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阿诚

阿诚的《黄帝阴符经》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15: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3周:1.重新书写上篇译文;2.整理从上篇中获得的心得;3.运用上篇讨论生活主题。

上篇原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
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17: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洞察头顶的无边苍穹,了解它在十字路口如何给迷茫的人指引方向,并按照这个方向行事,就够了。
         依着天地运行之规律,为了盗取天之用,建立了象数模型来表示天地地动态运行,了解这个模型并进行言说,就可以昌盛。圣人将这个模型扎根于心,便可施行天道,这无限延伸的时间和空间就像在手里一般,万物的从生到死亦可以身体悟。
        天从心而生发之欲望,乃人也,人心,就像士兵戍守的细丝一般,虽小但是却影响人的行为。立下天之规律,从而使人们能够安定。
        天生发时易命移之机,星宿在天空移动变化,地生发时易命移之机,龙蛇会出现在陆地上,人生发时易命移之机,天地都反过来了,天人一起生发,万物从生到死便安定了基础。
         人的天性有巧和拙,需适时收藏,人有九窍,外界邪气从这九窍进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耳、口、目,需要适时动或者静。
         火从木生,一旦形成大势,必然会燃尽木,奸佞之人生于国中,相机而动,国家必然溃败,知道这些道理并进行修炼,铲除奸佞之人,乃圣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5 21: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得: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我想如果一个人想平安健康的生活,能做到执天之行也许就够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天道又是什么呢?上篇的主体思想就是把天、地、人纳入整体系统,然后阐述人的行为需要合天道的原因,不过这个原因似乎显而易见地在那里,和我平时逻辑思维构建的因果关系有些不同。
结合生活的体会:所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这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指示呢?我会想到小时候农村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尤其晚上,熄灭油灯就伸手不见五指,听着蛙声入眠,听着鸟叫声或者鸡鸣声苏醒,那种感觉何其美妙,何其自然,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我想自然就会有一种大地或者自然赋予的灵气。但是这种生活对于现在在城里实在是遥不可及。尤其夏天的时候,即使我们自己在家里不用空调,出去乘车,购物都免不了吹空调,这是一个和自然近乎隔绝的生活状态。每次乘公交下车的时候,一冷一热那种滋味特别难受,经常都会想吐。正好今天去一个购物广场逛了一下,发现供小孩子玩耍的地方都有一层楼,大清早很多家长就带着一两岁的小孩来了,先生说这个购物广场还没开多久,里面味道大,空气不好,不适合小孩子来。
我想到的是,在整个社会的生活都背离天道的时候,如何做到独善其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 19: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4周:1.重新书写中篇译文;2.整理从中篇中获得的心得;3.运用中篇讨论生活主题。
中篇原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译文:头顶上的无限苍穹掌握着万物的生和杀,这是大道之理。万物盗天地之精气为我所用,人盗万物之精气为我所用,万物盗人之精气为我所用。这三盗均能达到目的,天、地、人三才方能安定。因此有话曰:应时吃饭,人可善终,相机而动,从生到死的过程方能有所依托。人们将能感受到的神意当做神,却不能从日常琐事中看出神意。用象数模型计算出日月运行的轨迹用以指导人事行为,事物大小有所规定,圣功完成,神明也就出现了。此盗机天下之人不能看见,也不能知道。君子识盗机就会恭敬而坚定,小人识盗机依然轻视天命。
心得:前一阵听到一种说法,人身体的元素组成比例与地壳元素组成的比例惊人相似,我想,这就是万物,人之盗的结果。古中医认识人体皆从无中来,力图将人身体的动态运行与自然物质结合起来认识,比如五脏与五行的对应,与季节的对应等,我想皆是天地人三才相盗的结果。这种观点很整体,于细微之处又特别精微,这是现在的科学无法做到的,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想,以身体悟到这些,大概需要静心吧,排除杂念,静静地感知万物,这就是他们对我的启发,现在自己做事情越来越不能静下心来慢慢做,做着这个又想着那个,一边在写着体会,一边又想着看电视,贪得不得了,所以需要练习静心。
生活主题的讨论: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对于这句话,结合生活,我的理解就是,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一切安排,都是有道理的。一方面,现在的结果是以前的过程累积后的状态,也就是说,他不是没有原因的,不管我满意还是不满意。另一方面,既然如此,现状它就是合道的,不管我在现状中感觉舒服还是不舒服。
工作一段时间后,对所在的行业产生了很大的不满,兜兜转转换了行业,但是无奈后面还是回到了老本行,但依然心有不甘。直到某一天在公司突然有一种感觉,不管我现在是否能接受,这个行业,这份工作是目前最适合我的,也是最能让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观念的转变就像翘起地球的那个支点,我对工作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安排到主动承担责任,其中的主人公意识开始觉醒,我也渐渐有了一种成为了船上的掌舵手的感觉。我想,曾经去追求的其它行业,总对现在的工作不满的那种状态就是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的感觉,看不到神,总是在自己的情绪里面兜兜转转,而一旦接受现状之后,人就会自然而然发生很大的转变,这种转变甚至会为下一次变化累积能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 19: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月心得:
本月完成了全部的逐字翻译,也开始写读书心得,结合生活体会来讲。
这个过程中有几点感触:
1、这篇短短的经文有一种越读越厚的感觉,以前觉得四个月来读绰绰有余,现在感觉似乎在结束的时候,才刚开始。在结合生活主题讨论的时候,发现每一短句话,都可以牵引出好多的生活细节。
2、四个月的读经过程,如果满分100的话,我只能勉强给自己一个及格分。对于这篇经文,我总有种期待,期待能够从中体悟大道,顿悟,或者说发现到什么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然而事实是,如果按照这种期待来对照的话,我就是没有收获的。每一次有共鸣的点都是它触动了我的什么东西,这个东西能够从心里喷涌出来,这时候我感觉我获得了什么,但是在没有共鸣的那些字句里,我就是无感,无法动用起足够的心力在上面体会。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刷油漆的读经方式。而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读书这种行为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我的读书行为是什么。以前认为读书是从书中获得什么,经历这次之后,发现读书并不是从中获得什么,而是去找寻一种共鸣,在一次又一次的共鸣中感加深某种感触,增加一种认识世界的视角,从而沉淀下什么东西,然后渐渐内化到自己的气质中。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很认同一位同学说的,把经文背下来,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之后,突然与经文中的某句话对应上了,发现,哦,原来如此。所以我开始能够接受读经过程中没有获得之前的期待的那种失望和落寞,甚至自责(说到这里,我感觉就是对读书效率不够高的失望,还是贪),因为这确实是我现在真实的状态,虽然发力,却也无法改变,未来的生活还有很多新的东西要去面对,我想,有这部经文在心里时时装着,我便多了一个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工具,或者说,视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21: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5周:1.重新书写下篇译文;2.整理从下篇中获得的心得;3.运用下篇讨论生活主题。
原文:
瞽者难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无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其亡。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爱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近乎象矣。

译文:

瞎子能够安详地倾听,聋子能够安详的观察征兆,剪断一个接触外界的源头,那么就会在其它源头上启用更多的能力,回归日月运行的作息,就会启用万倍的力量。心生于万物,也死于万物,控制其乃人的眼睛。
天不施恩于万物,却生出大恩,春天到来,迅雷烈风唤醒万物。人在放松而快乐的时候,本能之欲望就可以被搁置,在没有杂念的时候,就能够开放的与外界联系。天用其至私,让人好奇而无奈,却能够实现至公。(在至静的基础上)捕捉鸟兽,需顺从气的运行方能擒拿。破土而生乃死亡之根,死亡亦生之根,恩害亦互生,无恩亦无害,无害亦无恩。
愚蠢之人以掌握天地运行之规律,以达到先知先觉,我以掌握时间与万物之规律和理路,树立平衡的世界观,(以此谋生)。人以愚弄他人为娱乐,我不以愚弄他人为娱乐;人们有所期望,而我没有期望。因此有言曰:将水沉入火中乃自取灭亡。
大自然之道静,因此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互浸,因此阴阳担当大任,阴阳此消彼长因此变化顺利无郁结。
因此圣人明白自然之道不能违背,因此以自然之道形成规则以约束人的行为(使之合道)。至静之道,非天文律历能进行标记。有一个神奇的器皿(至静之道),生出万象,八卦甲子中,隐藏着天机与趋吉避凶之道。阴阳相胜之术,(在八卦甲子中)像明朗昭昭之皇恩一般,十分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6: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得:
1、道绝对静止(自然之道静),一生二,生出阴阳,阴阳相推,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万物丛生,生生不息。
2、道不能用律历标志,但是道有象,可以通过观察象,来指导自身行为。
结合生活的体悟:
今年夏天尤其炎热,且周期长。而周四的降温十分陡峭,从周三晚上大风刮起,整个重庆城区全部降温,我想这就是天之无恩而大恩生吧。
这一阵练习正坐,发现在心静的情况下,静坐时间能够长一些,静坐试图的时候慢慢达到至静,至乐的状态,还需要继续练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20: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6周任务:1.重新书写全篇译文;2.分析全篇思想;3.整理从全篇中获得的心得;4.运用全篇讨论生活主题。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近乎象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20: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洞察天运行之道并以此指导自身行为,就够了。天地交午生万物,明白这个规律就可以昌盛。将这个模型放在中心并在天上执行。了解这个规律后,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就握在手里,并以身作则,指导万物之化。天之本性乃心,人心乃行动动发之机,立天道,定人事。天生发杀机,星星移动,星宿移位;地生发杀机,龙蛇到陆地上;人生发杀机,天地都颠倒了,天地人三才一起生发杀机,万物之从生到死均定下基础。人之本性有巧有拙,可以适时而藏。人之九窍接受到外界之邪,九窍最容易接受到外邪的乃耳口眼三个部位,可适机动静。以木生火,火过致祸发,奸邪之人在国中,时机一到必致国家溃败。知道这些道理并及时修炼(避免奸生于国)之人,乃圣人。
万物皆由天定生杀,此为道显现之理。万物盗天地而生,人盗万物而生,万物盗人而生。三盗均能满足,三才俱安定。因此有说法曰:按时而食,人得好死,相机而动,万化方安定。人们能辨识显现之神,却不能辨识日常过程中也有神意。用象数模型表示日月,大小可丈量,圣功生,神明出。天地人三才之盗机,非天下之人能见能知。君子得道躬身而行,小人得道就会轻视生命。
瞎子擅长地倾听,聋子擅长观察征兆,剪断一个接触外界的源头,那么就会在其它源头上启用更多的能力,回归日月运行的作息,就会启用万倍的力量。心生于万物,也死于万物,控制其乃人的眼睛。天不施恩于万物,却生出大恩,春天到来,迅雷烈风唤醒万物。人在放松而快乐的时候,本能之欲望就可以被搁置,在没有杂念的时候,就能够开放的与外界联系。天用其至私,让人好奇而无奈,却能够实现至公。(在至静的基础上)捕捉鸟兽,需顺从气的运行方能擒拿。破土而生乃死亡之根,死亡亦生之根,恩害亦互生,无恩亦无害,无害亦无恩。愚蠢之人以掌握天地运行之规律,以达到先知先觉,我以掌握时间与万物之规律和理路,树立平衡的世界观,(以此谋生)。人以愚弄他人为娱乐,我不以愚弄他人为娱乐;人们有所期望,而我没有期望。因此有言曰:将水沉入火中乃自取灭亡。大自然之道静,因此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互浸,因此阴阳担当大任,阴阳此消彼长因此变化顺利无郁结。因此圣人明白自然之道不能违背,因此以自然之道形成规则以约束人的行为(使之合道)。至静之道,非天文律历能进行标记。有一个神奇的器皿(至静之道),生出万象,八卦甲子中,隐藏着天机与趋吉避凶之道。阴阳相胜之术,(在八卦甲子中)像明朗昭昭之皇恩一般,十分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5 15: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2、分析全篇思想
如果比较阴符经和内经谁成书早,我会认为是阴符经,因为它从较为基础的层面上讲了天、地、人三才的关系以及人应该如何取法于天以生存之道。整篇文章都围绕天地人三才在阐述。

天                                  地                 人
1、天道、天时,天机        1、万物        1、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2、天主生杀                2、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时物文理哲       
天人合发,万化定基;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对人行为的指导意义:
1、观天道,执天行。
2、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3、食其时,动其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4:49 , Processed in 1.111610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