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黑雪无痕

黑雪无痕的读书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6 14: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合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1: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0周:道德经第77-78章分享

本帖最后由 黑雪无痕 于 2018-10-30 14:48 编辑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一、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二、译文
  天道运行的法则,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张弓的过程中,要把上面高的一端往下按,把下面低的一端往上举;有余的地方把它减损,不足的地方把它补足。天道运行的法则,是减少有余的而弥补不足的。人间运行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损不足的,供奉有余的。谁能拿出有余的东西来供奉给天下人呢?只有有道的人。所以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力,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刻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三、分享: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本章似乎就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个道理很明白,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受欲望的驱使,有钱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钱,他希望赚更多的钱;当官了,从来不想退,只想当更大的官;有功劳了,生怕别人不知道,四处宣扬。这些行为从人道的视角来看,无疑是正确的,它就应该这样做,不做不傻嘛。但从天道的运行法则来看,却从来都是损有余以补不足。你某样东西有余了,不要四处炫耀,最好能自己慢慢减损。否则天道自会对其挫锐解纷。所以圣人就会以有余奉天下,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只因为他不想表现,他循天道而自然减损人道之物,殁身不殆。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
  一、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二、译文
  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因为水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圣人说:“承受一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受一国的灾祸,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着说一样。
  三、分享:受国之垢与不祥
  我们所看见的事物,最柔弱的莫过于水,而攻坚强却无往不利,因为水保持了自己本质的不变。道比水更柔弱,乃至无有,它更有其不变的本质。有道的人 ,能经受全国的屈辱,可以做国家的君主;有道的人,还能经受全国的灾祸,这样可以成为天下之王。
  这虽然是在跟君王讲治理国家。对于个人修身,也同样有很大的帮助。我一个人,既不是社稷主,也不是天下王。但我同样要管理自己身心内所有的多元自我。我要想成为一个真人,一个善人,我同样要有成为多元自我之王的决心与信心。怎么样成王呢?受国之垢,受国不祥。我要把自己放在所有多元自我的下面,即使有的多元自我是那么的丑,那么的猥琐,那么的不堪,那么的令人恐惧,那么的愤怒……我都得经受,一个受字讲清了所有的操作方法。受不了,不可能成王,最多就是一个听命令办事的而已。要成自己的王,我得知道所有的多元自我,我看着它们,它们办事。它们知道有我看着,也感觉有了依靠。王不在位,修身不可能修好,身心不可能清明。


  两章概括:
  第77章阐述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道理。第78章讲述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同时阐明柔弱胜刚强,柔弱得处下,受国之垢,受国不祥。不处下,不经受,你就是垢,你就是不祥,你也是刚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5: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9月总结

本帖最后由 黑雪无痕 于 2018-10-31 15:30 编辑

    第71章讲述认知的道理以及对待缺点的态度,知道、面对缺点,则缺点将不成为缺点。第72章讲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圣人自知、自爱,爱护每一个臣民。而不会自见、自贵。第73章讲天生天杀之理,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万物生杀,皆本于天道。第74章讲人生人杀的现象。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第75章讲君王以人道治国,则必然奇欲横生,导致百姓吃不饱,难于治理,轻视死亡。因此唯有无以生为者,才是真正的看重生命。第76章则具体讲述人道处于劣势,天道处于优势,柔弱胜刚强的道理。第77章阐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道理。第78章讲述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柔弱位于下方,受国之垢,受国之不祥,方能成王。
    最近人的状态有所恢复。不知道,这是否跟季节有关,看到有些同学似乎近期也有些不在状态。不在状态的日子里,很多长年压抑的情绪,多元自我就会冒出来,它们的能量很强。如果王的力量不够,立得不够稳,不能受国之垢,受国之不祥,则王就成了它们的俘虏。没有王,群魔乱舞。因此一个人要行得端,立得正,拥有正气,就必须能受国之垢,受国之不祥。一身之王是炼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 08: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雪无痕 发表于 2018-10-30 11:48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一、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谢谢黑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7: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1-42周:道德经第79-81章分享

本帖最后由 黑雪无痕 于 2018-11-13 09:34 编辑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
  一、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二、译文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留有难以消解的余怨。怎么可以算作善呢?因此圣人虽然拥有对百姓的统辖权,但不对百姓横加责备。有德之人像圣人一样“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无德之人只会注重税赋而横征暴敛。天道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恒久帮助有德的善人。
  三、分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在人的社会中很难有绝对的公平,甚至一般的公平都没有。因为人道有亲,人类是根据与自己关系的亲疏来选择立场的。所以人类的标准就是对自己有利还是无利,他的标准是根据利害而定的。但天道不一样,它对所有人一样的公平,任何人在它眼里是一样的。它不会因为你有钱,没钱,有权,没权,有色,没色就高看或者低看你一眼。它只帮助符合天道的人,不守天道的人则挫锐解纷,就这么简单。你有人欲之追求不循天道,那么让你受人欲之苦。你循天道而自然,那么让你喜悦而长久。你愿意选择哪样呢?或许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题。人类通常既希望追求物质,还希望长久的喜悦。人欲之追求物质到手虽有片刻的兴奋,但马上就索然无味了。其实我要的是自体客体,不是客体。或许只有当一个人在人道中反复受挫,走投无路之时,他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天道的怀抱始终是敞开的,你只要向它张开怀抱,它就接纳你,随时随地。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一、原文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二、译文
  治理天下,诸侯国宜小,国内人口宜少。使人民虽有十倍百倍提高效率的制器工具却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轻死远徙逐利。虽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有武器装备,却没有陈兵用兵的条件。使人民重新回复到远古使用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让人民觉得饮食甘美,衣服美丽,居所安适,乐于习俗。国与国之间互相可以望见,连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到,但人民从生到死没有贸易往来的需要和欲望,承天而自富自足。
  三、分享:小国寡民
  在我这一身之国,有着无数的多元自我,它们就是我的国,我的民。有的多元自我很厉害,拉帮结派,赫然成为了一个大诸侯国。这种大诸侯国通常占用了很多资源和能量。随着他们力量的强大,中心之王则变得越来越弱小,这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如此一来,王还如何能够控制诸侯,治理人民呢?王下达的命令,诸侯不听,烦了还大肆造反。由于它裹胁了大量的能量,王也不得不避其锋芒。这样诸侯更加随心所欲,不可一世。而偏安一隅的王甚至都不敢看它一眼。这对国家是乱世,对人就是病人。神仙打架,百姓遭殃。
  所以小国寡民是王治理国家的最理想模式。即使有点动乱,也很容易摆平。修身也是一样,不要放纵自己的小恶,一旦积累成大恶,成为一方诸侯,你想改,可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所有的多元自我都是小国寡民,由中心之王集权。这样人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心机,不需要人人自危,轻死厚生。因为国王足够强大,足以提供保护。而国王虽有什佰之器,虽有舟舆、甲兵等装备,却几乎不需要使用。没有了无谓的劳民伤财,人民安居乐业,国王无为而治。于国家则强盛太平,于人则喜悦、安康、强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一、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二、译文
  真实的言语不华美,华美的言语不真实。符合天道的人不会辩论,辩论的人不合天道。明于道的人不博杂,博杂的人不明于道。圣人无所积藏,以天道施利于别人,自己却更富有;以天道给予别人,自己却更丰富。天道的规律是利于万物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有所作为而不争夺。
  三、分享:信言不美
  真实的言语往往不华美,华美的言语往往不真实。有的人为什么巧舌如簧,让你听得心动?因为它能勾起你的欲望,引发你的情绪。情绪一出来,人失其天,智慧下降,人变得愚蠢。因此真实的语言往往非常质朴,不会让你一时兴奋一时失落。巧舌如簧的人往往喜欢辩论,以此来显示自已知识的渊博。天道的规律是有利万物而不伤害。人道则不同,物物相触,以强触强,必有所伤。


  三章概括:
  第79章从反面进一步阐述,如果不以柔胜刚,就会积不善成怨的道理。第80章论述配天德之圣人,治理天下,会出现什么样的社会图景——小国寡民。第81章阐述人主应该谨守天道,绝弃人道,才能长久维系天下太平之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轮道德经阅读总结

本帖最后由 黑雪无痕 于 2018-11-16 23:52 编辑

  将近十个月的坚持,道德经终于读完了。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再回过头来看看整个过程。道德经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即使是十年前的我也感觉到这本书里充满了智慧,并且给予了当时困境中的我很大的支持,让我看到一丝光亮。然而道德经的书虽然买了几本,阅读时却极其涣散和没有规律,今天有兴趣了翻一下,明天没兴趣了可能又不动了。造成的结果是好像读了道德经,了解一点,但细究起来很多内容却不熟悉。这次在老师带领的读书会里,以制度规定阅读,细究、细查、细分享。保持节奏,长期坚持,才感觉有信心说我读了道德经。
  大道至简,道法自然。似乎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却几乎都做不到。因为人的奇欲。奇欲造成很多奇形怪状的事,造成很多稀奇古怪的困扰,以致于你不知道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不自然。你只想满足奇欲,以求得片刻的欢欣。而我们学习了道德经,虽然不能摆脱奇欲,但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稍微停一下,把天地放到心中,体会一下天地的境界,以此为锚定,做正确的事,而不总是被奇欲所控制。以天地为锚,万物消长,生死荣辱皆在其中,荣不足喜,辱不足惧,是谓宠辱不惊。这就是大道,你只要心向往之,它时刻向你敞开胸怀,永远不嫌弃你。这是可以救命的智慧!深陷奇欲中的人们,无时无刻不被恐惧、愤怒、悲伤所困扰,找不到出路,也不可能有出路。你越聪明,反而陷得越深,乃至绝望。然而在天地大道之中,没有什么是绝望的。你什么时候看到天地绝望了,恐惧了,悲伤了?天地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以天地的姿态来看待万物,你就是天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天性自足,不假外求。
  总的来说,通过第一轮阅读有如下收获:1、对道德经全文有了整体的了解和熟悉,虽然很多细节体会还不到位,但可以留待以后慢慢琢磨。2、对道德经以天地为锚的思想有了较深的理解,它的思想不是老子发明的,也不是黄帝、伏羲发明的,而是他们对天地的观察和体会总结出来的,标准是天地,不是任何个人。3、通过吟诵道德经,让读书不再枯燥,读书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推荐优秀同学:
    素心:坚持手写分享,字迹工整,字义查询,分享联系实际,吟诵道德经,感觉状态很好。
    桃子:坚持字义查询,分享比较走心,诵读道德经,虽然自我暴露了不少困扰,但能感觉到用心。
    铃兰:字义整理丰富,分享体会入心,歌诀道德经有感觉,能够感觉到满满的努力。
    推荐优秀同学让我费了一些神,因为至少有七八个同学完全可以进入优秀之列,有些同学的状态可能比推荐的同学还更好一些。但我主要还是参考了作业,她们触动我更多一点。




点评

黑雪的这个总结,感觉格局好大呀!喜欢黑雪享受读书、享受吟咏的状态,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  发表于 2018-11-18 1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11: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未知的点评,给我增加了很多的自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20:28 , Processed in 1.068003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