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双玉 于 2023-7-20 22:31 编辑
第六十七章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查字】
1. 肖: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形体不大。肖,金文  (小,形体不大) (肉,借代身体),表示形体很小的新生儿。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父母的小型肉身,即亲生孩子。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月” 写成 。2. 久:“镹”是“久”的异体字。久,金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人” 的腿部位置加一捺指事符号 ,表示驻足等待。驻足等待容易感受时间的漫长。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停止行进,驻足等待。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当“久”从动词“驻足等待”引申出形容词“持续时间长”后,籀文 再加“長” (时间长)另造“镹”代替,强调等待的时间长。古籍多以“久”代替“镹”。长途迁移为“千”,驻足等待为“久”。
3. 细:“囟”是“細”的本字。囟,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丝线纵横缠绕 的菱形或椭圆 细线团。细线容易打结,打结后不易分解,古人将细线纵横缠绕成团,便于保存管理细线材料。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菱形线团 写成椎形 。当“囟”的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糸” (丝线)另造“細”代替,强调绕团保存管理的丝线。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糸”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囟”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纵横缠绕成菱形或椭圆以便保存管理的丝线团。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糸”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线团形状的“囟” 简写成“田”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细”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 简化成“纟” 。
4. 宝: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财富。寶,甲骨文  (宀,房屋) (貝,财富) (朋,玉串),表示珍藏在家里的贝玉。有的甲骨文 将玉串的“朋” 简化为“玉” 。金文 加“缶” (陶罐),表示为了防腐,将玉贝黄金等家珍藏在陶罐中,埋入家中的地下。篆文 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藏在家里的珠贝玉石等奇珍。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宀”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宝” ,依据草书字形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简化成“玉”。
5. 持:“寺”是“持”的本字。寺,金文  (之,止,不动) (又,手,表示持握),表示持守、维护、控制。有的金文 以“寸” 代替“又” 。有的金文 加“口” (邑),表示辅政官员聚集的地方。有的金文 加“邑” (都邑),表示“寺”是设在都城供官员暂住的地方。秦代前后称都城接待官员的地方为“寺”;汉代开始亦将接待西来高僧的地方称为“寺”。当“寺”的“维护、持守”本义消失后,篆文 加“手” 另造“持”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保守,维护,控制。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手” 简写成 ,失去五指形象;将篆文字形中的“寺” 写成 。
6. 保: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双臂搂着。保,甲骨文  (反抱,双手从背后搂着) (子,幼儿),表示反抱孩子,即用双手将孩子背在背上。背子求安,这是中国古代的养育传统,因为古代的幼儿除了野兽袭击、拐卖的威胁之外,还面临饥饿、虫害、水火等各种危险,父母外出或下地时,只有把孩子背在自己背上最安全。古人将小孩用背带兜住屁股背在肩上的传统一直沿续到现代。有的甲骨文 写作“仔”,表示大人 (父母)怀抱的幼儿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误将搂孩子的手写成一撇 。有的金文 则误将甲骨文字形 中的“子” 和搂抱孩子的“手” 写成不知所云的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将幼儿背在背上以免各种意外。隶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似“子”非“子”的 写成“呆” ,至此字形面目全非。
7. 慈: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滋”的省略,表示渐生渐长。慈,金文  (兹,即“滋”的省略,渐生渐长) (心,本性),表示由本性滋生的深切关爱。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父母、尤指母亲出于本能,无条件地、自然深切地怜爱亲生子女。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兹”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古籍常“慈悲、仁慈”并用,表示深沉宽厚的爱心:“慈”表示滋生于本性的、无条件的、自然深切的亲子之爱;“悲”表示怜悯他人、哀人之哀的同情之爱;“仁”表示包容众生、等而视之的理性大爱。
8. 俭: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斂”的省略,表示约束、收束。儉,篆文  (人) (僉,即“斂”,约束、收束),表示自我约束。造字本义:动词,自我约束,不放纵。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俭”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僉” 简化成“佥” 。
9. 勇: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使、操作。勇,金文  (用,使,操作) (戈,武器),表示英武之士,敢打敢拼,无所畏惧。有的金文  (甬,“用”的误写) (力),表示农业时代在家庭里起关键作用的大力壮丁,敢做敢担。篆文字形有的从“心” ,强调胆大无惧;有的从“力” ,强调力大敢为;有的从“戈” ,强调英武无敌。造字本义:形容词,力大胆大,敢做敢担,无所畏惧。隶书 承续金文字形。
10. 广:“广”是“廣”的异体字。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寅”的同源字,表示练箭、练兵。廣,甲骨文  (宀,房屋) (黄,即“寅”的同源字,练箭、练兵),表示练兵习武的宽敞房屋。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宀” (房屋)写成“广” (开放墙体的建筑),强调便于练兵习武的开阔建筑空间,并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寅” 写成“黄” ,箭形消失。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黄” 写成 。篆文异体字“广” 省去“黄” 。造字本义:名词,开放局部墙体的宽敞建筑。隶化后楷书 承续篆文字形。古籍多以“廣”代替“广”。《汉字简化方案》用“广”代替“廣”。
11. 舍: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余”的省略,表示简易茅屋。舍,甲骨文  (余,单柱、无壁的简易茅屋) (囗,代表村邑,民众集会、祭祀的公共广场),表示村邑中的公共简易建筑,即供旅人、客人暂住。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村邑中供旅人和客人暂住的简易客店。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余”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用“舍”合并代替“捨”。
12. 死:死,甲骨文  (跪着的人) (口,哭) (歺,即“歹”,尸骨),表示跪着对不舍的尸骸哭泣。简体甲骨文 省去“口” 。金文 、篆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生命结束,他人对遗体痛哭哀悼。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歺” 写成“歹”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匕” 。
13. 固: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疑是篆文对金文字形 中的字形 的误写。固,金文  (盾甲) (束,缠绕、捆束),表示对盾甲进行某种加强。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加强型的盾 写成“古” ;也就是说“古” 中的“十” 其实是“甲” ,“古” 中的“口” ,其实是捆束 。造字本义:动词,给盾甲捆扎或加层,使之牢不可破。隶书 承续篆文字形。
14. 救:求,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力图、努力实现。救,金文  (求,力图、努力实现) (攴,持械打击),表示极力打击。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极力打击,力图阻止。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求”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攴” 写成 。
15. 卫:“韋”是“圍”和“衛”的本字。韋,甲骨文  (囗,城邑) (城邑“囗”东西两侧的“止”),表示在城邑东西两侧出警巡逻。有的甲骨文 将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表示在南北两端出警巡逻。有的甲骨文 用三“止” 代替两“止” ,表示警哨围绕城邑 南、北、东三面巡逻、把守。当“韋”的“巡逻护卫”本义消失后,繁体甲骨文 在“韋”字 基础上再加“行” (行进)另造“衛”代替,表示守卒围绕城邑行进巡逻,警戒护城。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 写成“囗” (城邑)、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巡逻)会义,明确“环城巡逻”的含义。金文异体字 用“方” (发配边疆的罪犯)代替“囗” (城邑),表示发配边疆的士卒守护边境。有的金文异体字 将“方” 写成“不” (令旗,借代军事行动。参见“师”),强调“衛”的军事性质。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篆文异体字 承续金文异体字 。造字本义:动词,围绕城邑巡逻守护。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行”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韋”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另造简化字“卫” :删去正体楷书字形中“行” 、“囗” 、“夂” 等大部分字件 ,将“韋”字上部表示脚趾的“夂” (行走)变形成“卫” ,表示走动巡逻。古人称绕城巡逻为“韋(韦、围)”;称警戒护城为“衛(卫)”;称警戒河界为“巡”;称有目标的巡视为“逻”。
【翻译】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天下都说道大而无边,无所不容,跟我们(人道)所知的任何都长得不一样。
夫唯大,故似不肖。
正因为大,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好像不近人情、不通人理,所以长得跟人道不一样。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如果长得跟人道一样,有始就会有终,长此以往,就会像细线一样容易打结不易解开(无解,死路,消亡)。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圣人有三宝,拿着这三宝、守着这三宝,以天胜人,就可以让治国这件事处于最安全的状态(像把孩子背在背上免受野兽、饥饿、虫害等危险一样),像道一样长久延续。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一是慈(由本性滋生的深切关爱,关爱天下人,德普照天下人),二是俭(人自我约束不放纵,以天胜人),三是不敢做天下师,不敢以人道教化天下人。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慈爱天下人而德正德厚而敢打敢拼;以天胜人、约束人道而人德不生、天德广大。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不敢以人道教化天下人,忝居在天之后做天道的打工仔,用天道教化、治理国家,天下神器(国家政权)才能长久。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
如今没有慈爱天下的天德但是又力大胆子大,不约束人道反而以人胜天,孤立一片广阔的人之天。
舍后且先,死矣。
不甘心处在天之后,以自身为天下师,以自己为天下人的天,必定会走向灭亡。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用慈爱天下的天德去打仗除掉害道者,则勇而胜,战无不克,战争胜利后的日常守城,事道而守则城牢不可破。(守城,守正义之道牢不可破,不被奸邪钻空子,避免民不聊生)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人德昌而天下亡,天将遣圣人救天下,圣人以天德使天下人复归其天,守护天道。
【聊录】
【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