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july_zx

郑欣的《礼记.学记》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ly_zx 于 2025-10-13 19:48 编辑

第七周第二天(2025/10/13)

【问题】
学记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请问:什么是念终始典于学?

【回答】
1、是一个宣言:宣告了“学”是华夏文明处理一切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方法。
2、是一个路径:指出了从个人成才到天下治理的唯一正道在于“教化”与“学习”。
3、是一种生命态度:倡导人应将生命本身视为一个持续不断“学以知道”、“学以成器”的宏大过程。
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和天下合天地”,实现个人与集体、人类与自然终极的和谐统一。从始至终,天下万事万物,都归结于“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ly_zx 于 2025-10-14 15:15 编辑

第七周第三天(2025/10/14)

【问题】
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请问:什么是斅学半?

【回答】
学以知道,教以解困。教学各半,双方深度参与。学者与教者,各半。这不是50%对50%的任务分配,而是指在教学这场“共舞”中,学者与教者互为存在的条件,互相成就,各占一半的功劳。学者以他的“不足”和反馈,为教者提供了反思和进步的契机。教者以他的经验和指引,为学者提供了突破“不足”的路径和工具。双方共同围绕着“道”这个中心,通过解决“不足”和“困”,实现共同的迁跃,解困得强。教者并非“教者教会学者”,而是学者与教者结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面对未知,在“知不足”与“知困”的不断循环中,相互砥砺,携手共进,一起趋向于大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ly_zx 于 2025-10-15 20:08 编辑

第七周第四天(2025/10/15)

【问题】
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请问:什么是蛾子时术之?

【回答】
一、制度设计
1、学校系统(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这描绘了一个从家庭到国家、全覆盖、阶梯式的教育网络。它表明了教育不是少数贵族的特权,而是一个有组织、分层级、覆盖全民的民族工程。目的在于不同层面上的“化民成俗”,确保从个人到国家,都能“念终始典于学”。
2、教学与考核系统(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建立了一个包含持续输入(入学)和定期反馈(考校)的教学进程系统。
二、学校选址及九年五个阶段考核
1、学校选址
普惠便捷、嵌入生活、目标崇高、路径清晰
2、五个阶段考核
第一年:离经辨志(奠基与发现)
第三年:敬业乐群(沉浸与融入)
第五年:博习亲师(广博与共鸣)
第七年:论学取友(独立与选择)
第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大成而自立)
“蛾子时术之”讲的是大学之道的实现路径,要像小蚂蚁学习一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于持续不断地日常模仿、学习和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0-15 21:43 , Processed in 1.072339 second(s), 14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