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楼主: 木木

地面读书会分享集合——《我与你》(第49-65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4: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9期读书会分享(2018.01.14)

原文:
       ——那么,我们命运之凄凉沉郁肇始于泰初之时?
       ——确乎如此。此即是说,就人之意识生活产生于泰初而言。然意识生活意味着普遍存在之人化。精神在时间流变里显现为自然界之产物,甚而可谓是副产物,但自然本身却永恒伫立在精神之中。
       不同时代,不同世界赋予两大原初词之对立以不同名称,但它却以无可名状之真实而蕴含在创造中。

共同理解:
1、本节标题:人之凄凉沉郁的产生/原初词的对立与统一/精神与自然。
2、本节开篇的提问,承接前文“我-你”与“我-它”的分离,同时,站在读者的立场,设想读者会对这分离与隔阂的命运生此疑问,就此答疑。
3、人之意识生活是普遍人化的——意识化的,人体验到的事物皆为意识化的事物,可能跟事物本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但无论如何不是事物本身。人认识中的自然皆是精神造出来的自然。
4、“时间”分为两相:一是自然的顺序性和秩序性,一是意识概念——人化的刻度与规则。
5、人类命运之凄凉沉郁,自人类自我意识的诞生便揭开了序幕——若无人化、意识化的操作,此凄凉沉郁便无处立足。
6、此凄凉沉郁体现为“精神在时间流变里显现为自然界之产物,但自然本身却永恒伫立在精神之中”,一种扭曲、拧转的痛苦状态。
7、两大原初词的对立,由世界在人的面前的二重性质所决定,这种二重性在人这里是一种“无可名状的真实”存在。
8、原初词的对立,统一于“创造”中(前文“艺术”章节,作者曾定义 “创造即汲取”,即“受”)。

共同体会:
1、“人化”——将浑然整体的自然实在转化为我们碎片式的意识、经验,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必须手段,但我们不能将之作为唯一的操作。
2、生活中,我们常常以意识化的概念覆盖自然存在,本末倒置。如教孩子走路,我们否认孩子自身的学习本能,认为孩子能走路这样一个自然发展的产物全由我们“教育”而来。
3、出于对人化、意识化的高度依赖,我们常常不敢接受自然性。比如,我们忽视孩子的发展规律,而要求他们必须遵从我们的哪怕错误的意识,以听话与否作为唯一标尺,而不检查不听话的缘由。
4、对立是地狱,创造是天堂——当我们跟随作者的步伐去仔细体会、分辨两大原初词的对立性时,便逐渐接受和容纳了这对立,这样便实现了“合”,实现了“受”,从而进入创造的世界——这通往地狱的路,也正是通往天堂的路。对立统一。

部分个人体会:
1、我们的意识本应臣服于自然,但我们常妄图以意识来决定自然,这让我们陷入痛苦。
2、我对这个“人化”操作很有体会:在觉察到自己无法停止意识化的人化操作时,我会勒令自己全身心投入某项劳动,只是单纯地去劳动,不想、只做,比如非常仔细地洗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书、背书。把意识逼出意识所占用的空间,让精神来主持工作。
3、阅读本书有一个总体感受——每个字词都不能马虎,否则就是蜻蜓点水,无从触及作者真意。但很长时间没有这样阅读了,读起来常感觉越读越昏沉,这也许是一种精神状态的转换吧。
4、自然、人与精神之间,不是分离的、呆板的线性关系状态,这三者存在于一种可能对立也可能不对立的、可变换的立体结构中。
5、用“创造”来容纳对立时,需辨别此对立是否“无可名状的真实”,不能被日常社会生活形态中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对现象上的对立误作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00: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0期读书会分享(2018.01.21)

原文:
——那么,你坚信人类初期曾有天堂?
——无可置疑!纵使天堂犹如地狱(我在历史的沉思中所返还的那一时代肯定充斥着狂暴强横,伤悲大痛,苦难折磨,野蛮愚昧)。
洪荒之时,人之关系经历决非一帆风顺,舒适惬意,然则他宁可遭受威逼生存的强暴而耻于为无穷琐事常戚!前者开辟通往天主之长衢,后者掘下直抵虚无之深壑。

共同理解:
1、本章节标题:天堂与地狱。
2、作者严肃地提出问题——是否从人类初期就有天堂?人类能否从无尽的痛苦中解脱?
3、针对开篇所提问题,作者答曰“无可置疑”,与本章节末句前后呼应。作者不仅肯定天堂是一定存在的,还将那开辟通往天堂之路与掘向地狱深壑的操作,如影像般放映了一番。
4、“天堂犹如地狱”,天堂即是地狱,地狱亦是天堂,决定这一切的关键只在于“我”——我的姿态与操作,决定于这个姿态是不是足以让“我”接受相对性,最终放弃“我”而进入“我-你”的真实之中。
5、第二段括弧中的文字暗含深意——提示我们一贯的方式——我们认识中那苦难的时代,是地狱?是天堂?

共同体会:
1、我们的生活太舒服了,舒服到每天都在“为无穷琐事常戚”,这就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啊!
2、人得要有点血性,有点勇气,要去牺牲,敢于“遭受威逼生存的强暴”,这样才能走进“天堂”。
3、原来天堂与地狱,就存在于这一念之间呐。
4、本书中“答读者问”的章节,读起来那感觉都像被作者敲打着、驱赶着,“走啊,行动啊!”,是得少说、多做。

部分个人体会:
1、天堂,让我想起“天道”。如果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呆在天道上,那人间的这些困扰折磨,还是问题么?
2、我们对舒适惬意的贪恋,营造了天堂犹如地狱般“狂暴强横”、“伤悲大痛”的幻象,这让我们时时在虚无的地狱中戚戚然,迟迟不敢迈出那走向(承认)天堂的步伐。
3、这一段让我想起精神。在与精神状态很好的人面对面相处时,我总是想逃跑,可能是如作者描述“宁可遭受威逼生存的强暴”的精神让我很有压力。蝇营狗苟的人,不敢见天。
4、读这本书,每一个章节我的状态都不同,有时特有感觉,有时索然无味,有时像疯了,有时又傻傻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读书可是不容易啊。
5、我们平时经常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来回蹦跶,如同生死交迭一般。今天似乎摸着界线了,能确信天堂的存在,知道地狱就在天堂里,这样就踏实了。
6、头疼。虽然读完这章节,知道天堂与地狱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但我还是执着地卡在地狱里啊,这让我非常头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22: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1期读书会分享

原文:
       对于探求两大原初词时代的景况,初民仅能提供浮光掠影的消息。因为,即时我们能完全接近他们的生活,其也仅可寓言性地提示早期人类真实的人生。而从孩童身上,我们可获致更完满的情况。
       我们已洞若观火地瞥见:原初词之精神实体产生于自然实在。“我—你”源于自然的融合,“我—它”源于自然的分离。
       母腹中婴儿之人生乃是纯粹自然之相融,身体朝夕相接,生命相互奔流。婴儿的生命地平线形成之时,其似乎奇妙地伫立于又脱离于承负它的母亲之生命地平线,因为他并非仅只栖息于她的子宫内。此相融深蕴着宇宙性。“人于母体洞悉宇宙,人离母体忘却宇宙”,这条犹太教神秘格言可谓是对远古铭文冥蒙的诠释。此融合化身为幽潜之渴念而隐匿于人心。有人把精神与理智混为一谈,将其视为自然之附庸,但它实则是自然最绚丽的芳卉(尽管它极易遭受种种疾患的摧残);在此类人眼中,这种渴念不过意味着人蕲求回归,但它实则是人仰慕宇宙汇融,希望勃发为精神之今生与其本真的“你”相融。
       如同一切将降临斯世的生命,每一孺子皆栖居在宏大母亲之子宫内,寄身于无形无相,浑然一统的原初世界中。一旦脱离她之躯体,我们便相互分离,奔入各自的人生,仅在夜阑之时方可挣脱种种羁绊而重趋近她;正常人夜复一夜不断经历此过程。不过,此分离非若人脱离生母那样如此突然,如此暴烈;婴儿被赐畀了充足的时间,以便他得以用与世界的精神融合(即关系)来替代他逐渐丧失了的自然融合。他步出混沌之绚烂黑暗,进入创造之冷寂光明。然他尚未领有它;他必得将其抽取出来,他必得把它构筑成他的实在,他必得瞥见、聆听、触摸、塑造它,由此而觅得自己的世界。创造在相遇中展现其形象性。它不会沉溺于无为等待之感觉,而是奋然飞升,与急欲探求之感觉相逢。人仅可凭借积极辛劳的活动去期待并赢得日常对象,即活跃于发展成熟的人周围的对象。因为,没有任何事物本是现成的经验,它必在与相遇者之交互作用中呈示自身。和初民一样,孩童生活于梦复一梦(即使在苏醒时,他大部分时间也沉醉于梦幻里)、生活于投光与反光中。
       我们早已在最古老朦胧的阶段里瞥见建立关系之努力的本原性。在人能知觉分离独存的事物前,他怯生的目光投向混沌莫明之空,无名无相之境;当人不存饥渴之忧时,其双手必会微妙莫测地伸入虚空,似乎是无所意欲地寻求与无可名状者相遇。倘若乐意,你当然可称此为动物性活动,但如此则一无所获。因为,正是不断努力之瞥最终能滞留在红色地毯上,长驻不移,直至红形之魂对瞥显露自身;正是动最终将获致玩具熊清晰分明的形象,由此,对象之全形真体内化于人,生动活泼,铭刻在心。此灵魂、形象非为关于对象的经验,而为孩童与生机盎然的相遇者之交流,但仅是“想象”交流(“想象”不是“赋万有以魂灵”,它乃是令万有皆成“你”的本性,是赋畀万有以关系的本性,是以自身之充实而玉成活泼行动的本性。它不是把生机盎然之相遇者,而是把相遇者之纯形象或象征交给人)。微弱喑哑,支离破碎,毫无意义的声响不竭地穿越太虚,但终有一日,它们将汇融成对话;或许,这是由细火文煨而成,但难道这竟会减损其作为对话之光辉?无数被称为反射活动的行为便是人构造世界的利镘。孩童并非首先知觉到对象,尔后建立与它的关系;相反倒是,建立关系之努力率先出现。孩童之手形成拱穹,以让相遇者安卧其下,其后而生的便是关系,即先于任何语词的无言地言说“你”。仅当元始体验分崩离析,相融之双方各成一体之时,“物化”及“我化”方才出现。泰初即有关系。它为存在之范畴,欣然之作为,领悟之形式,灵魂之原本;它乃关系之先验的根,它乃先天之“你”。
       先天之“你”实现于与相遇者之亲身体验的关系中。人可在相遇者身上发现“你”,可在唯一性中把握“你”,最后,可用原初词称述“你”。这一切均筑基在关系之先验的根上。
       在蕲求相近之天性(首先是触摸,尔后是凝视另一在者)中,先天之“你”立即展露其全部伟力,由此,相近之天性日渐明晰地敞亮其“相互”、“温柔”之意蕴。先天之“你”也支配着“创造”天性(即以综合之方式,或者,若不能如此,以分析、分解之方式构造事物的天性),这样,便出现了被创造者的“人格化”,这样,便产生了“对话”。对“你”之日增愈烈的“渴念”,此渴念的满足或落空,不竭的尝试以及对自己之束手无策的悲剧性意识,凡此一切皆不可避免地渗透入孩童的灵魂发展进程中。我们必得时时牢记:此现象渊源于浑然一体、无形无相的原初世界。因为,降临世界然尚未成为自体的及实在的存在之个人必须从它领承充实的在,通过它而进入关系,由它而逐步发展自身。

共同理解:
1、本章节参考标题:原初词精神实质的来源/自然实在的精神化运行。
2、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承上启下,让我们走出初民世界,来到孩童身旁,提出本章节主题——探索原初词的来源;
第二段(2-4自然段),以孩童的精神发展为例,描绘了自然实在与精神实在交互作用的庞大现场。
第三段(5-7自然段),以人获致世界、构造世界的体验为例,讲述自然实在精神化的作用机制的动力来源——先天之“你”。
3、精神实在与自然实在的融合与分离,和合为“泰初的关系”,即“关系之先验的根”,亦即“先天的‘你’”——人的精神参与其中的自然实在。
4、“纯粹自然之相融”,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起点。
5、关于精神实在与自然实在的融合与分离过程的两种描述:
(1)纯粹自然之相融,浑然一统——分离,步出混沌之绚烂黑暗,进入创造之冷寂光明——相遇,在与相遇者之交互作用中呈示自身;
(2)混沌莫名,无名无相——知觉分离独存事物——支离破碎之声响,细火文煨,汇融成对话。
6、泰初的关系,是那混沌莫名、浑然一体的本就存在的关系,是“在家”;“我-你”关系,是分离后再融汇的关系,是“回家”。
7、“先天之‘你’”的重新实现过程:“先天之‘你’”让我们蕲求相近,支配我们的“创造”天性,让被创造者“人格化”,使我们与之得以“对话”。
8、“先天之‘你’”的实现层次顺序:在相遇者身上发现——在唯一性中再次把握“你”——用原初词称述。

共同体会:
1、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拥有智力,“人”可以作抉择——要么“沉溺于无为等待之感觉”,要么“奋然飞升,与急欲探求之感觉相逢”,所谓装死或是奋斗。作为人,若不想“丢”人,就一定得“奋然飞升”。
2、对立统一,不是让那些对立的部分在一个平面上统一,而是用一个能托底的大容器将它们盛装起来,在这个新的和合体中统一。
3、我们平日对象化的生活,是必须的,有道理的,这能让我们“知觉分离独存事物”。但,不能止于对象化,否则就断了去路,断了去往融合的路,而让我们滞留于“微弱喑哑,支离破碎,毫无意义”的世界。
4、我们经常经历混沌的体会,在这样的体会中我们待不住,总想抓住什么,想要清晰明了。但其实那种体会状态,就是关系本身啊。

部分个人体会:
1、我们都是渴望关系的,那直接的相遇关系。但寻求相遇,必先经历分离。我们常常迷失在分离阶段。
2、我发现自己读书的习惯,是先有自己的概念了,再一目十行地阅读。其实这是试图用新的文字,来证明我既有概念的正确性,这不是读书。真正的读书,是沉浸,是浸泡在这文字所呈现的氛围中的阅读啊。
3、沉浸在什么当中,会觉得很累,很慌乱,呆在体会端非常耗神。呆在概念端就不同了,那很轻松,很快捷,囫囵打个包就可以了。所以,我就这样生活着,只要概念、拒绝体会,也就没有相遇。
4、读完这个部分,让我想起愚公移山来,我们需要认真体会他的心态,向他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0 17: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2期家道读书会分享(2018.03.04)

原文:
       人通过“你”而成为“我”。相遇者来去不安,关系事件时而层次叠出,时而烟消云散。在此动荡变幻中,对恒定一方之意识,即自“我”意识渐次增强,愈益清晰。当然,此时之“我”尚囿于与“你”的关系网络里,但欲成为“你”之征象已明显出现,只是还不能如愿。不过,“我”之力量不断膨胀,直至一切羁绊皆断裂破碎;当此之时,“我”与我自身面面相对,似乎“我”之自身已与“我”相分裂而转成“你”。“我”即刻占有自身,从此,“我”执持自我意识而跨入关系。
       仅在这一时辰,另一原初词方才形成。从此,关系中之“你”日渐消退,然它尚未成为某个“我”之“它”,成为匮乏本真融合之知觉与经验的对象,这种情形在尔后才会出现。眼下,它乃是自为的“它”,它仍默默无闻,但正蓄力以待,准备跨入新的关系事件。与此同时,人发育整全之躯体也从周围世界分离而出,承负感觉经验,担载本能冲动。但此分离尚属“各-居-其-所”之并列,非为“我”与对象之截然对立。然而。自称一体之“我”在此时也已呈现,“我”自充盈圆全中退缩而出,成为一功能体,即经验物、利用物之主体。“我”趋近一切自为之“它”,捕获它们,占有它们,与它们组成原初词“我-它”。已具“我性”之人,称述“我-它”之人与事物对峙,但这已不复为在相互作用之洪流中的相遇。此时,他将其对象化、有序化,或俯首以放大镜细察明观,或仰首用望远镜远眺遥视。他冷静分析事件,对其唯一性无所感触;他漠然综合事物,毫无万有一体之情怀。因为,仅在关系中人方可感悟万有唯一性,仅在唯一性感悟中人方可怀具万有一体之心胸。此刻,他第一次把事物经验成性质之聚合。每一关系性体验后,隶属于“你”之性质便留存在人的记忆里,然只是到此时,事物于他才呈现为由实在性质所构成者。“你”之中本有众多性质之核心、基质,而人根据其对关系的回忆,依照每个人之梦想性、形象性或思考性之不同性格,将此基质充实、扩大。此刻,他也第一次把事物塞入时空-因果网络,使其各居其位,各循其途,各具其可测度性及特定本性。
       “你”确乎呈现于空间,但这乃是相遇者之唯一性空间,其余的一切皆属它之背景陪衬,它们决不能限制它、规定它;“你”确乎出现于时间,但这乃是自我实现之时间,它非为一川流不息之进程中的环节,而是人亲身体验的瞬时片刻,此时刻之纯净强烈的维度仅可由它自己予以规定。同时,“你”也显现为施动者与受动者,但它并非受制于因果链条,在关系事件中,它始终伫立在与我之相互作用里。只有“它”能被有序化,此乃人类世界最根本之真理。仅当事物由我们之“你”转成我们之“它”之时,它们方可被排列组合。“你”不知何谓刻板有序的系统。
       我们既已深入到此种境界,则不可不澄清人类世界之根本真理的另一方面。没有它,世界将变成毫无用处的断壁残垣。换言之,有序世界非为世界秩序。在幽寂玄奥之时辰,世界秩序敞亮现时,昭示其真貌。音符之流飘浮于太虚,世界秩序即是其悄声无息的乐谱。幽寂时辰旋踵即逝,倏忽而去;从它们不可获致确切内容,然则它们的伟力贯穿人之创造、人之领悟,其力量的光潮涌入有序世界,一次次把它瓦解消融。此显现于个人历史,此显现于人类历史。

共同理解:
1、本章节参考标题:有序世界与世界秩序/双重世界之门。
2、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你”、“我”、“它”渐次分离过程;
第二段(3-4自然段),讲述有序世界、世界秩序的运行,与两者之间的关系。
3、有序世界诞生过程:
关系中之“你”——自成一体之“我”(独立于系统,独立于“你”)——功能体之“它”(“我”与世界面面相对,试图掌握世界), “它”被排列组合,生成有序世界。
4、世界秩序似太虚,似无声乐谱,无法从中获致确切内容,然其伟力贯穿人之创造、人之领悟,其力量的光潮涌入有序世界,一次次把它瓦解消融。
5、人类世界之根本真理:有序世界是一种被改造过的存在;有序世界产生自、消融于世界秩序。

共同体会:
1、我们常常只生活在有序世界中,在这一方小世界里做编剧、做导演,还为自己的编辑成果感到洋洋得意。
2、有时,我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消灭有序世界。
3、我们需要站得高一些,才能既看到我所在的有序世界,也看到更具伟力的世界秩序。
4、有序世界中有很多的规则、很多的排列与组合,这常让我们陷入“忙”的状态。而世界秩序则很简单,停止排列组合的操作,进入“我-你”关系状态即可。
5、本章节非常细致地呈现了有序世界与世界秩序的转化,按作者的描述,一步一步地走下来,就能获得清晰的体会。

部分个人体会:
1、这段文字的某些说法让我想起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思维就开始活跃了,从这里到那里跳跃着、混乱着。这时,需要安静下来,把以前读过的东西放下,进入本节文字所描绘的世界,才能明白本文真意。
2、有序世界与世界秩序的关系,让我想起孩子来。无论我们对孩子怀抱如何的期待、提出怎样的要求,他始终会成为“那个”样子,似乎有一种超越我们与孩子组合而成的有序世界,那样一种更深沉的力量在主宰这一切。通过学习与实践,投身世界秩序,去遵循它的伟力,才是我们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3、我今天第一次参加读书会,刚开始感觉很急,很空,像是飘浮着。随着读书和讨论的进行,我不去理会那着急,而是试着去听、去看,慢慢就落地了,踏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4 11: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木木 于 2018-3-14 11:24 编辑

第63期家道读书会分享(2018.3.11

原文:
       人执持双重态度,故而世界于他呈现为双重世界。
       他知觉周围之存在——事物及作为事物之在者;他知觉周围之发生——事件及作为事件之活动。性质构成事物,瞬时组成事件;事物进入空间框架,事件居于时间网络。事物与事件以其他事物与事件为限,用它们作尺规,与它们相比较。这是秩序井然之世界,这是离异分化之世界。它妥实可靠,密结稳固,延续连绵,它向人敞开户牖,任人反复攫取其内容。它闭目则去,睁眼即来。它永驻身侧,邻接你之肌肤,倘若你愿作如是观;它长存身内,栖于你之灵魂,倘若你有此意愿。它乃你之对象,而且,如果你乐意,它将永复如此,始终为你的路人过客,或寓于心内或立于身侧。你知觉它,视它作“真理”,它无所抱怨,任你所为,然则它非为你之奴仆。只有言及它,你方可被他人“理解”;它乐于充当你们所有人的共同对象,任其趋近每个人之方式却各不相同。你决不可能在它之中与他人相遇。没有世界,你不可能生,因为它之妥靠庇护着你的生存;然一旦死在世界,你将葬身于虚无。
       存在与生成作为相遇者与人相遇。唯有一种在,每一物皆是在;所存在者在事件之发生中向人显露自身,所发生者又作为存在降临于人。除了这唯一的在,无物当下存在,但唯一的在蕴含整个世界。尺规与比较业已消失,但不可测度者能在何种程度上转成实在却完全取决于你。相遇断然不会排列组合而构成世界,但每一相遇皆是世界秩序之表征。相遇断然不会相互勾连,但每一相遇将玉成你与世界之关联。以此种面貌呈现于你的世界不再是恒定妥靠的,因为她时时更新,因为你不可用语言系执她。她无所稳固,因为在其间万有相互汇融;她无所连绵,因为她不招自来,苦留偏去。她超越人的观察审度,一旦你意欲如此,她即刻瓦解冰消。她惠临,她为把你带出而惠临;如果她无法接近你,相遇你,她会倏然消退,然将改颜换貌而再度降临。她不在你之外,而是沸腾于你之底蕴奥枢。假若你称其为“我魂之魂”,这决非言之过甚。然而,你须倍加小心,切不可企求移她于你之灵魂内,否则,你只会使她玉陨。她乃你之现时,你进入她而后领承现时。你可把她视作对象,经验她,利用她,但当你践行此举时,现时已灰飞烟灭,荡然无存。在你与她之间有相互食馈赠;你向她称述“你”,把全部存在投入她;她对你诵出“你”,向你奉献自身。言及她时,无人可理解你。普天之下唯有她与你。不过,她会教诲你如何与他人相遇,且在相遇中助你佑你。她之惠临赋畀你圣洁光辉,她之离去留予你庄严伤悲,此光辉与伤悲将你引向“你”。在“你”之中,关系之经纬交相织连,关系之平行线欣然相会。她无力维系你之存在,她仅能助你瞥见永恒。

共同理解:
1、参考标题:“它”世界与“你”世界/人与世界。
2、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提出中心论题:人与世界的关系。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分述人与“它”世界、人与“你”世界。
3、本节文字不单纯描述双重态度,也不单纯描述双重世界,而是讲述态度与世界的交互作用。
4、人执持双重态度,故而世界于他呈现为双重世界——人持“它”态度,世界呈现为有序世界;人持“你”态度,世界呈现为世界秩序。态度,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处于枢纽地位,决定了世界在人心中的印象。
5、存在,包括在者与在者的运动。离开运动,在者也将不复存在。
6、知觉周围的存在,概念化事物与事件,建构时空感受,建设有序世界。有序世界为我们带来生存感;但若死在这世界,我们将葬身于虚无,因为这个有序世界里什么都没有,所有的都是我们的建构。
7、相遇,所存在者在事件中向人显露自身,所发生者又作为存在降临于人。人领承现时,汇入世界秩序。世界秩序不能维系我们的生存,但能助我们瞥见永恒,让我们手持活下去的根依。

共同体会:
1、读书读出强烈的情绪来。作者的真实用心、讲述的道理、开放的态度,激活了我们的心虚,读来好似一串又一串的谴责,引发了我们内心关于谴责的复杂感受。
2、我们一辈子都在梦想着把“它”据为己有,收入“我”之囊中。但那一个又一个、数之不尽、各式排列组合起来的“它”,比“我”大啊,“我”只能臣服于“它”,也就无缘进入“你”。
3、读有序世界部分,感觉很熟悉,这是我们平常的操作方式。读世界秩序部分会发蒙,这部分我们不熟悉,我们有抗拒。
4、“它”世界很实在,这让我们踏实,我们的躯壳需要它。我们的心则不然,我们的心需要“你”世界。
5、活得有精神,才是真正的人生。

部分个人体会:
1、多多练习感觉和知觉,“惠临”方向的知觉,才能体会到相遇。
2、就事论事、以物论物,是无法相遇的,我们需要往下沉,透过现象看本质。
3、真正健康的人不需要“有序世界”、”世界秩序”之类的概念,他们只是做着该做的事情。我们病了,我们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所以我们需要分辨它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09: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64期家道读书会分享(2018.03.18)

原文:
       “它”之世界龟缩于时空网络。
       “你”之世界超越于时空网络。
       当关系事件走完它的旅程,个别之“你”必将转成“它”。
       个别之“它”因为步入关系事件而能够成为“你”。
       这便是“它”之世界之两大特权。它们促使人把“它”之世界看作这样的世界:他必得生存于其间,他仅能生存于其间;在这里,他领有各种刺激兴奋,在这里,他可展开活动,获致知识。在“它”之世界的恒定不易,实惠有益之漫长历史中,“你”之瞬时片刻乃是神妙离奇,缥缈虚无之诗意插曲,柔媚妖娆,荡人心腑,诱人走向危机四伏之极端,致使稳若磐石的秩序动荡毁圮。它们留下的非为满意答案,而是无穷疑难。它们扰乱安宁,引来事端,令人生怖,实为累赘。既然我们必得离弃它们而回归“世界”,为何不干脆滞留于“世界”?为何不可把相遇者纳入秩序规范,将其塞入对象世界?有时,人除了对其父亲、妻室、丈夫称述“你”之外别无抉择,然为何不可口诵“你”而心谓“它”?用口舌吐出“你”远非是称诵那可怖之原初词;尚且,我们不妨柔情蜜意地对灵魂低述“你”,只要我真正意谓的乃是经验、利用,这对我又有何损伤?
       人不能生存于纯粹现时,因为,一旦现时奔腾而出,一泻千里,人生将即刻消耗殆尽。但人却能生存于纯粹过去,因为仅在此间他可构筑生命。只要人用经验,利用来填塞每一瞬时,它便会停止燃烧。
       人呵,伫立在真理之一切庄严中且聆听这样的昭示: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

共同理解:
1、本章节参考标题:人与非人的生活/现时与经验
2、时空是有序世界的“围墙”,高墙之内皆为人所构筑的“它”世界。当人投身于世界秩序,进入“你”世界,有序世界业已瓦解消融,人即超越于时空之限待。
3、“它”世界的两大特权:将从关系事件中退出的个别之“你”,接收为“它”;重新把个别的“它”推入关系世界,成为“你”。
4、生存于纯粹现时,人生将不复存在,因现时即为相遇,其间存在且仅存“我-你”;生存于过去,人可以用过往的经验尽情构筑生命。然而,经验的运用会让现时、相遇那燃烧般的状态戛然而止。
5、人与非人生活之真理——“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

共同体会:
1、在第五自然段中,作者非常细致地描述了“它”世界两大特权的运作过程,将它作为程序来解读,那实实在在的操作感,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你”-“它”转化的精妙。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口是心非与虚情假意,无处躲藏。
2、关系状态本为连绵不断,超越时空阈限之存在,但我们习惯于将其划分为一个又一个关系事件,这样,其中的“你”就必然会随着这一事件的结束而转成“它”。对关系状态的切割,这已是太熟练的操作。在一段关系事件发展不如我意的时候,我们常常不假思索地启动结束的意愿和行为。
3、我们通过感觉、知觉练习,秉持对“惠临”的不懈追求,能够将个别之“它”重新推入关系世界,这样也就实现了相遇。这样推动的相遇,比在有序世界的自然生活中突围而相遇,更加平安和明白。
4、停止切割,是保持相遇状态、生存于现时的关键。

部分个人体会:
1、阅读本章节,我感到害怕。似乎从“它”世界进入“你”世界,会让我失去生命。“你”世界,现时,这奔腾而出、一泻千里的宏大场面,我不熟悉,所以胆战心惊。
2、末尾段落那庄严的氛围让我肃立,聆听这真理的昭示,有振聋发聩之感。
3、对于遵循世界秩序的人来说,“它”世界,这由人涂抹、堆积、排列组合所构筑的世界,根本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5 15: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5期家道读书会分享 (2018.04.01)

原文:
       个人历史与人类历史之间有种种差异,然两者在有一点上却完全一致——它们均标志着“它”之世界的伸延扩张。
       有争议的乃是对人类历史的看法。有人认为,此起彼伏的文化类型皆发端于形态各异但结构相似的原始状态,因而都以一窄小对象世界而资始,所以,与个人人生相类似的非是人类人生,而是一特定文化之人生。然而,文化类型表面上固然相互独立,但它们在其发展历程的某一阶段总要承受其他先在文化的历史影响,“它”之世界由此渗透入每一文化。此阶段不必是某一文化产生的初期,但它肯定存在于它鼎盛时期之前。它可能直接承受同时代之异文化,如希腊人接受埃及世界;它可能间接承袭已成历史陈迹的异文化,如基督教文明接受希腊世界。这样,各文化不仅通过其自身的经验,也通过汲取其他文化之经验而扩展其“它”之世界。唯有如此而成长起来的文化方能在不断开拓、不断发现的迅疾扩张中实现自身(眼下,我们暂不考虑“你”之世界的体验、活动对文化发展的无与伦比的作用)。如此,则一种文化的对象世界必较之其先在文化的对象世界更宽广繁芜。尽管历史进程中有种种停滞,有明显倒退,但我们于其间可清楚见到“它”之世界的持续扩展。一文化的“世界观”具有穷性还是具无穷性,更确切地说,具有限性还是具无限性,这完全无关宏旨,因为,“有穷”世界可能比“无穷”世界包含更多内容、事物、过程。尚且,可资比较的不仅是自然知识的广度,我们还必须把社会分化的程度与技术发展的水平考虑在内。因为,对象世界之扩张必然是经由这两大领域而实现。
       经验与功用造就人与“它”之世界的基本关系。经验不断重构世界,利用把世界引入多样目的,即哺育、赈济、配置人生。随着“它”之世界的扩展,人之经验能力与利用能力也持续增长。人越来越多地获致这样的能力:以“学习知识”这一间接手段来取代直接经验,把对“它”之世界的直接“利用”简化为专业性“利用”。人不得不一代代将此种能力传递下去,所谓精神生活之发展首先就是指此而言的。正因为如此,人对精神犯下了真正的“言罪”,因为这种意义的精神生活实为阻碍,它使人无力于长驻在精神之中;在最好的情况下,它为精神所主宰,充当构筑精神生活的质料。
       此能力乃是阻碍,因为经验物、利用物之能力的传授通常以减损关系伟力为代价,而人仅能凭借关系力量方可生存于精神。

共同理解:
1、本章节参考标题:人类历史与文化——人与“它”世界的基本关系/无关系文化
2、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提出本章节中心议题,并从人类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具体现象着手,讲述“它”世界的扩展过程;
第二段(3-4自然段),通过展现人类构建、扩展“它”世界的操作原理,讲述人与“它”世界的基本关系,并指出它的局限。
3、人类历史,是“它”之世界,即对象世界的伸延扩张史。
4、文化,起源于窄小的对象世界,发展历程中因“它”之世界的渗透与汲取,而不断开拓和迅疾扩张。一种文化的对象世界必较之其先在文化的对象世界更宽广繁芜。
5、对象世界扩张的两大依据:社会分化的程度与技术发展的水平。
6、“学习知识”——以间接性的经验取代直接关系,把对“它”之世界的直接“利用”简化为专业性“利用”——使人无力于长驻在精神之中。

共同体会:
1、我们常以有用性或功能性来评价、把握一件事物,这是“它”之世界的操作模式。
2、生活中,我们常寄希望于用“它”世界的经验来丰富自己,这样往往让我们脱离根本、体验上脱离于“它”,也就无法相信自己,进而更加依赖经验。
3、历史,作为一种“它”世界的经验累积,是不靠谱的。只有当历史惠临我,我汲取“它”,把“它”变成“你”,让“它”在当下发挥作用,才能让作为“物质”的历史焕发出精神来。
4、人的经验能力与利用能力越强,越难以进入“我-你”关系。

部分个人体会:
1、对“它”之世界的专业性“利用”,帮助我们将这个“它”固化,甚至做成标本,也便无法再将“它”推入关系世界而成为“你”。
2、读这个章节,我的困难在于,感觉作者背对着我,我无法进入作者描绘的世界。慢慢体会发现,我似乎在用“它”的方式读书,我将它当作知识,而不是我的“你”。
3、我们的学习,用什么方式学很关键——是“无关系”地学,还是“关系”地学?这决定着我们是在为“物质”世界抑或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世界添砖加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19 00:16 , Processed in 1.288367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