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暖心

暖心读《尚书》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21:05: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周
第一天  12.24: 根据你对尚书所讲述的时代的把握,你怎么理解尚书所讲述时代的演变规律(原理)?
人,从对天地的敬畏,变成了唯我独尊。
团体,从各司其职并守职不废,变成了贪赃枉法,拉帮结派。
社会,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变成了阶级固化,巧取豪夺。
人,不断的自我膨胀,直到觉得天地之间都容不下自己,岂不知谦受益满招损,当膨胀到爆炸的时候,一切都尘归尘土归土,无非就是再次复归于道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23:15: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周 第二天12.25:
《尚书》作为皇家文集,构建了“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这样一个圣王谱系。尧帝登基后,分命羲氏与和氏从东西南北不同方位观象记时;舜帝继位后,从中央王朝出发,“五载一巡守”,考察诸侯政绩;大禹治理九州,按距离远近划分“五服”,确立了中央政府与边地民族的政治地缘关系。请问:尧舜禹的这些行动对于理解什么是“祖国”,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祖国?我理解为就是一个大家庭。
尧帝的观象授时,就是说人作为天的孩子,生活要锚定天地;因为祭祀不辍,所以先人得以永存;这样,人就知道自己的来处。(祖)
舜帝的五载一巡守,是对序的值守,上恩泽于下,下也知有上,一脉相连。
禹帝治理九州,从而确立了中心,也有了四面八方,形成了立体环绕。(国)
有了祖国的概念,人就有了根本,为了祖国,人就可以不自私自利,就是有德的人,而养德就汲取于心中的祖国。
所以尧舜禹时天下大同,秦皇汉武四方来贺,毛主席和他领导下的政权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穿着单薄缺少补给的志愿军能打败十八国联军。
虽然周围黑暗无边,但光明从不放弃,因为光明坚信自己的光终将穿透黑暗,普照天下,这就是祖国存在的意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6 20:4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周第三天(12.26):
周公以勤劳自励,夜以继日、坐以待旦,他重视统治者勤政的品德,认为商纣亡国的原因之一就是统治者缺乏勤劳品德。你认为纣王失天下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王朝更替无可避免,由于国家的建立,人们的生活由天治变成人治,从而无形中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增加了很多。
国家有国君、官吏、民众,同心同德则国运长久;民众失德,容易治理;官吏失德,社会就变得混乱,而国君想治理众多官吏失德也变得不容易(阶级固化,食禄者众,鲜克有礼),因为国君需要有人拥护,而官吏失德也容易被民众认为是君主失德,从而怨气冲天,比如商纣时代,民众偷食祭品的时候肯定在骂纣王失道;而如果君主失德,那天下更容易陷入混乱,因为上行下效,不遵法典为非作歹的情况太容易满足人们的私欲了,这种情况下,忠臣难有立身之地,要么直谏而死要么隐入山林,想起素书里“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还有“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当国运不在,有道者会选择保卫火种。失去了先辈的优良传统,失去了贤臣,失德国君治理的国家架构就像一棵朽木,被人踩上一脚,就轰然倒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7 22:06: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周第四天12.27: 《洪范》篇反复强调君王要“无偏无陂”“无有作好”“无有作恶”“无偏无党”“无反无侧”,告诫君王治国的行为要中规中矩,不做失德之事,要以身作则、克己慎行,做到讲诚信、节用度、尊农时、薄税赋,绥靖惠民,达到理想化的行为模式和人格模式,实现“内圣”之德到“外王”之功的转化,这样才能“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你怎么认识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
我觉得治国就是治身和治民。
以德治国,君主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是天道代理人,无私,君主有德则天道畅通,德足以怀远,人民乐意围绕在君主周围而各得其所欲,这样治理起来相对轻松点,就像一个家风家教家训都正而其乐融融的家庭。正己而化人者顺。
以法治国,君主也是能认清自己天道代理人的位置,只是面对更失道失德的人民,治国者肩上的担子更重,因为制法者必须有德,才能制定正确的法律,而不像现在社会中有的“专家”,提个建议都要被人民骂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8 19:45: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周第五天12.28:  尚书的讲述处处体现出对天的敬畏之心,多次提到君王即位是上天赐予的使命,每一位贤明的君主希望自己美好的德行能使天帝感应到,从而获得长久的统治。请问你怎么理解“天命”?
天命,就是老天爷说话了。认天命,就是认自己是天地的孩子,接天命,就是站好岗位。
有德之君受命,就会敬德慎行,如履春冰,如蹈虎尾。
即位,就是承诺,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中间对得起臣民。一生只做一件事,当好天命君主。
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大家庭的家风家教家训传承好,天命不断,就体现在长治久安。
所以,我觉得天命就是老天爷看中你了,给你一副担子,你就要挑好担子,迈好步子,走好路子,让家开枝散叶,繁衍不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9 22:00: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周第六天12.29:
阅读尚书,对你理解人类社会秩序,特别是理解现实社会,有什么启发?
三才者,天地人。人在天地之间的万物中独立出来,应该是因为能认道体道行道,当初组成一个社会,也是为了繁衍生息。大家也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无私为社会做贡献,做事情有了秩序,社会也就有了秩序,大家共同创造的秩序,所以也能共同遵守。于是整个社会井然有序的在自然界中前行。
然而随着时间的前进,“私”渐渐出现,阶级渐渐形成,人逐渐失去了道,世间秩序靠德维持,当德也逐渐被人们丢失,仁义礼就被提出来了,而法变成了最后一道防线。
尧舜禹,秦皇汉武,都有同样的梦想。步入现代社会,毛主席让中国人真正拥有了了华夏人的自豪和精神面貌。
但时至今日,妖魔鬼怪层出不穷,秩序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阶级固化,法是当权者的法,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百姓敢怒不敢言。
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天道的力量,天要夺之,必先予之,人民是基础也是根本,当基础不在了,顶端也就粉身碎骨了。
天总是能找到合适代理人的,我们要睁大眼睛让自己能看到天,跟好队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0 21:2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周第七天12.30:阅读尚书,对你如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修身齐家有什么启发意义?
无论社会怎么变化,“道”千古不变。读经典,把老祖宗的榜样在心中确立起来,修身,就向榜样看齐;齐家,就学习老祖宗治国。做不到,就告诫自己要用心,要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1 20:2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周第一天12.31: 如果让你宣讲《尚书》,你会有些什么样的选题?

今文尚书:
1.敬天保民,天为根,民为本。
2.知稼穑之艰难,知小人之依,从底层中来,体民间疾苦。
3.礼让,尧舜禹禅让帝位,众贤者各安其位,从心底清楚权位不是满足私欲的工具,而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4.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不像今天的官僚,不能不想解决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古文尚书:
1.君,天道代理人,天下无君则乱,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己之不欲勿施于人。
2.臣,没有贤良之臣,君令就无法上通下达,得贤臣,君必以礼求之,臣就是君民之间的通道。
3.民,国之根本,民安则国安,民乱则国亡。
上治国理政,下修身齐家,同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 21:5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第十八周第二天2024.01.01:
在你想要的选题中,确认一个有感而发的宣讲方向并确定题目。
题目: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领导干部技术骨干是关键。这是手机打字带出来的。)
天地万物,君臣万民,先祖、我们、后人,都希望千秋万代。如何千秋万代?天地有道,运转不息;朝代更迭,积德接天命;家族传承,在于家风家教家训。尚书记载的起起落落,就像一条铁轨上来来去去的不同车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 20:28: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周第三天  2024.01.02:
就你选定的宣讲题目,拟定一个一小时左右(连同现场回答三个提问 )的演讲提纲。
1.从不知道《尚书》,到大概了解了内容,当今这个社会怎么来的?
2.从尧舜禹的大同,到君位爵位的世袭,人类总在说文明进步,到底是不是倒退?
3.有德者近乎道,德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算是有德?为了祖国,有德者到底是怎么做的?
4.战争,总是要死人的,价值在哪里?
5.个人和家庭能做些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5-5-28 05:41 , Processed in 1.065915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