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周 20251014第3天
提问: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请问:什么是斅学半?
答:学不是随便学什么,学的最终目标是知其善,是合于大道。学与食同,是说学是一个体验性进程,学者既是主体也是工具。 不足和困为学的枢。 学知不足,教知困。不足从外面(功能)来说,不能产生影响力的地方,不达,输出有限的地方。困从内部说,内部不通(结构)的地方。 “知不足”结合前面的“不足以小闻,不足以动众”,更像是从外部,也就是输出影响力的角度,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由此可以看出,学习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包含输出的部分。学之后,知道不足,也就是认识到自己的功能限制和输出有限的地方,然后就会回到自身,进行反思。 此时,关键在于让学习者意识到自己被“困”的地方。结合象形文字,“困”给人的感觉是内部结构不通,被围住了。如果说“不足”是外部不达,那么“困”就是内部不通。 教是让人发现内部不通的地方,找到“德不足”的具体结构,精准定位问题,才能改变这个结构,才能自强。 “知不足”是阳,“知困”是阴,两者是一体的。 教与学是使这阴阳合体的,阴阳相推,最终达成知其善,合与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