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铃兰 于 2018-7-28 22:51 编辑
第26周第50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一、字 徒:步行。象形的徒的画面是脚板走在泥路上。本义为行走。(赤脚走路为徒,穿鞋走路为履) 盖:用茅草遮蔽屋顶。苫也。引申为发语词。 陆:象形的陆,左边是大山,右边是两个茅屋表示多。有大量居民的大山。高平地。引申为高于水面的连绵的大地。引申为连绵,陆陆续续。 兕:有角的兽 被:寝衣,长一身有半。 厚:山陵之厚也。凿岩为墓,与阳间一样,陪葬多。 措:
二、经文理解 出生入死。-------道无生死,道生万物,万物有始,万物由道而出,谓之出生;万物有终,入于道而卒,谓之入死。生死是一件事的两种状态,任意时刻,既可以出生入死,也可以出死入生。(这里的生死,不是狭义地指人的出生和去世(形。有)。应该是指人的精神生命,神。无)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人的生命有三重生死机变。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发生在他身上的趋生运动有三分,趋死运动有三分,还有三分是因为不善于摄生,把原本趋向生的运动,导向了趋向于死。何谓动之死地?---“开泄生命的精神、在外部世界里第二次表达自己。第一次表达是在内部世界,精神内守、守一、守静笃”。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为什么万物有这样的生命周期呢(命数)?万物走完从一到十的整个生命过程,是道对万物的设定、运化。为什么“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人的生命运动有两重,第一重是道生人,第二重,是人生事,这第二重便是生生。事情越多,越激烈,这个生生就越厚,就像浪花越迅猛就越短暂,生生之厚,也会让生命存续时间变短。(而道是一种深根固柢、长生久视的归根复命之道,按照万物的法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以道的法则,来抵制生生之数(?),这是复命的关键。)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听说善摄生者(奉天道者),通彻生死之密,运用大道,可以主宰生死。举个例子,就像人在高山里行走不会遇到兕和虎,参加战争可以刀枪不入,圣人行大道,无生生之厚,怎么无生生之厚呢?去身合道,无以营其身以遇兕虎,无以营其外以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无入而藏,不营其内,(不以身为事,而以道为事治天下),人有身体所以能被伤害,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所以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无出而阳,不营其外,不以物为事,不以有得取天下,天下无争无乱,故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有道者没有死地,就是精神内守,抱道不离,不蔽于物。而以人道立已,皆有死地,就是精神外泄,蔽于物,在外部世界里追逐。
三、概括 1、50章在阐明“生死的原理”和摄生之道(奉天道而已)。 万物的生死原理: **生命的原理(原色)是:道把生命交给我们,我们禀受天之托,忠天之事,不可损坏自己的生命,如果不得其死,这是于道不忠,于天地父母不孝。 **一个人身上的三重生死机变:万物皆有命数,三重生死从一走到十的生命过程,生生之厚。“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摄生之道:奉天道,忠天事,人之死静之生地(精神内守,不外泄于物),全生尽年,死得其所,不负托付。人之生动之死地(精神外泄于物,人生事,生生之厚,无穷纷争)。 2、49-50章概括: 阐明了圣人(或者是人内部世界里的圣)以天德府天下(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使百姓德善、德信、德真之道。然后阐明生死问题,生命最根本的原理是,道把生命托付于人,受天之托,忠天之事。如何摄生,去“生生之厚”(迷失于外部世界,蔽于物),守“静之生地”。
四、体会和疑问 抄写 1、生死的三大原理:第一,道无生死。第二,生死一体。第三生死相徒。 生死一体:生与死,并不存在这些人所说的此岸和彼岸,因为生和死都是同时发生的。它们只是一件事的两种状态。任意时刻,既可以出生入死,也可以出死入生。 生死相徒:(徒,徐徐而动,走走停停)是不是就是生和死可以相互移动?人在生之前是虚无,死之后又重归于虚无()。生因为动,而趋向死;死因为静,而趋向生。生为死之徒,死为生之始。这便是生死相徒的的道理。
2、万物的生命周期(命数 天命和天数)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三之前没有万物,所以一二三是生之徒。四六八,死之徒,四,万物之始,就开始走向死亡。六,阴数之变,八,阴数之正。 万物之所以生,皆因为气聚而生,之所以死,皆因气散而死。气聚气散,皆神明使然。神生于无,主阳,主气聚。形生于有,主阴,主气散。四六八,负形质之重,非阳气抟聚,无以成生物,故为死之徒。 五七九,生生之阳数。五,阴阳交午之数。七,阳数之变。九,阳数之正。三生万物,四为物之始。物既已有,复阴阳相交于五。在一二三时候,阴阳已经相交过一次,得以生万物。万物生出之后,再次阴阳相交,为交午。阴阳交午之后,阴数变为六,阳数变为七。六成于八,七成于九。十,冥于太虚。 (我翻译一下生命周期) 道生一(一:元气、冲虚之气、冲气),一生二(冲气分阴阳,生阴阳二气。冲气并不损减),二生三(一与二合于三,冲气和阴阳二气),三生万物(阴阳二气在冲气作用下相合,配比不同,生出万物),四为物成,五为阴阳再次交午,阴数变成六,阳数变成七,六成于八,七成于九,十归于太虚 (每一次变数,是指阴气和阳气越来越弱了吗?)
3、前面我有个疑问,浅人之困,“人在生之前是虚无,死之后又重归于虚无”----不同人的死和死挺不同的,现在说都是归于虚无,。。。那活着的过程合不合道,,,,还有意义吗?。。。问题澄清之后,我也明白了,我的疑问是个静态思维、局部思维,忽略了人的生命的根本,来自于道,也要行道,才不负托付。“道把生命交给我们,我们受天之托,忠天之事,不可损坏自己的生命,如果不得其死,这是于道不忠,于天地父母不孝。”本章最深刻的认同,就是这个。 今天周六带婆婆回了趟了电厂婆婆家,公公去世后婆婆住女儿家儿子家,今天是第一次回去,路上我给婆婆打预防针,“家里刷了房,漆了家具,家具位置变了,娘看了可能要惊讶。(丈夫说娘就该哎呀哎呀了)娘你要想变,就跟红子说。”婆婆先去菜地看了看自己种的南瓜和豆角,然后上楼,进家就蹲着擦地,浇花,有了活力。在我家有些迟呆。自己去公公的房间收拾自己想带的东西,把针线包收拾出来了。没有激动没有哭泣。。没事坐着的时候显得有点落寞。婆婆的状态,在我心里很受鼓舞,向好。 晚上,丈夫看手机电视《忠义堂》,一开始自己看,后来坐在母亲身边和母亲一起看,我在旁边的书桌上补读书笔记,女儿在丈夫身边看手机。四个人同在客厅。聚。 后来婆婆开始费劲儿地说话了,说得不清楚,丈夫一边看手机一边听着,“听不清,娘你写吧”。女儿在旁边玩手机,说她爸爸别看手机了。把爸爸手机关黑屏了。我盯着丈夫说:你惦记电视剧,因为我有这样的经验,放不下。丈夫说我没有,你误会了。---那你不耐烦。---我听不清。---女儿说:所以你认真听呀---我说:娘说清说不清,不重要,娘能说,重要。我们逮住你了。(丈夫嘿嘿笑着,“逮住我了”)现在你安静下来了。婆婆真的拿笔开始写了,用左手歪歪地写了个草字。。。婆婆想说楼下的菜地,长得不好。 丈夫自然亲切地和母亲互动,拉母亲的栓住的右手右胳膊,让母亲别攥那么紧。。。这些我感受到丈夫举旗定向,丈夫(火)对我(水)的领。女儿让父亲别看手机,关手机,专心和奶奶说话,这是女儿(木)的状态,对父亲(火)的生和克的作用。我盯住丈夫,一起听婆婆说话,猜,问,我(水)对丈夫(火)的克(以克的方式促进)。感受到婆婆(土)的舒服,我们全家都舒服,反之都不舒服。婆婆在努力地活着。(我对婆婆土的精神领袖作用,还不明了。)以这样的家道运行,向好。 用道德经的语境说,我,媳妇托满全家。家道这样运行,是静之生处。人生事,是的。我们家每个人都在生自己的事,但是都能心静以围绕着母亲,远了就调过来。这是我们家每一个人的静之生处。 。。。今天有做家魂的仆人的感觉。平常心里没有这样干净。今天怎么了?今天有了助力,丈夫和女儿。心里有一块空地,需要他们两。对。我们三个是整体,就不再需要其他人的助力,能担负起孝老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