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udixing 于 2025-10-14 17:55 编辑
第七周第二天 学籍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请问:什么是念终始典于学?
回答: “念终始典于学”直译的意思是:(治国君子或者追求成长的个人)从始至终都要念念不忘,常抓不懈“学”这件事。 但是这句话的内涵远不是劝人读书这么简单。念始终典于学倡导的是一种持续的、终身的、融入生命全过程的转化与提升。它不仅是读书,而是包括了发虑宪求善良(认真做事)、就贤体远(亲身体验)、化民成俗(影响他人)等一系列实践。 念终始典于学是一个宣言:宣告了“学”是华夏文明处理一切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方法。 念终始典于学是一个路径:指出了从个人成才到天下治理的唯一正道在于“教化”与“学习”。 念终始典于学是一种生命态度:倡导人应将生命本身视为一个持续不断“学以知道”、“学以成器”的宏大过程。 学,是中国人的本质,活到老学到老。中国的学不是追求客观可验证的知识(知识论),而是1=1+1的生成论和实践论,强调的是通过对“道”的体认和实践,将自身(1)融入并生成于很大的系统(1+1)之中,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学的最终目的是和天下合天下。 从小到大在学校的学,好像都是西方的学,知识追求客观可验证的知识,就是1+1=2,但是对于“道”的体认和实践少之又少。所以越学越没劲,或者说学了考试了就丢了,再也记不得。现在看来这种学和中国的学是完全不一样的。还好有一个本能的习惯,想要通过学找到最本质的东西,当生活中遇到困惑时,也会想要通过学来得到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