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林溪

林溪的读书分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7: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本章老子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治世思想。认为“仁义、圣智”等不足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要让人民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质朴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就没有忧患了。
         第二十章    而贵食母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有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在老子看来,贵与贱、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之间的种种差别是人们按照世俗的眼光来制定的,其实并不符合大道。而人们以自己的主观态度为标准来看待世间的万物,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价值的混乱。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快乐寄托于外在事物,获取一定权利,占有一定的财富,享有一定的社会声誉,才会知足,当失去权利、地位,财富,往往会痛不欲生。而老子教我们追求“沌沌”、“昏昏“闷闷”的思想境界,处于大道之中,无言无为,无欲无求,自然也就无忧无虑,达到至乐的境界。但是试问人世间能有几人能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4 06:0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听着有愤怒夹杂着无奈?做到哪里算哪里,当然这是有觉知的自己努力了的尽力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5 18: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溪 发表于 2018-4-8 17:11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看到了难做,但至少我们已经动身,向着目标出发了,并且并肩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8 16: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本章老子讲了道与德的关系。德是博大和包容的也是由道衍生而成的,受道的支配,即惟道是从。老子在本章里,再次对大道作了形容:它是恍恍惚惚、似有若无的。但却有实物,却有精质,其中有信验可凭。虽然我们还不能真正的认识大道,但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大德与大道是相通相融的,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彰显。德对于人来说,就是品格,德行,人合于道才能有德。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本章老子主要讲了不争的观点,在老子看来道若水,处众人之所恶,不亲近谁,不疏远谁,不争是道的本质。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六个短语代表了6种不同的事物,却反映了一个道理要“委屈求全”,就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样反映了事物的两面。圣人坚守道,能委屈求全,不争不抢,而且没有分别心,对待所有事物是一样的,顺其自然,淡然而宁静。始终和大道一体,没有得失,拥有了真正的大德,天下反而没有谁与之争高低,他的人生便释放出更大的光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1 15: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15-22章月总结
        第15章老子对懂得道的人,得到之士进行了具体描写。老子所说的的得道之人的特点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极具启发。什么时候应该迟疑、从容,什么时候应该旷达、洒脱;什么时候应该清澈、什么时候应该浑浊,什么时候应该小心、谨慎,“若畏四邻”“若客”“若冰将释”“若谷” ……只有在对自然不断了解之中,才能总结其中的规律,才能掌握大道,做人做事进退有据,才能无得失之患,无忧惧之伤。
      第16章阐述了道的本质,提出了修行的最高境界:虚极、静笃。“大道”虚是其常,有是其变;静是其常,动是其变。有、动最终归于不有、不动。这让我想到人不过是大自然的客人,人的生命也不过是一段时间,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归到虚、无、静,没有什么是自己的,什么都是身外之物。无是常态,有是其变。
      第17章讲述了老子的治国思想。统治者的4个层次。最好的统治者,悠闲自在,很少发号施令,人民甚至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就是遵循大道,无为而治。
      第18章老子再次阐述了自己的辩证思想,从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社会越强调什么就越缺什么。越树立典型模范榜样,说明我们社会越缺少一种正义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19章老子再次谈到自己的治国理念。弃仁义、圣智、巧利这种扰民的有为政策,守道无为而治,让人民保持纯洁质朴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第20章是老子的思想独白,是本书的灵魂所在。对甘守无为的的道理进行了深信刻剖析。处无大道之中,无言无为,无欲无求,自然也就如婴儿一样无忧无忧,无伤无痛,逍遥自在。
      第21章讲了道和德的关系。道是根本,德是彰显。道在一个人身上体现的就是德,品质,领悟到道才会有德,合于道才会有德,才能将德行发挥到极致。
      第22章老子讲了”不争”就象水一样,处众人之所恶,符合道的本质。木秀于林风摧之,枪打出头鸟等等,争强好胜、强势霸道都违背了道,不会有好的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4 09: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本章老子讲了做人做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希言自然)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即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行为方式与他的外在境遇是相应的。他对自然领悟到什么程度,自然之道就会给他什么程度的回报。这是因为,只有道是唯一的自然者,整个世界都是道的自然。所以,合于道的人,就会得到道的回报,不合道的人,就不会得到道的回报。(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只有不违背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合乎道和德,才能从中获得无限的益处,否则我们不但得不到任何益处,而且还会为大道大德所抛弃。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本章老子列举了几种不懂道的表现。向我们阐述了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存在的矛盾: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提醒我们要顺道而行,遵循自然规律,不妄为,才能避免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过于对立。由此可知,我们做人不可过于虚荣、张扬和妄自尊大,要见素抱朴,做事合于道,做人有德行,有良知,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4 14: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不言政令少扰民是合乎自然合乎道的。所以再大的狂风也刮不过一个早上,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兴风起雨不能长久,天地都如此,何况人呢?不遵循道怎么能长久呢!?本章很是触动我。感觉道的强大,遵循道的重要性。历史上的秦朝只有15年时间就灭亡了。秦朝不仅有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而且刑法严酷,轻罪重刑,老百姓动不动就被割耳朵、削鼻子,挖眼睛。忍无可忍,终于暴发了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的暴政。汉朝建立,推崇老子之道,以德治国,提倡节俭,而且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所以出现了国家富裕,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失于道者失民心,同于德者得民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 12: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第25章 道法自然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章讲道是天下万物母亲。世界有4种东西最大:即道、天、地、人。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则纯任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这段话,老子又一次讲述了道的性质和规律。道是物质性的,是最先存在的实体,这个实体看不见摸不着,即寂静又空虚。无所不在独立地运行而又永不止息。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道,再勉强把它叫大。大也就是逝,逝是向内外四面八方延伸发展又返回本原。大道运行到一定极限的时候,它就会自动返回,所以大道永远不会枯竭。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又是从何处而来的呢?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而自然生成的。道向自然学习,效法并顺应自然。所以我们人类也要顺自然,敬畏自然,与天地合一,包容万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 12: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6章   老子的修身之道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本章老子从修身之道引申到治国之道,分析了重与轻、静与躁的关系,阐明治国者应该以民为国家之根,以德为治国之本。         
      老子开头提出了两对矛盾;轻与重,动与静。矛盾是普通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主的。在分析重与轻的关系时,老子认为,重是轻的根本,轻是由重决定的。如果只注重轻而忽视重,就会失去根本。静是根本,动是则静决定的。君子是如何合道的?君子虽然天天都在行事,却从来不轻举妄动,而是谨慎考虑后再行动,不会表现出轻率、浮躁。他们能够超然地面对安逸的环境,而不是沉中其中。老子所处的时代,诸侯君主大都奢侈轻浮,焦躁轻率。老子认为,身为一国之君,只有做到持重守静,才能克制轻浮焦躁的弱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16: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七章   不贵其师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这一章老子主要讲了“善”,并提了“五善”: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这五善正是老子高深智慧的具体反映,也是老子对自然无为思想的引申。善于行动的人,绝对不会留下对自己不利的迹象;善于言的人说话都能说到点子上;善于心算的人,不需要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就能准确无误地把结果计算出来;善于封闭的人是不需要利用锁和闩的;善于捆绑的人,不用绳结别人也无法解开。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与不善人,善物与不善之物,都是有用处的。圣人能用自己的智慧使人和物的善的本性展露出来。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不尊重善人的教导,不注重不善之人的借鉴作用,其实都是很愚昧的,这实在是高深奥妙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2 07:22 , Processed in 1.102528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