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藜芭乐 于 2025-10-11 18:44 编辑
第六周第六天 一、原文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二、查字并正音 1、德:“悳”是“德”的异体字;“惪”是“悳”的异体字;“㥀”是“惪”的异体字;“㥁”也是“悳”的异体字;“��”是“㥁”的异体字。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得”的省略,表示获取、获得。德,甲骨文(彳,即“得”的省略,获取、获得)(直,正而不邪,正派),造字本义:动词,得之正直,得之有道,得之坦荡,无愧于心。道家思想中,“道”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 2、器:器,金文是个象形字,字形像纵横交错的经脉血管连接着两侧众多内脏。有的金文误将交错的经脉血管形状写成“犬”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由纵横交错经脉血管相连接的众多内脏组织。 3、信:信”是“訫”的异体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内心、真情。信,金文(言,说话)(心,内心真情),造字本义:动词,许诺,发誓。古籍多以“信”代替“訫”和“㐰”。古籍常“诚信”并称,“诚”表示实现诺言,说到做到,侧重表达个人自律修养;“信”表示言而有衷,真诚可靠,侧重表达社交中的诺言责任。 4、约:約,金文(糸,系、束)(刀,即“勺”的变形,食具,代表进食),造字本义:动词,限制进食,省吃俭用。 5、时: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趾”的本字,表示行进。時,甲骨文(止,行进)(日,太阳),造字本义:名词,太阳运行的节奏,季节。 6、齐:“亝”是“齊”的异体字。齊,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三颗(大量)种子同时发芽。有的甲骨文像三颗(大量)刚冒出地面的胚芽。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突出了胚芽下面的直茎。有的金文写成会义字:(大量种子同时发芽)(相等、相同),造字本义:动词,育苗的地面上所有种子同时破土萌芽。古籍多以“齊”代替“亝”。种子变成胚芽、生根发芽叫“屯”;大量种子同时萌芽叫“齐”。 7、本:本,金文是指事字,字形在树的根部加三点指事符号,表示树在地下的营养器官。籀文在树的下方加倒三角,表示扎入地下的根系。篆文将根部的三点简写成一横。造字本义:名词,树的根部。 三、朗读 见微盘 四、翻译 君子说:“德行很高的人不仅仅能担任某一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某一件事物;真正守信不必盟约发誓;天时变化的时间并不相同。”君子领会到这四点,就可以立定以学为本的志向了。 五、阅读心得 现在教学普遍似单方面输出,家长灌输也是为了考好学校谋好工作过上好生活这种单一目标,假期里家族里小孩从小学生到初中生人均手机,我崽反倒显得很别有“童真”,倒提醒我,我自己还有时间改进学习。也有些声音强调注重学生感受,似乎又太过在乎学生情绪快乐与否了!
解析: “类”是一个自然的存在,一定要在比物丑类的操作中,把它从比物中扭出来 类的作用在于,和章治亲。和者德,章者道,治者信,亲者时。 每一类事情都有内在规律,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可以有效处理这一类事情,有些规律超越事物的类起作用,大智慧(大德)的人的智慧,超越他的职事范围。 也就是说,他做着的事儿,他能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他不常做的事儿,也能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他的智慧,已经掌握了万物“和”平的规律,在哪里都一样。 不局限于他的日常职事范围 大德不官 确有真功实料,客观规律规定的真功实料,也就是业已坐进此道了,功夫和本领的现象,不局限在任何器物限制 挡不住,无论如何他都能发挥威力 大道不器 当官治事讲的是一个有信 有信的人不管做什么和在什么体制中工作,都能替天行道,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 不受外部条件和形态约束、约定 都能同民心治道出 大信不约 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是亲的依据 也就是对时的把握能力,是亲的保障 善于把握时机运用天时,使得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能够亲密无间 然而“时”本身却不受你们亲不亲的限制,他就在那里 大德在那里,不受职事限制,他们自己设定职事;大道在那里,不受显现条件的限制,他们自己显现;大信在那里,不受约定和约束的限制,他们自己来约定和约束;大时在那里,不受你能不能把握的限制,他们自己来把握。 直奔大德、大道、大信、大时,而不在乎官器约齐,这是务本的关键。 做事情要做在本上,不做在末上,也不坐在根上 知道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才可以立志做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