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桃子

桃子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22: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5)愉悦-满足与统整-破碎感 的上法


一、课文:
愉悦情绪,是我们都想拥有的。可我们却未必对愉悦有过清晰明确的关照。就像我们每天都挂在嘴上的幸福、爱,每个人都对它有不同的解释。
心理学家认为,愉悦情绪的基本主题是满足。愉悦情绪是一组层次极为丰富的情绪,这些复杂层次可以理解为,基本上是由两个成分的比例决定的:一个是生理层面的感受,另一个是心理层面的体认。靠近生理感受的愉悦情绪主要指感官之乐,不管是视觉的、听觉的、皮肤觉的还是动觉、味觉和嗅觉的感官之乐,它们都基本上是以生理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愉悦情绪,意识只在底层心理机制上参与,不经过特殊训练无法分辨这种底层意识。可乐(快乐)也比较靠近这个层次。以心理体验主导的愉悦情绪,是愉悦情绪的主体,按照兴奋、宽慰、惊奇、自豪、欣慰、崇敬、感激、幸灾乐祸的顺序,主观性心理体认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两个极端,分别显示着情绪的生物动力性和主观认知性(或者叫做上行和下行)。靠下端的情绪,更接近婴儿的情绪,靠上端的情绪,更接近成年人的情绪。
统整感,它的动机和愉悦情绪是不同的。
我们去关照情绪、关照主体感,最终是为了从统整感这个窗口出去。


二、课堂进程:
1、对大家的情绪观察作业做反馈。对动机的识别有进步。
2、引导打包:做了这么多练习,对于情绪和主题感的动机的区别是什么样的?
3、学员分享
4、分享反馈:围绕对感性活动的认的效果来反馈。
5、本周新课:愉悦-满足于统整-破碎感。
6、布置练习


三、课后练习:继续运用感觉认的手艺练习愉悦-满足和统整-破碎感的观察,说说二者的动机有什么不同。


四、编后感:
上次听完课,总想着要重新听一次,觉得里面有我很关心的重要的东西。结果却一直没有重听。那个重听就像是喊口号了,口号喊完了事情也干完了。常常做假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22: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四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5)愉悦-满足与统整-破碎感 评课
一、老师的课堂进程
1、课前串讲:
(1)本周说要给练习表格,却因为事情麻烦而没有给,这事该怎么给大家交代呢?大家觉得可以怎么来交代呢?这事情该怎么处理和面对?回答其实可以区分主体感和情绪。——就地取材,用真实情境来体验主体感和情绪。学习和生活相连。在这个环节,我是不在状态的,我没听懂问题,以为是问,如果你自己是老师,你会怎么处理这事。而不是我作为学员怎么处理这事。这个误解我现在还挺糊涂 的。
(2)本周是情绪和主体感观察的最后一节课,本周要探讨的感性活动,与自体相关。自体,就是人的精神本体。统整感是自体作为一个主体的完整性。整,表示不缺,统,表示协同。主体感的四个指标:
①空间上是不是内聚的or散的、东一块西一块的——统整感(喜);
②时间上是不是持续的,知觉到的当下是连续的,没有失去感觉认——秩序感(怒);
③输入。外界与我的信息交换,一方面是输入,身体是投射之池,外界输入的信息我们最先会判断安全不安全、安宁不安宁——安宁感(惧);
④输出,我有我的个体性,我会怎么输出?你内部指挥输出的逻辑性是什么?逻辑的起点是什么?动机,是以系统要求为动机,还是以我舒不舒服为动机?不管哪种动机,都会得到反馈,这个反馈跟我们的动机一比较,成功or失败?从而得出我能不能输出、输出得够不够、正确不正确——核心是我有没有力量输出、我是穷还是富——活力感(哀)。
把喜怒哀惧和几种主体感放在一起,并不那么完全对应,但也不那么违和。那种对应性,究竟对应在哪里?区别和联系究竟在哪里?——做了充足的练习之后,应该要能回答这个问题。
今晚的内容是统整感,下周要能总结。
2、分享:木木。做情绪观察练习的时候,一直往外退,却似乎一直还脚踩着一个情绪。否则就感觉地动山摇,信息太多了。凝视,看着静,心思活。另外一部分在凝视基本生存,看着活,心中是凝视。两部分,假装独阴独阳。要给这两部分安排点活动,沟通和联络。
3、对分享的反馈,以自己的体验来说。我的感觉是,这个分享做得蛮精细的。一些细细碎碎轻描淡写的描述,勾勒出一个大场景,如果对这些细碎没有耐心,就勾不出来这个大画面的筋骨。但这好像让我觉得秩序感很乱,会愤怒,这不按套路出牌,转折处也不告诉有转折,细节处也不告诉是细节,一摊子。这种细细编织的风格好像会让我感觉没有秩序感。
4、本周内容讲解:
(1)统整感练习,这没什么好讲的,和其他几个练习一样。
(2)统整感不足产生的情绪,是愉悦。愉悦情绪是主体感缺乏的体现。快乐还有错了?情绪不是人的标配,一旦有情绪说明主体感出了问题,某种程度上就成了一个伪人。愉悦情绪也是个情绪,也不应该有。当我们确认自己的主体的统整性是好的,这方面是满足的,我们产生的是积极体验;当我们确认自己的主体的统整性是不好的,有些破碎的,这方面是不满足的,我们还是产生积极体验。因为我们很稳定,会按部就班地去做建设。在情绪这边,满足了,是积极体验,但这是你生命的最佳状态吗?生命的最佳状态是我们在感觉认的状态中发现了事实,那时候产生了有条不紊的那种安宁感。——愉悦这类情绪,是当成好的还是不好的?在练习中要注意是否下意识认为它好不好。
(3)关于情绪和主体感的对应关系:
①情绪-主体感的观察练习接近尾声了,那么,主体感和情绪这么配对,这个对应性并不太好,但也没有太违和。那么,主体感和情绪到底是什么样的内部运作关系?主体感到了哪里被怎么碰了一下就变成了情绪了?我们做了大量的真实练习后,我们一定要设法回答这个问题。
②情绪的产生是有个起点的,不同的主体性的指标(空间、时间、输入、输出)确实会在起点上产生不同的情绪。假如统整感本来就好,是产生统整感,还是快乐情绪?假如统整性有缺,被满足时,是产生统整的主体感还是愉悦情绪?如果统整性能够产生情绪的话,它生出来的第一个情绪(原级情绪)就是愉悦。秩序感有关的主题产生的原级情绪是愤怒。当原级情绪没有被妥善对待时,又会生情绪,次级情绪1——次级情绪2——次级情绪3……理论上没有止境,生成的这颗洋葱就是人格。如果一直是统整感或破碎感,一直建设,生成的是心术。心术和人格是一对。
(4)关于愉悦情绪。满足是所有愉悦情绪的核心,如果这愉悦感受里没有满足的基本构成要素,那是不会得到愉悦情绪的,一定是有所得到。作为愉悦情绪的核心,满足,和爱、幸福是密切相关的。幸福是持续和深刻的满足。【在主体感范畴内,没有什么幸福不幸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幸福的背面,是爱。平常说的爱都是情绪,就是不满足,爱就是一个能满足我却还没有满足、要满足又还没满足的一种瞬时状态,包括那种可能性和对这个可能性的向往。“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欲要区分。)幸福和爱,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占据了极为崇高的地位。
5、作业。做就是了。
二、和我的不同之处:
听完这节课,这一条一条的东西,什么主体感的四个指标,对应的四种基本情绪,这一条一条的东西,就会让我产生一种愉悦情绪,一种积极体验,想要积出个什么极来。然而这感觉的情绪浓度好像还蛮高的,这些条分缕析,满足了我的某种动机,就是我内部的那些无序的东西需要整理出个秩序感来,家里太乱了。这动机符合系统要求么?其实没太考虑系统要求,只是觉得家里乱了不舒服,有人给我个秩序就很好。要买很多很多的收纳筐,装东西。而那些东西究竟是不是应该放这里的,是不是这样分类的?这方面我是盲目的。我就是想要整齐,然而一直不整齐。整齐了好内外通透轻松、有条不紊,到了这里又不会去做事,好像等待夸奖,哪怕是一种自我欣赏。就是掉进了这个情绪的坑里了,就跟突然吃了老鼠药一样,而不是直接用这个整齐利落是做事的,去继续积极的。所以一直也就没有真的整齐。里面还是乱的,无序的。我都没去现场看看,就是想往外买框子来补缺,补秩序感的缺。我想这就是我的东西和老师的之间的很重要的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23: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五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总结的上法


一、课文
对主体感的四个指标和对应的四种基本情绪的观察,我们进行了四周,到现在要告一个段落了。在这个时候我们总是要进行一个总结。
为何总结呢?我们拜访了那么多心理成员,从感觉到知觉,其实一直没有离开感觉认这个基本主题。感-觉-认也是一门手艺,使我们拜访心理成员,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必备的手艺。缺了这个我们无法认识心理现象。
接下来我们会去拜访“意志”这个心理成员。
而我们又是怎么从情绪,走到意志的呢?情绪这里我们学到了些什么,得到了些什么,是我们首先要细细夯实的。一步走稳了才好衔接下一步。
每个人在这个阶段的收获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的总结都是为自己总结,形成的事自己独有的心术之路。
当然,有一些基本的注意要素,一是感-觉-认这门基本手艺不能丢,二是,尽管每个人那么不同,但情绪和主体感有其共同性,在总结中要注意这部分的描述。


二、课堂进程
1、主体感和情绪之间的内部运作关系,你现在会如何说?
2、分享。
3、对分享的反馈。
4、本周要进行总结,对总结的基本事项的讲解。
5、布置练习。


三、课后练习
以感-觉-认的方式,对情绪和主体感的观察阶段做一个总结,说说你的收获,以及你发现了关于情绪和主体感的一些真相。


四、编后感受:对自己做作业、做课程设计的当下有了一些觉察之后,做起这些事来好像就少了一点情绪,多了一点主体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0 23: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2-9-20 23:28 编辑

35课《情绪与主体感观察的总结》评课
一、老师的做法
1、关于总结的重要性。
对情绪与主体感的观察练习结束了,今晚是总结,每个人用3-5min以概括的、简明的方式做一个自己的总结。
总结需要完成一些最基本的任务。总结是一件很慎重的事,一件很人性的事,是人事儿。如果不善于总结,不认真做总结,总结不恰当,问题会很严重。从性质上来讲,就可能不是人了。
总结有章法,谁在做总结,总结做给谁看,为什么事做总结,这些事有哪些要素,我们总结的事这个事的哪些要素或者是总体?总结是事关人性的。
2、每个学员发言。舒心——听不太清,沙子——关于规则怎么执行的一个具体事例分享对主体感和情绪的体验,王巧云——对这个学员的分享我总有点听不下去的感觉,我就听不懂她到底要表达什么,而且她说的我总觉得是有问题的,这里有我的功课。陆壹——一开始就提个问,我的紧张是主体感还是情绪呢,老师回应自己下来慢慢分。……
3、掐断了分享,安排接下来没分享完的同学自己组织一场分享。
4、老师的总结:
1)我们应该总结什么?每个人回答。从外部来讲,这是一个任务的总结,我们要总结关于这个任务的方方面面,注入环节、内容、体验、做法这些练习中发生的事实(界定情境);从内部来讲,我们总结的是自己的生命运行,我们这个阶段做那个事情,做了之后我的本体有什么变化?这是内部。内外是一个基本的思维向度。在日常生活中中高频率地使用内外兼顾的思维方式,时不时给自己提个醒,内部是什么,外部是什么。我们吵架了,我内部是什么,刚才正在发生什么,行为主义的S-R刺激反应模式。这是我们的心理学课程要总结的两个重要的方面。有时候的总结是写给某些人看的,那就要根据看的人的需要来。内外交互作用构成的系统,就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系统的状况。这是可以日常化的一种观察模式。
2)我们的练习有一个总的背景,这个背景关乎到课程的总的追求。这个总的背景是什么?用感觉认这个技能去做到内部的一个立功,用这个功来做点事,对情绪和主体感的练习是立事。这也是一个内外。功事互相印证,互相取表达对方的存在。功事是一体的。是一对阴阳,显和不显。我们用感觉认这套功夫,我们做了对情绪和主体感的观察,还能做什么?身体、受、现象、心、真理。这是背景的另外一部分。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反映了我们每个人的状态,是不是一个做事的状态。太深太浅的答案都是对的,但是不能成事,恰到好处的正确才能成事。如果你对这个练习背景的把握不是这样恰如其分,那么你的态度有问题。
3)这段练习做了之后,我们会对练习对象积累一些新的认识,这些新的经验是一些什么内容,对我们进一步积累对生命的看法有什么用?我们现在能从这些经验中整理一些什么东西出来?立事的第一步,就是认识你的工作对象。否则,你这辈子真的会难以实现你要做的事情。立功立事的背后是安身立命。无法安身立命就是心理问题,自由问题。来访者的全部问题,就是安身立命,立功立事,建功立业的问题。对有关对象,认识不够,下的功夫不够或者意识不强。那么怎么整理这些新的经验?两条建议:
第一,要深刻地抓住这些体验里头,所有的内容、所有的方面展示出来的共同特性,直接性。抓住了直接性就抓住了人的命,直接性就是命。抓住了直接性,命就在直接性里面。关于这一点,有很多概念可以阐述它,最推荐的是气。生下孩子,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七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一个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个孩子还不会说话,不会成年人常用的交流方式,但是,你对孩子的好多对待都是第一次,你第一次抱他,你让他怎么吃,哪只手抱着吸奶,当你第一次这样对待他时,他就期待着你下一次这样对待他,他的准备状态就是你像第一次那样对他。这样的一个事实,似乎让我们猛然明白了人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家风?什么是教化?孩子的什么在准备着被像第一次那样对待?直接性,什么东西的直接性?气。一个人的生命本体就是气。对情绪和主体感做整理时注意提取直接性。当你真的对直接性有把握了,就算是抓住了人的命了。
第二,我们经常纠缠的一件事,因为这个事而生成情绪的一个现象:觉得自己命运不好。命运,重点在运上。初生婴儿,他的变化就是运,气在运。运,一辆车,有人,人在走路,本义是人遇到了灾祸在搬家、迁徙。这幅画面包含了至少两个元素,第一个元素是人、物、车的移动,第二个是为什么移动。我们的命运,是不是为了适应而移动?这个就是心理过程,这就是教化的道场。运就是教化的道场。教化自己、教化别人。日常生活中,由命运衍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事实基本都不正确。我们下意识地认为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所以我们总是教化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实际上,命运在谁的手里?既在自己手里,也在灾祸手里。我命由我也由天,这是一对和合,一对阴阳。对内容的整理要注意这点。
4)这个练习做了五个星期了,我们自己的本体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特别值得认真研究、调查,这个变化的差值,量是什么,质是什么,怎么一点一点变的?对这个研究得越细致,越能识别出一个关键性的东西:方法论。
5、布置练习:就你对于情绪和主体感的最新认识和猜测,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概述。
二、和我的做法的不同
关于立功立事,这个我是回答不到点子上的。没有想过这么件事。我回答的是用感觉认来拜访心理,这个回答是浅了的。对这个课程的态度,有一种浮于表面的倾向,轻轻浅浅地,生怕往深了去。生怕把自己的命给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00: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六课 意志概述的上法


一、课文
意志是什么?
意,金文(音,声)(心,情感),表示所传达的心声。造字本义:名词,心声,心念,心志。
志,金文(之,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
心理学对意志的描述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从这样那样的解释中,我们大概可以理解,意志,是一种目标,也是这个目标生发出来的一种对人的行动的促使力。
对人的行为有促使力的心理过程,情绪和主体感都有。在情绪下,我们也体验到某种行为的情不自禁、动力十足。
志:士之心,立功立事之心。
痣:经验主义的,或许能立事,或许不能。
痔:伤害主义的,狭隘的自我中心的。
意志是主体感的产物。


二、课堂进程:
1、反馈上周的情绪与主体感观察的总结的情况。主体感下产生的目标,和对这个目标的促成力量,就是意志。
2、分享。
3、围绕意志反馈这个分享。
4、讲解意志。真的意志,假的意志。
5、布置练习


三、课后练习:运用意志观察程序做练习,说说什么是意志。


四、编后感受:
感觉在编制课文时稍微多呆住一点,就能多一点整理和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23: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40课 意志观察(5)神与自我监控 评课
一、老师的做法
1、用自己现有的知识说说,什么是思?或者说什么是意?“思是志的完成进程”“思是火”“思是计谋”“思是围绕着一个目标打转转的那个东西”——我看到的回答都不错,说明大家是有感觉的,对思的认识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2、关于志思。
(1)上节课提到一个事,和合。和合是什么东西?和合带有一种必然性。两个人打架,它的必然性是什么?(一定有的)有输赢,有关系,……不管怎么样,都必然有一个什么东西。打架不可能就这样。讲故事都这样,情境一摆,都会自然地问“接下来呢”,这种现象就是我们见到的一切。张三和李四两个人打架,这两个人是和,那个“接下来呢”,那个必然性的什么东西,就是合。和合没有所谓的多种可能性,就具体的事情来讲。我们在处理自己的事的时候,就不太问“接下来呢”。本来我们挺和合的,但是我们有很多地方不和合。这样说和合,你心里此时此刻是什么状态?
(2)意志过程,都是和合。我们说过两个。
第一个,志,是一个合体,是哪两个?德和欲,打架也好,相亲相爱也好,更多的是打架,心理学叫动机冲突,他俩和,和就是打架的意思。德和欲合起来就成了志。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必须有志,不然一事无成,我们都深受其害。其实人在任何时候任何瞬间,都必然有志。仔细一点是能发现的。欲与德合起来是志,任何时候,人都有欲,有德,所以也一定有志,必然性。
另外一个和合,跟思有关系。跟思有关的和合还蛮多的,我们在这里就说一个。思是计谋,是实意。计谋跟什么是和的?跟事实、客观条件(情境)。计谋与情境是和的,合于事。即,思、意跟情境合在事上。或者说合于物,物理的物。这两个和合放在一起,意味着人这个通道就成了:上通神、下接物。人,是知道恭敬,并不停地劳作的。志就是对某个东西的恭敬。这样,人是没有独立价值的,或者说独立追求的,一个通道而已。就像一个水管,把前方的水输送到后方而已,还有独立追求?讯飞智能语音录入,一句好好的话,一个字一个字都记录对了,成句的时候却加上了它的智能,这种感觉是很不好的。人也是天和地之间的一个通道。天授时,地有财,人出力。人如果有独立于天时地利的追求,就会像发神经的水管一样被锯掉。意志(志思)是人的存在形式。心理学讲的情绪、认知,都在思里头。人就是一根叫意志的管道,或者叫意志的机器。
3、关于神。如果人只有志思,会出什么问题?无法进步,无法反思,穴蜂。人的德,从哪里来?欲是变的。德的功能就是让欲主体化。德不变的话,你的选择永远不变。德是一个常量的话,人就是个恒常的水平。只有志思,人就是个封闭系统,活一万辈子都是那个样子,没有进化。人其实一生都在进步,德一直在变。人是怎么积德的?积德的机制就是神。
4、分享。衍射的承诺。孩子,忽然长大了,奇怪。爱的摧毁。教育孩子,志要正,要实。
5、对分享的反馈:这一段交谈中,你听到什么了?大家见到神的影子了吗?这个神的影子包括没有神的时候的样子,神迹,大家见到神迹了吗?不是有一点儿,不全是神迹吗?有神和没神的时候,神强和神弱的时候,那个状态的差别的对比,不都是神的痕迹吗?
6、用对刚才见到的神迹的把握,大家说,什么是神?我用我的方式来说神,用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的《分威法伏熊》篇来说的,我说的只是一个提示,大家要用心琢磨,把神弄准。神是决定人是人还是物的关键。神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物,是一个实体。末:神的输出,是威。威是什么?威这个字与女性有关。女性的根本特质是母亲,母亲的根本感受又是些什么?从孕到生到养,这个段落里你的根本感受是什么?就是威。威的基本功能即使使作用的对象变得实、坚。怎么就变实、坚的?实是不空不虚,坚是不软。既实又坚。实在:从受精软变成出生时六七八斤,产道那么小都能出来,坚。养,开始不知道自己的手脚是自己的手脚,没有自我意识,精神上你把他弄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这是不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无。孩子是天物,就是我们一天到晚追求的无的状态,多虚啊。养的整个过程也是一个实坚的过程。这是怎么发生的?怎么就让对象变得实坚的?以间见间。就是我看得到他哪里有个窟窿哪里有个洞,第一个间是应对坑洞的间计。帖子里的比方,沙子和水。神的威怎么来的?就是我所到之处的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水所到之处,所有的尘土都给我沉淀下来,我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沉淀成厚厚的土,时间长了水一挥发了就坚了。神就这么个东西。在志思神心德这个框架下说神,神的作用对象是什么?是志思,即意志,人的日常运行。人的志思,人的日常运动,就像尘土,因为水(神)渗透进来,志思就妥帖了。就像水泡沙。(不是水冲沙,神经病才是水冲沙)沙子、土就能修改自己的错误,就有把自己堆码得原来越好的一种学习能力。神,就能让志思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无间。神作用于志思,就让志思变得无间,就实、坚。我无间,就能来推你的间。工具就是致密结实,就能开别人的间,这叫莫当(挡),没人挡得住,也不可替代。神到底是什么?首先要抓住操作过程:以间见间。实坚、莫当是神的表现。对神的本体的理解,抓住威字。威是妇道,母亲。神怎么才能请回到我们心里来,怎么养神?养神的操作要点:知其固实者,自养也。固实就是坚实,去看自己的坚和实,看自己坚不坚、实不实,你的神就来了,因为只有神才能够做坚、实的事。做什么事就成了什么,做神事,就成了神人,所以养神就是去知其固实。反过来,错误的操作就是让己。让己者养人也。让我的自己来登位,己在这里就是私欲,即私欲来登位,私欲就不是要去知其固实,而是要搞定某个外部对象,或者某个内部对象,你搞定某个对象,而不是知自己心的固实,那就是养人,养别人,成为了饲料。从另外的方向理解,让我自己去知固实,既养自己也养别人,人包括自己也包括别人。
7、课后练习:威、以间见间,这两个是最基本的。从这两个点,多去体会神。想没有用。怎么体会威?孕生养孩子过程中,母亲的威,威就是以间见间,孩子是沙子是土,母亲是水,水一来我就坚实,这样去体会。书面上提交的就是说一下什么是神,好好体会分威法伏熊篇。
二、和我的做法的不同
这次因为请假,没有课前做课程设计,现在想,如果我来讲神与自我监控,会重点用心理学的神入来讲,会讲成神入。老师的这节课,单独把神讲得很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9 21: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41课 意志观察(6)心与行为与输出  课程设计
一、课文:
心是什么?心理学解释了心理: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学没有说心是什么。
心,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包形的内脏器官。金文在包形器官基础上增加动脉和静脉的入口管道形象,并在包形器官的内部增加一点表示血液的指事符号,整个字形像人体内包形的泵血器官。有的金文简化血管形状。有的金文省去表示血液的指事符号。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人体的泵血器官,从静脉接受血液并将其压入动脉从而维持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流动。隶书变形较大,至此,泵血器官的包形消失、血管形状消失。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带有“心字边”或“心字底”的字形,多与人意识或情绪有关。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中说到:“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心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统称。
二、课堂进程
1、反馈练习,说说什么是神
2、志思神心德,被心所舍,心是一个容器。
3、分享
4、布置课后练习
三、课后练习:说说什么是心
四、编后感:对于经文,总感到晦涩难懂,并且静不下心来体会,感觉像一堆密码,并且这堆密码,说的是一些寡淡无味的事,与我无关。或者说呢,这经文,一点都不亲近人,不迎合我,用我能听懂的方式来写。就算他很厉害,但是我听不懂,也没有兴趣。必须要合到我的事来,我所关心的桩桩件件,我只关心这些,这些尚且应付不来。这是我的欲与德合出来的志,是这么个水平。如果德高一点的话,也许能知道学习这些东西,是会一点点改善目前的症状的,就像喝中药一样。我目前关心的,就是我要舒服一点儿,我想睡个整觉,也没什么好多道理好讲的,就是想睡觉,太缺觉了。实现起来也简单,睡就是了,但实际是,很多的事等着处理,娃娃在那等着照顾。目前的德就只能把事情处理到这个水平,必然会遇到这么个困难。所以目前的困难,好像还是得服呢。服了才谈得上去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0 11: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2-11-10 12:08 编辑

41课 意志观察(6)心与行为与输出  评课
一、老师是怎么做的
1、带领回顾和总结。
1)上一周是神、威这个主题。根据你的心得,说说什么是神。(当问什么是什么的时候,希望大家说到本上,根本末的本)——大家的回答不太有感觉,继续提问。
2)练习中,有没有感知到神本身?确认这个问题。
3)神的最基本工作方式是什么?以间见间。
4)神的功能是什么?使对象实坚。
5)再回味一下,什么是神呢?能把东西搞得实坚的东西。
6)怎么养神?知其固实。多知道点事实,知自己的固实之处,固在哪里,实在哪里,实事求是地讲,你有几斤几两,也就是内在的那个志思的固实,站在有上说话。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空虚的、坑洞的地方去,那是做饲料,养人的。我有什么志向,围绕这个志向我当前有什么想法,我真的有的,而不是我想不出来的。
7)你怎么概括刚才的15分钟。(做一些跟生活工作相关的展开。)
相关的联想:心理咨询有一个流行的趋势,就是在情绪上花太多的功夫,情绪的本质就是不实,对不实的东西知道得太多,就变成了让己,我们很容易把对情绪的工作变成让情绪满意,这是很容易出现的问题,这就成了让己,你就成了一块饲料。有些人喜欢讨论国家大事,本来没问题,但是尽说些没用的,爱国者和不爱国者经常容易吵架,这些人最终就成了饲料。
人的生活也不神秘,最有神的人可能是日常觉得最不起眼的人,甚至我们都看不上的人。
不管怎么样,神都有养的空间,这意味着我们这辈子不可以懈怠。
2、关于心。心在志思神心德中的位置。
志思是意志活动的本体,在前台跳的最凶,从前台看人就只有志思,啥都没有。光有志思有问题,所以要有第三个配件,神。神,多知道点。神进来,所有的东西就凝结成一个整体。这样就行了吗?还有一个德,德是人对天道真理的认识程度,德者,人之所得。德是生志的,你得了多少天道,就能生出相应的志来。德是志的来源。志思这个整体,不是裸体,就像机器有个机壳。志思作为人的整体的核心,是需要各种设备、各种机器、各种建构物都有的,类似于包装的一个结构,或者说我们需要建构这样一个结构,我们才能在思想上才觉得逻辑上对,不然就觉得说不清楚,也操作不清楚。志思神德,合起来,就成了一个有特定功能的系统,这个系统以整体的方式出现的时候,就叫心。这个统合和部分是什么关系,统合怎么发生的,统合以后,部件的总和和这个统合在功能结构上又有什么不同?这是今晚要说的。心和人的行为。
3、分享。徐桂香。孩子的养育,很糟糕。对养育过程引导感觉认。——不能知其固实。总发现孩子没有的,于是孩子不能自养,而是养人,是要养谁呢?孩子没志气,谁得到好处?右肩膀。好累,没什么可干的。负担-担负,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母亲的心的状态,母亲用这种状态去养育孩子,养出了这个结果。识别到这个整体(心)之后就结束了谈话。
4、对分享的讲解:知其固实,本来是自己对自己做的,但是母亲能做到。徐的威是有的,但是用反了。威是双刃剑。母亲不光是说,更重要的是做。母亲做什么都有威。母亲和父亲应该谨言慎行,母亲更要谨言慎行。比如一个婴儿,你怎么喂奶,怎么穿衣服,穿衣服的速度,一切的小细节。要有个看家人,神。刚才的谈话过程,相当于请了一个神,主要是她自己的神,看到了一个担负和负担。接下来在她和观众的心里就会发生自养。知其固实就是看到事实,看到内部的事实。所以人最要紧的要了解自己。
提问:刚才看到的担负和负担,这个整体,如果是心的话,它能散出什么势?——客观上散处跟自己愿望或天命需要相反的势,就是越该做的,越做得反。像有些小孩学爬,总是事与愿违——倒着爬,退着爬。向前爬向父母,越用力离父母越远。
5、关于心:
1)心是一个整体。心这个现象,这个意志要素,它的首要涵义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心就是心,就算没有志思神心德也看得到心,不需要了解它的细节,也能知道这个整体,这是一层意思。另一个,它是可以成事的,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控制另外的东西,把心叫做我的话,控制的东西叫我的,能建立一个“我的”系统。我和我的是一个整体。
2重点讲心的本体。第二,心是什么东西呢,它的本体是什么呢?要认识本体,认识根和认识末都不能认识到本体,都不确切,不具体,真正的具体的认识是认识本体。认识了本体之后再去认识根、末,这个认识才能真正拓宽,只有根、只有末的话感觉是很怪的,发明家就是在只有根、末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本。要认识本。
心的本怎么去把握,怎么去体会?其实每个人都有办法有途径去体会。
①我们可以做一个练习,这个练习在很多地方都说过,在咨询中也经常用,这种方法对所有人都有效,哪怕是严重的精神病人都有效。那就是你每天用多少时间,安静地,自己叫自己的名字,用心叫,然后你用心地自己回答。用心叫、用心回答,用这个练习是能接触到心的,能找到心的感觉的。
②心的说法也能帮助我们认识到心的本体。帖子上列举了几个材料,一个是象形字,心的写法,心包、动脉、静脉,心的其他元素都是供他自己用的,唯独心包、动脉、静脉不是供他自己用的,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吗?志思神德合起来的心也是这样吗?不知道,要靠自己去琢磨。
③另外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有好几处在说心,挑了几个,第一个“心为之舍”,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舍,舍字值得我们去琢磨。还有一个地方是说功能的,“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这里的“总摄”值得我们去体会。气之门户,这个概念也值得重视,然后再去体会总摄。
④还有一种说法,心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心是最先成形的。在人的主要器官都没有成形之前,心就已经成形了,也就是人还没生,心就先生了。人死的时候,心脏是最后一个停止工作的器官。去琢磨这些事实,会很有感觉。
⑤心有一个最基本的使命,就是引导人向善、向好,其实就是向吉。所以人心总是向善的。因为我们有颗心,所以我们总在为自己办好事,自私自利,大公无私,公与私不都是心的这个功能吗,都是心在引导我们向善向好。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好?公和私是两个不同的好的环节,公和私之间是没有矛盾的,至公至私嘛。中医文化也好,中国文化也好,中国人讲心往往就讲这三个要素。
(3)心的功能。心有什么用?心的用处是散势,什么是势?势往往跟态是对在一起说,态势,就容易理解态也容易理解势。态是一个瞬间,势是态的连续体。势可能跟神的威有关,是威的表达形式,散势就是把威势散出去。心的基本功能是散势,心的本质是神的使者,散势者,神之使也。势怎么才能散出去,或者说怎么样的散势状态是最好的?这个要明确,要坚定。散势法鸷鸟,鸷鸟是最凶猛的鸟,猛禽。人心是个猛兽,要生猛,那肯定不是粗鲁,猛禽猛兽,这是散势的标准,也是人心的标准。是不是法鸷鸟了人就变得残酷了呢?不知道,大家去琢磨。想起了一段话,像雷锋那样,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对待敌人像冬天一样残酷无情。这些春夏秋冬的所有的动作是不是都是鸷鸟啊?
6、布置练习。看帖子,琢磨琢磨心,做些练习,用意志观察的程序做练习,用感觉认的方式去体会前面说的那些提示,另外推荐了一个叫名字的方法去做练习。然后在有心得之后,说说什么是心。心理学没有人去定义什么是心,这个从概念范畴上已经超越了心理学了,但是心理学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
二、和我的不一样
1、质感上不一样。听了老师的课之后,越发觉得,我平常在想些什么啊?说学心理学的人,也做着心理学的工作,但每天在思考的都是些什么呢?心是什么,这事情真是考虑得少,琢磨得太少了。
2、老师讲一个东西,基本用根本末的框架来讲,重点讲本体,布置的练习也是去体会到本体的练习。我平常好像没有这种意识。
3、提问,如果发现学员回答得没啥感觉,老师的做法是继续提问,比如神是什么,回答不太理想,就继续问:在练习中体会到了神吗,神的最基本工作方式(本)?神的功能(末)?这样一个一个去确认,最后把每个人的答案引导出来。
4、本节课总结概括了养神的方法,就是去知其固实,我没有体会到这点,平常没做到知自己的固实,这样做事就做不成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0 12: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2-11-10 12:34 编辑



42课 意志观察(7)德与无穷之计 课程设计
一、课文
德是什么?
1、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中对德的描述: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意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德就是拥有无穷之计的那个东西,它的计谋永远没有穷尽。德高者做起事来神鬼莫测,因为事类不同。德的表现形式是最丰富的,有德的人也是各式各样的,然而他们的动作没有不包大道的。还说到,其实人生并不是无常,德高者能实现知道这样做和那样做的吉凶,从而决定自己的计谋,和每一步的进退。

2、德的象形字义:
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得”的省略,表示获取、获得。德,甲骨文(彳,即“得”的省略,获取、获得)(直,正而不邪,正派),表示得之正直,获之坦荡。繁体甲骨文用“行”代替“彳”。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直”写成。繁体金文加“心”,强调“获之坦荡、问心无愧”的含义。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正而不邪,行君子之道,即不狠不诈、不掠不盗、不强取苛求,坦然获得,无愧于心。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在道家思想中,“道”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古籍中“德”与“得”有时因同音而相互假借。

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德就是人从大道中得到的东西,人对大道的认识叫作德。

二、课堂进程
1、总结和回顾什么是心。提问:说说什么是心。
2、说德。已经讲了志思神心,还缺一个志的来源,德。德是人之所以能进步的机制。
3、分享。
4、从德的角度,来总结一下这个分享。
5、讲解德。德的本体是什么?转圆者。德的末:无穷之计。
6、布置练习
三、课后练习:继续做意志练习,并且每天积累认识一个真理,然后说说什么是德。

四、编后感受
用自己固实之处去做事,叫有德。积累自己的固实,叫积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0 22: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42课 意志观察(7)德与无穷之计 评课
一、老师的做法
1、提示回顾初心,帮助从具体的练习中抬个头。(1)最近在干什么,观察意志,就是观察人。初心,把人搞明白。把意志搞明白了,就把人搞明白了。(2)上节课讲心,心是在讲意志的哪个操作环节?行为。外部是行为,内部是心。
2、引导对一个星期的练习打包:观察心,一个星期下来,你想说什么?观察什么都是在观察心,心是我的又不是我的。
3、继续引导体会心:针对心,问几个问题:
①心的输出是什么?势。行为的本质是势。心理学叫性格。
②心散势的品质指标是什么?鸷鸟。凶猛精准灵活,没有多余的活,多余的事,时间也运用得刚刚好没有浪费。情境:老鹰俯冲下来抓小鸡。行云流水。这样的人生,美。作为小鸡,死在这样的对手手里,服了。平常的敌意来自哪里?优秀健美如我,猪就把我拱了,你说我服不服。服天道,服自然规律,这是很爽的。
③心,跟神之间是什么关系?心是神派来的,是神的使者。
4、德。心是一个合体,志思的合体,神的合体,也是德的合体。这一周关照德。
5、分享。李培香。给领导看,我确实没做好的,和一些我做好了的,领导说我不好。再做一遍,但是我也不知道他看没看到。发生过一次我们就缩回来了,就反复做反复做。对领导的了解不够多,不够深刻,细致,这叫缺德。缺知识那个地方,是什么感觉……积德。
6、对分享的反馈。德是智慧的祖宗,这叫原不测之智。本体就是一个智慧体。积德是增长知识。感觉认——识——知(意识化),这个简化成知识。把感觉认识用识来代表这一个通道;知是另外一个通道。——这是知识。我们日常说的知识,只是知,孤知,独知。
7、对德的讲解:
1)根据你现在的认识,描述什么是德?描述事物的两个框架:根本末;结构-进程-功能(对本和末强调多一些,对根强调弱一些)
2)德的根本末。
根:来源上,德是人得道的程度。你懂多少规律?是感觉认的懂。求真,就是积德。善是对真的检验,善就是合道,符合规律。美,就是和谐,好看,看着心里舒服。积德就是求极,来源就是从自然规律那里好好学习,感觉认的学习。
末:功能上。有德了,就有了无穷之计。不是工具箱,不然你的脑袋该有多大啊。无穷之计是对事实的真实把握。遇到事情你就转得圆。外部世界和内部精神世界,通的,不二的,一的。德就是内外这样转圆,圆着转过来的。
本:无穷之计本身不是德,道也不是德,那是末和根。本体是什么?产生无穷之计的那个东西就是德。这个东西有不测之智,而且是原的不测之智。
慢慢地把德体会清楚。也要能说清楚。说不清楚也是缺德,两个系统都要,镜像系统也要,不能两个通道不通。常见的积德,如放生,是在积好。积好不是积德。积吉才是德。
德的操作要点:
①德的操作的落脚点在转圆这两个字上。就是要把事情搞清楚。转圆的三要素,也即转圆的内部进程:(无穷之计、圣人之心、神道混沌为一)
A转圆者,无穷之计也。转圆的目标:无穷之计。不是邪计。
B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无穷从哪里来,必须有圣人之心,圣人心才能原不测之智。什么是圣人?今天不讲。一定要有圣人心。要有成为圣人的志。圣人心的功能就是原不测之智。否则你就只有有穷的方法仓库的功能,就转不圆。
C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原和元,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同的。最开头最早最早的地方叫元,原是具体的东西的最早的地方。原不测之智说明这个人的心是通通的,与神道混沌为一,个人的心和道是在一起的。
②转圆的外部进程:(和——合——观神明之域)
A、第一个环节:以变论万类,说意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世界是变的,人的应对也是变的,人的应对不光是随着时间、场景的变,还包括人不同,因人而异的变。世界是个万花筒,五彩缤纷,但来到这个世界有个根本的东西。要把握一个东西:各以成其类。圣人以类知之。第一,面对现实。以正确的方式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和。
B、第二个环节: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其指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求其合,合在事上,合在我们要做什么事上。
C、第三个环节: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能以正确的姿态(以类知之)面对世界了,喜欢的不喜欢的,凶的吉的……和了,也就动作无不包大道,也就是输出就合道了。这样就能观神明之域。
外部三个环节和内部三个环节是不二的。
4)什么算是有真德?德的总要求:转圆法猛兽。
8、布置课后练习:说一说什么是德。
二、和我的做法的不同:
1、对于经典,老师的理解方式是解剖式的,一点一点解剖开了,然后能用自己的框架整合起来。比如说转圆,从经文中体会出转圆的三要素、转圆的三步进程。就是力图在操作上搞明白。我对经文没有这样去研究,不是做事的态度。
2、老师在课程中会时不时阶段性地提示,使从具体的练习中抬个头,知道自己在干嘛,比如观察意志是在干嘛,是在搞明白人。观察心,心是意志的哪个环节?行为环节。这样也是一个转圆,圆回来了,不是一去就跑得没踪了。
3、老师的讲课总是互动式的,交流式的,就是和人在说话。比如讲德之前,先问问,以你现有的知识,德是什么。而不是急着自己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5-1-12 13:41 , Processed in 1.111401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