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樊彩莹 于 2018-12-29 18:04 编辑
第四周:(12月23日-12月30日)
德建名立 (dé jiàn míng lì), 形端表正 (xíng duān biǎo zhèng)。
空谷传声 (kōng gǔ chuán shēng),虚堂习听 (xū táng xí tīng)。
祸因恶积 (huò yīn è jí), 福缘善庆 (fú yuán shàn qìng)。
尺璧非宝 (chǐ bì fēi bǎo), 寸阴是竞 (cùn yīn shì jìng)。
资父事君 (zī fù shì jūn), 曰严与敬 (yuē yán yǔ jìng)。
孝当竭力 (xiào dāng jié lì), 忠则尽命 (zhōng zé jìn mìng)。
临深履薄 (lín shēn lǚ bó), 夙兴温凊 (sù xīng wēn qìng)。
似兰斯馨 (sì lán sī xīn), 如松之盛 (rú sōng zhī shèng)。
一、需要查询的语句: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这两句话着重讨论了德与名、形与表的两种关系。“德”与“名”是一对,名是名利的简称。人没有一个不追求名利的,说不想那是因为没有条件与机会。人求名利、求好的果报就应该种好的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德”是因“名”是果,德建才能名立,因好果必好,这是自然的道理。如果我们反过来,倒果为因,只求名利不管德行,那是缘木求鱼。“缺德”哪里能求到“善果”呢?古人说“德是摇钱树,信是聚宝盆”。有了德才能童叟无欺,有了信才能货真价实,这样做贸易不想发财都不可能。这就是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的:“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由此再进一步要明白道与德的关系。德者得也,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前面三千字为道经,后面二千字为德经。道为理体,譬如我们出门之前要看地图,定好方位,然后开车出发,就是德,不去永远没有德。明道不行道,永远不会有德。道与德很难兼得,有道的人不一定有德,有德的人不一定有道,只有得道的人才是道德兼备。否则就是“有道无德,必定招魔;有德无道,一座空庙”。不积功累德,一味地盲修瞎炼,一定会走火入魔,因为修行没有资粮。外表道貌岸然,实质浮躁虚饰的人,内里一定是空的,因为他根本没有明道。 “形”与“表”又是一对,这里的“形”指的是人的整体形态,身心两部分都包括在内。心正才能身正,身正了仪表容貌自然端正。人的形体健美、容貌姣好的根本在于心地,整容化妆是没有用的,起码不能长久。所以善良之心能将人变丑为美,歹毒之心会使人面目狰狞。有兴趣的人可以读读陈希夷的《心相篇》,其文着重谈的就是心与貌的关系。 为什么“形端”就能“表正”呢?这就谈到诸子百家里的《管子》。《管子》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谈管理学的第一书。现代管理学上自以为是新发现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在《管子》中找到雏形。管子是齐桓公的首相,他通过发展经济,帮助齐桓公富国强兵,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诸国之首。《管子•心术篇》中说:“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治。正形饰德,万物必得”。管子认为,人的身为馆舍德如贵宾,馆舍不打扫干净就不可能留贵宾常驻。为了留住“德”这个贵宾,我们的身体,这个馆舍就一定要端正。形体端正了,内心的德建立起来了,仪容仪表自然而然就端正了。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1. 空旷的山谷里声音会持续不断,空荡的堂屋中一处发声各处都会响应。“虚堂”是空屋子,“习”是接二连三的重复。我们都有“虚堂习听”的经验,一间空屋子里面的回声很大,在一个角落讲话另外的几个角落里都能听到。 2.谷,上半部分是水的变形,表示涧水从山坡两侧向下淌。下半部分是口,通道,山口,表示涧水通道。造字本义是山岭间涧水汇集的洼地。作为农作物的“穀”产于河谷,因此古人多假借同音的“谷”代替“榖”。空谷传声还有一个意思,例如《镜花缘》中所说则指的是古时一种音韵学的游戏。小说里说到唐敖、林之祥、多九公到了岐舌国,费了千辛万苦,得来一张音韵表反覆研读,居然弄明白这张表的道理。林之祥用“空谷传声”之法先拍12拍,略停拍1拍,又略停拍了4拍。于是就猜出这是音韵表的第12行、第一字,是“方”字,再4 拍是方的第4声,所以是“放”字。这就象一个密电码的传递,与今天的电报相比有十分相似之处。“空谷传声”一般用击鼓、弹指、击几、拍掌各种发音方法,按照字母排列的次序,作出不同次数的响声,使对方一听就知道是指的什么字。这种方法叫做‘射字’,也叫‘空谷传声’。“空谷传声”是古代传递信息的方法,后来用于电报传送信息。习的繁体字为習,字用“白”表意,即白天;用“羽”字兼读音,暗含闪动翅膀。简化字是选用了繁体“习”的一个角。《说文》这样解释:习,数飞也。也就是说,“习”的本义是幼鸟学飞时数次试飞的样子,引申为“多次,数次”。“堂”特指大房子。正堂前面往往有台阶,也比较明亮,所以“堂”字用“土、尚”二字表意兼读音。“虚堂习听”是接着“空谷传声”进一步阐释。因为有声音的来源,才有习听的动作。“空谷传声,虚堂习听”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空旷的山谷中呼喊时,会有回音,声音会传得很远,在宽敞的厅堂里说话,也会有回声,而且声音非常清晰。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物理知识,还在于修心的精神——没有人的地方,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声音,不要以为没人就放肆自己的言行,而更应该谨言慎行。因为越是空旷的山谷,声音传得越远。
3.“空谷传声”体现的就是古人认知里的回声现象。古语云: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应当时常放空自己,关照内心,否则我们会在迷离的境界中迷失,落入重复的痛苦烦恼,重复的情绪轮回之中。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祸福”两句话出自《易经》。《易经•坤卦•文言》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庆”是吉祥、喜庆。“有余庆”是福泽绵长,这是积善的回报;“有余秧”是灾祸不断,这是积恶的果报。这两句话重点讨论了善与恶、福与祸的因果关系。善恶是因,福祸是果,因果次序一定要分别清楚,千万不能倒置。 祸与福是一体两面,相对共存的关系。不想要祸就别让福发展到极点,老子不是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话吗?人为什么会有祸?因为恶积,是小恶的不断积累。为什么会有福?因为积善。所以“福将至,观其善必先知之;祸将至,观其恶必先知之”。善恶的积累过程就是事物的量变阶段,这个阶段还可以自己控制。一旦到了祸福临头的质变阶段,就非人力所能控制了。山顶上的石头连小孩子都能撬动,一旦石头滚下山来,巨汉也挡拦不住。有人会问,为什么前面两句话,由“空谷传声”又突然转到“善恶祸福”上去了呢?表面看起来,好像二者之间没有联系,其实前后四句在语义上是紧密相连的。 “空谷传声”传出的是谁的声音?“虚堂习听”听到的又是谁的声音?都是发声者自己发出的声音。如果不出声,哪里会有“传声”和“习听”呢?人的祸福都是自己招感来的,就像自己在山谷中呼喊,听到的是自己的回音一样。一切因果都是自作自受,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所以《太上感应篇》的第一句话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这两句话,语出《淮南子》。《淮南子》上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璧的本义是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环,后世将上等的美玉称为璧。直径一尺长的璧是非常宝贵的,古有“和氏之璧,价值连城”的故事。但是这里却说“尺璧非宝”,这是与光阴比较而言的。与光阴(时间)相比,一尺长的美玉也不是宝贝,但是片刻时光却值得珍惜。
古人常常用寸、尺、咫、寻、常、仞等作为度量单位。这些度量单位,往往与人的身体器官形态有关。寸,《说文解字》中说:“人手切一寸,动脉,谓之寸口。”篆文的“寸”是这样的。也就是说,是在手腕(又)的下面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手腕某个位置。人的手掌后退一寸,即动脉位置,叫做“寸口”,这段距离,就是“寸”。尺,《说文解字》中说:“尺,十寸也。”十寸即为一尺。在人的小腿位置加一实心圆点指事符号,表示膝盖部位。从脚掌到膝关节的小腿的距离,即是“尺”。中国历朝历代的“尺”的长短并不一致。例如:秦代、汉代一尺约0.23米,古人常说“七尺男儿”,基本上是沿用汉代的度量衡。0.23*7=1.61米。由此可见,古汉人的身高在1.6米上下的较多。我们看《三国演义》,关羽那样的大汉身高可以达到八尺,合现在的1.8米几。
璧,是一种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中国有许多与这种玉器相关的成语。例如,“白璧无瑕”,意谓玉璧上没有斑点,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事物完美无缺。又如“连城之璧”,意谓玉璧的价值极高,抵得上连成一片的许多城市,比喻物品十分珍贵。由此可见,璧是一种很名贵的物件,在中国古代具有很崇高的地位和价值。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然而,当时的玉工却判定这是一块石头。楚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便下令砍断了卞和左脚,逐出国都。楚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献璞,楚武王听信玉工,又砍断了卞和右脚。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楚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楚文王便命人剖开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为嘉赏卞和的忠诚,楚文王将这块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说文解字》:“宝,珍也。” 甲骨文的“宝”字写成很形象的一个字:房屋之下有珠贝,有玉串。也有些字形中还有“缶”,指一种酒器。总之,“宝”字的造字本义,即指藏在家里的珠贝玉石等奇珍。这里的“宝”作动词用。“非宝”,意谓不珍贵、不值得珍惜。“尺璧”是直径一尺的大璧,当然十分珍贵。但是,“尺璧非宝”,为什么说,径尺之大的璧玉,却不值得珍惜呢?原来,古人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尺璧”虽然珍贵,但是却不如“寸阴”更加值得珍惜!这句话的原典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从之可以看出古人对时间是非常看重的,看得比宝玉还要珍贵。“竞”,表示争取。“寸阴是竞”,意谓一寸光阴也应当争取,不能浪费。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从这几句开始讨论五伦关系。五伦就是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五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前面三种是家庭关系,后面两种是社会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不能脱离的基本关系。人性之中要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人心之中要明五伦之道。五常是天道,五伦是人道;在天言五德,在人间就表现为五种伦常关系。例如,父子之间讲仁,仁德是父子之道。夫妻之间讲智,智慧是夫妻之道。朋友之间讲信,诚信是友道。君臣之间讲义,义者宜也。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是智慧;能将事情做得恰到好处、适度适宜就是义,就是君臣之道。兄弟之间要讲礼,礼是社会秩序的总称,知道长先幼后,孔融让梨,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人的天性对应的是人类社会的伦常秩序,现代人不明五伦之道,颠倒伦常关系,社会怎么能不乱呢! 五伦之首是父子之道,原则是父慈子孝。父道叫慈道,严就是慈,爱即是害。传统家教中父母教子严格得很,父亲偏重于一个严字,母亲偏重于一个慈字,所以古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慈”。父母下面对应的子道就是孝道。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孝”字,千经万论都是这个字的发挥,都是对这个字的解释而已。懂了孝这个字就算“明道”,遵照孝之理去做就是“行道”就是修行,所以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个上老下子的会意字,老子合为一体,老就是子,子就是老。从自己这一代算起,向上追无穷,向下推也无穷,这个直贯天地、无穷无尽的血缘通道就叫孝。祖先积累的福德,就是依靠这条“孝”的管道遗传给子孙后代。不讲孝、不尽孝的人,是自断祖先遗德的通道。这个损失不仅仅是一代人的事情,子孙万代都会因为你的不孝而被断了这条血脉传承的根,这个罪责就背得太大了。将孝道的仁爱之心向外面一层一层地展开,就是兄弟之道、夫妻之道、朋友之道和君臣之道。懂了孝其他四道就自然全都懂了,不明白孝道其他四道也不可能明白。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忠臣必出于孝子”的道理。 “资父事君”的意思是资养父母、侍奉君王,原则要求是两个字“严”与“敬”。严是一丝不苟,敬是诚谨恭敬,恭在外表,敬在内心。孔子在《孝经》里面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强调了奉养父母、侍奉君王是一样的,都要一丝不苟,虔诚恭敬。汉语里自古孝顺二字合用,孝指内心的诚敬,顺指言行上不拗父母之意。这也是《弟子规》中要求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内无诚敬之义,言行再顺,“孝”也是一个空壳。孟子形容这种孝身不孝心的孝,与养肥猪没有什么区别。一个人爱父母这很好,但如果内心不敬,这种爱就不会保持长久。孔子也说,爱父母如果是空心的爱,那与养宠物(犬马)没有什么不同。你对你的宠物也很疼爱、很关心,但有诚敬之心吗?显然没有。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这两句话是由《论语》“事父母能竭其力”与“臣事君以忠”两句话变化而来的,强调孝敬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尽你所能去做,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忠于君主要能不超越本位,一心一意,恪尽职守。君不是仅仅指帝王,你的领导、你的主管就是你的君。忠的意思是全心全意、恪尽职守。忠字的象形就是方正不偏的一心,忠诚无私,尽心竭力地把本分内的事情做好就叫尽忠。有人将“忠则尽命”,解释为“忠于君主要能不惜生命”。孔子、孟子都反对这种没有理性的愚忠,把命搭上要看值不值,是不是“仁”“义”之所在。帝王要胡来,忠臣当然要谏劝,这是做臣子的本分,但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臣子进谏言一定要有智慧,要适时适度,还要“怡色柔声”。君主不纳谏就要适可而止,为做“忠臣”把命搭上就没有必要了。历史上最著名的诤臣是唐朝的魏征。他曾对唐太宗说:“我要做良臣,绝对不做忠臣”。唐太宗很好奇地问为什么。魏征回答说:“忠臣没有好下场,不是被砍头就是被挖心,所以我绝不做忠臣”。唐太宗听了哈哈大笑,但也明白了魏征的用意,那就是明君一定肯接纳贤臣的谏言。忠于君主要不超越本位,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好。孔子说过“命者名也”的话,命就是一个人的名分、一个人的本分。人无论做人做事,都要素位而行,不超越自己的本分,才有功德。越位行事,劳而无功,所以孔子才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自己本分内的事,不要过多地干预,知道多了烦恼多,不是自寻烦恼吗?做人首先要明理,要有智慧,没有理性的愚忠、愚孝是不可取的。中国老式住宅大门的门心对子都是这样两句话: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孝子出来做事一定是忠臣,不孝父母的人会懂得爱国家、爱君主、爱百姓,那是不可能的。中国在隋朝以前没有科举制度,国家挑选人才首先要从各地举荐的孝子中选拔,叫做“举孝廉”。历史上的曹操就是“孝廉”出身,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白脸奸臣的形象是小说家塑造的,不是历史事实。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临深履薄”四个字,出自《诗经•小雅•小旻》一篇。其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面对着悬崖深渊,腿肚子转筋;走在薄薄的冰面上,咔咔声不断,心惊肉跳。古人做人处事、言行举止非常谨慎,因为古人懂得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一句话一旦说出来,再想收回去就不可能了。人所以长了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人多看多听少说。行为上也是一样,一定要谨慎又谨慎。事君谨慎的另一个原因是,除了开国立基的前几代帝王,后代的职业皇帝往往都有心理障碍。因为这些职业皇帝,文不及文臣武不及武将,反而要指挥这些文武百官,处理连他们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自认为受到戏耍所以喜怒无常。做臣子的稍有不慎,就有杀身之祸,弄不好还要祸及九族,能不战战兢兢吗?
“夙兴温凊”是“夙兴夜寐”与“冬温夏凊”两句话的缩略语。“夙兴”是早早起床,“夜寐”是晚点儿就寝,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抑》,诗曰:“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古代夙兴夜寐的标准是,做儿女的要先于父母而起,迟于父母而睡。早晨父母还没有起床,做儿女的就要先起来;晚上父母睡下了,做儿女的才能睡。早晚两次要给父母问安,也就是《弟子规》中说的“晨则省,昏则定”。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早晚两个时段是人体基础代谢和激素分泌水平变化的峰值时期,老年人最容易发病、犯病,所以子女要于早晚两次问父母安,看看健康状况。现代社会是乾坤颠倒,父母给子女问安,父母早早起来,打扫房间、准备好早餐,然后子女才姗姗而起。真心疼儿女的老人,就早点睡晚点起,因为你不睡儿女就不能睡,你三点钟就起来折腾,你儿子得几点钟起床呢?“温凊”是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夏天注意防暑降温,也就是《弟子规》中“冬则温,夏则凊”的意思。《二十四孝》故事里就有“黄香扇枕”,黄香九岁就能够在暑天为父母扇枕头,冬天用身体给父母暖被子。现在有冷气机,用不着扇了,但我们对父母的孝心与亲情应该与古人是一般无二的。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一个人应该让自己的德行、自己的修养象兰草那样的芳香,象青松那样的茂盛。“兰”在这里指的是兰草,不是兰花。兰草的学名叫泽兰,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可以入药,开紫红色花,其茎、叶、花朵有微香,古代用熏香。《易经。系辞》里就有“其臭如兰”的形容。“馨”是散布很远的香气,多比喻人的徳化远播、声誉流芳百世。松柏属不落叶乔木树种,其生长不择土质,可活千年以上,有很强的生命力。古人认为松与君子一样,具有常青不老,四时不易其叶的品质。松为人君,传说梦见松树的人将为公,所以公木为松。柏树则被认为是阴木,可以寄托哀思,西方属金色白,故白木为柏。中国文化中的陵墓旁一定要植柏,墓柏是陵寝的一部分,盗伐墓柏的与挖坟掘墓者同罪。记述汉代风俗的《九-九-藏-书-网三辅旧事》中记载:凡有盗伐陵柏者“皆杀之弃市”。一个人的德行可以感染入,象香草那样香气远播;同时真正的德行能够耐霜雪,经得住恶劣环境的考验。荀子说过“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谚语中也有“疾风知劲草”的话,说的是在中国西北有一种草,寒风一起百草倒伏,只有它高高地迎风立于山岗之上,这就是中药里面专治风温病的独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这两句话自勉,自立利他、成己成人。
二、需要查阅的字词: 德: 拼音:(dé ) 1.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 2.心意,信念:一心一~。 3.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 4.姓。
建: 拼音:(jiàn) 1.立,设置,成立:~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国。~都(dū)。~党。~军。~交。~设。~功立业。 2.造,筑:~造。~筑。修~。新~。兴(xīng)~。筹~。 3.提出,倡议:~议。~策(出谋献策)。 4.指中国福建省:~兰。 5.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斗柄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月建”、“月尽”):大~(农历有三十天的月份,亦称“大尽”)。小~(农历有二十九天的月份,亦称“小尽”)。
名:
拼音:(míng)
1.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堂。~落孙山。~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状。 5.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医。~著。~流。~言。~胜。~剧。 7.占有: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立:
拼音:(lì)
1.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a.站得往脚;b.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 2.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 3.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 4.马上,即刻:~时。~刻。~等。 5.姓。
形:
拼音:(xíng)
1.实体:~仪(体态仪表)。~体。~貌。~容。~骸。~单影只。~影相吊。 2.样子:~状。~式。~态。~迹。地~。情~。 3.表现:~诸笔墨。喜~于色。 4.对照,比较:相~见绌。 5.状况,地势:~势。 6.古同“型”,模子。 7.古同“刑”,刑罚。
端:
拼音:(duān)
1.正,不歪斜:~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丽。~然。~庄。~秀。~静。~坐。 2.正派,正直:~方。~直。~重(zhòng)。品行不~。 3.事物的一头:~的(dì)(a.事情的经过,底细;b.的确,果然;c.究竟。均亦称“端底”)。~倪。~详。事~。争~。 4.用手很平正地拿:~盆。~碗。~茶。把问题~出来说清楚。 5.姓
表:
拼音:(biǎo)
1.外部,外面,外貌:~面。外~。仪~。~象。~层。~皮。 2.显示:~示。~态。~征。~达。~露。~演。~情。略~心意。 3.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汗。 4.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册。~格。~报。调查~。 5.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钟~。手~。怀~。 6.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电~。 7.标志,榜样:~率(shuài)。为(wéi)人师~。 8.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亲。~兄弟。 9.测量的标尺:~尺。圭~(古代测日影的器具)。 10.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章。诸葛亮《出师~》。 11.树梢:林~。
正:
拼音:(zhèng)(zhēng)
1.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襟危坐。 2.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恰好:~好。~中(zhōng)下怀。 5.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纯,不杂:~色。~宗。~统。纯~。 8.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方形。 10.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电。 11.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数(shù)。 12.姓。
祸:
拼音:(huò)
1.灾殃,苦难:~殃。~害。~患。~根。~端。~首。~事。战~。惹~。~从口出。~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 2.危害,使受灾殃:~国殃民。
因:
拼音:(yīn)
1.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素。~果。病~。 2.理由:~为(wéi)。~而。 3.依,顺着,沿袭:~此。~之。~循(a.沿袭;b.迟延拖拉)。~噎废食。陈陈相~。
恶:
拼音:(è)(wù)(ě)(wū)
恶[è] 1.不好:~感。~果。~劣。~名。丑~。 2.凶狠:~霸。~棍。险~。凶~。 3.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贯满盈。
恶[ě] 1.〔~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2.(噁) 恶[wū] 1.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2.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是何言也!
积:
拼音:(jī)
1.聚集:~少成多。处心~虑。~储。~愤。~郁。~怨。~愿。~累(lěi)。~攒。 2.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数。乘~。体~。容~。 3.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这孩子有~。捏~。
福:
拼音:(fú)
1.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气。享~。造~。祝~。~利。~音。~相。作威作~(原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 2.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万~。 3.祭神的酒肉:~食。~酒。~物。 4.保祐:“小信未孚,神弗~也”。~荫。~佑。 5.姓。
缘:
拼音:(yuán)(yuàn)
1.因由,因为:~由。~何(为何,因何)。~故。~起。 2.宿命论认为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机会,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分(fèn)。化~。姻~。一面之~。 3.沿,顺着:~法(沿袭旧法)。~木求鱼。 4.边:边~。
善:
拼音:(shàn)
1.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 2.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 3.高明的,良好的:~策。~本。 4.友好,和好:友~。亲~。和~。 5.熟悉:面~。 6.办好,弄好:~后。 7.擅长,长(cháng)于:~辞令。多谋~断。 8.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 9.好好地:~待。~罢甘休。 10.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 11.姓。
庆:
拼音:(qìng)
1.祝贺:~贺。~祝。~幸。~典。~功。 2.可祝贺的事:国~。大~。 3.姓。
竞:
拼音:(jìng)
比赛,互相争胜:~争.~赛.~技.~选.
资:
拼音:(zī) 1.财物,钱财:~源。物~。~财。~金。~费。~料。工~。川~(路费)。 2.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本。外~。独~。合~。~方。 3.供给,帮助:~助。~送。~敌。可~借鉴。 4.智慧能力:~质。天~。 5.出身和经历:~格。~历。 6.姓。
事:
拼音:(shì)
1.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 2.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 3.职业:谋~(指找职业)。 4.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 5.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 6.做,治:不~生产。无所~事。 7.服侍:~父母。
严:
拼音:(yán)
1.紧密,没有空隙:~紧。~密。 2.不放松,认真:~格。~肃。~正(严肃正当)。~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饬(a.严格命令;b.谨严)。威~。 3.郑重,庄重:庄~。尊~。 4.厉害的:~厉。~苛。 5.重大:~重。 6.姓。
与:
拼音:(yǔ)(yù)(yú)
与yǔ
1.介词 跟:与疾病做斗争/与虎谋皮。
2.连词 和:批评和自我批评,父亲和母亲都来。
3.给:赠与/交与本人/与人方便。
4.交往,交好:此人易交好/相交/5.赞助:与人为善
与yù
参与,参加
与yú
同"欤"
"与,赐予也。一勺为与。"会意字,以一、勺示意,勺即酌,以物与人不问所欲,当斟酌而与之。与的本义为"赐予",为实词。虚词"与"是假借字,可作介词、连词和副词。作连词的"与",从先秦至现在没有大的变化。介词"与",唐宋以后又产生了新义,如"使""将"等义,但这些新义在现代汉语中又消失了。副词"与"是"举"的通假字,也是多音字。
敬:
拼音:(jìng)1.尊重,有礼貌地对待:尊~。致~。~重(zhòng)。~爱。~仰。恭~。~辞。~慕。~献。 2.表示敬意的礼物:喜~。寿~。 3.有礼貌地送上去:~酒。~香。 4.谨慎,不怠慢:慎始~终(自始自终都谨慎不懈)。 5.姓。
孝:
拼音:(xiào) 1.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敬。~廉(a.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b.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道。~子贤孙。 2.居丧的事:守~。吊~。 3.丧服:戴~。~衣。 4.姓。
竭:
拼音:(jié)
尽,用尽:~诚。~尽。~力。~泽而渔。枯~。衰~。声嘶力~。用之不~。
力:
拼音:(lì)
1.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 2.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 3.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 4.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 5.姓。
忠:
拼音:(zhōng)
诚心尽力:~心。~诚。~实。~告。~于。~魂。~义。~贞。效~。赤胆~心。~言逆耳。
尽:
拼音:(jìn)(jǐn) 尽[jìn] 1.完毕:用~。说不~。取之不~。 2.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 3.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 4.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尽[jǐn] 1.极,最:~底下。 2.力求达到最大限度:~量(liàng)。~管。
命:
拼音:(mìng) 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救~。逃~。拼~。~脉。性~。相依为~。 2.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相(xiàng)。~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 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遵~。~令。使~。 4.给予(名称等):~名。~题。~意。 5.指派,使用:~官。
三、译文: 摘抄: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如同形体端庄了,仪表就正直了一样。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禄是乐善好施的回报。一尺长的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而即使是片刻时光也值得珍惜。奉养父亲,侍奉君主,要严肃而恭敬。孝顺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要不惜献出生命。
四、心得体会: 这周作业以德开始以盛结束,无德无形无声易积恶果,一个人的福禄善报是需要常年行善才得善庆。纵然是无价之宝也不如片刻光阴得之珍贵。有德之人孝于父母,忠于君主其品德如兰草般馨香长久,松柏般挺拔茂盛。短短八句话对人的树形,品德的建立作了很好的说明。看似爽朗上口而来的文字。我们现在的父母有几个能做到注意自身言行,修身修行?都在嘟囔社会种种现象时可曾低头思考过自己?我也曾经惶恐担心儿子会遇见的各种困境及恶口,这一个月学下来才明白自身品德修养会庇护孩子摆脱困境及恶口。可能我现在分析浅薄,用字用词不当,但是心已经开始明白,路渐成形。 对大娃怎么讲: 一个人要先树德,严格要求自身行为,形体端正后............... 五、老师分享摘抄: 意译: 符合天道的方法论安居乐业了,挺立的人就是你的名号。心的形画得端庄了,言与行就符合天理。心谷空旷,心声悠远,心堂虚静,心音绕梁。不接受天理多了,会失去护佑而遭灾祸。富足安康源于人们对你安详神态与和颜悦色的馈赠与祝福。一尺的美玉不值得宝贝,一寸的光阴也要争取。资助父亲行道之资(路费),旅行君王赋予的职务,要有苛刻的硬标准和戒慎之心。承传长老要用所有的力气,履行公职要领会并尽竟领导意图。为人做事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谨慎;要夙兴夜寐,冬温夏凊,早起晚睡勤勉廉洁。要高风亮节,像君子兰那样香磬致远,像青松那样哪怕天寒地冻,也生命旺盛。履行社会赋予的职务 心得: 一个人要把人做正,做对,是一件诱惑很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一旦做错了往往没有改正的机会,就像一季庄稼,出了问题,难有圆满。痛苦一生,家破人亡,断子绝孙,是老天爷对错误做人最公正无私的裁判。 感叹时下风尚,误入歧途。眼看同胞危机深深,我辈当矢志不渝,践行通天大道,修身齐家,为我泱泱中华保存血脉文脉!尽管我们可能功亏一篑,尽管我们可能成为可笑的少数,也不放弃与我祖先共存亡的决心。华夏祖先法天则地,用心探索,从先民辉煌的血泪生活史中,总结出养家育人的至臻真理,并勤勉的贯彻到社会治理结构当中,保我华夏民族至今未绝。华夏祖先奇功至伟,天地同辉! 做个卫道士,做个守祖奴!做个哪怕是最后的天地之嗣!只晓得不做,易招妖魔牵引,只做不晓得,易被糊涂虫上身。
六、12月总结: 不知不觉跟着学习千字文一个月了,最初不觉得有好难,儿子小学时也跟着背过一些,觉得很浅显上口。这一个月跟着老师的大纲学下来才发现自己越来越跟不上,短语和字查询的资料浅显,基本上照着抄袭过来,想试着用自己的理解表达时才发现半天写不出一句话来。同时也庆幸自己能有这种词穷感悟,有刨根问底的劲出来。虽然这个月自己进步不大,理解不够,但是庆幸我加入了这次学习,天天习惯性放着听,默默的跟着念,心也跟着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