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xiaomeng160824

红梅的《千字文》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9 09: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meng160824 发表于 2018-12-9 00:02
想放弃, 就是想放弃 ,  太丢人了

加油!你可以的,相信自己!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希望再次相伴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1: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meng160824 于 2018-12-9 12:00 编辑
sxwxzho 发表于 2018-12-9 09:55
加油!你可以的,相信自己!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希望再次相伴成长!

谢谢海子!
我不该说这话!昨天素心姐和未知也一直帮我,在我放弃了时还帮我。我这样说太过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1: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meng160824 于 2018-12-29 21:44 编辑

  千字文第二周读书笔记(先敲在电脑,需要手写的再写,不要再传图片了。另外周五交作业,平时做多少记录多少。)

一、原文 (多抄,周末要能背和吟)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cháng)。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pían)章。
爱育黎首,臣服戎羌。遐尔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二、句子查阅

    1、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1)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太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讲中国古代史,先要明白几个时间段:近古(宋元明清时期)、中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上古(夏商周秦汉时期)、太古(三皇五帝时期)、远古(伏羲氏以前)。中国远古史的奠基就是盘古开天地。
     龙师:是伏羲氏。相传伏羲氏用龙给百官命名,如:青龙官、赤龙官、黄龙官等,因此叫他“龙师”。太古时代的三皇是指: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龙师是三皇之首。

火帝:指神农氏。神农氏姓姜,号炎帝,他自称是太阳神、火德王,两个火字为炎。相传,神农氏以火给百官命名,所以神农氏也称为“火帝” 。

鸟官:鸟官是中国太古五帝的头一位——少昊氏,代表了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那个时候是太平盛世,有凤凰这种吉祥的鸟飞来,因此,少昊氏用鸟给百官命名,如:凤鸟官、玄鸟官、青鸟官等,所以称他为“鸟官”。

人皇:是人皇氏,代表了远古史上的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史记》中说:“人皇有九个头,乘着云车,驾着六只大鸟,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共传了150代,合计45600年。”远古时代离我们太久远,而且没有文字记录可以考证,所以,远古史上的“三皇”只能定为是一种传说。( 远古的天地人三皇,演义为天上的玉皇大帝是天皇爷,掌管人的性,人要是做事亏良心、不讲天理,天皇就降灾给你,就收你的性。地府的阎王爷是地皇爷,主管人的命,人要是不孝父母、不讲情理,地皇就降病给你,就收你的命。人间的皇帝是皇王爷,掌管人的身,人要是为非作歹、犯上作乱,皇帝就治你的罪,让你失去人身自由。让你相信有天地人三皇,无非是让人学好,不要任着性子胡作非为,一旦积重难返,就悔之晚矣了。)

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植物果实、甚至刚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地吃下去。后来,才发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上,考古学家已经发现古人用火的痕迹,说明那时候的人们已经知道利用火)。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但原始人不仅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还挺香。后来,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人们逐渐尝试着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遂石敲敲打打,敲出火来。就这样原始人懂得了人工取火。人工取火,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在传说中却是一个叫“遂人氏”的人发明的。但不管怎样,人类因为有了火,才进入到光明的文明时代。


2)这句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以智慧、勇敢、毅力为人民造福的英雄,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aa2ad30100njpj.html
    中国上古时期的没有文字可考,只有传说,最早的传说就是从盘古开天地开始,盘古氏下来就是天地人三皇,这个时期太久远太古老了,没有文字只有传说,所以太古史不可考证。《鉴略妥注》是儿童读的历史课本,里面唱道:  
    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天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 人皇九兄弟,万八寿最长。  
    “人皇”就是指人皇氏,就代指远古传说中的天地人三皇。说到中国古代史,先要分清几个时间段:宋元明清时期属于近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古,夏商周秦汉时期是上古,三皇五帝时期是太古(也可以说是上古),伏羲氏以前就属于远古了。  
    “人皇”指代远古时代的天皇、地皇、人皇。《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说:人皇有九个头,乘着云车,驾着六只大鸟,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一共传了一百五十代,合计四万五千六百年。当然,这只是传说,既无文字记载可考证,也无考古发现考证。  
    传说人皇时代时的人是穴居,住地窖山洞即潮湿又不安全,经常遭到野兽的袭击,后来就开始在树上搭窝盖屋,吃水果、戴树叶,于是进入有巢氏时代。接着学会了钻木取火,进入燧人氏,也就是“火帝”的时代了。  
    “火帝”是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继而又发明“燧石取火”,人工取火的发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所以,燧人氏一直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崇拜,奉为“火祖”。相传燧人氏创立“结绳记事”,以太乙织女星(天琴座a星)为北极星,发明星象历、陶文,创造“十天干”,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源头,被尊为上古三皇之一。三皇五帝到底是哪几位,历来说法不一,主要只有这么几种记载。一是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二是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三是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总体来看,三皇是分为几个时间段的,燧人、伏羲、女娲属于旧石器时代,燧人、女娲为早期,而伏羲为晚期,  
    燧人氏时代具体已经不知道,据考古发现,燧人氏初期是新石器初期河套附近一个母系氏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考古界在河北徐水南庄头发现了燧人氏晚期遗址,遗址中发掘出两种陶片,一种为夹沙深灰陶,一种为夹沙红褐陶。经科学考证,其生产年代距今约在一万二千年前。燧人氏晚期的分支几乎遍布中华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兹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今甘肃省境内,西起敦煌(古瓜州)、三危山、疏勒河、弇兹山;东达庆阳、华池、河水,直至陕西境内的北洛河;南至湟中拉脊山、日月山、成县、礼县、康县、凤县,直至秦岭以南的华阳。其活动中心(观星象祭天中心)主要有三处:一为合黎龙首山(古昆仑山),二为湟中拉脊山,三为六盘山。燧人氏的直系允姓、风姓、婼姓,分布在其周围,其中燧人弇兹氏自立姓氏为“风”,这是中国人最早之姓。  
    火帝下来是龙师伏羲氏,又作宓羲、庖牺(亦称庖牺氏)、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包犠,史记中称伏牺,就是制伏野兽的意思,他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三皇之一。伏羲聪慧过人,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其实伏羲并非人首蛇身,而是真正的道家的创始人,人首蛇身即是“道”字的原型,用其表示道。据部分古籍记载,伏羲的母亲华胥,生活在华胥水边,因为踩神的足迹而怀上伏羲。伏羲生于仇夷,长在起城(今甘肃秦安)。  
    作为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绩是:教民作网用于渔猎,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  
    伏羲的最大功绩还是创立八卦。在天水麦积区(原叫做北道区)渭南乡西部,有一卦台山,相传这里就是伏羲画八卦的地方。传说在伏羲生活的远古年代,人们对于大自然一无所知。当下雨刮风、电闪雷鸣时,人们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聪慧的伏羲想把这一切都搞清楚,于是他经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观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围的地形方位,有时还研究飞禽走兽的脚印和身上的花纹。   
    有一天,他又来到了卦台山上,正在苦苦的思索他长期以来观察的现象。突然,他听到一声奇怪的吼声,只见卦台山对面的山洞里跃出一匹龙马。说它是龙马,那是因为这个动物长着龙头马身,身上还有非常奇特的花纹。这匹龙马一跃就跃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块大石上。这块石头形如太极,配合龙马身上的花纹,顿时让伏羲有所了悟,于是他画出了八卦。   
    后来,那个跃出龙马的山洞被人们称为龙马洞,渭水河中的那块大石就叫做分心石。现在去卦台山,你还能看到这些地方。而且,龙马洞里还有石槽和石床的残迹。  
    八卦,是一组代表自然界天地水火山川雷电的象形文字,也是中国文字的起源。而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成为东方哲学的标志。  
    因为伏羲氏见到了龙马,于是用龙来给百官命名,如有青龙官、赤龙官、飞龙官等等,因此把伏羲氏叫做“龙师”,被尊为三皇之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也因此叫做龙马精神。  
    太昊伏羲氏定都。伏羲氏的陵墓被称为“天下第一陵”,在今河南淮阳县,每年二月二“龙抬头”之日,都要在太昊陵祭拜人祖,成为“人祖古会”。人们要摸一摸“子孙窑”和女娲氏抟土造人的“泥泥狗”。  
女娲是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他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通鉴辑览》记载:伏羲“始结网罟以教畋渔”,“养牺牲以充庖厨”,用书契代替结绳纪事,制嫁娶,画八卦。从现代考古发现可知,在陕西、甘肃河南等地区发现的仰韶时期文化遗址中,确有猎渔业使用的网坠、鱼钩、箭头等,出现饲养家畜,出现刻划符号形式的原始文字,存在夫妻制的迹象,并且已出土7000年前的八卦符号。同时,从伏羲、女娲的轮流为主可以推测,这是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社会交替时期,而它正好与考古结果一致。
女娲以后的代表人物就是神农氏。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神农氏姓姜,发明了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又称炎帝。他自称是太阳神、火德王,两个火字为炎,所以神农氏也是“火帝”。炎帝因为有火德,就以火为百官命名,如春官叫大火、夏官叫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  
    在神农氏的诸多事迹当中,最为人们称道和熟悉的是制耒耜、种五谷一事,这也正是神农氏之被称为“神农”的原因所在,“神农”一词中的“农”字就完全体现了这一伟大创举。农业包括种植、收获储备、加工食用三大步骤。如果要大量种植农作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驯化使之成为作物品种,比如稻、黍、稷、麦、菽五谷;其次要有农具,比如耒耜;三是要掌握农时。这些都需要长期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即使一个人终其一生也绝难做到。所以说,神农氏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代。  
    原始农业兴起后,出于寻找更好的农作物种类的需要,人们在尝食植物的同时会更加注意了解植物的特性,不仅注意有毒没毒、可吃不可吃,更会注意了解不同植物种类、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苦辣酸甜味道,以及寒温特性等,从而结合原有的草药知识形成医药概念,开始了医学探索。也就是说,医药概念是伴随着原始探索驯化植物为农作物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无意插柳柳成荫”式的发明。这应该就是神农氏尝百草、发明医药的历史真相。神农氏选五谷、尝百草,教民稼穑,是农业的始祖、又是医药之王,药王庙供奉的药王就是神农氏。  
    不过神农氏到底是不是炎帝,到现在仍然有分歧。  
    古代史书关于神农氏的世代记载是这样的:神农氏统治经历了七十个世代,(一说十七个世代)到黄帝部落崛起的时候才衰落下去了。这里有一个问题前面忘了说明的需要说明一下,即神农氏以前包括神农氏的时代,像燧人、伏曦、女娲、神农这样的称呼乃是对于某个部落或者部落的若干代首领的统称,而不是对唯一一个君主的称呼。这就是为什么伏羲,女娲,神农的统治往往高达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原因。按照一世三十年计算,那么神农氏统治的时期大约为两千年(如果是十七个世代则大约是五百年)黄帝的时代,在距今大约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两千年,大约就可以推断出神农氏统治开始于距今大约七千年以前。  
    但是,关于炎帝的记载则明显和神农氏对不上号。和神农不同,关于炎帝的称号是对某一个人还是对若干世代的部落首领的称呼这一点是存在争论的。有一种说法认为,炎帝经历了八个世代。第一世炎帝叫神农,他的时代比黄帝的时代大约早几百年。而和黄帝同一个时代的炎帝是第八世炎帝,他叫榆罔。这种说法,就把炎帝和神农串到了一起,即无论炎帝还是神农都是同一部落首领的称呼。同一部落首领有不同的称呼倒不奇怪,但是无论神农氏是七十个世代还是十七个世代,显然都和炎帝的八个世代对不上号。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炎帝和神农为同一人的说法值得怀疑。

“鸟官”则是说的中国上古五帝中的少昊氏。少昊氏又叫金天氏,他是黄帝的儿子,因为学会了太昊伏羲氏的学问,所以人称少昊氏。那个时候是太平盛世,有凤凰飞来,因此他手下的文武百官都用五鸟、五鸠、五雉等鸟类来命名。例如有凤鸟官、玄鸟官、青鸟官等等,所以称他为“鸟官”,也就是以鸟为图腾。《历代帝王年表》记载:“少昊金天氏,初居江水,邑于穷桑,以金德王居曲阜。凤鸟至以鸟纪官,在位八十四年崩”。

五帝的说法也有好几种,主要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庖牺(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资治通鉴外纪》)四种说法。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按照《史记》中记载,五帝的关系为:少昊为玄嚣,又名青阳,是黄帝的儿子。颛顼为高阳,是玄嚣的侄子。喾帝为高辛,是玄嚣的孙子。喾帝之子有挚和放勋,挚先为帝,但能力太弱,后传位于放勋,放勋就是尧。又称唐尧。尧后来禅让给舜,舜称虞舜,故五帝又称为:少昊、颛顼、喾、唐、虞。
    2、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苍颉(jié)创制了文字,嫘(léi)祖制作了衣裳。
1)这两句话说的是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从黄帝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记年,至今已有5000年,所以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颂词就是告诉我们说:有了仓颉,才开始创造出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衣裳,遮身盖体。

相传,创造文字的是仓颉,他是黄帝时的史官。传说当仓颉完成造字工作的当天晚上,忽然天空哗啦啦地下起大雨,但是落下的并不是雨滴,而是一粒粒的小米,四面八方也传来哭泣的声音,原来是鬼怪们正在嚎哭,伤心不已。这个故事是说,由于文字的出现,知识的传播更为便利,许多的经验和知识得到保存累积,变得更精深、博大,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生产知识会越来越有效、发达,所以用“天雨粟”来形容文字对生产的贡献;“鬼夜哭”是因为古人不懂得科学,他们崇拜鬼神,而鬼神又害怕文字把它们的丑恶行为记录起来,昭告天下,使它们遗臭万年。由此可以说明:文字的出现,使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

但我们知道,汉字的诞生并非一人一手之功,它是我们的祖先在生产生活中长期累积发展的结果。近代考古发现了3600多年前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7000年前的陶文、约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仓颉造字的传说,说明仓颉应当是在汉字发展中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他可能是整理汉字的集大成者。也正因如此,仓颉被后人尊称为“造字圣人”。

又传说黄帝有个妻子叫嫘祖。那个时候蚕是野生的,人们还不知道蚕的用处。于是,嫘祖教妇女养蚕、缫丝、织帛。打那时起,就有了丝和帛了。但传说,发明衣裳的却是嫘祖手下的女宫胡曹。在此之前的原始文明阶段,人只是拿树叶、兽皮往下身一围就算了。胡曹发明了衣裳,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裙子叫裳,裤子则是很晚才出现的。

黄帝时代,有许多发明创造,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里用仓颉造字、嫘祖造衣代表黄帝时代完成的包括历法、舟车在内的传统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称赞了中国人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贡献。

2)
<span]这句话说的是黄帝时期才有了文字和衣服。中华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积累,到了黄帝时代的时候,终于迈入了文明社会。<span]现在我们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就是从黄帝时代开始计算的。黄帝是五帝之首,《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
据《国语》载:“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帝与黄帝同为母族少典氏所生,炎帝族的起源地在陕西渭水北边的姜水。黄帝的发祥地在姬水,也当在今陕西泾水上游甘陕交界之黄土高原南边,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最初起源地,均在甘陕接壤的泾渭流域一带。
居于陕北黄土高原南侧的黄帝氏族,随着族群的繁衍,由一个氏族发展成为—个强大的部落联盟。这个部族的社会经济状况,据《史记》说,直到向东迁徙“邑于涿鹿之阿”时,都还过着“迁徙往来无常处”的游牧生活。
<span]黄帝部族“邑于涿鹿之阿”后,曾发生了古文献记载的巾国古史上最早的两次大规模战争。—次是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另一次是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当黄帝部族东迁到涿鹿时,炎帝部族也沿着渭水和黄河向东发展,正好与东方兴起而向西北发展的东夷族的一支少吴族相遇于冀中平原。《逸周书》载:“蚩尤乃逐(炎)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蚩尤大败炎帝。“炎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史记》说:战前,黄帝虽警告过蚩尤,但“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这就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早的也是最为著名的涿鹿之战。
<span]黄帝部族战胜蚩尤和炎帝之后,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当其南下时,又打败居于黄河岸边的共工部族,渡过黄河,在有熊(今河南新郑)建立起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有熊国。这时是黄帝部族最强盛的时代。它的地盘和势力范围已“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黄帝“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帅。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为了强化对被征服部族的统治,开始建立以亲兵为主体的军队和控制境内的官僚机构,并设“监”以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黄帝时代建立起了早期的国家,中华民族从此踏入文明时代。由于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被尊为“文明之祖”、“人文初祖”。历史上的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黄帝后裔,所以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儿女叫做炎黄子孙。
单纯研究古籍资料,很难看清一个族群的发展,尤其当它的年代比较远而记载比较简略的时候。但是,现代的考古学和古DNA检测已经为研究古代人群变化开创了新的路径,并且更加直接和准确。根据现代考古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上提取古DNA进行检验后与现代中国人进行对比的结果看,目前已经可以肯定的是,单独看Y染色体SNP单倍型O3,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居民(两种文化居民的父系成分相同),和现代汉族的主体部分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各地汉族中至少60%-70%来自龙山文化,现在汉族的主体部分其父系远祖完全是来自古代中原人。今天10亿汉族的绝大多数,都是5000年前中原原始居民的直系后代。主体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O3(两种文化居民的父系成分相同),O3也就是来自中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居民构成了各地汉族父系远祖的压倒性绝对多数,其次是河北的磁山文化的O1,红山文化的O3、O2和O1,和良渚文化的O1,还有湖北大溪文化和江西吴城文化的O2a,今天广阔的中国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仍然为5000年前炎黄部落的子孙。
<span]始制文字,说的就是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的故事。仓颉,称苍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虞舜、仓颉、项羽。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文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上古和远古时代,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到了伏羲时期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
<span]字"。
<span]<span]仓颉只是黄帝手下众多大臣之一。黄帝时有不少能干的大臣配合他管理部落联盟的事务。天时、仓廪、手工业、农业都有臣僚分管,特别是出现了军事将领和狱官。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有黄帝“六相“的说法,就是说黄帝手下有六个大臣,各有贡献。创造文字的是仓颉;制作音乐的是伶伦,伶伦造乐;隶首做算数,大挠造甲子,甲子就是十天干十二地支,岐伯作医学,做《黄帝内经》;发明衣裳的是、伯余、胡曹。黄帝政权机构中还有许多官员分职,如《吕氏春秋·勿躬篇》称:“大桡作甲子,黔如作虏首,容成作历,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仪狄作酒,高元作室,虞作舟,伯益作井,赤冀作臼,乘雅作驾,寒哀作御,王冰作服牛,史皇作图,巫彭作医,巫咸作筮,此二十官者,圣人之所以治天下也。”
实际上,黄帝建立有熊国的同时,也建立起了一套早期原始的官僚统治机构。早期国家的官僚机构与后世的官僚机构略有不同。中国早期的国家是在部族征服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这时建立的国家机构,实际上就是征服部族对被征服部族的统治机构。征服部族将其骨干力量、核心支族分派到全国各地去,对被征服者进行监督、控制和镇压。派去的支族首领,既是封国的诸侯,又在朝廷担任一定的官职。早期的国家,按地域区划国民,尚不十分严密,将国土按东、南、西、北,四方分之;朝中官吏的设置也不完备,常以春、夏、秋、冬四时命名。这种情况,直到殷商甲骨文中,尚有东土、南土、西土、北土之分,古文献《周礼》(又名《周官》)中还有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之名,就是早期国家形态史迹的遗留。黄帝部族指派其骨干力量之一、并在朝中为夏官的缙云氏族首领,到南方三苗国去建立政治、军事殖民据点,就是黄帝时代国家机构尚处于原始形态的表现。
<span]黄帝部族立国后,其势力大大发展。《国语》载:春秋时晋大夫胥臣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卜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所谓“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实际是以黄帝部族为母族,从中分裂出来的二十五个子氏族,分为十二个姓,这些姓的后裔,在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都还大量存在。
黄帝时代还是一个创造发明的黄金时代。其中一个大的发明就是有了衣裳。在传说中,衣服的制作与农业的发明属于同一时代。《商君书·画策》说:“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这就是中国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起源。到黄帝时代,开始有了麻布衣服,《淮南子·论训》说:“伯余之初作衣也,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不少印有布纹的陶片或陶钵,经专家鉴定属于麻布,每厘米经纬约10根左右,稀疏程度确如网罗。黄帝时代还出现了更高档次的丝织衣服。《通鉴外纪》说:“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祭为先蚕。”这是说黄帝时代已经饲养家蚕,并缫丝织布做衣服。在中原地区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家蚕茧和陶塑的家蚕蛹,在江南相当仰韶晚期的良渚文化中,发现了丝带和丝织品的绢。
<span]衣服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黄帝时代在衣饰上的重要改造是发明了“衣”和“裳”。<span]黄帝时代的医学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就是记载的黄帝与岐伯关于治病经验和学术理论的对话,并吸收了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现在一般认为《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
<span]黄帝时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引起了饮食的重大变化,粮食成了最主要的食物,促进了谷物加工与熟食器具的制作。黄帝在业已发展的煮食习惯基础上,对煮食方法做了较大的改进。在食的方面,他发明了谷物加工的重要器具杵臼和使用杵臼对粮食进行去皮加工的技术—“舂”。甲骨文中的“舂”字是就一个人用两手持杵临臼捣米之形。
<span]黄帝时代的建筑水平也有一个质的发展。
<span]当农业产生和发展,人们开始定居生活,住所固定化了,建筑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北方流行土木结构建筑。在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有一种圆形房子,多在平地上建起,中间为火塘,其附近有四至六根柱子,房四周皆有柱洞。面积为15—20平方米。此外还有方形房子,面积也在20平方米左右。而南方则流行干栏建筑。在河姆渡遗址第四层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木构件,发掘报告称,至少有三排(栋)建筑,一般是下部打木桩,形成架空的房基,桩上为横木,铺有木板,人居上面。其上为立柱,有大、小梁。
<span]既然黄帝时代以前早已有居住建筑,为什么又说“黄帝作宫室”呢?这是因为黄帝时代的居住建筑有一个质的发展。黄帝在北方土木结构的住室习惯上,将住室进行分室建筑。在黄帝以前,村落已有一定布局,如半坡、姜寨遗址,中央是广场,四周有很多房屋环绕。但各独立的房屋内部则不分间。而黄帝对原有住室进行改进,实行分室分间。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黄帝时代,人们营造房子有半地穴式,有地面建筑,有圆形房子,也有方形房子,房屋结构有单间、套间或单间排房。营建房子已经会立架梁,墙壁是木骨泥墙,室内一明两暗。
这种上栋下宇、术骨泥墙、前堂后屋、一明两晴,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的建筑模式,奠定了五千年以来中华民族风格的民居建筑基础,它是中华民族建筑的鼻祖。2002年在河南省灵宝市发现一座建筑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大型房屋基址,整个基址坐西面东,室内使用面积204平方米,建筑面积516平方米。它以弧角近正方形的半地穴式主室为中心,四周围以回廊、斜坡式门道伸出回廊外,近门口处有一火塘。排列有序的柱洞30个,墙壁柱洞37个,门道两侧也发现柱洞13个。布局井然有序,主次分明,形成一个结构复杂严谨的建筑整体。这是整个仰韶文化中迄今发现所见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复杂、规格最高、时间最早的一座中国传统的廊回式古典建筑,显然这不是普通的民居型房屋而具有殿堂性质,所以说黄帝造宫室。
可以说,我国古史时期的衣、食、住、行、农、工、矿、商、货币、文字、图画,弓箭、音乐、医药、婚姻、丧葬、历数、阴阳五行、伞、镜的创造发明,均始于黄帝时代,黄帝时期产生的重创造、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黄帝以后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并形成了传承至今的优良文化传统。

    3、 推位让国    4、有虞陶唐

有虞、陶唐说的是太古时期五帝时代五帝中的最后两位,他们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为后世树立了高尚范例。

有虞是舜帝,姓姚,号有虞氏,所以人们称他为虞舜。陶唐指尧帝,他姓伊祁,因为他的封地在陶和唐(今天的山东一带),所以人们叫他唐尧。尧当了七十年君主,他死时把君位让给了舜;舜当了五十年君主,最后把君位传给了禹;史称“禅让”。

尧是一个英明的帝王。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和睦相处;他为人简朴,住茅草屋,吃粗米饭,穿麻布衣,喝野菜汤。尧德高望重,深受人民的拥戴。
  尧在位七十几年,到年老时,他想找一个继承自己职位的人。有人建议他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丹朱、有人建议他传位给管水利的功臣共工,但他觉得这些都不是自己合宜的人选。直到后来大家一致推荐了舜。

舜的生母死的早,父亲又给他找了一位后母。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象也极其傲慢无礼。但舜却依然对他们很好。尧帝很看重舜,决定先考察考察他。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了牛羊。后母和弟弟见了,又羡慕又妒忌,便三番五次的设计暗害舜。但这些危难都被舜一一化解了。弟弟象见没能害死哥哥舜,既吃惊又害怕,但舜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还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

尧帝通过对舜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地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死时118岁。这种让位,历史上称做“禅让”。舜帝在位六十一年,最后又把君位禅让给禹。

尧帝和舜帝,在位时都能克勤克俭地为百姓做事,使九族和睦,民风质朴。年老了,干不动了,就把自己的位子和管辖的国土推让给贤能的人。
  “推”是辞让,“推位”就是把自己的位子委与贤人。“让”的意思是禅让,禅让就是把统治权让与能者。“推位让国”就是连位子带权力一齐交出来,统统交出,毫无保留。然而,经过历史的对比,我们可以纵观后世的帝王,但有一线生机就只让位子,不交权力,更有甚者连位子也不让,死了以后再说。所以历史上能够真正推位让国的,只有尧和舜。

    5、吊民伐罪    6、周发殷汤  ( 老师说这是白云先生说《千字文》有毒的地方之一,待查,铃兰姐发了一篇文章,讲3000年后毛主席为商纣王平反的。小时候看《封神榜》,恨透了纣王。竟然不是事实。。。要想办法抓紧时间多读白云先生和瑞明的文章了!!!)

这两句话引出了中国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三王”,也就是禹王、汤王和武王,他们是这三个时代的代表。商君成汤和周武王姬发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改朝换代,顺应天命。

“吊”有慰问的意思,“吊民”就是安抚、慰问无辜的苦难百姓。“伐”是讨伐。讨伐罪恶的统治者,就是“伐罪”。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安慰无辜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领头的是周武王发和商君成汤。

殷汤说的是成汤,他讨伐夏朝暴君桀,建立了商朝。因为他是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年号成汤,因此又被称作商汤。后来,商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商朝的后期也称为殷商。这里称殷汤,有指整个商朝600年历史的意思。

    7、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这两句是对历史上贤德君主,以王道治国莅民的描述和写照。
  "坐朝问道"是秦始皇开始的规矩,在此之前称立朝,后写为"莅朝"。君臣上朝都是站着,没座位,更没有椅子。椅子在古代叫"胡凳",汉朝的古人还是席地而坐,以后带靠背的椅子才从西域传进来。所以立朝,一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平等,君主不过是会议的召集人而已。二是古代生活和政事都很简单,站着说几句话就解决问题了。哪里像今天,政务会议一开就好几天,不但坐着,还得住在星级宾馆里,肥吃肥喝。
  从秦始皇开始坐朝问道,君臣都是坐着,共商国事。君坐臣立的规矩,由宋太祖赵匡胤开始。据传有一天赵匡胤临朝,文武群臣起立致敬,要坐下时才发现椅子没了,让太监撤走了。《千字文》的时代是南北朝时期,君臣上殿临朝之礼还是沿用秦汉之制,所以这里称为"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的意思是垂依拱手,天下太平。这句话语出《书经&#8226;武成书》里有一句话"纯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垂是垂挂,把上衣挂起来就叫垂衣。拱手是行个拱手礼,表示不做什么事、不用花什么气力就天下太平,无为而治了。
  平章是平正彰明。《尚书&#8226;尧典》里有"平章百姓"的话。平的意思是公平正直,章通"彰",有彰明、显著、鲜明的意思。
  两句话的意思合起来,就是:
  君主坐朝临政,与群臣共商国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天下太平,政绩彰明。
  这里要注意的是,"无为之治"不是什么都不管、听之任之,那是不负责任、是失职。无为之治是指,一项政令在还没有实施之前,就要把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和反应都想到,解决方案和防范措施都预先准备好了,出现什么问题就用对应的解决方案。君主不要没事找事,政策才不会朝令夕改,民心才能安定。诸葛亮治军、治蜀都能垂拱平章,不就是因为他事先早已准备好锦囊妙计了吗?
    8、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黎首代表黎民百姓。黎是形声字,文义从黍,有众多、数目很多的意思。爱是爱护、珍惜;育是抚育、养育。臣是臣服、接受的意思。伏是低头、顺从。
  戎羌代表了四方的少数民族,是"南蛮北狄,西戎东夷"的简称。西戎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生活为主。周朝中叶,西戎入侵中原,当时的西戎被称作犬戎,曾迫使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由此开始了东周的历史。羌族也是西部的少数民族之一,后来与汉族融合,定居务农,属于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
  这两句话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他们都能够爱护、体恤百姓,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心悦诚服地归附。
    9、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遐是远,迩是近。天下一统,万民同心就是"遐迩一体"的意思。"率宾"等同于"率滨",是四海之内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普天之下,远近统一,四海的百姓都拥护、归附于王道的统治。"率宾归王"一句的语义,出自《经&#8226;小雅&#8226;北山》,上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句。
  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历来就有"王道"与"霸道"之别。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统治方法。三王的统治用的是仁义道德,其结果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种政治体制是王道。历史上描绘这个时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万民乐业,天下太平。但是到了东周时期就不行了,首先登场的是"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他们推崇和实行的是霸道,以实力说话,比拳头。比如当时的齐桓公任用贤相管仲,充分利用齐国的自然资源,晒盐炼铁、渔农贸易一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富国强兵。齐桓公曾九次主持召开诸侯大会,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地位相当于今日的美国,实力强说了算,你不买账不行。
  历史上的正统观念,一种政治制度或者实行王道,以仁义礼治来治国,当然最理想。等而下之者实行霸道,靠实力形成威慑力量,令他人不得不服,也无可厚非。最令人所不齿的是靠阴谋诡计,篡权窃国。这些人不但仁义礼智信没有,连真正的实力也没有,有的只是野心,加上苏秦、张仪等人的诡诈之术。庄子对这些"国君"嗤之以鼻,称他们为大盗,所谓"窃钩者盗,窃国者侯"。

   10、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这四句话所描绘的,是对当时太平盛世和王道政治的赞美。
       凤凰在竹林中欢乐的鸣唱,小白马在草场上悠然地食草。圣君的教化啊,覆盖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王道的恩泽啊,遍及万方的众生百姓。
  凤凰、麒麟和龙是历史上记载的珍禽善兽,只有在仁义道德的太平盛世才会出现。历史上的太平盛世时期,不少朝代都出现过,但从没有见过这些善兽。后人说它们是传说中的动物,自然界根本就没有。实际上不是没有,而是我们福薄,见不到。史书上记载,孔子诞生之时出现了麒麟,孔子69岁做《春秋》的时候,有人打猎捕获了一只怪兽,因不识是何物,送来给孔子看。孔子看了,流泪叹气说:"这是麒麟啊!麟啊,你生不逢时啊"!所以五经里面称《春秋》为《麟经》。
  凤凰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有点像大熊猫,要吃竹笋。凤凰中雄性的叫凤,雌性的叫凰,古有三凤求凰的典故。白驹是小白马,古代用白驹为典的很多,庄子也有白驹过隙的典故。为什么用白驹,用黑驹不行吗?白驹在此代表龙。龙是水陆空三栖动物,空中是飞龙,水中是游龙,在陆地上就不是龙的形象。传说中的龙上岸以后,就地一滚变成白龙马。《三国》里赵子龙骑的是闪电白龙驹,《西游记》里唐僧骑的白龙马不也是东海小龙王变的吗?
  "白驹食场"一句也是引经,《经&#8226;小雅&#8226;白驹》里有"皎皎白驹,食我场苗,执之维之,以永今朝"的句。
  这里的鸣凤与白驹,代表了那个以道德仁义为教化的太平盛世,它具体表现在,有德君主的教化覆盖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化是教化,被是施加、覆盖的意思。
  化字在六书中属于会意,甲骨文字形是二个人相靠背之形,本义是变化、改变的意思。人都有医学常识,吃多吃少并不重要,要紧的吃了能消化、能吸收。否则完谷不化,吸收不良,人就不会健康。同理,人读书学习不在多,而在于化。有文有化才是有文化,有文没化,充其量是个文人,而非文化人。古人说"读书养气变化气质",才是读书的目的,否则读书越多越傲慢,越心浮气躁,就"输"了。
  "赖及万方"的赖字,是幸蒙、依赖的意思。万方不仅仅指人,泛指一切众生。例如历史上有商汤"解网更祝"的故事。成汤有一天出游,看见郊外的猎人四面布网,还向天祈祷说:"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来的禽兽,都投入我的网中"。
  成汤见此,感叹人心贪婪、手段残酷。特命解除三面猎网,只留一面,并改祝祷说:"愿向左的往左逃,愿向右的往右逃,愿向上的往上飞,不愿逃的向下跳。只有命该绝的,才入我的网"。所以这里才说"赖及万方",连禽兽也享受到王道统治的恩泽。"
  以上是《千字文》的第一部分。从宇宙的诞生、开天辟地讲起,一直讲到上古、太古和远古的历史。说到中国的历史,不免又要多说几句。现在的孩子对自己国家的历史,真正认可的没有几个。教科书上讲的中国历史也是改来改去,自己对自己根本就没有信心。由一万二千年变成五千年、三千年、两千五百年、二千年,越来越短。还认为:美国才两百年的历史,我们说两千年,不少了。
  中国传统文化里历来是文史不分家,不懂史就无法理解文,就会歪文义,张冠李戴。中国的历史从伏羲氏算起,理直气壮的回答一万两千年是不错的。从黄帝开始算起是五千年的人文文明史,文字、历法、衣冠、音乐、医学都出现了,所以黄帝是人文初祖。从周公开始整理周以前的中国文化至今是三千年有文献可以考证的历史。孔子第二次整理周以前的文化,集中国文化的大成,删书定礼仪,作《春秋》。孔子根据当时能看到的、确切可信的史料,著了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就是《春秋》。从孔子著《春秋》至今是2500年,童叟无欺,绝不掺假。黄帝至今是五千年,神农氏至今有九千年,伏羲氏至今至少是一万两千年。再往前推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母系氏族的女娲氏,树上搭窝的有巢氏,再到远古时期的三皇氏,再往前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氏了。
    建议读读《鉴略》,那是一本和《三百千》配套的儿童启蒙历史课本。


三、字词查阅

1、衣裳:
《周易·系辞下》有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有记载中出现衣裳二字,衣裳 制是华夏文明中服饰礼仪规格最高的形式。《毛传》:上曰衣,下曰裳。古人最早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说文》:常,下帬也。”“是裙的古体字。裳或曰帬,汉以前称裳,汉以后则多称帬。   
2、黎:
3、戎:甲骨文   (戈)  (十,盾牌的握柄,代盾牌)表示戈戟与盾牌。造字本义:名词,戈戟与盾牌,古代士兵的基本装备。借代引申为古代战争频繁的西部民族,西戎。
4、羌:甲骨文   (羊)  (牧人)  (古代西部民族的独特帽饰),造字本义:以牧羊为生的古代西部民族。白话版《说文解字》:羌,西戎部落的牧羊人。
5、遐迩:远近。汉桓宽 《盐铁论·备胡》:“故人主得其道,则遐迩潜行而归之,文王是也。” 《汉书·韦玄成传》:“天子穆穆,是宗是师,四方遐尔,观国之煇。”
6、率:甲骨文   (水)  (幺,丝线、绳索),像一根绳索拖在河水中。造字本义:动词,用纤绳在河岸拉船。出自《诗经&#8226;小雅&#8226;北山》,上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
7、宾:甲骨文   (宀,房屋、王宫,代表中央朝廷)  (元,“方”的误写,方国)  (止,行进),表示边远方国前来中原王宫朝觐。通“滨”,四海之内的意思。
8、王:甲骨文中同源,后分化。的金文字形 的甲骨文字形 一致。王,甲骨文字形 像带手柄 的宽刃巨斧 。有的甲骨文 在战斧 (士)的基础上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是超级的。造字本义:最大的战斧,借代战场上所向无敌的统帅。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军人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型战斧作战的叫“兵”*;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 手持特大战斧的威猛将帅叫。开创缔枝为巢时代的首领叫“帝”* ;文治天下的智慧首领叫“君”*  ;头戴金冠的至上王者叫“皇”*  
      
四、译文(直译+意译)
直译(字面意思):
优羲氏、神农氏、少昊氏、人皇,都是上古贤能的人。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了文字,嫘祖教会了人们养蚕取丝,制作衣服。
rao帝和舜帝实行禅让制,把王位传给有才德的人。安抚百姓、讨伐暴君的人是周武王和商王成汤。
贤明的群主端坐在朝堂上,同大臣们探讨治国之道,毫不费力就能使天下太平,因此,君主的功绩显著。
贤明的君主爱惜、体恤百姓,使得各族人民都俯首称臣。普天之下都成为统一的整体,天下都归顺于他们的统治。
凤凰在竹林欢快地鸣叫,白马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吃草。贤明君主的恩泽施及万物,遍布天下。

意译(自己的语言和体会,慈,俭,不为天下先,带着亲恩)
(这个还不太会……)

五、心得体会
1、做了上面的功课,真的好感动。不知道说什么好。
       黄帝时代统人们开拓、拼搏的精神是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伟大精神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亿万黄帝子孙的“传家宝”。我们回顾一下上述的发明创造,每一项都被后代所传承、发展、提高。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第一是文字,符号文字、象形文字、发展为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直到现在通行的楷书,它是文明传承的最重要的工具。第二是中医药,后代的《黄帝内经》等书,就是传承的典型,直到如今,中医药仍然是民族的瑰宝。第三是历法,自黄帝的《调历》开始,历代传承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阴历。第四是上栋下宇、术骨泥墙、前堂后屋、一明两晴,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就是黄帝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第五是黄帝在伏羲太昊的基础上得河图洛书,后来得到周文王的传承演生出《周易》,其内容反映了哲学的最高境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第六是重视和谐的思想,为后代所传承,协和万邦、天人合一、和合、和为贵等理念,一直传至今天。第七是大统一思想,在黄帝时奠定了基础,形成各朝各代人们的坚定信念。第八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代代相传。黄帝时代的伟大功德,结晶成了黄帝精神,黄帝首创的原生文明可以称为中华文化祖根,它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才创造出如“天下为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信条。这些都是永远激励我们中华民族前进的中国精神,它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规范我们言行的总则,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六、困难和疑惑
      方向:查阅后不要照抄,读几遍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讲给孩子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9 15: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meng160824 发表于 2018-12-3 09:40
这个才是初心:
(梦老师20181202)
读千字文,要带着对孩子的亲恩,带着对世界的善。

复制走了,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16: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meng160824 于 2018-12-29 21:44 编辑

狐狸:分享一个查询鸟官时候得到的知识,关于“衣冠禽兽”这个成语,本意是指官员的等级制度,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后来官场腐败才有了今天这种贬义。
给我了一个提醒,就是我现在的知识体系里面,那些我觉得自然而然的东西其实是输入的结果,而这个输入可能是错的,或者是不完整的。

明月沧海.桃子:衣冠禽兽最初居然是那个意思啊

珑夫心理:
我们的文化起源的时候,不骂人。从来都是讲事实,堕落了就觉得是在骂人。

(苗苗: 嗯,这句话有感觉,不骂人,讲事实。是不是做着做着,自己做不到了,就觉得别人在骂人了。比如缺德)

所谓骂人,不过是在宣泄情绪嘛!堕落为情绪动物之后,就只知道骂人了。

你看我们有时候骂人直接骂,有时候用表扬别人的方式骂没表扬的,有时候讽刺。

开口就是骂人,听到的人言也就是被骂,每天都在骂人和被人骂中度过。

好话有些人不能听,坏话也不能听,那意思就是没活头了,生不如死的意思啦!

这是对自己最根本的诅咒,所以骂人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5 07:4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meng160824 于 2018-12-29 21:45 编辑
xiaomeng160824 发表于 2018-12-9 11:56
千字文第二周读书笔记(先敲在电脑,需要手写的再写,不要再传图片了。另外周五交作业,平时做多少记录多 ...

补充:

三、查字
2.  “黎”字用于黎明,那什么叫黎明呢?还有“黎民百姓”中的民为什么叫黎民呢?这都与古代农业耕作有关。

农民耕种要早起,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就要下地了,这时人们犁开第一片土地,东边的天也开始放亮了,好似这天也被犁开了一个口子。

“黎”字下部为何是个“水(氺见《文部》 )”字呢?那是早晨的露水,可见古人观察事物的仔细,与造字的周密。一早起来,正值日出月落之时,为明,故称黎明。百姓黎明时分已在劳作,故称黎民百姓,表达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劳苦。

从金文看,“黎”字也可以看做是“黍、刀”二字合成,像是用刀收割黍子,这也可以讲通,仍是农耕的意思。

五、心得2
微信群记录2018.12.14

珑夫心理:这个节点上要形成一种历史观,战争为什么会发生?王朝更迭的战争
会跟孩子讲不清楚,弄出很多麻烦事

Enya::是的,娃娃迷糊是跟着大人迷糊,我们自己是迷糊的。

珑夫心理:是的。白云有相关文章,可以有些帮助。
我认为有个原则,不能糟蹋祖先
对历史的各种理解,不能从整体上糟蹋祖先,搞历史虚无主义
这一方面跟民族历史的总体事实不符合,另一方面这样搞受到伤害的不是祖先,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就像我们对父母的理解,一直以来我们用创伤(创伤可以称之为历史观一样的东西)的眼光看父母,结果受害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自尊和自信都收到灾难性的影响,弄得丑态百出。
我们可以换一种传承论的亲子历史观,系统论的亲子历史观。得到的力量就完全不同。
继而会发现亲子历史也不是原来那样的。
历史观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归根到底不是自由选择的,它是有对错的,对错正邪。
可以自由选择,指的是,每个人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持有。
你就可以获得那样的理解,并支配你的态度立场和行为;不可以自由选择,是说你的自由选择导致的后果可能会遭到天怒,可能会符合天道。天戮天助的标准是不变的。
选择是你的自由,天杀天助不是你的自由。所以要选择不糟蹋祖先的历史观,不整体上糟蹋祖先。

coofox::想起一句话,不知天高地厚。遭雷劈了还以为是日常。

珑夫心理:对呀,发现日常被雷劈,于是说人有原罪;于是说人要臣服;要修行吃苦……

coofox::意思是死不悔改
珑夫心理:至死不渝。至死不渝地做傻瓜。信仰坚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09: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meng160824 于 2018-12-17 09:23 编辑

上周周五前做好了功课,每天磨一些,感觉很好。虽然大多数还是抄的,但很从容地咀嚼,感觉和匆匆忙忙囫囵吞枣太不同了,继续保持。
以后这样安排(大概的节奏):
周日不看文字听3遍+抄一遍;
周1-2看文字听3遍+抄一遍+查短语
周3-4看文字跟吟和读各3遍+抄一遍+查字
周5,翻译和心得+默写
周6,看同学们的分享+录制音频发群
随时讨论和到群里读书

家里早晚放陈琴老师的音频
和儿子共读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16: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meng160824 于 2018-12-21 17:36 编辑

第三周  千字文03
  • 一、原文和译文

原文: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 ,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


译文:
        人的身体发肤,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的;人的思维意识,是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准则的。要谨慎小心地爱护它,不能毁伤呢?女子应该追求的是保持自己内心方正的品性和外在洁净的品行,男子应效法德才兼备的贤人。知道了自己的过错就一定要改正,时刻谨记(保持)能做正确有德的事的内部姿态。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诚实的话要经得起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墨子悲叹白丝被染上了杂色,《诗经》赞颂羔羊能始终保持洁白如一。要仰慕圣贤的德行,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人。

  • 二、字词句查询

19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人的生命体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物质的“四大”,一部分是精神的“五常”。
人的 身体发肤,是由道、天、地、人四大构成的;人的思维意识,是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准则的。
“身发”,在此处,指代我们的肉身。

20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这句话出自孔子讲的《孝经》。《孝经》是儒门十三经之首,历来读书的规矩都是先读《孝经》,然后才有资格读《四书》。《孝经》是曾子问孝,孔子回答,再由曾子及其门人整理而成,共有十八章,解释了一个“孝”字。
孔子在《孝经》中开篇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的,我们这个身体是受父母遗传而来的,是我们的神识借以居住的房舍,等于是上天和父母借给我们用的。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向别人借来的东西,一定要妥善保管,弄坏了就没有办法还了,所以说“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恭”是恭敬、谦逊的意思 ,“惟:是惟谨、顺服的意思。”鞠”和“养”的意思一样,都是抚育、长养的意思,《诗经.小雅.蓼莪篇》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21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女子应该追求保持自己内心方正的品性和外在洁净的品行;男子应效法德才兼备的贤人。“贞”字的本义是正,甲骨文形从卜从贝,是最古老的占卜用语。上古卜卦,问事之正不正,就曰问贞。后世假借为端方、正直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意志操守坚定不移。《易经》中称“元亨利贞”,为乾之四德。
贞既为正,那么只有止于一才能“正”。谁止于一?心念止于一。能止于一就是正,能守正,就是有贞。不是老公死了不再嫁人就守贞了,如果心里乱七八糟的,就是一点贞也没有。
“洁”是干净、没有污染的意思。
“才”指人有能力、有才智,有才的人是才子。“良”是指一个人有德,有良心、有德行才叫良。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有所不同,表现在本质上的差异就是“女慕贞洁,男效才良”。对女子之德的要求是“贞洁”,女子要羡慕、爱慕的是贞与洁,男子应效法德才兼备的贤人。
人的性别虽有不同,但所具有的五常之德是相同的,都是仁义礼智信。这是人格,做人的资格,离开了五常也就不成其为人了。

22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知道了自己的过错就一定要改正,时刻谨记(保持)能做正确有德的事的内部姿态。

“知过必改”这一句话,也是语出《论语》。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动荡的时候,有四件事是最让人担忧的。第一是人不讲品德的修养,也就是不积德;第二是人人浮躁,不肯老老实实地做学问;第三是明明知道应该做的事却不肯去做;第四就是自己的毛病、缺点总也改正不了,这是孔子每天都在担忧的。
“得”与“德”二字通假,“得能莫忘”有两重含义,一是从他人之处有所得、有所能,也就是别人教会我们的东西,使得我们有所得、有所能,我们不能忘,这也是知恩必报的意思。二是我们自己于修心、修身上有所得、有所能,莫忘。也就是刘备白帝城托孤,教育儿子阿斗说的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别人的德能不能忘记,自己的德能也不能够忘记。

23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

“罔”和“靡”的词性相近,都是表示禁止、劝阻的否定性动词,相当于别、不要的意思 。“靡”字的本义是无、没有,读第三声。这两句话里强调了两个不要:第一不要谈论别人的缺点和短处。第二不要依仗自己的长处而骄傲自大,圣人造字早就告诉我们,自大念臭,有味儿了。再加一点,就是“臭”,臭不可闻。《易经》里八八六十四卦,只有一卦六爻皆吉无凶,那就是“满招损,谦受益”的谦卦。
喜欢谈论别人缺点的人,一生中的障碍很多,自己的身心性命也很容易受伤害,因为自己削了自己的福报。“恃”在这里的意思是依仗,如有“恃强凌弱”的成语。
陈抟老祖在《心相篇》里也说,“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喜欢称赞自己长处的人功名很难有所成就,这对科考时代的读书人是大忌,因为“满招损”是天理。

24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说过的话要兑现,要能经得住反复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

“信使可覆”是个倒装句,为强调“信”字,将其倒装在及物动词“使”的前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过的话要兑现,要能经得住反复考验。“覆”字的本义是翻转、倾覆的意思,此处的引申义为审察、核实、检验。
“信使可覆”这句话,出自《论语&#8226;学而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覆也”。孔子的学生有子说,信与义是一样的,都是说一个人立定的志向、发过的誓愿要经得住检验,要能够兑现。人的毛病之一,就是“常立志”与“常后悔”交替进行。说过的话、答应别人的事忘了,不兑现。
信是五德之一,称为信德。信主元气,五行属土,对应人的脾胃。凡不讲信用的人,没有不伤脾胃、不损元气的。大地属土,其德主信,如果大地失去信用,春不生、夏不长,是这块地的地气没有了,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孔子说“人无信而不立”,没有信德的人,永远不能立身、立命。
“器欲难量” 是说,一个人做人处事,心胸器量要大,大到让人难以估量才好。俗语说“侯王颌下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心小量窄的结果,必然是嫉贤妒能,这样的人不但薄福,而且下场很不好。一个人能否担当重任、成其大事,首先要看心量。心大意大,天地给你的舞台就大。

25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墨子悲叹白丝被染上了杂色,《诗经》赞颂羔羊能始终保持洁白如一。
“墨悲丝染”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创始人墨子看见染坊里染丝,把纯白的丝放进染缸里,拿出来就成为五颜六色的了。因此感慨地说:“放到青色的染缸里就变青色,放到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来的颜色也不同。若先后放入五种不同颜色的染缸,也会先后变成五种颜色了,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人就像纯白的丝一样,身边有怎样的人也会受到怎样的熏陶感染。舜帝、大禹、商汤王、周武王这四代君王都是受到忠臣好的熏染,所以能平治天下,被拥戴为天子。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这四代君王都受到了小人坏的熏染,因此扰乱天下,国破身亡,受到最大的惩罚。”墨子告诉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和周围的人对一个人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接受好的影响,远离坏的影响。
“诗赞羔羊”,是说《诗经·风·召南》里面有一篇是赞颂小羊羔毛皮洁白的,也和墨子一样,是感叹人的本性像羔羊皮毛一样洁白柔软,人应该永远保持这种洁白柔软,没有污染的本性才好。

26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要仰慕圣贤的德行,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人。
出自于《诗经》中“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的诗句,贤明之人,德如高山,人人景仰;行如大道,人人向往。“景行”是指光明崇高的德行,德行正大光明,才能成为贤人。
“克念作圣”,出自于《尚书》里“惟狂克念作圣,惟圣罔念作狂”这一句话。“狂”就是凡夫俗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人如果能够克制自己狂乱的思想和私心杂念,就能变成圣人,放纵自己的心念,圣人就会变成凡人。


需要查询的字词   http://gw.eywedu.com/cat.asp?id=2394

四大

四大范围很广,《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内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印度指地、水、火、风、空为五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佛教加以改造,谓地、水、火、风四种物体均能保持各自的形态,不相紊乱。亦名四大种。种,有能生的作用,如种子。佛教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四大所生。又把物质世界称为色法。色,分能造色和所造色两类,四大种为能造色,其余一切物体为所造色。对四大的理解,目前并没有统一。这里四大讲的是人的肉身来源。


五常

1)五种伦常道德,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书·泰誓下》:“今 商王 受 ,狎侮五常。”孔颖达 疏:“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
2).谓金、木、水、火、土五行。
《礼记·乐记》:“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 郑玄 注:“五常,五行也。”
《云笈七签》卷三五:“夫禀五常之气,有静有燥。”
3).谓仁、义、礼、智、信。
汉 董仲舒 《贤良策一》:“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唐 柳宗元 《时令论下》:“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谓之五常,言可以常行之也。”
《水浒传》第一一○回:“此禽五常足备之物,岂忍害之。”
4).即五伦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御史五常》:“人之所以读书为士君子者,正欲为五常主张也。使我今日谢绝故旧,是为御史而无一常。”


慕: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昏暗。慕,金文(莫,暗,不明确、不公开)  (心,想望,向往),表示不公开地暗想。造字本义:暗暗地想望、向往,未曾公开表达。白话版《说文解字》:慕,因喜爱而学习、模仿。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莫”作声旁。

效:本字“效” 效,甲骨文   (矢,射箭)  (攴,持械攻击),造字本义:在战斗中射击拼杀。
合并字“傚”    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效仿学习。傚 人(人,师傅)效(效,效仿学习),造字本义:学习行猎、作战,模仿,取法。
合并字“効” 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效”的省略,表示拼杀。効 交(交,“效”的省略) 力(力,全力),造字本义:奋力拼杀。
白话版《说文解字》:效,模仿。

覆: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往返、反转。覆,籀文   (像罩盖)  (復,往返、反转),表示将朝下的罩盖反转朝上。造字本义:将朝下的罩盖反转朝上。篆文 承续籀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罩盖状的 写成“西” 。  《说文解字》:覆,覆盖。一种说法认为“覆”是盖子。此处引申为审察、核实、检验。

量: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古代装行李的布包、布袋。量,甲骨文  (口,即“日”,代替日月星辰----参见“日”*、“天”*)  (束,即“囊”,行囊,代表旅行),表示行者以日月星辰为参照,计算行程。有的甲骨文 将“口” 明确写成“日” ,将“束” 明确写成“东” 。金文 字形中“日” 与“东” 的形象更加明确。造字本义:以日月星辰为参照,估算行程。《说文解字》:量,用秤子测出物品的轻重。字形采用有所省略的“重”作边旁,采用省略了“鄉”的“曏”作声旁。此处引申为推测、评估、思量。
莫:“莫”是“暮”的本字。莫,甲骨文   (林莽)  (日,太阳),像太阳隐没在丛林 之中。造字本义: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 “莫”的“太阳下山”本义消失后,隶书再加“日”另造“暮”代替。隶书 将“艸” 误解成两只手而连写成“大”  。日在草上为“早”*  ,日在草中为“莫”(暮),日在树下为“杳”*  。 古人称日升而天地分明为“旦”* ,称日落而天地不分为“莫”(通“暮”* )。白话版《说文解字》: 莫,太阳快下山。字形采用“日”作边旁,像太阳落在草丛中。 引申为不,别,难以,无法。

罔:“罔”和“靡”的词性相近,都是表示禁止、劝阻的否定性动词,相当于别、不要的意思。

靡:“靡”字的本义是无、没有。读第三声。

景:“景”是“影”的本字。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古代用以瞭望预警的高大亭台。景,篆文   (日,太阳)  (亭,代表楼台建筑),表示日照楼台。造字本义:名词,太阳在高大亭台上投下的影子。当“景”的“影子”本义消失后,俗体隶书 再加“彡” (光影)另造“影”代替。《说文解字》:景,太阳的光。这里是高大光明的意思。

贤:“臤”是“賢”的本字。臤,甲骨文   (臣,官吏)  (又,抓持,掌握、管理),表示有管理才能的官吏。当“臤”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 再加“貝” (宝贵)另造“賢”代替,表示宝贵的、难得的人才。造字本义:名词,具备出众的管理、执行才能的大臣。古人称男子善于管理组织为“贤”,称女子心灵手巧为“惠”*  。《说文解字》:贤,多才多能。字形采用“贝”作边旁,“臤”作声旁。

圣:本字 “圣”  圣,甲骨文   (共,供奉)  (土),供土,表示所敬拜的土地神。在古人眼中,滋生万物的土地奇而完美。造字本义:神奇完美的土地神。古人称主天者为“神”,称主地者为“圣”。《说文解字》:圣,汝河、颍水一带,人们将致力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称作“圣”。
合并字“聖”  聖,甲骨文聖=长着大耳的人,表示耳聪大慧者。中国远古祖先认识到,善听是内心宁静敏感者的超凡能力,能在自然环境中辨音识相者,是大觉悟的成道者。有的甲骨文加“口” (说,预言),表示预言。造字本义:先知先觉、洞察真相并能预言者。《说文解字》:聖,通达者。


三、心得体会

      原来书是要这样读的!要这样做人哪!诚心养生,悉心爱惜借来的身体,走正道。要立志——法天则地。自爱自强,见贤思齐,时时觉察。从现在做起。感恩祖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4 10: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meng160824 于 2018-12-29 22:18 编辑

第三周  千字文04

一、原文和译文

2018.12.24,原文摘抄:

德建名立,行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兑。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两点水,四声)。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2018.12.25陈琴老师的译文: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①听。
【注释】①习:长期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
【译文】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如同形体端庄了,仪表就正直了一样。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①。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注释】①祸、福二句:语出《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译文】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禄是乐善好施的回报。一尺长的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而即使是片刻时光也值得珍惜。
资父事①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注释】①事:侍奉。
【译文】奉养父亲,侍奉君主,要严肃而恭敬。孝顺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要不惜献出生命。
临深履薄,夙兴①温凊②。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注释】①夙兴:“夙兴夜寐”之略。夙,早。②温凊(qìng):“冬温夏凊”之略。凊,凉。
【译文】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侍候父母让他们感到冬暖夏凉。让自己的德行像兰草那样的清香,像松柏那样的茂盛。

老师的意译:
      符合天道的方法论安居乐业了,挺立的人就是你的名号(德建名立 )。
      心的形画得端庄了,言与行就符合天理(形端表正)。
      心谷空旷,心声悠远(空谷传声),心堂虚静,心音绕梁(虚堂习听)。
      不接受天理多了,会失去护佑而遭灾祸(祸因恶积) 。
      富足安康源于人们对你安详神态与和颜悦色的馈赠与祝福(福缘善庆)。
      一尺的美玉不值得宝贝,一寸的光阴也要争取(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助父亲行道之资(路费),履行社会赋予的职务,要有苛刻的硬标准和戒慎之心(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承传长老要用所有的力气(孝当竭力),履行公职要领会并尽竟领导意图(忠则尽命)。
      为人做事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谨慎(临深履薄);要早起晚睡勤勉廉洁(夙兴夜寐,冬温夏凊)。
     有高风亮节,像君子兰那样香磬致远,像青松那样哪怕天寒地冻,也生命旺盛(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我的:
     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像形体端庄,仪表也随之肃穆一样。
     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
     祸害是因为多次作恶积累而成,福报是由于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
     一尺长的璧玉算不上宝贵,一寸短的光阴却值得去争取。
    供养父亲,待奉国君,要做到认真、谨慎、恭敬。
    对父母孝,要尽心竭力;对国君忠,要不惜献出生命。
    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让父母冬暖夏凉。
    能这样去做,德行就同兰花一样馨香,同青松一样茂盛。

二、查字词句
1、德建名立,形端表正)我们人有一颗心,心有姿态,心正,直视前方,看得见天、看得见地,行于大道上(合道),这样合道的内心姿态和行动就建立起来,对应着你的名字,就这样树立起来,心的形态姿态做得端正,言行举止都中正温和,不偏不邪。

德:1,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 2,心意,信念  3,恩惠  4,姓  本文指德行德,升也。从彳, 聲。象形的德字是十字路口,中间是一根直线吊着一个大眼睛---看得清清楚楚,走过路口。
德字由彳、直、心,彳chi4,小步也。直,正见也。心,指人心。小步慢慢走,内心淡然而坚定地直视正前方,行于大道之上。(白云)
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庄子 &#8226; 天地》 
德:心端正,直视正前方,行于大道之上


建:1,立,设置  成立   2,造,筑  3,提出 ,倡议  4,指中国的福建省  5,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  本文指建立
建,金文   (“阜” 表示山地, 表示墙基)  (不是“聿”,表示手持 杵棒 ,夯土筑墙),表示辟山为址,傍山筑屋。为了肥沃的土壤和方便灌溉,古人大多定居于河湖岸边;又为了地基牢靠和防洪防汛,古人常辟山为址,傍山筑屋,面河而居。有的金文 将“阜”形的 简化成 ,将 写成 ,加“土” 强调“夯土筑墙”。有的金文 误将 写成“辵” 。造字本义:辟山为址,筑墙造屋。
建,立朝律也。从聿,从廴--说文。建,竖立也。——《玉篇 &#8226; 廴部》
建,立也。——《广雅》
建,树也。——《广韵 &#8226; 願韵》
建覆也。——《集韵 &#8226; 阮韵》
建:象形的建,左边是高山,下是地基,右边是手握着夯地的杵棒。本义是辟山做地基,依山筑屋。立也。树也。


名:1,人或事物的称谓   2,起名字  3,做某事时用来做依据的称号。 4,叫出,说出  5,声誉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  7,占有  8量词 ,用于人   本文指 声誉歪斜
名,甲骨文   (口,叫喊)  (夕,黄昏、冥暮),表示天黑时呼叫孩子回家。造字本义:动词,日落天黑,父母招唤孩子。金文 将甲骨文的左右结构改成上下结构。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代一般男子在成年后为自己的“名”作近义的“注解”补充或“说明”,叫作“字”;也有的底层百姓有“名”无“字”。在古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口头上的称呼叫作“名”,有如今日之“小名”与“昵称”,用于日常非正式社交场合,为贱称; 子女成年后为其设计的书面称呼叫“字”* ,有如今日之“大名”与“户籍名”,用于各种文件和正式社交场合,为尊称;“名”与“字”是同一对象的两个称呼,“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今人所说的“名字”,相当于古人所说“字”。
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夕”与“月”同源,后来分化。甲骨文 、金文 将“月”的字形 减去一短竖指事符号 ,表示月上黄昏,月光不明。造字本义:名词,月亮初显的黄昏。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隶书 略有所变形。日初出为“朝”* ;月初出为“夕”;月高人静为“夜”*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 夕,莫也。从月半見。凡夕之屬皆从夕
名:左边是一个口,右边是侧着的月牙(月亮初显的黄昏)月亮初升、日落天黑,父母呼唤孩子。看不见了,召唤它。

立:1,站,引申为竖起来,2,做出,定出  3,存在  生存  4,马上,即刻  5,姓  本文中指站得信脚
立,甲骨文 像一个人 站在地上 ,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地面。造字本义:站在地上。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站着的人 写成 。隶书 彻底失去人形
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屬皆从立
立:一个人站在横线上。表示人稳稳地站在地上。

形:1,实体,2,样子  3,表现  4,对照  5,状况, 6  同型,模子  7,同 刑     本文中指 形体,实体
形:形,籀文    (“井”的变形,矿井)  (土,矿粉,指丹青等颜料)  (彡,光彩),表示用矿物颜料着色。有的籀文   (幵,“研”的省略,研磨)  (彡,光彩),表示研磨有色矿石,制成丹青,用以着色。造字本义:着色加彩,以突出显示图案。篆文 承续籀文字形 。隶书 误将篆文的“幵” (研)写成“开” 。“彤”* 是用朱丹上彩,使物象赤化;“形”是着色加彩,使图案从背景中显示出来
形,象形也。从彡幵聲—说文。形,见也。——《广雅》
①本义,动词:着色加彩,突显图案。 本义只见于古文
②动词:显示,表现。 形成 形容词 形诸笔端 喜形于色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楚辞 &#8226; 天问》
赵王不悦,形于颜色。——《战国策 &#8226; 赵策三》
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管子》
然后心术形焉。——《礼记 &#8226; 乐记》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孙子 &#8226; 虚实》
③名词:外观,样子。 形骸 形体 形迹 形影 形貌 形容 形态 形象 形旁 形声 形势 形式 形状
望远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谷梁传》
形色天性也。——《孟子》 形貌昳丽。——《战国策 &#8226; 齐策》形容枯槁。——《史记 &#8226; 屈原贾生列传》 形似酒尊。——《后汉书 &#8226; 张衡传》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晋 &#8226; 李密《陈情表》
有古人形貌。——唐 &#8226; 柳宗元《柳河东集》山岳潜形。——宋 &#8226; 范仲淹《岳阳楼记》
因势象形。——明 &#8226; 魏学洢《核舟记》 形若土狗。——《聊斋志异 &#8226; 促织》
④动词:对照,参看。 相形见绌
形:左边是从井里取土(颜料矿石),右边是三撇(光彩),取矿石,着色加彩,以凸出图案。

端:1,正,不歪斜  2,正派  正直  3,事物的一头  4,用手很平正的拿  5,姓    本文指正,不歪斜
端: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老人拄杖而行。端,篆文   (立,站直)  (耑,老人拄杖),表示老人拄杖直立。造字本义:动词,老人借着拐杖站直、站稳。隶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老人长发形象 写成“山” 。
耑,物初生之題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凡耑之屬皆从耑。耑,甲骨文   (“止”上有水,即涉水)  (老,拄杖者),表示老人拄杖涉水。有的甲骨文   (止,脚)  (支,竹杖),两点表示水滴。金文 严重变形,“止”形、“竹”形完全消失。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涉水。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当“耑”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立”另造“端”,加“水”另造“湍”代替
端,直也。从立,耑聲—《说文》
端,正也。——《广雅 &#8226; 释诂一》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楚辞 &#8226; 屈原 &#8226; 涉江》
选天下之端士。——汉 &#8226; 贾谊《治安策》
端:站得直,立得正。

表:1,外部,外面,外貌  2,显示  3,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4,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 5,计时间的器具  6,某种量的器具。7 ,标志,榜样  8,用来指亲属关系   9, 测量的标尺  10, 封建时代称君子给君主的 奏章。 11,树梢    本文指外表,外部
表:甲骨文 是象形字,像兽毛朝外的皮衣,像衣服 外部披着兽毛 。造字本义:用动物毛皮制成的外衣
  说文-上衣也。
“表”:动物毛皮制成的外衣。外表---外显,显示,表达---奏章,向上传的文件、格式化栏目化的文件

正:1,不偏斜  2,合于法则的  3,合于道理的  4,恰好  5,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6,两者相对,好的 7,纯,不杂   8,改去偏差或错误  9 ,正方形   10与负相对  11,姓    本文中指不偏斜
正:“征”的本字。正,甲骨文   (囗,城邑、方国)  (止,行军),表示征伐不义之邑。造字本义: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古人称不义的侵略为“各”,称仗义的讨伐为“正”。( 终日射候,不出正兮。——《诗 &#8226; 齐风 &#8226; 猗嗟》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书 &#8226; 汤誓》 故诸侯服而无正。——《管子 &#8226; 山至数》 司马弗正。——《礼记 &#8226; 燕义》))
-説文: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从正。 ,古文正。从二;二,古上字。 ,古文正。从一、足;足亦止也。
止,甲骨文 是一幅脚掌剪影,像脚趾头张开的脚掌形状,以三趾代五趾。造字本义:脚趾。有的甲骨文 简化为线描。金文 变形较大,淡化脚掌形象,突出三趾叉开的形状。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当“止”的“脚趾”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足”另造“趾”代替。
《説文解字》: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从止
“正”:(本义)征伐不义之邑为正。以一为基。以道为基。

2、空谷传声,虚堂习听:心谷空旷,心像山谷和殿堂那样空旷和虚静,能把整体格局和局部装进来;这样的心声悠远,保持,不迷失,不会因为什么刺激就消失了。

堂:堂,殿也。从土,尚聲。王坐于堂上。——《孟子 &#8226; 梁惠王上》

習,甲骨文   (羽,翅膀)  (口,像鸟窝状),表示在鸟窝里振翅。有的甲骨文 在鸟巢 中加点写成“日”状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鸟巢状“日” 写成“白” 。造字本义:动词,幼鸟在鸟巢上振动翅膀演练飞行。古人称理论知识的训练为“学”* ,称生活实践的体验为“习。
说文:習,數飛也。从羽,从白。凡習之屬皆从習。(鹰乃学习,腐草为萤。——《礼记 &#8226; 月令》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晋 &#8226; 左思《咏史》)

3、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心不正、不合天道越做越多,老天爷的惩罚(灾祸)就来了。心正、合天道,身边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喜欢和你在一起、愿意你好,老天爷都会护佑你安泰富足。

祸:甲骨文 像大块骨头上刻有很多符号。有的甲骨文写作“占” ,表示祭祀占卜时显示的凶兆。有的甲骨文 加“犬” (猎),表示用来刻写的骨头来自猎物。金文 省去甲骨文的“犬 ” ,将 写成 ,加“示” ,强调“祸”的凶兆与祭祀占卜的关系。造字本义:神因人的过犯而降下死难
     禍,害也,神不福也。从示咼聲。咼:口戾不正,从口从gua,  gua是把肉从骨头上剔掉 ,古代严酷的刑罚。(祸灾杀礼。——《周礼 &#8226; 掌客》逆其类者谓之祸。——《荀子 &#8226; 天论》来不由我,古谓之祸。——《论衡 &#8226; 累害》)
因:因”是“茵”的本字。因,甲骨文 像一个人 躺卧在席垫 上。造字本义:躺在席子上
因,就也。从囗大。凭籍,依靠。沿袭。缘由。
恶:恶,篆文   (亚,位居第二的)  (心,意愿),表示不如愿的。造字本义: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说文:惡,過也。从心,亞聲
“恶“:过也。失道,不正也。

积: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绩”的省略,表示续接、累加。积,籀文   (禾,谷物)  (责,绩,续接、累加),表示持续累加的谷物。造字本义:储备的粮食。篆文 承续籀文字形。隶书 将篆文的 写成 。俗体楷书 用近音的“只” 代替正体楷书的“责” 。
積,聚也。从禾,責聲
“责”是“债”的本字。责,甲骨文   (朿,用荆条鞭打)  (钱财),表示催债。造字本义:用荆条鞭打,逼迫返还所欠的钱财.。说文:求也。
“积”:续接,累加。

福: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酉”的变形,表示酒坛。福,甲骨文   (示,祭祀)  (又,巫师的动作)  (酉,酒坛)  (双手,奉持),表示巫师手奉美酒,祭祀祈祷。有的甲骨文 省去双手 ,将 写成 ,将“酉” 写成“畐” 。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酒坛形 写成“畐” 。造字本义:动词,用美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从甲骨文字形看远古祖先的幸福观,“幸”* 为帝王所赐,是临死获赦而活着;“福”为上苍所赐,是神佑而富足安康。
说文—佑也。从示畐聲。示,天垂象而见吉凶,所以示人。畐,泛指陶土与青铜等容器。畐这个字在古人心中地位极其高贵,福,富(家里的容器都装的盆盈钵满,物质上的富裕状态),
“福”:佑也。

缘: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动物的嘴,代动物。缘,篆文   (糸,丝绳)  (彖,代动物),造字本义:用绳线捆绑动物。
緣,衣純也。从糸,彖聲(衣边缘,装饰的衣边)
“缘”:直接相连

善: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通“祥”。善,甲骨文   (羊,即“祥”)  (双目,眼睛),表示眼神安祥温和,所谓“慈眉善目”。有的甲骨文 双眼 写成 。有的甲骨文 将一双眼睛写成 和 。有的甲骨文 将一双眼睛  省略成一只眼睛 。金文   (羊,即“祥”)  (两个“言”),表示言语祥和亲切。造字本义:形容词,神态安祥,言语亲和
说文:吉也。从言从羊。
“善”:吉也。合道。

庆:甲骨文 像一个眉开眼笑的人 手捧 宝贝 。造字本义:手持财礼,眉开眼笑前往祝贺。金文 误将眉睫写成鹿角,并错误地在“人” 的下部“配套”地加上鹿尾 ,误将“贝” 写成“心” ,完全背叛甲骨文字形,于是甲骨文眉开眼笑的人 讹变成一只鹿 。篆文 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并将金文中的鹿尾 改写成 (倒“止”),表示前往祝贺。隶书 有所变形,失去篆文的“鹿头”形象。俗体楷书 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 简化为“大” (人)。在现代汉语词汇“庆贺”中,“庆”与“贺”近义,但在甲骨文字形中有所区别:“庆”强调赠送礼物,以示纪念主人的称心事件;“贺”强调送礼的同时,现场说好话恭维主人。
慶,行賀人也。从心从夂。吉禮以鹿皮爲贄,故从鹿省
“庆”:祝贺。

    《易经&#8226;坤卦&#8226;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庆”是吉祥、喜庆。“有余庆”是福泽绵长,这是积善的回报;“有余秧”是灾祸不断,这是积恶的果报。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素书),---吉凶祸福观。天有其道,物有其理,事有其机,人有其伦,不以主观好恶判断和乞求,而以道应之,天象无穷,其应亦无穷,处之泰然,应之有道。有道者,道正,德正,方正,法正,术正,器正,谓之善。人具有应万物之良,谓之善者。善者,通于天地,达于万物,故能应之无穷。(白云先生 老子之道)

4、尺璧非宝,寸阴是竞:最可宝贵的是光阴啊!价值连城的璧都不算真正的宝贝,最珍贵的是时光!

竞:競,逐也。——《说文》甲骨文像 两个头部加“辛” 的俘虏或奴隶 并列在一起 ,表示两个俘虏或奴隶相拼相争。造字本义:战争的胜利者或主人,强迫战俘或奴隶比武,以此取乐(疑问:这个特别场景也要造个字?一般的生活场景也有竞争场面啊)
小结“竞”:逐也。争也。


尺碧非宝,寸阴是竞):《淮南子》上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璧的本义是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环,后世将上等的美玉称为璧。直径一尺长的璧是非常宝贵的,古有“和氏之璧,价值连城”的故事。但是这里却说“尺璧非宝”,这是与光阴比较而言的。
古人为什么将时间叫做“寸阴”呢?时间可以用尺子计量吗?古代的计时工具中有一种叫日晷,是石头制做的上面带有刻度的盘子,盘面上有一根垂直的铁针。日晷盘面上的刻度非常复杂,分为好几层。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地球自转的地轴又是歪的,所以四季的日照高度不同,落在日晷上的阴影也长短不一。当夕阳落山的时候,阳光在日晷上的阴影只有一寸长夕阳落山是瞬间的,一下就落了,如不抓紧时间寸阴就没有了。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成语。

5、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在家里,奉养父亲,在社会上成为国家建设的一员,履行社会职务行为,心的内部姿态,严格和恭敬整肃。

资: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旅行在外。資,篆文   (次,旅行)  (貝,钱财),表示旅行用的钱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旅费,路费。
次,甲骨文 像一个人伸手掩口 打喷嚏, 像飞溅的涶沫。造字本义:身体欠安,打喷嚏(次,不前,不精也。从欠从二)
说文:货也。
“资”:资助 助力。钱财、物资、精神各方面上的助力

事:“吏”、“事”与“史”同源。史,甲骨文   (中,是两军对峙的非军事地带 )  (又,执、持) ,表示手持旌节,出使发生争端的国界和谈。 是“中”的繁体甲骨文 的简写。古远时代以族旗国旗为跨界出行的护照,“中”的本义即两国使者各执国旗争端的国界会谈调停,折中求和。造字本义:动词,手持旌节,代表国家,出使和谈,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和平文件。古代称博学的文职官员为“史”,称行政管理官员为“吏
   说文:事,职也。
“事”:职也。行使职务行为,行端表正。

严:嚴,金文   ( 的变形,“岩”,坚硬不变)  (帚,体罚用的竹鞭)  (又,抓持)  (口,训诉),表示为苛硬的标准而体罚训斥。造字本义:体罚、训斥,用苛刻的硬标准要求。
   说文:嚴,教命急也。从吅, 聲
“严”:标准要求,有硬指标,没有漏洞的

与:与,篆文 是指事字,在“匕” (食勺)上加一点指事符号 ,表示用勺子添食。造字本义:用食勺为别人添食。
合并字“與” 与,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添食、给予。與,篆文   (舁,很多手放在一起)  (与,给予),表示相互给予。造字本义:结交,相互支持
说文:与,賜予也。一勺爲与。此与,與同
“与”:很多手放在一起,表示相互支持,给予

敬:从攴( 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 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敬,肃也。——《说文》毋不敬何允。
《礼记&#8226;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礼记&#8226;少仪》
入门主敬,升堂主慎。——《仪礼&#8226;聘礼》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孔子《孝经》:“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五伦之首是父子之道,原则是父慈子孝。父道叫慈道,严就是慈,爱即是害。传统家教中父母教子严格得很,父亲偏重于一个严字,母亲偏重于一个慈字,所以古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慈”。 孝是个上老下子的会意字,老子合为一体,老就是子,子就是老。从自己这一代算起,向上追无穷,向下推也无穷,这个直贯天地、无穷无尽的血缘通道就叫孝。祖先积累的福德,就是依靠这条“孝”的管道遗传给子孙后代。不讲孝、不尽孝的人,是自断祖先遗德的通道。这个损失不仅仅是一代人的事情,子孙万代都会因为你的不孝而被断了这条血脉传承的根,这个罪责就背得太大了(选自 千字文精讲)

6、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孝敬父母的时候,手抱不动,用背背。做为建设国家一员的职务行为里要完成使命。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出自《论语》“事父母能竭其力”与“臣事君以忠”。

孝: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年长。孝,甲骨文   (是“老” 的省略,长发长者)  (子,后代),老人在上,小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造字本义:儿孙搀扶老人,服从和奉养父母、长辈。
老,甲骨文   (像上卿、大夫戴的冠冕)  (人)  (手 拄棍杖 ),表示头戴冠冕、手拄棍杖的年长上卿或大夫。有的甲骨文 加“毛” ,表示上卿、大夫因年长而发长。远古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长。造字本义:古代对年长大臣的尊称。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孝经》孝,礼之始也。——《左传 &#8226; 文公二年》
“孝”:老子一体,老在上,子在下,搀扶老人的场面。子承老,善事父母。

竭:(形声。从立,曷声。本义:背举;用肩背负)  负举也。
力:“力”与“手”同源。力,甲骨文 像向下伸展的手臂,是右手 (即“又”)的变形。有的甲骨文 写作“又” 。古人的手臂,由于大量的日常手工劳动而强壮有劲,造字者遂以强壮有劲的手臂代表无形的力量。在甲骨文中,有力的男子为 ,有力的女子为 。金造字本义:名词,强壮有劲的手臂。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 &#8226; 邶风》
“力”:强壮有力的手的样貌,手用力劳动,力量,用力。

忠: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在两者之间、不偏不离。忠,金文   (中,正而不偏)  (心,情感、态度),表示态度公正,不偏私情。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形容词,内心公正,不偏私情
忠,敬也。从心,中聲
“忠”:心正。心正于天地之间。
尽:盡,甲骨文   (皿,食物用完后空的盛器)  (又,抓持)  (毛,毛刷),表示吃完盛器中的食物后用毛刷清洁盛器。造字本义:动词,手持毛刷清洁食物被完全吃完后的盛器
盡,器中空也。——《说文 &#8226; 皿部》
“尽”:器中空也,拿着毛刷刷干净。有善终的意思。

命:“令”与“命”同源,后分化。令,甲骨文   (朝下的“口”)  (人,等候指示的下级),表示上级指示下级。当“令”成为常规名词后,金文 再加“口” 另造“命”,代替“令”的本义动词功能,强调“开口发令”。造字本义:动词,上级向下级开口发话,作出权威性指示
   说文:命,使也。
“命”:象形的命,是下面跪着一个人,上面是一个朝下的口字,表示人在等候指示。上级指示下级,下级在听在接收。--使命也。

7、临深履薄,夙兴温凊:做事的时候,心的姿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警觉机敏,晚睡早起,勤快(夙兴夜寐),把家里的气氛搞的冬天暖暖和和的,夏天清清凉凉,不烦不躁(冬温夏凊)。

履:金文   (足,行走)  (页,头,代表思虑、职责),表示前往就任。籀文字形 、 、 、 多样化,字件包括“足” (或“止” 或“行” ,表示前行)、“舟”  (或“支” ,表示船形鞋或木屐)、“页” (或“尸”即“人” ,表示思虑、职责),造字本义:穿着船形鞋上任。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礼记 &#8226; 表记》礼者,履此者也。——《礼记 &#8226; 祭义》
   说文:足所依也。

夙:夙,甲骨文   (夕,残月)  (丮,即“执”,像双手有所操持),像一个人在月夜下劳动,表示天未亮就开工。造字本义:在星月下通宵劳作。说文:夙,早敬也。从丮,持事雖夕不休,早敬者也。   (会意。夕是夜间,丮( jí)表示以手持物。天不亮就起来做事情,表示早。所以除了早晨的意义外,还有早起劳作,以示恭敬的意思。本义:早晨)夙夜在公——《诗&#8226;召南&#8226;小星》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诗&#8226;召南&#8226;行露》
夕:夕”与“月”同源,后来分化。甲骨文 、金文 将“月”的字形 减去一短竖指事符号 ,表示月上黄昏,月光不明。造字本义:名词,月亮初显的黄昏。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隶书 略有所变形。日初出为“朝”* ;月初出为“夕”;月高人静为“夜”* 说文:夕,莫也。从月半見。凡夕之屬皆从夕
月:“月”与“夕”在甲骨文中本是同一个字,后分化。月,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半圆形 中加一短竖指事符号 ,表示半圆形天体发光的特性。古人发现月亮有圆缺变化,月满 时短,月缺 时长,遂以残缺的圆形即半圆 代表月亮。有的甲骨文 有所变形,将“夕” 写成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隶书 进一步变形,失去半圆形象。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本身不发光,它通过反射太阳光在地球的夜空中“发光”。 造字时代的古人误以为夜空中看到的、周期性地呈现圆缺的天体是发光体,因为月亮出现在夜晚、光线缺乏热量,古人称之为“太阴”,与出现在白天、光线充满热量的“太阳”相对。造字本义:通过反射日光在夜空中可以观察到的离地球最近的、圆缺变化的星球。 篆文字形的“月”与“肉”* 十分相似,但有细微不同:“月” 字内部是平行的两横 ,“肉” 字内部是“仌”形的两道折笔 ;在合体字中的“月字旁”通常表示的是“肉”而不是“月”。
“夙”:象形的夙,像一个人在夕(残月)下举着双手干活的场面。早起借着月光干活。夙有“早”的意思

凊:《說文》寒也。《玉篇》冷也。《礼&#8226;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註》温以御其寒,凊以致其凉  

背景:《诗经&#8226;小雅&#8226;小旻》一篇。其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8226;大雅&#8226;抑》,诗曰:“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
西汉&#8226;戴圣《礼记&#8226;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8、似兰斯馨,如松之盛。:高风亮节,如兰,其馨致远,如松柏,傲寒冬生命坚韧旺盛。

馨: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磬”的省略,表示敲击石乐器时发出的悠远、宁静的乐音。馨,金文 会义线索不明。篆文   (磬,悠远宁静的磬乐)  (香),表示香息如乐,悠远 宁静。造字本义:宁静怡人的香气。馨,香之远闻者也。——《说文》

兰: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欄”的省略,即大门前的小栅门。蘭,篆文   (草)  (阑,“欄”,栅门),表示挂在栅门上的香草。造字本义:古人挂在小栅门上的一种多年生香草,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有微香。古人将香草插挂在居所,用以醒脑放松,驱蚊求吉。兰,香草也。
   
(背景)“兰”这里指兰草,不是兰花。兰草的学名叫泽兰,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可以入药,开紫红色花,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代用于熏香。《易经&#8226;系辞》里就有“其臭如兰”的形容。“馨”是散布很远的香气,多比喻人的德化远播、声誉流芳百世。
      松柏属不落叶乔木树种,其生长不择土质,可活千年以上,有很强的生命力。古人认为松与君子一样,具有常青不老,四时不易其叶的品质。松为人君,传说梦见松树的人将为公,所以公木为松。柏树则被认为是阴木,可以寄托哀思,西方属金色白,故白木为柏。中国文化中的陵墓旁一定要植柏,墓柏是陵寝的一部分,盗伐墓柏的与挖坟掘墓者同罪。记述汉代风俗的《三辅旧事》中记载:凡有盗伐陵柏者“皆杀之弃市”。
     一个人的德行可以感染人,象香草那样香气远播;同时真正的德行能够耐霜雪,经得住恶劣环境的考验。荀子说过“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谚语中也有“疾风知劲草”的话,说的是在中国西北有一种草,寒风一起百草倒伏,只有它高高地迎风立于山岗之上,这就是中药里面专治风湿病的独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这两句话自勉,自立利他、成己成人。

三、心得
这一周只顾着自己读,完全顾不上儿子。后来老师又在群里重申《千字文》是要读了咀嚼给孩子的,才想起来,唉。
每天早晚播放陈琴老师的音频,儿子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基本上熟记,不过不知其义。买了一本有故事的《千字文》,再搜了些比较有意思的故事,儿子开始沉浸在其中了。下周开始带着孩子一起查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22: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meng160824 于 2018-12-29 22:11 编辑

第一个月总结

这个月四周读了四小节,主要是自然万象和修身养性。读来让人震憾万分,发人深省。不孝子孙在此,发誓要找回“头”来。
从六合开拓讲起。有了六合,就有了日月、星斗、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转变;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瑰宝、果品、菜蔬,还有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六合之间也就呈现了人和时代的变化。接着讲人的涵养尺度和准绳,也就是修身养性。指出人要孝亲,敬服保重借来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讲诺言,保持单纯本性,建立良好的抽象和诺言,“对忠、孝和人的言行举止、结交、保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化的论述。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事。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人都归附向往。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全都心甘情屈服贤君。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国泰民安,处处吉祥。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贤君的教化覆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恭蒙父母亲生养爱护,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毁坏损伤。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女子要思慕那些为人称道的贞妇洁女,男子要效法有德有才的贤人。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
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 诚实的话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诗经」中因此有「羔羊」篇传扬。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高尚的德行只能在贤人那里看到;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人。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像形体端庄,仪表也随之肃穆一样。
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祸害是因为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由于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一尺长的璧玉算不上宝贵,一寸短的光阴却值得去争取。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供养父亲,待奉国君,要做到认真、谨慎、恭敬。
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对父母孝,要尽心竭力;对国君忠,要不惜献出生命。
临深履薄 夙兴温凊: 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让父母冬暖夏凉。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能这样去做,德行就同兰花一样馨香,同青松一样茂盛。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4-26 20:51 , Processed in 1.096928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