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刘丹

刘丹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4 22: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0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2)恐惧-焦虑与安宁-动荡

评课
一、课前串讲
1、情绪现象的解析
(1) 情绪被当成生命体验本身,但是又觉得不对。一方面等同了生命那么重要,一方面觉得带来麻烦,同样的功能一会有利,一会有问题
(2)推论。情绪的性质,一会儿是敌人,一会儿是根据,自相矛盾,是物种有问题?还是什么有问题?
(3)人跟人的平等根据?有人的情绪好的时候多,不好的时候少
——没想过从情绪现象的两极化来展示情绪的矛盾性质,以致后面的推论也连接不上。就象是脑回路没长这一截,怎么能延伸连接到物种问题上去。这一段听了好几遍,试图在逻辑上理顺。从老师这里出来是顺的,我接收到的几次整理出来的效果,有些明白又说不明白。
2、提示。在这个地方值的深刻思考。
——从学员的反馈中,流行的观点中,平时积累的经验中,得出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分叉点。自己在这个地方虽然赞同,但这个赞同并不究竟,就没办法在这个地方引导做工。
3、把情绪与主体感并列。
(1)情绪与主体感,情绪不是人的标配,是人的病态,基本的出发点要纠结清楚。要有主体感,而不是要情绪。
(2)情绪与主体感的感性反应没分清楚。举例,和尚喝斥。
——并列的提出,明确出来是两条线路,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让人明确的清楚情绪与主体感的区别。回溯刚开始评课的感觉,就是这种一把抓的感觉。培训师是一把抓,条理不清晰,就会有明白又说不明白的感觉。
4、感受动机辨析
感受的动机,舒服生情绪,感到的受的运用做好事情本身的感性活动生主体感,主体感的特点是威势。注意需要对主体感与情绪的感受动机分开梳理经验积累。
——动机的辨析有利于分辨情绪与主体感。老师反复的强调动机,会想到运动知觉,在受处,动的主体,想运什么,到达什么目标。还有一个机,机关的分叉,就有主体感与情绪两条不同的路的扳机的感觉。对动机的辨析不太重视,也是对前面志痣痔的辨析的丢掉。对于动机与情绪与主体感的联系在讲解中连接上了。
5、小结认感性体验
公心,符合系统要求为标准(事情),私心,符合我的要求为标准(情事)。公心私心是衡量主体感的标准。
6、本课内容破题
依照心理学的情绪架构为蓝本,把主体感配上,成对的练习。首先选择恐惧和焦虑,安宁和动荡这一对。
——前面在讲主体感与情绪的并列,在练习中就把这种并列练习展示出来了。成对的练习,没有出现在之前的练习模式中,而在这一阶段的这种并列练习,本身也是对主体感的训练,如同学员分享中的总司令训练营一样。这样的练习模式变化,我是没有考虑到的。

二、学员分享
  在学员的分享内容中提取出
  情绪的基本特征是横冲直撞,忙茫盲,一根筋。主体感的基本特征权衡,理性
生命力量不能以情绪方式运行,靠私心维护私心实现不了,就要用理性的方式,让理性运行,要实现理性的目标就要有私心的动力,私心的坚守。私心要坚守事情的目标。理性要实现,需要私心坚守;私心要实现,需要理性运转。打组合,这是阴阳,是夫妻,是天地,要配合,唱双簧
——反复咀爵这一段,私心公心,觉得老师是讲的至私为公,那就需要把私透彻的认清楚,不能私在表面,要认到私的根处去,坚守私的根性的动力实现公心。这一层出来后,其实也是有(私)之以为利,无(公)之以为用。打组合的说法很有感觉,公私打组合,就没有了平时要把私灭了的狠劲,内揵不成就要忤合斗死的内部操作。
  总司令训练营,只有两个司令不行,还需要有总司令,也是主体感的领导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故心色两相俱生灭

三、本课内容
练习指导,四个指标
1、生理唤醒(心跳,体温,血液流向,脸上发烫),主体感与情绪都有生理唤醒。
2、主观体验,不是本体的反映,是镜象系统的反应,两组指标,主观反应性质,只能一个词或短语;在这个主题下的反应,紧张度,强度,快感度,复杂度,确定度。
3、感性行为,主观感受之下说的和做的,表情,说话腔调。
4、感性活动动机,目的是什么,动机描述要简略,把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做到的指标写上去;感,觉,认的方式深入到内心去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4 23: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3)“悲痛-抑郁”和“活力-无力感”


一、课文
从练习观察体会上来说,情绪与主体感的运行是不同的两条路。情绪与主体感的运行有着机关,这个机关就是分辨好感受动机,分辨出来情绪性的动机,就不是情绪自身在分辨,情绪自身不认识自己。如同之前的练习程序,感知 驻 觉知。困难在于驻不稳,觉知不了,会遭到情绪的抵抗,黏着,诱惑等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和方案依旧那么简单,坚持感觉认。接下来这一周,我们继续练习这个功夫,所使用的练习材料是情绪中的“悲痛-抑郁”和主体感中“活力-无力感”。

二、课程进程
1、这周的练习,有什么体会想说说?
2、对于感性活动动机的分辨,有什么想说的?
3、学员分享。
4、对分享的反馈。
5、悲痛-抑郁与活力-无力感。
6、布置练习

三、课后练习:
继续运用感-觉-认的方式去练习观察和记录悲痛-抑郁与活力-无力感。

四、编后感受:
编写过程中,结合了自己的练习困难,以及学员的情况,这个角度有点偏,平行而高度不够。体会这一组的划分,主体感输出的活力 无力,情绪的悲痛 抑郁有匹配感,但匹配在那里不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20: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3)悲痛-抑郁与活力-无力感


评课
一、回顾练习
1、练习情况中的两极状态
一种是能够比较好的把握好对动机的分辨
二种是特别不能把握
——对于学员练习状态,以动机的分辨状态来分类。虽然平时也在看学员的分享,只知道有些做的好,有些做的不太顺,但从动机点分类来概括不清晰。
2、体会观察感性活动,跟受相联连的活动,前面感觉认练习时接触过受,身体 受 现象 心 真理这一系列对象加起来成了包括我在内的系统,认过后,我在我的系统里会顺一些。学知识是为了我和我的系统变的美妙一些,把学问做在身上。学习的根本目的是用之于生活。
——将受作为切入点,和之前的感觉认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体会,成为我与我的系统。将学习与生活体会成一个整体,落脚在改造生活上。不是散着感觉,并且指明目标
3、感觉认的手艺要用来攺善生活,什么最影响生活,情绪最影响,感觉认先用在情绪的身上。
———从生活的点延续到对生活最影响的情绪,思路清晰。
4、提问为什么做练习?和怎么做?
改善生活,因为情绪最影响生活。用感觉认做。
——互动提问,使学员自己对前面的内容再次确认,而不是培训师单向传授。
5、辨析练习做的好是不是用感觉认去做的主体感与情绪的区分,提出分辨过程当中,一个关键的操作是识别动机,指出动机描述不明确,是受追溯回去看受的增长过程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有点迷糊
(1)动机客观存在
(2)动机的趋势下做了些什么事
(3)在内部产生了一些体验,体验内容有三类指标
——明确动机识别三要素,对练习当中出现的动机识别问题进行细讲。提出了学员的问题,接着贴着进行解惑。
6、回顾完毕,询问学员体会,同时带一个识别动机练习。用感觉认做出来的情绪与主体感的动机相比较。蛮牛与理性的人之间的区别,情绪与主体感的区别。
——接着语言的讲解,深入带练习体会,加深两种不同动机的区别与识别。在两种不同动机的体会面前,界限越来越分明,胡子眉毛区分开。
7、再次询问回顾收获到什么?并鼓励在困难当中增强对动机识别的能力,实现用感觉认优先面对情绪。
——回顾即将结束,提问让学员收拢,印记更深刻一点。
8、本课活力-无力感 悲痛-抑郁
——引出本课主题,并有说之前的练习没做好的,不要管了,这就象第一节课听音乐的感觉,跟着走,不要固着跟丢了。

二、学员分享
1、学员分享中出现问题,造成十几分钟的断点。在等待期相当于也做了一个确认动机练习。在停顿阶段,自己并不着急,只是耐心等待,但没想到可以以这个资源做动机识别。虽然之前在课上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老师也有类似的操作,这些操作是自动化的感觉,而我则需要更有意识化去的操作。
2、不断的去感觉认,最终确定主体感(青蛙)和情绪(心眼)。
3、学员对于分享过程出现的断点表示惭愧,老师提出发生了就发生了,把事做好了就行,这就是展示的主体感的操作。

三、本课讲解
1、提问心眼的情绪是什么?青蛙的主体感是什么?,然后引出本课的内容,心眼只有情绪没有主体感,而青蛙的主体感有一定程度的活力感。无力属于情绪,无力感不属于情绪,无力感有感,有一个知者或觉者。心眼的情绪是伤和重,悲(无力)和痛(有力)。主体感里面包含有力、无力和感。从实有出来有感,从缺出来没有感。
——结合分享内容,将分享与本课内容相对接。对无力与无力感这两种情况有了澄清,感字一出,就有更高一层级的人在。
2、提出学习要求,仔细阅读课文,体会动机确认要点,完善练习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21: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三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4)“愤怒-敌意”和“秩序-混乱感”


一、课文
愤怒
愤怒的体验要点   侵犯感-冒犯—敌意
挫败感、他人的愤怒、受到伤害的威胁、被他人拒绝

愤怒的意义:制止侵犯、报复——攻击,不可忍受的情绪,紧张、冲动、自我确认的高度激活,致力于消除侵犯的刺激源
愤怒情绪,能够实实在在的把一个人的身心资源,组织成一个特殊的体验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能体验到最愿意体会的氛围——热火朝天、笃定自信、力量强劲,在那个时候,愤怒所覆盖的疆域,就是这样的世界(时空)。
秩序
在愤怒的空间里,内部秩序失序,通过调节过度忍受和过度表达秩序。它的基本向度应该包括,一个是现实适应性——你的攻击表达跟情景要求的关系;另一个向度是对人格结构的影响,内部组织的层级影响。

本周继续使用感觉认观察主体感-情绪练习的持续,愤怒—敌意  秩序——混乱感这一对,基本方法和原理相同。

二、课堂进程

1、询问这周的练习,特别是对于动机的识别,与区分的发现与体会
2、根据回应回复
3、简单引出本课的两对内容
4、学员分享
5、从分享中提取与本课有关的内容
6、布置课后作业

三、课后作业
运用感觉认的操作观察“愤怒-敌意”和“秩序-混乱感”的体验结构,并从体验上区分它们的动机。

四、编后感受
  编写课文参考了之前老师的课件,发现这些课文挂在论坛上已经很久了,之前也是讲过的,但自己要用的时候并不能马上拿出来,依旧需要参考,也想起老师今天在鬼谷子群里的话,无厌与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23: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三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4)“愤怒-敌意”和“秩序-混乱感”


评课
一、练习整理
1、直接性。三周的练习,一直在努力分辨情绪和主体感以及它们的枢纽,动机。感性反应,觉性反应,也叫认,是直接反应,直接性是生命活动的本质,关乎生死存亡。而最重要的感受性,感性(觉性)活动,最基本最常见的感性活动——情绪,不是标配,是病态表达。主体感和情绪,是生命的根本。

——练习的关键落脚在直接性,直接性就是感觉认,直接进入现场才能得到。进入现场才能有分辨主体感与情绪的前提。直接性三个字言简意赅,对于一段的讲解,都要有一个落脚点,要有收拢并概括的功能,方便学员能拿起走。就是一段的讲解,分开讲了也要有总,有一条清晰的脉络,而我的讲解,散的感觉总是有。
2、情绪与主体感转换的枢纽,动机。动机落脚点在机,从功能效果在动。动机包含服务对象、服务目标、服务方式,是行动蓝图、规划书。
——听这一段,有个图式,动(主体感、情绪)—机—动(主体感、情绪),这样的讲解很有画面感,不知道理解对了没有。自己知道动机是枢纽,动机拆开了这样的讲解,并合为一个进程,动机,用语言这样描述出来,内部不清晰而说不清楚。
3、这三周下来你对主体感情绪及其动机,在生命背景下,你想说什么?
——互动,把背景定为生命,在根本处打下桩,留印记。基本每一节课都有这个感觉,在根本处留足,而自己在这个地方引不了学员,本身扎根的时间不足,理直气不壮。
二、学员分享
  分享过程中有杂音,老师与以往的处理不一样,让学员不用去管,并提示听的人用主体感去听。对于学员的个体状态不同的把握,就是相同的事件,使用不同的处理,以不影响分享,不影响学员说出自己的故事为要,其他的都可以灵活处理。
三、本课
1、定义愤怒与秩序。继续用感觉认方式认从秩序到混乱这样一个向度的体验,统称秩序感。情绪是愤怒和敌对,通过愤怒体验去体会我的唯一性被各种侵犯,侵犯背后规则:我就是我,你不能是我,是我的就是我的,不能是你的,这是关于我的所有权问题,在一定规则下建立的秩序,我就是我的。
2、两者区分。区分情绪和正义(主体感)有一条线,从外部分开的是情绪和主体感,偏内一点是秩序能被破坏的程度,再本质一点是区分出我和我们,就是公和私。我是维护我自己的还是维护系统。从根本上来讲,这破坏的是我个人的存在性或存在感,就进入情绪,崩溃的。进入系统,系统不会崩溃,感觉到的是混乱,姿态是处置状态,从公的地方分的线,这样就能区分出情绪和主体感。有一种现象是两可的,我自认为我在维护系统,但实际上是错的,从内部反应的内容讲,所以才有了理直气壮的斗争,不知道自己是错的。
3、使用有效的方法,达到我们的目标,外一点是分出来主体感和情绪,内一点,调整的核心在动机的区分和更换上,方法不重要,前提是你要真正把这个现象的理和道弄清楚了,不用讲方法,重道不重术。
——讲的是基本目标与根本目标。只管自己做,在对学员的练习目标上没有定位。

4、讲解练习程序,分别是主体感和情绪,特别是动机。第一步界定情景,打事实的包。第二步界定感受的起点,把跟外部事实混在一起的内在感受,纳入我们的感受系统的运转意识当中。这两个步骤是是感知,让感知者驻在感知念处。第三步描述感受,觉知感知。第四步,确认动机,这个格局拿来干啥的,这个感受系统的运转是为了维护什么,这个目标是符合了系统的要求还是我自己的要求。第五步,调整动机,动机是为了维护系统要求,就不换,动机维护自己的,就换成维护系统。第六步感受新的感受,和行为倾向。第七步分辨主体感和情绪,主体感是什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内部外部输出。
四、布置课后练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23: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5)愉悦-满足与统整-破碎感
一、课文


1、什么是愉悦与统整。
  愉悦能够自觉处理问题和享受生活乐趣;伴随满足感受,进而更能理解和处理各种事情;自身与环境的的联系感受更清晰、亲切;超越感受和自由感,觉得自己的存在是轻快、活跃、主动的,自身处在最优的、摆脱束缚的,做什么不做什么都很好。
生长(个人的心智和个性全面发展或发展中)——生
健康(活动和关系成功、成就和圆满)——命
愉悦的最高级状态:满足
愉悦情绪值得观察,观察愉悦的动机,需要满足的是什么?

统整,破碎与生命有关。统整而生命圆满,反之感到的是破碎,生命的破碎感。


二、课程进程
1、询问这周的练习,主体感与情绪的动机识别体会。
2、根据回应回复
3、简单引出本课的两对内容
4、学员分享
5、从分享中提取与本课有关的内容
6、布置课后作业

三、课后作业
运用感觉认的操作观察“愉悦-满足”和“统整-破碎”的体验结构,并从体验上区分它们的动机。

四、编后感受
看到愉悦就愉悦,看到满足就满足,差点忘了她是情绪,私看到肥肉在桌上迫不急待,看到以后才在课文上找补了几句。对于统整与破碎感,只感受到与生命有关,具体怎么有关,并且与愉悦满足联系起来,没有找到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21: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4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5)愉悦满足--统整破碎感

评课
一、课前串讲
1、练习表没弄的事作材料作公开讨论,建议怎么做合理?
两种分类回应
(1)个体性,我的,我怎么了,情绪方向
(2)立足于自己解决,主体性方向
主体感与情绪两个方向对事情的效果,心里的姿态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没想到这节课是这样的开头,现实的事件都可以做为材料,应用于教学当中。虽然在事件中有自己的元素,但并不妨碍材料的应用。如果是我说做表而没有做出来,不会这么坦然,用主体感与情绪两条不同的路径来说,大概率会跌入情绪中,输出悲痛。老师的做法是主体感的体现。以主体感的输出指标,行为输出活力,以事情为目标的输出。也显示出做培训师这个位置上内部的不同,内部心力多寡状态。
2、统整感定义。统整感是作为一个体的完整性(精神本体),统 相互协同,整,不缺,协同的不缺的。
3、主体性特征用四个指标描述
(1)统整性(空间):体性在空间上内聚,不光是整体,还有统一。
(2)秩序(时间):体性在时间上是不是持续的。只有在感觉认的频道上才是活在当下。因为缺失就失去了秩序,依照规则保持的秩序。
(3)安宁(输入):被世界刺激的接受中心。身体是投射之池,我作为系统中的存在,是具有自我性的,相对独立性,这些不一样,我能够安而宁么?保持我的个体性。
(4)活力(输出):行为输出中心。作为个体和系统是统一的,看输出动机,是以系统的要求为动机,还是以我舒不舒服为动机。输出会得到反馈,会感受到成功和失败,核心是有没有力量输出。
——空间时间输入输出主体性指标,在我的感觉里这四个指标虽然是四个单独的维度,而四个维度并不是单独的,应该是立体而有联系整体性运行形式。试图把他们统整成一个图式,还有些不通。单就这四个指标把个体与组织,内与外的互动都联系了起来。单就这四个指标,在练习的维度上已经足够深入的体会,所以我在想,统整不成一个图式,是各练习的根处还未相通,浮在上面的大概的图式,在根处连接性不强的前提下,显现不明。这四个主体性的指标,在其他的课程框架是似乎没有,但也可以找到一点的相似处,比如安宁的输入,刺激的接受中心,是不是可以和个体性的范畴相对应,活力的输出是不是可以和社会性的范畴相对应。而四个指标与情绪的联系,比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内容更有延展性和丰富性。只能说这个指标对应的框架,老师展示出来了,讲解清楚了,我还消化的不够,够的消化。
4、情绪(喜怒哀惧)与主体感的对应性,区别与联系在哪里,需要做总结。提出本节课有两个任务,一个是继续布置用统整感跟愉悦情绪这一对的练习方法,一个是提出一些问题来,下个星期做总结用。
——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没意识到一个小单元结束的节点要做总结了,虽然老师在课堂列表上写的很明显,心中还是没挂这条弦。自己总结不了,自然引导不了学员的总结。
二、学员分享
没分享具体的事,在不断的感觉认的过程中,一部分的认,和其他部分组成整体的认,独阴独阳的统整。
——每节课的分享,如何在分享内容中提取本课所需要的对应元素,这可有些困难,之前觉得没困难,现在又越发觉得困难,反正在容易与困难两边跳,而不是在走中间的路。也类似老师回答桃子问题的答案。
三、分享反馈
统整感,空间上内聚,有核心凝聚大家,两个部分不是孤立的,是有关系的,关系还是统一的,核心和核心的作用。统整感上停留的不多。统整是把碎片缝合起来,感觉认是针线。感觉认是万能基础工具。
四、本课
1、关于愉悦情绪。统整感不足产生的情绪是愉悦,如果人是完全统整,是感受不到愉悦的。快乐,高兴,满足都是愉悦情绪,愉悦是主体感缺乏的表现。做法没难度,观念上有困难。
2、以图表为例讲解主体感与情绪的体验区别。从主体性统整下积极,是积累让一个东西成形,是建设性的,主体性破碎的时候还是积极的,也会稳定,去补去做建设;情绪满足之下的体验特性,进入愉悦,并不是人生命的最佳状态。生命的最好状态是在感觉认的过程当中发现的事实,一种淡定的安宁感。
——从体验上做区别,会有体认上的确认。
3、提示注意练习当中对愉悦的态度。
4、提出问题,主体感与基本情绪的配对关系?内部的运行关系?提醒去思考主体感怎么样就变成情绪了?主体感与情绪的动态的运作关系,而不是静态的名词。
5、情绪生成的是人格,没变成情绪生成的是心术。
6、满足 幸福与爱。满足是愉悦情绪的核心,跟爱和幸福相关。幸福是持续深刻的满足,主体感范畴内没有什么幸福。幸福的背面是爱,爱是不满足。爱与欲使人愚笨。
——关于愉悦,满足,幸福与爱的解读都有些颠覆,如果是自己来讲,不敢这样颠覆的讲,怕对面对冲过来攻击,知道了怕攻击,再看这些解读,其实都是正确的,讲正确的事还怕什么呢,和老师的状态相比,差的是底气吧(自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23: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5课情绪与主体感的总结
一、课文
  经过五周的情绪与主体感的学习,练习,大家积累了不少的体会。对于情绪与主体感的运行,四个维度的指标,以及与情绪的对应模型的运用,相信大家也有心得。我们学习心理学初心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是更好的生活,在实际的生命生活中更具有建设性。情绪与主体感在生活中每一分钟中体现,所以及其重要。练习也是为了追求对生活直接性的经验积累,进而更好的生活。在课堂上的这一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按到惯例,我们需要进行总结,才能更好的进入下一阶段,运用感觉认的工作方式,对这一阶段进行打包。个人体验不同,总结的角度不同,在总结中可以使用劳动三要素来进行,即谁总结,总结什么,为什么总结等。

二、课堂进程
1、询问这周的练习,对于主体感与情绪的四个维度的模型,进行练习的体会心得。
2、根据回应回复
3、引出本课为总结课的简单讲述
4、学员分享
5、从分享中提取与本课有关的内容
6、布置课后作业,完成对主体感和情绪的总结,不少于八百字。
三、编后感受
编写过程中,自己有个人总结倾向,倾向于主体感与情绪的模型总结,转过头是编写给学员的,才在更大一点的范围内重新编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4: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总结


评课
一、直接提出今天的主题是总结。分为先学员简短总结,再是老师的总结两部分。
1、提出总结是慎重,人性的事。不认真对待总结,效果上会有影响,从性质上来讲是人性的问题。
2、总结的章法,谁做总结,做给谁看,为什么事做总结,事的要素......做总结时心里要有这个蓝图
——课程设计时没有设计每人做简短总结的环节,想的是一节课就把总结做完,不上麦,课后作业写总结。老师的总结课,学员互相听,也是在互相学习,互相刺激。说出来的部分,显示的出学员的总结状态。

二、学员总结部分
  在学员总结过程中,有的不给予内容的回应,有的简要的回应。每个学员的总结结束后,都有对其总结内容简短的反馈,或指出应该注意的点与方向,或给予肯定。
1、舒心。声音噪音大,和前次一样。老师回应,虽然没说完,为没来得及发言做准备的过程很重要,然后直接布置作业。
——怎么听出来学员没说完。倒回去听,学员在结束发言后又倒回去说了一句,还想说,强行结束的感觉。我听的时候,有些分裂的感觉,时空上的错位。
2、沙子。以练习步骤,以规则为主题的实际事例表达主体感与情绪的所得体会。回应规则就是用来破坏的,分人
——对于规则不是死守,就是死不守,线性思维。我没想到规则分人执行这个回应点,只觉得总结程序挺好,也很有体会。
3、王巧云。直接回应好
——从逻辑思维上似乎是顺的,试图用逻辑讲清楚体会?有点跳,绕的快,我跟着她绕就犯晕,而不是看着她绕。试图从高路说低路?逻辑思维很快的学员,我是接不住的,或者不是,是快而绕的感觉起躁,自身不够静,晕是躁引起的。
4、陆壹。结束的时候没有束口,老师提醒打包。散着离开不好。打包在巨大的事情面前,坚决完成任务,散的感觉没有了。
——突然的结束,我是先蒙的,没束口的意识。每节课都在打包,打包没有意识化,自动化。
5、侯晓丽。从秩序的原级情绪为入手,可以反身调整,这样的亲身经历是重要的。
6、刘丹。开头就决定了结尾。回想自己的分享,开头就说了预感耳机会出事,估计老师也预感到了后面的结尾。自己踢自己这事挺擅长。
7、苗苗。情绪里实现的到达是假主体,在缺里解决缺,等人补;主体感是实有上,踏实自己解决。以动机去听人说话。
——回应的相对多一些,回应的感觉很顺,特别是后面动机就是人际关系(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的回应,动机—人际关系—没有人际关系,有点震到了,没有人际关系。
8、小迪。找到主体感又回到愉悦中,回应找主体感的二难,一是找不找得到,二是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坚决完成任务,认命就直接运行主体感。主体感是在不通的心术中去找,回应,其实没有心术,通的人没有心术,真人与圣人的区别。主体感与情绪的枢纽是认命。
——回应的也比较多,和苗苗的回应相似,很顺。在心术通与不通的回应,其实没有心术,和对前面动机的回应,没有人际关系。结合前面对沙子的回应,就是思维的引导上,两边倒引向另外一个点,是和合的一个快速的操作。对比自己的反应,还是在两边倒的程度。
9、徐桂香。实际的事例收获中的疑惑。回应怎么样区分真假主体感。
——前面苗苗说假主体的时候,很有感觉,在情绪中转的假主体。回应中的真假主体感,当时没有找到对应的感觉。听到后面的详细讲解时,假主体感不就是情绪嘛。换个情境,同样的说法,脑子就转不过来。

三、老师总结部分
1、安排余下的学员的总结。
2、提问,我们应该总结什么?任务的阶段性总结,任务的方方面面都应该包括在内。
(1)外,练习程序,练习当中发现的事实概括起来就是界定
     内,练习过后,本体的变化
提供内外两个向度的思维方式,注意内外的总结,内外部所构成并交互作用,就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系统
(2)练习的总背景
①内立功  感觉认
外立事  情绪主体感的认识练习
功事互相映证,功事一体
②感觉认除了做情绪主体感,还可以做什么?
在回答上,提出不在做学习上这件事的状态上。立功是基本条件,立事的第一步是认识工作对象。
缺乏就不能完整的实现立功立事,对环境不重视,对环境没有心得,环境的基础性没有明确的坚守。不能立功立事——不能安身立命。有功后,对对象的认识不够,意识不强。
怎么总结1、直接性。抓住体验所有的方面展示出来的共同特性,直接性,抓住直接性就抓住了命,命在直接性里。没有语言的直接性(气),总结时注意提取直接性。2、命运论。注意理解经常纠缠的命运不好的问题。命运,重点在运,运,人、车、移动,是人遇到灾祸之后移动,运是教化的道场。命运既在自己手里,也在灾祸的手里。3、方法论。调查本体发生的变化,与之前做对比,得出方法论。
——经常说内外,立功立事,我说的内外是个架子吧,老师说的内外,架子上都是肉。这么多肉挂到我这个架子上,还有些沉。这一段听了几遍,走进去听的明白,一出来就不知道了。就是那个自己踢自己的模式吧,关键时候一脚踢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20: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六课  意志观察(1) 意志概述


一、课文
  如何和前面的课程进程相连接。主体性与情绪的学习告一段落了,在这个阶段,动机的识别特别的关键,动机后有一个特性是倾向性,机关扣下来以后,要去往那里,有个目标,靶向。带着动机的这个倾向性,进入意志这一阶段的学习。
什么是意志?
意,金文(音,声)(心,情感),表示所传达的心声。造字本义:名词,心声,心念,心志。
志,金文(之,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
意为心音,志为欲使。所以意志是心里的欲盛着心念所追求的目标
之前画有心的根本末图式,心根为心,心本为受,心末为情绪或主体感。意志是从心的欲而出来,并沿着欲使的目标所发展,具有目标性,持续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势。主体性与情绪的动机目标不同,执行的目标有着是不是通神接物的区别,也就是现实性的区别。
所以意志,过去是心的欲,现在是现实性,并生成念(意)作用于目标。意志可以被情绪启动,也可以被主体性启动,动机后机的倾向性目标而不同。


二、课堂进程
1、简单回顾上周的三次主体性情绪的总结。
2、将动机与意志进行连接,引入本课内容。
3、学员分享
4、从分享中提取本课相对应内容
5、本课内容。
6、布置课后作业。用自己的话定义意志。


三、编后感受
  从心的根本末入手,心根为心,心本为受,心末为情绪或主体感,对应意志,过去是心的欲,现在是现实性,并生成念(意)作用于目标,好像能联系起来。意志可以被情绪扣发,也可以被主体性扣发,机扣发后的倾向性目标而不同,这样似乎就能把意志的功能与动机相联系起来。但总觉得还有些什么没囊括在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6:46 , Processed in 1.101992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