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69|回复: 16

地面读书会分享集合——《我与你》(第49-65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4 22: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木木 于 2019-12-1 10:57 编辑

第49期家道读书会分享(2017.9.24)

原文:
       与“你”的关系直接无间。没有任何概念体系、天赋良知、梦幻想象横亘在“我”与“你”之间。在这里,甚至记忆也转换了自身,因为它已超越孤立而融入纯全。没有任何目的意图、蕲望欲求、先知预见横亘在“我”与“你”之间。在这里,甚至渴念也转换了自身,因为它已经超越梦幻而转入呈现。一切中介皆为阻碍。仅在中介坍塌崩毁之处,相遇始会出现。

对文章的共同理解:
1、“你”关系是一种直接无间的关系,处在这种关系的两个“主体”A 和B之间,没有AB之外的任何存在。首先没有概念体系、天赋良知、梦幻想象等等关于彼此是什么的信念;其次没有目的意图、期望欲求、先知预见等等关于彼此为什么的欲念。
2、在“你”关系中,以记忆为代表的关于是什么的信念,发生了超越(孤独)和融入(纯全)两个运动动作。
     在“你”关系中,以渴念为代表的关于为什么的欲念,发生了超越(梦幻)和转入(呈现)两个运动动作。
     这样,横亘在双方之间的阻隔就坍塌了,实现了直接的没有间隔的状态,此“处” 便是相遇的生门,相遇发生了。
3、直接无间是关系是“相遇”,间接有间是经验,是不相遇。对于相遇,一切中介都是阻碍。

共同心得:
1、当业已处于相遇状态时,去提示不要概念,不要天赋良知,不要想象,不要有目的期望……这是破坏这种直接无间的状态,会把人带离相遇。
2、从间接有间到直接无间的过程,是一个操作过程。
3、人跟人、人跟物可能处在直接无间的相遇状态,更可能处在间   接有间的不相遇状态,并且总是在两种状态之间转化。大家体会到,人总是处在这样一个永不停息的不断转换的运动过程中。
4、直接无间的相遇状态下的体验,与间接有间的不相遇状态下的   体验,不同。

部分个人体会:
1、相遇很难,需要有意为之。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觉得难而回避这个操作,在中介的世界中徘徊。
2、经验是一种关系状态,这种站在局外的姿态会让我们获得经验,而无法进入那一刹那的关系。
3、记忆与关系相关。记忆,若是通过主观选择而保存的体会或知识,就是以脱离的,孤立的;若是一种体会,就会加速当下的某种融入。
4、相遇不光指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我们与自己的内心也需要相遇。
5、相遇落脚在关系上,发生关系双方的坑洞是中介,独立、健康的个体更易达成相遇。
6、聚焦中舍弃意象,就源于对直接无间的相遇状态的追求。
7、过度依赖信息传输媒介,会阻碍我们相遇。
8、对中介的态度不应是否定,而应通过“超越孤立-融入纯全”、“超越梦幻-转入呈现”的操作来实现转化。
9、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常常来自于不相遇,来自于中介的阻隔。
10、相遇是一种状态,没有好坏、没有高低,也没有真假。

拓展话题:
       可尝试将自体-自体客体关系,与相遇的定义对照异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22: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0期家道读书会分享整理(2017.10.22)

原文:
       在关系的直接性面前,一切间接性皆为无关宏旨之物。即使我之“你”已成为其他“我”之“它”(普遍经验的对象),或者可能因我的真性活动而变成“它”,一切也无所改变。因为,真正的界线虽然摇摆不定,既不在经验与非经验之间,不在给予的与非给予的之间,更不在实在世界与价值世界之间;它同时跨越所有这些境界而伫立在“你”与“它”之间,现时与对象之间
                                                                                                                                                                                     (注:标红为本节关键字,供参考)

共同理解:
1、关系是直接的。在关系的直接性面前,一切间接性皆为无关宏旨之物。
2、曾经直接的关系者“你”,一旦成为经验,便成为了间接的“它”。
3、经验与非经验、给予的与非给予的、实在世界与价值世界之间的界线,都不是关系的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真正界线。
4、真正的界线,虽因我们对自己固有的非真实界线的执着而显得摇摆不定,却同时跨越了所有非真实界线的境界,而伫立在“你”与“它”之间,现时与对象之间。

共同心得:
1、关系是相遇,是直接,是觉的状态;经验是不相遇,是间接,是非觉的状态。它们会相互转换。
2、关系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之间有多重界线,我们平时坚守的界线常常不是真正的界线,是处于间接性之内的各种内容之间的界线。
3、间接性充斥在我们的世界中,我们一直追求直接性,但又常用间接性的方式来追求它,以致无法与直接相遇。
4、读书,应将这书诗作热恋中的男友,抛下过往,直接与之相遇;而不应像我们平日带着经验,以辨析的、间接性的方式去读。
5、用“心”(体验)生活是直接的,用“脑”(思维、记忆)生活是间接的。

部分个人体会:
1、家里那张坐了很多年的旧沙发,与坐在上面的我是相遇的;当这张旧沙发被搬出房间,放入了新时空,我与沙发以往那多年的关系便成为了经验。
2、前一个小节的内容“相遇”,好似作者介绍的一件宝贝容器。本节,大家在作者的带领下,从日常的间接性坑洞中爬出来,并通过体会这过程,慢慢将这容器化为自己的宝贝。
3、觉性练习中,所有的目的、质疑、抵抗、消极怠工……都让我们从那一刻起离开觉性、离开直接性,进入间接的世界。
4、“现时”与“对象”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一者活灵活现,活的,未知的,不确定的;一者死气沉沉,死的,不流动的。如果“现时”有了“间接性”的成分参与,便成了“对象”。
5、“直接性”一直在那里,只是我们不在“现时”,在“过去时”或“未来时”。不在一个空间,我们怎么能相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22: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1期家道读书会分享(2017.10.29)


原文

       现时并非指我们观念中眼下呈现的“已逝”时间的终点、时光流程里凝固的一瞬,它是真实活泼、沛然充溢的现在。仅在当下、相遇、关系出现之际,现时方才存在;仅当“你”成为当下时,现时方会显现。
       原初词“我-它”中之“我”,即未曾与“你”相遇的“我”,为一大堆“内容”所缠绕的“我”,只有过去而无现时。这意思是:当人沉湎于他所经验所利用的物之时,他其实生活在过去里。在他的时间中没有现时。除了对象,他一无所有,而对象滞留于已逝时光。
       现时非为转瞬即逝、一掠而过的时辰,它是当下,是常驻;对象非为持续连绵,它是静止、迟滞、中断、僵死、凝固,关系匮乏、现时丧失。
       本真的存在伫立在现时中,对象的存在蜷缩在过去里。

共同理解:
1、现时是直接的,对象是间接的。
2、现时不是过去的终点,它是真实活泼、沛然充溢的现在,它在相遇里,在关系中。
3、过去是间接的,是静止、迟滞、中断、僵死、凝固,关系匮乏、现时丧失。
4、“你”与“它”可以互相转换,现时与过去也可以互相转换,这转换就发生在一念之间。


共同体会:
1、我们常常生活在过去里,对过去很熟悉,对现时没有感觉。
2、当我们试图执取现时的时候,现时已转换为过去。
3、现时既不是时间概念,也不是空间概念,它是另一个世界,一个关系的世界。
4、现时是常驻,一瞬即永恒。现时真实活泼,有美感,有生命力。
5、我们与人的交往多为间接性交往,当我们觉察到间接性的时候,寻找直接性动机就会出现。
6、“知道就好”,容易僵化、停滞而变成间接性委身的“草棚”。“知道”是一直不断的知道,是去“做”知道(直接);而不是知道一个就停下来休息,去“说”知道(间接)。
7、读书、交谈时,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去听、去揣摩,较易进入相遇状态,接收到语言之下的非语言、副语言信息。

部分个人体会:
1、现时不是时间上的一点,而是真正的相遇中那种感觉和状态。
2、体会多了,对经验的依赖会减少。常常与自己、与世界相遇,会让我们“现时”的系统(第二系统)增强,进而推动“对象”的系统(第一系统)增强。
3、安全感,来自于第二系统;到达,来自于现时。
4、听人说话时,若只专注于他的所说,我们会沉溺在对象化的价值评判中;若专注于他说,我们能听到真实的所说,会生出慈悲来。
5、真正的慈悲(慈:你在我这儿,我知道;悲:因为我知道,我该做什么,对你做、对我做都一样),就是现时,就是相遇。
6、初次来到读书会,体会是朦胧却又鲜活的——没有想法,也无法用语言表达,这是我们的现时,是我们的相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22: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2期家道读书会分享(2017.11.05)


原文
       吁请“理念世界”,蕲求它充当凌驾于对立双方之第三者,这也无助于消除前述的本原二重性。因为,我所言及的正是活生生的人,你与我,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世界;这里没有所谓孑然独存之自在的“我”,自在的在。对活生生的人而言,真正的界线也把理念世界劈为两半。
       确实,有不少沉湎在物之世界、醉心于经验物利用物之人,已替自己在此岸或彼岸构建出理念王国,以便当虚无侵袭之际可以在其间寻得慰藉安宁。他们在理念世界的门前脱掉日常人生的鄙俗外套,披上圣洁罩袍,以便瞥见本原之在或必然之在而自鸣得意;但他之人生与其毫无关联。对他来说,甚而宣称自己意欲如此也令他无限欣慰。
       此类人所虚设、想象、鼓噪的“它”之人类根本不同于那生机盎然、在其间人们相互称颂“你”的人类。最神圣的虚妄乃为偶像;最高尚的伪善情操即是堕落。理念既不屈居在我们身内,也不君临于我们头上;它们活跃于人之间,亲近人,毗邻人。那不能倾吐原初词之人可悲可怜,然那用枯涩概念称述理念之人更可痛可哀!

共同理解
1、我们无法用理念作界线来划分世界,因它会被“我-你”、“我-它”世界的本原二重性劈为两半。
2、理念世界的两半——关系式与经验式的理念世界。
3、沉醉于对象中的人,会构建出与自己的人生毫无关联的理念王国,并在其间寻求慰藉。这是经验式的理念,是“我-它”世界的理念。
4、既不屈居在我们身内,也不君临于我们头上,那活跃于人之间的理念,是关系式的理念,是“我-你”世界的理念。
5、浑浑噩噩、不知双重世界的人可悲可怜,知双重世界而仍执持经验式理念的人可痛可哀!

共同体会:
1、生活中没有直接性的时候,特别仰仗理念,经验式的理念。我们常试图用理念去理解真实的世界,用理念去建立关系。
2、在理念世界里装神弄鬼,将永远无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熟悉感,我们经常呆的地方,就是经验理念世界的一角。停留在熟悉感中,就无法进入真正的关系式的理念世界。
4、概念,理念的一部分,我们在使用时常常忽略了它的表征材料的选择。表征材料越贴近真实,我们越能进入关系。
5、理念,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不要小看它,也不要高看它,它就在那里,在人与人之间,把人与人连起来或者分隔开来。

部分个人体会:
1、修行、研究的理念应与“你”发生关系,抛开关系,就修“死”了,可痛可哀。
2、跟随作者的描述,我脑中的理念也跟着搅动,充分体会到了经验的理念如何将我从“我-你”关系中赶走。
3、信念很有力量,它属于理念世界的一部分,同样分为两半——意识化、经验式的,和自然的、关系式的。
4、生活中,我们常认为有信念才能坚持,也常常感觉坚持中能生成信念。
5、真实的生活可以感受不到信念,但一定有体会,信念可以蕴含在体会中。在信念的力量或体会的力量支持下,我们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22: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3期家道读书会分享(2017.11.12)

原文:
       前述的三个实例之一——艺术——业已清楚地表明:直接无间的关系包含有对与我相遇的“你”之作用。作为人真性活动的艺术决定了形式之转化为艺术品的进程,惠临的形式因与人的相遇而充实自身,她由此便莅临物之世界。在此间,她持久地活动,常川地演变成“它”,然同时又满怀喜悦地不断复归为“你”。她“化身为形”,其形体从无时间无空间之“现时”洪流中飘然而下,进抵实存的此岸。
       我对人称述“你”,但此种与“你”的关系中所包含的作用却冥蒙难辨。那促成了关系之直接性的人之真性活动,被人们习惯地理解为也即是误解为情感。在爱之形而上学与心理玄学中,情感须臾不离,始终相随,可它们构不成爱。与爱形影不离的感情具有不同种类,耶稣对着魔者所怀的情感有异于他对其钟爱的门徒的挚情,然他施予的却是同样的爱。情感为人所“心怀”,而爱自在地呈现;情感寓于人,但人寓于爱。这非为譬喻,而乃确凿的真理。爱不会依附于“我”,以至于把“你”视作“内容”、 “对象”。爱伫立在“我”与“你”之间。凡未曾明谙此理者,凡未曾以其本真自性领悟此理者,不可能懂得爱为何物,即使他把一生中所体味、经历、享有和表达过的感情均归结成爱。爱以其作用弥漫于整个世界。在伫立于爱且从爱向外观照的人之眼目中,他人不再被奔波操劳所缠绕。任何人,无论其善良邪恶,聪慧愚钝,俊美丑陋,皆依次转为真切的实存。就是说,他们挣脱羁绊,站出世界而步入其唯一性,作为“你”而与我相遇。唯一性以其辉煌的方式时时呈现,由此人得以影响、帮助、治疗、教育、抚养、拯救。爱本为每一“我”对每一“你”的义务。从爱中萌生出任何情感也无从促成的无别,一切施爱者的无别从最卑微者到最显贵者,从终生蒙承宠爱的幸运儿到这样的受难者——他整个一生都被钉在世界的十字架上,他置生死于度外,跨越了不可逾越之极点:爱一切人!
       第三表征即是受造物与我们对它的观照。且让此表征的作用隐匿在神秘中。信仰生命之纯朴神奇,信仰对万有的奉伺,然后你方可豁然悟得受造物之期待渴仰,翘首以望此中蕴含的奥义。言语会遮蔽真实的消息。观照吧!你周围沸腾着活泼的生命,无论你趋向何方,处处皆与在者相遇。

共同理解:
1、本章节从艺术(人与精神的关系)的三大表征(惠临、真性活动、观照)中提取出“爱”来,为我们辨析了什么是爱、什么不是情感。
2、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真性活动驱动的运动,以惠临的形式与人相遇,又不息地在“它”与“你”之间转化,达成现时与对象世界间的交替抵达。此处显现了真性活动连接两个世界的运动范围和轨迹。
3、惠临是一种意境,一种方式,是真性活动的表现形式。
4、爱是关系中人的真性活动,通常被人们误解为情感。
5、情感为人所“心怀”,而爱自在地呈现;情感寓于人,但人寓于爱。
6、爱伫立在“我”与“你”之间,以其作用弥漫于整个世界。
7、站出世界而步入其唯一性——爱,本为每一“我”对每一“你”的义务。
8、保持对受造物的观照,则处处皆与在者相遇。

共同体会:
1、我们常在的世界——“它”世界中,只有情感,没有爱。
2、情感依附于“我”,是经验,有诸多羁绊。
3、爱容纳“我”、“你”,是关系,通达无碍。
4、爱与位置无关,与角色无关,与情绪无关。
5、神对着魔者与好徒弟怀有不同的情感,但施与同样的爱。这个例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情感与爱的区别,联想到家庭关系、师生关系中的情感与爱。
6、人常被角色所覆盖,由此生成情绪,将人推向恶。惭愧,让人从中清醒,认识到不足,生成向善的推动力。
7、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不好的地方就会想要割了扔掉,而“爱”是不割裂,是平等的观照,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部分个人体会:
1、生活中那些自以为的爱,让我生出好多好多的情绪。这说明,汉字“爱”不能表征此文中的“爱”。
2、当感到爱像一本账,需要算进算出——“我这样爱你,你却如此对我”的时候,已经不爱了。
3、站出世界而步入其唯一性,放下,很难。现在,我愿意试着不断地体会与观照,试着去相遇,坚持去做。
4、“站出世界而步入其唯一性”地读书与情感缠绕地读书,是姿态与动作完全不同的读书,是直接与间接地读书。
5、情感与爱,可以对应传统文化中的私与公。人类对至善的追求不分西方、东方,天下大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22: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4期读书会分享(2017.11.19)

原文:
       关系是相互的。我的“你”作用我,正如我影响他。我的学生铸造我,我的业绩抟塑我。“恶”人在圣洁原初词的轻抚下成为圣徒。孩童、动物授予我们何等高深的教育!不可思议的,我们栖居于万有相互玉成的浩渺人生中。

共同理解:
1、 “我的‘你’”,即是我的神、我的魂。“我的‘你’”是否作用我,决定我们身处什么世界——直接的,抑或间接的世界。
2、与学生的“我-你”关系:学生的灵魂好像模具,我将自己的灵魂倾入其中,我就被铸造成那模样。所谓教学相长。
3、与业绩的“我-你”关系:经过一番精神指引下的心路历程,我得到有业绩/无业绩这内外合运的成果——业绩,我也在这过程中被塑造。所谓爱岗敬业。
4、“恶”,指心邪。“恶”是一个系统,外显恶相,内隐善核。进入“我-你”关系的轻抚,内外可得通透、可得一致,这样便不邪,也就成为圣徒。
5、“孩童、动物”那干净、纯洁的灵魂,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恶,唤醒我们心中的善,呼唤我的“你”。是为对我们的高深教育。
6、当我们不再滞留于思议的经验世界,而是置身于“万有相互玉成”的关系世界时,我们便不再有困扰。

共同体会:
1、如何体会我的“你”作用我——
(1)尝试进入关系中,找到关系中的“你”,那个整体性、统摄性的感觉,给它贴上标签——我的“你”。
(2)将这个贴上了标签的感觉反过来,作用于我,感受过程中那个运行的体。
2、与“我-它”的对比,能凸显我的“你”,再对比我的“你”作用你和作用我,这样可以避免把我的“你”实物化思维的习惯。
3、“我的‘你’”,像鬼魂,像烟雾,它不可测量、不可称度,但可感觉;“我的‘你’”,不可思议。
4、不用想道理的方式来读这段文字,而是把每一句都放进心里来模拟操作,就能感受到神和魂在字里行间流淌。

部分个人体会:
1、这段文字让我想起同志,想起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是统一的,我们有着天然共同的精神“加持”。
2、细细体会,能感受到“我的‘你’”,它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感受到它时,有一种流动感,我不再是一个固定的我,一切都是运动的,一切都是变化的。
3、能够体会到有“我的‘你’”时这个整体,但它还很模糊。需要放掉想,沉入纯粹的关系中,才能清晰地体会。
4、作者一直努力用各种方式来呈现关系世界。这段文字描述关系中的状态和感觉,我好像找到了那个位置,不再着急用概念来套关系,而是尝试去感受关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22: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5期读书会分享(2017.11.26)

原文:
       ——你似乎把爱说成是人与人之间唯一仅存的关系。但既然存在恨,你怎么可以把爱当做例证?
       ——只要爱尚是“失明”,此即是说,只要爱尚未纵观到一纯全之在,则它并未真正进抵关系原初词的疆域。恨之本性就是“失明”;你只能仇恨一整全在者之局部枝节。瞥见一在者之整全而又不得不舍弃此瞥见的人,已不再滞留在恨之天地,他羁旅于人之欲述“你”而不能的境界。他发现自己无力于向相遇的他人倾吐原初词。他面临两难的困境迄或是弃绝自身,迄或是牺牲他人。因为,原初词意味着肯定你对其称述“你”之在者。面对此种障碍,“进入关系”承认其相对性,它承认相对性之时也即是它消除障碍之时。
       不过,坦诚表露其仇恨之人,比无所爱也无所恨者更接近关系。

共同理解:
1、本节文字主题:爱与恨(本段落言及 “爱”指真性活动之爱,而非情感之爱,详见第53期读书会“爱与情感”章节)。
2、爱是明,恨是失明;恨是进入爱的阻碍。
3、人所处的层次分为四类:不爱不恨、恨、两难、爱。
4、由恨步入爱的进程分为三步:只看到并连接局部(恨);看到并试图连接全部,却又舍不得“我”——须臾不可离“我”(两难);承认“我”的相对性,舍掉对“我”的死守(爱)。
5、承认相对性,意味着舍掉对局部和/或“我”的执着。所谓“牺牲”与“风险”。

共同体会:
1、前文“爱与情感”的段落,作者从情感中提取出爱,我们在跟随作者去感受爱时,体会到了恨。“恨,但不应该”,这样就卡在爱恨之间了,陷入进退不得的痛苦。现在明白了,有恨是身处接近爱的进程之中,这样,对“恨”的恨也就松动了。
2、生活中我们常有很多情绪,而这些所谓“打着架的情绪”、“对抗着的子人格”,它们的本质都是恨——失明。
3、生活中我们关注恨——我们害怕掉入无爱无恨的不连接状态。
4、生活中我们经常陷入两难的境地——我们害怕弄掉了“我”,哪怕一瞬间。
5、我们与孩子相处也应“承认其相对性”——我们与孩子既是独立的、也是一体的。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才能从“迄或弃绝自身,迄或牺牲他人”的状态抽身,真真正正地去爱孩子。从而避免这样的糟糕结局:要么弃绝父母自身,自暴自弃;要么牺牲孩子天性,暴殄天物。

部分个人体会:
1、跟随作者体会恨与爱,好像穿越了爱恨分裂的河流,对爱的状态更有把握。
2、我们心中的恨,有深有浅,它们在明处或暗处闹腾。每一次读书,都是让恨现身的机会,都是一步步接近爱、接近明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22: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6期读书会分享(2017.12.3)


原文:
       在我们的世界中,每一“你”注定要演变成“它”,此乃我们命运中不堪忍受的怫郁。虽然“你”在直接无间之关系里现时地呈现,一旦关系枯竭或者有中介物渗入其间,“你”即刻沦为对象中之一对象,它或许是其中最珍贵者,但仍隶属于对象,有待有限的对象。在艺术里,一种意义的实现意味着另一意义的丧失。真实的观照转瞬即逝;那原本藏匿在相互玉成的神秘中之自然人生现在又可被描述、割裂、分类,即沦为自然法则之多重体系的汇聚点。甚而爱也不能在直接关系中常驻,她长存不殆,却寄身于现实与潜能之循环交替里。先前是不可替代,无待无限的人类,非为既存者而是现时者的人类,不可被经验只可被充实的人类,现在再度沦为“他”或“她”,一束性质,一具形的量。现在,我又可分辨他头发的色彩,他言辞的色调,他品德的颜色;然一旦如此,他不复为我的“你”,且将永不重为“你”。
       世间之每一“你”按其本性注定了要演变成物,或者说注定了要不断返还物境。用客观性语言来说,世间每一在者在其物化之前或物化之后均可以“你”的面貌显现于“我”。但客观性语言至多仅能触及真实人生的边缘。
       “它”恒为蛹,“你”永为蝶。只是两者之间不存在泾渭分明的交替,它们交相错杂,扑朔迷离。

共同理解:
1、  本节主题:你与它。
2、  “你”“它”转换操作的关键——真实的观照。
3、  真性活动,是能让我们进入真实的观照状态的唯一“通道”。
4、  自然法则之多重体系的汇聚点,是“概念”的来源处,生处。
5、  每一“你”的本性——观照操作与关系的对应性。因自然法则具有多重体系,我们就不可能与某一体系中的某一特定对象永恒地对应在关系上,所以,每一“你”注定要演变成“它”。
6、  “爱”是真性活动,“关系”是真性活动的衡量标准,“真实的观照”是真性活动的状态。

共同体会:
1、  人生是一条河流,流动不息。一个真性活动中的“对象”,会随着河流的流动而逝去。对象变了,曾经的这个真性活动也就停止了。
2、  我们恨自己,恨自己的这个或那个部分。所以,在阅读本段文字时总是会进入恨中,将作者描述自然法则的文字也解读为恨,恨“你”为何要变成“它”。
3、  在恨的状态中,为了安心,我们不断做分割、描述,寻找概念、理念,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支点才能稳定下来。这样的操作也在将“你”变成“它”。
4、我们常常以恨的名义观照,而不是真实的观照。

部分个人体会:
1、真实的观照其实一直在那里,放下局部,承认相对性,便能进入其中。
2、“有味犯触,无味犯背”,仔细体会这个话头,身处恨境界的人可能升级。
3、小爱叫恨,大恨叫爱,爱、恨没有质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22: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57期读书会分享(2017.12.24)

原文:
       泰初即有关系。
       且观察“初民”之语言。他们居于对象匮乏的情况,其人生构建在充溢着现时的狭隘活动范围。其语言细胞乃为句子词与前语法结构(后来划分出的不同词类发端于它们),它们最明显地晓示出关系之整全性。我们说“遥远”,而祖鲁人却用一个词来表述它;其在我们句子形式中的含义是,“那儿有人呼喊‘妈妈,我完了’”。火地人以一个七音节词而遨游在我们之分析理智上,其确切含义是,“他们相互凝视,两者均期待对方主动从事他们欲做又无力于做者”。名词或代词所指称者深嵌在整个境况里,他们仅属浮雕碑刻,尚未完全脱颖而出,自成一体。其关切眷顾的非是分析的结果,思虑的产物,而是本真的原初统一,亲身体悟到的关系。
       我们向相逢者问候祝福,对其表示忠诚,愿其与神同在。然则此类陈词滥调是何等的间接疏远!(谁还能从“愿神降福于你!”中感受到它原有的力量交流,哪怕是一星半点儿!)且把它们与卡菲尔人伴随着身体之直接接触的问候相比较,“我瞧你!”或者,与美洲人离奇但崇高的致意相比较,“嗅我!”
       可以设想:名称、观念、对人及物的表象皆肇始于纯粹关系性事件和境况。唤醒“初民”之精神的原始印象、情绪波澜都因关系事件(与在者之相遇)和关系境况(与相遇者之共同生活)而资始。人夜夜皆见素月,但熟视无睹,无所触动,直至它在梦境寤间突然亲临他,以无言之姿令他心荡神移,以精灵摄其魂魄,以轻抚之甜美迷醉他。但这番经历留与他的并非是某种视像,如波的月华或随它而至的精怪。最初,他仅能感受到清月之搅动人心的波荡流溢全身,尔后,他心中才萌生出对酿成此作用的月亮之心象。仅在此时,他对那夜晚潜入他的未知者之记忆方才熠熠生辉,具形赋体,呈现为此作用的造就者。记忆由此使未知者嬗变为对象,使本不可被经验而只能被感受之“你”转成“他”或“她”。
       每一本质现象皆具备此种长存不殆之元始关系特点,它使我们更易领会原始社会的精神要素,当今世界对此要素的研究探讨不一而足,但均未得其要义。我这里所意指的是神妙难喻的力量,在许多原始民族之信仰或知识(二者实为一体)中都可追溯到有关它的观念,当然有种种变化。它作为Mana或Orenda且以其本真面目进入婆罗门教,尔后又演变成古写本与《使徒书》中之“活力”与“神恩”。它乃超感觉、超自然之伟力,不过,此类描述植根于我们的范畴框架,初民并无这些概念。初民之世界以他身体经验为限,对于他,“死者”之光临极为“自然”,把超验之物奉为实在,这于他实在是荒谬之至。他用来描说“神秘之力”之现象皆属基本的关系事件,即触动其身躯,激动其灵魂的事件。寂夜来访之月魄及死者便具有此力量。燃烧的太阳,嗥嚎的野兽,以目光宰制他的酋长,用咒语赋畀他行猎力量的巫师,他们无不具备此伟力。这功效无穷之力便是Mana,正是它把九天之月变成令我热血沸腾的“你”。在扰动人心之浑然印象中,对象心象渐次脱颖而出,此时,此伟力便化着记忆而留下足迹,作为此作用的造就者呈现于人心,人因领有它(或是凭借某种神石而获致它)而功业昭彰。初民之“世界图景”神秘玄奥,但其原因非在于它以神秘之力为枢机,而在于人自身之力量是此神秘之力的变体、枝叶。人一切卓有成效之活动皆渊源于这博大宏力。在此“世界图景”中,因果性非为无限连绵的链条,相反地,它仅是伟力不断闪烁,是伟力站出来玉成万有之活动,宛若生息莫测之火山喷发。Mana是原始的抽象,或许比数更古老,但并不比它更具超自然性。由此而萌生的回忆把庄严的关系事件,把本原的情感波澜依次排列。在此序列中,“作用万有者”乃是人自我保存本能视为最紧要者,人寻知本能视为最彰明较著者,它卓然屹立,最具伟力。其次有非公共者,即个人体验中之“你”,它退居在人之回忆中,孑然孤立,渐渐转化成对象,逐步被纳入种与类中。最后,“你”之恒定不易的对峙者——“我”——也显现于序列里,它狰狞诡异,其可怖超乎亡灵,其阴惨甚于冷月,然它却必得益发清晰地呈现。
       较之其他本能,自我保存本能与自“我”意识并无更直接的关联。那企求自我炫耀的非是“我”本身,而是尚未知悉“我”的身躯;那切望造作物品、工具或玩偶且以“造物者”自居者非是“我”本身,而是“我”的身躯。在求知之原初性中不可能觅见“我思故我在”,其间根本不存在哪怕是最原始素朴的主体观念。仅当原初词“我-影响-你”与“你-作用-我”分崩离析之时,仅当“影响”、“作用”皆沦为对象之时,“我”才脱离元始体验,步出无限本原的原初词,成为一独立实体。

共同理解:
1、篇章结构:
主题:自我的形成
第一段:从“泰初”说起,带我们来到“泰初”的关系世界。由此出发,探寻“我”的“诞生”过程。
第二段:名词和/或代词的最早形成。
第三段:对比语言和关系。
第四段:“你”的分化过程。
第五段:从“你”到“它”到“我”的分化与转化。
第六段:自我保存本能与自我意识。
2、有了记忆,便有了表征。这样,对象、知觉、名词、语言渐次形成。
3、分离程序:
1)、形成“神力”、“神恩”(公共者);
2)、由“你”变成“它”(非公共者);
3)、相对“它”而产生“我”。
4、人的自我保存本能分为两层:一层是在物质上保存“我”的本能;一层是在意识上保存“我”的本能——“我”自从诞生以来,便不懈努力着要将世界改造成如我心意的样子。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甚至不惜与全世界为敌。
5、人的寻知本能,指人对象化地了解世界的本能、知觉的本能,一种寻求操纵感的本能。

共同体会:
1、我们对语言过度依赖,让我们在语言的使用上出现很多麻烦。
2、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实际是一个“退化”过程——很多简单的事情我们已经做不到了,关系中那水乳交融的状态我们也常常体会不到了。
3、我们生活中的盲目崇拜、求神拜佛,就是作者所说的“以神秘之力为枢机”,这会让我们自身的力量发生转移。
4、“泡泡精”的故事:一条河,水流顺着河床往前流动,遇到地势落差大的地方,水流坠下产生了不少水泡。这些水泡本是水包裹了空气产生的,很快又将破灭回到水里。但有些泡泡就修炼成了泡泡精,有了自我意识,开始考虑我长得怎么样,漂亮吗,大还是小啊,绚烂吗,我能永恒吗……等等问题,再也不愿融入水流做回河水的一份子。尽管泡泡精最终也将和泡泡们一起消失在水中,但在这短暂的生命过程里,泡泡精们无限纠结。我们现在都是泡泡精呐。
5、当我们知道自己是泡泡精,就有机会放弃泡泡精的身份,调转方向来做调整,趋利避害、适应关系,进而大于关系。
6、阅读过程中,前半部分读起来很清晰,但来到“我”诞生的部分,我们就开始晕乎,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保存本能就开始抵抗了。

部分个人体会:
1、我们现在都在讲“你、我、它”,我们都这么对象化地生活着,读第二段时,可真羡慕原始人啊,“深嵌”在关系之中。
2、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感受到“关系”,那犹如盘古开天地之前的混沌状态。
3、青春期的孩子,便集中体现了人的自我保存本能。那是在“我”这个通道中的第一次膨胀,自我意识的第一次“喷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22: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8期读书会分享(2018.01.07)

原文:
       初民之精神发展史揭示了两大原初词之根本差异。早在最初的关系事件中他已诵出“我-你”,且其方式天然无矫,先在于任何语言形式,此即是说,先在于对“我”之自我意识。与此相反,仅在人把自身认作“我”时,此即是说,仅在“我”自“我-你”中分离而出之时,“我-它”方可被称述。
       原初词“我-你”可被消解成“我”与“你”,然则“我”与“你”之机械组合并不能构成“我-你”,因为“我-你”本质上先在于“我”。而“我-它”却发端于“我”与“它”之组合,因为“它”本性上后在于“我”。
原初之关系事件具唯一性,因此“我”必栖居在其间。就是说,依照关系之本性,仅有两者,即人以及与人相遇者能以其完满实在性伫立于关系中。世界在关系中呈现为二元体系,当此之时,人虽未以“我”自居,却早已意识到“我”之彻宇无涯的悲哀。
       “我”此时尚未被纳入自然实在之事件。自然实在之事件进入原初词“我-它”,由此而成为与“我”产生关联之经验。此事件意味着人之躯体与周围世界相分离,因为人体已成为众感觉的承担者。躯体认识到自身的特殊性,且把自身分解为此类特性,但此分解只是纯粹机械地解剖,因而无从揭示“我”特有的领域、状态。
       一旦“我”走出原初关系,自成一体,它即刻也参与躯体脱离周围世界之自然实在的过程,由此激活了在其间“我”自由驰骋的天地。“我”此时变得无比脆弱,龟缩成单纯的功能活动。仅在这一时辰,“我”之意识活动方才出现,此活动便是原初词“我-它”的第一存在形式,是其与“我”产生关联的第一形式。这走出来的“我”宣称自己乃是感觉的承担者,而周围世界仅是感觉对象。当然,凡此一切皆以“原始”的而非“认识论”的形式发生。然而,只要人说出“我见到树”,则他已不可能再称述人(“我”)与树(“你”)之关系,其所建立的乃是人之意识对作为对象之树的知觉,其所构筑的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鸿沟。原初词“我-它”,这分离之辞,隔阂之辞,业已被讲述出来。

共同理解:
1、本节标题:“我-你”与“我-它”。
2、篇章结构:
      第一段:1、2自然段,总述两大原初词的区别:序位、结构上的不同。
      第二段:3-5自然段,分述“我-你”中之“我”、“我”之诞生、“我-它”之形成,详细描述了“我-你”至“我-它”的分解进程。
3、两大原初词的不同序位:
      “我-你”——“我”之自我意识——“我-它”。
4、两大原初词的不同结构:
     原本浑然一体之“我-你”可被消解成“我”与“你”,但“我”与“你”之机械组合不能构成“我-你”;“我-它”由“我”与“它”组合而成。
5、“我”自“我-你”中的分离诞生,由“世界在关系中呈现为二元体系”这一性质所决定,经由人的分解操作而完成。
6、“我”之诞生,分为两步——人与世界分离、人自身再次分解。
7、 “我”自成一体,出现自我意识,“我”与世界随之对立,“我-它”便由此成型。

共同体会:
1、人类改造世界并非完全出于生存需要,很多时候它更像一场游戏——将世界拆开,再组装起来。就像小孩儿拆了钟表,重新组装时常常出现问题。
2、从“我-你”到“我-它”,这就是人类的“发展”过程,“进步”过程,也是我们对孩子施与的“教育”过程。
3、这分离操作过程,是人对世界的认识过程,它本身是很重要的、必须的。问题常在于——我们的分解操作不合道理,抑或是,我们只要分解,不要和合。
4、人与世界的融合感,常能在劳动过程中获得体会,而非在我们的语言环境中。
5、我们感受到“我”的自我意识时,通常会对这个“我“产生恨意,进而想除掉“我”,这过程,又开启了新的分解。反之,接纳这个“我”,则走向融合。

部分个人体会:
1、分解操作,有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如作者前述“承认其相对性”的操作,便又可以将这些碎片重新合为整体。
2、这篇章我归纳为“原初词的前世今生”,作者从“我-你”那混沌未开的世界说起,带我们领略了人类精神发展史上那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般的宏大场面。
3、这一节读起来简直昏头了。我不认为人的躯体有智慧,我不能接受躯体的感觉,我不要那个相对性,我要保存我的“我”!
4、读完忽然明白了人的聪明和愚蠢,都在这分分合合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5-5 17:36 , Processed in 1.104384 second(s), 15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