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课 建设行为与交换行为
评课
一、课前串讲
1、两种形式下的,把行为区分为内外部行为的分类方法,有什么不同?是不是玄位上的内外的不同。
2、玄与玄晕的区别
3、振穷趋急的描述框架。形势 ——德——主体性——心 ——行为
4、主体性这个主观体验,作为客观的精神事实,是客观的主观现象。
5、怎么样把握一个人?懂什么,不懂什么,因为不明白什么就只能这样做,心就是那样的,可以推断人的习性和特点,适合干什么,怎么样去打交道。尝试用这个框架去生活,去把握人。
6、通过把握人,运用智略计谋,不通过情绪的通道来进行建设。
7、利用模型,一个人出现穷急的关键点在哪里?在德与心的连接部位,在于主体性是主观的主体性还是客观的主体性。主观主体性最终会成为情绪,是由好恶导致主观主体性。一个人出现穷急的关键在好恶,从好恶入手。
8、概括这一段的感觉。
9、引入本课。框架是一个人,用根本末的方式,我的行为是末,从德的启动是接受形势,终点是输出行为,成为别人的形势。关注自己输出的行为在别人那里是怎么回事,自己的行为作为别人的根,对别人有什么功能,这个功能概括成建设性和交换性。
二、学员分享
两个主体有默契的对立,还自生一个主体后悔。
三、本课内容
1、为什么要从功能上去理解人的行为?我作为一个人的行为的功能是对我的外部起作用的(物理要素),心理要素在内部。行为总是输出来的,改变我之外的物理环境的。关心行为对我之外的作用,计较的不是内部,计较的是外部的结果。
2、从系统的意义上来讲,我们的末是别人的根的一部分,同样,别人的行为输过来成为我的根,行为使人跟人之间联起来。
3、人的行为有两种功能,建设和交换。
(1)建设是要达到目的,就目的而言是建设的,包含破坏性的行为(直接目的是破坏,间接是要建设)。行为的建设性从内部来讲,已经在内部的资源条件加工重组建成一个什么东西,从内部来讲,人类的全部行为都是建设。
(2)从外部来讲就是交换。
4、行为的建设与交换的功能意味着什么?内部建个什么,怎么建?外部想换个什么?怎么换?
不同:
1、内外部行为两种不同方式,是玄晕的感觉,清晰一秒,糊涂一秒,内部外部进进出出,只看到一扇自以为的门,听了老师的讲解,原来是个圈,自己进出进晕了,门里搞个三室一厅,门外搞个空地,还是在自己的内部转。
2、主体性是客观的主观现象,咋一听也犯晕,总结不出这样合一性的概念。
3、行为的内部都是建设性的,第一感觉还有破坏性呢,在建设与破坏横跳,反正有好坏,只能占一头。老师的讲解就不是一头,合在建设上。
第五十七课 一、课堂进程 1、对上节课内容进行提问,确定大家对行为内部建设性与外部交换性的理解与操作。 2、回应回复,在回复中引导体会。 3、学员分享。 5、对分享中呈现出的情况, 接着内部建设性和外部交换性,看到这个教化中教化不良的情况和现象。 6、本课内容。 7、布置课后作业:说说什么是教化不良? 二、课文: 振穷趋急的对象是心与德,在对心与德进行教化,养心,积德的过程中会出现问题,贤愚不肖是基本问题,使教化不良。
编后感: 没有头绪。心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