩夯地时用号子统一用力节奏。
合,甲骨文(口,向下的张开的嘴巴)(口,向上张开的嘴巴),表示两口相接。造字本义:动词,接吻亲嘴,调情相爱。《説文解字》:合,合口也。
【评论:请把“合”与”各“结合起来配对思考。这两个字表达的形态相近、含义相反。 相同之处:都是异物相交或结合。 不同之处:异物相交的状态结果,融洽则为“合”,不融洽则为“各”。或者说,和(不矛盾不斗争)则为合,格(斗)则为各。或曰,能相互结合为一体则为合,不能相互结合为一则为各(格格不入)。 再看这两个字的读音也很近似。“合”古语发音为“葛”(三声),“各”发音为ge四声。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两个字是有渊源有联系的。】
執,甲骨文(拷手的枷锁)(一个人伸出双手),字形像一个人的双手被锁在木枷里。造字本义:动词,用木枷锁住嫌犯双手,正式逮捕拘押。评论:《執》,甲骨文的“執”字十分清楚地表示這是一個人的雙手(丮)被鎖扣住(幸)的樣子。 “執”字的本義是“拘捕”。現在也有“固執”、“執意”等義。
萬,甲骨文像尖头、大螯、有尾的蝎子。造字本义:名词,数量巨大的蝎子。大约远古时期中原地带蝎子数量巨大,因而借蝎子代表巨大的数目。
施:施,金文,是“旗”的本字,飘扬的军旗)(也,即“蛇”,蜿蜒蠕动),比喻军旗在风中旖旎飘动。造字本义:动词,军旗在柔和的风中旖旎招展。
“施”的象形义是旗子像蛇一样飞舞。旗子像蛇一样飞舞,就表示在发号施令,旗语所表示的命令就必须实施和执行。因为“实施、施行”这种抽象意义古人难以直接象形表示。因此用“旗子像蛇飞舞”这种象形义来表示“实施、施行”的本义。其他要么引申义,要么假借义。
智: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
虑:慮,金文(吕,代表伴侣)(心,担心),表示为伴侣担心。籀文(虍,代表虎豹猛兽)(思,担心),表示对猛兽侵袭的担忧。造字本义:动词,忧患安全,担忧。
意: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响。意,金文呈混合结构,(音,声)(曰,说),表示言语所传达的心声。篆文(音,声)(心,情感),表示言语包含的情感。造字本义:名词,心声,心念,心志。“意”为心念,即兴而多变,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  为理性化的心念,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意”,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性;“义”*  ,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公认的文字内涵,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客观性;“意义”,指个人愿望与世间公理的结合。

达,甲骨文(彳,大道)(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1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周 第一章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19-9-10 14:59 编辑

原文: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
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意译:

全盛而溢而霸的神效法五龙
全盛而溢而霸的神中有五种飘逸扩散的气流(气),神是五种气中最年长的,心是五种气的舍馆,德是五种气中的顶天立地的成年人。喂养神的处所,是道。道这个东西,是天地的最先之母,道开启了天地的纪元(记事)。(道是)万物的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是人头顶上方的无边苍穹被生出来的地方,道的胞衣里寄居栖身着万物和人头顶上方的无边苍穹而(自身)没有形质,它化生为天地间飘逸扩散的气流(气),在天地之前而萌生出来,不见它(气)的形质,不知它(气)的名字,称呼它为神的灵。(神:最年长的,最先形成的,是我的生命的开始;灵:与天地万物沟通的能力,最高的那个我,即不被另一个我认识到的我,即灵。这里是说,气是神的灵。)所以道,是神明(而不暗)的源头。道开启了神的化生之端。因此德喂养五种气,心如果能与道相通,心就有了与万事万物相接的通道(术,本义是在在园圃中筑成有篱栅的通道)了。术这个东西,心气之道,是术的由来和暂时居住的地方,神呢,是御使术的。

九窍和十二舍(九窍,双眼,双耳,嘴巴,两个鼻孔,阴门,魄门,为九窍。十二舍,指五脏六腑,加上心包,为十二舍。),是气的入口处的门板,心总摄这九窍十二舍。生受之天的,称他为真人。真人,与天为一体。进入(九窍十二舍)修剪不必要的枝节、反复用烈火焚烧提纯从而知道天的,称之为圣人。圣人,是借助辨识外形相似、品种繁多而知道天的。所以人和所有生命,都是从与万物相化来的。用九窍十二舍分别辨识了不同的品类的信息,对外部或内部有所疑惑时,用心统摄这些信息则能通,如果心不能统摄九窍十二舍的信息,必会有所不通。通的时候,五气就得以喂养,关键在于心为神提供舍馆,这叫做化。化而有五种气,就是志(目标之气)、思(通心脑的气)、神(气中的长者)、心(五气的舍馆)、德(五气中的顶天立地的成年者)。神是它们中的长者。静与和,是能喂养气的。喂养气从而使气和而不散,则志、思、神、德四者不衰微。四面边疆的威(上对下的天威)和势(强力押解犯人、惩恶之力)没有做不到的,心长久地让这四者临时居住,这叫做神(回到了生命刚孕育时的形态)。将神化归于身,叫他作真人。真人,就是与天同一个节奏,与道亲密相融,紧紧地握住道而喂养数不尽的不同类的信息的人。就是怀抱着天心,施与德养(德,即通,化,术),顺应事实而为从而包囊着内心追求的目标(志)、对猛兽侵袭的担忧(虑)、心脑并用体物(思)、心声(意)而行威势的人。各士者能通(化)五气而畅通无阻,以致神全盛而溢而霸,则能喂养志气。

五龙:五龙是古中国神话传承的五行思想体现的五个龙,即青龙赤龙黄龙白龙黑龙也指远古时代神话传说的五大部落首领。分别为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也指道教五行神。也指誉称同时以才名著闻的五人。

青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1: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周 第一章(3)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19-8-3 22:17 编辑

(三)分析层次要点和背诵

一、原理总括:盛神中有五气:五气中有三个有职务的:神(气):长;心(气):舍;德(气):大。
二、原理分说:
1,说神:长;神的来源:道——化气(神灵)——天地。
2,说德:德即蹈道,蹈道则至神明之源,则养五气。
3,说心:总摄九窍十二舍(总摄气的门户)。
4,顺便说术:术是心得一的产物,神御使术。
三、操作方法:
1,具体说人该如何自处:
  根据心得一否,划分人的等级:真人,与天为一。圣人:内修炼,而以类知天知一。
  (1)真人如何自处:无为。
  (2)圣人如何自处:
     第一步:化。因为知类在窍,所以常有疑惑,要自通,则要心得一,心得一则有术,则五气得养,因为神得以舍了。——这个过程叫作化。所以圣人如何自处?第一步:化。
     第二步:静和。化而有五气,即志思神心德。常处静和,则能常养这化来的五气。这五气常羊,常被存而舍之,这状态叫作神。
2,最后说给读者,即士者如何做:
  基本原理是:真人就是:化归于身。这样他们就同天而合道,时刻握着一牢牢不放,养万类。无为以包智虑思意。
  士者如果能这样心得一、有术以致于通,这样不停地执行这个“化”的过程,达到神盛,则能养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3 22: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周 第一章(4)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19-8-9 15:16 编辑


一、第四周讨论实践意义或在实际生活事件中的作用
  

  具体的意义和应用,就是用“志思神心德”模型,对自己的懒散状态的多次观察。一开始是识别到这个懒散,那个志就是眼下怎么舒服怎么来,很短很短的志,有半个小时么?我想我的志就是半个小时的志。虽然它短,但是它强。强到每次去观察,都只能匆匆瞥到一眼,到此为止,再看,再看就会顺着它沉沉睡去,温柔地进入那良夜。思狭窄,神流浪,心打瞌睡,无德,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观察多了几次之后,发现自己能观察了。再后来,感觉那个强势凶猛的神回来了,比那个沉睡更强的志,这么一托,托起来了。感受到完整,一个完整的我,开始能自己独立做一个明白的决定。不后悔,不朝令夕改,清楚明白。      
  我感觉到,好像自己回来了一样。神啊,神回来了。我觉得我等了很久了。这个事情太让我激动了。可是这一激动又掉坑里了,雷贺倪汤了呢。这搞什么,搞得很挫败。
  总之是感觉,在很长时间的碎片状态之后,有些东西回来了,苏醒了。一屋子材料很多了。我不仅有碎片,我还有完整了。不过完整碎片好像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就是在这些经验中。
二、月总结:
  这个月,一开始是很碎片的状态,第一周查字,那个状态非常要命,沉入无边的碎片,飘摇飘摇,捱到最后期限来赶作业。
  到第二周翻译,转态开始好转,开始识别起五气模型来了,识别来识别去,发现自己就是有个超强懒散的志,非常强大。偶尔能识别,偶尔不能。
  第三周,懒散懒散着,可能是到了顶点了,感觉浑身上下都淤堵。放假时间也多了起来,开始沉静下心来,关心自己。开始跺脚,跺得七歪八扭的,但还是跺。第四周,感觉精气神更旺了些,接触到自己的“不通”,那个不通促使着我立个要通的志。我知道这事只能靠我自己来,只有我心里能生成磨通这个不通的物质,别的地方是搞不来的。就坚持跺脚,时不时用五气模型观一下自己。我觉得这时候我已经不完全是“不通”“堵”本身,而是慢慢开始包起来了,收起来了,有容器了。
  第四周,感觉稳定的时候多了些,这个懒散,这个不通,这个堵,(同时也是百家姓中发现的那个对祖上的生疏),这一系列的东西,好像收得更拢。精神好像更加轻盈。某一天看到一个电视片段,说共产党人在监狱里仍然是在开会、检讨自己得失、规范自己的思想和信仰、整自己的风、要求自己戒骄戒躁,这个事情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浑身汗毛都要立起来了一样,我感受到那种凶猛的志,那个如猛虎下山的盛神!这个东西极大地鼓舞了我,感觉从中吸收到了盛神,人立了起来,意识到自己无法觉察体会懒散,是觉性不够凶猛!不是什么别的原因!我好像很久不知道这个东西了,在生活中,在流窜无穷的欲望中沉浮。我觉得,我好像醒了一样,我,醒了。然后我知道了我一直犹豫着的事情,到底该如何决定。再自己亲自去执行了自己的决定。…这很通!这才是自己应有的状态嘛!
  这让我感觉很开心。生出开心的感觉。这又掉坑了。太缺神了,太想要神了。所以容易在这个主题上掉坑。

  志:缺神,想要神,想要留住神。思:一定要表示对神的热切欢迎啊,他来了,不欢迎就走了。神:掉进了一个新的坑。心:不是舍老板了,舍老板被顶包了,换了一个人贩子,想把神贩走,利用神。德:很私。
  ——这是什么思路?假舍老板,想用做生意那一套热情来拐卖神,神还容易被这样的东西拐卖。被拐卖走的也是假神啊,这不是真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0 21: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19-8-14 16:13 编辑

看了几位同学的作业,感慨于那个应用于生活中的实感。似乎也喂养了自己的志。
我的志是一个小小小小的芽芽,是,就是那么小。
最近放假在家闲着,我也奇怪大家都去旅游我也不爱出门,就在家呆着,我这是干啥呢。
回想起自己回家的初心来,就是想回家。就是觉得回家是对的。虽然这乡下地方也没什么好玩的,虽然多少年了呆在家的时候总是有这个那个怨言,曾经还对家乡有很大的抵触,就是想远走高飞呢。
一开始想,回家,那我地理上回家咯,就真的回家待了一年。后来实在是觉得职业上无甚前程,就走了。走了之后就想回家了。年年想回家。暑假寒假都想回家。
以往我认为我是没地方去才回家的。可是现在却发现,我就是要回家啊。
我觉得遇到很多困惑。我需要回到我最初的起点,来审视这些事情,这个位置让我清醒。我在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
对了,这就是我今年暑假要回家的初心。事实证明,我也的确完成了这个事情,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前面的二十来天,我就是在做这个事情。任由无数的心事涌起又落下,涌起又落下,然后复归于平静。那个志的芽芽就萌出来了。
哦,我是回家来萌芽来了,跟孵小鸡似的,哈哈。真志一出,清晰的思就出现。审虑周全,决定清晰,执行规范。
志(干什么):做出一个对的决定。
思(思虑谋划/含情绪在内):回家,充足的时间,充足的空间,充分的安全,让真志涌现,清醒,看到真相。让审虑完整周翔,浮现正确的决定。
神(导向定性,觉性状态):在濒危处,悬崖勒马,画了一条线,残存一真神没有越过那条线。
心(储蓄和输出五气的发源地):嘈杂凌乱的旅馆,还留着一点空间。
德(人之所得,内化的世界的真相):在向外寻找的时候,有一根良心的高压线:往自己身上找原因。修身。

这个志,是自发运行的。完成之后,这件事慢慢有了一个了解,这时候有时间空间腾出来关照更多的事情了。

总结这一段,我似乎是识别了一个比较真的志。
当我试图去“安装”一个志在自己身上,总是没感觉。于是还是老老实实来识别志。我觉得这些真实的志,像地里萌出的芽,它是在大地的承载下,有无尽的生机的。
试图让自己做回老实人。一点一点,真真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18: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周 第二章第一周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19-10-8 13:33 编辑
原文抄录: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偟,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职分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查字正音:
: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羊群。養,甲骨文(羊)(攴,手持鞭子),表示在山地驱赶羊群。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羊)(食,喂饲料),表示圈羊喂草。造字本义:动词,放牧羊群。
志:(1)本字 “志”: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志,金文(之,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 的目标。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之”写成“士”。现代汉语中常常“意志”并用,“意”与“志”,同属心理能量。区别在于:“意”*  为心念,可源于本能可出自观念,但都即兴而多变,故曰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为最深刻心念,是特别的“意”,多化于教育,具有强烈的理性、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2)合并字“誌”: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内心目标。 誌,篆文(言,话语)(志,内心目标),表示将内心目标用书面语形式写下来。造字本义:动词,用书面语记录内心目标以备忘却。
造字本义:动词,大旱之时,巫师念念有词地祭祀祝祷求雨。
:龜,甲骨文像侧视的鳖类突出背部的甲壳。金文像俯视的鳖类:蛇形头部、圆形背盖、肥短四肢、短促尾巴。造字本义:名词,鳖目动物,一般具有厚重、梅花状的四肢和高耸的圆形甲壳。
灵龟是人们在动物图腾中发现的一种长寿的动物,因此是长寿的代名词,亦称神龟,古与龙、凤、麒麟并称为四灵,古人谓可以知吉凶,视之为祥瑞。灵龟生长在海边,在山上休息,在水中捕食,能入水。
:思,篆文(囟,脑)(心),表示脑和心的能力。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
:大,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年人。达,甲骨文(彳,大道)(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有的甲骨文加“止”(行进)将“彳”写成“辵”,加强“通行”含义。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写成“竹”,同时加“羊”(徉),表示可以徜徉通行。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简体字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
: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座山岭之间高深空阔的沟壑。欲,金文(谷,高深空阔的沟壑)(欠,叹气、不满),表示永不满足的贪求。有的金文以“人”代“欠”。有的金文(谷,沟壑)(心),“谷心”即“难以填满之心”,强调“欲”的“心念”含义。造字本义:名词,永不满足的心念。
: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柱房梁,借代居所。存,籀文(“才”的变形,居所)(子,后代),表示表示定居生活,繁衍后代。造字本义:动词,安居乐业,传宗接代,世代延续。 “存”的本义是传宗接代,强调时间上能延续;“在”* 的本义是定居生活,强调空间上有支点。
使造字本义:动词,手持旌节,代表国家,奉命前往和谈,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和平文件。


:杂肉也。——《说文》;药石屑曰散。——《后汉·华佗传》
:事物发展转向微弱。说文:草雨衣。秦谓之萆。从衣,象形。
:(1) 暇;空闲 。如:偟暇(空闲)(2) 通“遑”。急迫。“恬静湛泊,匪偟偟时荣。"——《隶释》(3) 通“惶”。恐惧;不安 。如:偟偟(恐惧不安的样子);偟遽(恐惧不安的样子)。
皇: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最高统帅。皇,甲骨文是独体的象形字,字形像散发光芒的帽子,帽子下面有显著的垂饰物。古人用黄金打造的精致王冠,光芒四射,以突显王者的至尊荣耀。有的甲骨文加“王”写成会义字:(闪光的帽子),王,特大战斧,借代最高统帅),表示光芒闪耀的王冠。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闪光的帽子简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王”写成了“士”。有的金文将光芒闪耀的王冠简写成了“白”,导致本义线索消失。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白”写成“自”,将金文字形中的“士”写成“王”。造字本义:名词,头戴金制闪光冠冕的帝王。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自”写成“白” 。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军人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型战斧作战的叫“兵”* ;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 ; 使用特大战斧的威猛将帅叫“王”* 。古人称开创缔枝为巢时代的首领为“帝”* ;称文治天下的智慧首领为“君”* ;称头戴金冠的至上王者为“皇”。
: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响。意,金文呈混合结构,(音,声)(曰,说),表示言语所传达的心声。篆文(音,声)(心,情感),表示言语包含的情感。造字本义:名词,心声,心念,心志。“意”为心念,即兴而多变,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  为理性化的心念,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意”,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观性;“义”*  ,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公认的文字内涵,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客观性;“意义”,指个人愿望与世间公理的结合。
: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民居、作坊。理,篆文(王,玉)(里,作坊),表示在作坊治玉。造字本义:动词,在作坊将山上挖来的璞石加工成美玉,使之成器,有形有款。  烦: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烧烤。煩,篆文(火,烧烤)(頁,头),比喻思虑过度,头脑发热如火烧。造字本义:形容词,因思想负担而焦燥不安。
:内,甲骨文(冂,洞穴)(入,由外而里),表示进入洞穴。造字本义:动词,进入穴居、住处。金文明确屋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入”与屋顶连写成“人”。古人称入穴为“内”,离洞为“出”* 。
,甲骨文(卜,占问)(内,穴居),会义主题不明。有的甲骨文借用“卜”,表示“外”与“占卜”的关系。金文以“夕”(月亮,借代星夜)代替甲骨文的“内”,表示在星夜占卜。造字本义:动词,在星夜的郊野占星问卜。
: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标记。職,金文(戠,记)(耳,听),表示且听且记。篆文调整结构,突出了“耳”,强调倾听。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基层官员听取民意并作记录。其:“其”是“箕”的本字。其,甲骨文像倒写的“网”,表示用竹篾编织的简单容具,即“箕”的本字。造字本义:名词,竹篾编织成的开口簸箕。
:篆文(宀,庙宇)(祭,祭祀),表示在庙宇进行的祭祀活动。造字本义:动词,审视、细究祭祀时显示的神迹。
,甲骨文(宀,新房)(女,新娘),表示新房中有新娘。有的甲骨文将“女”写成,表示别亲远嫁的女子忧伤落泪。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兴宅、娶亲,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事件,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心理状态,顺利兴宅、娶亲,便能安居乐业,反之内心则焦虑不宁。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人称娶亲成家、专心度日为“安”;称生活富足、内心愉快安定为“寧”,“安”是“寧”的基础,“寧”是“安”的高级境界。
:“能”是“熊”的本字。能,甲骨文像大型动物,字形突出了它的大嘴和利爪造字本义:名词,体形庞大但善于爬树的熊。固: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篆文对金文字形的误写。固,金文(盾甲)(束,缠绕、捆束),表示对盾甲进行某种加强。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加强型的盾写成“古”;也就是说,“古”中的“十”其实是“甲”,“古”中的“口”,其实是捆束。造字本义:动词,给盾甲捆扎或加层,使之牢不可破。
: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侣”的本字,表示伴侣。慮,金文(吕,代表伴侣)(心,担心),表示为伴侣担心。籀文(虍,代表虎豹猛兽)(思,担心),表示对猛兽侵袭的担忧。造字本义:动词,忧患安全,担忧。
: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响。意,金文呈混合结构,(音,声)(曰,说),表示言语所传达的心声。篆文(音,声)(心,情感),表示言语包含的情感。造字本义:名词,心声,心念,心志。
:實,金文(宀,家)(伫物柜)(貝,钱财),表示家有宝贝。造字本义:形容词,家境富裕,柜中藏贝。
: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第一。孟,金文(犬)(孟,第一)。造字本义:名词,最高大健壮的狗。
,金文在手“手”上加一捺指事符号,表示手未抓牢。造字本义:动词,手未抓牢而丢落。
,金文(“虍”的变形,虎头,借代老虎)(两个“匕”,表示虎爪)(土,地域),造字本义:名词,虎豹横行、了无人烟的地方。
: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养蚕的树。丧,甲骨文(桑,养蚕的树)(众多“口”),表示桑树上众多蚕虫蚕食桑叶。造字本义:动词,满树蚕虫将桑树的叶子吃光。
仿:“仿”是“彷”的异体字。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朝向。彷,甲骨文(行,四通大道)(四个“止”,即四个“趾”,借代四双脚),表示在址十字路口的四个相似路口来回踱步,无法确定正确的方向。简体甲骨文将“行”简化成“亍”,将四只脚简化成一只脚,并且加“方”,强调方向的迷惑。有的简体甲骨“彷”将四个“止”都省去。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简化成。当“彷”引申出“相似、近似”的含义后,篆文异体字“仿”用“人”代替“彳”,表示人物相似或言行相似。造字本义:动词,人的形貌或言行相似。
: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彿”的省略,表示相似、相仿。佛,篆文(人,形象)(弗,即“彿”,相似、相仿),表示人的形貌相似。造字本义:动词,人的形貌或言行相似、相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了一种觉悟真理的和平宗教,信徒们将创始者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现代梵语为Buddha),汉代中原人将其音译为“佛驮”或“佛陀”、或“浮陀”,并根据古梵语的读音将“佛(fú)”异读为 fó。古籍多以“仿佛”代替“彷彿”。

:(1) 本   字“参”     參,金文(晶,三颗星,即叁宿星座)(人,星相师),表示用仪器观测天象,用叁宿星座作导航指南,叁宿星座下面的一横指事符号表示观测的仪器。有的金文省去一横指事符号,同时加“彡”(须发),表示仰望头上方三星相连的星座的人,是须发飘逸的博学长者。有的金文将叁宿星座写成“晶”造字本义:动词,博学的老者仰观星天,辨别方位。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有的隶书将表示“晶”的草写成“厽”。楷书承续隶书字形。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厽”简化成“厶”。(2)合并字“蓡”    蓡卄(植物)浸(没在水中),表示水生植物。造字本义:名词,水中植物,即海参。   
:“會”是“燴”的本字。會,金文(合,合并)(米,米饭,代主食),表示将菜肴与米饭主食同锅合煮。有的金文将食物“米”写成两团食物揉合状,进一步明确“合煮”的烹调法含义。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食物揉合状[写成不知所云的。造字本义:动词,把主食米饭和菜肴混合在一起烹煮。隶书基本承续篆文字形。简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对繁体楷书字形进行大幅度整体简化。当“會”的“合煮”本义消失后,后代楷书再加“火”(炊煮)另造“燴”代替,强调炊煮”的含义。古籍多以“會”代替“徻”。《汉字简化方案》用“會”合并代替“徻”。
: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掌管。始,金文(司,掌管)(女),表示在母系时代,有神奇生育能力的妇女在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的金文又加(厶,头朝下的胎儿或幼婴),强调生育能力;有的金文(台,怀胎)(女,母),造字本义:名词,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最先之母。
:務,篆文(矛,武器)(攴,持械攻击)(力,竭力),表示竭力攻击。造字本义:动词,战场上持械竭力搏杀。
:“己”是“纪”的本字。己,甲骨文像绳子系绕的样子。造字本义:动词,在绳子上系圈、打结,用以记数和记事,或标明物品的归属者。当“己”的“结绳记事”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丝”另造“纪”代替。捆绑的绳子为“乙”* ,用绳子捆绑叫“己”(纪)。  
: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賢”的本字,表示善于管理、组织。堅,古鈢字形(臤,管理、组织)(土,壁垒、护墙),表示发动和组织群众,加固壁垒或城墙。造字本义:动词,加固壁垒或城堡等防御工事,使敌人攻而不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17: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 第二章第2周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19-10-8 13:33 编辑

原文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偟,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职分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意译:
养志效法灵龟
心气之思不能通达的人,是需要养志的人(心气之思不通达、淤堵的人,是志出了问题)。

心中有永不满足的沟壑,志将这个沟壑存放在心底,来用头脑思考它、用心灵感受它。志,就是内心永不满足的沟壑(欲)的使者。内心永不满足的沟壑多了,心就成了一堆碎肉。心成了一堆碎肉志气就衰败。志气衰败则心脑并用的活动(思)不能通达。所以心气要一,则内心永不满足的沟壑不肆意放纵。内心永不满足的沟壑不肆意放纵,则志意不衰败。志意不衰败,则心脑并用之活动之纹理通达矣。
心脑并用的活动之纹理通达则能统一意见不同的各方面,统一意见不同的各方面则乱气不在胸中焚烧。所以这个原理在内可以用来养志,在外可以用来知人。养志则心通,知人则能明了怎么任用人。

如果要把这种通心知人之术用于育人、识人、用人,必须要先了解他所养的气志。知道他的气的盛衰,而针对性地养其气志,体察他的心安于什么,从而知道他的能力。
人如果不养志的话,志气就衰弱,存储空间就会小,就只能不断地删一个旧信息,再存一个新信息,一会儿心里存这个,一会儿心里存那个,这就是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就会思虑不通达,无法理解事物;思虑不通达,无法理解事物,就会记不住知识,这就是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就无法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是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就会垂头丧气(志失),就会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就会遇到事情,一遇到事情就会丧神。神丧,则迷迷糊糊神情恍惚,头脑发懵,这就是仿佛。人处在仿佛的状态上,什么事情都理解不了,看到的现象和事物的实质对不上,即参会不一。
养志,根源在于安己,让自己在一圈圈旋涡似的事件中仍能处于风暴眼。己安,则目标(志)与沿途的知识点(意)都能实在而坚固。志意实坚,人的威势就不会被削减,神明常固守于心,乃能知人理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23: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19-8-23 23:44 编辑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意译:人如果不养志的话,志气就衰弱,存储空间就会小,就只能不断地删一个旧信息,再存一个新信息,一会儿心里存这个,一会儿心里存那个,这就是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就会思虑不通达,无法理解事物;思虑不通达,无法理解事物,就会记不住知识,这就是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就无法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是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就会垂头丧气(志失),就会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就会遇到事情,一遇到事情就会丧神。神丧,则迷迷糊糊神情恍惚,头脑发懵,这就是仿佛。人处在仿佛的状态上,什么事情都理解不了,看到的现象和事物的实质对不上,即参会不一。
——这一段看得冒冷汗。玩啊,一直在玩,无志,所以脑袋里总是需要黑板擦,要不停地清空,不停地打扫,总觉得东西多了,总觉得是被谁喂着饭吃吃得要吐了。总是有很多东西要存放在那里,说要留着也没有特别的理由,说要扔了似乎又有用。这样的东西太多了。因为无志,不知道我到底需要什么,但是命要一直维持,所以要不停地删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5 23: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周 第二章第3周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19-8-25 23:19 编辑

分析层次要点和背诵

养志法灵龟


一、志不好的基本原理(病理)欲多→心散→思不达→无志以及养志的基本原则(治疗原理):心气一,欲一。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偟,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二、养志的必要性:
      1,志得养的好处:
      (1)心通、职分明。
        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职分明矣。

      (2)用之于人(育人、识人、用人)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2,志不得养的后果: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三、养志的着手点——安己。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2 09:50 , Processed in 1.133912 second(s), 18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