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andylichan

苗苗的《乐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2 13: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4-12-23 19:13 编辑

《乐记》第七周 第1天(12.22)任务:
预习内容: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1.查字正音
耐:耐,篆文(而,胡须)(彡,须发),表示脸上的须发。篆文异体字(而,胡须)(又,表示用手抓、拨),表示拨须惩罚。造字本义:动词,拔胡子,古代的一种轻刑。


2.梳理文义
乐,是让人快乐的,这是人之常情所不能避免的。人快乐了,就一定要发出声音来表现,通过动作来表达,这是人的自然之道。声音和动作,人的情性之道的变化表达尽在于此。所以人不能没有乐,而乐不能没有表现的形式。乐的表现形式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不能不发生错乱。先王以乱为耻,所以制定了《雅》、《颂》之诗乐加以引导,使其乐声足以使人快乐而不淫逸放荡,使其文辞足以讨论义理而不会无话可说,使其声调或曲折、或平直,或繁复、或省约,或有棱有角、或丰满柔和、或节奏明快,足以感动人的善心,不让放荡之心与邪恶的念头玷污人。这就是先王所确立的关于乐的道理。

3.上章讲解


陈静 12-21 23:48:22
@陈刚 老师:请教下“子”怎么理解成“慈爱”的?

陈刚 12-22 07:14:41
易直子谅,四个字放一起来形容乐化过后的人心,是非常传神的,要翻译一下也就是因为我们需要翻译。易直子谅翻译成平易正直慈爱诚信,很容易误解原意@陈静  
孔颖达在他的注解中说,子,子爱
收这个启发,觉得推荐版本译文,翻译成慈爱可以接受
尚不能独立行走的小孩的“爱”,那是孝心十足
符言注解中有说,在心为恭在貌为敬
子的样子,可谓恭敬
孝心
乐化过后的人,对世界是这个样子,应该很传神
慈孝一对,指同一事物,换过来升个辈份,所以就慈了

昨天的文字讲,以乐治心可以使人心易直子谅,易直子谅能生乐(le),定义了快乐
而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
如此便能实现在一人之内便是天地之间的“乐化”
配合礼的作用
如此可以治天下
乐感动人的内心,礼驱动人的外在。所以礼要简单易行(减),乐要丰满充沛,做到令人欢欣(易直子谅生乐)。
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故礼主其减,乐主其盈。
盈满充沛的内心动能输出,和简洁明了准确不杂的行为输出
乐盈礼减
内心热情似火,外行恰到好处
礼虽简明,但推动人行动推动和约束力不可不足,意志要能推动到输出有效行为。
礼减而进,以进为文
乐的充沛动能使用来推动人反道通神的动力,一直要把人推动到内心足以支撑有效输出
乐盈而反,以反为文


礼简单减少了,却不能制约使人输出行为,礼的作用和意义便不存在了
乐的澎湃动力不能把人带到反道通天的地方,乐的作用就流放了
礼减而不进则销,乐盈而不反则放

所以礼要见到行动和效果(报)抓到现行,乐要实际通神产生境界智慧(反)
故礼有报而乐有反

礼,抓到了现行了,人的内心也就能到达一个特定境界,一如乐所产生的境界
乐的能量把人带到了特定境界,人便会安于所事之事
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

礼的现行,跟乐的反道,引导发生的是相同的进程
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
这一段落,讲的是人的内心状态和行为输出之间的关系
乐提升人的内心境界(反),礼导引制约人的外部输出(报)
一报一反,双向奔赴,易直子谅之心行达成,便把人送入了“易直子谅——乐(le)——安——久——天——神”的通天大道
外部输出达标(身心上的易直子谅),人身心得乐(le),乐(yue)提供的反道力量带着乐(le)了的身心去找寻天神,人便安了
这里所描述的,可以用后来的知行关系来说
只不过用知行关系来讲说这里,是降格了,不合适
王阳明说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为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为知。
王阳明的阐述,明显境界大降了
从情绪心理学的视角说的话,情绪治疗需要知行合一,报反合一
用乐引导内心力量反道,用礼导引行为上做出成绩
双管齐下,双向奔赴
并且指出了后续:安
把情绪治疗带 进入了一条通天大道
易直子谅——乐(le)——安(徐正静)——久——天——神
昨天和今天的内容,临床操作性(也就是技术性)是极强的
今天就到这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3 19: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记》第七周 第2天(12.23)任务:
预习内容: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1.查字正音
审:“宷”是“審”的本字;“审”是“審”的简化字。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番”的本字,表示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宷,金文(宀,房间、密室)(米,是“釆”误写,即“番”的本字,古代西域),表示古代中原人将西域俘虏关押在密室。当“宷”的本义消失后,金文加“口”(问讯)、或金文加“曰”(说明)另造“審”代替,明确“审讯”的含义。篆文“審”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口”(问讯)或“曰”(说明),同时用“番”(古西北少数民族)代替金文字形中的“釆”。造字本义:动词,古代中原人将敌对的西域民族俘虏关押在密室,问讯、详细盘查,以获取详细敌情。

2.梳理文义
所以乐如果在宗庙之中演奏,君臣上下一起听,则没有不和敬的;在族长乡里之中演奏,长幼一起听,则没有不和顺的;在一家之内听,父子兄弟一起听则没有不和亲的。所以乐是统一而使和定合的,以物以装饰节奏;节奏相合而成文。所以可以和合父子君臣,以亲依附万民,是先王立乐的方法。

3.上章讲解

昨天讲,乐动于内,礼动于外,一内一外,双向奔赴,让内外成为表里
乐化人,总是能见到礼的身影
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
安得乐随,表里如一
乐,是用来让人乐(le)的,这是人的精神生活的规律,没办法避免 、
为什么呢?
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
这是自然规律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人心之乐(le),必然发生于心(音者感物而动,情),继而表达为各种输出,这是人的自然规律
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
这两句说乐能使人乐,和乐(le,音、情)了必然表达为输出,这两条都是自然规律
如此一来,乐和乐的一体性就出来了
也没必要去区分了
这是关于人的声音动静跟性情之间关系的完整界定了
——乐乐一体
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
所以人不能没有乐(le -yue),而乐(le-yue )不能没有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没有规矩,不可能不产生混乱。
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
乐(le)的表现形式,便是乐(yue)
先王以乱为耻,所以制定了雅颂等诗乐加以引导,使其乐声足以使人乐(le)而不淫逸放荡,使其文辞足以讨论义理而不会无话不说,使其声调或曲折、或平直、或繁复、或省约,或者有棱有角、或丰满柔和、或节奏明快,足以感动人的善心,不让放当知心与邪恶之念玷污人。这是先王确立的关于乐规矩 。
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乐乐形道
乐(le),是心情,是感物而动,是音;必然表达为输出,这就是作乐述乐了,只是看你有没有这德行(圣明)。
不是圣明不影响你表达心声
乐乐
但归根到底,你的输出(形)是要接受人道的规制的
不会作乐述乐,就听别人的乐,看先王的样板戏
形道
乐乐形道
这是今天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4 23: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记》第七周 第3天(12.24)任务:
预习内容:
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1.查字正音
诎:“咄”是“诎”的异体字。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拟声词,拟不屑于说话时所发出的类似“屈”、“出”或“去”的叹气声。誳,篆文(言,说话)(屈,拟“去”的声音),表示发出“屈”的不屑叹气声。有的篆文将“屈”省略成“出”。造字本义:拟声词,拟类似“去”的不屑叹气声。

2.梳理文义
所以听《雅》、《颂》之声,思想意志就得以拓展广大。手执盾与斧,练习俯仰屈伸的姿态,容貌就变得庄重严肃。按照所站立的行列中的舞位和区域进退舞动,配合乐曲的节奏,行列就能规规正正,进退就能整整齐齐。所以乐是天地的教化,是统领与协和社会的纲纪,是人情不可或缺的。

3.上章讲解

昨天的文字讲,先王制雅颂以道其无道之乱,不使放心邪气得接
乐乐形道四环节
乐乐,乐要能乐(le)人
乐在宗庙中演奏,君臣上下一起听,和谐肃静
在族长乡里演奏,长幼老少一起听,和气顺从
在家门之内演奏,父子兄弟一起听,无不和谐亲爱。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所以,审定一个声以确定和声,配乐器来装饰节奏,使节奏合成乐章
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
用它来使父子、君臣、协调和谐,使万民顺从亲附。这是先王立乐治世的道理。
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乐要能动人,能使人乐
乐乐
今天就到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5 22: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记》第七周 第4天(12.25)任务:
预习内容:
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喜则天下和之,怒则暴乱者畏之。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1.查字正音
鈇:fǔ。1.通“斧”。
侪:chái。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一致,相同。儕,篆文(人)(齊,一致,相同),表示相同的人。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年龄上的同辈,或能力、品格上的同类。

2.梳理文义
乐,先王用来表示喜乐,军旅斧钺,先王用来表示怒气。所以先王的喜怒,都可以一样的表达。喜则天下都来应和,怒则暴乱者会害怕。先王之道,礼乐可以说是很盛行。

3.上章讲解
昨天讲乐要能乐(le)人,这才有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
作乐述乐才有了纲纪
所以听《雅》、《颂》之声,思想意志得到拓展扩大。
手执盾斧练习俯仰屈伸的姿态,容貌就变得庄重严肃。
按照所站立的行列中的位置和区域进退舞蹈,配合乐曲的节奏,行列就变得规规整整,进退就能整整齐齐。
乐能形思想志意、能形人的容貌体态、能形组织的风貌
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
所以啊,乐是天地的教化,是统领和协调社会的纲纪,是人情不可或缺的
因为乐能形,所以不可或缺
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乐要乐(le)人,要能形人。
今天就这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6 23: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4-12-26 23:27 编辑

《乐记》第七周 第5天(12.26)任务:
预习内容:
子赣见师乙而问焉,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
师乙曰:“乙贱工也,何足以问所宜?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焉: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识之,故谓之齐。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子贡问乐。

1.查字正音
恭:“𠬞”是“共”的本字;“廾”是“𠬞”的异体字;而“共”又是“拱”、“供”和“恭”的本字。𠬞,甲骨文(左,左手)(又,右手),表示左右两手相对,意即拱手,古代的抱拳礼。在战争频仍的远古时代,人们双手抱拳高举过头顶(由投降姿势演化而来),目的是以不利于自身防卫的脆弱姿势,向对方显示臣服与虔敬;后来这种抱拳于头顶的姿势,演变为抱拳于胸前的简便礼仪,在和平时期表示友善和相互敬重。亮拳示威,抱拳示弱,可谓古今一也。当“𠬞”成为单纯字件、不再单独使用之后,繁体甲骨文再加“囗”(祭祀区、集会广场)另造“共”代替,表示在祭祀区或集会广场集体性拱手行礼的典型礼仪动作。金文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金文异体字误将“囗”(祭祀区、集会广场)写成不知所云的“廿”。有的金文异体字写成(手持杵棒)、(手持杵棒)会义,表示众人手持杵棒夯土,为大型建筑集体施工。篆文承续金文异体字字形。当“共”的“心怀敬意”引申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心”另造“恭”代替,强调由衷崇敬而表露谦卑的态度与言行。造字本义:动词,抱拳拱手,以谦卑姿态表达尊敬。

2.梳理文义
子贡拜见师乙并问他说:“我听说,唱歌每个人有各自适宜的歌。像我这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歌呢?”
师乙说:“我只是一个卑贱的乐工,哪里配得上您问适宜唱什么样的歌呢!请让我讲讲我所听说过的,然后由您自己判断吧。宽厚而文静、温柔而正直的人,适宜唱《颂》;心志广大而安静,顺达而诚信的人,适宜唱《大雅》;恭敬俭朴而讲究礼仪的人,适宜唱《小雅》;正直而沉静、清廉而谦和的人,适宜唱《国风》;直率而慈爱的人,适宜唱《商》;温良而善于决断的人,适宜唱《齐》。唱歌,就是直抒胸臆进而展示自己的品德,感动自己进而感觉到天地也受到感应,四时和谐轮替,星辰正常运行,万物抚育成长。《商》乐,是五帝遗留下来的歌,商人将它记录下来,所以叫做《商》;《齐》乐,是三代遗留下来的歌,齐人将其记录下来,所以叫做《齐》。通晓《商》乐的人,遇事能够决断;通晓《齐》乐的人,见利能够推让。遇事能够决断,这就是勇;见利能够推让,这就是义。又有勇又有义,如果不是歌曲还有什么能长久地保存这些呢?所以歌者唱歌时歌声上仰如高腾入云,下降如坠落深渊,曲折如弯拐回转,静止如枯槁之树,声调平直时可合矩尺测量,歌声圜转时可合圆规测度,声音连绵不断仿佛一串珍珠。所以唱歌也和说话一样,不过是拉长了声音的说话。因为高兴,所以想说话;说话不足以尽兴,就拖长了声调来说;拖长了声调还不足以尽兴,就吁嗟咏叹了;吁嗟咏叹还不足以尽兴,就不知不觉地手也舞起来了、足也跳起来了。”
子贡问乐。

3.上章讲解
前面说,乐化使人反天、神,乐必然有乐乐形道四要点。乐乐师说,乐必能乐人,形是说乐有他必然的表达形式
今天说,乐是先王用来表达喜悦的。军绿和斧钺,是先王用来表达愤怒的。故先王的喜悦和愤怒都找到了表达方式。
贤王喜悦,则天下和美;先王如果愤怒,暴乱之徒就畏惧。
先王的治国之道,可是经常用礼乐向天下讲述说道。
这是说,乐化的乐乐形道,不仅讲究乐的娱乐功能、表达形式,还要讲究与事情进展相和谐
也即是,好雨知时节
用好王者心情的连个基本表达方法
从情绪建设的角度观察,处理情绪需要乐乐形道
今天就这样了。
子赣见师乙而问焉,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

师乙曰:“乙贱工也,何足以问所宜?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焉: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识之,故谓之齐。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子贡问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7 23: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记》第七周 第6天(12.27)任务:

1.今天请大家回答的问题是:把乐记结束在子贡和师乙的对话中,这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感觉就是把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我们对乐的运用输出。


2.上章讲解:
今天的内容,是乐记最后一点内容,做了乐记第三个案例
子贡拜见师乙,说:我听说,每个人都有各自最适合唱的歌。像我这样的人,适合唱什么样的歌呢?
师乙说:我只是一个卑贱的乐工,哪里配得上您垂问适合唱什么歌呢!
子赣见师乙而问焉,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
师乙曰:“乙贱工也,何足以问所宜?
请让我讲讲我所听说过的,然后你自己判断吧
宽厚而文静、温柔而正直的人,适合唱《颂》;
心志广大而安静、顺达尔诚信的人,适合唱《大雅》;
恭敬俭朴而讲究礼仪的人,适合唱《小雅》
正直而沉静、清廉而谦和的人,适合唱《国风》
直率而慈爱的人,适合唱《商》
温良而善于决断的人,适合唱《齐》
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

唱歌,就是直抒胸臆进而展示自己的品德,感动自己进而感觉到天地也也受到感应
四时和谐轮替,星辰正常运行,万物抚育成长
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
商乐,是五帝遗留下来的歌,商人将它记录下来,所以叫做《商》
齐乐,是三代遗留下来的歌,齐人将它记录下来,所以叫做《齐》
通晓商乐的人,遇事能够决断;通晓齐乐的人,见利能够推让。遇事能够决断,就是勇;见利能够推让,就是义。
有勇有义,如果不是歌曲那还有什么能够长久的保存这些的呢
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识之,故谓之齐。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
所以歌者唱歌时,
歌声上仰如高腾如云,
下降如堕落深渊,
曲折如弯拐回转,
静止如枯槁之木,
声调平直时可以合矩尺测量,
歌声圆转时可以合圆规测度,
声音连绵不断仿佛一串珍珠。
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所以唱歌也和说话一样,不过是拉长了声调来说。因为高兴,所以想说话;说话不足以尽兴,就拖长声调来说;拖长了声调来说还不足以尽兴,就吁蹉咏叹了;吁蹉咏叹还不足以尽兴,就不知不觉地手也舞起来了,足也跳起来了。
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子贡与师乙这段对话,展示了乐的悠久历史,生动的展示了“音——声——乐——乐(le)”这一条人与社会纽带。
作为压轴的一片文章,师乙结束了乐记。
把乐记结束在子贡和师乙的对话中,应该是很有意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22: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lichan 于 2024-12-28 22:46 编辑

《乐记》第七周 第7天(12.28)任务:

1.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在回顾乐记的整体背景下,在看乐记的序言,有什么感想?
乐如此,外界的状态也是如此,关键在我们自己心如何感,感什么?最终,做什么样的人,人怎么出力,得天属地,就在那里,最终是我们自己选择命。

2.上章讲解:
读完之后我们大约能确认:乐记是关于教化的作品。在一般人的经验中,感情也就是人的命(病了的感情叫做情绪),处理好了感情也就调教好了命
人的命其核心课题在于“人事”。人事问题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问题
乐化人通天,礼制事覆地
天所化出来的人,被规制在地上的事之中
所以究其来源说,人的本质在于化在于天,就其外部存在形态来说,人的本质在于事在于地。
人属(来源)于天,也属(存在)于地,但一定不会属于自己
所以天授时,地有财,人出力
天地相感,天下万类生
礼乐相应,则人间万事顺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重温乐记的序言,


应该有不一样的体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20: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记》第八周 第1天(12.29)任务:

1.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读完乐本,你怎么看待这类说法:乐用来愉悦身心是没问题,依靠他能治理天下,说明古代社会结构简单,百姓受教育程度低,以及统治者愚民思想严重。
人心不通,堵塞,天地链接不通,所以无法理解乐到底是来做什么的?现在的治理已经不达民心了。

2.上章讲解:
乐记选了乐经中的11篇编撰而成
这11篇如上图所示
序言之后,是“乐本”篇
乐本认为,乐之本有四
其一,乐的构件属性,与礼政刑相同
也就是与君子治理天下的治道上碰到的东西相同
同民心而出治道
其二,人心世风治乱存亡,这些治国理政的课题,在乐中,可以完整呈现出来
乐与政之间关系紧密
其三,建国君民,归根道题是围绕一个德字展开的
礼乐一个在地一个在天,礼乐皆得者,便是有德了
礼以别尊卑长幼男女内外,建立一个有效运行的社会秩序。有礼无乐,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没有乐的社会秩序,是不行运行的
所以礼乐关系密切
其四,乐与刑关系密切:刑以防乱,乱暴起源于天理灭穷人欲,这与乐理相同
综合起来,乐本认为,乐是礼乐政刑的本
乐所到达的地方,是治理天下的诸方面都要到达的地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23: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记》第八周 第2天(12.30)任务:

1.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重温这一章之后,你觉得该怎么阐述乐礼之间的关系?
乐礼互为表里,乐输出礼,礼又成乐。


2.上章讲解:

区分好乐乐和现代愉悦,可能是本章的关键作用
我们这些年培养起来的思维方式很奇怪
总是要在一个现象旁边准备一个伴侣概念,比如父亲就是父亲,我们却能一分为二,分为好父亲和坏父亲。
乐乐和愉悦也是这样,乐乐就是乐乐,但我们很能够把它分为愉悦身心的乐乐,和通天切地的乐乐
这就好比说,母亲偷养汉子,作为孩子,我们经常见到的是亲的情敌,在我们心里最直接的反应,这个野汉子是父亲,在理论上父亲是父亲。这是从时间上来说
母亲河野汉子之间的关系是不具备家庭建设的使命的,纯粹私人关系,全靠哄,于是作为孩子的我们受到这个野汉子父亲的照顾可能更多,我们更喜欢这个人 。这是从关系性质看
乐论,论述乐的基本原理,却总是与礼联系在一起
这说明,乐礼之间的关系,是原理上的关系
乐礼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的阴阳表里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1 21: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记》第八周 第3天(12.31)任务:

1.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本篇中的大圣、天地官和礼乐云,联合起来描述了什么,这种描述对修齐治平有什么指导意义?描述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场面,礼乐是输出的表达,更具操作性的指导。

2.上章讲解:
反观乐记的讲述方法还是挺有意思的。乐本讲乐是本,讲乐的本;乐论讲乐本的结构特征
充满着阴阳表里的气息
这对阴阳之战,一直从最内部打到最外部,你启动另一个视角,看到的还是这个
这就是乐礼所讲的内容
从根、末视角描述乐礼,他们还是那样成双成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5-5-26 07:51 , Processed in 1.077253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