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admin

木木的读书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8 00: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 18: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周感觉写不出来。一进去就哐啷一声掉进去了,一出来就唰唰彻底出来了,没有那个可进可出、进进出出的在。为什么不在呢?去哪儿了?感觉自己又在生气。是不是一生气就不在了?不知道,一生气就跑得很远了。是出来了,又想回去,生气。然后一生气,就撒脚丫子狂奔,往外跑了几十里路的感觉。站住,看着原点,有点儿茫然。没动。
退一些,看见那个彻底进去和彻底出来的,好像没什么好气的。然后我又有点懵了。还是生气。
烧火灭火都是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 13: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与体会:
       天地,是“有”中最长最久的一种存在。它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为道所生而不自生。所以圣人效法天地,后于民、外于物。正是因为他不先不占,不自生“我”,才能成就他,一个效天法地、顶天立地的人。
       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之善,利化万物而不争功,常处于众人所厌恶、鄙夷之地,所以,几乎在道了。在道,在天道,这是居于真善的位置;这位置上能生化万物啊,那心是容得下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可谓是虚漠幽深;心的容积那么那么大,自然不会厚此薄彼,能给予万物同等的对待;不言是常,言也必是信言;这样治理万物,不存私邪,是为中正之治;从于事则倾力,尽其所能;非不动,非乱动,动则恰逢其时。只因它不争功,才不会对其他事物构成阻碍,才无害于世间万物。

        还得再泡一泡琢磨琢磨,那感觉不是很通透。不过,要个通透感,也不是个好事儿。哈哈。有时间就再泡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23: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久。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理解和体会:
       于人道,以人为本,追求合“我”心意的名、物。通过不懈努力、不断打磨,万事万物看上去有模有样、富庶繁荣,我们还以此为傲。但,终会因人道生、天道崩而失守,面临大祸。人事已尽,功自然成了,名自然有了,此时应全身退于天道之后,不贪占天道成全之功名。这样,才是顺应了天道。
       整肃魂魄笃守天道,能做到抱道不离么?聚集精气至柔和畅达,能做到像婴儿一样纯真么?弃人道入天道以观天下,能做到无瑕么?爱民治国,能做到无人道之为而为之以天道么?天道人道之门开阖之间,能守住天道而不滑落人道么?与天为一、明白四达,能不弊于名物之见、 不以曲学昧道么?天地生万物,养万物。辅天道之生,不以为己有;佐天道之为,不恃己之为;滋长万物而不主宰它们,此乃玄德。

       最初没啥感觉,很顺溜啊这个顺口溜似的,很有节奏感。然后很生气啊,这太什么了,太细致太啥要死人了。后来静下心来,体会,不管“我”,挺有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21: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穀,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理解和体会:
       三十根辐条装入一个轮毂,取辐、毂之无,实现轮毂之于车之本源之用。和泥制器物,取泥器之无,实现器物装盛之用。凿木装门窗建造屋室,取门窗屋室之无,实现屋室之用。所以,以其为有,成其利(过程、工具、凭借);以其为无,成其用(归宗、本源、根本)。
       五色形质斑斓让人眼花缭乱看不见其他,五音美妙动听让人听不了其他声音,五味繁杂让人味觉麻木难以辨识清冽纯朴,穿梭世间不断猎取让人心狂热沸腾难以平静,追求、争夺稀罕难得之物(尚贤贵货)让人步入歧途。腹存无存用,目存有存利,所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取用去利,取无去有,守天道去人道。
       这段时间都觉得读书这个东西又难又不难,做事情也又难又不难,什么都又难又不难,整个人都乱七八糟不好了,是什么节奏乱七八糟了。随便吧懒得想了,现在地上事情多没那么多时间做天上的事儿,趁现在有点时间,弄一弄。虽然嫌弃地,但是地丢不得,都是我的,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8 10: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木 发表于 2018-3-13 21:57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穀,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 ...

这个体会还蛮有意思的:地上的事情多没那么多时间做天上的事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2 22: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木木 于 2018-3-23 23:36 编辑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理解与体会:       宠辱是人道中的感受啊,有身即有宠辱之分。得宠辱,均遵天道,那就是个抱神入天的态势了。嗯,我理解里面的宠辱,是这个宠辱。贵大患若身就不得了了。我之所以有忧患,是因为我有身,那我如果无身了,身天下了,遵于天道抱道不离了,还忧患个啥?以天下为身者,可以将天下寄予他处。天下为身者,可以将天下长久地托付给他。哎呀,那个才是个澎湃哦。寄、托,贵、爱。
       我再看看古时候的宠辱呢。宠,爱也恩也,尊荣也,承天宠也。辱,屈也。哎呀这个有意思,两种状态嘛。伸到天上还是卷在地下,都是守道的,啧啧啧。
       道啊,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谓之夷、希、微。这没法往下说了,就是它。它的上面没有光亮,下面没有暗影,无头无尾,绵长而不可名状,一切都归于“无”。这就是说不出形状的形状,说不出具体物象的物象,就是惚恍。迎着它的方向,看不见它的前面;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后头。抱道,这不知何时起就一直存在的道啊,来驾驭现存之事物。能够明白宇宙初始之妙,叫做知道了道的规律。
       啊啊啊,不得了啊。道越来越道了,混沌的道越来越“清晰”了。这个星期,我好乱啊好不乱啊我惚恍啊,疯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4 14: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月总结
又一次写月总结了。
道是什么,人是什么,圣人为啥不为啥,这些道理就像食物,吃下去觉得骨头都硬朗了些。要说,要一条一条说清楚,感觉说不那么明白,但还挺撑骨架的,硬朗了些的感觉是真的,身体好了一点儿,气足了一点儿。这样,就能正式启动一些“工程”,一直该做想做又觉得做不了,有心无力的事情。嗯,罩的范围大了点儿。嗯,能容了一点儿,往公的路上又走了一点儿。
走吧,就走着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7 23: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木木 于 2018-3-30 17:58 编辑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理解与体会:
       以前那些有志于道的人啊,他们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了不起,又似乎很了不起,他们是那样不可捉摸,深不见底。因为其深不可识,那么只能勉为其难地描述一下啦:他们看起来不果断,像冬天赤脚渡河时似的;他们看起来有些畏畏缩缩,像畏惧周围的人似的;他们看起来庄重恭敬,像彬彬有礼的客人;他们看起来似聚似散,像冰块将消未融之时;他们看起来敦厚老实,像没加工过的木头似的;他们看起来心胸旷达,像山谷一般;他们看起来内容物非常多啊,好似水流浑浊而流动不畅似的。谁能浑然与道为一,静守大道,而使天下徐归清正?谁能以道安治天下,使天下应运而生生不息?唯有守道之人,不以人欲盈满心胸。唯有心胸旷达如道,才能笃守天道,抱道不离而智巧不生。
       通达于道至无物至虚之境,抱神守道而至静至纯,万物皆得成全,可观其运化之机。纷杂万物,皆生出于道,化凭于道,死入于道。归于道,应运自化,是谓静,是谓复命——所禀受之命,所运化之命,所存续之命。复命,成其全而不伤,是谓常。常,恒也,久也,天道啊。知常,即曰明,日月遍照无幽不烛。不知常,不循道,依人欲妄为,则祸乱丛生。知常能容——盛,包函;能容乃公——无私,不“人”,哈哈;公乃为王——参通天地人者为王,天下所归往也;王乃天;天乃天道;天道长久;终生不会出现危难。

       有意思啊,掉里头不知道出来有意思,在外头它自己冒出来也有意思。那么清晰又那么模糊,顺着一个字去都能寻着它,寻着它要拿起来又空空如也……有一万句话可以说,又没一句话可以说。无有,利用,实腹,强骨。不能拿起来瞧,得循着去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4 19: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木木 于 2018-4-7 10:14 编辑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理解和体会:
       十七章感慨啊。下知有之,无处不在而不显不占。亲之誉之,有距离,但近。畏之,恶也,忌也,心服也怯也。距离较远,或者说开始拧麻花了。侮之,有种割裂的感觉,拒绝统一但又离不开。信,诚也,人之所助者也。很好的状态了。但这不够啊,这路子不对,这维度、这框架,得有不信。不信,不是不诚,不是不为信,是为顺,天之助者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腹,身退,身天下,是为无。
       十八章,啧啧。天道不兴,为之以人道,必生智巧诡诈。仁义,智慧,孝慈,忠诚,现在看来那么合道啊,那是因为天道已废。沉沉的。站在起点处,从自己做起吧。
       仁,忍也。《易·乾卦》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六书正讹》元从二从人,仁从人从二,在天为元在人为仁,人之所以灵于万物者,仁也。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仁也,仁生物也。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义,《说文》己之威仪,从我羊。与善同意故从于羊。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易·乾卦》利物足以和義义。《说卦传》立人之道曰仁与義。
       智,《说文》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释名》智, 知也,无所不知也。《孟子》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荀子·正名篇》知而有所合,谓之智。
       慧,《说文》儇也(慧利也)。徐曰:“儇敏也”。《广韵》解也。了也,智也。
       伪,诈也。
       六亲,是不是父子、兄弟、夫妇呢?不过什么说法也都是说的家里头那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2 08:27 , Processed in 1.140281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